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夏天的黃昏時候。我們坐在小山頂上一個農傢門口的走廊上,瑞奇爾大娘在我們那一排下面,很恭敬地坐在臺階上——因為她是我們的女僕,而且是黑人。她的身材高大而壯實;雖然是六十歲了,眼睛可並不模糊,氣力也沒有衰退。她是個歡歡喜喜、精神飽滿的人,笑起來一點也不費勁,就和鳥兒叫那麽自然。這時候又像平常天黑以後一樣,她在炮火中了。這就是說,大傢毫不留情地拿她開玩笑,她也就以此為樂。她動輒就發出一陣又一陣的爽朗的笑聲,然後雙手蒙住臉坐着,笑得不可開交,渾身抖動,簡直喘不過氣來,無法表達她的高興。就在這種時候,我心裏忽然起了一個念頭,於是我說道:
“瑞奇爾大娘,你怎麽活了60年,從來沒什麽苦惱呢?”
她停止了抖動,歇了一會,沒有做聲。她回過頭來望着我說:
“剋先生,您當真這麽說嗎?”她的聲音裏連一點笑意都沒有。
這使我大為吃驚;同時也使我的態度和談話莊重了一些。我說:
“噢,我以為……我是說,我覺得……嗐,你簡直不可能有過什麽苦惱呀。我從來沒聽見你嘆過氣,也從來沒見過你眼睛裏不帶着笑。”
現在她差不多完全轉過臉來了,顯出十足的一本正經的神氣。
“我是不是有過苦惱?剋先生,我來跟您說,叫您自己去想吧。我是生在奴隸堆裏的;當奴隸的滋味我全知道,因為我自己就當過奴隸。嗐,先生,我的老漢——那就是我們當傢的——他對我很恩愛,脾氣也好,就跟您對您自己的太太那麽好。後來我們倆生了孩子——七個孩子——我們倆很愛他們這些孩子,就跟您愛您的孩子一樣。他們都是黑的,可是不管老天爺叫孩子們長得多麽黑,他們的娘可照樣愛他們,不肯把他們丟掉,不,隨你拿全世界什麽東西跟她換,她也不幹。
“唉,先生,我生長在弗吉尼那個老地方,可是我媽是在馬裏蘭長大的;哎呀,誰要是惹了她,她可真厲害!好傢夥!她就大吵大鬧一場!她發起脾氣來,她就老是愛說一句話。她把身子站得挺直,兩手攥着拳頭插在腰上,說:‘我要叫你們知道,老娘不是生在平常人傢,不能讓你們這些雜種開玩笑!我是老藍母雞的小雞,不含糊!’您知道嗎,那就是馬裏蘭生的人給他們自己的稱呼,他們對這個很得意哩。哈,她就是那麽說的。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因為她常說這句話,有一天我的小亨利把手腕子摔壞了,頭也碰破了,剛剛碰着腦門子頂上,當時黑鬼們沒有馬上就跑過來招呼他,她又駡開了。他們一回嘴,她馬上就站起來說:‘喂!’她說,‘我要叫你們這些黑鬼知道,老娘不是生在平常人傢,不能讓你們這些雜種開玩笑!我是老藍母雞的小雞,不含糊!’她就把廚房收拾完了,自己給這孩子捆上傷口。所以我讓人傢惹火了的時候,也說這句話。
“唉,後來我的老東傢說她破産了,她衹好把莊上的黑奴通通賣掉。我一聽說他們要把我們通通送到裏奇蒙去拍賣,啊,老天爺!我就知道那是怎麽回事!”
瑞奇爾大娘說得很起勁了,她就漸漸站起來,現在她高高地聳立在我們面前,星光襯托出她的黑影。
“他們給我們套上鏈子,把我們放在一個看臺上,就像這個臺階這麽高——二十來英尺——大夥兒就圍着臺子在下面站着,一堆一堆的人。他們就上來,把我們渾身打量,擰我們的胳臂,叫我們站起來走動,完了他們就說,‘這個太老,’或是‘這個瘸了腿,’再不就是‘這個沒多大用處。’後來他們就賣了我的老漢,把他帶走了,他們又來賣我的孩子們,把他們也帶走,我就哭起來;那個人就說,‘不許你哇啦哇啦地哭,’伸手就在我嘴上打了一巴掌。後來都賣完了,衹剩下我的小亨利,我就拼命把他抱在懷裏,抱得緊緊地,我就站起來說,‘你們要把他帶走可不行,’我說:‘誰動一動他,我就要誰的命!’我說。可是我的小亨利悄悄地說:‘我會逃跑,跑掉了我就去做工,給您贖身。’啊,老天爺保信這孩子,他老是這麽孝順!可是他們拉着他——他們拉着他,就是那些人幹的;可是我揪住他們的衣服,撕破了好些地方,還拿我的鏈子打他們的腦袋,他們也揍了我一頓,可是我不在乎。”
“唉,我老漢就那麽走了,還有我所有的孩子,七個孩子都走了——有六個我一直到今天都沒再看到一眼,算到上個復活節,已經是二十二年以前的事了。把我買到手的那個人是新百倫的,他就把我帶到那兒去。唉,就這麽一年又一年過去,後來打起仗來了。我的東傢他是個南方軍隊裏的上校,我是給他傢燒飯的。所以北方的隊伍把那個鎮打下來之後,他們通通跑掉了,把我丟在那兒,和別的那些黑人都在那幢大得要命的房子裏。所以那些北方隊伍的大軍官就搬進來住,他們問我願不願意給他們燒飯。‘天哪,那還有什麽說的,’我說,‘我是幹這行的呀。’”
“他們可不是那些芝麻大的小官兒,您知道,那都是些挺大挺大的軍官;他們高興叫那些小兵怎樣就得怎樣,真神氣!那個將軍他叫我當廚房的頭兒;他說,‘誰要是來給你搗亂,你就幹脆叫他滾蛋;你可別害怕,’他說;‘現在你是跟朋友們在一起了。’”
“那麽,我心裏想,要是我的小亨利找到機會開了小差,那他一定就會上北方去。所以有一天我就跑到那些大官兒們呆着的地方,大客廳裏,我就給他們請了個安,就像這樣,我就跑過去,給他們談到我的亨利,他們好好兒聽着我談這些心事,就好像我也是白人一樣;我又說:‘我來問問,是因為他要是跑掉了,到了北方,到了你們各位長官的地方,你們也許看見過他,那你們就可以告訴我,好讓我把他找回來;他很小,左手腕子上和腦門子頂上都有個疤。’這下子他們就顯得很難過;將軍說:‘他們給他弄走有多久了?’我說:‘十三年了。’這下將軍就說:‘他現在可不會再像那麽小——他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從前簡直沒想到過這個!我心裏老想着他還是那麽個小不點兒。從來沒想到過他會長大,長成個大人。可是現在我明白了。那些長官誰也沒碰見過他,所以他們也沒法幫我的忙。可是那些年裏,雖然我不知道,我的亨利可果然是跑到北方去了,去了好些年好些年,還成了剃頭匠,自己幹活。後來打起仗來了,他馬上就說:‘我剃頭剃夠了,’他說,‘我要去找我媽,除非她死了。’所以他就賣掉他的行頭,跑到招兵的地方去,給一個上校當聽差的;這下子他就跟着部隊到處打仗,好打聽他的老媽媽;是呀,真的,他就一會兒伺候這個軍官,一會兒伺候那個軍官,一直把整個南方各地都找遍了;可是你看,我一點兒也不知道這些。我怎麽會知道呢?”
“噢,有一天晚上,我們開了個士兵跳舞會,新百倫那兒當兵的常常開跳舞會,尋開心。他們就在我那廚房裏開,不知開過多少次,因為那屋子很大。您聽着,他們這麽幹,我可就不高興;因為我那地方是伺候軍官的,一有那些普通的丘八爺在我那廚房裏亂蹦亂跳,就叫我着急。可是我老是不管他們,完了就收拾收拾,我就那麽着;有時候他們惹得我生了氣,我就叫他們給我打掃廚房,我跟您說吧,真不含糊!
“噢,有一天晚上——那是星期五晚上——一下子來了一整排人,是從守衛這所房子的黑人衛隊裏調來的——這所房子是司令部,您知道——這下子我可勁頭來了!高興瘋了嗎?我簡直是痛快極了!我興頭很大地轉到這兒,轉到那兒;我簡直覺得渾身發癢,衹想叫他們帶着我跳起來。他們都在轉來轉去地跳舞!哎呀,他們玩得可真痛快!我也跟着越來越高興,越來越高興!後來過了不大一會兒,有那麽一個穿得很時髦的黑小夥子在屋子那邊跳着跳着過來了,他摟着一個黃皮丫頭跳;他們倆跳得直是轉、直是轉,真叫人看了像喝醉了酒那股勁兒;他們轉到我身邊的時候,他們就一會兒翹起這衹腿跳,一會兒又翹起那衹腿跳,還望着我那大紅頭巾直笑,跟我打趣,我就冒火說:‘滾你媽的蛋吧!——雜種!’那年輕人的臉色猛一下子有些變了,可是衹過了一會兒,後來他又笑起來,跟原先一樣。噢,就在這時候,來了幾個奏樂的黑人,那是樂隊裏的,他們這些人老是非擺架子不可似的。那天晚上他們剛起頭擺一下架子,我就跟他們搗蛋!他們笑了,這叫我更加冒火。別的黑人也大笑起來,這下子我心裏實在忍不住,我可真生氣了!我眼睛裏簡直冒出火來了!我就站得挺直,就像這樣——跟我現在這樣,差點兒碰着天花板——我攥着拳頭插在腰上,我說:‘喂!’我說:‘我要叫你們這些黑鬼知道,老娘不是生在平常人傢,不能讓你們這些雜種開玩笑!我是老藍母雞的小雞,不含糊!’這時候我就看見那個年輕人站住了,他瞪着眼睛,動也不動,好像是望着天花板,有什麽事忘掉了,想不起來的樣子。嗐,我就往他們黑鬼那邊衝過去——就這樣,像一個將軍的神氣——他們就在我前面逃跑,滾到門外去了。這個年輕人出去的時候,我聽見他跟另外一個黑人說,‘吉姆,’他說,‘你先走,請你告訴上尉,我大概要到早上八點鐘才能回來;我心裏有點事情,’他說:‘今晚上再也睡不着了。你先走,’他說,‘別管我吧。’”
“這時候大概是夜裏一點鐘。差不多七點的時候,我就起來給軍官們做早飯。我在火爐前面彎着腰——就像這樣,把您的腳就算是火爐吧——我拿右手把火爐的門打開了——就是這樣,把它這麽關上,就像我推您的腳一樣——我剛剛在手裏端着一盤熱面包,正要擡起頭來,我就看見一個黑臉蛋伸到我的臉下面來了,一雙眼睛往上盯住我的眼睛,就像我現在這樣從底下望着您的臉一樣;我就在那兒站着,一點也沒動彈!一個勁兒仔細看了又看;我手裏的盤子直發抖,猛一下子我就明白了!盤子掉在地下,我就抓住他的左手,把他的袖子往上推——就是這麽的,就像我推您的袖子一樣——我馬上又擡頭望着他的腦門子,把他的頭髮往上推,就像這樣,哈,我說:‘孩子!你要不是我的亨利,手腕子上哪來的這條痕,腦門子上哪來那個疤呀?謝天謝地,我又見到我的親人了!’”
“啊,沒什麽,剋先生——我真是從來沒什麽苦惱。可也沒什麽歡喜事兒!”
“瑞奇爾大娘,你怎麽活了60年,從來沒什麽苦惱呢?”
她停止了抖動,歇了一會,沒有做聲。她回過頭來望着我說:
“剋先生,您當真這麽說嗎?”她的聲音裏連一點笑意都沒有。
這使我大為吃驚;同時也使我的態度和談話莊重了一些。我說:
“噢,我以為……我是說,我覺得……嗐,你簡直不可能有過什麽苦惱呀。我從來沒聽見你嘆過氣,也從來沒見過你眼睛裏不帶着笑。”
現在她差不多完全轉過臉來了,顯出十足的一本正經的神氣。
“我是不是有過苦惱?剋先生,我來跟您說,叫您自己去想吧。我是生在奴隸堆裏的;當奴隸的滋味我全知道,因為我自己就當過奴隸。嗐,先生,我的老漢——那就是我們當傢的——他對我很恩愛,脾氣也好,就跟您對您自己的太太那麽好。後來我們倆生了孩子——七個孩子——我們倆很愛他們這些孩子,就跟您愛您的孩子一樣。他們都是黑的,可是不管老天爺叫孩子們長得多麽黑,他們的娘可照樣愛他們,不肯把他們丟掉,不,隨你拿全世界什麽東西跟她換,她也不幹。
“唉,先生,我生長在弗吉尼那個老地方,可是我媽是在馬裏蘭長大的;哎呀,誰要是惹了她,她可真厲害!好傢夥!她就大吵大鬧一場!她發起脾氣來,她就老是愛說一句話。她把身子站得挺直,兩手攥着拳頭插在腰上,說:‘我要叫你們知道,老娘不是生在平常人傢,不能讓你們這些雜種開玩笑!我是老藍母雞的小雞,不含糊!’您知道嗎,那就是馬裏蘭生的人給他們自己的稱呼,他們對這個很得意哩。哈,她就是那麽說的。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因為她常說這句話,有一天我的小亨利把手腕子摔壞了,頭也碰破了,剛剛碰着腦門子頂上,當時黑鬼們沒有馬上就跑過來招呼他,她又駡開了。他們一回嘴,她馬上就站起來說:‘喂!’她說,‘我要叫你們這些黑鬼知道,老娘不是生在平常人傢,不能讓你們這些雜種開玩笑!我是老藍母雞的小雞,不含糊!’她就把廚房收拾完了,自己給這孩子捆上傷口。所以我讓人傢惹火了的時候,也說這句話。
“唉,後來我的老東傢說她破産了,她衹好把莊上的黑奴通通賣掉。我一聽說他們要把我們通通送到裏奇蒙去拍賣,啊,老天爺!我就知道那是怎麽回事!”
瑞奇爾大娘說得很起勁了,她就漸漸站起來,現在她高高地聳立在我們面前,星光襯托出她的黑影。
“他們給我們套上鏈子,把我們放在一個看臺上,就像這個臺階這麽高——二十來英尺——大夥兒就圍着臺子在下面站着,一堆一堆的人。他們就上來,把我們渾身打量,擰我們的胳臂,叫我們站起來走動,完了他們就說,‘這個太老,’或是‘這個瘸了腿,’再不就是‘這個沒多大用處。’後來他們就賣了我的老漢,把他帶走了,他們又來賣我的孩子們,把他們也帶走,我就哭起來;那個人就說,‘不許你哇啦哇啦地哭,’伸手就在我嘴上打了一巴掌。後來都賣完了,衹剩下我的小亨利,我就拼命把他抱在懷裏,抱得緊緊地,我就站起來說,‘你們要把他帶走可不行,’我說:‘誰動一動他,我就要誰的命!’我說。可是我的小亨利悄悄地說:‘我會逃跑,跑掉了我就去做工,給您贖身。’啊,老天爺保信這孩子,他老是這麽孝順!可是他們拉着他——他們拉着他,就是那些人幹的;可是我揪住他們的衣服,撕破了好些地方,還拿我的鏈子打他們的腦袋,他們也揍了我一頓,可是我不在乎。”
“唉,我老漢就那麽走了,還有我所有的孩子,七個孩子都走了——有六個我一直到今天都沒再看到一眼,算到上個復活節,已經是二十二年以前的事了。把我買到手的那個人是新百倫的,他就把我帶到那兒去。唉,就這麽一年又一年過去,後來打起仗來了。我的東傢他是個南方軍隊裏的上校,我是給他傢燒飯的。所以北方的隊伍把那個鎮打下來之後,他們通通跑掉了,把我丟在那兒,和別的那些黑人都在那幢大得要命的房子裏。所以那些北方隊伍的大軍官就搬進來住,他們問我願不願意給他們燒飯。‘天哪,那還有什麽說的,’我說,‘我是幹這行的呀。’”
“他們可不是那些芝麻大的小官兒,您知道,那都是些挺大挺大的軍官;他們高興叫那些小兵怎樣就得怎樣,真神氣!那個將軍他叫我當廚房的頭兒;他說,‘誰要是來給你搗亂,你就幹脆叫他滾蛋;你可別害怕,’他說;‘現在你是跟朋友們在一起了。’”
“那麽,我心裏想,要是我的小亨利找到機會開了小差,那他一定就會上北方去。所以有一天我就跑到那些大官兒們呆着的地方,大客廳裏,我就給他們請了個安,就像這樣,我就跑過去,給他們談到我的亨利,他們好好兒聽着我談這些心事,就好像我也是白人一樣;我又說:‘我來問問,是因為他要是跑掉了,到了北方,到了你們各位長官的地方,你們也許看見過他,那你們就可以告訴我,好讓我把他找回來;他很小,左手腕子上和腦門子頂上都有個疤。’這下子他們就顯得很難過;將軍說:‘他們給他弄走有多久了?’我說:‘十三年了。’這下將軍就說:‘他現在可不會再像那麽小——他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從前簡直沒想到過這個!我心裏老想着他還是那麽個小不點兒。從來沒想到過他會長大,長成個大人。可是現在我明白了。那些長官誰也沒碰見過他,所以他們也沒法幫我的忙。可是那些年裏,雖然我不知道,我的亨利可果然是跑到北方去了,去了好些年好些年,還成了剃頭匠,自己幹活。後來打起仗來了,他馬上就說:‘我剃頭剃夠了,’他說,‘我要去找我媽,除非她死了。’所以他就賣掉他的行頭,跑到招兵的地方去,給一個上校當聽差的;這下子他就跟着部隊到處打仗,好打聽他的老媽媽;是呀,真的,他就一會兒伺候這個軍官,一會兒伺候那個軍官,一直把整個南方各地都找遍了;可是你看,我一點兒也不知道這些。我怎麽會知道呢?”
“噢,有一天晚上,我們開了個士兵跳舞會,新百倫那兒當兵的常常開跳舞會,尋開心。他們就在我那廚房裏開,不知開過多少次,因為那屋子很大。您聽着,他們這麽幹,我可就不高興;因為我那地方是伺候軍官的,一有那些普通的丘八爺在我那廚房裏亂蹦亂跳,就叫我着急。可是我老是不管他們,完了就收拾收拾,我就那麽着;有時候他們惹得我生了氣,我就叫他們給我打掃廚房,我跟您說吧,真不含糊!
“噢,有一天晚上——那是星期五晚上——一下子來了一整排人,是從守衛這所房子的黑人衛隊裏調來的——這所房子是司令部,您知道——這下子我可勁頭來了!高興瘋了嗎?我簡直是痛快極了!我興頭很大地轉到這兒,轉到那兒;我簡直覺得渾身發癢,衹想叫他們帶着我跳起來。他們都在轉來轉去地跳舞!哎呀,他們玩得可真痛快!我也跟着越來越高興,越來越高興!後來過了不大一會兒,有那麽一個穿得很時髦的黑小夥子在屋子那邊跳着跳着過來了,他摟着一個黃皮丫頭跳;他們倆跳得直是轉、直是轉,真叫人看了像喝醉了酒那股勁兒;他們轉到我身邊的時候,他們就一會兒翹起這衹腿跳,一會兒又翹起那衹腿跳,還望着我那大紅頭巾直笑,跟我打趣,我就冒火說:‘滾你媽的蛋吧!——雜種!’那年輕人的臉色猛一下子有些變了,可是衹過了一會兒,後來他又笑起來,跟原先一樣。噢,就在這時候,來了幾個奏樂的黑人,那是樂隊裏的,他們這些人老是非擺架子不可似的。那天晚上他們剛起頭擺一下架子,我就跟他們搗蛋!他們笑了,這叫我更加冒火。別的黑人也大笑起來,這下子我心裏實在忍不住,我可真生氣了!我眼睛裏簡直冒出火來了!我就站得挺直,就像這樣——跟我現在這樣,差點兒碰着天花板——我攥着拳頭插在腰上,我說:‘喂!’我說:‘我要叫你們這些黑鬼知道,老娘不是生在平常人傢,不能讓你們這些雜種開玩笑!我是老藍母雞的小雞,不含糊!’這時候我就看見那個年輕人站住了,他瞪着眼睛,動也不動,好像是望着天花板,有什麽事忘掉了,想不起來的樣子。嗐,我就往他們黑鬼那邊衝過去——就這樣,像一個將軍的神氣——他們就在我前面逃跑,滾到門外去了。這個年輕人出去的時候,我聽見他跟另外一個黑人說,‘吉姆,’他說,‘你先走,請你告訴上尉,我大概要到早上八點鐘才能回來;我心裏有點事情,’他說:‘今晚上再也睡不着了。你先走,’他說,‘別管我吧。’”
“這時候大概是夜裏一點鐘。差不多七點的時候,我就起來給軍官們做早飯。我在火爐前面彎着腰——就像這樣,把您的腳就算是火爐吧——我拿右手把火爐的門打開了——就是這樣,把它這麽關上,就像我推您的腳一樣——我剛剛在手裏端着一盤熱面包,正要擡起頭來,我就看見一個黑臉蛋伸到我的臉下面來了,一雙眼睛往上盯住我的眼睛,就像我現在這樣從底下望着您的臉一樣;我就在那兒站着,一點也沒動彈!一個勁兒仔細看了又看;我手裏的盤子直發抖,猛一下子我就明白了!盤子掉在地下,我就抓住他的左手,把他的袖子往上推——就是這麽的,就像我推您的袖子一樣——我馬上又擡頭望着他的腦門子,把他的頭髮往上推,就像這樣,哈,我說:‘孩子!你要不是我的亨利,手腕子上哪來的這條痕,腦門子上哪來那個疤呀?謝天謝地,我又見到我的親人了!’”
“啊,沒什麽,剋先生——我真是從來沒什麽苦惱。可也沒什麽歡喜事兒!”
馬剋·吐溫著作的《三萬元遺産》描寫的是:湖濱鎮薩拉丁·福斯特一傢意外得到遠方族叔的三萬元遺産。在這之前,一傢人相處和睦,省吃儉用,過着不算富裕但很充實的生活。但到了得到遺産之後,一傢人總想着這筆錢。他們想着該怎麽花,怎麽用這筆錢去賺錢。經過一係列的折騰,最終他們被這筆錢所纍,精神都有些失常,家庭關係不再和睦。就像薩利在最後時刻說的那樣:“飛來的不義之財是圈套,對我們沒有好處啊!”
Contents
THE $30,000 BEQUEST
A DOG’S TALE
WAS IT HEAVEN? OR HELL?
THE CALIFORNIAN’S TALE
A HELPLESS SITUATION
A TELEPHONIC CONVERSATION
EDWARD MILLS AND GEORGE BENTON: A TALE . . .
SAINT JOAN OF ARC
THE FIVE BOONS OF LIFE
THE FIRST WRITING-MACHINES
ITALIAN WITHOUT A MASTER
ITALIAN WITH GRAMMAR
A BURLESQUE BIOGRAPHY
GENERAL WASHINGTON’S NEGRO BODY-SERVANT . .
WIT INSPIRATIONS OF THE “TWO-YEAR-OLDS”
AN ENTERTAINING ARTICLE
A LETTER TO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AMENDED OBITUARIES
A MONUMENT TO ADAM
A HUMANE WORD FROM SAT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GUIDE OF THE CONVERSATION IN PORTUGUESE AND ENGLISH”
ADVICE TO LITTLE GIRLS
POST-MORTEM POETRY
A DECEPTION
THE DANGER OF LYING IN BED
PORTRAIT OF KING WILLIAM III
DOES THE RACE OF MAN LOVE A LORD?
EVE’S DIARY
THE INVALID’S STORY
THE CAPTAIN’S STORY
MARK TWAIN: A BIOGRAPHICAL SKETCH
IN MEMORIAM
THE BELATED RUSSIAN PASSPORT
TWO LITTLE TALES
_ DIPLOMATIC PAY AND CLOTHES
EXTRACTS FROM ADAM S DIARY
THE DEATH DISK
A DOUBLE-BARRELLED DETECTIVE STORY
Contents
THE $30,000 BEQUEST
A DOG’S TALE
WAS IT HEAVEN? OR HELL?
THE CALIFORNIAN’S TALE
A HELPLESS SITUATION
A TELEPHONIC CONVERSATION
EDWARD MILLS AND GEORGE BENTON: A TALE . . .
SAINT JOAN OF ARC
THE FIVE BOONS OF LIFE
THE FIRST WRITING-MACHINES
ITALIAN WITHOUT A MASTER
ITALIAN WITH GRAMMAR
A BURLESQUE BIOGRAPHY
GENERAL WASHINGTON’S NEGRO BODY-SERVANT . .
WIT INSPIRATIONS OF THE “TWO-YEAR-OLDS”
AN ENTERTAINING ARTICLE
A LETTER TO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AMENDED OBITUARIES
A MONUMENT TO ADAM
A HUMANE WORD FROM SAT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GUIDE OF THE CONVERSATION IN PORTUGUESE AND ENGLISH”
ADVICE TO LITTLE GIRLS
POST-MORTEM POETRY
A DECEPTION
THE DANGER OF LYING IN BED
PORTRAIT OF KING WILLIAM III
DOES THE RACE OF MAN LOVE A LORD?
EVE’S DIARY
THE INVALID’S STORY
THE CAPTAIN’S STORY
MARK TWAIN: A BIOGRAPHICAL SKETCH
IN MEMORIAM
THE BELATED RUSSIAN PASSPORT
TWO LITTLE TALES
_ DIPLOMATIC PAY AND CLOTHES
EXTRACTS FROM ADAM S DIARY
THE DEATH DISK
A DOUBLE-BARRELLED DETECTIVE STORY
1892年3月間,我在裏維埃拉區的門多涅①遊玩。在這個幽靜的地方,你可以單獨享受幾英裏外的蒙特卡洛和尼斯②所能和大傢共同享受的一切好處。這就是說,那兒有燦爛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和閃耀的、蔚藍的海,而沒有那煞風景的喧囂、擾攘,以及奇裝異服和浮華的炫耀。門多涅是個清靜、純樸、安閑而不講究排場的地方;闊人和浮華的人物都不到那兒去。我是說,一般而論,闊人是不到那兒去的。偶爾也會有闊人來,我不久就結識了其中的一位。我姑且把他叫做斯密士吧——這多少是有些替他保守秘密的意思。有一天,在英格蘭旅館裏,我們用第二道早餐的時候,他忽然大聲喊道:
①裏維埃拉區在法國東南、意大利西北,是地中海濱的休養和遊覽地區;門多涅是那裏的休養勝地之一。
②蒙特卡洛是法國東南地中海濱的摩納哥公國的著名賭城;尼斯是裏維埃拉區的另一休養勝地。
“快點!你註意看門裏出去的那個人。你仔細把他看清楚。”
“為什麽?”
“你知道他是誰嗎?”
“知道。你還沒有來,他就在這兒住過好幾天了。聽說他是裏昂一個很闊的綢緞廠老闆,現在年老不幹了。我看他簡直是孤單得很,因為他老是顯得那麽苦悶的樣子,無精打采,從不跟誰談談話。他的名字叫做席奧斐爾·麥格南。”
我以為這下子斯密士就要繼續說下去,把他對這位麥格南先生所表示的絶大興趣說出個所以然來。但是他卻沒有說什麽,反而轉入沉思,並且他經過幾分鐘之久,顯然把我和其他一切都完全忘到九霄雲外去了。他時而伸手搔一搔他那輕柔的白發,幫助他的思路,同時讓他的早餐冷掉也不管。後來他纔說:
“哎,忘了。我怎麽也想不起了。”
“想不起什麽事呀?”
“我說的是安徒生的一篇很妙的小故事。可是我把它忘了。這故事有一部分大致是這樣的:有個小孩,他有一隻養在籠子裏的小鳥,他很愛它,可是又不知道當心招呼它。這鳥兒唱出歌來,可是沒有人聽,沒有人理會;後來這個小把戲肚子也餓了,口也渴了,於是它的歌聲就變得凄涼而微弱,最後終於停止了——鳥兒死了。小孩過來一看,簡直傷心得要命,懊悔不及;他衹好含着傷心的眼淚,唉聲嘆氣地把他的夥伴們叫來,大傢懷着極深切的悲慟,給這小鳥兒舉行了隆重的葬儀,可是這些小傢夥可不知道並不光是孩子們讓詩人們餓死,然後花許多錢給他們辦喪事和立紀念碑,這些錢如果花在他們生前,那是足夠養活他們的,還可以讓他們過舒服日子哩。那麽……”
但是這時候我們的談話被打斷了。那天晚上十點鐘左右,我又碰到斯密士,他邀我上樓去,到他的會客室裏陪他抽煙,喝熱的蘇格蘭威士忌。那個房間是個很愜意的地方,裏面擺着舒適的椅子,裝着喜氣洋洋的燈,還有那壁爐裏和善可親的火,燃燒着幹硬的橄欖木柴。再加上外面那低沉的海濤澎湃聲,更使一切達到了美滿的境界。我們喝完了第二杯威士忌,談了許多隨意的、稱心的閑話之後,斯密士說:
“現在我們喝得興致很夠了——我正好趁此講一個希奇的故事,你正好聽我講。這事情是個保守了多年的秘密——這秘密衹有我和另外三個人知道;現在我可要拆穿這個西洋鏡了。你現在興致好嗎?”
“好極了。你往下說吧。”
下面就是他給我說的故事:
“多年以前,我是個年輕的畫傢——實在是個非常年輕的畫傢——我在法國的鄉村隨意漫遊,到處寫生,不久就和兩個可愛的法國青年湊到一起了,他們也和我於着一樣的事情。我們那股快活勁兒就像那股窮勁兒一樣,也可以說,那股窮勁兒就像那股快活勁兒一樣——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吧。剋勞德·弗雷爾和卡爾·包蘭日爾——這就是那兩個小夥子的名字;真是可愛的兩個小夥子,太可愛了,老是興致勃勃的,簡直就和貧窮開玩笑,不管風霜雨雪,日子老是過得怪有勁的。
“後來我們在一個布勒敦的鄉村裏,簡直窮得走投無路。碰巧有一個和我們一樣窮的畫傢把我們收留下來了,這下子可簡直是救了我們的命——法朗斯瓦·米勒①——”
①法朗斯瓦·米勒(1814-1875),法國著名畫傢,長於描繪農村生活。
“怎麽!就是那偉大的法朗斯瓦·米勒嗎?”
“偉大?那時候他也並不見得比我們偉大到哪兒去哩。就連在他自己那個村子裏,他也沒有什麽名氣。他簡直窮得不像話,除了蘿蔔,他就沒有什麽可以給我們吃的,並且連蘿蔔也有時候接不上氣。我們四個人成了忠實可靠、互相疼愛的朋友,簡直是難分難捨。我們在一起拼命地畫呀畫的,作品是越堆越多,越堆越多,可就是很難得賣掉一件。我們大夥兒過的日子真是痛快極了;可是,也實在可憐!我們有時候簡直是受活罪!
“我們就這樣熬過了兩年多點時光。最後有一天,剋勞德說:
“‘夥計們,我們已經山窮水盡了。你們明白不明白?——十足地山窮水盡。誰都不幹了②——簡直是大傢聯合起來給我們過不去哩。我把整個村子都跑遍了,結果就是我說的那樣。他們根本不肯再賒給我們一分錢的東西了,非叫我們先還清舊賬不可。’”
②原文struck,意思是“罷上”或“罷市”,這裏是說,誰都不肯賒賬。
“這可真叫我們垂頭喪氣。每個人都滿臉發白,一副狼狽相。這下子我們可知道自己的處境實在是糟糕透了。大傢很久沒有做聲。最後米勒嘆了一口氣說道:
“‘我也想不出什麽主意來——一籌莫展。夥計們,想個辦法吧。’”
“沒有回答,除非凄慘的沉默也可以叫做回答。卡爾站起來,神經緊張地來回走了一陣,然後說道:
“‘真是丟人!你看這些畫:一堆一堆的,都是些好畫,比得上歐洲任何一個人的作品——不管他是誰。是呀,並且還有許多閑逛的陌生人都是這麽說——反正意思總差不多是這樣。’”
“‘可就是不買,’米勒說。”
“‘那倒沒關係,反正他們這麽說了;而且這是真話。就看你那幅《晚禱》①吧!難道會有人對我說……’”
①《晚禱》是米勒的名畫之一。
“‘哼,卡爾——我那幅《晚禱》嗎!有人出過五法郎要買它。’”
“‘什麽時候?’”
“‘誰出這價錢?’”
“‘他在哪兒?’”
“‘你怎麽不答應他?’”
“‘得了——別這麽大夥兒一齊說話呀。我以為他會多出幾個錢——我覺得很有把握——看他那神氣是要多出的——所以我就討價八法郎。’”
“‘得——那麽後來呢?’”
“‘他說他再來找我。’”
“‘真是糟糕透頂!哎,法朗斯瓦——’”
“‘啊,我知道——我知道!不該那樣,我簡直是個大傻瓜。夥計們,我本意是很好的,你們也會承認這一點,我……’”
“‘嗐,那還用說,我們也明白,老天爺保佑你這好心腸的人吧;可是下次你可千萬別再這麽傻呀。’”
“‘我?我但願有人來拿一棵大白菜給我們換就好了——你瞧着吧!’”
“‘大白菜嗎!啊,別提這個——提起來真叫我淌口水。說點兒別的不那麽叫人難受的事情吧。’”
“‘夥計們,’卡爾說,‘難道這些畫沒有價值嗎?你們說呀。’”
“‘誰說沒價值!’”
“‘難道不是有很大很高的價值嗎?你們說吧。’”
“‘是呀。’”
“‘價值確實是大得很、高得很,如果能給它們安上一個鼎鼎大名的作者,那一定能賣到了不得的價錢。是不是這麽回事?’”
“‘當然是這樣的。誰也不會懷疑你這個說法。’”
“‘可是——我並不是開玩笑——究竟我這話對不對呀?’”
“‘嗐,那當然是不錯的——我們也並不是在開玩笑。可是那又怎麽樣?那又怎麽樣?那與我們有什麽相幹?’”
“‘我想這麽辦,夥計們——我們就給這些畫硬安上一個鼎鼎大名的畫傢的名字!’”
“活躍的談話停止了。大傢懷疑地轉過臉來望着卡爾。他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呢?上哪兒去藉來一個鼎鼎大名呢?叫誰去藉呢?”
卡爾坐下來,說道:
“‘現在我要提出一個一本正經的辦法來。我認為我們要想不進遊民收容所,就惟有走這條路,並且我還相信這是個十分有把握的辦法。我這個意見是以人類歷史上各色各樣的、早已是大傢公認的事實為根據的。我相信我這個計劃一定能使我們大夥兒都發財。’”
“‘發財!你簡直是發神經病。’”
“‘不,我可沒發神經病。’”
“‘哼,還說沒有!——你明明是發神經病了。你說怎麽叫做發財?’”
“‘每人十萬法郎吧。’”
“‘他的確是害神經病,我早就知道了。’”
“‘是呀,他是有神經病。卡爾,實在也是叫你窮得太難受了,所以就……’”
“‘卡爾,你應該吃個藥丸,馬上到床上去躺着。’”
“‘先拿綳帶給他捆上吧——捆上他的頭,然後……’”
“‘不對,捆上他的腳跟纔行;這幾個星期,他的腦子老在往腳底下墜,直想開小差哩——我已經看出來了。’”
“‘住嘴!’米勒裝出一副莊嚴的樣子說,‘且讓這孩子把他的話說完嘛。那麽,好吧——卡爾,把你的計劃說出來吧。究竟是怎麽個妙計?’”
“‘好吧,那麽,我先來個開場白,請你們註意人類歷史上這麽一個事實:那就是有許多藝術傢的才華都是一直到他們餓死了之後纔被人賞識的。這種事情發生的次數太多了,我簡直敢於根據它來創出一條定律。這個定律就是:每個無名的、沒人理會的藝術傢在他死後總會被人賞識,而且一定要等他死後纔行,那時候他的畫也就聲價百倍了。我的計劃是這樣:我們一定要抽簽——幾個人當中有一個要死去纔行。’”
“他的話說得滿不在乎,也完全出人意外,所以我們幾乎忘記驚跳起來。隨後,大傢又大聲叫嚷,紛紛提出辦法——治病的辦法——幫卡爾治他的腦子;可是他耐心地等着大傢這一場窮開心平靜下來,然後纔繼續說他的計劃:
“‘是呀,我們反正得死一個人,為的是救其餘的幾個——也救他自己。我們可以抽簽。抽中的一個就會一舉成名,我們大傢都會發財。好好兒聽着嘛,喂——好好兒聽着嘛;別插嘴——我敢說我並不是在這兒鬍說八道。我的主意是這樣的:在今後這三個月裏,被選定要死的那一位就拼命地畫,盡量積存畫稿——並不要正式的畫,不用!衹要畫些寫生的草稿就行,隨便弄些習作,沒有畫完的習作,隨便勾幾筆的習作也行,每張上面用彩色畫筆塗它幾下——當然是毫無意義的,反正總是他畫的,要題上作者的名字;每天畫它五十來張,每張上面都叫它帶上點兒特點或是派頭,讓人容易看出是他的作品……你們都知道,就是這些東西最能賣錢。在這位偉大畫傢去世之後,大傢就會出大得叫人不相信的價錢來替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搜購這些傑作;我們就給準備一大堆這樣的作品——一大堆!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其餘的人就要忙着給這位將死的畫傢拼命鼓吹,並且在巴黎和在那些商人身上下一番功夫——這是給那樁未來的事件做的準備功夫,知道吧;等到一切都佈置就緒,趁着熱火朝天的時候,我們就嚮他們突然宣佈畫傢的死訊,舉行一個熱鬧的喪禮。你們明白這個主意嗎?’”
“‘不一大明白;至少是還不十分……’”
“‘還不十分明白?這還不懂?那個人並不要真地死去;他衹要改名換姓,銷聲匿跡就行了;我們弄個假人一埋,大傢假裝哭一場,叫全世界的人也陪着哭吧。我……’”
“可是大傢根本沒有讓他把話說完。每個人都爆發出一陣歡呼,連聲稱妙;大傢都跳起來,在屋子裏蹦來蹦去,彼此互相擁抱,歡天喜地地表示感激和愉快。我們把這個偉大的計劃一連談了好幾個鐘頭,簡直連肚子都不覺得餓了。最後,一切詳細辦法都安排得很滿意了的時候,我們就舉行抽簽,結果選定了米勒——選定他死,這是照我們的說法。於是我們大傢把那些非到最後關頭捨不得拿出來的小東西——作紀念的小裝飾品之類——湊到一起,這些東西,衹有一個人到了無可奈何的時候,纔肯拿來作賭註,企圖一本萬利地發個財。我們把它們當掉,當來的錢勉強夠我們儉省地吃一頓告別的晚餐和早餐,衹留下了幾個法郎作出門的用度,還給米勒買了一點蘿蔔之類,夠他吃幾天的。
“第二天一清早,我們三個人剛吃完早飯就分途出發——當然是靠兩條腿嘍。每人都帶着十幾張米勒的小畫,打算把它們賣掉。卡爾朝着巴黎那邊走,他要到那兒去開始下一番功夫,替米勒把名聲鼓吹起來,好給後來的那個偉大的日子做好準備。剋勞德和我决定各走一條路,都到法國各地亂跑一場。”
“這以後,我們的遭遇之順利和痛快,真要叫你聽了大吃一驚。我走了兩天,纔開始於起來。我在一個大城市的郊外開始給一座別墅寫生——因為我看見別墅的主人站在樓上的陽臺上。於是他下來看我畫——我也料到了他會來。我畫得很快,故意吸引他的興趣。他偶爾不由自主地說一兩句稱贊的話,後來就越說越帶勁了,他簡直說我是一位大畫傢!”
我把畫筆擱下,伸手到皮包裏取出一張米勒的作品來,指着角上的簽名,怪得意地說:
“‘我想你當然認識這個嘍?嗨,他就是我的老師!所以你是應該懂得這一行的!’”
這位先生好像犯了什麽罪似的,顯得局促不安,沒有做聲。我很惋惜地說:
“‘你想必不是說連法朗斯瓦·米勒的簽名都認不出來吧!’”
“他當然是不認得那個簽名的;但是不管怎麽樣,他處在那樣窘的境地,居然讓我這麽輕輕放過,他是感激不盡的。他說:
“‘怎麽會認不出來!嗨,的確是米勒的嘛,一點也不錯!我剛纔也不知想什麽來着。現在我當然認出來了。’”
“隨後他就要買這張畫;可是我說我雖然不怎麽有錢,可也並沒有窮到那個地步。不過後來我還是讓他拿八百法郎買去了。”
“八百法郎!”
“是呀。米勒本來是情願拿它換一塊豬排的。不錯,我把那張小東西就換來了八百法郎。現在假如能花八萬法郎把它買回來,那我真是求之不得。可是這個時期早已過去了。我給那位先生的房子畫了一張很漂亮的畫,本想作價十法郎賣給他,可是因為我是那麽一位大畫傢的學生,這麽賤賣又不大像話,所以我就把這張畫賣了他一百法郎。我馬上從那個城裏把八百法郎匯給米勒,第二天又往別處出發。”
可是我不用再走路了——不用。我騎馬。從此以後,我一直都是騎馬的。我每天衹賣一張畫,决不打算賣兩張。我老是對買主說:
“‘我把米勒的畫賣掉,根本就是個大傻瓜,因為這位畫傢恐怕不能再活上三個月了,他死了之後,那就隨你出天大的價錢也別想買到他的畫了。’”
“我想方設法把這個消息盡量傳播出去,預先做好準備功夫,好叫大傢重視後來那場大事。”
“我們賣畫的計劃是應該歸功於我的——那是我出的主意。我們那天晚上商量我們的宣傳運動的時候,我就提出了這個辦法,三個人都同意先把它好好地試一試,决不輕易放棄這個主意,另試其他辦法。結果我們三個人都幹得很成功。我衹走了兩天路,剋勞德也走了兩天——我們倆都不願意叫米勒在離傢太近的地方出名,怕露馬腳——可是卡爾衹走了半天,這個精靈鬼。沒良心的壞蛋!從那以後,他到各處旅行的派頭簡直就像個公爵一樣。
“我們隨時和各地的地方報紙記者搭上關係,在報紙上發表消息;但是我們所發表的新聞並不是宣佈發現了一位新畫傢,而是故意裝成人人都知道法朗斯瓦·米勒的口氣;我們根本不提稱贊他的話,光是簡單報道一點關於這位‘名傢’的近況的消息——有時候說他病況好轉,有時又說沒有希望,不過老是含着兇多占少的意味。我們每次都把這類消息圖出來,寄給那些買過畫的人。”
“卡爾不久就到了巴黎,他幹脆就派頭十足地幹起來了。他結交了各報通訊記者,把米勒的情況報道到英國和整個歐洲去,連美國和世界各地,到處都報道過去了。”
“六個星期之後,我們三個在巴黎會了面,决定停止宣傳,也不再寫信叫米勒寄畫來了。這時候他已經轟動一時,一切都完全成熟了,所以我們覺得應該趁這時候馬上下手,以免錯過機會。於是我們就寫信給米勒,叫他到床上躺下,趕快餓瘦一點,因為我們希望他在十天之內‘死去’,如果來得及的話。”
“我們計算了一下,成績很不錯,三個人一共賣了八十五張畫和習作,得了六萬九千法郎。最後一張畫是卡爾賣出去的,價錢賣得最大。他把《晚禱》賣了兩千二百法郎。我們把他誇奬得好兇呀——可沒有想到後來會有一天,整個法國都搶着要把這張畫據為已有,居然會有一位無名人士花了五十五萬法郎的現款把它搶購去了。”
“那天晚上我們預備了香檳酒,舉行了慶祝勝利結束的晚餐,第二天剋勞德和我就收拾行李,回去招呼米勒度過他臨終的幾天,一面謝絶那些探聽消息的閑人,同時每天發出病況報告,寄到巴黎給卡爾拿去在幾大洲的報上發表,把消息報道給全世界關懷的人們。最後終於宣佈了噩耗,卡爾也及時趕回來幫忙料理最後的喪禮。
“你想必還記得吧,那次的出殯真是盛況空前,轟動全球,新舊世界①的上流人物都來參加了,大傢都表示哀悼。我們四個——還是那麽難分難捨的——擡着棺材,不讓別人幫忙。我們這麽做是很對的,因為棺材裏根本就衹裝着一個蠟做的假人,如果讓別人去擡,重量就成問題,難免要露馬腳。是的,我們當初曾經相親相愛地在一起共過患難的四個老朋友擡着棺……”
①當時新世界是指美洲,舊世界是指歐亞等洲。
“哪四個人?”
“我們四個嘛——米勒也幫忙擡着他自己的棺材哩。不用說,是化裝的。化裝成一位親戚——一位遠房的親戚。”
“妙不可言!”
“我可是說的真話,那還不是一樣嗎。嗐,你還記得他的畫賣價怎麽往上漲吧。錢嗎?我們簡直不知如何處置纔好,現在巴黎還有一個人收藏着七十張米勒的畫。他給了我們二百萬法郎買去的。至於我們當初在路上那六個星期裏米勒趕出來的那許許多多的寫生和習作呢,哈,你聽聽我們現在賣的價錢簡直會大吃一驚——並且那還得我們願意賣的時候纔行!”
“這真是個希奇的故事,簡直希奇透了!”
“是呀——可以那麽說。”
“米勒後來究竟怎麽樣呢?”
“你能保守秘密嗎?”
“可以。
“你記得今天在餐廳裏我叫你註意看的那個人嗎?那就是法朗斯瓦·米勒。”
“‘我的天哪,原來——’”
“如此!是呀,總算這一次他們沒有把一個天才餓死,然後把他應得的報酬裝到別人的荷包裏去。這一隻能唱的鳥兒可沒有白唱一陣,沒有人聽,衹落得死了之後的一場無謂的盛大喪禮。我們原來是等着遭這種命運的哩。”
①裏維埃拉區在法國東南、意大利西北,是地中海濱的休養和遊覽地區;門多涅是那裏的休養勝地之一。
②蒙特卡洛是法國東南地中海濱的摩納哥公國的著名賭城;尼斯是裏維埃拉區的另一休養勝地。
“快點!你註意看門裏出去的那個人。你仔細把他看清楚。”
“為什麽?”
“你知道他是誰嗎?”
“知道。你還沒有來,他就在這兒住過好幾天了。聽說他是裏昂一個很闊的綢緞廠老闆,現在年老不幹了。我看他簡直是孤單得很,因為他老是顯得那麽苦悶的樣子,無精打采,從不跟誰談談話。他的名字叫做席奧斐爾·麥格南。”
我以為這下子斯密士就要繼續說下去,把他對這位麥格南先生所表示的絶大興趣說出個所以然來。但是他卻沒有說什麽,反而轉入沉思,並且他經過幾分鐘之久,顯然把我和其他一切都完全忘到九霄雲外去了。他時而伸手搔一搔他那輕柔的白發,幫助他的思路,同時讓他的早餐冷掉也不管。後來他纔說:
“哎,忘了。我怎麽也想不起了。”
“想不起什麽事呀?”
“我說的是安徒生的一篇很妙的小故事。可是我把它忘了。這故事有一部分大致是這樣的:有個小孩,他有一隻養在籠子裏的小鳥,他很愛它,可是又不知道當心招呼它。這鳥兒唱出歌來,可是沒有人聽,沒有人理會;後來這個小把戲肚子也餓了,口也渴了,於是它的歌聲就變得凄涼而微弱,最後終於停止了——鳥兒死了。小孩過來一看,簡直傷心得要命,懊悔不及;他衹好含着傷心的眼淚,唉聲嘆氣地把他的夥伴們叫來,大傢懷着極深切的悲慟,給這小鳥兒舉行了隆重的葬儀,可是這些小傢夥可不知道並不光是孩子們讓詩人們餓死,然後花許多錢給他們辦喪事和立紀念碑,這些錢如果花在他們生前,那是足夠養活他們的,還可以讓他們過舒服日子哩。那麽……”
但是這時候我們的談話被打斷了。那天晚上十點鐘左右,我又碰到斯密士,他邀我上樓去,到他的會客室裏陪他抽煙,喝熱的蘇格蘭威士忌。那個房間是個很愜意的地方,裏面擺着舒適的椅子,裝着喜氣洋洋的燈,還有那壁爐裏和善可親的火,燃燒着幹硬的橄欖木柴。再加上外面那低沉的海濤澎湃聲,更使一切達到了美滿的境界。我們喝完了第二杯威士忌,談了許多隨意的、稱心的閑話之後,斯密士說:
“現在我們喝得興致很夠了——我正好趁此講一個希奇的故事,你正好聽我講。這事情是個保守了多年的秘密——這秘密衹有我和另外三個人知道;現在我可要拆穿這個西洋鏡了。你現在興致好嗎?”
“好極了。你往下說吧。”
下面就是他給我說的故事:
“多年以前,我是個年輕的畫傢——實在是個非常年輕的畫傢——我在法國的鄉村隨意漫遊,到處寫生,不久就和兩個可愛的法國青年湊到一起了,他們也和我於着一樣的事情。我們那股快活勁兒就像那股窮勁兒一樣,也可以說,那股窮勁兒就像那股快活勁兒一樣——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吧。剋勞德·弗雷爾和卡爾·包蘭日爾——這就是那兩個小夥子的名字;真是可愛的兩個小夥子,太可愛了,老是興致勃勃的,簡直就和貧窮開玩笑,不管風霜雨雪,日子老是過得怪有勁的。
“後來我們在一個布勒敦的鄉村裏,簡直窮得走投無路。碰巧有一個和我們一樣窮的畫傢把我們收留下來了,這下子可簡直是救了我們的命——法朗斯瓦·米勒①——”
①法朗斯瓦·米勒(1814-1875),法國著名畫傢,長於描繪農村生活。
“怎麽!就是那偉大的法朗斯瓦·米勒嗎?”
“偉大?那時候他也並不見得比我們偉大到哪兒去哩。就連在他自己那個村子裏,他也沒有什麽名氣。他簡直窮得不像話,除了蘿蔔,他就沒有什麽可以給我們吃的,並且連蘿蔔也有時候接不上氣。我們四個人成了忠實可靠、互相疼愛的朋友,簡直是難分難捨。我們在一起拼命地畫呀畫的,作品是越堆越多,越堆越多,可就是很難得賣掉一件。我們大夥兒過的日子真是痛快極了;可是,也實在可憐!我們有時候簡直是受活罪!
“我們就這樣熬過了兩年多點時光。最後有一天,剋勞德說:
“‘夥計們,我們已經山窮水盡了。你們明白不明白?——十足地山窮水盡。誰都不幹了②——簡直是大傢聯合起來給我們過不去哩。我把整個村子都跑遍了,結果就是我說的那樣。他們根本不肯再賒給我們一分錢的東西了,非叫我們先還清舊賬不可。’”
②原文struck,意思是“罷上”或“罷市”,這裏是說,誰都不肯賒賬。
“這可真叫我們垂頭喪氣。每個人都滿臉發白,一副狼狽相。這下子我們可知道自己的處境實在是糟糕透了。大傢很久沒有做聲。最後米勒嘆了一口氣說道:
“‘我也想不出什麽主意來——一籌莫展。夥計們,想個辦法吧。’”
“沒有回答,除非凄慘的沉默也可以叫做回答。卡爾站起來,神經緊張地來回走了一陣,然後說道:
“‘真是丟人!你看這些畫:一堆一堆的,都是些好畫,比得上歐洲任何一個人的作品——不管他是誰。是呀,並且還有許多閑逛的陌生人都是這麽說——反正意思總差不多是這樣。’”
“‘可就是不買,’米勒說。”
“‘那倒沒關係,反正他們這麽說了;而且這是真話。就看你那幅《晚禱》①吧!難道會有人對我說……’”
①《晚禱》是米勒的名畫之一。
“‘哼,卡爾——我那幅《晚禱》嗎!有人出過五法郎要買它。’”
“‘什麽時候?’”
