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日记书信
女性自我发现的激情之作:阿娜伊斯·宁日记
阿娜伊斯·宁 Anaïs Nin阅读
  阿娜伊斯·宁是一个具有争议性和传奇色彩的女人,因为她与著名作家亨利·米勒及其妻子琼的暧昧关系,因为她在当时大都市国际艺术圈和社交圈的收放自如及飘忽神秘,因为她大胆开放的性意识和行为,更因为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神秘日记,一直是西方众多谣传、臆测和闲谈的主题。西方文坛一直传扬着这样一句话:阿娜伊斯·宁的日记是20世纪最独特的一道文学风景线,我们可在她的那不同凡响的日记中能看到一个伟大的艺术时代。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力作:金色笔记
多丽丝·莱辛 Doris Lessing阅读
  作者把五本笔记穿插在这个故事之中以此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其中黑色笔记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她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对斯大林主义由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所创作的一个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她的日记,记录了主人公精神的轨迹。四本笔记于是成为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而最后的金色笔记,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总结。在这种貌似无序的结构中,作者展示了那个混乱迷惘而多变的时代中一个失重的灵魂的探索和生存。
征婚启事(阿飞姑娘的私人笔记)
吴虹飞 Wu Hongfei阅读
  结婚 逃跑 夏竹手机 短信 橘子 自行车 裙子 洗澡 格非 过往 地铁 图书馆 爱情 生日 工资 郑渊洁 新衣 天真 嫁衣 懂事 旗袍 蝴蝶阅历 做梦 生病 大佑 广场 生日快乐邂逅辞职街头老六二奶唱歌碟机电视药尼姑邮差铁牛成默杀人预言晚餐酋发歌迷核桃失误唱片约会电影师兄惆怅暗恋棉被房东喜欢失恋妈妈健忘原来奉承加菲名词艺谋成长插针见到焦虑编辑犹如武功西安刀子流浪找房惶恐爱我走了拖箱功夫云诗欲望何勇无题有染离开失眠夜郎演出欢喜应征承诺过往诗歌故事春天开心歌声忧伤演出淋雨裙子希望出发幸福度日录音旅行有钱相似微积分唱片处男歌歌特惊了流氓家务故人男人离开
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农民日记
侯永禄 Hou Yonglu阅读
  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坚持写了近60年的日记!他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村民们的生存经历,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
一位清华学子的心迹:季节的童话
杨昊 Yang Hao阅读
  本书作者杨昊是从中国西北的边塞宁夏考入中国最著名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全书近一百六十篇十几万字,记录了一个学生以至一代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弃所欲,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奋斗心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此论曾遭到严厉的批判,但它是中国几千年社会人们的价值尺度、追求目标与心理写照。相信这本隐私日记会给中国的无数学子带来启迪与教益。
职场生存法则: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绝望沧海 Jue Wangcanghai阅读
  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日记,一部分为网友问答。内容涉及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工作技巧,注意事项,人际关系处理,工作细节的把握等等,也有一些心情小故事。问答内容涉及面广,职场问题和感情人生问题应有尽有,问得精僻,解答详细。
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
谭一平 Tan Yiping阅读
  如果一个秘书像只穿山甲一样,一天到晚只知道干活,既不动脑子去想问题,也不会想问题,没有一点灵气,领导肯定不怎么会喜欢,这种秘书即使不被炒鱿鱼,也永远只能给同事充当办公室里的“菲佣”。相反,一个秘书像只狐狸,不踏踏实实干活,一天到晚打别的主意,这种秘书虽然聪明乖巧,但老板也不一定欣赏。一个真正优秀的秘书,既要像穿山甲,立足现实,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又要像狐狸,胸怀全局,有勤于思考的习惯,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职业秘书。本书也适用于那些需要看老板眼色行事的各行各业的读者。
  究竟是谁在妖魔化城管这支队伍?做为一个在城管部门工作过六年的城管人,相信我的绝大多数同行是好的,只是由于我们从事的这个工作,在目前的中国,还不能为多数人所理解。用日记的形式,告诉你一个城管人真实的世界。作品中的故事,我都是在用第一人称描述的,但并不等于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亲历的,所以本作品只能算是纪实性的作品,而不是纯粹的自传。
  《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爱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良书,是为人父母者,为人是师长者,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务必一读的经典。
  
