欢动江城,
快风声震地,
云势颓山。
半年不雨,
玉霙来溉冬乾。
飘飘弱絮,
杂檐花、
飞上宾筵。
疏林表,
数行征雁,
翱翔欲下清湾。
何处梅梢点白,
弄横斜疏影,
竹外溪边。
天寒日暮,
含香脉脉无言。
朱唇玉颊,
映碧梧、
峙鹄停鸾。
最好是,
携壶挈榼,
相期同醉霜天。
快风声震地,
云势颓山。
半年不雨,
玉霙来溉冬乾。
飘飘弱絮,
杂檐花、
飞上宾筵。
疏林表,
数行征雁,
翱翔欲下清湾。
何处梅梢点白,
弄横斜疏影,
竹外溪边。
天寒日暮,
含香脉脉无言。
朱唇玉颊,
映碧梧、
峙鹄停鸾。
最好是,
携壶挈榼,
相期同醉霜天。
红粉苔墙。
透新春消息,梅粉先芳。
奇葩异卉,汉家宫额涂黄。
何人斗巧,运紫檀、翦出蜂房。
应为是、中央正色,东君别与清香。
仙姿自称霓裳。
更孤标俊格,非雪凌霜。
黄昏院落,为谁密解罗囊。
银瓶注水,浸数枝、小阁幽窗。
春睡起,纤条在手,厌厌宿酒残妆。
透新春消息,梅粉先芳。
奇葩异卉,汉家宫额涂黄。
何人斗巧,运紫檀、翦出蜂房。
应为是、中央正色,东君别与清香。
仙姿自称霓裳。
更孤标俊格,非雪凌霜。
黄昏院落,为谁密解罗囊。
银瓶注水,浸数枝、小阁幽窗。
春睡起,纤条在手,厌厌宿酒残妆。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曾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曾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释】 ①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②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赏析】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燕子的喜筵,象征南宋小朝廷的安逸享乐,影射“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贵族;词人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看到大雁尚北归,而人却留南,真教人痛心疾首。全篇情调哀怨凄迷,寄托作者对国事的忧伤,不是一般的怨春之作所能比。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
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
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释】 ①汉宫春:张先此调咏梅,有“透新春消息”,“汉家宫额涂黄”句,调名来于此。
②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③玉堂:豪华府第。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寄托官场失意、故人之思。上阕写梅的姿态、处境,下阕开头三句,由玉堂不似茅舍疏篱得有梅花欣赏,表达了对民间的问侯,表达自己顺其自然的心情和人生价值取向。“伤心”二句怀念朋友。结尾三句,赞梅自甘寂寞,洁身自好。其实这正是词人自身精神和人格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