“‘誰出這價錢?’”
“‘他在哪兒?’”
“‘你怎麽不答應他?’”
“‘得了——別這麽大夥兒一齊說話呀。我以為他會多出幾個錢——我覺得很有把握——看他那神氣是要多出的——所以我就討價八法郎。’”
“‘得——那麽後來呢?’”
“‘他說他再來找我。’”
“‘真是糟糕透頂!哎,法朗斯瓦——’”
“‘啊,我知道——我知道!不該那樣,我簡直是個大傻瓜。夥計們,我本意是很好的,你們也會承認這一點,我……’”
“‘嗐,那還用說,我們也明白,老天爺保佑你這好心腸的人吧;可是下次你可千萬別再這麽傻呀。’”
“‘我?我但願有人來拿一棵大白菜給我們換就好了——你瞧着吧!’”
“‘大白菜嗎!啊,別提這個——提起來真叫我淌口水。說點兒別的不那麽叫人難受的事情吧。’”
“‘夥計們,’卡爾說,‘難道這些畫沒有價值嗎?你們說呀。’”
“‘誰說沒價值!’”
“‘難道不是有很大很高的價值嗎?你們說吧。’”
“‘是呀。’”
“‘價值確實是大得很、高得很,如果能給它們安上一個鼎鼎大名的作者,那一定能賣到了不得的價錢。是不是這麽回事?’”
“‘當然是這樣的。誰也不會懷疑你這個說法。’”
“‘可是——我並不是開玩笑——究竟我這話對不對呀?’”
“‘嗐,那當然是不錯的——我們也並不是在開玩笑。可是那又怎麽樣?那又怎麽樣?那與我們有什麽相幹?’”
“‘我想這麽辦,夥計們——我們就給這些畫硬安上一個鼎鼎大名的畫傢的名字!’”
“活躍的談話停止了。大傢懷疑地轉過臉來望着卡爾。他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呢?上哪兒去藉來一個鼎鼎大名呢?叫誰去藉呢?”
卡爾坐下來,說道:
“‘現在我要提出一個一本正經的辦法來。我認為我們要想不進遊民收容所,就惟有走這條路,並且我還相信這是個十分有把握的辦法。我這個意見是以人類歷史上各色各樣的、早已是大傢公認的事實為根據的。我相信我這個計劃一定能使我們大夥兒都發財。’”
“‘發財!你簡直是發神經病。’”
“‘不,我可沒發神經病。’”
“‘哼,還說沒有!——你明明是發神經病了。你說怎麽叫做發財?’”
“‘每人十萬法郎吧。’”
“‘他的確是害神經病,我早就知道了。’”
“‘是呀,他是有神經病。卡爾,實在也是叫你窮得太難受了,所以就……’”
“‘卡爾,你應該吃個藥丸,馬上到床上去躺着。’”
“‘先拿綳帶給他捆上吧——捆上他的頭,然後……’”
“‘不對,捆上他的腳跟纔行;這幾個星期,他的腦子老在往腳底下墜,直想開小差哩——我已經看出來了。’”
“‘住嘴!’米勒裝出一副莊嚴的樣子說,‘且讓這孩子把他的話說完嘛。那麽,好吧——卡爾,把你的計劃說出來吧。究竟是怎麽個妙計?’”
“‘好吧,那麽,我先來個開場白,請你們註意人類歷史上這麽一個事實:那就是有許多藝術傢的才華都是一直到他們餓死了之後纔被人賞識的。這種事情發生的次數太多了,我簡直敢於根據它來創出一條定律。這個定律就是:每個無名的、沒人理會的藝術傢在他死後總會被人賞識,而且一定要等他死後纔行,那時候他的畫也就聲價百倍了。我的計劃是這樣:我們一定要抽簽——幾個人當中有一個要死去纔行。’”
“他的話說得滿不在乎,也完全出人意外,所以我們幾乎忘記驚跳起來。隨後,大傢又大聲叫嚷,紛紛提出辦法——治病的辦法——幫卡爾治他的腦子;可是他耐心地等着大傢這一場窮開心平靜下來,然後纔繼續說他的計劃:
“‘是呀,我們反正得死一個人,為的是救其餘的幾個——也救他自己。我們可以抽簽。抽中的一個就會一舉成名,我們大傢都會發財。好好兒聽着嘛,喂——好好兒聽着嘛;別插嘴——我敢說我並不是在這兒鬍說八道。我的主意是這樣的:在今後這三個月裏,被選定要死的那一位就拼命地畫,盡量積存畫稿——並不要正式的畫,不用!衹要畫些寫生的草稿就行,隨便弄些習作,沒有畫完的習作,隨便勾幾筆的習作也行,每張上面用彩色畫筆塗它幾下——當然是毫無意義的,反正總是他畫的,要題上作者的名字;每天畫它五十來張,每張上面都叫它帶上點兒特點或是派頭,讓人容易看出是他的作品……你們都知道,就是這些東西最能賣錢。在這位偉大畫傢去世之後,大傢就會出大得叫人不相信的價錢來替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搜購這些傑作;我們就給準備一大堆這樣的作品——一大堆!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其餘的人就要忙着給這位將死的畫傢拼命鼓吹,並且在巴黎和在那些商人身上下一番功夫——這是給那樁未來的事件做的準備功夫,知道吧;等到一切都佈置就緒,趁着熱火朝天的時候,我們就嚮他們突然宣佈畫傢的死訊,舉行一個熱鬧的喪禮。你們明白這個主意嗎?’”
“‘不一大明白;至少是還不十分……’”
“‘還不十分明白?這還不懂?那個人並不要真地死去;他衹要改名換姓,銷聲匿跡就行了;我們弄個假人一埋,大傢假裝哭一場,叫全世界的人也陪着哭吧。我……’”
“可是大傢根本沒有讓他把話說完。每個人都爆發出一陣歡呼,連聲稱妙;大傢都跳起來,在屋子裏蹦來蹦去,彼此互相擁抱,歡天喜地地表示感激和愉快。我們把這個偉大的計劃一連談了好幾個鐘頭,簡直連肚子都不覺得餓了。最後,一切詳細辦法都安排得很滿意了的時候,我們就舉行抽簽,結果選定了米勒——選定他死,這是照我們的說法。於是我們大傢把那些非到最後關頭捨不得拿出來的小東西——作紀念的小裝飾品之類——湊到一起,這些東西,衹有一個人到了無可奈何的時候,纔肯拿來作賭註,企圖一本萬利地發個財。我們把它們當掉,當來的錢勉強夠我們儉省地吃一頓告別的晚餐和早餐,衹留下了幾個法郎作出門的用度,還給米勒買了一點蘿蔔之類,夠他吃幾天的。
“第二天一清早,我們三個人剛吃完早飯就分途出發——當然是靠兩條腿嘍。每人都帶着十幾張米勒的小畫,打算把它們賣掉。卡爾朝着巴黎那邊走,他要到那兒去開始下一番功夫,替米勒把名聲鼓吹起來,好給後來的那個偉大的日子做好準備。剋勞德和我决定各走一條路,都到法國各地亂跑一場。”
“這以後,我們的遭遇之順利和痛快,真要叫你聽了大吃一驚。我走了兩天,纔開始於起來。我在一個大城市的郊外開始給一座別墅寫生——因為我看見別墅的主人站在樓上的陽臺上。於是他下來看我畫——我也料到了他會來。我畫得很快,故意吸引他的興趣。他偶爾不由自主地說一兩句稱贊的話,後來就越說越帶勁了,他簡直說我是一位大畫傢!”
我把畫筆擱下,伸手到皮包裏取出一張米勒的作品來,指着角上的簽名,怪得意地說:
“‘我想你當然認識這個嘍?嗨,他就是我的老師!所以你是應該懂得這一行的!’”
這位先生好像犯了什麽罪似的,顯得局促不安,沒有做聲。我很惋惜地說:
“‘你想必不是說連法朗斯瓦·米勒的簽名都認不出來吧!’”
“他當然是不認得那個簽名的;但是不管怎麽樣,他處在那樣窘的境地,居然讓我這麽輕輕放過,他是感激不盡的。他說:
“‘怎麽會認不出來!嗨,的確是米勒的嘛,一點也不錯!我剛纔也不知想什麽來着。現在我當然認出來了。’”
“隨後他就要買這張畫;可是我說我雖然不怎麽有錢,可也並沒有窮到那個地步。不過後來我還是讓他拿八百法郎買去了。”
“八百法郎!”
“是呀。米勒本來是情願拿它換一塊豬排的。不錯,我把那張小東西就換來了八百法郎。現在假如能花八萬法郎把它買回來,那我真是求之不得。可是這個時期早已過去了。我給那位先生的房子畫了一張很漂亮的畫,本想作價十法郎賣給他,可是因為我是那麽一位大畫傢的學生,這麽賤賣又不大像話,所以我就把這張畫賣了他一百法郎。我馬上從那個城裏把八百法郎匯給米勒,第二天又往別處出發。”
可是我不用再走路了——不用。我騎馬。從此以後,我一直都是騎馬的。我每天衹賣一張畫,决不打算賣兩張。我老是對買主說:
“‘我把米勒的畫賣掉,根本就是個大傻瓜,因為這位畫傢恐怕不能再活上三個月了,他死了之後,那就隨你出天大的價錢也別想買到他的畫了。’”
“我想方設法把這個消息盡量傳播出去,預先做好準備功夫,好叫大傢重視後來那場大事。”
“我們賣畫的計劃是應該歸功於我的——那是我出的主意。我們那天晚上商量我們的宣傳運動的時候,我就提出了這個辦法,三個人都同意先把它好好地試一試,决不輕易放棄這個主意,另試其他辦法。結果我們三個人都幹得很成功。我衹走了兩天路,剋勞德也走了兩天——我們倆都不願意叫米勒在離傢太近的地方出名,怕露馬腳——可是卡爾衹走了半天,這個精靈鬼。沒良心的壞蛋!從那以後,他到各處旅行的派頭簡直就像個公爵一樣。
“我們隨時和各地的地方報紙記者搭上關係,在報紙上發表消息;但是我們所發表的新聞並不是宣佈發現了一位新畫傢,而是故意裝成人人都知道法朗斯瓦·米勒的口氣;我們根本不提稱贊他的話,光是簡單報道一點關於這位‘名傢’的近況的消息——有時候說他病況好轉,有時又說沒有希望,不過老是含着兇多占少的意味。我們每次都把這類消息圖出來,寄給那些買過畫的人。”
“卡爾不久就到了巴黎,他幹脆就派頭十足地幹起來了。他結交了各報通訊記者,把米勒的情況報道到英國和整個歐洲去,連美國和世界各地,到處都報道過去了。”
“六個星期之後,我們三個在巴黎會了面,决定停止宣傳,也不再寫信叫米勒寄畫來了。這時候他已經轟動一時,一切都完全成熟了,所以我們覺得應該趁這時候馬上下手,以免錯過機會。於是我們就寫信給米勒,叫他到床上躺下,趕快餓瘦一點,因為我們希望他在十天之內‘死去’,如果來得及的話。”
“我們計算了一下,成績很不錯,三個人一共賣了八十五張畫和習作,得了六萬九千法郎。最後一張畫是卡爾賣出去的,價錢賣得最大。他把《晚禱》賣了兩千二百法郎。我們把他誇奬得好兇呀——可沒有想到後來會有一天,整個法國都搶着要把這張畫據為已有,居然會有一位無名人士花了五十五萬法郎的現款把它搶購去了。”
“那天晚上我們預備了香檳酒,舉行了慶祝勝利結束的晚餐,第二天剋勞德和我就收拾行李,回去招呼米勒度過他臨終的幾天,一面謝絶那些探聽消息的閑人,同時每天發出病況報告,寄到巴黎給卡爾拿去在幾大洲的報上發表,把消息報道給全世界關懷的人們。最後終於宣佈了噩耗,卡爾也及時趕回來幫忙料理最後的喪禮。
“你想必還記得吧,那次的出殯真是盛況空前,轟動全球,新舊世界①的上流人物都來參加了,大傢都表示哀悼。我們四個——還是那麽難分難捨的——擡着棺材,不讓別人幫忙。我們這麽做是很對的,因為棺材裏根本就衹裝着一個蠟做的假人,如果讓別人去擡,重量就成問題,難免要露馬腳。是的,我們當初曾經相親相愛地在一起共過患難的四個老朋友擡着棺……”
①當時新世界是指美洲,舊世界是指歐亞等洲。
“哪四個人?”
“我們四個嘛——米勒也幫忙擡着他自己的棺材哩。不用說,是化裝的。化裝成一位親戚——一位遠房的親戚。”
“妙不可言!”
“我可是說的真話,那還不是一樣嗎。嗐,你還記得他的畫賣價怎麽往上漲吧。錢嗎?我們簡直不知如何處置纔好,現在巴黎還有一個人收藏着七十張米勒的畫。他給了我們二百萬法郎買去的。至於我們當初在路上那六個星期裏米勒趕出來的那許許多多的寫生和習作呢,哈,你聽聽我們現在賣的價錢簡直會大吃一驚——並且那還得我們願意賣的時候纔行!”
“這真是個希奇的故事,簡直希奇透了!”
“是呀——可以那麽說。”
“米勒後來究竟怎麽樣呢?”
“你能保守秘密嗎?”
“可以。
“你記得今天在餐廳裏我叫你註意看的那個人嗎?那就是法朗斯瓦·米勒。”
“‘我的天哪,原來——’”
“如此!是呀,總算這一次他們沒有把一個天才餓死,然後把他應得的報酬裝到別人的荷包裏去。這一隻能唱的鳥兒可沒有白唱一陣,沒有人聽,衹落得死了之後的一場無謂的盛大喪禮。我們原來是等着遭這種命運的哩。”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達尼斯勞斯河找礦。我手拿着鶴嘴鋤,帶着淘盤,背着號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處,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總想着找到礦藏發筆大財,卻總是一無所獲。這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區,樹木蔥蘢,氣候溫和,景色宜人。很多年前,這兒人煙稠密,而現在,人們早已消失殆盡了,富有魅力的極樂園成了一個荒涼冷僻的地方。他們把地層表面給挖了個遍,然後就離開了這裏。有一處,一度是個繁忙熱鬧的小城市,有過幾傢銀行,幾傢報紙和幾支,還有過一位市長和衆多的市政參議員。可是現在;除了廣袤無垠的緑色草皮之外,一無所有,甚至看不見人類生命曾在這裏出現過的最微小的跡象。這片荒原一直延伸到塔特爾鎮。在那一帶附近的鄉間,沿着那些布滿塵土的道路,不時可以看到一些極為漂亮的小村捨,外表整潔舒適,像蛛網一樣密密麻麻的藤蔓,像雪一樣濃厚茂密的玫瑰遮掩了小屋的門窗。這是一些荒廢了的住宅,很多年前,那些遭到失敗、灰心喪氣的家庭遺棄了它們,因為這些房屋既賣不出去也送不出去。走上半小時的路程,時而會發現一些用圓木搭建起來的孤寂的小木屋,這是在最早的淘金時代由第一批淘金人修建的,他們是建造小村捨的那些人的前輩。偶爾,這些小木屋仍然有人居住。那麽,你就可以斷定這居住者就是當初建造這個小木屋的拓荒人;你還能斷定他之所以住在那兒的原因——雖然他曾有機會回到家乡,回到州裏去過好日子,但是他不願回去,而寧願丟棄財産,他感到羞恥,於是决定與所有的親人朋友斷絶往來,好像他已經死去似的。那年月,加利福尼亞附近散居着許許多多這樣的活死人——這些可憐的人,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四十歲就白發斑斑,未老先衰。隱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衹有悔恨和渴望——悔恨自己虛度的年華,渴望遠離塵囂,徹底與世隔絶。
這是一片孤寂荒蕪的土地!除了使人昏昏欲睡的昆蟲的嗡嗡聲,遼闊的草地和樹林靜寂安寧,別無聲息;杳無人煙,獸類絶跡;任什麽也不能使你打起精神,使你覺得活着是件樂事。因此,在一天過了正午不久,當我終於發現一個人的時候,我油然生出一種感激之情,精神極為振奮、這是一個四十五歲左右的男人,他正站在一間覆蓋着玫瑰花的小巧舒適的村捨門旁。這是那種我已提到過的村捨,不過,這一間可沒有被遺棄的樣子;它的外觀表明有人住在裏面,而且它還受到主人的寵愛,關心和照料。它的前院也同樣受到如此厚待,這是一個花園;繁茂的鮮花正盛開着,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當然,我受到了主人的邀請,主人叫我不要客氣——這是鄉下的慣例。
走進這樣一個房間真使人身心愉悅。好幾個星期以來,我日日夜夜和礦工們的小木屋打交道,熟悉了屋裏的一切——骯髒的地板,從來不疊被子的床鋪,錫盤錫杯,鹹豬肉,蠶豆和濃咖啡,屋內別無裝飾,衹有一些從東部帶插圖的出版物中取下來的描繪戰爭的圖片釘在木頭墻上。那是一種艱苦的,凄涼的生活,沒有歡樂,人人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這裏,卻是一個溫暖舒適的棲息之地,它能讓人疲倦的雙眼得到休憩,能使人的某種天性得以更新。在長時間的禁食之後,當藝術品呈現在面前,這種天性認識到它一直處於無意識的饑餓之中,而現在找到了營養滋補品,而不論這些藝術品可能是怎樣低劣,怎樣樸素。我不能相信一塊殘缺的地毯會使我的感官得到如此愉快的享受,如此心滿意足;或者說,我沒有想到,房間裏的一切會給我的靈魂以這樣的慰藉:那糊墻紙,那些帶框的版畫,鋪在沙發的扶手和靠背上的色彩鮮豔的小墊布和臺燈座下的襯墊,幾把溫莎時代的細骨靠椅,還有陳列着海貝、書籍和瓷花瓶的鋥光透亮的古董架,以及那種隨意擱置物品的細巧方法和風格,它們是女人的手在幹活的痕跡,你見了不會經意,而一旦拿走,你立刻又會懷念個已。我內心的快樂從我的臉上表現出來,那男人見了很是歡喜;因為這快樂是這樣顯而易見,以致他就像我們已經談到過這個話題似的答道:
“都是她弄的,”他愛撫地說,“都是她親手弄的——全都是。”他嚮屋子瞥了一眼,眼裏充滿了深情的崇拜。畫框上方,懸挂着一種柔軟的日本織物,女人們看似隨意,實為精心地用它來裝飾。那男人註意到它不太整齊,他小心翼翼地把它重新整理好,然後退後幾步觀察整理的效果,這樣反復了好幾次,直到他完全滿意。他用手掌把它輕輕地拍打了最後兩下,說:“她總是這樣弄的。你說不出它正好差點兒什麽,可是它的確是差點兒什麽,直到你把它弄好——弄好以後也衹有你自己知道,但是也僅此而已;你找不出它的規律。我估摸着,這就好比母親給孩子梳完頭以後再最後地拍兩下一樣。我經常看她侍弄這些玩意兒,所以我也能完全照着她的樣子做了,儘管我不知其中的規律。可是她知道。她知道侍弄它們的理由和方法;我卻不知道理由,我衹知道方法。”
他把我帶進一間臥室讓我洗手;這樣的臥室我是多年不見了:白色的床罩,白色的枕頭,鋪了地毯的地板,裱了糊墻紙的墻壁,墻上有好些畫,還有一個梳妝臺,上面放着鏡子,針插和輕巧精緻的梳妝用品;墻角放着一個臉盆架,一個真瓷的鉢子和一個帶嘴的有柄大水罐,一個瓷盤裏放着肥皂,在一個擱物架上放了不止一打的毛巾——對於一個很久不用這種毛巾的人來說,它們真是太幹淨太潔白了,沒有點朦朧的褻瀆神靈的意識還不敢用呢。我的臉上又一次說出了心裏的話,於是他心滿意足地答道:
“都是她弄的;都是她親手弄的——全都是。這兒沒一樣東西不是她親手摸過的。好啦,你會想到的——我不必說那麽多啦。”
這當兒,我一面擦着手,一面仔細地掃視屋裏的物品,就像到了新地方的人都愛做的那樣,這兒的一切都使他賞心悅目。接着,你知道,我以一種無法解釋的方式意識到那男人想要我自己在這屋裏的某個地方發現某種東西。我的感覺完全準確,我看出他正試着用眼角偷偷地暗示來幫我的忙,我也急於想使他滿意,於是就很賣勁地按恰當的途徑尋找起來。我失敗了好幾次,因為我是從眼角往外看,而他並沒有什麽反應。但是我終於明白了我應該直視前方的那個東西——因為他的喜悅像一股無形的浪潮嚮我襲來。他爆發出一陣幸福的笑聲,搓着兩手,叫道:
“就是它!你找到了。我就知道你會找到的。那是她的像片。”
前面墻上有一個黑色鬍桃木的小托架,我走到跟前,確實在那兒發現了我先前還不曾註意到的一個像框,像片是早期的照相術照的。那是一個極溫柔、極可愛的少女的臉龐,在我看來,似乎是我所見過的最為美麗的女人。那男人吮吸了我流露在臉上的贊嘆,滿意極了。
“她過了十九歲的生日,”他說着把像片放回原處;“我們就是在她生日那天結的婚。你見到她的時候——哦,衹有等一等你才能見到她!”
“她在什麽地方?什麽時候在傢?”
“哦,她現在不在傢。她探望親人去了。他們住在離這兒四五十英裏遠的地方。到今天,她已經走了兩個星期了。”
“你估計她什麽時候回來?”
“今天是星期三。她星期六晚上回來,可能在九點鐘左右。”
我感到一陣強烈的失望。
“我很遺憾,因為那時候我已經走了。”我惋惜地說。
“已經走了?不,你為什麽要走呢?請別走吧,她會非常失望的。”
她會失望——那美麗的尤物!倘若是她親口對我說的這番話,那我就是最最幸福的人了。我感覺到一種深沉的強烈的渴望想見到她,這渴望帶着那樣的祈求,是那樣的執着,使得我害怕起來。我對自己說:“我要馬上離開這裏,為了我的靈魂得到安寧。
“你知道,她喜歡有人來和我們待在一起——那些見多識廣,善於談吐的人——就像你這樣的人。這使她感到快樂;因為她知道——啊,她幾乎什麽都知道,而且也很能交談,嗯,就像衹小鳥——她還讀很多書,噢,你會吃驚的。請不要走吧,不會耽擱你很久,你知道,她會非常失望的。”
我聽着這些話,卻幾乎沒有留意。我深陷在內心的思索和矛盾鬥爭中。他走開了,我卻不知道。很快他回來了,手裏拿着那個像框,他把它拿到我面前說:
“喏,這會兒你當着她的面對她說,你本來是可以留下來見她的,可是你不願意。”
這第二次看見她使我本來堅定不移的决心徹底瓦解了,我願意留下來冒冒險。那天晚上,我們安安靜靜地抽着煙斗聊天,一直聊到深夜。我們聊了各種話題,不過主要都和她有關。很久以來,我確實沒有過這麽愉快這麽悠閑的時光了。星期四來了,又輕鬆自在地溜走了。黃昏時分,一個大個子礦工從三英裏外來到這兒。他是那種頭髮灰白、無依無靠的拓荒者。他用沉着、莊重的口氣同我們熱情地打過招呼,然後說:
“我衹是順便來問問小夫人的情況,她什麽時候回來?她有信來嗎?”
“哦,是的,有一封信,你願意聽聽嗎?湯姆?”
“呢,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我是願意聽聽的,亨利!”
亨利從皮夾子裏把信拿出來,說如果我們不反對的話,他將跳過一些私人用語,然後他讀了起來。他讀了來信的大部分——這是一件她親手完成的嫵媚優雅的作品,充滿着愛戀、安詳的感情。在信的附言中,還滿懷深情地問候和祝福湯姆,喬,查利以及其他的好友和鄰居們。
當他讀完時,他瞥了一眼湯姆,叫道:
“啊哈,你又是這樣!把你的雙手拿開,讓我看看你的眼睛。我讀她的信你總是這樣,我要寫信告訴她。”
“呵不,你千萬別這樣,亨利。我老啦,你知道,任何一點小小的失望都會使我流淚。我以為她已經回來了,可現在你衹收到一封信。”
“咦,你這是怎麽啦?我以為大傢都知道她要到星期六纔回來的呀。”
“星期六!哈,想起來啦,我的確是知道的。我懷疑最近我的腦子是不是出了毛病?我當然知道啦。我們幹嘛不為她做好一切準備呢?好了,我現在得走了,不過她回來時我會來的,老夥計!”
星期五傍晚,又來了一個頭髮灰白的老淘金人,他住的小木屋離這兒差不多一英裏。他說小夥子們想在星期六晚上來熱鬧熱鬧,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如果亨利認為她在旅行之後不至於疲倦得支持不了的話。
“疲倦?她會感到疲倦?哼,聽他說的!喬,你知道,不管你們當中的誰,衹要你們高興,她願意一連六個星期不睡覺的!”
當喬聽說有封信時,就請求讀給他聽。信裏對他親切的問候使這個老夥伴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但是他說,他老得不中用啦,儘管她衹是提到他的名字,那也使他受不了。“上帝,我們多麽想念她呀!”
星期六下午,我發現自己不時地看表。亨利註意到了,他帶着驚訝的神情說道:
“你認為她不會很快就到,是嗎?”
我像被人發現了內心秘密似的感到有些窘迫。不過我笑着說,我等人的時候就是這麽個習慣。但是他似乎不太滿意;從那一刻起,他開始有點心神不安。他四次拉着我沿着大路走到一處,從那兒我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他總是站在那兒,手搭涼棚,眺望着,好幾次,他這麽說:
“我有些擔心了,我真擔心。我知道她在九點以前不會到的,可是好像有什麽老是想警告我出了什麽事兒。你想不會出什麽事兒的,是吧?”
他就這樣反反復復地說了好幾遍。我開始為他的幼稚可笑感到非常害鱢,終於,在他又一次乞求地問我時,我失去了耐心。我跟他講話時態度很粗魯。這似乎使他完全萎縮了,還把他嚇唬住了。這以後他看起來是這樣受了傷害,態度是這樣的謙卑,以致我憎恨自己幹了這件殘酷的、不必要的事。因此,當夜幕開始降臨的時候,另一個老淘金人查利到來時,我非常高興。他緊挨在亨利身旁聽他讀信,商量歡迎她的準備工作。查利一句接一句地說出熱情親切的話語,盡力驅散他朋友的不祥和恐懼之感。
“她出過什麽事嗎?亨利,那純粹是鬍說。什麽事兒也不會發生在她身上的;你就放寬心吧。信上怎麽說來着?說她很好,不是嗎?說她九點到傢,不是嗎?你見過她說話不算數嗎?唔,你從來沒見過。好啦,那就別再煩惱啦;她會回來的,那是絶對肯定的,就像你的出生一樣確定無疑。來吧,讓我們來佈置屋子吧——沒有多少時間啦。”
很快湯姆和喬也來了。於是大傢就動手用鮮花把屋子裝飾起來。快到九點時,這三個礦工說,他們還帶來了樂器,也可以奏起來了,因為小夥子們和姑娘們很快就要到了,他們都非常想跳一跳美妙的,老式的“布雷剋道恩”①舞。一把小提琴,一把班卓琴,還有一隻單簧管——這些就是樂器。他們一起奏起了三重奏,奏的是一些輕快的舞麯,還一面用大靴子踏着節拍。
①美國黑人首創的一種舞蹈。
時間快到九點了。亨利站在門口,眼睛直盯着大路,內心的痛苦折磨得他有些站立不穩。夥伴們幾次讓他舉起杯來為他妻子的健康和平安幹杯。這時湯姆高聲喊道:
“請大傢舉杯!再喝一杯,她就到傢啦!”
喬用托盤端來了酒,分給大傢,最後剩下兩杯,我拿起了其中一杯,但是喬壓低了嗓子吼道:
“別拿這一杯,拿那一杯。”
我照他說的做了。亨利接過了剩下的那杯。他剛喝完這杯酒,時鐘開始敲九點。他聽着鐘敲完,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他說:
“夥伴們,我很害怕,幫幫我——我要躺下!”
他們扶他到沙發上,他躺下去開始打起瞌睡來。可是一會兒,像人在睡夢中說話一樣,他說:
“我聽見馬蹄聲了吧?是他們來了嗎?”
一個老淘金人靠近他的耳邊說:“這是吉米·帕裏什,他來說他們在路上耽擱了,不過他們已經上路了,正來着呢。她的馬瘸了,但再過半小時她就到傢了。”
“啊,我真是謝天謝地沒出什麽事兒!”
話還沒說完他就幾乎睡着了。這些人馬上靈巧地幫他脫了衣服,把他抱到我洗手的那間臥室的床上,給他蓋好了被子。他們關上了門,走了回來,於是他們似乎就準備動身離開了。我說:“別走呀,先生們,她不認識我呀,我是個生人。”
他們互相看了看,然後喬說:
“她?可憐的人兒,她死了19年啦!”
“死了?”
“或許比這更糟哪。她結婚半年後回傢探望她的親人,在回來的路上,就在星期六的晚上,在離這兒五英裏的地方被印第安人搶走啦。從此以後就再沒聽到過她的消息。”
“結果他就神經失常了嗎?”
“從那時起他就一直沒再清醒過。不過他衹是每年到這個時候纔更糟。在她要回來的前三天,我們就開始到這兒來,鼓勵他打起精神,問問他是否接到她的來信,星期六我們都到這兒來,用鮮花裝點屋子,為舞會作好一切準備。19年來,我們年年都這樣做。第一年的星期六我們有27個人,還不算姑娘們;現在衹有我們3人了,姑娘們都走了。我們給他吃藥讓他睡覺,要不他會發瘋的。於是他又會乖乖地等着來年——想着她和他在一起,直到這最後的三四天,他又開始尋找她,拿出那封可憐的舊信,我們就來請求他讀給我們聽。上帝啊,她是一個可愛的人啊!”
這是一片孤寂荒蕪的土地!除了使人昏昏欲睡的昆蟲的嗡嗡聲,遼闊的草地和樹林靜寂安寧,別無聲息;杳無人煙,獸類絶跡;任什麽也不能使你打起精神,使你覺得活着是件樂事。因此,在一天過了正午不久,當我終於發現一個人的時候,我油然生出一種感激之情,精神極為振奮、這是一個四十五歲左右的男人,他正站在一間覆蓋着玫瑰花的小巧舒適的村捨門旁。這是那種我已提到過的村捨,不過,這一間可沒有被遺棄的樣子;它的外觀表明有人住在裏面,而且它還受到主人的寵愛,關心和照料。它的前院也同樣受到如此厚待,這是一個花園;繁茂的鮮花正盛開着,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當然,我受到了主人的邀請,主人叫我不要客氣——這是鄉下的慣例。
走進這樣一個房間真使人身心愉悅。好幾個星期以來,我日日夜夜和礦工們的小木屋打交道,熟悉了屋裏的一切——骯髒的地板,從來不疊被子的床鋪,錫盤錫杯,鹹豬肉,蠶豆和濃咖啡,屋內別無裝飾,衹有一些從東部帶插圖的出版物中取下來的描繪戰爭的圖片釘在木頭墻上。那是一種艱苦的,凄涼的生活,沒有歡樂,人人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這裏,卻是一個溫暖舒適的棲息之地,它能讓人疲倦的雙眼得到休憩,能使人的某種天性得以更新。在長時間的禁食之後,當藝術品呈現在面前,這種天性認識到它一直處於無意識的饑餓之中,而現在找到了營養滋補品,而不論這些藝術品可能是怎樣低劣,怎樣樸素。我不能相信一塊殘缺的地毯會使我的感官得到如此愉快的享受,如此心滿意足;或者說,我沒有想到,房間裏的一切會給我的靈魂以這樣的慰藉:那糊墻紙,那些帶框的版畫,鋪在沙發的扶手和靠背上的色彩鮮豔的小墊布和臺燈座下的襯墊,幾把溫莎時代的細骨靠椅,還有陳列着海貝、書籍和瓷花瓶的鋥光透亮的古董架,以及那種隨意擱置物品的細巧方法和風格,它們是女人的手在幹活的痕跡,你見了不會經意,而一旦拿走,你立刻又會懷念個已。我內心的快樂從我的臉上表現出來,那男人見了很是歡喜;因為這快樂是這樣顯而易見,以致他就像我們已經談到過這個話題似的答道:
“都是她弄的,”他愛撫地說,“都是她親手弄的——全都是。”他嚮屋子瞥了一眼,眼裏充滿了深情的崇拜。畫框上方,懸挂着一種柔軟的日本織物,女人們看似隨意,實為精心地用它來裝飾。那男人註意到它不太整齊,他小心翼翼地把它重新整理好,然後退後幾步觀察整理的效果,這樣反復了好幾次,直到他完全滿意。他用手掌把它輕輕地拍打了最後兩下,說:“她總是這樣弄的。你說不出它正好差點兒什麽,可是它的確是差點兒什麽,直到你把它弄好——弄好以後也衹有你自己知道,但是也僅此而已;你找不出它的規律。我估摸着,這就好比母親給孩子梳完頭以後再最後地拍兩下一樣。我經常看她侍弄這些玩意兒,所以我也能完全照着她的樣子做了,儘管我不知其中的規律。可是她知道。她知道侍弄它們的理由和方法;我卻不知道理由,我衹知道方法。”
他把我帶進一間臥室讓我洗手;這樣的臥室我是多年不見了:白色的床罩,白色的枕頭,鋪了地毯的地板,裱了糊墻紙的墻壁,墻上有好些畫,還有一個梳妝臺,上面放着鏡子,針插和輕巧精緻的梳妝用品;墻角放着一個臉盆架,一個真瓷的鉢子和一個帶嘴的有柄大水罐,一個瓷盤裏放着肥皂,在一個擱物架上放了不止一打的毛巾——對於一個很久不用這種毛巾的人來說,它們真是太幹淨太潔白了,沒有點朦朧的褻瀆神靈的意識還不敢用呢。我的臉上又一次說出了心裏的話,於是他心滿意足地答道:
“都是她弄的;都是她親手弄的——全都是。這兒沒一樣東西不是她親手摸過的。好啦,你會想到的——我不必說那麽多啦。”
這當兒,我一面擦着手,一面仔細地掃視屋裏的物品,就像到了新地方的人都愛做的那樣,這兒的一切都使他賞心悅目。接着,你知道,我以一種無法解釋的方式意識到那男人想要我自己在這屋裏的某個地方發現某種東西。我的感覺完全準確,我看出他正試着用眼角偷偷地暗示來幫我的忙,我也急於想使他滿意,於是就很賣勁地按恰當的途徑尋找起來。我失敗了好幾次,因為我是從眼角往外看,而他並沒有什麽反應。但是我終於明白了我應該直視前方的那個東西——因為他的喜悅像一股無形的浪潮嚮我襲來。他爆發出一陣幸福的笑聲,搓着兩手,叫道:
“就是它!你找到了。我就知道你會找到的。那是她的像片。”
前面墻上有一個黑色鬍桃木的小托架,我走到跟前,確實在那兒發現了我先前還不曾註意到的一個像框,像片是早期的照相術照的。那是一個極溫柔、極可愛的少女的臉龐,在我看來,似乎是我所見過的最為美麗的女人。那男人吮吸了我流露在臉上的贊嘆,滿意極了。
“她過了十九歲的生日,”他說着把像片放回原處;“我們就是在她生日那天結的婚。你見到她的時候——哦,衹有等一等你才能見到她!”
“她在什麽地方?什麽時候在傢?”
“哦,她現在不在傢。她探望親人去了。他們住在離這兒四五十英裏遠的地方。到今天,她已經走了兩個星期了。”
“你估計她什麽時候回來?”
“今天是星期三。她星期六晚上回來,可能在九點鐘左右。”
我感到一陣強烈的失望。
“我很遺憾,因為那時候我已經走了。”我惋惜地說。
“已經走了?不,你為什麽要走呢?請別走吧,她會非常失望的。”
她會失望——那美麗的尤物!倘若是她親口對我說的這番話,那我就是最最幸福的人了。我感覺到一種深沉的強烈的渴望想見到她,這渴望帶着那樣的祈求,是那樣的執着,使得我害怕起來。我對自己說:“我要馬上離開這裏,為了我的靈魂得到安寧。
“你知道,她喜歡有人來和我們待在一起——那些見多識廣,善於談吐的人——就像你這樣的人。這使她感到快樂;因為她知道——啊,她幾乎什麽都知道,而且也很能交談,嗯,就像衹小鳥——她還讀很多書,噢,你會吃驚的。請不要走吧,不會耽擱你很久,你知道,她會非常失望的。”
我聽着這些話,卻幾乎沒有留意。我深陷在內心的思索和矛盾鬥爭中。他走開了,我卻不知道。很快他回來了,手裏拿着那個像框,他把它拿到我面前說:
“喏,這會兒你當着她的面對她說,你本來是可以留下來見她的,可是你不願意。”
這第二次看見她使我本來堅定不移的决心徹底瓦解了,我願意留下來冒冒險。那天晚上,我們安安靜靜地抽着煙斗聊天,一直聊到深夜。我們聊了各種話題,不過主要都和她有關。很久以來,我確實沒有過這麽愉快這麽悠閑的時光了。星期四來了,又輕鬆自在地溜走了。黃昏時分,一個大個子礦工從三英裏外來到這兒。他是那種頭髮灰白、無依無靠的拓荒者。他用沉着、莊重的口氣同我們熱情地打過招呼,然後說:
“我衹是順便來問問小夫人的情況,她什麽時候回來?她有信來嗎?”
“哦,是的,有一封信,你願意聽聽嗎?湯姆?”
“呢,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我是願意聽聽的,亨利!”
亨利從皮夾子裏把信拿出來,說如果我們不反對的話,他將跳過一些私人用語,然後他讀了起來。他讀了來信的大部分——這是一件她親手完成的嫵媚優雅的作品,充滿着愛戀、安詳的感情。在信的附言中,還滿懷深情地問候和祝福湯姆,喬,查利以及其他的好友和鄰居們。
當他讀完時,他瞥了一眼湯姆,叫道:
“啊哈,你又是這樣!把你的雙手拿開,讓我看看你的眼睛。我讀她的信你總是這樣,我要寫信告訴她。”
“呵不,你千萬別這樣,亨利。我老啦,你知道,任何一點小小的失望都會使我流淚。我以為她已經回來了,可現在你衹收到一封信。”
“咦,你這是怎麽啦?我以為大傢都知道她要到星期六纔回來的呀。”
“星期六!哈,想起來啦,我的確是知道的。我懷疑最近我的腦子是不是出了毛病?我當然知道啦。我們幹嘛不為她做好一切準備呢?好了,我現在得走了,不過她回來時我會來的,老夥計!”
星期五傍晚,又來了一個頭髮灰白的老淘金人,他住的小木屋離這兒差不多一英裏。他說小夥子們想在星期六晚上來熱鬧熱鬧,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如果亨利認為她在旅行之後不至於疲倦得支持不了的話。
“疲倦?她會感到疲倦?哼,聽他說的!喬,你知道,不管你們當中的誰,衹要你們高興,她願意一連六個星期不睡覺的!”
當喬聽說有封信時,就請求讀給他聽。信裏對他親切的問候使這個老夥伴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但是他說,他老得不中用啦,儘管她衹是提到他的名字,那也使他受不了。“上帝,我們多麽想念她呀!”
星期六下午,我發現自己不時地看表。亨利註意到了,他帶着驚訝的神情說道:
“你認為她不會很快就到,是嗎?”
我像被人發現了內心秘密似的感到有些窘迫。不過我笑着說,我等人的時候就是這麽個習慣。但是他似乎不太滿意;從那一刻起,他開始有點心神不安。他四次拉着我沿着大路走到一處,從那兒我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他總是站在那兒,手搭涼棚,眺望着,好幾次,他這麽說:
“我有些擔心了,我真擔心。我知道她在九點以前不會到的,可是好像有什麽老是想警告我出了什麽事兒。你想不會出什麽事兒的,是吧?”
他就這樣反反復復地說了好幾遍。我開始為他的幼稚可笑感到非常害鱢,終於,在他又一次乞求地問我時,我失去了耐心。我跟他講話時態度很粗魯。這似乎使他完全萎縮了,還把他嚇唬住了。這以後他看起來是這樣受了傷害,態度是這樣的謙卑,以致我憎恨自己幹了這件殘酷的、不必要的事。因此,當夜幕開始降臨的時候,另一個老淘金人查利到來時,我非常高興。他緊挨在亨利身旁聽他讀信,商量歡迎她的準備工作。查利一句接一句地說出熱情親切的話語,盡力驅散他朋友的不祥和恐懼之感。
“她出過什麽事嗎?亨利,那純粹是鬍說。什麽事兒也不會發生在她身上的;你就放寬心吧。信上怎麽說來着?說她很好,不是嗎?說她九點到傢,不是嗎?你見過她說話不算數嗎?唔,你從來沒見過。好啦,那就別再煩惱啦;她會回來的,那是絶對肯定的,就像你的出生一樣確定無疑。來吧,讓我們來佈置屋子吧——沒有多少時間啦。”
很快湯姆和喬也來了。於是大傢就動手用鮮花把屋子裝飾起來。快到九點時,這三個礦工說,他們還帶來了樂器,也可以奏起來了,因為小夥子們和姑娘們很快就要到了,他們都非常想跳一跳美妙的,老式的“布雷剋道恩”①舞。一把小提琴,一把班卓琴,還有一隻單簧管——這些就是樂器。他們一起奏起了三重奏,奏的是一些輕快的舞麯,還一面用大靴子踏着節拍。
①美國黑人首創的一種舞蹈。
時間快到九點了。亨利站在門口,眼睛直盯着大路,內心的痛苦折磨得他有些站立不穩。夥伴們幾次讓他舉起杯來為他妻子的健康和平安幹杯。這時湯姆高聲喊道:
“請大傢舉杯!再喝一杯,她就到傢啦!”
喬用托盤端來了酒,分給大傢,最後剩下兩杯,我拿起了其中一杯,但是喬壓低了嗓子吼道:
“別拿這一杯,拿那一杯。”
我照他說的做了。亨利接過了剩下的那杯。他剛喝完這杯酒,時鐘開始敲九點。他聽着鐘敲完,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他說:
“夥伴們,我很害怕,幫幫我——我要躺下!”
他們扶他到沙發上,他躺下去開始打起瞌睡來。可是一會兒,像人在睡夢中說話一樣,他說:
“我聽見馬蹄聲了吧?是他們來了嗎?”
一個老淘金人靠近他的耳邊說:“這是吉米·帕裏什,他來說他們在路上耽擱了,不過他們已經上路了,正來着呢。她的馬瘸了,但再過半小時她就到傢了。”
“啊,我真是謝天謝地沒出什麽事兒!”
話還沒說完他就幾乎睡着了。這些人馬上靈巧地幫他脫了衣服,把他抱到我洗手的那間臥室的床上,給他蓋好了被子。他們關上了門,走了回來,於是他們似乎就準備動身離開了。我說:“別走呀,先生們,她不認識我呀,我是個生人。”
他們互相看了看,然後喬說:
“她?可憐的人兒,她死了19年啦!”
“死了?”
“或許比這更糟哪。她結婚半年後回傢探望她的親人,在回來的路上,就在星期六的晚上,在離這兒五英裏的地方被印第安人搶走啦。從此以後就再沒聽到過她的消息。”
“結果他就神經失常了嗎?”
“從那時起他就一直沒再清醒過。不過他衹是每年到這個時候纔更糟。在她要回來的前三天,我們就開始到這兒來,鼓勵他打起精神,問問他是否接到她的來信,星期六我們都到這兒來,用鮮花裝點屋子,為舞會作好一切準備。19年來,我們年年都這樣做。第一年的星期六我們有27個人,還不算姑娘們;現在衹有我們3人了,姑娘們都走了。我們給他吃藥讓他睡覺,要不他會發瘋的。於是他又會乖乖地等着來年——想着她和他在一起,直到這最後的三四天,他又開始尋找她,拿出那封可憐的舊信,我們就來請求他讀給我們聽。上帝啊,她是一個可愛的人啊!”
一個朋友從東部來了信,我遵他的命去拜訪了好脾氣、愛絮叨的西蒙·威勒,打聽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的下落。這件受人之托的事究竟結果如何,我來做個交代。事後我心裏嘀咕,這位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是瞎編出來的,我朋友根本就不認識此人。他準是琢磨着:衹要我嚮老威勒一打聽,就會讓他聯想起那個厚臉皮的吉姆·斯邁雷來,趕快打開話匣子把那些又臭又長、和我毫不相幹的陳年舊事抖摟出來,把我頃死。要是我朋友存心這麽幹,那他真是做對了。
我見到西蒙·威勒的時候,他正在破破爛爛的礦山屯子安吉爾那座歪歪斜斜的酒館裏,靠着吧臺旁邊的爐子舒舒服服地打盹。我註意到他是個胖子,禿腦門,一臉安詳,透着和氣、樸實。他站起身來問了聲好。我告訴他,朋友托我來打聽一位兒時的密友,這人叫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也就是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神父,聽說這位年輕的福音傳教士曾在安吉爾屯子裏住過。我又加了一句:要是威勒先生能告訴我這位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神父的消息,我將感激不盡。
西蒙·威勒把我逼到墻角,拿自己的椅子封住我的去路,然後講了一通下面段落裏那些枯燥無味的事情。他臉上不露一絲笑意,眉頭一皺不皺,從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穩的腔調,沒有變過。他絶不是生性就愛嘮叨;因為他收不住的話頭裏透着認認真真、誠心誠意的感人情緒,這是明明白白地告訴我,按他的想法,別管這故事本身是不是荒唐可笑,他可是把講故事當成一件要緊事來辦,而且對故事裏的兩位主人公推崇備至,認為他們智謀超群。我聽憑他按照自己的路子講下去,一直沒有打斷。
列昂尼達斯神父,嗯,列神父——嗯,這裏從前倒是有過一個叫吉姆·斯邁雷的,那是四九年鼕天——也許是五○年春天——不知道怎麽鬧的,我記不太清楚了,總歸不是四九年就是五○年,因為他剛來到屯子的時候,那大渡槽還沒造好呢;別的不說,要比誰最古怪,他算得上天下第一。衹要能找到一個人願打賭,他就賠,碰上什麽就賭什麽。別人要是不願賭黑,他就賠黑;別人不願賭白,他就賭白。不管怎麽樣,別人想怎麽賭,他都陪着——不管怎麽樣,衹要能賭得起來,他就舒服了。雖說這樣,他照樣有好運氣,那可不是一般的好,十有總是他贏。他老惦記找機會打賭;無論大事小事,衹要有人提出來,不管你的註往哪一邊下,他都照賭不誤,這些我剛纔都告訴過你啦。賽的要是馬,收場的時候他不是贏得滿滿當當,就是輸得一幹二淨;如果鬥的是狗,他賭;鬥的是貓,他賭;鬥的是雞,他還賭;嘿,就算有兩衹鳥落在籬笆上,他也要跟你賭哪一隻先飛;屯子裏聚會他必到,到了就拿沃爾剋牧師打賭,他打賭說,沃爾剋牧師布道在這一帶是頭一份;那還用說,他本來就是個好人麽。要是他看見一隻屎剋螂朝哪裏開步走,他就跟你賭它幾天才能到——不論到哪兒都行;衹要你接茬,哪怕是去墨西哥,他也會跟着那衹屎剋螂,看看它到底去不去那兒,路上得花幾天的時間。這兒的小夥子好多都見過斯邁雷,都能給你講講這個人。嘿,講起他的事來可是絶對重不了樣——他不論什麽都賭——那傢夥特有意思。有一回,沃爾剋牧師的太太病得不輕,有好幾天的工夫,眼看着她就沒救了;可一天早晨牧師進來了,斯邁雷站起來問他太太怎麽樣,他說,她好多了——全憑主的大恩大德——看這勢頭,有主保佑,她能緩過來;還沒等他講完,斯邁雷來了一句:“這樣吧,我押兩塊五,賭她緩不過來。”
這個斯邁雷有一匹母馬——小夥子們都管它叫“一刻鐘老太太”,這話損了點兒,它跑得當然比這快一點兒——他還經常靠這匹馬贏錢呢。因為它慢慢吞吞的,不是得氣喘,生瘟熱,就是有癆病,以及這一類亂七八糟的病。他們總是讓它先跑兩三百碼,可等到了終點跟前,它就抖起精神,拼了老命,撒歡尥蹶子;四衹蹄子到處亂甩,甩空了的也有,甩偏了踢到籬笆上的也有,弄得塵土飛揚,再加上咳嗽、打噴嚏、攥鼻涕,鬧鬧哄哄——趕到裁判席前頭的時候,它總是比別的馬早一個頭,早得剛好讓人能看明白。
他還有一隻小鬥狗,光看外表你準以為它一錢不值,就配在那兒拴着,一副賊溜溜的樣子,老想偷點什麽。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註,它轉眼就變了一條狗;它的下巴頦往前伸着,就像火輪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來,像煤火一樣放光。別的狗抓它、耍弄它、咬它,接二連三地給它來背口袋,可安得魯·傑剋遜——這是那條狗的名字——安得魯·傑剋遜老是裝着沒什麽不自在的,好像它原本就沒有別的盼頭——押在另一邊的賭註翻了倍再翻倍,一直到再沒錢往上押了;這時候,它就一口咬住另一條狗的後腿,咬得死死的——不啃,你明白嗎,光咬,叼着不動,直到那狗服軟,哪怕等上一年也不要緊。斯邁雷老是靠這條狗贏錢,直到在一條沒後腿的狗身上碰了釘子,因為那狗的後腿讓鋸片給鋸掉了。那一次,兩條狗鬥了好一陣子,兩邊的錢都押完了,安得魯·傑剋遜上去照着咬慣了的地方下嘴的時候,當時就看出自個兒上當了,看出它怎麽讓別的狗給涮了。怎麽說呢,他當時好像是吃了一驚,跟着就有點兒沒精打采,再也沒有試着把那一場贏下來;他讓人騙慘了。它朝斯邁雷瞧了一眼,好像是說它傷透了心,這都是斯邁雷的錯,怎麽弄了一條沒有後腿的狗來讓它咬呢,它鬥狗本來靠的就是咬後腿嘛;後來,他一瘸一拐地溜達到旁邊,倒在地上就死了。那可是條好狗,那個安得魯·傑剋遜要是活着,準出了名了,胚子好,又聰明——我敢擔保安得魯·傑剋遜有真本事;他什麽場面沒經過啊、一想起它最後鬥的那一場,一想起它的下場來,我鼻子就發酸。
唉,這個斯邁雷呀,他還養過拿耗子的狗、小公雞、公貓,都是這一類的玩藝兒,不論你拿什麽去找他賭,他都能跟你兵對兵,將對將,讓你賭個沒完沒了。有一天,他逮着一隻蛤蟆帶回傢去,說是要好好訓一訓;足足有三個月,他什麽事都不幹,光呆在後院裏頭教那衹蛤蟆蹦高。果不其然,他把蛤蟆訓出來了。衹要他從後頭點蛤蟆一下,你就看吧,那蛤蟆像翻煎餅一樣在空中打個轉——興許翻一個筋鬥,要是起得好,也許能翻兩個,然後穩穩當當地爪朝下落地,就像一隻獵。他還訓那蛤蟆逮蒼蠅,勤學苦練,練得那蛤蟆不論蒼蠅飛出去多遠,衹要瞧得見,回回都能逮得着。斯邁雷說蛤蟆特愛學習,學什麽會什麽——這話我信。嘿,我就瞧見過他把丹尼爾·韋伯斯特放在這兒的地板上——那蛤蟆叫丹尼爾·韋伯斯特——大喊一聲:“蒼蠅,丹尼爾,蒼蠅!”快得讓你來不及眨眼,蛤蟆就噌曾地照直跳起來,把那邊櫃臺上的一隻蒼蠅吞下去了,然後像一攤泥“撲嗒”落在地上,拿後腿抓耳撓腮,沒事人似的,好像覺得自個兒比別的蛤蟆也強不到哪兒去。別看它有能耐,你還真找不着比它更樸實,更爽快的蛤喚了。衹要是從平地上規規矩矩地往上跳,它比你見過的所有蛤蟆都跳得高一個身子。從平地往上跳是它的拿手好戲,你明白嗎?衹要比這一項,斯邁雷就一路把註押上去。斯邁雷把他的蛤蟆看成寶貝;要說也是,那些見多識廣的湖都說,從來也沒見過這麽棒的蛤蟆。
斯邁雷拿一個小籠子盛着那蛤蟆,時不時地帶着它逛大街,設賭局。有一天,一個漢子——他是個外鄉人——到屯子裏來,正碰上斯邁雷提着蛤蟆籠子,就問:
“你那籠子裏頭裝的是什麽呀?”
