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風漸緊寒侵被。
聽孤雁,
聲嘹唳。
一聲聲送一聲悲,
雲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告:
雁兒略住,
聽我些兒事。
塔兒南畔城兒裏,
第三小、
橋兒外,
瀕河西岸小紅樓,
門外梧桐雕砌。
請教且與,
低聲飛過,
那裏有人人無寐。
聽孤雁,
聲嘹唳。
一聲聲送一聲悲,
雲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告:
雁兒略住,
聽我些兒事。
塔兒南畔城兒裏,
第三小、
橋兒外,
瀕河西岸小紅樓,
門外梧桐雕砌。
請教且與,
低聲飛過,
那裏有人人無寐。
【注釋】 明陳耀文編。耀文有《經典稽疑》,已著錄。是編采掇唐宋歌詞,亦間及於元人,而所采殊少。自序稱是集因唐《花間集》、宋《草堂詩餘》而起,故以《花草粹編》為名。然使惟以二書合編,各采其一字名書,已無義理。乃綜括兩朝之詞,而以“花”字代“唐”字,以“草”字代“宋”字,衡以名實,尤屬未安。然其書捃摭繁富,每調有原題者必錄原題。或稍僻者必著采自某書。其有本事者,並列詞話於其後。其詞本不佳而所填實為孤調,如《縷縷金》之類,則註曰備題。編次亦頗不苟。蓋耀文於明代諸人中猶講考證之學,非嘲風弄月者比也。雖糾正之詳不及萬樹之《詞律》,選擇之精不及朱彝尊之《詞綜》,而裒輯之功實居二傢之前。創始難工,亦不容以後來掩矣。此本與天中記板式相同,蓋猶耀文舊刻。而捲首乃有延祐四年陳良弼序,刊刻拙惡,僅具字形,而其文則仍耀文之語。蓋坊賈得其舊板,別刊一序弁其首,以偽為元板耳。
愁冉冉。目送書空鴻數點。落霞風剪江分染。
勝處屏雲猶未掩。羞娥斂。紅潮怕上春風臉。
勝處屏雲猶未掩。羞娥斂。紅潮怕上春風臉。
蕙蘭無韻,
桃李堪掃。
都不數、凡花閑草。
對月臨風,
長是伊、故來相惱。
和魂夢、
被他香到。
江頭隴畔,
爭先占早。
一枝枝、
看來總好。
似憑風標,
待發願、
春前祈禱。
祝東君、
放教不老。
桃李堪掃。
都不數、凡花閑草。
對月臨風,
長是伊、故來相惱。
和魂夢、
被他香到。
江頭隴畔,
爭先占早。
一枝枝、
看來總好。
似憑風標,
待發願、
春前祈禱。
祝東君、
放教不老。
臉兒端正。
心兒峭俊。
眉兒長、
眼兒入鬢。
鼻兒隆隆,
口兒小、
舌兒香軟。
耳垛兒、
就中紅潤。
項如瓊玉,
發如雲鬢。
眉如削、
手如春筍。
奶兒甘甜,
腰兒細、
腳兒去緊。
那些兒、
更休要問。
心兒峭俊。
眉兒長、
眼兒入鬢。
鼻兒隆隆,
口兒小、
舌兒香軟。
耳垛兒、
就中紅潤。
項如瓊玉,
發如雲鬢。
眉如削、
手如春筍。
奶兒甘甜,
腰兒細、
腳兒去緊。
那些兒、
更休要問。
燕子呢喃,
景色乍長春晝。
睹園林、萬花如綉。
海棠經雨胭脂透。
柳展宮眉,
翠拂行人首。
嚮郊原踏青,
恣歌攜手。
醉醺醺、
尚尋芳酒。
間牧童、
遙指孤村道。
杏花深處,
那裏人傢有。
景色乍長春晝。
睹園林、萬花如綉。
海棠經雨胭脂透。
柳展宮眉,
翠拂行人首。
嚮郊原踏青,
恣歌攜手。
醉醺醺、
尚尋芳酒。
間牧童、
遙指孤村道。
杏花深處,
那裏人傢有。
臥扁舟,
聞寒雨,
數佳期。
又還是、輕誤仙姿。
小樓夢冷,
覺來應恨我歸遲。
鬢雲鬆處,
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縈係,
添憔悴,
謾孤恓。
得見了、說與教知。
偎香倚暖,
夜爐圍定酒溫時。
任他飛雪灑江天,
莫下層梯。
聞寒雨,
數佳期。
又還是、輕誤仙姿。
小樓夢冷,
覺來應恨我歸遲。
鬢雲鬆處,
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縈係,
添憔悴,
謾孤恓。
得見了、說與教知。
偎香倚暖,
夜爐圍定酒溫時。
任他飛雪灑江天,
莫下層梯。
月裏雲裝冷豔裁。
獨秀在岩隈。
雪中昨夜一枝開。
探春色、歲前來。
清香折得,
多情寄與,
人嚮隴頭回。
憑君移取近瑤臺。
伴桃李、日邊栽。
獨秀在岩隈。
雪中昨夜一枝開。
探春色、歲前來。
