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传奇小说
作者张鷟,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当时颇负文名。《唐书·张荐传》记载;“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游仙窟》是用第一人称手法,用一万余字的骈文详细铺陈了一场华丽的艳遇。自叙奉使河源,途经神仙窟,受到女主人十娘五嫂柔情款待,宿夜而去。题为“游仙”,实则是写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色情描写。鲁迅说它“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郑振铎说:“它只写得一次的调情,一回的恋爱,一夕的欢娱,却用了千钧的力去写。”但它一脱志怪小说的怪诞色彩,转向描写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散、骈并用,还采用了许多民间谚语,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此书于当时传至日本,对日本文坛颇有影响。日本学者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称之为日本第一淫书。它代表了唐代传奇的一个时期的倾向和水平。
作者张鷟,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当时颇负文名。《唐书·张荐传》记载;“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游仙窟》是用第一人称手法,用一万余字的骈文详细铺陈了一场华丽的艳遇。自叙奉使河源,途经神仙窟,受到女主人十娘五嫂柔情款待,宿夜而去。题为“游仙”,实则是写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色情描写。鲁迅说它“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郑振铎说:“它只写得一次的调情,一回的恋爱,一夕的欢娱,却用了千钧的力去写。”但它一脱志怪小说的怪诞色彩,转向描写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散、骈并用,还采用了许多民间谚语,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此书于当时传至日本,对日本文坛颇有影响。日本学者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称之为日本第一淫书。它代表了唐代传奇的一个时期的倾向和水平。
唐代传奇。描写了陇西李益与妓女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忽有豪士黄衫客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作者同情霍小玉的悲惨命运,谴责李益的负心,爱憎分明。与元稹《莺莺传》为张生抛弃崔莺莺辩护判然不同。
作品中写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又写韦夏卿为其“密友”。因此研究者认为蒋防所写即是唐肃宗时宰相李揆族子、著名诗人李益。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唐人小说》)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并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少室山房笔丛》)。明代汤显祖演作戏曲《紫钗记》。
作品中写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又写韦夏卿为其“密友”。因此研究者认为蒋防所写即是唐肃宗时宰相李揆族子、著名诗人李益。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唐人小说》)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并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少室山房笔丛》)。明代汤显祖演作戏曲《紫钗记》。
天缘奇遇吴中祁羽秋,字子,擅诗词书画。姑姑嫁给都督府参军廉尚,不幸早亡,留下三女玉胜,丽贞,毓秀,都是一流美女。祁生偶遇丽人吴妙娘,遂相通,又跟邻居陆用的老婆山茶勾搭成奸。山茶又把祁生推荐给婆母徐氏。徐氏甚欢,返还青春一般。但不久事发,徐氏羞愧至极,自缢而亡。祁生月下漫步,遇玉香仙子,与她交合,自此精气大增,神采焕然。
祁生去廉家,看望姑夫及三位表妹。三女之中,祁生看上二女丽贞,夜里弹琴挑逗她。不久,先后与玉胜婢女素兰、丽贞婢女桂红通奸,长姐玉胜怒不可遏,把祁生赶出家门。回家不几天,被仇敌萧鹤捕获,准备诬告偷窃之罪送官府。萧的儿媳金园心肠善良,叫丫环琴娘送饮食,又与祁生幽会,送他逃走。祁生避祸山中,日夜潜心读书,山下以柴户常供应祁生柴米,料其日后必有发达之日,又将女儿道芳许配给祁生。祁生入太学深造,拜别廉尚及其家人,玉胜后悔当年之粗暴,以身许之。
不久,祁生赴试,中途救下书生陆乔元,一路同行。又遇盗匪,祁生独自逃奔,不巧避入龙庵,为众尼姑淫戏。在尼庵淹留数月,回廉家寻玉胜,而玉胜已他嫁;又与毓秀私通,与丽贞定盟。
春去秋来,试期又近,祁生赴试中第一,铁木迭儿丞相看中丽贞,想给儿子作妻,廉尚不同意,丞相羞怒,诬廉参军作乱,拿问斩首,女眷全部送进后宫,成为皇室婢女。祁生又赴京考试,中探花。仇家萧鹤父子已死,金园寄食母家。祁生平乱有功,太后赐给他四个宫人为妻,即丽贞、毓秀、晓云,娇元,又收金园入自己内室。祁生官至丞相,娶美女十二人,号香台十二钗。晚年归隐山林,玉香仙子重又现行,赠仙丹,祁生与众女眷服下,一起到终南山修炼。