斯邁雷冷着個臉說:“它也許該是個鸚鵡,也許呢,該是衹雀兒;可它偏不是——它是一隻蛤蟆。”
那漢子拿過籠子,轉過來轉過去,細細地瞅,說:“嗯——原來是個蛤蟆,它有什麽特別的呀?”
“噢,”斯邁雷不緊不慢地說,“它就有一件看傢的本事,要叫我說——它比這卡縣地界裏的哪一隻蛤蟆蹦得都高。”
那漢子拿過籠子,又仔仔細細地看了好半天,纔還給斯邁雷,慢慢吞吞地說,“是嘛,”他說,“我也沒瞧出來這蛤蟆比別的蛤蟆能好到哪兒去。”
“你也許瞧不出來,”斯邁雷說,“對蛤蟆,你興許是內行,也興許是外行;興許是個老把式,也興許不是;這麽說吧,興許衹會看個熱鬧。別管你怎麽看,我心裏有數,我賭四十塊錢,敢說這蛤蟆比卡縣隨便哪一隻蛤蟆都蹦得高。”
那漢子琢磨了一會兒,有點兒作難:“呃,這兒我人生地不熟的,也沒帶着蛤蟆;要是我有一隻蛤蟆,準跟你賭。”
這時候斯邁雷說話了:“好辦——好辦——衹要你替我把這籠子拿一小會兒,我就去給你逮一隻來。”就這樣,那漢子拿着籠子,把他的四十塊錢和斯邁雷的四十塊錢放在一起,坐下等着了。
這漢子坐在那兒想來想去,想了好一會兒,然後從籠子裏頭把蛤蟆拿出來,扒開它的嘴,自己掏出一把小勺來,給蛤蟆灌了一肚子火槍的鐵砂子——一直灌到齊了蛤蟆的下巴頦——然後把蛤蟆放到地上。斯邁雷呢,他上窪地的爛泥裏頭稀裏嘩啦趟了一氣,到底逮住個蛤蟆。他把蛤蟆抓回來,交給那漢子說:
“行了,你要是準備好了,就把它跟丹尼爾並排擺着,把他的前爪跟丹尼爾的放齊了,我喊個號。”然後他就喊:“一——二——三——蹦!”他和那漢子從後邊點那兩衹蛤蟆,那衹新來的蛤蟆蹦得特有勁,可是丹尼爾喘了一口粗氣,光聳肩膀——就這樣——像法國人似的。這哪管事兒啊;它動不了,跟生了根一樣,連挪挪地方都辦不到,就像拋了錯。斯邁雷又納悶,又上火;當然啦,說什麽他也想不通這到底是怎麽一檔子事。
那漢子拿起錢就走;臨出門了,他還拿大拇指在肩膀上頭指指丹尼爾——就像這樣——慢慢吞吞地說:“我也沒瞧出來這蛤蟆比別的蛤蟆好到哪兒去嘛。”
斯邁雷呢,他站在那兒抓耳撓腮,低着頭把丹尼爾端詳了好一會兒,最後說:“真鬧不明白這蛤蟆怎麽栽了——鬧不明白它犯了什麽毛病——看起來,它肚子脹得不輕。”他揪着丹尼爾脖子上的皮,把蛤蟆掂起來,說:“它要沒五磅重纔怪呢!”蛤蟆頭朝下,吣出滿滿兩大把鐵砂子來。這時候斯邁雷纔明白過來,他氣得發瘋,放下蛤蟆就去追那漢子,可再也追不上了。
(這時候,西蒙·威勒聽見前院有人喊他的名字,就站起來去看找他有什麽事。)他一邊往外走,一邊扭頭對我說:“就在這兒坐着,老客,歇會兒——我一轉眼就回來。”
不過,對不住了您吶,我想,再往下聽牛皮糖吉姆·斯邁雷的故事,也打聽不到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神父消息呀,於是我拔腿就走。
在門口,我碰上了那個見面熟的威勒回來了,他拽着我又打開了話匣子:
“哎,這個斯邁雷有一頭獨眼竜母黃牛,尾巴沒了,光剩個尾巴撅子,像一根香蕉,還有——”
可我既沒功夫,也沒這個嗜好;還沒等他開講那頭慘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
我見到西蒙·威勒的時候,他正在破破爛爛的礦山屯子安吉爾那座歪歪斜斜的酒館裏,靠着吧臺旁邊的爐子舒舒服服地打盹。我註意到他是個胖子,禿腦門,一臉安詳,透着和氣、樸實。他站起身來問了聲好。我告訴他,朋友托我來打聽一位兒時的密友,這人叫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也就是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神父,聽說這位年輕的福音傳教士曾在安吉爾屯子裏住過。我又加了一句:要是威勒先生能告訴我這位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神父的消息,我將感激不盡。
西蒙·威勒把我逼到墻角,拿自己的椅子封住我的去路,然後講了一通下面段落裏那些枯燥無味的事情。他臉上不露一絲笑意,眉頭一皺不皺,從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穩的腔調,沒有變過。他絶不是生性就愛嘮叨;因為他收不住的話頭裏透着認認真真、誠心誠意的感人情緒,這是明明白白地告訴我,按他的想法,別管這故事本身是不是荒唐可笑,他可是把講故事當成一件要緊事來辦,而且對故事裏的兩位主人公推崇備至,認為他們智謀超群。我聽憑他按照自己的路子講下去,一直沒有打斷。
列昂尼達斯神父,嗯,列神父——嗯,這裏從前倒是有過一個叫吉姆·斯邁雷的,那是四九年鼕天——也許是五○年春天——不知道怎麽鬧的,我記不太清楚了,總歸不是四九年就是五○年,因為他剛來到屯子的時候,那大渡槽還沒造好呢;別的不說,要比誰最古怪,他算得上天下第一。衹要能找到一個人願打賭,他就賠,碰上什麽就賭什麽。別人要是不願賭黑,他就賠黑;別人不願賭白,他就賭白。不管怎麽樣,別人想怎麽賭,他都陪着——不管怎麽樣,衹要能賭得起來,他就舒服了。雖說這樣,他照樣有好運氣,那可不是一般的好,十有總是他贏。他老惦記找機會打賭;無論大事小事,衹要有人提出來,不管你的註往哪一邊下,他都照賭不誤,這些我剛纔都告訴過你啦。賽的要是馬,收場的時候他不是贏得滿滿當當,就是輸得一幹二淨;如果鬥的是狗,他賭;鬥的是貓,他賭;鬥的是雞,他還賭;嘿,就算有兩衹鳥落在籬笆上,他也要跟你賭哪一隻先飛;屯子裏聚會他必到,到了就拿沃爾剋牧師打賭,他打賭說,沃爾剋牧師布道在這一帶是頭一份;那還用說,他本來就是個好人麽。要是他看見一隻屎剋螂朝哪裏開步走,他就跟你賭它幾天才能到——不論到哪兒都行;衹要你接茬,哪怕是去墨西哥,他也會跟着那衹屎剋螂,看看它到底去不去那兒,路上得花幾天的時間。這兒的小夥子好多都見過斯邁雷,都能給你講講這個人。嘿,講起他的事來可是絶對重不了樣——他不論什麽都賭——那傢夥特有意思。有一回,沃爾剋牧師的太太病得不輕,有好幾天的工夫,眼看着她就沒救了;可一天早晨牧師進來了,斯邁雷站起來問他太太怎麽樣,他說,她好多了——全憑主的大恩大德——看這勢頭,有主保佑,她能緩過來;還沒等他講完,斯邁雷來了一句:“這樣吧,我押兩塊五,賭她緩不過來。”
這個斯邁雷有一匹母馬——小夥子們都管它叫“一刻鐘老太太”,這話損了點兒,它跑得當然比這快一點兒——他還經常靠這匹馬贏錢呢。因為它慢慢吞吞的,不是得氣喘,生瘟熱,就是有癆病,以及這一類亂七八糟的病。他們總是讓它先跑兩三百碼,可等到了終點跟前,它就抖起精神,拼了老命,撒歡尥蹶子;四衹蹄子到處亂甩,甩空了的也有,甩偏了踢到籬笆上的也有,弄得塵土飛揚,再加上咳嗽、打噴嚏、攥鼻涕,鬧鬧哄哄——趕到裁判席前頭的時候,它總是比別的馬早一個頭,早得剛好讓人能看明白。
他還有一隻小鬥狗,光看外表你準以為它一錢不值,就配在那兒拴着,一副賊溜溜的樣子,老想偷點什麽。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註,它轉眼就變了一條狗;它的下巴頦往前伸着,就像火輪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來,像煤火一樣放光。別的狗抓它、耍弄它、咬它,接二連三地給它來背口袋,可安得魯·傑剋遜——這是那條狗的名字——安得魯·傑剋遜老是裝着沒什麽不自在的,好像它原本就沒有別的盼頭——押在另一邊的賭註翻了倍再翻倍,一直到再沒錢往上押了;這時候,它就一口咬住另一條狗的後腿,咬得死死的——不啃,你明白嗎,光咬,叼着不動,直到那狗服軟,哪怕等上一年也不要緊。斯邁雷老是靠這條狗贏錢,直到在一條沒後腿的狗身上碰了釘子,因為那狗的後腿讓鋸片給鋸掉了。那一次,兩條狗鬥了好一陣子,兩邊的錢都押完了,安得魯·傑剋遜上去照着咬慣了的地方下嘴的時候,當時就看出自個兒上當了,看出它怎麽讓別的狗給涮了。怎麽說呢,他當時好像是吃了一驚,跟着就有點兒沒精打采,再也沒有試着把那一場贏下來;他讓人騙慘了。它朝斯邁雷瞧了一眼,好像是說它傷透了心,這都是斯邁雷的錯,怎麽弄了一條沒有後腿的狗來讓它咬呢,它鬥狗本來靠的就是咬後腿嘛;後來,他一瘸一拐地溜達到旁邊,倒在地上就死了。那可是條好狗,那個安得魯·傑剋遜要是活着,準出了名了,胚子好,又聰明——我敢擔保安得魯·傑剋遜有真本事;他什麽場面沒經過啊、一想起它最後鬥的那一場,一想起它的下場來,我鼻子就發酸。
唉,這個斯邁雷呀,他還養過拿耗子的狗、小公雞、公貓,都是這一類的玩藝兒,不論你拿什麽去找他賭,他都能跟你兵對兵,將對將,讓你賭個沒完沒了。有一天,他逮着一隻蛤蟆帶回傢去,說是要好好訓一訓;足足有三個月,他什麽事都不幹,光呆在後院裏頭教那衹蛤蟆蹦高。果不其然,他把蛤蟆訓出來了。衹要他從後頭點蛤蟆一下,你就看吧,那蛤蟆像翻煎餅一樣在空中打個轉——興許翻一個筋鬥,要是起得好,也許能翻兩個,然後穩穩當當地爪朝下落地,就像一隻獵。他還訓那蛤蟆逮蒼蠅,勤學苦練,練得那蛤蟆不論蒼蠅飛出去多遠,衹要瞧得見,回回都能逮得着。斯邁雷說蛤蟆特愛學習,學什麽會什麽——這話我信。嘿,我就瞧見過他把丹尼爾·韋伯斯特放在這兒的地板上——那蛤蟆叫丹尼爾·韋伯斯特——大喊一聲:“蒼蠅,丹尼爾,蒼蠅!”快得讓你來不及眨眼,蛤蟆就噌曾地照直跳起來,把那邊櫃臺上的一隻蒼蠅吞下去了,然後像一攤泥“撲嗒”落在地上,拿後腿抓耳撓腮,沒事人似的,好像覺得自個兒比別的蛤蟆也強不到哪兒去。別看它有能耐,你還真找不着比它更樸實,更爽快的蛤喚了。衹要是從平地上規規矩矩地往上跳,它比你見過的所有蛤蟆都跳得高一個身子。從平地往上跳是它的拿手好戲,你明白嗎?衹要比這一項,斯邁雷就一路把註押上去。斯邁雷把他的蛤蟆看成寶貝;要說也是,那些見多識廣的湖都說,從來也沒見過這麽棒的蛤蟆。
斯邁雷拿一個小籠子盛着那蛤蟆,時不時地帶着它逛大街,設賭局。有一天,一個漢子——他是個外鄉人——到屯子裏來,正碰上斯邁雷提着蛤蟆籠子,就問:
“你那籠子裏頭裝的是什麽呀?”
斯邁雷冷着個臉說:“它也許該是個鸚鵡,也許呢,該是衹雀兒;可它偏不是——它是一隻蛤蟆。”
那漢子拿過籠子,轉過來轉過去,細細地瞅,說:“嗯——原來是個蛤蟆,它有什麽特別的呀?”
“噢,”斯邁雷不緊不慢地說,“它就有一件看傢的本事,要叫我說——它比這卡縣地界裏的哪一隻蛤蟆蹦得都高。”
那漢子拿過籠子,又仔仔細細地看了好半天,纔還給斯邁雷,慢慢吞吞地說,“是嘛,”他說,“我也沒瞧出來這蛤蟆比別的蛤蟆能好到哪兒去。”
“你也許瞧不出來,”斯邁雷說,“對蛤蟆,你興許是內行,也興許是外行;興許是個老把式,也興許不是;這麽說吧,興許衹會看個熱鬧。別管你怎麽看,我心裏有數,我賭四十塊錢,敢說這蛤蟆比卡縣隨便哪一隻蛤蟆都蹦得高。”
那漢子琢磨了一會兒,有點兒作難:“呃,這兒我人生地不熟的,也沒帶着蛤蟆;要是我有一隻蛤蟆,準跟你賭。”
這時候斯邁雷說話了:“好辦——好辦——衹要你替我把這籠子拿一小會兒,我就去給你逮一隻來。”就這樣,那漢子拿着籠子,把他的四十塊錢和斯邁雷的四十塊錢放在一起,坐下等着了。
這漢子坐在那兒想來想去,想了好一會兒,然後從籠子裏頭把蛤蟆拿出來,扒開它的嘴,自己掏出一把小勺來,給蛤蟆灌了一肚子火槍的鐵砂子——一直灌到齊了蛤蟆的下巴頦——然後把蛤蟆放到地上。斯邁雷呢,他上窪地的爛泥裏頭稀裏嘩啦趟了一氣,到底逮住個蛤蟆。他把蛤蟆抓回來,交給那漢子說:
“行了,你要是準備好了,就把它跟丹尼爾並排擺着,把他的前爪跟丹尼爾的放齊了,我喊個號。”然後他就喊:“一——二——三——蹦!”他和那漢子從後邊點那兩衹蛤蟆,那衹新來的蛤蟆蹦得特有勁,可是丹尼爾喘了一口粗氣,光聳肩膀——就這樣——像法國人似的。這哪管事兒啊;它動不了,跟生了根一樣,連挪挪地方都辦不到,就像拋了錯。斯邁雷又納悶,又上火;當然啦,說什麽他也想不通這到底是怎麽一檔子事。
那漢子拿起錢就走;臨出門了,他還拿大拇指在肩膀上頭指指丹尼爾——就像這樣——慢慢吞吞地說:“我也沒瞧出來這蛤蟆比別的蛤蟆好到哪兒去嘛。”
斯邁雷呢,他站在那兒抓耳撓腮,低着頭把丹尼爾端詳了好一會兒,最後說:“真鬧不明白這蛤蟆怎麽栽了——鬧不明白它犯了什麽毛病——看起來,它肚子脹得不輕。”他揪着丹尼爾脖子上的皮,把蛤蟆掂起來,說:“它要沒五磅重纔怪呢!”蛤蟆頭朝下,吣出滿滿兩大把鐵砂子來。這時候斯邁雷纔明白過來,他氣得發瘋,放下蛤蟆就去追那漢子,可再也追不上了。
(這時候,西蒙·威勒聽見前院有人喊他的名字,就站起來去看找他有什麽事。)他一邊往外走,一邊扭頭對我說:“就在這兒坐着,老客,歇會兒——我一轉眼就回來。”
不過,對不住了您吶,我想,再往下聽牛皮糖吉姆·斯邁雷的故事,也打聽不到列昂尼達斯·W·斯邁雷神父消息呀,於是我拔腿就走。
在門口,我碰上了那個見面熟的威勒回來了,他拽着我又打開了話匣子:
“哎,這個斯邁雷有一頭獨眼竜母黃牛,尾巴沒了,光剩個尾巴撅子,像一根香蕉,還有——”
可我既沒功夫,也沒這個嗜好;還沒等他開講那頭慘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
去年春天我去芝加哥着博覽會①,雖然結果沒看成功,但是我在那次旅程中卻不是毫無收穫——可以說,它給了我一些補償。在紐約,我經過介紹認識了一位正規軍隊中的少校,他說要去看博覽會,於是我們約好一同上路。我必須先去波士頓,但這並不礙事,他說願意一道去,不妨多花上一些時間。他這人儀表漂亮,體格魁梧得像一位鬥士,但舉止溫和,談話娓娓動聽。他為人十分可親,但又顯得很沉着。可不是,他是完全缺乏幽默感的。他對四周的事都深感興趣,然而他那寧靜的神態卻始終不受外界的影響;任何事物都不能幹擾他,任何事物都不能激動他。
①美國芝加哥萬國博覽會於1892年5月1日開幕,翌年10月30日結束,本文寫於1893年。
但是,過了還不到一天,我已經發現,儘管他外表是那麽冷靜,但在他內心深處什麽地方卻藴藏着一股熱情——熱衷於破除那些在瑣細行為中表現出的種種陋習。他要維護公民的權利——這是他的好癖。他的想法是:共和國的每個公民都必須把自己看作是一個非官方的,不受任何報償,經常監視維護着守法與執法情況。他認為,要維護和保障公衆的權利,惟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每個公民都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去防止或懲罰他本人看到的那些違法亂紀行為。
這可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但是我認為一個人這樣做會經常捲入麻煩;我覺得,一個人這樣做,無異於試圖開除一個犯了過失的小公務員,而結果他也許會招來人傢嘲笑。如是他說事實並非如此,說我的想法是錯誤的;說那樣做從來也不會使任何人被開除;而且,實際上你絶不可以讓任何人被開除了;因為你那樣做本身就是一次失敗;不,我們必須改造那個人——要把他改造過來,要使他成為一個稱職有用的人。
“是不是我們必須先去告發那犯了過失的人,再請他的上級不要開除他,衹要訓斥他一頓,然後仍舊留用他嗎?”
“不,我不是那意思;你根本就不要去告發他,因為,如果那樣做,他就會有打碎飯碗的危險。你可以做得像是要去告發他——那也衹是到了任何其他方法都不起作用的時候。那是極端的例子。那樣就是使用威力,而威力是有害的。有效的方法是運用權術,喏,如果一個人富有機智——如果一個人肯運用權術——”
我們在電報局的一個窗口足足站了兩分鐘,少校一直設法引起一個年輕報務員的註意,幾個報務員都衹顧逗樂取笑。這時候少校發話了,他喚其中一個報務員接收他的電報。可是他得到的答復是:
“我想您可以等待一會兒,行嗎?”這句答話一說完,他們又把玩笑話說開了。
少校說他可以等待,並不趕急。接着,他又擬了一份電報:
西聯電報公司經理:
今晚請過來和我共餐。我可以把你某分局如何經營業務的情況說給你聽。
稍停,那個不久前說話那麽傲慢無禮的年輕人伸出手來接過了電報稿,他剛讀完電文,臉色就變了,他開始又是道歉又是解釋。他說,如果這份害人的電報發了出去,他就要被辭退,也許永遠找不到另一個這樣的職位。如果能饒恕他這一次,他以後就再也不做人傢會提意見的事情了。少校接受了這一表示讓步的請求。
我們走開後,少校說:
“喏,您明白了嗎,那就是我運用權術——而且,您明白那是怎樣發揮作用的了。一般人總是愛進行恫嚇,那種做法沒好處——因為那小夥子總是會舌劍唇槍,跟你針鋒相對地來上一套,結果你幾乎總是會輸給他,讓自己出醜的。可是,您瞧,權術這玩意兒他是對付不了的。溫和的語言加上權術——這就是我們應當使用的工具。”
“是了,我明白了,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您那樣的機會呀。並不是每個人都和西聯電報公司經理那樣有交情呀。”
“哦,您誤解了我的意思。我並不認識那位經理——我衹是為了要運用權術而利用了他一下。這是為了他的好處,也是為了公衆的好處。這樣做是沒害處的。”
我不肯隨聲附和,衹吞吐其詞地說:
“可是,說謊也會是正當的,或者高貴的嗎?”
他並不註意這句問話中那種委婉含蓄的、自以為是的意味,他衹是不動聲色、穩重而簡單地回答說:
“是呀,有時候是的。為損人而說謊,為利己而說謊,這是不正當的,然而,為了有助於別人而說謊,為了有利於公衆而說謊——瞧,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這是一條誰都知道的道理。不必計較所采用的手段怎樣:你衹要看收到的效果如何。剛纔那樣一來,那小夥子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就會變得循規蹈矩。他是一個要面子的人。像他那樣的人是值得輓救的。可不是,即使不是為了他本人,單是為了他母親,也是值得輓救他的。他肯定有母親在——還有姊妹們。該死,那些人老是忘了這一點!您可知道,我這輩子從來沒參加過决鬥——一次也沒參加過——雖然像其他人一樣,我也曾遇到過挑釁。我每一次都能看到那個人的無辜的老婆和小孩站在他和我之問。他們並沒有招誰惹誰——你瞧,我可不能傷了他們的心。”
就是那一天內,他糾正了許多人們的小動作中所表現的陋習,但始終沒引起摩擦——總是運用巧妙而漂亮的“權術”;事後別人並沒感到難堪,而他本人卻從那些行動中得到了很大的快樂與滿足,最後我不禁羨慕他所下的這一行——心想:如果需要時我也能夠很有把握地在言語上偏離開事實,就像我自信經過一些練習後能夠在印刷品的掩護下用筆墨所做到的那樣,或許我也要采用這種辦法哩。
那天夜晚,很遲的時候我們纔離開當地,乘鐵路馬車①去市區,三個喧鬧粗暴的傢夥登上了車,開始在一群膽小怕事的乘客中(他們有的是婦女和兒童)左顧右盼,任意地嘲笑,說的都是些污穢輕薄的語言。沒一個人敢反抗或者勸阻他們,列車員試圖好言以理相喻,但是那些惡棍衹顧辱駡和嘲笑他。我很快就看出,少校已經意識到這是屬於他所管的事情;顯然,他是在盤點自己腦子裏儲存的權術,正在進行準備。我想,在這個場合,衹要是一句玩弄權術的話說出了口,他就會招來劈頭蓋臉一大堆嘲笑,也許還會導致比這更加難堪的後果;然而,為時已經過晚,我還沒來得及悄聲勸阻他,他已經開口了。他用平緩而冷靜的口氣說:
①一種舊式馬拉的有軌的車。
“列車員,您必須把這些豬趕下去。讓我來幫助您。”
這可是我沒料到的。一眨眼工夫,三個惡棍已經嚮他撲過來。但是他們一個也沒能接近他。他揮出了三拳,你真想不到會在拳擊場以外看到那樣猛烈的打擊,衹打得那三個人一個也沒力氣再從倒下的地方站起來。少校拖開了他們,把他們趕下了車,我們的車又繼續前進。
我感到驚奇,驚奇的是看到一個溫馴得像頭羔羊的人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驚奇的是他顯示出那樣強大的力量,取得了那樣全面的、徹底的勝利;驚奇的是他把整個這件事情做得利落而又有條不紊。由於想到整天裏都聽到這個“打樁機”侈談應當怎樣進行委婉的勸導和運用溫和的權術,我就覺得現在的情形具有它幽默的一面,於是我想促使他註意到這一點,並且就此說上幾句嘲笑的話;然而,我再嚮他一打量,就知道那樣做將是徒勞的——因為他那副怡然自得的神情並不含有絲毫幽默感;他是不會理解我的話的。我們下車後,我說:
“那可是一套精彩的權術呀——實際上是三套精彩的權術。”
“那個嗎?那不是什麽權術。您根本沒弄懂。權術完全是另一碼事。對那種人你不能運用權術;他們對權術不會理解。不,那不是權術,那是威力。”
“瞧您提到了它,我……可不是,我想您這話大概說對了。”
“說對了?我當然說對了。那就是威力。”
“我也認為,從外表上看來它是威力。您常常需要用那種方式改造人嗎?”
“絶對不是。那種情形極少發生。半年裏不會多過一次。”
“那幾個人受了傷會復原嗎?”
“會復原?這還用說,他們肯定會復原的。他們絶對不會有危險。我知道應該怎樣揍,應該接在哪兒。您註意到,我並沒接他們顎骨底下。那樣會要他們命的。”
我相信這話是實。我說(我認為自己說得挺俏皮),他整天裏一直像衹羊羔,可是這會兒突然變成一頭公羊——一頭撞角的公羊;但是他卻顯得那麽懇摯可愛,一本正經地說我講得不對,說什麽撞角羊完全是另一樣東西,現在人們已經不再使用它①。他這話叫人聽了生氣,我差點兒脫口而出,說他像個傻子,一點兒也不會欣賞俏皮話兒——說真的,這句話已經進到舌尖,但是我沒說出口,因為知道現在不必急,還是等以後什麽時候在電話裏說吧。
①在英文中“hsttering ram”的一個意思是“撞角羊”,另一個意思是古代用的一種軍器破城槌。
第二天下午,我們出發去波士頓。特等客車吸煙室裏已經客滿,於是我們走到普通吸煙室裏。過道那邊順座上坐着一個態度溫和、樣子像農民的老人,他面色蒼白,正用一隻腳勾住那扇開着的門,想要透點兒新鮮空氣。過了不一會兒,一個身材高大的製動手闖進車廂,走到門前停下,惡狠狠地瞪了農民一眼,然後猛地把門一拉,差點兒把老人的皮靴都給帶走。接着他又匆匆地趕着張羅他的事情去了。有幾個乘客笑起來,老先生露出了一副又羞又惱的可憐神氣。
停了不多一會兒,列車員走過,少校攔住他,用習慣的客氣態度提出這個問題:
“列車員,如果製動手的舉動有不對的地方,乘客該去哪報告?是嚮您報告嗎?”
“如果要告他,您可以到了紐黑文站去告。他做錯什麽事了?”
少校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列車員好像樂了。他溫和的口氣中微含譏嘲地說:
“您的意思好像是說,那個製動手並沒說什麽。”
“是的,他沒說什麽。”
“可是您說,他惡狠狠地瞪了一眼。”
“是的。”
“後來就粗魯地拉開了那扇門。”
“是的。”
“全部經過就是這些,對嗎?”
“對,那就是全部經過。”
列車員樂呵呵地笑了,他說:
“好吧,如果您要去告他,那是可以的,可是我不大明白,這究竟算得了什麽呢。您會說——我這是根據您說的話猜想的——那個製動手侮辱了這位老先生。那麽,他們就會問您,他說了一些什麽。您說,他根本什麽也沒說。那麽,我估計他們就會說,既然您自己承認他一句話也沒說,那您又怎麽能斷定那是一次侮辱呢?”
列車員這一席無懈可擊的說理,引起了漠漠一片贊許之聲,這使他感到很高興——這你可以從他臉上看出來。但是少校並不介意。他說:
“瞧,現在您正好接觸到提意見的制度中存在的一個明顯的缺點。鐵路公司的職員們——不但公衆有這種想法,而且看來您也有這種想法——都沒註意到;除了口頭的侮辱以外,還有其它類型的侮辱。所以,也就沒人到總辦事處去申訴他受到人傢在態度上表示的侮辱,包括手勢、表情等方式進行的侮辱;然而,這樣的侮辱有時候會比任何口頭的侮辱更使你難以忍受。它會使你感到非常難堪,因為它並不留下任何實質的東西,可以讓你抓住它的把柄;那進行侮辱的人,即使被喚到鐵路公司職員面前,也盡可以說他連做夢也沒想到要得罪別人。我認為,鐵路公司的耶員們必須特別重視,必須迫切要求公民報告那些非言語表示的侮慢態度和無禮舉動。”
列車員大笑起來,他說:
“噯呀,說真的,這樣求全責備,未免太認真了吧!”
“可是我認為這並不是過份地認真。我到了紐黑文站,要去報告這件事,而且相信我會由於這樣做了而受到感謝。”
列車員好像有點兒不大自在了;的確,他離開的時候,神情顯得相當嚴肅了。我說:
“您總不致於真的為了這件小事去勞神吧?”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像這樣的事必須隨時報告。這是公衆的責任,凡是公民,誰都不能規避責任。但是,這件事無需我報告。”
“為什麽?”
“我沒必要這樣做嘛,運用權術就可以解决問題。您瞧着吧。”
過了不多一會兒,列車員又巡視來了;他走到少校跟前時,俯身湊近他說:
“得啦。您不必去告他了。他是嚮我負責的,如果下次他再敢那樣,我會訓他的。”
少校的回答是很懇摯的:
“瞧,這正合我的意!您千萬別以為我這是出於什麽報復心理,實際上並不是那樣。這是出於責任心——純粹是出於一種責任感,完全是這麽一回事。我的妻舅是鐵路公司的董事,如果他知道:假使您手下的製動手下次再野蠻地侮辱一位根本沒招惹他的老先生,您就要勸告那製動手,那我的妻舅會感到高興的,這一點您可以相信。”
列車員並沒像一般人所預料的那樣表示高興,反而顯得憂鬱不安了。他在一旁站了一會兒,接着說:
“我認為必須現在就對他進行懲處。我要開除他。”
“開除他?那樣能帶來什麽好處?您是不是認為,更聰明的辦法還是教他如何更好地對待乘客,以後仍舊留用着他呢?”
“對,這話有道理。您認為應該怎麽辦?”
“他當着所有這些人侮辱了那位老先生。是不是應該叫他來,當着大夥兒賠禮道歉呢?”
“我這就叫他來。而且,我要在這兒聲明:如果所有的人都肯像您這樣做,也都肯嚮我報告這一類的事,而不是當時一聲不言語走開,事後在背後說鐵路公司的壞話,那麽,不久情況就會改善。我非常感謝您。”
製動手來道歉了。他走後,少校說:
“喏,您瞧這件事做起來夠多麽簡單容易。普通老百姓會什麽事都辦不到——董事的舅子要怎麽做都能行。”
“可是,您真有一位當董事的舅子嗎?”
“永遠說有這麽一位。當公衆的利益需要的時候,我永遠說有這麽一位。在所有的董事會裏——在所有的地方,我都有一位舅子。這樣就省了我一大堆麻煩。”
“這可是十分廣泛的親戚關係。”
“是呀。像他們這樣的人我有三百個以上。”
“難道列車員就不會懷疑這種關係了嗎?”
“這種情形我還沒遇到過。一句話也不假——我從來沒遇到過。”
“為什麽您不隨他去處理,隨他去把那個製動手開除了,反而使用那懷柔的辦法呢?您瞧,他這樣的人是罪有應得呀。”
少校回答時,那口氣裏的確稍許含有一種不耐煩的意味:
“如果您能靜下來,稍許思考一下,您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了。難道製動手是條狗,衹能用對待狗的方法去對待他不成?他是一個人,需要像人那樣去謀生呀。再說,他總有姊妹,或者母親,或者妻子兒女,要他去養活。永遠是這樣的情形——這是毫無例外的。如果你剝奪了他的生計,那你也剝奪了那些人的生計——可是,他們哪點兒招你惹你了?根本沒有呀。開除了一個舉動無禮的製動手,另去雇一個跟他完全相同的,那好處又在哪裏呢?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難道您沒認識到,先對這個製動手進行改造,然後留用着他,那纔是一個合理的辦法嗎?肯定是的。”
接着他就用贊賞的口氣敘述統一鐵路公司某區段一位監督的故事,說有一次一個人已有兩年經驗的扳閘工疏忽大意,讓一列火車出了軌,死了幾個人。群衆十分忿怒,去要求開除那個板閘工,但是監督說:
“不,諸位錯了。他這一來得到教訓,此後再不會讓車出軌了。他變得比以前倍加頂用了。我要留用他。”
此後,在那次旅遊中,我們衹遇到一件不尋常的事。在哈特福德站和斯普林菲爾德站之間,火車上的侍應生抱着許多廣告印刷品,高聲吆喝着跑進來,把一册樣本落在了一個正在酣睡的先生膝上,一下子驚醒了他。那人十分惱怒,和他兩個朋友氣忿不平地訴說這件冒犯了他的事。他們把特等客車裏的列車員喚了來,嚮他敘述這件事,一定要開除這孩子。那三個進行控訴的乘客都是霍利奧剋的富商;顯然,列車員對他們望而生畏。他試圖平息他們的怒氣,嚮他們解釋說,那孩子並不歸他管,而是屬於一傢報刊公司的;然而,他怎麽勸解也沒用。
這時候少校自告奮勇提出證明,為孩子進行辯護。他說:
“事情的經過我都看在眼裏。諸位並沒存心誇大,但是結果仍然言過其實。那孩子所做的,衹不過是所有火車上待應生所做的,如果你們要他此後舉動更穩重,態度更和藹,那我也同意你們的觀點,並且準備幫你們說話,但是,如果不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就要把他開除,那是不公道的。”
但是他們很氣忿,都不肯聽取妥協的辦法。他們說熟識波士頓-奧爾巴尼鐵路公司的總經理,明天寧可暫時擺開了其他的事,一定要先去波士頓解决侍應生的問題。
少校說他也去那裏,要盡自己的一切力量救那個侍應生。有一位先生嚮他打量了一下,說:
“看來,這件事要取决於誰能對總經理施加最大的影響了。您是跟布利斯先生有私交的嗎?”
少校聲色不動地說:
“是的;他是我舅舅。”
這下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滿意的。窘促的沉默持續了一兩分鐘;接着幾位當事人就開始在談話中“留有餘地”,都含渾其詞地承認自己過於火躁偏激,不久一切趨於平靜友好,彼此間顯得相當融洽,終於决定丟開了這件事不提,讓那個侍應生保住他的飯碗。
結果不出我所料:鐵路公司總經理根本不是少校的舅舅——少校這一天衹是在火車上利用了他一次。
在歸途中,我們沒遇到什麽值得記述的事。也許那是因為我們乘的是夜車,一路上我們都在睡覺。
星期六晚上我們離開紐約,取道賓夕法尼亞州鐵路。第二天清晨早餐後,我們走進特等客車,但是發現那兒很冷清沉悶。車廂裏衹寥寥幾個人,沒有任何活動。於是我們步入那節車廂的小吸煙室,看見那兒坐着三位紳士。其中兩個人正在抱怨鐵路公司所訂的一條規則——星期日禁止在車上玩牌。原來他們剛纔已經開始玩那照說無需禁忌的“大小傑剋”紙牌戲,但後來卻被阻止了。少校對此表示關切。他對第三位紳士說:
“是您反對他們玩牌嗎?”
“根本不是。我是耶魯大學的教授,雖然相信宗教,但並不是對許多事情都存偏見。”
接着少校就對其他兩個人說:
“你們盡可以繼續玩下去嘛,先生們;既然這裏沒人反對。”
其中一個人不肯冒險,但是另一個人說,如果少校願意跟他玩,他很想再來一次。於是他們倆把一件大衣鋪在膝上,開始玩起來。過了不久,特等客車的列車員來了,他粗暴地說:
“喂,喂,先生們,這是不可以的。把紙牌收起來——玩牌是不准許的。”
少校正在洗牌。他衹顧洗着,一面說:
“禁止玩牌,這是奉了誰的命令?”
“是我的命令。我禁止玩牌。”
這時候開始發牌了。少校問:
“這主意是您想出來的嗎?”
“什麽主意?”
“星期日禁止玩牌這個主意呀。”
“不——當然不是。”
“是誰想出來的呢?”
“是公司。”
“那麽,這根本不是您的命令,而是公司的命令。對嗎?”
“對。可是,你們仍舊不停止玩牌,那我必須強迫你們立刻停止了。”
“急躁辦事不會帶來什麽好處,它常常衹會造成很大損失。是誰授權給公司頒行這樣一道命令的?”
“我的好先生,那和我沒關係,再說……”
“可是您忘了,它關係到的不衹是您。它可能是一件對我關係重大的事。的確,它是一件對我十分重大的事。我不能破壞了我國的一條法規,同時不讓自己蒙上恥辱;我也不能容許任何人或者公司利用非法的規章來妨礙我的自由(這一點也是鐵路公司一嚮試圖做到的),同時不玷污了我的公民權利。所以,現在讓我再回到剛纔那個問題上:公司究竟是根據誰授的權頒行這道命令的?”
“這我可不知道。這是他們的事。”
“也是我的事。我懷疑公司擁有什麽權利公佈這樣一條規章。這條鐵路要經過好幾個州。您知道我們現在是在哪一個州裏,那個州在這方面製定的又是什麽法律嗎?”
“它的法律跟我不相幹,可是公司的命令我必須執行,我的職責就是禁止這樣玩牌,先生們,它必須受到禁止。”
“也許是這情況;然而,辦事情還是不必急躁的好。在一般旅館裏,他們都把一些規則張貼在屋子裏,但是照例要援引該州的法律條文,作為那些要求的根據。我看這兒並沒張貼這類文告嘛。請您出示您的憑證,然後可以讓我們作出决定,因為,您總可以看到,人傢玩牌的興致都叫您給破壞了。”
“我沒這一類的憑證,但是我奉了命令,單憑這一點就夠了。命令必須服從。”
“咱們別輕易作出結論。更好還是讓咱們平心靜氣,仔細地探討一下這件事情,看咱們究竟堅持的是什麽原則,以免任何一方犯了錯誤——因為,剝奪美國公民的自由,這件事看來遠比您和鐵路公司想像的更為嚴重,在剝奪他人自由者能證明他有權這樣做之前,我不容許他當着我這樣肆無忌憚,再說……”
“我的好先生,您到底要不要放下紙牌?”
“這件事也許不會耽擱多久。但要看情形而定。您說這命令必須遵守。必須。這是一個強硬的措詞。您自己可以意會,它有多麽強硬。當然,一個明白事理的公司,不會既授權您執行這樣嚴厲的命令,又不製定一個處罰違反規章者的辦法。那樣它就會變成一紙空文,衹會惹得人傢好笑。對違反這條規章的應當怎樣處罰?”
“處罰?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麽處罰。”
“不用說,這您肯定是鬧錯了。您的公司會命令您上這兒來,很粗魯地打斷一場無需禁忌的娛樂,但並不教您在執行這道命令時應當采取的手段嗎?難道您不認為這種做法是荒謬可笑的嗎?如果乘客拒絶遵守這條命令,那您又打算怎樣對付他們?您打算搶走他們的紙牌嗎?”
“不。”
“您打算到了下一站把違反規章的趕下車嗎?”
“這個,不——我們當然不能這樣做,如果他有車票。”
“您把他送交法院嗎?”
列車員無言對答,顯然感到為難了。少校又開始發牌,他接着說:
“您瞧,您毫無辦法,公司讓您處於很狼狽的境地。您接受了一道狂妄的命令,您虛張聲勢,要去執行,可是,等到把這件事仔細一分析,您就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強迫人傢服從。”
列車員端着架子說:
“先生們,你們已經聽到那道命令,我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至於是不是遵守它,那你們就瞧着辦吧。”說完這話,他轉身要走。”
“可是,等一等。這件事還沒完。您說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我認為您這話說錯了;即使您真的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那麽我還有一項責任要盡哩。”
“您這是什麽意思?”
“您是不是準備到了匹茲堡站,去總辦事處告我違反了規章?”
“不是的。那樣會有什麽好處呢?”
“您必須去告我,否則我就要去告您。”
“告我什麽呀?”
“告您不禁止這次玩牌,沒遵守公司的命令。作為一個公民,我有責任協助鐵路公司監督它的職工照章辦事。”
“您這話是認真的嗎?”
“是的,是認真的。我覺得您做人並沒錯兒,可是我認為,作為一個工作人員,您這樣做事做得不對——您沒執行那道命令;如果您不去告我,我一定去告您。我要去告。”
列車員顯得迷茫不解了,他沉思了一會兒,後來突然激動地說:
“這倒像是我在找麻煩嘛!完全是一篇鬍塗賬;瞧我都被鬧昏了;這可是從來沒遇到的事情;人傢一嚮依着你,從來不說一句話,所以我也就從來沒註意到,那道沒處罰辦法的愚蠢的命令有多麽荒謬可笑。我不要告任何人,我也沒要被任何人告——瞧,那樣會給我招來無窮的麻煩!現在你們就繼續玩牌吧——如果高興的話,就玩上一整天吧——咱們再別為了這種事情找麻煩了!”
“不,我衹是為了要維護這位先生的權利,纔坐在此地——現在他可以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來了。但是,您在離開這兒之前,是不是可以告訴我,您認為公司製訂這條規章是為了什麽嗎?您能為這件事想出一個藉口——我意思是說,一個合理的藉口——一個至少表面上不是愚蠢的藉口、一個不像是白癡想出來的主意嗎?”
“這個,我當然能夠。問到為什麽要製訂它,那道理很明白。那是為了不要傷害了其他乘客的感情——我意思是說乘客中那些虔信宗教的人。星期天在車上玩牌,褻瀆了安息日,那會使他們不高興的。”
“我本來也有同樣的想法。可是,他們願意自己在星期日旅行,褻瀆安息日,卻不願意別人……”
“我的老天爺,您這可說到了點子上!以前我就從來沒想到這一點。事實是,如果你開始仔細分析。下,就知道它是一條愚蠢的規章。”
就在這當兒,另一節車上的列車員走過來,打算很專橫地禁止玩牌,可是特等客車的列車員攔住他,把他拉到一邊,嚮他解釋。此後再聽不到他們談起這件事了。
我在芝加哥臥病了十一天,結果沒能看到博覽會,因為,剛剛能夠上路,我已經需要立即啓程回東方去了。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為了讓我有個寬敞的地方,可以睡得舒服一些,少校已經訂了一間臥車特別包廂;可是我們抵達車站時纔知道,由於調配員一時疏忽,我們的那節車沒被挂上。列車員給我們留下了一對臥鋪——他說,這樣辦他已經盡了最大的力了。可是少校說,我們並不趕急,盡可以等着把那節車給挂上。列車員和顔悅色,但是含嘲帶諷地說:
“也許,像您所說的,你們並不趕急,可是我們卻非趕急不可呀。來,上車吧,先生們,上車去吧——別讓我們盡等着啦。”
可是少校非但不肯上車,也不許我上去。他要乘他所訂的車,說他非那樣不行。這一來那個急得直冒汗的列車員可不耐煩了,他說:
“我們這樣做,已經盡了最大的力——我們沒法做那不可能做到的事。你們要麽就是用這套臥鋪,要麽就索性不用它吧。由於出了一個差誤,現在時間太晚,已經來不及糾正,衹好將就點兒,就這樣湊合一下吧。別的乘客都是這樣。”
“咳,您瞧,事情就壞在這裏。如果他們也都要維護自己的權利,並且堅持到底,現在你們就不會這樣滿不在乎地試圖踐踏我的權利了。我根本沒意思要給你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我有責任保護下面一位乘客不再這樣受騙。所以我一定要乘我訂的車。否則我就要在芝加哥待下去,控訴你們公司破壞了合同。”
“控訴我們的公司?——單單為了這樣一件事!”
“當然。”
“您真的要這樣做嗎?”
“可不是,我就是要這樣做。”
列車員嚮少校懷疑地打量了一會兒,然後說:
“這可把我鬧鬍塗了——這可是新鮮花樣——我以前從來沒碰到過這樣的事兒。可是,我完全相信,這樣的事您會做出來的。這麽着,我找站長去。”
站長剛來到的時候十分惱怒——惱的是少校,而不是那個造成差誤的人。他態度相當粗暴,也像列車員開始那樣;但是他怎麽也沒法說服這位措詞委婉的炮手,後者仍舊堅持要乘他所訂的車。但是,事情很明顯,在這種情形下衹有一方能占上風,而結果占上風的一方當然是少校。站長衹好收起惱怒的神情,裝出和藹的樣子,甚至多少表示了歉意。這給和解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於是少校作出妥協。他說情願放棄已訂的特別包廂,但必須有另一間包廂。經過一番尋覓,終於找到一間特別包廂,那包廂的主人是個好說話兒的,肯用他的包廂調換我們的臥鋪,我們終於出發。那天晚上列車員來看我們,他親切客氣,十分殷勤,和我談了很久,最後我們結成好友。他說希望公衆會更常常給他們多添一些麻煩——因為那樣衹會産生有益的影響。他說,旅客不能指望鐵路公司盡他們的一切責任,除非他們自己也多少關心那些事情。
我希望我們已經結束了這次旅程中移風易俗的工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第二天早晨,少校在餐車裏要一客烤雞。侍者說:
“菜單上沒這道菜,先生;我們衹供應菜單上有的。”
“瞧那位先生在吃烤雞。”
“對,可是那情形不同呀。他是一位鐵路公司監督。”
“那我就更非要烤雞不可。我不喜歡這種有區別的待遇。請您趕緊去——這就給我來一客烤雞。”
侍者把管事的找來了,管事的低聲婉言解釋,說這件事是不可能辦到的——這違反規章,規章是很嚴格的。
“那麽,好吧,您必須一律執行這條規章,或者一律取消這條規章。您必須要麽就拿走了那位先生的雞,要麽就給我也來一客。”
管事的惶惑無主,有點兒不知所措了。他開始東拉西扯地辯解,可就在這時候,那個列車員走過來,問發生了什麽爭執。管事的說,這裏有位先生,他定要點一客雞,可這是絶對違反規章的,而且菜單上也沒這菜。列車員說:
“你照章辦事嘛——沒其他辦法。等一等……是這位先生嗎?”接着他就大笑起來,說:“別去管你們那些規章吧——這是我給你的忠告,聽我的話沒錯兒;他要什麽就給他什麽——別讓他又在他的權利問題上大發議論啦。他點什麽就給他什麽吧;如果你們手頭沒雞,那麽就停下了車去買吧。”
少校吃了雞,但是說,他之所以這樣做,衹是出於責任感,為的是要維護一條原則,因為他是不愛吃雞的。
可不是,我沒看到博覽會,但是我學到了一些怎樣運用權術的手段,將來這些手段也許對我和讀者都是方便有用的哩。
①美國芝加哥萬國博覽會於1892年5月1日開幕,翌年10月30日結束,本文寫於1893年。
但是,過了還不到一天,我已經發現,儘管他外表是那麽冷靜,但在他內心深處什麽地方卻藴藏着一股熱情——熱衷於破除那些在瑣細行為中表現出的種種陋習。他要維護公民的權利——這是他的好癖。他的想法是:共和國的每個公民都必須把自己看作是一個非官方的,不受任何報償,經常監視維護着守法與執法情況。他認為,要維護和保障公衆的權利,惟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每個公民都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去防止或懲罰他本人看到的那些違法亂紀行為。
這可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但是我認為一個人這樣做會經常捲入麻煩;我覺得,一個人這樣做,無異於試圖開除一個犯了過失的小公務員,而結果他也許會招來人傢嘲笑。如是他說事實並非如此,說我的想法是錯誤的;說那樣做從來也不會使任何人被開除;而且,實際上你絶不可以讓任何人被開除了;因為你那樣做本身就是一次失敗;不,我們必須改造那個人——要把他改造過來,要使他成為一個稱職有用的人。
“是不是我們必須先去告發那犯了過失的人,再請他的上級不要開除他,衹要訓斥他一頓,然後仍舊留用他嗎?”
“不,我不是那意思;你根本就不要去告發他,因為,如果那樣做,他就會有打碎飯碗的危險。你可以做得像是要去告發他——那也衹是到了任何其他方法都不起作用的時候。那是極端的例子。那樣就是使用威力,而威力是有害的。有效的方法是運用權術,喏,如果一個人富有機智——如果一個人肯運用權術——”
我們在電報局的一個窗口足足站了兩分鐘,少校一直設法引起一個年輕報務員的註意,幾個報務員都衹顧逗樂取笑。這時候少校發話了,他喚其中一個報務員接收他的電報。可是他得到的答復是:
“我想您可以等待一會兒,行嗎?”這句答話一說完,他們又把玩笑話說開了。
少校說他可以等待,並不趕急。接着,他又擬了一份電報:
西聯電報公司經理:
今晚請過來和我共餐。我可以把你某分局如何經營業務的情況說給你聽。
稍停,那個不久前說話那麽傲慢無禮的年輕人伸出手來接過了電報稿,他剛讀完電文,臉色就變了,他開始又是道歉又是解釋。他說,如果這份害人的電報發了出去,他就要被辭退,也許永遠找不到另一個這樣的職位。如果能饒恕他這一次,他以後就再也不做人傢會提意見的事情了。少校接受了這一表示讓步的請求。
我們走開後,少校說:
“喏,您明白了嗎,那就是我運用權術——而且,您明白那是怎樣發揮作用的了。一般人總是愛進行恫嚇,那種做法沒好處——因為那小夥子總是會舌劍唇槍,跟你針鋒相對地來上一套,結果你幾乎總是會輸給他,讓自己出醜的。可是,您瞧,權術這玩意兒他是對付不了的。溫和的語言加上權術——這就是我們應當使用的工具。”
“是了,我明白了,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您那樣的機會呀。並不是每個人都和西聯電報公司經理那樣有交情呀。”
“哦,您誤解了我的意思。我並不認識那位經理——我衹是為了要運用權術而利用了他一下。這是為了他的好處,也是為了公衆的好處。這樣做是沒害處的。”
我不肯隨聲附和,衹吞吐其詞地說:
“可是,說謊也會是正當的,或者高貴的嗎?”