  为什么全世界不管看过或没有看过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
  
  为什么这本书就像所有不知名的圆舞曲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写道:“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成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妇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时为人父为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
  
  因为我们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而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所施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也许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有受了冷落的感觉: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男的。这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0世纪著名女性文学作家、精神分析学家。宁生于法国巴黎近郊的纳伊市,后加入美国籍。1930至1940年居留巴黎期间,同美国作家亨利·米勒及其夫人琼·曼斯菲尔德过从甚密。宁不仅成为了米勒的情人,还爱上了他那绝美的夫人琼。1966年,63岁的宁将这段早年生活的日记改编成小说《亨利和琼》,文坛将此书誉为“本世纪最有价值的忏悔录”,作者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由《亨利和琼》改编的电影,是大导演菲利浦·考夫曼继《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之后又一次对情爱的大胆演绎,影片再现当年的巴黎以及亨利·米勒、阿娜伊丝·宁和琼·曼斯菲尔德三人之间的纠缠与迷离。该片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是世界电影史上十大情色影片之一。
  邓垂簪 (19431970),生于越南河内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的文化熏陶。她毕业于河内医科大学,爱好文学,偏爱越南诗歌和外国小说。1967年,邓垂簪进入越南南方游击队活跃的广义省,成为一名战地医生,在美军炮火近在咫尺的威胁下,她卓越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深受战友和当地人民爱戴。1970年6月,她在转移途中中弹牺牲。
木子美日记

木子美 Mu Zimei
  谁说我没有爱情,我天天写遗情书。
  
  
  木子美,女,25岁,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热爱生活,努力工作,与不同的男人做爱并出卖他们;曾主持杂志"性专栏",写体验式文字。特立独行,痛恨循规蹈矩的生活,自称经常为了能冲个舒服的热水澡,在一个男人家过夜;并喜欢事后以文字记录性爱经过,毫无禁忌,手法简洁有力。
  
  木子美·遗情书
  2003-6-19
  
  以自杀对抗他杀
  
  一天平均发五小时呆,想一次自杀。这样想会上瘾的。只要没有真的自杀,就还能过下去。我不敢啊,胆小啊。只要一天没有自杀念头,就会怀疑幸福。没理由啊,我怎么能够,无痛无痒。平均一天发五小时呆,想一次自杀。
  
  2003-6-19
  
  把情绪抽成食物
  
  三年前,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一张我抽烟的照片登在某报副刊上,那是一个关于抽烟的写字女人的专题,一起亮相的有作家张梅、张念、尹丽川……就我一个不是作家,年纪也最小。她们抽烟的姿态、表情都出神入化,对自己与烟的关系的比喻也特别微妙,比如张念说:烟是我的三姨太。而我连比喻都不会,说得特直接:烟是我的第二食物。对啊,烟不是我的灵感,不是我某天成为作家的精神支柱,它是实实在在的烟,我除了不能没饭吃,就是不能没烟抽。那么,我是怎么开始抽烟生涯的?我真的记不得抽第一支烟是在几岁,在什么情形下。好像是我上初中时,哥哥偷偷地学抽烟,顺便给我一口尝尝,我抽一口就呛着了;也好像我暗恋的初中语文老师是个烟鬼,我莫名其妙跟他待在满是烟头的房间里,后来他要离开我们学校了,告别的那天我很难过,从他烟盒里掏出一根烟来抽,也是抽一口就呛着了。我有意识地学抽烟,应该是上高中前的暑假。我买了一包烟,躲在房间里,对着镜子练习拿烟的姿势。拇指翘起的程度,食指与中指的弯曲度(我在研究是直的还是略微弯垂的性感些),无名指、尾指与中指的间隔,我都细细揣摩。我想像风尘女子那样风情万种,从小多愁善感的我,总渴望着早早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显得老练、沧桑,在当时的年纪,我觉得抽烟就是通行证。所以,我还对着镜子琢磨,烟在嘴上的倾斜度应该是多少,一口停留的时间应该是多长。甚至我把电视里看来的吐烟圈也好好地练习一遍,把嘴唇嘟成个小圆圈,摒住气,轻轻地吐出烟,哈,终于一个完整的圈圈飘了出来,高兴坏了。但那年暑假并没有真正学会抽烟。把烟吸进去,总以为应该憋住,咽下去,但又总是咽不下去,烟从鼻孔里一股股地冒出来,仿佛我的身体失了火,鼻孔里还留下许多焦油,我的高中同学为此而惊讶过。
  
