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菩薩蠻(子夜歌、巫山一片雲)
菩薩蠻
李白 Li Bai
菩萨蛮
菩萨蛮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伫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娥眉,
  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
  花面交相映。
  新貼綉羅襦,
  雙雙金鷓鴣。
  --唐 溫庭筠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
  尊酒相逢。
  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捻輕攏,
  醉臉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紅。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Mao Zedong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綫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一九二七年春
菩薩蠻·大柏地
毛澤東 Mao Zedong
  赤橙黃緑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一九三三年夏
菩萨蛮
  風柔日薄春猶早,
  夾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寒,
  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
  忘了除非醉。
  瀋水臥時燒,
  香消酒未消。

【賞析】 此詞寫早春。風柔日薄,熙和天氣。人們從嚴鼕中走過,脫去厚重的鼕衣,春衫乍試,怎不感到輕鬆、解脫,産生喜悅的心情?詞人用賦的手法,直寫出此時心情之好。

  下兩句忽作轉折。早春又是乍暖還寒時節,小睡起來,微寒侵膚,剛纔插到鬢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詞人不說心情的轉變,衹用天氣的輕寒和梅花的凋殘,暗示其意識流程。一定是鄉心又被春天撥動,故園那些美好春天的回憶又從記憶中泛起。值此小樓又東風之時,更覺風景不殊而有山河之異!

  下片於是發出故鄉何處之悲呼。故鄉雖在而河山易主,欲歸不能。范仲淹《蘇幕遮》下片:“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衹有在醉裏夢中,才能片刻擺脫沉重的鄉愁。詞人沒有說自己如何沉溺於但願長醉不復醒的醉夢中,衹說醉臥時所燒的沉香早已爐滅香消,而詞人還宿酲未解。而醉醒時鄉思的凄苦,盡於言外可見。(侯孝瓊)

  歸鴻聲斷殘雲碧,
  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
  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
  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
  西風留舊寒。

【賞析】 此詞也寫早春思鄉之情。聲斷,聲盡的意思。鴻雁北歸,已不聞聲,極目天穹,唯有殘雲如碧。詞人之心亦已隨鴻雁歸飛矣!

  所思如此,詞人並未明言,衹寫夜來窗外春雪迷■,爐煙靜炷。爐煙直,極言靜境。燭光下,鳳釵溢彩,釵頭人勝輕盈。《荊楚歲時記》載:“人日(舊歷正月初七)剪采為人……又造花勝以相遺。”宋時風俗,於立春日戴人勝。隋薛道衡《人日思歸》:“入春纔七日,離傢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可見人日戴人勝亦是表達鄉思的傳統意象。

  下片也不直寫鄉思。衹寫角聲中,天色漸明。漏,古代計時的器物。曉漏殘,曙色開。牛、鬥,星宿名,是二十八星宿之一。鬥轉星橫,意味着天將破曉,詞人一夜不寐可知。

  最後兩句語淡情濃。因為春寒料峭,恐怕去賞花的心情也沒有了!這正是詞人在《清平樂(年年霧裏)》描寫的“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的對生活幾乎徹底失望的心情的顯現。(侯孝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衹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垆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Everyone has praise for Chiang-nan fair;
  A traveller may well get old there.
  The spring water is bluer than the unclouded sky.
  In a painted barge listening to the rain I lie.
  
  The tavern maid by the stove is fair like the moon.
  With arms white as frost and snow stream.
  Do not go home before you get old;
  If you do, your heart'll get stone cold.

【注釋】 碧於天: 另作碧如天
垆邊: 另作爐邊
須斷腸: 另作欲斷腸

句云:“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裏。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戲效荊公作  半煙半雨溪橋畔。
  
  漁翁醉著無人喚。
  
  疏懶意何長。
  
  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
  
  此意陶潛解。
  
  問我去何之。
  
  君行到自知。
菩薩蠻(七夕)
陳師道 Chen Shidao
  行雲過盡星河爛。
  爐煙未斷蛛絲滿。
  想得兩眉顰。
  停針憶遠人。
  
  河橋知有路。
  不解留郎住。
  天上隔年期。
  人間長別離。
菩薩蠻(十一之一)
賀鑄 He Zhu
  彩舟載得離愁動,
  無端更藉樵風送。
  波渺夕陽遲,
  銷魂不自持。
  
  良宵誰與共。
  賴有窗間夢。
  可奈夢回時,
  一番新別離!

