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柳梢青
柳梢青·燈花
張林 Zhang Lin
  白玉枝頭,
  忽看蓓蕾,金慄珠垂。
  半顆安榴,一枝穠杏,五色薔薇。
  
  何須羯鼓聲催,
  銀釭裏、春工四時。
  卻笑燈蛾,學他蝴蝶,照影頻飛。
柳梢青(侍宴禁中和張知合應製作)
曾覿 Ceng Di
  梅粉輕勻。
  和風布暖,香徑無塵。
  鳳閣凌虛,竜池澄碧,芳意鱗鱗。
  
  清時酒聖花神。
  對內苑、風光又新。
  一部仙韶,九重鸞仗,天上長春。
柳色初勻。
輕寒似水,纖雨如塵。
一陣東風,縠紋微皺,碧沼鱗鱗。

仙娥花月精神。
奏鳳管、鸞絲鬥新。
萬歲聲中,九霞杯裏,長醉芳春。

【注釋】 初勻:又作初濃

柳梢青·燈花
張林 Zhang Lin
  白玉枝頭,
  忽看蓓蕾,金粟珠垂。
  半顆安榴,一枝濃杏,五色薔薇。
  
  何須羯鼓聲催。
  銀裏、春工四時。
  卻笑燈蛾,學他蜂蝶,照影頻飛。

【賞析】 這首詞是首詠物的作品,作者張林是南宋末年人。詞中吟詠的油燈結花為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古來題詠燈花的作品也層出不窮,但張林的這首詞卻能不落俗套,新穎別緻,讀來饒有情味。
上片刻畫燈花,連用五個比喻,淋漓盡致地描繪了燈花在不斷變化中呈現出的千種姿態 、萬種風情。“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白玉枝,指白色的燈芯草。前兩句說,燈蕊在不經意間結花,它最初如花蕾般含苞待放。“金粟”,桂花的別名,這裏形容燈花。韓愈《詠燈花同侯十一》雲:“黃裏排金粟,釵頭綴玉蟲。”此種比喻在燈花描寫上用得是最為普遍,本詞是以它來描摹燈花初結成時的形狀。下面三句,句句比喻,形容燈花的三種不同景象。“半顆安榴,一枝杏,五色薔薇”。安榴,即石榴。石榴來自西域的安國,由張騫出使時帶回,故又名安石榴。燈花越結越老,形狀不斷變化,它先是碎小如桂花 ,繼而大如綉球般的石榴,再變成鮮豔濃的杏花,最後變得如薔薇花般色彩絢爛斑駁。“半顆”、“一枝”、“五色”,這三個數量詞,從小到大,依次遞增,既寫出了燈花的變化過程,將其各種姿態刻畫地生動形象。
上片可說是用實筆摹繪燈花由初綻到盛開的過程,下片則是以虛筆來稱贊燈花之美,簡直可稱巧奪天工。“何須羯鼓聲催。銀釭裏、春工四時。”羯鼓,用唐南卓《羯鼓錄》記載的唐玄宗敲擊羯鼓,催開含苞欲放的柳杏的典故。唐玄宗此舉在於誇耀人工能巧奪造化,而本詞則反其意而用之。銀燈(釭即銀燈)。裏點燃的燈芯草會結花,它並不需要人工的催喚,好像其中自有造化的四時功能。作者從另一方面贊美燈花的富於變化,似有造化之功。“卻笑燈蛾,學他蝴蝶,照影頻飛”。燈蛾撲火,與蝴蝶燈花,兩者本來並不相幹,但燈草既成燈花因而兼具兩者的特點。作者有意將它們聯繫起來,並主要側重蝴蝶戲花的方面。因此,運筆就將蝴蝶戲花加以此附。燈花既然是花,就應是蝴蝶戲嬉之物。有趣的是,燈蛾竟然學起蝴蝶來,不斷地在燈花周圍蹁躚飛舞,作者運筆俏皮,貌似揶揄燈蛾,卻靈巧傳神地贊美了燈花的麗若群芒。
這首詞運用博喻手法,寫得奇巧生動,俏皮有趣。雖無深情遠意,但較之其他詠物詞講窮比興寄托、筆緻幽深、多愁善感的格調來,可算是別具一格,清新雋秀。

(竹筠清課)

  數聲鶗鴂。
  可憐又是、春歸時節。
  滿院東風,海棠鋪綉,梨花飄雪。
  
  丁香露泣殘枝,
  算未比、愁腸寸結。
  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幹風月。

【注釋】 ①柳梢青:北宋僧仲殊詞有“柳裊煙斜”句,因以為調名。
②鶗鴂(tí jué):古有“鳴而草衰”的說法,一說指杜鵑。詞中指杜鵑(子規)的可能性大。
③綉:指紅錦緞。
④休文:瀋約字。

【賞析】 這首詞傷春兼傷身世,倍增傷感。上闋寫暮春景色,杜鵑悲啼,呼喚春歸,東風吹落百花。畫面蕭瑟,頗為警人。下闋開頭以丁香花殘枝哭泣比喻詞人“寸結”愁腸,結尾三句以多愁善感的瀋約自比。用“不幹風月”一句話總結,餘意未盡,令人回味。

和默飛新柳

試暖風狂,烘煙草醒,春到堪驚。紅索柔枝,赤闌低影,幾日晴陰。

東皇顏色重勻。問可有、眉雲鬢雲?只恐傷心,斷釵碧玉,塵篋羅裠。

病榻眉顰,天涯亭堠,依舊情牽。誰信沉沉,碧城闌檻,不在人間。

清明寒食年年,鎮聽過、啼鵑萬千。黃已堪憐,況教綠後,帶雨拖煙。

首頁>> 文學>>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