  如果说,最初抽烟只是好奇和扮成熟。我高一和高二时,家里接连发生的变故就使抽烟变成了我的情绪宣泄。那时,外公和父亲都在病榻上,我在百里之外的重点高中求学,孤独、不安、紧张,再加上爱情的失利,时常绝望得像去到世界尽头。心情最差时,就会带上一包烟,去教学楼后面的凉亭,或者学校附近的小公园,吧嗒吧嗒地抽,抽得很肆虐,整夜不休,似乎不消灭整包烟,环心情就无法终结,口苦舌躁,眼睛熏到发酸,头也开始疼痛……甚至两天之后,吃什么东西都吃不出滋味。这种自虐式抽烟行为周期性地爆发,书呆子同学知道了当我是异类。直到高三,跟班上几个抽烟、喝酒、打架的男生混成朋友,我可以公开地抽烟了。跟他们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自习课时,听着walkman,戴着耳塞,吞烟吐雾,甚至班主任进了教室,也不急着掐烟,好在他只求升学率,懒得教训我们。教学楼顶的天台和台阶,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可以抽着烟望到很远的地方,可以在课间休息时,跟那几个“坏”男生一起坐着抽烟闲聊。抽烟不再是宣泄和自虐了,更多的是要与众不同,叛逆和不屑一些眼光、规则,带有快感,并能在抽烟中建立伟大的友谊。我至今仍旧怀念高三和他们一起的时光,率性而真实。后来,我到了另外的城市,我换过十几种牌子的烟,我在家、在酒吧、在办公室、在路上……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抽烟。抽烟就只是抽烟本身,不再代表任何情绪了。我习惯了,吞吐自如,拿烟的姿势也毫不讲究,电脑的一角也被熏得发黄。偶尔想起多年前煞有介事地抽烟,就不禁发笑。现在的煞有介事是半夜里忽然发现烟盒空了,或者是手头一只火机都没有。
  
  2003-6-19
  
  去一个城市失恋
  
  去年秋天,去了一趟北京。他给我拍了许多黑白照片。因为某种莫名奇妙的原因,他阻拦我再去北京。他说:我把照片都给你,我们别再见了。我说:我不要照片了。一直到今年夏天,我才看到照片,他眼中的我,笑得灿烂,笑得真实。但黑白很旧,像很旧的年代。我们恢复了联系,他不时寄来各种照片,有他的办公室、他的住所、他游玩的山水,以及北京798艺术新区。每次,我细细看他的照片,为每一张写观感,然后E给他。他总是说很感动。我不敢再提喜欢和爱,我怕再次失去他。
  
  去一个城市失恋很残忍,去年秋天写下的:二十七小时12:00两辆巴士过去,你的脑袋从出租车里探出来。浅咖啡色线衣。我从后座环住你的脖子,你握着我的手。冷的,暖的。13:00你在办公室找那只纸箱,你记不住有三只还是四只纸箱。你在找一个也许本来就没有的东西。阳光照进来,我在窗台上对着你的镜头,你说,那是四合院。14:00新疆小馆的第一道菜很好,其余难吃。然后说到了你的四川女孩,我内心有点儿困难。我说每个人都很私人,越来越无法与别人在一起。你说是的。15:00***比想像中渺小,我要留影,背景里要有“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横幅,你忽然说我像个男人。你还拍了我的肩膀,说:哥们。16:00那是个胡同,窄,长,有尽头。死的。我靠着墙,你说我像个摇滚青年;我们拉着手走进去,我说就像在教堂举行婚礼。在尽头,我仰起脖子,踮起脚尖,上吊的姿势,但无法做出绝望的表情。17:00离三联书店只有几米,我点了烟,烟灰被大风吹进眼睛,揉了揉,就走到了书店,就把点燃不久的烟扔掉。书店门口的男人古怪地看我。18:00玉宁居的晚餐很一般,陆丁可爱。21:00三里屯不是一个屯,酒吧都很小。我把你的啤酒倒进我的杯里。我看你的时候,你双目无光。00:00你没有房子,没有床,连办公室的沙发都睡不了。我们只好去地下旅馆,但我真的喜欢地下,流浪的感觉,你也喜欢。01:00“你喜欢我吗?”你不回答,在广州时,你会很肯定。“我喜欢你。”你还是没有回答,停留几秒,你亲了亲我。02:00你爱你的前妻,因为想起她就难过。你用《阿飞正传》里的一句台词解释这个事情,我听明白了。03:00也许是这个时分,我们做了爱,我没有完全醒,所以什么话都没说又睡着了。12:00一夜无梦。你的尼康相机忽然对焦不准,我在地下旅馆什么也没留下。13:00很疲惫。下午很长。哪儿也不想去。其实也没有必要拖到傍晚七点,反正你也不可能看着我飞走。14:00在不知名的路边,看车来车往。我开始打电话,我说我要一个婚姻,说着就说醉了。你就坐在我的旁边。一点儿结婚的可能都没有。15:00我走了。我在车上看见你站在那里,我是用眼角的余光看着的。你以为我不会说再见了。你终于转身走了。
  