此篇又名《奇缘记》,是明代中篇小说中情节、人物最复杂的一篇。后代有传奇《玉香记》、《玉如意记》均据此演义而来。书中祁羽狄才貌出众,得仙人传授,御女不疲,随后频有艳遇,最终做高官,拥美女,功成身退,隐居成仙,这一构思布局,成为后来才子佳人小说的榜样,如《浪史》、《桃花影》、《巫梦缘》、《可花天》、《巫山艳史》等,可见其影响之大。
祁生去廉家,看望姑夫及三位表妹。三女之中,祁生看上二女丽贞,夜里弹琴挑逗她。不久,先后与玉胜婢女素兰、丽贞婢女桂红通奸,长姐玉胜怒不可遏,把祁生赶出家门。回家不几天,被仇敌萧鹤捕获,准备诬告偷窃之罪送官府。萧的儿媳金园心肠善良,叫丫环琴娘送饮食,又与祁生幽会,送他逃走。祁生避祸山中,日夜潜心读书,山下以柴户常供应祁生柴米,料其日后必有发达之日,又将女儿道芳许配给祁生。祁生入太学深造,拜别廉尚及其家人,玉胜后悔当年之粗暴,以身许之。
不久,祁生赴试,中途救下书生陆乔元,一路同行。又遇盗匪,祁生独自逃奔,不巧避入龙庵,为众尼姑淫戏。在尼庵淹留数月,回廉家寻玉胜,而玉胜已他嫁;又与毓秀私通,与丽贞定盟。
春去秋来,试期又近,祁生赴试中第一,铁木迭儿丞相看中丽贞,想给儿子作妻,廉尚不同意,丞相羞怒,诬廉参军作乱,拿问斩首,女眷全部送进后宫,成为皇室婢女。祁生又赴京考试,中探花。仇家萧鹤父子已死,金园寄食母家。祁生平乱有功,太后赐给他四个宫人为妻,即丽贞、毓秀、晓云,娇元,又收金园入自己内室。祁生官至丞相,娶美女十二人,号香台十二钗。晚年归隐山林,玉香仙子重又现行,赠仙丹,祁生与众女眷服下,一起到终南山修炼。
此篇又名《奇缘记》,是明代中篇小说中情节、人物最复杂的一篇。后代有传奇《玉香记》、《玉如意记》均据此演义而来。书中祁羽狄才貌出众,得仙人传授,御女不疲,随后频有艳遇,最终做高官,拥美女,功成身退,隐居成仙,这一构思布局,成为后来才子佳人小说的榜样,如《浪史》、《桃花影》、《巫梦缘》、《可花天》、《巫山艳史》等,可见其影响之大。
又名《节行娼娃传》、《汧国夫人传》、《一枝花》
此小说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简。
〖故事简介〗
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后世多改编为戏曲。
《李娃传》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此小说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简。
〖故事简介〗
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后世多改编为戏曲。
《李娃传》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明代文言小说。载《九龠集》卷五。
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的原作。本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美貌多才丶聪明机智丶正直刚烈的妓女杜十娘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颇具影响。
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的原作。本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美貌多才丶聪明机智丶正直刚烈的妓女杜十娘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颇具影响。
唐代传奇小说。原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七,题作《李征》,注出《宣宝志》。《古今说海》取入此篇,易名《人虎传》。
叙述李征化虎、托友袁傪照顾妻儿的故事。李征、袁傪史有其人,但化虎情节显系作者创造。古来同类故事极多,此作为佳。
叙述李征化虎、托友袁傪照顾妻儿的故事。李征、袁傪史有其人,但化虎情节显系作者创造。古来同类故事极多,此作为佳。
文言小说选集。明隆庆三(1569)年履谦子翻刻本。三十三篇。
本书共收唐宋元明的剑侠小说三十三篇,是古代剑侠小说较为精粹的选本,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本书共收唐宋元明的剑侠小说三十三篇,是古代剑侠小说较为精粹的选本,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唐代传奇小说。原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
不着撰人。又说作者为王洙。可能是唐元和十三(818)年写就的。
以“谐词隐言”暗示橐驼、乌驴、老鸡、驳猫、二刺猬、牛、犬等动物,全文充满讥讽与诙谐,读之饶富兴味。
不着撰人。又说作者为王洙。可能是唐元和十三(818)年写就的。
以“谐词隐言”暗示橐驼、乌驴、老鸡、驳猫、二刺猬、牛、犬等动物,全文充满讥讽与诙谐,读之饶富兴味。
属于唐代传奇。《太平广记》﹑《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等均不署作者名氏﹔《容斋随笔》﹑《宋史‧艺文志》等以为杜光庭作﹔《说郛》﹑《虞初新志》等则题张说作﹔今人所编《唐宋传奇集》均署杜光庭。按苏鹗《苏氏演义》载“近代学者著《张虬须传》﹐颇行於世”﹐苏鹗与杜光庭同为唐末人﹐不当称杜为“近代学者”。大约此传曾经杜光庭删节﹐收入其所编之《神仙感遇传》﹐後人遂以为是他的作品。但张说所撰说也无确证。
本篇写李靖於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後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即唐太宗)。虬髯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神气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後虬髯入扶馀国自立为王。篇中故事情节和两个主要人物红拂妓﹑虬髯客均出虚构﹐主旨在表现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唐室历年长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扬唐王朝统治的合理性。描写人物颇为精彩﹐红拂的勇敢机智﹐虬髯的豪爽慷慨﹐刻画尤为鲜明突出﹐文笔亦细腻生动﹐艺术成就在唐传奇中属于上乘。後世戏曲用为题材的﹐有明代张凤翼《红拂记》﹑张太和《红拂记》﹑凌蒙初《虬髯翁》。又李靖﹑红拂﹑虬髯三人﹐後人亦称“风尘三侠”。
