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彼得·梅爾 Peter Mayle
一隻狗的生活意見
彼得·梅爾 Peter Mayle閱讀
  這不是第一次讀彼得·梅爾的書,《山居歲月》和《戀戀山城》都曾經在疲於奔命的旅途中或者是殫精竭慮的工作間歇給我帶來片刻的玄想,想象中一位優雅的英國紳士盤桓於普羅旺斯的美麗鄉間,他是那麽令人羨慕,他可以把玩自己的心情並且活在其中,鑽進時日的底裏,把每一分鐘都放在手心裏摩挲出別人感受不到或者來不及感受的質感。
  
    然而,這一次讀《一隻狗的生活意見》卻不同。我在清爽的濱海小城大連,把終日響個不停的BP機留在北京的傢裏,衹帶一部除了傢人幾乎沒有人知道號碼的手機,我想給心情放個假。當然,我還隨身帶着仔仔和它的生活意見。
  
    常常是在黃昏的時候,我倚在半圓形的、通透的玻璃窗邊,在落霞長天下和仔仔一起漫步,諦聽各自心裏的聲音。
  
    仔仔有些像一個睜着懵懵的眼睛觀看成人世界、同時活在這個世界邊緣的孩子。它的目光剔透單純因此也
  
    分外敏銳,比如愛貓女士的自私、偽藝術傢的矯情、貧睏者因其貧睏而難以避免的貪婪、商人貌似真誠的狡猾以及所有它有可能看到的人性中不太美麗的東西都在它的一雙眼睛中放大開去,放大到十分滑稽可笑,滑稽可笑到讓人類自己也有幾分汗顔。然而仔仔又非常寬容,它似乎很容易就對人類表示了諒解,似乎它比我們自己更清楚,也許在人的一生中由於種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使我們幾乎永遠沒有可能完全剔除這一切,我們衹有以"人之為人……"來聊以自慰。仔仔聰明地在它的世界裏為人類留下了一份最後的自尊,畢竟,世界上還有如仔仔之輩尚需仰人之鼻息,仔仔再聰明,也衹是一隻出身貧寒的狗啊!
  
    仔仔又有些像那種一面天真微笑、一面看破紅塵的求愛的女人。它曾經歷經種種不順利,曾經得不到任何寵愛和呵護,因此一旦獲得關照和溫飽,它立即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怎樣討好、獻媚以求得更多至少是保住眼前利益。仔仔的生活無非是通過示愛來換取更多的愛,然後得以在人類的關愛中維持自娛自樂的日子。仔仔有點狡黠,也有點卑微,也許是因為它實在害怕有一天重新被人類扔回不理——如果想獲得,必需要付出。仔仔身體力行地付出它做為一隻狗所能付出的一切,並且以它的語言告訴自恃比它聰明一千倍的人類:你也應該這樣做。
  
    大概和仔仔一起散步的黃昏是一個又-個輕鬆的時刻,我總是能從它的身上看到一個幻化的人形。不知道梅爾的心和仔仔的心哪一個更大,然而二者的合而為一卻造就了一種圓滿的思維。梅爾和仔仔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彼此遇到了對方,而且彼此抱着極大的興趣來閱讀和傾聽對方。他們都不再是孤獨的生靈。
  
    《一隻狗的生活意見》與其說是仔仔提供給梅爾另一雙看世界的眼睛,不如說是睿智的作傢以心靈對話的形式呈現出小人物人性的兩面。狗眼中的人類和人眼中的狗族整合成一個豐饒的靈境,這時纔發現原來我們在每一天的時光流逝之中不過是一會兒做梅爾、一會兒做仔仔。
  