   
  
  2003-6-20
  
  我说过最动人的情话
  
  是在前几天说的。对一个网恋了两年,险些见面的男人说的。我对他说:我知道为什么喜欢你了,你希望我成为的人和我希望成为的是同一个人。我还对他说:我不会在一个普通的日子见你,我会在你的电影首映礼那天,挤在成千上万人当中,挤到最前面,让你为我签名。第一句情话是通过肯定自我价值来肯定他的眼光。不管我成为杜拉斯还是一只鸡。女人需要懂得她的人来爱她啊。第二句情话是通过肯定他的价值来肯定自己的眼光。不管卡拉是条狗,还是光猪六壮士。男人需要崇拜啊。说这些情话时,我相当动情。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这是迄今为止。我最美丽的爱情。当然,最好不要见面。不然又是一部“真实的谎言”。(靠,4:54了,洗洗睡吧)
  
  2003-6-23
  
  唱K
  
  每次与好男好女聚会,我都郁闷无比。我无法跟“干干净净”的人待在一起。那不是我自在的“场”,如果你看过《欲望城市》,如果你留意过其中一节,四个单身女人去参加准妈妈派对备感失落,而后举办与之对抗的单身派对让准妈妈洋相百出,你就会知道,持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群体是如何相互鄙夷和挑衅。但在我的周围,在大多数时间里,好男好女是强势群体,并且他们相信自己掌握的才是真理。我不喜欢他们肆意张扬的“幸福”,不喜欢他们以身作则的“典范”,我为自己无法压迫他们,还要被他们挑衅地问以“你一个人生活不闷吗”,“跟很多男人混有意思吗”而感到愤怒。有时甚至想像,把“相爱”的“干净”的他和她,分别空投到世界著名的红灯区或淫乱集中营七天七夜,让“他”和“她”饱受侵犯,最后会痛不欲生还是悲极生乐?当然,这是恶毒的意淫罢了。道理就如“鲍比达”同志说的,大多数好男好女其实都设想过淫乱的生活,但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主要区别是,他们让这样的“生活”保留在想像里而不去经历它。我能做的是,身处不自在的“场”时尽量地让自己游离或者梦游,然后在自在的“场”像罂粟花绽放。这种分裂的生活处境是我不快乐的主要原因。练就逆来顺受的本领。
  
  2003-6-24
  
  长隆长隆
  
  明天去长隆,还过夜,写不了日记了。长隆是个有动物的地方,酒店里有对痴缠的白虎(据说是同性恋)。长隆长隆,心情很蓝。去年冬天,子夜,我对他说:我在大堂的酒吧,来不来。他说:好。他是一个长头发的男人,他坐在我的对面。“半年前,看到你的照片,就想跟你恋爱。”遮遮掩掩说了许多旁事后,我说了最想说的一句话。他笑。很晚了,我不想回酒店的房间。我走向门外。
  
  “去哪里?”
  