他並不註意這句問話中那種委婉含蓄的、自以為是的意味,他衹是不動聲色、穩重而簡單地回答說:
“是呀,有時候是的。為損人而說謊,為利己而說謊,這是不正當的,然而,為了有助於別人而說謊,為了有利於公衆而說謊——瞧,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這是一條誰都知道的道理。不必計較所采用的手段怎樣:你衹要看收到的效果如何。剛纔那樣一來,那小夥子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就會變得循規蹈矩。他是一個要面子的人。像他那樣的人是值得輓救的。可不是,即使不是為了他本人,單是為了他母親,也是值得輓救他的。他肯定有母親在——還有姊妹們。該死,那些人老是忘了這一點!您可知道,我這輩子從來沒參加過决鬥——一次也沒參加過——雖然像其他人一樣,我也曾遇到過挑釁。我每一次都能看到那個人的無辜的老婆和小孩站在他和我之問。他們並沒有招誰惹誰——你瞧,我可不能傷了他們的心。”
就是那一天內,他糾正了許多人們的小動作中所表現的陋習,但始終沒引起摩擦——總是運用巧妙而漂亮的“權術”;事後別人並沒感到難堪,而他本人卻從那些行動中得到了很大的快樂與滿足,最後我不禁羨慕他所下的這一行——心想:如果需要時我也能夠很有把握地在言語上偏離開事實,就像我自信經過一些練習後能夠在印刷品的掩護下用筆墨所做到的那樣,或許我也要采用這種辦法哩。
那天夜晚,很遲的時候我們纔離開當地,乘鐵路馬車①去市區,三個喧鬧粗暴的傢夥登上了車,開始在一群膽小怕事的乘客中(他們有的是婦女和兒童)左顧右盼,任意地嘲笑,說的都是些污穢輕薄的語言。沒一個人敢反抗或者勸阻他們,列車員試圖好言以理相喻,但是那些惡棍衹顧辱駡和嘲笑他。我很快就看出,少校已經意識到這是屬於他所管的事情;顯然,他是在盤點自己腦子裏儲存的權術,正在進行準備。我想,在這個場合,衹要是一句玩弄權術的話說出了口,他就會招來劈頭蓋臉一大堆嘲笑,也許還會導致比這更加難堪的後果;然而,為時已經過晚,我還沒來得及悄聲勸阻他,他已經開口了。他用平緩而冷靜的口氣說:
①一種舊式馬拉的有軌的車。
“列車員,您必須把這些豬趕下去。讓我來幫助您。”
這可是我沒料到的。一眨眼工夫,三個惡棍已經嚮他撲過來。但是他們一個也沒能接近他。他揮出了三拳,你真想不到會在拳擊場以外看到那樣猛烈的打擊,衹打得那三個人一個也沒力氣再從倒下的地方站起來。少校拖開了他們,把他們趕下了車,我們的車又繼續前進。
我感到驚奇,驚奇的是看到一個溫馴得像頭羔羊的人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驚奇的是他顯示出那樣強大的力量,取得了那樣全面的、徹底的勝利;驚奇的是他把整個這件事情做得利落而又有條不紊。由於想到整天裏都聽到這個“打樁機”侈談應當怎樣進行委婉的勸導和運用溫和的權術,我就覺得現在的情形具有它幽默的一面,於是我想促使他註意到這一點,並且就此說上幾句嘲笑的話;然而,我再嚮他一打量,就知道那樣做將是徒勞的——因為他那副怡然自得的神情並不含有絲毫幽默感;他是不會理解我的話的。我們下車後,我說:
“那可是一套精彩的權術呀——實際上是三套精彩的權術。”
“那個嗎?那不是什麽權術。您根本沒弄懂。權術完全是另一碼事。對那種人你不能運用權術;他們對權術不會理解。不,那不是權術,那是威力。”
“瞧您提到了它,我……可不是,我想您這話大概說對了。”
“說對了?我當然說對了。那就是威力。”
“我也認為,從外表上看來它是威力。您常常需要用那種方式改造人嗎?”
“絶對不是。那種情形極少發生。半年裏不會多過一次。”
“那幾個人受了傷會復原嗎?”
“會復原?這還用說,他們肯定會復原的。他們絶對不會有危險。我知道應該怎樣揍,應該接在哪兒。您註意到,我並沒接他們顎骨底下。那樣會要他們命的。”
我相信這話是實。我說(我認為自己說得挺俏皮),他整天裏一直像衹羊羔,可是這會兒突然變成一頭公羊——一頭撞角的公羊;但是他卻顯得那麽懇摯可愛,一本正經地說我講得不對,說什麽撞角羊完全是另一樣東西,現在人們已經不再使用它①。他這話叫人聽了生氣,我差點兒脫口而出,說他像個傻子,一點兒也不會欣賞俏皮話兒——說真的,這句話已經進到舌尖,但是我沒說出口,因為知道現在不必急,還是等以後什麽時候在電話裏說吧。
①在英文中“hsttering ram”的一個意思是“撞角羊”,另一個意思是古代用的一種軍器破城槌。
第二天下午,我們出發去波士頓。特等客車吸煙室裏已經客滿,於是我們走到普通吸煙室裏。過道那邊順座上坐着一個態度溫和、樣子像農民的老人,他面色蒼白,正用一隻腳勾住那扇開着的門,想要透點兒新鮮空氣。過了不一會兒,一個身材高大的製動手闖進車廂,走到門前停下,惡狠狠地瞪了農民一眼,然後猛地把門一拉,差點兒把老人的皮靴都給帶走。接着他又匆匆地趕着張羅他的事情去了。有幾個乘客笑起來,老先生露出了一副又羞又惱的可憐神氣。
停了不多一會兒,列車員走過,少校攔住他,用習慣的客氣態度提出這個問題:
“列車員,如果製動手的舉動有不對的地方,乘客該去哪報告?是嚮您報告嗎?”
“如果要告他,您可以到了紐黑文站去告。他做錯什麽事了?”
少校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列車員好像樂了。他溫和的口氣中微含譏嘲地說:
“您的意思好像是說,那個製動手並沒說什麽。”
“是的,他沒說什麽。”
“可是您說,他惡狠狠地瞪了一眼。”
“是的。”
“後來就粗魯地拉開了那扇門。”
“是的。”
“全部經過就是這些,對嗎?”
“對,那就是全部經過。”
列車員樂呵呵地笑了,他說:
“好吧,如果您要去告他,那是可以的,可是我不大明白,這究竟算得了什麽呢。您會說——我這是根據您說的話猜想的——那個製動手侮辱了這位老先生。那麽,他們就會問您,他說了一些什麽。您說,他根本什麽也沒說。那麽,我估計他們就會說,既然您自己承認他一句話也沒說,那您又怎麽能斷定那是一次侮辱呢?”
列車員這一席無懈可擊的說理,引起了漠漠一片贊許之聲,這使他感到很高興——這你可以從他臉上看出來。但是少校並不介意。他說:
“瞧,現在您正好接觸到提意見的制度中存在的一個明顯的缺點。鐵路公司的職員們——不但公衆有這種想法,而且看來您也有這種想法——都沒註意到;除了口頭的侮辱以外,還有其它類型的侮辱。所以,也就沒人到總辦事處去申訴他受到人傢在態度上表示的侮辱,包括手勢、表情等方式進行的侮辱;然而,這樣的侮辱有時候會比任何口頭的侮辱更使你難以忍受。它會使你感到非常難堪,因為它並不留下任何實質的東西,可以讓你抓住它的把柄;那進行侮辱的人,即使被喚到鐵路公司職員面前,也盡可以說他連做夢也沒想到要得罪別人。我認為,鐵路公司的耶員們必須特別重視,必須迫切要求公民報告那些非言語表示的侮慢態度和無禮舉動。”
列車員大笑起來,他說:
“噯呀,說真的,這樣求全責備,未免太認真了吧!”
“可是我認為這並不是過份地認真。我到了紐黑文站,要去報告這件事,而且相信我會由於這樣做了而受到感謝。”
列車員好像有點兒不大自在了;的確,他離開的時候,神情顯得相當嚴肅了。我說:
“您總不致於真的為了這件小事去勞神吧?”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像這樣的事必須隨時報告。這是公衆的責任,凡是公民,誰都不能規避責任。但是,這件事無需我報告。”
“為什麽?”
“我沒必要這樣做嘛,運用權術就可以解决問題。您瞧着吧。”
過了不多一會兒,列車員又巡視來了;他走到少校跟前時,俯身湊近他說:
“得啦。您不必去告他了。他是嚮我負責的,如果下次他再敢那樣,我會訓他的。”
少校的回答是很懇摯的:
“瞧,這正合我的意!您千萬別以為我這是出於什麽報復心理,實際上並不是那樣。這是出於責任心——純粹是出於一種責任感,完全是這麽一回事。我的妻舅是鐵路公司的董事,如果他知道:假使您手下的製動手下次再野蠻地侮辱一位根本沒招惹他的老先生,您就要勸告那製動手,那我的妻舅會感到高興的,這一點您可以相信。”
列車員並沒像一般人所預料的那樣表示高興,反而顯得憂鬱不安了。他在一旁站了一會兒,接着說:
“我認為必須現在就對他進行懲處。我要開除他。”
“開除他?那樣能帶來什麽好處?您是不是認為,更聰明的辦法還是教他如何更好地對待乘客,以後仍舊留用着他呢?”
“對,這話有道理。您認為應該怎麽辦?”
“他當着所有這些人侮辱了那位老先生。是不是應該叫他來,當着大夥兒賠禮道歉呢?”
“我這就叫他來。而且,我要在這兒聲明:如果所有的人都肯像您這樣做,也都肯嚮我報告這一類的事,而不是當時一聲不言語走開,事後在背後說鐵路公司的壞話,那麽,不久情況就會改善。我非常感謝您。”
製動手來道歉了。他走後,少校說:
“喏,您瞧這件事做起來夠多麽簡單容易。普通老百姓會什麽事都辦不到——董事的舅子要怎麽做都能行。”
“可是,您真有一位當董事的舅子嗎?”
“永遠說有這麽一位。當公衆的利益需要的時候,我永遠說有這麽一位。在所有的董事會裏——在所有的地方,我都有一位舅子。這樣就省了我一大堆麻煩。”
“這可是十分廣泛的親戚關係。”
“是呀。像他們這樣的人我有三百個以上。”
“難道列車員就不會懷疑這種關係了嗎?”
“這種情形我還沒遇到過。一句話也不假——我從來沒遇到過。”
“為什麽您不隨他去處理,隨他去把那個製動手開除了,反而使用那懷柔的辦法呢?您瞧,他這樣的人是罪有應得呀。”
少校回答時,那口氣裏的確稍許含有一種不耐煩的意味:
“如果您能靜下來,稍許思考一下,您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了。難道製動手是條狗,衹能用對待狗的方法去對待他不成?他是一個人,需要像人那樣去謀生呀。再說,他總有姊妹,或者母親,或者妻子兒女,要他去養活。永遠是這樣的情形——這是毫無例外的。如果你剝奪了他的生計,那你也剝奪了那些人的生計——可是,他們哪點兒招你惹你了?根本沒有呀。開除了一個舉動無禮的製動手,另去雇一個跟他完全相同的,那好處又在哪裏呢?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難道您沒認識到,先對這個製動手進行改造,然後留用着他,那纔是一個合理的辦法嗎?肯定是的。”
接着他就用贊賞的口氣敘述統一鐵路公司某區段一位監督的故事,說有一次一個人已有兩年經驗的扳閘工疏忽大意,讓一列火車出了軌,死了幾個人。群衆十分忿怒,去要求開除那個板閘工,但是監督說:
“不,諸位錯了。他這一來得到教訓,此後再不會讓車出軌了。他變得比以前倍加頂用了。我要留用他。”
此後,在那次旅遊中,我們衹遇到一件不尋常的事。在哈特福德站和斯普林菲爾德站之間,火車上的侍應生抱着許多廣告印刷品,高聲吆喝着跑進來,把一册樣本落在了一個正在酣睡的先生膝上,一下子驚醒了他。那人十分惱怒,和他兩個朋友氣忿不平地訴說這件冒犯了他的事。他們把特等客車裏的列車員喚了來,嚮他敘述這件事,一定要開除這孩子。那三個進行控訴的乘客都是霍利奧剋的富商;顯然,列車員對他們望而生畏。他試圖平息他們的怒氣,嚮他們解釋說,那孩子並不歸他管,而是屬於一傢報刊公司的;然而,他怎麽勸解也沒用。
這時候少校自告奮勇提出證明,為孩子進行辯護。他說:
“事情的經過我都看在眼裏。諸位並沒存心誇大,但是結果仍然言過其實。那孩子所做的,衹不過是所有火車上待應生所做的,如果你們要他此後舉動更穩重,態度更和藹,那我也同意你們的觀點,並且準備幫你們說話,但是,如果不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就要把他開除,那是不公道的。”
但是他們很氣忿,都不肯聽取妥協的辦法。他們說熟識波士頓-奧爾巴尼鐵路公司的總經理,明天寧可暫時擺開了其他的事,一定要先去波士頓解决侍應生的問題。
少校說他也去那裏,要盡自己的一切力量救那個侍應生。有一位先生嚮他打量了一下,說:
“看來,這件事要取决於誰能對總經理施加最大的影響了。您是跟布利斯先生有私交的嗎?”
少校聲色不動地說:
“是的;他是我舅舅。”
這下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滿意的。窘促的沉默持續了一兩分鐘;接着幾位當事人就開始在談話中“留有餘地”,都含渾其詞地承認自己過於火躁偏激,不久一切趨於平靜友好,彼此間顯得相當融洽,終於决定丟開了這件事不提,讓那個侍應生保住他的飯碗。
結果不出我所料:鐵路公司總經理根本不是少校的舅舅——少校這一天衹是在火車上利用了他一次。
在歸途中,我們沒遇到什麽值得記述的事。也許那是因為我們乘的是夜車,一路上我們都在睡覺。
星期六晚上我們離開紐約,取道賓夕法尼亞州鐵路。第二天清晨早餐後,我們走進特等客車,但是發現那兒很冷清沉悶。車廂裏衹寥寥幾個人,沒有任何活動。於是我們步入那節車廂的小吸煙室,看見那兒坐着三位紳士。其中兩個人正在抱怨鐵路公司所訂的一條規則——星期日禁止在車上玩牌。原來他們剛纔已經開始玩那照說無需禁忌的“大小傑剋”紙牌戲,但後來卻被阻止了。少校對此表示關切。他對第三位紳士說:
“是您反對他們玩牌嗎?”
“根本不是。我是耶魯大學的教授,雖然相信宗教,但並不是對許多事情都存偏見。”
接着少校就對其他兩個人說:
“你們盡可以繼續玩下去嘛,先生們;既然這裏沒人反對。”
其中一個人不肯冒險,但是另一個人說,如果少校願意跟他玩,他很想再來一次。於是他們倆把一件大衣鋪在膝上,開始玩起來。過了不久,特等客車的列車員來了,他粗暴地說:
“喂,喂,先生們,這是不可以的。把紙牌收起來——玩牌是不准許的。”
少校正在洗牌。他衹顧洗着,一面說:
“禁止玩牌,這是奉了誰的命令?”
“是我的命令。我禁止玩牌。”
這時候開始發牌了。少校問:
“這主意是您想出來的嗎?”
“什麽主意?”
“星期日禁止玩牌這個主意呀。”
“不——當然不是。”
“是誰想出來的呢?”
“是公司。”
“那麽,這根本不是您的命令,而是公司的命令。對嗎?”
“對。可是,你們仍舊不停止玩牌,那我必須強迫你們立刻停止了。”
“急躁辦事不會帶來什麽好處,它常常衹會造成很大損失。是誰授權給公司頒行這樣一道命令的?”
“我的好先生,那和我沒關係,再說……”
“可是您忘了,它關係到的不衹是您。它可能是一件對我關係重大的事。的確,它是一件對我十分重大的事。我不能破壞了我國的一條法規,同時不讓自己蒙上恥辱;我也不能容許任何人或者公司利用非法的規章來妨礙我的自由(這一點也是鐵路公司一嚮試圖做到的),同時不玷污了我的公民權利。所以,現在讓我再回到剛纔那個問題上:公司究竟是根據誰授的權頒行這道命令的?”
“這我可不知道。這是他們的事。”
“也是我的事。我懷疑公司擁有什麽權利公佈這樣一條規章。這條鐵路要經過好幾個州。您知道我們現在是在哪一個州裏,那個州在這方面製定的又是什麽法律嗎?”
“它的法律跟我不相幹,可是公司的命令我必須執行,我的職責就是禁止這樣玩牌,先生們,它必須受到禁止。”
“也許是這情況;然而,辦事情還是不必急躁的好。在一般旅館裏,他們都把一些規則張貼在屋子裏,但是照例要援引該州的法律條文,作為那些要求的根據。我看這兒並沒張貼這類文告嘛。請您出示您的憑證,然後可以讓我們作出决定,因為,您總可以看到,人傢玩牌的興致都叫您給破壞了。”
“我沒這一類的憑證,但是我奉了命令,單憑這一點就夠了。命令必須服從。”
“咱們別輕易作出結論。更好還是讓咱們平心靜氣,仔細地探討一下這件事情,看咱們究竟堅持的是什麽原則,以免任何一方犯了錯誤——因為,剝奪美國公民的自由,這件事看來遠比您和鐵路公司想像的更為嚴重,在剝奪他人自由者能證明他有權這樣做之前,我不容許他當着我這樣肆無忌憚,再說……”
“我的好先生,您到底要不要放下紙牌?”
“這件事也許不會耽擱多久。但要看情形而定。您說這命令必須遵守。必須。這是一個強硬的措詞。您自己可以意會,它有多麽強硬。當然,一個明白事理的公司,不會既授權您執行這樣嚴厲的命令,又不製定一個處罰違反規章者的辦法。那樣它就會變成一紙空文,衹會惹得人傢好笑。對違反這條規章的應當怎樣處罰?”
“處罰?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麽處罰。”
“不用說,這您肯定是鬧錯了。您的公司會命令您上這兒來,很粗魯地打斷一場無需禁忌的娛樂,但並不教您在執行這道命令時應當采取的手段嗎?難道您不認為這種做法是荒謬可笑的嗎?如果乘客拒絶遵守這條命令,那您又打算怎樣對付他們?您打算搶走他們的紙牌嗎?”
“不。”
“您打算到了下一站把違反規章的趕下車嗎?”
“這個,不——我們當然不能這樣做,如果他有車票。”
“您把他送交法院嗎?”
列車員無言對答,顯然感到為難了。少校又開始發牌,他接着說:
“您瞧,您毫無辦法,公司讓您處於很狼狽的境地。您接受了一道狂妄的命令,您虛張聲勢,要去執行,可是,等到把這件事仔細一分析,您就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強迫人傢服從。”
列車員端着架子說:
“先生們,你們已經聽到那道命令,我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至於是不是遵守它,那你們就瞧着辦吧。”說完這話,他轉身要走。”
“可是,等一等。這件事還沒完。您說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我認為您這話說錯了;即使您真的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那麽我還有一項責任要盡哩。”
“您這是什麽意思?”
“您是不是準備到了匹茲堡站,去總辦事處告我違反了規章?”
“不是的。那樣會有什麽好處呢?”
“您必須去告我,否則我就要去告您。”
“告我什麽呀?”
“告您不禁止這次玩牌,沒遵守公司的命令。作為一個公民,我有責任協助鐵路公司監督它的職工照章辦事。”
“您這話是認真的嗎?”
“是的,是認真的。我覺得您做人並沒錯兒,可是我認為,作為一個工作人員,您這樣做事做得不對——您沒執行那道命令;如果您不去告我,我一定去告您。我要去告。”
列車員顯得迷茫不解了,他沉思了一會兒,後來突然激動地說:
“這倒像是我在找麻煩嘛!完全是一篇鬍塗賬;瞧我都被鬧昏了;這可是從來沒遇到的事情;人傢一嚮依着你,從來不說一句話,所以我也就從來沒註意到,那道沒處罰辦法的愚蠢的命令有多麽荒謬可笑。我不要告任何人,我也沒要被任何人告——瞧,那樣會給我招來無窮的麻煩!現在你們就繼續玩牌吧——如果高興的話,就玩上一整天吧——咱們再別為了這種事情找麻煩了!”
“不,我衹是為了要維護這位先生的權利,纔坐在此地——現在他可以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來了。但是,您在離開這兒之前,是不是可以告訴我,您認為公司製訂這條規章是為了什麽嗎?您能為這件事想出一個藉口——我意思是說,一個合理的藉口——一個至少表面上不是愚蠢的藉口、一個不像是白癡想出來的主意嗎?”
“這個,我當然能夠。問到為什麽要製訂它,那道理很明白。那是為了不要傷害了其他乘客的感情——我意思是說乘客中那些虔信宗教的人。星期天在車上玩牌,褻瀆了安息日,那會使他們不高興的。”
“我本來也有同樣的想法。可是,他們願意自己在星期日旅行,褻瀆安息日,卻不願意別人……”
“我的老天爺,您這可說到了點子上!以前我就從來沒想到這一點。事實是,如果你開始仔細分析。下,就知道它是一條愚蠢的規章。”
就在這當兒,另一節車上的列車員走過來,打算很專橫地禁止玩牌,可是特等客車的列車員攔住他,把他拉到一邊,嚮他解釋。此後再聽不到他們談起這件事了。
我在芝加哥臥病了十一天,結果沒能看到博覽會,因為,剛剛能夠上路,我已經需要立即啓程回東方去了。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為了讓我有個寬敞的地方,可以睡得舒服一些,少校已經訂了一間臥車特別包廂;可是我們抵達車站時纔知道,由於調配員一時疏忽,我們的那節車沒被挂上。列車員給我們留下了一對臥鋪——他說,這樣辦他已經盡了最大的力了。可是少校說,我們並不趕急,盡可以等着把那節車給挂上。列車員和顔悅色,但是含嘲帶諷地說:
“也許,像您所說的,你們並不趕急,可是我們卻非趕急不可呀。來,上車吧,先生們,上車去吧——別讓我們盡等着啦。”
可是少校非但不肯上車,也不許我上去。他要乘他所訂的車,說他非那樣不行。這一來那個急得直冒汗的列車員可不耐煩了,他說:
“我們這樣做,已經盡了最大的力——我們沒法做那不可能做到的事。你們要麽就是用這套臥鋪,要麽就索性不用它吧。由於出了一個差誤,現在時間太晚,已經來不及糾正,衹好將就點兒,就這樣湊合一下吧。別的乘客都是這樣。”
“咳,您瞧,事情就壞在這裏。如果他們也都要維護自己的權利,並且堅持到底,現在你們就不會這樣滿不在乎地試圖踐踏我的權利了。我根本沒意思要給你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我有責任保護下面一位乘客不再這樣受騙。所以我一定要乘我訂的車。否則我就要在芝加哥待下去,控訴你們公司破壞了合同。”
“控訴我們的公司?——單單為了這樣一件事!”
“當然。”
“您真的要這樣做嗎?”
“可不是,我就是要這樣做。”
列車員嚮少校懷疑地打量了一會兒,然後說:
“這可把我鬧鬍塗了——這可是新鮮花樣——我以前從來沒碰到過這樣的事兒。可是,我完全相信,這樣的事您會做出來的。這麽着,我找站長去。”
站長剛來到的時候十分惱怒——惱的是少校,而不是那個造成差誤的人。他態度相當粗暴,也像列車員開始那樣;但是他怎麽也沒法說服這位措詞委婉的炮手,後者仍舊堅持要乘他所訂的車。但是,事情很明顯,在這種情形下衹有一方能占上風,而結果占上風的一方當然是少校。站長衹好收起惱怒的神情,裝出和藹的樣子,甚至多少表示了歉意。這給和解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於是少校作出妥協。他說情願放棄已訂的特別包廂,但必須有另一間包廂。經過一番尋覓,終於找到一間特別包廂,那包廂的主人是個好說話兒的,肯用他的包廂調換我們的臥鋪,我們終於出發。那天晚上列車員來看我們,他親切客氣,十分殷勤,和我談了很久,最後我們結成好友。他說希望公衆會更常常給他們多添一些麻煩——因為那樣衹會産生有益的影響。他說,旅客不能指望鐵路公司盡他們的一切責任,除非他們自己也多少關心那些事情。
我希望我們已經結束了這次旅程中移風易俗的工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第二天早晨,少校在餐車裏要一客烤雞。侍者說:
“菜單上沒這道菜,先生;我們衹供應菜單上有的。”
“瞧那位先生在吃烤雞。”
“對,可是那情形不同呀。他是一位鐵路公司監督。”
“那我就更非要烤雞不可。我不喜歡這種有區別的待遇。請您趕緊去——這就給我來一客烤雞。”
侍者把管事的找來了,管事的低聲婉言解釋,說這件事是不可能辦到的——這違反規章,規章是很嚴格的。
“那麽,好吧,您必須一律執行這條規章,或者一律取消這條規章。您必須要麽就拿走了那位先生的雞,要麽就給我也來一客。”
管事的惶惑無主,有點兒不知所措了。他開始東拉西扯地辯解,可就在這時候,那個列車員走過來,問發生了什麽爭執。管事的說,這裏有位先生,他定要點一客雞,可這是絶對違反規章的,而且菜單上也沒這菜。列車員說:
“你照章辦事嘛——沒其他辦法。等一等……是這位先生嗎?”接着他就大笑起來,說:“別去管你們那些規章吧——這是我給你的忠告,聽我的話沒錯兒;他要什麽就給他什麽——別讓他又在他的權利問題上大發議論啦。他點什麽就給他什麽吧;如果你們手頭沒雞,那麽就停下了車去買吧。”
少校吃了雞,但是說,他之所以這樣做,衹是出於責任感,為的是要維護一條原則,因為他是不愛吃雞的。
可不是,我沒看到博覽會,但是我學到了一些怎樣運用權術的手段,將來這些手段也許對我和讀者都是方便有用的哩。
小主人公哈剋貝裏·芬是個孤兒,無人管束,但心地善良,愛憎分明。他幫助黑奴吉姆逃往廢奴區,一路上遇見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終於獲得了勝利。好朋友湯姆·索亞的母親要收他作義子,但他不願接受所謂的“教養”,寧願繼續過無人管束的生活,於是又逃了出去。他們在途中結識了騙人的“公爵”和 “皇帝”,捲入了兩個傢族的世仇爭鬥,又碰上了扯不清的遺産糾紛……兩個騙子的計謀會得逞嗎?黑奴吉姆會不會又被抓回去? ……
The book is noted for its colorful description of people and places along the Mississippi River. Satirizing a Southern antebellum society that was already out of date by the time the work was published,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is an often scathing look at entrenched attitudes, particularly racism. The drifting journey of Huck and his friend Jim, a runaway slave, down the Mississippi River on their raft may be one of the most enduring images of escape and freedom in all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work has been popular with readers since its publication and is taken as a sequel to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It has also been the continued object of study by serious literary critics. It was criticized upon release because of its coarse language and became even more controversial in the 20th century because of its perceived use of racial stereotypes and because of its frequent use of the racial slur "nigger".
Twain initially conceived of the work as a sequel to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hat would follow Huck Finn through adulthood. Beginning with a few pages he had removed from the earlier novel, Twain began work on a manuscript he originally titled Huckleberry Finn's Autobiography. Twain worked on the manuscript off and on fo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ultimately abandoning his original plan of following Huck's development into adulthood. He appeared to have lost interest in the manuscript while it was in progress, and set it aside for several years. After making a trip down the Mississippi, Twain returned to his work on the novel. Upon completion, the novel's title closely paralleled its predecessor'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Tom Sawyer's Comrade).
Unlike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wain'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does not have the definite article "the" as a part of its proper title. Essayist and critic Spencer Neve states that this absence represents the "never fulfilled anticipations" of Huck's adventures—while Tom's adventures were completed (at least at the time) by the end of his novel, Huck's narrative ends with his stated intention to head West.
Mark Twain composed the story in pen on notepaper between 1876 and 1883. Paul Needham, who supervised the authentication of the manuscript for Sotheby's books and manuscripts department in New York in 1991, stated, "What you see is [Clemens'] attempt to move away from pure literary writing to dialect writing". For example, Twain revised the opening line of Huck Finn three times. He initially wrote, "You will not know about me," which he changed to, "You do not know about me," before settling on the final version, "You don't know about me, without you have read a book by the name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ut that ain't no matter." The revisions also show how Twain reworked his material to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s of Huck and Jim, as well as his sensitivity to the then-current debate over literacy and voting.
A later version was the first typewritten manuscript delivered to a printer.
Huck Finn was eventually published on December 10, 1884, in Canada and England, and on February 18, 1885,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n publication was delayed because someone defaced an illustration on one of the plates, creating an obscene joke. Thirty-thousand copies of the book had been printed before the obscenity was discovered. A new plate was made to correct the illustration and repair the existing copies.
In 1885, the Buffalo Public Library's curator, James Fraser Gluck, approached Twain to donate the manuscript to the Library. Twain sent half of the pages, believing the other half to have been lost by the printer. In 1991, the missing half turned up in a steamer trunk owned by descendants of Gluck. The Library successfully proved possession and, in 1994, opened the Mark Twain Room in its Central Library to showcase the treasure.
Plot summary
Huckleberry Finn, as depicted by E. W. Kemble in the original 1884 edition of the book.
Life in St. Petersburg
The story begins in fictional St. Petersburg, Missouri, on the shores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 sometime between 1835 (when the first steamboat sailed down the Mississippi) and 1845. Two young boys, Tom Sawyer and Huckleberry Finn, have each come into a considerable sum of money as a result of their earlier adventure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Huck has been placed under the guardianship of the Widow Douglas, who, together with her sister, Miss Watson, are attempting to "sivilize" him. Huck appreciates their efforts, but finds civilized life confining.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om Sawyer appears briefly, helping Huck escape at night from the house, past Miss Watson's slave, Jim. They meet up with Tom Sawyer's self-proclaimed gang, who plot to carry out adventurous crimes. Life is changed by 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his shiftless father "Pap," an abusive parent and drunkard. Although Huck is successful in preventing his Pap from acquiring his fortune, Pap forcibly gains custody of Huck and the two move to the backwoods where Huck is kept locked inside his father's cabin. Equally dissatisfied with life with his father, Huck escapes from the cabin, elaborately fakes his own death, and sets off down the Mississippi River.
The Floating House & Huck as a Girl
While living quite comfortably in the wilderness along the Mississippi, Huck happily encounters Miss Watson's slave Jim on an island called Jackson's Island, and Huck learns that he has also run away, after Miss Watson threatened to sell him downriver, where conditions for slaves were even harsher.
Jim is trying to make his way to Cairo, Illinois, to get to Ohio, a free state, to buy his family's freedom. At first, Huck is conflicted over whether to tell someone about Jim's running away, but they travel together, they talk in depth, and Huck begins to know more about Jim's past and his difficult life. As these talks continue, Huck begins to change his opinion about people, slavery, and life in general. This continues throughout the rest of the novel.
Huck and Jim take up in a cavern on a hill on Jackson's Island to wait out a storm. When they can, they scrounge around the river looking for food, wood, and other items. One night, they find a raft they will eventually use to travel down the Mississippi. Later, they find an entire house floating down the river and enter it to grab what they can. Entering one room, Jim finds a man lying dead on the floor, shot in the back while apparently trying to ransack the house. He refuses to let Huck see the man's face.
To find out the latest news in the area, Huck dresses as a girl and goes into town. He enters the house of a woman new to the area, thinking she won't recognize him. As they talk, she tells Huck there is a $300 reward for Jim, who is accused of killing Huck. She becomes suspicious of Huck's true gender and these suspicions are confirmed when she sees he cannot thread a needle. She cleverly tricks him into revealing he's a boy, but allows him to run off. He returns to the island, tells Jim of the manhunt, and the two load up the raft and leave the island.
The Grangerfords and the Shepherdsons
Huck and Jim's raft is swamped by a passing steamship, separating the two. Huck is given shelter by the Grangerfords, a prosperous local family. He becomes friends with Buck Grangerford, a boy about his age, and learns that the Grangerfords are engaged in a 30-year blood feud against another family, the Shepherdsons. The Grangerfords and Shepherdsons go to church. Both families bring guns to continue the feud, despite the church's preachings on brotherly love.
The vendetta comes to a head when Buck's sister, Sophia Grangerford, elopes with Harney Shepherdson. In the resulting conflict, all the Grangerford males from this branch of the family are shot and killed, although Grangerfords elsewhere survive to carry on the feud. Upon seeing Buck's corpse, Huck is too devastated to write about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However, Huck does describe how he narrowly avoids his own death in the gunfight, later reuniting with Jim and the raft and together fleeing farther south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The Duke and the King
Further down the river, Jim and Huck rescue two cunning grifters, who join Huck and Jim on the raft. The younger of the two swindlers, a man of about thirty, introduces himself as a son of an English duke (the Duke of Bridgewater, which the King later mispronounces as "Bilgewater") and his father's rightful successor. The older one, about seventy, then trumps the duke's claim by alleging that he is actually the Lost Dauphin, the son of Louis XVI and rightful King of France.
The Duke and the King then join Jim and Huck on the raft, committing a series of confidence schemes on the way south. To allow for Jim's presence, they print fake bills for an escaped slave; and later they paint him up entirely in blue and call him the "Sick Arab." On one occasion they arrive in a town and rent the courthouse for a night for the purpose of printing bills to advertise a play which they call the 'Royal Nonesuch'. The play turns out to be only a couple of minutes of hysterical cavorting, not worth anywhere near the 50 cents the townsmen were charged to see it.
Meanwhile on the day of the play, a drunk called Boggs arrives in town and makes a nuisance of himself by going around threatening a southern gentleman by the name of Colonel Sherburn. Sherburn comes out and warns Boggs that he can continue threatening him up until exactly one o'clock. At one o'clock, Boggs has already ceased his power and two friends are trying to hurry him out of town; but Colonel Sherburn kills him anyway. Somebody in the crowd, whom Sherburn later identifies as Buck Harkness, cries out that Sherburn should be lynched. They all head up to Colonel Sherburn's gate, where they are met by Sherburn, carrying a loaded rifle. Without saying a word, he causes them to back down, and then the crowd slinks away after Sherburn laughs and tells them about the essential cowardice of "Southern justice." The only lynching that's going to be done here, says Sherburn, will be in the dark, by men wearing masks.
On the third night of "The Royal Nonesuch," the townspeople are ready; but the Duke and the King have already skipped town, and together with Huck and Jim, they continue down the river. Once they are far enough away, the two grifters test the next town, and decide to impersonate the brothers of Peter Wilkes, a recently deceased man of property. Using an absurd English accent, the King manages to convince nearly all the townspeople that he and the Duke are Wilkes' brothers recently arrived from England. However, one man in town is certain that they are a fraud. The Duke suggests they should cut and run. The King continues to liquidate Wilkes' estate, saying, "Hain't we got all the fools in town on our side? And ain't that a big enough majority in any town?"
Huck likes Wilkes' daughters, who treat him with kindness and courtesy, so he tries to thwart the grifters' plans by stealing back the inheritance money. However, when he is in danger of being discovered, he has to hide it in Wilkes' coffin, which is buried the next morning without Huck knowing whether the money has been found or not. The arrival of two new men who seem to be the real brothers throws everything into confusion when none of their signatures match the one on record. (The deaf-mute brother, who is said to do the correspondence, has his arm in a sling and cannot currently write.) The townspeople devise a test, which requires digging up the coffin to check. When the money is found in Wilkes's coffin, the Duke and the King are able to escape in the confusion. They manage to rejoin Huck and Jim on the raft to Huck's utter despair, since he had thought he had escaped them.
Jim's escape
After the four fugitives have drifted far enough from the town, the King takes advantage of Huck's temporary absence to sell his interest in the "escaped" slave Jim for forty dollars. Outraged by this betrayal, Huck rejects the advice of his "conscience," which continues to tell him that in helping Jim escape to freedom, he is stealing Miss Watson's property. Accepting that "All right, then, I'll go to hell!", Huck resolves to free Jim.
Jim's new temporary owners are Mr. and Mrs. Phelps, who turn out to be Tom Sawyer's aunt and uncle. Since Tom is expected for a visit, Huck is mistakened for Tom. He plays along, hoping to find Jim's location and free him. When Huck intercepts Tom on the road and tells him everything, Tom decides to join Huck's scheme, pretending to be his younger half-brother Sid. Jim has also told the household about the two grifters and the new plan for "The Royal Nonesuch," so this time the townspeople are ready for them. The Duke and King are captured by the townspeople, and are tarred and feathered and ridden out of town on a rail.
Rather than simply sneaking Jim out of the shed where he is being held, Tom develops an elaborate plan to free him, involving secret messages, hidden tunnels, a rope ladder sent in Jim's food, and other elements from popular novels, including a note to the Phelps warning them of a gang planning to steal their runaway slave. During the resulting pursuit, Tom is shot in the leg. Jim remains with him rather than completing his escape, risking recapture. Huck has long known Jim was "white on the inside." Although the doctor admires Jim's decency, he betrays him to a passing skiff, and Jim is captured while sleeping.
Conclusion
After Jim's recapture, events quickly resolve themselves. Tom's Aunt Polly arrives and reveals Huck's and Tom's true identities. Tom announces that Jim has been free for months: Miss Watson died two months earlier and freed Jim in her will, but Tom chose not to reveal Jim's freedom so he could come up with an elaborate plan to rescue Jim. Jim tells Huck that Huck's father has been dead for some time (he was the dead man they found in the house on Jackson's Island) and that Huck may return safely to St. Petersburg. In the final narrative, Huck declares that he is quite glad to be done writing his story, and despite Tom's family's plans to adopt and "sivilize" him, Huck intends to flee west to Indian Territory.
Major themes
Twain wrote a novel that embodies the search for freedom. He wrote during the post-Civil War period when there was an intense white reaction against blacks. According to some critics,[who?] Twain took aim squarely against racial prejudice, increasing segregation, lynchings, and the generally accepted belief that blacks were sub-human. He "made it clear that Jim was good, deeply loving, human, and anxious for freedom." However, others have criticized the novel as racist, citing the use of the word "nigger" and Jim's Sambo-like character.
Throughout the story, Huck is in moral conflict with the received values of the society in which he lives, and while he is unable to consciously refute those values even in his thoughts, he makes a moral choice based on his own valuation of Jim's friendship and human worth, a decision in direct opposition to the things he has been taught. Mark Twain in his lecture notes proposes that "a sound heart is a surer guide than an ill-trained conscience," and goes on to describe the novel as "...a book of mine where a sound heart and a deformed conscience come into collision and conscience suffers defeat."
Reception
The publication of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resulted in generally friendly reviews, but the novel was controversial from the outset. Upon issue of the American edition in 1885 a number of libraries banned it from their stacks. The early criticism focused on what was perceived as the book's crudeness. One incident was recounted in the newspaper, the Boston Transcript:
The Concord (Mass.) Public Library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exclude Mark Twain's latest book from the library. One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says that, while he does not wish to call it immoral, he thinks it contains but little humor, and that of a very coarse type. He regards it as the veriest trash. The library and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entertain similar views, characterizing it as rough, coarse, and inelegant, dealing with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not elevating, the whole book being more suited to the slums than to intelligent, respectable people.
Twain later remarked to his editor, "Apparently, the Concord library has condemned Huck as 'trash and only suitable for the slums.' This will sell us another five thousand copies for sure!"
In this scene illustrated by E. W. Kemble, Jim thinks Huck is a ghost
Many subsequent critics, Ernest Hemingway among them, have deprecated the final chapters, claiming the book "devolves into little more than minstrel-show satire and broad comedy" after Jim is detained. Hemingway declared, "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from" Huck Finn, and hailed it as "the best book we've had." He cautioned, however, "If you must read it you must stop where the Nigger Jim is stolen from the boys. That is the real end. The rest is just cheating." (The term "Nigger Jim" never appears in the novel but after appearing in Albert Bigelow Paine's 1912 Clemens biography, continued to be used by twentieth century critics, including Leslie Fiedler, Norman Mailer, and Russell Baker.) Pulitzer Prize winner Ron Powers states in his Twain biography (Mark Twain: A Life) that "Huckleberry Finn endures as a consensus masterpiece despite these final chapters," in which Tom Sawyer leads Huck through elaborate machinations to rescue Jim.
Much modern scholarship of Huckleberry Finn has focused on its treatment of race. Many Twain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the book, by humanizing Jim and exposing the fallacies of the racist assumptions of slavery, is an attack on racism. Others have argued that the book falls short on this score, especially in its depiction of Jim. According to Professor Stephen Railton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wain was unable to fully rise above the stereotypes of black people that white readers of his era expected and enjoyed, and therefore resorted to minstrel show-style comedy to provide humor at Jim's expense, and ended up confirming rather than challenging late-19th century racist stereotypes.
Because of this controversy over whether Huckleberry Finn is racist or anti-racist, and because the word "nigger"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novel, many have questione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eaching the book in the U.S. public scho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Huckleberry Finn was the fifth most frequently challenged book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90s.
Adaptations
Film
* Huckleberry Finn (1920) Silent starring Lewis Sargent as Huck, Gordon Griffith as Tom Sawyer
* Huckleberry Finn (1931) First talkie-talk film, with Junior Durkin as Huck, Jackie Coogan as Tom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39 film starring Mickey Rooney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54 film starring Thomas Mitchell and John Carradine produced by CBS ()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60 film directed by Michael Curtiz, starring Eddie Hodges and Archie Moore
* The New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68 animated television series for children
* Hopelessly Lost, a 1972 Soviet film
* Huckleberry Finn, a 1974 musical film
* Huckleberry Finn, a 1975 ABC movie of the week with Ron Howard as Huck Finn
* Huckleberry Finn, a 1976 Japanese anime with 26 episodes
* Huckleberry Finn and His Friends, a 1979 television series starring Ian Tracey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1981)(TV) Kurt Ida as Huckleberry Finn
* Rascals and Robbers: The Secret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nd Huck Finn (1982) (TV) Anthony Michael Hall as Huck Finn
*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85 television movie which was filmed in Maysville, Kentucky.
* The Adventures of Con Sawyer and Hucklemary Finn, a 1985 ABC movie of the week with Drew Barrymore as Con Sawyer
* The Adventures of Huck Finn, a 1993 film starring Elijah Wood and Courtney B. Vance
* Huckleberry Finn Monogatari, a 1994 Japanese anime with 26 episodes
* Tomato Sawyer and Huckleberry Larry's Big River Rescue, a VeggieTales parody of Huckleberry Finn created by Big Idea Productions with Larry the Cucumber as the titular character. ( 2008)
* Tom and Huck, a 1995 Disney live action film
Stage
* Big River, a 1985 Broadway musical with lyrics and music by Roger Miller
* Downriver, a 1975 Off Broadway musical, music and lyrics by John Braden
Literature
*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983), a novel which continues Huck's adventures after he "lights out for the Territory" at the end of Twain's novel, by Greg Matthews.
* Finn: A Novel (2007), a novel about Huck's father, Pap Finn, by Jon Clinch.
* My Jim (2005), a novel narrated largely by Sadie, Jim's enslaved wife, by Nancy Rawles.
Music
* Mississippi Suite (1926), by Ferde Grofe: the second movement is a lighthearted whimsical piece entitled "Huck Finn"
* Huckleberry Finn EP (2009), comprising five songs from Kurt Weill's unfinished musical, by Duke Special
The book is noted for its colorful description of people and places along the Mississippi River. Satirizing a Southern antebellum society that was already out of date by the time the work was published,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is an often scathing look at entrenched attitudes, particularly racism. The drifting journey of Huck and his friend Jim, a runaway slave, down the Mississippi River on their raft may be one of the most enduring images of escape and freedom in all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work has been popular with readers since its publication and is taken as a sequel to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It has also been the continued object of study by serious literary critics. It was criticized upon release because of its coarse language and became even more controversial in the 20th century because of its perceived use of racial stereotypes and because of its frequent use of the racial slur "nigger".
Twain initially conceived of the work as a sequel to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hat would follow Huck Finn through adulthood. Beginning with a few pages he had removed from the earlier novel, Twain began work on a manuscript he originally titled Huckleberry Finn's Autobiography. Twain worked on the manuscript off and on fo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ultimately abandoning his original plan of following Huck's development into adulthood. He appeared to have lost interest in the manuscript while it was in progress, and set it aside for several years. After making a trip down the Mississippi, Twain returned to his work on the novel. Upon completion, the novel's title closely paralleled its predecessor'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Tom Sawyer's Comrade).
Unlike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wain'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does not have the definite article "the" as a part of its proper title. Essayist and critic Spencer Neve states that this absence represents the "never fulfilled anticipations" of Huck's adventures—while Tom's adventures were completed (at least at the time) by the end of his novel, Huck's narrative ends with his stated intention to head West.
Mark Twain composed the story in pen on notepaper between 1876 and 1883. Paul Needham, who supervised the authentication of the manuscript for Sotheby's books and manuscripts department in New York in 1991, stated, "What you see is [Clemens'] attempt to move away from pure literary writing to dialect writing". For example, Twain revised the opening line of Huck Finn three times. He initially wrote, "You will not know about me," which he changed to, "You do not know about me," before settling on the final version, "You don't know about me, without you have read a book by the name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ut that ain't no matter." The revisions also show how Twain reworked his material to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s of Huck and Jim, as well as his sensitivity to the then-current debate over literacy and voting.
A later version was the first typewritten manuscript delivered to a printer.
Huck Finn was eventually published on December 10, 1884, in Canada and England, and on February 18, 1885,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n publication was delayed because someone defaced an illustration on one of the plates, creating an obscene joke. Thirty-thousand copies of the book had been printed before the obscenity was discovered. A new plate was made to correct the illustration and repair the existing copies.
In 1885, the Buffalo Public Library's curator, James Fraser Gluck, approached Twain to donate the manuscript to the Library. Twain sent half of the pages, believing the other half to have been lost by the printer. In 1991, the missing half turned up in a steamer trunk owned by descendants of Gluck. The Library successfully proved possession and, in 1994, opened the Mark Twain Room in its Central Library to showcase the treasure.
Plot summary
Huckleberry Finn, as depicted by E. W. Kemble in the original 1884 edition of the book.
Life in St. Petersburg
The story begins in fictional St. Petersburg, Missouri, on the shores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 sometime between 1835 (when the first steamboat sailed down the Mississippi) and 1845. Two young boys, Tom Sawyer and Huckleberry Finn, have each come into a considerable sum of money as a result of their earlier adventure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Huck has been placed under the guardianship of the Widow Douglas, who, together with her sister, Miss Watson, are attempting to "sivilize" him. Huck appreciates their efforts, but finds civilized life confining.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om Sawyer appears briefly, helping Huck escape at night from the house, past Miss Watson's slave, Jim. They meet up with Tom Sawyer's self-proclaimed gang, who plot to carry out adventurous crimes. Life is changed by 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his shiftless father "Pap," an abusive parent and drunkard. Although Huck is successful in preventing his Pap from acquiring his fortune, Pap forcibly gains custody of Huck and the two move to the backwoods where Huck is kept locked inside his father's cabin. Equally dissatisfied with life with his father, Huck escapes from the cabin, elaborately fakes his own death, and sets off down the Mississippi River.
The Floating House & Huck as a Girl
While living quite comfortably in the wilderness along the Mississippi, Huck happily encounters Miss Watson's slave Jim on an island called Jackson's Island, and Huck learns that he has also run away, after Miss Watson threatened to sell him downriver, where conditions for slaves were even harsher.
Jim is trying to make his way to Cairo, Illinois, to get to Ohio, a free state, to buy his family's freedom. At first, Huck is conflicted over whether to tell someone about Jim's running away, but they travel together, they talk in depth, and Huck begins to know more about Jim's past and his difficult life. As these talks continue, Huck begins to change his opinion about people, slavery, and life in general. This continues throughout the rest of the novel.
Huck and Jim take up in a cavern on a hill on Jackson's Island to wait out a storm. When they can, they scrounge around the river looking for food, wood, and other items. One night, they find a raft they will eventually use to travel down the Mississippi. Later, they find an entire house floating down the river and enter it to grab what they can. Entering one room, Jim finds a man lying dead on the floor, shot in the back while apparently trying to ransack the house. He refuses to let Huck see the man's face.
To find out the latest news in the area, Huck dresses as a girl and goes into town. He enters the house of a woman new to the area, thinking she won't recognize him. As they talk, she tells Huck there is a $300 reward for Jim, who is accused of killing Huck. She becomes suspicious of Huck's true gender and these suspicions are confirmed when she sees he cannot thread a needle. She cleverly tricks him into revealing he's a boy, but allows him to run off. He returns to the island, tells Jim of the manhunt, and the two load up the raft and leave the island.
The Grangerfords and the Shepherdsons
Huck and Jim's raft is swamped by a passing steamship, separating the two. Huck is given shelter by the Grangerfords, a prosperous local family. He becomes friends with Buck Grangerford, a boy about his age, and learns that the Grangerfords are engaged in a 30-year blood feud against another family, the Shepherdsons. The Grangerfords and Shepherdsons go to church. Both families bring guns to continue the feud, despite the church's preachings on brotherly love.
The vendetta comes to a head when Buck's sister, Sophia Grangerford, elopes with Harney Shepherdson. In the resulting conflict, all the Grangerford males from this branch of the family are shot and killed, although Grangerfords elsewhere survive to carry on the feud. Upon seeing Buck's corpse, Huck is too devastated to write about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However, Huck does describe how he narrowly avoids his own death in the gunfight, later reuniting with Jim and the raft and together fleeing farther south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The Duke and the King
Further down the river, Jim and Huck rescue two cunning grifters, who join Huck and Jim on the raft. The younger of the two swindlers, a man of about thirty, introduces himself as a son of an English duke (the Duke of Bridgewater, which the King later mispronounces as "Bilgewater") and his father's rightful successor. The older one, about seventy, then trumps the duke's claim by alleging that he is actually the Lost Dauphin, the son of Louis XVI and rightful King of France.
The Duke and the King then join Jim and Huck on the raft, committing a series of confidence schemes on the way south. To allow for Jim's presence, they print fake bills for an escaped slave; and later they paint him up entirely in blue and call him the "Sick Arab." On one occasion they arrive in a town and rent the courthouse for a night for the purpose of printing bills to advertise a play which they call the 'Royal Nonesuch'. The play turns out to be only a couple of minutes of hysterical cavorting, not worth anywhere near the 50 cents the townsmen were charged to see it.
Meanwhile on the day of the play, a drunk called Boggs arrives in town and makes a nuisance of himself by going around threatening a southern gentleman by the name of Colonel Sherburn. Sherburn comes out and warns Boggs that he can continue threatening him up until exactly one o'clock. At one o'clock, Boggs has already ceased his power and two friends are trying to hurry him out of town; but Colonel Sherburn kills him anyway. Somebody in the crowd, whom Sherburn later identifies as Buck Harkness, cries out that Sherburn should be lynched. They all head up to Colonel Sherburn's gate, where they are met by Sherburn, carrying a loaded rifle. Without saying a word, he causes them to back down, and then the crowd slinks away after Sherburn laughs and tells them about the essential cowardice of "Southern justice." The only lynching that's going to be done here, says Sherburn, will be in the dark, by men wearing masks.
On the third night of "The Royal Nonesuch," the townspeople are ready; but the Duke and the King have already skipped town, and together with Huck and Jim, they continue down the river. Once they are far enough away, the two grifters test the next town, and decide to impersonate the brothers of Peter Wilkes, a recently deceased man of property. Using an absurd English accent, the King manages to convince nearly all the townspeople that he and the Duke are Wilkes' brothers recently arrived from England. However, one man in town is certain that they are a fraud. The Duke suggests they should cut and run. The King continues to liquidate Wilkes' estate, saying, "Hain't we got all the fools in town on our side? And ain't that a big enough majority in any town?"
