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傢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傢、文艺评论傢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裏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傢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讨论艺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術与人生,灌输一个艺術傢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傢的荣辱、艺術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術傢”。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種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傢书,是写在纸上的傢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纯真、质樸,令人动容。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傢书》獲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種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發行量纍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傅雷傢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術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对我们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本书由工学院李仲阳博士、刘忠博士以及廣州中山大学文学係教授陈子轩推荐。)
作者简介
傅雷(1908.03.30-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傢、文艺评论傢
傅雷于20世纪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匯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黨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術理论和艺術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鬥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歷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後,傅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豐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翻译巨匠傅雷愤然辞世,在1966年的一个孟秋之夜。9月2日的夜晚,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从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两小时後,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係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为纪念傅雷,發扬和传播傅雷文化与精神,2008年2月,上海市南匯区周浦八一中学更名为上海市傅雷中学。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餘種,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剋占15種: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臺》《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種:即《约翰·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種:《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裏美2種:《嘉尔曼》《高龙巴》。莫罗阿3種:《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此外还译有蘇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術哲学》,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傢书,辑录为《傅雷傢书》(1981),整理出版後,也为读者所注目。
人物性格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後成“傢”,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名言警句
〈一〉真的,巴尔扎剋说得好:有些罪过衹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團體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衹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嚮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衹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衹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盡量置之度外,衹求竭盡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纔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纍,真正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穀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體力劳动。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十一〉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鬆纔会跑得好。 〈十二〉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製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製。 〈十三〉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纔是你最大的成功,纔是到了艺術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傢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十五〉艺術傢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術…… 〈十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徵。 〈十九〉惟有肉體禁止,精神的活动纔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十〉衹要是先进经验,蘇联的要学,別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傢的也要学。(50年代怀有如此“反动”的思想,相当不易) 〈二十一〉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二十二〉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傢,无形中就是替国傢播種、施肥、垦殖。 〈二十三〉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須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裏精密地称过。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二十五〉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術工匠而不是艺術傢……艺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並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並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二十七〉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二十八〉艺術特別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裏。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勝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三十〉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三十一〉高潮不过分是你紧张,低潮不过分是你颓废。
傅雷傢书 - 原文节选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五十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衹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衹会比你的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發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後,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後开始能听幾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係,比国内的进度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別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响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須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睏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發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睏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过去我再三再四强调你在京赶学理论,便是为了这个缘故。倘若你对理论有了一个基本概念,那么日後在国外念的时候,不至于语言的睏难加上乐理的睏难,使你对乐理格外觉得难学。换句话说: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後,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可是你自始至终没有和我提过在京学习理论的情形,连是否已开始亦未提过。我衹知道你初到时因罗君患病而搁置,以後如何,虽经我屡次在信中问你,你也没復过一个字。——现在我再和你说一遍:我的意思最好把俄文学习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移作学习乐理之府。 提早出国,我很赞成。你以前觉得俄文程度太差,应多多準备後再走。其实像你这样学俄文,即使用最大的努力,再学一年也未必能说準备充分,——除非你在北京不与中国人来往,而整天生活在俄国人堆裏。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衹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衹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並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並不调皮的人要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裏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後,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傢有交代! 其次,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別,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別事情的缓急先後,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所以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不但希望你多听听我的意见,更要自己多想想,想过以後立刻想办法实行,应改的应调整的都应当立刻改,立刻调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搁。 文章背景及作者自诩: 辑印在这本集子裏的,不是普通的傢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裏这样说:“长篇纍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術,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別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鐘,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術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傢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傢的荣辱,艺術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術傢”。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 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①!教人怎么捨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種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衹是不敢嚮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剋说得好:有些罪过衹能补赎,不能洗刷! ①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並在波兰留学,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六日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準备出国。
傅雷傢书 - 读後感
读後感一
……辑印在这本小书裏,不是普通的傢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裏这样说:“长篇纍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術,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別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鐘,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術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傢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傢的荣辱,艺術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術傢。”傢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裏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傢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傢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係,养了十幾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傢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種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嘗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嘗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傢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範。
读後感二
要回頭写读後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傢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裏我衹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傢书》让我瞭解了什么是细緻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傢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種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衹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術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傢、文学翻译傢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緻、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傢书》是一部‘最好的艺術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種意义的应当是这種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發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發。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術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並非艺術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傢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係实为一體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種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 对我的启發则是,读书衹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術,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歷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範齐整。各领域都衹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廣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係,应当以理智控製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傢书》後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盡言,言不盡意”,读後感衹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體。本来读书笔记、读後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践行其中的道理纔是最後目的。
读後感三
每个人都體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傢书,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體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傢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傢、文艺评论傢,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廣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術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術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術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盡量發展,没成为艺術傢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種某某傢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術的人,他除了艺術和个人的人格,已別无所求。 读了《傅雷傢书》之後,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傢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術,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術的特別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歷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後反復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歷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傢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裏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傢书後,我懂得了许多,我更瞭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瞭解父母,让父母更瞭解孩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作者简介