【賞析】 這首詞描寫離愁別恨。

上片寫離愁。“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藉樵風送”二句,想象十分豐富,構思奇特,它突破了嚮來以山、水、煙、柳等外界景物來喻愁的手法,把難於捉摸、無蹤無影的抽象愁情寫得好像有了體積、有了重量。這裏,“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長亭離宴,南浦分手,一片哀愁。現在,蘭舟已緩緩地離開了碼頭,隨着蘭舟的漸漸遠去,哀愁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加凝重。他的心頭仍是那樣的悲哀,以致覺得這載人的舟上,已經載滿了使人、使舟都不堪負擔的離愁同行,無法擺脫,無法疾駛。後來李清照《武陵春》中的:“衹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恐怕就是受此詞的影響。“無端更藉樵風送”緊承上句,船藉着順風飛快地遠航而去,那伫立在岸邊送行人的倩影,很快就不見了。詞人五內俱傷,哀感無端,不由地對天公産生了奇特的怨責:為何偏在這個時候,沒來由颳來一陣無情的順風,把有情人最後相望的一絲安慰也吹得幹幹淨淨呢!這句中,“無端”即無緣無故之意。“樵風”,典出《會稽記》。鄭宏年輕時上山砍柴,碰到了一位神人。他嚮神人請求若耶溪上“旦,南風;暮,北風”,以利於運柴,後果如所願。故“樵風”即有順風之意。

“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二句變上面的鬱結蟠麯為凌空飛舞,由疏轉密,情中布景,詞人展望前程。天低水闊,煙波茫茫。一抹夕陽的餘暉,在沉沉的暮靄中看去是那般的凄涼、毫無生機與情趣。獨立在這蒼茫的夕陽下的舟中,那孤舟中的離人怎能不有“銷魂不自持”的悲嘆呢!這兩句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真所謂情景相生,互相映襯,相得益彰了。詞人“不自持”的不僅因為那“波渺”、那“夕陽遲”暮,而且更有那濃濃的“離情”和那不解人意的“樵風”。因之,“銷魂不自持”一句便是上片的總結,由此過渡到下片對孤獨凄涼處境及其心態的描寫。

“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這二句由上片的白日的離愁而轉寫別夜的落寞惆悵及其凄涼。詞人明知這別後無人共度良宵,而又故作設問,進一步凸現了心頭的凄涼、處境的寂寞冷清及其對愛情的忠貞不二。詞人現在衹有獨臥窗下,在神思魂縈的夢境中才能和心上人再次相見。這裏一個“賴”字,說明詞人要把夢中的歡聚作為自己孤獨心靈的唯一感情依托。這一問一答,有力地表現了詞人別後孤獨凄涼落寞的心態。

“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二句緊承上句而來。詞人衹有在夢中與情人相見,但夢畢竟是虛幻的、短暫的。夢中的歡聚,衹不過是詞人苦思冥想而成的一種超現實的精神現象反映而已。夢中的歡會雖然是熱烈的、纏綿溫馨的,無奈夢畢竟是要醒的。待到夢醒之後,那番夢中相會的歡樂卻又導致了“一番別離”的痛苦!詞人越是將夢中的歡會寫得熱烈纏綿,就越反襯出現實生活的悲涼、痛苦。

這首詞上片聯想奇特,怨責無端,下片文心跌宕,一波三折,寫有情人分別後思想感情的變化,搖曳多姿,極其細膩傳神,這也是賀詞的藝術風格之一。(池萬興)

菩薩蠻(陳虛中席上別李商老)
謝薖 Xie Ke
  雪消新洗寒林碧。
  華堂嚮晚開瑤席。
  一麯杜韋娘。
  有人空斷腸。
  
  謫仙同夜宴。
  曉即歸程遠。
  莫放酒尊空。
  主人陳孟公。
菩薩蠻(梅)
謝薖 Xie Ke
  相思一夜庭花發。
  窗前忽認生塵襪。
  曉起豔寒妝。
  雪肌生暗香。
  
