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一个入口与出口的故事。就象那只进入捕鼠器的小老鼠,因为出口已经关闭,第四天早上死掉了。小老鼠就是城市青年的例子,男主角也即是鼠,他在寻找出口。
详尽的细节描写,对弹子球机的迷恋,无不透出深深的寂寞和迷茫。曾在挪威森林出现的直子在这里只在第一节中提到,但感觉她的影子深深地笼罩住了全文。鼠忘不掉对直子的爱。他把自己封存在一个只容自己容身的洞里面,封存在弹子机游戏里面。持续不断的弹子机游戏把他与周围的世界隔绝了。
《1973年的弹子球》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描述一青年为寻找少年时代的弹子机,又返回到无边的孤独之中的故事。这也是一部寻找的小说。一方面叙述者讲述了“我”和“鼠”如何努力摆脱异化,寻求人生的出口;另一方面叙述者通过讲述这段往事,也在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寻找出口。小说蕴涵着作者希望人类通过写作获得拯救的美好心愿。
All three books in the Trilogy of the Rat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ut Pinball, 1973, and Hear The Wind Sing, the first two books in the trilogy, were only printed as English translations in Japan by Kodansha under their Kodansha English Library branding, and both only as A6-sized pocketbooks. Before being reprinted in 2009, these novels were difficult to locate and quite expensive, especially outside of Japan. Murakami is alleged to have said that he does not intend for these novels to be published outside of Japan. Whether or not this is true, both novels are much shorter than those that follow and make up the bulk of his work, and are less evolved stylistically. The title, 1973-nen no Pinbōru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reflects the title of the well-known Oe Kenzaburo novel, Man'en Gannen no Futtoboru (万延元年のフットボール).
Plot introduction
Despite being an early work, Pinball shares many elements with Murakami's later novels. It describes itself in the text as "a novel about pinball," but also explores themes of loneliness and companionship, purposelessness, and destiny. As with the other books in the "Trilogy of the Rat" series, three of the characters include the protagonist, a nameless first-person narrator, his friend The Rat, and J, the owner of the bar where they often spend time.
Plot summary
The plot centers on the narrator's brief but intense obsession with pinball, his life as a freelance translator, and his later efforts to reunite with the old pinball machine that he used to play. Many familiar elements from Murakami's later novels are present. Wells, which are mentioned often in Murakami's novels and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occur several times in Pinball. There is also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abuse of a cat, a plot element which recurs elsewhere in Murakami's fiction, especially Kafka on the Shore and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in which the search for a missing cat is an important plotline). Rain and the sea are also prominent motifs.
Major themes
Similar to many of Murakami's other novels, the narrator is a detached, unintentionally apathetic character whose deadpan demeanor stands either in union or, more often, starkly in contrast with the attitudes of other characters. The narrative, detached from the tangible world but highly introspective, sets a surreal tone for the novel, in which the narrator seems to find little unusual about such things as living with a pair of twins whom he cannot distinguish and whose names he does not know, or performing a funeral for a telephone circuit box. While the novel hints vaguely at supernatural occurrences (which often appear in Murakami's fiction), the plot is not intended to be interpreted allegorically.
详尽的细节描写,对弹子球机的迷恋,无不透出深深的寂寞和迷茫。曾在挪威森林出现的直子在这里只在第一节中提到,但感觉她的影子深深地笼罩住了全文。鼠忘不掉对直子的爱。他把自己封存在一个只容自己容身的洞里面,封存在弹子机游戏里面。持续不断的弹子机游戏把他与周围的世界隔绝了。
《1973年的弹子球》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描述一青年为寻找少年时代的弹子机,又返回到无边的孤独之中的故事。这也是一部寻找的小说。一方面叙述者讲述了“我”和“鼠”如何努力摆脱异化,寻求人生的出口;另一方面叙述者通过讲述这段往事,也在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寻找出口。小说蕴涵着作者希望人类通过写作获得拯救的美好心愿。
All three books in the Trilogy of the Rat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ut Pinball, 1973, and Hear The Wind Sing, the first two books in the trilogy, were only printed as English translations in Japan by Kodansha under their Kodansha English Library branding, and both only as A6-sized pocketbooks. Before being reprinted in 2009, these novels were difficult to locate and quite expensive, especially outside of Japan. Murakami is alleged to have said that he does not intend for these novels to be published outside of Japan. Whether or not this is true, both novels are much shorter than those that follow and make up the bulk of his work, and are less evolved stylistically. The title, 1973-nen no Pinbōru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reflects the title of the well-known Oe Kenzaburo novel, Man'en Gannen no Futtoboru (万延元年のフットボール).
Plot introduction
Despite being an early work, Pinball shares many elements with Murakami's later novels. It describes itself in the text as "a novel about pinball," but also explores themes of loneliness and companionship, purposelessness, and destiny. As with the other books in the "Trilogy of the Rat" series, three of the characters include the protagonist, a nameless first-person narrator, his friend The Rat, and J, the owner of the bar where they often spend time.
Plot summary
The plot centers on the narrator's brief but intense obsession with pinball, his life as a freelance translator, and his later efforts to reunite with the old pinball machine that he used to play. Many familiar elements from Murakami's later novels are present. Wells, which are mentioned often in Murakami's novels and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occur several times in Pinball. There is also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abuse of a cat, a plot element which recurs elsewhere in Murakami's fiction, especially Kafka on the Shore and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in which the search for a missing cat is an important plotline). Rain and the sea are also prominent motifs.
Major themes
Similar to many of Murakami's other novels, the narrator is a detached, unintentionally apathetic character whose deadpan demeanor stands either in union or, more often, starkly in contrast with the attitudes of other characters. The narrative, detached from the tangible world but highly introspective, sets a surreal tone for the novel, in which the narrator seems to find little unusual about such things as living with a pair of twins whom he cannot distinguish and whose names he does not know, or performing a funeral for a telephone circuit box. While the novel hints vaguely at supernatural occurrences (which often appear in Murakami's fiction), the plot is not intended to be interpreted allegorically.
村上春树是以中篇《且听风吟》开始文学创作的。《且听风吟》的情节并不很复杂。“我”在酒吧喝酒,去卫生间时见一少女醉倒在地,遂就其护送回家,翌日少女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斥责“我”侮辱了她,“我”有口难辩。但几天后,两人逐渐亲密……不料“我”寒假回来,少女已无处可寻,只好一个人坐在原来两人坐过的地方怅怅地望着大海。
《且听风吟》荣获第二十二届群像新人奖。有评委认为:“每一行都没有多费笔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这是村上春树的成名作,在日本已售出一百四十余万册。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Themes
The author thought of the images of the story while watching the Tokyo Yakult Swallows at Meiji Jingu Stadium; he wrote it an hour at a time every night for four months; this became his first novel. When he submit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 to Japanese literary magazines such as Gunzo, the title was Happy Birthday, and White Christmas.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1970 over a period of nineteen days between August 8 and August 28, and is narrated by a twenty-one year old unnamed man. The story contains forty small chapters amounting to 130-pages. The story covers the craft of writing, the Japanese student movement, and, like later Murakami novels, relationships and loss. Like later novels, cooking, eating and drinking, and listening to western music are regularly described. The narrator's close friend 'the Rat', around whom the trilogy of the Rat evolves, is a student and bar patron who expresses a general alienation towards society. The narrator describes the fictional American writer Derek Heartfield as a primary influence, citing his pulp science fiction works, and quoting him at several points.
Awards
* Gunzo Literature Prize
《且听风吟》荣获第二十二届群像新人奖。有评委认为:“每一行都没有多费笔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这是村上春树的成名作,在日本已售出一百四十余万册。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Themes
The author thought of the images of the story while watching the Tokyo Yakult Swallows at Meiji Jingu Stadium; he wrote it an hour at a time every night for four months; this became his first novel. When he submit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 to Japanese literary magazines such as Gunzo, the title was Happy Birthday, and White Christmas.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1970 over a period of nineteen days between August 8 and August 28, and is narrated by a twenty-one year old unnamed man. The story contains forty small chapters amounting to 130-pages. The story covers the craft of writing, the Japanese student movement, and, like later Murakami novels, relationships and loss. Like later novels, cooking, eating and drinking, and listening to western music are regularly described. The narrator's close friend 'the Rat', around whom the trilogy of the Rat evolves, is a student and bar patron who expresses a general alienation towards society. The narrator describes the fictional American writer Derek Heartfield as a primary influence, citing his pulp science fiction works, and quoting him at several points.
Awards
* Gunzo Literature Prize
本书是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称为村上春树三大杰作。小说共40章,单数20章“冷酷仙境”,双数20 章为“世界尽头”,这种交叉平行地展开故事情节的手法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特征,而本书是这种特征最典型的体现。“冷酷仙境”写两大黑社会组织在争夺一个老科学家发明的控制人脑的装置,老人躲到了地底。主人公 “我”是老人的实验对象,他受到黑社会的恐吓,在老人的孙女帮助下,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地底之旅,好容易找到老人,却被告知由于老人的计算错误,他24小时后离开人世,转往另一世界即“世界尽头”。“我”回到地面上, 与女友过了最后一夜告别,然后驱车到海边静候死的到来。“世界尽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与世隔绝,居民相安无事,但人们没有心,没有感情,没有目标。 “我”一直想逃离这里,但在即将成功时选择了留下,因为“我”发现“世界尽头”其实是“我”自己造出的。本书想象力奇特,艺术水准高超,情节极其荒诞而主题极其严肃,用变形的手法写出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现状逃避无门的真实心态。
Plot summary
The story is split between parallel narratives. The odd-numbered chapters take place in 'Hard-Boiled Wonderland', although the phrase is not used anywhere in the text, only in page headers. The narrator is a "Calcutec," a human data processor/encryption system who has been trained to use his subconscious as an encryption key. The Calcutecs work for the quasi-governmental System, as opposed to the criminal "Semiotecs" who work for the Factory and who are generally fallen Calcute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simple: the System protects data while the Semiotecs steal it, although it is suggested that one man might be behind both. The narrator completes an assignment for a mysterious scientist, who is exploring "sound reduction". He works in a laboratory hidden within an anachronistic version of Tokyo's sewer system.
The even-numbered chapters deal with a newcomer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 strange, isolated walled Town depicted in the frontispiece map as being surrounded by a perfect and impenetrable wall. The narrator is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accepted into the Town. His shadow has been "cut off" and this shadow lives in the "shadow grounds" where he is not expected to survive the winter. Residents of the town are not allowed to have a shadow, and, it transpires, do not have a mind. Or is it only suppressed? The narrator is assigned quarters and a job as the current "dreamreader": a process intended to remove the traces of mind from the Town. He goes to the Library every evening where, assisted by the Librarian, he learns to read dreams from the skulls of unicorns. These "beasts" passively accept their role, sent out of the Town at night, to their enclosure where many die of cold during the winter.
The two storylines converge, exploring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 the subconscious and identity.
In the original Japanese, the narrator uses the more formal first-person pronoun watashi to refer to himself in the 'Hard-Boiled Wonderland' narrative and the more intimate boku in the 'End of the World'. Translator Alfred Birnbaum achieved a similar effect in English by putting the 'End of the World' sections in the present tense.
Characters
In both narratives, none of the characters are named. Each is instead referred to by occupation or a general description, such as "the librarian" or "the big guy."
Hard-boiled wonderland
* The narrator - a Calcutec in his mid-thirties (35) who, aside from his unusual profession, lives the life of a typical Tokyo yuppie. Although very observant, he gives little thought to the strangeness of the world around him.
* The old man/the scientist - considered a great yet absent-minded scientist who hires the narrator to process information. He is researching "sound reduction". He has developed a way of reading the subconscious and actually recording it as comprehensible, if unrelated images. He had the inspiration of then editing these images to embed a fictional story into the subconscious of his subjects, one of whom is of course the narrator. He did this by working with the System due to the attractiveness of its facilities, though he disliked working for anyone. He later goes to Finland as said by his granddaughter to escape.
* The granddaughter in pink - the old man’s seventeen year old assistant, caretaker and granddaughter, described as chubby but attractive, invariably dressed in all pink. She did not go to any school as her grandfather tells her it is useless and rather teaches her all she needs to know in life; and thus she knows a couple of languages, how to handle a gun, among other thing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 the old man "reduces" her sound, leaving her unable to speak. She tries, without any trace of subtlety, to convince the narrator to sleep with her.
* The librarian - the always-hungry girl who helps the narrator research unicorns and becomes his 48-hour girlfriend.
* Junior and Big Boy - two thugs who, on unknown orders, harass the narrator.
* INKlings - sewer-dwelling people described as "Kappa" who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culture. They are so dangerous the scientist lives in their realm, protected by a repelling device, to keep away from those who want to steal his data. It is said that they worship a fish (and leeches). They also do not eat fresh flesh; rather, once they catch a human, they submerge him in water and wait for him to rot in a few days before eating him.
End of the world
* The narrator - a newcomer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an initiation into the village, his shadow is cut off and his eyes pierced to make him averse to daylight and give him the ability to "read dreams", his allotted task. He cannot remember his former life nor understand what has happened to him.
* The narrator's shadow - apparently human in form. He retains the narrator's memory of their former life together, but he is doomed to die, separated as he is, and is harshly (but not cruelly) treated by his custodian, the gatekeeper. Upon his death, the narrator would then cease to have a 'mind'.
* The gatekeeper - the guardian and maintenance foreman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He instructs the narrator in his duties, and keeps the narrator’s shadow effectively a prisoner, putting him to work - disposing of dead beasts who die during winter.
* The librarian - the Town’s librarian who keeps the unicorn skulls in which the "dreams" reside. She assists the narrator in his work. She has no “mind” but her mother did, and the narrator becomes increasingly convinced that her mind is in fact only hidden, not irretrievably los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librarian and the other, in Hard Boiled Wonderland, is never made explicit.
* The colonel - an old man, the narrator's neighbour provides advice and support, and nurses him when he falls sick.
* The caretaker - a young man who tends the power station. An outsider who provides a miniature accordion, a possible key in the narrator's efforts to recover his mind and memories.
Influences
Murakami has often referred to his love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particular admiration for hard-boiled pioneer Raymond Chandler. 'Hard-Boiled Wonderland' owes much to American "hard-boiled" detective fiction, as well as to science fiction and cyberpunk, but the book does not belong in any of those categories.
The 'end of the world'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The Castle by Franz Kafka. Both deal with newcomers to strange villages who are both intrigued and horrified by the behavior of the villagers. The image of losing one's shadow when approaching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found in Knut Hamsun's 1898 novel Victoria. The same idea appeared earlier, in the 1814 story of "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 ("Peter Schlemihl's Remarkable Story") by Adelbert von Chamisso. The theme of the human brain storing encrypted data is found in William Gibson's short story Johnny Mnemonic, but in interviews Murakami says this was not an influence.
Critical acclaim
Jay Rubin, who has translated many of Murakami's later works into English, said that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his favorite Murakami novel and that it "is just a shock after reading the black and white, autobiographical fiction that is such the norm in Japan."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was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Tanizaki Prize in 1985.
Book information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English edition) by Haruki Murakami; translated by Alfred Birnbaum.
* Hardcover ISBN 4-7700-1544-5, published in September 1991 by Kodansha International
* Paperback ISBN 0-679-74346-4, published on March 2, 1993 by Vintage Press
Plot summary
The story is split between parallel narratives. The odd-numbered chapters take place in 'Hard-Boiled Wonderland', although the phrase is not used anywhere in the text, only in page headers. The narrator is a "Calcutec," a human data processor/encryption system who has been trained to use his subconscious as an encryption key. The Calcutecs work for the quasi-governmental System, as opposed to the criminal "Semiotecs" who work for the Factory and who are generally fallen Calcute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simple: the System protects data while the Semiotecs steal it, although it is suggested that one man might be behind both. The narrator completes an assignment for a mysterious scientist, who is exploring "sound reduction". He works in a laboratory hidden within an anachronistic version of Tokyo's sewer system.
The even-numbered chapters deal with a newcomer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 strange, isolated walled Town depicted in the frontispiece map as being surrounded by a perfect and impenetrable wall. The narrator is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accepted into the Town. His shadow has been "cut off" and this shadow lives in the "shadow grounds" where he is not expected to survive the winter. Residents of the town are not allowed to have a shadow, and, it transpires, do not have a mind. Or is it only suppressed? The narrator is assigned quarters and a job as the current "dreamreader": a process intended to remove the traces of mind from the Town. He goes to the Library every evening where, assisted by the Librarian, he learns to read dreams from the skulls of unicorns. These "beasts" passively accept their role, sent out of the Town at night, to their enclosure where many die of cold during the winter.
The two storylines converge, exploring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 the subconscious and identity.
In the original Japanese, the narrator uses the more formal first-person pronoun watashi to refer to himself in the 'Hard-Boiled Wonderland' narrative and the more intimate boku in the 'End of the World'. Translator Alfred Birnbaum achieved a similar effect in English by putting the 'End of the World' sections in the present tense.
Characters
In both narratives, none of the characters are named. Each is instead referred to by occupation or a general description, such as "the librarian" or "the big guy."
Hard-boiled wonderland
* The narrator - a Calcutec in his mid-thirties (35) who, aside from his unusual profession, lives the life of a typical Tokyo yuppie. Although very observant, he gives little thought to the strangeness of the world around him.
* The old man/the scientist - considered a great yet absent-minded scientist who hires the narrator to process information. He is researching "sound reduction". He has developed a way of reading the subconscious and actually recording it as comprehensible, if unrelated images. He had the inspiration of then editing these images to embed a fictional story into the subconscious of his subjects, one of whom is of course the narrator. He did this by working with the System due to the attractiveness of its facilities, though he disliked working for anyone. He later goes to Finland as said by his granddaughter to escape.
* The granddaughter in pink - the old man’s seventeen year old assistant, caretaker and granddaughter, described as chubby but attractive, invariably dressed in all pink. She did not go to any school as her grandfather tells her it is useless and rather teaches her all she needs to know in life; and thus she knows a couple of languages, how to handle a gun, among other thing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 the old man "reduces" her sound, leaving her unable to speak. She tries, without any trace of subtlety, to convince the narrator to sleep with her.
* The librarian - the always-hungry girl who helps the narrator research unicorns and becomes his 48-hour girlfriend.
* Junior and Big Boy - two thugs who, on unknown orders, harass the narrator.
* INKlings - sewer-dwelling people described as "Kappa" who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culture. They are so dangerous the scientist lives in their realm, protected by a repelling device, to keep away from those who want to steal his data. It is said that they worship a fish (and leeches). They also do not eat fresh flesh; rather, once they catch a human, they submerge him in water and wait for him to rot in a few days before eating him.
End of the world
* The narrator - a newcomer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an initiation into the village, his shadow is cut off and his eyes pierced to make him averse to daylight and give him the ability to "read dreams", his allotted task. He cannot remember his former life nor understand what has happened to him.
* The narrator's shadow - apparently human in form. He retains the narrator's memory of their former life together, but he is doomed to die, separated as he is, and is harshly (but not cruelly) treated by his custodian, the gatekeeper. Upon his death, the narrator would then cease to have a 'mind'.
* The gatekeeper - the guardian and maintenance foreman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He instructs the narrator in his duties, and keeps the narrator’s shadow effectively a prisoner, putting him to work - disposing of dead beasts who die during winter.
* The librarian - the Town’s librarian who keeps the unicorn skulls in which the "dreams" reside. She assists the narrator in his work. She has no “mind” but her mother did, and the narrator becomes increasingly convinced that her mind is in fact only hidden, not irretrievably los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librarian and the other, in Hard Boiled Wonderland, is never made explicit.
* The colonel - an old man, the narrator's neighbour provides advice and support, and nurses him when he falls sick.
* The caretaker - a young man who tends the power station. An outsider who provides a miniature accordion, a possible key in the narrator's efforts to recover his mind and memories.
Influences
Murakami has often referred to his love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particular admiration for hard-boiled pioneer Raymond Chandler. 'Hard-Boiled Wonderland' owes much to American "hard-boiled" detective fiction, as well as to science fiction and cyberpunk, but the book does not belong in any of those categories.
The 'end of the world'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The Castle by Franz Kafka. Both deal with newcomers to strange villages who are both intrigued and horrified by the behavior of the villagers. The image of losing one's shadow when approaching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found in Knut Hamsun's 1898 novel Victoria. The same idea appeared earlier, in the 1814 story of "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 ("Peter Schlemihl's Remarkable Story") by Adelbert von Chamisso. The theme of the human brain storing encrypted data is found in William Gibson's short story Johnny Mnemonic, but in interviews Murakami says this was not an influence.
Critical acclaim
Jay Rubin, who has translated many of Murakami's later works into English, said that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his favorite Murakami novel and that it "is just a shock after reading the black and white, autobiographical fiction that is such the norm in Japan."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was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Tanizaki Prize in 1985.
Book information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English edition) by Haruki Murakami; translated by Alfred Birnbaum.
* Hardcover ISBN 4-7700-1544-5, published in September 1991 by Kodansha International
* Paperback ISBN 0-679-74346-4, published on March 2, 1993 by Vintage Press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讲述了37岁的男主人公,在东京市区拥有两家兴旺的酒吧,还有娇美的妻子,可爱的女儿,他是一位真正的成功人士。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感到饥饿干渴,事业和家庭都填补不了,而让他那缺憾的部分充盈起来的,是他小学时的女友岛本。岛本不愿吐露自己的经历、身份、只希望他就这样接受眼前的自己,只把她当成小学时那个爱古典乐的女孩。然而,就在他接受了这不可能接受的条件时,两人却在箱根别墅度过了销魂的一夜。翌晨,她一去杳然、再无踪迹可寻了。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Hajime, starting from his childhood in a small town in Japan. Here he meets a girl, Shimamoto, who is also an only child and suffers from polio, which causes her to drag her leg as she walks. They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together talking about their interests in life and listening to records on Shimamoto's stereo. They join different high schools and grow apart. They are reunited again at the age of 36, Hajime now the father of two children and owner of two successful jazz bars in Aoyama, the trendy part of Tokyo. With Shimamoto never giving any detail as to her own life and appearing only at random intervals, she haunts him as a constant 'what if'. Despite his current situation, meeting Shimamoto again sets off a chain of events that eventually forces Hajime to choose between his wife and family or attempting to recapture the magic of the past.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Hajime, starting from his childhood in a small town in Japan. Here he meets a girl, Shimamoto, who is also an only child and suffers from polio, which causes her to drag her leg as she walks. They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together talking about their interests in life and listening to records on Shimamoto's stereo. They join different high schools and grow apart. They are reunited again at the age of 36, Hajime now the father of two children and owner of two successful jazz bars in Aoyama, the trendy part of Tokyo. With Shimamoto never giving any detail as to her own life and appearing only at random intervals, she haunts him as a constant 'what if'. Despite his current situation, meeting Shimamoto again sets off a chain of events that eventually forces Hajime to choose between his wife and family or attempting to recapture the magic of the past.
不仅再度出现了中国人的形象,更以象征手法,描绘了隐匿于日本社会纵深处的一种“恶”,隐含着作家对日本民族的批判和对于这个民族未来向何处去的担忧。
书中仍然采用村上春树最擅长的平行线结构,以即将去北京留学的女孩玛丽救助一名被日本恶客凌辱的中国女孩这一情节展开故事。与我们熟悉的村上小说不同,《天黑以后》不再是创造都市的落寞或奇遇,不再是把玩孤独,取代西方爵士乐和窗外霏霏细雨的是深夜11时52分开始发生在一座现代化大都市里的恶——因受害一方不敢报警而可能永远消失在异国夜幕下的恶,掩盖在衣冠楚楚下的普通人的恶。
天黑以后-简介 ······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东京,时间跨度只有晚上12点到早晨6点七个小时,采用两条平行线结构,分别叙述一对年轻的姐妹,一个在黑夜中昏睡,一个在思考和行动。
女孩十九岁,漂亮,是由不法中国人偷运到日本被迫接客的“妓女”。小说开始不久,悲惨场景就出现了:天黑以后她在情爱旅馆接客时,因突然来了月经而被一个叫白川的日本人打得鼻青脸肿,衣物也被抢走,赤身裸体蜷缩在墙角吞声掩泣,床单上满是血迹。半夜在餐馆里独自看书的女主人公玛丽因为会讲中国话,通过吹长号的大学生高桥的介绍,被旅馆女经理找来当翻译处理这场“麻烦”,故事情节由此铺展开去。
村上在书中塑造的白川,可以说是日本这个民族“恶”的典型,他敬业、勤奋、文质彬彬,但生活刻板,观念顽固,施暴后行若无事,还继续加班,丝毫没有作恶的意识。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教授在译后记中写道:“这种恶,既不同于恐怖分子的恶和极权主义的恶,又不同于太平洋彼岸霸权主义的恶,更不同于杀人放火等一般刑事犯罪分子的恶,它发生在日本社会又不局限于日本社会,因而是更应警惕的恶。”村上本人在写完《海边的卡夫卡》后,就表示自己下回“想写既是象征性的又有细部现实感那样的恶。归根到底,恶这个东西,是同卑鄙、怯懦、想象力匮乏等素质联系在一起的。”
Plot summary
Alienation, a recurring motif in the works of Murakami, is the central theme in this novel set in metropolitan Tokyo over the course of one night. Main characters include Mari, a 19-year-old student, who is spending the night reading in a Denny's. There she meets Takahashi, a trombone-playing student who loves Curtis Fuller's "Five Spot After Dark" song on Blues-ette; Takahashi knows Mari's sister Eri and insists that the group of them have hung out before. Meanwhile, Eri is being watched in her sleep by someone sinister.
Mari crosses ways with a retired female wrestler, now working as a manager in a love hotel (whom Takahashi knows and referred to Mari), a Chinese prostitute who has been beaten and stripped of everything in this same love hotel, and a sadistic computer expert.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a world between reality and dream.
Structure
The story is broken down in small chapters of varying length. An added element of interest—and perhaps a post-modern reference—is the fact that the book has a 'real-time' timeline, beginning at the early hours of the night.
Translations
A Russ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5, a Dutch version in 2006, Czech and Polish versions in 2007.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haracters)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5 and translated by Lai Ming-chu (zh:賴明珠), and the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5 and translated by Lin Shaohua (林少華 / 林少华) . It was published in French on January 4, 2007, as Le passage de la nuit by Éditions Belfon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was released on May 8, 2007.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special limited-edition hardback version exists, only available at Borders bookshops. In 2007 a Romanian version was also published by Polirom under the title In noapte. A Norweg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7 by Pax, translated by Ika Kaminka. A Portuguese version was released on November 2008 under the title "Os Passageiros da Noite" ("The Night Passengers"). In 2009 a Brazilian Portuguese version was released, titled "Após o Anoitecer". A Serb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8. Translator was Nataša Tomić, and it was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Kad padne noć. A Pers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9 by Ketebsaraye Nik, translated by Mahdi Ghabraee under the title "Pas az tariki". An Italian version was also released in 2008 by Einaudi, translated by Antonietta Pastore under the title "After Dark". The Spanish translation by Lourdes Porta, titled also "After Dark", was published in 2008 by Tusquets Editores under "Andanzas" series. In 2009, a Hebrew version translated by Mickey Ball was released by Kinneret Zmora Dvir. In 2009 Lithuan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under the name "Pernakt". It was translated by Ieva Susnytė.
书中仍然采用村上春树最擅长的平行线结构,以即将去北京留学的女孩玛丽救助一名被日本恶客凌辱的中国女孩这一情节展开故事。与我们熟悉的村上小说不同,《天黑以后》不再是创造都市的落寞或奇遇,不再是把玩孤独,取代西方爵士乐和窗外霏霏细雨的是深夜11时52分开始发生在一座现代化大都市里的恶——因受害一方不敢报警而可能永远消失在异国夜幕下的恶,掩盖在衣冠楚楚下的普通人的恶。
天黑以后-简介 ······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东京,时间跨度只有晚上12点到早晨6点七个小时,采用两条平行线结构,分别叙述一对年轻的姐妹,一个在黑夜中昏睡,一个在思考和行动。
女孩十九岁,漂亮,是由不法中国人偷运到日本被迫接客的“妓女”。小说开始不久,悲惨场景就出现了:天黑以后她在情爱旅馆接客时,因突然来了月经而被一个叫白川的日本人打得鼻青脸肿,衣物也被抢走,赤身裸体蜷缩在墙角吞声掩泣,床单上满是血迹。半夜在餐馆里独自看书的女主人公玛丽因为会讲中国话,通过吹长号的大学生高桥的介绍,被旅馆女经理找来当翻译处理这场“麻烦”,故事情节由此铺展开去。
村上在书中塑造的白川,可以说是日本这个民族“恶”的典型,他敬业、勤奋、文质彬彬,但生活刻板,观念顽固,施暴后行若无事,还继续加班,丝毫没有作恶的意识。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教授在译后记中写道:“这种恶,既不同于恐怖分子的恶和极权主义的恶,又不同于太平洋彼岸霸权主义的恶,更不同于杀人放火等一般刑事犯罪分子的恶,它发生在日本社会又不局限于日本社会,因而是更应警惕的恶。”村上本人在写完《海边的卡夫卡》后,就表示自己下回“想写既是象征性的又有细部现实感那样的恶。归根到底,恶这个东西,是同卑鄙、怯懦、想象力匮乏等素质联系在一起的。”
Plot summary
Alienation, a recurring motif in the works of Murakami, is the central theme in this novel set in metropolitan Tokyo over the course of one night. Main characters include Mari, a 19-year-old student, who is spending the night reading in a Denny's. There she meets Takahashi, a trombone-playing student who loves Curtis Fuller's "Five Spot After Dark" song on Blues-ette; Takahashi knows Mari's sister Eri and insists that the group of them have hung out before. Meanwhile, Eri is being watched in her sleep by someone sinister.
Mari crosses ways with a retired female wrestler, now working as a manager in a love hotel (whom Takahashi knows and referred to Mari), a Chinese prostitute who has been beaten and stripped of everything in this same love hotel, and a sadistic computer expert.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a world between reality and dream.
Structure
The story is broken down in small chapters of varying length. An added element of interest—and perhaps a post-modern reference—is the fact that the book has a 'real-time' timeline, beginning at the early hours of the night.
Translations
A Russ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5, a Dutch version in 2006, Czech and Polish versions in 2007.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haracters)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5 and translated by Lai Ming-chu (zh:賴明珠), and the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5 and translated by Lin Shaohua (林少華 / 林少华) . It was published in French on January 4, 2007, as Le passage de la nuit by Éditions Belfon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was released on May 8, 2007.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special limited-edition hardback version exists, only available at Borders bookshops. In 2007 a Romanian version was also published by Polirom under the title In noapte. A Norweg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7 by Pax, translated by Ika Kaminka. A Portuguese version was released on November 2008 under the title "Os Passageiros da Noite" ("The Night Passengers"). In 2009 a Brazilian Portuguese version was released, titled "Após o Anoitecer". A Serb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8. Translator was Nataša Tomić, and it was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Kad padne noć. A Pers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2009 by Ketebsaraye Nik, translated by Mahdi Ghabraee under the title "Pas az tariki". An Italian version was also released in 2008 by Einaudi, translated by Antonietta Pastore under the title "After Dark". The Spanish translation by Lourdes Porta, titled also "After Dark", was published in 2008 by Tusquets Editores under "Andanzas" series. In 2009, a Hebrew version translated by Mickey Ball was released by Kinneret Zmora Dvir. In 2009 Lithuanian version was published under the name "Pernakt". It was translated by Ieva Susnytė.
本书是作者篇幅最大的小说三部曲。 失业者冈田亨的妻子久美子在其兄长、众议员,黑暗势力代表人物绵谷升的胁迫下失踪了。冈田身边来了许多怪人:女巫师、 “意识娼妇”、失手使男友车祸死亡的少女、旧军人等。同时也发生了许多怪事。冈田到一口深井里冥思苦想后,出来在奇怪的母子“肉豆蔻”、“肉桂”的帮助下向绵谷升挑战,在虚幻中将其击伤,久美子又在现实中将其杀死。本书色彩诡异,规模宏大,虚实交叉,被称为当代的“一千零一夜”。 本书在1997年曾由译林出版,在读者中已具有一定影响。
Two chapters wer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er under the titles The Zoo Attack on July 31, 1995, and Another Way to Die on January 20, 1997. A slightly different vers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translated by Alfred Birnbaum was published in the collection The Elephant Vanishes under the title The Wind-up Bird and Tuesday's Women.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 name Noboru Wataya is used in Family Affair of The Elephant Vanishes, while having a similar personality and background, the character is not related to the one in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of the same name. Noboru Wataya is also used in Jay Rubin's translation of The Elephant Vanishes in The Elephant Vanishes.
The 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was released in three parts, which make up the three "books" of the single volume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1. Dorobō kasasagi hen (泥棒かささぎ編?)
2. Yogen suru tori hen (予言する鳥編?)
3. Torisashi otoko hen (鳥刺し男編?)
For this novel, Murakami received the Yomiuri Literary Award, which was awarded to him by one of his harshest former critics, Oe Kenzaburo.
Plot summary
The novel is about a low-key unemployed man, Toru Okada, whose cat runs away. A chain of events follow that prove that his seemingly mundane boring life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appears.
Main characters
While this book has many major and minor characters, these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 Toru Okada: The narrator and protagonist, Toru is a passive and often apathetic young man living in suburban Japan. He is Kumiko's husband and continually follows the orders or wishes of others. Currently unemployed, he is the embodiment of passivity.
* Kumiko Okada: Kumiko is Toru's wife and, as the breadwinner of the couple, is the more autonomous of the two. She works in the publishing business.
* Noboru Wataya: Noboru is Kumiko's older brother. He is presented as a mediagenic figure; the public loves him, but Toru cannot stand him. Noboru appears as an academic in the beginning, becomes a politician in the story, and has no apparent personal life. He is said to be hidden behind a façade — all style, and no substance. ("Noboru Wataya" is also the name Toru and Kumiko gave to their pet cat, whom Toru later renames Mackerel, like the fish; the character name also appeared in Family Affair, translated by Jay Rubin, of The Elephant Vanishes collection.)
* May Kasahara: May is a middleteen girl who should be in school, but, by choice, is not. Toru and May carry on a fairly constant exchange throughout a good deal of the novel; when May is not present, she writes to him (though the reader can peruse them, her letters never reach him). Their conversations in person are often bizarre and revolve around death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human life. Even more bizarre is the cheerful and decidedly non-serious air with which these conversations take place.
* Lieutenant Mamiya: Mamiya was an officer during the Japanese military efforts in Manchukuo, and meets Toru while carrying out the particulars of Mr. Honda's will. He has been emotionally scarred by witnessing the flaying of a superior officer and several nights spent in a dried-up well. He tells Toru his story both in person and in letters.
* Malta Kano: Malta Kano is a medium of sorts who changed her name to "Malta" after performing some kind of "austerities" on the island of Malta for some time. She is enlisted by Kumiko to help the Okadas find their missing cat.
* Creta Kano: Malta's younger sister and apprentice of sorts, she describes herself as a "prostitute of the mind." Disturbingly, for Toru, Creta has a nearly identical face and figure to Kumiko.
* Nutmeg Akasaka: Nutmeg first meets Toru as he sits on a bench watching people's faces every day in Shinjuku. The second time they meet she is attracted to the blue-black mark on his right cheek. She and Toru share a few strange coincidences: the wind-up bird in Toru's yard and the blue-black cheek mark appear in Nutmeg's World War II-related stories, and also Nutmeg's father and Lieutenant Mamiya (an acquaintance of Toru's) are linked by World War II. "Nutmeg Akasaka" is a pseudonym she chose for herself after insisting to Toru that her "real" name is irrelevant. Her real name is never mentioned in the novel.
* Cinnamon Akasaka: Cinnamon is Nutmeg's adult son who hasn't spoken since age 6. He communicates through a system of hand movements and mouthed words. Somehow, people who've just met him (who presumably have never lipread or used sign language) find him perfectly comprehensible. "Cinnamon," too, is a pseudonym created by Nutmeg.
Missing chapters
Two chapters from the third volume of the original three-volume Japanese paperback edition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one of the chapters near the excluded two was moved ahead of another chapter, taking it out of the context of the original order.
The two missing chapters elabora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ru Okada and Creta Kano, and a "hearing" of the wind-up bird as Toru burns a box of Kumiko's belongings.
Translati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ovel was carried out by Jay Rubin.
It must also be noted that in addition to very not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Japa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Japanese hardcover and paperback editions.
Further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editions, but these are much more superficial.
The German translation by Giovanni and Ditte Bandini is based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not on the Japanese original.
Book information
* Murakami, Haruki.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translated by Jay Rubin. ISBN 0-679-77543-9.
* Murakami, Haruki.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translated by Jay Rubin. ISBN 1-86046-581-1.
Two chapters wer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er under the titles The Zoo Attack on July 31, 1995, and Another Way to Die on January 20, 1997. A slightly different vers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translated by Alfred Birnbaum was published in the collection The Elephant Vanishes under the title The Wind-up Bird and Tuesday's Women.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 name Noboru Wataya is used in Family Affair of The Elephant Vanishes, while having a similar personality and background, the character is not related to the one in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of the same name. Noboru Wataya is also used in Jay Rubin's translation of The Elephant Vanishes in The Elephant Vanishes.
The 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was released in three parts, which make up the three "books" of the single volume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1. Dorobō kasasagi hen (泥棒かささぎ編?)
2. Yogen suru tori hen (予言する鳥編?)
3. Torisashi otoko hen (鳥刺し男編?)
For this novel, Murakami received the Yomiuri Literary Award, which was awarded to him by one of his harshest former critics, Oe Kenzaburo.
Plot summary
The novel is about a low-key unemployed man, Toru Okada, whose cat runs away. A chain of events follow that prove that his seemingly mundane boring life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appears.
Main characters
While this book has many major and minor characters, these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 Toru Okada: The narrator and protagonist, Toru is a passive and often apathetic young man living in suburban Japan. He is Kumiko's husband and continually follows the orders or wishes of others. Currently unemployed, he is the embodiment of passivity.
* Kumiko Okada: Kumiko is Toru's wife and, as the breadwinner of the couple, is the more autonomous of the two. She works in the publishing business.
* Noboru Wataya: Noboru is Kumiko's older brother. He is presented as a mediagenic figure; the public loves him, but Toru cannot stand him. Noboru appears as an academic in the beginning, becomes a politician in the story, and has no apparent personal life. He is said to be hidden behind a façade — all style, and no substance. ("Noboru Wataya" is also the name Toru and Kumiko gave to their pet cat, whom Toru later renames Mackerel, like the fish; the character name also appeared in Family Affair, translated by Jay Rubin, of The Elephant Vanishes collection.)
* May Kasahara: May is a middleteen girl who should be in school, but, by choice, is not. Toru and May carry on a fairly constant exchange throughout a good deal of the novel; when May is not present, she writes to him (though the reader can peruse them, her letters never reach him). Their conversations in person are often bizarre and revolve around death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human life. Even more bizarre is the cheerful and decidedly non-serious air with which these conversations take place.
* Lieutenant Mamiya: Mamiya was an officer during the Japanese military efforts in Manchukuo, and meets Toru while carrying out the particulars of Mr. Honda's will. He has been emotionally scarred by witnessing the flaying of a superior officer and several nights spent in a dried-up well. He tells Toru his story both in person and in letters.
* Malta Kano: Malta Kano is a medium of sorts who changed her name to "Malta" after performing some kind of "austerities" on the island of Malta for some time. She is enlisted by Kumiko to help the Okadas find their missing cat.
* Creta Kano: Malta's younger sister and apprentice of sorts, she describes herself as a "prostitute of the mind." Disturbingly, for Toru, Creta has a nearly identical face and figure to Kumiko.
* Nutmeg Akasaka: Nutmeg first meets Toru as he sits on a bench watching people's faces every day in Shinjuku. The second time they meet she is attracted to the blue-black mark on his right cheek. She and Toru share a few strange coincidences: the wind-up bird in Toru's yard and the blue-black cheek mark appear in Nutmeg's World War II-related stories, and also Nutmeg's father and Lieutenant Mamiya (an acquaintance of Toru's) are linked by World War II. "Nutmeg Akasaka" is a pseudonym she chose for herself after insisting to Toru that her "real" name is irrelevant. Her real name is never mentioned in the novel.
* Cinnamon Akasaka: Cinnamon is Nutmeg's adult son who hasn't spoken since age 6. He communicates through a system of hand movements and mouthed words. Somehow, people who've just met him (who presumably have never lipread or used sign language) find him perfectly comprehensible. "Cinnamon," too, is a pseudonym created by Nutmeg.
Missing chapters
Two chapters from the third volume of the original three-volume Japanese paperback edition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one of the chapters near the excluded two was moved ahead of another chapter, taking it out of the context of the original order.
The two missing chapters elabora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ru Okada and Creta Kano, and a "hearing" of the wind-up bird as Toru burns a box of Kumiko's belongings.
Translati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ovel was carried out by Jay Rubin.
It must also be noted that in addition to very not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Japa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Japanese hardcover and paperback editions.
Further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editions, but these are much more superficial.
The German translation by Giovanni and Ditte Bandini is based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not on the Japanese original.
Book information
* Murakami, Haruki.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translated by Jay Rubin. ISBN 0-679-77543-9.
* Murakami, Haruki.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translated by Jay Rubin. ISBN 1-86046-581-1.
一头控制全日本的超能力羊失踪了,它的宿主、黑社会头子命在旦夕。潦倒的东京青年职员无意中得到羊的照片,不料就此成了黑社会的胁迫对象,携着女友踏上了寻羊冒险之旅。在北海道的雪山绝地,他终于到了照片的拍摄者——不,那只是其阴魂,因为这位绰号“鼠”的朋友,已经与那罪恶之源同归于尽了。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继处女作《且听风吟》 、《1973年的弹珠游戏》后的第三部小说,与上述两部作品构成“我与鼠”系列三部曲。《寻羊冒险记》是第三部,用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奇特之笔,打开了日本的新文学之门。小说极富寓言性与神话色彩,作者认为该小说的创作“顺利到最后,在恰到火候处止笔”。《寻羊冒险记》是村上的第一部够规模的长篇,村上因此获得了野间文艺新人赏。
In A Wild Sheep Chase, Murakami blends elements of American and English literature with Japanese contexts, exploring post-WWII Japanese cultural identity. The book is part mystery and part fantasy with a postmodern twist.
Plot summary
This mock-detective tale follows an unnamed Japanese man through Tokyo and Hokkaidō in 1978. The passive, chain-smoking main character gets swept away on an adventure that leads him on a hunt for a sheep that hasn’t been seen for years. The apathetic protagonist meets a woman with magically seductive ears and a strange man who dresses as a sheep and talks in slurs; in this way there are elements of Japanese animism or Shinto.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narrator into the hunt and repeated references to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raise connections to "The Red-Headed League."
Sequel
Murakami wrote a sequel to this book, entitled Dance Dance Dance, which also follows the adventures of the unnamed protagonist and the Sheep Man. However, its plot, tone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characters are sufficiently different that Dance Dance Dance can be seen as separate from the "Trilogy of the Rat."
Awards
* Noma Literary Newcomer's Prize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继处女作《且听风吟》 、《1973年的弹珠游戏》后的第三部小说,与上述两部作品构成“我与鼠”系列三部曲。《寻羊冒险记》是第三部,用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奇特之笔,打开了日本的新文学之门。小说极富寓言性与神话色彩,作者认为该小说的创作“顺利到最后,在恰到火候处止笔”。《寻羊冒险记》是村上的第一部够规模的长篇,村上因此获得了野间文艺新人赏。
In A Wild Sheep Chase, Murakami blends elements of American and English literature with Japanese contexts, exploring post-WWII Japanese cultural identity. The book is part mystery and part fantasy with a postmodern twist.
Plot summary
This mock-detective tale follows an unnamed Japanese man through Tokyo and Hokkaidō in 1978. The passive, chain-smoking main character gets swept away on an adventure that leads him on a hunt for a sheep that hasn’t been seen for years. The apathetic protagonist meets a woman with magically seductive ears and a strange man who dresses as a sheep and talks in slurs; in this way there are elements of Japanese animism or Shinto.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narrator into the hunt and repeated references to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raise connections to "The Red-Headed League."
Sequel
Murakami wrote a sequel to this book, entitled Dance Dance Dance, which also follows the adventures of the unnamed protagonist and the Sheep Man. However, its plot, tone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characters are sufficiently different that Dance Dance Dance can be seen as separate from the "Trilogy of the Rat."
Awards
* Noma Literary Newcomer's Prize
传说,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大得会让人迷路的森林。那种,人进得去却出不来的巨大原始森林。
风靡60年代的甲壳虫乐队唱出了名闻世界的曲子 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 这些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贴己而朦胧,撩人又莫名。
挪威的森林-小说简介
1987年村上春树又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都说20岁是最好的年华。青葱岁月里的惊涛骇浪,也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我们试图说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却终于在一番挣扎之后发现,当一切都过于清晰、详尽,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幸好有村上春树,有 Beatles,有——《挪威的森林》。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年轻时代特有的伤感和激情,说出我们一直想说出的话,那些纯真年代的——爱的物语
关于青春的记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然而那些岁月里的感伤、沉醉却是如此相同,在生命中深深的留下烙印。38岁的渡边在飞机客舱里听到Beatles乐队的曲子《挪威的森林》时,一下子陷入往事,无法自已。音乐早已了无痕迹的渗入生命,在不设防的时候突然出现,牵动心中微微的疼痛。即使历经十八年的沧桑,20岁时的风景依然鲜明如昨。渡边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仍然记得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那时空气里弥漫着青春的芬芳气息。
渡边的20岁同大多数人的20岁一样,上寄宿学校,与三两个知交一起消磨时光,当然还有,恋爱。日子缓缓地流淌,年轻生命的水流总是新鲜、动荡的,不时有一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突如其来的意外。
成长是永远咀嚼不尽的话题。我们都有相同的体验——恋爱中的喜悦、甜蜜、忧伤和迷乱,对一切装模作样的言行举止的不满和嘲笑,难以和外面世界沟通的茫然无措。
我们在渡边、直子、绿子、木月、永泽、初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看到了他,看到了她。在渡边的困惑和迷乱中,我们轻触到一颗纤细易感的心,一如我们自己。
年轻脆弱的心灵有一双易折的翅膀。直子和木月在自我封闭的“无人岛上”长大,想要同化到外部世界中去的努力始终不能成功,最后终究要偿还成长的艰辛。木月以自杀的方式解脱,十七岁的生命嘎然停顿;直子在疗养院仍然未能治愈自己,也自行中断了年轻的生命。生与死之间仿佛只有薄薄的一纸之隔。直子的姐姐和初美虽然是人们眼中出类拔萃的典范,却也有着难解的心结而走上了不归路。不同的道路最后却是殊途同归。死亡离得如此之近,带着宿命的悲哀和铅灰色
的沉重。
然而年轻毕竟是年轻。
渡边的青春岁月里仍然风景无限好。除了世外桃源般的疗养院里的直子,仍有一个生动活泼的绿子为他的生活涂上一抹鲜明的色彩。渡边和绿子在天台上喝酒唱歌,带着年轻特有的一份悠闲神气观望远处,绿子弹着吉它唱自己写的歌,歌词不知所云又生动鲜活。渡边去医院探望绿子的父亲,嚼着生黄瓜,声声脆响中散发着质朴、新鲜的生命力的清香。对于渡边而言,爱穿短裙、思维跳跃的绿子是他与现实环境相联系的媒介,正如当初木月和直子试图通过他进入外部世界一样,然而渡边却跨过了那道鸿沟。他站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在“哪里也不是的处所”连连呼唤着绿子。
少年时的渡边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有过朦胧的意识和暗暗的念头。适合穿深蓝色连衣裙戴金耳环、风度高贵的初美,对于渡边是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是少年时代懵懂无知的“自身的一部分”。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片断从眼前缓缓掠过,带着温暖、亲切的气息,唤起心底里深深的共鸣。
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电影画面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
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Beatles 乐队的曲子在十八年后依然动人,唤醒了青春的记忆。渡边细细梳理往事时,感到一阵巨大的悲怆。那份伤感和悲怆源于生命中重要东西的丢失,当时丝毫不曾察觉,意识到这一切时已是多年以后,物是人非。人生的伤感和温情在字里行间流淌,让人和作者一起沉浸在那份情怀之中。成长的艰辛和苦涩是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底片,那些熟悉的场景、似曾相识的感受和体验轻轻拨动心弦,荡漾起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阵阵震撼心灵的余音久久回响,如缕不绝。
《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在日本已销出760余万册(1996年统计),这在只有一亿多人口的日本是一个奇迹,平均每十五个日本人就有一人有这本书。在中国的统计数字不一,但常见说法是三百多万。最近常在上海,有时也去北京出差,看到《挪威的森林》在北京风入松、上海书城等著名书店排行榜上,屹立前十名近一年时间,而这股购书热潮还在如火如荼地高涨着。
书中人物
渡边---我可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到处有的是。
直子---以前我是这样活过来的。如今也只能这样活下去。
绿子---介于“不充分”和“完全不够之间吧”。我总是感到饥渴,真想拼着劲儿地得到一次爱......