清香折得,
多情寄與,
人嚮隴頭回。
憑君移取近瑤臺。
伴桃李、日邊栽。
休衹坐。
也去看花則個。
明日滿庭紅欲墜。
花還愁似我。
索性癡收眠一和。
憑個夢兒好做。
杜宇不知春已過。
枝頭聲越大。
也去看花則個。
明日滿庭紅欲墜。
花還愁似我。
索性癡收眠一和。
憑個夢兒好做。
杜宇不知春已過。
枝頭聲越大。
照眼菱花,剪情菰葉。
夢雲吹散無蹤跡。
聽郎言語識郎心,當時一點誰消得。
柳暗花明,螢飛月黑。
臨窗滴淚研殘墨。
合歡帶上舊題詩,如今化作相思碧。
夢雲吹散無蹤跡。
聽郎言語識郎心,當時一點誰消得。
柳暗花明,螢飛月黑。
臨窗滴淚研殘墨。
合歡帶上舊題詩,如今化作相思碧。
又遠到元宵臺榭。
記輕衫短帽。
酒朋詩社。
爛漫嚮、羅綺叢中,馳騁風流俊雅。
轉頭是、三十年話。
量減纔慳,自覺是、歡情衰謝。
但一點難忘,酒痕香帕,如今雪鬢霜髭,嬉遊不深夜。
怕相逢、風前月下。
記輕衫短帽。
酒朋詩社。
爛漫嚮、羅綺叢中,馳騁風流俊雅。
轉頭是、三十年話。
量減纔慳,自覺是、歡情衰謝。
但一點難忘,酒痕香帕,如今雪鬢霜髭,嬉遊不深夜。
怕相逢、風前月下。
並州霜早。
禾黍離離成腐草。
馬睏人疲。
惟有郊原雀鼠肥。
分明有路。
好逐衡陽徵雁去。
鼓角聲中。
全晉山河一半空。
禾黍離離成腐草。
馬睏人疲。
惟有郊原雀鼠肥。
分明有路。
好逐衡陽徵雁去。
鼓角聲中。
全晉山河一半空。
仙人未必皆仙去,還在人間人不知。
手把白髦從兩鹿,相逢聊問姓名誰。
手把白髦從兩鹿,相逢聊問姓名誰。
太原王氏女,金陵韓守妻。
戊辰年八月,葬在石城西。
日為弓兮月為箭,射四時兮生改變。
千年萬年鬆柏風,悲盡死亡人不見。
戊辰年八月,葬在石城西。
日為弓兮月為箭,射四時兮生改變。
千年萬年鬆柏風,悲盡死亡人不見。
灌溉工興古洞荒,洞門□蔽碧池傍。
□□□□□□□,□□波□□□霜。
□□□□□□□,□窗□月□寒光。
□□□□□□□,□□□□代是□。
□□□□□□□,□□波□□□霜。
□□□□□□□,□窗□月□寒光。
□□□□□□□,□□□□代是□。
休說三江興五湖,平生心眼此中舒。
人人總道渾如畫,祗恐丹青畫不如。
人人總道渾如畫,祗恐丹青畫不如。
大義渡至漳泉東,問誰植之我蔡公。
歲久廣蔭如雲濃,甘棠蔽芾安可同,
委蛇夭矯騰蒼竜。行人六月不知暑,
蔡忠惠祀歌·洛陽橋。
歲久廣蔭如雲濃,甘棠蔽芾安可同,
委蛇夭矯騰蒼竜。行人六月不知暑,
蔡忠惠祀歌·洛陽橋。
昨夜陰山賦吼風,帳中驚起蜜翁翁。
平明不待全師出,連著皮裘入土空。
平明不待全師出,連著皮裘入土空。
行盡蕭湘山復山,掣舟來叩淡岩關。
幽深雖與塵寰隔,空闊猶容俗駕攀。
是處名山有岩竇,莫如此地最寬閑。
真人仙去知何在,陳跡空留警世頑。
幽深雖與塵寰隔,空闊猶容俗駕攀。
是處名山有岩竇,莫如此地最寬閑。
真人仙去知何在,陳跡空留警世頑。
懊惱鴛鴦未白頭,卻尋遺翠失芳洲。
離魂暗逐明珠佩,遠目偏傷紫桂樓。
湘水渺瀰歸別渚,隴雲容與澹新秋。
菖花若有重開日,得見菖花亦自羞。
離魂暗逐明珠佩,遠目偏傷紫桂樓。
湘水渺瀰歸別渚,隴雲容與澹新秋。
菖花若有重開日,得見菖花亦自羞。
仕宦之身,天涯海畔。
行商之身,南州北縣。
不如田捨,長拘見面。
門無官府,身即強健。
麻麥遍地,豬羊滿圈。
不知金貴,唯聞粟賤。
夏新絹衣,秋新米飯。
安穩眠睡,直千直萬。
行商之身,南州北縣。
不如田捨,長拘見面。
門無官府,身即強健。
麻麥遍地,豬羊滿圈。
不知金貴,唯聞粟賤。
夏新絹衣,秋新米飯。
安穩眠睡,直千直萬。
我田我地,我桑我梓。
衹知百裏,不知千裏。
我饑有糧,我渴有水。
百裏之官,得人生死。
孤兒寡婦,一張白張。
入著縣門,冤者有理。
上官不嗔,民即歡欣。
上官不富,民免辛苦。
生我父母,養我明府。
苗稼萋萋,曷東曷西。
父母之鄉,天子馬蹄。
衹知百裏,不知千裏。
我饑有糧,我渴有水。
百裏之官,得人生死。
孤兒寡婦,一張白張。
入著縣門,冤者有理。
上官不嗔,民即歡欣。
上官不富,民免辛苦。
生我父母,養我明府。
苗稼萋萋,曷東曷西。
父母之鄉,天子馬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