本篇写李靖於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後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即唐太宗)。虬髯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神气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後虬髯入扶馀国自立为王。篇中故事情节和两个主要人物红拂妓﹑虬髯客均出虚构﹐主旨在表现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唐室历年长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扬唐王朝统治的合理性。描写人物颇为精彩﹐红拂的勇敢机智﹐虬髯的豪爽慷慨﹐刻画尤为鲜明突出﹐文笔亦细腻生动﹐艺术成就在唐传奇中属于上乘。後世戏曲用为题材的﹐有明代张凤翼《红拂记》﹑张太和《红拂记》﹑凌蒙初《虬髯翁》。又李靖﹑红拂﹑虬髯三人﹐後人亦称“风尘三侠”。
唐代传奇。曾慥《类说》引《异闻集》题作《洞庭灵姻传》,似是原题。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详,约中唐时人。本篇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即令柳毅与龙女成婚。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蛮横,故严辞拒绝,告辞而去。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后二人终成眷属。
本篇故事富于想象,情节曲折,而结构谨严。柳毅的正直磊落,龙女的一往情深,钱塘君的刚直暴烈,性格刻画颇为鲜明。对龙女和柳毅的心理描写,尤细致真切。其文体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文辞亦颇华艳。
《柳毅传》在晚唐已流传颇广。唐末裴铏所作《传奇》中《萧旷》一篇,已言“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唐末传奇《灵应传》亦言及钱塘君与泾阳君之战,宋代苏州又有柳毅井﹑柳毅桥的附会(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古迹”﹑卷一七“桥梁”)。后世据以演成戏曲者,有元代尚仲贤《柳毅传书》﹑明代黄惟楫《龙绡记》﹑许自昌《橘浦记》﹑清代李渔《蜃中楼》等。
本篇故事富于想象,情节曲折,而结构谨严。柳毅的正直磊落,龙女的一往情深,钱塘君的刚直暴烈,性格刻画颇为鲜明。对龙女和柳毅的心理描写,尤细致真切。其文体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文辞亦颇华艳。
《柳毅传》在晚唐已流传颇广。唐末裴铏所作《传奇》中《萧旷》一篇,已言“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唐末传奇《灵应传》亦言及钱塘君与泾阳君之战,宋代苏州又有柳毅井﹑柳毅桥的附会(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古迹”﹑卷一七“桥梁”)。后世据以演成戏曲者,有元代尚仲贤《柳毅传书》﹑明代黄惟楫《龙绡记》﹑许自昌《橘浦记》﹑清代李渔《蜃中楼》等。
唐代传奇。元稹撰。原题《传奇》。《异闻集》载此篇﹐还保存原题﹐《太平广记》收录时改作《莺莺传》﹐沿用至今﹐又因传中有赋《会真诗》的内容﹐俗亦称《会真记》。
其篇末说:“贞元岁九月﹐执事〔友〕李公垂(李绅字)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今考出是贞元二十年 (804)九月﹐元稹将故事讲给李绅听﹐李绅作《莺莺歌》﹐元稹写了这篇传奇。它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遣弃的故事。关于张生的原型﹐旧有张籍(文昌)﹑张珙(君瑞)﹑张先(子野)三说﹐皆误。宋代王铚《〈传奇〉辩证》考证为元稹本人﹐今无异说。关于崔莺莺的原型﹐王铚认为是唐永年县尉崔鹏之女﹐近人陈寅恪揣测是一个名叫曹九九的“酒家胡”﹐还有一些其它说法﹐今人卞孝萱《元稹年谱》辨正诸说之误。
其篇末说:“贞元岁九月﹐执事〔友〕李公垂(李绅字)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今考出是贞元二十年 (804)九月﹐元稹将故事讲给李绅听﹐李绅作《莺莺歌》﹐元稹写了这篇传奇。它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遣弃的故事。关于张生的原型﹐旧有张籍(文昌)﹑张珙(君瑞)﹑张先(子野)三说﹐皆误。宋代王铚《〈传奇〉辩证》考证为元稹本人﹐今无异说。关于崔莺莺的原型﹐王铚认为是唐永年县尉崔鹏之女﹐近人陈寅恪揣测是一个名叫曹九九的“酒家胡”﹐还有一些其它说法﹐今人卞孝萱《元稹年谱》辨正诸说之误。
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作于宪宗元和初﹐取材于史事而加以铺张渲染﹐寓有劝戒讽谕之意。当时白居易任盩厔县尉﹐陈鸿与王质夫居该县﹐三人同游﹐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白居易遂作《长恨歌》﹐而陈鸿为《长恨歌传》。此传先述开元时杨妃入宫﹑迄天宝末缢死于马嵬坡的始末﹔后写玄宗自蜀还京﹐思念不已﹐方士为之求索贵妃魂魄﹐见之于海上仙山﹐贵妃乃为言天宝十载七夕与玄宗盟誓之事。后段叙述为前此唐人诗文中所未见﹐当是不得之于民间传闻﹔描写也相当细致。篇中对玄宗晚年的纵情声色﹑ 政治腐败有所暴露﹐即如杨贵妃是玄宗从其子寿王府邸取来一节亦直书不讳。篇末议论﹐则归之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此传与《长恨歌》相辅而行﹐流传颇广。北宋时乐史撰长篇传奇《杨太真外传》﹐曾取材于此传。后世演为戏曲者尤多。其中以元代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及清代洪升《长生殿》传奇最为著名。