    普羅旺斯的輕鬆歲月究其背後依然是深邃的,也許這纔是梅爾或者仔仔提供的、最真實的生活意見。
  
  推薦序二 不一樣的眼睛
  作傢 蔡康永


  A Dog's Life, with Ed Koren, Knopf (New York, NY), 1995.
  從朋友處藉得《普羅旺斯的一年》,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幽默風趣、輕鬆自在的語氣讓人不忍釋手。行文方式頗像日記,一頁頁讀來,舒心不已。
  《時代周刊》評價說:彼得•梅爾逼真的描述讓你在閱讀的同時就能品嚐那精美的食物和酒,感覺到陽光和微風。彼得•梅爾筆下的普羅旺斯安詳、寧靜、和諧卻又不失風趣,散發着濃濃的鄉土氣息,仿佛它在另外一個世界。沒有名利紛爭,沒有世俗煩擾,唯一擁有的就是無盡的樂趣與甜蜜。難怪彼得•梅爾放着好好的倫敦不呆,偏偏跑到法國南部過起隱居的生活來。告別了城市的暄囂,告別了倫敦的朦朧,攜妻及愛犬舉傢搬遷到美麗的普羅旺斯,從此致力於寫作。人生最美的享受莫過於彼得•梅爾現在的生活了。
  想想自己的旅遊生活,一到景點一大群人蜂擁而至,導遊被大傢簇擁着,想聽清楚講的內容,就得時刻跟上,自己想看的導遊不一定帶你去看,以至於,上車就睡覺,下車就去W.C,到了景點就拍照,回傢什麽都不知道。沒有放鬆的心情、悠閑的時間,旅遊衹是徒有虛名。忘記了旅遊的本質和目的。旅遊是需要靜下心來,潛下身去,與之交融,聽呼吸摸脈動,然後從每個角落深處發現心動,最後沉醉。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達到如此境界。一個字:難。
  避開時尚,避開旅遊,普羅旺斯呈現的是一種簡單、舒緩的生活,沒有大談旅遊,沒有觀光性的指南,甚至沒有具體的某個景點的描述,全書說得最多的是作者自己在當地的生活遭遇。初讀你甚至覺得有點滑稽可笑,可笑過之後,你會覺的有一絲絲忍不住的嚮往,你羨慕梅爾,他沒有旅遊的擁擠和趕鴨子的緊張,慵懶輕鬆、悠然自得。
    提到普羅旺斯,便會想到它那陽光的蔚藍海岸,古老的城池遺跡,芬芳的薫衣草和嚮日葵,當然還有美妙的桃紅葡萄酒。看來普羅旺斯真是名副其實的理想度假之處。連它的酒都與之相配。你可以赤足走在軟軟的沙灘,頭頂沐浴金色的陽光,或是手捧咖啡坐在Place du Forum品味凡高的油畫,或是躺在山𠔌的草地上,閉上雙眼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在這裏,時間是人們唯一忘卻的東西。
  在《普羅旺斯的一年》中,彼得 •梅爾多次寫道有關葡萄酒的情節。葡萄的種植、收穫以及釀酒這些看似無味的過程在他細膩的筆下變成了一幅幅真實而有趣的生活場景,那熱情和勤勞的普羅旺斯的果農們也一個個都躍然眼前。透過這些,本來不太喜歡喝酒的我,還真有點想喝一點純正的法國葡萄酒。上次我過生日,好友就貢獻了從新西蘭帶回的紅酒,真是好喝,但願此生能去一次法國,品嚐一下法國美酒,已了心願。我想會實現的。
    摘抄一些精彩句子:每每看到,都會讓我不知不覺在夜深人靜時咯咯笑出聲音來,好在這種時候老公是不在傢的。不然肯定莫名其妙。
    形容說話快:“說起話來像短跑選手,一經啓齒,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句尾。”
  “農夫駕着雪鐵竜小貨車回傢吃午飯時,車身上每一顆蠃絲釘、每一個零件都想要脫離鐵皮逃去而發出的叫囂聲。”
    說明自己拼了命地吃掉主人準備的美餐“我發誓:那天晚上,我們是為了捍衛英格蘭的榮譽而吃!”
  說英國人不會做羊肉:“大傢都知道英國人宰羊要宰兩次:第一次屠宰時奪去生命,第二次則是烹飪時奪去滋味了。”
  說人的牙不好,他會說:“不期然笑起來,更是露出一口能讓最樂觀的牙醫感到絶望的爛牙。”
  法國官僚機構在他的筆下:“我衷心地希望有人能夠指引我渡過法國官僚機構濃霧迷漫的水道。 這水道之錯綜幽深,迂回麯折,足以讓一顆芝麻大緑豆膨脹成攔路巨石。”
  有機會的朋友趕快看看此書,不然錯過將是一輩子的遺憾。


  A Year in Provence is a 1989 bestselling autobiographical novel by Peter Mayle about his first year in Provence, and the local events and customs. It was adapted into a television miniseries starring John Thaw and Lindsay Duncan. Reviewers praised its honest style, wit and its refreshing humor. The book was turned into an equally popular radio version.
  
