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沈远照,
逦迤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
蛩催机杼,
共苦清秋风露。
不眠思妇,
齐应和、
几声砧杵。
惊动天涯倦宦,
駸駸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
谓东君、
已春相付。
流浪征骖北道,
客墙南浦。
幽恨无人晤语。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
好伴云来,
还将梦去。
更滴滴、
频回盼睐。
便认得、
琴心先许,
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
风月逢迎,
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
翔鸳屏里,
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
烧灯后,
都不见、
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
叮咛深意,
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
正春浓酒困,
人闲昼永无聊赖。
恹恹睡起,
犹有花梢日在。
【赏析】 这是一组“爱情三部曲”。从开头至“与绾合欢双带”为第一部,定情:写一见钟情,“琴心先许”。从“记画堂”至上片结束为第二部,幽会:写两心相知,互赠信物。词的下片为第三部,相思:写物在人杳,再会无期。
人们往往将古典诗词中所写的美人香草当作作者寄托深意的象征物,试图透过它探寻重大的政治主题。这样做有一定道理,屈原的《离骚》便是明证。但若将这种研究方法作为固定的格套,定要苦心孤诣地寻求每一首“美人香草”词的政治寓意,则近乎膠柱鼓瑟、缘木求鱼了。
吴曾《能改斋漫录》载:“贺方回眷一姝,别久,姝寄诗云:‘独倚危栏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深思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贺演其诗为《石州引》词。悼亡诗词,不知即为此姬作否?”看来,古人并不都古板,吴曾并不以“情事”、“情词”为嫌。那么,我们对于这首《薄倖》,不妨即以其男女情的本色来鉴赏,谅必无伤“大雅”吧。
诗无达诂。吴曾的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合理想象的事实依据。“贺方回眷一姝,别久”,与此词正合。全词的情感核心正是一个“眷”字。“姝”者,美女也,词中所写的“淡妆多态”、“轻颦浅笑娇无奈”,正是“这一个”美女的独特之美──“多态”:“淡妆”是多态的反衬;“轻颦浅笑”是多态之一斑;“娇无奈”则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多态”。而这种形体之“多态”,不正是她内心多情而又娇羞的复杂心态的自然流露么?此词下片所写相思之苦,也正由“别久”引发。吴曾所引之“姝寄诗”,情思深婉,形象鲜丽,引喻贴切,又可见这位姑娘文才之美。所以作者眷恋不已。如果是这样,这首《薄倖》词当作于二人定情之后、爱人寄诗之前的一段相思时节。
词中女主人公形象的特色,除了“多态”、多情之外,尤为引人注目的突出之处在于主动。这与传统“佳人”形象有质的区别。试看,她对意中人“的的频回眄睐”,怎不令人销魂;她一旦确认知音,便“琴心先许”、“绾合欢双带”、“把香罗偷解”,又是何等的果断、痛快!在这位真情如火的姑娘身上,我们仿佛窥见了白朴《墙头马上》中李千金的身影。“的的”二字,颇值玩味;既表现了作者相思时回忆往事如在目前的真切情景,又生动传神地托出了女子频送秋波的明确信息。“的的”二字迭用,虽属罕见,但用在这里却非常明晓畅达,充溢着生活气息,使读者眼中幻化出这位勇敢女性的神采。
这组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定情”,纯用白描手法,恰与姑娘的“淡妆”相融谐。第二部“幽会”,不宜用白描了,便以景衬情,选用了“画堂”、“风月”、“睡鸭”、“鸳屏”等典型事物来暗写。第三部“相思”为全词重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初次幽会之后再不见那位姑娘“踏青挑菜”,也就是再没有见面的机会。第二层写多次托人传书递简,但阻隔重重,音信难通。第三层写后会无期,百无聊赖,度日如年。这三层步步递进,逼出了一个“苦”字。于是在心中暗暗怨恨那位“冤家”的“薄倖”;于是更加珍惜那不可重复的“定情”与“幽会”,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当初的黄金细节:“淡妆多态……”。全词就是这样形成了一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循环往复的“情结”结构。
