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水龙吟:调名。首见于柳永咏梅之作。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鼓笛慢》、《海天阔处》、《丰年瑞》等。
②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③有思(sì):有情思。
④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缀:连接。
⑤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之作。开头一句“似花还似非花”抓住了杨花的特点,接着以“无人惜”的意脉贯下,提起“无情有思”一篇精神。由此开始,将杨花喻为美人,她正在梦中“随风万里”,寻找情郎的游踪。上阕体物,花与人糅合,饱含情愫。下阕就杨花事议论抒情。“不恨”三句,突出伤春幽恨。花已飘落,断无重上枝头之望,最令人伤感。晓雨过后的杨花令人心寒。那流水中化为一池的浮萍,仔佃辨认,不是杨花,分明是离人点点滴滴的眼泪!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花,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
忍轻辜、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 ①壅(yō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材料根部。
②芳醪(láo):指浊酒或醇酒。
芳醪经口:一作芳醪红口
【赏析】 这是首伤春之作。以问发端,峭拔突兀,“带风”“伴雨”丰富了春色内容,“幽葩”三句,更加渲染惜春之真情。“吹尽繁红”三句以惜花而写惜春,接下四句又陡然一转,说春本不老,春不知愁,只是人担心春老而发愁。下阕是说“春恨”。将“功名”和“老来”,与“春恨”比照,点明春恨总是与功名的失落及青春的逝去相关联,全篇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绪,融情于理,宛转曲折,富有哲理。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注释】 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的一种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
①闹红:一本作“闹花”。形容百花盛开。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说,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
④阁雨:把雨止住。阁,同搁。
⑤罗绶:罗带。
【赏析】 这首词初看起来,是一首伤春念远的词。上阕写春光烂漫,又作转折,说春色如此美妙,却无人欣赏。下阕开头既已点明全词的“念远”主旨,接下通过回忆,写昔日邂逅的情境与别后的“幽怨”,后又回到眼前,烟月迷离,子规声咽,一片凄清景致,更增几多离愁。陈亮乃南宋气节之士,其创作绝少儿女情长。故有人认为此作寄托了恢复之志。
这首春恨词,上片从写景引向人事。柳媚花娇,草软莎平。淡云微雨,春光宜人。然而这“芳菲世界”却无人游赏,都付于流莺飞燕,实在令人生“恨”。下片写闻“归雁”而“念远”,感今忆昔,“几多幽怨”。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之笔,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怀激烈的言词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
【集评】
徐釚《词苑丛谈》:陈同父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杰,其《水龙吟》词,乃复幽秀。
刘熙载《艺概》卷四:同甫《水龙吟》云“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言近旨远,直有宗(泽)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此词写的不是儿女情的“春恨”,而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种“春恨”,它寄寓着祖国南北分裂,国耻未雪,家仇未报的悲愤。这样,便是以“芳菲世界”来比喻沦陷了的中原锦绣河山,而“莺和燕”,则是奸邪小人和卖国求荣之类人物了。
唐圭璋《唐宋词选注》:本词和辛弃疾的名篇《摸鱼儿》是同一风格,若论婉丽含蓄,意境深远,二词也可说是相映生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凭高念远,疏宕有致。起数句,皆写景物。“闹花”两句,写楼高风微。“春归”三句,写平莎垂杨。“迟日”三司,写寒暖不定。“恨芳菲”三句,总束上片,好景无人赏,只与流莺闲燕赏之,可恨孰甚。换头,因雁去而念远。“金钗”三句,言当日之乐事无踪。“罗绶”三句,言别后之幽怨难消。“正销魂”三句,以景结,伤感殊甚。
[鉴赏]
本词抒写春恨。上片恨今日芳菲世界,游人未赏,付与莺燕;下片恨昔年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一起用“闹”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态,同时总揽春的景象,与宋祁《玉楼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句相比 ,毫不逊色,加上东风软(和煦),更烘托出春光明媚,春色宜人。翠陌,翠绿的田野;平莎茸嫩,平铺的嫩草,用茸嫩形容初春的草,贴切恰当;垂杨金浅,浅黄色的垂柳。迟日催花,春日渐长,催动百花竞放;淡云阁雨,云层淡薄,促使微雨暂收;轻寒轻暖,不寒不暖,气候最佳。这些都是春归大地后带来的春景、春色。荟萃如此多样的美好景色,本可引人入胜,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可是歇拍四句却指出:在今朝,游人未曾赏玩这芳菲世界,只能被啼莺语燕所赏玩。莺燕是“能赏而不知者”(《草堂诗余正集》沈际飞语),游人则为“欲赏而不得者”(同上)。鉴于人情世故都是这样,尚有何心踏青拾翠!过片两句,因寂寞而凭高念远,向南楼问一声归雁。