Huck likes Wilkes' daughters, who treat him with kindness and courtesy, so he tries to thwart the grifters' plans by stealing back the inheritance money. However, when he is in danger of being discovered, he has to hide it in Wilkes' coffin, which is buried the next morning without Huck knowing whether the money has been found or not. The arrival of two new men who seem to be the real brothers throws everything into confusion when none of their signatures match the one on record. (The deaf-mute brother, who is said to do the correspondence, has his arm in a sling and cannot currently write.) The townspeople devise a test, which requires digging up the coffin to check. When the money is found in Wilkes's coffin, the Duke and the King are able to escape in the confusion. They manage to rejoin Huck and Jim on the raft to Huck's utter despair, since he had thought he had escaped them.
Jim's escape
After the four fugitives have drifted far enough from the town, the King takes advantage of Huck's temporary absence to sell his interest in the "escaped" slave Jim for forty dollars. Outraged by this betrayal, Huck rejects the advice of his "conscience," which continues to tell him that in helping Jim escape to freedom, he is stealing Miss Watson's property. Accepting that "All right, then, I'll go to hell!", Huck resolves to free Jim.
Jim's new temporary owners are Mr. and Mrs. Phelps, who turn out to be Tom Sawyer's aunt and uncle. Since Tom is expected for a visit, Huck is mistakened for Tom. He plays along, hoping to find Jim's location and free him. When Huck intercepts Tom on the road and tells him everything, Tom decides to join Huck's scheme, pretending to be his younger half-brother Sid. Jim has also told the household about the two grifters and the new plan for "The Royal Nonesuch," so this time the townspeople are ready for them. The Duke and King are captured by the townspeople, and are tarred and feathered and ridden out of town on a rail.
Rather than simply sneaking Jim out of the shed where he is being held, Tom develops an elaborate plan to free him, involving secret messages, hidden tunnels, a rope ladder sent in Jim's food, and other elements from popular novels, including a note to the Phelps warning them of a gang planning to steal their runaway slave. During the resulting pursuit, Tom is shot in the leg. Jim remains with him rather than completing his escape, risking recapture. Huck has long known Jim was "white on the inside." Although the doctor admires Jim's decency, he betrays him to a passing skiff, and Jim is captured while sleeping.
Conclusion
After Jim's recapture, events quickly resolve themselves. Tom's Aunt Polly arrives and reveals Huck's and Tom's true identities. Tom announces that Jim has been free for months: Miss Watson died two months earlier and freed Jim in her will, but Tom chose not to reveal Jim's freedom so he could come up with an elaborate plan to rescue Jim. Jim tells Huck that Huck's father has been dead for some time (he was the dead man they found in the house on Jackson's Island) and that Huck may return safely to St. Petersburg. In the final narrative, Huck declares that he is quite glad to be done writing his story, and despite Tom's family's plans to adopt and "sivilize" him, Huck intends to flee west to Indian Territory.
Major themes
Twain wrote a novel that embodies the search for freedom. He wrote during the post-Civil War period when there was an intense white reaction against blacks. According to some critics,[who?] Twain took aim squarely against racial prejudice, increasing segregation, lynchings, and the generally accepted belief that blacks were sub-human. He "made it clear that Jim was good, deeply loving, human, and anxious for freedom." However, others have criticized the novel as racist, citing the use of the word "nigger" and Jim's Sambo-like character.
Throughout the story, Huck is in moral conflict with the received values of the society in which he lives, and while he is unable to consciously refute those values even in his thoughts, he makes a moral choice based on his own valuation of Jim's friendship and human worth, a decision in direct opposition to the things he has been taught. Mark Twain in his lecture notes proposes that "a sound heart is a surer guide than an ill-trained conscience," and goes on to describe the novel as "...a book of mine where a sound heart and a deformed conscience come into collision and conscience suffers defeat."
Reception
The publication of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resulted in generally friendly reviews, but the novel was controversial from the outset. Upon issue of the American edition in 1885 a number of libraries banned it from their stacks. The early criticism focused on what was perceived as the book's crudeness. One incident was recounted in the newspaper, the Boston Transcript:
The Concord (Mass.) Public Library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exclude Mark Twain's latest book from the library. One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says that, while he does not wish to call it immoral, he thinks it contains but little humor, and that of a very coarse type. He regards it as the veriest trash. The library and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entertain similar views, characterizing it as rough, coarse, and inelegant, dealing with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not elevating, the whole book being more suited to the slums than to intelligent, respectable people.
Twain later remarked to his editor, "Apparently, the Concord library has condemned Huck as 'trash and only suitable for the slums.' This will sell us another five thousand copies for sure!"
In this scene illustrated by E. W. Kemble, Jim thinks Huck is a ghost
Many subsequent critics, Ernest Hemingway among them, have deprecated the final chapters, claiming the book "devolves into little more than minstrel-show satire and broad comedy" after Jim is detained. Hemingway declared, "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from" Huck Finn, and hailed it as "the best book we've had." He cautioned, however, "If you must read it you must stop where the Nigger Jim is stolen from the boys. That is the real end. The rest is just cheating." (The term "Nigger Jim" never appears in the novel but after appearing in Albert Bigelow Paine's 1912 Clemens biography, continued to be used by twentieth century critics, including Leslie Fiedler, Norman Mailer, and Russell Baker.) Pulitzer Prize winner Ron Powers states in his Twain biography (Mark Twain: A Life) that "Huckleberry Finn endures as a consensus masterpiece despite these final chapters," in which Tom Sawyer leads Huck through elaborate machinations to rescue Jim.
Much modern scholarship of Huckleberry Finn has focused on its treatment of race. Many Twain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the book, by humanizing Jim and exposing the fallacies of the racist assumptions of slavery, is an attack on racism. Others have argued that the book falls short on this score, especially in its depiction of Jim. According to Professor Stephen Railton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wain was unable to fully rise above the stereotypes of black people that white readers of his era expected and enjoyed, and therefore resorted to minstrel show-style comedy to provide humor at Jim's expense, and ended up confirming rather than challenging late-19th century racist stereotypes.
Because of this controversy over whether Huckleberry Finn is racist or anti-racist, and because the word "nigger"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novel, many have questione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eaching the book in the U.S. public scho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Huckleberry Finn was the fifth most frequently challenged book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90s.
Adaptations
Film
* Huckleberry Finn (1920) Silent starring Lewis Sargent as Huck, Gordon Griffith as Tom Sawyer
* Huckleberry Finn (1931) First talkie-talk film, with Junior Durkin as Huck, Jackie Coogan as Tom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39 film starring Mickey Rooney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54 film starring Thomas Mitchell and John Carradine produced by CBS ()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60 film directed by Michael Curtiz, starring Eddie Hodges and Archie Moore
* The New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68 animated television series for children
* Hopelessly Lost, a 1972 Soviet film
* Huckleberry Finn, a 1974 musical film
* Huckleberry Finn, a 1975 ABC movie of the week with Ron Howard as Huck Finn
* Huckleberry Finn, a 1976 Japanese anime with 26 episodes
* Huckleberry Finn and His Friends, a 1979 television series starring Ian Tracey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1981)(TV) Kurt Ida as Huckleberry Finn
* Rascals and Robbers: The Secret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nd Huck Finn (1982) (TV) Anthony Michael Hall as Huck Finn
*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 1985 television movie which was filmed in Maysville, Kentucky.
* The Adventures of Con Sawyer and Hucklemary Finn, a 1985 ABC movie of the week with Drew Barrymore as Con Sawyer
* The Adventures of Huck Finn, a 1993 film starring Elijah Wood and Courtney B. Vance
* Huckleberry Finn Monogatari, a 1994 Japanese anime with 26 episodes
* Tomato Sawyer and Huckleberry Larry's Big River Rescue, a VeggieTales parody of Huckleberry Finn created by Big Idea Productions with Larry the Cucumber as the titular character. ( 2008)
* Tom and Huck, a 1995 Disney live action film
Stage
* Big River, a 1985 Broadway musical with lyrics and music by Roger Miller
* Downriver, a 1975 Off Broadway musical, music and lyrics by John Braden
Literature
*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983), a novel which continues Huck's adventures after he "lights out for the Territory" at the end of Twain's novel, by Greg Matthews.
* Finn: A Novel (2007), a novel about Huck's father, Pap Finn, by Jon Clinch.
* My Jim (2005), a novel narrated largely by Sadie, Jim's enslaved wife, by Nancy Rawles.
Music
* Mississippi Suite (1926), by Ferde Grofe: the second movement is a lighthearted whimsical piece entitled "Huck Finn"
* Huckleberry Finn EP (2009), comprising five songs from Kurt Weill's unfinished musical, by Duke Special
按:以下幾封信裏記載的生活經驗無須虛構。一個僑居美國的中國人的經歷不需要運用幻想加以渲染。樸素的事實就足夠了。
第一封信
秦福兄:
一切都已準備停當,我就要離別這備受壓迫和災難深重的祖國,渡洋去那高尚的國度——美國!那裏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無人受氣挨駡。能自稱是自由之地和勇敢之傢,這是美國獨享的珍貴特權。我們和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如饑如渴地瞭望着海面,將我們故鄉的貧睏凋敝與那幸福的庇難所的富裕舒適作一番對照。我們知道美國曾經怎樣歡迎德國人、法國人以及落難悲傷的愛爾蘭人,我們知道它怎樣供給他們面包、工作和自由,而他們又是怎樣感恩戴德。我們知道美國準備歡迎其他一切受壓迫的人民,對所有前來投奔的人都傾囊相助,不問其民族、信仰或膚色。而且,不用別人告訴,我們知道那些由它從壓迫和饑餓中拯救出來的外國難民都是最熱切地歡迎我們的,因為他們受過苦,自然知道受苦的滋味;他們得到過慷慨的救助,自然渴望自己也能慷慨地對待其他不幸者,以此表明他們沒有虛受美國的寬宏大量。
艾送喜
一八××年於上海
第二封信
秦福兄:
我們現在是在遙遠的大海上,在通往美麗的自由之地和勇敢之傢的航途中。我們很快就要到達人人平等和不知憂愁的地方了。
招收我去美國的那位仁慈的美國人講定每月支付我12美元。你要知道,這是一筆巨額薪水,相當於我們在中國所得的20倍之多。我乘船的盤纏相當可觀,真的,抵得上一筆資産。這筆錢我最後是要付清的,不過現在先由東傢墊着,他允許我日後從從容容地分期償還。僅僅作為一種手續,我已把我的老婆、兒子和兩個女兒轉交給我東傢的同夥,作為償還船費的擔保。不過,我東傢說他們沒有被賣掉的危險,因為他知道我會忠實於他,而這一點是最牢靠的擔保。
我原以為我能帶着12美元到美國開始生活,但美國領事要我辦理乘船執照,拿去了其中的兩美元。他是沒有權利這樣做的,他衹能嚮這條船收兩美元,因為這條船連同船上全部中國乘客衹需要一張執照就行了,但他决意強迫中國人按人頭辦理執照,把所有的美元落進自己腰包。這條船上有我國同胞1300人,這位領事收了2600美元的執照費。我的東傢告訴我,華盛頓政府知道這種敲詐行為,嚴厲反對這種弊病的存在,極力要求上屆議會將這筆敲詐——我的意思是這筆執照費合法化。但由於這個議案尚未通過,這位領事仍將不得不敲詐這筆執照費,直到下屆議會使它合法為止。這是一個偉大、仁慈和高尚的國傢,痛恨一切形式的營私舞弊。
我們的艙位是一嚮為我國同胞保留的那部分。它叫做統艙。我的東傢說,它是專留給我們的,因為它不受氣溫變化的影響,也沒有危險的穿堂風。這不過是美國人仁慈無私的寬待一切外國難民的又一例。統艙是有點兒擠,而且相當悶熱,但無疑這種安排對我們是最合適的。
昨天,我們自己人中間發生了爭吵,船長朝他們放了一通滾燙的蒸汽,燙傷了七、八十人,傷勢有輕有重。有些人身上的皮燙得一片片、一條條掉下來。艙裏面狂呼亂叫,東推西撞,但蒸汽籠罩着這慌作一團的人群,結果有些沒被燙傷的人也被踩傷。我們沒有抱怨,因為聽我東傢說,這是平息船上騷亂的通常辦法,在美國人的二等艙裏每一、二天也要來這麽一次。
秦福,恭喜我吧!再過十天,我就要登上美國大陸,受到它的襟懷博大的人民的接待;我將昂首挺胸,感到我是生活在自由人中間的一個自由人。
艾送喜
一八××年於海上
第三封信
秦福兄:
我喜氣洋洋地上了岸!我想要跳舞,叫喊,歌唱,嚮這慷慨大度的自由之地和勇敢之傢頂禮膜拜。但是,當我走下跳板時,後面有個穿灰的人狠狠踢了我一腳,叫我留心點——這話是我東傢翻譯給我聽的。我一轉身,另一位穿灰的長官用一根短棍揍了我一下,也吩咐我留心點。我正要拿起我這一頭的扁擔,扁擔中間搭着我和洪五的網籃和鋪蓋捲,這時,又有第三個長官用短棍揍了我一下,意思是叫我放下扁擔,然後又踢了我一腳,意思是對我的反應靈敏表示滿意。馬上來了另一個人,搜查我們的網籃和鋪蓋捲,把每件東西都抖落在骯髒的碼頭上。然後,這個人和另一個人搜我們倆身上,上上下下搜個遍。他們搜出了洪五縫在辮子假發裏的一小塊鴉片。他們沒收了鴉片,將供五逮捕,交給另一位長官押走了。因為洪五犯了罪,他們也沒收了他的行李,而我們倆的行李是混在一起的,他們分辨不出哪是他的,哪是我的,就一古腦兒全沒收了。我提出幫他們把我的行李分出來,他們踢我,希望我留心點。
現在,沒有了行李,沒有了同伴,我跟我東傢說,如果他同意,我想就近溜達溜達,看看這裏的風土人情,一見他招呼就馬上回來。我不願流露出對我在這仁慈的庇難之地所受到的接待感覺失望,因此說話的時候竭力裝出快活的樣子。但他叫我等一下,說我必須種痘以防出天花。我微笑着說,我已經出過天花,這由我臉上的麻子可以看出,所以不必等候“種痘”。但他說,這是法律規定的,我無論如何必須種痘。醫生决不會放過我,法律責成他給每個中國人種痘,每人收費十美元。而且說我可以肯定,作為這條法律的忠僕,沒有哪個醫生會遷就任何一個情願在異國出天花的傻瓜蛋而讓一筆酬金從他的指頭滑掉。立刻,醫生來了,行使了他的職責,搜刮走了我的每個銅板——我的十美元,這是我大約一年半受苦受纍的血汗積蓄。哎,倘若立法者們知道這個城裏有許多醫生樂於給人種一次痘收費一、二美元,那他們就决不會規定嚮窮睏的、無親無友的愛爾蘭人、意大利人或中國人收這麽高的費,這些難民正是為了躲避饑餓和艱難時世纔來投奔這福地的。
艾送喜
一八××年於舊金山
第四封信
泰福兄:
我在這裏呆了已將近一個月,每天學一點美國話。我的東傢把我們招往這個大陸東端的種植園的計劃已經落空。他的事業遭到挫敗,不得不把我們全部解散,衹是讓我們簽字畫押保證償還他墊付的船費。我們必須把在這裏掙得的頭幾個月的工資償還他。他說每位六十美元。
我們到達這裏纔兩個星期,就這樣被打發了。在此之前,我們大傢一直擠在一間小屋裏等候消息。這以後,我衹得自己邁開雙腳碰運氣了。我開始在異鄉客地過陌生人的生活,無親無友,分文不名,衹有這身上穿着的一身衣服。在這兒的世界,我這方面沒有任何有利條件——沒有一個,除了身體硬朗,另外,不必費時或費心看管我的行李。不、不,我忘了。我想起較之寄居別國的難民,我有一個特殊的有利條件——我是在美國!我是在老天爺為塵世間受壓迫的落難之人安置的庇難所!
正當這個令人寬慰的念頭掠過我腦子的時候,一幫青年放出一條兇狗朝我撲來。我盡力抵擋,但招架不住。我退到一座大門關着的門道裏;在那裏,這條狗完全控製了我,咬我的喉嚨、面孔以及我身體的一切裸露部分。我大聲呼救,但這幫青年衹是取笑逗樂。兩個穿灰的人(他們的官銜是)朝我望了兩眼,懶洋洋地走開了。但是,有個人攔住了他們,把他們領了回來,說見難不救是一種恥辱。於是,這兩個用短棍打跑了那條狗。儘管我當時從頭到腳衣衫稀爛,鮮血淋漓,但擺脫了那條狗畢竟令我欣慰。領回的那個人責問這些青年為什麽要那樣欺侮我,而這些青年希望他不要多管閑事。他們對他說:“這些中國魔鬼到美國來,從我們高貴聰明的白人嘴裏奪取面包,當我們起而保衛自己的權利時,卻有人還要大驚小怪。”
他們開始威脅我的恩人,而他看到這時聚攏過來的面孔都不懷善意,衹得自管自走開了。當他離開時,還挨了不少詛咒。這時通知我,我已被逮捕,必須跟他們走。我問其中一個,我對誰犯了什麽罪,要遭到逮捕,他衹是用短棍揍我,命令我“閉上狗嘴”。這時已有一群取笑起哄的街頭頑童和二流子跟在我後面,我被帶到一條小巷,送進一座石頭鋪路的監獄;沿着它的一邊有一長排牢房,都上着鐵門。我站在一張桌子旁,桌子後面的一個人在一塊石板上寫下一些關於我的事。逮捕我的一個說:“記下這個中國人的罪狀是擾亂社會治安。”
我想張口說話,但他說:“閉嘴!你現在最好老實點,我的夥計!你他媽的傲慢無禮已經有兩三次了。在這裏容不得你頂嘴。現在該是你冷靜的時候,如果你還不安分,我們倒要看看是不是拿你沒辦法。你叫什麽名字?”
“艾送喜。”
“別名什麽?”
我說我不明白什麽意思。他說他想要知道我的真名,因為他猜想我這個名字是上次偷了小雞之後換了的。說完,他們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然後,他們搜我的身。當然,搜不到什麽東西。他們看來十分光火,問我打算請誰“保釋或付罰款”。他們嚮我解釋這些事情時,我說我沒有傷害任何人,為什麽要取保或付罰款?他們兩個踢我,警告我說,懂點規矩對我有好處。我頂嘴說我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於是他們中的一個把我拉到一邊,說:“喂,夥計,放聰明點,跟我們裝傻充楞是全然沒用的。你要知道,我們這是在辦公事。你盡快給我們弄到五塊錢,你就立即可以擺脫數不清的麻煩。少於五塊辦不到。你有哪些朋友?”
我告訴他,我在全美國沒有一個朋友,我遠離家乡,走投無路,窮得可憐。我乞求他們放了我。
他一把揪住我的衣領,使勁地又拉又推,把我拖到監獄,打開一扇鐵牢門,一腳把我踢了進去,說:“你就呆在裏面發黴吧,你這個外國畜生,叫你明白美國沒有你這種傢夥、你們這種民族呆的地方。”
艾送喜
一八××年於舊金山
第一封信
秦福兄:
一切都已準備停當,我就要離別這備受壓迫和災難深重的祖國,渡洋去那高尚的國度——美國!那裏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無人受氣挨駡。能自稱是自由之地和勇敢之傢,這是美國獨享的珍貴特權。我們和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如饑如渴地瞭望着海面,將我們故鄉的貧睏凋敝與那幸福的庇難所的富裕舒適作一番對照。我們知道美國曾經怎樣歡迎德國人、法國人以及落難悲傷的愛爾蘭人,我們知道它怎樣供給他們面包、工作和自由,而他們又是怎樣感恩戴德。我們知道美國準備歡迎其他一切受壓迫的人民,對所有前來投奔的人都傾囊相助,不問其民族、信仰或膚色。而且,不用別人告訴,我們知道那些由它從壓迫和饑餓中拯救出來的外國難民都是最熱切地歡迎我們的,因為他們受過苦,自然知道受苦的滋味;他們得到過慷慨的救助,自然渴望自己也能慷慨地對待其他不幸者,以此表明他們沒有虛受美國的寬宏大量。
艾送喜
一八××年於上海
第二封信
秦福兄:
我們現在是在遙遠的大海上,在通往美麗的自由之地和勇敢之傢的航途中。我們很快就要到達人人平等和不知憂愁的地方了。
招收我去美國的那位仁慈的美國人講定每月支付我12美元。你要知道,這是一筆巨額薪水,相當於我們在中國所得的20倍之多。我乘船的盤纏相當可觀,真的,抵得上一筆資産。這筆錢我最後是要付清的,不過現在先由東傢墊着,他允許我日後從從容容地分期償還。僅僅作為一種手續,我已把我的老婆、兒子和兩個女兒轉交給我東傢的同夥,作為償還船費的擔保。不過,我東傢說他們沒有被賣掉的危險,因為他知道我會忠實於他,而這一點是最牢靠的擔保。
我原以為我能帶着12美元到美國開始生活,但美國領事要我辦理乘船執照,拿去了其中的兩美元。他是沒有權利這樣做的,他衹能嚮這條船收兩美元,因為這條船連同船上全部中國乘客衹需要一張執照就行了,但他决意強迫中國人按人頭辦理執照,把所有的美元落進自己腰包。這條船上有我國同胞1300人,這位領事收了2600美元的執照費。我的東傢告訴我,華盛頓政府知道這種敲詐行為,嚴厲反對這種弊病的存在,極力要求上屆議會將這筆敲詐——我的意思是這筆執照費合法化。但由於這個議案尚未通過,這位領事仍將不得不敲詐這筆執照費,直到下屆議會使它合法為止。這是一個偉大、仁慈和高尚的國傢,痛恨一切形式的營私舞弊。
我們的艙位是一嚮為我國同胞保留的那部分。它叫做統艙。我的東傢說,它是專留給我們的,因為它不受氣溫變化的影響,也沒有危險的穿堂風。這不過是美國人仁慈無私的寬待一切外國難民的又一例。統艙是有點兒擠,而且相當悶熱,但無疑這種安排對我們是最合適的。
昨天,我們自己人中間發生了爭吵,船長朝他們放了一通滾燙的蒸汽,燙傷了七、八十人,傷勢有輕有重。有些人身上的皮燙得一片片、一條條掉下來。艙裏面狂呼亂叫,東推西撞,但蒸汽籠罩着這慌作一團的人群,結果有些沒被燙傷的人也被踩傷。我們沒有抱怨,因為聽我東傢說,這是平息船上騷亂的通常辦法,在美國人的二等艙裏每一、二天也要來這麽一次。
秦福,恭喜我吧!再過十天,我就要登上美國大陸,受到它的襟懷博大的人民的接待;我將昂首挺胸,感到我是生活在自由人中間的一個自由人。
艾送喜
一八××年於海上
第三封信
秦福兄:
我喜氣洋洋地上了岸!我想要跳舞,叫喊,歌唱,嚮這慷慨大度的自由之地和勇敢之傢頂禮膜拜。但是,當我走下跳板時,後面有個穿灰的人狠狠踢了我一腳,叫我留心點——這話是我東傢翻譯給我聽的。我一轉身,另一位穿灰的長官用一根短棍揍了我一下,也吩咐我留心點。我正要拿起我這一頭的扁擔,扁擔中間搭着我和洪五的網籃和鋪蓋捲,這時,又有第三個長官用短棍揍了我一下,意思是叫我放下扁擔,然後又踢了我一腳,意思是對我的反應靈敏表示滿意。馬上來了另一個人,搜查我們的網籃和鋪蓋捲,把每件東西都抖落在骯髒的碼頭上。然後,這個人和另一個人搜我們倆身上,上上下下搜個遍。他們搜出了洪五縫在辮子假發裏的一小塊鴉片。他們沒收了鴉片,將供五逮捕,交給另一位長官押走了。因為洪五犯了罪,他們也沒收了他的行李,而我們倆的行李是混在一起的,他們分辨不出哪是他的,哪是我的,就一古腦兒全沒收了。我提出幫他們把我的行李分出來,他們踢我,希望我留心點。
現在,沒有了行李,沒有了同伴,我跟我東傢說,如果他同意,我想就近溜達溜達,看看這裏的風土人情,一見他招呼就馬上回來。我不願流露出對我在這仁慈的庇難之地所受到的接待感覺失望,因此說話的時候竭力裝出快活的樣子。但他叫我等一下,說我必須種痘以防出天花。我微笑着說,我已經出過天花,這由我臉上的麻子可以看出,所以不必等候“種痘”。但他說,這是法律規定的,我無論如何必須種痘。醫生决不會放過我,法律責成他給每個中國人種痘,每人收費十美元。而且說我可以肯定,作為這條法律的忠僕,沒有哪個醫生會遷就任何一個情願在異國出天花的傻瓜蛋而讓一筆酬金從他的指頭滑掉。立刻,醫生來了,行使了他的職責,搜刮走了我的每個銅板——我的十美元,這是我大約一年半受苦受纍的血汗積蓄。哎,倘若立法者們知道這個城裏有許多醫生樂於給人種一次痘收費一、二美元,那他們就决不會規定嚮窮睏的、無親無友的愛爾蘭人、意大利人或中國人收這麽高的費,這些難民正是為了躲避饑餓和艱難時世纔來投奔這福地的。
艾送喜
一八××年於舊金山
第四封信
泰福兄:
我在這裏呆了已將近一個月,每天學一點美國話。我的東傢把我們招往這個大陸東端的種植園的計劃已經落空。他的事業遭到挫敗,不得不把我們全部解散,衹是讓我們簽字畫押保證償還他墊付的船費。我們必須把在這裏掙得的頭幾個月的工資償還他。他說每位六十美元。
我們到達這裏纔兩個星期,就這樣被打發了。在此之前,我們大傢一直擠在一間小屋裏等候消息。這以後,我衹得自己邁開雙腳碰運氣了。我開始在異鄉客地過陌生人的生活,無親無友,分文不名,衹有這身上穿着的一身衣服。在這兒的世界,我這方面沒有任何有利條件——沒有一個,除了身體硬朗,另外,不必費時或費心看管我的行李。不、不,我忘了。我想起較之寄居別國的難民,我有一個特殊的有利條件——我是在美國!我是在老天爺為塵世間受壓迫的落難之人安置的庇難所!
正當這個令人寬慰的念頭掠過我腦子的時候,一幫青年放出一條兇狗朝我撲來。我盡力抵擋,但招架不住。我退到一座大門關着的門道裏;在那裏,這條狗完全控製了我,咬我的喉嚨、面孔以及我身體的一切裸露部分。我大聲呼救,但這幫青年衹是取笑逗樂。兩個穿灰的人(他們的官銜是)朝我望了兩眼,懶洋洋地走開了。但是,有個人攔住了他們,把他們領了回來,說見難不救是一種恥辱。於是,這兩個用短棍打跑了那條狗。儘管我當時從頭到腳衣衫稀爛,鮮血淋漓,但擺脫了那條狗畢竟令我欣慰。領回的那個人責問這些青年為什麽要那樣欺侮我,而這些青年希望他不要多管閑事。他們對他說:“這些中國魔鬼到美國來,從我們高貴聰明的白人嘴裏奪取面包,當我們起而保衛自己的權利時,卻有人還要大驚小怪。”
他們開始威脅我的恩人,而他看到這時聚攏過來的面孔都不懷善意,衹得自管自走開了。當他離開時,還挨了不少詛咒。這時通知我,我已被逮捕,必須跟他們走。我問其中一個,我對誰犯了什麽罪,要遭到逮捕,他衹是用短棍揍我,命令我“閉上狗嘴”。這時已有一群取笑起哄的街頭頑童和二流子跟在我後面,我被帶到一條小巷,送進一座石頭鋪路的監獄;沿着它的一邊有一長排牢房,都上着鐵門。我站在一張桌子旁,桌子後面的一個人在一塊石板上寫下一些關於我的事。逮捕我的一個說:“記下這個中國人的罪狀是擾亂社會治安。”
我想張口說話,但他說:“閉嘴!你現在最好老實點,我的夥計!你他媽的傲慢無禮已經有兩三次了。在這裏容不得你頂嘴。現在該是你冷靜的時候,如果你還不安分,我們倒要看看是不是拿你沒辦法。你叫什麽名字?”
“艾送喜。”
“別名什麽?”
我說我不明白什麽意思。他說他想要知道我的真名,因為他猜想我這個名字是上次偷了小雞之後換了的。說完,他們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然後,他們搜我的身。當然,搜不到什麽東西。他們看來十分光火,問我打算請誰“保釋或付罰款”。他們嚮我解釋這些事情時,我說我沒有傷害任何人,為什麽要取保或付罰款?他們兩個踢我,警告我說,懂點規矩對我有好處。我頂嘴說我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於是他們中的一個把我拉到一邊,說:“喂,夥計,放聰明點,跟我們裝傻充楞是全然沒用的。你要知道,我們這是在辦公事。你盡快給我們弄到五塊錢,你就立即可以擺脫數不清的麻煩。少於五塊辦不到。你有哪些朋友?”
我告訴他,我在全美國沒有一個朋友,我遠離家乡,走投無路,窮得可憐。我乞求他們放了我。
他一把揪住我的衣領,使勁地又拉又推,把我拖到監獄,打開一扇鐵牢門,一腳把我踢了進去,說:“你就呆在裏面發黴吧,你這個外國畜生,叫你明白美國沒有你這種傢夥、你們這種民族呆的地方。”
艾送喜
一八××年於舊金山
從前有個壞孩子,名叫吉姆——不過,如果你稍加留意,便可發現,在你的主日學校課本裏,幾乎所有的壞孩子都叫詹姆斯。雖說奇怪,而事實如此,這一位就叫吉姆。
吉姆也沒有一位生病的母親——也就是他沒有一位篤信上帝、身患肺病,倘若不是愛子情深、惟恐自己一死兒子遭人冷落,而寧願躺進墳墓安息的母親。然而,主日學校課本裏的壞孩子大都叫詹姆斯,並且都有一位生病的母親。她們都教自己的兒子學說“我要躺下睡覺”等等,都用溫柔凄婉的歌聲哄孩子入睡,與他們吻別,然後跪在床邊流淚。可是,這個小傢夥情況不同。他名叫吉姆,他的母親安然無恙——沒生肺病,也沒有別的毛病。她不但不虛弱,而且挺健壯,也不敬重上帝;此外,她對吉姆毫無疼愛之情。她常說,即便吉姆折斷脖子,對她也沒有多大的損害。她總是用打屁股的辦法催吉姆睡覺,從來不與他吻別;相反,她要離傢的時候,還要賞他幾個耳光。
一次,這個吉姆偷出廚房的鑰匙,悄悄地溜進廚房,偷吃了果醬,隨後又把果醬瓶子裝滿焦油瀝青,好讓他母親看不出破綻;吉姆並沒有頓生恐懼,也不覺得仿佛有什麽聲音悄然對他說,“不聽媽媽的話對嗎?這麽做不是罪過嗎?壞孩子們偷吞了自己善良母親的果醬之後有什麽報應呢?”吉姆也沒有獨自跪倒在地,保證今後不再作惡,然後輕鬆愉快地站起身來,對母親告以實情,請求寬恕。而母親則是淚流滿面,滿懷欣慰感激之情嚮他祝福。不。這是課本中其他壞孩子的情況;至於吉姆,完全是另一碼事,你說怪不!吉姆偷吃了果醬,還粗俗下流地說真棒;他把焦油瀝青裝進果醬瓶,也說真棒,還哈哈大笑,說那老太婆發現之後,“必定會氣得暴跳如雷,哼哼呀呀地說不出話來”;後來母親果然發現了,但他矢口否認,硬說不知道,結果挨了一頓臭揍,淚流滿面的竟是他自己。吉姆什麽事都幹得稀奇,與課本上的詹姆斯們迥然不同。
有一次,他爬到農場主阿科恩的蘋果樹上偷蘋果。可是,樹枝沒有折斷,他既沒從樹上跌下來摔斷胳臂,也沒有被農場主的大狗咬傷,爾後也沒有臥床數周,閉門思過,從此變好。總之,絶沒有那回事;吉姆偷夠了蘋果之後,安然爬下樹來;對那條大狗,也早有準備,那條狗一撲過來,他一磚頭扔過去,正好擊中了它。說也奇怪——這類事情那些文雅的小書裏從未寫過,那些小書封面上都印着大理石花紋,裏面畫着一些身穿燕尾服和短腿的馬褲、頭戴響鈴禮帽的男人和腋下夾着無裙環衣裳的女人。吉姆遇到的這種情況,任何一部主日學校的課本都沒寫過。
有一次,吉姆偷了老師的鉛筆刀,但又害怕老師發現了會受到懲罰,於是便把小刀偷偷地塞進喬治·威爾遜的帽子裏——喬治是可憐的威爾遜寡婦的兒子,他的品行端正,被公認為村上的好孩子。喬治對母親的教誨從不違拗,一嚮誠實,而且勤敏好學,他對主日學校尤為崇信。可是,後來那把小刀竟從帽子裏掉了出來,可憐的喬治耷拉着腦袋,羞得無地自容,好像真的自認有罪。而那位傷心的老師認定小刀是他偷的。當老師舉起細軟的鞭子,準備抽打他那發抖的雙肩時,那位純屬杜撰的白發地方治安官並沒有突然出現,更沒有神氣十足地說道:“饒恕這位品德高尚的孩子吧——罪犯正站在那兒發抖呢!休息時間,我正好從校門口路過。雖然沒人看到我,而我卻看到了偷竊的人!”因此喬治沒有挨打,那位可敬的地方治安官也沒有給感激涕零的嚮師生們布道,然後牽着喬治的手,說他這樣的孩子值得稱贊,領走喬治跟他同住,讓他打掃辦公室,生火,跑差,劈柴,學法律,幫他內助料理傢務,工餘時間盡情玩耍,每月領取四角錢的報酬,自行其樂。不;書上會這樣寫的,但吉姆遇到的卻不是這樣。那個老不死的法官沒有插進來製造麻煩,結果,模範孩子喬治挨了一頓臭揍,吉姆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你知道,吉姆恨透了那些模範孩子。吉姆說,他“最瞧不起這些娘娘腔。”這就是那個沒教養的壞孩子吉姆所使用的粗俗語言。
但是,發生在吉姆身上奇而又奇的一樁事是:他在一個禮拜天去划船,並沒有被淹死①。又一個禮拜天他去釣魚,雖然遇上了暴風雨,卻沒有遭雷擊,嗨,您不妨翻查主日學校的全部圖書,從頭至尾,反復閱讀,直至下一個聖誕節,您也絶不會發現這種事情。啊,絶對不會;相反,您會發現,所有在禮拜天划船的壞孩子沒有一個不淹死的,所有在禮拜天釣魚又遇上暴風雨的壞孩子都遭雷擊。禮拜天載有壞孩子的船衹總是翻底,安息日壞孩子去釣魚定有暴風雨。吉姆為什麽總是能避開這些災難,我也說不清個中的緣由。
①指星期日應該去教堂做禮拜。
吉姆的活動有符咒庇佑——準是有符咒庇佑。任何事兒都傷害不着他。他遊動物園時甚至把一捆煙葉塞給大象,那大象也沒有甩開長鼻敲碎他的腦殼。他翻遍食廚,卻從來沒有把硝酸錯當成薄荷飲料喝進肚裏。在安息日,他偷了父親的槍出去打獵,也沒有崩掉三四個指頭。他一時氣急,揍在小妹的太陽穴上,小妹也沒有頭痛不止,過夏就死,臨終留下寬恕溫柔的話語,令他破碎的心靈倍感痛苦。不;她居然復原了。最後,吉姆終於離傢出走,浪跡海洋。但是,當他回來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景況凄涼、孤苦無助,也沒見他親人長眠於安靜的教堂墓地,那座他童年時期墻上爬滿青藤的房屋也沒有倒塌。啊,不;他跟個浪人似的,喝得酩酊大醉,沒進傢門就進了局。
吉姆成年之後結婚成傢,後來又有了許多兒女。一天晚上,他突然掄起板斧砸碎了全家人的腦袋。吉姆采用各種流氓手段,欺詐坑騙而發了大財;現在他橫行鄉裏,成了心毒手狠的壞蛋,然而卻受人敬重,選入議會。
諸位請看,主日學校的課本中可從來沒有哪一個壞詹姆斯,能像這位有符咒庇佑、無法無天的吉姆這樣走運,這樣稱心如意的。
吉姆也沒有一位生病的母親——也就是他沒有一位篤信上帝、身患肺病,倘若不是愛子情深、惟恐自己一死兒子遭人冷落,而寧願躺進墳墓安息的母親。然而,主日學校課本裏的壞孩子大都叫詹姆斯,並且都有一位生病的母親。她們都教自己的兒子學說“我要躺下睡覺”等等,都用溫柔凄婉的歌聲哄孩子入睡,與他們吻別,然後跪在床邊流淚。可是,這個小傢夥情況不同。他名叫吉姆,他的母親安然無恙——沒生肺病,也沒有別的毛病。她不但不虛弱,而且挺健壯,也不敬重上帝;此外,她對吉姆毫無疼愛之情。她常說,即便吉姆折斷脖子,對她也沒有多大的損害。她總是用打屁股的辦法催吉姆睡覺,從來不與他吻別;相反,她要離傢的時候,還要賞他幾個耳光。
一次,這個吉姆偷出廚房的鑰匙,悄悄地溜進廚房,偷吃了果醬,隨後又把果醬瓶子裝滿焦油瀝青,好讓他母親看不出破綻;吉姆並沒有頓生恐懼,也不覺得仿佛有什麽聲音悄然對他說,“不聽媽媽的話對嗎?這麽做不是罪過嗎?壞孩子們偷吞了自己善良母親的果醬之後有什麽報應呢?”吉姆也沒有獨自跪倒在地,保證今後不再作惡,然後輕鬆愉快地站起身來,對母親告以實情,請求寬恕。而母親則是淚流滿面,滿懷欣慰感激之情嚮他祝福。不。這是課本中其他壞孩子的情況;至於吉姆,完全是另一碼事,你說怪不!吉姆偷吃了果醬,還粗俗下流地說真棒;他把焦油瀝青裝進果醬瓶,也說真棒,還哈哈大笑,說那老太婆發現之後,“必定會氣得暴跳如雷,哼哼呀呀地說不出話來”;後來母親果然發現了,但他矢口否認,硬說不知道,結果挨了一頓臭揍,淚流滿面的竟是他自己。吉姆什麽事都幹得稀奇,與課本上的詹姆斯們迥然不同。
有一次,他爬到農場主阿科恩的蘋果樹上偷蘋果。可是,樹枝沒有折斷,他既沒從樹上跌下來摔斷胳臂,也沒有被農場主的大狗咬傷,爾後也沒有臥床數周,閉門思過,從此變好。總之,絶沒有那回事;吉姆偷夠了蘋果之後,安然爬下樹來;對那條大狗,也早有準備,那條狗一撲過來,他一磚頭扔過去,正好擊中了它。說也奇怪——這類事情那些文雅的小書裏從未寫過,那些小書封面上都印着大理石花紋,裏面畫着一些身穿燕尾服和短腿的馬褲、頭戴響鈴禮帽的男人和腋下夾着無裙環衣裳的女人。吉姆遇到的這種情況,任何一部主日學校的課本都沒寫過。
有一次,吉姆偷了老師的鉛筆刀,但又害怕老師發現了會受到懲罰,於是便把小刀偷偷地塞進喬治·威爾遜的帽子裏——喬治是可憐的威爾遜寡婦的兒子,他的品行端正,被公認為村上的好孩子。喬治對母親的教誨從不違拗,一嚮誠實,而且勤敏好學,他對主日學校尤為崇信。可是,後來那把小刀竟從帽子裏掉了出來,可憐的喬治耷拉着腦袋,羞得無地自容,好像真的自認有罪。而那位傷心的老師認定小刀是他偷的。當老師舉起細軟的鞭子,準備抽打他那發抖的雙肩時,那位純屬杜撰的白發地方治安官並沒有突然出現,更沒有神氣十足地說道:“饒恕這位品德高尚的孩子吧——罪犯正站在那兒發抖呢!休息時間,我正好從校門口路過。雖然沒人看到我,而我卻看到了偷竊的人!”因此喬治沒有挨打,那位可敬的地方治安官也沒有給感激涕零的嚮師生們布道,然後牽着喬治的手,說他這樣的孩子值得稱贊,領走喬治跟他同住,讓他打掃辦公室,生火,跑差,劈柴,學法律,幫他內助料理傢務,工餘時間盡情玩耍,每月領取四角錢的報酬,自行其樂。不;書上會這樣寫的,但吉姆遇到的卻不是這樣。那個老不死的法官沒有插進來製造麻煩,結果,模範孩子喬治挨了一頓臭揍,吉姆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你知道,吉姆恨透了那些模範孩子。吉姆說,他“最瞧不起這些娘娘腔。”這就是那個沒教養的壞孩子吉姆所使用的粗俗語言。
但是,發生在吉姆身上奇而又奇的一樁事是:他在一個禮拜天去划船,並沒有被淹死①。又一個禮拜天他去釣魚,雖然遇上了暴風雨,卻沒有遭雷擊,嗨,您不妨翻查主日學校的全部圖書,從頭至尾,反復閱讀,直至下一個聖誕節,您也絶不會發現這種事情。啊,絶對不會;相反,您會發現,所有在禮拜天划船的壞孩子沒有一個不淹死的,所有在禮拜天釣魚又遇上暴風雨的壞孩子都遭雷擊。禮拜天載有壞孩子的船衹總是翻底,安息日壞孩子去釣魚定有暴風雨。吉姆為什麽總是能避開這些災難,我也說不清個中的緣由。
①指星期日應該去教堂做禮拜。
吉姆的活動有符咒庇佑——準是有符咒庇佑。任何事兒都傷害不着他。他遊動物園時甚至把一捆煙葉塞給大象,那大象也沒有甩開長鼻敲碎他的腦殼。他翻遍食廚,卻從來沒有把硝酸錯當成薄荷飲料喝進肚裏。在安息日,他偷了父親的槍出去打獵,也沒有崩掉三四個指頭。他一時氣急,揍在小妹的太陽穴上,小妹也沒有頭痛不止,過夏就死,臨終留下寬恕溫柔的話語,令他破碎的心靈倍感痛苦。不;她居然復原了。最後,吉姆終於離傢出走,浪跡海洋。但是,當他回來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景況凄涼、孤苦無助,也沒見他親人長眠於安靜的教堂墓地,那座他童年時期墻上爬滿青藤的房屋也沒有倒塌。啊,不;他跟個浪人似的,喝得酩酊大醉,沒進傢門就進了局。
吉姆成年之後結婚成傢,後來又有了許多兒女。一天晚上,他突然掄起板斧砸碎了全家人的腦袋。吉姆采用各種流氓手段,欺詐坑騙而發了大財;現在他橫行鄉裏,成了心毒手狠的壞蛋,然而卻受人敬重,選入議會。
諸位請看,主日學校的課本中可從來沒有哪一個壞詹姆斯,能像這位有符咒庇佑、無法無天的吉姆這樣走運,這樣稱心如意的。
不管它對我的關係是多麽微不足道吧,但是我仍想盡可能簡短地嚮全國人說明這件事裏究竟有我什麽份兒,因為這件事曾經引起公衆的註意,激起很大的反感,以至兩大州的報紙都用大量篇幅刊載了歪麯事實的報道和偏激誇大的評論。
這裏我要聲明的是,在以下的簡介中,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中央政府的檔案充分地予以證實——這件不幸的事是這樣引起的:
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以總數為30大桶的牛肉供應給謝爾曼將軍①。
①威廉·特庫姆塞·謝爾曼(1820-1891):美國陸軍司令官,1864年從查塔努加出發,進行著名的“長徵”,沿途與印第安人激戰,終於抵達亞特蘭大;後又開始“嚮大海進軍”,經過南卡羅來納等州。
多麽好的一筆買賣。
他帶着牛肉去找謝爾曼,但是,等他趕到華盛頓,謝爾曼已經去馬納薩斯;於是他又裝好了牛肉,跟蹤到那裏,可是到達那裏已經晚了;於是他又跟蹤謝爾曼去納什維爾,然後從納什維爾去查塔努加,再從查塔努加去亞特蘭大——然而,他始終沒能追趕上。他從亞特蘭大再一次整裝出發,緊沿着謝爾曼的路綫直趨海濱。這一次他又遲到了幾天;但是,聽說謝爾曼準備乘“貴格城”號去聖地旅行,他就乘了一艘開往貝魯特的輪船,打算超過前一艘輪船。當他帶着牛肉抵達耶路撒冷時,他獲悉謝爾曼並沒乘“貴格城”號出航,而是到大草原去打印第安人了。他回到美國,嚮落基山進發。在大草原上歷盡艱辛,走了68天,離謝爾曼的大本營衹4英裏地,他被印第安人用戰斧劈死,剝去頭皮,牛肉也被印第安人搶走了。他們搶走了幾乎所有的牛肉,衹丟下其中的一桶。謝爾曼的軍隊截下了那一桶牛肉;所以,那位勇敢的航海者雖然自己身死,但仍舊部份履行了他的合同。在一份以日記形式寫的遺囑中,他將那份合同傳給了他的兒子巴塞洛纓·W。巴塞洛纓開列了以下的賬單,隨後就死了:
緻美利堅合衆國政府
尊賬應償付新澤西州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以
下各項費用:
謝爾曼將軍定購牛肉30大桶
每桶售價100元 3000元
旅費與運輸費 14000元
共計 17000元
收款人:
他雖然去世,但是死前已把合同留給了威廉小·J·馬丁,馬丁設法收回賬款,可是這件事還沒辦妥,已經與世長辭。他把合同留給了巴剋·J·艾倫,艾倫也試圖收回那筆賬款。他沒能活到把錢弄到手就死了。他把合同留給了安森·G·羅傑斯,羅傑斯企圖收回那筆賬款,他層層申請,已經接近第九審計官的辦公室,但是這時候對萬物一視同仁的死神沒經召喚就突然來到,把他也勾去了。他將單據留給了康涅狄格州一個叫文詹斯·霍普金斯的親戚,霍普金斯此後衹活了四星期零兩天,但創造了最快的紀錄,因為他在此期間已經差點兒接近第12審計官。他在遺囑中把那份合同贈給了一位名叫“哦一尋樂吧”·約翰遜的舅父。但是,他雖然會尋樂,也經不起操那份心。他臨終時說的是:“別再為我哭——我可是情願走了。”於是他真的走了,瞧這個可憐的人兒。此後繼承那份合同的共有七個,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死了。所以它最後落到了我手裏。它是由一個印第安納州名叫哈伯德(伯利恆·哈伯德)的親戚傳到我手裏的。這人長期以來一直對我懷恨在心,可是,到了彌留的時候,他卻把我喚了去,寬恕了我過去的一切,垂着淚把那份合同交給了我。
以上是我繼承這筆遺産前的一段歷史。現在我要將本人與此事有關的細節直接嚮全國人一一交代。我拿了這份牛肉合同和旅費運費單去見美利堅合衆國總統。
他說:“怎麽,先生,有什麽事我可以為您效勞的嗎?”
我說:“閣下,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以總數為三十大桶牛肉供應給謝爾曼將軍……”
他聽到這裏就攔住了我,叫我離開他那兒——態度是和藹的,但也是堅决的。第二天,我去拜會國務卿。
他說:“什麽事呀,先生?”
我說:“殿下,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嚮謝爾曼將軍供應總數為三十大桶的牛肉……”
“好啦,先生——好啦;本部門不管你什麽牛肉合同。”
他把我請了出去。我把這件事通盤考慮了一下,最後,第二天,我去拜訪海軍部長,他說:“有話快談吧,先生;別叫我盡等着。”
我說:“殿下,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嚮謝爾曼將軍供應總數為三十大桶的牛肉……”
可不是,我衹來得及說到這兒。他也不管給謝爾曼將軍訂立的牛肉合同。我開始心裏嘀咕:瞧這政府可有些古怪呀,它有點兒像是要賴了那筆牛肉賬哩。第二天,我又去見內政部長。
我說:“殿下,大約在1861年Ic月10日……”
“夠啦,先生。我以前已經聽說過您了。去吧,拿了您這份骯髒的牛肉合同離開這兒吧。內政部根本不管陸軍的糧餉。”
我離開了那兒。可是這一來我惱火了。我說,我要把他們糾纏得沒法安身;我要攪亂這個不講公道的政府的每一個部門,一直鬧到有關合同的事獲得解决為止。要不就是我收齊了這筆賬款,要不就是我自己倒下,像以前的一些人辦交涉的時候倒下了為止。此後我進攻郵政部長;我圍困農業部;我給衆議院議長打了埋伏。他們都不管給陸軍訂立的牛肉合同。於是我嚮專利局進軍。
我說:“尊嚴的閣下大人,大約在……”
“天殺的!你終於把你那份火燒不光的牛肉合同帶到這兒來了嗎?我們根本不管給陸軍訂立的牛肉合同,親愛的先生。”
“哦,這完全沒關係——可是,總得有一個人出來償付那筆牛肉賬呀。再說,你們現在就得償付,否則我就要沒收了這個老專利局,包括它裏面所有的東西。”
“可是,親愛的先生……”
“不管怎樣,先生。我認為專利局必須對那批牛肉負責;再說,負責也罷,不負責也罷,專利局必須付清這筆賬。”
這裏就不必再談那些細節了。結果是雙方動了武。專利局打了一場勝仗。但是我卻發現了一件對我有利的事情。他們告訴我,財政部纔是我應當去的地方。於是我去到那裏。我等候了兩個半小時,後來他們讓我進去看第一財政大臣。①
①以下官職與部門等俱係玩笑的稱呼。
我說:“最高貴的、莊嚴的、尊敬的大人,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約翰·威爾遜·麥肯……”
“夠啦夠啦,先生。您的事我已經聽說過了。您去看財政部第一審計官吧。”
我去看第一審計官。他打發我去看第二審計官。第二審計官打發我去看第三審計官,第三審計官打發我去看腌牛肉組第一查賬員。這一位纔開始有點兒像是在認真地辦事。他查看了他的賬册和所有未歸檔的文件,可是沒找到牛肉合同底本。我去找腌牛肉組第二查賬員。他查看了他的賬册和未歸檔的文件,但是最後毫無結果。然而我的勇氣卻隨之提高了。在那一星期裏,我甚至一直找到了該組的第六查賬員;第二個星期裏,我走遍了債權部;第三個星期裏,我開始在錯檔合同部裏從事查詢,結束了在那裏進行的工作,而且在錯賬部裏獲得一個據點。我衹花了三天工夫就消滅了它。現在衹剩下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去了。我去圍攻雜碎司司長。意思是說,我去圍攻他的辦事員——因為他本人不在。有十六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在屋子裏記賬,再有七個年輕漂亮的男辦事員在指導她們。小娘們扭轉頭來笑,辦事員朝她們對笑,大夥喜氣洋洋,好像聽到了結婚的鐘聲敲響。兩三個正在看報的辦事員下死眼把我盯了兩下,又繼續看報,誰也不說什麽。好的是,自從走進腌牛肉局的第一個辦公室那天起,直到走出錯賬部的最後一個辦公室時止,我已經積纍了那麽多經驗,我已經習慣於四級助理普通辦事員的這種敏捷的反應。這時候我已經練就了一套功夫:從走進辦公室時候起,直等到一個辦事員開始跟我說話時止,我能一直金雞獨立地站着,最多衹改換一兩次姿勢。
於是,我站在那裏,一直站到我改換了四個姿勢,然後我對一個正在看報的辦事員說:
“大名鼎鼎的壞蛋,土耳其皇帝在哪兒?”
“您這是什麽意思,先生?您說的是誰?如果您說的是局長,那麽他出去了。”
“他今兒會去後宮嗎?”