经典场景
漫步于东京街头
遇见绿子
午饭后的火灾
月光中的裸体
雨中之吻
旅行,直子死了,绿子剩下
呼唤,"我现在哪里?"
投票
书中提到的
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歌曲:
Norwegian Wood
Michelle(米歇尔)
Nowhere Man
Yesterday
爵士乐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1949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早稻田大学戏剧系毕业,1979年以第一部创作小说《听风的歌》得到当年日本的群像新人奖。获得野间文艺新人奖和谷崎润一郎奖的作品――《挪 威的森林》――迄今卖了超过700万本,使作者成为日本最畅销的作家。村上春树曾翻译F.s cott Fitzgerald,Paul Theroux,John lrving 及Raymond chandler的小说,九十年代 在美国普林顿大学和Tufts University任客座讲师。
歌手伍佰也唱了一首叫《挪威的森林》的歌。
挪威的森林
词曲:吴俊霖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试着将它慢慢溶化
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无瑕
是否依然为我丝丝牵挂
依然爱我无法自拔
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过的地方啊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
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着你不愿提起的回忆
(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
你说真心总是可以从头
真爱总是可以长久
为你的眼神还有孤独时的落寞
是否我只是你一种寄托
填满你感情的缺口
心中那片森林何时能让我停留
或许我 不该问 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
只是爱你的心超出了界线
我想拥有你所有的一切
应该是 我不该问 不该让你再将往事重提
只是心中枷锁 该如何才能解脱
The novel is set in Tokyo during the late 1960s, a time when Japanese students, like those of many other nations, were protesting against the established order. While it serves as the backdrop against which the events of the novel unfold, Murakami (through the eyes of Toru and Midori) portrays the student movement as largely weak-willed and hypocritical.
Part of the novel was later published in the collection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under the title Firefly.
Norwegian Wood was hugely popular with Japanese youth and made Murakami somewhat of a superstar in his native country (apparently much to his dismay at the time).
Despite its mainstream popularity in Japan, Murakami's established readership saw Norwegian Wood as an unwelcome departure from his by-then established style of energetic prose flavoured with the unexpected and supernatural (as exemplified by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released two years earlier); as translator Jay Rubin observes in the translator's note to the 2000 English edition, Norwegian Wood retains much of the complexity and symbolism characteristic of Murakami's work and is thus "by no means just a love story."
风靡60年代的甲壳虫乐队唱出了名闻世界的曲子 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 这些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贴己而朦胧,撩人又莫名。
挪威的森林-小说简介
1987年村上春树又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都说20岁是最好的年华。青葱岁月里的惊涛骇浪,也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我们试图说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却终于在一番挣扎之后发现,当一切都过于清晰、详尽,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幸好有村上春树,有 Beatles,有——《挪威的森林》。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年轻时代特有的伤感和激情,说出我们一直想说出的话,那些纯真年代的——爱的物语
关于青春的记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然而那些岁月里的感伤、沉醉却是如此相同,在生命中深深的留下烙印。38岁的渡边在飞机客舱里听到Beatles乐队的曲子《挪威的森林》时,一下子陷入往事,无法自已。音乐早已了无痕迹的渗入生命,在不设防的时候突然出现,牵动心中微微的疼痛。即使历经十八年的沧桑,20岁时的风景依然鲜明如昨。渡边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仍然记得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那时空气里弥漫着青春的芬芳气息。
渡边的20岁同大多数人的20岁一样,上寄宿学校,与三两个知交一起消磨时光,当然还有,恋爱。日子缓缓地流淌,年轻生命的水流总是新鲜、动荡的,不时有一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突如其来的意外。
成长是永远咀嚼不尽的话题。我们都有相同的体验——恋爱中的喜悦、甜蜜、忧伤和迷乱,对一切装模作样的言行举止的不满和嘲笑,难以和外面世界沟通的茫然无措。
我们在渡边、直子、绿子、木月、永泽、初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看到了他,看到了她。在渡边的困惑和迷乱中,我们轻触到一颗纤细易感的心,一如我们自己。
年轻脆弱的心灵有一双易折的翅膀。直子和木月在自我封闭的“无人岛上”长大,想要同化到外部世界中去的努力始终不能成功,最后终究要偿还成长的艰辛。木月以自杀的方式解脱,十七岁的生命嘎然停顿;直子在疗养院仍然未能治愈自己,也自行中断了年轻的生命。生与死之间仿佛只有薄薄的一纸之隔。直子的姐姐和初美虽然是人们眼中出类拔萃的典范,却也有着难解的心结而走上了不归路。不同的道路最后却是殊途同归。死亡离得如此之近,带着宿命的悲哀和铅灰色
的沉重。
然而年轻毕竟是年轻。
渡边的青春岁月里仍然风景无限好。除了世外桃源般的疗养院里的直子,仍有一个生动活泼的绿子为他的生活涂上一抹鲜明的色彩。渡边和绿子在天台上喝酒唱歌,带着年轻特有的一份悠闲神气观望远处,绿子弹着吉它唱自己写的歌,歌词不知所云又生动鲜活。渡边去医院探望绿子的父亲,嚼着生黄瓜,声声脆响中散发着质朴、新鲜的生命力的清香。对于渡边而言,爱穿短裙、思维跳跃的绿子是他与现实环境相联系的媒介,正如当初木月和直子试图通过他进入外部世界一样,然而渡边却跨过了那道鸿沟。他站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在“哪里也不是的处所”连连呼唤着绿子。
少年时的渡边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有过朦胧的意识和暗暗的念头。适合穿深蓝色连衣裙戴金耳环、风度高贵的初美,对于渡边是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是少年时代懵懂无知的“自身的一部分”。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片断从眼前缓缓掠过,带着温暖、亲切的气息,唤起心底里深深的共鸣。
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电影画面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
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Beatles 乐队的曲子在十八年后依然动人,唤醒了青春的记忆。渡边细细梳理往事时,感到一阵巨大的悲怆。那份伤感和悲怆源于生命中重要东西的丢失,当时丝毫不曾察觉,意识到这一切时已是多年以后,物是人非。人生的伤感和温情在字里行间流淌,让人和作者一起沉浸在那份情怀之中。成长的艰辛和苦涩是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底片,那些熟悉的场景、似曾相识的感受和体验轻轻拨动心弦,荡漾起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阵阵震撼心灵的余音久久回响,如缕不绝。
《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在日本已销出760余万册(1996年统计),这在只有一亿多人口的日本是一个奇迹,平均每十五个日本人就有一人有这本书。在中国的统计数字不一,但常见说法是三百多万。最近常在上海,有时也去北京出差,看到《挪威的森林》在北京风入松、上海书城等著名书店排行榜上,屹立前十名近一年时间,而这股购书热潮还在如火如荼地高涨着。
书中人物
渡边---我可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到处有的是。
直子---以前我是这样活过来的。如今也只能这样活下去。
绿子---介于“不充分”和“完全不够之间吧”。我总是感到饥渴,真想拼着劲儿地得到一次爱......
经典场景
漫步于东京街头
遇见绿子
午饭后的火灾
月光中的裸体
雨中之吻
旅行,直子死了,绿子剩下
呼唤,"我现在哪里?"
投票
书中提到的
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歌曲:
Norwegian Wood
Michelle(米歇尔)
Nowhere Man
Yesterday
爵士乐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1949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早稻田大学戏剧系毕业,1979年以第一部创作小说《听风的歌》得到当年日本的群像新人奖。获得野间文艺新人奖和谷崎润一郎奖的作品――《挪 威的森林》――迄今卖了超过700万本,使作者成为日本最畅销的作家。村上春树曾翻译F.s cott Fitzgerald,Paul Theroux,John lrving 及Raymond chandler的小说,九十年代 在美国普林顿大学和Tufts University任客座讲师。
歌手伍佰也唱了一首叫《挪威的森林》的歌。
挪威的森林
词曲:吴俊霖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试着将它慢慢溶化
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无瑕
是否依然为我丝丝牵挂
依然爱我无法自拔
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过的地方啊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
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着你不愿提起的回忆
(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
你说真心总是可以从头
真爱总是可以长久
为你的眼神还有孤独时的落寞
是否我只是你一种寄托
填满你感情的缺口
心中那片森林何时能让我停留
或许我 不该问 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
只是爱你的心超出了界线
我想拥有你所有的一切
应该是 我不该问 不该让你再将往事重提
只是心中枷锁 该如何才能解脱
The novel is set in Tokyo during the late 1960s, a time when Japanese students, like those of many other nations, were protesting against the established order. While it serves as the backdrop against which the events of the novel unfold, Murakami (through the eyes of Toru and Midori) portrays the student movement as largely weak-willed and hypocritical.
Part of the novel was later published in the collection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under the title Firefly.
Norwegian Wood was hugely popular with Japanese youth and made Murakami somewhat of a superstar in his native country (apparently much to his dismay at the time).
Despite its mainstream popularity in Japan, Murakami's established readership saw Norwegian Wood as an unwelcome departure from his by-then established style of energetic prose flavoured with the unexpected and supernatural (as exemplified by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released two years earlier); as translator Jay Rubin observes in the translator's note to the 2000 English edition, Norwegian Wood retains much of the complexity and symbolism characteristic of Murakami's work and is thus "by no means just a love story."
二十二岁那年春天堇有生以来第一次堕入恋情。那是一场以排山倒海之势掠过无边草原的龙卷风般迅猛的恋情。它片甲不留地摧毁路上一切障碍,又将其接二连三卷上高空……那完全是一种纪念碑式的爱。而爱恋的对象比她年长十七岁,已婚,且同是女性。”这是村上春树1999年新作《斯普特尼克恋人》的开头。小说情境依然那么孤独、空虚、无奈、苦闷和怅惘,而作者的笔触则更神奇地指向自己——“自己”究竟是什么?归宿在何方?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部自我质疑、自我守望、自我探求的小说,同性恋只是其借用的外衣。
Plot summary
The heroine of the novel is an aspiring author named Sumire, who falls in love with an older woman, Miu, who appears to like Sumire for certain qualities, though she has no time for Sumire's aspirations and ideals. The third character is the unnamed narrator,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referred to twice by Sumire only as 'K', who is in love with Sumire, though Sumire does not requite his feelings.
While Sumire is an emotional and spontaneous individual who often appears to be a misfit in society, "K", the narrator, is a person who has through sheer force of will moulded himself into another person, one who integrates seamlessly into the wider society and culture around him, and the transition leaves him emotionally stunted and unable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When Sumire is also, through her interaction with Miu, forcibly shaped into a person other than she is, the transformation is neither permanent nor successful, and Sumire disappears without ever being found or seen again while holidaying with Miu in Greece, with tragic, haunting consequences for Miu in particular.
Themes
Sputnik Sweetheart is essentially a three-character novel. Uncharacteristically slim for a Murakami novel, it is the first novel in which Murakami explores lesbianism in depth, though the principal themes are still familiar ones to the Japanese author's faithful following: the effects of prolonged loneliness and alienation, growing up emotionally stunted in a densely populated and overwhelmingly conformist society,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following one's dreams and clamping down on them in order to assimilate into society.
The book's major themes include loneliness and people's inability to truly know themselves or the people they love. This is symbolized by the recurring metaphor of the Sputnik satellites orbiting at a distance from the earth. As in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and Dance Dance Dance, Murakami uses (or rather, suggests) alternate worlds as a plot device. "K", the narrator, is a markedly different protagonist from those of Murakami's other novels. He is considerably less given to or adept at wisecracks, maintains a respectable and stable profession as a schoolteacher, and is less self-confident and much more introverted and conflicted than any other Murakami protagonist.
Many elements of the plot remain deliberately unresolved, contributing to the idea that true knowledge is elusive, and actual events of the story are obscured in favour of the characters' perceptions.
The book ends with the theme of The Telephone, which appears in numerous books by Murakami, usually when telephoning from a far-away place, whose location is unclear.
In popular culture
The book is mentioned in the movie "Paris, Je T'aime." A passage of the book was also used in channel 4's tv drama Nearly Famous.
Plot summary
The heroine of the novel is an aspiring author named Sumire, who falls in love with an older woman, Miu, who appears to like Sumire for certain qualities, though she has no time for Sumire's aspirations and ideals. The third character is the unnamed narrator,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referred to twice by Sumire only as 'K', who is in love with Sumire, though Sumire does not requite his feelings.
While Sumire is an emotional and spontaneous individual who often appears to be a misfit in society, "K", the narrator, is a person who has through sheer force of will moulded himself into another person, one who integrates seamlessly into the wider society and culture around him, and the transition leaves him emotionally stunted and unable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When Sumire is also, through her interaction with Miu, forcibly shaped into a person other than she is, the transformation is neither permanent nor successful, and Sumire disappears without ever being found or seen again while holidaying with Miu in Greece, with tragic, haunting consequences for Miu in particular.
Themes
Sputnik Sweetheart is essentially a three-character novel. Uncharacteristically slim for a Murakami novel, it is the first novel in which Murakami explores lesbianism in depth, though the principal themes are still familiar ones to the Japanese author's faithful following: the effects of prolonged loneliness and alienation, growing up emotionally stunted in a densely populated and overwhelmingly conformist society,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following one's dreams and clamping down on them in order to assimilate into society.
The book's major themes include loneliness and people's inability to truly know themselves or the people they love. This is symbolized by the recurring metaphor of the Sputnik satellites orbiting at a distance from the earth. As in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and Dance Dance Dance, Murakami uses (or rather, suggests) alternate worlds as a plot device. "K", the narrator, is a markedly different protagonist from those of Murakami's other novels. He is considerably less given to or adept at wisecracks, maintains a respectable and stable profession as a schoolteacher, and is less self-confident and much more introverted and conflicted than any other Murakami protagonist.
Many elements of the plot remain deliberately unresolved, contributing to the idea that true knowledge is elusive, and actual events of the story are obscured in favour of the characters' perceptions.
The book ends with the theme of The Telephone, which appears in numerous books by Murakami, usually when telephoning from a far-away place, whose location is unclear.
In popular culture
The book is mentioned in the movie "Paris, Je T'aime." A passage of the book was also used in channel 4's tv drama Nearly Famous.
《海边的卡夫卡》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小说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 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而弑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Plot summary
Comprising two distinct but interrelated plots, the narrative runs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two, taking up each plotline in alternating chapters.
The odd chapters tell the 15 year old Kafka's story as he runs away from his father's house to escape an Oedipal curse and to embark upon a quest to find his mother and sister. After a series of adventures, he finds shelter in a quiet, private library in Takamatsu, run by the distant and aloof Miss Saeki and the androgynous Oshima. There he spends his days reading the unabridged Richard Francis Burton translation of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an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Natsume Sōseki until the police begin inquiring after him in connection with a brutal murder.
The even chapters tell Nakata's story. Due to his uncanny abilities, he has found part-time work in his old age as a finder of lost cats (a clear reference to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The case of one particular lost cat puts him on a path that ultimately takes him far away from his home, ending up on the roa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He befriends a truck-driver named Hoshino. Hoshino takes him on as a passenger in his truck and soon becomes very attached to the old man.
Nakata and Kafka are on a collision course throughout the novel, but their convergence takes place as much on a metaphysical plane as it does in reality and, in fact, that can be said of the novel itself. Due to the Oedipal theme running through much of the novel, Kafka on the Shore has been called a modern Greek tragedy.
Major themes
Kafka on the Shore demonstrates Murakami's typical blend of popular culture, quotidian detail, magical realism, suspense, humor, an involved and at times confusing plot, and potent sexuality. It also features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Japanese religious traditions, particularly Shinto. The main characters are significant departures from the typical protagonist of a Murakami novel, such as Toru Watanabe of Norwegian Wood and Toru Okada of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who are typically in their 20s or 30s and have rather humdrum personalities. However, many of the same themes re-occur in Kafka on the Shore as were first developed in these and other previous novels.
The power and beauty of music as a communicative medium is a central theme of the novel—the very title comes from a pop song Kafka is given on a record in the library. The music of Beethoven, specifically the Archduke Trio is also used as a redemptive metaphor. Among other prominent themes are: the virtues of self-su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the relation of dreams and reality, the specter of the heritage of World War II, the threat of fate, the uncertain grip of prophecy, and the power of nature.
G. W. F. Hegel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book and is referenced directly at one point. Dialectics (Thesis, antithesis, synthesis) in particular play a role.
Characters
Humans
* Kafka Tamura: Clearly named in honor of the Czech writer Franz Kafka, Kafka is a "cool, tall, fifteen-year-old boy lugging a backpack and a bunch of obsessions" and the son of the famous sculptor Koichi Tamura. His mother and sister left the family almost before he became conscious of them. He occasionally interacts with a hectoring, exhortative alter ego "The boy named Crow" (as told in the story, although jackdaw is closer to Czech meaning). Crow tells himself throughout the novel that he must be "the toughest fifteen-year-old in the world."
* Satoru Nakata: Nakata lost many of his mental faculties when, as one of sixteen schoolchildren out on a mushroom-gathering field-trip toward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he was rendered unconscious following a mysterious flash of light in the sky . Unlike the other children, who lost consciousness briefly, Nakata remained unconscious for many weeks, and, upon finally awakening, found that his memory and his ability to read had disappeared, as well as his higher intellectual functions. In their place, Nakata found he was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cats. Nakata and Kafka may also b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person.
* Oshima: A 21-year-old, gay female-to-male transsexual. He is a librarian and an owner of a mountain retreat who becomes close to Kafka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e novel; also a haemophiliac.
* Hoshino: A truck driver in his mid-twenties. He befriends Nakata, due to his resemblance to his own grandfather, and transports and assists Nakata towards his uncertain goal.
* Miss Saeki: The manager of a private library, where Oshima works and where Kafka lives through much of the novel. She was previously a singer, and performed the song "Kafka on the Shore", which unites many of the novel's themes and gives it its title. She may also be Kafka's mother.
* Sakura: A young woman Kafka meets on the bus who helps him later on. She may be his sister.
* Johnnie Walker: A cat killer who plans to make a flute out of cats' souls. He may also be Kafka's father, the renowned sculptor Koichi Tamura. His name is taken from Johnnie Walker, a brand of Scotch whisky, and he dresses to appear like the man featured in the brand's logo.
* Colonel Sanders: A "concept" who takes the form of a pimp or hustler. He is named after, and appears similar to, Harland Sanders, the founder and face of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ats
* Goma: A lost cat owned by Mrs. Koizumi.
* Kawamura: A cat who was addled after being hit by a bicycle. Though they can communicate, Nakata is unable to understand Kawamura's repetitive and strange sentences.
* Mimi: An intelligent Siamese cat.
* Okawa: A tabby cat.
* Toro: A black cat.
Understanding the novel
After the novel's release, Murakami's Japanese publisher set up a website allowing readers to submit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meaning of the book. 8,000 questions were received and Murakami responded personally to about 1,200 of them. In an interview posted on his English language website, Murakami states that the secret to understanding the novel lies in reading it multiple times: "Kafka on the Shore contains several riddles, but there aren't any solutions provided. Instead, several of these riddles combine, and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 the possibility of a solution takes shape. And the form this solution takes will be different for each reader. To put it another way, the riddles function as part of the solution. It's hard to explain, but that's the kind of novel I set out to write".
Plot summary
Comprising two distinct but interrelated plots, the narrative runs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two, taking up each plotline in alternating chapters.
The odd chapters tell the 15 year old Kafka's story as he runs away from his father's house to escape an Oedipal curse and to embark upon a quest to find his mother and sister. After a series of adventures, he finds shelter in a quiet, private library in Takamatsu, run by the distant and aloof Miss Saeki and the androgynous Oshima. There he spends his days reading the unabridged Richard Francis Burton translation of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an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Natsume Sōseki until the police begin inquiring after him in connection with a brutal murder.
The even chapters tell Nakata's story. Due to his uncanny abilities, he has found part-time work in his old age as a finder of lost cats (a clear reference to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The case of one particular lost cat puts him on a path that ultimately takes him far away from his home, ending up on the roa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He befriends a truck-driver named Hoshino. Hoshino takes him on as a passenger in his truck and soon becomes very attached to the old man.
Nakata and Kafka are on a collision course throughout the novel, but their convergence takes place as much on a metaphysical plane as it does in reality and, in fact, that can be said of the novel itself. Due to the Oedipal theme running through much of the novel, Kafka on the Shore has been called a modern Greek tragedy.
Major themes
Kafka on the Shore demonstrates Murakami's typical blend of popular culture, quotidian detail, magical realism, suspense, humor, an involved and at times confusing plot, and potent sexuality. It also features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Japanese religious traditions, particularly Shinto. The main characters are significant departures from the typical protagonist of a Murakami novel, such as Toru Watanabe of Norwegian Wood and Toru Okada of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who are typically in their 20s or 30s and have rather humdrum personalities. However, many of the same themes re-occur in Kafka on the Shore as were first developed in these and other previous novels.
The power and beauty of music as a communicative medium is a central theme of the novel—the very title comes from a pop song Kafka is given on a record in the library. The music of Beethoven, specifically the Archduke Trio is also used as a redemptive metaphor. Among other prominent themes are: the virtues of self-su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the relation of dreams and reality, the specter of the heritage of World War II, the threat of fate, the uncertain grip of prophecy, and the power of nature.
G. W. F. Hegel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book and is referenced directly at one point. Dialectics (Thesis, antithesis, synthesis) in particular play a role.
Characters
Humans
* Kafka Tamura: Clearly named in honor of the Czech writer Franz Kafka, Kafka is a "cool, tall, fifteen-year-old boy lugging a backpack and a bunch of obsessions" and the son of the famous sculptor Koichi Tamura. His mother and sister left the family almost before he became conscious of them. He occasionally interacts with a hectoring, exhortative alter ego "The boy named Crow" (as told in the story, although jackdaw is closer to Czech meaning). Crow tells himself throughout the novel that he must be "the toughest fifteen-year-old in the world."
* Satoru Nakata: Nakata lost many of his mental faculties when, as one of sixteen schoolchildren out on a mushroom-gathering field-trip toward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he was rendered unconscious following a mysterious flash of light in the sky . Unlike the other children, who lost consciousness briefly, Nakata remained unconscious for many weeks, and, upon finally awakening, found that his memory and his ability to read had disappeared, as well as his higher intellectual functions. In their place, Nakata found he was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cats. Nakata and Kafka may also b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person.
* Oshima: A 21-year-old, gay female-to-male transsexual. He is a librarian and an owner of a mountain retreat who becomes close to Kafka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e novel; also a haemophiliac.
* Hoshino: A truck driver in his mid-twenties. He befriends Nakata, due to his resemblance to his own grandfather, and transports and assists Nakata towards his uncertain goal.
* Miss Saeki: The manager of a private library, where Oshima works and where Kafka lives through much of the novel. She was previously a singer, and performed the song "Kafka on the Shore", which unites many of the novel's themes and gives it its title. She may also be Kafka's mother.
* Sakura: A young woman Kafka meets on the bus who helps him later on. She may be his sister.
* Johnnie Walker: A cat killer who plans to make a flute out of cats' souls. He may also be Kafka's father, the renowned sculptor Koichi Tamura. His name is taken from Johnnie Walker, a brand of Scotch whisky, and he dresses to appear like the man featured in the brand's logo.
* Colonel Sanders: A "concept" who takes the form of a pimp or hustler. He is named after, and appears similar to, Harland Sanders, the founder and face of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ats
* Goma: A lost cat owned by Mrs. Koizumi.
* Kawamura: A cat who was addled after being hit by a bicycle. Though they can communicate, Nakata is unable to understand Kawamura's repetitive and strange sentences.
* Mimi: An intelligent Siamese cat.
* Okawa: A tabby cat.
* Toro: A black cat.
Understanding the novel
After the novel's release, Murakami's Japanese publisher set up a website allowing readers to submit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meaning of the book. 8,000 questions were received and Murakami responded personally to about 1,200 of them. In an interview posted on his English language website, Murakami states that the secret to understanding the novel lies in reading it multiple times: "Kafka on the Shore contains several riddles, but there aren't any solutions provided. Instead, several of these riddles combine, and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 the possibility of a solution takes shape. And the form this solution takes will be different for each reader. To put it another way, the riddles function as part of the solution. It's hard to explain, but that's the kind of novel I set out to write".
本书是村上春树紧接于《挪威的森林》之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其内容与《寻羊冒险记》相衔接,主人公“我”与《寻羊冒险记》中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小说分两条线索,一条是“我”与老同学、电影明星五反田结识了两名应召女郎,五反田出于心理扭曲杀死了她们,自己也投海自杀。另一条是“我”结识了孤单的女孩“雪”、她的摄影家母亲 “雨”与“雨”的男友笛克,但善良的笛克却死于车祸。“我”在死亡阴影下过了一段惊魂的日子,最后与一个宾馆女服务员相恋并获得了安全感。
小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对人的心灵的扭曲以及这种社会下人的精神孤独和生命的脆弱,在手法上现实与虚幻交织,艺术水准高超。
Dance Dance Dance (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Dansu dansu dansu?) is the sixth novel by Japanese writer Haruki Murakami. First published in 1988,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lfred Birnbaum was released in 1994. The book is a sequel to Murakami's novel A Wild Sheep Chase, although the plot lines are not entirely contiguous. In 2001, Murakami said that writing Dance Dance Dance had been a healing act after his unexpected fame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Norwegian Wood and that, because of this, he had enjoyed writing Dance more than any other novel.
Plot summary
The novel follows the surreal misadventures of an unnamed protagonist who makes a living as a commercial writer. The protagonist is compelled to return to the Dolphin Hotel, a seedy establishment where he once spent the night with a woman he loved, despite the fact he never even knew her real name. She has since disappeared without a trace, the Dolphin Hotel has been purchased by a large corporation and converted into a slick, fashionable, western-style hotel.
The protagonist begins experiencing dreams in which this woman and the Sheep Man — a strange individual dressed in an old sheep skin who speaks in a monotonous rush — appear to him and lead him to uncover two mysteries. The first is metaphysical in nature, viz. how to survive the unsurvivable. The second is the murder of a call-girl in which an old school friend of the protagonist, now a famous film actor, is a prime suspect. Along the way, the protagonist meets a clairvoyant and troubled 13-year-old girl, her equally troubled parents, a one-armed poet, and a sympathetic receptionist.
Major themes
Several of the novel's themes are hallmarks of Murakami's writing. Dance Dance Dance deals with themes of loss and abandonment, as do many of Murakami's other novels. Often, the male protagonist in a Murakami novel will lose a mother, spouse, or girlfriend. Other common Murakami themes this novel includes are alienation, absurdity and the ultimate discovery of a human connection.
There is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 named Hiraku Makimura, which is an anagram of "Haruki Murakami." Makimura of the novel is also a best selling author.
Differenc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supernatural character known as the Sheep Man speaks differently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The character speaks normal Japanese in the original work, but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his speech is written without any spaces between words.
小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对人的心灵的扭曲以及这种社会下人的精神孤独和生命的脆弱,在手法上现实与虚幻交织,艺术水准高超。
Dance Dance Dance (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Dansu dansu dansu?) is the sixth novel by Japanese writer Haruki Murakami. First published in 1988,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lfred Birnbaum was released in 1994. The book is a sequel to Murakami's novel A Wild Sheep Chase, although the plot lines are not entirely contiguous. In 2001, Murakami said that writing Dance Dance Dance had been a healing act after his unexpected fame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Norwegian Wood and that, because of this, he had enjoyed writing Dance more than any other novel.
Plot summary
The novel follows the surreal misadventures of an unnamed protagonist who makes a living as a commercial writer. The protagonist is compelled to return to the Dolphin Hotel, a seedy establishment where he once spent the night with a woman he loved, despite the fact he never even knew her real name. She has since disappeared without a trace, the Dolphin Hotel has been purchased by a large corporation and converted into a slick, fashionable, western-style hotel.
The protagonist begins experiencing dreams in which this woman and the Sheep Man — a strange individual dressed in an old sheep skin who speaks in a monotonous rush — appear to him and lead him to uncover two mysteries. The first is metaphysical in nature, viz. how to survive the unsurvivable. The second is the murder of a call-girl in which an old school friend of the protagonist, now a famous film actor, is a prime suspect. Along the way, the protagonist meets a clairvoyant and troubled 13-year-old girl, her equally troubled parents, a one-armed poet, and a sympathetic receptionist.
Major themes
Several of the novel's themes are hallmarks of Murakami's writing. Dance Dance Dance deals with themes of loss and abandonment, as do many of Murakami's other novels. Often, the male protagonist in a Murakami novel will lose a mother, spouse, or girlfriend. Other common Murakami themes this novel includes are alienation, absurdity and the ultimate discovery of a human connection.
There is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 named Hiraku Makimura, which is an anagram of "Haruki Murakami." Makimura of the novel is also a best selling author.
Differenc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supernatural character known as the Sheep Man speaks differently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The character speaks normal Japanese in the original work, but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his speech is written without any spaces between words.
罗马帝国的崩溃 舞!舞!舞! 看袋鼠的好日子 五月的海岸线
家务事 没落的王国 唐古丽烧饼的盛衰 出击面包店
双胞胎与沉默的陆地 雪梨的绿街 冰男 百分百女孩
僵尸 纽约炭矿的悲剧 窗 盲柳与睡女
猎刀 飞机 图书馆奇谈 南湾行
开往中国的慢船 意大利粉之年 计程车上的吸血鬼 1973年的弹子球
象的失踪 困 羊男的圣诞节 蜗牛
家务事 没落的王国 唐古丽烧饼的盛衰 出击面包店
双胞胎与沉默的陆地 雪梨的绿街 冰男 百分百女孩
僵尸 纽约炭矿的悲剧 窗 盲柳与睡女
猎刀 飞机 图书馆奇谈 南湾行
开往中国的慢船 意大利粉之年 计程车上的吸血鬼 1973年的弹子球
象的失踪 困 羊男的圣诞节 蜗牛
蓝小说系列
冰男
我和冰男结婚了。我是在某个滑雪场的饭店遇到冰男的。这或许应该说是认识冰男的绝佳地方吧。在许多年轻人挤来挤去非常热闹的饭店门厅,坐在离壁炉最远角落的椅子上,冰男独自一个人正安静地看书。虽然已经接近正午时分了,但我觉得冬天早晨清冷鲜明的光线独独还留在他周围似的。“嘿,那个人是冰男偌。”我的朋友小声地告诉我。但那时候所谓的冰男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还完全不知道。我的朋友也不太知道。只知道他叫做冰男这回事而已。“一定是用冰做成的。所以叫做冰男哪。”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好象在谈幽灵或传染病患者似的。
冰男个子高高的,头发显得很硬的样子。从容貌看来好象还很年轻,但那粗粗硬硬铁丝般的头发里却随处混杂着像融剩的残雪般的白发。颧骨像冰冻的岩石般有棱有角,手指上结了一层永不融化的白霜,但除了这些之外,冰男的外表和一般男人没有两样。或许说不上英俊,但以不同观点来看时,到也相当有魅力。拥有某种尖锐得刺中人心的东西。尤其是他的眼睛,会让人这样的感觉。简直像冬天早晨的冰柱般闪耀着寡默而透明的眼神。那是在凑合而成的肉体之中,唯一看得到像真实生命的光辉。我在那里伫立一会儿,远远地望着冰男。但冰男一次也没抬起头来。他身体动也不动地一直继续看著书。简直像在对自己说身边没有任何人在似的。
第二天下午冰男还是在同一个地方同样地看著书。我到餐厅去吃中饭时,和傍晚前跟大家滑雪回来时,他都还坐在和前一天同一张椅子上,以同样的眼神投注在同一本书的书页上。而且接下来的一天也一样。天黑之后,夜深之后,他还像窗外的冬天一样安静地坐在那里,一个人独自看著书。
第四天下午,我随便找一个借口没去滑雪场。我一个人留在饭店,在门厅徘徊了一会儿。人们都已经出去滑雪了,门厅像被遗弃的街道般空荡荡的。门厅的空气过于温暖潮湿,混合着奇怪的郁闷气味。那是黏在人们靴底运进饭店里来的,并无意间在暖炉前面咕滋咕滋地融化掉的雪的气味。我从不同的窗户向外张望,随手翻一翻报纸。然后走到冰男的旁边,干脆鼓起勇气跟他说话。我说起来算是怕生的人,除非真正有事否则是不会和不认识的人说话的。但那时候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冰男说话。那是我住在那家饭店的最后一夜,如果放过这次机会的话,我想可能再也没什么机会能和冰男说话了。
你不滑雪吗?我尽可能以不经意的声音问冰男。他慢慢抬起头来。一副好象听见很远地方的风声似的表情。他以那样的眼神盯着我看。然后静静地摇头。我不滑雪。只要这样一面赏雪一面看书就好了,他说。他的话像漫画对白的方框一样在空中化为白云。我名副其实真的可以凭自己的眼睛看到他说的话。他轻轻摩擦浮在手指上的霜并拂掉。
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才好。我脸红起来,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冰男看着我的眼睛。看得出他似乎极轻微地笑了一下。不过我不太清楚。冰男真的微笑了吗?或者只是我这样觉得而已。你要不要坐下来?冰男说。我们谈一谈吧。你是不是对我感兴趣?想知道所谓的冰男是什么样的东西吧?然后他只轻轻笑了一下。没关系,你不用担心。跟我谈话是不会感冒的。
就这样我跟冰男谈起话来。我们在门厅角落的沙发上并排坐下,一面眺望窗外飞舞的雪花一面小心客气地谈着。我点了热可可喝。冰男什么也没喝。冰男好象也不比我强,跟我一样不太擅长说话的样子。而且我们又没有共通的话题。我们首先谈了天气。然后谈到饭店住得舒不舒服。你是一个人到这里来的吗?我问冰男。是啊,冰男回答。冰男问我喜欢滑雪吗?我回答不怎么喜欢。我说因为我的朋友们一直邀我一定要一起来所以我才来的,其实我几乎不会滑。我非常想知道所谓冰男是怎么样的?身体真的是用冰做的吗?平常都吃些什么东西?夏天在什么地方生活?有没有家人这一类的事。但冰男并不主动谈自己。我也不敢问。我想冰男可能不太想谈这种事吧。
代替的是,冰男谈到我。真是难以相信,但冰男不知道为什么对我的事竟然知道得非常详细。比方我的家庭成员、我的年龄、我的健康状况、我读的学校、我所交的朋友等,他无所不知。连我早已忘掉的老早以前的事,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我真不明白,我脸红地说。我觉得自己好象在别人面前脱光了衣服似的。为什么你这么清楚我的事呢?我问。你能读别人的心吗?
不,我无法读别人的心。不过我知道,就是知道,冰男说。就像一直注视冰的深处一样。这样一直盯着你看时,就可以清楚地看见你的事情。
可以看见我的未来吗?我试着问。
未来看不见,冰男面无表情地说。并且慢慢地摇头。我对未来这东西完全不感兴趣。正确地说,我没有所谓未来这个概念。因为冰是没有未来这东西的。这里只有过去被牢牢地封在里面而已。一切的东西简直就像活生生鲜明地被封在冰里面。冰这东西是可以把各种东西这样子保存起来的。非常清洁、非常清晰。原样不变地。这是所谓冰的任务,也是本质。
太好了,我说。并微微一笑。我听了之后放下心来。因为我才不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呢。
我们回东京之后又见了几次面,终于变成每逢周末都约会了。但我们既不去看电影,也不去喝咖啡,连饭都不吃。因为冰男几乎是不吃所谓食物这东西的。我们两人每次都在公园长椅坐下来,谈各种事情。我们真的谈很多话。但冰男老是不谈自己。为什么呢?我试着问他。为什么你不谈自己的事呢?我想知道你多一些,你生在什么地方?双亲是什么样的人?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变成冰男的?冰男看了一会儿我的脸。然后慢慢地摇头。我不知道啊。冰男安静地以凛然的声音说。并且朝空中吐出僵硬的白气。我没有所谓的过去。我知道所有的过去,保存一切的过去。但我自己却没有所谓的过去。我既不知道自己生在哪里,也不知道双亲的容貌。连是不是有双亲都不知道。连自己的年龄也不知道。连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年龄都不知道。
冰男彷佛黑暗中的冰山般孤独。
而我则认真地爱上这样的冰男。冰男不管过去不管未来,只爱着现在的这个我。而我也爱着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的这个冰男。我觉得这真的非常美妙。而且我们甚至开始谈到结婚了。我刚刚满二十岁。而冰男则是我有生以来认真喜欢的第一个对象。所谓爱冰男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时我连想都没想到。不过假定就算对象不是冰男,我想我还是一样会什么都不知道吧。
母亲和姊姊强烈反对我和冰男结婚。你结婚还太年轻,她们说。首先连对方正确的本性都不知道对吗?你不是连他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生的都不知道吗?我们实在对亲戚说不出口,说你居然要和这样的对象结婚。而且你呀,对方是冰男,万一融化了你怎么办呢?她们说。你大概不明白,所谓结婚是必须确实负责的哟。冰男到底会不会负起做丈夫的责任呢?
不过不必担心这些。冰男并不是用冰做成的。冰男只是像冰一样冷而已。所以如果身旁变温暖了,也不会因此而融化。那冷确实像冰。但那肉体和冰不同。虽然确实很冷,但却不是夺取别人体温的那种冷。于是我们结婚了。那是没有人祝福的婚姻。朋友、父母亲、姊妹,谁都没有为我们的结婚而高兴。连结婚典礼也没有举行。要办户籍,冰男连户籍也没有。只有我们两个人,决定自己已经结婚了而已。我们买了一个小蛋糕,两个人把它吃了。那就是我们小小的婚礼。我们租了一间小公寓,冰男为了生活而到保管储存牛肉的冷冻库去工作。无论如何他总是比较耐得住寒冷的,不管怎样劳动都不会感觉疲倦。连食物都不太吃。所以雇主非常喜欢冰男。而且给它比别人优厚的酬劳。没有人防碍我们,我们也不妨碍任何人,只有两个人静悄悄地过着幸福的日子。
冰男拥抱我时,我会想到某个地方应该静悄悄地存在着的冰块。我想冰男大概知道那冰块存在的地方吧。坚硬的,冻得无比坚硬的冰。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冰块。但那却在某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他将那冰的记忆传达给这个世界。刚开始,冰男拥抱我时,我还感觉犹豫。但不久后我就习惯了。我甚至变得爱被他抱了。他依然完全不谈自己的事。也不提他为什么会变成冰男的。我也什么都没问。我们在黑暗中互相拥抱,沉默地共有那巨大的冰。那冰中依然清洁地封存着长达几亿年的全世界所有的过去。
我们的婚姻生活没有什么成问题的问题。我们深深相爱着,也没有什么妨碍我们的东西。周围的人似乎不太适应冰男的存在,但随着时间过去,他们也逐渐开始跟冰男说起话来了。他们开始说,其实所谓的冰男跟普通人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啊。不过当然他们心底下并没有接受冰男,同样的也没有接受和他结婚的我。我们和他们是不同种类的人,不管时间经过多久,那鸿沟都无法填平。
我们之间老是生不出小孩。也许人和冰男之间遗传因子或什么很难结合也未可知。但不管怎么样,也许没有小孩也有关系,不久之后我的时间就变得太多而难以打发了。早晨我手脚俐落地把家事做完之后,就在也没有其它事可做了。我既没有可以聊天,或一起出去的朋友,也没有交往的邻居。我母亲和姊妹因为我和冰男结婚还在生我的气,不跟我说话。她们认为我是全家的羞耻。我连打电话的对象都没有。冰男去仓库做工时,我一直一个人在家,看看书听听音乐。以我的个性来说说与其出去外面,不如比较喜欢留在家里,一个人独处也不觉得特别的难过。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我毕竟还年轻,那种没有任何变化的日子每天重复过下去终于也开始觉得痛苦了。令我觉得痛苦的不是无聊。我所不能忍受的是那重复性。在那重复之中,我开始觉得连自己都像被重复的影子一样了。
于是有一天我对丈夫提议。为了转换心情两个人到什么地方去旅行好吗?旅行?冰男说。他瞇细了眼睛看我。到底为什么要去旅行呢?你跟我一起住在这里不快乐吗?
不是这样,我说。我很快乐啊。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问题哟。不过,我很无聊。想到遥远的地方去,看一看没看过的东西。吸吸看没吸过的空气。你了解吗?而且我们也没有去过蜜月旅行。我们已经有了储蓄,而且还有很多休假没用掉。是应该可以去悠闲旅行的时候了。
冰男深深地叹了一口像要冻僵的气。叹息在空中喀啷一声变成冰的结晶。他结了霜的修长手指交握在膝上。说的也是,如果你那么想去旅行的话,我并不反对。虽然我并不觉得旅行是那么好的事,但只要你能觉得快乐的话,我做什么都行,到哪里都可以。我想冷冻仓库的工作只要想休息就可以休息。因为到现在为止一直那样拼命努力地工作。我想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你想去什么地方呢?比方说?南极怎么样?我说。我选择南极,是想如果是寒冷的地方冰男大概会有兴趣吧。而且老实说,从很久以前我就很想去一次南极看看的。我想看看极光,也想看看企鹅。我想象自己穿著有帽子的毛皮大衣,在极光下,和成群的企鹅玩耍的情景。
我这样说时,丈夫冰男便一直注视着我的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眼地一直盯着我。就像尖锐的冰柱一样,穿透我的眼睛直通到脑后去。他沉默地沉思一会儿。终于以僵僵硬硬的声音说好啊。好啊,如果你这样希望的话,我们就去南极吧。你真的觉得这样好吗?
我点头。
我想两星期后我也可以请长假了。在那期间旅行的准备应该来得及吧。这样真的没关系吗?