从上片看,姹紫嫣红,百花竞放,世界是一片喧闹的,可是这样喧闹的芳菲世界而懒得去游赏,足见主人公的处境是孤立无助的,心情是压抑的。雁足能传书信(见《汉书·苏武传》),于是鸿雁充当了信使,因为征人未回,向南楼探问归雁消息。金钗三句,谓昔年赏心乐事,而今已如风消云散。金钗斗草,拔金钗作斗草游戏。宗懔《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百草以蠲除毒气,故世有斗草之戏 。”青丝勒马,用青丝绳做马络头。古乐府《陌上桑》:“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罗绶三句,谓难忘别时的恋情,难禁别后的粉泪,难遣别久的幽怨。罗绶分香,临别以香罗带贻赠留念。秦观《满庭芳》“罗带轻分”,亦此意。翠绡封泪,翠巾裹着眼泪寄与对方,典出《丽情集》记灼灼事。几多幽怨,数不清的牢愁暗恨。正销魂三句,有两种断法,一断在“魂”字后,另一断在“又是”后,两者都可 ,而后者较恰当。因为一结要突出“又是”之意,用“又是”领下面两句,由于又看到了与昔年离别之时一般的疏烟淡月、子规声断,触发她的愁绪而黯然销魂。子规,一名杜鹃,相传古代蜀君望帝之魂所化 。(《华阳国志·蜀志》)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动人们别恨乡愁。
这首词上片,作者几乎倾全力烘托春景的无比美好,而歇拍三句,却来一个大转折,指出人们以不能游赏美好的春景为憾事,以如此芳菲世界被莺燕所占有为惋惜,才领会前面之所以倾全力描绘春景者,是为了给后面的春恨增添气势。盖春景愈美好,愈令人惆怅 ,添人愁绪 ,也就是春恨愈加强烈。杜甫所谓“花近高楼伤客心”(《登楼》),“感时花溅泪 ”(《春望》),即为此种思想感情的反映 。下片似另出机杼,独立成篇,其实不然,它是全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下片有岭断云连之妙。上片因春景美好反而引起春恨,这是客观景物与内心世界的矛盾,而所以铸成此种矛盾的,伤离念远是一个主要因素,下片就是抒写离愁别恨的,因而实与上片契合无间。从赏心乐事的一去不返,别后别久的十分怀念,别时景色的触目销魂 ,都在刻画主人公的感情深挚 。可是作者是一位“推倒一世之智勇 ,开拓万古之心胸”(黄宗羲《宋元学案·龙川学案 》)的铁铮铮汉子,他写作态度严谨,目的性明确 ,每一首词写成后,“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叶適引陈亮语)。所以很难想象他会写出脂粉气息浓郁的艳词。据此,才知下片的闺怨是假托的,使用这类表现手法在诗词中并不鲜见,大率以柔婉的笔调,抒愤激或怨悱的感情。此种愤激之情是作者平素郁积的,而且与反偏安、复故土的抗金思想相表里,芳菲世界都付莺燕,实际的意思则是大好河山尽沦于敌手。为此,清季词论家刘熙载评这几句词 :“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艺概》)以小词比壮语,不觉突兀,是因其精神贴近之故。
陈亮传世的词七十多首,风格大致是豪放的,所以明代毛晋说:“《龙川词》一卷,读至卷终,不作一妖语、媚语,殆所称不受人怜者欤 !”(《龙川词跋》)后来他看到本篇及其他六首婉丽之词,修正自己的论点,曰:“偶阅《中兴词选》 ,得《水龙吟》以后七阕,亦未能超然。”(《龙川词补跋》)其实毛晋本来的论点还是对的,无须修正。作家的作品,风格、境界可以多样。陈亮词的基调是豪放的,但也出现一些婉约的作品,毫不足怪。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辛弃疾《 摸鱼儿·暮春》,情调岂不缠绵凄婉,但毕竟与周(邦彦)、秦(观)不同,苏、辛和陈亮的词,和婉中仍含刚劲之气,所谓骨子里还是刚的,关于这一点,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
(竹筠清课)
愁多愁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
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
恨星星、不堪重记。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
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注释】 ①池南:池阳之南,指蜀地。
②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谢灵运诗:“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赏析】 这首词抒写游子对故园的哀思。因“夜来风雨”而触发对“故园”落花无数的哀思与怀念,极其自然。春归而“柳困桃慵”,夏初见“杏青梅小”景色如往年而人已非昨日之人。接下来追忆昔日故园旧事,又有三层涵意:一是时间将记忆洗淡;二是伤感记忆也变得模糊;三是痛苦伤感,唯愿往事模糊。“如今”三句无限哀痛,“不怕”三句更其颓伤。“待繁红”三句痛说自己直面现实的信念,老大而不束手坐待死神,这是透彻的人生感悟。此词选择全新视角,用老形式表现新内容,独具一格。
何人为把,银河水翦,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
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黄壚醉后华年,几番弹泪斜阳里。平芜山掩,墓门草宿,王孙归未?君去秋避乱死海上指点庭槐,断肠旧谶,婆娑生意。词来曾依韵和之,有“指仲文庭树亦婆娑”之语,疑其不祥,未寄,不谓果尔成谶。判沉吟千万,隔江杜宇,声声唤、骚魂起。
还说乌衣身世,苦呕心何尝是计。摩诃池上,慵愁祗有,病梨能记。太息流莺,朱门怕又,春光满地。只重来安得、当筵才调,击珊瑚碎。
晚烟吹散????庭,轻红帘薄因人启。明珠百琲,朱嫣翠裹,十分纨绮。沈醉仙源,灵槎归路,当年应记。只高楼西北,海波休舞,更不用、鲛人泪。
羡说徐郎才地,染丹青天池清丽。梦中彩笔,分明笺叶,朝云曾寄。金谷瑶情,几番浅笑,春风又起。便谢阶我亦、题诗惭愧,要罗囊系。
仙云吹散芳洲,梦痕又逐杨丝起。阑干几处,斜阳未褪,晚蝉犹沸。舞后眉颦,尊前亲见,归舟何未?只一般疏俊,十分延伫,秋已占、珠帘底。
漫忆水晶双枕,换凭高遥岑凝睇。隔江听雨,芙蓉????到,无人寻地。纵有天涯,也应悔不、相思恣意。况浅波一抹,镇催寒蓼,作离人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