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By Li Qingzhao
Light mists and heavy clouds,
melancholy the long dreary day,
In the golden censer
the burning incense is dying away.
It is again time
for the lovely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coolness of midnight
penetrates my screen of shear silk
and chills my pillow of jade.
After drinking wine after twilight
under the chrysanthemum hedge,
My sleeves are perfumed
by the faint fragrance of the plants.
Oh, I cannot say it is not enchanting,
Only, when the west wind stirs the curtain,
I see that I am more gracile
than the yellow flowers.
【注釋】 ①醉花陰:毛滂創調。
②瑞腦:即竜腦。一種香料。
③金獸:獸形銅香爐。
④玉枕紗窗:瓷枕紗帳。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東籬: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極度愁苦。
【賞析】 李清照的重陽《醉花陰》詞相傳有一個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緻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衹三句絶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見《元伊世珍·琅嬛記》)。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它說明這首詞最好的是最後三句。
現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詞的開頭,描寫一係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環境。“薄霧濃雲”是比喻香爐出來的香煙。可是香霧迷朦反而使人發愁,覺得白天的時間是那樣長。這裏已經點出她雖然處在舒適的環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悶。“佳節又重陽”三句,點出時間是涼爽的秋夜。“紗廚”是室內的精緻裝置,在鏤空的木隔斷上糊以碧紗或彩繪。下片開頭兩句寫重陽對酒賞菊。“東籬”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人比黃花瘦”的“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菊)有黃花”。“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從開頭到此,都是寫好環境、好光景:有金獸焚香,有“玉枕紗廚”,並且對酒賞花,這正是他們青年夫妻在重陽佳節共度的好環境。然而現在夫妻離別,因而這佳節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離愁別恨。全首詞衹是寫美好環境中的愁悶心情,突出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寫,目的是加強刻畫她的離愁。
在末了三句裏,“人比黃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並且是詞眼。詞眼猶人之眼目,它是全詞精神集中表現的地方。
在詩詞中,作為警句,一般是不輕易拿出來的。這句“人比黃花瘦”之所以能給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運用比喻,描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當,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這個結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帶動宕語氣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寫動態的“簾捲西風”,這以後,纔拿出“人比黃花瘦”警句來。人物到最後纔出現。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聯成一氣,前面兩句環繞後面一句,起到緑葉紅花的作用。經過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電影中的一個特寫鏡頭,形象性很強。這首詞末了一個“瘦”字,歸結全首詞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為了表達這點精神,因而它確實稱得上是“詞眼”。以煉字來說,李清照另有《如夢令》“緑肥紅瘦”之句,為人所傳誦。這裏她說的“人比黃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說過的,有它突出的創造性。(夏承燾)
【賞析2】
這首詞是李清照重九佳節為懷念丈夫而寫。上闋寫半夜枕席上吹來冷氣,感到自身孤獨。重陽節也在孤獨冷寂中度過。下闋寫黃昏時在菊圃獨飲。詞人認為自身正如傍晚的黃菊,伶仃瘦損。“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是傳誦千古的名句。以菊花自喻別有創意;一個“瘦”字,使一個身體清瘦滿面愁容的少婦形象活脫脫浮現出來,且符合詞自身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貼切傳神。
晚市煙光好。
燈發萬枝蓮,華月光中,天淨開蓬島。
老人舊日曾年少。
年少還須老。
今夕在天涯,燭影星橋,也似長安道。
猶似瑤池見。
缺月挂寒梢,時有幽香,飛到朱簾畔。
春風嶺上淮南岸。
曾為誰魂斷。
依舊瘦棱棱,天若有情,天也應須管。
把素衫揉破。
冷逐曉雲歸,留與東風,吹作千千朵。
雲殘香瘦春猶可。
玉笛愁無那。
倚著畫樓人,且莫教他,吹動些兒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