但我无法立刻回答。因为冰男那冰冷的视线实在凝视我太久太紧了,使我的头脑变得冰冷麻痹。
但随着时间的过去,我开始后悔不该向丈夫提出南极之行。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自从我口中说出“南极”这字眼以来,丈夫心中好象已经起了什么变化。丈夫的眼睛比以前变得更像冰柱般尖锐,丈夫的吐气比以前变得更白,丈夫的手指比以前结了更厚的霜。他好象变得比以前更沉默寡言,更顽固了似的。他现在已经变成完全不吃任何东西了。这使我非常不安。出发旅行的前五天,我鼓起勇气试着向丈夫提议。还是别去南极好吗?我说。想一想南极毕竟太冷,也许对身体不好。我觉得还是去普通一点的地方比较好。去欧洲好吗?到西班牙一带放轻松吧。喝喝葡萄酒,吃吃西班牙海鲜饭,看看斗牛。但丈夫不答应。他注视着远方一会儿。然后看着我的脸。深深注视我的眼睛。那视线实在太深了,甚至让我觉得自己的肉体好象就要那样消失掉了似的。不,我并不想去西班牙,丈夫冰男断然地说。虽然觉得抱歉,但西班牙对我来说太热了,灰尘太多了。食物也太辣。而且我已经买好两人份到南极去的机票。也为你买了毛皮大衣,附有毛皮的靴子。这一切不能白白浪费呀。事到如今已经不能不去了。
老实说我很害怕。我预感去到南极我们身上可能会发生无法挽回的事。我做了好几次又好几次的恶梦。每次都是同样的梦。我正在散步,却掉进地面洞开的深穴里去,没有人发现,就那样冻僵了。我被封闭在冰中,一直望着空中。我有意识。但一根手指都动弹不得。那种感觉非常奇怪。知道自己正一刻一刻地化为过去。我没有所谓未来。只有过去不断地累积重叠下去而已。而且大家都在注视着这样的我。他们在看着过去。我是朝向后方继续过去的光景。
然后我醒来。冰男睡在我旁边。他不发一声鼻息地睡着。简直像死掉冰冻的似的。但我爱着冰男。我哭了。我的眼泪滴落在他脸颊上。于是他醒过来拥抱我的身体。我做恶梦了,我说。他在黑暗中慢慢地摇头。那只是梦啊,他说。梦是从过去来的东西。不是从未来来的。那不会束缚你。是你束缚着梦,明白吗?嗯,我说。但我没有确实的信心。
结果我和丈夫终于上了往南极的飞机。因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取消旅行的理由。往南极飞机的飞行员和空中小姐全都话非常少。我想看窗外的光景,但云层很厚什么都看不见。不久之后窗子上便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丈夫在这期间一直默默地看著书。我心中并没有现在要去旅行的兴奋和喜悦。只是在做着一旦决定的事只好确实去做而已。
从飞机扶梯下来,脚接触到南极的大地时,我感觉到丈夫的身体巨大地摇晃一下。那比一瞬间还短,只有一瞬间的一半左右,因此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丈夫的脸丝毫没露出一点变化,但我却没有看漏。丈夫体内,有什么强烈而安静的摇晃。我一直注视着丈夫的侧脸。他在那里站定下来,眺望天空,望望自己的手,并大口吐着气。然后看着我的脸,微笑起来。这就是你所期望的土地吗?他说。是啊,我说。
虽然早有某种程度的预料,但南极却是个超越一切预想的寂寞土地。那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住。只有唯一的一个没有特征的小村子。村子里也同样的只有一家没有特征的小饭店。南极并不是观光地。那里甚至连企鹅的影子都没有。连极光都看不见。我偶尔试着问路过的人,要到什么地方才能看见企鹅。但人们只是沉默地摇头而已。他们无法理解我的语言。因此我试着在纸上画出企鹅的画。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沉默地摇头而已。我好孤独。走出村外一步,除了冰就没有别的了。既没有书、没有花、没有河,也没有水池。到任何地方,都只有冰而已。一望无际永无止境,所到之处尽是冰之荒野的无限延伸。
然而丈夫一面口吐着白气,手指结着霜,以冰柱般的眼睛凝视着远方,一面毫不厌倦精力充沛地从各种地方走到各种地方。而且立刻记住各种语言,和村子里的人们以冰般坚硬的声响互相对话。他们以认真的表情一连交谈好几小时。但我完全无法理解他们到底在那样热心地谈着什么。丈夫完全着迷于这个地方了。这里有吸引丈夫的什么存在着。刚开始我觉得非常生气。感觉好象只有我一个人被遗弃了似的。我感觉好象被丈夫背叛了,忽视了似的。
于是,我终于在被厚冰团团围绕的沉默世界里,丧失了一切的力气。一点一点逐渐地。而且终于连生气的力气也丧失了。我感觉的罗盘针般的东西似乎已经遗失在什么地方。我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时间,失去了自己存在的重量。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但一留神时,我已经一个人无感觉地被封闭在冰的世界中,在丧失所谓色彩的永远冬季中了。即使在丧失绝大部份的感觉之后,只有一点我很清楚。在南极的这个我的丈夫已经不是以前我的丈夫了。并不是说有什么地方不同。他和过去一样依然很体贴我,对我温柔地说话。而且我也很明白那是发自他真心的话。不过我还是知道。冰男已经和我在滑雪场的饭店所遇见的那个冰男不一样了。但我却无法向谁投诉这件事。南极的人都对他怀有好感,而我说的话他们一句也听不懂。大家都吐着白气,脸上结着霜,以硬梆梆的南极语开着玩笑、高谈阔论、唱着歌。我一直一个人窝在饭店的房间里,眺望着往后几个月可能都无望放晴的灰色天空,学习着非常麻烦的(而且我不可能记得住的)南极语文法。
飞机场已经没有飞机了。载我们来的飞机很快便飞走之后,已经没有一架飞机在那里着陆。而飞机滑行跑道终被埋在坚硬的厚冰之下。就像我的心一样。
冬天来了,丈夫说。非常漫长的冬天。飞机不会来,船也不会来,一切的一切都会冻结成冰。看来我们只能等春天来了,他说。
发现自己怀孕是在来到南极三个月左右的时候。我很明白,自己即将生产的小孩会是小冰男。我的子宫冻僵、羊水中混合着薄冰。我可以感觉到自己肚子里的那种冷。我很明白。那孩子将和父亲一样应该会拥有冰柱般的眼睛,手指上会结着一层霜。而且我也很明白,我们这新的一家人将永远不再离开南极。永远的过去,那毫无办法的重量,将紧紧地绊住我们的脚。而我们已经再也无法挣脱它了。
现在我几乎已经没留下所谓心这东西了。我的温暖已经极其遥远地离我而去。有时候我甚至已经忘记那温暖了。但总算还会哭。我真的是孤伶伶的一个人。置身在全世界中比谁都孤独而寒冷的地方。我一哭,冰男就吻我的脸颊。于是我的眼泪便化成冰。于是他把那泪的冰拿在手中,把它放在舌头上。嘿,我爱你哟,他说。这不是谎言。我很明白。冰男是爱我的。但不知从何方吹进来的风,把他冻成白色的话吹往过去再过去而去。我哭。化成冰的眼泪哗啦哗啦地继续流着。在遥远的冰冻的南极冰冷的家中。
冰男
我和冰男结婚了。我是在某个滑雪场的饭店遇到冰男的。这或许应该说是认识冰男的绝佳地方吧。在许多年轻人挤来挤去非常热闹的饭店门厅,坐在离壁炉最远角落的椅子上,冰男独自一个人正安静地看书。虽然已经接近正午时分了,但我觉得冬天早晨清冷鲜明的光线独独还留在他周围似的。“嘿,那个人是冰男偌。”我的朋友小声地告诉我。但那时候所谓的冰男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还完全不知道。我的朋友也不太知道。只知道他叫做冰男这回事而已。“一定是用冰做成的。所以叫做冰男哪。”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好象在谈幽灵或传染病患者似的。
冰男个子高高的,头发显得很硬的样子。从容貌看来好象还很年轻,但那粗粗硬硬铁丝般的头发里却随处混杂着像融剩的残雪般的白发。颧骨像冰冻的岩石般有棱有角,手指上结了一层永不融化的白霜,但除了这些之外,冰男的外表和一般男人没有两样。或许说不上英俊,但以不同观点来看时,到也相当有魅力。拥有某种尖锐得刺中人心的东西。尤其是他的眼睛,会让人这样的感觉。简直像冬天早晨的冰柱般闪耀着寡默而透明的眼神。那是在凑合而成的肉体之中,唯一看得到像真实生命的光辉。我在那里伫立一会儿,远远地望着冰男。但冰男一次也没抬起头来。他身体动也不动地一直继续看著书。简直像在对自己说身边没有任何人在似的。
第二天下午冰男还是在同一个地方同样地看著书。我到餐厅去吃中饭时,和傍晚前跟大家滑雪回来时,他都还坐在和前一天同一张椅子上,以同样的眼神投注在同一本书的书页上。而且接下来的一天也一样。天黑之后,夜深之后,他还像窗外的冬天一样安静地坐在那里,一个人独自看著书。
第四天下午,我随便找一个借口没去滑雪场。我一个人留在饭店,在门厅徘徊了一会儿。人们都已经出去滑雪了,门厅像被遗弃的街道般空荡荡的。门厅的空气过于温暖潮湿,混合着奇怪的郁闷气味。那是黏在人们靴底运进饭店里来的,并无意间在暖炉前面咕滋咕滋地融化掉的雪的气味。我从不同的窗户向外张望,随手翻一翻报纸。然后走到冰男的旁边,干脆鼓起勇气跟他说话。我说起来算是怕生的人,除非真正有事否则是不会和不认识的人说话的。但那时候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冰男说话。那是我住在那家饭店的最后一夜,如果放过这次机会的话,我想可能再也没什么机会能和冰男说话了。
你不滑雪吗?我尽可能以不经意的声音问冰男。他慢慢抬起头来。一副好象听见很远地方的风声似的表情。他以那样的眼神盯着我看。然后静静地摇头。我不滑雪。只要这样一面赏雪一面看书就好了,他说。他的话像漫画对白的方框一样在空中化为白云。我名副其实真的可以凭自己的眼睛看到他说的话。他轻轻摩擦浮在手指上的霜并拂掉。
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才好。我脸红起来,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冰男看着我的眼睛。看得出他似乎极轻微地笑了一下。不过我不太清楚。冰男真的微笑了吗?或者只是我这样觉得而已。你要不要坐下来?冰男说。我们谈一谈吧。你是不是对我感兴趣?想知道所谓的冰男是什么样的东西吧?然后他只轻轻笑了一下。没关系,你不用担心。跟我谈话是不会感冒的。
就这样我跟冰男谈起话来。我们在门厅角落的沙发上并排坐下,一面眺望窗外飞舞的雪花一面小心客气地谈着。我点了热可可喝。冰男什么也没喝。冰男好象也不比我强,跟我一样不太擅长说话的样子。而且我们又没有共通的话题。我们首先谈了天气。然后谈到饭店住得舒不舒服。你是一个人到这里来的吗?我问冰男。是啊,冰男回答。冰男问我喜欢滑雪吗?我回答不怎么喜欢。我说因为我的朋友们一直邀我一定要一起来所以我才来的,其实我几乎不会滑。我非常想知道所谓冰男是怎么样的?身体真的是用冰做的吗?平常都吃些什么东西?夏天在什么地方生活?有没有家人这一类的事。但冰男并不主动谈自己。我也不敢问。我想冰男可能不太想谈这种事吧。
代替的是,冰男谈到我。真是难以相信,但冰男不知道为什么对我的事竟然知道得非常详细。比方我的家庭成员、我的年龄、我的健康状况、我读的学校、我所交的朋友等,他无所不知。连我早已忘掉的老早以前的事,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我真不明白,我脸红地说。我觉得自己好象在别人面前脱光了衣服似的。为什么你这么清楚我的事呢?我问。你能读别人的心吗?
不,我无法读别人的心。不过我知道,就是知道,冰男说。就像一直注视冰的深处一样。这样一直盯着你看时,就可以清楚地看见你的事情。
可以看见我的未来吗?我试着问。
未来看不见,冰男面无表情地说。并且慢慢地摇头。我对未来这东西完全不感兴趣。正确地说,我没有所谓未来这个概念。因为冰是没有未来这东西的。这里只有过去被牢牢地封在里面而已。一切的东西简直就像活生生鲜明地被封在冰里面。冰这东西是可以把各种东西这样子保存起来的。非常清洁、非常清晰。原样不变地。这是所谓冰的任务,也是本质。
太好了,我说。并微微一笑。我听了之后放下心来。因为我才不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呢。
我们回东京之后又见了几次面,终于变成每逢周末都约会了。但我们既不去看电影,也不去喝咖啡,连饭都不吃。因为冰男几乎是不吃所谓食物这东西的。我们两人每次都在公园长椅坐下来,谈各种事情。我们真的谈很多话。但冰男老是不谈自己。为什么呢?我试着问他。为什么你不谈自己的事呢?我想知道你多一些,你生在什么地方?双亲是什么样的人?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变成冰男的?冰男看了一会儿我的脸。然后慢慢地摇头。我不知道啊。冰男安静地以凛然的声音说。并且朝空中吐出僵硬的白气。我没有所谓的过去。我知道所有的过去,保存一切的过去。但我自己却没有所谓的过去。我既不知道自己生在哪里,也不知道双亲的容貌。连是不是有双亲都不知道。连自己的年龄也不知道。连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年龄都不知道。
冰男彷佛黑暗中的冰山般孤独。
而我则认真地爱上这样的冰男。冰男不管过去不管未来,只爱着现在的这个我。而我也爱着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的这个冰男。我觉得这真的非常美妙。而且我们甚至开始谈到结婚了。我刚刚满二十岁。而冰男则是我有生以来认真喜欢的第一个对象。所谓爱冰男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时我连想都没想到。不过假定就算对象不是冰男,我想我还是一样会什么都不知道吧。
母亲和姊姊强烈反对我和冰男结婚。你结婚还太年轻,她们说。首先连对方正确的本性都不知道对吗?你不是连他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生的都不知道吗?我们实在对亲戚说不出口,说你居然要和这样的对象结婚。而且你呀,对方是冰男,万一融化了你怎么办呢?她们说。你大概不明白,所谓结婚是必须确实负责的哟。冰男到底会不会负起做丈夫的责任呢?
不过不必担心这些。冰男并不是用冰做成的。冰男只是像冰一样冷而已。所以如果身旁变温暖了,也不会因此而融化。那冷确实像冰。但那肉体和冰不同。虽然确实很冷,但却不是夺取别人体温的那种冷。于是我们结婚了。那是没有人祝福的婚姻。朋友、父母亲、姊妹,谁都没有为我们的结婚而高兴。连结婚典礼也没有举行。要办户籍,冰男连户籍也没有。只有我们两个人,决定自己已经结婚了而已。我们买了一个小蛋糕,两个人把它吃了。那就是我们小小的婚礼。我们租了一间小公寓,冰男为了生活而到保管储存牛肉的冷冻库去工作。无论如何他总是比较耐得住寒冷的,不管怎样劳动都不会感觉疲倦。连食物都不太吃。所以雇主非常喜欢冰男。而且给它比别人优厚的酬劳。没有人防碍我们,我们也不妨碍任何人,只有两个人静悄悄地过着幸福的日子。
冰男拥抱我时,我会想到某个地方应该静悄悄地存在着的冰块。我想冰男大概知道那冰块存在的地方吧。坚硬的,冻得无比坚硬的冰。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冰块。但那却在某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他将那冰的记忆传达给这个世界。刚开始,冰男拥抱我时,我还感觉犹豫。但不久后我就习惯了。我甚至变得爱被他抱了。他依然完全不谈自己的事。也不提他为什么会变成冰男的。我也什么都没问。我们在黑暗中互相拥抱,沉默地共有那巨大的冰。那冰中依然清洁地封存着长达几亿年的全世界所有的过去。
我们的婚姻生活没有什么成问题的问题。我们深深相爱着,也没有什么妨碍我们的东西。周围的人似乎不太适应冰男的存在,但随着时间过去,他们也逐渐开始跟冰男说起话来了。他们开始说,其实所谓的冰男跟普通人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啊。不过当然他们心底下并没有接受冰男,同样的也没有接受和他结婚的我。我们和他们是不同种类的人,不管时间经过多久,那鸿沟都无法填平。
我们之间老是生不出小孩。也许人和冰男之间遗传因子或什么很难结合也未可知。但不管怎么样,也许没有小孩也有关系,不久之后我的时间就变得太多而难以打发了。早晨我手脚俐落地把家事做完之后,就在也没有其它事可做了。我既没有可以聊天,或一起出去的朋友,也没有交往的邻居。我母亲和姊妹因为我和冰男结婚还在生我的气,不跟我说话。她们认为我是全家的羞耻。我连打电话的对象都没有。冰男去仓库做工时,我一直一个人在家,看看书听听音乐。以我的个性来说说与其出去外面,不如比较喜欢留在家里,一个人独处也不觉得特别的难过。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我毕竟还年轻,那种没有任何变化的日子每天重复过下去终于也开始觉得痛苦了。令我觉得痛苦的不是无聊。我所不能忍受的是那重复性。在那重复之中,我开始觉得连自己都像被重复的影子一样了。
于是有一天我对丈夫提议。为了转换心情两个人到什么地方去旅行好吗?旅行?冰男说。他瞇细了眼睛看我。到底为什么要去旅行呢?你跟我一起住在这里不快乐吗?
不是这样,我说。我很快乐啊。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问题哟。不过,我很无聊。想到遥远的地方去,看一看没看过的东西。吸吸看没吸过的空气。你了解吗?而且我们也没有去过蜜月旅行。我们已经有了储蓄,而且还有很多休假没用掉。是应该可以去悠闲旅行的时候了。
冰男深深地叹了一口像要冻僵的气。叹息在空中喀啷一声变成冰的结晶。他结了霜的修长手指交握在膝上。说的也是,如果你那么想去旅行的话,我并不反对。虽然我并不觉得旅行是那么好的事,但只要你能觉得快乐的话,我做什么都行,到哪里都可以。我想冷冻仓库的工作只要想休息就可以休息。因为到现在为止一直那样拼命努力地工作。我想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你想去什么地方呢?比方说?南极怎么样?我说。我选择南极,是想如果是寒冷的地方冰男大概会有兴趣吧。而且老实说,从很久以前我就很想去一次南极看看的。我想看看极光,也想看看企鹅。我想象自己穿著有帽子的毛皮大衣,在极光下,和成群的企鹅玩耍的情景。
我这样说时,丈夫冰男便一直注视着我的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眼地一直盯着我。就像尖锐的冰柱一样,穿透我的眼睛直通到脑后去。他沉默地沉思一会儿。终于以僵僵硬硬的声音说好啊。好啊,如果你这样希望的话,我们就去南极吧。你真的觉得这样好吗?
我点头。
我想两星期后我也可以请长假了。在那期间旅行的准备应该来得及吧。这样真的没关系吗?
但我无法立刻回答。因为冰男那冰冷的视线实在凝视我太久太紧了,使我的头脑变得冰冷麻痹。
但随着时间的过去,我开始后悔不该向丈夫提出南极之行。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自从我口中说出“南极”这字眼以来,丈夫心中好象已经起了什么变化。丈夫的眼睛比以前变得更像冰柱般尖锐,丈夫的吐气比以前变得更白,丈夫的手指比以前结了更厚的霜。他好象变得比以前更沉默寡言,更顽固了似的。他现在已经变成完全不吃任何东西了。这使我非常不安。出发旅行的前五天,我鼓起勇气试着向丈夫提议。还是别去南极好吗?我说。想一想南极毕竟太冷,也许对身体不好。我觉得还是去普通一点的地方比较好。去欧洲好吗?到西班牙一带放轻松吧。喝喝葡萄酒,吃吃西班牙海鲜饭,看看斗牛。但丈夫不答应。他注视着远方一会儿。然后看着我的脸。深深注视我的眼睛。那视线实在太深了,甚至让我觉得自己的肉体好象就要那样消失掉了似的。不,我并不想去西班牙,丈夫冰男断然地说。虽然觉得抱歉,但西班牙对我来说太热了,灰尘太多了。食物也太辣。而且我已经买好两人份到南极去的机票。也为你买了毛皮大衣,附有毛皮的靴子。这一切不能白白浪费呀。事到如今已经不能不去了。
老实说我很害怕。我预感去到南极我们身上可能会发生无法挽回的事。我做了好几次又好几次的恶梦。每次都是同样的梦。我正在散步,却掉进地面洞开的深穴里去,没有人发现,就那样冻僵了。我被封闭在冰中,一直望着空中。我有意识。但一根手指都动弹不得。那种感觉非常奇怪。知道自己正一刻一刻地化为过去。我没有所谓未来。只有过去不断地累积重叠下去而已。而且大家都在注视着这样的我。他们在看着过去。我是朝向后方继续过去的光景。
然后我醒来。冰男睡在我旁边。他不发一声鼻息地睡着。简直像死掉冰冻的似的。但我爱着冰男。我哭了。我的眼泪滴落在他脸颊上。于是他醒过来拥抱我的身体。我做恶梦了,我说。他在黑暗中慢慢地摇头。那只是梦啊,他说。梦是从过去来的东西。不是从未来来的。那不会束缚你。是你束缚着梦,明白吗?嗯,我说。但我没有确实的信心。
结果我和丈夫终于上了往南极的飞机。因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取消旅行的理由。往南极飞机的飞行员和空中小姐全都话非常少。我想看窗外的光景,但云层很厚什么都看不见。不久之后窗子上便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丈夫在这期间一直默默地看著书。我心中并没有现在要去旅行的兴奋和喜悦。只是在做着一旦决定的事只好确实去做而已。
从飞机扶梯下来,脚接触到南极的大地时,我感觉到丈夫的身体巨大地摇晃一下。那比一瞬间还短,只有一瞬间的一半左右,因此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丈夫的脸丝毫没露出一点变化,但我却没有看漏。丈夫体内,有什么强烈而安静的摇晃。我一直注视着丈夫的侧脸。他在那里站定下来,眺望天空,望望自己的手,并大口吐着气。然后看着我的脸,微笑起来。这就是你所期望的土地吗?他说。是啊,我说。
虽然早有某种程度的预料,但南极却是个超越一切预想的寂寞土地。那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住。只有唯一的一个没有特征的小村子。村子里也同样的只有一家没有特征的小饭店。南极并不是观光地。那里甚至连企鹅的影子都没有。连极光都看不见。我偶尔试着问路过的人,要到什么地方才能看见企鹅。但人们只是沉默地摇头而已。他们无法理解我的语言。因此我试着在纸上画出企鹅的画。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沉默地摇头而已。我好孤独。走出村外一步,除了冰就没有别的了。既没有书、没有花、没有河,也没有水池。到任何地方,都只有冰而已。一望无际永无止境,所到之处尽是冰之荒野的无限延伸。
然而丈夫一面口吐着白气,手指结着霜,以冰柱般的眼睛凝视着远方,一面毫不厌倦精力充沛地从各种地方走到各种地方。而且立刻记住各种语言,和村子里的人们以冰般坚硬的声响互相对话。他们以认真的表情一连交谈好几小时。但我完全无法理解他们到底在那样热心地谈着什么。丈夫完全着迷于这个地方了。这里有吸引丈夫的什么存在着。刚开始我觉得非常生气。感觉好象只有我一个人被遗弃了似的。我感觉好象被丈夫背叛了,忽视了似的。
于是,我终于在被厚冰团团围绕的沉默世界里,丧失了一切的力气。一点一点逐渐地。而且终于连生气的力气也丧失了。我感觉的罗盘针般的东西似乎已经遗失在什么地方。我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时间,失去了自己存在的重量。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但一留神时,我已经一个人无感觉地被封闭在冰的世界中,在丧失所谓色彩的永远冬季中了。即使在丧失绝大部份的感觉之后,只有一点我很清楚。在南极的这个我的丈夫已经不是以前我的丈夫了。并不是说有什么地方不同。他和过去一样依然很体贴我,对我温柔地说话。而且我也很明白那是发自他真心的话。不过我还是知道。冰男已经和我在滑雪场的饭店所遇见的那个冰男不一样了。但我却无法向谁投诉这件事。南极的人都对他怀有好感,而我说的话他们一句也听不懂。大家都吐着白气,脸上结着霜,以硬梆梆的南极语开着玩笑、高谈阔论、唱着歌。我一直一个人窝在饭店的房间里,眺望着往后几个月可能都无望放晴的灰色天空,学习着非常麻烦的(而且我不可能记得住的)南极语文法。
飞机场已经没有飞机了。载我们来的飞机很快便飞走之后,已经没有一架飞机在那里着陆。而飞机滑行跑道终被埋在坚硬的厚冰之下。就像我的心一样。
冬天来了,丈夫说。非常漫长的冬天。飞机不会来,船也不会来,一切的一切都会冻结成冰。看来我们只能等春天来了,他说。
发现自己怀孕是在来到南极三个月左右的时候。我很明白,自己即将生产的小孩会是小冰男。我的子宫冻僵、羊水中混合着薄冰。我可以感觉到自己肚子里的那种冷。我很明白。那孩子将和父亲一样应该会拥有冰柱般的眼睛,手指上会结着一层霜。而且我也很明白,我们这新的一家人将永远不再离开南极。永远的过去,那毫无办法的重量,将紧紧地绊住我们的脚。而我们已经再也无法挣脱它了。
现在我几乎已经没留下所谓心这东西了。我的温暖已经极其遥远地离我而去。有时候我甚至已经忘记那温暖了。但总算还会哭。我真的是孤伶伶的一个人。置身在全世界中比谁都孤独而寒冷的地方。我一哭,冰男就吻我的脸颊。于是我的眼泪便化成冰。于是他把那泪的冰拿在手中,把它放在舌头上。嘿,我爱你哟,他说。这不是谎言。我很明白。冰男是爱我的。但不知从何方吹进来的风,把他冻成白色的话吹往过去再过去而去。我哭。化成冰的眼泪哗啦哗啦地继续流着。在遥远的冰冻的南极冰冷的家中。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见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
作者:村上春树
译者:林少华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后街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
不讳地说,女孩算不得怎么漂亮,并无吸引人之处,衣着也不出众,脑后的头发执着地带有睡觉挤压的痕迹。年龄也已不小了---应该快有30了。严格地说来,恐怕很难称之为女孩。然而,相距50米开外我便一眼看出:对于我来说,她是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从看见她身姿的那一瞬间,我的胸口便如发生地鸣一般的震颤,口中如沙漠干得沙沙作响。
或许你也有你的理想女孩。例如喜欢足颈细弱的女孩,毕竟眼睛大的女孩,十指绝对好看的女孩,或不明所以地迷上慢慢花时间进食的女孩。我当然有自己的偏爱。在饭店时就曾看邻桌一个女孩的鼻形看得发呆。
但要明确勾勒百分之百的女孩形象,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我就绝对想不起她长有怎样的鼻子。甚至是否有鼻子都已记不真切,现在我所能记的,只有她并非十分漂亮这一点。事情也真是不可思议。
“昨天在路上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我对一个人说。
“唔,”他应道,“人可漂亮?”
“不,不是说这个。”
“那,是合你口味那种类型喽?”
“记不得了。眼睛什么样啦,胸部是大是小啦,统统忘得一干二净。”
“莫名其妙啊!”
“是莫名其妙。”
“那么,”他显得兴味索然,“你做什么了?搭话了?还是跟踪了?”
“什么都没有做。”我说,“仅仅是擦肩而过。”
她由东往西走,我从西向东去,在四月里一个神清气爽的早晨。
我想和她说话,哪怕30分钟也好。想打听她的身世,也想全盘托出自己的身世。而更重要的,是想弄清导致1981年4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在原宿后街擦肩而过这一命运的原委。里面肯定充满和平时代的古老机器般温馨的秘密。
如此谈罢,我们可以找地方吃午饭,看伍迪。爱伦的影片,再顺路到宾馆里的酒吧喝鸡尾酒什么的。弄得好,喝完说不定能同她睡上一觉。
可能性在扣击我的心扉。
我和她之间的距离以近至十五六米了。
问题是,我到底该如何向她搭话呢?
“你好!和我说说话可以吗?哪怕30分钟也好。”
过于傻气,简直象劝人加入保险。
“请问,这一带有24小时营业的洗衣店吗?”
这也同样傻里傻气。何况我岂非连洗衣袋都没带!有谁能相信我的道白呢?
也许开门见山好些。“你好!你对我可是百分之百的女孩哟!”
不,不成,她恐怕不会相信我的表白。纵然相信,也未必愿同我说什么话。她可能这样说:即便我对你是百分之百的女孩,你对我可不是百分之百的男人,抱歉!而这是大有可能的。假如陷入这般境地,我肯定全然不知所措。这一打击说不定使我一蹶不振。我已32岁,所谓上年纪归根结底便是这么一回事。
我是在花店门前和她擦肩而过的,那暖暖的小小的气块儿触到我的肌肤。柏油路面洒了水,周围荡漾着玫瑰花香。连向她打声招呼我都未能做到。她身穿白毛衣,右手拿一个尚未贴邮票的四方信封。她给谁写了封信。那般睡眼惺忪,说不定整整写了一个晚上。那四方信封里有可能装有她的全部秘密。
走几步回头时,她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 ※ ※
当然,今天我已完全清楚当时应怎样向她搭话。但不管怎么说,那道白实在太长,我笃定表达不好――就是这样,我所想到的每每不够实用。
总之,道白自“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而以“你不觉得这是个忧伤的故事吗”结束。
※ ※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有一个少男和一个少女。少男18,少女16。少男算不得英俊,少女也不怎么漂亮,无非随处可见的孤独而平常的少男少女。但两人一直坚信世上某个地方一定存在百分之百适合自己的少女和少男。是的,两人相信奇迹,而奇迹果真发生了。
一天两人在街头不期而遇。
“真巧!我一直在寻找你。也许你不相信,你对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从头到脚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简直是在做梦。‘
两人坐在公园长椅上,手拉手,百谈不厌。两人已不再孤独。百分之百需求对方,百分之百已被对方需求。而百分之百需求对方和百分之百地被对方需求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啊!这已是宇宙奇迹!
但两人心中掠过一个小小的,的确小而又小的疑虑:梦想如此轻易成真是否就是好事?
交谈突然中断时,少男这样说道:
“我说,再尝试一次吧!如果我们两人真是一对百分之百的恋人的话,肯定还会有一天在哪里相遇。下次相遇时如果仍觉得对方百分之百,就马上在那里结婚,好么?
“好的。”少女回答。
于是两人分开,各奔东西。
然而说实在话,根本没有必要尝试,纯属多此一举。为什么呢?因为两人的的确确是一对百分之百的恋人,因为那是奇迹般的邂逅。但两人过于年轻,没办法知道这许多。于是无情的命运开始捉弄两人。
一年冬天,两人都染上了那年肆虐的恶性流感。在死亡线徘徊几个星期后,过去的记忆丧失殆尽。事情也真是离奇。当两人睁眼醒来时,脑袋里犹如d。h劳伦斯少年时代的贮币盒一样空空如也。
但这对青年男女毕竟聪颖豁达且极有毅力,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再度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情感,胜任愉快地重返社会生活。啊,我的上帝!这两人真是无可挑剔!他们完全能够换乘地铁,能够在邮局寄交快信了。并且分别体验了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八十五的恋爱。
如此一来二去,少男32,少女31岁了。时光以惊人的速度流逝。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少男为喝折价早咖啡沿原宿后街由西向东走,少女为买快信邮票沿同一条街由东向西去,两人恰在路中间失之交臂。失却的记忆的微光刹那间照亮两颗心。两人胸口陡然悸颤,并且得知:
她对我是百分之百的女孩。
他对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
然而两人记忆的烛光委实过于微弱,两人的话语也不似十四年前那般清晰。结果连句话也没说便擦身而过,径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
你不觉得这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么?
是的,我本该这样向她搭话。
作者:村上春树
译者:林少华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后街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
不讳地说,女孩算不得怎么漂亮,并无吸引人之处,衣着也不出众,脑后的头发执着地带有睡觉挤压的痕迹。年龄也已不小了---应该快有30了。严格地说来,恐怕很难称之为女孩。然而,相距50米开外我便一眼看出:对于我来说,她是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从看见她身姿的那一瞬间,我的胸口便如发生地鸣一般的震颤,口中如沙漠干得沙沙作响。
或许你也有你的理想女孩。例如喜欢足颈细弱的女孩,毕竟眼睛大的女孩,十指绝对好看的女孩,或不明所以地迷上慢慢花时间进食的女孩。我当然有自己的偏爱。在饭店时就曾看邻桌一个女孩的鼻形看得发呆。
但要明确勾勒百分之百的女孩形象,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我就绝对想不起她长有怎样的鼻子。甚至是否有鼻子都已记不真切,现在我所能记的,只有她并非十分漂亮这一点。事情也真是不可思议。
“昨天在路上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我对一个人说。
“唔,”他应道,“人可漂亮?”
“不,不是说这个。”
“那,是合你口味那种类型喽?”
“记不得了。眼睛什么样啦,胸部是大是小啦,统统忘得一干二净。”
“莫名其妙啊!”
“是莫名其妙。”
“那么,”他显得兴味索然,“你做什么了?搭话了?还是跟踪了?”
“什么都没有做。”我说,“仅仅是擦肩而过。”
她由东往西走,我从西向东去,在四月里一个神清气爽的早晨。
我想和她说话,哪怕30分钟也好。想打听她的身世,也想全盘托出自己的身世。而更重要的,是想弄清导致1981年4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在原宿后街擦肩而过这一命运的原委。里面肯定充满和平时代的古老机器般温馨的秘密。
如此谈罢,我们可以找地方吃午饭,看伍迪。爱伦的影片,再顺路到宾馆里的酒吧喝鸡尾酒什么的。弄得好,喝完说不定能同她睡上一觉。
可能性在扣击我的心扉。
我和她之间的距离以近至十五六米了。
问题是,我到底该如何向她搭话呢?
“你好!和我说说话可以吗?哪怕30分钟也好。”
过于傻气,简直象劝人加入保险。
“请问,这一带有24小时营业的洗衣店吗?”
这也同样傻里傻气。何况我岂非连洗衣袋都没带!有谁能相信我的道白呢?
也许开门见山好些。“你好!你对我可是百分之百的女孩哟!”
不,不成,她恐怕不会相信我的表白。纵然相信,也未必愿同我说什么话。她可能这样说:即便我对你是百分之百的女孩,你对我可不是百分之百的男人,抱歉!而这是大有可能的。假如陷入这般境地,我肯定全然不知所措。这一打击说不定使我一蹶不振。我已32岁,所谓上年纪归根结底便是这么一回事。
我是在花店门前和她擦肩而过的,那暖暖的小小的气块儿触到我的肌肤。柏油路面洒了水,周围荡漾着玫瑰花香。连向她打声招呼我都未能做到。她身穿白毛衣,右手拿一个尚未贴邮票的四方信封。她给谁写了封信。那般睡眼惺忪,说不定整整写了一个晚上。那四方信封里有可能装有她的全部秘密。
走几步回头时,她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 ※ ※
当然,今天我已完全清楚当时应怎样向她搭话。但不管怎么说,那道白实在太长,我笃定表达不好――就是这样,我所想到的每每不够实用。
总之,道白自“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而以“你不觉得这是个忧伤的故事吗”结束。
※ ※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有一个少男和一个少女。少男18,少女16。少男算不得英俊,少女也不怎么漂亮,无非随处可见的孤独而平常的少男少女。但两人一直坚信世上某个地方一定存在百分之百适合自己的少女和少男。是的,两人相信奇迹,而奇迹果真发生了。
一天两人在街头不期而遇。
“真巧!我一直在寻找你。也许你不相信,你对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从头到脚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简直是在做梦。‘
两人坐在公园长椅上,手拉手,百谈不厌。两人已不再孤独。百分之百需求对方,百分之百已被对方需求。而百分之百需求对方和百分之百地被对方需求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啊!这已是宇宙奇迹!
但两人心中掠过一个小小的,的确小而又小的疑虑:梦想如此轻易成真是否就是好事?
交谈突然中断时,少男这样说道:
“我说,再尝试一次吧!如果我们两人真是一对百分之百的恋人的话,肯定还会有一天在哪里相遇。下次相遇时如果仍觉得对方百分之百,就马上在那里结婚,好么?
“好的。”少女回答。
于是两人分开,各奔东西。
然而说实在话,根本没有必要尝试,纯属多此一举。为什么呢?因为两人的的确确是一对百分之百的恋人,因为那是奇迹般的邂逅。但两人过于年轻,没办法知道这许多。于是无情的命运开始捉弄两人。
一年冬天,两人都染上了那年肆虐的恶性流感。在死亡线徘徊几个星期后,过去的记忆丧失殆尽。事情也真是离奇。当两人睁眼醒来时,脑袋里犹如d。h劳伦斯少年时代的贮币盒一样空空如也。
但这对青年男女毕竟聪颖豁达且极有毅力,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再度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情感,胜任愉快地重返社会生活。啊,我的上帝!这两人真是无可挑剔!他们完全能够换乘地铁,能够在邮局寄交快信了。并且分别体验了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八十五的恋爱。
如此一来二去,少男32,少女31岁了。时光以惊人的速度流逝。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少男为喝折价早咖啡沿原宿后街由西向东走,少女为买快信邮票沿同一条街由东向西去,两人恰在路中间失之交臂。失却的记忆的微光刹那间照亮两颗心。两人胸口陡然悸颤,并且得知:
她对我是百分之百的女孩。
他对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
然而两人记忆的烛光委实过于微弱,两人的话语也不似十四年前那般清晰。结果连句话也没说便擦身而过,径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
你不觉得这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么?
是的,我本该这样向她搭话。
译者:林少华
大象从镇上的象舍中失踪,我是从报纸上知道的。这天,我一如往常地被调至6点30分的闹钟叫醒。然后去厨房烧咖啡,烤面包片,打开超短波广播,啃着面包片在餐桌上摊开晨报。我这人看报总是从第一版依序看下去,因此过了好半天才接触到关于大象失踪的报道。第一版报道的是日美贸易摩擦问题和战略防御构思,接下去是国内政治版,国际政治版,经济版,读者来信版,读者专栏,不动产广告版,体育版,再往下才是地方版。
大象失踪的报道登在地方版的头条。标题相当醒目:“××镇大象去向不明”。紧接着是一行小标题:“镇民人心惶惶,要求追究管理责任”。还有几名警察验证无象象舍的照片。没有象的象舍总好像不大自然。空空荡荡,冷冷清清,俨然被掏空五脏六腑后干燥了的庞大动物。
我拨开落在报纸上的面包屑,专心致志地逐行阅读这则报道。上面说人们发现大象失踪是5月18日(即昨天)下午2时。供食公司的人像往常那样用卡车为大象运来食物(其主食为镇立小学的学生们的剩饭),从而发现象舍空空如也。套在象脚上的铁环依然上着锁剩在那里,看来是大象整个把脚拔了出去,失踪的不仅仅是大象,一直照料大象的男饲养员也一同无影无踪。
人们最后见到大象和饲养员是前天(即5月17日)傍晚5点多钟。5个小学生来象舍写生,5点多之前一直用蜡笔为大象画像来着。这几个小学生是大象的最后目击者,后来再无人见到。因为6点铃一响,饲养员便将象广场的门关上,使人们无法入内。
5个小学生异口同声地作证说,那时无论大象还是饲养员都没显出任何异常。大象一如往常乖乖站在广场中央,不时左右摇晃一次鼻子,眯缝起满是皱纹的眼睛。它已老态龙钟,动一下身体都显得甚是吃力。初次目睹之人,往往感到不安,真怕它马上瘫倒在地上断气。
以上便是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
大象之所以被本镇(即我居住的镇)领来饲养,也是因为其年老之故。镇郊的一座小动物园以经营困难为由关闭的时候,动物们都已通过动物经纪人之手转往全国各地。唯独这头象由于年纪太老而无法找到主顾,一来哪里的动物园中象的数量都绰绰有余,二来没一处动物园好事并充裕到足以接收一头似乎马上就心脏病发作死去的举步维艰的大象的程度。因此,这头象便在所有同伴荡然无存的形同废墟的动物园里无所事事地——当然也不是说它原来有什么事干——独自滞留三四个月之久。
无论动物园还是镇上,对此都相当头痛。动物园方面已将动物园旧址卖给了房地产商。房地商准备在此建造高层公寓,镇上也签发了开发许可证。象的处理越是长期拖而不决所付的利息越高。可是又不能把象杀掉。若是猴子或蝙蝠之类,倒也罢了。但杀一头大象太容易暴露目标。一旦真相大白,问题就非同小可。于是三方一起商量,达成了关于老年大象处置的协议。(1)象作为镇有财产免费领养;(2)收容象的设施由房地产商无偿提供;(3)饲养员工资由动物园方面负担。
这就是三方协议的内容。正好是一年前的事。
说起来,我从一开始便对“大象问题”怀有个人兴趣。大凡有关象的报道我统统剪了下来。还去旁听了镇议会讨论大象问题的会议。所以现在我才可以如此洒脱如此准确地叙述此事的发展过程。话也许有些罗嗦,但“大象问题”的处理很可能同大象失踪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还是容我记述下来为好。
当镇长签署了协议而即将领养大象之时,议会中以在野党为中心(在此之前我还真不知道镇议会中有什么在野党)掀起了反对运动。
“为什么本镇必须领养大象?”他们质问镇长。其主张可以归纳成以下几条(条条太多十分抱歉,但我以为这样容易理解):(1)大象问题属于动物园与房地产商私营企业之间的问题,镇政府没有理由参与;(2)所需管理费、食物费太多;(3)安全问题如何解决?(4)本镇自费饲养大象的好处何在?
他们拉开论战架势——“饲养大象之前,下水道的整治和消防车的购置等镇政府要做的事情岂非堆积如山?”尽管措词不算尖刻,但言下之意无非是怀疑镇长同房地产有幕后交易。
对此,镇长的意见是这样的:(1)高层建筑群的落成在将极大幅度增加镇的税收,大象的饲养费之类自然不成问题,镇政府参与这样的项目是理所当然的;(2)象年事已高,食欲亦不很大,到于加害于人的可能性可以说等于零;(3)象一旦死亡,由房地产商作为大象饲养地提供的地皮即为镇有财产;(4)象可成为镇的象征。
经过长时间争辩讨论,镇上终于决定将大象领养过来。由于自古以来位于城郊住宅地带,镇上的居民大多生活较为富裕,镇财政也够雄厚。况且人们可以对领养无处可去的大象这一举措怀有好感。较之下水道和消防车,居民毕竟更容易同情大象。
我也赞成镇上饲养大象。出现高层建筑群固然大杀风景,但自己镇上能拥有头大象倒确实不坏。
砍掉山坡上的树林,把小学一座快要倒塌的体育馆移建到这里作为象舍。一直在动物园照料大象的饲养员跟过来住下。小学生们的残汤剩饭充作象饲料。于是大象被一辆拖车从封闭的动物园运到新居,在此打发余生。
我也参加了象舍的落成典礼。镇长面对大象发表演说(关于本镇的发展与文化设施的充实),小学生代表朗读作文(象君,祝你永远健康云云),举行了大象写生的评比展览(大象写生此后遂成为本镇小学生美术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保留项目),身穿翩然飘然的连衣裙的两名妙龄女郎(算不上绝代佳人)分别给大象吃了一串香蕉。大象则几乎纹丝不动地静静忍受着这场相当乏味——起码对象来说毫无意味——的仪式的进行,以近乎麻木不仁的空漠的眼神大口小口吃着香蕉。吃罢,众人一齐拍手。
象右侧的后脚套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沉重铁环。铁环连着一条十多米长的粗铁链。铁链的另一端万无一失地固定在水泥墩上。铁环和铁链一看就知道其牢不可破,大象纵然花100年时间使出浑身解数也全然奈何不得。
我不大清楚大象是否对这脚镣心怀不满。不过至少表面上它对套在自己脚上的铁链漠然置之。它总是以愣愣的眼神望着空间莫可知晓的某一点。每当阵风吹来,耳朵和白色的体毛便轻飘飘摇颤不止。
负责饲养大象的是位瘦小的老人。不知其准确年龄,也许60多岁,也许70有余。世上有一种人一旦越过某一临界点便不再受年龄左右,这位老人便是其一。皮肤无论冬夏都晒得又红又黑,头发又短又硬,眼睛不大。面目并没有什么明显特征,唯独向左右突出的接近圆形的耳朵使得整张脸相形见小,格外引人注目。
此人绝对谈不上冷淡,有人搭话肯定给予圆满回答,话也说得井井有条。若他愿意,也能表现出一副热情的样子——尽管使我觉得有几分勉强。不过原则说来,则像是位沉默寡言的孤独老人。他看上去喜欢小孩。小孩来时尽可能亲切相待,但孩子们却不大接受老人的好意。
接受这位饲养员好意的只有大象。他住在紧挨象舍的预制板小屋里,从早到晚形影不离地照料大象。象与饲养员相处的时间已超过10年,二者关系的亲密程度,只消看双方每个细微的动作和眼神,即可一目了然。饲养员如果想让呆呆站在同一地方的大象移动一下,只要站在象的旁边用手啪啪地轻拍几下它的前脚并嘀咕一句什么,大象便不堪重负似地慢慢摇摆着身体,准确移至指定位置,随即仍如刚才那样注视空间的某一点。
每到周末,我就去象舍细心观察这情形,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二者的交流是依据何种原理得以实现的。大象或许能听懂简单的人语(毕竟活的时间长),也可能通过拍脚方式来把握对方的意图。或者具有心灵感应那类特异功能因而懂得饲养员的所思所想也未可知。
一次我问老人;“您是怎样给大象下命令的呢?”老人笑笑,只回答“长时间相处的关系”,再没做更多的解释。
总之便是这样平安无事地过了一年,此后象突然失踪。
我一边喝第二杯咖啡,一边将报道再次从头研究一遍。文章写得相当奇妙,俨然福尔摩斯敲着烟斗说:“华生,快看呀,这篇报道太有趣了!”
此报道给人以奇妙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可能支配写报道记者大脑的困惑与混乱。而困惑与混乱显然起因于情况的非条理性。记者力图巧妙避开条非理性来写一篇“地道的”新闻报道,但这反而将他自身的混乱与犹豫推向致命的地步。
例如,报道上的措词是“大象逃脱”。可是通观全篇报道,显而易见大象并非什么逃脱,而明明是“失踪”。记者将这种自我矛盾表述为“细节上仍有若干不明确之处”。我则无论如何不认为事情是可以用什么“细节”什么“不明确”这类老生常谈的字眼敷衍得了的。
首先,问题出在象脚上套的铁环。铁环依然上着锁剩在那里。最稳妥的推论是:饲养员用钥匙打开铁环从象脚摘下,然后又将其锁好,同象一起逃跑(当然报纸也认识到了这种可能性)。问题是饲养员手中没有钥匙。钥匙仅有两把。一把为确保安全藏于警察署的保险柜,另一把收在消防署的保险柜之中。饲养员(或其它什么人)不大可能从中偷出钥匙。纵使万一偷出,也大可不必把用过的钥匙特意送回保险柜——翌日早打开一看,两把钥匙全都好好躺在警察署和消防署的保险柜里。既然这样,那么就是说大象势必在不使用钥匙的情况下将脚从坚不可摧的铁环中拨出,而这除非用锯将象腿锯断,否则绝无可能。
第二个问题是出逃的途径。象舍与“象广场”围了3米多高的坚固栅栏。由于象的安全管理在镇议会上争论得沸沸扬扬,镇政府采取了对一头老象未免小题大做的警备措施。栅栏是用混凝土和粗铁棍做成的(费用当然由房地产商出),门口只有一个,且内侧上锁。象不可能跨过如此要塞般的栅栏跑到外面。
第三个问题是象的足迹。象舍后面是陡峭的山坡,象无法攀登。因此象假如真的用某种手段飞越栅栏,它也只能经前面的道路逃走。然而松软的沙土路面上没有留下任何类似象脚印的痕迹。
总而言之,综合分析这篇满是令人困惑和不快措词的新闻报道,根本看不出事件的结论或实质。
当然,自不待言,报纸也好警察也好镇长也好至少表面上都不愿意承认大象失踪这一事实。警察正以“象或许被人采取锦囊妙计早有预谋地强行掠出,或许自行逃脱”这样的判断进行侦查,并乐观地预测:“考虑到隐藏大象的困难程度,事件的解决不过是时间问题”警察还打算请求近郊的猎友会以及自卫队狙击部队出动,一起搜山。
镇长召开记者招待会(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报道没有登在地方版,而出现在全国版的社会版面),就镇政府警备措施上的疏忽进行道歉。同时镇长又强调指出:“同全国任何一座动物园的同类设施相比,本镇的大象管理体制都毫不逊色,较之标准有力得全面得多。”还说:“这是充满恶意的、危险而且无聊的反社会行为,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在野党的议员重复一年前的论调:“务必追究镇长同企业串通一气而将镇民轻易卷入象处理问题的政治责任。”
一位母亲(39岁)以“不安的神情”说:“短时间内不能放心地让孩子去外面玩了。”
报纸上叙述了本镇领养大象的前后详细经过,并附有大象收容设施示意图。还介绍了大象简历,以及同象一起失踪的饲养员(渡边升,63岁)的情况。渡边饲养员是千叶县馆山人,长期在动物园饲养哺乳动物,“由于动物知识丰富为人忠厚诚实,深得有关人员信赖”。象是22年前由非洲东部送来的。准确年龄无人知晓,其为人更是不得而知。
报道的最后,说警察正在向镇民征求有关大象任何形式的情报。我一面喝第二听啤酒,一面就此沉思片刻。终归还是决定不给警察打电话。一来我不大乐意同警察发生关系,二来我不认为警察会相信我提供的情报。向那些甚至没有认真设想过大象失踪可能性的家伙,无论说什么都是徒劳。
我从书架中抽出剪报集,将从报纸上剪下的关于象的报道夹在里面。随后洗了洗杯子碟子,去公司上班。
我从nhk晚上7时的新闻节目中看到了搜山的情况。提着装满麻醉弹大型来福枪的猎手、自卫队和警察们把附近的山一个接一个刮篦子似地搜刮一遍,好几架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虽说是山,但都位于东京郊外的住宅地边缘,不过是小山包而已。聚集如此之众,只消一天即可基本搜寻完毕,再说寻找的对象又不是矮小的杀人鬼而是巨大的非洲象,其可藏身之处自然有限。然而折腾到傍晚也没找到大象。出现在电视荧屏中的警察署长声称“仍将继续搜寻”。电视新闻的主持人总结道:“是何人如何使大象逃脱,藏于何处,其动机何在,一切都还在深深处于迷宫之中”
此后继续搜寻数日,大象依旧踪影皆无,当局连点蛛丝马迹也未能找到。我每天都细看报纸的报道,大凡所能见到的报道统统用剪刀裁剪下来。就连以大象事件为题材的漫画也不放过。由此之故,剪报集的容量很快到达极限,而不得不去文具店买一册新的回来。尽管拥有如此数量繁多的报道,却不包括任何一条我想知道的那类事实。报上写的全都是些驴唇不对马嘴一文不值的内容,诸如什么“依然下落不明”,什么“搜查人员深感苦恼”,什么“背后是否有秘密组织”等等。大象失踪了一周之后,这方面的报道日见减少,直至几乎销声匿迹。周刊上倒是刊载了几篇哗众取宠的报道,有的竟拉出算命先生来,不久也草草收兵了。看上去人们似乎企图将大象事件强行归为拥有不少会员的“不解之谜俱乐部”这一范畴之中。一头年老的象和一个年老的饲养员纵使从这块土地失去踪影,也不会对社会的趋势造成任何影响。地球照样单调地旋转,政治家照样发表不大可能兑现的声明,人们照样打着哈欠去公司上班,孩子们照样准备应付考试。在这周而复始无休无止的日常波浪之中,人们不可能对一头去向不明的老象永远兴致勃勃。如此一来二去,没有什么特殊变异的这几个月便像窗外行进的疲于奔命的军队一样匆匆过去。
我不时抽时间跑去往日的象舍,观望已无大象的大象住处。铁栅栏门上缠了好几道粗大的铁链,任凭谁都无从入内。从栅栏空隙窥视,象舍门仍被铁链缠绕着。看样子警察为了弥补无法找见大象所造成的缺憾,而对失去大象后的象舍加强了不必要的警备。四下寂寥,空无人影,唯见一群鸽子在象舍房脊上敛翅歇息。广场已无人修剪,开始长满萋萋夏草,仿佛已等得忍无可忍。象舍门上缠绕的铁链使人联想起森林中牢牢看守着已腐朽得化为废墟的王宫的巨蟒。大象离去才不过数月,这场所便蒙上了带有某种宿命意味的荒凉面影,笼罩在雨云一般令人窒息的气氛中。
我那次见到她,9月都已接近尾声了。这天从早到晚雨下个不停。雨单调而又温柔细腻,是这一季节常见的雨,它将在地面打下烙印的夏日记忆一点点冲掉。所有的记忆都沿着水沟往下水道往河道流去,进入又黑又深的大海。
我俩是在我公司举行的产品宣传酒会上见面的。我在一家大型电机公司广告部工作,当时正负责推销为配合秋季结婚热和冬季发奖金时节而生产的系列型厨房电气用品。主要任务是同几家妇女杂志交涉,以使其刊载配合性报道。事情倒不怎么需要动脑,但须注意对方报道写得不失分寸,以尽量不让读者嗅到广告味。作为代价,我们可以在杂志上刊登广告。世上的事就是要互相扶持。
她是一家以年轻主妇为对象的杂志的编辑,参加酒会是为了采访——明知是为人推销的采访。我正好闲着,便以她为对象,开始讲解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设计的彩色电冰箱、咖啡机、微波炉和榨汁机。
“至为关键的是谐调性。”我说,“无论式样多好的东西,都必须同周围保持谐调,不然毫无意思。颜色的谐调,式样的谐调,功能的谐调——这是当今厨室最需要注意的。据调查,一天之中主妇在厨室的时间最长。对主妇来说,厨室是她的工作岗位,是书斋,是起居室。因此她们都在努力改善厨室环境,使其多少舒服一点。这与大小没有关系。无论大小,好的厨室原则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简洁性、功能性、谐调性。而本系列便是依据这一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举例说来,请看这个烹调板……”
她点着头,在小笔记本上做着记录。其实她并非对这类采访特别怀有兴趣,我对烹调板也没什么偏爱,我们不过在完成各自的工作而已。
“看来你对厨房里的事相当熟悉。”她在我讲解完后说道。
“工作嘛!”我做出商业性笑容回答。“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做菜——这与工作无关——做的简单,但天天做。”
“厨房真的需要谐调性?”她问。
“不是厨房,是厨室。”我纠正道。“本来怎么都所谓,可公司有这样那样的规定。”
“对不起。那么厨室真的需要谐调性?是你个人的意见?”