  佳人纖手摘。
  手與花同色。
  插鬢有誰宜。
  惟應潘玉兒。
  赤闌橋盡香街直,
  籠街細柳嬌無力。
  金碧上青空,
  花晴簾影紅。
  
  黃衫飛白馬,
  日日青樓下。
  醉眼不逢人。
  午香吹暗塵。

【注釋】 赤闌橋盡香街直: 一作赤欄橋盡香街直

①香街:飄溢花香之街。
②金碧:形容街道兩旁房屋的繁華、富麗,映在晴空白雲之下更顯得金壁輝煌。
③黃衫:隋唐時少年華貴之服。
④青樓:漢魏時富貴人傢所居。曹植詩:“青樓臨大道。”梁劉邈詩:“倡女不勝愁,結束下青樓。”始指妓館。後專為妓館之稱。

【賞析】 那是一座繁華城市裏的一角:河上橫起一道橋面寬闊、兩旁護着朱紅欄幹的木橋,橋的盡頭是一條筆直的長街,兩旁滿種楊柳,把街都籠罩住了。那緑油油的枝條隨風飄擺,頗有弱不禁風的樣子。人走在街上,隱約可以嗅到各種香氣,有花香、草香,還有從人的衣鬢上飄過來的脂粉香,以及從房櫳裏透出來的爐香。

  街兩旁都是些精緻的房子,朱簾翠幕,裝飾得五彩繽紛,金碧射目。一片令人神迷的建築,再襯上一個晴朗的藍天,越顯得它的精巧富麗。

  這裏是達官貴人常來走動的地方,也是他們的公子哥兒常來走動的地方。就在那些迷人的建築物裏面,住着各種各樣的歌妓舞女,她們是官僚們和公子們尋歡取樂的對象。

  作者就是通過赤欄橋、香街、細柳、樓臺和花草、晴空和簾影的巧妙安排,把這紙醉金迷的一角渲染得豔而又冶,使人想象當年這個“狹斜之地”竟是如此富於魅力。

  下片便突出一個少年公子來。此人身披黃衫,馳着白馬,滿臉得意揚揚的神氣,是這兒一帶的熟客了。人人都認識他,因為他天天都到這裏來“上課”的。

  我們註意到作者的點睛之筆,全在“醉眼不逢人”五字。這位氣焰熏天的少爺,平時眼睛就已經長在頭頂上,何況還加上七分酒意。他放開轡頭,讓那匹高頭大白馬橫衝直闖,拿過路人來尋開心。直嚇得老的少的雞飛狗跳,閃躲不迭。就連平日和他廝混的一夥迎頭碰上他,他也全象看不見,一徑地翻起那雙酒色過度失神僵白的眼睛,衝過人叢,衹留下馬蹄揚起的衝天塵土。真是一幅絶妙的人物寫生。那公子哥兒的氣派、性格都活畫出來了。

  這得力於作者驅使詞藻的本領。他下字很有斟酌,也很有分寸,精煉準確,兼而有之。不妨看看下面這三句:

  “籠街細柳嬌無力”──說的不過是楊柳,卻既用“細”字寫它的姿態,又用“籠街”寫它的繁密,還添上“嬌”字,補上“無力”二字,於是花街柳巷的特殊環境就富於形象地逗露出來了。

  “花晴簾影紅”──“紅”字放在這裏真是精光四射。人們通過它可以看到,花是紅的,簾是紅的,連晴天的氣氛也是紅的,甚至花影、簾影都是紅的。因為花在晴光底下的紅,增強了簾的紅,花紅和簾紅映得影子也紅,這一片紅又使得晴天也帶上紅的色彩。真好象是一具激光裝置,由於紅的反射、震蕩、激發,使它的能量以驚人的倍數增加了。這纔是深得“花面交相映”的妙用。有了這五個字,連同那些個“上青空”的金碧樓臺也更加絢麗了。

  “午香吹暗塵”──寫的是那少爺飛馬過處,街上蕩起一股香氣。這香是花香還是衣香?恐怕都有。“香”前先下了“午”字,點出那是中午時分,於是前面的“青空”“花晴”“簾影”都因之帶上一層熱烘烘的色彩。再下了“暗塵”,則不但加強了“香”的力量,又同“飛馬”産生呼應。中間那個“吹”字,是“暗塵”送來了香,還是香給“暗塵”添上了特殊的內容,那就不妨請讀者自己去體會了。