年輕人直勾勾地嚮我瞧了一會兒,然後繼續看他的報。可是我熟悉那些辦事員的一套。我知道,衹要他能在紐約的另一批郵件遞到之前看完了報紙,我的事就有把握了。現在他衹剩下兩張報紙了。又過了不多一會兒,他看完了那兩張報紙,接着,打了個哈欠,問我有什麽事情。
“赫赫有名尊貴的癡子,大約在……”
“您就是那個為牛肉合同打交道的人呀,把您的單據給我吧。”
他接過了那些單據,好半晌一直翻他那些雜碎兒。最後,他發現了那份已經失落多年的牛肉合同記錄——我還以為他是發現了西北航道①,以為他是發現了那塊我們許多祖先還沒駛近它跟前就被撞得粉身碎骨的礁石。當時我深受感動。但是我很高興——因為我總算保全了性命。我激動地說:“把它給我吧。這一來政府總要解决這個問題了。”他揮手叫我後退,說還有一步手續得先給辦好。
①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通過加拿大北部的一條航道。
“這個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呢?”他問。
“死了。”
“他是什麽時候死的?”
“他根本不是自己死的——他是被殺害的。”
“怎麽殺害的?”
“被戰斧砍死的。”
“誰用戰斧砍死他的?”
“唷,當然是印第安人囉。您總不會猜想那是一位主日學校校長吧?”
“不會的。是一個印第安人嗎?”
“正是。”
“那印第安人叫什麽?”
“他叫什麽?我可不知道他叫什麽。”
“必須知道他叫什麽。是誰瞧見他用戰斧砍的?”
“我不知道。”
“這麽說,當時您不在場?”
“這您衹要瞧瞧我的頭髮就可以知道了。當時我不在場。”
“那麽您又是怎樣知道麥肯齊已經死了?”
“因為他肯定是那時候死了,我有充份的理由相信,他打那時候起就不在了。真的,我知道他已經死了。”
“我們必須要有證明。您找到那個印第安人了嗎?”
“當然沒找到。”
“我說,您必須找到他,您找到了那把戰斧嗎?”
“我從來沒想到這種事情。”
“您必須找到那把戰斧。您必須交出那個印第安人和那把戰斧。如果麥肯齊的死能由這一切提供證明,那麽您就可以到一個特別委任的委員會那兒去對證,讓他們審核您所要求的賠償;按照這樣的速度處理您的賬單,看來您的子女或者還有希望活到那一天,可以領到那筆錢去享受一下。但是,那個人的死必須得到證明。好吧,我不妨告訴您,政府决不會償付已故麥肯齊的那些運費和旅費。如果您能讓國會通過一項救濟法案,為此撥出一筆款額,也許政府可能償付謝爾曼的士兵截下來的那一桶牛肉的貨款;但是,政府不會賠償印第安人吃掉的那二十九桶牛肉。”
“這樣說來,政府衹能償還我一百元,甚至連這筆錢也不是一定可靠的呀!麥肯齊帶着那些牛肉,跑遍了歐洲、亞洲和美洲,他經受了那麽多的折磨和苦難,搬運了那麽多的地方;有那麽多試圖收回賬款的無辜者作了犧牲;最後就這樣了事呀!年輕人,為什麽成牛肉組的第一查賬員不早告訴我呢?”
“對您提出的要求是否屬實,他一無所知呀?”
“為什麽第二查賬員不早告訴我?為什麽第三查賬員不早告訴我?為什麽所有各組各部都不早告訴我?”
“他們都不知道呀。我們這兒是按規章手續辦事。您一步步地履行了那些手續,就會探聽到您所要知道的事情。這是最好的辦法。這是惟一的辦法。這樣辦事非常正規,雖然非常緩慢,但是穩妥可靠。”
“是呀,是穩死無疑,對我們傢族中多數的人來說就是這樣。我開始感覺到,主也要召我去了。年輕人,我打你溫柔的眼光裏可以看出,你愛那個鮮豔的人物,瞧她藍晶晶的眼睛脈脈含情,耳朵後面插着幾枝鋼筆①;你想要娶她——可是你又沒錢。喏,把手伸出來——這是那份牛肉合同;你拿去吧,娶了她去快活吧!願老天爺保佑你們倆,我的孩子!”
①戲指夾發的鋼飾針。
有關大宗牛肉合同引起社會紛紛議論一事,我所知道的都在上面交代了。我留下合同給他的那個辦事員現在也死了。有關合同此後的下落,以及任何與它有關的人的事情我都不知道了。我衹知道:如果一個人的壽命特別長,那麽他不妨到華盛頓的扯皮辦事處裏去追查一件事,在那裏花費很大的氣力,經過無數的轉折和拖延,最後找到他實際上頭一天裏就可以在那裏(如果扯皮辦事處也能像一傢大的私人商業機構將工作安排得那麽靈活的話)找到的東西。
這裏我要聲明的是,在以下的簡介中,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中央政府的檔案充分地予以證實——這件不幸的事是這樣引起的:
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以總數為30大桶的牛肉供應給謝爾曼將軍①。
①威廉·特庫姆塞·謝爾曼(1820-1891):美國陸軍司令官,1864年從查塔努加出發,進行著名的“長徵”,沿途與印第安人激戰,終於抵達亞特蘭大;後又開始“嚮大海進軍”,經過南卡羅來納等州。
多麽好的一筆買賣。
他帶着牛肉去找謝爾曼,但是,等他趕到華盛頓,謝爾曼已經去馬納薩斯;於是他又裝好了牛肉,跟蹤到那裏,可是到達那裏已經晚了;於是他又跟蹤謝爾曼去納什維爾,然後從納什維爾去查塔努加,再從查塔努加去亞特蘭大——然而,他始終沒能追趕上。他從亞特蘭大再一次整裝出發,緊沿着謝爾曼的路綫直趨海濱。這一次他又遲到了幾天;但是,聽說謝爾曼準備乘“貴格城”號去聖地旅行,他就乘了一艘開往貝魯特的輪船,打算超過前一艘輪船。當他帶着牛肉抵達耶路撒冷時,他獲悉謝爾曼並沒乘“貴格城”號出航,而是到大草原去打印第安人了。他回到美國,嚮落基山進發。在大草原上歷盡艱辛,走了68天,離謝爾曼的大本營衹4英裏地,他被印第安人用戰斧劈死,剝去頭皮,牛肉也被印第安人搶走了。他們搶走了幾乎所有的牛肉,衹丟下其中的一桶。謝爾曼的軍隊截下了那一桶牛肉;所以,那位勇敢的航海者雖然自己身死,但仍舊部份履行了他的合同。在一份以日記形式寫的遺囑中,他將那份合同傳給了他的兒子巴塞洛纓·W。巴塞洛纓開列了以下的賬單,隨後就死了:
緻美利堅合衆國政府
尊賬應償付新澤西州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以
下各項費用:
謝爾曼將軍定購牛肉30大桶
每桶售價100元 3000元
旅費與運輸費 14000元
共計 17000元
收款人:
他雖然去世,但是死前已把合同留給了威廉小·J·馬丁,馬丁設法收回賬款,可是這件事還沒辦妥,已經與世長辭。他把合同留給了巴剋·J·艾倫,艾倫也試圖收回那筆賬款。他沒能活到把錢弄到手就死了。他把合同留給了安森·G·羅傑斯,羅傑斯企圖收回那筆賬款,他層層申請,已經接近第九審計官的辦公室,但是這時候對萬物一視同仁的死神沒經召喚就突然來到,把他也勾去了。他將單據留給了康涅狄格州一個叫文詹斯·霍普金斯的親戚,霍普金斯此後衹活了四星期零兩天,但創造了最快的紀錄,因為他在此期間已經差點兒接近第12審計官。他在遺囑中把那份合同贈給了一位名叫“哦一尋樂吧”·約翰遜的舅父。但是,他雖然會尋樂,也經不起操那份心。他臨終時說的是:“別再為我哭——我可是情願走了。”於是他真的走了,瞧這個可憐的人兒。此後繼承那份合同的共有七個,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死了。所以它最後落到了我手裏。它是由一個印第安納州名叫哈伯德(伯利恆·哈伯德)的親戚傳到我手裏的。這人長期以來一直對我懷恨在心,可是,到了彌留的時候,他卻把我喚了去,寬恕了我過去的一切,垂着淚把那份合同交給了我。
以上是我繼承這筆遺産前的一段歷史。現在我要將本人與此事有關的細節直接嚮全國人一一交代。我拿了這份牛肉合同和旅費運費單去見美利堅合衆國總統。
他說:“怎麽,先生,有什麽事我可以為您效勞的嗎?”
我說:“閣下,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以總數為三十大桶牛肉供應給謝爾曼將軍……”
他聽到這裏就攔住了我,叫我離開他那兒——態度是和藹的,但也是堅决的。第二天,我去拜會國務卿。
他說:“什麽事呀,先生?”
我說:“殿下,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嚮謝爾曼將軍供應總數為三十大桶的牛肉……”
“好啦,先生——好啦;本部門不管你什麽牛肉合同。”
他把我請了出去。我把這件事通盤考慮了一下,最後,第二天,我去拜訪海軍部長,他說:“有話快談吧,先生;別叫我盡等着。”
我說:“殿下,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新澤西州希芒縣鹿特丹區已故的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和中央政府訂立了一份合同,議定嚮謝爾曼將軍供應總數為三十大桶的牛肉……”
可不是,我衹來得及說到這兒。他也不管給謝爾曼將軍訂立的牛肉合同。我開始心裏嘀咕:瞧這政府可有些古怪呀,它有點兒像是要賴了那筆牛肉賬哩。第二天,我又去見內政部長。
我說:“殿下,大約在1861年Ic月10日……”
“夠啦,先生。我以前已經聽說過您了。去吧,拿了您這份骯髒的牛肉合同離開這兒吧。內政部根本不管陸軍的糧餉。”
我離開了那兒。可是這一來我惱火了。我說,我要把他們糾纏得沒法安身;我要攪亂這個不講公道的政府的每一個部門,一直鬧到有關合同的事獲得解决為止。要不就是我收齊了這筆賬款,要不就是我自己倒下,像以前的一些人辦交涉的時候倒下了為止。此後我進攻郵政部長;我圍困農業部;我給衆議院議長打了埋伏。他們都不管給陸軍訂立的牛肉合同。於是我嚮專利局進軍。
我說:“尊嚴的閣下大人,大約在……”
“天殺的!你終於把你那份火燒不光的牛肉合同帶到這兒來了嗎?我們根本不管給陸軍訂立的牛肉合同,親愛的先生。”
“哦,這完全沒關係——可是,總得有一個人出來償付那筆牛肉賬呀。再說,你們現在就得償付,否則我就要沒收了這個老專利局,包括它裏面所有的東西。”
“可是,親愛的先生……”
“不管怎樣,先生。我認為專利局必須對那批牛肉負責;再說,負責也罷,不負責也罷,專利局必須付清這筆賬。”
這裏就不必再談那些細節了。結果是雙方動了武。專利局打了一場勝仗。但是我卻發現了一件對我有利的事情。他們告訴我,財政部纔是我應當去的地方。於是我去到那裏。我等候了兩個半小時,後來他們讓我進去看第一財政大臣。①
①以下官職與部門等俱係玩笑的稱呼。
我說:“最高貴的、莊嚴的、尊敬的大人,大約在1861年10月10日,約翰·威爾遜·麥肯……”
“夠啦夠啦,先生。您的事我已經聽說過了。您去看財政部第一審計官吧。”
我去看第一審計官。他打發我去看第二審計官。第二審計官打發我去看第三審計官,第三審計官打發我去看腌牛肉組第一查賬員。這一位纔開始有點兒像是在認真地辦事。他查看了他的賬册和所有未歸檔的文件,可是沒找到牛肉合同底本。我去找腌牛肉組第二查賬員。他查看了他的賬册和未歸檔的文件,但是最後毫無結果。然而我的勇氣卻隨之提高了。在那一星期裏,我甚至一直找到了該組的第六查賬員;第二個星期裏,我走遍了債權部;第三個星期裏,我開始在錯檔合同部裏從事查詢,結束了在那裏進行的工作,而且在錯賬部裏獲得一個據點。我衹花了三天工夫就消滅了它。現在衹剩下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去了。我去圍攻雜碎司司長。意思是說,我去圍攻他的辦事員——因為他本人不在。有十六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在屋子裏記賬,再有七個年輕漂亮的男辦事員在指導她們。小娘們扭轉頭來笑,辦事員朝她們對笑,大夥喜氣洋洋,好像聽到了結婚的鐘聲敲響。兩三個正在看報的辦事員下死眼把我盯了兩下,又繼續看報,誰也不說什麽。好的是,自從走進腌牛肉局的第一個辦公室那天起,直到走出錯賬部的最後一個辦公室時止,我已經積纍了那麽多經驗,我已經習慣於四級助理普通辦事員的這種敏捷的反應。這時候我已經練就了一套功夫:從走進辦公室時候起,直等到一個辦事員開始跟我說話時止,我能一直金雞獨立地站着,最多衹改換一兩次姿勢。
於是,我站在那裏,一直站到我改換了四個姿勢,然後我對一個正在看報的辦事員說:
“大名鼎鼎的壞蛋,土耳其皇帝在哪兒?”
“您這是什麽意思,先生?您說的是誰?如果您說的是局長,那麽他出去了。”
“他今兒會去後宮嗎?”
年輕人直勾勾地嚮我瞧了一會兒,然後繼續看他的報。可是我熟悉那些辦事員的一套。我知道,衹要他能在紐約的另一批郵件遞到之前看完了報紙,我的事就有把握了。現在他衹剩下兩張報紙了。又過了不多一會兒,他看完了那兩張報紙,接着,打了個哈欠,問我有什麽事情。
“赫赫有名尊貴的癡子,大約在……”
“您就是那個為牛肉合同打交道的人呀,把您的單據給我吧。”
他接過了那些單據,好半晌一直翻他那些雜碎兒。最後,他發現了那份已經失落多年的牛肉合同記錄——我還以為他是發現了西北航道①,以為他是發現了那塊我們許多祖先還沒駛近它跟前就被撞得粉身碎骨的礁石。當時我深受感動。但是我很高興——因為我總算保全了性命。我激動地說:“把它給我吧。這一來政府總要解决這個問題了。”他揮手叫我後退,說還有一步手續得先給辦好。
①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通過加拿大北部的一條航道。
“這個約翰·威爾遜·麥肯齊呢?”他問。
“死了。”
“他是什麽時候死的?”
“他根本不是自己死的——他是被殺害的。”
“怎麽殺害的?”
“被戰斧砍死的。”
“誰用戰斧砍死他的?”
“唷,當然是印第安人囉。您總不會猜想那是一位主日學校校長吧?”
“不會的。是一個印第安人嗎?”
“正是。”
“那印第安人叫什麽?”
“他叫什麽?我可不知道他叫什麽。”
“必須知道他叫什麽。是誰瞧見他用戰斧砍的?”
“我不知道。”
“這麽說,當時您不在場?”
“這您衹要瞧瞧我的頭髮就可以知道了。當時我不在場。”
“那麽您又是怎樣知道麥肯齊已經死了?”
“因為他肯定是那時候死了,我有充份的理由相信,他打那時候起就不在了。真的,我知道他已經死了。”
“我們必須要有證明。您找到那個印第安人了嗎?”
“當然沒找到。”
“我說,您必須找到他,您找到了那把戰斧嗎?”
“我從來沒想到這種事情。”
“您必須找到那把戰斧。您必須交出那個印第安人和那把戰斧。如果麥肯齊的死能由這一切提供證明,那麽您就可以到一個特別委任的委員會那兒去對證,讓他們審核您所要求的賠償;按照這樣的速度處理您的賬單,看來您的子女或者還有希望活到那一天,可以領到那筆錢去享受一下。但是,那個人的死必須得到證明。好吧,我不妨告訴您,政府决不會償付已故麥肯齊的那些運費和旅費。如果您能讓國會通過一項救濟法案,為此撥出一筆款額,也許政府可能償付謝爾曼的士兵截下來的那一桶牛肉的貨款;但是,政府不會賠償印第安人吃掉的那二十九桶牛肉。”
“這樣說來,政府衹能償還我一百元,甚至連這筆錢也不是一定可靠的呀!麥肯齊帶着那些牛肉,跑遍了歐洲、亞洲和美洲,他經受了那麽多的折磨和苦難,搬運了那麽多的地方;有那麽多試圖收回賬款的無辜者作了犧牲;最後就這樣了事呀!年輕人,為什麽成牛肉組的第一查賬員不早告訴我呢?”
“對您提出的要求是否屬實,他一無所知呀?”
“為什麽第二查賬員不早告訴我?為什麽第三查賬員不早告訴我?為什麽所有各組各部都不早告訴我?”
“他們都不知道呀。我們這兒是按規章手續辦事。您一步步地履行了那些手續,就會探聽到您所要知道的事情。這是最好的辦法。這是惟一的辦法。這樣辦事非常正規,雖然非常緩慢,但是穩妥可靠。”
“是呀,是穩死無疑,對我們傢族中多數的人來說就是這樣。我開始感覺到,主也要召我去了。年輕人,我打你溫柔的眼光裏可以看出,你愛那個鮮豔的人物,瞧她藍晶晶的眼睛脈脈含情,耳朵後面插着幾枝鋼筆①;你想要娶她——可是你又沒錢。喏,把手伸出來——這是那份牛肉合同;你拿去吧,娶了她去快活吧!願老天爺保佑你們倆,我的孩子!”
①戲指夾發的鋼飾針。
有關大宗牛肉合同引起社會紛紛議論一事,我所知道的都在上面交代了。我留下合同給他的那個辦事員現在也死了。有關合同此後的下落,以及任何與它有關的人的事情我都不知道了。我衹知道:如果一個人的壽命特別長,那麽他不妨到華盛頓的扯皮辦事處裏去追查一件事,在那裏花費很大的氣力,經過無數的轉折和拖延,最後找到他實際上頭一天裏就可以在那裏(如果扯皮辦事處也能像一傢大的私人商業機構將工作安排得那麽靈活的話)找到的東西。
從前有個好孩子,名叫雅各布·布利文斯。他對父母總是惟命是聽,不管他們的話多麽荒唐,多麽不合情理;他總是好好讀書,上主日學校從不遲到。他從不逃學,雖說他明明知道那是最有好處的事情。別的孩子誰也摸不清他的脾氣,對他的行為感到費解。雅各布嚮來不撒謊,不管有多麽容易。他衹是對別人說,撒謊不對,就是這個理由。雅各布老實過份,叫人看了忍俊不禁。他的那股怪勁也真夠厲害,簡直無以復加。即便在禮拜天,他也不玩打彈子遊戲,他不摸鳥巢,不拿辣味糖給街頭藝人的猴子吃;總之,他仿佛對一切正當的娛樂活動都不感興趣。因此,別的孩子總想搞清個中的緣由,對他能有所瞭解。可是他們始終得不出滿意的結論。我剛纔說了他們衹是形成一個模糊概念,覺得他“有毛病”,因此,他們便負起對他保護之責,决不讓他受到任何傷害。
雅各布讀過主日學校的全部課本;這些書給了他莫大的樂趣,這便是他的全部秘密。他深信主日學校課本裏講的那些好孩子的故事;他絶對相信。他巴望着有朝一日能夠遇上書中講的好孩子,可是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活人。大概,他們在他出生之前都已死掉了吧。每當他讀到事跡突出的某個好孩子的時候,便趕快翻到文章的結尾,看看這孩子最後究竟如何,他想跑到數千裏之外,當面看個仔細。但結果總是鏡花水月,那好孩子在最後一章老是死掉,中間還有一幅葬禮的插圖,他的親屬和主日學校的同學圍在他的墓旁,他們都身着太短的褲子,頭戴過大的帽子,手拿一碼半長的大手絹捂着面孔哭。雅各布的盼頭便這樣化為泡影。那樣的好孩子他是永遠見不到的,因為他們總是在最後一章裏死去。
雅各布懷有崇高的抱負,渴望自已被寫進主日學校的課本裏去。他希望,課本在介紹他的事跡時,能夠附些插圖,描繪他不肯對媽媽說謊和媽媽為此高興得老淚橫流的情景;還描寫他站在門前的臺階上正在把一個便士捨給一位身邊有六個孩子的叫化婆,叫她隨意花用,但不要浪費,因為浪費是一種罪惡;另外一些插圖描寫他氣量寬宏,不肯告發一個壞孩子,那個壞孩子在放學之後,總是躲在拐角處等他,用板條抽打他的腦袋,然後趕他回傢,雅各布在前面走,那壞孩子跟在後面,“晦!晦!”地喊叫。這就是小雅各布·布利文斯的抱負。他雖然希望自已被寫進主日學校的課本,但是想到好孩子的結局老是死去,心裏不是個滋味。要知道,他是喜歡活着的。要做一個主日學校課本中的孩子,這是最不愉快之事。他知道做一個好孩子是有損於健康的。他也知道,像書中好孩子那樣超凡脫俗,好得出奇,那比害肺病還要可怕;他還知道,書中的好孩子們沒有一個活得長;即便人傢把他寫進書裏,他也永遠看不到,退一步講,即便該書在他死前問世,也不會暢銷,因為書後缺少葬禮的插圖。他想到這一點,便有些苦惱。再說,如果缺少他對大夥的臨終進言,這本主日學校的課本就不怎麽樣了。儘管如此,雅各布最後還是下定了决心,根據情況盡力而為——也就是說,平安活着,能捱多久就多久,在末日到來之前,先把臨終遺言備好。
然而,不知怎的,這個好孩子老是倒黴,他碰到的事情與書中好孩子所碰到的總是兩樣。書中的好孩子們總是玩得盡興,而書中的壞孩子們老是摔斷雙腿;他呢,好像蠃絲鬆了,做啥事情都適得其反。他發現吉姆·布萊剋在偷別人樹上的蘋果,便趕忙跑到樹底下給他讀起壞孩子偷鄰居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摔斷胳膊的故事。說來也奇,吉姆真的掉下來了,不過正好掉在他的身上,吉姆安然無恙,他的胳膊倒被砸斷了。雅各布真不明白,因為書中沒有這種事呀!
有一次,幾個壞孩子把一個瞎子推進泥坑,雅各布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雅各布以為,那個瞎子定會為他祝福。可是那個瞎子不僅沒有為他祝福,反而用拐杖打他的腦袋,還說雅各布是想把他抓來重新推倒,然後再裝模作樣扶他起來。這件事也與書中說的全然不符。雅各布翻遍了全部課本,想弄清其中的道理。
雅各布還想做的一件好事是,找一條挨餓受欺、無傢可歸的瘸腿狗,帶回傢裏,好好照料它,讓它永遠感激他。後來他果然找到了這樣的一條狗,真是滿心喜歡。他把這條狗帶回傢裏,喂養起來,但是,當他撫弄它的時候,那狗猛地撲到他身上,把他的衣服撕得稀爛,褲子也僅剩下前襠的幾片。他的那副狼狽相,叫人看了大吃一驚。雅各布追查權威性典籍,也沒找出原因何在。那條狗與書中說的狗屬於同種,但它的舉動卻大相徑庭。這孩子幹什麽都會招來麻煩。同樣的事,書中孩子們做了得益匪淺,他做了卻總是倒黴。
一次,在去主日學校的路上,他看見一些壞孩子揚帆離岸,在船上玩耍,嚇得要死,因為他從書中得知,凡在星期天出去划船的孩子沒有一個不被水淹死。他趕緊乘上木筏追去告誡。可是他一腳踩滑了一截圓木,失足落水。有一個人很快把他救上岸來,醫生抽出他腹中的積水,又用吹風器恢復了他的呼吸,不料,他竟因此患了感冒,臥床不起,時間長達九個星期。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船上的那幾個壞孩子痛快淋漓地玩了一整天,活蹦亂跳地回到傢裏。雅各布·布利文斯說,書裏哪有這種事啊。他全糊塗了。
雅各布病愈之後,不免有些喪氣。不過,他還是决心繼續試下去。他知道,截至目前,他的經歷還不足以被寫進書裏,他還沒有達到好孩子年歲極限,衹要堅持下去,直到生命終止,最終還是能夠名存書捲的。即使別的全部落空,臨終遺言還是靠得住的。
於是雅各布又去查閱權威性的典籍,發現現在正是他投身海洋、去船上當差的時候了。他拜訪了一位船長,並嚮他提出申請。當船長跟他要推薦信時,他自豪地掏出一本宗教小册子,用手指了指上面的一行字:“給雅各布·布利文斯。愛他的老師贈”。然而,這位船長是個粗俗的人,不懂斯文,他說,“啊,去他媽的,這管什麽用!這絲毫不能證明你會涮盤子、倒垃圾桶。我看他不是想雇你”。這是雅各布有生以來所碰到的最難理解的事情。他讀過的那些書歷來都是這樣說的:老師寫在宗教小册子上的贊語無不打動船長的心靈,啓開名利雙收之門。他當時還疑心,是否聽錯了船長的意思。
雅各布苦頭吃了不少,而權威性典籍所描繪的那種事情卻一次也沒碰上。後來,有一天他到處尋找壞孩子,以便進行勸誡。他發現一座老鑄鐵廠那裏聚着一群孩子。他們正在拿狗開心,他們把十四五條狗拴成一串,還準備把硝化甘油的空桶栓到它們的尾巴上,給它們打扮一番。雅各布看了心裏非常難過。他坐到一隻硝化甘油的空桶上(義不容辭時,他是從不在乎油污的),用力抓住領頭的那條狗的頸圈,然後轉過臉去,以斥責的目光怒視着那個淘氣的湯姆·瓊斯。但是,恰在這時,市參議員麥威爾特滿臉怒氣走了過來。那幾個壞孩子一哄而散,全都跑掉了。雅各布·布利文斯卻神態坦然地站了起來,套用主日學校課本中演講詞的莊嚴詞語開始講話了。演講詞的開頭總是“啊,先生!”之類的。事實上,任何一個孩子,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講話從不用“啊,先生!”開頭。可是,那位市議員哪有耐性聽他的下文,揪住他的耳朵原地扭轉過來,照着他的屁股狠狠揍了一巴掌。頃刻間,雅各布的身子就衝出房頂,飛嚮太陽。那拴成一串的15條狗像條風箏尾巴似地也跟在他的後面飛了出去。地上那個舊鑄鐵廠和市參議員的身影也頓時消逝殆盡。小雅各布·布利文斯歷盡艱辛,苦心準備的臨終遺言再也沒有發表的機會了,除非他把遺言講給鳥兒聽。他的軀於雖說落在鄰縣的一棵樹頂上,但其餘的部分卻是均勻地散落到四個城鎮,所以人們必得連走五處去驗查屍體,看他是否真死了,還要查明事件的原委。您大概從未見過一個孩子如此分屍的慘像吧。①
①甘油慘案藉引某流動報紙上一則新聞,作者是誰,我要是知道早就寫上了。——馬剋·吐溫
這個力求進取的好孩子就這樣死了,但是,他的結局並不像課本中講的那樣好。除他之外,別的跟他一樣努力的孩子都得到了成功。雅各布的下場確乎有些出人意料。這其中的原因恐怕永遠也弄不清了。
雅各布讀過主日學校的全部課本;這些書給了他莫大的樂趣,這便是他的全部秘密。他深信主日學校課本裏講的那些好孩子的故事;他絶對相信。他巴望着有朝一日能夠遇上書中講的好孩子,可是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活人。大概,他們在他出生之前都已死掉了吧。每當他讀到事跡突出的某個好孩子的時候,便趕快翻到文章的結尾,看看這孩子最後究竟如何,他想跑到數千裏之外,當面看個仔細。但結果總是鏡花水月,那好孩子在最後一章老是死掉,中間還有一幅葬禮的插圖,他的親屬和主日學校的同學圍在他的墓旁,他們都身着太短的褲子,頭戴過大的帽子,手拿一碼半長的大手絹捂着面孔哭。雅各布的盼頭便這樣化為泡影。那樣的好孩子他是永遠見不到的,因為他們總是在最後一章裏死去。
雅各布懷有崇高的抱負,渴望自已被寫進主日學校的課本裏去。他希望,課本在介紹他的事跡時,能夠附些插圖,描繪他不肯對媽媽說謊和媽媽為此高興得老淚橫流的情景;還描寫他站在門前的臺階上正在把一個便士捨給一位身邊有六個孩子的叫化婆,叫她隨意花用,但不要浪費,因為浪費是一種罪惡;另外一些插圖描寫他氣量寬宏,不肯告發一個壞孩子,那個壞孩子在放學之後,總是躲在拐角處等他,用板條抽打他的腦袋,然後趕他回傢,雅各布在前面走,那壞孩子跟在後面,“晦!晦!”地喊叫。這就是小雅各布·布利文斯的抱負。他雖然希望自已被寫進主日學校的課本,但是想到好孩子的結局老是死去,心裏不是個滋味。要知道,他是喜歡活着的。要做一個主日學校課本中的孩子,這是最不愉快之事。他知道做一個好孩子是有損於健康的。他也知道,像書中好孩子那樣超凡脫俗,好得出奇,那比害肺病還要可怕;他還知道,書中的好孩子們沒有一個活得長;即便人傢把他寫進書裏,他也永遠看不到,退一步講,即便該書在他死前問世,也不會暢銷,因為書後缺少葬禮的插圖。他想到這一點,便有些苦惱。再說,如果缺少他對大夥的臨終進言,這本主日學校的課本就不怎麽樣了。儘管如此,雅各布最後還是下定了决心,根據情況盡力而為——也就是說,平安活着,能捱多久就多久,在末日到來之前,先把臨終遺言備好。
然而,不知怎的,這個好孩子老是倒黴,他碰到的事情與書中好孩子所碰到的總是兩樣。書中的好孩子們總是玩得盡興,而書中的壞孩子們老是摔斷雙腿;他呢,好像蠃絲鬆了,做啥事情都適得其反。他發現吉姆·布萊剋在偷別人樹上的蘋果,便趕忙跑到樹底下給他讀起壞孩子偷鄰居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摔斷胳膊的故事。說來也奇,吉姆真的掉下來了,不過正好掉在他的身上,吉姆安然無恙,他的胳膊倒被砸斷了。雅各布真不明白,因為書中沒有這種事呀!
有一次,幾個壞孩子把一個瞎子推進泥坑,雅各布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雅各布以為,那個瞎子定會為他祝福。可是那個瞎子不僅沒有為他祝福,反而用拐杖打他的腦袋,還說雅各布是想把他抓來重新推倒,然後再裝模作樣扶他起來。這件事也與書中說的全然不符。雅各布翻遍了全部課本,想弄清其中的道理。
雅各布還想做的一件好事是,找一條挨餓受欺、無傢可歸的瘸腿狗,帶回傢裏,好好照料它,讓它永遠感激他。後來他果然找到了這樣的一條狗,真是滿心喜歡。他把這條狗帶回傢裏,喂養起來,但是,當他撫弄它的時候,那狗猛地撲到他身上,把他的衣服撕得稀爛,褲子也僅剩下前襠的幾片。他的那副狼狽相,叫人看了大吃一驚。雅各布追查權威性典籍,也沒找出原因何在。那條狗與書中說的狗屬於同種,但它的舉動卻大相徑庭。這孩子幹什麽都會招來麻煩。同樣的事,書中孩子們做了得益匪淺,他做了卻總是倒黴。
一次,在去主日學校的路上,他看見一些壞孩子揚帆離岸,在船上玩耍,嚇得要死,因為他從書中得知,凡在星期天出去划船的孩子沒有一個不被水淹死。他趕緊乘上木筏追去告誡。可是他一腳踩滑了一截圓木,失足落水。有一個人很快把他救上岸來,醫生抽出他腹中的積水,又用吹風器恢復了他的呼吸,不料,他竟因此患了感冒,臥床不起,時間長達九個星期。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船上的那幾個壞孩子痛快淋漓地玩了一整天,活蹦亂跳地回到傢裏。雅各布·布利文斯說,書裏哪有這種事啊。他全糊塗了。
雅各布病愈之後,不免有些喪氣。不過,他還是决心繼續試下去。他知道,截至目前,他的經歷還不足以被寫進書裏,他還沒有達到好孩子年歲極限,衹要堅持下去,直到生命終止,最終還是能夠名存書捲的。即使別的全部落空,臨終遺言還是靠得住的。
於是雅各布又去查閱權威性的典籍,發現現在正是他投身海洋、去船上當差的時候了。他拜訪了一位船長,並嚮他提出申請。當船長跟他要推薦信時,他自豪地掏出一本宗教小册子,用手指了指上面的一行字:“給雅各布·布利文斯。愛他的老師贈”。然而,這位船長是個粗俗的人,不懂斯文,他說,“啊,去他媽的,這管什麽用!這絲毫不能證明你會涮盤子、倒垃圾桶。我看他不是想雇你”。這是雅各布有生以來所碰到的最難理解的事情。他讀過的那些書歷來都是這樣說的:老師寫在宗教小册子上的贊語無不打動船長的心靈,啓開名利雙收之門。他當時還疑心,是否聽錯了船長的意思。
雅各布苦頭吃了不少,而權威性典籍所描繪的那種事情卻一次也沒碰上。後來,有一天他到處尋找壞孩子,以便進行勸誡。他發現一座老鑄鐵廠那裏聚着一群孩子。他們正在拿狗開心,他們把十四五條狗拴成一串,還準備把硝化甘油的空桶栓到它們的尾巴上,給它們打扮一番。雅各布看了心裏非常難過。他坐到一隻硝化甘油的空桶上(義不容辭時,他是從不在乎油污的),用力抓住領頭的那條狗的頸圈,然後轉過臉去,以斥責的目光怒視着那個淘氣的湯姆·瓊斯。但是,恰在這時,市參議員麥威爾特滿臉怒氣走了過來。那幾個壞孩子一哄而散,全都跑掉了。雅各布·布利文斯卻神態坦然地站了起來,套用主日學校課本中演講詞的莊嚴詞語開始講話了。演講詞的開頭總是“啊,先生!”之類的。事實上,任何一個孩子,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講話從不用“啊,先生!”開頭。可是,那位市議員哪有耐性聽他的下文,揪住他的耳朵原地扭轉過來,照着他的屁股狠狠揍了一巴掌。頃刻間,雅各布的身子就衝出房頂,飛嚮太陽。那拴成一串的15條狗像條風箏尾巴似地也跟在他的後面飛了出去。地上那個舊鑄鐵廠和市參議員的身影也頓時消逝殆盡。小雅各布·布利文斯歷盡艱辛,苦心準備的臨終遺言再也沒有發表的機會了,除非他把遺言講給鳥兒聽。他的軀於雖說落在鄰縣的一棵樹頂上,但其餘的部分卻是均勻地散落到四個城鎮,所以人們必得連走五處去驗查屍體,看他是否真死了,還要查明事件的原委。您大概從未見過一個孩子如此分屍的慘像吧。①
①甘油慘案藉引某流動報紙上一則新聞,作者是誰,我要是知道早就寫上了。——馬剋·吐溫
這個力求進取的好孩子就這樣死了,但是,他的結局並不像課本中講的那樣好。除他之外,別的跟他一樣努力的孩子都得到了成功。雅各布的下場確乎有些出人意料。這其中的原因恐怕永遠也弄不清了。
我把一個農業報的臨時編輯工作擔任了下來,正如一個慣居陸地的人駕駛一隻船那樣,並不是毫無顧慮的。但是我當時處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標。這個報紙的常任編輯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條件,代理了他的職務。
又有工作了,心裏覺得非常舒服,我以孜孜不倦的興致,整整幹了一個星期。後來稿件付印,我懷着迫切的心情等待了一天,急於想看看我寫的文章是否能引起什麽註意。將近傍晚,我離開編輯室的時候,樓梯底下有一群大人和孩子以一致的動作嚮旁邊閃避,給我讓出路來,我聽見他們之中有一兩個人說:“這就是他!”這樁事情自然使我很高興。第二天早上,我又發現類似的一群人在樓梯底下,另外還有些人,東一對西一個,到處在街上站着,在街道對面站着,很感興趣地註視着我。我走近的時候,那一群人就分開嚮後退,我還聽見一個人說,“你瞧他那雙眼睛!”我假裝沒有看出我所引起的註意,可是內心卻很得意,還準備寫信給我的姑母敘述這種情況。我爬上那一道短短的樓梯,在走近門口時,聽見一陣興高采烈的聲音和響亮的哈哈大笑。我把門打開,一眼瞟見兩個鄉下派頭的青年人;他們看見我的時候,臉上都發白,顯出害怕的樣子,接着他們兩人砰的一下子由窗戶裏衝了出去。我覺得有些詫異。
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有一位飄着長鬍子的老先生走進來,他的面容很文雅,可是頗為嚴肅。我請他坐,他就坐下了。他似乎是心中有點什麽事情。他把帽子取下來,放在地板上,然後從帽子裏面取出一條紅綢子手巾和一份我們的報紙。
他把報紙放在膝頭上,一面用手巾擦着眼鏡,一面說道:“你就是新來的編輯嗎?”
我說是的。
“你從前編過農業報嗎?”
“沒有,”我說,“這是我初次的嘗試。”
“大概是這麽回事。你對農業有過什麽實際經驗嗎?”
“沒有;可以說是沒有。”
“我有一種直覺使我看出了這一點,”這位老先生把眼鏡戴上,以嚴峻的神氣從眼鏡上面望着我說,同時他把那份報紙折成一個便於拿的樣子。“我想把使我發生那種直覺的一段念給你聽聽。就是這篇社論。你聽着,看這是不是你寫的——
“‘蘿蔔不要用手摘,以免損害。最好是叫一個小孩子爬上去,把樹接一搖。’”
“喏,你覺得怎麽樣?——我看這當真是你寫的吧?”
“覺得怎麽樣?嗐,我覺得這很好呀。我覺得這很有道理。我相信單衹在這個城市附近,每年就要因為在半熟的時候去搞蘿蔔而糟蹋了無數萬擔;假如大傢叫小孩子爬上去搖蘿蔔樹的話——”
“搖你的祖奶奶!蘿蔔不是長在樹上的呀!”
“啊,不是那麽長的,對不對?哎,誰說蘿蔔長在樹上呢?我那句話是個比喻的說法,完全是比喻的說法。稍有常識的人都會明白我的意思是叫小孩子上去搖蘿蔔的藤呀。”
於是這位老人站起來,把他那份報紙撕得粉碎,還拿腳踩了一陣;他用手杖打破了幾件東西,說我還不如一條牛知道得多;然後他就走出去,砰的一聲把門帶上了。總而言之,他的舉動使我覺得他大概有所不滿。可是我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麽岔子,所以我對他也就無能為力了。
隨後不久,又有一個個子很高的死屍似的傢夥,頭上有幾絡細長的頭髮垂到肩膀上,他那滿是坑坑窪窪的臉上長着密密麻麻的短鬍子,大概有一個星期沒有颳過,他一下子衝進門裏,站着不動,手指按在嘴唇上,頭和身子都彎下去,做出靜聽的姿勢。並沒有聽見什麽聲音。可是他還在聽,仍舊沒有聲音。然後他就把門鎖上,小心翼翼地跟着腳尖嚮我走過來,走到他勉強可以和我交談的地方就站住,以濃厚的興趣把我的面孔仔細察看了一會之後,從懷中掏出折了起來的一份我們的報紙,說道——
“啊,是你寫的吧。請你念給我聽——快點!幫我解脫痛苦吧。我難受得很。”
我念出了下面的文章;當那些詞句從我嘴裏吐出來的時候,我看得出果然産生瞭解救的作用,看得出他那緊張的肌肉鬆弛下來,臉上的焦躁神情也消失了,安靜和舒適的表情悄悄地掠過他的眉宇,就像慈祥的月光照在凄涼的景物上面一般:
瓜努①是一種很好的鳥,可是飼養必須多加小心。由産地輸入的時期不宜在6月以前或9月以後。鼕天應該把它養在溫暖的地方,好讓它把小鳥孵出來。
①原文為guano,意思是“海鳥糞”,根本不是鳥名,這裏是譯音。
我們今年𠔌物的收成顯然會是很晚的。所以農人最好是在7月裏開始把麥稭插上,同時將養麥餅種下,而不宜遲到8月間纔種。
再談談南瓜吧。這種漿果是新英格蘭內地人最喜歡吃的,他們覺得拿它製果子講比醋慄子強,同時也認為拿它喂牛比復盆子好,因為它比較容易飽肚子,而且牛也愛吃。除了葫蘆和一兩種瓠瓜的變種而外,南瓜是柑橘科中惟一能在北方繁殖的蔬菜。但是把它和灌木一同種在前院裏的那種老辦法現在越來越不時興了,因為一般人都認為靠南瓜樹遮蔭是一樁未見成效的事情。
現在暖和的天氣快到了,公鵝已開始産卵——
這位興奮的傾聽者連忙嚮我跑過來,和我握手,他說——
“好了,好了——這就夠了。現在我知道我並沒有毛病,因為你念的正和我念的一樣,一字一句都相符。可是,先生,今天早上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自己心裏就想:雖然我那些朋友把我監視得很嚴,我可從來不相信自己瘋了!可是這下子我相信我確實是瘋了;於是我大吼一聲,那聲音兒英裏以外都可以聽得見,接着我還想衝出去殺人——因為,你明白吧,我知道遲早會到這個地步,還不如趁早開始。我把你那篇文章當中的一段又念了一遍,為的是證明自己確實是瘋了,然後我把自己的房子放火燒了,動手幹起來。我已經把幾個人打成了殘廢,另外還把一個傢夥弄到樹上,這樣等我要的時候,還可以把他弄下來。可是我走過這兒的時候,覺得還是到裏面來請教一下,把事情徹底弄清楚為好;現在確實是弄清楚了,我說剛纔弄上樹的那個小夥子真是運氣好哩。要不然我回去的時候準會把他殺死。再見吧,先生,再見;你給我心裏卸去了一副重擔。我的理智居然抵住了你的一篇農業文章對我的影響,現在我知道無論什麽事情都不能再使我的心理反常了。再見,先生。”
這個人為了給他自己開心而把人傢打成了殘廢,還放火燒了房於,頗使我有點於心不安,因為我不免感到自己間接地與這些舉動有些關係。可是這種念頭很快就被攆走,因為正式的編輯進來了!(我心裏想道,你假如聽從我的意見,到埃及去了的話,那我還可以有機會大幹一番;可是你偏不到那兒去,現在就回來了。我本來就擔心着你會這樣哩。)
編輯先生顯得很懊惱、惶惑和沮喪。
他把那個老暴徒和那兩個年輕的農民所搗毀的東西巡視了一番,然後說道:“這真是一樁很倒黴的事情——非常倒黴的事情。膠水瓶子打破了,還有六塊玻璃,還有一隻痰盂和兩衹蠟燭臺。可是最糟糕的還不是這個。報紙的名譽受到了損失——恐怕是永久的損失哩。當然,這個報紙從來沒有像這樣受過歡迎,也從來沒有賣過這麽多份數,從來沒有出過,這麽大的風頭;可是我們難道希望靠瘋狂行為出名,希望靠神經病發展業務嗎?朋友,我給你說老實話,外面街上站滿了人,還有許多人騎在柵欄上,大傢都在等着要瞧你一眼,因為他們都認為你是個瘋子。他們看了你寫的那些文章之後,當然也就不免有那種想法。你那些大作真是新聞界的恥辱。嗐,你怎麽居然會異想天開,認為自己可以編這種報紙呢?你似乎連農業上的一點最起碼的常識都沒有嘛。你提到犁溝和犁耙,就把它們當成同一種東西;你還說什麽牛換羽毛的季節;還主張飼養臭貓①,因為它好玩,又最善於捉耗子!你說什麽給蛤蜊奏樂就可以使它規規矩矩呆着不動,真是廢話——地道的廢話。什麽也不會驚動蛤蜊呀。蛤蜊經常都是規規矩矩呆着不動的。蛤蜊對音樂根本就絲毫不感興趣。啊,天哪,朋友!即令你把專門學糊塗當做一生的學業,那你畢業的時候也不可能比現在得到更高的榮譽。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事情。你說什麽七葉果作為商品越來越受歡迎,這簡直是有意要毀掉這份報紙。我叫你放棄這個職務,趕快滾蛋。我也不要再休假了——休了假也不痛快。叫你在這兒代替我的職務,當然我就無法安心休假了。我會時時刻刻提心吊膽,不知你還要提出一此什麽別的卞張。我一想到你在‘園藝’這一欄裏討論養蚝場的問題,就禁不住冒火。現在我叫你滾。天大的事情也不能讓我再去休一天假了。啊!你為什麽不早點告訴我,你對農業一竅不通呢?”
①臭貓是一種放出強烈臭氣的野獸,根本不能飼養。
“告訴你嗎,你這玉米稈,你這白菜幫子,你這捲心菜仔子①?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聽到你這種無情無義的話哩。我告訴你吧,我幹編輯這一行已經幹了十四年,這還是頭一次聽說當個編輯需要有什麽知識纔行。你這蘿蔔頭!請問你,是誰給那些第二流的報紙寫劇評的?嗐,還不是一些出了師的鞋匠和藥劑帥的學徒嗎?他們對於演戲的知識並不見得比我的農業知識強呀。是誰在寫書評呢?都是些從來沒有着過書的人。是誰寫那些關於財政的長篇大論?就是那些對財政恰好是一無所知的諸公。是誰在評論對印第安人的戰爭呢?就是那些連臨陣的吼叫和林中的狗叫都辨別不清楚、從來沒拿着印第安人的戰斧飛奔猛衝的人,也就是沒有從傢裏人的身上拔下箭來燒過營火的大人先生們。是誰寫文章呼籲戒酒、大聲疾呼地警告縱酒之害的呢?就是那些直到進了墳墓的時候嘴裏纔會不帶酒氣的人們。誰編農業刊物呢?就是你嗎——你這山藥蛋?一般而論,都是些寫詩碰了壁、寫黃色小說又不成功、寫噱頭劇本也不行、編本地新聞也失敗了的人,他們最後纔退守農業這一行,藉此暫時免於進遊民收容所。你居然來教訓我,大言不慚地談起辦報的問題來了!先生,這一行我是從頭到尾都精通了的,老實告訴你,一個人越是一無所知,他就越是有名氣,薪金也越拿得多。天知道,我如果不是受過教育,而是愚昧無知,不是這樣小心翼翼,而是輕舉妄動,那我很可以在這個冷酷自私的世界上成了名哩。我告辭了,先生。你既然這樣對待我,我是十分情願走的。可是我已經完成我的任務了。在你所容許的範圍之內,我已經履行了合同。我說過我能夠使你的報紙投合各階層的脾胃——這一點我做到了。我說過我能夠使你的報紙銷數增加到兩萬份;如果我能再編兩個星期,那原是不成問題的。我本可以給你找到一個農業報紙所能得到的一批最好的讀者——其中一個農民也沒有,無論哪一個,要了他的命也弄不清楚西瓜樹和桃子藤的區別。我們這次的决裂,吃虧的是你,而不是我,你這大黃梗!再見吧。”
①這位代理編輯故意亂用了一些植物名稱來駡人,表示他對農業並非一無所知。以下三處也是這樣。
於是我就離開了。
又有工作了,心裏覺得非常舒服,我以孜孜不倦的興致,整整幹了一個星期。後來稿件付印,我懷着迫切的心情等待了一天,急於想看看我寫的文章是否能引起什麽註意。將近傍晚,我離開編輯室的時候,樓梯底下有一群大人和孩子以一致的動作嚮旁邊閃避,給我讓出路來,我聽見他們之中有一兩個人說:“這就是他!”這樁事情自然使我很高興。第二天早上,我又發現類似的一群人在樓梯底下,另外還有些人,東一對西一個,到處在街上站着,在街道對面站着,很感興趣地註視着我。我走近的時候,那一群人就分開嚮後退,我還聽見一個人說,“你瞧他那雙眼睛!”我假裝沒有看出我所引起的註意,可是內心卻很得意,還準備寫信給我的姑母敘述這種情況。我爬上那一道短短的樓梯,在走近門口時,聽見一陣興高采烈的聲音和響亮的哈哈大笑。我把門打開,一眼瞟見兩個鄉下派頭的青年人;他們看見我的時候,臉上都發白,顯出害怕的樣子,接着他們兩人砰的一下子由窗戶裏衝了出去。我覺得有些詫異。
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有一位飄着長鬍子的老先生走進來,他的面容很文雅,可是頗為嚴肅。我請他坐,他就坐下了。他似乎是心中有點什麽事情。他把帽子取下來,放在地板上,然後從帽子裏面取出一條紅綢子手巾和一份我們的報紙。
他把報紙放在膝頭上,一面用手巾擦着眼鏡,一面說道:“你就是新來的編輯嗎?”
我說是的。
“你從前編過農業報嗎?”
“沒有,”我說,“這是我初次的嘗試。”
“大概是這麽回事。你對農業有過什麽實際經驗嗎?”
“沒有;可以說是沒有。”
“我有一種直覺使我看出了這一點,”這位老先生把眼鏡戴上,以嚴峻的神氣從眼鏡上面望着我說,同時他把那份報紙折成一個便於拿的樣子。“我想把使我發生那種直覺的一段念給你聽聽。就是這篇社論。你聽着,看這是不是你寫的——
“‘蘿蔔不要用手摘,以免損害。最好是叫一個小孩子爬上去,把樹接一搖。’”
“喏,你覺得怎麽樣?——我看這當真是你寫的吧?”
“覺得怎麽樣?嗐,我覺得這很好呀。我覺得這很有道理。我相信單衹在這個城市附近,每年就要因為在半熟的時候去搞蘿蔔而糟蹋了無數萬擔;假如大傢叫小孩子爬上去搖蘿蔔樹的話——”
“搖你的祖奶奶!蘿蔔不是長在樹上的呀!”