“至于我的意见,不解掉领带是无可奉告的。”我笑着说,“不过今天算是例外。我想就厨室来说,讲究谐调性之前,应该备有若干必不可少的东西。问题是那种因素成不了商品。而在这急功近利的世界上,成不了商品的因素几乎不具有任何意义。”
“世界果真是急功近利的不成?”
我从衣袋里掏出香烟,用打火机点燃。
“随便说说罢了。”我说,“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容易明白,工作也容易进行。这类似一种游戏,或曰本质上急功近利,或曰急功近利式的本质——说法五花八门。而且只有这样认为,才不至于招风惹浪,才不至于出现复杂问题。”
“妙趣横生的见解!”
“谈不上什么妙趣,人人都这样看待。”我说,“对了,有一种香槟不算很坏,如何?”
“谢谢,恕不客气。”
随后,我和她边喝香槟边海阔天空地聊起来,聊着聊着,聊出几个两人共同的熟人。不仅如此,我的妹妹同她碰巧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我们于是以几个这样的名字为线索较为顺利地展开话题。
她也罢我也罢都是单身。她26,我31。她戴隐形眼镜,我架着普通镜片。她赞赏我领带的颜色,我夸奖她的上衣。我们谈起各自所居公寓的租金,也就工资数额和工作内容发了些牢骚。总之我们是相当亲密起来了。她是位顾盼生辉的妩媚女性,丝毫没有强加于人的味道。我站着同她在那里谈了大约20分钟,没有发现任何不可以对她抱有好感的理由。
酒会快结束时,我邀她走进同一宾馆里的酒吧,坐在那里同她继续交谈。透过酒吧巨大的窗扇,可以看见初秋的雨幕。雨依然无声无息地下着,远处街道的光亮糅合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酒吧里几乎见不到客人,潮乎乎的沉默统治着四周。她要了达伊吉莉鸡尾酒,我要的是加冰苏格兰威士忌。
我们一边喝着各自的杯中物,一边像多少有些亲密起来的初次见面的男女那样说着在酒吧里常说的话:大学时代,喜欢的音乐,体育,日常习惯等等。
接着,我提起大象。至于话题为什么突然转到大象身上,我已记不起其中关联。大概谈到某种动物,由此联上了大象。也有可能我是极其无意识地想向某人——似可与之畅所欲言的一个人——阐述我对大象失踪的看法。或者是仅仅借助酒兴也未可知。
话一出口,我便意识到自己提出的是现在最不适宜的话题。我不应该谈起什么大象。怎么说呢,这个话题早已成为过去。
于是我想马上收回话头。糟糕的是她对大象失踪事件怀有非同一般的兴致。我一说自己看过好几回大象,她便连珠炮似地发出质询:
“什么样的象?你认为是如何逃跑的?平时它吃什么?有没有危险?”如此不一而足。对此,我按照报纸上的口径轻描谈写地解说了一遍。看样子她从我的口气中感觉出了异乎寻常的冷淡——我从小就很不善于敷衍。
“象不见的时候大吃一惊吧?”她喝着第二杯达伊吉莉,若无其事地问。“一头大象居然突然失踪,肯定谁都始料未及。”
“是啊,或许是。”我拿起一枚碟子里的炸薯片,分成两半,吃了一半。男侍转来,另换了一个烟灰缸。
她饶有兴味地注视了一会我的脸。我又叼起一支香烟点燃。本来戒烟已有3年之久,而在大象失踪之后,又开始重操旧业。
“所谓或许是,就是说关于大象失踪多少有所预料?”她问。
“谈不上什么预料!”我笑了笑,“一天大象突然消失,这既无先例又无必然性,也不符合事理。”
“不过你这说法可是非常奇特,嗯?我说‘一头大象居然突然失踪,肯定谁都始料未及’,你回答‘是啊,或许是’。而一般人是绝不至于这样回答的。或者说‘一点不错’,或者说‘说不明白’。”
我向她含糊地点了下头,扬手叫来男侍,让他再送一杯苏格兰威士忌。等威士忌的时间里,我们暂且保持沉默。
“我说,我不大理解,”她用沉静的口气说,“刚才你还一直说得头头是道,在提起大象之前。可一提起大象,你说话就好像一下子变得反常。听不出你想表达什么。到底怎么回事?莫非在大象上面有什么不好启齿的地方?还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呢?”
“你的耳朵没有毛病。”我说。
“那么说问题在你罗?”
我用手指把酒杯里的冰块拨弄得旋转不止。我喜欢听冰块相撞的声音。
“并未严重得要用问题这个字眼。”我说,“不足挂齿的小事。也没有什么可向别人隐瞒的,不过是因为我没有把握说透而没说罢了。如果说是奇特,也确实有点奇特。”
“怎么奇特?”
我再无退路,只好喝口威士忌,开始叙说:
“其中一点要指出的是,我恐怕是那头失踪大象的最后一个目击者。我见到大象是5月17日晚上7点左右,得知大象失踪是第二天近午时分。这段时间再没有人见过大象。因为傍晚6点象舍就关门了。”
“逻辑上不好明白。”她盯住我的眼睛,“既然象舍已经关门,你怎么还能见到大象呢?”
“象舍后面是一座悬崖样的小山。山是私有山,没有像样的路可走,上面只有一个地方可以从后面窥视象舍。而知道这个地方的,想必只我一人。”
我这一发现完全出于偶然。一个周日下午,我去后山散步迷了路。大致判断方位行走之间,碰巧走到了这个地方。那是块平地,大小可供一个睡觉。透过灌木丛空隙朝下一望,下面正是象舍的房脊。房脊稍往下一点有个相当大的通风口,从中可以清楚看到象舍里面的光景。
从此以后,我经常去那里观望进入象舍里边的大象,逐渐成了习惯。如果有个问何苦如此不厌其烦,我也回答不好。只是想看大象的私下表现而已,没有什么深刻的理由。
象舍里黑暗之时,自然看不见大象。但刚入夜时饲养员打开象舍电灯为大象做这做那,我因之得以一一看在眼里。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象舍中只剩大象与饲养员时,看上要比在人前那种公开场合表现得远为亲密无间。这点只消看他们之间一个小小的举动即可一目了然。甚至使人觉得白天时间他们有意克制感情,以免被人看出彼此的亲密程度,而到单独相守的夜晚便完全无此顾虑。但这不等于说他们在象舍中有什么特殊举动。进入象舍之后,大象依然一副呆愣愣的样子,饲养员也一味地忙他作为饲养员的当务之急:用甲板刷给大象刷洗身体,归拢拉在地板上的巨大粪团,收拾其吃过的东西。尽管如此,其彼此间结下的信赖感所酿出的独特的温馨氛围不容你无动于衷。饲养员打扫完地板,大象便摇晃着身子在饲养员背部轻轻叩击几下。我很喜欢观看大象的这个动作。
“以前你就喜爱大象?我是说不仅仅限于这头象……”她问。
“是的,我想是这样。”我说,“大象这种动物身上有一种拨动我心弦的东西,很早以前就有这个感觉,原因我倒不清楚。”
“所以那天也同样傍晚一人登后山看象去了,是吧?”她说,“呃——5月……”
“17日,”我接道,“5月17日晚上7点左右。那时节白天变得很长,空中还剩有一点火烧云。不过象舍里已经灯火通明。”
“当时象和饲养员都没有什么异常?”
“既可以说没有异常,又可以说有异常。我无法说得准确。因为毕竟不是相距很近。作为目击者的可靠性也可以说不是很高。”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喝了一口因冰块融化而酒味变淡的威士忌。窗外的雨仍下个不止,既不大下,又不小下,俨然一幅永远一成不变的静物画。
“也不是说发生了什么。”我说,“象和饲养员所作所为一如往常。扫除,吃东西,亲昵地挑逗一下,如此而已。平日也是如此。我感到不对头的只是其平衡。”
“平衡?”
“就是大小平衡,象和饲养员身体大小的比例。我觉得这种比例较之平时多少有所不同,两者之差似乎比平时缩小一些。”
她把视线投在自己手中的达伊吉莉杯上,静静注视良久。杯里冰块已经化了,如细小的海流试图钻进鸡尾酒的间隙中去。
“那么说象的身体变小了?”
“也许是饲养员变大了,也可能双方同时变化。”
“这点没告诉警察?”
“当然没有。”我说,“即使告诉,警察也不会相信,况且我若说出在那种时候从后山看大象,自己都难免受到怀疑。”
“那,比例与平时不同这点可是事实?”
“大概。”我说,“我只能说是大概。因为没有证据,而且我说过不止一次——我是从通风口往里窥的。不过我在同一条件下观看大象和饲养员不下数十次,我想总不至于在其大小比例上发生错觉。”
噢,也许眼睛有错觉。当时我好几次闭目摇头,但无论怎么看象的体积都与平时不同,的确有些缩小。以至一开始我还以为镇上搞来一头小象呢。可是又没听说过(我绝不会放过有关象的新闻)。既然如此,那么只能认为是原来的老象由于某种原因而骤然萎缩。而且仔细看去,象高兴似地抬右脚叩击地面,用多少变细的鼻子抚摸饲养员的后背。
那光景甚是不可思议。从通风口密切注视里面的时间里,我觉得象舍之中仿佛流动着唯独象舍才有的冷冰冰的另一种时间,并且象和饲养员似乎乐意委身于将彼此卷入——至少已卷入一部分——其中的新生体系。
我注视象舍的时间总共不到30分钟。象舍的灯比往常关得早,7时30分灯便熄了,所有一切都笼罩在黑暗之中。我在那里等了一会,等待象舍的灯重新闪亮,但再未闪亮。这便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大象。
“那么说,你是认为象就势迅速萎缩变小而从栅栏空隙逃走了?还是认为完全消失了呢?”她问。
“不清楚。”我说,“我只是力图多少准确地记起自己亲眼见过的场面,此外的事几乎没有考虑。眼睛获得的印象实在太强烈了,坦率地说,我恐怕根本无法从中推导出什么。”
以上就是我关于大象失踪说的所有的话。不出我最初所料,这些话作为刚刚相识的年轻男女交谈的话题未免过于特殊,况且其本身早已完结。说罢,两人之间出现了许久的沉默。在谈完与其他事几乎毫不相关的大象失踪的话之后,我也罢她也罢都不知再提起什么话题为好。她用手指摩挲鸡尾酒杯的边缘。我则看着杯垫上的印字。反复看了25遍。我还是后悔自己不该提起什么大象,这并非可以随便向任何人开诚布公那种性质的话。
“过去,家里养的一只猫倒是突然失踪来着,”过了好久她开口道,“不过猫的失踪和象的失踪,看来不是一回事。”
“是啊,从大小来说就无法相比。”我说。
30分钟,我们在宾馆门口告别。她想起把伞丢在了酒吧,我乘电梯帮助她取回。伞是红褐色的,花纹很大。
“谢谢了!”她说。
“晚安。”我说。
此后我和她再未见面。一次就刊登广告的细节我们通过电话,那时我很想邀她一起吃饭,但终归还是作罢。用电话讲话的时间里,蓦地觉得这种事怎么都无所谓。
自从经历大象失踪事件以来,我时常出现这种心情。每当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无法在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与回避这一行为所可能带来的结果之间找出二者的差异。我往往感到周围正在失去其固有的平衡。这也许是我的错觉。也许是大象事件之后自己内部的某种平衡分崩离析从而导致外部事物在我眼睛中显得奇妙反常。责任怕是在我这一方。
我仍然在这急功近利式的世界上依据急功近利式的记忆残片,到处推销电冰箱、电烤炉和咖啡机。我越是变得急功近利,产品越是卖得飞快。我们的产品宣传会所取得的成功甚至超过了我们不无乐观的预想。我于是得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或许人们是在世界这个大厨室里寻求某种谐调性吧。式样的谐调,颜色的谐调,功能的谐调。
报纸几乎不再有大象的报道。人们对于自己镇上曾拥有一头大象这点似乎都已忘得一干二净。仿若广场上一度茂盛的杂草,业已枯萎,四周开始漾出冬的气息。
大象和饲养员彻底失踪,再不可能返回这里。
大象从镇上的象舍中失踪,我是从报纸上知道的。这天,我一如往常地被调至6点30分的闹钟叫醒。然后去厨房烧咖啡,烤面包片,打开超短波广播,啃着面包片在餐桌上摊开晨报。我这人看报总是从第一版依序看下去,因此过了好半天才接触到关于大象失踪的报道。第一版报道的是日美贸易摩擦问题和战略防御构思,接下去是国内政治版,国际政治版,经济版,读者来信版,读者专栏,不动产广告版,体育版,再往下才是地方版。
大象失踪的报道登在地方版的头条。标题相当醒目:“××镇大象去向不明”。紧接着是一行小标题:“镇民人心惶惶,要求追究管理责任”。还有几名警察验证无象象舍的照片。没有象的象舍总好像不大自然。空空荡荡,冷冷清清,俨然被掏空五脏六腑后干燥了的庞大动物。
我拨开落在报纸上的面包屑,专心致志地逐行阅读这则报道。上面说人们发现大象失踪是5月18日(即昨天)下午2时。供食公司的人像往常那样用卡车为大象运来食物(其主食为镇立小学的学生们的剩饭),从而发现象舍空空如也。套在象脚上的铁环依然上着锁剩在那里,看来是大象整个把脚拔了出去,失踪的不仅仅是大象,一直照料大象的男饲养员也一同无影无踪。
人们最后见到大象和饲养员是前天(即5月17日)傍晚5点多钟。5个小学生来象舍写生,5点多之前一直用蜡笔为大象画像来着。这几个小学生是大象的最后目击者,后来再无人见到。因为6点铃一响,饲养员便将象广场的门关上,使人们无法入内。
5个小学生异口同声地作证说,那时无论大象还是饲养员都没显出任何异常。大象一如往常乖乖站在广场中央,不时左右摇晃一次鼻子,眯缝起满是皱纹的眼睛。它已老态龙钟,动一下身体都显得甚是吃力。初次目睹之人,往往感到不安,真怕它马上瘫倒在地上断气。
以上便是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
大象之所以被本镇(即我居住的镇)领来饲养,也是因为其年老之故。镇郊的一座小动物园以经营困难为由关闭的时候,动物们都已通过动物经纪人之手转往全国各地。唯独这头象由于年纪太老而无法找到主顾,一来哪里的动物园中象的数量都绰绰有余,二来没一处动物园好事并充裕到足以接收一头似乎马上就心脏病发作死去的举步维艰的大象的程度。因此,这头象便在所有同伴荡然无存的形同废墟的动物园里无所事事地——当然也不是说它原来有什么事干——独自滞留三四个月之久。
无论动物园还是镇上,对此都相当头痛。动物园方面已将动物园旧址卖给了房地产商。房地商准备在此建造高层公寓,镇上也签发了开发许可证。象的处理越是长期拖而不决所付的利息越高。可是又不能把象杀掉。若是猴子或蝙蝠之类,倒也罢了。但杀一头大象太容易暴露目标。一旦真相大白,问题就非同小可。于是三方一起商量,达成了关于老年大象处置的协议。(1)象作为镇有财产免费领养;(2)收容象的设施由房地产商无偿提供;(3)饲养员工资由动物园方面负担。
这就是三方协议的内容。正好是一年前的事。
说起来,我从一开始便对“大象问题”怀有个人兴趣。大凡有关象的报道我统统剪了下来。还去旁听了镇议会讨论大象问题的会议。所以现在我才可以如此洒脱如此准确地叙述此事的发展过程。话也许有些罗嗦,但“大象问题”的处理很可能同大象失踪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还是容我记述下来为好。
当镇长签署了协议而即将领养大象之时,议会中以在野党为中心(在此之前我还真不知道镇议会中有什么在野党)掀起了反对运动。
“为什么本镇必须领养大象?”他们质问镇长。其主张可以归纳成以下几条(条条太多十分抱歉,但我以为这样容易理解):(1)大象问题属于动物园与房地产商私营企业之间的问题,镇政府没有理由参与;(2)所需管理费、食物费太多;(3)安全问题如何解决?(4)本镇自费饲养大象的好处何在?
他们拉开论战架势——“饲养大象之前,下水道的整治和消防车的购置等镇政府要做的事情岂非堆积如山?”尽管措词不算尖刻,但言下之意无非是怀疑镇长同房地产有幕后交易。
对此,镇长的意见是这样的:(1)高层建筑群的落成在将极大幅度增加镇的税收,大象的饲养费之类自然不成问题,镇政府参与这样的项目是理所当然的;(2)象年事已高,食欲亦不很大,到于加害于人的可能性可以说等于零;(3)象一旦死亡,由房地产商作为大象饲养地提供的地皮即为镇有财产;(4)象可成为镇的象征。
经过长时间争辩讨论,镇上终于决定将大象领养过来。由于自古以来位于城郊住宅地带,镇上的居民大多生活较为富裕,镇财政也够雄厚。况且人们可以对领养无处可去的大象这一举措怀有好感。较之下水道和消防车,居民毕竟更容易同情大象。
我也赞成镇上饲养大象。出现高层建筑群固然大杀风景,但自己镇上能拥有头大象倒确实不坏。
砍掉山坡上的树林,把小学一座快要倒塌的体育馆移建到这里作为象舍。一直在动物园照料大象的饲养员跟过来住下。小学生们的残汤剩饭充作象饲料。于是大象被一辆拖车从封闭的动物园运到新居,在此打发余生。
我也参加了象舍的落成典礼。镇长面对大象发表演说(关于本镇的发展与文化设施的充实),小学生代表朗读作文(象君,祝你永远健康云云),举行了大象写生的评比展览(大象写生此后遂成为本镇小学生美术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保留项目),身穿翩然飘然的连衣裙的两名妙龄女郎(算不上绝代佳人)分别给大象吃了一串香蕉。大象则几乎纹丝不动地静静忍受着这场相当乏味——起码对象来说毫无意味——的仪式的进行,以近乎麻木不仁的空漠的眼神大口小口吃着香蕉。吃罢,众人一齐拍手。
象右侧的后脚套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沉重铁环。铁环连着一条十多米长的粗铁链。铁链的另一端万无一失地固定在水泥墩上。铁环和铁链一看就知道其牢不可破,大象纵然花100年时间使出浑身解数也全然奈何不得。
我不大清楚大象是否对这脚镣心怀不满。不过至少表面上它对套在自己脚上的铁链漠然置之。它总是以愣愣的眼神望着空间莫可知晓的某一点。每当阵风吹来,耳朵和白色的体毛便轻飘飘摇颤不止。
负责饲养大象的是位瘦小的老人。不知其准确年龄,也许60多岁,也许70有余。世上有一种人一旦越过某一临界点便不再受年龄左右,这位老人便是其一。皮肤无论冬夏都晒得又红又黑,头发又短又硬,眼睛不大。面目并没有什么明显特征,唯独向左右突出的接近圆形的耳朵使得整张脸相形见小,格外引人注目。
此人绝对谈不上冷淡,有人搭话肯定给予圆满回答,话也说得井井有条。若他愿意,也能表现出一副热情的样子——尽管使我觉得有几分勉强。不过原则说来,则像是位沉默寡言的孤独老人。他看上去喜欢小孩。小孩来时尽可能亲切相待,但孩子们却不大接受老人的好意。
接受这位饲养员好意的只有大象。他住在紧挨象舍的预制板小屋里,从早到晚形影不离地照料大象。象与饲养员相处的时间已超过10年,二者关系的亲密程度,只消看双方每个细微的动作和眼神,即可一目了然。饲养员如果想让呆呆站在同一地方的大象移动一下,只要站在象的旁边用手啪啪地轻拍几下它的前脚并嘀咕一句什么,大象便不堪重负似地慢慢摇摆着身体,准确移至指定位置,随即仍如刚才那样注视空间的某一点。
每到周末,我就去象舍细心观察这情形,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二者的交流是依据何种原理得以实现的。大象或许能听懂简单的人语(毕竟活的时间长),也可能通过拍脚方式来把握对方的意图。或者具有心灵感应那类特异功能因而懂得饲养员的所思所想也未可知。
一次我问老人;“您是怎样给大象下命令的呢?”老人笑笑,只回答“长时间相处的关系”,再没做更多的解释。
总之便是这样平安无事地过了一年,此后象突然失踪。
我一边喝第二杯咖啡,一边将报道再次从头研究一遍。文章写得相当奇妙,俨然福尔摩斯敲着烟斗说:“华生,快看呀,这篇报道太有趣了!”
此报道给人以奇妙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可能支配写报道记者大脑的困惑与混乱。而困惑与混乱显然起因于情况的非条理性。记者力图巧妙避开条非理性来写一篇“地道的”新闻报道,但这反而将他自身的混乱与犹豫推向致命的地步。
例如,报道上的措词是“大象逃脱”。可是通观全篇报道,显而易见大象并非什么逃脱,而明明是“失踪”。记者将这种自我矛盾表述为“细节上仍有若干不明确之处”。我则无论如何不认为事情是可以用什么“细节”什么“不明确”这类老生常谈的字眼敷衍得了的。
首先,问题出在象脚上套的铁环。铁环依然上着锁剩在那里。最稳妥的推论是:饲养员用钥匙打开铁环从象脚摘下,然后又将其锁好,同象一起逃跑(当然报纸也认识到了这种可能性)。问题是饲养员手中没有钥匙。钥匙仅有两把。一把为确保安全藏于警察署的保险柜,另一把收在消防署的保险柜之中。饲养员(或其它什么人)不大可能从中偷出钥匙。纵使万一偷出,也大可不必把用过的钥匙特意送回保险柜——翌日早打开一看,两把钥匙全都好好躺在警察署和消防署的保险柜里。既然这样,那么就是说大象势必在不使用钥匙的情况下将脚从坚不可摧的铁环中拨出,而这除非用锯将象腿锯断,否则绝无可能。
第二个问题是出逃的途径。象舍与“象广场”围了3米多高的坚固栅栏。由于象的安全管理在镇议会上争论得沸沸扬扬,镇政府采取了对一头老象未免小题大做的警备措施。栅栏是用混凝土和粗铁棍做成的(费用当然由房地产商出),门口只有一个,且内侧上锁。象不可能跨过如此要塞般的栅栏跑到外面。
第三个问题是象的足迹。象舍后面是陡峭的山坡,象无法攀登。因此象假如真的用某种手段飞越栅栏,它也只能经前面的道路逃走。然而松软的沙土路面上没有留下任何类似象脚印的痕迹。
总而言之,综合分析这篇满是令人困惑和不快措词的新闻报道,根本看不出事件的结论或实质。
当然,自不待言,报纸也好警察也好镇长也好至少表面上都不愿意承认大象失踪这一事实。警察正以“象或许被人采取锦囊妙计早有预谋地强行掠出,或许自行逃脱”这样的判断进行侦查,并乐观地预测:“考虑到隐藏大象的困难程度,事件的解决不过是时间问题”警察还打算请求近郊的猎友会以及自卫队狙击部队出动,一起搜山。
镇长召开记者招待会(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报道没有登在地方版,而出现在全国版的社会版面),就镇政府警备措施上的疏忽进行道歉。同时镇长又强调指出:“同全国任何一座动物园的同类设施相比,本镇的大象管理体制都毫不逊色,较之标准有力得全面得多。”还说:“这是充满恶意的、危险而且无聊的反社会行为,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在野党的议员重复一年前的论调:“务必追究镇长同企业串通一气而将镇民轻易卷入象处理问题的政治责任。”
一位母亲(39岁)以“不安的神情”说:“短时间内不能放心地让孩子去外面玩了。”
报纸上叙述了本镇领养大象的前后详细经过,并附有大象收容设施示意图。还介绍了大象简历,以及同象一起失踪的饲养员(渡边升,63岁)的情况。渡边饲养员是千叶县馆山人,长期在动物园饲养哺乳动物,“由于动物知识丰富为人忠厚诚实,深得有关人员信赖”。象是22年前由非洲东部送来的。准确年龄无人知晓,其为人更是不得而知。
报道的最后,说警察正在向镇民征求有关大象任何形式的情报。我一面喝第二听啤酒,一面就此沉思片刻。终归还是决定不给警察打电话。一来我不大乐意同警察发生关系,二来我不认为警察会相信我提供的情报。向那些甚至没有认真设想过大象失踪可能性的家伙,无论说什么都是徒劳。
我从书架中抽出剪报集,将从报纸上剪下的关于象的报道夹在里面。随后洗了洗杯子碟子,去公司上班。
我从nhk晚上7时的新闻节目中看到了搜山的情况。提着装满麻醉弹大型来福枪的猎手、自卫队和警察们把附近的山一个接一个刮篦子似地搜刮一遍,好几架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虽说是山,但都位于东京郊外的住宅地边缘,不过是小山包而已。聚集如此之众,只消一天即可基本搜寻完毕,再说寻找的对象又不是矮小的杀人鬼而是巨大的非洲象,其可藏身之处自然有限。然而折腾到傍晚也没找到大象。出现在电视荧屏中的警察署长声称“仍将继续搜寻”。电视新闻的主持人总结道:“是何人如何使大象逃脱,藏于何处,其动机何在,一切都还在深深处于迷宫之中”
此后继续搜寻数日,大象依旧踪影皆无,当局连点蛛丝马迹也未能找到。我每天都细看报纸的报道,大凡所能见到的报道统统用剪刀裁剪下来。就连以大象事件为题材的漫画也不放过。由此之故,剪报集的容量很快到达极限,而不得不去文具店买一册新的回来。尽管拥有如此数量繁多的报道,却不包括任何一条我想知道的那类事实。报上写的全都是些驴唇不对马嘴一文不值的内容,诸如什么“依然下落不明”,什么“搜查人员深感苦恼”,什么“背后是否有秘密组织”等等。大象失踪了一周之后,这方面的报道日见减少,直至几乎销声匿迹。周刊上倒是刊载了几篇哗众取宠的报道,有的竟拉出算命先生来,不久也草草收兵了。看上去人们似乎企图将大象事件强行归为拥有不少会员的“不解之谜俱乐部”这一范畴之中。一头年老的象和一个年老的饲养员纵使从这块土地失去踪影,也不会对社会的趋势造成任何影响。地球照样单调地旋转,政治家照样发表不大可能兑现的声明,人们照样打着哈欠去公司上班,孩子们照样准备应付考试。在这周而复始无休无止的日常波浪之中,人们不可能对一头去向不明的老象永远兴致勃勃。如此一来二去,没有什么特殊变异的这几个月便像窗外行进的疲于奔命的军队一样匆匆过去。
我不时抽时间跑去往日的象舍,观望已无大象的大象住处。铁栅栏门上缠了好几道粗大的铁链,任凭谁都无从入内。从栅栏空隙窥视,象舍门仍被铁链缠绕着。看样子警察为了弥补无法找见大象所造成的缺憾,而对失去大象后的象舍加强了不必要的警备。四下寂寥,空无人影,唯见一群鸽子在象舍房脊上敛翅歇息。广场已无人修剪,开始长满萋萋夏草,仿佛已等得忍无可忍。象舍门上缠绕的铁链使人联想起森林中牢牢看守着已腐朽得化为废墟的王宫的巨蟒。大象离去才不过数月,这场所便蒙上了带有某种宿命意味的荒凉面影,笼罩在雨云一般令人窒息的气氛中。
我那次见到她,9月都已接近尾声了。这天从早到晚雨下个不停。雨单调而又温柔细腻,是这一季节常见的雨,它将在地面打下烙印的夏日记忆一点点冲掉。所有的记忆都沿着水沟往下水道往河道流去,进入又黑又深的大海。
我俩是在我公司举行的产品宣传酒会上见面的。我在一家大型电机公司广告部工作,当时正负责推销为配合秋季结婚热和冬季发奖金时节而生产的系列型厨房电气用品。主要任务是同几家妇女杂志交涉,以使其刊载配合性报道。事情倒不怎么需要动脑,但须注意对方报道写得不失分寸,以尽量不让读者嗅到广告味。作为代价,我们可以在杂志上刊登广告。世上的事就是要互相扶持。
她是一家以年轻主妇为对象的杂志的编辑,参加酒会是为了采访——明知是为人推销的采访。我正好闲着,便以她为对象,开始讲解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设计的彩色电冰箱、咖啡机、微波炉和榨汁机。
“至为关键的是谐调性。”我说,“无论式样多好的东西,都必须同周围保持谐调,不然毫无意思。颜色的谐调,式样的谐调,功能的谐调——这是当今厨室最需要注意的。据调查,一天之中主妇在厨室的时间最长。对主妇来说,厨室是她的工作岗位,是书斋,是起居室。因此她们都在努力改善厨室环境,使其多少舒服一点。这与大小没有关系。无论大小,好的厨室原则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简洁性、功能性、谐调性。而本系列便是依据这一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举例说来,请看这个烹调板……”
她点着头,在小笔记本上做着记录。其实她并非对这类采访特别怀有兴趣,我对烹调板也没什么偏爱,我们不过在完成各自的工作而已。
“看来你对厨房里的事相当熟悉。”她在我讲解完后说道。
“工作嘛!”我做出商业性笑容回答。“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做菜——这与工作无关——做的简单,但天天做。”
“厨房真的需要谐调性?”她问。
“不是厨房,是厨室。”我纠正道。“本来怎么都所谓,可公司有这样那样的规定。”
“对不起。那么厨室真的需要谐调性?是你个人的意见?”
“至于我的意见,不解掉领带是无可奉告的。”我笑着说,“不过今天算是例外。我想就厨室来说,讲究谐调性之前,应该备有若干必不可少的东西。问题是那种因素成不了商品。而在这急功近利的世界上,成不了商品的因素几乎不具有任何意义。”
“世界果真是急功近利的不成?”
我从衣袋里掏出香烟,用打火机点燃。
“随便说说罢了。”我说,“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容易明白,工作也容易进行。这类似一种游戏,或曰本质上急功近利,或曰急功近利式的本质——说法五花八门。而且只有这样认为,才不至于招风惹浪,才不至于出现复杂问题。”
“妙趣横生的见解!”
“谈不上什么妙趣,人人都这样看待。”我说,“对了,有一种香槟不算很坏,如何?”
“谢谢,恕不客气。”
随后,我和她边喝香槟边海阔天空地聊起来,聊着聊着,聊出几个两人共同的熟人。不仅如此,我的妹妹同她碰巧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我们于是以几个这样的名字为线索较为顺利地展开话题。
她也罢我也罢都是单身。她26,我31。她戴隐形眼镜,我架着普通镜片。她赞赏我领带的颜色,我夸奖她的上衣。我们谈起各自所居公寓的租金,也就工资数额和工作内容发了些牢骚。总之我们是相当亲密起来了。她是位顾盼生辉的妩媚女性,丝毫没有强加于人的味道。我站着同她在那里谈了大约20分钟,没有发现任何不可以对她抱有好感的理由。
酒会快结束时,我邀她走进同一宾馆里的酒吧,坐在那里同她继续交谈。透过酒吧巨大的窗扇,可以看见初秋的雨幕。雨依然无声无息地下着,远处街道的光亮糅合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酒吧里几乎见不到客人,潮乎乎的沉默统治着四周。她要了达伊吉莉鸡尾酒,我要的是加冰苏格兰威士忌。
我们一边喝着各自的杯中物,一边像多少有些亲密起来的初次见面的男女那样说着在酒吧里常说的话:大学时代,喜欢的音乐,体育,日常习惯等等。
接着,我提起大象。至于话题为什么突然转到大象身上,我已记不起其中关联。大概谈到某种动物,由此联上了大象。也有可能我是极其无意识地想向某人——似可与之畅所欲言的一个人——阐述我对大象失踪的看法。或者是仅仅借助酒兴也未可知。
话一出口,我便意识到自己提出的是现在最不适宜的话题。我不应该谈起什么大象。怎么说呢,这个话题早已成为过去。
于是我想马上收回话头。糟糕的是她对大象失踪事件怀有非同一般的兴致。我一说自己看过好几回大象,她便连珠炮似地发出质询:
“什么样的象?你认为是如何逃跑的?平时它吃什么?有没有危险?”如此不一而足。对此,我按照报纸上的口径轻描谈写地解说了一遍。看样子她从我的口气中感觉出了异乎寻常的冷淡——我从小就很不善于敷衍。
“象不见的时候大吃一惊吧?”她喝着第二杯达伊吉莉,若无其事地问。“一头大象居然突然失踪,肯定谁都始料未及。”
“是啊,或许是。”我拿起一枚碟子里的炸薯片,分成两半,吃了一半。男侍转来,另换了一个烟灰缸。
她饶有兴味地注视了一会我的脸。我又叼起一支香烟点燃。本来戒烟已有3年之久,而在大象失踪之后,又开始重操旧业。
“所谓或许是,就是说关于大象失踪多少有所预料?”她问。
“谈不上什么预料!”我笑了笑,“一天大象突然消失,这既无先例又无必然性,也不符合事理。”
“不过你这说法可是非常奇特,嗯?我说‘一头大象居然突然失踪,肯定谁都始料未及’,你回答‘是啊,或许是’。而一般人是绝不至于这样回答的。或者说‘一点不错’,或者说‘说不明白’。”
我向她含糊地点了下头,扬手叫来男侍,让他再送一杯苏格兰威士忌。等威士忌的时间里,我们暂且保持沉默。
“我说,我不大理解,”她用沉静的口气说,“刚才你还一直说得头头是道,在提起大象之前。可一提起大象,你说话就好像一下子变得反常。听不出你想表达什么。到底怎么回事?莫非在大象上面有什么不好启齿的地方?还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呢?”
“你的耳朵没有毛病。”我说。
“那么说问题在你罗?”
我用手指把酒杯里的冰块拨弄得旋转不止。我喜欢听冰块相撞的声音。
“并未严重得要用问题这个字眼。”我说,“不足挂齿的小事。也没有什么可向别人隐瞒的,不过是因为我没有把握说透而没说罢了。如果说是奇特,也确实有点奇特。”
“怎么奇特?”
我再无退路,只好喝口威士忌,开始叙说:
“其中一点要指出的是,我恐怕是那头失踪大象的最后一个目击者。我见到大象是5月17日晚上7点左右,得知大象失踪是第二天近午时分。这段时间再没有人见过大象。因为傍晚6点象舍就关门了。”
“逻辑上不好明白。”她盯住我的眼睛,“既然象舍已经关门,你怎么还能见到大象呢?”
“象舍后面是一座悬崖样的小山。山是私有山,没有像样的路可走,上面只有一个地方可以从后面窥视象舍。而知道这个地方的,想必只我一人。”
我这一发现完全出于偶然。一个周日下午,我去后山散步迷了路。大致判断方位行走之间,碰巧走到了这个地方。那是块平地,大小可供一个睡觉。透过灌木丛空隙朝下一望,下面正是象舍的房脊。房脊稍往下一点有个相当大的通风口,从中可以清楚看到象舍里面的光景。
从此以后,我经常去那里观望进入象舍里边的大象,逐渐成了习惯。如果有个问何苦如此不厌其烦,我也回答不好。只是想看大象的私下表现而已,没有什么深刻的理由。
象舍里黑暗之时,自然看不见大象。但刚入夜时饲养员打开象舍电灯为大象做这做那,我因之得以一一看在眼里。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象舍中只剩大象与饲养员时,看上要比在人前那种公开场合表现得远为亲密无间。这点只消看他们之间一个小小的举动即可一目了然。甚至使人觉得白天时间他们有意克制感情,以免被人看出彼此的亲密程度,而到单独相守的夜晚便完全无此顾虑。但这不等于说他们在象舍中有什么特殊举动。进入象舍之后,大象依然一副呆愣愣的样子,饲养员也一味地忙他作为饲养员的当务之急:用甲板刷给大象刷洗身体,归拢拉在地板上的巨大粪团,收拾其吃过的东西。尽管如此,其彼此间结下的信赖感所酿出的独特的温馨氛围不容你无动于衷。饲养员打扫完地板,大象便摇晃着身子在饲养员背部轻轻叩击几下。我很喜欢观看大象的这个动作。
“以前你就喜爱大象?我是说不仅仅限于这头象……”她问。
“是的,我想是这样。”我说,“大象这种动物身上有一种拨动我心弦的东西,很早以前就有这个感觉,原因我倒不清楚。”
“所以那天也同样傍晚一人登后山看象去了,是吧?”她说,“呃——5月……”
“17日,”我接道,“5月17日晚上7点左右。那时节白天变得很长,空中还剩有一点火烧云。不过象舍里已经灯火通明。”
“当时象和饲养员都没有什么异常?”
“既可以说没有异常,又可以说有异常。我无法说得准确。因为毕竟不是相距很近。作为目击者的可靠性也可以说不是很高。”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喝了一口因冰块融化而酒味变淡的威士忌。窗外的雨仍下个不止,既不大下,又不小下,俨然一幅永远一成不变的静物画。
“也不是说发生了什么。”我说,“象和饲养员所作所为一如往常。扫除,吃东西,亲昵地挑逗一下,如此而已。平日也是如此。我感到不对头的只是其平衡。”
“平衡?”
“就是大小平衡,象和饲养员身体大小的比例。我觉得这种比例较之平时多少有所不同,两者之差似乎比平时缩小一些。”
她把视线投在自己手中的达伊吉莉杯上,静静注视良久。杯里冰块已经化了,如细小的海流试图钻进鸡尾酒的间隙中去。
“那么说象的身体变小了?”
“也许是饲养员变大了,也可能双方同时变化。”
“这点没告诉警察?”
“当然没有。”我说,“即使告诉,警察也不会相信,况且我若说出在那种时候从后山看大象,自己都难免受到怀疑。”
“那,比例与平时不同这点可是事实?”
“大概。”我说,“我只能说是大概。因为没有证据,而且我说过不止一次——我是从通风口往里窥的。不过我在同一条件下观看大象和饲养员不下数十次,我想总不至于在其大小比例上发生错觉。”
噢,也许眼睛有错觉。当时我好几次闭目摇头,但无论怎么看象的体积都与平时不同,的确有些缩小。以至一开始我还以为镇上搞来一头小象呢。可是又没听说过(我绝不会放过有关象的新闻)。既然如此,那么只能认为是原来的老象由于某种原因而骤然萎缩。而且仔细看去,象高兴似地抬右脚叩击地面,用多少变细的鼻子抚摸饲养员的后背。
那光景甚是不可思议。从通风口密切注视里面的时间里,我觉得象舍之中仿佛流动着唯独象舍才有的冷冰冰的另一种时间,并且象和饲养员似乎乐意委身于将彼此卷入——至少已卷入一部分——其中的新生体系。
我注视象舍的时间总共不到30分钟。象舍的灯比往常关得早,7时30分灯便熄了,所有一切都笼罩在黑暗之中。我在那里等了一会,等待象舍的灯重新闪亮,但再未闪亮。这便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大象。
“那么说,你是认为象就势迅速萎缩变小而从栅栏空隙逃走了?还是认为完全消失了呢?”她问。
“不清楚。”我说,“我只是力图多少准确地记起自己亲眼见过的场面,此外的事几乎没有考虑。眼睛获得的印象实在太强烈了,坦率地说,我恐怕根本无法从中推导出什么。”
以上就是我关于大象失踪说的所有的话。不出我最初所料,这些话作为刚刚相识的年轻男女交谈的话题未免过于特殊,况且其本身早已完结。说罢,两人之间出现了许久的沉默。在谈完与其他事几乎毫不相关的大象失踪的话之后,我也罢她也罢都不知再提起什么话题为好。她用手指摩挲鸡尾酒杯的边缘。我则看着杯垫上的印字。反复看了25遍。我还是后悔自己不该提起什么大象,这并非可以随便向任何人开诚布公那种性质的话。
“过去,家里养的一只猫倒是突然失踪来着,”过了好久她开口道,“不过猫的失踪和象的失踪,看来不是一回事。”
“是啊,从大小来说就无法相比。”我说。
30分钟,我们在宾馆门口告别。她想起把伞丢在了酒吧,我乘电梯帮助她取回。伞是红褐色的,花纹很大。
“谢谢了!”她说。
“晚安。”我说。
此后我和她再未见面。一次就刊登广告的细节我们通过电话,那时我很想邀她一起吃饭,但终归还是作罢。用电话讲话的时间里,蓦地觉得这种事怎么都无所谓。
自从经历大象失踪事件以来,我时常出现这种心情。每当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无法在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与回避这一行为所可能带来的结果之间找出二者的差异。我往往感到周围正在失去其固有的平衡。这也许是我的错觉。也许是大象事件之后自己内部的某种平衡分崩离析从而导致外部事物在我眼睛中显得奇妙反常。责任怕是在我这一方。
我仍然在这急功近利式的世界上依据急功近利式的记忆残片,到处推销电冰箱、电烤炉和咖啡机。我越是变得急功近利,产品越是卖得飞快。我们的产品宣传会所取得的成功甚至超过了我们不无乐观的预想。我于是得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或许人们是在世界这个大厨室里寻求某种谐调性吧。式样的谐调,颜色的谐调,功能的谐调。
报纸几乎不再有大象的报道。人们对于自己镇上曾拥有一头大象这点似乎都已忘得一干二净。仿若广场上一度茂盛的杂草,业已枯萎,四周开始漾出冬的气息。
大象和饲养员彻底失踪,再不可能返回这里。
总之我们应该处于饥饿状态。不,不是肚子饿,简直像吞下了宇宙的空白一样的心情。起先其实是小小的,像甜甜圈中间的洞一样的小空白,但随着日子的消逝,它在我们的身体里渐渐增殖,终于成为不见底的虚无。成为庄重的幕后音乐般的空腹金字塔。
为什么产生了空腹感呢?当然是由于缺乏食物而来。为什么会缺乏食物呢?因为没有相当的等价交换物呢?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不够吧。不,空腹感说不定事实上是起因于想象力不足。
无论怎么说都行。
神、马克斯、约翰.蓝侬都死了。总之,我们处于肚子饥饿的状态,结果就是起了歹念、并非空腹感使我们起了歹念,而是歹念使我们为空腹感而走极端。虽然不怎么搞得清楚,就像存在主义似的。
“唉,我要走下坡路了。”伙伴说。简单说来他的话意便是如此。
也难怪,我们已整整两天只喝水,有一次吃了向日葵的叶子,但实在不想再吃了。
因此我们手持菜刀去面包店。面包店在那条商店街的中央,两邻是棉被店和文具店。面包店老板是一个秃头年逾五十岁的共产党员。
我们手持菜刀,从容由商店街走向面包店,像“日正当中”的感觉。走着走着,渐渐闻到烤面包香。而面包味越浓,我们走向邪路的倾斜度越深。袭击面包度和袭击共产共产党员使我们兴奋,两件事同时做,心里涌起了一种像纳粹青年团似的感动。
下午时间不早了,面包店内只有一个客人,是一个提着旧购物袋、不太机灵的中年欧巴桑。欧巴桑的周围散发着危险的气氛。犯罪者的计画性罪行,往往被不机灵的欧巴桑搞砸了,电视上的犯罪总是如此。我向伙伴使个眼神,示意在欧巴桑离开面包店之前,不要有任何举动。我把菜刀藏在身后,装出选购面包的样子。
欧巴桑挑选面包慢得令人昏倒,她如同选购衣橱和三面镜般,慎重地把油炸酥皮面包和果酱馅面包夹到浅盘上。但并不是马上买了结帐,油炸酥皮面包和果酱面包对她来说,不啻是一个论题。或者是遥远的北极,必须让她有一段适应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消逝,首先果酱馅面包从论题的地位滑落下来。为什么我挑选了果酱面包呢,她摇摇头,不应该选这种面包的,因为它太甜。
她把果酱面包放回原来的架子上,稍微考虑一下,轻轻夹了两个新月形面包到浅盘上。新的论题诞生了。冰山微露,春天的阳光从云层间射下来。
“她还没挑选好吗?”我的伙伴小声说:“连这个老太婆也别放过吧。”
“且慢!”我阻止他。
面包店老板不管我们,出神地听着收录音机里卡式录音带流出的华格纳的曲子。共产党员听华格纳的曲子是否正确,我倒不知道。
欧巴桑依然望着新月形面包和油炸酥皮面包发呆。感觉有点儿奇怪,不自然。新月形面包和油炸酥面包看来根本不可以排成同列。她的样子像是感觉两者有什么相反的思想。宛若冷度调节装置故障的电冰箱般,放着面包的浅盘在她手上嘎吱嘎吱摇动。当然不是真的摇动,完全是比喻式的--摇动。嘎吱嘎吱嘎吱。
“干掉吧!”伙伴说。空腹感和华格纳和欧巴桑散发出的紧张,使他变得像桃子毛一般敏感。我默默地摇头。
欧巴桑依然手拿着浅盘,在杜斯妥也夫斯基式的地狱里彷徨。油炸酥皮面包首先站上演讲台,向罗马市民发表动人心弦的演讲。优美的辞句,漂亮的雄辩术、声音浑厚的男中音......大家劈劈啪啪鼓掌。其次新月形面包站上演讲台,发表什么关于交通信号的不得要领的演说。左转车要看正面的绿灯信号直进,确定有无对向车再左转,诸如此类的演说辞,罗马市民虽然不大了解,但觉得它本来就是难懂的道理,而劈劈啪啪鼓掌。新月形面包获得的掌声稍微大些。于是油炸酥皮面包回到原来的架子上。
欧巴桑的浅盘里极单纯的完壁造访--新月形面包两个。
于是欧巴桑走出店外。
接下来轮到我们了。
“我们肚子很饿。”我坦白对老板说。菜刀仍然藏在身后。“而且身无分文。”
“是吗?”老板点点头。
柜台上放着一把指甲刀,我们两人注视着那把指甲刀。那把巨大的指甲刀几乎可以用来剪秃鹰的爪子,大概是为了开什么玩笑而造的。
“既然肚子那么饿,你们吃面包吧!”老板说。
“可是我们没有钱。”
“刚才我听到了。”老板感觉无聊般的说。“不要钱,随便你们吃。”
我再看一眼指甲刀。“可是,我们走上了邪路。”
“嗯嗯。”
“所以我们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嗯。”
“是这样的。”
“是吗?”老板又点点头。“那么这样吧。随便你们吃面包。但让我诅咒你们,这样好吗?”