  寫景不難於絢麗,而難於顯出生命的活潑;寫人不難於形貌,而難於透出神情的畢肖。陳剋這首詞兩者都能夠“舉重若輕”,它之獲得人們的喜愛當然不是偶然的。(劉逸生)

【賞析2】

  這是一首即景抒懷之作。上闋寫景:河上那座朱紅欄桿橋的盡頭,有一條筆直的街道,街道中飄逸着各種香氣。“籠街細柳嬌無力”寫街旁垂柳之繁茂、裊娜、嫵媚,也暗指歌妓舞女的嬌姿媚態。下闋寫人:紈絝公子身着黃衫,騎着駿馬,天天在青樓之中尋歡作樂。“醉眼不逢人”五字是全詞的點睛之筆,行動描寫刻畫出這位公子哥兒趾高氣揚、目中無人、藉酒發狂,騎着白馬橫衝直撞的醜態。“午香吹暗塵”,“午”字點明時間,這個公子哥兒騎馬衝過街道。塵土飛揚,留下淡淡的香氣。

  緑蕪墻繞青苔院,
  中庭日淡芭蕉捲。
  蝴蝶上階飛,
  烘簾自在垂。
  
  玉鈎雙語燕,
  寶甃楊花轉。
  幾處簸錢聲,
  緑窗春睡輕。

【注釋】 ①烘簾:指晴日烘照的簾暮。
②寶甃(zhòu):屋頂上寶瓶之飾。
③簸錢:古代一種賭博遊戲。
④緑窗:指華貴女子的閨房。

【賞析】 《白雨齋詞話》雲:“陳子高詞溫雅閑麗,暗合溫、韋之旨。”本詞的特點,即在一個“閑”字。李白有《山中問答》詩:“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心自閑”,指身棲碧山的閑適之趣,而讀者即在那“笑而不答”的啓示下發出會心的微笑。本詞也是着眼於“閑適”而又意在言外,使人心領神會,悠然自得。陳振孫、周濟等都稱陳剋詞“格韻極高”,大約就是指他詞中那種“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韻緻而言吧。

  本詞通篇寫景,而人物的內心的活動即妙合於景物描繪之中,“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緒論》)上片展現映入簾內之人眼中的庭院景象,由遠而近,由靜到動。首句寫院墻,其上緑草雜生,圍住寂寂庭院,院內青苔滿地,可見人跡罕至,古詩亦有雲:“並由履跡少,一夜上階生。”“中庭”句指正午時分陽光淡淡投上蕉葉,“捲”字形容蕉葉捲心,姿態自然。李清照詞曰:“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蕉葉大而遮蔭,庭院因而顯得幽深。“蝴蝶”句點出階前無人,出入花叢林間的蝶兒也款款而來。末句衹寫簾兒輕垂,隨風微動,“一行珠簾閑不捲”,簾內之人的所見所感則含蓄不露,“‘池塘生春草’、‘蝴蝶飛南園’、‘明月照積雪’,皆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珠圓玉潤,要亦各視其所懷來而與景相迎者也。”(《夕堂永日緒論》)此是指客觀自然景物與詩人自身感受兩者能和諧並相互滲透而言。本詞上片寫庭院的幽靜自然,詞人的閑適心情,兩者交相融合,韻味雋永。

  下片“玉鈎”句從“風簾自在垂”而來。燕子多在人傢梁間作巢,出入房櫳,“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穿簾海燕雙飛去。”由於珠簾不捲,玉鈎空懸,雙雙燕子,呢喃其上,聽來是那樣低軟柔和,真是比“迷離曉夢啼鶯”還要悠忽。“寶甃”句寫楊花飄颺旋轉於井垣四周,優遊自如,“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這是庭中景物再現於迷夢之中,“幾處”句,依稀聞得簸錢為戲的聲音。王建《宮詞》雲:“暫嚮玉華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笑語嬉鬧,都在隱約之間。這些景物描寫給人的印象是似有若無,不可捉摸。

末句方始點出人物,緑窗之下,午夢悠悠,一“輕”字形容似睡非睡,若夢非夢,蘇軾有“紅窗睡重不聞鶯”之句,李清照詞雲:“濃睡不消殘酒。”“輕”就是和“重”、“濃”相對而言。睡重故不聞鶯啼,濃睡乃不消殘酒,而睡輕則燕語、花飛和簸錢聲都如有所聞,若有所見,這種朦朧的景象與詞人悠閑的心情亦是相和諧而滲透的,所構成的意境是閑適而又多意外之趣。正如郭忠恕畫天外數峰,略有筆墨,而意在筆墨之外。(潘君昭)

