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鶡冠子 He Guanzi
鶡冠子
  宋     陸佃    解
  昭 文   張海鵬  梓
  
  古代聾人思想傢鶡冠子
  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很有學問的人,因為他平常總愛戴着一頂用鶡的羽毛裝飾着的帽子,大傢就給他取了一個別號叫鶡冠子。
  鶡冠子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有奴隸社會嚮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這種大變革在學術上産生了各種思想流派,他們紛紛著書立說,闡述自己的主張,形成百傢爭鳴的繁榮局面。鶡冠子也想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寫成一部書。不幸正當他年壯有為的時候,突然得病,雙耳失聰,甚至連打雷的聲音都聽不見。古書上記載他:“兩耳塞豆,不聞雷霪。”他的妻子看他耳朵聾了,真傷心得不得了,可是鶡冠子卻很樂觀,他對妻子說:“耳朵聾了算什麽,壞事也能變好事。古時有個叫許由的人,每當他聽見一些髒話時,便要到河裏把自己的耳朵洗一番。我現在耳朵聾了,可以省掉象許由那樣洗耳朵的麻煩,這不是件好事嗎?”鶡冠子用這個歷史典故來勸慰自己的妻子,照常勤奮學習,努力研究問題,著書立說。大傢覺得他不僅學問淵博,而且品德高尚,於是不斷有人登門求教。他一邊教授學生,一邊仍潛心寫作。他教過的學生中不少都成為很有學問的人,龐瑗就是其中的一個。龐瑗學習期滿後,到趙國當了大官,並嚮趙王介紹了鶡冠子的才能和學問,趙王聽了非常高興,準備聘請鶡冠子到趙國來加以重用。鶡冠子得知這個消息後,因不願做官,便趁趙國的使臣還沒來到的時候,把傢搬到了深山老林裏。
  鶡冠子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變化,人要不斷地學習,國傢要靠大傢來治理。“舉賢任能”,“廢私立功”是他的主要思想,他提出廢除封建,設立郡縣,建立法製等主張。這些新穎的提法在當時是很進步的。後來,鶡冠子把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寫成了書,按照當時的習慣,書名用作者的名字叫[鶡冠子]。由於他的書思想進步,文筆雄健,瑰麗多采,很快便傳遍全國,深得後人喜愛。南朝的文藝理論傢劉勰,唐朝的文學家韓愈,宋朝的文學家陸佃,明朝的文學家楊慎,李贄等,都給予[鶡冠子]很高的評價。
首頁>> 文學>>鶡冠子 He Gu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