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鄧析 Deng Xi
  鄧析(?~公元前501),春秋末年鄭國思想傢和革新傢。子産執政時,任鄭國大夫。從現有史料看,他是堅决反對“禮治”的先行者,“不法先王,不是禮義 ”。他不滿子産所鑄刑書,竟自己編了一部《竹刑》。晉人杜預在註《左傳》時說,鄧析“欲改鄭所鑄舊製,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書之於竹簡,故言竹刑”。鄧析提出“事斷於法”的主張,意即必須以法作為判斷人們言行是非的標準,這正是後來法傢反對“禮治”、主張“法治”的要求。目前流傳的《鄧析子》據傳是後人偽托。但其中有些觀點當源於鄧析。
  鄧析還曾私傢招收門徒,傳授法律知識和訴訟方法,當時嚮他“學訟者不可勝數”。這也是中國法製史上的創舉。鄧析又以擅長辯論著稱:“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詞”,並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他的倡導和鼓動下,當時鄭國曾興起一股革新浪潮,給新、老貴族的統治造成嚴重威脅,以至“鄭國大亂,民口歡嘩 ”,最後終於出現了“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的結局。駟歂是繼子産、子大叔之後的鄭國執政,他殺了鄧析,卻不得不用《竹刑》;《荀子·非十二子》謂其:“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綺辭。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惠施、鄧析也。
首頁>> 文學>>鄧析 Deng 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