又有旧题陈鸿所撰之《东城老父传》﹐亦作于元和中。传中写开元﹑天宝时贾昌以善斗鸡为玄宗所宠爱。安禄山之乱﹐玄宗幸蜀﹐贾昌扈从不及﹐乃出家为僧。元和中尚在﹐追忆当年盛事﹐不胜今昔沧桑之感。篇中对玄宗的逸乐奢侈有所反映﹔后半部分记贾昌之言﹐将开元时政治社会状况与当前事对比﹐寄托了对于时政的懮虑。按此篇旧题陈鸿作﹐但篇中作者自称“陈鸿祖”﹐故当是鸿祖所撰。陈鸿祖﹐生平不详。
又﹐《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陈鸿《开元升平源》1卷﹐《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二有《升平源》引文。作吴兢撰﹐述姚崇藉骑射邀恩﹐向玄宗献纳为政先仁义後刑法等十条建议﹐然後奉诏为宰相之事﹐文字颇为质朴。司马光以为是好事者依托吴兢之名所为。《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著录《开元升平源》﹐均云吴兢撰。近人或疑此书本不题撰人名氏﹐陈鸿﹑吴兢并後来所题﹔或以为陈鸿所著。
创作经过
陈鸿字大亮,是一个“为文辞意慷慨,长于吊古,追怀往事,如不胜情”的文士。年轻时研究历史,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登太常第。住在长安的时候,曾同白居易作朋友。在太和三年(公元829年),曾做过尚书主客郎中。在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冬十二月,他同白居易、王质夫游玩盩厓(今作周至县)的仙游寺,谈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王质夫要白居易作诗。白居易作了一首《长恨歌》,既成之后,就怂恿作者写了《长恨歌传》。
文章简介:
唐人著名传奇小说之一。本篇有几个传本,文字各有异同,以载于《文苑英华》的较好,选入《唐宋传奇集》和《唐人小说》里。通行的《唐诗三百首》里即以本篇载于白居易《长恨歌》的前面。
本篇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它追述了开元年间杨妃入宫,在安禄山叛乱后,她跟唐玄宗在入蜀路上死于马嵬坡的始末,以及道人索魂天上与杨札相见的事情。故事情节和《长恨歌》一样,不过白居易采用的是诗歌的形式,作者采用的则是散文的形式,两者实相得而益彰。读了本篇可以明白故事的原委,更可以欣赏歌辞的深美。
本篇写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内容和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致的,只是详略不同罢了。本篇的前一部分暴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的生活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一定的谴责意义。自杨妃被缢死后,写李隆基的思念是“三载一意,其念不衰”;神仙世界里玉妃(杨妃)的哀怨是“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对李杨“爱情”作出了生死不渝的歌颂。最后写王质夫、白居易、陈鸿三人游仙游寺,谈到了李杨“爱情”故事,王质夫请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这说明歌颂李杨“爱情”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所以三人会谈论它。
由于安史的叛乱给人民带来无限苦难,人民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李唐的兴复,这就是对李杨进行了批判以后又宽恕了他们的原因,尤其是杨妃的死,引起了人民的同情,所以产生那样的故事。
陈鸿接受了这种看法,美化李杨的“爱情”,这里反映出他的时代局限性。更严重的是,作者自称他作本篇和白居易作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以美色为惩戒),窒乱阶(堵塞祸原),垂于将来(使将来的人也知道)。”这样提法,把祸国殃民的罪过归于归女,完全是一种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这是本篇的糟粕。并且这种女人是祸水的思想和同情杨妃的民间传说是矛盾的,作者把这两者混在一起,造成了思想上的冲突。
从艺术上论,本篇却仍有它相当的成就。虽然它对人物形象的刻划,故事情节的渲染,语言的提炼,比较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不及之处,但是行文的流畅生动,布局的谨密严整,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今昔低徊之感,叙事中浓厚的抒情意味,亦可见出《长恨歌传》的特色。
杨妃故事,本为唐人津津乐道,大历以后,见于歌咏丛谈的不少。陈鸿此传,笔酣墨饱,为其他作者所不及,因此,本篇和白居易的歌辞就早为世人所熟悉了。到了宋代,史官乐史曾经摭采了《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事迹》《酉阳杂俎》等书和本篇,改写成为《杨太真外传》二卷,文章写得更凄艳动人。用本篇作为戏剧题材的,在元代有白朴的《梧桐雨》,在清代有洪升的《长生殿传奇》。各种戏曲中根据本篇故事编写的剧目也不少。
又有旧题陈鸿所撰之《东城老父传》﹐亦作于元和中。传中写开元﹑天宝时贾昌以善斗鸡为玄宗所宠爱。安禄山之乱﹐玄宗幸蜀﹐贾昌扈从不及﹐乃出家为僧。元和中尚在﹐追忆当年盛事﹐不胜今昔沧桑之感。篇中对玄宗的逸乐奢侈有所反映﹔后半部分记贾昌之言﹐将开元时政治社会状况与当前事对比﹐寄托了对于时政的懮虑。按此篇旧题陈鸿作﹐但篇中作者自称“陈鸿祖”﹐故当是鸿祖所撰。陈鸿祖﹐生平不详。