“诅咒?怎样的诅咒?”
“诅咒总是不确实的,但和公共汽车的时刻表不同。”
“喂、且慢!”伙伴插嘴。“我不愿意被诅咒。索性把你杀了。”
“且慢且慢。”老板说:“我不愿意被杀。”
“我不愿意被诅咒。”伙伴说。
“不过,可以用什么来做为交换。”我说。
我们望着指甲刀沈默着。
“怎样?”老板开口:“你们喜欢华格纳的曲子吗?”
“不。”我说。
“不喜欢。”伙伴说。
“如果你们喜欢,就让你们吃面包。”
这话活像是黑暗大陆的传教师说的,但我立刻同意了。至少比被诅咒强得多。
“喜欢。”我说。
“我喜欢。”伙伴说。
于是我们一边听着华格纳的曲子,一边吃面包填饱肚子。
“这出在音乐史上光辉灿烂的‘崔斯坦与易梭德’歌剧,发表于一八五九年,是理解后期华格纳不可缺少的重要作品。”老板读着解说书。
“嗯哼。”
“噢噢。”
“康古尔国王的侄子崔斯坦代叔父去迎娶已订婚的易梭德公主,但归途在船上崔斯坦和易梭德陷入情网。开头大提琴和双簧管所奏出的美丽的主题,是这两个人的爱的旋律。”
两个小时后,我们彼此满意地告别。
“明天来听‘唐怀瑟’(华格纳著名的歌剧tannhauser)”老板说。
回到家里,我们心中的虚无感已完全消失了,而想象力就像从慢坡上咕噜咕噜滚落下去一般,开始活跃起来。
译/黄玉燕
取自中国时报
为什么产生了空腹感呢?当然是由于缺乏食物而来。为什么会缺乏食物呢?因为没有相当的等价交换物呢?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不够吧。不,空腹感说不定事实上是起因于想象力不足。
无论怎么说都行。
神、马克斯、约翰.蓝侬都死了。总之,我们处于肚子饥饿的状态,结果就是起了歹念、并非空腹感使我们起了歹念,而是歹念使我们为空腹感而走极端。虽然不怎么搞得清楚,就像存在主义似的。
“唉,我要走下坡路了。”伙伴说。简单说来他的话意便是如此。
也难怪,我们已整整两天只喝水,有一次吃了向日葵的叶子,但实在不想再吃了。
因此我们手持菜刀去面包店。面包店在那条商店街的中央,两邻是棉被店和文具店。面包店老板是一个秃头年逾五十岁的共产党员。
我们手持菜刀,从容由商店街走向面包店,像“日正当中”的感觉。走着走着,渐渐闻到烤面包香。而面包味越浓,我们走向邪路的倾斜度越深。袭击面包度和袭击共产共产党员使我们兴奋,两件事同时做,心里涌起了一种像纳粹青年团似的感动。
下午时间不早了,面包店内只有一个客人,是一个提着旧购物袋、不太机灵的中年欧巴桑。欧巴桑的周围散发着危险的气氛。犯罪者的计画性罪行,往往被不机灵的欧巴桑搞砸了,电视上的犯罪总是如此。我向伙伴使个眼神,示意在欧巴桑离开面包店之前,不要有任何举动。我把菜刀藏在身后,装出选购面包的样子。
欧巴桑挑选面包慢得令人昏倒,她如同选购衣橱和三面镜般,慎重地把油炸酥皮面包和果酱馅面包夹到浅盘上。但并不是马上买了结帐,油炸酥皮面包和果酱面包对她来说,不啻是一个论题。或者是遥远的北极,必须让她有一段适应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消逝,首先果酱馅面包从论题的地位滑落下来。为什么我挑选了果酱面包呢,她摇摇头,不应该选这种面包的,因为它太甜。
她把果酱面包放回原来的架子上,稍微考虑一下,轻轻夹了两个新月形面包到浅盘上。新的论题诞生了。冰山微露,春天的阳光从云层间射下来。
“她还没挑选好吗?”我的伙伴小声说:“连这个老太婆也别放过吧。”
“且慢!”我阻止他。
面包店老板不管我们,出神地听着收录音机里卡式录音带流出的华格纳的曲子。共产党员听华格纳的曲子是否正确,我倒不知道。
欧巴桑依然望着新月形面包和油炸酥皮面包发呆。感觉有点儿奇怪,不自然。新月形面包和油炸酥面包看来根本不可以排成同列。她的样子像是感觉两者有什么相反的思想。宛若冷度调节装置故障的电冰箱般,放着面包的浅盘在她手上嘎吱嘎吱摇动。当然不是真的摇动,完全是比喻式的--摇动。嘎吱嘎吱嘎吱。
“干掉吧!”伙伴说。空腹感和华格纳和欧巴桑散发出的紧张,使他变得像桃子毛一般敏感。我默默地摇头。
欧巴桑依然手拿着浅盘,在杜斯妥也夫斯基式的地狱里彷徨。油炸酥皮面包首先站上演讲台,向罗马市民发表动人心弦的演讲。优美的辞句,漂亮的雄辩术、声音浑厚的男中音......大家劈劈啪啪鼓掌。其次新月形面包站上演讲台,发表什么关于交通信号的不得要领的演说。左转车要看正面的绿灯信号直进,确定有无对向车再左转,诸如此类的演说辞,罗马市民虽然不大了解,但觉得它本来就是难懂的道理,而劈劈啪啪鼓掌。新月形面包获得的掌声稍微大些。于是油炸酥皮面包回到原来的架子上。
欧巴桑的浅盘里极单纯的完壁造访--新月形面包两个。
于是欧巴桑走出店外。
接下来轮到我们了。
“我们肚子很饿。”我坦白对老板说。菜刀仍然藏在身后。“而且身无分文。”
“是吗?”老板点点头。
柜台上放着一把指甲刀,我们两人注视着那把指甲刀。那把巨大的指甲刀几乎可以用来剪秃鹰的爪子,大概是为了开什么玩笑而造的。
“既然肚子那么饿,你们吃面包吧!”老板说。
“可是我们没有钱。”
“刚才我听到了。”老板感觉无聊般的说。“不要钱,随便你们吃。”
我再看一眼指甲刀。“可是,我们走上了邪路。”
“嗯嗯。”
“所以我们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嗯。”
“是这样的。”
“是吗?”老板又点点头。“那么这样吧。随便你们吃面包。但让我诅咒你们,这样好吗?”
“诅咒?怎样的诅咒?”
“诅咒总是不确实的,但和公共汽车的时刻表不同。”
“喂、且慢!”伙伴插嘴。“我不愿意被诅咒。索性把你杀了。”
“且慢且慢。”老板说:“我不愿意被杀。”
“我不愿意被诅咒。”伙伴说。
“不过,可以用什么来做为交换。”我说。
我们望着指甲刀沈默着。
“怎样?”老板开口:“你们喜欢华格纳的曲子吗?”
“不。”我说。
“不喜欢。”伙伴说。
“如果你们喜欢,就让你们吃面包。”
这话活像是黑暗大陆的传教师说的,但我立刻同意了。至少比被诅咒强得多。
“喜欢。”我说。
“我喜欢。”伙伴说。
于是我们一边听着华格纳的曲子,一边吃面包填饱肚子。
“这出在音乐史上光辉灿烂的‘崔斯坦与易梭德’歌剧,发表于一八五九年,是理解后期华格纳不可缺少的重要作品。”老板读着解说书。
“嗯哼。”
“噢噢。”
“康古尔国王的侄子崔斯坦代叔父去迎娶已订婚的易梭德公主,但归途在船上崔斯坦和易梭德陷入情网。开头大提琴和双簧管所奏出的美丽的主题,是这两个人的爱的旋律。”
两个小时后,我们彼此满意地告别。
“明天来听‘唐怀瑟’(华格纳著名的歌剧tannhauser)”老板说。
回到家里,我们心中的虚无感已完全消失了,而想象力就像从慢坡上咕噜咕噜滚落下去一般,开始活跃起来。
译/黄玉燕
取自中国时报
原载:《面包屋再袭击》.皇冠出版
■译者:许珀理
那个女人打电话来时,我正站在厨房里煮着通心粉。在通心粉煮好之前,我和着fm电台的音乐,吹着罗西尼“鹊贼”序曲的口哨,这是煮通心粉时最合的音乐。
电话铃响时,我原本不想理会它,继续煮我的通心粉,因为面快煮好了,而且收音机里又播放着我最喜欢的伦敦交响乐团的曲子。但是,我还是将瓦斯的火关小一点,右手拿着筷子,到客厅里去接电话,因为我突然想到或许有朋友要帮我介绍新工作。
“占用你十分钟的时间。”
唐突地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对不起,”我吃一惊地反问。“你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我说只要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
女人又重复地说了一遍。
我一点儿也认不得这个女人的声音,因为我对于别人音色的辨认具有绝对的自信,所以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女人,她的声音低沉、柔和,而且语句中没有重点。
“对不起,请问你是那位!”
我首先表现出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
“这个不重要,我只要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我想这样就足够我们彼此了解了。”她快速地说。
“彼此了解?”
“我是指精神上!”
她简洁地回答。
我伸长脖子,探头看看厨房里的情形,煮通心粉的锅子正冒着白蒙蒙的雾气,好象正指挥着伦敦交响乐团的“鹊贼”。
“可是,非常不巧,我现在正在煮通心粉,已经快煮好了,如果再和你讲十分钟的电话,通心粉大概会被我煮烂了,我想最好是把电话挂断。”
“通心粉?”女人惊讶地说。“现在才早上十点半而已,为什么在早上十点半煮通心粉呢?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你管我奇不奇怪,反正都与你不相干!”我说。“早饭没吃什么,我现在饿得很呢!”
“好吧!随便你了,我现在就挂电话。”
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感情非常丰富。“不过我待会儿会再打来。”
“等一下!”我慌忙地说。“如果你是要向我推销什么的话,打几百次电话都没用,我现在正失业中,没有余钱买任何东西!”
“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放心!”她说。
“知道了?你知道什么?”
“知道你在失业中啊!总之赶快去煮通心粉吧!”
“你到底是──”我正在说话中电话就被切断了,这种挂电话的方法也实在太唐突了,好象不是挂上话筒,而是用手指按下开关按钮似的。
我满腔的感情突然找不到地方宣泄,手握着话筒,茫然地看着前方,过了一会儿才想起通心粉的事,便重新回到厨房,关掉瓦斯炉的火,将通心粉从锅子里捞起来,加上一些西红柿酱,就开始吃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接电话的缘故,通心粉煮得太软了,但是并没有软到不能吃的地步。
我一边听着收音机里传出来的音乐,一边将近二百五十公克的面一点也不剩地送进胃里。
我在流理台洗盘子和锅子,一边烧开水,然后,泡了一壶红茶,一边想着刚才那通电话。
彼此了解?
到底那个女人为什么打电话给我呢?而且,那个女人是谁呢?
这一切都像一个谜。我觉得这是一通不认识的人打来的匿名电话,但是一点儿都找不到她的用意到底在那里。
随它去吧!──我心里这样想着──不论她是什么样的女孩,我都不想了解,因为这种事情对我毫无用处,对我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份新的工作,而具要赶快确立一个新的生活圈。
但是,坐在客的沙发上的我,虽然看着图书馆借来的莲德敦的小说,却仍然频频抬头看看电话,我对她所说的“花十分钟彼此了解一下”这句话越来越感兴趣,十分钟之内到底能够了解些什么呢?
从一开始她就提出了十分钟的时间,让我觉得她对自已所设定的时间非常有把握,但是,事实上或许可能短过九分钟,或许长过十一分钟,就像煮通心粉一样……。
因为脑子里老是想着这剧事,连小说的情节都看不下去了,于是我起身做做体操,然后去熨熨衬衫。只要我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时,就去熨衣服,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习惯。
我熨衬衫的全部工程一共分然十二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衣领到第十二个步骤左袖为止,顺序绝对不会搞混。我一边一个个地数着号码,一边依照顺序熨下去,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不能将衬衫熨好。
我陶醉在蒸汽声中,和棉质布料加热后所发出独特的香味里。一共熨了三件衬衫,确认没有任何绉痕之后,我将它挂回橱子里。关掉熨斗的电源,和熨衣台一起收起来。这时候我的脑子里已经清楚多了。
觉得口渴正准备到厨房喝水时,电话又响起来了,我感到有些困惑,不知该直接去厨房,或者回到客厅里,但是最后还是回到客厅接起电话。
如果是刚才那个女人又打电话来的话就要告诉她现在正在熨衣服,必须马上挂电话。
但是,打电话来的是妻子,我看了一眼放在电视上的时钟,指针正好指着十一点半。
“你好吗?”她说。
“很好啊!”我呆呆地说。
“正在做什么?”
“熨衣服。”
“发生了什么事?”妻子问。
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的紧张,我一觉得混乱时就熨衣服这事情,她是非常了解的。
“没事!只不过想熨衣服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事。”
我说着坐到椅子上,将拿在左手上的听筒换到右手来。
“你找我有事吗?”
“嗯!关于工作方的事情,有一个满不错的工作机会。”
“喔!”我说。
“你会写诗吗?”
“诗?”
我大吃一惊地反问,诗?到底什么叫做诗呢?
“我的朋友开的杂志社里准备出版一本针对年轻女孩子的小说杂志,要找一负责个挑选诗的稿件的人,最好能够每一个月在刊头上写一首诗,工作很简单,待遇也不错,虽然只是兼差性质的,不过做得好的话,或许还可以兼任编辑的工作──”“简单?”我说。“请等一下!我要找的是有关法律事务所的工作,什么时候又跑出诗词挑选员这码子事来了呢?”
“我听你说过,你高中时喜欢写些什么东西。”
“那是新闻!高中新闻!报导足球大赛中那一班获胜,物理老师在楼跌倒住院疗伤,写一些拉里拉杂的小事,不是写诗!我不会写诗!”
“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诗,只不过是让高中女生看的,随便写就可以了!”
“不管那一种诗我都不会写!”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理由叫我一定非得会写诗不可吧!
“唉!”
妻子觉得非常可惜地说:
“可是,你又找不到和法律有关的工作!”
“已经谈了好几家了,这个星期内会给我回答,如果真的不行的话,再考虑一下你说的那份工作吧!”
“好吧!就这么了!今天是星期几呢?”
“星期二。”
我稍微想了想之后说。
“你能不能帮我到银行去缴瓦斯费和电话费呢?”
“好啊!我正打算去买晚饭,可以顺道去银行。”
“晚饭想吃什么呢?”
“嗯!还不知道!”我说。“还没有决定,买了之后再说。”
“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妻子改变语气地说。
“这是我自已的想法,我觉得你实在不必再耗费心力找工作了!”
“为什么?”
我再度惊讶地问。
全世界的女人打电话给我,好象都是为了要叫我大吃一惊似的。
“为什么不用再找工作了?再三个月我就领不到失业保险金了,我还可以再游手好闲下去吗?”
“我有固定的薪水,副业也进展得很顺利,而且还有一笔可观的储款,只要不太浪费,一定够吃的。”
“你是叫我在家里做家事吗?”
“你不喜欢?”
“我不知道!”
我老实地说,我真的不知道。“我考虑考虑!”
“考虑一下吧!”妻子说。
“猫回来了吗?”
“猫?”
我反问了之后,才发现从今天早上起我就将猫的事情忘得一乾二净了。
“没有!好象没有看到它回来。”
“你能不能到附近去找找看呢?它已经失踪四天了。”
我没有响应,只是将话筒又移到左手。
“我想它大概是在后巷那个空房子的庭院里吧!那个有小鸟的石雕的庭院。我以前在那里看过它好几次,你知道那个地方吗?”
“不知道!”我说。“你一个人没事跑那里去做什么?而且我以前怎么从来不曾听你提起──”“不跟你闲扯了,我要挂电话!还有工作要我处理呢!希望你能顺利地找到猫。”
然后她就挂断了电话。
凝视着听筒好一阵子之后,才将它放下。
※ ※ ※
为什妻子会对“后巷”了解得这么清楚呢?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进去“后巷”必须翻过一道很高的围墙,而且,故意做这些事情而进入“后巷”,是毫无意思的。
我到厨房喝水,打开fm的频道,然候修剪指甲。收音机里正播放罗勃特?布兰特的新lp专辑,但是我只听了两首歌,就觉得耳朵发痛,非关掉收音机不可。
接着我到屋檐下检查猫吃东西用的盘子,发现昨天晚上我装在盘子里的鱼干一尾也不少,证明猫还是没有回来过。
我站在屋檐下,看着明亮的初夏阳光,照着我家狭窄的庭院,越看就越觉得这实在不是我理想中的庭院。因为在一天里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照到太阳,所以泥士显得既黑又湿,而且庭院里只有二、三株紫阳花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并不怎么喜欢紫阳花。
附近的树林里,有一种鸟的叫声,听起来像被掐到脖子似的,我们就叫它“掐脖子鸟”,这个名字是太太取的,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也没有看过它的长相,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它还是每天都到附近的丛林来,在我们的世界里发出它那独特的叫声。
为什么我非得出去找猫不可?我一边听着掐脖子鸟的叫声,心里一边想着,即使真的找到猫了,我又能怎样呢?劝它回家,或者对它哀求起说:大家都在心着你,回家去吧!
唉!算了!我又叹了一口气。让猫到它喜欢居住的地方生活,这不是很好吗?而我已经三十出头了,竟然还找不到适当的工作!每天洗衣服,想着晚饭的菜单,还有寻找离家出走的猫。
从前──我回想着──,我也是一个有着满腔抱负的人,高中时立志要当律师,而且我的成绩也不坏。高中三年级时选举“模范生”,我是班上的第二高票,后来也顺利地进入大学的法学院,当时的我,的确非常的狂傲。
我坐在厨房的桌子前,双手托着下巴,心里思忖着:到底是什么缘故,使我的人生指针开始变得凌乱起来的呢?我不清楚。既不是政治运动受挫,也不是对大学感到失望,更不是交女朋友方面不顺利。我只是照着自已的样子,平凡地活着。
但是,大学毕业之后,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过去的个已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自已。
当初这种感觉只发生在一些眼睛看不见的小事上,但是,随着时间累积,这种感觉越来越时间的累积,这种感觉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严重到令我将自已全部否定掉的地步。
二月开始,我辞掉了法律事务所的工作,我是我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工作的地方,而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即不是工作的内容不喜欢,也不是待遇不好,同事之间的相处也很愉快。
法律事务所内的工作正好可以使我发挥所学。
而且,我觉得自已做得很好,理解力快,行动敏捷,不任意抱怨,而且对现实事务又有自已的看法。因此,当我提出辞呈时,老先生──这间事务所的所胝者是一对律师父子,老先生是指父亲──表示要替我加薪,希望我能留下来。
但是最后我还是把工作辞掉了,为什么要辞职?这个理由我也不太清楚,辞职之后的希望和展望,我也没有仔细想过。只是借口说是想准备司法官考试,就顺利地将工作辞去,但是事实上我并不是真的想当律师。
我在晚餐时对妻子说:“我想把工作辞掉!”
妻子只是说:“这样的啊!”
然后就不再说话了,到底“这样的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一点儿也清楚。
看到我也沉默下来时,她说:“想辞就辞吧!”
她接着说:“反正是你自已的人生,你要怎么过就怎么过!”
说着一边将鱼骨头夹在盘子旁。
妻子在服装设计学校畅无,有一份不错的待遇,又从做编辑的朋友那里拿回一些美工的工作回来兼差,收入不坏,而我也可以领半年的失业保险。如果我每天待在家里,还可节省下外餐费和交通费,生活应该和上班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于是我就把工作辞掉了。
十二点半时,我如往当一样,将亚麻料子的大袋子背在肩膀上,先去银行了瓦斯和电话费,然后到超级市场买晚餐,再到麦当劳吃了一个起司汉堡,喝了一杯咖啡。
回到家里将食品放到冰箱里时,电话铃响了,我听起来觉得铃声好象非常焦躁不安,我只好将切了一半的豆腐暂时先放在桌上,先到客厅去接电话。
“通心粉吃完了吧!”
是早上那个女人。
“吃完了!”我说。
“但是我得去找猫了。”
“不能等十分钟再去吗?”
“可以啊!如果只是十分钟的话!”
她到底想做什么?为什么我非得和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聊十分钟的话不可。
“那么我们互相了解一下吧!”
她静静地说。
这个女人──虽然我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女人,我猜想她大概是面向电话,坐在椅子上,两脚交叉地和我讲话。
“你到底想怎么样?”我说。“即使是相处十年也很难清楚地了解对方!”
“试试看,好吗?”她说。
我脱下手表,将它改换成马表,现在已经是十秒钟了。
“为什么会找上我?”我问。“为什么不去找别人而会找上我?”
“这是有理由的。”
她如同何在慢慢咀嚼食物一样,仔细地说着这句话。
“我认识你。”
“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问。
“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她说。“这些事情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现在,不是吗?而且,如果要谈这些的话,时间很快地就会没了,如果你不急的话是无所谓啦!”
“你能给我证明吗?证明你认识我!”
“例如?”
“我的年龄?”
“三十。”
女人立刻回答。
“应该说三十又两个月,这样可以吗?”
我不知该么才好,这个女人确实认识我,但是,我却不记得听过这样的声音,我是从来不会忘记别人的声音的。我可能会忘记别人的长相、或名字,但是绝对会将声音牢牢记住。
“这一次换你来想象一下我的模样了!”
女人用诱惑的口吻说。
“从声音想象我是一个模样的女人,可以吗?这不是你最擅长的吗?”
“我想不出来!”我而。
“试试看嘛!”女人说。
我看了手表一眼,还有五秒钟才一分,我縡望地叹了一口气,就接受她的要求吧!但是,只要我一让步,对方就会得寸进尺,这是我从三十年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确实如她所说,这曾经是我的特技之一──集中精神去听对方的声音。
“二十七、八岁,大学毕业,东京人,小时候生活环境中上。”我说。
“太厉害了!”
她说,电话那头传来打火机点烟的声音。
“再说说看!”
“长得满漂亮的,至少你自已是这么认为,但是有一点自卑。个子矮矮,或者乳房小小的。”
“说得像极了!”
她低声地笑着说。
“结了婚,但是还不太习惯,而且有些问题。没有问题的女人不会随意打匿名电话给男人。但是,我还是不认识你,至少没有和你讲过话,所以不管怎么想,我还是无法想出你的模样。”
“或许是吧!”
她用平静的语气说。
“你对自已的能力如此地有自信?你难道不认为是你的脑子里有一个致命的死角,否则你怎么会想不起来我是谁呢?像你这么聪明、能力又强的人,应该想不起来的啊!”
“你不要替我戴高帽子!”我说。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也不是那么伟大的人,我也有能力所不及的地方,所以才会越来越走偏人生的方向。”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你,虽然这是过去的事了!”
“那么,谈谈过去的事情吧!”我说。
时间两分五十三秒。
“过去有什么好谈的,我们的事情也不会记录在历史上!”
“会成为历史的!”我说。
或许正如她所说的,我的脑子里存在着某一个死角,这个死角或者身体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像一个失去的地底世界,而且,这个死角正是使我的人生观发生狂乱的原因。
“我现在正在床上呢!”女人说。“刚刚洗完澡,什么衣服也没穿。”
什么衣服也没穿!那不像春宫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了吗?
“你觉得我应该穿件内裤比较好呢?还是穿双裤袜比较好?或者什么都不要穿!”
“随你自已高兴就好!”我说。“不过,我不喜欢在电话里谈这些,一点趣味都没有。”
“十分钟就好了!只有十分钟而已,对你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而且我们只不过是一问一答而已。你认为裸体比较好,还是穿上什么比较好。我什么衣服都有呢!例如袜带……”
袜带?竟然有人穿袜带,莫非她是“阁楼”杂志的模特儿。
“你最好不要穿衣服,也不要乱动!”我说。
时间是四分钟。
“而且我的阴毛还是湿的呢!”她说。
“完全撺干,所以现在还是湿的,热热湿湿的,非常柔软喔!黑亮亮的,非常柔软,要不要摸摸看!”
“我不喜欢──”“再下面一点也是热的呢!好象刚热过的奶油,非常热的喔!真的哟!你想不想知道我现在是什么姿势呢?右膝立起来,左脚横地打开,像时钟十点五分的角度,”从说话调来,我知道她所言不假。她真的将两腿打开成十点五分的角度,而且把阴部弄得湿湿热热的。
“摸摸唇,慢慢的,而且是开着的。慢慢的喔!用指腹慢慢的摸,非常慢喔!再用另一只手玩弄着左边的乳房,从下面开始轻轻地按摩,乳头突然的变硬,重复几次吧!”
我闷不吭声地将电话挂掉。
然后躺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吸了一根烟,马银停在五分二十三秒的位置。
我闭上了眼精,出现一幅五颜六色的彩画。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不对劲了呢?
十分钟头后,电话又响了,这一次我并没有去接,电话响了十五声之后就挂掉了。
两点前我越过侹院的围墙,到后巷去。
※ ※ ※
所谓的“后巷”事实上称不上是一条后巷,因为它不是一条真正的路。路应该是有入口、出口的。
但是,“后巷”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称不上,因为至少死胡同还有个入口。附近的人们为了方便称呼,就叫它“后巷”。
“后巷”长约二百公尺,宽不到一公尺,再加上路上堆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必须侧着身体才能在这里走动。
据说──这是将房子便宜地租给我们的叔父所说的──“后巷”原本是有出口和入口的,而且具有连接道路与道路的机能,但是,随着高度成长期的到临,空地都盖了新房子,结果道路就越来越狭窄,而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喜欢外人在自已的庭院里钻进钻出,于是就将小路者起来?刚开始时大家只是利用一些粗动的屏障物,但是渐渐地就有人用水泥墙、或铁丝网将自已家门口的庭院围起来,于是这就变成一条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的“后巷”了。
妻子为什么会到“后巷”去呢?我实在想不出正确的理由,而我自已也只不过到“后巷”去过一次,更何况她是一个最讨厌蜘蛛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再三思考,我的脑子都像一片混乱的糊,越想越乱,头的两侧也隐隐作痛起来,因为昨天晚上没有睡好,也因为五月初的暑气,更因为那通奇怪的电话。
算了!别再胡思乱想了,还是去找猫吧!与其老是在家里,不如到外面去走走,而且至少还有个具体的目的。
初夏的阳光将树影投映在地面上,因为没有风的缘故,影子永远固定地留在地面上一动也不动,看起来像是个古板的宿命论者,任凭外界变化的摆布。
我从树影下穿过,东一块西一块的影子照在的白色衬衫上,彷佛凹凸不平的地球表面。
这附近一片静寂无声,静得彷佛连绿叶行光合作用的呼吸声都听得见似的。
天空中飘浮着几朵小云,彷佛中世纪的铜版画的背景里所描缯的,形状鲜明而简洁的云朵。因为眼前所看见的每一富景象都深刻而鲜艳,这更使我清楚的感觉到体内那股茫然的不存在感正存蠢蠢欲动。而且,天气实在热得人受不了。
我穿着t恤、薄薄的棉质裤子,以及网球鞋。但是,在太阳底下走了一长段路之后,我开始觉得腋下、胸前已经沁出汗水了。t恤和裤子都是当天早上才从衣箱子里翻出,所以还有一股浓烈的樟脑丸味道,那气味彷佛一只只有翅膀的飞虫,趁着我呼吸时,会偷偷地飞进我的鼻孔里。
我小心地穿过两旁堆置的废物,慢慢地往前走,边走时还得一边小声地叫着猫的名字。
建筑在后巷两侧的房子,彷佛是由比重相异的液体所混合而成似的,简单地说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拥有宽广庭院的旧式建筑,另一种是最近才新建的新房子。
新房子通常没有宽阔的庭院,有的甚至连院子也没有。这些房子的屋檐和后巷之间的距离大概只够景一排衣服而已,因此,有些人就会将衣服晾到后巷来,因此,我简直就是走在湿答答的毛巾、衬衫、被单的行列之中。
从路旁人家的房里传出来的电视声音、抽水马桶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不时还传来阵阵咖哩饭的香味。
相较之下,旧式房子的生活味道就比较感觉不到,围墙也大多是使用各式各样的灌木所围起来的,从木头的缝隙可以看见宽阔的庭院,而房屋的建筑有的是有着长长走廊的日本式房子,有的是有着古铜色屋顶的西式建筑,有的则是最近才改建的摩登建筑。但是,不论是那一种建筑,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几乎不见半个住在这里的人影╡且没有听到半点声音,闻到半点味道,连洗丞的衣物也都完全看不见。
因为一路上所看到的情景对我而言都是既新鲜又有趣的,所以我就一边慢慢地观察,一边缓缓地往“后巷”走去。
有一间房子的庭院里放置着一棵早已枯黄的圣诞树;有一间房子的庭院里则堆满了玩具──三轮车、套圈圈、塑料剑、橡皮球、乌龟形状的玩偶。有的庭院里还有篮球架,有的庭院里则有荡秋千,或各种陶制的桌子。
还有一户人家的大门是一道铝边的玻璃落地窗,房里的布置可以一览无遗,房间里有一套肝红色的真皮沙发、大型的电视、装饰用的架子(上面有一个热带鱼的水槽,和两个大奖杯),还有一盏装饰用的艺灯。看起来好象电视连续剧中的场景,非常不切实际。
有一个院子里放置着一个铁丝网围成的大型狗屋,但是,里面并没有看到狗的影子,而且门也是敞开着的。
妻子告诉我空房子就在有狗屋的房子前面,因此,我很快地就找到了这间空房子。
这是一间新建的两层楼房,但是紧闭着的木头两棚看起来却非常的古旧,二楼窗户的手把也坏掉了,庭院的正中央放置一座高及人胸部的石雕,这座石雕的形状是一只欲展翅飞去的鸟,四周则杂草丛生。这只鸟──虽然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模样看起来很威武。
除了这座石雕之外,院子里就没有其它像装饰的装饰品了。
我靠非这面高达胸部的铁丝网,对着院子里看了好一会儿。虽然我知道这会是一个猫喜欢的庭院,但是,看了好一阵子都没有看见猫的影子。屋顶的电视天线上停着一只鸽子,发出了单调的叫声。
石鸟的影子落在丛生杂草堆里,被分割成零零碎碎的形状。
我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烟,点着了火,靠在铁丝网旁将一整根烟抽完了,这时候电视天线上的鸽子一直以相同的调子啼叫着。
抽完了一根烟,将它丢在地面上踩熄了之后,我还是静静地靠乡这里狐索着。我已经脑子里一片模糊,真想好好的大睡一觉,大概是因为我一直盯着石雕的鸟看的缘故吧!
我突然觉得鸟的影子里好象发出了一个人的声音,不知道是谁的声音,不过,我可以确定是女人的声音,而且好象是在叫我的。
■译者:许珀理
那个女人打电话来时,我正站在厨房里煮着通心粉。在通心粉煮好之前,我和着fm电台的音乐,吹着罗西尼“鹊贼”序曲的口哨,这是煮通心粉时最合的音乐。
电话铃响时,我原本不想理会它,继续煮我的通心粉,因为面快煮好了,而且收音机里又播放着我最喜欢的伦敦交响乐团的曲子。但是,我还是将瓦斯的火关小一点,右手拿着筷子,到客厅里去接电话,因为我突然想到或许有朋友要帮我介绍新工作。
“占用你十分钟的时间。”
唐突地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对不起,”我吃一惊地反问。“你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我说只要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
女人又重复地说了一遍。
我一点儿也认不得这个女人的声音,因为我对于别人音色的辨认具有绝对的自信,所以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女人,她的声音低沉、柔和,而且语句中没有重点。
“对不起,请问你是那位!”
我首先表现出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
“这个不重要,我只要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我想这样就足够我们彼此了解了。”她快速地说。
“彼此了解?”
“我是指精神上!”
她简洁地回答。
我伸长脖子,探头看看厨房里的情形,煮通心粉的锅子正冒着白蒙蒙的雾气,好象正指挥着伦敦交响乐团的“鹊贼”。
“可是,非常不巧,我现在正在煮通心粉,已经快煮好了,如果再和你讲十分钟的电话,通心粉大概会被我煮烂了,我想最好是把电话挂断。”
“通心粉?”女人惊讶地说。“现在才早上十点半而已,为什么在早上十点半煮通心粉呢?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你管我奇不奇怪,反正都与你不相干!”我说。“早饭没吃什么,我现在饿得很呢!”
“好吧!随便你了,我现在就挂电话。”
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感情非常丰富。“不过我待会儿会再打来。”
“等一下!”我慌忙地说。“如果你是要向我推销什么的话,打几百次电话都没用,我现在正失业中,没有余钱买任何东西!”
“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放心!”她说。
“知道了?你知道什么?”
“知道你在失业中啊!总之赶快去煮通心粉吧!”
“你到底是──”我正在说话中电话就被切断了,这种挂电话的方法也实在太唐突了,好象不是挂上话筒,而是用手指按下开关按钮似的。
我满腔的感情突然找不到地方宣泄,手握着话筒,茫然地看着前方,过了一会儿才想起通心粉的事,便重新回到厨房,关掉瓦斯炉的火,将通心粉从锅子里捞起来,加上一些西红柿酱,就开始吃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接电话的缘故,通心粉煮得太软了,但是并没有软到不能吃的地步。
我一边听着收音机里传出来的音乐,一边将近二百五十公克的面一点也不剩地送进胃里。
我在流理台洗盘子和锅子,一边烧开水,然后,泡了一壶红茶,一边想着刚才那通电话。
彼此了解?
到底那个女人为什么打电话给我呢?而且,那个女人是谁呢?
这一切都像一个谜。我觉得这是一通不认识的人打来的匿名电话,但是一点儿都找不到她的用意到底在那里。
随它去吧!──我心里这样想着──不论她是什么样的女孩,我都不想了解,因为这种事情对我毫无用处,对我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份新的工作,而具要赶快确立一个新的生活圈。
但是,坐在客的沙发上的我,虽然看着图书馆借来的莲德敦的小说,却仍然频频抬头看看电话,我对她所说的“花十分钟彼此了解一下”这句话越来越感兴趣,十分钟之内到底能够了解些什么呢?
从一开始她就提出了十分钟的时间,让我觉得她对自已所设定的时间非常有把握,但是,事实上或许可能短过九分钟,或许长过十一分钟,就像煮通心粉一样……。
因为脑子里老是想着这剧事,连小说的情节都看不下去了,于是我起身做做体操,然后去熨熨衬衫。只要我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时,就去熨衣服,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习惯。
我熨衬衫的全部工程一共分然十二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衣领到第十二个步骤左袖为止,顺序绝对不会搞混。我一边一个个地数着号码,一边依照顺序熨下去,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不能将衬衫熨好。
我陶醉在蒸汽声中,和棉质布料加热后所发出独特的香味里。一共熨了三件衬衫,确认没有任何绉痕之后,我将它挂回橱子里。关掉熨斗的电源,和熨衣台一起收起来。这时候我的脑子里已经清楚多了。
觉得口渴正准备到厨房喝水时,电话又响起来了,我感到有些困惑,不知该直接去厨房,或者回到客厅里,但是最后还是回到客厅接起电话。
如果是刚才那个女人又打电话来的话就要告诉她现在正在熨衣服,必须马上挂电话。
但是,打电话来的是妻子,我看了一眼放在电视上的时钟,指针正好指着十一点半。
“你好吗?”她说。
“很好啊!”我呆呆地说。
“正在做什么?”
“熨衣服。”
“发生了什么事?”妻子问。
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的紧张,我一觉得混乱时就熨衣服这事情,她是非常了解的。
“没事!只不过想熨衣服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事。”
我说着坐到椅子上,将拿在左手上的听筒换到右手来。
“你找我有事吗?”
“嗯!关于工作方的事情,有一个满不错的工作机会。”
“喔!”我说。
“你会写诗吗?”
“诗?”
我大吃一惊地反问,诗?到底什么叫做诗呢?
“我的朋友开的杂志社里准备出版一本针对年轻女孩子的小说杂志,要找一负责个挑选诗的稿件的人,最好能够每一个月在刊头上写一首诗,工作很简单,待遇也不错,虽然只是兼差性质的,不过做得好的话,或许还可以兼任编辑的工作──”“简单?”我说。“请等一下!我要找的是有关法律事务所的工作,什么时候又跑出诗词挑选员这码子事来了呢?”
“我听你说过,你高中时喜欢写些什么东西。”
“那是新闻!高中新闻!报导足球大赛中那一班获胜,物理老师在楼跌倒住院疗伤,写一些拉里拉杂的小事,不是写诗!我不会写诗!”
“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诗,只不过是让高中女生看的,随便写就可以了!”
“不管那一种诗我都不会写!”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理由叫我一定非得会写诗不可吧!
“唉!”
妻子觉得非常可惜地说:
“可是,你又找不到和法律有关的工作!”
“已经谈了好几家了,这个星期内会给我回答,如果真的不行的话,再考虑一下你说的那份工作吧!”
“好吧!就这么了!今天是星期几呢?”
“星期二。”
我稍微想了想之后说。
“你能不能帮我到银行去缴瓦斯费和电话费呢?”
“好啊!我正打算去买晚饭,可以顺道去银行。”
“晚饭想吃什么呢?”
“嗯!还不知道!”我说。“还没有决定,买了之后再说。”
“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妻子改变语气地说。
“这是我自已的想法,我觉得你实在不必再耗费心力找工作了!”
“为什么?”
我再度惊讶地问。
全世界的女人打电话给我,好象都是为了要叫我大吃一惊似的。
“为什么不用再找工作了?再三个月我就领不到失业保险金了,我还可以再游手好闲下去吗?”
“我有固定的薪水,副业也进展得很顺利,而且还有一笔可观的储款,只要不太浪费,一定够吃的。”
“你是叫我在家里做家事吗?”
“你不喜欢?”
“我不知道!”
我老实地说,我真的不知道。“我考虑考虑!”
“考虑一下吧!”妻子说。
“猫回来了吗?”
“猫?”
我反问了之后,才发现从今天早上起我就将猫的事情忘得一乾二净了。
“没有!好象没有看到它回来。”
“你能不能到附近去找找看呢?它已经失踪四天了。”
我没有响应,只是将话筒又移到左手。
“我想它大概是在后巷那个空房子的庭院里吧!那个有小鸟的石雕的庭院。我以前在那里看过它好几次,你知道那个地方吗?”
“不知道!”我说。“你一个人没事跑那里去做什么?而且我以前怎么从来不曾听你提起──”“不跟你闲扯了,我要挂电话!还有工作要我处理呢!希望你能顺利地找到猫。”
然后她就挂断了电话。
凝视着听筒好一阵子之后,才将它放下。
※ ※ ※
为什妻子会对“后巷”了解得这么清楚呢?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进去“后巷”必须翻过一道很高的围墙,而且,故意做这些事情而进入“后巷”,是毫无意思的。
我到厨房喝水,打开fm的频道,然候修剪指甲。收音机里正播放罗勃特?布兰特的新lp专辑,但是我只听了两首歌,就觉得耳朵发痛,非关掉收音机不可。
接着我到屋檐下检查猫吃东西用的盘子,发现昨天晚上我装在盘子里的鱼干一尾也不少,证明猫还是没有回来过。
我站在屋檐下,看着明亮的初夏阳光,照着我家狭窄的庭院,越看就越觉得这实在不是我理想中的庭院。因为在一天里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照到太阳,所以泥士显得既黑又湿,而且庭院里只有二、三株紫阳花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并不怎么喜欢紫阳花。
附近的树林里,有一种鸟的叫声,听起来像被掐到脖子似的,我们就叫它“掐脖子鸟”,这个名字是太太取的,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也没有看过它的长相,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它还是每天都到附近的丛林来,在我们的世界里发出它那独特的叫声。
为什么我非得出去找猫不可?我一边听着掐脖子鸟的叫声,心里一边想着,即使真的找到猫了,我又能怎样呢?劝它回家,或者对它哀求起说:大家都在心着你,回家去吧!
唉!算了!我又叹了一口气。让猫到它喜欢居住的地方生活,这不是很好吗?而我已经三十出头了,竟然还找不到适当的工作!每天洗衣服,想着晚饭的菜单,还有寻找离家出走的猫。
从前──我回想着──,我也是一个有着满腔抱负的人,高中时立志要当律师,而且我的成绩也不坏。高中三年级时选举“模范生”,我是班上的第二高票,后来也顺利地进入大学的法学院,当时的我,的确非常的狂傲。
我坐在厨房的桌子前,双手托着下巴,心里思忖着:到底是什么缘故,使我的人生指针开始变得凌乱起来的呢?我不清楚。既不是政治运动受挫,也不是对大学感到失望,更不是交女朋友方面不顺利。我只是照着自已的样子,平凡地活着。
但是,大学毕业之后,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过去的个已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自已。
当初这种感觉只发生在一些眼睛看不见的小事上,但是,随着时间累积,这种感觉越来越时间的累积,这种感觉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严重到令我将自已全部否定掉的地步。
二月开始,我辞掉了法律事务所的工作,我是我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工作的地方,而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即不是工作的内容不喜欢,也不是待遇不好,同事之间的相处也很愉快。
法律事务所内的工作正好可以使我发挥所学。
而且,我觉得自已做得很好,理解力快,行动敏捷,不任意抱怨,而且对现实事务又有自已的看法。因此,当我提出辞呈时,老先生──这间事务所的所胝者是一对律师父子,老先生是指父亲──表示要替我加薪,希望我能留下来。
但是最后我还是把工作辞掉了,为什么要辞职?这个理由我也不太清楚,辞职之后的希望和展望,我也没有仔细想过。只是借口说是想准备司法官考试,就顺利地将工作辞去,但是事实上我并不是真的想当律师。
我在晚餐时对妻子说:“我想把工作辞掉!”
妻子只是说:“这样的啊!”
然后就不再说话了,到底“这样的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一点儿也清楚。
看到我也沉默下来时,她说:“想辞就辞吧!”
她接着说:“反正是你自已的人生,你要怎么过就怎么过!”
说着一边将鱼骨头夹在盘子旁。
妻子在服装设计学校畅无,有一份不错的待遇,又从做编辑的朋友那里拿回一些美工的工作回来兼差,收入不坏,而我也可以领半年的失业保险。如果我每天待在家里,还可节省下外餐费和交通费,生活应该和上班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于是我就把工作辞掉了。
十二点半时,我如往当一样,将亚麻料子的大袋子背在肩膀上,先去银行了瓦斯和电话费,然后到超级市场买晚餐,再到麦当劳吃了一个起司汉堡,喝了一杯咖啡。
回到家里将食品放到冰箱里时,电话铃响了,我听起来觉得铃声好象非常焦躁不安,我只好将切了一半的豆腐暂时先放在桌上,先到客厅去接电话。
“通心粉吃完了吧!”
是早上那个女人。
“吃完了!”我说。
“但是我得去找猫了。”
“不能等十分钟再去吗?”
“可以啊!如果只是十分钟的话!”
她到底想做什么?为什么我非得和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聊十分钟的话不可。
“那么我们互相了解一下吧!”
她静静地说。
这个女人──虽然我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女人,我猜想她大概是面向电话,坐在椅子上,两脚交叉地和我讲话。
“你到底想怎么样?”我说。“即使是相处十年也很难清楚地了解对方!”
“试试看,好吗?”她说。
我脱下手表,将它改换成马表,现在已经是十秒钟了。
“为什么会找上我?”我问。“为什么不去找别人而会找上我?”
“这是有理由的。”
她如同何在慢慢咀嚼食物一样,仔细地说着这句话。
“我认识你。”
“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问。
“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她说。“这些事情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现在,不是吗?而且,如果要谈这些的话,时间很快地就会没了,如果你不急的话是无所谓啦!”
“你能给我证明吗?证明你认识我!”
“例如?”
“我的年龄?”
“三十。”
女人立刻回答。
“应该说三十又两个月,这样可以吗?”
我不知该么才好,这个女人确实认识我,但是,我却不记得听过这样的声音,我是从来不会忘记别人的声音的。我可能会忘记别人的长相、或名字,但是绝对会将声音牢牢记住。
“这一次换你来想象一下我的模样了!”