  Plot
  
  Peter Mayle and his wife move to Provence, and are soon met with unexpectedly fierce weather, underground truffle dealers and unruly workers, who work around their normalement schedule.
  
  Miniseries
  A Year in Provence DVD cover.
  
  The book was turned into a highly successful mini-series, starring Lindsay Duncan and John Thaw, with appearances from Alfred Molina and James Fleet amongst others. See: "A Year in Provence" (1993)
  彼得·梅爾一直對生活細節熱情不減,連續寫出三本普羅旺斯生活的故事,成為暢銷全球的悠閑讀本。寫作的成功給了他創作的動力,此後他筆耕不輟,出版了兩部小說,又推出兩本時尚讀物。大概早年在紐約麥迪遜大街的廣告生涯讓他見識並體驗了大企業主和富商的雄心與眼光,他對花錢換得奢侈並不十分贊賞:“這些東西帶來的麻煩遠遠勝過它們的價值。”
    他肯定地如此認為,並選擇遠離都市喧囂的鄉間小鎮普羅旺斯定居下來,過着叫人心生羨慕的隱居生活。或許悠閑的日子給了彼得·梅爾優越的品質觀念,在享受寧靜的同時,他忍不住對號稱人生最佳享樂之事産生興趣。老習慣使他對精緻生活展開新的觀察,老毛病讓他將所見所聞變成新的文字。憑着才華和耐心,他的《有關品位》寫得滿懷喜悅,讀起來讓人覺得悠然自得。
    這種個人意趣和修養,雖然衹是與衆不同的私人愛好,卻也是審美與實用的和諧融會。彼得·梅爾駕輕就熟將這些衣食住行的故事落實到他的記敘中,又理智地把自己對品位的理解貫徹在見聞裏。儘管《有關品位》述說的都是名貴與揮霍的往事,卻從來沒有給人銀貨兩訖、一走了之的交易場景。這是彼得·梅爾的長處,他慣於利用情節沉着地表達出他的觀點。“我下定决心永遠不再喝一口廉價的香檳。人生苦短啊!”這個心懷芥蒂的英國人對他們的老對頭法國情有獨鐘,一點都不掩飾對巴黎那些奢侈生活的憧憬,抽出時間,他會毫不猶豫帶你去拜會道格拉斯·海華那傢歷史悠久的西服店:“他們的店號從不做時興廣告,純靠口耳相傳。店內氣氛靜極了,叫人不敢大聲說話,也不敢毛手毛腳、貿然行事。客人們的交談多是沉吟良久,輕言細語。這中間偶有低低的吱嘎聲,像突然出現在樂章中的高音符,談話也就終止了。”老品牌製造的流金歲月,經彼得·梅爾深情款款地渲染,高貴的氣勢逼人而來。就算 “老友路易”這傢巴黎最貴的小吃店不在你傢隔壁,彼得·梅爾都有辦法描繪出它的美味,讓你有信心去回顧和體會歷史承載的光輝,為自己品嚐佳餚尋找花錢的藉口。
    英國人對傳統的保守似乎與生俱來,他們對品位的要求一絲不苟,並將這些講究發展到極緻。彼得· 梅爾對簡單的日子無怨無悔,又對享受的生活推崇有加。儘管英文裏沒有幾個詞句可以立即勾起人們對財富、享受以及美味的聯想,但彼得·梅爾對品位的講敘足夠使人對素養和品位産生景仰。既滿足了自己的奢侈願望,又讓別人為之肅然起敬,他的作品為讀者精心展示的都是優越的品質觀念。當你面對生活的盛宴時,僅僅享用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具備欣賞的素質。藝術早已像蒼蠅一樣盯上了華麗的生活,考驗着你的耐心和眼光。對生活的鑒賞,對細節的欣賞,對心靈手巧的玩賞和對品質的觀賞,决定了你能否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品位的人。由此看來,彼得·梅爾用優雅的倫敦口音講述他對生活的認知和態度,彬彬有禮地將作品抒寫得趣味盎然。
    少數人的精緻生活培育了社會大衆的時尚需求,物質生活也就不可避免成為精神享受的表達方式。彼得·梅爾在有關作品中闡述的,是他領略了不同類型的生活後,重新看待世界的眼光:“我舉起酒杯迎嚮燈光,端詳細小的泡沫由杯底升騰時的私語。不管歲月用了什麽手法,都不曾製服這些泡沫。”懂得生活的人善於觀察生活,而品位卻需要金錢和時間來打造,明白了這個道理,彼得·梅爾沿用了他說故事的本領,盡量不在書中對讀者說教。他能把普羅旺斯的恬淡生活寫得令人神往,也能將生活中的品位展現得引人入勝。
    每個人首先應該在生活中對自己有所約束,纔有可能在社會活動中表現得富於教養。彼得·梅爾在作品中的提示,或許會幫助我們對精益求精的生活品質有所思考。
  本書榮獲英國書捲奬“年度最佳旅遊書”奬,榮登《出版傢周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英國《好書指南》雜志強力推薦。《紐約時報》書評則以“迷人、有趣,且極具欣賞價值!”來定位這些書。
  