  “去动物园看看,走走,抽抽烟。”
  
  “我陪你去。”动物园打烊了。月黑风高。我跟他坐在动物园门外。聊天。他大学里搞过乐队,写过剧本,混过一些文艺女青年。我大学里搞过文学社,剃过光头,混过一些文艺男青年。他是南方少见的一株忧郁着快乐成活的树。他比我想像的单纯。风一阵阵从我的皮靴和七分灯笼裤之间的缝隙扫过。起了鸡皮疙瘩。但我没有与一尺之外的他拥抱取暖。
  
  时间一点点儿过去,我什么都没干。动物园里的鸟兽也没有叫。我们一起抽了许多烟,然后回去。直走到门口,他才问:“你不冷吗?”“不。”长隆的三天两夜,我溺在他的眼神里。他的眼睛真的很好看。最后一夜,从长隆回广州,车上有小电视可以放MTV,我们整车人都在唱歌。“我唱歌的时候最迷人。”后来他说。的确。他甚至可以把一首最通俗的流行歌曲唱出灵魂。我像一只初恋的惊弓之鸟,又充满哀愁的预感和羞涩的淫荡。我们都在思考。在爱情迷药和痛苦代价之间衡量。后来,发生了一夜情。后来,又在他家的沙发上做了一场爱。后来,我们通了很多电话,满城风雨。后来,他的女朋友离家出走了三次。后来,他完全消失。
  
  2003-6-27
  
  旱涝保收
  
  我过着很自得的生活,有一份可以把自己弄得好像很忙的工作,工作之余又有非常人性化的爱好--做爱,而且做爱对象有得选择,有得更换,资源充足,我不需要对他们负任何责任,也不需要付出感情,更不会对我造成干扰,像一张CD,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粒声不出。一个北京网情曾这样跟我说:我们都不缺做爱的人。但他有时会说:旱时旱死,涝时涝死。相比之下,我是旱涝保收。这点更让我自得得不得了。昨天回家困顿如牛,关了手机睡觉,一觉醒来已是子夜。忽然有电话进来,一个恋袜癖--喜欢女人穿着丝袜跟他做爱的男人。他问:“今晚有空吗?”
  
  “没有。”关了机。安心睡觉。中午醒来,发现又有条短信,是个画画的男人在凌晨一点半发来的。“真无聊,找你一次就关机。”鬼话,上次他也是凌晨找我做爱,为去他画室还是来我家商量半天。最后我说:既然你找我就得你出门。他醉熏熏来了。昨天还是星期四呢,就都蠢蠢欲动了,现在的人真疯狂。
  
  吃午饭时,恋袜癖又来预约:“今晚有空吗?”
  
  “没有。”
  
  “都安排满了啊?”
  
  “是啊!”
  
  “那什么时候有空啊?”
  
  “很久以后吧。我不告诉过你吗?我不喜欢重复。”
  
  上周六换了三双丝袜跟他做爱,新鲜有趣,可以写进专栏了。再做一次就变了很多余。我功利得很呢。本想过一个没有做爱负担的周末,意外发现家里的煤气用光了,真惨,今晚要冲冷水澡!就算有特殊人物来做爱也会麻烦得很!想想看,他在大汗淋漓呼呼哇哇之后,居然只能冲冷水,会中风的!莫名地悲凉起来,今晚似乎很有必要为了冲个热水澡去一个男人家做爱啊。就这样一个理由,让我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很久以前,还在大学三年级,我就经常为了能冲个舒服的热水澡在一个男人家过夜,我用了很多他的煤气,还穿他的睡衣吃他做的饭,还一夜三次做爱,还不需要跟他恋爱,幸福死了。那年冬天,我是我们宿舍过得最温暖的女生,因为,我经常能冲个热水澡。今晚,只要一个家里有热水的男人。旱涝也有不保收的时候。
  
  2003-6-29
  
  不怕出名不怕壮
  
  在我担心一朝木子美一生木子美的时候,我最最亲爱的网情赠我金玉良言:“不怕出名不怕壮。”昨夜,去了吧,并且不再抱那只猫。但是,酒过三巡,隔壁的某男碰了碰我的肩膀:“我们在玩一个游戏,输的人问你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我斜倚着门梁,做出骚不啦叽的姿势。“你、(顿号,似乎说出这个问题他需要很大勇气),你跟多少个男人Happy过?”“六十五。”我脱口而出,转身而去,帅极了。结果整桌男人都很PF我。
  
  酒又过三巡,我准备转移到画画的男人那一桌。但被隔壁桌的男人们拦截住。我无意关心他们的性生活,但既然他们口口声声说PF我的坦诚,我就得更真实。于是发生了富有意义的对话。
  
  “今晚你会跟我做爱吗?”
  
