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葛洪撰。十捲。書中收錄了古代傳說中的84位仙人的事跡。雖事多怪誕,但其中不少人常為後世養生文獻所引用;有些內容對研究中國古代養生學術也不無參考意義。
現存《神仙傳》有兩種版本。一為九十二人附二人傳本,見於《道藏精華錄百種》等道典中。二為八十四人傳本,見於《四庫全書》中。此外唐人梁蕭又稱其“凡一百九十人”,可見今人《神仙傳》並非全本。
《神仙傳》中故事衆多,故篇幅較長,故事情節大多復雜、奇特、生動。如《欒巴傳》寫仙人欒巴為民除害的故事,中間說一廟鬼化作書生,騙太守許以女兒。欒巴見之,遂做法驅之,使廟鬼現形為老狸。故事以生動的情節,刻畫了道教的法力,筆墨雖少,卻塑造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正面形象。類似的故事還有《王遠傳》、《劉根傳》、《呂恭傳》等,均以想象豐富,記敘生動著稱。
【記載】
《神仙傳》十捲,東晉葛洪(二八三~三六三)撰。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東晉道教理論傢、醫學家、煉丹術傢。該書記載古代傳說中八十五位神仙故事(王遠傳附蔡經傳),大體繼《列仙傳》而作,其中容成公、彭祖二條與《列仙傳》重出。體現了各時期的神仙觀念及魏晉文士風氣。
現存《神仙傳》有兩種版本。一為九十二人附二人傳本,見於《道藏精華錄百種》等道典中。二為八十四人傳本,見於《四庫全書》中。此外唐人梁蕭又稱其“凡一百九十人”,可見今人《神仙傳》並非全本。
《神仙傳》中故事衆多,故篇幅較長,故事情節大多復雜、奇特、生動。如《欒巴傳》寫仙人欒巴為民除害的故事,中間說一廟鬼化作書生,騙太守許以女兒。欒巴見之,遂做法驅之,使廟鬼現形為老狸。故事以生動的情節,刻畫了道教的法力,筆墨雖少,卻塑造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正面形象。類似的故事還有《王遠傳》、《劉根傳》、《呂恭傳》等,均以想象豐富,記敘生動著稱。
【記載】
《神仙傳》十捲,東晉葛洪(二八三~三六三)撰。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東晉道教理論傢、醫學家、煉丹術傢。該書記載古代傳說中八十五位神仙故事(王遠傳附蔡經傳),大體繼《列仙傳》而作,其中容成公、彭祖二條與《列仙傳》重出。體現了各時期的神仙觀念及魏晉文士風氣。
《抱樸子內篇》是魏晉神仙道教的代表作,也是集魏晉道教理論、方術之大成的重要典籍。晉葛洪著。葛號抱樸子,因以名書。西晉光熙元年(306),葛洪避兵南土,羈留廣州,開始着手寫作《抱樸子》,於東晉建武元年(317)成書。清人孫星衍有校刊本行世,今人王明有《抱樸子內篇校釋》一書刊行。
全書二十捲,每捲一篇,皆有題目。葛洪自稱“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傢”。
全書二十捲,每捲一篇,皆有題目。葛洪自稱“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傢”。
《抱樸子外篇》是晉代葛洪撰寫的一部儒學著作,意深文艱,用典頗多。這部《校箋》以平津館叢書本為底本,參校十餘種其它版本,校註精審,多有創見。
本書無論從廣度和深度,都超越了揚雄、桓譚、王充、曹丕、桓範諸傢,值得我們進一步研討。毋庸諱言,葛洪的文學思想也有一些缺陷。其中最主的是:建安以來的文學,本已初步獲得了獨立的生命,人們對文學的認識,也日益明確,而葛洪卻又把一切著述都看作文學,這就形成了他那不明晰的文學理念,也就不可能對文章有進一步的瞭解。
本書無論從廣度和深度,都超越了揚雄、桓譚、王充、曹丕、桓範諸傢,值得我們進一步研討。毋庸諱言,葛洪的文學思想也有一些缺陷。其中最主的是:建安以來的文學,本已初步獲得了獨立的生命,人們對文學的認識,也日益明確,而葛洪卻又把一切著述都看作文學,這就形成了他那不明晰的文學理念,也就不可能對文章有進一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