傅雷(1908.03.30-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傢、文艺评论傢
傅雷于20世纪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匯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黨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術理论和艺術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鬥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歷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後,傅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豐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翻译巨匠傅雷愤然辞世,在1966年的一个孟秋之夜。9月2日的夜晚,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从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两小时後,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係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为纪念傅雷,發扬和传播傅雷文化与精神,2008年2月,上海市南匯区周浦八一中学更名为上海市傅雷中学。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餘種,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剋占15種: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臺》《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種:即《约翰·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種:《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裏美2種:《嘉尔曼》《高龙巴》。莫罗阿3種:《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此外还译有蘇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術哲学》,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傢书,辑录为《傅雷傢书》(1981),整理出版後,也为读者所注目。
人物性格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後成“傢”,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名言警句
〈一〉真的,巴尔扎剋说得好:有些罪过衹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團體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衹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嚮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衹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衹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盡量置之度外,衹求竭盡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纔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纍,真正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穀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體力劳动。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十一〉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鬆纔会跑得好。 〈十二〉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製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製。 〈十三〉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纔是你最大的成功,纔是到了艺術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傢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十五〉艺術傢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術…… 〈十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徵。 〈十九〉惟有肉體禁止,精神的活动纔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十〉衹要是先进经验,蘇联的要学,別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傢的也要学。(50年代怀有如此“反动”的思想,相当不易) 〈二十一〉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二十二〉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傢,无形中就是替国傢播種、施肥、垦殖。 〈二十三〉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須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裏精密地称过。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二十五〉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術工匠而不是艺術傢……艺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並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並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二十七〉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二十八〉艺術特別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裏。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勝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三十〉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三十一〉高潮不过分是你紧张,低潮不过分是你颓废。
傅雷傢书 - 原文节选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五十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衹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衹会比你的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發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後,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後开始能听幾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係,比国内的进度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別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响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須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睏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發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睏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过去我再三再四强调你在京赶学理论,便是为了这个缘故。倘若你对理论有了一个基本概念,那么日後在国外念的时候,不至于语言的睏难加上乐理的睏难,使你对乐理格外觉得难学。换句话说: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後,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可是你自始至终没有和我提过在京学习理论的情形,连是否已开始亦未提过。我衹知道你初到时因罗君患病而搁置,以後如何,虽经我屡次在信中问你,你也没復过一个字。——现在我再和你说一遍:我的意思最好把俄文学习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移作学习乐理之府。 提早出国,我很赞成。你以前觉得俄文程度太差,应多多準备後再走。其实像你这样学俄文,即使用最大的努力,再学一年也未必能说準备充分,——除非你在北京不与中国人来往,而整天生活在俄国人堆裏。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衹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衹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並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並不调皮的人要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裏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後,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傢有交代! 其次,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別,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別事情的缓急先後,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所以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不但希望你多听听我的意见,更要自己多想想,想过以後立刻想办法实行,应改的应调整的都应当立刻改,立刻调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搁。 文章背景及作者自诩: 辑印在这本集子裏的,不是普通的傢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裏这样说:“长篇纍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術,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別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鐘,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術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傢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傢的荣辱,艺術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術傢”。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 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①!教人怎么捨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種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衹是不敢嚮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剋说得好:有些罪过衹能补赎,不能洗刷! ①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並在波兰留学,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六日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準备出国。
傅雷傢书 - 读後感
读後感一
……辑印在这本小书裏,不是普通的傢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裏这样说:“长篇纍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術,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別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鐘,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術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傢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傢的荣辱,艺術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術傢。”傢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裏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傢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傢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係,养了十幾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傢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種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嘗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嘗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傢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範。
读後感二
要回頭写读後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傢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裏我衹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傢书》让我瞭解了什么是细緻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傢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種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衹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術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傢、文学翻译傢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緻、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傢书》是一部‘最好的艺術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種意义的应当是这種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發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發。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術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並非艺術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傢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係实为一體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種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 对我的启發则是,读书衹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術,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歷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範齐整。各领域都衹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廣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係,应当以理智控製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傢书》後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盡言,言不盡意”,读後感衹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體。本来读书笔记、读後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践行其中的道理纔是最後目的。
读後感三
每个人都體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傢书,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體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傢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傢、文艺评论傢,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廣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術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術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術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盡量發展,没成为艺術傢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種某某傢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術的人,他除了艺術和个人的人格,已別无所求。 读了《傅雷傢书》之後,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傢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術,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術的特別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歷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後反復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歷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傢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裏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傢书後,我懂得了许多,我更瞭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瞭解父母,让父母更瞭解孩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