女人用诱惑的口吻说。
“从声音想象我是一个模样的女人,可以吗?这不是你最擅长的吗?”
“我想不出来!”我而。
“试试看嘛!”女人说。
我看了手表一眼,还有五秒钟才一分,我縡望地叹了一口气,就接受她的要求吧!但是,只要我一让步,对方就会得寸进尺,这是我从三十年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确实如她所说,这曾经是我的特技之一──集中精神去听对方的声音。
“二十七、八岁,大学毕业,东京人,小时候生活环境中上。”我说。
“太厉害了!”
她说,电话那头传来打火机点烟的声音。
“再说说看!”
“长得满漂亮的,至少你自已是这么认为,但是有一点自卑。个子矮矮,或者乳房小小的。”
“说得像极了!”
她低声地笑着说。
“结了婚,但是还不太习惯,而且有些问题。没有问题的女人不会随意打匿名电话给男人。但是,我还是不认识你,至少没有和你讲过话,所以不管怎么想,我还是无法想出你的模样。”
“或许是吧!”
她用平静的语气说。
“你对自已的能力如此地有自信?你难道不认为是你的脑子里有一个致命的死角,否则你怎么会想不起来我是谁呢?像你这么聪明、能力又强的人,应该想不起来的啊!”
“你不要替我戴高帽子!”我说。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也不是那么伟大的人,我也有能力所不及的地方,所以才会越来越走偏人生的方向。”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你,虽然这是过去的事了!”
“那么,谈谈过去的事情吧!”我说。
时间两分五十三秒。
“过去有什么好谈的,我们的事情也不会记录在历史上!”
“会成为历史的!”我说。
或许正如她所说的,我的脑子里存在着某一个死角,这个死角或者身体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像一个失去的地底世界,而且,这个死角正是使我的人生观发生狂乱的原因。
“我现在正在床上呢!”女人说。“刚刚洗完澡,什么衣服也没穿。”
什么衣服也没穿!那不像春宫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了吗?
“你觉得我应该穿件内裤比较好呢?还是穿双裤袜比较好?或者什么都不要穿!”
“随你自已高兴就好!”我说。“不过,我不喜欢在电话里谈这些,一点趣味都没有。”
“十分钟就好了!只有十分钟而已,对你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而且我们只不过是一问一答而已。你认为裸体比较好,还是穿上什么比较好。我什么衣服都有呢!例如袜带……”
袜带?竟然有人穿袜带,莫非她是“阁楼”杂志的模特儿。
“你最好不要穿衣服,也不要乱动!”我说。
时间是四分钟。
“而且我的阴毛还是湿的呢!”她说。
“完全撺干,所以现在还是湿的,热热湿湿的,非常柔软喔!黑亮亮的,非常柔软,要不要摸摸看!”
“我不喜欢──”“再下面一点也是热的呢!好象刚热过的奶油,非常热的喔!真的哟!你想不想知道我现在是什么姿势呢?右膝立起来,左脚横地打开,像时钟十点五分的角度,”从说话调来,我知道她所言不假。她真的将两腿打开成十点五分的角度,而且把阴部弄得湿湿热热的。
“摸摸唇,慢慢的,而且是开着的。慢慢的喔!用指腹慢慢的摸,非常慢喔!再用另一只手玩弄着左边的乳房,从下面开始轻轻地按摩,乳头突然的变硬,重复几次吧!”
我闷不吭声地将电话挂掉。
然后躺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吸了一根烟,马银停在五分二十三秒的位置。
我闭上了眼精,出现一幅五颜六色的彩画。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不对劲了呢?
十分钟头后,电话又响了,这一次我并没有去接,电话响了十五声之后就挂掉了。
两点前我越过侹院的围墙,到后巷去。
※ ※ ※
所谓的“后巷”事实上称不上是一条后巷,因为它不是一条真正的路。路应该是有入口、出口的。
但是,“后巷”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称不上,因为至少死胡同还有个入口。附近的人们为了方便称呼,就叫它“后巷”。
“后巷”长约二百公尺,宽不到一公尺,再加上路上堆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必须侧着身体才能在这里走动。
据说──这是将房子便宜地租给我们的叔父所说的──“后巷”原本是有出口和入口的,而且具有连接道路与道路的机能,但是,随着高度成长期的到临,空地都盖了新房子,结果道路就越来越狭窄,而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喜欢外人在自已的庭院里钻进钻出,于是就将小路者起来?刚开始时大家只是利用一些粗动的屏障物,但是渐渐地就有人用水泥墙、或铁丝网将自已家门口的庭院围起来,于是这就变成一条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的“后巷”了。
妻子为什么会到“后巷”去呢?我实在想不出正确的理由,而我自已也只不过到“后巷”去过一次,更何况她是一个最讨厌蜘蛛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再三思考,我的脑子都像一片混乱的糊,越想越乱,头的两侧也隐隐作痛起来,因为昨天晚上没有睡好,也因为五月初的暑气,更因为那通奇怪的电话。
算了!别再胡思乱想了,还是去找猫吧!与其老是在家里,不如到外面去走走,而且至少还有个具体的目的。
初夏的阳光将树影投映在地面上,因为没有风的缘故,影子永远固定地留在地面上一动也不动,看起来像是个古板的宿命论者,任凭外界变化的摆布。
我从树影下穿过,东一块西一块的影子照在的白色衬衫上,彷佛凹凸不平的地球表面。
这附近一片静寂无声,静得彷佛连绿叶行光合作用的呼吸声都听得见似的。
天空中飘浮着几朵小云,彷佛中世纪的铜版画的背景里所描缯的,形状鲜明而简洁的云朵。因为眼前所看见的每一富景象都深刻而鲜艳,这更使我清楚的感觉到体内那股茫然的不存在感正存蠢蠢欲动。而且,天气实在热得人受不了。
我穿着t恤、薄薄的棉质裤子,以及网球鞋。但是,在太阳底下走了一长段路之后,我开始觉得腋下、胸前已经沁出汗水了。t恤和裤子都是当天早上才从衣箱子里翻出,所以还有一股浓烈的樟脑丸味道,那气味彷佛一只只有翅膀的飞虫,趁着我呼吸时,会偷偷地飞进我的鼻孔里。
我小心地穿过两旁堆置的废物,慢慢地往前走,边走时还得一边小声地叫着猫的名字。
建筑在后巷两侧的房子,彷佛是由比重相异的液体所混合而成似的,简单地说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拥有宽广庭院的旧式建筑,另一种是最近才新建的新房子。
新房子通常没有宽阔的庭院,有的甚至连院子也没有。这些房子的屋檐和后巷之间的距离大概只够景一排衣服而已,因此,有些人就会将衣服晾到后巷来,因此,我简直就是走在湿答答的毛巾、衬衫、被单的行列之中。
从路旁人家的房里传出来的电视声音、抽水马桶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不时还传来阵阵咖哩饭的香味。
相较之下,旧式房子的生活味道就比较感觉不到,围墙也大多是使用各式各样的灌木所围起来的,从木头的缝隙可以看见宽阔的庭院,而房屋的建筑有的是有着长长走廊的日本式房子,有的是有着古铜色屋顶的西式建筑,有的则是最近才改建的摩登建筑。但是,不论是那一种建筑,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几乎不见半个住在这里的人影╡且没有听到半点声音,闻到半点味道,连洗丞的衣物也都完全看不见。
因为一路上所看到的情景对我而言都是既新鲜又有趣的,所以我就一边慢慢地观察,一边缓缓地往“后巷”走去。
有一间房子的庭院里放置着一棵早已枯黄的圣诞树;有一间房子的庭院里则堆满了玩具──三轮车、套圈圈、塑料剑、橡皮球、乌龟形状的玩偶。有的庭院里还有篮球架,有的庭院里则有荡秋千,或各种陶制的桌子。
还有一户人家的大门是一道铝边的玻璃落地窗,房里的布置可以一览无遗,房间里有一套肝红色的真皮沙发、大型的电视、装饰用的架子(上面有一个热带鱼的水槽,和两个大奖杯),还有一盏装饰用的艺灯。看起来好象电视连续剧中的场景,非常不切实际。
有一个院子里放置着一个铁丝网围成的大型狗屋,但是,里面并没有看到狗的影子,而且门也是敞开着的。
妻子告诉我空房子就在有狗屋的房子前面,因此,我很快地就找到了这间空房子。
这是一间新建的两层楼房,但是紧闭着的木头两棚看起来却非常的古旧,二楼窗户的手把也坏掉了,庭院的正中央放置一座高及人胸部的石雕,这座石雕的形状是一只欲展翅飞去的鸟,四周则杂草丛生。这只鸟──虽然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模样看起来很威武。
除了这座石雕之外,院子里就没有其它像装饰的装饰品了。
我靠非这面高达胸部的铁丝网,对着院子里看了好一会儿。虽然我知道这会是一个猫喜欢的庭院,但是,看了好一阵子都没有看见猫的影子。屋顶的电视天线上停着一只鸽子,发出了单调的叫声。
石鸟的影子落在丛生杂草堆里,被分割成零零碎碎的形状。
我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烟,点着了火,靠在铁丝网旁将一整根烟抽完了,这时候电视天线上的鸽子一直以相同的调子啼叫着。
抽完了一根烟,将它丢在地面上踩熄了之后,我还是静静地靠乡这里狐索着。我已经脑子里一片模糊,真想好好的大睡一觉,大概是因为我一直盯着石雕的鸟看的缘故吧!
我突然觉得鸟的影子里好象发出了一个人的声音,不知道是谁的声音,不过,我可以确定是女人的声音,而且好象是在叫我的。
一八八一年风起云涌的印地安.希特勒入侵波兰.再度进入强风世界
■原载:《面包屋再袭击》.皇冠出版
■译者:许珀理
(1)罗马帝国的崩溃
发现开始刮起风这件事情,是在星期天的午后,准确的说,应该是午后两点七分。
当时我正如同往常一样─换句话说是如同往常的星期日下午一样─坐在厨房的桌子前,一边听着毫无妨碍的音乐,一边记着一周的日记;我每天都将发生的事情简单地记录下来,等到星期天再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当我写完了周二的日记,换句话说,已经完成了三天份的日记时,突然发现窗外刮着猛烈的强风。我不由得不中断写日记的工作,将笔盖套上,到阳台把晒干的衣服收了下来。衣服随着狂风在空中飞舞着,发出了干裂的声响。
风势好象在我不知不觉间慢慢地增强了,当天早上─正确的说法是上午十点四十八分─将洗好的衣服晾到阳台上去的时候,还没有发现有任何刮风的迹象,因为我当时心里想着:“没有刮半点风,衣服不必用夹子吧!
我可以肯定当时的确没有刮风。
我将晒干的衣服整齐地折叠起来之后,将房间里的窗户全部紧紧地关上,关上窗户之后,几乎就听不到一点点风吹的声音了。窗户外在一片无声无息间,树木─喜马拉雅杉和栗树─彷佛一只耐不住全身发痒的小狗,不停地翻滚着身体。云朵的碎片像一位眼神凶恶的密使,急速地穿越天空,对面公寓阳台上还挂着几件衬衫,像被遗弃的孤儿,紧紧地缠绕在塑料绳上。
好象是台风来了,我心里想着。
但是,打开报纸,看看气象图,没有找到任何台风要来的报导,降雨量也在全年的平均标准以下,从气象图上显示,当时的气倏就像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一样,应该是一个非和平的星期天。
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将报纸折好,衣服放进橱柜里,一边听着毫无妨碍的音乐,一边喝着咖啡,而且,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写日记。
星期四我和女友上床睡觉,她非常喜欢戴着眼罩做爱,因此她平常总是将飞机上用的眼罩随身带着。
虽然我对这一点并没有特别感到兴趣,但是?因为她戴着眼罩的模样实在很可爱,因此,我对她这样的举动也没有任何异议。反正都是人类,每一个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比较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在日记星期四那一页上,大致就是写着这些事情,百分之八十是事实,百分之二十是根据我的观察所获知的,这是我写日记时的方针。
星期五我在银座的书店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他系着一条形状非常奇怪的领带,条绞的花样,上面有无数的电话号码……。
写到这里电话铃响了。
(2)一八八一年风起云潜的印地安人
电话铃响时,时钟正指在二点三十六分的位置,大概是她打来的电话吧……那个喜欢戴眼罩的女朋友!因为她常在星期天到我家来,而且,来之前也习惯地会打电话,她应该会买晚饭的菜来,我们决定在当天吃烤牡蛎。
总之,电话响起时是下午二时三十六分,闹钟就放在电话的旁边,每当电话铃响起时,我就会看时钟一眼,因此,对于时间我记得特别清楚。
但是,我拿起听筒时,所听到的只是一阵强烈的风声而已。
只听见“喔喔喔喔喔哦!”的叫声,彷佛一八八一年印地安人风起云潜时的叫声从听筒里传了出来,他们疯狂似地烧掉开拓草屋,切断通讯线路。破坏糖的交易协约。
“喂!喂!”
我试着出声说话,但是我的声音却被吸进了压倒性的历史狂涛之中。
“喂!喂!”
我大声地叫,结果却仍然一样。
在风声稍微歇的缝隙间,我觉得好象听见了女人声音,或许这只是我的错觉而已。总之,风势太强了,而且,或许野牛的数量已经过份地减少了。
我不说一句话,只是将听筒靠在耳边,并且仔细地听电话线的另一端有什么动静,但是,同样的状态持续了近十秒、或二十秒之后,彷佛神经发作到了极点,生命线突然拉断了似的,电话被挂断了,然后留下了冰冷的沉默。
(3)希特勤入侵波兰
真是糟糕透了!我叹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写着日记,这个星期的日记将要写完了。
星期六希特勒的装甲师团入侵波兰。虫炸机突然降临华尔街上空……。
不,错了!不是这样的!
希特勒入侵波兰是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的事情,不是昨天。
昨天晚上完饭之后,我走进电影院欣赏梅莉?史翠普演的“苏菲亚的抉择”,希特勒入侵波兰是电影中发生的情节。
梅莉?史翠普在电影中与达斯汀?霍夫曼离婚,然后和在火车站中认识的罗勃特?丹尼洛所扮演的士木技师结婚,是一出非常有趣的电影。
我的旁边坐着一对高中生,彼此抚摸着对方的肚子。高中生认为能够抚摸肚子已经很不错了,我在念高中时也曾经做过这种事。
(4)再进入强风世界
上周的日记全部写完之后,我坐在唱片架前,挑选着适合在狂风吹袭的星期日午后的音乐。结果我选择了休斯达哥布基的低音小提琴协奏曲,和斯拉与滚石家庭,我认为这些最适合在强风中欣赏,所以一直听着这两张唱片。
窗外不时有东西飞来飞去,一件白色床单好象诅咒师的法术似的,从东飞向西。细长的白铁看板左右摇晃着,彷佛是肛门性交的爱好者,挺不起孱弱的脊椎。
我一边听着休斯达哥布基的音乐,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这时电话铃又响起来,膴话旁的闹钟指着三点四十八分。
我拿起听筒前,猜想这回大样会听到波音七四七飞机的引擎似的风声吧!但是,这次却一点风声也听不见。
“喂喂!”女人的声音。
“喂喂!”我说。
“我可以现在带着晚饭的菜去你那里吗?”我的女朋友说。
她一定会带着丰盛的菜和眼罩来到我这里。
“可以呀!不过……”
“要带锅子吗?”
“不到了,我这里有。”我说。
“但是,怎么回事呢?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嗯!风已经停了。因为中野三点二十五分就停了,我看你那边大概也快停了吧!”
“大概是吧!”
我挂了电话,从厨房的餐具架子里找出大锅子,放在流理台上洗净。
风如她的预告在四点五分前就停了,我打开窗户,眺望窗外的风景,窗户下一面有一头大黑狗,不停地闻着地面上的味道,大约闻了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底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也不太了解。
但是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整个世界的容貌和系统与起风前并没有两样,喜马拉雅杉和栗树若无其事地站立在空地上,晾晒的衣物垂挂在塑料上,乌鸦站在电线杆上不停地拍动翅膀。
这时候,女朋友也到达了我的家里,开始动手做晚饭。
她站在厨房洗锅子,将切成细丝的白菜和豆腐放在一起。
我问她两点三十六分时是否曾经打过电话给我。
“打了啊!”
她一边在锅子里淘米,一边说。
“我什么也听不见!”我说。
“嗯!是的,风太强了。”
她若无其事地说。
她若无其事地说。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坐在餐桌的角就喝了起来。
“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刮起一阵风,然后又完全地静止呢?”
我问她。
“这个我也不知道!”
她背对着我,一边剥着虾壳一边说。
“关于风的事情,我们不知道的还属着呢!就像关于古代史、癌症、海底、宇宙、和性一样,我们不知道的还多着呢!”
“嗯!”我说。
除此之外,她再也回答什么,不过我知道这个话题事实上是无法再深入发展下去的,以我只好死心地看着她做菜。
“我可以摸摸你的肚子吗?”
我问她。
“待会儿吧!”她说。
在饭做好之前,我为了下周的日记,先简单地整理一下今发生的事情。
(1)罗马帝国的崩溃
(2)一八八一年风起云涌的印地安人
(3)希特勒入侵波兰
如此一来,即使是下个星期也能正确地想起今底发生了那些事情,能够如此有系统的记录一天之内所发生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二十二年来成从不间断的写日记习惯。不论刮风、或是刮风,我都能将一天描述得栩栩如生。
■原载:《面包屋再袭击》.皇冠出版
■译者:许珀理
(1)罗马帝国的崩溃
发现开始刮起风这件事情,是在星期天的午后,准确的说,应该是午后两点七分。
当时我正如同往常一样─换句话说是如同往常的星期日下午一样─坐在厨房的桌子前,一边听着毫无妨碍的音乐,一边记着一周的日记;我每天都将发生的事情简单地记录下来,等到星期天再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当我写完了周二的日记,换句话说,已经完成了三天份的日记时,突然发现窗外刮着猛烈的强风。我不由得不中断写日记的工作,将笔盖套上,到阳台把晒干的衣服收了下来。衣服随着狂风在空中飞舞着,发出了干裂的声响。
风势好象在我不知不觉间慢慢地增强了,当天早上─正确的说法是上午十点四十八分─将洗好的衣服晾到阳台上去的时候,还没有发现有任何刮风的迹象,因为我当时心里想着:“没有刮半点风,衣服不必用夹子吧!
我可以肯定当时的确没有刮风。
我将晒干的衣服整齐地折叠起来之后,将房间里的窗户全部紧紧地关上,关上窗户之后,几乎就听不到一点点风吹的声音了。窗户外在一片无声无息间,树木─喜马拉雅杉和栗树─彷佛一只耐不住全身发痒的小狗,不停地翻滚着身体。云朵的碎片像一位眼神凶恶的密使,急速地穿越天空,对面公寓阳台上还挂着几件衬衫,像被遗弃的孤儿,紧紧地缠绕在塑料绳上。
好象是台风来了,我心里想着。
但是,打开报纸,看看气象图,没有找到任何台风要来的报导,降雨量也在全年的平均标准以下,从气象图上显示,当时的气倏就像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一样,应该是一个非和平的星期天。
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将报纸折好,衣服放进橱柜里,一边听着毫无妨碍的音乐,一边喝着咖啡,而且,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写日记。
星期四我和女友上床睡觉,她非常喜欢戴着眼罩做爱,因此她平常总是将飞机上用的眼罩随身带着。
虽然我对这一点并没有特别感到兴趣,但是?因为她戴着眼罩的模样实在很可爱,因此,我对她这样的举动也没有任何异议。反正都是人类,每一个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比较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在日记星期四那一页上,大致就是写着这些事情,百分之八十是事实,百分之二十是根据我的观察所获知的,这是我写日记时的方针。
星期五我在银座的书店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他系着一条形状非常奇怪的领带,条绞的花样,上面有无数的电话号码……。
写到这里电话铃响了。
(2)一八八一年风起云潜的印地安人
电话铃响时,时钟正指在二点三十六分的位置,大概是她打来的电话吧……那个喜欢戴眼罩的女朋友!因为她常在星期天到我家来,而且,来之前也习惯地会打电话,她应该会买晚饭的菜来,我们决定在当天吃烤牡蛎。
总之,电话响起时是下午二时三十六分,闹钟就放在电话的旁边,每当电话铃响起时,我就会看时钟一眼,因此,对于时间我记得特别清楚。
但是,我拿起听筒时,所听到的只是一阵强烈的风声而已。
只听见“喔喔喔喔喔哦!”的叫声,彷佛一八八一年印地安人风起云潜时的叫声从听筒里传了出来,他们疯狂似地烧掉开拓草屋,切断通讯线路。破坏糖的交易协约。
“喂!喂!”
我试着出声说话,但是我的声音却被吸进了压倒性的历史狂涛之中。
“喂!喂!”
我大声地叫,结果却仍然一样。
在风声稍微歇的缝隙间,我觉得好象听见了女人声音,或许这只是我的错觉而已。总之,风势太强了,而且,或许野牛的数量已经过份地减少了。
我不说一句话,只是将听筒靠在耳边,并且仔细地听电话线的另一端有什么动静,但是,同样的状态持续了近十秒、或二十秒之后,彷佛神经发作到了极点,生命线突然拉断了似的,电话被挂断了,然后留下了冰冷的沉默。
(3)希特勤入侵波兰
真是糟糕透了!我叹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写着日记,这个星期的日记将要写完了。
星期六希特勒的装甲师团入侵波兰。虫炸机突然降临华尔街上空……。
不,错了!不是这样的!
希特勒入侵波兰是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的事情,不是昨天。
昨天晚上完饭之后,我走进电影院欣赏梅莉?史翠普演的“苏菲亚的抉择”,希特勒入侵波兰是电影中发生的情节。
梅莉?史翠普在电影中与达斯汀?霍夫曼离婚,然后和在火车站中认识的罗勃特?丹尼洛所扮演的士木技师结婚,是一出非常有趣的电影。
我的旁边坐着一对高中生,彼此抚摸着对方的肚子。高中生认为能够抚摸肚子已经很不错了,我在念高中时也曾经做过这种事。
(4)再进入强风世界
上周的日记全部写完之后,我坐在唱片架前,挑选着适合在狂风吹袭的星期日午后的音乐。结果我选择了休斯达哥布基的低音小提琴协奏曲,和斯拉与滚石家庭,我认为这些最适合在强风中欣赏,所以一直听着这两张唱片。
窗外不时有东西飞来飞去,一件白色床单好象诅咒师的法术似的,从东飞向西。细长的白铁看板左右摇晃着,彷佛是肛门性交的爱好者,挺不起孱弱的脊椎。
我一边听着休斯达哥布基的音乐,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这时电话铃又响起来,膴话旁的闹钟指着三点四十八分。
我拿起听筒前,猜想这回大样会听到波音七四七飞机的引擎似的风声吧!但是,这次却一点风声也听不见。
“喂喂!”女人的声音。
“喂喂!”我说。
“我可以现在带着晚饭的菜去你那里吗?”我的女朋友说。
她一定会带着丰盛的菜和眼罩来到我这里。
“可以呀!不过……”
“要带锅子吗?”
“不到了,我这里有。”我说。
“但是,怎么回事呢?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嗯!风已经停了。因为中野三点二十五分就停了,我看你那边大概也快停了吧!”
“大概是吧!”
我挂了电话,从厨房的餐具架子里找出大锅子,放在流理台上洗净。
风如她的预告在四点五分前就停了,我打开窗户,眺望窗外的风景,窗户下一面有一头大黑狗,不停地闻着地面上的味道,大约闻了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底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也不太了解。
但是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整个世界的容貌和系统与起风前并没有两样,喜马拉雅杉和栗树若无其事地站立在空地上,晾晒的衣物垂挂在塑料上,乌鸦站在电线杆上不停地拍动翅膀。
这时候,女朋友也到达了我的家里,开始动手做晚饭。
她站在厨房洗锅子,将切成细丝的白菜和豆腐放在一起。
我问她两点三十六分时是否曾经打过电话给我。
“打了啊!”
她一边在锅子里淘米,一边说。
“我什么也听不见!”我说。
“嗯!是的,风太强了。”
她若无其事地说。
她若无其事地说。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坐在餐桌的角就喝了起来。
“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刮起一阵风,然后又完全地静止呢?”
我问她。
“这个我也不知道!”
她背对着我,一边剥着虾壳一边说。
“关于风的事情,我们不知道的还属着呢!就像关于古代史、癌症、海底、宇宙、和性一样,我们不知道的还多着呢!”
“嗯!”我说。
除此之外,她再也回答什么,不过我知道这个话题事实上是无法再深入发展下去的,以我只好死心地看着她做菜。
“我可以摸摸你的肚子吗?”
我问她。
“待会儿吧!”她说。
在饭做好之前,我为了下周的日记,先简单地整理一下今发生的事情。
(1)罗马帝国的崩溃
(2)一八八一年风起云涌的印地安人
(3)希特勒入侵波兰
如此一来,即使是下个星期也能正确地想起今底发生了那些事情,能够如此有系统的记录一天之内所发生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二十二年来成从不间断的写日记习惯。不论刮风、或是刮风,我都能将一天描述得栩栩如生。
原载:《面包屋再袭击》.皇冠出版
■译者:许珀理
(1)
这样的事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是非常普遍的,我对于妹妹的未婚夫始终未曾有过好感,而且,我甚至觉得妹妹竟然会决心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实在令人感到怀疑。说得坦白一点,我觉得很失望。
或许这样的想法是我偏狭的性格所造成的。
至少妹妹是这样认为。然我们表面上都不以此为话题,但是,我对她的未婚夫不太满意这一点,妹妹也非常了解,对于我这样的想法,妹妹也觉得非常不高兴。
“你对事情的看法眼光太狭窄了”妹妹对我说。
当时我们正在谈论意大利面,她所说的应该是指我对意大利面的看法眼光太狭窄吧!
但是,妹妹当然不会只针对意大利面的问题,在意大利面之前还有她的未婚夫,所以,事实上妹妹所指的应该是未婚夫的问题。这种情形就是所谓的借题发挥。
事情的开端是缘于妹妹邀我一起在星期天的中午吃意大利面,因为我也有点儿想要吃意大利面,于是就随口说:“好吧!”
于是我们就走进车站前一家新开的意大利面馆,我点了茄香洋葱意大利面,妹妹点了传统的意大利肉酱面。
面送上来之前,我一直喝着啤酒,到此为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是五月里的一个星期天,天气非常晴朗。
问题出在送来的意大利面的味道,面表面看起来是煮熟了,其实心还是硬的,奶油好象是用煮狗食的劣等货冒充,我勉强吃下了半盘就放弃了。
妹妹抬头看了我一眼,不说一句话,依旧慢慢地将自己盘中的面吃完。
这时候我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一边喝下第二罐的啤酒。
“喂!怎么剩这么多就吃不完了,多可惜啊!”
妹妹将她盘子里的面吃完了之后说。
“太难吃了!”我回答。
“都吃下去一大半,应该不算太难吃吧,只要稍微忍耐一下,一定可以吃完的!”
“想吃的时候吃,不想吃的时候就不吃,这是我的胃,不是你的胃!”
“这家店才刚开张不久,厨房可能还不熟练,你就稍微宽容一下,不行吗?”
妹妹看着送上来口味清淡的附餐咖啡说。
“虽然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不好吃的食物就应该将它留下来,这也是一种常识。”
我向她说明。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伟大的呢?”妹妹说。
“你听了不舒服是吗?”我说“口气这么不好,是不是生理期?”
“讨厌啦!请你不要再说些奇怪的话了!你以前不说这些的。”
“有什么关系,我对你第一次的月事什么时候来也都非常清楚。我记得你的第一次来得很晚,妈妈还陪你一起去看医生呢?”
“你闭嘴不说话也没有人当你是哑巴!”她说。
我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所以只好听她的话闭上嘴巴。
“大概是你对事情的看法都太偏激了!”
她一边在咖啡里水加入了一些奶精,一边说。
一定是这杯咖啡太难喝了。
“不论什么事情你只是将缺点找出来,大肆批判,好的地方你这看都不看。
只要与你的标准不合,你一概不加以理会,这种情形以旁人的眼光来看就是神经病!”
“这是我自己的人生,与你无关!”我说。
“可是你出口伤人,故意找人麻烦!你这个只会手淫的家伙!”
“手淫!”我大吃一惊地说。“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你在念高中的时候经常喜欢手淫,每次都把内裤都脏了,你应该也很清楚,那些东西洗起来是很累人的,可是你却一做再做,你不是故意给人添麻烦吗?”
“我以后会小心一点!”我说“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有我喜欢的东西,有我讨厌的东西,这是这我自己都无法改变的啊!”
“但是,你不可以伤人!”妹妹说。
“为什么你不稍微努力一下呢?为什么你不往好的地方去看呢?
为什么你不愿意多忍耐一点呢?为什么你一直都没有成长呢?”
“我是正在成长!”
我觉得自己已经被伤害了。
“我也要求自己要多忍耐、多往好的方面看,只是我的观点和你不一样罢了!”
“你这种情形只有傲慢两个字足以形容,所以你到了二十七岁仍然找不合适的对象!”
“我有女朋友啊!”
“那些人只不过是睡睡觉罢了!”妹妹说。“不是吗?每年更换一个睡觉的对象,这样才感到快乐吗?没有快理想、没有爱情,也不用相互体谅,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和手淫没有两样吧?”
“我哪有一年换一个?”
我毫无力气地说。
“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妹妹说。
“你能不能稍微认真思考一下,过着认真一点的生活,稍微像个大人的模样?”
我们的谈话到此结束,从此之后,不管我说什么,她都不愿意再回答。
为什么她会对我产生如此偏激的想法呢?我也不大清楚。大约在一年前,还和我一起生活得非常愉快,而且从来不会反驳过我的想法。她会开始批评我,是在她认识了她的未婚夫之后。
这种事情是非常不公平的,我和她已经相处了二十三年,虽然每一件事情我们都是率直地商量,但是说起来仍是一对感情相当不错的兄妹,几乎从来不曾吵过架。
她知道我手淫的事情,我也知道她初潮的事情;她知道我第一次买保险套的事情(在我十七岁的时候),我也知道她第一次买有蕾丝的内裤时的事情(在她十九岁的时候)。
我和她的朋友约过会(当然没有上床睡觉),她也和我的朋友约过会(我想应该也应该没有上床睡过觉),总之我们是在一个非常相同的环境下长大的。
这样友好的关系,在一年前开始变质,一想到这件事我就越来越生气。
妹妹说要到车站前的百货公司看鞋,我只好一个人回到公寓里。然后打电话给女朋友,可是她不在家,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从不在星期天下午两点钟突然打电话给她,约她出来见面。
我放下电话筒,翻动记事本,找到了另外一个女孩子的电话,这是一个知道哪里有狄斯可舞厅的女大学生,她在家里。
“出来喝点东西吧!”我邀她。
“才下午两点钟!”
她不耐烦地说。
“时间不是问题!出来喝点柬西,很快就天黑了。”我说。“我知道一个以看夕阳闻名的酒吧,下午三点过后再去的话,就没找不到好位子了。”
“你这个人真是讨厌!”她说。
但是她还是出来了,大概是一个性格亲切的人吧!
我将车子沿着海岸过去,一直开到横滨附近,如约定地,到一个看得见海滨的酒吧。
我在这里喝了四杯加冰块的i.w.哈伯酒,她则喝了两杯香蕉水果酒,看着夕阳。
“你喝了这么多的酒,还能够开车吗?”
她担心问。
“不要担心。”我说。“我的酒量好得很,四杯算不得什么!”
“算了,你最爱吹牛!”她说。
然后我们又回到横滨吃晚餐,在车子里我吻了她,邀她一起上旅馆,她说:不行啦!
“月经来,还放着卫生棉条呢!”
“拿下来就可以了!”
“别开玩笑了,还有两天呢!”
算了!我心里想着。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呢!如果早知道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就不会找她出来了。好久不曾和妹妹一起悠闲地度过一天,我原本打算这个星期天在家里陪她的。
“对不起!但是,我绝对没有骗你哦!”
这个女孩子说。
“没有关系,别挂在心中,不是你不对,是我不好。”
“我的生理期和你不好有什么关系?”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不应在这个时候去找你!”我说。
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我真的非得对一个认识不深的女孩子的生理期了若指掌吗?
我开车将他送回世谷田的家中,中途车子一直喀喀作响,我心里叹气着想着:大概该将它送进修车场里整修一番了吧!
好象只要有一件事进行不顺利的话,这一整天就会连锁地不好的方向发展下去似的。
“我最近还能约你出来吗?”我问。
“约会?或者上旅馆?”
“两个都有!”我坦自地说。“这么说的话,比较表里一致,就像牙刷和刷牙一样。”
“是呀!这是正确的想法!”她说。
“这么想的话,头脑比较不会老化。”我说。
“到你家去如何?不能去玩吗?”
“不行,因为我和妹妹住在一起,我们早已有约定,我不可以带女孩子回家,妹妹也不可以带男生回来。”
“真的是妹妹吗?”
“当然是真的,要不然我下次带户口簿给你看!”
她笑了笑。
等到这个女孩子消失在她家的大门口里,我才重新发动引擎,回到我住的公寓。
一路上耳边不停地响着引擎所发出的喀喀声。
房间里一车漆黑,我打开车锁,大声叫着妹妹的名字,但是她却不在房间里。
我心里想着,已经十点多了,她会到哪里去呢?
接着我就去找晚报来,但是没有找到,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不送报。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和杯子一起拿到客厅。打开录放机,看着新的连续剧。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控制声量的开关,但是,无论如何总是听不到声音。这时候我才发现录像机早在三天前就坏掉,虽然开了电视,但是声音仍然无法出来。
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下,我只好看着无声的电视画面,喝着啤酒。
电视正在放映一部古代战争电影,罗马帝国的战车远征非洲,炮战车击出无声的大炮,自动枪也发出沈默的弹音,人们在无言中静静地死去。
唉!算了!我又叹了一声气,这大概是当天的第十六次叹息吧!
(2)
我和妹妹二个人生活在一起,大约是五年前的春天开始的吧!当时我二十二岁,妹妹十八岁;换句话?
a我刚从大学毕业,准备找工作,而妹妹刚高中毕业,准备去念大学。我的父母表示;如果和我住在一起的话,就允许妹妹到东京念大学。妹妹说:没有关系。我也说:随便。于是父母就为我们找到了一间有个房间的宽敞公寓,房租由我负担一半。
前面已经叙述过了,我和妹妹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绝对不会让我有任何痛苦的感觉。因为我任职于电机制造公司的广告部,早上上班的时间比较晚,晚上则比较迟回到家里;而妹妹一大早就去上学了,傍晚就回到家里。因此,经常是我醒来时,她已经出门;我回到家里时,她又已经睡着了;再加上星期六、星期天我都花费在和女孩子的约会上,所以一个星期里只有和她说两三句,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形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我们几乎没有吵架的时间,也没有空闲去干涉对方的私事。
虽然我想她可能也会有很多不寻常的事发生,但是,我一点也不想说出口,她已经是超过十八岁的女孩子了,想和什么人上床睡觉,我没有干涉的权利。
但是,有一次半夜一点到三点,我一直牢牢地握着他的手。我下班之后回到家里,看见她坐在厨房的餐桌前哭泣,我推测她会坐在餐桌前哭泣,大概是想要跟我要求什么东西吧!否则她只要坐在自己的床上哭就够了,何必让我看见呢?虽然我确实是一个?
噶e又任性的人,但是,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可以推想得到的。
所以,我就坐在她的身边,轻轻握住她着手。握着妹妹的手这种事情,自从小学时代一起去抓蜻蜓以来,从来未曾再发生过,妹妹的手比记忆中的─那当然是非常久远以前的记忆─要大得非常多了。
结果她就这样一直坐着,不说一句话地哭了两个小时。她的身体内竟然屯积了这么多的泪水,这实在太令我惊讶了,要是我的话,大概哭不到两分钟全身就干涸了。
但是,到了三点时我已经开始觉得有些累,再不结束的话,我也撑不下去了。在这个时候,身为兄长的我,不说句话是不行的,虽然我也不知道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还是开口说话。
“我对你的生活完全不想干涉!”我说。“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随着自己的喜好去过吧!”
妹妹点点头。
“但是,我一直想给你一句忠告,最好能随时在皮包里放一个保险套,你当然有别于那些卖春妇。”
听我这么一说,她随手拿起放在桌上的电话簿,突然用力地朝我丢了过来。
“你凭什么偷看我的皮包!”
她大声怒骂。
我知道她这个时候已经气愤到了极点,为了不使她再受到任何刺激,我当然不能对她说我从来不曾去偷看过她的皮包。
但是,不论如可她是已经停止哭泣,而我也能够回到自己房间,钻进被窝里去。
妹妹大学毕业之后,任职于旅行,但是我们的生活形态仍然没有丝毫改变。她的上班时间是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非常有规律,而我的上班时间则和一般人回异,中午才进到办公室,然后坐在办公桌前一边看报纸、一边吃中饭,下午两点钟左右才开始真正的工作,傍晚又得到广告公司去谈生意,饮酒应酬,每天都必须到了深夜才能回家。
在旅行社上班的第一年暑假,她和一位女朋友一起到美国西海岸观光旅行(旅费当然是采用分期付款的)。在这趟美国之旅,她认识了一位年长他很多的计算机工程师。回到日本之后,仍然经常与他见面。虽然这种事情也是非常多见,但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因为我对这种疯g大采购的旅行团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自从和那位计算机工程师交往以来,妹妹似乎比以后更为开朗,家事也收拾得整整齐齐,穿着打扮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她非常喜欢穿工作服,或牛仔裤、卡其裙,现在则换上色彩鲜艳的裙装,而且每件衣服都亲自用手洗,仔细的熨烫,经常自己下厨、打扫房间。
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征候,如果看到了女孩子有这个征候,男孩子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立刻逃开、一种是马上下了结婚的决定。
后来妹妹又拿了那位计算机工程师的照片给我看,这是妹妹第一次拿她男友的照片给我看,这也是一种危险的征候。
照片有两张,其中一张是在旧金山的海边照的,妹妹和那位工程师两人并肩而站,两个人都面带盈盈的笑意。
“好漂亮的海岸线喔!”我说。
“别开玩笑了!”妹妹说。“我是非常严肃的。”
“你要我说什么好呢?”
“你最好什么也别说!”
我再仔细看一下手上这张照片,如果世界上真有那种一眼看去就令人非常讨厌的的话,就是这种脸了。而且,这种计算机技师长得和我高中时代最讨厌的社团前辈很像,虽然长相不差,但是故意装出一副头脑精明、盛气凌人的模样。
“你们上过几次床了?”我问。
“你胡说些什么?”
妹妹说着,满脸胀红。
“请你不要老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这个世界,你以为天底下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的吗?”
第二张照片是回到日本之后才照的,照片里只有计算机工程师一个人,他穿着一件皮背心,靠在一辆大型摩托车上,座椅上永着一顶安全帽,这张脸的表情完全和在旧金山时一模一样,大概是他再也没有别的表情了。
“他很喜欢骑机车。”妹妹说。
“我看得出来。”我说。“不喜欢骑机车的人是不会穿这种皮背心的。”
我……大概又是因为个性偏激的缘故所造成的……于喜欢骑机车的人都不具有好感,因为这些人大多比较骄傲,喜欢装模做样;但是,对于照片上这个人,我不想加以批评。
我静静地把照片还给妹妹。
“可是……”我说。
“可是什么?”妹妹说。
“可是,你打算怎么办呢?”
“不知道!或许会和他结婚吧!”
“他向你求婚了吗?”
“嗯!”她说。“可是我还没有给他答复。”
“嗯!”我说。
“老实说是因为我觉得我才刚开始上班而已,还想自己一个人自由地游乐一番。当然,不同于你那种过于偏激的想法。”
“应该说是健全的想法。”
我强调地说。
“可是,我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和他结婚也不错。”妹妹说。“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
我拿起卓上的照片再仔细地再看一次,心里想:“还是算了吧!”
这是圣诞节前的事情。
(3)
过完年后不久,有一天一大清早九点多钟,妈妈打电话过来,我正在听布鲁斯.史普林斯汀的“生在美国”,一边刷着牙。
母亲问我知不知道妹妹交男朋友的事情。
不知道,我说。
母亲说她收到妹妹的信,信上说两个礼拜后妹妹要带那个男的一起回家。
“该不是想要结婚了吧!”我说。
“所以我想问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妈妈说。“我希望能在见面之前对他多了解一点。”
“这个嘛!因为我也没有和他见过面,对这个人不怎么清楚,我只知道是一个年龄满大的工程师,好象是在ibm或什么公司上班,公司的名字是三个英文字母,要不然就是nec、或ntt。我只看过照片,长得不是顶好的,而且又不是我要结婚,所以我对他没什么兴趣。”
“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家住在哪里?”
“这件事我怎么会知道呢?”我说。
“你不会去找他见个面,了解一下吗?”
“我不喜欢做这种事情,我的工作太忙,你不会两礼拜见面之后再问他吗?”
结果,我比妈妈更早和这位计算机技师碰面。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天,妹妹说要到他家去做正式的拜访,我只好义不容辞地答应作陪。穿妥白衬衫、系上领带,再穿上最得意的西装,就到他家去了。那是一栋位在古老住宅街道正中央,非常豪华的住家,院子里停放着照片上经常看得见的五百cc摩托车。
“哇塞!这么高级的住宅!”
“今天真的要拜托你,千万别再玩笑了,正经一点可以吗?”妹妹说。
“是的!遵命!”我说。
他的父母都是非常规矩─稍微太规矩而变得有点儿严肃─,而且非常厉害的人,他的父亲是石油公司的重要干部,我的父亲在静冈拥有一座石油的连锁店,所以这一方面我们之间的关系不算太远。
他的母亲母亲用一个高级的盘子,端着茶出来。
我向他们规矩地打过招呼之后,递上了了我的名片,并且向解释,本来应该由我的父母来拜访,但是正好他们今天有事不能来,所以就由我来代理,改天他们会正式来拜见二位。
“我听儿子说过好几次了,今天看见了果然不假,是一位标致的小姑娘,而且我知道一定是一位好女孩。”
他的父亲说。
我心里想,他一定是调查得非常详细了。或许连十六岁都尚未初潮,以及深受便秘所苦这种小事,都知道得一清楚呢!
等到这些客套话都结束之后,他的父亲为我倒了一杯白兰地,这种白兰地的味道实在美极了,我们一边喝着,一边谈着各自工作上的事情,妹妹穿着拖鞋踢了我一下,提醒我不要喝得过多。
这时候身为儿子的计算机技师一言不发,紧张地端坐在父亲身旁,一眼就可以看,在这个屋檐,他完全受父亲大权的支配,他身上穿着一件我以前从来不曾看过,样式非常奇怪的毛线衣,毛线衣里面是一件颜色非常不谐调的衬衫,看起来让人觉得这个男孩子很奇怪。
谈话告一个段落之后,我看看手表,已经四点了,于是站起身来,准备告辞。
计算机技师送我们两个人到车站。
“找个地方一起喝喝茶好吗?”
他邀请我和妹妹。虽然我对喝茶没兴趣,也不想和穿着这么奇怪毛线衣的男孩子同桌,但是,断然拒绝可能会让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同意三个人一起到附近的咖啡店喝茶。
他和妹妹都点咖啡,点了啤酒,可是这里没有卖啤酒,没有办法我只好也喝咖啡。
“今天真是谢谢你,帮了一大忙!”
我向我道谢。
“那里的话,这是我应该的。”
我学着大人的口吻说,因为我已经没有一点点多余的力气开玩笑了。
“常常听她提起大哥的事。”
大哥?
我用咖啡匙的柄挖挖耳朵,再把它放回桌上。然妹妹又用脚踢了我一脚,但是,我觉得计算机技师应该是不懂这个动作的意义。
“看你们两个人感情这么好,实在让我非常羡慕。”他说。
“一有高兴、有趣的事情,我们就互踢彼此的脚。”我说。
计算机技师一副不解的表情。
“他在开玩笑啦!”
妹妹不太高兴地说。
“他讲话就是这样的!”
“我是在开玩笑的。”我也说。
“两个人住在一起,总得彼此分担家事,她分到的是洗衣服,我分到的是讲笑话。”
这位计算机技师─正确的名字叫做渡边升─听了之后也稍微安心地笑了笑。
“气氛爽朗一点不是很好吗?我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气氛爽朗是最重要的。”
“说得也是啊!”
我对着妹妹说:
“气氛爽朗是最重要的,你太神经质了。”
“不要再开玩笑了。”妹妹说。
“我想尽可能在秋天结婚。”渡边升说。
“结婚仪式还是在秋天举行最好。”我说。
“还可以叫栗鼠和大熊一起来参加。”
计算机技师哈哈大笑,妹妹却没有笑,她好象是真的生气了。因此,我就推说另外有事,然后起身离席。
回到公寓之后,我打电话给母亲,说明了整个事件大致的情形。
“这个男孩还不怎么坏。”
我一边掏耳朵一边说。
“不怎么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人满诚实的,至少和我比起来算是老实人。”
“和你当然是没得比了。”母亲说。
“真高兴听到你这么说我,谢谢了!”
我一边看着天花板,一边说。
“那么,他是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呢?”
“大学?”
“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呢?那个计算机工程师。”
“这种事你可以问问当事人。”
我说着就把电话挂断。
然后就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心情非常郁闷地一个人喝着酒。
(4)
为了意大利面而和妹妹吵架的第二天,我一直睡到上午八点半才起床。
和前一天一样,天空中没有半片乌云,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我觉得好象全完是昨天的延续似的,夜里一时中断的人生又重新开始了。
我将汗湿了的睡袍和内裤丢道洗衣槽里,淋了浴,又剃了胡须。一边剃的时候,一边想着昨天晚上的那个女孩,实在非常懊恼。不过,遇到这种无可抵抗的事情也实在是莫可奈何。不过,以后还有机会,说不定下个星期天一切都会很顺利。
我到厨房烤了两片面包,烧了一壶咖啡,原本想听听fm播放的节目,但是想到录像机的监听系统已经坏,只好作罢。改为一边看报纸的读书栏,一边啃着面包。读书栏里介绍的新书没有一本是我想要看的,那里的书不是关于“年老犹太人的空想与现实交错所造成的性生活”,就是关于分裂症治疗的历史性考察,实在搞不懂,报社那些编辑大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奇怪的书来介绍。
吃完了一片烤得焦硬的面包之后,把报纸放回桌上,这时候才发现果酱瓶子下面放着一张纸条。纸条上是妹妹一贯的字迹,她写着:因为星期天的晚上要叫渡边升一起来吃晚餐,所以希望我也能够留在家里,和他们一起共进晚餐。
我吃完了早餐,拨拨掉落在衬衫在面包屑,将餐具放进了水槽,打电话到到妹妹上班的旅行社。
妹妹接到电话之后:
“现在我手边的事情非常忙,十分钟之后再打电话给你。”
二十分钟之后果真打电话过来,在这二十分钟之内,我一共做四十三次的伏地挺身,手脚合计剪了二十根指甲,穿好衬衫、打好领带、选好了长裤,并且刷了牙,梳了头发,打了两个哈欠。
“你看到我的留言了吗?”妹妹说。
“看了!”我说“但是,这实在糟糕透,这个星期天我早就好别人约好,如果能够早一点说的话那就好了。
现在才知道实在非常可惜。”
“你不要说得那么可怜!我想你这个约大概是和一个连名字都记不清的女孩子吧!”妹妹语气冷淡地说。“不可以改在期六吗?”