“啊,不是那麽長的,對不對?哎,誰說蘿蔔長在樹上呢?我那句話是個比喻的說法,完全是比喻的說法。稍有常識的人都會明白我的意思是叫小孩子上去搖蘿蔔的藤呀。”
於是這位老人站起來,把他那份報紙撕得粉碎,還拿腳踩了一陣;他用手杖打破了幾件東西,說我還不如一條牛知道得多;然後他就走出去,砰的一聲把門帶上了。總而言之,他的舉動使我覺得他大概有所不滿。可是我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麽岔子,所以我對他也就無能為力了。
隨後不久,又有一個個子很高的死屍似的傢夥,頭上有幾絡細長的頭髮垂到肩膀上,他那滿是坑坑窪窪的臉上長着密密麻麻的短鬍子,大概有一個星期沒有颳過,他一下子衝進門裏,站着不動,手指按在嘴唇上,頭和身子都彎下去,做出靜聽的姿勢。並沒有聽見什麽聲音。可是他還在聽,仍舊沒有聲音。然後他就把門鎖上,小心翼翼地跟着腳尖嚮我走過來,走到他勉強可以和我交談的地方就站住,以濃厚的興趣把我的面孔仔細察看了一會之後,從懷中掏出折了起來的一份我們的報紙,說道——
“啊,是你寫的吧。請你念給我聽——快點!幫我解脫痛苦吧。我難受得很。”
我念出了下面的文章;當那些詞句從我嘴裏吐出來的時候,我看得出果然産生瞭解救的作用,看得出他那緊張的肌肉鬆弛下來,臉上的焦躁神情也消失了,安靜和舒適的表情悄悄地掠過他的眉宇,就像慈祥的月光照在凄涼的景物上面一般:
瓜努①是一種很好的鳥,可是飼養必須多加小心。由産地輸入的時期不宜在6月以前或9月以後。鼕天應該把它養在溫暖的地方,好讓它把小鳥孵出來。
①原文為guano,意思是“海鳥糞”,根本不是鳥名,這裏是譯音。
我們今年𠔌物的收成顯然會是很晚的。所以農人最好是在7月裏開始把麥稭插上,同時將養麥餅種下,而不宜遲到8月間纔種。
再談談南瓜吧。這種漿果是新英格蘭內地人最喜歡吃的,他們覺得拿它製果子講比醋慄子強,同時也認為拿它喂牛比復盆子好,因為它比較容易飽肚子,而且牛也愛吃。除了葫蘆和一兩種瓠瓜的變種而外,南瓜是柑橘科中惟一能在北方繁殖的蔬菜。但是把它和灌木一同種在前院裏的那種老辦法現在越來越不時興了,因為一般人都認為靠南瓜樹遮蔭是一樁未見成效的事情。
現在暖和的天氣快到了,公鵝已開始産卵——
這位興奮的傾聽者連忙嚮我跑過來,和我握手,他說——
“好了,好了——這就夠了。現在我知道我並沒有毛病,因為你念的正和我念的一樣,一字一句都相符。可是,先生,今天早上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自己心裏就想:雖然我那些朋友把我監視得很嚴,我可從來不相信自己瘋了!可是這下子我相信我確實是瘋了;於是我大吼一聲,那聲音兒英裏以外都可以聽得見,接着我還想衝出去殺人——因為,你明白吧,我知道遲早會到這個地步,還不如趁早開始。我把你那篇文章當中的一段又念了一遍,為的是證明自己確實是瘋了,然後我把自己的房子放火燒了,動手幹起來。我已經把幾個人打成了殘廢,另外還把一個傢夥弄到樹上,這樣等我要的時候,還可以把他弄下來。可是我走過這兒的時候,覺得還是到裏面來請教一下,把事情徹底弄清楚為好;現在確實是弄清楚了,我說剛纔弄上樹的那個小夥子真是運氣好哩。要不然我回去的時候準會把他殺死。再見吧,先生,再見;你給我心裏卸去了一副重擔。我的理智居然抵住了你的一篇農業文章對我的影響,現在我知道無論什麽事情都不能再使我的心理反常了。再見,先生。”
這個人為了給他自己開心而把人傢打成了殘廢,還放火燒了房於,頗使我有點於心不安,因為我不免感到自己間接地與這些舉動有些關係。可是這種念頭很快就被攆走,因為正式的編輯進來了!(我心裏想道,你假如聽從我的意見,到埃及去了的話,那我還可以有機會大幹一番;可是你偏不到那兒去,現在就回來了。我本來就擔心着你會這樣哩。)
編輯先生顯得很懊惱、惶惑和沮喪。
他把那個老暴徒和那兩個年輕的農民所搗毀的東西巡視了一番,然後說道:“這真是一樁很倒黴的事情——非常倒黴的事情。膠水瓶子打破了,還有六塊玻璃,還有一隻痰盂和兩衹蠟燭臺。可是最糟糕的還不是這個。報紙的名譽受到了損失——恐怕是永久的損失哩。當然,這個報紙從來沒有像這樣受過歡迎,也從來沒有賣過這麽多份數,從來沒有出過,這麽大的風頭;可是我們難道希望靠瘋狂行為出名,希望靠神經病發展業務嗎?朋友,我給你說老實話,外面街上站滿了人,還有許多人騎在柵欄上,大傢都在等着要瞧你一眼,因為他們都認為你是個瘋子。他們看了你寫的那些文章之後,當然也就不免有那種想法。你那些大作真是新聞界的恥辱。嗐,你怎麽居然會異想天開,認為自己可以編這種報紙呢?你似乎連農業上的一點最起碼的常識都沒有嘛。你提到犁溝和犁耙,就把它們當成同一種東西;你還說什麽牛換羽毛的季節;還主張飼養臭貓①,因為它好玩,又最善於捉耗子!你說什麽給蛤蜊奏樂就可以使它規規矩矩呆着不動,真是廢話——地道的廢話。什麽也不會驚動蛤蜊呀。蛤蜊經常都是規規矩矩呆着不動的。蛤蜊對音樂根本就絲毫不感興趣。啊,天哪,朋友!即令你把專門學糊塗當做一生的學業,那你畢業的時候也不可能比現在得到更高的榮譽。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事情。你說什麽七葉果作為商品越來越受歡迎,這簡直是有意要毀掉這份報紙。我叫你放棄這個職務,趕快滾蛋。我也不要再休假了——休了假也不痛快。叫你在這兒代替我的職務,當然我就無法安心休假了。我會時時刻刻提心吊膽,不知你還要提出一此什麽別的卞張。我一想到你在‘園藝’這一欄裏討論養蚝場的問題,就禁不住冒火。現在我叫你滾。天大的事情也不能讓我再去休一天假了。啊!你為什麽不早點告訴我,你對農業一竅不通呢?”
①臭貓是一種放出強烈臭氣的野獸,根本不能飼養。
“告訴你嗎,你這玉米稈,你這白菜幫子,你這捲心菜仔子①?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聽到你這種無情無義的話哩。我告訴你吧,我幹編輯這一行已經幹了十四年,這還是頭一次聽說當個編輯需要有什麽知識纔行。你這蘿蔔頭!請問你,是誰給那些第二流的報紙寫劇評的?嗐,還不是一些出了師的鞋匠和藥劑帥的學徒嗎?他們對於演戲的知識並不見得比我的農業知識強呀。是誰在寫書評呢?都是些從來沒有着過書的人。是誰寫那些關於財政的長篇大論?就是那些對財政恰好是一無所知的諸公。是誰在評論對印第安人的戰爭呢?就是那些連臨陣的吼叫和林中的狗叫都辨別不清楚、從來沒拿着印第安人的戰斧飛奔猛衝的人,也就是沒有從傢裏人的身上拔下箭來燒過營火的大人先生們。是誰寫文章呼籲戒酒、大聲疾呼地警告縱酒之害的呢?就是那些直到進了墳墓的時候嘴裏纔會不帶酒氣的人們。誰編農業刊物呢?就是你嗎——你這山藥蛋?一般而論,都是些寫詩碰了壁、寫黃色小說又不成功、寫噱頭劇本也不行、編本地新聞也失敗了的人,他們最後纔退守農業這一行,藉此暫時免於進遊民收容所。你居然來教訓我,大言不慚地談起辦報的問題來了!先生,這一行我是從頭到尾都精通了的,老實告訴你,一個人越是一無所知,他就越是有名氣,薪金也越拿得多。天知道,我如果不是受過教育,而是愚昧無知,不是這樣小心翼翼,而是輕舉妄動,那我很可以在這個冷酷自私的世界上成了名哩。我告辭了,先生。你既然這樣對待我,我是十分情願走的。可是我已經完成我的任務了。在你所容許的範圍之內,我已經履行了合同。我說過我能夠使你的報紙投合各階層的脾胃——這一點我做到了。我說過我能夠使你的報紙銷數增加到兩萬份;如果我能再編兩個星期,那原是不成問題的。我本可以給你找到一個農業報紙所能得到的一批最好的讀者——其中一個農民也沒有,無論哪一個,要了他的命也弄不清楚西瓜樹和桃子藤的區別。我們這次的决裂,吃虧的是你,而不是我,你這大黃梗!再見吧。”
①這位代理編輯故意亂用了一些植物名稱來駡人,表示他對農業並非一無所知。以下三處也是這樣。
於是我就離開了。
我辭職不幹了。政府的工作好像照常運行,但不管怎麽說,它的車輪上少了我這根輻條。我原來是參議院貝類委員會的文書,現在已經放棄了這份差事。我看得出來,政府其他人員的表情也很清楚:他們就是不讓我參與商議國傢大事,所以,我沒法子衹當官差而不丟面子。我在政府任職六天,如果我把這六天當中遇到的所有氣人的事情一件件、一樁樁,詳詳細細地說出來,我可以寫上一本書。他們指定我當貝類委員會的文書,卻不許我同抄寫員打臺球。不打球雖說冷清一些,倒還可以容忍,衹要內閣其他成員給我合乎我身份的待遇。可是,他們沒有一個待我客氣過。我一發現某個部門的頭頭推行一條錯誤路綫,我就放下手裏的工作,跑去糾正他,我把這種事看成我的職責。可他們沒有一回謝過我。我懷着世界上最良好的願望去見海軍部長,對他說:
“先生。我看法拉庫特海軍上將在歐洲啥也沒幹,閑閑散散,像是在郊遊野餐。這個嘛,也許蠻不錯,不過我不是這麽看。他要是沒有仗可打,還是讓他回國吧。一個人帶領整支艦隊去旅遊,沒有什麽好處。太浪費了。你註意,我不反對海軍軍官旅遊——合情合理的旅遊——厲行節約的旅遊。現在,他們還不如沿密西西比河去放木排——”
你該聽聽他當時發多大的脾氣!你還以為我犯了什麽罪似的。可是我不在乎。我說我這個辦法不花錢,既富於共和國的簡樸精神,又萬無一失。我說,你想安安靜靜地旅遊,乘木排比乘什麽都強。
這時候,海軍部長問我是什麽人,我說我在政府供職,他問我是管什麽的。我心想同一個政府裏工作的人居然提出這樣的問題,真叫人莫明其妙,但我沒有說出口來,衹告訴他,我是參議院貝類委員會的文書。你猜他發多大的脾氣!他命令我滾出他這個地方,以後衹許管我份內的事情。我頭一個衝動是想撤他的職。不過,這不光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還涉及到其他人,而我又撈不到什麽好處,所以纔沒有撤他。
接着我去找作戰部部長。他壓根兒不想見我,後來他知道我也在政府任職。我呢,如果沒有什麽要緊的事兒,我想我纔不會去找他。我先問他藉個火(他當時正抽着煙),接着我對他說,他維護假釋李將軍①及其戰友們的條款,我沒有什麽意見,但是我不贊成他對付平原上印第安人的作戰方式。我說他兵力過於分散。他應該吸住更多的印第安人——選一個有利的地形把他們集中在一起,雙方都有足夠的供應,然後來它個大。我說,對於印第安人來說,大最使他們心服。如果他不贊成大,我說第二個絶招是使用肥皂②和教育。肥皂和教育的效果不如大迅速,但是從長遠考慮,更能緻他們於死命。因為殺了一半,還剩一半,印第安人還能復原,可是如果你給他們上學,叫他們洗澡,結果他們遲早要完蛋。這個辦法慢慢毀損他的體格,擊中他生命基礎的要害。我說:“先生,是時候了,必須殘酷。對破壞平原的印第安人,用肥皂和拼音本加以嚴懲,讓他們去死吧!”
①李將軍(1807-1870),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軍隊的統帥。
②Soap,雙關語,另有收買的意思。
作戰部部長問我是不是內閣成員,我說我是內閣成員。他又問擔任什麽職務,我說我是參議院貝類委員會的文書。於是他下令以藐視法庭罪將我逮捕,了我一天的自由。
打那以後,我真想不再吭聲,隨政府去,它愛怎麽着就怎麽着。可是使命在身,我不得不聽從它的召喚。我訪問了財政部長。他問我:
“您要點兒什麽?”
這個問題我倒是沒有防備。我說,“甜酒。”
他說:“你有什麽事情到這裏來,先生,你就說,越簡短越好。”
我說,他話題轉得這麽突然,我感到遺憾,這種做法令我反感。不過,在同前情況下,我不計較這件事,談正事要緊。我接着懇切地告誡他,他作的報告長得出奇。我說作這麽長的報告是浪費時間,沒有必要,而且結構彆扭。其中沒有描寫,沒有詩,沒有感情——沒有主人公,沒有情節,沒有插圖——連一幅木刻都沒有。沒有人會讀這種報告,這是明擺着的事。我奉勸他不要因為寫這樣的報告而壞了自己的名聲。如果他想在文學方面搞出點名堂來,他寫的時候一定得多搞點花樣。枯燥的細節絶對不能往上寫。我說日曆片之所以受大衆歡迎,就是因為它上面有詩句,有謎語,他的財政報告要是處處插進一點謎語,銷路一定更好,比他寫進報告裏去的國內稅收項目來勁得多。我談這些問題的時候態度十分誠懇,可是財政部長大發雷霆。他居然說我是一頭蠢驢。他存心報復,咒駡了我一通,還說如果我再敢來干涉他的工作,他就把我從窗戶裏扔出去。我說,既然我得不到與我官差身分相稱的待遇,我就取帽告辭。我這就走了。這號人活像新冒出來的作傢。他們的處女作快發表了,就自以為比誰都強。你甭想對他們提什麽建議。
我在政府任職期間,好像我凡是履行職責的時候,總是碰一鼻子灰。然而我做的事,我打算做的事,用意都是為我們國傢好。我受了冤屈,痛苦萬分,沒準會逼得我得出不公正的、有害的結論,但是在我看來,國務卿、作戰部部長、財政部長和我其他同僚準是一開始就想把我攆出政府。我在政府供職那會兒衹參加過一次內閣會議。那一次就夠我受的了。白宮看門的那位公僕好像不情願為我放行,後來我問他內閣其他成員都到了沒有。他說都到了,我這纔走了進去。他們都在場,但是沒有一個人請我坐下。他們兩衹眼瞪着我,好像我是外人似的。總統說:
“先生,您是什麽人?”
我把我名片遞給他,他念道:“參議院貝類委員會文書馬剋·吐溫”。接着他把我從頭看到腳,好像從來沒有聽說過我這個人。財政部長說:
“就是這頭搗亂的蠢驢跑來對我說,要我在報告裏寫詩句、出謎語,把財政報告當成日曆片。”
作戰部部長說:“就是這個人做白日夢,他昨天跑來給我出主意,叫我用教育的辦法把一部分印第安人教死,其餘的印第安人統統殺光。”
海軍部長說:“我認識這個年輕人,就是他這個星期再三幹擾我的工作。他擔心法拉庫特上將率領整支艦隊是在旅遊,用他的話說,是在旅遊。他發神經病,建議海軍乘木排旅遊,荒唐透頂,我沒法重複他說過的話。”
我說:“先生們,我看你們都想對我做的每一件公務抹黑;而且我看得出你們都不想讓我參與商議國傢大事。今天這個會,我什麽通知都沒有接到。靠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纔知道要開內閣會議。可這些事我就不說了。我想知道的是這一點:這是不是開內閣會議?”
總統說是內閣會議。
“那好,”我說,“咱們馬上討論正事,時間寶貴,不能浪費,不要互相揭老底,這不像樣子。”
這時候,國務卿開腔了,他用最親切的口氣對我說:“年輕人,你想錯了。國會各個委員會的文書不是內閣成員。就好比國會議會廳看門的不是內閣成員一樣,你聽來好像覺得奇怪。因此,我們雖然在審議國事中很希望能聽到你超群的見解,但是根據法律規定,我們不能這樣做。審議國內大事,你不能參加;萬一有不測的事發生,這是常有的事,你會感到難受,但你用自己的言行竭力製止過,這對你來說也是一個安慰。我祝福你。再會了。”
他這些話說得溫和妥貼,我不安的內心得到了安慰;我就離開了會場。但是,國傢的公僕不知安寧為何物。我剛回到國會大廈我那間小辦公室,拿出議員的派頭剛把兩衹腳蹺到桌子上,貝類委員會一位議員氣衝衝地闖了進來,對我說:
“你這一整天到哪裏去了?”
我說,如果此事與他有關,那麽我是去參加內閣會議了。
“內閣會議?我倒想知道,你去參加內閣會議幹什麽?”
我說我是去出主意的——為論證的需要,我還說此事從各方面講都同他有關。他當時極為無禮,最後說什麽他找了我3天,要我抄寫一份有關炸彈殼、雞蛋殼、蚌殼還有什麽亂七八糟貝殼的文件,可誰也找不到我。
這太過分了。他這根羽毛一加上去,我這個抄寫員的駱駝背壓折了。我說,“先生,你以為我是為6個美元一天在幹活嗎?你要真是這麽以為,那麽我建議參議院貝類委員會另請高明。我不是什麽黨派組織的奴隸!你那些降低我身份的差使,給我收回去吧。不自由,毋寧死!”
從那一刻起,我就不再擔任政府工作了。我在那個部門坐冷板凳,受內閣的奚落,最後我想討好的那個委員會主席訓了我一頓,我蒙受,遠離我那既冒風險、又吸引人的偉大的工作,在危急的時刻拋棄了我那正在流血的祖國。
但是,我為國傢盡過力,我呈上報銷單:
參議院貝類委員會文書博士
嚮美利堅合衆國報銷:
作戰部咨詢 50美元
海軍部咨詢 50美元
財政部咨詢 50美元
內閣咨詢 免費
往返耶路撒冷旅費①,途經埃及,阿爾及爾、直布羅陀與卡迪斯②,行程14000英裏,每英裏按20美分計 共2,800美元
參議院貝類委員會文書薪金,每天6美元,共6天 36美元
總計 2,986美元
①準州(指待成立。尚未正式批準的州——譯者)代表的旅費都按往返旅程報銷,儘管他們一去不復返。我為什麽不能這麽報,百思不得其解。——原註
②西班牙西南部一海港。
除了文書薪金36元這個小數目之外,報銷單上各項竟沒有一項照付。財政部長逼得我山窮水盡,拿起筆來把我其它各項支出統統劃掉,衹在邊上批了“不準”兩字。居然賴賬!這國傢完蛋了。
我的官場生涯眼看是完了。讓那些願意上勾的文書留下去幹吧。據我瞭解,各部門許多文書根本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內閣會議;他們對於戰爭、財政、商業有什麽高見,國傢領袖從來不去詢問,好像他們不是政府裏的人,而實際上他們天天在辦公室幹活!他們知道他們的工作對國傢來說多麽重要,他們一舉一動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你瞧他們在飯店裏點菜時候那副神氣——但他們是在工作呀。我認識一位文書,他得把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各式各樣小紙片貼到剪貼簿裏去——有時候一天要貼八張、十張之多。他貼得不怎麽樣,可是他拿出了最大的本事去貼。這活兒是最纍人的。它淘空你的才智。可是他衹掙1800美元一年。那位年輕人有這麽好的頭腦,要是願意幹別的行當,他可以攢起好幾千好幾千美元。可是,他不——他的心嚮着祖國,衹要祖國還剩下一本剪貼簿,他就甘心為祖國去貼。我認識幾位文書,他們不知道怎麽寫,可是他們有多少知識就把多少知識尊敬地奉獻在祖國的腳下,纍死纍活,受苦受難,就為這2500百美元的年薪。他們寫的東西,有時候別的文書不得不重寫,可是你已經為國傢盡了力,國傢還能埋怨你嗎?有些文書,找不到文書的活兒,就等啊,等啊,等什麽時候有個空缺——耐心地等待一個為祖國效勞的機會——而在他們等的時候,衹給他們2000元一年。這可真慘——太慘了,太慘了。如果國會議員一位朋友很有才能又沒有工作,無法施展他偉大的抱負,那位議員就會把他交給祖國,安排他在一個部門當文書。那個人就得當一輩子奴隸,為了從不替他考慮、從不同情他的國傢的利益而同文件去開仗——就不過為了兩三千元一年的薪俸。我要是把幾個部門所有文書的情況統統列舉出來,說明他們幹的是什麽活兒,拿的又是多少錢,那麽,你會發現文書還差一半,就他們幹的活兒說,工資也還差一半呢。
“先生。我看法拉庫特海軍上將在歐洲啥也沒幹,閑閑散散,像是在郊遊野餐。這個嘛,也許蠻不錯,不過我不是這麽看。他要是沒有仗可打,還是讓他回國吧。一個人帶領整支艦隊去旅遊,沒有什麽好處。太浪費了。你註意,我不反對海軍軍官旅遊——合情合理的旅遊——厲行節約的旅遊。現在,他們還不如沿密西西比河去放木排——”
你該聽聽他當時發多大的脾氣!你還以為我犯了什麽罪似的。可是我不在乎。我說我這個辦法不花錢,既富於共和國的簡樸精神,又萬無一失。我說,你想安安靜靜地旅遊,乘木排比乘什麽都強。
這時候,海軍部長問我是什麽人,我說我在政府供職,他問我是管什麽的。我心想同一個政府裏工作的人居然提出這樣的問題,真叫人莫明其妙,但我沒有說出口來,衹告訴他,我是參議院貝類委員會的文書。你猜他發多大的脾氣!他命令我滾出他這個地方,以後衹許管我份內的事情。我頭一個衝動是想撤他的職。不過,這不光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還涉及到其他人,而我又撈不到什麽好處,所以纔沒有撤他。
接着我去找作戰部部長。他壓根兒不想見我,後來他知道我也在政府任職。我呢,如果沒有什麽要緊的事兒,我想我纔不會去找他。我先問他藉個火(他當時正抽着煙),接着我對他說,他維護假釋李將軍①及其戰友們的條款,我沒有什麽意見,但是我不贊成他對付平原上印第安人的作戰方式。我說他兵力過於分散。他應該吸住更多的印第安人——選一個有利的地形把他們集中在一起,雙方都有足夠的供應,然後來它個大。我說,對於印第安人來說,大最使他們心服。如果他不贊成大,我說第二個絶招是使用肥皂②和教育。肥皂和教育的效果不如大迅速,但是從長遠考慮,更能緻他們於死命。因為殺了一半,還剩一半,印第安人還能復原,可是如果你給他們上學,叫他們洗澡,結果他們遲早要完蛋。這個辦法慢慢毀損他的體格,擊中他生命基礎的要害。我說:“先生,是時候了,必須殘酷。對破壞平原的印第安人,用肥皂和拼音本加以嚴懲,讓他們去死吧!”
①李將軍(1807-1870),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軍隊的統帥。
②Soap,雙關語,另有收買的意思。
作戰部部長問我是不是內閣成員,我說我是內閣成員。他又問擔任什麽職務,我說我是參議院貝類委員會的文書。於是他下令以藐視法庭罪將我逮捕,了我一天的自由。
打那以後,我真想不再吭聲,隨政府去,它愛怎麽着就怎麽着。可是使命在身,我不得不聽從它的召喚。我訪問了財政部長。他問我:
“您要點兒什麽?”
這個問題我倒是沒有防備。我說,“甜酒。”
他說:“你有什麽事情到這裏來,先生,你就說,越簡短越好。”
我說,他話題轉得這麽突然,我感到遺憾,這種做法令我反感。不過,在同前情況下,我不計較這件事,談正事要緊。我接着懇切地告誡他,他作的報告長得出奇。我說作這麽長的報告是浪費時間,沒有必要,而且結構彆扭。其中沒有描寫,沒有詩,沒有感情——沒有主人公,沒有情節,沒有插圖——連一幅木刻都沒有。沒有人會讀這種報告,這是明擺着的事。我奉勸他不要因為寫這樣的報告而壞了自己的名聲。如果他想在文學方面搞出點名堂來,他寫的時候一定得多搞點花樣。枯燥的細節絶對不能往上寫。我說日曆片之所以受大衆歡迎,就是因為它上面有詩句,有謎語,他的財政報告要是處處插進一點謎語,銷路一定更好,比他寫進報告裏去的國內稅收項目來勁得多。我談這些問題的時候態度十分誠懇,可是財政部長大發雷霆。他居然說我是一頭蠢驢。他存心報復,咒駡了我一通,還說如果我再敢來干涉他的工作,他就把我從窗戶裏扔出去。我說,既然我得不到與我官差身分相稱的待遇,我就取帽告辭。我這就走了。這號人活像新冒出來的作傢。他們的處女作快發表了,就自以為比誰都強。你甭想對他們提什麽建議。
我在政府任職期間,好像我凡是履行職責的時候,總是碰一鼻子灰。然而我做的事,我打算做的事,用意都是為我們國傢好。我受了冤屈,痛苦萬分,沒準會逼得我得出不公正的、有害的結論,但是在我看來,國務卿、作戰部部長、財政部長和我其他同僚準是一開始就想把我攆出政府。我在政府供職那會兒衹參加過一次內閣會議。那一次就夠我受的了。白宮看門的那位公僕好像不情願為我放行,後來我問他內閣其他成員都到了沒有。他說都到了,我這纔走了進去。他們都在場,但是沒有一個人請我坐下。他們兩衹眼瞪着我,好像我是外人似的。總統說:
“先生,您是什麽人?”
我把我名片遞給他,他念道:“參議院貝類委員會文書馬剋·吐溫”。接着他把我從頭看到腳,好像從來沒有聽說過我這個人。財政部長說:
“就是這頭搗亂的蠢驢跑來對我說,要我在報告裏寫詩句、出謎語,把財政報告當成日曆片。”
作戰部部長說:“就是這個人做白日夢,他昨天跑來給我出主意,叫我用教育的辦法把一部分印第安人教死,其餘的印第安人統統殺光。”
海軍部長說:“我認識這個年輕人,就是他這個星期再三幹擾我的工作。他擔心法拉庫特上將率領整支艦隊是在旅遊,用他的話說,是在旅遊。他發神經病,建議海軍乘木排旅遊,荒唐透頂,我沒法重複他說過的話。”
我說:“先生們,我看你們都想對我做的每一件公務抹黑;而且我看得出你們都不想讓我參與商議國傢大事。今天這個會,我什麽通知都沒有接到。靠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纔知道要開內閣會議。可這些事我就不說了。我想知道的是這一點:這是不是開內閣會議?”
總統說是內閣會議。
“那好,”我說,“咱們馬上討論正事,時間寶貴,不能浪費,不要互相揭老底,這不像樣子。”
這時候,國務卿開腔了,他用最親切的口氣對我說:“年輕人,你想錯了。國會各個委員會的文書不是內閣成員。就好比國會議會廳看門的不是內閣成員一樣,你聽來好像覺得奇怪。因此,我們雖然在審議國事中很希望能聽到你超群的見解,但是根據法律規定,我們不能這樣做。審議國內大事,你不能參加;萬一有不測的事發生,這是常有的事,你會感到難受,但你用自己的言行竭力製止過,這對你來說也是一個安慰。我祝福你。再會了。”
他這些話說得溫和妥貼,我不安的內心得到了安慰;我就離開了會場。但是,國傢的公僕不知安寧為何物。我剛回到國會大廈我那間小辦公室,拿出議員的派頭剛把兩衹腳蹺到桌子上,貝類委員會一位議員氣衝衝地闖了進來,對我說:
“你這一整天到哪裏去了?”
我說,如果此事與他有關,那麽我是去參加內閣會議了。
“內閣會議?我倒想知道,你去參加內閣會議幹什麽?”
我說我是去出主意的——為論證的需要,我還說此事從各方面講都同他有關。他當時極為無禮,最後說什麽他找了我3天,要我抄寫一份有關炸彈殼、雞蛋殼、蚌殼還有什麽亂七八糟貝殼的文件,可誰也找不到我。
這太過分了。他這根羽毛一加上去,我這個抄寫員的駱駝背壓折了。我說,“先生,你以為我是為6個美元一天在幹活嗎?你要真是這麽以為,那麽我建議參議院貝類委員會另請高明。我不是什麽黨派組織的奴隸!你那些降低我身份的差使,給我收回去吧。不自由,毋寧死!”
從那一刻起,我就不再擔任政府工作了。我在那個部門坐冷板凳,受內閣的奚落,最後我想討好的那個委員會主席訓了我一頓,我蒙受,遠離我那既冒風險、又吸引人的偉大的工作,在危急的時刻拋棄了我那正在流血的祖國。
但是,我為國傢盡過力,我呈上報銷單:
參議院貝類委員會文書博士
嚮美利堅合衆國報銷:
作戰部咨詢 50美元
海軍部咨詢 50美元
財政部咨詢 50美元
內閣咨詢 免費
往返耶路撒冷旅費①,途經埃及,阿爾及爾、直布羅陀與卡迪斯②,行程14000英裏,每英裏按20美分計 共2,800美元
參議院貝類委員會文書薪金,每天6美元,共6天 36美元
總計 2,986美元
①準州(指待成立。尚未正式批準的州——譯者)代表的旅費都按往返旅程報銷,儘管他們一去不復返。我為什麽不能這麽報,百思不得其解。——原註
②西班牙西南部一海港。
除了文書薪金36元這個小數目之外,報銷單上各項竟沒有一項照付。財政部長逼得我山窮水盡,拿起筆來把我其它各項支出統統劃掉,衹在邊上批了“不準”兩字。居然賴賬!這國傢完蛋了。
我的官場生涯眼看是完了。讓那些願意上勾的文書留下去幹吧。據我瞭解,各部門許多文書根本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內閣會議;他們對於戰爭、財政、商業有什麽高見,國傢領袖從來不去詢問,好像他們不是政府裏的人,而實際上他們天天在辦公室幹活!他們知道他們的工作對國傢來說多麽重要,他們一舉一動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你瞧他們在飯店裏點菜時候那副神氣——但他們是在工作呀。我認識一位文書,他得把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各式各樣小紙片貼到剪貼簿裏去——有時候一天要貼八張、十張之多。他貼得不怎麽樣,可是他拿出了最大的本事去貼。這活兒是最纍人的。它淘空你的才智。可是他衹掙1800美元一年。那位年輕人有這麽好的頭腦,要是願意幹別的行當,他可以攢起好幾千好幾千美元。可是,他不——他的心嚮着祖國,衹要祖國還剩下一本剪貼簿,他就甘心為祖國去貼。我認識幾位文書,他們不知道怎麽寫,可是他們有多少知識就把多少知識尊敬地奉獻在祖國的腳下,纍死纍活,受苦受難,就為這2500百美元的年薪。他們寫的東西,有時候別的文書不得不重寫,可是你已經為國傢盡了力,國傢還能埋怨你嗎?有些文書,找不到文書的活兒,就等啊,等啊,等什麽時候有個空缺——耐心地等待一個為祖國效勞的機會——而在他們等的時候,衹給他們2000元一年。這可真慘——太慘了,太慘了。如果國會議員一位朋友很有才能又沒有工作,無法施展他偉大的抱負,那位議員就會把他交給祖國,安排他在一個部門當文書。那個人就得當一輩子奴隸,為了從不替他考慮、從不同情他的國傢的利益而同文件去開仗——就不過為了兩三千元一年的薪俸。我要是把幾個部門所有文書的情況統統列舉出來,說明他們幹的是什麽活兒,拿的又是多少錢,那麽,你會發現文書還差一半,就他們幹的活兒說,工資也還差一半呢。
現在我已經不是參議員老爺的私人秘書了。這個職位我穩穩當當地擔任了兩個月,而且是幹得興致勃勃的,但是後來我幹的好事又找上門來——這就是說,我的傑作從別處轉回來,原形畢露了。我估量着最好是辭職。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還在清早的時候,我的東傢叫我去,於是我給他最近所作的一次關於財政的精彩演說暗自添了一些不可捉摸的話進去之後,馬上就去見他。他臉上有些可怕的表情。他的領帶也沒有打好,頭髮亂蓬蓬的,他的神氣表現出陰雲密佈、雷霆將發的徵兆。他手裏緊緊地捏着一把信件,我知道那是可怕的太平洋鐵路的郵件到了。他說:
“我還以為你是值得信任的哩。”
我說:“是,先生。”
他說:“我把內華達州的一些選民寫來的一封信交給你,他們要求在包爾溫牧場設立一所郵局,我叫你寫封回信,要盡量寫得巧妙一點,給他們舉出一些理由,使他們相信那地方還沒有設立郵局的十分必要。”
我覺得安心一些了。“啊,要是您的意思不過是這樣的話,先生,那我已經遵命照辦了。”
“是呀,你的確照辦了。我把你的回信念給你聽聽,讓你去慚愧慚愧吧:
斯密士、瓊斯及其他諸位先生:
你們要求在包爾溫牧場設一個郵局,這是開什麽玩笑呢?這對你們是毫無益處的。假如有信寄到你們那裏來,你們也看不懂,是不是?還有一點,如果有寄錢的信,要經過你們那裏寄到別的地方去,那就難得安全通過,這想必是你們馬上就明白的;結果就不免給我們大傢都找些麻煩。算了吧,千萬不要打算在你們那地方辦郵局。我非常關心你們的利益,覺得這衹是一種裝飾門面的荒唐計劃。你們所缺乏的是一所很好的監獄,明白嗎——一所修得漂漂亮亮、結結實實的監獄和一所免費學校。這兩種建設對你們是有長遠利益的。這足以使你們感到真正的滿意和快樂,我可以馬上在國會提出這個議案。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24日,於華盛頓。
“你就是這樣答復那封信的。那些人說我要是再到那帶地方去,他們就要把我絞死;我也很相信他們一定會這麽幹。”
“唉,先生,當初我可不知道這會闖什麽禍。我不過是要說服他們罷了。”
“啊!真是,你的確把他們說服了,我絲毫也不懷疑。你看,這兒還有另外一封寶貝信。我把內華達的幾位先生寄來的一份請願書交給你,他們請求我設法叫國會通過一個議案,批準內華達州的美以美主教派教會為法定團體。我叫你回信告訴他們,製訂這種法案應該屬州議會的職權範圍;並且還要設法使他們明白,目前在他們那個新州裏,宗教界人士力量還很薄弱,所以正式成立教會是否適當,頗成問題。你的回信是怎麽寫的呢?”
約翰·哈裏法剋斯牧師及其他諸位先生:
你們應該去找州議會解决你們那個投機事業——關於宗教的問題,國會是不聞不問的。但是你們也不要忙着去找州議會;因為你們在那新設的州裏打算做的這件事情是不適當的——事實上,這簡直是荒謬得很。你們那裏信教的人實力太薄弱,無論在智能方面、道德方面、虔誠方面都不行——一切都差得遠。你們最好放棄這個計劃——這是行不通的。你們辦這種團體,並不能發行債券——即令可以發行,那也會使你們經常為難。別的教派會攻擊這樁事情,他們會“壓低行市”、“賣空頭”,使你們的債券垮臺。他們會像對付你們那裏的銀礦那樣,采取同樣的手段對付你們——他們會想盡方法使大傢都相信那是‘盲目的投機事業’。你們的計劃衹足以把一種神聖事業弄得聲名狼藉,這種事情你們是不應該做的。你們應該自覺慚愧——這是我對你們的意見。你們的請願書末尾是這樣說的:‘我們一定永遠祈禱。’我也認為你們要這樣做纔對——你們必須這麽辦。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24日,於華盛頓。
“這封聰明的信把我的選民當中的宗教界人士對我的好感完全斷送了。可是我好像還怕我的生命毀得不夠徹底似的,不知有一種什麽倒黴的念頭又使我把舊金山市參議會裏那些威嚴的長老們遞來的申請書交給你,讓你試試你的筆墨——這個申請書是要求國會製訂法律,規定把舊金山市海濱地區的航運稅劃給他們那個市來收。我告訴你說,這個問題提到國會裏去討論是有危險性的。我叫你給那些市參議員寫封含糊其詞的回信——一封不着邊際的信——這封信裏要極力避免對航運稅的問題認真考慮和討論。你現在如果還有一點知覺的話——如果還知道羞恥——那麽我把你遵照我的吩咐寫的這封回信念給你聽聽,是應該可以使你慚愧的:
可敬的市參議會諸位先生:
大傢敬愛的國父喬治·華盛頓早已逝世。他那長久的、光輝燦爛的一生已永遠結束,令人不勝痛悼。他在我們這帶地方是大受敬仰的,可惜他死得太早,使所有的人都感到悲哀。他是1799年12月14日去世的。他安靜地離開了他一生的榮譽和偉大成就的場所,他是最受人哀悼的英雄,也是全世界被死神接去的最親愛的人物。在這樣的時候,你們卻提出航運稅的問題!——他遭的是什麽運呀!
名譽算什麽!名譽不過是偶然之事而已。艾薩剋·牛頓爵士發現了一隻蘋果掉在地下——這其實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發現,而且也是千百萬人在他之前早已發現了的事情——但是他的父母是有勢力的,於是他們就把那件小小的事體拼命吹噓,把它說得了不起,結果全世界的人就老老實實地相信這種吹牛的話,於是幾乎在一轉瞬間,那個人就成名了。好好地體會這種見解吧。
詩歌,美妙的詩歌啊,世人所得你的好處有多大,叫誰來評定呀!
“瑪麗有一隻小羔羊,它有一身雪白的毛——
無論瑪麗到什麽地方去,它老是和她一道。”
“傑剋和吉爾往山上走
去提一桶水下來;
傑剋跌了一跤滾下山,摔破了頭頂,
吉爾也跟着他滾下來。”
這兩首詩都寫得很樸質,用字也很高雅,再則詩中沒有猥褻的傾嚮,所以我認為都是很寶貴的珍品。它們適合於各色各樣的人去領會,適合各種生活範圍的人——合於田野,合於育嬰室,合於商人的行會。尤其是參議會不能不欣賞這兩首詩。
可敬的老頑固先生們!請常通訊吧。友誼的書信往來還是對人最有好處的。請再來信吧——如果你們這封申請書裏特別提到了什麽問題,務請再加說明,毋須有所顧忌。我們决不會嫌你們嘮叨。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27日,於華盛頓。
“這封信真是糟糕透頂,簡直是要命!神經病!”
“唉,先生,這封信要是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我實在是非常抱歉——可是——可是我覺得這倒是避開了航運稅的問題沒有談呀。”
“避開了屁!啊!——可是不管它吧。現在既然是要遭殃,就幹脆讓它來個徹底吧。幹脆讓它來個徹底——讓你這篇最後的傑作來收場吧,我馬上就要念給你聽。我簡直完蛋了。我把從亨保德來的那封信交給你的時候,本來就有點擔心。他們要求把印第安𠔌到莎士比亞山峽和中間各站的郵路照摩門老路做部分的修正。可是我給你說過,這是個很傷腦筋的問題,我提醒過你,要靈活應付——回信要說得含糊一點,讓他們莫名其妙。可是你這要命的低能腦筋弄得你寫了這麽一封糟糕的回信。我看你要是還沒有完全喪失羞恥心的話,簡直要把耳朵堵起來纔行:
柏金士、華格納及其他諸位先生:
關於印第安路綫的問題,是很傷腦筋的,但是如果以適當的靈活手腕和含糊態度來處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多少想出一些辦法,因為在這條路綫離開拉森草原的地方,去年鼕天那兩個勺尼族酋長‘破落冤傢’和‘雲的對手’就在附近被人剝掉頭皮,有些人喜歡這條路綫,但是另外有些人由於種種原因,認為別的路綫較好,而走摩門老路就要在早上三點鐘由摩斯比鎮出發,經過覺邦平地到布勒喬,再往下到壺把鎮,大路由它右邊經過,自然就把它丟在右邊,然後又經過道生鎮的左邊,再往前走就到了湯瑪浩剋鎮,這麽走就可以使附近的旅客省點錢,也方便一點,還可以滿足其他一些人所想到的一切願望,因此也就是對最大多數人有最大的好處,所以我纔有了信心,希望問題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你們如果希望對這個問題獲得進一步的瞭解,衹要郵務部能將有關情況提供給我,我隨時都準備答復你們,並樂於效勞。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30日,於華盛頓。
“你看——你覺得這封信寫得怎麽樣?”
“唉,我不知道,先生。這——唉,在我看來——這是很夠含糊其詞的。”
“含糊——滾出去吧!我簡直完蛋了。那些亨保德的野蠻人為了我叫他們大傷腦筋去看這麽一封不近人情的回信,决不會饒我。我失掉了美以美會對我的尊敬,得罪了市參議會那些人——”
“唉,這些我都無話可說,因為我給他們這兩處寫回信也許是寫得不大得體,可是我對付包爾溫牧場那些人,實在是對付得很聰明呀,將軍①!”
①美國有些較有地位的人,往往被稱為“將軍”、“上校”等等。這是一種裝點門面的頭銜,他們有的是退伍軍人,有的根本就沒有當過軍人。
“滾出去!滾出去!永遠不要再回來了。”
我認為他這句話是一種隱隱約約的表示,叫我無須再給他幫忙,所以我就辭職了。以後我决計不再給參議員當私人秘書。這種人實在太難伺候了。他們什麽也不懂。你費盡心思,他們也不知好歹。
“我還以為你是值得信任的哩。”
我說:“是,先生。”
他說:“我把內華達州的一些選民寫來的一封信交給你,他們要求在包爾溫牧場設立一所郵局,我叫你寫封回信,要盡量寫得巧妙一點,給他們舉出一些理由,使他們相信那地方還沒有設立郵局的十分必要。”
我覺得安心一些了。“啊,要是您的意思不過是這樣的話,先生,那我已經遵命照辦了。”
“是呀,你的確照辦了。我把你的回信念給你聽聽,讓你去慚愧慚愧吧:
斯密士、瓊斯及其他諸位先生:
你們要求在包爾溫牧場設一個郵局,這是開什麽玩笑呢?這對你們是毫無益處的。假如有信寄到你們那裏來,你們也看不懂,是不是?還有一點,如果有寄錢的信,要經過你們那裏寄到別的地方去,那就難得安全通過,這想必是你們馬上就明白的;結果就不免給我們大傢都找些麻煩。算了吧,千萬不要打算在你們那地方辦郵局。我非常關心你們的利益,覺得這衹是一種裝飾門面的荒唐計劃。你們所缺乏的是一所很好的監獄,明白嗎——一所修得漂漂亮亮、結結實實的監獄和一所免費學校。這兩種建設對你們是有長遠利益的。這足以使你們感到真正的滿意和快樂,我可以馬上在國會提出這個議案。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24日,於華盛頓。
“你就是這樣答復那封信的。那些人說我要是再到那帶地方去,他們就要把我絞死;我也很相信他們一定會這麽幹。”
“唉,先生,當初我可不知道這會闖什麽禍。我不過是要說服他們罷了。”
“啊!真是,你的確把他們說服了,我絲毫也不懷疑。你看,這兒還有另外一封寶貝信。我把內華達的幾位先生寄來的一份請願書交給你,他們請求我設法叫國會通過一個議案,批準內華達州的美以美主教派教會為法定團體。我叫你回信告訴他們,製訂這種法案應該屬州議會的職權範圍;並且還要設法使他們明白,目前在他們那個新州裏,宗教界人士力量還很薄弱,所以正式成立教會是否適當,頗成問題。你的回信是怎麽寫的呢?”
約翰·哈裏法剋斯牧師及其他諸位先生:
你們應該去找州議會解决你們那個投機事業——關於宗教的問題,國會是不聞不問的。但是你們也不要忙着去找州議會;因為你們在那新設的州裏打算做的這件事情是不適當的——事實上,這簡直是荒謬得很。你們那裏信教的人實力太薄弱,無論在智能方面、道德方面、虔誠方面都不行——一切都差得遠。你們最好放棄這個計劃——這是行不通的。你們辦這種團體,並不能發行債券——即令可以發行,那也會使你們經常為難。別的教派會攻擊這樁事情,他們會“壓低行市”、“賣空頭”,使你們的債券垮臺。他們會像對付你們那裏的銀礦那樣,采取同樣的手段對付你們——他們會想盡方法使大傢都相信那是‘盲目的投機事業’。你們的計劃衹足以把一種神聖事業弄得聲名狼藉,這種事情你們是不應該做的。你們應該自覺慚愧——這是我對你們的意見。你們的請願書末尾是這樣說的:‘我們一定永遠祈禱。’我也認為你們要這樣做纔對——你們必須這麽辦。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24日,於華盛頓。
“這封聰明的信把我的選民當中的宗教界人士對我的好感完全斷送了。可是我好像還怕我的生命毀得不夠徹底似的,不知有一種什麽倒黴的念頭又使我把舊金山市參議會裏那些威嚴的長老們遞來的申請書交給你,讓你試試你的筆墨——這個申請書是要求國會製訂法律,規定把舊金山市海濱地區的航運稅劃給他們那個市來收。我告訴你說,這個問題提到國會裏去討論是有危險性的。我叫你給那些市參議員寫封含糊其詞的回信——一封不着邊際的信——這封信裏要極力避免對航運稅的問題認真考慮和討論。你現在如果還有一點知覺的話——如果還知道羞恥——那麽我把你遵照我的吩咐寫的這封回信念給你聽聽,是應該可以使你慚愧的:
可敬的市參議會諸位先生:
大傢敬愛的國父喬治·華盛頓早已逝世。他那長久的、光輝燦爛的一生已永遠結束,令人不勝痛悼。他在我們這帶地方是大受敬仰的,可惜他死得太早,使所有的人都感到悲哀。他是1799年12月14日去世的。他安靜地離開了他一生的榮譽和偉大成就的場所,他是最受人哀悼的英雄,也是全世界被死神接去的最親愛的人物。在這樣的時候,你們卻提出航運稅的問題!——他遭的是什麽運呀!
名譽算什麽!名譽不過是偶然之事而已。艾薩剋·牛頓爵士發現了一隻蘋果掉在地下——這其實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發現,而且也是千百萬人在他之前早已發現了的事情——但是他的父母是有勢力的,於是他們就把那件小小的事體拼命吹噓,把它說得了不起,結果全世界的人就老老實實地相信這種吹牛的話,於是幾乎在一轉瞬間,那個人就成名了。好好地體會這種見解吧。
詩歌,美妙的詩歌啊,世人所得你的好處有多大,叫誰來評定呀!
“瑪麗有一隻小羔羊,它有一身雪白的毛——
無論瑪麗到什麽地方去,它老是和她一道。”
“傑剋和吉爾往山上走
去提一桶水下來;
傑剋跌了一跤滾下山,摔破了頭頂,
吉爾也跟着他滾下來。”
這兩首詩都寫得很樸質,用字也很高雅,再則詩中沒有猥褻的傾嚮,所以我認為都是很寶貴的珍品。它們適合於各色各樣的人去領會,適合各種生活範圍的人——合於田野,合於育嬰室,合於商人的行會。尤其是參議會不能不欣賞這兩首詩。
可敬的老頑固先生們!請常通訊吧。友誼的書信往來還是對人最有好處的。請再來信吧——如果你們這封申請書裏特別提到了什麽問題,務請再加說明,毋須有所顧忌。我們决不會嫌你們嘮叨。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27日,於華盛頓。
“這封信真是糟糕透頂,簡直是要命!神經病!”
“唉,先生,這封信要是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我實在是非常抱歉——可是——可是我覺得這倒是避開了航運稅的問題沒有談呀。”
“避開了屁!啊!——可是不管它吧。現在既然是要遭殃,就幹脆讓它來個徹底吧。幹脆讓它來個徹底——讓你這篇最後的傑作來收場吧,我馬上就要念給你聽。我簡直完蛋了。我把從亨保德來的那封信交給你的時候,本來就有點擔心。他們要求把印第安𠔌到莎士比亞山峽和中間各站的郵路照摩門老路做部分的修正。可是我給你說過,這是個很傷腦筋的問題,我提醒過你,要靈活應付——回信要說得含糊一點,讓他們莫名其妙。可是你這要命的低能腦筋弄得你寫了這麽一封糟糕的回信。我看你要是還沒有完全喪失羞恥心的話,簡直要把耳朵堵起來纔行:
柏金士、華格納及其他諸位先生:
關於印第安路綫的問題,是很傷腦筋的,但是如果以適當的靈活手腕和含糊態度來處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多少想出一些辦法,因為在這條路綫離開拉森草原的地方,去年鼕天那兩個勺尼族酋長‘破落冤傢’和‘雲的對手’就在附近被人剝掉頭皮,有些人喜歡這條路綫,但是另外有些人由於種種原因,認為別的路綫較好,而走摩門老路就要在早上三點鐘由摩斯比鎮出發,經過覺邦平地到布勒喬,再往下到壺把鎮,大路由它右邊經過,自然就把它丟在右邊,然後又經過道生鎮的左邊,再往前走就到了湯瑪浩剋鎮,這麽走就可以使附近的旅客省點錢,也方便一點,還可以滿足其他一些人所想到的一切願望,因此也就是對最大多數人有最大的好處,所以我纔有了信心,希望問題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你們如果希望對這個問題獲得進一步的瞭解,衹要郵務部能將有關情況提供給我,我隨時都準備答復你們,並樂於效勞。
參議員傑姆士·××敬啓,
馬剋·吐溫代筆。
11月30日,於華盛頓。
“你看——你覺得這封信寫得怎麽樣?”
“唉,我不知道,先生。這——唉,在我看來——這是很夠含糊其詞的。”
“含糊——滾出去吧!我簡直完蛋了。那些亨保德的野蠻人為了我叫他們大傷腦筋去看這麽一封不近人情的回信,决不會饒我。我失掉了美以美會對我的尊敬,得罪了市參議會那些人——”
“唉,這些我都無話可說,因為我給他們這兩處寫回信也許是寫得不大得體,可是我對付包爾溫牧場那些人,實在是對付得很聰明呀,將軍①!”
①美國有些較有地位的人,往往被稱為“將軍”、“上校”等等。這是一種裝點門面的頭銜,他們有的是退伍軍人,有的根本就沒有當過軍人。
“滾出去!滾出去!永遠不要再回來了。”
我認為他這句話是一種隱隱約約的表示,叫我無須再給他幫忙,所以我就辭職了。以後我决計不再給參議員當私人秘書。這種人實在太難伺候了。他們什麽也不懂。你費盡心思,他們也不知好歹。
這故事是從弗吉尼亞鄉下開的頭,時間是1880年。一個傢境貧寒的英俊小生和一位富傢妙齡女子正在舉行婚禮——這是一樁一見鐘情、馬上結合的婚姻,可姑娘的鰥夫爸爸說什麽也不答應這樁婚事。
At a mining camp in California, Fetlock Jones, a nephew of Sherlock Holmes, kills his master, a silver-miner, by blowing up his cabin. Since this occurs when Holmes happens to be visiting, he brings his skills to bear upon the case and arrives at logically worked conclusions that are proved to be abysmally wrong by an amateur detective with an extremely keen sense of smell, which he employs in solving the case. This could be seen as yet another piece where Twain tries to prove that life does not quite follow logic.
