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秋色太多情。
雲捲煙收風定。
夜靜冰娥欲上,夢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恥有新聲。
一麯請君來聽。
數疊遙山眉黛秀。
微雨過江來。
煩襟為一開。
沙邊臨望處。
紫燕雙飛語。
舉酒送飛雲,夜涼愁夢頻。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明月挂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
清時良夜,藉我此地倒金甌。
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幹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睏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注釋】 蟋蟀:又作蟠蟀
【賞析】 文如其人,要瞭解米芾的詞,就得先簡單地瞭解一個米芾的為人。米芾,字元章,宋代大書畫傢。據《揮麈後錄》記其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順時。這首詞就是藉賞中秋之機,表白他為人的高潔。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砧聲”、“蟋蟀”為秋天典型的象徵景物。砧上搗衣遠寄徵人,表明氣候轉寒了;墻邊蟋蟀鳴叫,也是一種觸發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為了突出“砧聲”,增強秋的感覺,屬倒裝句,寫詞人先是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後纔覺仿佛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也是先聽到蟋蟀鳴叫,而後纔意識到時令已進入高秋季節。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名句,從此,“見落葉而悲秋”,便成為文人一種傳統的心態和崇尚。米芾一反宋玉傷感的秋景的幽雅,正顯示出詞人的高潔與曠達。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倍覺不勝幽。”因為砧聲和蟋蟀等秋聲,畢竟會給人帶來秋意,所以詞人說,讓酒杯裏的好酒,把凄涼的情調收起來,就會感覺到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
上片結句:“自有多情處,明月挂南樓。”就是說還有富於情致之處,就是一輪明月在樓的南邊冉冉升起,以它皎潔的光輝,把宇宙幻化成銀色的世界,使人從壓抑沉悶的情緒中解放出來為之清爽。
詞的下片,側重抒發詞人嚮往隱居生活之意。過片換頭“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三句,寫詞人要把他胸中的憂思,用富有情韻笛聲抒發出來。接着“清時良夜,藉我此地倒金甌”二句,承上述憂傷意脈,於是想到要藉此清時良夜,來一番吃酒澆愁的情緻。下面“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幹十二,宇宙若萍浮”三句,則是寫詞人面對誘人的風物,並不是愜心地去欣賞,而是倚遍闌幹在深思。最終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樣的結論。詞的歇拍“醉睏不知醒,欹枕臥江流”兩句。這是詞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學之後的付諸行動,即要像李白那樣“但願長醉不願醒”,“明朝散發弄扁舟”,而遠離污濁的人世,去隱沒江湖之中去。以發泄他的不滿,這正是米芾晚年學禪的思想基礎。
《宋史·米芾傳》說:“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又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睏。”米芾這首中秋詞,寫法巧妙,除上片結拍點出“明月挂高樓”外,字面上再沒有“月”字出現,然而卻使人感到如置身在月光的整個銀色世界之下的優美境界之中,寫得清空而不質實,正體現了他“不蹈襲前人軌轍”的創新精神,表現了米芾的特有風格。(董再琴)
紫金浮玉臨無地。
寶閣化成彌勒世。
竜宮對。
時時更有天花墜。
浩渺一天秋水至,鯨鯢鼓鬣連山沸。
員嶠岱輿更贔屓。
無根蒂。
莫教竜伯邦人戲。
物阜時和。
迨暇相逢笑復歌。
江湖樓上憑闌久,極目滄波。
天鑒如磨。
偏映華簪雪一窩。
光照銀淮來萬折。
海岱樓中。
拂袖雄披楚岸風。
醉餘清夜。
羽扇綸巾人入畫。
江遠淮長。
舉首宗英醒更狂。
紙上竜蛇三五行。
富貴功名。
老境誰堪寵辱驚。
寸心誰語。
衹有當年袁與許。
歸到寥陽。
玉簡霞衣侍帝旁。
萬重堆案。
懶更重經眼。
兒輩休驚,頭上霜華滿。
功名晚。
水雲蕭散。
漫就驛亭看。
幾行煙柳柔。
一聲長笛咽清秋。
碧雲生暮愁。
鈎月挂,綺霞收。
浦南人泛舟。
娟娟何處煙明眸。
相望徒倚樓。
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
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生海市。
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
寶月圓時多異氣。
夜光一顆千金貴。
攬鏡鬢毛斑。
物外平生蕭散,微宦興闌珊。
寄勝處,每憑闌。
定忘還。
好山如畫,水繞雲縈。
無計成閑。
際天和氣與精神。
靈臺靜養千年壽,丹竈全無一點塵。
壽彭祖,壽廣成。
華陽仙裔是今身。
夜來銀漢清如洗,南極星中見老人。
紅霞一抹百花新。
觴多莫厭頻頻勸。
一片花飛減卻春。
蜂翅亂,蝶眉顰。
花間啼鳥勸遊人。
人生無事須行樂,富貴何時且健身。
德日維新。
期頤眉壽壽長春。
五福三靈祿永永,長壽仙人。
遐算等莊椿。
□德康寧。
年年歡會笑欣欣。
歲歲仰依□壽域,彭祖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