    自從誕生之日起,普羅旺斯(Provence)就謹慎地保守着她的秘密,直到英國人彼得·梅爾的到來,普羅旺斯許久以來獨特的生活面紗纔漸漸揭開。
    若幹年前,作為麥迪遜大道的一傢廣告公司的高級主管,彼得·梅爾厭倦了寫字樓的繁忙與浮華,攜妻及愛犬告別了霧氣迷蒙、漫長灰暗的倫敦,隱居到了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那裏陽光明媚、天色蔚藍,梅爾購置了一座古宅,勤學法文,嚮過去的一切說再見,悠閑自得地生活,並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普羅旺斯的一年》、《永遠的普羅旺斯》、《重返普羅旺斯》,他的每本與普羅旺斯有關的書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都久居不下。
    在彼得·梅爾筆下,普羅旺斯不僅是地域的代名詞,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經年持久地在擁擠、繁忙、喧囂、競爭、壓力中生活的都市人,獲得許多物質的享受,卻不經意間失去了健康的身體和寧靜的生活。有錢、有地位,頭頂卻少了明媚清澈的陽光,內心更少了一份隨心所欲的瀟灑。即使是“有錢有閑”去旅遊,恐怕也是來去匆匆,無法放縱。彼得·梅爾的書就寫給這樣看似充實無比實際已經壓力重重的都市一族。不是教他們如何應對,而是讓他們學會幸福地逃避。
  海水輕撫着海岸,陽光慵懶地沉睡於田間,驕傲的嚮日葵與百裏香在微風中熱戀,驕陽的赤金、薫衣草的絳紫、地中海的湛藍,交織着普羅旺斯迷醉的一夜桃紅……在夏日午後的淺酌與微醺中,時光也裹足不前,那些滾動在舌尖上的人生際遇,與茴香酒的溫柔甘醇一起,順水推舟地,將人生帶入纏綿。
  作 者: 彼得-梅爾
  出 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發佈時間: 2007年10月11日
  類 型: 小說文藝 > 都市
  《時尚大師彼得-梅爾:茴香酒店》-第一部分
  
  人人都說,這是倫敦市中心最好的房子。寬敞、高雅、有品味,位於幽靜的肯金頓(Kensington,英國的億萬富豪住宅區)深處,幾乎是垃圾和尾氣中罕見的桃源仙境。卡羅琳花了整整三年時間裝修,沒人知道她到底用了多少銀子纔讓這座宅子如此完美。這種完美甚至讓日常生活變得不合時宜、難以容忍。故意做舊的壁紙與屋頂,和四壁緊緊相擁,古董式的垂幕窗簾一直傾瀉到地板上,那個十八世紀的壁爐是特意從法國買回來的,靠墊是手工綉製的,每張桌子上必定都精心擺放着仿造的藝術品。
  
  第1節:離婚的麻煩(1) 第2節:離婚的麻煩(2)
  第3節:離婚的麻煩(3) 第4節:離婚的麻煩(4)
  第 5節:離婚的麻煩(5) 第6節:離婚的麻煩(6)
  第7節:離婚的麻煩(7) 第8節:小個子喬仔(1)
  第9節:小個子喬仔(2) 第10節:喬丹的留言(1)
  第11節:喬丹的留言(2) 第12節:喬丹的留言(3)
  第13節:喬丹的留言(4) 第14節:喬丹的留言(5)
  第15節:喬丹的留言(6) 第16節:古怪的將軍(1)
  第17節:古怪的將軍(2) 第18節:黑色保時捷(1)
  第19節:黑色保時捷(2) 第20節:黑色保時捷(3)
  第21節:黑色保時捷(4) 第22節:黑色保時捷(5)
  第23節:黑色保時捷(6) 第24節:黑色保時捷(7)
  第25節:黑色保時捷(8) 第26節:黑色保時捷(9)
  第27節:黑色保時捷(10) 第28節:黑色保時捷(11)
  第29 節:自己說了算(1) 第30節:自己說了算(2)
  