有一位学者曾说:中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一个爱情母题:有所爱,但不能得其所爱,而又不能忘其所爱。这首词也是一个佐证。如果与那些汗牛充栋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小说戏曲相比,贺铸这首小词所反映的古代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无疑具有更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李玮)
排青嶂,
燕台凉。
驻采仗、
乐未渠央。
岩花磴蔓,
妒千门、
珠翠倚新妆。
舞闲歌悄,
恨风流、不管馀香。
繁华梦,
惊俄顷,佳丽地,
指沧茫。
寄一笑、
何与兴亡。
量船载酒,
赖使君、相对两胡床。
缓调清管,
更为侬、三弄斜阳。
帘卷画堂晓。
残薰尽烛隐映,
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
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
兰舟欲上,
回首离愁满芳草。
已恨归期不早。
枉负狂年少。
无奈风月多情,
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
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
宛溪杨柳,
依旧青青为谁好。
泪痕凝蜡青山馆。
故人千里念佳期,
襟佩如相款。
惆怅更长梦短。
但衾枕、
馀芬剩暖。
半窗斜月,
照人肠断,
啼鸟不管。
促成愁醉。
相逢浅笑合微吟,
撩惹到、缠绵地。
花下解携重附耳。
佳期深记。
青翰舟稳绣衾香,
谁禁断、东流水。
碧玉山围四际。
莲荡香风里。
彩鸳鸯觉双飞起。
明月多情随舵尾。
偏照空床翠被。
回首笙歌地。
醉更衣处长相记。
斜照弄晴,
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缠黄,
远客一枝先折。
烟横水际,
映带几点归鸦,
东风销尽龙沙雪。
还记初关来,
恰而今时节。
将发。
画楼芳酒,
红泪清歌,
顿成清别。
已是经年,
杳杳音尘多绝。
欲知方寸,
共有几许清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
两厌厌风月。
花气动帘,
醉魂愁梦相半。
被惜馀薰,
带惊剩眼。
几许伤春春晚。
泪竹痕鲜,
佩兰香老,
湘天浓暖。
记小江、
风月佳时,
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
奈云和再鼓,
曲终人远。
认罗袜无踪,
旧处弄波清浅。
青翰棹舣,
白苹洲畔。
尽木临皋飞观。
不解寄、
一字相思,
幸有归来双燕。
未□□、□圣真府。
千龄叶应,九河清、神物出龟图。
□□□□,□盛时、朝野欢娱。
靡不覆,旋穹□,□□□,□坤舆。
致万国、一变华胥。
霞觞□□,□□□、□□□宸趋。
五云长在,望子□、□□□□。
□□□、□□□□在会稽样。
拥鼻微吟,捋须遐想。
□□□□□□上。
会须加数□□酿。
□□□、□□□□涨。
美满孤帆,轻便双桨。
中分□□□□往。
□□□□寄月波□□□拥鼻微吟,捋须遐想,吾自得□□见招,因采其语赋此词。
铁瓮城、形胜无今古。
北固陵高,西津横渡。
几人摧手分襟处。
凄凉渌水桥南路。
奈玉壶、难叩鸳鸯语。
行雨行云,非花非雾。
为谁来为谁还去。
绿阴深蔽日,啭鹂黄。
淡蛾轻鬓似宜妆。
歌扇小,烟雨画潇湘。
薄晚具兰汤。
雪肌英粉腻,更生香。
簟纹如水竟檀床。
雕枕并,得意两鸳鸯。
江南重喜见,广陵春。
纤秾合度好腰身。
歌水调,清啭□□□。
团扇掩樱唇。
七双胡蝶子,表□□。
□□□复旧东邻。
风月夜,怜取眼前人。
□□□□□,□□□。
□妆飞鹊镜台前。
□□□,□□□□□。
□首已依然。
断云疏雨后,更闻蝉。
□□□叶付漪涟。
驰寄与,人住玉溪边。
指尖纤、态闲暇。
几多方寸关情话。
都付与、弦声写。
三月十三寒食夜。
映花月、絮风台榭。
明月待欢来,久背面、秋千下。
小樱唇、浅蛾黛。
玉环风调依然在。
想花下、攀鞍态。
伫倚碧云如有待。
望新月、为谁双拜。
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小山堂、晚张燕。
赏心不厌杯行缓。
待月度、银河半。
缥缈郢人歌已断。
归路指、玉溪南馆。
谁似辟寒金,聊借与、空床暖。
赖醉□□□。
白眼青天,忘形相尔汝。
□□□□□□。
□□□、送君南浦。
雪暗沧江,□□□□□。
□□□□□。
□寄扁舟,江南湖北道。
津头龙祠屡□。
□信指、半春前到。
笑倚危樯,朝来风色好。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半垂油幕护残寒。
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
开元天宝盛长安。
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画船听雨奈无眠。
清风明月休论价,卖与愁人直几钱。
挥醉笔,扫吟笺。
一时朋辈饮中仙。
白头□□江湖上,袖手低回避少年。
□□□□□□□。
扁舟更入毗陵道,却□□□□□□。
□□念,付清觞,樵青与我和沧浪。
浮云□是无根物,南北东西不碍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