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册八六面五一、六○○字)不分捲,日人川口長孺撰。原著係日 本秘閣所藏抄本,今據再抄本排印。書中首述臺灣之風土及先住民習俗,次述明季漳、泉人之通販於臺灣;再次,自明天啓元年、迄清雍正元年有關臺灣之史事,靡 不編年紀載。雖題稱「臺灣割據志」,實為鄭氏三世之詳紀。書中所用資料,皆經註明出處。資料之彼此不同者,並作考異式之自註附於正文之下。書末附有「引用 書目」,總計中、日文獻共五七十部(細按書中所引資料,尚有「三朝實錄」遺未列入,總計實不止此數)。作者在本書結尾雲:『根據諸書,必期確實;而如其行文則會粹錯綜,務加刪潤,令其有次序。事雖專係鄭氏,傍及華夷之隆替。凡一百有三年間治亂盛衰與廢之故、天命人心去就之際,蓋有略可觀省雲』。
本書與川口另着「臺灣鄭氏紀事」內容大同小異,餘詳見第五種「臺灣鄭氏紀事」篇。
本書與川口另着「臺灣鄭氏紀事」內容大同小異,餘詳見第五種「臺灣鄭氏紀事」篇。
本書(一册七八面四六、八○○字)分上中下三捲,與第一種「臺灣割據志」同為日人川口長孺撰。按本書所述,起自日本慶長十七年(明萬歷四十年)鄭芝竜初謁日本幕府、迄於元祿十三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清 帝詔令鄭成功父子歸葬南安,凡記八十九年閑鄭氏四世之事。與「臺灣割據志」較,同者皆用編年體,並註明資料出處,又皆附以考異式之自註。異者則「割據志」 以中國紀元為主,下附日本紀元;「鄭氏紀事」改以日本紀元為主,下附中國紀元。此外,如「割據志」述及臺灣與先住民習俗,又述及康熙末年朱一貴之變;而本 書皆未見。再,「割據志」敘事蕪雜之處,本書亦多去繁就簡。至朱之瑜(舜水)事跡,「割據志」未詳載而本書則增益之;而成功有弟曰田川七左衛門說,則見於本書而「割據志」未之及。又,本書原為刻本,而「割據志」則未見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