  
  《時尚大師彼得-梅爾:茴香酒店》-第二部分
  
  
  大衛扶了扶他的金絲邊眼鏡,對魯博·拜倫的人說:“我得告訴你們,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擺在你們面前的有兩個問題:你們的産品形象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了——厠所裏的販售機,投幣就往外掉;一包裏有三個,周末應該夠用了——除了實用就沒別的了。”他停了一下,聳了一下肩:“他們知道的是避孕套,而未必是你們的産品,明白我說的嗎?”
  
  第31節:自己說了算(3) 第32節:自己說了算(4)
  第33節:自己說了算(5) 第34節:痛苦的訓練(1)
  第 35節:痛苦的訓練(2) 第36節:痛苦的訓練(3)
  第37節:痛苦的訓練(4) 第38節:痛苦的訓練(5)
  第 39節:痛苦的訓練(6) 第40節:痛苦的訓練(7)
  第41節:痛苦的訓練(8) 第42節:享受性愛很正常(1)
  第 43節:享受性愛很正常(2) 第44節:享受性愛很正常(3)
  第45節:享受性愛很正常(4) 第46節:享受性愛很正常(5)
  第47節:日本女人(1) 第48節:日本女人(2)
  第49節:日本女人(3) 第50節:日本女人(4)
  第51節:日本女人(5) 第52節:你最好給我些現金(1)
  第53節:你最好給我些現金 (2) 第54節:齊格勒這個自戀狂(1)
  第55節:齊格勒這個自戀狂(2) 第56節:齊格勒這個自戀狂(3)
  第 57節:齊格勒這個自戀狂(4) 第58節:齊格勒這個自戀狂(5)
  第59節:加速完工(1) 第60節:加速完工(2)
  《時尚大師彼得-梅爾:茴香酒店》-第三部分
  
  
  尼科爾和西蒙坐在廚房的餐桌旁喝着酒,西蒙翻看着白天記下的筆記。各種明細,數目繁多,算下來價格不菲,突然間讓人有些卻步。西蒙最初的興奮一掃而光,他開始冷靜地思考,如果一步走錯,也許很難再回頭了。光是翻修就可能花掉他所有積蓄,餘下的款項,他不得不動用股票去藉貸。而歐內斯特則丟掉了他的工作。從廣告公司全身而退也不是能輕易做出的决定,因為一旦酒店經營不善,想退回到從前的位置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61節:加速完工(3) 第62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1)
  第63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2) 第64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3)
  第65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4) 第66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5)
  第 67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6) 第68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7)
  第69節:是的,新的旅程開始了(8) 第70節:剖腹自殺?(1)
  第71節:剖腹自殺?(2) 第72節:剖腹自殺?(3)
  第73節:剖腹自殺?(4) 第74節:剖腹自殺?(5)
  第75節:剖腹自殺?(6) 第76節:剖腹自殺?(7)
  第77節:剖腹自殺?(8) 第78節:剖腹自殺?(9)
  第79節:奔嚮全新的生活(1) 第80節:奔嚮全新的生活(2)
  第81節:奔嚮全新的生活 (3) 第82節:奔嚮全新的生活(4)
  第83節:奔嚮全新的生活(5) 第84節:公務繁忙(1)
  第85節:公務繁忙(2) 第86節:公務繁忙(3)
  第87節:公務繁忙(4) 第88節:公務繁忙(5)
  第89節:公務繁忙 (6) 第90節:說說我都幹了什麽(1)
  《時尚大師彼得-梅爾:茴香酒店》-第四部分
  
  
  房間裏很暗,百葉窗都拉了下來,將屋內遮蔽得嚴絲密縫。西蒙跟着夫人矮小挺直的身軀走到廚房。那裏放着一張長桌,桌子一端擺着一臺電視機,兩個人面對面坐在長桌旁。天花板中央垂着一盞燈,感覺就像已經進入午夜時分。夫人緊緊交叉着手指,嘴唇也抿得緊緊的。
  