  “不会。我有心理障碍。”
  
  “为什么?”
  
  “你太有名了,我怕出名。而且每个跟你上床的男人下场都很惨。”
  
  “胡说。我还经常有被抛弃的感觉呢。你真的不想做爱吗?我不会把你写进专栏的。”
  
  “我不相信。”
  
  “你有什么值得写的吗?”
  
  “有。”
  
  “是什么?你包皮过长?”
  
  “是的,但我会在结婚前处理好。”
  
  “就算你包皮过长,我也可以不写你啊,这种个案以前就有过。”
  
  “我还是不相信。”
  
  “我觉得你身材不错,做爱也应该很棒,而且我向来认为做爱是最快捷地相互了解的方式,它会让我们很亲密很真实。”
  
  “我害怕真实。”
  
  “如果你不想做爱,我们就没必要聊天了。”
  
  “嗯,我不浪费你的时间。”
  
  其实不跟我上床也会很出名,会因为拒绝跟我上床而出名。我已经在博客上发现了他当夜回去写的日志。我们就相互吹捧吧。他称我为“牛比女子”,那我就称他为“包皮男人”吧。每个自律而自我保护的男人都有过长的包皮。
  谭竹,女,网名夜儿,已出版书十本,曾获重庆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及重庆文学艺术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重庆首届签约作家,重庆作家协会委员,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级研讨班学员
   作品被国内外文学网站转载,新浪网亦有多篇小说连载。
  主要作品有长篇:
   《盐骚》 《云顶寨》《少女日记》《聊也难受不聊也难受》《见也难受不见也难受》等
  个人网站:
  www.tanzhu.net(谭竹—夜儿夜语)
  如果说父亲对韩国人的警觉来自于那次的“逗你玩儿”事件,我对韩国的了解则多半来自上世纪70年代朝鲜的一些电影。那时中国人习惯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北朝鲜,称大韩民国为南韩。南韩当然联系着李承晚“匪帮”,而李承晚“匪帮”背后是“万恶的麦克阿瑟”。实际上,在1994年的5月,多数中国人对当代韩国和韩国人基本上是不了解的。
  在克里希那穆提众多出版物中,本书是唯一一本在他独自一人时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的言论,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
  
  不同于他以往作品的言词犀利,《最后的日记》以一种平和的语言,缓缓道出生活和生命的真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迎着朝露或者伴着晚霞,去山上散步,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中的万物,与它们融为一体,体悟它们的生存哲学。在那个远离喧嚣世俗、熙攘人群和世间丑陋交易的山谷里,橘树含苞待放,花香弥漫。在每篇日记的起始,你都能看见他用优美的笔调,描绘着这个山谷的美妙。而后,在这些自然生灵的启发下,他会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带领你一起进入思想的领域,思索生命的真谛以及死亡的真义。
  我要活着(尼娜日记1932-1937年)
  
  克格勃最新公开的档案中,一个名叫尼娜的女性“政治犯”在少女时期的日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日记显然被内务人民委员会仔细研究过,其中用来作为证据指控她有罪的文字都已被用红色的铅笔划出。她的父亲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受到迫害,不是经常被捕入狱就是被流放到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因此,尼娜偶尔会在日记中发泄自己的恼怒,日记中诸如此类的文字,都被当做了将她定罪的佐证……史书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严谨的概观,但是一册如尼娜日记般末经润色又坦诚的日记,却用生动的即时性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她曾经历的生活点滴。
  激情岁月:新华社女记者封存60年的日记
  
  本书是一本封存60年之久的日记。背景是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党中央确定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在全国抽调11万军队和2万名干部火速进入东北,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共产党的千军万马从浙江、山东、延安奔赴东北战场……
  《林黛玉笔记》是一部假托林黛玉口吻的日记体小说。此书以林黛玉为中心,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和描写了林黛玉从辞亲别乡到寄身于贾府后的所见所感,展示了她缠绵悱恻的情感世界和哀感顽艳的生命历程。语言清新流畅,浅近易懂,尤其心理描写细腻传神,真切感人,为清末民初文言爱情小说的代表作,在当时颇为畅销。
首页>> 文学论坛>>日记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