“星期六一整天都必须待在录像室里,因为现在正在制作电动抹布,所以那一天会非常的忙。”
“那么就跟她取消好!”
“那么你来付取消费吧!”我说。“现在是一种非常微妙的阶段。”
“没有那么微妙吧!”
“虽然不应该是这样…”我坐在椅子上一边整理衬衫和领带,一边说。“我们不是早就约定好不侵彼此的生活吗?你和你的未婚夫共进晚餐─我和我的女朋友约会,这样不是很好吗?”
“不好,你一直都没有和他好好聊过吧,从我们认识以来,你只和他见过一次面,而且那是四个月的事情,不是这样吗?虽然你们也有好几次见面的机会,可是你每一次都故意逃开,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很不礼貌吗?他是你妹妹的未婚夫,我求你和他一起吃顿饭,好吗?”
因为妹妹说话也有她的道理,所以我也只好默默的无以言对。确实我总是用最自然的方法来逃避和渡边升见面,而且渡边升和我之间实在没有任何共通的话题,我讲的笑话他也听不懂。
“拜托你啦!只要这一天就好了,从此以后,到这个夏天为止,我不会再去打扰你的性生活了。”妹妹说。
“我的性生活不算什么啦!”我说。“或许到这个夏天结束之前都不会再发生。”
“不管怎么样,请你星期天一定要待在家里。”“我无能为力!”我断然地回绝她。
“说不定他会帮你修理录像机,那个人在这个方面非常擅长。”
“还有这点好处呢!”
“你不要老想那些奇怪的事!”
妹妹说着就挂断电话。
我系好领带就出门上班去了。
这个礼拜一直都是晴朗的好天气,好象是每天都是每天的延续似的,星期三的晚上,我打电话给我的女友,告诉她为工作忙碌,这个周末不要见面。因为我已经三个礼拜不曾和她见面了,所以她当然不太高兴。接着我没有放下话筒,继续拨电话给那个女大学生,但是她不在家,星期四、星期五她都没有在家里。
星期天早上,我八点就被妹妹叫起来了。
“我要洗床单,你不能再睡那么晚。”她说。
然后就拆下枕头套和床单,也叫我脱下睡衣,我没有地方去,只好进浴室洗个澡,顺便刮刮胡须。我觉得这个家伙愈来愈像妈妈了,原来女人也和鲑鱼一样,无论过程如何,最后总会回到相同的场所。
洗完澡之后,我穿上一件短裤,套上一件胸前的字几乎都已褪尽了的t恤,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然后开始喝柳橙汁。觉得体内还留存着昨夜的酒精,连报纸也不想看了。桌子上有一个苏打饼干的盒,于是我就拿了三、四片来吃,代替早餐。
妹妹将被单放到洗衣机里,然后就不停地收拾整理我的房间和她自己的房间,整理完了之后,又用洗洁剂擦洗着客厅和厨房的墙壁和地板。
我一直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翻开美国朋友送我的裸女照片,仔细观察研究一番之后才发现,女性性器事实上也有大小不同之别,和身高、以及智商是完全一样的。
“嘿!看你在这里闲着无聊,不如帮我买东西吧!”
妹妹说着,就硬塞给我一张写满采购物品名单的纸条。
“请你不要在这里看这种书,这个人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把裸照放在桌子上面,瞪着纸条。莴苣、蕃茄、芹菜、沙拉酱、熏鱼、洋葱、浓汤包、马铃薯、洋芹菜、牛排肉三片……。
“牛排肉?”我说。“我昨天才吃了牛排,我不想再吃牛排,吃炸肉饼比较好!”
“或许你昨天真的吃了牛排,但是我们没有吃啊,请你不要那么自以为是,而且,没有人会用炸肉饼来招待客人的吧!”
“如果有女孩子请我到她家里去吃炸肉饼的话,我一定会非常感动,再端出一盘切得细细长长的白甘篮菜、香浓的味噌汤……这种吃法多么生活化啊!”
“不管怎么样,今天已经决定吃牛排了,杀了我也不愿意做炸肉饼你吃,今天你就不要再自以为是,和我们一起吃牛排吧!求求你。”
“好吧!”我说。
虽然有时候我的怨言似乎多了一些,但是归根究底我还是一个非常亲切的人。
我到邻近的超级市场照着菜单购物,然后又到附近的酒店买了一瓶四千五百圆的香槟,打算以这瓶香槟作为送给他们两个人的订婚礼物。我想大概只有非常亲切的人才会为他们设想得如此周到。
回到家之后,看到我的床上端放着一件折叠整齐的马球衬衫,和一件没有一点点绉纹的棉质长裤。
“换上这套衣服!”妹妹说。
算了!换就换吧!我心里想着,不说半怨言就把衣服换了下来。不论我还有什么意见,今天还是顺着她的意思,这样会觉得气氛和平些。
(5)
渡边升在下午三点准时出现,当然是骑着摩托车来的。他那辆五百CC机车的排气声,远在五百公尺远的地方就听得一清二楚。从阳台探头出去往下看,看见他将摩托车停靠在公寓玄关旁,然后脱下了安全帽。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他在脱下安全帽之后,身上所穿的服装还算正常。一件花格子衫,配一件白色长裤,再加上一双咖啡色的鞋,唯一显得唐突的是鞋子和皮带的颜色不搭调。
“好象是我们家大小姐的朋友来了!”
我对着正在流理台削马铃薯皮的妹妹说。
“能不请你先招呼他一下,我现在得忙着厨房的事情。”妹妹说。
“这样不太好吧!他是为你而来的,更何况我和他也没有什么话讲,还是让我来煮饭,你们两个人去聊天。”
“别胡闹了!你会煮饭吗?快去招呼客人吧!”
电铃一响,打开大门,渡边升就站在门口。我带他到客厅,让他坐在沙发上。他带了一盒特大号的冰淇淋来当做礼物,但是,我们家的冰箱冷冻库太小,根本装不下这么大盒的冰淇淋。我觉得他像一个还需要照顾的大男孩,到女友的家做客竟然还带着冰淇淋。
接着我问他想不想喝啤酒,他回答不喝。
“体质不适合喝酒。”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喝一大杯啤酒下肚就觉得很恶心。”
“我在学生时代曾和朋友打赌,喝了一打啤酒,结果购了不少钱。”我说。
“喝完了有什么感觉呢?”渡边升问。
“整整两天小便里都有啤酒的臭味。”我说。“而且,不停地放屁……”
“喂!请你帮忙看看录像机吧!”
妹妹好象看见了不吉的烟幕,端了两杯柳橙汁在桌上说。
“好啊!”他说。
“听说你很能干?”我问。
“还好啦!”
他没有丝毫不高兴的回答。
“以前我非常喜欢组合型玩具、或收音机,家里有什么电器坏了,都是由我来修理。录像机什么地方坏掉了呢?”
“没有声音!”
我拿起遥控器,按下电源让他了解声音出不来的情形。
他坐在电视机前,一一地去按电视机上的按钮。
“安培系统坏掉,里面没有什么问题。”
“你怎么知道的?”
“用归纳法。”他说。
归纳法?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于是他将所的线路全部拆了下来,一个一个仔细检查。这时候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易开罐的啤酒来,坐在一旁一个人喝。
“喝酒好象是一件满有趣的事情?”
他一边用螺丝起子转着螺丝,一边对我说。
“还好啦!”我说。
“我喝了这么多的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我来不去比较。”
“我也该练一下了!”
“喝酒也需要练习?”
“嗯!当然啦!”渡边升说。“很奇怪吗?”
“一点也不奇怪!先从白酒开始,在一个大玻璃杯里放进白葡萄酒和冰块,如果你觉得味道还是太强的话。就再放一点柠檬片,要不然也可以加果汁下去调配成鸡尾酒。”
“我会试试。”他说。
“啊!果然毛病出在这里。”
“那里?”
“前置安培和电源之间的连结线,连结线的左右各有一个固定的安定栓,这个安全栓很容易上下摇动,但是,电视机这么庞大,应该不会任意搬动的。”
“大是我要打扫时将它移动了。”妹妹说。
“也很有可能!”他说。
“这也是你们公司的产品吧!”妹妹对着我说。“竟然生产出这么粗糙的产品!”
“又不是我制造的,我只不过负责广告而已。”
我小声地说。
“如果有十字型的起子的话就可以很快地修理好了。”渡边升说。“有吗?”
“没有!”我说。
那种东西怎么可能会有。
“那么我骑车出去买吧!只要有一支十字型起子,家里要修理什么都会很方便的。”
“大概是吧!”
我已经全身都毫无力气了。
“但是,你知道五金行在那里吗?”
“知道!”前面不远就有一家。”
渡边升说。
我又从阳台探出头去,看着渡边升戴上安全帽,骑上摩托车。
“这个人不错吧!”
妹妹说。
“心太软了!”我说。
(6)
电视修理好了之后乡,已经将近五点钟了,因为他说想要听点音乐,于是妹妹就放了胡立欧的唱片。胡立欧!天哪!我心里想,算了!反正今天窝囊事已经全都让我尽了!
“大哥喜欢听什么音乐?”渡边升问。
“我非常喜欢听这个!”我在说谎。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听鲁斯.史普林斯汀,或者杰夫见克!”
“那些我都没听过!”他说。“也是这类的音乐吗?”
“差不多。”
接着他就开始述说他现在所属的设计团,正在开发新的计算机,这个系统可以计算出铁轨上发生事故时,为了有效的回转驾驶,最精确的时间。听他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方法确实很方便,但是,这个原理对我而言简直就像法语的动词变化一样难懂。
他热心地为我解释时,我一边适切地点头,脑海里一直想着女人的事。今天到底要和谁一起喝酒,到什么地方去吃饭,该进那一家旅馆?我一定是天生就对这方面的情有偏好,有人喜欢玩汽车模型,有人喜欢研究计算机程序设计,而我则喜欢和女人上床。这一定有一种超越人力的宿命。
我喝完了第四瓶啤酒时,晚餐才准备好,烤鲑鱼配浓汤、牛排配沙拉、炸薯条,妹妹的手艺一直不坏。
我开了香槟独饮起来。
“大哥为什么会到电机工厂上班呢?听你的谈话,似乎对电器的事情不怎么喜欢。”
渡边升一边切着牛排,一边问。
“这个人上班才不管公司在做些什么呢!”妹妹说。“只要是工作轻松,又有吃有玩的,他就会去了。”
“对!说得有理!”
我非常同意她的看法。
“脑子里只有玩乐的事情,什么认真工作、努力向上,完全不在他的思考范围内。”
“和夏天的蟋蟀一样!”我说。
“但是你喜欢和认真、勤快的人在一起。”
“话不能这么说。”我说。
“别人的事情和我是不相干的两回事,我只考虑到我自己,别人的事和我完全没有关系。虽然我确实是一个很下流的人,但是,我绝对不会去干扰到别人的生活或生活。”
“你绝对不是一个下流的人!”
渡边升反射性地说了出来。这个家伙的家教一定不坏。
“谢谢!”
我说着举起了酒杯。
“祝你们订婚愉快!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喝酒好象不太够意思。”
“婚礼准备在十月举行。”渡边升说。
“不过不打算请栗鼠和大熊。”
“没有关系。”我说。
天哪!这家伙竟然也会和我开玩笑!
“那么,要到什么地方度蜜月呢?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吗?”
“夏威夷。”
妹妹简洁地回答。
于是我们就谈起飞机的事情,因为我看了几本飞机失事相关的书,因此在这方面可以向他们长篇大论一番。
“飞机破片上的人肉经过太阳烘烤之后,几乎熟得可以吃呢!”我说。
“喂!吃饭时不要讲这种恶心的话!”
妹妹举起手来,瞪了我一眼说。
“这些话可以去向别的女孩子吹牛,不要拿到饭桌上说。”
“大哥还不打算结婚吗?”
渡边升插嘴地说。
“没有机会啊!”
我一边放了一根炸薯条进去嘴里,一边说。
“必须照顾年幼的妹妹,还必须应付一段很长的战争。”
“战争?”
渡边升大吃一惊地问:
“什么战争呢?”
“无聊的笑话,别理他!”
妹妹摆摆手,不耐烦地说。
“是无聊的笑话!”
我也说。
“但是,没有机会这是事实。因为我性格太偏激,不喜欢自己洗袜子,所以一直找不到一个能容忍我这个缺点的女孩。这点和你大大地不同了。”
“为什么不喜欢洗袜子呢?”
渡边升问。
“别再开玩笑了!”
妹妹用疲惫的声音加以说明。
“袜子我每天都有洗啊!”
渡边升点点头,大约笑了一秒半左右。我决定下次让他笑三秒钟。
“但是她不会一辈子和你生活在一起的呀!”
他指的是我妹妹。
“妹妹和哥哥住在一起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我说。
“什么话都是你说的,我可是半句话都没说!”
妹妹说。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真正大人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人与人之相诚恳的相处。这五年来确实是和你相处得很和乐、很自由,但是,最近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因为我根本感觉不到生活的本质,你老是想着你自己的事情,想要和你谈点正经的事时,你却老是开玩笑!”
“因为我个性内向。”我说。
“是傲慢!”妹妹说。
“内向又傲慢!”我一边倒着香槟,一边向渡边升说明。
“我是一个内向加傲慢的综合体。”
“我懂你的意思。”
渡边升点点头说。
“但是,如果只剩下你一个人的话……换句话说,如果她和我结婚了的话……大哥你还是不想找一个人结婚吗?”
“大概是吧!”我说。
“真的?”妹妹问我说。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我的朋友中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女孩子,可以介绍给你。”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仍然太危险了。”
■译者:许珀理
(1)
这样的事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是非常普遍的,我对于妹妹的未婚夫始终未曾有过好感,而且,我甚至觉得妹妹竟然会决心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实在令人感到怀疑。说得坦白一点,我觉得很失望。
或许这样的想法是我偏狭的性格所造成的。
至少妹妹是这样认为。然我们表面上都不以此为话题,但是,我对她的未婚夫不太满意这一点,妹妹也非常了解,对于我这样的想法,妹妹也觉得非常不高兴。
“你对事情的看法眼光太狭窄了”妹妹对我说。
当时我们正在谈论意大利面,她所说的应该是指我对意大利面的看法眼光太狭窄吧!
但是,妹妹当然不会只针对意大利面的问题,在意大利面之前还有她的未婚夫,所以,事实上妹妹所指的应该是未婚夫的问题。这种情形就是所谓的借题发挥。
事情的开端是缘于妹妹邀我一起在星期天的中午吃意大利面,因为我也有点儿想要吃意大利面,于是就随口说:“好吧!”
于是我们就走进车站前一家新开的意大利面馆,我点了茄香洋葱意大利面,妹妹点了传统的意大利肉酱面。
面送上来之前,我一直喝着啤酒,到此为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是五月里的一个星期天,天气非常晴朗。
问题出在送来的意大利面的味道,面表面看起来是煮熟了,其实心还是硬的,奶油好象是用煮狗食的劣等货冒充,我勉强吃下了半盘就放弃了。
妹妹抬头看了我一眼,不说一句话,依旧慢慢地将自己盘中的面吃完。
这时候我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一边喝下第二罐的啤酒。
“喂!怎么剩这么多就吃不完了,多可惜啊!”
妹妹将她盘子里的面吃完了之后说。
“太难吃了!”我回答。
“都吃下去一大半,应该不算太难吃吧,只要稍微忍耐一下,一定可以吃完的!”
“想吃的时候吃,不想吃的时候就不吃,这是我的胃,不是你的胃!”
“这家店才刚开张不久,厨房可能还不熟练,你就稍微宽容一下,不行吗?”
妹妹看着送上来口味清淡的附餐咖啡说。
“虽然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不好吃的食物就应该将它留下来,这也是一种常识。”
我向她说明。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伟大的呢?”妹妹说。
“你听了不舒服是吗?”我说“口气这么不好,是不是生理期?”
“讨厌啦!请你不要再说些奇怪的话了!你以前不说这些的。”
“有什么关系,我对你第一次的月事什么时候来也都非常清楚。我记得你的第一次来得很晚,妈妈还陪你一起去看医生呢?”
“你闭嘴不说话也没有人当你是哑巴!”她说。
我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所以只好听她的话闭上嘴巴。
“大概是你对事情的看法都太偏激了!”
她一边在咖啡里水加入了一些奶精,一边说。
一定是这杯咖啡太难喝了。
“不论什么事情你只是将缺点找出来,大肆批判,好的地方你这看都不看。
只要与你的标准不合,你一概不加以理会,这种情形以旁人的眼光来看就是神经病!”
“这是我自己的人生,与你无关!”我说。
“可是你出口伤人,故意找人麻烦!你这个只会手淫的家伙!”
“手淫!”我大吃一惊地说。“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你在念高中的时候经常喜欢手淫,每次都把内裤都脏了,你应该也很清楚,那些东西洗起来是很累人的,可是你却一做再做,你不是故意给人添麻烦吗?”
“我以后会小心一点!”我说“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有我喜欢的东西,有我讨厌的东西,这是这我自己都无法改变的啊!”
“但是,你不可以伤人!”妹妹说。
“为什么你不稍微努力一下呢?为什么你不往好的地方去看呢?
为什么你不愿意多忍耐一点呢?为什么你一直都没有成长呢?”
“我是正在成长!”
我觉得自己已经被伤害了。
“我也要求自己要多忍耐、多往好的方面看,只是我的观点和你不一样罢了!”
“你这种情形只有傲慢两个字足以形容,所以你到了二十七岁仍然找不合适的对象!”
“我有女朋友啊!”
“那些人只不过是睡睡觉罢了!”妹妹说。“不是吗?每年更换一个睡觉的对象,这样才感到快乐吗?没有快理想、没有爱情,也不用相互体谅,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和手淫没有两样吧?”
“我哪有一年换一个?”
我毫无力气地说。
“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妹妹说。
“你能不能稍微认真思考一下,过着认真一点的生活,稍微像个大人的模样?”
我们的谈话到此结束,从此之后,不管我说什么,她都不愿意再回答。
为什么她会对我产生如此偏激的想法呢?我也不大清楚。大约在一年前,还和我一起生活得非常愉快,而且从来不会反驳过我的想法。她会开始批评我,是在她认识了她的未婚夫之后。
这种事情是非常不公平的,我和她已经相处了二十三年,虽然每一件事情我们都是率直地商量,但是说起来仍是一对感情相当不错的兄妹,几乎从来不曾吵过架。
她知道我手淫的事情,我也知道她初潮的事情;她知道我第一次买保险套的事情(在我十七岁的时候),我也知道她第一次买有蕾丝的内裤时的事情(在她十九岁的时候)。
我和她的朋友约过会(当然没有上床睡觉),她也和我的朋友约过会(我想应该也应该没有上床睡过觉),总之我们是在一个非常相同的环境下长大的。
这样友好的关系,在一年前开始变质,一想到这件事我就越来越生气。
妹妹说要到车站前的百货公司看鞋,我只好一个人回到公寓里。然后打电话给女朋友,可是她不在家,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从不在星期天下午两点钟突然打电话给她,约她出来见面。
我放下电话筒,翻动记事本,找到了另外一个女孩子的电话,这是一个知道哪里有狄斯可舞厅的女大学生,她在家里。
“出来喝点东西吧!”我邀她。
“才下午两点钟!”
她不耐烦地说。
“时间不是问题!出来喝点柬西,很快就天黑了。”我说。“我知道一个以看夕阳闻名的酒吧,下午三点过后再去的话,就没找不到好位子了。”
“你这个人真是讨厌!”她说。
但是她还是出来了,大概是一个性格亲切的人吧!
我将车子沿着海岸过去,一直开到横滨附近,如约定地,到一个看得见海滨的酒吧。
我在这里喝了四杯加冰块的i.w.哈伯酒,她则喝了两杯香蕉水果酒,看着夕阳。
“你喝了这么多的酒,还能够开车吗?”
她担心问。
“不要担心。”我说。“我的酒量好得很,四杯算不得什么!”
“算了,你最爱吹牛!”她说。
然后我们又回到横滨吃晚餐,在车子里我吻了她,邀她一起上旅馆,她说:不行啦!
“月经来,还放着卫生棉条呢!”
“拿下来就可以了!”
“别开玩笑了,还有两天呢!”
算了!我心里想着。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呢!如果早知道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就不会找她出来了。好久不曾和妹妹一起悠闲地度过一天,我原本打算这个星期天在家里陪她的。
“对不起!但是,我绝对没有骗你哦!”
这个女孩子说。
“没有关系,别挂在心中,不是你不对,是我不好。”
“我的生理期和你不好有什么关系?”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不应在这个时候去找你!”我说。
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我真的非得对一个认识不深的女孩子的生理期了若指掌吗?
我开车将他送回世谷田的家中,中途车子一直喀喀作响,我心里叹气着想着:大概该将它送进修车场里整修一番了吧!
好象只要有一件事进行不顺利的话,这一整天就会连锁地不好的方向发展下去似的。
“我最近还能约你出来吗?”我问。
“约会?或者上旅馆?”
“两个都有!”我坦自地说。“这么说的话,比较表里一致,就像牙刷和刷牙一样。”
“是呀!这是正确的想法!”她说。
“这么想的话,头脑比较不会老化。”我说。
“到你家去如何?不能去玩吗?”
“不行,因为我和妹妹住在一起,我们早已有约定,我不可以带女孩子回家,妹妹也不可以带男生回来。”
“真的是妹妹吗?”
“当然是真的,要不然我下次带户口簿给你看!”
她笑了笑。
等到这个女孩子消失在她家的大门口里,我才重新发动引擎,回到我住的公寓。
一路上耳边不停地响着引擎所发出的喀喀声。
房间里一车漆黑,我打开车锁,大声叫着妹妹的名字,但是她却不在房间里。
我心里想着,已经十点多了,她会到哪里去呢?
接着我就去找晚报来,但是没有找到,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不送报。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和杯子一起拿到客厅。打开录放机,看着新的连续剧。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控制声量的开关,但是,无论如何总是听不到声音。这时候我才发现录像机早在三天前就坏掉,虽然开了电视,但是声音仍然无法出来。
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下,我只好看着无声的电视画面,喝着啤酒。
电视正在放映一部古代战争电影,罗马帝国的战车远征非洲,炮战车击出无声的大炮,自动枪也发出沈默的弹音,人们在无言中静静地死去。
唉!算了!我又叹了一声气,这大概是当天的第十六次叹息吧!
(2)
我和妹妹二个人生活在一起,大约是五年前的春天开始的吧!当时我二十二岁,妹妹十八岁;换句话?
a我刚从大学毕业,准备找工作,而妹妹刚高中毕业,准备去念大学。我的父母表示;如果和我住在一起的话,就允许妹妹到东京念大学。妹妹说:没有关系。我也说:随便。于是父母就为我们找到了一间有个房间的宽敞公寓,房租由我负担一半。
前面已经叙述过了,我和妹妹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绝对不会让我有任何痛苦的感觉。因为我任职于电机制造公司的广告部,早上上班的时间比较晚,晚上则比较迟回到家里;而妹妹一大早就去上学了,傍晚就回到家里。因此,经常是我醒来时,她已经出门;我回到家里时,她又已经睡着了;再加上星期六、星期天我都花费在和女孩子的约会上,所以一个星期里只有和她说两三句,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形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我们几乎没有吵架的时间,也没有空闲去干涉对方的私事。
虽然我想她可能也会有很多不寻常的事发生,但是,我一点也不想说出口,她已经是超过十八岁的女孩子了,想和什么人上床睡觉,我没有干涉的权利。
但是,有一次半夜一点到三点,我一直牢牢地握着他的手。我下班之后回到家里,看见她坐在厨房的餐桌前哭泣,我推测她会坐在餐桌前哭泣,大概是想要跟我要求什么东西吧!否则她只要坐在自己的床上哭就够了,何必让我看见呢?虽然我确实是一个?
噶e又任性的人,但是,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可以推想得到的。
所以,我就坐在她的身边,轻轻握住她着手。握着妹妹的手这种事情,自从小学时代一起去抓蜻蜓以来,从来未曾再发生过,妹妹的手比记忆中的─那当然是非常久远以前的记忆─要大得非常多了。
结果她就这样一直坐着,不说一句话地哭了两个小时。她的身体内竟然屯积了这么多的泪水,这实在太令我惊讶了,要是我的话,大概哭不到两分钟全身就干涸了。
但是,到了三点时我已经开始觉得有些累,再不结束的话,我也撑不下去了。在这个时候,身为兄长的我,不说句话是不行的,虽然我也不知道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还是开口说话。
“我对你的生活完全不想干涉!”我说。“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随着自己的喜好去过吧!”
妹妹点点头。
“但是,我一直想给你一句忠告,最好能随时在皮包里放一个保险套,你当然有别于那些卖春妇。”
听我这么一说,她随手拿起放在桌上的电话簿,突然用力地朝我丢了过来。
“你凭什么偷看我的皮包!”
她大声怒骂。
我知道她这个时候已经气愤到了极点,为了不使她再受到任何刺激,我当然不能对她说我从来不曾去偷看过她的皮包。
但是,不论如可她是已经停止哭泣,而我也能够回到自己房间,钻进被窝里去。
妹妹大学毕业之后,任职于旅行,但是我们的生活形态仍然没有丝毫改变。她的上班时间是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非常有规律,而我的上班时间则和一般人回异,中午才进到办公室,然后坐在办公桌前一边看报纸、一边吃中饭,下午两点钟左右才开始真正的工作,傍晚又得到广告公司去谈生意,饮酒应酬,每天都必须到了深夜才能回家。
在旅行社上班的第一年暑假,她和一位女朋友一起到美国西海岸观光旅行(旅费当然是采用分期付款的)。在这趟美国之旅,她认识了一位年长他很多的计算机工程师。回到日本之后,仍然经常与他见面。虽然这种事情也是非常多见,但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因为我对这种疯g大采购的旅行团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自从和那位计算机工程师交往以来,妹妹似乎比以后更为开朗,家事也收拾得整整齐齐,穿着打扮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她非常喜欢穿工作服,或牛仔裤、卡其裙,现在则换上色彩鲜艳的裙装,而且每件衣服都亲自用手洗,仔细的熨烫,经常自己下厨、打扫房间。
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征候,如果看到了女孩子有这个征候,男孩子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立刻逃开、一种是马上下了结婚的决定。
后来妹妹又拿了那位计算机工程师的照片给我看,这是妹妹第一次拿她男友的照片给我看,这也是一种危险的征候。
照片有两张,其中一张是在旧金山的海边照的,妹妹和那位工程师两人并肩而站,两个人都面带盈盈的笑意。
“好漂亮的海岸线喔!”我说。
“别开玩笑了!”妹妹说。“我是非常严肃的。”
“你要我说什么好呢?”
“你最好什么也别说!”
我再仔细看一下手上这张照片,如果世界上真有那种一眼看去就令人非常讨厌的的话,就是这种脸了。而且,这种计算机技师长得和我高中时代最讨厌的社团前辈很像,虽然长相不差,但是故意装出一副头脑精明、盛气凌人的模样。
“你们上过几次床了?”我问。
“你胡说些什么?”
妹妹说着,满脸胀红。
“请你不要老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这个世界,你以为天底下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的吗?”
第二张照片是回到日本之后才照的,照片里只有计算机工程师一个人,他穿着一件皮背心,靠在一辆大型摩托车上,座椅上永着一顶安全帽,这张脸的表情完全和在旧金山时一模一样,大概是他再也没有别的表情了。
“他很喜欢骑机车。”妹妹说。
“我看得出来。”我说。“不喜欢骑机车的人是不会穿这种皮背心的。”
我……大概又是因为个性偏激的缘故所造成的……于喜欢骑机车的人都不具有好感,因为这些人大多比较骄傲,喜欢装模做样;但是,对于照片上这个人,我不想加以批评。
我静静地把照片还给妹妹。
“可是……”我说。
“可是什么?”妹妹说。
“可是,你打算怎么办呢?”
“不知道!或许会和他结婚吧!”
“他向你求婚了吗?”
“嗯!”她说。“可是我还没有给他答复。”
“嗯!”我说。
“老实说是因为我觉得我才刚开始上班而已,还想自己一个人自由地游乐一番。当然,不同于你那种过于偏激的想法。”
“应该说是健全的想法。”
我强调地说。
“可是,我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和他结婚也不错。”妹妹说。“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
我拿起卓上的照片再仔细地再看一次,心里想:“还是算了吧!”
这是圣诞节前的事情。
(3)
过完年后不久,有一天一大清早九点多钟,妈妈打电话过来,我正在听布鲁斯.史普林斯汀的“生在美国”,一边刷着牙。
母亲问我知不知道妹妹交男朋友的事情。
不知道,我说。
母亲说她收到妹妹的信,信上说两个礼拜后妹妹要带那个男的一起回家。
“该不是想要结婚了吧!”我说。
“所以我想问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妈妈说。“我希望能在见面之前对他多了解一点。”
“这个嘛!因为我也没有和他见过面,对这个人不怎么清楚,我只知道是一个年龄满大的工程师,好象是在ibm或什么公司上班,公司的名字是三个英文字母,要不然就是nec、或ntt。我只看过照片,长得不是顶好的,而且又不是我要结婚,所以我对他没什么兴趣。”
“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家住在哪里?”
“这件事我怎么会知道呢?”我说。
“你不会去找他见个面,了解一下吗?”
“我不喜欢做这种事情,我的工作太忙,你不会两礼拜见面之后再问他吗?”
结果,我比妈妈更早和这位计算机技师碰面。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天,妹妹说要到他家去做正式的拜访,我只好义不容辞地答应作陪。穿妥白衬衫、系上领带,再穿上最得意的西装,就到他家去了。那是一栋位在古老住宅街道正中央,非常豪华的住家,院子里停放着照片上经常看得见的五百cc摩托车。
“哇塞!这么高级的住宅!”
“今天真的要拜托你,千万别再玩笑了,正经一点可以吗?”妹妹说。
“是的!遵命!”我说。
他的父母都是非常规矩─稍微太规矩而变得有点儿严肃─,而且非常厉害的人,他的父亲是石油公司的重要干部,我的父亲在静冈拥有一座石油的连锁店,所以这一方面我们之间的关系不算太远。
他的母亲母亲用一个高级的盘子,端着茶出来。
我向他们规矩地打过招呼之后,递上了了我的名片,并且向解释,本来应该由我的父母来拜访,但是正好他们今天有事不能来,所以就由我来代理,改天他们会正式来拜见二位。
“我听儿子说过好几次了,今天看见了果然不假,是一位标致的小姑娘,而且我知道一定是一位好女孩。”
他的父亲说。
我心里想,他一定是调查得非常详细了。或许连十六岁都尚未初潮,以及深受便秘所苦这种小事,都知道得一清楚呢!
等到这些客套话都结束之后,他的父亲为我倒了一杯白兰地,这种白兰地的味道实在美极了,我们一边喝着,一边谈着各自工作上的事情,妹妹穿着拖鞋踢了我一下,提醒我不要喝得过多。
这时候身为儿子的计算机技师一言不发,紧张地端坐在父亲身旁,一眼就可以看,在这个屋檐,他完全受父亲大权的支配,他身上穿着一件我以前从来不曾看过,样式非常奇怪的毛线衣,毛线衣里面是一件颜色非常不谐调的衬衫,看起来让人觉得这个男孩子很奇怪。
谈话告一个段落之后,我看看手表,已经四点了,于是站起身来,准备告辞。
计算机技师送我们两个人到车站。
“找个地方一起喝喝茶好吗?”
他邀请我和妹妹。虽然我对喝茶没兴趣,也不想和穿着这么奇怪毛线衣的男孩子同桌,但是,断然拒绝可能会让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同意三个人一起到附近的咖啡店喝茶。
他和妹妹都点咖啡,点了啤酒,可是这里没有卖啤酒,没有办法我只好也喝咖啡。
“今天真是谢谢你,帮了一大忙!”
我向我道谢。
“那里的话,这是我应该的。”
我学着大人的口吻说,因为我已经没有一点点多余的力气开玩笑了。
“常常听她提起大哥的事。”
大哥?
我用咖啡匙的柄挖挖耳朵,再把它放回桌上。然妹妹又用脚踢了我一脚,但是,我觉得计算机技师应该是不懂这个动作的意义。
“看你们两个人感情这么好,实在让我非常羡慕。”他说。
“一有高兴、有趣的事情,我们就互踢彼此的脚。”我说。
计算机技师一副不解的表情。
“他在开玩笑啦!”
妹妹不太高兴地说。
“他讲话就是这样的!”
“我是在开玩笑的。”我也说。
“两个人住在一起,总得彼此分担家事,她分到的是洗衣服,我分到的是讲笑话。”
这位计算机技师─正确的名字叫做渡边升─听了之后也稍微安心地笑了笑。
“气氛爽朗一点不是很好吗?我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气氛爽朗是最重要的。”
“说得也是啊!”
我对着妹妹说:
“气氛爽朗是最重要的,你太神经质了。”
“不要再开玩笑了。”妹妹说。
“我想尽可能在秋天结婚。”渡边升说。
“结婚仪式还是在秋天举行最好。”我说。
“还可以叫栗鼠和大熊一起来参加。”
计算机技师哈哈大笑,妹妹却没有笑,她好象是真的生气了。因此,我就推说另外有事,然后起身离席。
回到公寓之后,我打电话给母亲,说明了整个事件大致的情形。
“这个男孩还不怎么坏。”
我一边掏耳朵一边说。
“不怎么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人满诚实的,至少和我比起来算是老实人。”
“和你当然是没得比了。”母亲说。
“真高兴听到你这么说我,谢谢了!”
我一边看着天花板,一边说。
“那么,他是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呢?”
“大学?”
“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呢?那个计算机工程师。”
“这种事你可以问问当事人。”
我说着就把电话挂断。
然后就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心情非常郁闷地一个人喝着酒。
(4)
为了意大利面而和妹妹吵架的第二天,我一直睡到上午八点半才起床。
和前一天一样,天空中没有半片乌云,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我觉得好象全完是昨天的延续似的,夜里一时中断的人生又重新开始了。
我将汗湿了的睡袍和内裤丢道洗衣槽里,淋了浴,又剃了胡须。一边剃的时候,一边想着昨天晚上的那个女孩,实在非常懊恼。不过,遇到这种无可抵抗的事情也实在是莫可奈何。不过,以后还有机会,说不定下个星期天一切都会很顺利。
我到厨房烤了两片面包,烧了一壶咖啡,原本想听听fm播放的节目,但是想到录像机的监听系统已经坏,只好作罢。改为一边看报纸的读书栏,一边啃着面包。读书栏里介绍的新书没有一本是我想要看的,那里的书不是关于“年老犹太人的空想与现实交错所造成的性生活”,就是关于分裂症治疗的历史性考察,实在搞不懂,报社那些编辑大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奇怪的书来介绍。
吃完了一片烤得焦硬的面包之后,把报纸放回桌上,这时候才发现果酱瓶子下面放着一张纸条。纸条上是妹妹一贯的字迹,她写着:因为星期天的晚上要叫渡边升一起来吃晚餐,所以希望我也能够留在家里,和他们一起共进晚餐。
我吃完了早餐,拨拨掉落在衬衫在面包屑,将餐具放进了水槽,打电话到到妹妹上班的旅行社。
妹妹接到电话之后:
“现在我手边的事情非常忙,十分钟之后再打电话给你。”
二十分钟之后果真打电话过来,在这二十分钟之内,我一共做四十三次的伏地挺身,手脚合计剪了二十根指甲,穿好衬衫、打好领带、选好了长裤,并且刷了牙,梳了头发,打了两个哈欠。
“你看到我的留言了吗?”妹妹说。
“看了!”我说“但是,这实在糟糕透,这个星期天我早就好别人约好,如果能够早一点说的话那就好了。
现在才知道实在非常可惜。”
“你不要说得那么可怜!我想你这个约大概是和一个连名字都记不清的女孩子吧!”妹妹语气冷淡地说。“不可以改在期六吗?”
“星期六一整天都必须待在录像室里,因为现在正在制作电动抹布,所以那一天会非常的忙。”
“那么就跟她取消好!”
“那么你来付取消费吧!”我说。“现在是一种非常微妙的阶段。”
“没有那么微妙吧!”
“虽然不应该是这样…”我坐在椅子上一边整理衬衫和领带,一边说。“我们不是早就约定好不侵彼此的生活吗?你和你的未婚夫共进晚餐─我和我的女朋友约会,这样不是很好吗?”
“不好,你一直都没有和他好好聊过吧,从我们认识以来,你只和他见过一次面,而且那是四个月的事情,不是这样吗?虽然你们也有好几次见面的机会,可是你每一次都故意逃开,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很不礼貌吗?他是你妹妹的未婚夫,我求你和他一起吃顿饭,好吗?”
因为妹妹说话也有她的道理,所以我也只好默默的无以言对。确实我总是用最自然的方法来逃避和渡边升见面,而且渡边升和我之间实在没有任何共通的话题,我讲的笑话他也听不懂。
“拜托你啦!只要这一天就好了,从此以后,到这个夏天为止,我不会再去打扰你的性生活了。”妹妹说。
“我的性生活不算什么啦!”我说。“或许到这个夏天结束之前都不会再发生。”
“不管怎么样,请你星期天一定要待在家里。”“我无能为力!”我断然地回绝她。
“说不定他会帮你修理录像机,那个人在这个方面非常擅长。”
“还有这点好处呢!”
“你不要老想那些奇怪的事!”
妹妹说着就挂断电话。
我系好领带就出门上班去了。
这个礼拜一直都是晴朗的好天气,好象是每天都是每天的延续似的,星期三的晚上,我打电话给我的女友,告诉她为工作忙碌,这个周末不要见面。因为我已经三个礼拜不曾和她见面了,所以她当然不太高兴。接着我没有放下话筒,继续拨电话给那个女大学生,但是她不在家,星期四、星期五她都没有在家里。
星期天早上,我八点就被妹妹叫起来了。
“我要洗床单,你不能再睡那么晚。”她说。
然后就拆下枕头套和床单,也叫我脱下睡衣,我没有地方去,只好进浴室洗个澡,顺便刮刮胡须。我觉得这个家伙愈来愈像妈妈了,原来女人也和鲑鱼一样,无论过程如何,最后总会回到相同的场所。
洗完澡之后,我穿上一件短裤,套上一件胸前的字几乎都已褪尽了的t恤,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然后开始喝柳橙汁。觉得体内还留存着昨夜的酒精,连报纸也不想看了。桌子上有一个苏打饼干的盒,于是我就拿了三、四片来吃,代替早餐。
妹妹将被单放到洗衣机里,然后就不停地收拾整理我的房间和她自己的房间,整理完了之后,又用洗洁剂擦洗着客厅和厨房的墙壁和地板。
我一直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翻开美国朋友送我的裸女照片,仔细观察研究一番之后才发现,女性性器事实上也有大小不同之别,和身高、以及智商是完全一样的。
“嘿!看你在这里闲着无聊,不如帮我买东西吧!”
妹妹说着,就硬塞给我一张写满采购物品名单的纸条。
“请你不要在这里看这种书,这个人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把裸照放在桌子上面,瞪着纸条。莴苣、蕃茄、芹菜、沙拉酱、熏鱼、洋葱、浓汤包、马铃薯、洋芹菜、牛排肉三片……。
“牛排肉?”我说。“我昨天才吃了牛排,我不想再吃牛排,吃炸肉饼比较好!”
“或许你昨天真的吃了牛排,但是我们没有吃啊,请你不要那么自以为是,而且,没有人会用炸肉饼来招待客人的吧!”
“如果有女孩子请我到她家里去吃炸肉饼的话,我一定会非常感动,再端出一盘切得细细长长的白甘篮菜、香浓的味噌汤……这种吃法多么生活化啊!”
“不管怎么样,今天已经决定吃牛排了,杀了我也不愿意做炸肉饼你吃,今天你就不要再自以为是,和我们一起吃牛排吧!求求你。”
“好吧!”我说。
虽然有时候我的怨言似乎多了一些,但是归根究底我还是一个非常亲切的人。
我到邻近的超级市场照着菜单购物,然后又到附近的酒店买了一瓶四千五百圆的香槟,打算以这瓶香槟作为送给他们两个人的订婚礼物。我想大概只有非常亲切的人才会为他们设想得如此周到。
回到家之后,看到我的床上端放着一件折叠整齐的马球衬衫,和一件没有一点点绉纹的棉质长裤。
“换上这套衣服!”妹妹说。
算了!换就换吧!我心里想着,不说半怨言就把衣服换了下来。不论我还有什么意见,今天还是顺着她的意思,这样会觉得气氛和平些。
(5)
渡边升在下午三点准时出现,当然是骑着摩托车来的。他那辆五百CC机车的排气声,远在五百公尺远的地方就听得一清二楚。从阳台探头出去往下看,看见他将摩托车停靠在公寓玄关旁,然后脱下了安全帽。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他在脱下安全帽之后,身上所穿的服装还算正常。一件花格子衫,配一件白色长裤,再加上一双咖啡色的鞋,唯一显得唐突的是鞋子和皮带的颜色不搭调。
“好象是我们家大小姐的朋友来了!”
我对着正在流理台削马铃薯皮的妹妹说。
“能不请你先招呼他一下,我现在得忙着厨房的事情。”妹妹说。
“这样不太好吧!他是为你而来的,更何况我和他也没有什么话讲,还是让我来煮饭,你们两个人去聊天。”
“别胡闹了!你会煮饭吗?快去招呼客人吧!”
电铃一响,打开大门,渡边升就站在门口。我带他到客厅,让他坐在沙发上。他带了一盒特大号的冰淇淋来当做礼物,但是,我们家的冰箱冷冻库太小,根本装不下这么大盒的冰淇淋。我觉得他像一个还需要照顾的大男孩,到女友的家做客竟然还带着冰淇淋。
接着我问他想不想喝啤酒,他回答不喝。
“体质不适合喝酒。”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喝一大杯啤酒下肚就觉得很恶心。”
“我在学生时代曾和朋友打赌,喝了一打啤酒,结果购了不少钱。”我说。
“喝完了有什么感觉呢?”渡边升问。
“整整两天小便里都有啤酒的臭味。”我说。“而且,不停地放屁……”
“喂!请你帮忙看看录像机吧!”
妹妹好象看见了不吉的烟幕,端了两杯柳橙汁在桌上说。
“好啊!”他说。
“听说你很能干?”我问。
“还好啦!”
他没有丝毫不高兴的回答。
“以前我非常喜欢组合型玩具、或收音机,家里有什么电器坏了,都是由我来修理。录像机什么地方坏掉了呢?”
“没有声音!”
我拿起遥控器,按下电源让他了解声音出不来的情形。
他坐在电视机前,一一地去按电视机上的按钮。
“安培系统坏掉,里面没有什么问题。”
“你怎么知道的?”
“用归纳法。”他说。
归纳法?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于是他将所的线路全部拆了下来,一个一个仔细检查。这时候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易开罐的啤酒来,坐在一旁一个人喝。
“喝酒好象是一件满有趣的事情?”
他一边用螺丝起子转着螺丝,一边对我说。
“还好啦!”我说。
“我喝了这么多的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我来不去比较。”
“我也该练一下了!”
“喝酒也需要练习?”
“嗯!当然啦!”渡边升说。“很奇怪吗?”
“一点也不奇怪!先从白酒开始,在一个大玻璃杯里放进白葡萄酒和冰块,如果你觉得味道还是太强的话。就再放一点柠檬片,要不然也可以加果汁下去调配成鸡尾酒。”
“我会试试。”他说。
“啊!果然毛病出在这里。”
“那里?”
“前置安培和电源之间的连结线,连结线的左右各有一个固定的安定栓,这个安全栓很容易上下摇动,但是,电视机这么庞大,应该不会任意搬动的。”
“大是我要打扫时将它移动了。”妹妹说。
“也很有可能!”他说。
“这也是你们公司的产品吧!”妹妹对着我说。“竟然生产出这么粗糙的产品!”
“又不是我制造的,我只不过负责广告而已。”
我小声地说。
“如果有十字型的起子的话就可以很快地修理好了。”渡边升说。“有吗?”
“没有!”我说。
那种东西怎么可能会有。
“那么我骑车出去买吧!只要有一支十字型起子,家里要修理什么都会很方便的。”
“大概是吧!”
我已经全身都毫无力气了。
“但是,你知道五金行在那里吗?”
“知道!”前面不远就有一家。”
渡边升说。
我又从阳台探出头去,看着渡边升戴上安全帽,骑上摩托车。
“这个人不错吧!”
妹妹说。
“心太软了!”我说。
(6)
电视修理好了之后乡,已经将近五点钟了,因为他说想要听点音乐,于是妹妹就放了胡立欧的唱片。胡立欧!天哪!我心里想,算了!反正今天窝囊事已经全都让我尽了!
“大哥喜欢听什么音乐?”渡边升问。
“我非常喜欢听这个!”我在说谎。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听鲁斯.史普林斯汀,或者杰夫见克!”
“那些我都没听过!”他说。“也是这类的音乐吗?”
“差不多。”
接着他就开始述说他现在所属的设计团,正在开发新的计算机,这个系统可以计算出铁轨上发生事故时,为了有效的回转驾驶,最精确的时间。听他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方法确实很方便,但是,这个原理对我而言简直就像法语的动词变化一样难懂。
他热心地为我解释时,我一边适切地点头,脑海里一直想着女人的事。今天到底要和谁一起喝酒,到什么地方去吃饭,该进那一家旅馆?我一定是天生就对这方面的情有偏好,有人喜欢玩汽车模型,有人喜欢研究计算机程序设计,而我则喜欢和女人上床。这一定有一种超越人力的宿命。
我喝完了第四瓶啤酒时,晚餐才准备好,烤鲑鱼配浓汤、牛排配沙拉、炸薯条,妹妹的手艺一直不坏。
我开了香槟独饮起来。
“大哥为什么会到电机工厂上班呢?听你的谈话,似乎对电器的事情不怎么喜欢。”
渡边升一边切着牛排,一边问。
“这个人上班才不管公司在做些什么呢!”妹妹说。“只要是工作轻松,又有吃有玩的,他就会去了。”
“对!说得有理!”
我非常同意她的看法。
“脑子里只有玩乐的事情,什么认真工作、努力向上,完全不在他的思考范围内。”
“和夏天的蟋蟀一样!”我说。
“但是你喜欢和认真、勤快的人在一起。”
“话不能这么说。”我说。
“别人的事情和我是不相干的两回事,我只考虑到我自己,别人的事和我完全没有关系。虽然我确实是一个很下流的人,但是,我绝对不会去干扰到别人的生活或生活。”
“你绝对不是一个下流的人!”
渡边升反射性地说了出来。这个家伙的家教一定不坏。
“谢谢!”