  第91節:說說我都幹了什麽(2) 第92節:說說我都幹了什麽(3)
  第93節:他對美景不感冒(1) 第94節:他對美景不感冒(2)
  第95節:他對美景不感冒(3) 第96節:他對美景不感冒(4)
  第97節:他對美景不感冒(5) 第98節:他對美景不感冒(6)
  第99節:他對美景不感冒(7) 第100節:他對美景不感冒(8)
  第 101節:前景不錯(1) 第102節:前景不錯(2)
  第103節:前景不錯(3) 第104節:前景不錯(4)
  第 105節:前景不錯(5) 第106節:先講十分鐘的正事(1)
  第107節:先講十分鐘的正事(2) 第108節:先講十分鐘的正事(3)
  第109節:先講十分鐘的正事(4) 第110節:先講十分鐘的正事(5)
  第111 節:先講十分鐘的正事(6) 第112節:先講十分鐘的正事(7)
  第113節:歡樂的夜晚(1) 第114節:歡樂的夜晚(2)
  第115節:歡樂的夜晚(3) 第116節:歡樂的夜晚(4)
  第117節:歡樂的夜晚 (5) 第118節:歡樂的夜晚(6)
  第119節:事情怎麽會這樣(1) 第120節:事情怎麽會這樣(2)
  《時尚大師彼得-梅爾:茴香酒店》-第五部分
  
  
  將軍一直有保留電話號碼的習慣。在他看來,做事有遠見和條理的男人都應該這樣。你永遠不會想到,未來某一天,哪個人會從你的通訊錄裏跳出來幫你的大忙。他撥通了馬賽舊港(Vieux Port,法國第二大城市)附近一傢酒吧的電話,一個他在監獄裏最後聽到過的聲音接了起來。
  
  第121節:事情怎麽會這樣(3) 第122節:事情怎麽會這樣(4)
  第123節:事情怎麽會這樣(5) 第124節:事情怎麽會這樣(6)
  第125節:事情怎麽會這樣(7) 第126節:事情怎麽會這樣(8)
  第127節:事情怎麽會這樣(9) 第128節:事情怎麽會這樣(10)
  第129節:事情怎麽會這樣(11) 第130節:事情怎麽會這樣(12)
  第131節:事情怎麽會這樣(13) 第132節:好得不能再好了(1)
  第133 節:好得不能再好了(2) 第134節:好得不能再好了(3)
  第135節:好得不能再好了(4)
  舉世無雙的畫作,奢靡繁復的生活格調,時尚俏達的絶色佳人,美酒、珍飼饈、鮮活的情事……這場優雅的陰謀裏,誰將是最後的贏傢,追蹤塞尚的迷霧後,是否隱匿着普羅旺斯的奢華,或許,你衹需一杯波特紅酒,幾勺香醇的魚子醬,對着塞尚的名畫,和着陽光一起服下,就能做個時光的盜賊,共赴這場曼妙華麗的聲色之旅……
  
  追蹤塞尚-作者簡介
  
   彼得·梅爾,英籍知名作傢,生活品位大師,曾任國際大廣告公司的高級主管。在紐約麥迪遜大街的廣告業打拼了15年之後,於1975年開始專職寫作。
     主要作品有旅遊散文《普羅旺斯的一年》、《永遠的普羅旺斯》、《重返普羅旺斯》,小說《一隻狗的生活意見》、《茴香酒店》、《有求必應》和《追蹤塞尚》,時尚讀物《有關品位》和美食散文集《吃懂法蘭西》等。
     目前他和妻子及兩衹愛犬隱居於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
  自從誕生之日起,普羅旺斯(Provence)就謹慎地保守着她的秘密,直到英國人彼得·梅爾的到來,普羅旺斯許久以來獨特的生活面紗纔漸漸揭開
  重返普羅旺斯-詳細信息
  若幹年前,作為麥迪遜大道的一傢廣告公司的高級主管,彼得·梅爾厭倦了寫字樓的繁忙與浮華,攜妻及愛犬告別了霧氣迷蒙、漫長灰暗的倫敦,隱居到了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那裏陽光明媚、天色蔚藍,梅爾購置了一座古宅,勤學法文,嚮過去的一切說再見,悠閑自得地生活,並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普羅旺斯的一年》、《永遠的普羅旺斯》、《重返普羅旺斯》,他的每本與普羅旺斯有關的書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都久居不下,《時代周刊》評價說: “彼得·梅爾生動逼真的描寫使你在閱讀的同時就能品嚐到那精美的食物和酒,感覺到陽光和微風。”
首頁>> 文學>>彼得·梅爾 Peter Ma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