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评论>>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刘学锴 Liu Xuekai阅读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唐诗以其卓越的思想性、艺术性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
  
  唐诗盛美并臻,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朋友的喜爱。“注释”疏通诗义,求其简洁准确;“鉴赏”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友掌握原诗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愿这部《唐诗鉴赏辞典》,能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诗名篇佳作,领略唐诗的隽永神韵。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蔡义江 Cai Yijiang阅读
  我写《唐诗百话》
  
  从一九三七年起,我中止了文学创作,一直生活在古典书城中。这是职业改变的结果,倒不是"江郎才尽",写不出东西来了。要说写作,我的主观愿望,宁可写小说,而不想写什么学究气的研究论文。我的古典文学知识,只够应付教学,谈不到研究,因而也从来不想写关于古典文学的文章。但是,经常会有一种苦闷。在大学里担任了十多年教学工作,每逢填写表格,在"有些什么著作"这一格中,我总感到无法填写。我的著作?只有五本小说集,两本散文集。这些都不是学术著作,填写上去未免给"教授"职称丢脸。一九五七年以后,幸而被剥夺了任何著作的出版权利,也不再要我填表格,这样混过了二十年,倒也心安理得。
  
  三中全会以后,精神上和生活上都获得第二次解放,表格也接着来了。还有人邀我去参加各种学会。这一下,我的苦闷也回潮了。怎么办?该写一本关于古典文学的小书出来充实充实表格了吧?于是,在一九七七年的一个冬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陈邦炎同志来找我,希望我提供一二种出版物。
  
  我才下决心写一本关于唐诗鉴赏的书。当时就拟定了书名《唐诗串讲》,约期一年交稿,让出版社列入一九七九年的出版书目。
  
  一九七八年,我用全力来写这部书稿,到年底,写成了五十篇。关于唐诗,过去也曾写了一些文字,但都是课堂教学用的讲稿。我早知道,我只会写讲稿,因此,书名就标明"串讲"。五十篇写成,自己读一遍,果然,讲稿气味很浓。我感到有点扫兴。另一方面,五十篇只写到中唐诗人,似乎本书还没有全。于是,一边修改成稿,一边继续写下去,一九七九年,只写了十多篇。
  
  两年的写作,我对唐诗的认识有了转变。我才知道唐诗也该用研究方法去鉴赏。过去,包括我自己,只是就诗讲诗,从诗的文学本身去理解和鉴赏,因而往往容易误解。一个词语,每一位诗人有他特定的用法;一个典故,每一位诗人有他自己的取义。每一首诗,宋元以来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如果不参考这些资料,单凭主观认识去讲诗,很可能自以为是,而实在是错的。
  
  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二年,杂务太多,又出门旅游,开会,只能抽暇修改了一些旧稿,新写的只有二三篇,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写下去了。一九八三年,生了一场破腹开腔的大病,在医院里住了十八个月,居然不死。一九八四年九月,出院回家,身已残废,行走不便,只能终日坐着。这就给我以安心写文章过日子的条件。我立即继续写下去,到一九八五年六月,写满了一百篇,总算大功告成,放下了一个重负,履行了对出版社的诺言,虽然已愆期交货。
  
  现在看来,这部书比较的像是一种新型的诗话,因此,改名为《唐诗百话》。我曾有一百首欣赏碑版文物的绝句,名为《金石百咏》,一九七九年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又选定了一百块书法佳妙的唐碑,加以叙说,名为《唐碑百选》,从一九八一年起在香港的《书谱》双月刊发表。现在加上这本《唐诗百话》,可以说是我在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了自己的"三百方针"。遗憾的是,我已退休,没有表格需要填写了。
  
  《解放日报·读书》专刊的记者来访,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唐诗百话》。我就把我的情况汇报如上,响应巴金同志号召,句句是"真话"。
  
  一九八八年二月六日
唐名家诗导读
张海鸥 Zhang Haiou阅读
  民歌很少精雕细琢,却犹如浑璞玉,自有天然之美,因直抒胸臆,语出肺腑,相较精雕细琢的文人诗,另有一种特殊魅力。让我们回归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向那些古人讨一些情爱暖暖身。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陌上花开缓缓归》直到《陌上花开》,只有在安意如的传述中,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古典与现代也是可以找到契合点的。本书在追寻古典诗词的浪漫足迹,沉醉唯美爱情的旷世韵味。在历史中游历,有如行走在蔷薇园。你可看到那些华美的诗句,一如正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又要分辨那蔷薇下的刺,不被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坎坷所刺伤刺痛。
诗三百:思无邪
安意如 An Yiru阅读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中国诗歌的源头。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
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 An Yiru阅读
  才女文字——古典情怀的现代阐释;小资读本——沉吟至今的情爱绝唱;纳兰性德,张爱玲,村上春树,不止是小资才推崇。纳兰词——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的风骨,优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体贴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
安意如 An Yiru阅读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长安月下红袖香:盛世浮华中的女子背影
江湖夜雨 Jiang Huyeyu阅读
  如果说后世的女子往往更像是脆弱易伤多愁善感的瘦梅幽兰,那么唐代的女子则恰似国色天香的盛世牡丹,雍容中带着自信华贵中时显激情,更带着略显跋扈与张扬的野性。本书作者江湖夜雨力求从浩瀚的《全唐诗》中钩沉出她们的身影,搜寻出千年前她们的喜怒哀乐,讲述她们别具一格的精彩人生。“少女情怀总是诗”,唐朝女子的情丝,就织在那些尘封已久,变脆发黄的诗页中,紧跟江湖夜雨的叙述,重回那梦一般的唐朝!重回那激动人心的年代!
  《观音》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继《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等书之后推出的又一本古典文学赏析随笔。
  《观音》延续了安意如之前古典优雅的创作风格,对元戏曲的代表性剧作《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等进行了优美的赏析。
  忙碌的现代人,有谁曾静静地坐在戏院里,领略昆曲软糯的声腔、曼妙的身段?《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也许这些戏名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有谁细细领略过它们的浪漫与传奇?“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元杂剧的魅力哪一点比唐诗、宋词逊色?以古典文学随笔闻名的安意如,带你畅读元戏曲的美丽与哀愁。她着力发掘元代戏曲中体现的人情、人性和自由浪漫的幻美精神,将今天的男男女女与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千丝万缕的情愫牵扯在一起。
首页>> 文学论坛>>评论>>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