我说着举起了酒杯。
“祝你们订婚愉快!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喝酒好象不太够意思。”
“婚礼准备在十月举行。”渡边升说。
“不过不打算请栗鼠和大熊。”
“没有关系。”我说。
天哪!这家伙竟然也会和我开玩笑!
“那么,要到什么地方度蜜月呢?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吗?”
“夏威夷。”
妹妹简洁地回答。
于是我们就谈起飞机的事情,因为我看了几本飞机失事相关的书,因此在这方面可以向他们长篇大论一番。
“飞机破片上的人肉经过太阳烘烤之后,几乎熟得可以吃呢!”我说。
“喂!吃饭时不要讲这种恶心的话!”
妹妹举起手来,瞪了我一眼说。
“这些话可以去向别的女孩子吹牛,不要拿到饭桌上说。”
“大哥还不打算结婚吗?”
渡边升插嘴地说。
“没有机会啊!”
我一边放了一根炸薯条进去嘴里,一边说。
“必须照顾年幼的妹妹,还必须应付一段很长的战争。”
“战争?”
渡边升大吃一惊地问:
“什么战争呢?”
“无聊的笑话,别理他!”
妹妹摆摆手,不耐烦地说。
“是无聊的笑话!”
我也说。
“但是,没有机会这是事实。因为我性格太偏激,不喜欢自己洗袜子,所以一直找不到一个能容忍我这个缺点的女孩。这点和你大大地不同了。”
“为什么不喜欢洗袜子呢?”
渡边升问。
“别再开玩笑了!”
妹妹用疲惫的声音加以说明。
“袜子我每天都有洗啊!”
渡边升点点头,大约笑了一秒半左右。我决定下次让他笑三秒钟。
“但是她不会一辈子和你生活在一起的呀!”
他指的是我妹妹。
“妹妹和哥哥住在一起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我说。
“什么话都是你说的,我可是半句话都没说!”
妹妹说。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真正大人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人与人之相诚恳的相处。这五年来确实是和你相处得很和乐、很自由,但是,最近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因为我根本感觉不到生活的本质,你老是想着你自己的事情,想要和你谈点正经的事时,你却老是开玩笑!”
“因为我个性内向。”我说。
“是傲慢!”妹妹说。
“内向又傲慢!”我一边倒着香槟,一边向渡边升说明。
“我是一个内向加傲慢的综合体。”
“我懂你的意思。”
渡边升点点头说。
“但是,如果只剩下你一个人的话……换句话说,如果她和我结婚了的话……大哥你还是不想找一个人结婚吗?”
“大概是吧!”我说。
“真的?”妹妹问我说。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我的朋友中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女孩子,可以介绍给你。”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仍然太危险了。”
原作:村上春树
■译者:许珀理
■皇冠《面包屋再袭击》
(1)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不敢确定,将抢劫面包店的事情,告诉妻子,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问题大概是出在缺少一个推断正确的基准吧!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正确的结果,是由于不正确的选择所造成的,相反的,有很多不正确的结果,却是正确的选择所造成的。为了回避这种不合理性……我想这样说应该无妨……我们有必要站在一个不做任何选择的立场上,大致说来,我是依据这样的思考来过生活的。发生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尚未发生的事情仍然未发生。
如果以这个立场来思考每一件事情的话,我将抢劫面包店的事情告诉妻子,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说出去的话就像覆水一样难收,如果会因为这些话而发生某个事件,那也是既定的事实,永远无法改变。如果人们会以奇异的眼光来看这个事件的话,我认为应该到事件整体的状况去探求。但是,不管我是如何来想这件事情,事情永远是不会改变。这么说也只不过是一种想法罢了!
我在妻子面前提起抢劫面包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时间是在深夜两点钟前,我和妻子在六点钟时吃了简便的晚餐,九点半就钻进被窝里,闭上眼睛呼呼大睡。但是,在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两人同时睁开眼睛。一醒来时,就立刻觉得肚子饿得令人难以忍受,非得吃点什么东西不可。
但是冰箱里可以称之为食物的东西一点也没有,只有沙拉酱、六瓶啤酒、两颗干透的洋葱、奶油和除臭剂。我们在两个星期前结婚,尚未明确的确立饮食生活的共识,除了饮食问题之外,我们当时尚未确立的事情还很有很多。
我当时在法律事务所上班,妻子在服装设计学校负责事务方面的工作。我大概是二十八、九岁(不知道为什么我老是想不起来结婚那年是几岁)她比我小两年八个月。我们的生活都非常忙碌,家对我们而言只不过是一座立体洞窟。家里一团乱七八糟,当然是不会想到需要准备食物的问题。
我们起床进了厨房,不知道该怎么辨的围着餐桌坐,我们两个都饿得再也睡不着了……身体躺下来,肚子更饿……只好起床找点事情做,但是没想到这样肚子更饿。这种强烈的饥饿感到底是怎麻产生的,我们一点儿也找不到原因。我和妻子仍抱着一缕希望,频频轮流的去打开冰箱的门,但是,不论打开来看几次,冰箱的内容都没有改变,依旧只是啤酒、洋葱、奶油和除臭剂。虽然洋葱炒奶油也是一道颇可口的佳肴,但是我不认为两颗干透的洋葱足以填饱我们的肚子。洋葱应该是和别的东西一起吃的,它不能算得上是能够充饥的食物。
“除臭剂炒除臭剂怎么样?”
我开玩笑地提出这个建议,妻子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不说半句话。
“开车出去,找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馆吧!”我说。
“只要离开了国道,一定可以找到餐馆的。”
但是妻子拒绝了我的建议,她说讨厌这个在这个时候外出吃饭。
“晚上过了十二点以后,为吃饭而外出,总觉得不太对劲。”她说。
在这个方面她是非常守旧的。
“算了!就让肚子饿下去吧!”
我叹了一口气说。
这大概是刚结婚时才有的事情,妻子的意见(甚至可以说是主张)竟然像某种启示似的,在我的耳边响起。听她这么一说,我觉得我的饥饿感,并不是开车沿着国道找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馆,任意买一些便宜食品充饥的饥饿感,这实在可以说是一种很特殊的饥饿。
特殊的饥饿到底是什么呢?
我在这里可以将它提示为一种映象。
我乘着一艘船,漂浮在平静的海面上;
往下一看,在水中可以看见海底火山的山顶;
虽然海面和山顶之间看起来好象并没有多少距离,但是不知道下确到底有多远;
水因为太透明了,以至于找不到丝毫的距离感。
妻子不想上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馆,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同意:
“算了!就让肚子饿下去吧!”
在这之后,短短的二到三秒之间,我的脑海里所浮现大致上就是这些事情。因为我不是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所以这些映象到底具有什么意义,我无法做明确的分析,但是,这些属于启发性的映象,可以用直觉来加以理解。因此,我不管肚子饥饿的感觉如此地强烈,对于她不肯外出用餐的主张(甚至于可以说是声明)半自动地表示同意。
毫无办法,我们只好喝起啤酒来了,因为,与其吃洋葱,不如喝啤酒来得方便。妻子并不怎么喜欢喝啤酒,我喝了六瓶中的四瓶,她只喝其余的两瓶。我正在喝啤酒的时候,妻子像只饿昏了头的栗鼠似的,不断地翻弄着厨房橱架上的东西,最后好容易在一个塑料袋底找到了四块奶油饼干,这是在做冷冻蛋糕时用剩下的,因为潮湿而变软了,但是我们仍然很慎重的一人分两块,将它吃下。
但是非常遗憾的,啤酒和奶油对我们饥饿的肚子并没有丝毫的助益。
我们不断的读着印在啤酒罐上的字,频频眺望时钟,轮流去打开冰箱的门,翻弄著作天的晚报,将掉到桌上的饼干屑用明信片扫一堆。时间像是吞进鱼肚的铅锤,昏暗而沉重。
“我的肚子从来没有这么饿过!”妻子说。
“这种现象和结婚有没有关系?”
不知道!我心里想着。或许有关系,或许没有关系!
妻子又到厨房去,想要找出一点点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时,我从小船上探出的身子,俯视海底火山的山顶,围绕小船四周,海水的透明,使我的心情极度的不安,好象心窝深处突然生出一个大窟窿,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只是一个纯粹的空洞。这种体内奇妙的失落感─存在与不存在混淆不清的感觉,和爬到高耸的尖塔顶端,恐惧得颤抖的感觉,似乎有点儿类似。饥饿和惧高症竟然会有相通的地方,这是一项新的发现。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以前有过相同的经验。当时和现在一样,肚子饿得难以忍受。那时候……
“我曾经去抢劫面包店!”
我不知不觉地说出这句话。
“抢劫面包店是怎么一回事?”
妻子立刻就问。
于是我开始回想抢劫面包店的经过。
(2)
我说着,又啜了一口啤酒。
睡意就像从海底地震所产生的无声波浪,使我的船受到猛烈的摇晃。
“当然啦!我们是如期的拿到希望获得的面包!”我继续说,“但是不管怎么说,那都是称不上是犯罪,只能算是一种交换。因为我们听了华格那的音乐,才获得所需的面包,从法律的角度来,这是一种交易行为。”
“但是,听华格那的音乐并不能算是工作!”妻子说。
“说得也是!”我说。
“如果当时面包店的老板要我们洗盘、或者是擦玻璃,我们一定会断然拒绝,然后毫不犹豫的就抢走了面包。但他并没有那样的要求,只是要我们听听华格纳的唱片而已,因此我和同伴感到非常困惑。可是当华格纳的音乐一放出来时,我才发觉和原先预想的完全不一样,这些音乐厅起来好象是对我们所下的咒语一样。即使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认为当初实在不应该接受面包店老板的要求,只要依照最初的计画,拿起刀子威胁他,单纯地抢走面包。如果这么做的话,应该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发生什么问题了吗?”
我再度用手腕的内侧揉揉眼睛。
“是这样的。”我回答着说。
“虽然这不是眼睛所能清楚看见的具体问题,但是,很多事情都因这事件而慢慢的有所变化,而且发生一次变化之后,就很难再恢复原状了。最后,我回到大学里,把该修的课程修完,平安无事的毕业,然后便在法律事务所工作,一边准备司法考试,接着就和你结婚,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抢劫面包店了。”
“就这么结束了吗?”
“是的!就只有这些而已。”
我说着,将剩下的啤酒一饮而尽,于是六瓶啤酒全都喝光了,烟灰缸里剩下六个易开罐的拉环,好象美人鱼被杀掉后所留下的鳞片。
当然不会什么是都不发生的,眼前清清楚楚看得见的具体事情就发生了好几件,但是,这些事情我并不想对她说。
“你的伙伴现在怎么了呢?”妻子问。
“不知道!”我回答。
“后来发生了一点点小事,我们就分道扬镖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连他现在在做些什么也不知道了!”
妻子沉默了好一会儿,或许她从我的语气中听出了什么令她感到不太明了的事情,但是,她对这点并不再提及。
“抢劫面包店会是你们分手的直接原因吗?”
“大概是吧!这个事件使我们受到的震惊,比表面上看起来还要严重数倍,我们后来连续好几天一直讨论着面包和华格纳的相关问题,谈得最多的还是我们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这件事,但是,始终没有结论。如果仔细的想一想,这样的选择应该是正确的。不伤到任何人,而且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需求感到满足,虽然面包店的主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无理解,但是,他可以宣扬华格纳的音乐,而我们获得所需的面包,填饱肚子,这不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吗?可是我们一直觉得这其中存着一项很大的错误,而且个错误莫名其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一道非常黑暗的阴影。刚才我所说的咒语就是这个缘故,毫无疑问地我们是被诅咒了!”
“那个咒语已经消失了吗?”
我用烟灰缸里的六个拉环做成一个手表,套在手脕上。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世界上到处充满咒语,那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因为那一个咒语的缘故而产生的,这实在非常难以了解。”
“不!不会有这种事情的!”妻子瞪大眼睛看着我说。“仔细想一想你就会了解!而且,除非是你自己亲手将这个咒语解除,否则会像蛀牙一样。一直折磨到你死为止,不只是你,我也包括在内!”
“你?”
“是呀!因为我现在是你的妻子!”她说。
“例如我们现在所感到的饥饿,就是这个缘故。结婚之前,我从来不曾这么饿过,你不觉得这其中有些异常吗?这一定是你所受到的诅咒,也加临在我的身上了。”
我点点头,将套在手脕上的拉环丢回烟灰缸中,她所说的话到底有多少真实度,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有觉得她的话好象很有道理。
已经渐渐远去的饥饿感,这时又重新回头,而且,这回的饥饿比以前更加强烈,使得我的脑袋瓜隐隐作痛。胃里每一个抽痛,都会迅速的传到脑袋的中央。我的体内好象是由各式各样复杂的机能所组合成似的。
我又看见了海底火山,海水比刚还要清澈,如果不是很仔细的观察,连水的存在都感觉不出来,好象小船没有受到任何的支撑,漂浮在半空中似的。而且海底的石头一粒粒轮廓非常清楚,好象一伸手就可以将它捡起。
“虽然我和你生活在一起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我确实感觉身边一直存在着某种诅咒。”
她说着,眼睛仍一直瞪着我看,双手交握在桌上。
“当然啦!在你还没有说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诅咒,但是,现在我已经非常清楚了,你确实是受到了诅咒!”
“你从什地方可以感觉到诅咒呢?”我问。
“我觉得好象是许多年不曾清洗,沾满了灰尘的窗帘,从天花板上垂下来似的。”
“那大概不是诅咒,而是我自己本身吧!”我笑着说。
她却没有笑。
“不是这样的,我非常清楚不是这样的!”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现在还存在有咒语,那我该怎么办呢?”我说。
“再去抢劫面包店,而且,现在立刻就去!”
她非常肯定的说。“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去除咒语!”
“现在立刻就去?”我反问她。
“是的,现在立刻就去,趁肚子还饿着的时候,把以前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完成。”
“但是,有面包店半夜还营业的吗?”
“东京这么大,一定可以找到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面包店。”
(终)
妻子坐进中古的丰田汽车,穿梭在凌晨两点半的东京街上,寻找面包店。我手握着方向盘,妻子坐在前座,好象道路两旁的猫头鹰,在深夜里露出尖锐的视线。后座上横躺着一把硬直、细长的自动式散弹枪,车子每一震动,装在妻子口袋里预备用的子弹就会发出干裂的碰撞声,除此之外,行李箱里还放着两个黑色的滑雪面罩。妻子为什么会有散弹枪,我也不太清楚。滑雪面罩也是一样,我和她从来不曾去滑过雪。但是,关于这些她并没有一一说明,我也不想询问,只是觉得结婚生活真是非常奇妙。
可是,尽管我们的装备如此齐全,我们还是未曾发现一间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面包店。我在深夜里开着车子,从代代木到新宿,然后再到四谷、赤阪、青山、广尾、六本木、代官山、涩谷,看到了深夜东京里各式各样的人和商店,就是没有看见一家面包店,大概是他们在半夜里都不烤面包吧!
在途中我们遇到两次警察的巡逻车,有一辆静静的躲在道路旁边,另外一辆则以比较缓慢的速度,从我们的背后超车而过,这时候我警张得腋下沁满了汗,妻子则根本不把警车放在眼里,一心只想找一家面包店。每当她身体的角度一改变,口袋里的子弹就发出碰撞的声音。
“算了!放弃吧!”我说。“在这么深的夜里不会有面包店仍然营业的,这件事情我们应该事先调查清楚。”
“停车!”
妻子突然大叫。
我慌慌张张的踩下车子的煞车器。
“就是这里了!”
她用平静的口气说。
我手仍然放在方向盘上,向四周打量一下,在这附近没有看到一间向面包店的商店,路旁的每一家商店都拉下了铁门,四处一片静悄悄的,只有理发店的霓虹灯在黑暗中仍然旋转不定,好象一双足以洞彻这个诡异的深夜的大眼睛。除此之外,在二百公尺左右的前方,还可以看见麦当劳明亮的看板。
“没有看见面包店呀!”我说。
但是妻子一言不发的打开行李箱,取出了布制的贴布,然后走下车来,我也打开另一侧的车门,下了车。妻子蹲在车子的前面,用贴布将车子的车牌号码贴了起来,大概是预防被人偷记下车牌号码,然后转到车子后面,将那里的车牌也同样贴起来,手法非常的熟练。我站在一旁看着她,脑子里一片混乱。
“到那家麦当劳去吧!”妻子说。
语气轻松得好象晚饭用餐时选择合适的餐馆似的。
“麦当劳不是面包店!”
我反驳地说。
“不过和面包店差不多!”
妻子说着就回到车子上。
“该通融的地方最好能够通融一下,反正我们已经来到麦当劳前面了。”
我只好照着她的话,将车子往前开二百公尺左右,停进麦当劳的停车场。停车场里只停着一辆红色闪闪发亮的bluebird。妻子将包里着毛巾的散弹枪交给了我。
“我从来没有射过这种玩意儿,我也不想射它!”
我抗议的说。
“你没有必要开枪啊!只要拿着它就好了,因为没有人敢和你抵抗的。”
妻子说。
“可以吗?照我的话去做,首先,两个人正大光明的走进店里,等店员说“欢迎光临麦当劳”,就立刻将滑雪面罩戴上,清楚了吗?”
“这一点是非常清楚,但是……”“然后你拿起枪对准店员,叫所有的作业人员和客人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动作一定要快,接下的事情就全部看我的。”
“但是……”“你想需要几个汉堡呢?”
她问我,但没等我开口就说:
“三十个应该够了吧?”
“大概够了!”我说。
我摒气凝神地街过了散弹枪,稍微打开毛巾一看,这把枪像沙袋一样重,像暗夜一样漆黑。
“真的需要拿着这个玩意吗?”我说。
有一半是问着她,有一半是问着我自己。
“当然要!”她说。
“欢迎光临麦当劳!”
一位年轻的柜台小姐戴着麦当劳的帽子,脸上挂着麦当劳式的微笑对我说。
因为我一直认为这么深的夜裹在麦当劳不该有女孩子在上班,所以看到她的那一剎那,我感到脑子里一阵混乱;还好立刻救回过神来,赶紧戴上滑雪的帽子。
柜台小姐看我们突然戴上滑雪的帽子,脸上露出了讶异的表情。
这种状况的应对方法,在“麦当劳待客手册”中应该没有写吧!她在说完:“欢迎光临麦当劳!”之后,虽然还想继续说下去,但是张大了嘴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脸上还挂着供作用的微笑,可是两片嘴唇却惨白得不停颤抖。
我急忙的取下毛巾,拿起了枪,对准顾客席位。在顾客席上只有一对学生式的情侣,趴在塑料桌子上,睡得非常沈稳。桌子上他们两个人的头和草莓雪客的杯子整齐的排列,彷佛式一个前卫的艺术品。因为两个人都睡得和死人一样,所以我想大概不会对我们的作业发生什么障碍吧!因此,我就将枪对准柜台边。
麦当劳的柜员总共有三人,柜台的小姐大约二十来岁,鹅蛋型的脸蛋;气色不太好的店长;以及在厨房里打工的学生。三个人都聚集在收款机前,瞪大眼睛,看着枪口,没有人大声嚷嚷,也没有人要出来抓我们的模样。因为枪实在太重了,我只好将手指放在扣板机的地方,枪身放在柜台上。
“钱可以统统给你!”
店长用沙哑的声音说。
“不过十一点十已经全部回收了,现在这里所剩不多,请你统统拿走吧!我们有保险,没有关系!”
“请你拉下前面的铁门,把看板的电灯关掉!”妻子说。
“请等一下!”店长说。
“这一点我不能答应你,因为任意关闭店门我会受到上级的处罚。”
妻子又将相同的命令重复了一次。
“你最好照着她的话去做!”我对他忠告说。
店长满脸的茫然,看着柜台上的枪口,又看看妻子的脸,最后只好死心的关掉善板上的电灯,把正面的拉们放了下来。我一直提高警觉以防他趁忙乱之际去按警报装置,可是照目前的情形看来,麦当劳汉堡连锁店似乎没有非常报警装置,或许他们没想到会有人想抢劫汉堡店吧!
正面的拉门卷到地面上时,啪……的一声巨响,自动地上锁了,可是趴在桌上的一对学生仍然沈沈的地睡着。我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不曾如此安稳地睡了。
“外带三十个汉堡!”妻子说。
“这里的钱足够你买三十个汉堡,请你拿这些钱到别的地方去买,好吗?”店长说。
“否则我们的帐簿会非常麻烦,换句话说……”“你最好照着她的话做!”
我又重复了一次。
三个人一起进入了厨房,开始做起三十个汉堡来。打工的学生烤着汉堡肉,店长将它夹进面包中,柜台小姐用白色的纸将它包装起来。这时候四下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我身体倚靠在大型的冰箱上,散弹枪的枪口对准烤汉堡的铁板,铁板上并排着一块快深褐色圆形的汉堡肉,因为煎烤而发出吱吱的声响。烤肉所发出甜美的香气好象一群眼睛看不见的小虫,钻进我全身的毛孔里,混入血液中,在我全身的每个角落巡逻,然后最终目的是集结在我身体中心所产生饥饿的空洞中,使我四只无力,身心疲惫得几乎要昏厥过去。
真想立刻就抓起一、二个包里着白色包装纸,堆积在一旁的汉堡来痛快的大吃一顿,但是,如果我这么做的话,我们的目的会立刻就被识破,因此,我们只好等三十个汉堡全部做好之后再说了。
厨房里非常炽热,而我们又戴着滑雪面罩,只好频频挥汗了。
三个人一边做汉堡,偶尔抬起头来偷偷地描枪口一眼。
我不时地用左手小拇指的指尖挖两边的耳朵,因握每当我一紧张起来时,耳朵就会发痒。可是我一挖耳朵,枪身就会不稳定的上下摇动,使得他们三个人的情绪也随之混乱起来。虽然枪的安全锁一直牢牢地锁住,不用担心会有爆发的情形产生,但是他们三个人并不知道这件事,而我也不打算刻意去告诉他们。
三个人正在做汉堡,而我将枪口对准铁板看守着,妻子则注意顾客席位那两位沈沈睡着的顾客,一边属着做好的汉堡,她将包装纸包里好的汉堡整齐的排放在纸袋中,每一个纸袋装着十五个汉堡。
“你们为什么非这么做不可呢?”年轻的柜台小姐对我说。
“你们可以把钱抢走,去买你们喜欢的东西,这样不是更好?可是你们却偏偏要吃三十个汉堡,你们的用意到底在哪里呢?”
我一句也回答不出来,只好对她摇摇头。
“虽然我们的作为有些恶劣,但是谁叫面包店晚上都不开呢?”妻子对她说明。
“如果面包店开着的话,我们一定去抢面包店的。”
这样的说明是否能样他们理解,我觉得非常怀疑,但是,他们从此就不再开口,静静地烤着汉堡肉,将汉堡肉夹在面包里,然后用包装纸包起来。两个纸袋里装满了三十个汉堡之后,妻子又向柜台小姐点了两大杯的可乐,不过可乐的钱却是一毛也不差的付清。
“除了面包以外,我们什么也不抢。”妻子对她说明。
她的头动了一动,既像是在摇头,又像是在点头,大概是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吧!我觉得自己非常能够体会她的心情。
妻子接着从口袋里拿出绑东西用的细绳子——-她准备得实在太齐全了——-将三个人一起绑在柱子上,三个人大概也领悟了多说无益,乖乖得听由她摆布了。虽然妻子体贴的询问他们:“会痛吗?”
“想去上厕所吗?”但是他们始终不再说一句话。
我用毛巾包好了枪,妻子两手提起印有麦当劳标志的纸袋,打开正面的拉门一起走出去。顾客席位上的两个人这时仍然向深海里的鱼一样,沈睡在梦中。倒底什么事情才能够将他们俩个人从沈睡中唤起,这个问题令我觉得非常纳闷。
车子开了三十分钟后,停进了一栋适当的大厦停车场,我们轻松愉快地吃着汉堡,喝着可乐。我一共塞了六个汉堡进入空洞的胃里,妻子吃了四个,车子的后座上还留下二十个汉堡。
随个黎明的到临,我们认为或许会永远持续着的饥饿也消失了。太阳最初的光芒将大厦骯脏的墙面染成了腾黄色,“新力牌高传真音响组合”的巨大广告塔依旧发出耀眼的闪烁,在不时响起大卡车经过的轰隆声中,似乎还混杂着鸟叫声,fen电台播放着乡村音乐。我们两人合抽一根香烟,香烟抽完之后,妻子将头靠在我的肩上。
“你真的认为有必要做这件事吗?”我在一次问她。
“当然!”她回答。
然后我只深呼吸了一口气就睡着了。她的身体像只小猫一样的轻柔。
剩下我一个人之后,我又再度从船上探出身来,窥着海底的景观,但是,这时候却在也看不见海底火山的模样了。水面一片平静,倒映着蓝色的天空,小小的波浪像清风吹拂缓缓摇曳的绢质睡袍似的,轻扣着小船的侧板。
我横躺在船底,闭上了眼睛,等待涨潮将我在运到最适合的地方。
■译者:许珀理
■皇冠《面包屋再袭击》
(1)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不敢确定,将抢劫面包店的事情,告诉妻子,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问题大概是出在缺少一个推断正确的基准吧!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正确的结果,是由于不正确的选择所造成的,相反的,有很多不正确的结果,却是正确的选择所造成的。为了回避这种不合理性……我想这样说应该无妨……我们有必要站在一个不做任何选择的立场上,大致说来,我是依据这样的思考来过生活的。发生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尚未发生的事情仍然未发生。
如果以这个立场来思考每一件事情的话,我将抢劫面包店的事情告诉妻子,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说出去的话就像覆水一样难收,如果会因为这些话而发生某个事件,那也是既定的事实,永远无法改变。如果人们会以奇异的眼光来看这个事件的话,我认为应该到事件整体的状况去探求。但是,不管我是如何来想这件事情,事情永远是不会改变。这么说也只不过是一种想法罢了!
我在妻子面前提起抢劫面包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时间是在深夜两点钟前,我和妻子在六点钟时吃了简便的晚餐,九点半就钻进被窝里,闭上眼睛呼呼大睡。但是,在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两人同时睁开眼睛。一醒来时,就立刻觉得肚子饿得令人难以忍受,非得吃点什么东西不可。
但是冰箱里可以称之为食物的东西一点也没有,只有沙拉酱、六瓶啤酒、两颗干透的洋葱、奶油和除臭剂。我们在两个星期前结婚,尚未明确的确立饮食生活的共识,除了饮食问题之外,我们当时尚未确立的事情还很有很多。
我当时在法律事务所上班,妻子在服装设计学校负责事务方面的工作。我大概是二十八、九岁(不知道为什么我老是想不起来结婚那年是几岁)她比我小两年八个月。我们的生活都非常忙碌,家对我们而言只不过是一座立体洞窟。家里一团乱七八糟,当然是不会想到需要准备食物的问题。
我们起床进了厨房,不知道该怎么辨的围着餐桌坐,我们两个都饿得再也睡不着了……身体躺下来,肚子更饿……只好起床找点事情做,但是没想到这样肚子更饿。这种强烈的饥饿感到底是怎麻产生的,我们一点儿也找不到原因。我和妻子仍抱着一缕希望,频频轮流的去打开冰箱的门,但是,不论打开来看几次,冰箱的内容都没有改变,依旧只是啤酒、洋葱、奶油和除臭剂。虽然洋葱炒奶油也是一道颇可口的佳肴,但是我不认为两颗干透的洋葱足以填饱我们的肚子。洋葱应该是和别的东西一起吃的,它不能算得上是能够充饥的食物。
“除臭剂炒除臭剂怎么样?”
我开玩笑地提出这个建议,妻子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不说半句话。
“开车出去,找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馆吧!”我说。
“只要离开了国道,一定可以找到餐馆的。”
但是妻子拒绝了我的建议,她说讨厌这个在这个时候外出吃饭。
“晚上过了十二点以后,为吃饭而外出,总觉得不太对劲。”她说。
在这个方面她是非常守旧的。
“算了!就让肚子饿下去吧!”
我叹了一口气说。
这大概是刚结婚时才有的事情,妻子的意见(甚至可以说是主张)竟然像某种启示似的,在我的耳边响起。听她这么一说,我觉得我的饥饿感,并不是开车沿着国道找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馆,任意买一些便宜食品充饥的饥饿感,这实在可以说是一种很特殊的饥饿。
特殊的饥饿到底是什么呢?
我在这里可以将它提示为一种映象。
我乘着一艘船,漂浮在平静的海面上;
往下一看,在水中可以看见海底火山的山顶;
虽然海面和山顶之间看起来好象并没有多少距离,但是不知道下确到底有多远;
水因为太透明了,以至于找不到丝毫的距离感。
妻子不想上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馆,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同意:
“算了!就让肚子饿下去吧!”
在这之后,短短的二到三秒之间,我的脑海里所浮现大致上就是这些事情。因为我不是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所以这些映象到底具有什么意义,我无法做明确的分析,但是,这些属于启发性的映象,可以用直觉来加以理解。因此,我不管肚子饥饿的感觉如此地强烈,对于她不肯外出用餐的主张(甚至于可以说是声明)半自动地表示同意。
毫无办法,我们只好喝起啤酒来了,因为,与其吃洋葱,不如喝啤酒来得方便。妻子并不怎么喜欢喝啤酒,我喝了六瓶中的四瓶,她只喝其余的两瓶。我正在喝啤酒的时候,妻子像只饿昏了头的栗鼠似的,不断地翻弄着厨房橱架上的东西,最后好容易在一个塑料袋底找到了四块奶油饼干,这是在做冷冻蛋糕时用剩下的,因为潮湿而变软了,但是我们仍然很慎重的一人分两块,将它吃下。
但是非常遗憾的,啤酒和奶油对我们饥饿的肚子并没有丝毫的助益。
我们不断的读着印在啤酒罐上的字,频频眺望时钟,轮流去打开冰箱的门,翻弄著作天的晚报,将掉到桌上的饼干屑用明信片扫一堆。时间像是吞进鱼肚的铅锤,昏暗而沉重。
“我的肚子从来没有这么饿过!”妻子说。
“这种现象和结婚有没有关系?”
不知道!我心里想着。或许有关系,或许没有关系!
妻子又到厨房去,想要找出一点点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时,我从小船上探出的身子,俯视海底火山的山顶,围绕小船四周,海水的透明,使我的心情极度的不安,好象心窝深处突然生出一个大窟窿,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只是一个纯粹的空洞。这种体内奇妙的失落感─存在与不存在混淆不清的感觉,和爬到高耸的尖塔顶端,恐惧得颤抖的感觉,似乎有点儿类似。饥饿和惧高症竟然会有相通的地方,这是一项新的发现。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以前有过相同的经验。当时和现在一样,肚子饿得难以忍受。那时候……
“我曾经去抢劫面包店!”
我不知不觉地说出这句话。
“抢劫面包店是怎么一回事?”
妻子立刻就问。
于是我开始回想抢劫面包店的经过。
(2)
我说着,又啜了一口啤酒。
睡意就像从海底地震所产生的无声波浪,使我的船受到猛烈的摇晃。
“当然啦!我们是如期的拿到希望获得的面包!”我继续说,“但是不管怎么说,那都是称不上是犯罪,只能算是一种交换。因为我们听了华格那的音乐,才获得所需的面包,从法律的角度来,这是一种交易行为。”
“但是,听华格那的音乐并不能算是工作!”妻子说。
“说得也是!”我说。
“如果当时面包店的老板要我们洗盘、或者是擦玻璃,我们一定会断然拒绝,然后毫不犹豫的就抢走了面包。但他并没有那样的要求,只是要我们听听华格纳的唱片而已,因此我和同伴感到非常困惑。可是当华格纳的音乐一放出来时,我才发觉和原先预想的完全不一样,这些音乐厅起来好象是对我们所下的咒语一样。即使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认为当初实在不应该接受面包店老板的要求,只要依照最初的计画,拿起刀子威胁他,单纯地抢走面包。如果这么做的话,应该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发生什么问题了吗?”
我再度用手腕的内侧揉揉眼睛。
“是这样的。”我回答着说。
“虽然这不是眼睛所能清楚看见的具体问题,但是,很多事情都因这事件而慢慢的有所变化,而且发生一次变化之后,就很难再恢复原状了。最后,我回到大学里,把该修的课程修完,平安无事的毕业,然后便在法律事务所工作,一边准备司法考试,接着就和你结婚,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抢劫面包店了。”
“就这么结束了吗?”
“是的!就只有这些而已。”
我说着,将剩下的啤酒一饮而尽,于是六瓶啤酒全都喝光了,烟灰缸里剩下六个易开罐的拉环,好象美人鱼被杀掉后所留下的鳞片。
当然不会什么是都不发生的,眼前清清楚楚看得见的具体事情就发生了好几件,但是,这些事情我并不想对她说。
“你的伙伴现在怎么了呢?”妻子问。
“不知道!”我回答。
“后来发生了一点点小事,我们就分道扬镖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连他现在在做些什么也不知道了!”
妻子沉默了好一会儿,或许她从我的语气中听出了什么令她感到不太明了的事情,但是,她对这点并不再提及。
“抢劫面包店会是你们分手的直接原因吗?”
“大概是吧!这个事件使我们受到的震惊,比表面上看起来还要严重数倍,我们后来连续好几天一直讨论着面包和华格纳的相关问题,谈得最多的还是我们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这件事,但是,始终没有结论。如果仔细的想一想,这样的选择应该是正确的。不伤到任何人,而且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需求感到满足,虽然面包店的主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无理解,但是,他可以宣扬华格纳的音乐,而我们获得所需的面包,填饱肚子,这不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吗?可是我们一直觉得这其中存着一项很大的错误,而且个错误莫名其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一道非常黑暗的阴影。刚才我所说的咒语就是这个缘故,毫无疑问地我们是被诅咒了!”
“那个咒语已经消失了吗?”
我用烟灰缸里的六个拉环做成一个手表,套在手脕上。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世界上到处充满咒语,那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因为那一个咒语的缘故而产生的,这实在非常难以了解。”
“不!不会有这种事情的!”妻子瞪大眼睛看着我说。“仔细想一想你就会了解!而且,除非是你自己亲手将这个咒语解除,否则会像蛀牙一样。一直折磨到你死为止,不只是你,我也包括在内!”
“你?”
“是呀!因为我现在是你的妻子!”她说。
“例如我们现在所感到的饥饿,就是这个缘故。结婚之前,我从来不曾这么饿过,你不觉得这其中有些异常吗?这一定是你所受到的诅咒,也加临在我的身上了。”
我点点头,将套在手脕上的拉环丢回烟灰缸中,她所说的话到底有多少真实度,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有觉得她的话好象很有道理。
已经渐渐远去的饥饿感,这时又重新回头,而且,这回的饥饿比以前更加强烈,使得我的脑袋瓜隐隐作痛。胃里每一个抽痛,都会迅速的传到脑袋的中央。我的体内好象是由各式各样复杂的机能所组合成似的。
我又看见了海底火山,海水比刚还要清澈,如果不是很仔细的观察,连水的存在都感觉不出来,好象小船没有受到任何的支撑,漂浮在半空中似的。而且海底的石头一粒粒轮廓非常清楚,好象一伸手就可以将它捡起。
“虽然我和你生活在一起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我确实感觉身边一直存在着某种诅咒。”
她说着,眼睛仍一直瞪着我看,双手交握在桌上。
“当然啦!在你还没有说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诅咒,但是,现在我已经非常清楚了,你确实是受到了诅咒!”
“你从什地方可以感觉到诅咒呢?”我问。
“我觉得好象是许多年不曾清洗,沾满了灰尘的窗帘,从天花板上垂下来似的。”
“那大概不是诅咒,而是我自己本身吧!”我笑着说。
她却没有笑。
“不是这样的,我非常清楚不是这样的!”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现在还存在有咒语,那我该怎么办呢?”我说。
“再去抢劫面包店,而且,现在立刻就去!”
她非常肯定的说。“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去除咒语!”
“现在立刻就去?”我反问她。
“是的,现在立刻就去,趁肚子还饿着的时候,把以前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完成。”
“但是,有面包店半夜还营业的吗?”
“东京这么大,一定可以找到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面包店。”
(终)
妻子坐进中古的丰田汽车,穿梭在凌晨两点半的东京街上,寻找面包店。我手握着方向盘,妻子坐在前座,好象道路两旁的猫头鹰,在深夜里露出尖锐的视线。后座上横躺着一把硬直、细长的自动式散弹枪,车子每一震动,装在妻子口袋里预备用的子弹就会发出干裂的碰撞声,除此之外,行李箱里还放着两个黑色的滑雪面罩。妻子为什么会有散弹枪,我也不太清楚。滑雪面罩也是一样,我和她从来不曾去滑过雪。但是,关于这些她并没有一一说明,我也不想询问,只是觉得结婚生活真是非常奇妙。
可是,尽管我们的装备如此齐全,我们还是未曾发现一间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面包店。我在深夜里开着车子,从代代木到新宿,然后再到四谷、赤阪、青山、广尾、六本木、代官山、涩谷,看到了深夜东京里各式各样的人和商店,就是没有看见一家面包店,大概是他们在半夜里都不烤面包吧!
在途中我们遇到两次警察的巡逻车,有一辆静静的躲在道路旁边,另外一辆则以比较缓慢的速度,从我们的背后超车而过,这时候我警张得腋下沁满了汗,妻子则根本不把警车放在眼里,一心只想找一家面包店。每当她身体的角度一改变,口袋里的子弹就发出碰撞的声音。
“算了!放弃吧!”我说。“在这么深的夜里不会有面包店仍然营业的,这件事情我们应该事先调查清楚。”
“停车!”
妻子突然大叫。
我慌慌张张的踩下车子的煞车器。
“就是这里了!”
她用平静的口气说。
我手仍然放在方向盘上,向四周打量一下,在这附近没有看到一间向面包店的商店,路旁的每一家商店都拉下了铁门,四处一片静悄悄的,只有理发店的霓虹灯在黑暗中仍然旋转不定,好象一双足以洞彻这个诡异的深夜的大眼睛。除此之外,在二百公尺左右的前方,还可以看见麦当劳明亮的看板。
“没有看见面包店呀!”我说。
但是妻子一言不发的打开行李箱,取出了布制的贴布,然后走下车来,我也打开另一侧的车门,下了车。妻子蹲在车子的前面,用贴布将车子的车牌号码贴了起来,大概是预防被人偷记下车牌号码,然后转到车子后面,将那里的车牌也同样贴起来,手法非常的熟练。我站在一旁看着她,脑子里一片混乱。
“到那家麦当劳去吧!”妻子说。
语气轻松得好象晚饭用餐时选择合适的餐馆似的。
“麦当劳不是面包店!”
我反驳地说。
“不过和面包店差不多!”
妻子说着就回到车子上。
“该通融的地方最好能够通融一下,反正我们已经来到麦当劳前面了。”
我只好照着她的话,将车子往前开二百公尺左右,停进麦当劳的停车场。停车场里只停着一辆红色闪闪发亮的bluebird。妻子将包里着毛巾的散弹枪交给了我。
“我从来没有射过这种玩意儿,我也不想射它!”
我抗议的说。
“你没有必要开枪啊!只要拿着它就好了,因为没有人敢和你抵抗的。”
妻子说。
“可以吗?照我的话去做,首先,两个人正大光明的走进店里,等店员说“欢迎光临麦当劳”,就立刻将滑雪面罩戴上,清楚了吗?”
“这一点是非常清楚,但是……”“然后你拿起枪对准店员,叫所有的作业人员和客人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动作一定要快,接下的事情就全部看我的。”
“但是……”“你想需要几个汉堡呢?”
她问我,但没等我开口就说:
“三十个应该够了吧?”
“大概够了!”我说。
我摒气凝神地街过了散弹枪,稍微打开毛巾一看,这把枪像沙袋一样重,像暗夜一样漆黑。
“真的需要拿着这个玩意吗?”我说。
有一半是问着她,有一半是问着我自己。
“当然要!”她说。
“欢迎光临麦当劳!”
一位年轻的柜台小姐戴着麦当劳的帽子,脸上挂着麦当劳式的微笑对我说。
因为我一直认为这么深的夜裹在麦当劳不该有女孩子在上班,所以看到她的那一剎那,我感到脑子里一阵混乱;还好立刻救回过神来,赶紧戴上滑雪的帽子。
柜台小姐看我们突然戴上滑雪的帽子,脸上露出了讶异的表情。
这种状况的应对方法,在“麦当劳待客手册”中应该没有写吧!她在说完:“欢迎光临麦当劳!”之后,虽然还想继续说下去,但是张大了嘴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脸上还挂着供作用的微笑,可是两片嘴唇却惨白得不停颤抖。
我急忙的取下毛巾,拿起了枪,对准顾客席位。在顾客席上只有一对学生式的情侣,趴在塑料桌子上,睡得非常沈稳。桌子上他们两个人的头和草莓雪客的杯子整齐的排列,彷佛式一个前卫的艺术品。因为两个人都睡得和死人一样,所以我想大概不会对我们的作业发生什么障碍吧!因此,我就将枪对准柜台边。
麦当劳的柜员总共有三人,柜台的小姐大约二十来岁,鹅蛋型的脸蛋;气色不太好的店长;以及在厨房里打工的学生。三个人都聚集在收款机前,瞪大眼睛,看着枪口,没有人大声嚷嚷,也没有人要出来抓我们的模样。因为枪实在太重了,我只好将手指放在扣板机的地方,枪身放在柜台上。
“钱可以统统给你!”
店长用沙哑的声音说。
“不过十一点十已经全部回收了,现在这里所剩不多,请你统统拿走吧!我们有保险,没有关系!”
“请你拉下前面的铁门,把看板的电灯关掉!”妻子说。
“请等一下!”店长说。
“这一点我不能答应你,因为任意关闭店门我会受到上级的处罚。”
妻子又将相同的命令重复了一次。
“你最好照着她的话去做!”我对他忠告说。
店长满脸的茫然,看着柜台上的枪口,又看看妻子的脸,最后只好死心的关掉善板上的电灯,把正面的拉们放了下来。我一直提高警觉以防他趁忙乱之际去按警报装置,可是照目前的情形看来,麦当劳汉堡连锁店似乎没有非常报警装置,或许他们没想到会有人想抢劫汉堡店吧!
正面的拉门卷到地面上时,啪……的一声巨响,自动地上锁了,可是趴在桌上的一对学生仍然沈沈的地睡着。我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不曾如此安稳地睡了。
“外带三十个汉堡!”妻子说。
“这里的钱足够你买三十个汉堡,请你拿这些钱到别的地方去买,好吗?”店长说。
“否则我们的帐簿会非常麻烦,换句话说……”“你最好照着她的话做!”
我又重复了一次。
三个人一起进入了厨房,开始做起三十个汉堡来。打工的学生烤着汉堡肉,店长将它夹进面包中,柜台小姐用白色的纸将它包装起来。这时候四下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我身体倚靠在大型的冰箱上,散弹枪的枪口对准烤汉堡的铁板,铁板上并排着一块快深褐色圆形的汉堡肉,因为煎烤而发出吱吱的声响。烤肉所发出甜美的香气好象一群眼睛看不见的小虫,钻进我全身的毛孔里,混入血液中,在我全身的每个角落巡逻,然后最终目的是集结在我身体中心所产生饥饿的空洞中,使我四只无力,身心疲惫得几乎要昏厥过去。
真想立刻就抓起一、二个包里着白色包装纸,堆积在一旁的汉堡来痛快的大吃一顿,但是,如果我这么做的话,我们的目的会立刻就被识破,因此,我们只好等三十个汉堡全部做好之后再说了。
厨房里非常炽热,而我们又戴着滑雪面罩,只好频频挥汗了。
三个人一边做汉堡,偶尔抬起头来偷偷地描枪口一眼。
我不时地用左手小拇指的指尖挖两边的耳朵,因握每当我一紧张起来时,耳朵就会发痒。可是我一挖耳朵,枪身就会不稳定的上下摇动,使得他们三个人的情绪也随之混乱起来。虽然枪的安全锁一直牢牢地锁住,不用担心会有爆发的情形产生,但是他们三个人并不知道这件事,而我也不打算刻意去告诉他们。
三个人正在做汉堡,而我将枪口对准铁板看守着,妻子则注意顾客席位那两位沈沈睡着的顾客,一边属着做好的汉堡,她将包装纸包里好的汉堡整齐的排放在纸袋中,每一个纸袋装着十五个汉堡。
“你们为什么非这么做不可呢?”年轻的柜台小姐对我说。
“你们可以把钱抢走,去买你们喜欢的东西,这样不是更好?可是你们却偏偏要吃三十个汉堡,你们的用意到底在哪里呢?”
我一句也回答不出来,只好对她摇摇头。
“虽然我们的作为有些恶劣,但是谁叫面包店晚上都不开呢?”妻子对她说明。
“如果面包店开着的话,我们一定去抢面包店的。”
这样的说明是否能样他们理解,我觉得非常怀疑,但是,他们从此就不再开口,静静地烤着汉堡肉,将汉堡肉夹在面包里,然后用包装纸包起来。两个纸袋里装满了三十个汉堡之后,妻子又向柜台小姐点了两大杯的可乐,不过可乐的钱却是一毛也不差的付清。
“除了面包以外,我们什么也不抢。”妻子对她说明。
她的头动了一动,既像是在摇头,又像是在点头,大概是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吧!我觉得自己非常能够体会她的心情。
妻子接着从口袋里拿出绑东西用的细绳子——-她准备得实在太齐全了——-将三个人一起绑在柱子上,三个人大概也领悟了多说无益,乖乖得听由她摆布了。虽然妻子体贴的询问他们:“会痛吗?”
“想去上厕所吗?”但是他们始终不再说一句话。
我用毛巾包好了枪,妻子两手提起印有麦当劳标志的纸袋,打开正面的拉门一起走出去。顾客席位上的两个人这时仍然向深海里的鱼一样,沈睡在梦中。倒底什么事情才能够将他们俩个人从沈睡中唤起,这个问题令我觉得非常纳闷。
车子开了三十分钟后,停进了一栋适当的大厦停车场,我们轻松愉快地吃着汉堡,喝着可乐。我一共塞了六个汉堡进入空洞的胃里,妻子吃了四个,车子的后座上还留下二十个汉堡。
随个黎明的到临,我们认为或许会永远持续着的饥饿也消失了。太阳最初的光芒将大厦骯脏的墙面染成了腾黄色,“新力牌高传真音响组合”的巨大广告塔依旧发出耀眼的闪烁,在不时响起大卡车经过的轰隆声中,似乎还混杂着鸟叫声,fen电台播放着乡村音乐。我们两人合抽一根香烟,香烟抽完之后,妻子将头靠在我的肩上。
“你真的认为有必要做这件事吗?”我在一次问她。
“当然!”她回答。
然后我只深呼吸了一口气就睡着了。她的身体像只小猫一样的轻柔。
剩下我一个人之后,我又再度从船上探出身来,窥着海底的景观,但是,这时候却在也看不见海底火山的模样了。水面一片平静,倒映着蓝色的天空,小小的波浪像清风吹拂缓缓摇曳的绢质睡袍似的,轻扣着小船的侧板。
我横躺在船底,闭上了眼睛,等待涨潮将我在运到最适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