又﹐《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陈鸿《开元升平源》1卷﹐《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二有《升平源》引文。作吴兢撰﹐述姚崇藉骑射邀恩﹐向玄宗献纳为政先仁义後刑法等十条建议﹐然後奉诏为宰相之事﹐文字颇为质朴。司马光以为是好事者依托吴兢之名所为。《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著录《开元升平源》﹐均云吴兢撰。近人或疑此书本不题撰人名氏﹐陈鸿﹑吴兢并後来所题﹔或以为陈鸿所著。
创作经过
陈鸿字大亮,是一个“为文辞意慷慨,长于吊古,追怀往事,如不胜情”的文士。年轻时研究历史,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登太常第。住在长安的时候,曾同白居易作朋友。在太和三年(公元829年),曾做过尚书主客郎中。在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冬十二月,他同白居易、王质夫游玩盩厓(今作周至县)的仙游寺,谈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王质夫要白居易作诗。白居易作了一首《长恨歌》,既成之后,就怂恿作者写了《长恨歌传》。
文章简介:
唐人著名传奇小说之一。本篇有几个传本,文字各有异同,以载于《文苑英华》的较好,选入《唐宋传奇集》和《唐人小说》里。通行的《唐诗三百首》里即以本篇载于白居易《长恨歌》的前面。
本篇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它追述了开元年间杨妃入宫,在安禄山叛乱后,她跟唐玄宗在入蜀路上死于马嵬坡的始末,以及道人索魂天上与杨札相见的事情。故事情节和《长恨歌》一样,不过白居易采用的是诗歌的形式,作者采用的则是散文的形式,两者实相得而益彰。读了本篇可以明白故事的原委,更可以欣赏歌辞的深美。
本篇写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内容和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致的,只是详略不同罢了。本篇的前一部分暴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的生活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一定的谴责意义。自杨妃被缢死后,写李隆基的思念是“三载一意,其念不衰”;神仙世界里玉妃(杨妃)的哀怨是“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对李杨“爱情”作出了生死不渝的歌颂。最后写王质夫、白居易、陈鸿三人游仙游寺,谈到了李杨“爱情”故事,王质夫请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这说明歌颂李杨“爱情”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所以三人会谈论它。
由于安史的叛乱给人民带来无限苦难,人民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李唐的兴复,这就是对李杨进行了批判以后又宽恕了他们的原因,尤其是杨妃的死,引起了人民的同情,所以产生那样的故事。
陈鸿接受了这种看法,美化李杨的“爱情”,这里反映出他的时代局限性。更严重的是,作者自称他作本篇和白居易作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以美色为惩戒),窒乱阶(堵塞祸原),垂于将来(使将来的人也知道)。”这样提法,把祸国殃民的罪过归于归女,完全是一种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这是本篇的糟粕。并且这种女人是祸水的思想和同情杨妃的民间传说是矛盾的,作者把这两者混在一起,造成了思想上的冲突。
从艺术上论,本篇却仍有它相当的成就。虽然它对人物形象的刻划,故事情节的渲染,语言的提炼,比较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不及之处,但是行文的流畅生动,布局的谨密严整,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今昔低徊之感,叙事中浓厚的抒情意味,亦可见出《长恨歌传》的特色。
杨妃故事,本为唐人津津乐道,大历以后,见于歌咏丛谈的不少。陈鸿此传,笔酣墨饱,为其他作者所不及,因此,本篇和白居易的歌辞就早为世人所熟悉了。到了宋代,史官乐史曾经摭采了《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事迹》《酉阳杂俎》等书和本篇,改写成为《杨太真外传》二卷,文章写得更凄艳动人。用本篇作为戏剧题材的,在元代有白朴的《梧桐雨》,在清代有洪升的《长生殿传奇》。各种戏曲中根据本篇故事编写的剧目也不少。
《离魂记》,唐代传奇。作者陈玄佑,代宗大历时人,生平事迹不详。
《离魂记》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倩娘父张镒也常说将来当以倩娘嫁王宙。但二人成年后,张镒竟以倩娘另许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长安,与倩娘诀别。不料倩娘半夜追来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后倩娘思念父母,与王宙回家探望。王宙一人先至张镒家说明倩娘私奔事,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家,出奔的是倩娘离魂。两个倩娘相会,即合为一体。
