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馬永卿 Ma Yongqing
  《懶真子》五捲,《宋史·藝文志》著錄於子類小說類,《四庫全書》收於子部雜傢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其書末稱紹興六年,蓋成於南渡後。中間頗及雜事,而考證之文為多。”書中記北宋以來之聞見及讀書所得,內容較雜,既有軼文遺事,亦有小說故事,捲三以後又多考證藝文,詮釋詩賦,雖能發前人所未發,然未免有揚纔露己之嫌。於作傢作品之本事亦有記載。
  
  《懶真子》稱:“古人吟詩,絶不草草;至於命題,各有深意。”謂杜甫《獨酌》、《徐步》,韓愈《遊青竜寺》諸詩體察入微,均屬嚴謹之作,杜甫《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白居易《遊玉泉寺》、杜牧《樂遊原》諸詩凝煉含蓄,寄意深廣,憤世憂時之意,見於言外。又謂作詩當發揮個人“所長”,切戒迎合仿效。書中“神仙脫骨法”雲雲,似出自江西詩派。
  
  哈哈兒據文淵閣本《四庫全書》點校錄入製作。非詩話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窺本書全貌。個別錯謬之處,據它本校改。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臣等謹案:《懶真子》五捲,宋馬永卿撰。是編乃其雜記之書,然亦多述劉安世語。又開捲冠以司馬光事,書中亦多稱光,蓋其淵源所自出也。《宋史·藝文志》著錄,晁、陳二傢書目乃皆不載。然袁文為建炎、紹興間人,王楙為慶元、嘉泰間人,費袞為紹熙、開禧間人。文《甕牖閑評》駁其中印文五字一條,楙《野客叢書》駁其中承露囊一條,袞《梁溪漫志》駁其漢太公無名、母媼無姓一條,是其書未嘗不行於世,特二傢偶遺之耳。其書末稱紹興六年,蓋成於南渡以後。中間頗及雜事,而考證之文為多。如據《漢書》王嘉封事,謂“書無教逸欲有邦”,“教”當作“敖”。謂陶潛《遊斜川》詩“開歲倏五十”當作“五日”,與殷晉安別詩本十韻,傳本誤脫一韻,東坡亦誤和九韻。謂杜甫詩虯須十八九字出《漢書·丙吉傳》。謂韓愈《感二鳥賦序》,貞元十一年誤作十五年。又考正曹成王碑衍文訛字及《箋釋句讀》,謂前漢百官表少府之遵官,據《唐·百官志》當作導官。謂成元英《莊子疏》不知其時已有縣令,誤讀縣為懸,解為高名令聞。謂古者席面之賓乃稱客,列座之賓皆稱旅,引《左傳》為證。謂二十八宿中亢、氐、觜三星《韻略》皆誤音。謂賜酺始趙武靈王。謂河鼓之河當作何。謂唐中興頌復復指期,復復字本《漢書·匡衡傳》。皆引據確鑿,不同臆說。其謂《離騷》正則靈均乃小名小字,雖無所考,亦足以備一解。惟頗參雜以二氏,至謂韓愈亦深明佛理,是亦安世之學,喜談禪悅之餘派,存而不論可矣。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首頁>> 文學>>馬永卿 Ma Y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