【賞析2】

  這是一首賦閑情逸趣的詞。上闋四句寫春景。“緑蕪墻”,“青苔院”,營造出一個幽雅恬靜的緑色世界。庭園中芭蕉被日頭曬得縮捲了葉子,蝴蝶在階臺上飛翔,窗門上暖簾兒低垂。諸般景物,全顯一個“靜”字。下闋寫動景。雙燕落在玉鈎之上,軟語呢喃楊花亂飛,“幾處簸錢聲”纔終於打破這無限靜謐,使屋中“春睡”者驚覺。通過寧靜的環境與“簸錢聲”的對比,表現了詞人高雅的情趣及鄙俗的心靈世界。“緑窗春睡輕”,一“輕”字,十分傳神地表現出春睡時若隱若現,朦朧恍惚的境況。

  東風約略吹羅幕,一簾細雨春陰薄。
  試把杏花看。
  濕雲嬌暮寒。
  
  佳人雙玉枕,烘醉鴛鴦錦。
  折得最繁枝,暖香生翠帷。
  哀箏一弄《湘江麯》,聲聲寫盡湘波緑。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注釋】 ①菩薩蠻:唐教坊麯名。
②秋水:暗喻眼波。
③玉柱斜飛雁:箏柱竹製,上窄下寬中空,似飛雁狀,十三箏柱排列,恰似一組斜飛的雁陣。

【賞析】 這是一首詠彈箏歌妓美貌和技藝的詞。詞中字裏行間突出此彈箏者似乎有無限心酸和苦楚在通過樂麯抒發、傾吐。亦贊揚此樂女的高超技藝:可見聽者是彈奏者的“知音”。下闋是彈箏女的特寫,突出眼和眉。眼波也像秋水一樣動人。微妙地表達出彈箏女的心理變化。全詞清新婉麗,情意真摯而又含蓄深沉。

江陰蔣鹿潭水雲樓詞有此調子夜歌若幹闋,類情指事,怨騷之遺也。詞客不作,人間何世?感為繼聲。

搖天星斗魚龍戲,燒燈子夜春城沸。不見汝南雞,空誇壇上啼。

高樓蕩子婦,獨宿霜華苦。一笑寤遙烽,曲闌腸斷紅。

 

翠翹金雀雙鸂鶒,博山鵲尾沉香烈。斜柱抱雲和,熏籠長夜何。

開簾驚鶡旦,起視明星爛。多露割眸酸,雲車風馬喧。

 

獸環魚鑰莊嚴地,錦茵卻任烏龍睡。銀漢又星辰,春風搖夢痕。

雁高魚在水,寫破紅箋字。何處燕飛斜?應非王謝家。

 

舞鸞顛倒屏風上,女龍雌鳳皆惆悵。春色早成塵,休勞妒尹邢。

長干傷別墜,驚見遺鈿翠。樓下報花殘,樓中曲可闌?

 

紅牆不隔天千尺,海風夜裂湘靈瑟。槎路指狼星,青蛇匣底鳴。

高丘傷睇視,佻狡鳴鳩喜。安得起潛龍?銀灣回怒淙。

 

南園滿地風和絮,曉鶯殘月知誰主?齲齒更愁眉,背人祗自啼。

金鈴珠絡索,可奈浮雲惡。弱柳不勝風,無端惹亂紅。

 

愁紅恨紫無消歇,翠幢誰放東風入?曉枕訝相呼,惱人青鷓鴣。

房櫳金屈戍,整頓羅襦立。斂手謝東鄰,彈棋亦自能。

盤龍寶帶空箱疊,鬧粧猶鬭長安陌。翠額本清妍,君心自不憐。

試裁明月扇,倘念寒灰怨。日暮賣珠回,塵奩掩淚開。

 

斜陽不暖寒鴉色,玉顏淨洗殘脂白。一夜井梧風,葉飄辭漢宮。

瑤池悲穆滿,黃竹歌聲短。漫信海天寬,枯桑塵土乾。

首頁>> 文學>>菩薩蠻(子夜歌、巫山一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