本篇以离奇怪诞的情节,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具有典型意义。篇末写到倩娘的离魂与肉体相合时,巧妙缀上“其衣裳皆重”这样一个细节,给人以似幻似真的感觉。离魂以求爱情婚姻故事,始见于南朝刘义庆《幽明录·庞阿》。唐代颇有敷衍为传奇作品的,《太平广记》另收有《灵怪录·郑生》、《独异记·韦隐》,都叙述唐人离魂故事,但描写较本篇更为简略。元代郑光祖(郑德辉)《述青琐倩女离魂》杂剧,即根据本篇故事演绎而成。
《离魂记》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倩娘父张镒也常说将来当以倩娘嫁王宙。但二人成年后,张镒竟以倩娘另许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长安,与倩娘诀别。不料倩娘半夜追来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后倩娘思念父母,与王宙回家探望。王宙一人先至张镒家说明倩娘私奔事,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家,出奔的是倩娘离魂。两个倩娘相会,即合为一体。
本篇以离奇怪诞的情节,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具有典型意义。篇末写到倩娘的离魂与肉体相合时,巧妙缀上“其衣裳皆重”这样一个细节,给人以似幻似真的感觉。离魂以求爱情婚姻故事,始见于南朝刘义庆《幽明录·庞阿》。唐代颇有敷衍为传奇作品的,《太平广记》另收有《灵怪录·郑生》、《独异记·韦隐》,都叙述唐人离魂故事,但描写较本篇更为简略。元代郑光祖(郑德辉)《述青琐倩女离魂》杂剧,即根据本篇故事演绎而成。
裴铏所撰《传奇》中的一篇。写女侠聂隐娘的故事。聂隐娘为魏博大将聂锋之女﹐10岁时被一女尼用法术“偷去”﹐教以剑术﹐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见﹐乃送归其家。而身怀绝技的聂隐娘﹐又自择一个仅会磨剑﹑馀无他能的少年为丈夫。聂父死后﹐魏博主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欲令聂隐娘暗杀之﹐聂却转而投刘。主帅另派妙手空空儿前往暗杀﹐隐娘又以法术破之。后刘昌裔入觐﹐聂告别而去。刘死后﹐聂又至京师刘柩前恸哭。
本篇内容诡怪荒诞﹐但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真实。中唐以后暗杀之风盛行﹐藩镇之间相互残杀﹐必须收罗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侠士作为爪牙。这些侠士﹐或出于个人的恩怨﹐或取舍于藩镇势力的犟弱﹐实际上充当了藩镇争权夺利的工具。惟本篇和《红线》两篇写的都是女侠﹐为后来女侠小说的雏型。
《太平广记》收录本篇。罗烨《醉翁谈录》所录宋人话本篇目中有《西山聂隐娘》一目﹐当是据本篇编写。清人尤侗据以编为戏曲《黑白卫》﹐颇受王士禛爱赏。
本篇内容诡怪荒诞﹐但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真实。中唐以后暗杀之风盛行﹐藩镇之间相互残杀﹐必须收罗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侠士作为爪牙。这些侠士﹐或出于个人的恩怨﹐或取舍于藩镇势力的犟弱﹐实际上充当了藩镇争权夺利的工具。惟本篇和《红线》两篇写的都是女侠﹐为后来女侠小说的雏型。
《太平广记》收录本篇。罗烨《醉翁谈录》所录宋人话本篇目中有《西山聂隐娘》一目﹐当是据本篇编写。清人尤侗据以编为戏曲《黑白卫》﹐颇受王士禛爱赏。
一说作者为五代冯延己
讲述东非黑人磨勒的故事的。
讲述东非黑人磨勒的故事的。
《红线传》是唐末袁郊所作《甘泽谣》九则故事中最精采的一则。
《红线传》在《唐代丛书》作杨巨源作。但《甘泽谣》中其他各则故事的文体及思想风格,和《红线传》甚为相似,相信此文当为袁郊所作。当时安史大乱之余,藩镇间又攻伐不休,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郑振铎说此文作于咸通戊子(公元八六八年)。该年庞勋作乱,震动天下。袁郊此文当是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想望。
故事中的两个节度使薛嵩和田承嗣,本来都是安禄山部下的大将,安禄山死后,属史思明,后来投降唐室而得为节度使,其实都是反覆无常的武人。
红线当时十九岁,不但身具异术,而且“善弹阮咸,又通经史”,是个文武全才的侠
女,其他的剑侠故事中少有这样的人物。《红线传》所以流传得这么广,或许是由于她用一种巧妙而神奇的行动来消弭了一场兵灾,正合于一般中国人“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的理想。
唐人一般传奇都是用散文写的,但《红线传》中杂以若干晶莹如珠玉的骈文,另有一股特殊的光彩。
文中描写红线出发时的神态装束很是细腻,在一件重大的行动之前,先将主角描述一
番:“乃入闹房,饰其行具,梳乌蛮髻,贯金雀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绚履,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再拜而行,倏忽不见。”
盗金合的经过,由她以第一人称向薛嵩口述,也和一般传奇中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同。她叙述田承嗣寝帐内外的情形:“闻外宅儿止于房廊,睡声雷动;见中军卒步于庭下,传叫风生……时则蜡炬烟微,炉香烬委。侍人四布,兵仗交罗。或头触屏风,鼾而鞍者,或手持巾拂,寝而伸者。”(与附录中的文字微有不同,这一类传奇小说多经传钞,并无定本)似乎是一连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电影镜头。她盗金合离开魏城后,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漳水东流。晨飚动野,斜月在林”,十七个字写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红线叙述生前本为男子,因医死了一个孕妇而转世为女子,这一节是全文的败笔。转世投胎的观念特别为袁郊所喜,《甘泽谣》另一则故事“圆观”也写此事。那自然都是佛教的观念。
