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文集,收錄了作者1979—2003年間所零星撰寫的紅學研究論文及評論、題跋文章共40篇。在內容上是豐富的,幾乎涉及到了紅學研究的方方面面:在觀點上亦非拾人牙慧,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所發表的個人意見;在文風上,生動活潑,雅俗共賞。為了滿足一些讀者和網友的要求,我把自己二十餘年來有關《紅樓夢》和曹雪芹的研究論文及隨筆漫談結集為這本小書出版。卻心血來潮地給它起了一個略顯異樣的書名——《草根紅學雜組》。貼上一個“草根”的標簽,並非為了標新立異,倒像是恰如其分的對號人座。當然也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面對近年來在紅學界愈演愈烈的門派傾軋,排斥異己,我一方面深感再陷入其間恐難應對;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就此罷手,永別紅壇。故而决心步周汝昌先生後塵,索性遠離那個學風日下而有欠公正的隊伍,融人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更寬泛更自由的營壘中去。其實,這個營壘歷來就香煙不斷,聚者甚夥。從根抵上講,我打從步人紅壇起,一直都是這個營壘中的一員。衹不過這個營壘中的人們,從來就沒有一個可以藉以凝聚、惺惺相惜的旗號和陣地。但不能不承認,目前仍堅持在紅學領域裏“人自為戰”的這類非主流、非正統、非專業的研究者或曰愛好者,其人數之多,潛力之大,影響之廣,實不亞於某些自以為“正統”的人所把持操縱的少量“正規軍”。而另一方面,正統人士對這類研究者的不屑、鄙夷、排斥、壓製,也須臾不曾停止過。柔弱一點的,便衹好偃兵息甲,避而遠之;像我這樣稍頑固的,雖也在我行我素地繼續作戰,終不免瞻前顧後,大有迅翁當年不得不“橫站”以防背後冷箭之憂。堪稱當代紅學泰鬥的周汝昌先生亦憤然宣佈“退出紅學界”,便是一個顯例;近年於紅學頗下功夫的著名作傢劉心武所受冷遇和譏消,則是又一個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