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李建平 Li Jianping
鈐記中華(五)——長城
李建平 Li Jianping閱讀
  在我國北方,有一道連綿起伏長達六千多公裏的古代城墻,它的遺址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河北省的山海關,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宏偉的防禦建築工程,被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和中華民族的象徵,在我國民間流傳着很多關於長城的故事,其中流傳最廣的,恐怕就是“秦始皇修長城”和 “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了,其實秦始皇不是最早修長城的君王,而且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長城也不是秦朝的長城了。
  
    秦始皇統一中原後,為了鞏固統治,加強北方防禦,他在燕、趙、秦三國原有的北方長城的基礎上,修築了橫貫當時秦王朝整個北部邊地的秦長城。秦長城西起甘肅的珉縣,東到遼東一帶,比現存的萬裏長城還要長,位置偏北,秦長城的修建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修建萬裏長城,浩大的工程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繁重的徭役使百姓怨聲載道,於是,流傳有許多關於長城的故事和傳說。傳誦最廣的莫過於“孟薑女千裏尋夫”的故事,傳說中的孟薑女是否確有其人呢?
  
    長城為何能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又經歷了怎樣的血雨腥風?是秦始皇修建了中國最早的長城嗎?孟薑女是否確有其人?“昭君出塞”、“文姬歸漢”又與長城有着怎樣的淵源?
  
    北京史研究會秘書長李建平將從長城的歷史和傳說中,同我們一起回望長城,鈐記中華。
魅力北京城 韻律中軸綫
李建平 Li Jianping閱讀
  一座見證了明清24位帝王成敗榮辱的都城,一幅展現華夏文明的歷史畫捲,一條串聯起中國古代輝煌建築的中軸綫。
  
  從北京的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綫,歷史上,這條長達7.8公裏的城市中軸綫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匯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築的精髓,見證了北京城的滄桑變遷。建築大師梁思成這樣贊美這條中軸綫:“一根長達八公裏,全世界最長,也是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綫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産生。
  
  這條中軸綫始於元朝對大都城的規劃設計,至明清兩朝形成了現有的規模。明清時的北京城,皇宮居全城中心,受三重城垣包圍,皇城是朝廷重地,禁止一般百姓進入;內城居住着官僚和商人;外城為一般平民居住。整個北京城的佈局體現了以皇室為主體的思想。一條中軸綫從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太和殿、景山到鐘鼓樓,將外城、皇城和內城串聯起來。中軸綫上的主體建築平衡對稱、高低有別、錯落有序,形成一幅獨有的壯美畫捲。
  
  中軸綫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主綫。現代北京建設的“一綫兩翼”發展戰略,又將其定為“新北京、新奧運”的生長點。
  
  這條全世界最長的城市中軸綫,它的獨特魅力在哪裏?建築奧妙是什麽?它又經歷了怎樣的風風雨雨?在北京建都850周年之際,北京史研究會秘書長李建平引領我們一同體味北京城市中軸綫的獨特魅力和神韻。
  
  12月11日的《百傢講壇》為您播出《魅力北京城 韻律中軸綫》(上),敬請關註。
首頁>> 文學>>李建平 Li 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