结尾极是飘逸有致。红线告辞时,薛嵩“广为饯别,悉集宾僚,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酒,请座客吟朝阳为词,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歌竟,嵩不胜其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所在。”这段文字既豪迈而又缠绵,有英雄之气,儿女之意,明灭隐约,余韵不尽,是武侠小说的上乘片段。
《红线传》在《唐代丛书》作杨巨源作。但《甘泽谣》中其他各则故事的文体及思想风格,和《红线传》甚为相似,相信此文当为袁郊所作。当时安史大乱之余,藩镇间又攻伐不休,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郑振铎说此文作于咸通戊子(公元八六八年)。该年庞勋作乱,震动天下。袁郊此文当是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想望。
故事中的两个节度使薛嵩和田承嗣,本来都是安禄山部下的大将,安禄山死后,属史思明,后来投降唐室而得为节度使,其实都是反覆无常的武人。
红线当时十九岁,不但身具异术,而且“善弹阮咸,又通经史”,是个文武全才的侠
女,其他的剑侠故事中少有这样的人物。《红线传》所以流传得这么广,或许是由于她用一种巧妙而神奇的行动来消弭了一场兵灾,正合于一般中国人“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的理想。
唐人一般传奇都是用散文写的,但《红线传》中杂以若干晶莹如珠玉的骈文,另有一股特殊的光彩。
文中描写红线出发时的神态装束很是细腻,在一件重大的行动之前,先将主角描述一
番:“乃入闹房,饰其行具,梳乌蛮髻,贯金雀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绚履,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再拜而行,倏忽不见。”
盗金合的经过,由她以第一人称向薛嵩口述,也和一般传奇中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同。她叙述田承嗣寝帐内外的情形:“闻外宅儿止于房廊,睡声雷动;见中军卒步于庭下,传叫风生……时则蜡炬烟微,炉香烬委。侍人四布,兵仗交罗。或头触屏风,鼾而鞍者,或手持巾拂,寝而伸者。”(与附录中的文字微有不同,这一类传奇小说多经传钞,并无定本)似乎是一连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电影镜头。她盗金合离开魏城后,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漳水东流。晨飚动野,斜月在林”,十七个字写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红线叙述生前本为男子,因医死了一个孕妇而转世为女子,这一节是全文的败笔。转世投胎的观念特别为袁郊所喜,《甘泽谣》另一则故事“圆观”也写此事。那自然都是佛教的观念。
结尾极是飘逸有致。红线告辞时,薛嵩“广为饯别,悉集宾僚,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酒,请座客吟朝阳为词,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歌竟,嵩不胜其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所在。”这段文字既豪迈而又缠绵,有英雄之气,儿女之意,明灭隐约,余韵不尽,是武侠小说的上乘片段。
《南柯太守传》约作于德宗贞元末。传中述游侠之士淳于棼,家住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东,宅南有大古槐一株,常与朋辈豪饮槐下。一日大醉,由二友人扶归家中,昏然入睡。忽见二紫衣使者,称奉槐安国王之命相邀。遂出门登车,向古槐穴而去。及驰入洞中,见山川道路,别有天地。入大槐安国,拜见国王,招为驸马,又拜为南柯郡太守。守郡二十载,甚有政绩,大受宠任。
后有檀萝国军来侵,淳于棼遣将迎敌,大败。不久公主病死,棼遂护丧归至国都。因广为交游,威福日盛,国王颇为疑忌,夺其侍卫,禁其交游。棼郁郁不乐,王即命紫衣使者将他送归故里。还入家门,乃矍然梦觉,见二友人尚在,斜阳犹未西落。遂与二友寻槐下洞穴,但见群蚁隐聚其中,积土为城郭台殿之状——与梦中所见相符,于是感人生之虚幻,遂栖心道门,弃绝酒色。本篇意在讽刺窃据高位者,言其贵宠荣盛,乃是傥来之物,不可恃以傲物凌人,同时也宣扬了浮生若梦的思想。它的构思立意与沈既济《枕中记》相类,而描摹尤为尽致,文辞亦较华丽。篇末“假实证幻,余韵悠然”,为《枕中记》所不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南柯太守传》流传甚广,李肇曾为之作赞,唐人诗文中也用为典实。后世甚至附会扬州有南柯太守之墓(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十七引《广陵行录》)。明代汤显祖《南柯记》,即取材于本篇。
无支祁故事又见于李肇《国史补》,广泛传播民间,宋元以后人著述中多见称引。鲁迅认为吴承恩《西游记》中所写孙悟空神变奋迅之状,亦曾受其影响(《中国小说史略》)。
后有檀萝国军来侵,淳于棼遣将迎敌,大败。不久公主病死,棼遂护丧归至国都。因广为交游,威福日盛,国王颇为疑忌,夺其侍卫,禁其交游。棼郁郁不乐,王即命紫衣使者将他送归故里。还入家门,乃矍然梦觉,见二友人尚在,斜阳犹未西落。遂与二友寻槐下洞穴,但见群蚁隐聚其中,积土为城郭台殿之状——与梦中所见相符,于是感人生之虚幻,遂栖心道门,弃绝酒色。本篇意在讽刺窃据高位者,言其贵宠荣盛,乃是傥来之物,不可恃以傲物凌人,同时也宣扬了浮生若梦的思想。它的构思立意与沈既济《枕中记》相类,而描摹尤为尽致,文辞亦较华丽。篇末“假实证幻,余韵悠然”,为《枕中记》所不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南柯太守传》流传甚广,李肇曾为之作赞,唐人诗文中也用为典实。后世甚至附会扬州有南柯太守之墓(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十七引《广陵行录》)。明代汤显祖《南柯记》,即取材于本篇。
无支祁故事又见于李肇《国史补》,广泛传播民间,宋元以后人著述中多见称引。鲁迅认为吴承恩《西游记》中所写孙悟空神变奋迅之状,亦曾受其影响(《中国小说史略》)。
《谢小娥传》约作于宪宗元和末。谢小娥是豫章(今江西南昌)少妇。她的父亲与丈夫都以经商往来江湖,为盗所杀。她梦见其父与夫用隐语告以凶手姓名,醒后广求智者解答,历年不得。后流浪至上元县,遇李公佐,解其隐语,知凶手二人,名为兰、申春。谢小娥乃改扮男装,为人作佣工,寻访凶手。至浔阳郡,巧遇申兰, 入其家为佣,深见信任。终于伺机杀死申兰,擒申春及其党数十人。复仇后,乃出家为尼。传中写谢小娥报仇,艰苦经营,数年如一,坚忍不拔,沉着勇敢,性格鲜明。此传当时亦广为流传,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尼妙寂》一则即据此写成。《新唐书》又采其事入《列女传》。明代凌□初《初刻拍案惊奇》中《李公佐巧解梦中语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亦取材于此。清代王夫之又演为《龙舟会》杂剧。
作于元和中。《庐江冯媪传》述冯媪夜行投宿,见一妇女携女悲泣。问之,答云姓梁,嫁董江已7年,而董明日将别娶。媪天明辞去,行至桐城乡,果有董江者将行娶妻之礼,其前妻与女儿已经亡故。于是媪方知昨夜投宿之所乃梁氏之墓,所见者为鬼魂。
《古岳渎经》记代宗永泰年间,楚州刺史李汤听说渔人在龟山下水中见大铁链,乃用牛引出之。链末锁一巨兽,状如猿猴,上岸后,顾视人群,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入水,不复出。元和九年,李公佐泛太湖,登包山,于石洞间得《古岳读经》,乃知此怪兽是淮涡水神无支祁,禹治水时获之于桐柏山,锁以巨链,徙于淮阴龟山下,使淮水得以安流入海。《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故事均颇离奇,而文辞则较为简质。
本篇写唐德宗建中年间刘震的女儿无双﹐与刘的外甥王仙客恋爱的故事。二人青梅竹马﹐情深义笃。王母也希望以无双为媳﹐临终对刘震重加付托。但王仙客身世孤寒﹐刘震则“位尊官显”﹐因而有毁约之意。其後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入京作乱﹐德宗仓皇出奔﹐刘震疾召仙客押运财物出京﹐并许嫁无双。继而刘震陷贼﹐受伪职。乱平後﹐夫妇均被处极刑﹐无双亦没籍为宫女。仙客时为驿官﹐适有中使押宫女往园陵洒扫﹐无双亦在其间﹐宿驿中。仙客藉家人塞鸿之助﹐与无双相见﹔又得豪士古押衙乞取茅山道士妙药﹐设计使无双服药自尽﹐赎其尸﹐三日後复苏。为了保密﹐古押衙先将参与营救者十馀人全部处死﹐然後自刎。仙客与无双则浪迹江湖以避祸﹐後得归故乡﹐夫妇偕老。
作品描写仙客与无双精诚不渝的爱情﹐感人至深﹐故事离奇曲折﹐富有艺术魅力。但结局处理﹐过於离奇﹐为成全一对夫妻﹐使十馀人死于非命﹐不近情理。明人胡应麟疑其为乌有﹑无是之类。但钱易《南部新书》有“古押牙”条﹐谓古“有游侠之才﹐多奇计﹐往往通於宫禁”﹐其行事与薛调所记﹐亦颇吻合﹐则当时或有其人。汪辟疆《唐人小说》也指出唐末范摅《云溪友议》所载崔郊与姑婢故事﹐类似《无双传》所叙﹐而范摅与薛调同为咸通(860~872)间人﹐则所写当有生活真实为基础。唯薛调在艺术上耽於猎奇﹐夸饰太过。此篇收入《太平广记》。明代陆采曾据以撰作传奇剧本《明珠记》。
作品描写仙客与无双精诚不渝的爱情﹐感人至深﹐故事离奇曲折﹐富有艺术魅力。但结局处理﹐过於离奇﹐为成全一对夫妻﹐使十馀人死于非命﹐不近情理。明人胡应麟疑其为乌有﹑无是之类。但钱易《南部新书》有“古押牙”条﹐谓古“有游侠之才﹐多奇计﹐往往通於宫禁”﹐其行事与薛调所记﹐亦颇吻合﹐则当时或有其人。汪辟疆《唐人小说》也指出唐末范摅《云溪友议》所载崔郊与姑婢故事﹐类似《无双传》所叙﹐而范摅与薛调同为咸通(860~872)间人﹐则所写当有生活真实为基础。唯薛调在艺术上耽於猎奇﹐夸饰太过。此篇收入《太平广记》。明代陆采曾据以撰作传奇剧本《明珠记》。
《步非烟传》写的是一个唐代女子,因为这个故事里面女孩子结局并不好,甚至是悲惨,为什么选择这个作为笔名呢,因为当时是只是喜欢这三个字,并不是很喜欢这篇传奇,然后呢,我又觉得这个传奇其实前半部分挺好的,结局却很不幸,如果有机会我想为步非烟传写一个好的结局。
其实我可以说这本书给飞烟传做笔名,我想我写这个书的时候我做到了,我用步非烟的名字给他写了一个新的传奇,对他来说是一个好的结局,当然后来选了这个名字之后,结果当时也是市场有别的名字在用,比如“平生不识帝释天”,我当时拿了这个笔名去请教一个当时比较著名的武侠杂志主编,我说哪一个比较好,他说别的太长了,不好,步非烟这个名字有星相,以后会红,所以就一直用下来了,后来别问我这个名字有没有别的用意的时候,我还再想原来还可以这样了,非非妙境,天下独步,非非是佛家的最高境界,想入非非嘛,都是后来给我的名字,因为你后来想到这样的本身名字也罕有这样的意义。如果我借用千年这个不幸女子的名字,我希望今天能还她一个好的传奇。
其实我可以说这本书给飞烟传做笔名,我想我写这个书的时候我做到了,我用步非烟的名字给他写了一个新的传奇,对他来说是一个好的结局,当然后来选了这个名字之后,结果当时也是市场有别的名字在用,比如“平生不识帝释天”,我当时拿了这个笔名去请教一个当时比较著名的武侠杂志主编,我说哪一个比较好,他说别的太长了,不好,步非烟这个名字有星相,以后会红,所以就一直用下来了,后来别问我这个名字有没有别的用意的时候,我还再想原来还可以这样了,非非妙境,天下独步,非非是佛家的最高境界,想入非非嘛,都是后来给我的名字,因为你后来想到这样的本身名字也罕有这样的意义。如果我借用千年这个不幸女子的名字,我希望今天能还她一个好的传奇。
乐史(930—1007年)依据《长恨歌》、《长恨传》和唐人笔记编写了《杨太真外传》两卷,容纳了众多故事,情节更为丰满,积累了更多的资料,使李杨故事进一步成为一种文化沉淀。
出 孟棨《本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