At a mining camp in California, Fetlock Jones, a nephew of Sherlock Holmes, kills his master, a silver-miner, by blowing up his cabin. Since this occurs when Holmes happens to be visiting, he brings his skills to bear upon the case and arrives at logically worked conclusions that are proved to be abysmally wrong by an amateur detective with an extremely keen sense of smell, which he employs in solving the case. This could be seen as yet another piece where Twain tries to prove that life does not quite follow logic.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傢馬剋·吐溫的代表作,發表於1876年。小說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富於幻想和冒險,不堪忍受束縛個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幹一番英雄事業。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敏銳觀察,一躍成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與《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姊妹篇是《哈剋貝利·費恩歷險記》。
《湯姆·索亞歷險記》-作品概述
《湯姆·索耶歷險記》是《哈剋貝裏·費恩歷險記》的姊姐篇。《湯姆·索亞歷險記》是19世紀美國文學中一部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深刻地批判了資産階級庸俗、保守、貪婪、虛偽的階級本性和美國教育制度的腐敗;它出色的塑造了兩個敢於反抗時弊、追求自由的兒童的藝術形象,為現實主義文學的人物塑造增添了新的方面。
《湯姆·索亞歷險記》構思精細,故事情節麯折有趣,語言簡練生動,人物刻畫生動逼真,尤其是心理描寫有獨到之處。它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滲入到故事情節中去,伴隨故事的發展,並通過人物自己的語言、行動和動作,細膩深入地描繪出人物的復雜心理及其變化過程,從而揭示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秘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兒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的小說。馬剋·吐溫寫作時取材於自己兒時在故鄉漢尼拔小鎮上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覺十分真實有趣,孩子們或許能在書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們也能在書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時的味道。所以,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
《湯姆·索亞歷險記》-內容介紹
《湯姆·索亞歷險記》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上半葉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普通小鎮上。湯姆·索亞是個調皮的孩子,他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希得一起接受姨媽波莉的監護。他總是能想出各種各樣的惡作劇,讓波莉姨媽無可奈何,而他也總能想盡辦法來躲避懲罰。一天,湯姆見到了可愛的姑娘蓓姬·撒切爾,她是撒切爾法官的女兒。
湯姆一見到她就對她展開了攻勢。而他的愛似乎也得到了回應。鎮上有一個孩子叫哈剋貝利·費恩。他的父親總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來自己生活。他看起來和文明社會格格不入,大人們都不喜歡他,可湯姆和他卻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約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卻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們看到魯濱遜醫生、惡棍英喬·瓊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
在他們混亂的廝打中,印第安·喬把醫生殺死了,然後又嫁禍於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湯姆和哈剋被嚇壞了,立了血誓决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後,湯姆十分內疚,經常去看望他。此時的湯姆事事不順,貝基生了他的氣,不再理睬他,波莉姨媽也總是呵斥他,他覺得沒有人關心他。於是,湯姆、哈剋和村上的另一個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個海島。可沒過多久,他們便發現村裏的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搜尋他們的屍體。湯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媽傢,發現波莉姨媽正在為他的“死”悲痛欲絶。湯姆覺得十分慚愧。最終,他們三個人在村民們為他們舉行葬禮的時候回來了。
夏天來臨時,湯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為法官將對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湯姆終於戰勝了恐懼與自私,指出了印第安·喬就是殺人兇手。可兇手還是逃走了。後來,湯姆又想出了一個主意:尋找寶藏。湯姆和哈剋偶然發現了印第安·喬和他的一大筆不義之財。但他們卻不知道他把錢藏在哪裏了。在貝基和同學們外出野餐時,哈剋得知印第安·喬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婦,因為她的丈夫曾經送他進過監獄。
幸虧哈剋及時報信纔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可印第安·喬再一次逃之夭夭。此時,湯姆和貝基在野餐時走進了一個山洞,因為洞太深而找不到回來的路,被睏在裏面。他們在山洞裏再一次遇見了印第安·喬。村民費盡周折救出湯姆和貝基之後封死了山洞。後來湯姆告知村民印第安·喬還在裏面。當他們找到他時,他已經死在山洞裏了。惡人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後來,湯姆經過分析,判定寶藏已經被印第安人喬藏到岩洞中了。於是他和哈剋偷偷地潛入到岩洞中,並根據他們偷聽到的關於“二號十字架”的描述一個刻有小小十字架的大石頭,並找到了一個寶箱,裏面有一萬兩千餘元!發現寶藏的他們成了大富翁。 從此以後,湯姆和哈剋變成了小鎮上的“風雲人物”,不僅走到哪兒都會受到歡迎,而且他們倆的小傳還登在了鎮報。
《湯姆·索亞歷險記》-小說人物
《湯姆·索亞歷險記》主人公湯姆有着敢於探險、追求自由、做錯事後敢於承認錯誤、承認缺點的優秀性格特點。湯姆是個聰明愛動又調皮搗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智慧、計謀、正義、勇敢乃至領導等諸多才能。他是一個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謀,富於同情心,對現實環境持反感態度,一心要衝出桎梏,去當緑林好漢,過行俠仗義的生活。
小說塑造的湯姆·索亞是個有理想有抱負同時也有煩惱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媽眼裏,他是個頑童,調皮搗蛋,可是她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謀”給軟化了。
湯姆是主人公,關於他,梗概中有簡單的概括──“淘氣的機靈鬼”“鎮上孩子的頭兒”“在小夥伴眼中無所不能”。我們看看湯姆在山洞裏回來後的表現:因為他身體虛弱,渾身沒有一點力氣,所以“躺在沙發上”。儘管如此,他講得還是那樣眉飛色舞,“同時還誇張地吹噓一番”,可見他的淘氣和歷險後心裏獲得的極大滿足──人們把他們回來看作奇跡,他也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這是可愛極了。
《湯姆·索亞歷險記》-小說評價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傢馬剋·吐溫的代表作,發表於1876年。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敏銳觀察,一躍成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
《湯姆索亞歷險記》一書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與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緻逼真、充滿幽默詼諧的描述。對作者自己家乡風景的描寫尤其包飽深情,人物更是清晰生動、呼之欲出。但是,作者又以天真淳樸的故事主人公,揭示幻想和現在之間的矛盾。
《湯姆·索亞歷險記》體現了馬剋·吐溫擅長講故事的傑出技巧和機智幽默的藝術風格。書中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緻逼真,充滿幽默詼諧的描述,而在幽默背後貫穿着他對美國當時社會生活的嚴肅看法和鮮明立場。對家乡風光的描寫尤其飽含深情,人物更是寫得清晰生動,呼之欲出。整個故事的敘述十分自然流暢,想您一定會喜歡這個已經講述了一百多年的動人故事。
在這部作品中,兒童的靈動活潑和周圍現實生活的陳腐刻板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故事嚮人們展示了一些社會弊病和黑暗現實,揭示了宗教的虛偽性,無情地嘲諷了庸俗的小市民習氣。作品問世以來,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成為一部世界名著。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兒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的小說。馬剋·吐溫寫作時取材於自己兒時在故鄉——漢尼拔小鎮上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覺十分真實有趣,孩子們或許能在書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們也能在書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時的味道。
《湯姆·索亞歷險記》-作者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剋·吐溫
馬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美國著名小說傢,馬剋·吐溫是筆名。他原名是塞繆·朗荷恩·剋列門斯,1835年11月30日出生於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一個貧窮的律師家庭。他名字的含義是:水深十二英尺,輪船可以安全通過。
馬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公認的短篇小說大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父親是一名鄉村律師,傢中生活拮据。12歲時父親去世,他開始自謀生計,年輕時當過報童、印刷所學徒、 排字工、密西西比河水手、淘金工人和舵手,所以他的創作具有堅實的生活基礎。26歲時,他當上了記者,並采用馬剋·吐溫這個筆名發表作品。
他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作品表現了對美國民主所存的幻想,以短篇為主,幽默與諷刺結合,批判不足,作品有《競選州長》、《高爾斯的朋友再度出洋》、《百萬英鎊》等;中期以長篇小說為主,諷刺性加強,重要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後期作品則由幽默諷刺轉到憤怒的揭發、譴責、甚至有悲觀的情緒,主要作品有《遊記》等。他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針砭時弊,毫不留情。他的作品對後來的美國文學産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馬剋·吐溫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Most of the adventures recorded in this book really occurred; one or two were experiences of my own, the rest those of boys who were schoolmates of mine. Huck Finn is drawn from life; Tom Sawyer also, but not from an individual—h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boys whom I knew, and therefore belongs to the composite order of architecture.
Plot summary
The imaginative and mischievous twelve-year-old boy named Thomas Sawyer lives with his Aunt Polly, his half-brother, Sid, also known as Sidney, and cousin Mary,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town of St Petersburg, Missouri. After playing hooky from school on Friday and dirtying his clothes in a fight, Tom is made to whitewash the fence as punishment on Saturday. At first, Tom is disappointed by having to forfeit his day off. However, he soon cleverly persuades his friends to trade him a large marble for the privilege of doing his work. He trades these treasures for tickets given out in Sunday school for memorizing Bible verses and uses the tickets to claim a Bible as a prize. He loses much of his glory, however, when,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to show off his knowledge, he incorrectly answers that the first two Disciples were David and Goliath
Tom falls in love with Rebecca "Becky" Thatcher, a new girl in town, and persuades her to get “engaged” to him. Their love is ruined when she learns that Tom has been engaged to another girl before: Amy Lawrence. Shortly after Becky shuns him, Tom accompanies Huckleberry Finn, the son of the town drunk, to the graveyard at night to try out a “cure” for warts. At the graveyard, they witness the murder of young Dr Robinson by a part-Native American “half-breed”, Injun Joe. Scared, Tom and Huck run away in the process dropping the previously obtained marble, and swear a blood oath not to tell anyone what they have seen. Injun Joe blames his companion, Muff Potter, a hapless drunk, for the crime. Potter is wrongfully arrested, and Tom's anxiety and guilt begin to grow. Tom, Huck and their friend Joe Harper run away to an island on the Mississippi, in order to "become pirates". While frolicking around and enjoying their new-found freedom, the boys become aware that the community is sounding the river for their bodies. Tom sneaks back home one night to observe the commotion. After a brief moment of remorse at the suffering of his loved ones, Tom is struck by the idea of appearing at his funeral and surprising everyone. He persuades Joe and Huck to do the same. Their return is met with great rejoicing, and they become the envy and admiration of all their friends.
Back in school, Tom gets himself back in Becky's favour after he nobly accepts the blame for a book that she has torn. Soon Muff Potter's trial begins, and Tom, overcome by guilt, testifies against Injun Joe. Potter is acquitted, but Injun Joe flees the courtroom through a window. Tom and Huck witness him finding a box of gold with his partner, a Spaniard, and Huck begins to shadow Injun Joe every night, watch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nab the gold. Meanwhile, Tom goes on a picnic to McDougal's Cave with Becky and their classmates. That same night, Huck sees Injun Joe and his partner making off with a box. He follows and overhears their plans to attack the Widow Douglas, a kind resident of St. Petersburg. By running to fetch help, Huck forestalls the violence and becomes an anonymous hero.
Tom and Becky get lost in the cave, and their absence is not discovered until the following morning. The men of the town begin to search for them, but to no avail. Tom and Becky run out of food and candles and begin to weaken. The horror of the situation increases when Tom, looking for a way out of the cave, happens upon Injun Joe, who is using the cave as a hideout. At the sight of Tom, Injun Joe flees. Eventually, just as the searchers are giving up, Tom finds a way out. The town celebrates, and Becky's father, Judge Thatcher seals up the main entrance with an iron door. After a week Injun Joe, trapped inside, starves causing him to die. Injun Joe's partner accidentally drowns trying to escape.
A week later, Tom takes Huck to the cave via the new entrance Tom has found and they find the box of gold, the proceeds of which are invested for them. The Widow Douglas adopts Huck, and, when Huck attempts to escape civilized life, Tom promises him that if he returns to the widow, he can join Tom's robber band. Reluctantly, Huck agrees.
Publication history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as by Chatto and Windus, in England in June 1876 (it was listed as "ready" on June 10 and was reviewed on June 24 in the literary publication The Atheneum), and in the U.S. by subscription only in December 1876. Twain and other U.S. authors used initial publication in England fairly often, since otherwise it was impossible to obtain a copyright in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In the case of Tom Sawyer, the delay between the London and U.S. editions extended much beyond what Twain envisioned, or desired. This led to widespread piracy of the work - notably a July 1876 pirated edition in Canada obtained by many American readers - and, Twain believed, to a significant loss of his royalties.
When the work did appear in the U.S., it was sold by subscription only. In this distribution method, book agents across the country took orders for the book prior to publication and then delivered the book when available. It was only with subsequent editions that the book became available retail shops.
In dictations for his autobiography, Twain claimed Tom Sawyer "must have been" the first book whose manuscript was typed on a typewriter. However, typewriter historian Darryl Rehr has concluded that Twain's first typed manuscript was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Adaptations
The story of Tom Sawyer has been filmed or animated multiple times since its initial publication. Some of the film adaptations of Twain's novel include:
* A 1907 silent version released by the Paramount studio
* A 1917 silent version directed by William Desmond Taylor, starring Jack Pickford as Tom
* A 1930 version directed by John Cromwell, starring Jackie Coogan as Tom
* In 1938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as filmed in Technicolor by the Selznick Studio. It starred Tommy Kelly as Tom and was directed by Norman Taurog. Most notable was the cave sequence designed by William Cameron Menzies.
* A 1947 Soviet Union version, directed by Lazar Frenkel and Gleb Zatvornitsky
* A 1960 US television serial, also shown on British television
* A 1968 French/German made-for-television miniseries, directed by Wolfgang Liebeneiner, starring Roland Demongeot as Tom and Marc Di Napoli as Huck
* The New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968) was a half-hour live-action/animated series produced by Hanna-Barbera Productions
* A 1973 musical version with songs by Richard and Robert Sherman, starring Johnny Whitaker as Tom and a young Jodie Foster as Becky Thatcher. A TV movie version sponsored by Dr. Pepper was released that same year. It starred Buddy Ebsen as Muff Potter and was filmed in Upper Canada Village.
* Huckleberry Finn and His Friends (1979 TV series)
*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nime) (1980), a Japanese anime TV series by Nippon Animation, part of the World Masterpiece Theater; a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HBO
* [[Приключения Тома Сойера и Гекльберри Финна (фильм)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nd Huckleberry Finn (1981), another Soviet Union version directed by Stanislav Govorukhin.
* A 1984 Canadian claymation version produced by Hal Roach studios
* Tom and Huck (1995), starring Jonathan Taylor Thomas as Tom and Brad Renfro as Huck Finn
* A 1995 episode for the PBS Wishbone TV series "A Tail in Twain".
* The Modern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 A 2000 animated adaptation, featuring the characters as anthropomorphic animals with an all-star voice cast, including country singers Rhett Akins (as Tom), Mark Wills (as Huck Finn), Lee Ann Womack, Waylon Jennings and Hank Williams Jr. as well as Betty White as Aunt Polly
* Tom Sawyer appears as a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agent in the 2003 movie based on comic book series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 This book was featured in an episode of The Fairly Odd Parents
Stage musicals: In 1956 'We're From Missouri', a musical adaptation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ith book, music and lyrics by Tom Boyd, was presented by the students at the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 In 1960, Boyd's musical version (re-titled Tom Sawyer) was presented professionally at 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 in London, England, and in 1961 toured provincial theatres in England.Tom Boyd's musical of TOM SAWYER was produced again in April and June 2010 in Cirencester, Gloucestershire, England. Another musical adaptation is Mississippi Melody, a musical by Jack Hylton.
Theatrical Adaptation: In April 2010, The Hartford Stage presented a theatrical adaptation entitled 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s part of a centennial observation of Mark Twain's passing.
《湯姆·索亞歷險記》-作品概述
《湯姆·索耶歷險記》是《哈剋貝裏·費恩歷險記》的姊姐篇。《湯姆·索亞歷險記》是19世紀美國文學中一部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深刻地批判了資産階級庸俗、保守、貪婪、虛偽的階級本性和美國教育制度的腐敗;它出色的塑造了兩個敢於反抗時弊、追求自由的兒童的藝術形象,為現實主義文學的人物塑造增添了新的方面。
《湯姆·索亞歷險記》構思精細,故事情節麯折有趣,語言簡練生動,人物刻畫生動逼真,尤其是心理描寫有獨到之處。它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滲入到故事情節中去,伴隨故事的發展,並通過人物自己的語言、行動和動作,細膩深入地描繪出人物的復雜心理及其變化過程,從而揭示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秘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兒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的小說。馬剋·吐溫寫作時取材於自己兒時在故鄉漢尼拔小鎮上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覺十分真實有趣,孩子們或許能在書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們也能在書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時的味道。所以,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
《湯姆·索亞歷險記》-內容介紹
《湯姆·索亞歷險記》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上半葉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普通小鎮上。湯姆·索亞是個調皮的孩子,他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希得一起接受姨媽波莉的監護。他總是能想出各種各樣的惡作劇,讓波莉姨媽無可奈何,而他也總能想盡辦法來躲避懲罰。一天,湯姆見到了可愛的姑娘蓓姬·撒切爾,她是撒切爾法官的女兒。
湯姆一見到她就對她展開了攻勢。而他的愛似乎也得到了回應。鎮上有一個孩子叫哈剋貝利·費恩。他的父親總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來自己生活。他看起來和文明社會格格不入,大人們都不喜歡他,可湯姆和他卻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約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卻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們看到魯濱遜醫生、惡棍英喬·瓊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
在他們混亂的廝打中,印第安·喬把醫生殺死了,然後又嫁禍於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湯姆和哈剋被嚇壞了,立了血誓决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後,湯姆十分內疚,經常去看望他。此時的湯姆事事不順,貝基生了他的氣,不再理睬他,波莉姨媽也總是呵斥他,他覺得沒有人關心他。於是,湯姆、哈剋和村上的另一個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個海島。可沒過多久,他們便發現村裏的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搜尋他們的屍體。湯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媽傢,發現波莉姨媽正在為他的“死”悲痛欲絶。湯姆覺得十分慚愧。最終,他們三個人在村民們為他們舉行葬禮的時候回來了。
夏天來臨時,湯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為法官將對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湯姆終於戰勝了恐懼與自私,指出了印第安·喬就是殺人兇手。可兇手還是逃走了。後來,湯姆又想出了一個主意:尋找寶藏。湯姆和哈剋偶然發現了印第安·喬和他的一大筆不義之財。但他們卻不知道他把錢藏在哪裏了。在貝基和同學們外出野餐時,哈剋得知印第安·喬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婦,因為她的丈夫曾經送他進過監獄。
幸虧哈剋及時報信纔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可印第安·喬再一次逃之夭夭。此時,湯姆和貝基在野餐時走進了一個山洞,因為洞太深而找不到回來的路,被睏在裏面。他們在山洞裏再一次遇見了印第安·喬。村民費盡周折救出湯姆和貝基之後封死了山洞。後來湯姆告知村民印第安·喬還在裏面。當他們找到他時,他已經死在山洞裏了。惡人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後來,湯姆經過分析,判定寶藏已經被印第安人喬藏到岩洞中了。於是他和哈剋偷偷地潛入到岩洞中,並根據他們偷聽到的關於“二號十字架”的描述一個刻有小小十字架的大石頭,並找到了一個寶箱,裏面有一萬兩千餘元!發現寶藏的他們成了大富翁。 從此以後,湯姆和哈剋變成了小鎮上的“風雲人物”,不僅走到哪兒都會受到歡迎,而且他們倆的小傳還登在了鎮報。
《湯姆·索亞歷險記》-小說人物
《湯姆·索亞歷險記》主人公湯姆有着敢於探險、追求自由、做錯事後敢於承認錯誤、承認缺點的優秀性格特點。湯姆是個聰明愛動又調皮搗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智慧、計謀、正義、勇敢乃至領導等諸多才能。他是一個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謀,富於同情心,對現實環境持反感態度,一心要衝出桎梏,去當緑林好漢,過行俠仗義的生活。
小說塑造的湯姆·索亞是個有理想有抱負同時也有煩惱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媽眼裏,他是個頑童,調皮搗蛋,可是她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謀”給軟化了。
湯姆是主人公,關於他,梗概中有簡單的概括──“淘氣的機靈鬼”“鎮上孩子的頭兒”“在小夥伴眼中無所不能”。我們看看湯姆在山洞裏回來後的表現:因為他身體虛弱,渾身沒有一點力氣,所以“躺在沙發上”。儘管如此,他講得還是那樣眉飛色舞,“同時還誇張地吹噓一番”,可見他的淘氣和歷險後心裏獲得的極大滿足──人們把他們回來看作奇跡,他也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這是可愛極了。
《湯姆·索亞歷險記》-小說評價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傢馬剋·吐溫的代表作,發表於1876年。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敏銳觀察,一躍成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
《湯姆索亞歷險記》一書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與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緻逼真、充滿幽默詼諧的描述。對作者自己家乡風景的描寫尤其包飽深情,人物更是清晰生動、呼之欲出。但是,作者又以天真淳樸的故事主人公,揭示幻想和現在之間的矛盾。
《湯姆·索亞歷險記》體現了馬剋·吐溫擅長講故事的傑出技巧和機智幽默的藝術風格。書中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緻逼真,充滿幽默詼諧的描述,而在幽默背後貫穿着他對美國當時社會生活的嚴肅看法和鮮明立場。對家乡風光的描寫尤其飽含深情,人物更是寫得清晰生動,呼之欲出。整個故事的敘述十分自然流暢,想您一定會喜歡這個已經講述了一百多年的動人故事。
在這部作品中,兒童的靈動活潑和周圍現實生活的陳腐刻板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故事嚮人們展示了一些社會弊病和黑暗現實,揭示了宗教的虛偽性,無情地嘲諷了庸俗的小市民習氣。作品問世以來,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成為一部世界名著。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兒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的小說。馬剋·吐溫寫作時取材於自己兒時在故鄉——漢尼拔小鎮上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覺十分真實有趣,孩子們或許能在書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們也能在書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時的味道。
《湯姆·索亞歷險記》-作者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剋·吐溫
馬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美國著名小說傢,馬剋·吐溫是筆名。他原名是塞繆·朗荷恩·剋列門斯,1835年11月30日出生於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一個貧窮的律師家庭。他名字的含義是:水深十二英尺,輪船可以安全通過。
馬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公認的短篇小說大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父親是一名鄉村律師,傢中生活拮据。12歲時父親去世,他開始自謀生計,年輕時當過報童、印刷所學徒、 排字工、密西西比河水手、淘金工人和舵手,所以他的創作具有堅實的生活基礎。26歲時,他當上了記者,並采用馬剋·吐溫這個筆名發表作品。
他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作品表現了對美國民主所存的幻想,以短篇為主,幽默與諷刺結合,批判不足,作品有《競選州長》、《高爾斯的朋友再度出洋》、《百萬英鎊》等;中期以長篇小說為主,諷刺性加強,重要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後期作品則由幽默諷刺轉到憤怒的揭發、譴責、甚至有悲觀的情緒,主要作品有《遊記》等。他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針砭時弊,毫不留情。他的作品對後來的美國文學産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馬剋·吐溫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Most of the adventures recorded in this book really occurred; one or two were experiences of my own, the rest those of boys who were schoolmates of mine. Huck Finn is drawn from life; Tom Sawyer also, but not from an individual—h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boys whom I knew, and therefore belongs to the composite order of architecture.
Plot summary
The imaginative and mischievous twelve-year-old boy named Thomas Sawyer lives with his Aunt Polly, his half-brother, Sid, also known as Sidney, and cousin Mary,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town of St Petersburg, Missouri. After playing hooky from school on Friday and dirtying his clothes in a fight, Tom is made to whitewash the fence as punishment on Saturday. At first, Tom is disappointed by having to forfeit his day off. However, he soon cleverly persuades his friends to trade him a large marble for the privilege of doing his work. He trades these treasures for tickets given out in Sunday school for memorizing Bible verses and uses the tickets to claim a Bible as a prize. He loses much of his glory, however, when,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to show off his knowledge, he incorrectly answers that the first two Disciples were David and Goliath
Tom falls in love with Rebecca "Becky" Thatcher, a new girl in town, and persuades her to get “engaged” to him. Their love is ruined when she learns that Tom has been engaged to another girl before: Amy Lawrence. Shortly after Becky shuns him, Tom accompanies Huckleberry Finn, the son of the town drunk, to the graveyard at night to try out a “cure” for warts. At the graveyard, they witness the murder of young Dr Robinson by a part-Native American “half-breed”, Injun Joe. Scared, Tom and Huck run away in the process dropping the previously obtained marble, and swear a blood oath not to tell anyone what they have seen. Injun Joe blames his companion, Muff Potter, a hapless drunk, for the crime. Potter is wrongfully arrested, and Tom's anxiety and guilt begin to grow. Tom, Huck and their friend Joe Harper run away to an island on the Mississippi, in order to "become pirates". While frolicking around and enjoying their new-found freedom, the boys become aware that the community is sounding the river for their bodies. Tom sneaks back home one night to observe the commotion. After a brief moment of remorse at the suffering of his loved ones, Tom is struck by the idea of appearing at his funeral and surprising everyone. He persuades Joe and Huck to do the same. Their return is met with great rejoicing, and they become the envy and admiration of all their friends.
Back in school, Tom gets himself back in Becky's favour after he nobly accepts the blame for a book that she has torn. Soon Muff Potter's trial begins, and Tom, overcome by guilt, testifies against Injun Joe. Potter is acquitted, but Injun Joe flees the courtroom through a window. Tom and Huck witness him finding a box of gold with his partner, a Spaniard, and Huck begins to shadow Injun Joe every night, watch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nab the gold. Meanwhile, Tom goes on a picnic to McDougal's Cave with Becky and their classmates. That same night, Huck sees Injun Joe and his partner making off with a box. He follows and overhears their plans to attack the Widow Douglas, a kind resident of St. Petersburg. By running to fetch help, Huck forestalls the violence and becomes an anonymous hero.
Tom and Becky get lost in the cave, and their absence is not discovered until the following morning. The men of the town begin to search for them, but to no avail. Tom and Becky run out of food and candles and begin to weaken. The horror of the situation increases when Tom, looking for a way out of the cave, happens upon Injun Joe, who is using the cave as a hideout. At the sight of Tom, Injun Joe flees. Eventually, just as the searchers are giving up, Tom finds a way out. The town celebrates, and Becky's father, Judge Thatcher seals up the main entrance with an iron door. After a week Injun Joe, trapped inside, starves causing him to die. Injun Joe's partner accidentally drowns trying to escape.
A week later, Tom takes Huck to the cave via the new entrance Tom has found and they find the box of gold, the proceeds of which are invested for them. The Widow Douglas adopts Huck, and, when Huck attempts to escape civilized life, Tom promises him that if he returns to the widow, he can join Tom's robber band. Reluctantly, Huck agrees.
Publication history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as by Chatto and Windus, in England in June 1876 (it was listed as "ready" on June 10 and was reviewed on June 24 in the literary publication The Atheneum), and in the U.S. by subscription only in December 1876. Twain and other U.S. authors used initial publication in England fairly often, since otherwise it was impossible to obtain a copyright in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In the case of Tom Sawyer, the delay between the London and U.S. editions extended much beyond what Twain envisioned, or desired. This led to widespread piracy of the work - notably a July 1876 pirated edition in Canada obtained by many American readers - and, Twain believed, to a significant loss of his royalties.
When the work did appear in the U.S., it was sold by subscription only. In this distribution method, book agents across the country took orders for the book prior to publication and then delivered the book when available. It was only with subsequent editions that the book became available retail shops.
In dictations for his autobiography, Twain claimed Tom Sawyer "must have been" the first book whose manuscript was typed on a typewriter. However, typewriter historian Darryl Rehr has concluded that Twain's first typed manuscript was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Adaptations
The story of Tom Sawyer has been filmed or animated multiple times since its initial publication. Some of the film adaptations of Twain's novel include:
* A 1907 silent version released by the Paramount studio
* A 1917 silent version directed by William Desmond Taylor, starring Jack Pickford as Tom
* A 1930 version directed by John Cromwell, starring Jackie Coogan as Tom
* In 1938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as filmed in Technicolor by the Selznick Studio. It starred Tommy Kelly as Tom and was directed by Norman Taurog. Most notable was the cave sequence designed by William Cameron Menzies.
* A 1947 Soviet Union version, directed by Lazar Frenkel and Gleb Zatvornitsky
* A 1960 US television serial, also shown on British television
* A 1968 French/German made-for-television miniseries, directed by Wolfgang Liebeneiner, starring Roland Demongeot as Tom and Marc Di Napoli as Huck
* The New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968) was a half-hour live-action/animated series produced by Hanna-Barbera Productions
* A 1973 musical version with songs by Richard and Robert Sherman, starring Johnny Whitaker as Tom and a young Jodie Foster as Becky Thatcher. A TV movie version sponsored by Dr. Pepper was released that same year. It starred Buddy Ebsen as Muff Potter and was filmed in Upper Canada Village.
* Huckleberry Finn and His Friends (1979 TV series)
*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nime) (1980), a Japanese anime TV series by Nippon Animation, part of the World Masterpiece Theater; a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HBO
* [[Приключения Тома Сойера и Гекльберри Финна (фильм)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nd Huckleberry Finn (1981), another Soviet Union version directed by Stanislav Govorukhin.
* A 1984 Canadian claymation version produced by Hal Roach studios
* Tom and Huck (1995), starring Jonathan Taylor Thomas as Tom and Brad Renfro as Huck Finn
* A 1995 episode for the PBS Wishbone TV series "A Tail in Twain".
* The Modern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 A 2000 animated adaptation, featuring the characters as anthropomorphic animals with an all-star voice cast, including country singers Rhett Akins (as Tom), Mark Wills (as Huck Finn), Lee Ann Womack, Waylon Jennings and Hank Williams Jr. as well as Betty White as Aunt Polly
* Tom Sawyer appears as a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agent in the 2003 movie based on comic book series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 This book was featured in an episode of The Fairly Odd Parents
Stage musicals: In 1956 'We're From Missouri', a musical adaptation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ith book, music and lyrics by Tom Boyd, was presented by the students at the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 In 1960, Boyd's musical version (re-titled Tom Sawyer) was presented professionally at 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 in London, England, and in 1961 toured provincial theatres in England.Tom Boyd's musical of TOM SAWYER was produced again in April and June 2010 in Cirencester, Gloucestershire, England. Another musical adaptation is Mississippi Melody, a musical by Jack Hylton.
Theatrical Adaptation: In April 2010, The Hartford Stage presented a theatrical adaptation entitled 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s part of a centennial observation of Mark Twain's passing.
不管一些愛說俏皮話的人怎樣百般地輕視和譏嘲現代法國人的决鬥吧,反正它仍舊是我們目前最令人憟憟危懼的一種風尚。由於它總是在戶外進行,所以參加决鬥的人幾乎肯定會要着涼。保羅·德卡薩尼亞剋先生,那位習性難改,最愛决鬥的法國人,就是由於這樣常常受到風寒,以致最後成了纏綿床席的病夫;連巴黎最有聲望的醫師都認為,如果再繼續决鬥十五年或者二十年——除非他能夠養成一種習慣,在不受濕氣和穿堂風侵襲的舒適的房子裏廝殺——他最終必然有性命之憂。這一事例肯定可以平息那些人的怪談,他們一口咬定了,說什麽法國人的决鬥最有益於衛生,因為它給人們提供了戶外活動。再說,這一事例也肯定可以駁倒另一些人的謬論,他們說什麽衹有參加决鬥的法國人以及社會主義者所仇恨的君主是可以不死的。
可是,現在要談到我的本題上了。我一聽到崗貝塔先生和富爾圖先生最近在法國議會中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就知道肯定會有麻煩事隨之而來。我之所以會料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和岡貝塔先生相交有年,熟悉他這個不顧一切、頑強執拗的脾氣。儘管他的身材長得那麽高大,但是,我知道,復仇的狂熱會深深滲入他遍體全身所有的地方。
我不等到他來找我,就立刻跑去看他。果然不出所料,我發現這位勇士正深深地沉浸在那種法國人的寧靜之中。我說“法國人的寧靜”,是因為法國人的寧靜和英國人的寧靜有所不同。他正在那些砸爛了的傢具當中來回疾走,時不時地把一個偶然碰到的碎塊從屋子裏這一頭猛踢到另一頭。不停地咬牙切齒,發出一大串咒駡,每隔一會兒就止住步,將另一把揪下的頭髮放在他已經積在桌上的那一堆的上面。
他揮出雙臂,摟住我的脖子,把我按在他腹部上方胸口,在我兩邊頰上吻着,緊緊地擁抱了我四五回,然後把我安放在那張他本人平時坐的安樂椅裏。我精神剛恢復過來,他立即和我談到正經事情。
我說,猜想他是要我做他的助手吧;他說:“當然是的。”我說,要我做助手,就必須讓我用一個法國人的姓名;那樣,萬一鬧出人命事故,我可以不至於在本國受到指責。聽到這裏,他身體縮了一下,大概認為這句話暗示决鬥在美國是不受人尊重的吧。但是,他終於同意了我的要求。這說明為什麽此後所有的報紙上都報導:岡貝塔先生的助手顯然是一個法國人。
首先,我們為决鬥的人訂立遺囑。我堅持我的觀點,一定要先辦妥這件事。我說,我從來沒聽說,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會在决鬥之前不先立好他的遺囑。他說:他從來沒聽說,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會在决鬥之前幹這一類的事情。他把遺囑寫好後,就要着手編一套“最後的話”。他很想知道,作為一個垂死者發出的呼聲,以下這些話會對我産生什麽影響:
“我的死,是為了上帝,為了祖國,為了言論自由,為了文明進步,為了全人類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關係!”
我反對這些話,我說要在臨死前講完這一套會拖延太長的時間;對一個疾病患者來說,這確是一篇絶妙的演說詞,但是它不適合於决鬥場上那種迫切的要求。我們提出了許多種臨死前的大放厥詞,雙方在選擇上爭執不休,但最後我還是迫使他將這條噩耗縮減成為以下這樣一句,他把它抄錄在備忘錄裏,準備給背了出來:
我的死是為了要法蘭西長存。
我說,這句話好像跟决鬥缺乏聯繫;但是他說,聯繫在最後的話裏並不重要,你需要的是刺激。
依次辦理,第二件要做的事情是選擇武器。决鬥的人說,他覺得身上有些不快,準備把這件事情以及安排决鬥的其他細節都托付給我。於是我寫了以下通知,把它帶去給富爾圖先生的朋友:
先生:
岡貝塔先生接受富爾圖先生的挑戰,並授權我嚮貴方建議:决鬥的地點擬選普萊西一皮凱空場;時間訂為明晨拂曉;武器將用斧頭。
閣下,我是十分尊敬您的
馬剋·吐溫
富爾圖先生的朋友讀了一遍通知,打了一個哆嗦。接着,他轉過身來,用表示嚴肅的口氣對我說:
“您可曾考慮到,先生,像這樣一場决鬥,必然會導致什麽後果嗎?”
“那麽,您倒說說看,究竟會導致什麽後果?”
“會流血呀!”
“大體上就是這麽回事。”我說。“瞧,如果可以承蒙指教的話,請問貴方又準備流什麽?”
這一下我把他問倒了。他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於是趕緊支吾其詞地解釋。他說剛纔是一句玩笑話。接着他又說,他和他的委托人都很喜歡使用斧頭,確實認為它比其他武器更好,可惜法國的法律禁止使用這種武器,所以我必須修改我的建議。
我在屋子裏來回踱步,一面心裏盤算這件事情,最後我想到,如果雙方相距十五步,用格林機槍射擊,這樣也許一切可以在决鬥場上見分曉。於是我把這主意提了出來。
但是這項提議沒被采納。它又受到法律的阻礙。我建議使用來福槍;此後,是雙管獵槍;此後,是柯爾特海軍左輪手槍。但是這些—一都被拒絶了;我思索了一會兒,接着就含嘲帶諷地建議雙方距離四分之三英裏互相扔碎磚頭。我一嚮最恨白費力氣,去嚮一個缺乏幽默感的人說幽默話;所以,當這位先生竟然一本正經地把最後這條建議帶回去給他的委托人時,我心裏感到難受極了。
過了不多一會兒,他回來了,說他的委托人非常喜歡采用雙方相距四分之三英裏扔碎磚頭的辦法,但是,考慮到這樣做會給那些在當中走過的閑人帶來危險,他不得不謝絶了這個提議。於是我說:
“啊,這我就沒辦法了。要不,可以煩您想一種武器嗎?說不定您早已想到一種了吧廣
他臉上閃出了光,一口兒回答說:
“哦,當然,先生廣
於是他開始在口袋裏掏——掏了一個又一個,他有很多口袋——同時嘴裏一直在嘟咬:“啊,瞧我會把它們藏在哪兒啦?”
他終於找到了。他從坎肩口袋裏摸出了一對小玩意兒,我把它們拿到光亮地方,斷定了那是手槍。它們都是單管的,鑲銀的,1分玲找可愛。我沒法表達自己的感情了。我一聲兒不言語,單把其中的一枝挂在我的表鏈上,然後把另一枝遞還給他。這時候我的夥伴拆開了一張摺叠着的郵票,從包在裏面的幾粒彈藥中揀了一粒給我。我問,他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的委托人衹可
115以打一發槍。他回答說,按照法國法律規定,不可以打得比這更多了。於是我請他繼續指教,就煩他提議雙方應當相距多遠,因為,受不了過度的緊張,這時候我的頭腦已變得越未越遲鈍和鬍塗了。他將距離指定為六十五碼。我差點兒失去了耐性。我說:
“相距六十五碼,使用這樣的傢夥?即使距離五十碼,使用水槍,也要比這更容易死人呀。想一想,我的朋友,咱們這次共事,是為了要人傢早死,不是要他們多活呀。”
然而,憑我百般勸說,多方爭執,結果衹能使他將距離縮短到三十五碼;而且,即使是采取這一折衷辦法,他還是勉強遷就的,最後他嘆了口氣說:“這件的事從此與我無關係;讓罪責落在您肩上吧。”
再沒其他辦法可想了,我衹得回到我的老獅心①那兒,去嚮他匯報我有失身份的經過。當我走進去的時候,岡貝塔先生正把他最後一綹點發放在祭壇上,他嚮我跳過來,激動地說:
①“獅心王”原是英王查理一世的綽號,後泛指一般勇士。
“您已經把那件玩命的事安排好了——從您眼神裏我看出來了。”
“我給安排好了。”
他的臉變得有些蒼白,他就桌邊靠穩。他急促地、沉重地喘息了一會兒,因為他情緒太激動了;接着,他沙啞着嗓子壓低了聲音說:
“那麽,武器呢,那麽,武器呢!快說呀!使用什麽武器?”
“使用這個!”我拿出了那個鑲銀的玩意兒。他衹朝它瞟了一眼,就笨重地暈倒在地上。
等到蘇醒過來時,他傷心地說:
“以前我是那樣強作鎮靜,以致現在影響了我的神經。但是,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表現軟弱了!我要正視我的惡運,像一個男子漢,像一個法國人。”
他爬起來,做出了一個凡人根本無法望其項背、塑像極少能夠比它更美的雄壯的姿勢。接着他就扯着一條低沉的粗嗓子說:
“瞧呀,我鎮定自若,我準備就緒;告訴我那距離。”
“三十五碼。”
不用說,這一次我可沒法挾他起來了;但是我把他就地翻了一個身,然後用水潑在他背上。他很快蘇醒過來,說:
“三十五碼遠——沒一個可以扶着的東西?可是,這又何必多問呢?既然那傢夥存心謀殺,他又怎麽會顧得上關心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呢?可是,有一件事您必須註意:我這一倒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看到法國騎士是怎樣慷慨就義的。”
沉默了好半晌,他問:
“我個子高大,你們沒談到那個人的傢族也站在他一起,作為一種補償嗎?①?可是,這也沒關係;我可不能降低自己的身份,在這方面提出要求;如果他風格不夠高,自己不提這件事,那麽就讓他占點兒便宜吧,像這樣的便宜,高貴的人士是不屑於占的。”
①個子高大,是更易擊中的目標。
當時他已墜入一種迷惘的沉思中,這一狀態持續了好幾分鐘,隨後,他打破了沉寂,說:
“時間呢——决鬥約定在什麽時間?”
“明兒破曉的時候。”
他好像大吃一驚,搶着說:
“發瘋了!我從來沒聽說有這樣的事情。沒有人會在這麽早的時刻出門。”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纔選定了這個時刻。您意思是說,要有一批觀衆嗎?”
“現在可不是拌嘴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驚訝,怎麽富爾圖先生竟然會同意采取這樣標新立異的辦法。您立刻去要求對方,把時間推得更遲一些。”
我跑下樓梯,猛地打開大門,差點兒撞在富爾圖先生的助手懷裏。他說:
“回您的話,我的委托人極力反對選定的時間,請您同意把時間改成九點半。”
“凡是我們力能循規盡禮之處,先生,我都願意為您高貴的委托人效勞。我們同意您建議更改的時間。”
“請您接受敝方委托人的謝意。”接着他就轉過身去,對一個站在他背後的人說:“您總聽見了,努瓦爾先生,時間改成九點半了。”努瓦爾先生當即鞠躬,表示謝意,然後離開了那地方。我的同夥接着說:
“如果您認為合適的話,貴方和敝方的首席外科醫生可以按照慣例,同乘一輛馬車去决鬥場。”
“我認為這完全合適;感謝您提到外科醫生,因為,說不定我真會把他們忘了。那麽,我應當請幾位呢?我想,兩三位總夠了吧?”
“按照一般慣例,人數是每方各請二位。我這裏指的是‘首席’外科醫生,但是,考慮到我們委托人的崇高地位,為了體面,最好是我們每方再從醫學界最有聲望的人士當中指定幾位顧問外利醫生。這些醫生可以乘他們的自備馬車去。您雇好靈車了嗎?”
“瞧我這個木頭人兒,我壓根兒就沒想到它!我這就去安排。您肯定覺得我這人太沒見識了吧;可是,這個請您千萬別計較,因為以前我對這樣高尚的决鬥毫無經驗。以前我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倒為决鬥的事打過不少交道,可是直到現在纔知道,那些都是很粗魯的玩意。還談靈車哩——呸!我們總是讓那些被上帝選中的人四仰八叉橫倒在那兒,隨便哪一個高興用根繩子把他捆紮起來,然後用輛車給運走了。您還有其他什麽意見嗎?”
“沒有了,衹是辦理喪事的幾位主管要像通常那樣一起乘馬車去。至於那些下手以及雇來送殯的人,他們要像通常那樣步行。我明兒早晨八點來跟您碰頭,咱們那時候再安排行列的順序。現在恕我要嚮您告辭了。”
我回到我的委托人那裏,他說:“您來得正好;决個是幾點鐘開始?”
“九點半。”
“可好極了。您已經把這條消息送給報社了吧?”
“老兄?咱們是多年的知交,如果您竟然轉到了這個念頭,認為我會卑鄙地出賣——”
“唷,唷!這是什麽話,我的好朋友?是我得罪了您嗎?啊,請寬恕我吧;可不是,我這是在給您增添太多的麻煩。所以,還是去辦理其他的手續,就把這件事從您的日程表上取消了吧。殺人不眨眼的富爾圖肯定會處理這件事的。要不,還是由我自己——對,為了穩當起見,由我遞個條子給我在報社工作的朋友努瓦爾先生——”
“哦,對了,這件事可以不必叫您費心了;對方的助手已經通知了努瓦爾先生。”
“哼!這件事我早就該料到了。那富爾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老是要出風頭。”
早晨九點半鐘,隊伍按下列順序嚮普萊西一皮凱的决鬥場移近:走在頭裏的是我們的馬車——上面衹坐了我和岡貝塔先生;接着是富爾圖先生和他助手所乘的馬車;再後面一輛馬車上載有兩位不信上帝的詩人演說傢,他們胸前口袋裏露出了那張悼詞稿;再後面一輛馬車上載的是幾位首席外科醫生,以及他們的幾箱醫療器械;再後面是八輛自備馬車,上面載的是顧問外科醫生;再後面是一輛出租馬車,上面坐有一位驗屍官,再後面是兩輛靈車;再後面又是一輛馬車,上面坐着幾位治喪的管事;再後面是一隊步行的助理人員以及雇用來送殯的人;在這些人後面,在霧中嚮前磨蹭着的是長長一隊隨同大殯出發的小販、、以及一般居民。那是一隊很有氣派的行列,如果那天的霧能較為淡薄,那次隊伍的出動必將蔚為大觀。
沒一個人談話。我幾次嚮我的委托人搭訕,但是,我看得出,他都沒註意到,因為他老是在翻他那本筆記簿,一面茫然無主地嘟噥:“我的死是為了要法蘭西長存。”
抵達决鬥場後,我和那位同行助手步了步距離是不是夠三十五碼,然後抽簽挑選位置。最後的這步手續衹不過是點綴性的儀式,因為,遇到這樣的天氣,無論挑選哪個地方反正都是一樣。這些初步的手續都做完了以後,我就走到我的委托人跟前,問他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他把身體盡量擴展開,厲聲地說:“準備好啦!上子彈吧。”
於是,當着幾位事先妥為指定的證人裝上子彈。我們認為,由於氣候關係,進行這件細緻的工作時最好是打着電筒照亮。接着我們就佈置自己的人。
可就在這當兒,註意到人群已經聚集在場子左右兩方,因此請求將决鬥的時間推遲一些,好讓他們把這些可憐的閑人排列在安全的地方。
這項要求被我們接受了。
命令兩旁的人群都站在决鬥者後邊去,然後我們再一次準備就緒。這時空中更是濃霧迷漫,我和另一位助手一致同意,我們都必須在發出殺人信號之前吆喝一聲,好讓兩位鬥士能確知對方究竟在什麽地方。
這時我回到了我的委托人身邊,不覺心裏凄慘起來,因為看到他的勇氣已經大為低落。我竭力給他壯膽。我說:“說真的,先生,情況並不像表面上看來那麽糟。想一想吧:使用的武器是這樣的,射擊的次數是受的,隔開的地方很寬廣,霧濃得叫人沒法看透,再說,一位决鬥者是獨眼竜,另一位决鬥者是斜眼兼近視,照我看呀,在這場决鬥中不一定會出人命事故。你們雙方都有機會安然脫險。所以,振作起未吧,別這麽垂頭喪氣的啦。”
這一席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委托人立即伸出手說:“我已經恢復正常,把傢夥給我吧。”
我把那孤零零的武器放在他巨大厚實的掌心裏。他直瞪瞪地盯了它一眼,打了個哆嗦。接着,他仍舊哭喪着臉緊瞅着它,一面結結巴巴地嘟噥:
“咳,我怕的不是死,我怕的是變成殘廢呀。”
我再一次給他打氣,結果很是成功,他緊接着說:“就讓悲劇開演吧。要支持我呀;別在這莊嚴的時刻丟下了我不管呀,我的朋友。”
我嚮他作出保證。接着,我就幫着他把手槍指嚮我斷定那是他敵手所站的地方,並且囑咐他留心聽好對方助手的喊聲,此後就根據那聲音確定方位。接着,我用身體抵住同貝塔先生的背,發出促使對方註意的喊聲:“好——啦!”這一聲喊獲得從霧中遙遠地方傳來的回應,於是我立即大叫:
“一——二——三——開槍!”
我耳鼓裏觸到好像“卟哧!卟哧!”兩聲輕響,而就在那一剎那裏,我被一座肉山壓倒在地下了。我雖然傷勢很重,但仍舊能聽出從上面傳來輕微的人語聲,說的是:
“我的死是為了……為了……他媽的,我的死到底是為啥呀?……哦,想起來了,法蘭西!我的死是為了要法蘭西長存!”
手裏拿着探針的外科醫生,從四面蜂擁而來,都把顯微鏡放在岡貝塔先生全身各個部位,令人高興的是,結果並沒找到創傷的痕跡。緊接着就發生了一件確實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
兩位鬥士撲過去摟住對方的脖子,一時自豪與快樂的淚水有如泉涌;另一位助手擁抱了我;外科醫生、演說傢、辦理喪事的人員,以及:所有的人都互相擁抱,所有的人都彼此祝賀,所有的人都縱聲高呼,整個空中充滿了贊美的頌詞和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快樂。
這時候我感覺到,我與其做一位頭戴王冠、手持朝笏的君主,毋寧做一位參加决鬥的法國英雄。
這一陣騷動稍許平息之後,一群外科醫生就舉行會診,經過反復辯論,終於斷定,衹要細心照護調養,他們有理由相信我負傷後仍舊可以活下去。我受的內傷十分嚴重,因為顯然有一根他們都認為已經折斷的肋骨戳進了我的左肺,我的許多內臟都被擠到了遠離它們原來所屬的部位的這一邊或者那一邊,不知道它們今後是否能夠學會在那些偏僻陌生的地點發揮它們的功能。然後,他們給我左臂的兩個地方接了骨,把我右大腿拉復了臼,把我的鼻子重新托高了。我變成大夥深感興趣的對象,甚至成為備受贊揚的人物;許多誠懇和熱心的人士都嚮我自我介紹,說他們因為能認識了我這位四十年來惟一在一次法國人的决鬥中負了傷的人而感到自豪。
我被安放在隊伍最前面的一輛救護車裏;於是,心滿意足,興高采烈,我被一路護送到巴黎,成為一次洋洋大觀中最顯赫的人物,然後,我被安置在醫院裏。
他們將一枚榮譽十字勳章頒贈給我。雖然,不曾身受這一榮寵的人倒是為數不多的。
以上如實地記錄了當代最值得紀念的一次私人衝突。
我對任何人都無可抱怨。我是自作自受,好在我能承擔一切後果。
這並不是誇口,我相信自己可以說:我不怕站在一位現代法國决鬥者的前面;可是,話又說回來了,衹要頭腦仍舊保持清醒,我永遠也不肯再站在一位决鬥者的後面了。
可是,現在要談到我的本題上了。我一聽到崗貝塔先生和富爾圖先生最近在法國議會中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就知道肯定會有麻煩事隨之而來。我之所以會料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和岡貝塔先生相交有年,熟悉他這個不顧一切、頑強執拗的脾氣。儘管他的身材長得那麽高大,但是,我知道,復仇的狂熱會深深滲入他遍體全身所有的地方。
我不等到他來找我,就立刻跑去看他。果然不出所料,我發現這位勇士正深深地沉浸在那種法國人的寧靜之中。我說“法國人的寧靜”,是因為法國人的寧靜和英國人的寧靜有所不同。他正在那些砸爛了的傢具當中來回疾走,時不時地把一個偶然碰到的碎塊從屋子裏這一頭猛踢到另一頭。不停地咬牙切齒,發出一大串咒駡,每隔一會兒就止住步,將另一把揪下的頭髮放在他已經積在桌上的那一堆的上面。
他揮出雙臂,摟住我的脖子,把我按在他腹部上方胸口,在我兩邊頰上吻着,緊緊地擁抱了我四五回,然後把我安放在那張他本人平時坐的安樂椅裏。我精神剛恢復過來,他立即和我談到正經事情。
我說,猜想他是要我做他的助手吧;他說:“當然是的。”我說,要我做助手,就必須讓我用一個法國人的姓名;那樣,萬一鬧出人命事故,我可以不至於在本國受到指責。聽到這裏,他身體縮了一下,大概認為這句話暗示决鬥在美國是不受人尊重的吧。但是,他終於同意了我的要求。這說明為什麽此後所有的報紙上都報導:岡貝塔先生的助手顯然是一個法國人。
首先,我們為决鬥的人訂立遺囑。我堅持我的觀點,一定要先辦妥這件事。我說,我從來沒聽說,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會在决鬥之前不先立好他的遺囑。他說:他從來沒聽說,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會在决鬥之前幹這一類的事情。他把遺囑寫好後,就要着手編一套“最後的話”。他很想知道,作為一個垂死者發出的呼聲,以下這些話會對我産生什麽影響:
“我的死,是為了上帝,為了祖國,為了言論自由,為了文明進步,為了全人類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關係!”
我反對這些話,我說要在臨死前講完這一套會拖延太長的時間;對一個疾病患者來說,這確是一篇絶妙的演說詞,但是它不適合於决鬥場上那種迫切的要求。我們提出了許多種臨死前的大放厥詞,雙方在選擇上爭執不休,但最後我還是迫使他將這條噩耗縮減成為以下這樣一句,他把它抄錄在備忘錄裏,準備給背了出來:
我的死是為了要法蘭西長存。
我說,這句話好像跟决鬥缺乏聯繫;但是他說,聯繫在最後的話裏並不重要,你需要的是刺激。
依次辦理,第二件要做的事情是選擇武器。决鬥的人說,他覺得身上有些不快,準備把這件事情以及安排决鬥的其他細節都托付給我。於是我寫了以下通知,把它帶去給富爾圖先生的朋友:
先生:
岡貝塔先生接受富爾圖先生的挑戰,並授權我嚮貴方建議:决鬥的地點擬選普萊西一皮凱空場;時間訂為明晨拂曉;武器將用斧頭。
閣下,我是十分尊敬您的
馬剋·吐溫
富爾圖先生的朋友讀了一遍通知,打了一個哆嗦。接着,他轉過身來,用表示嚴肅的口氣對我說:
“您可曾考慮到,先生,像這樣一場决鬥,必然會導致什麽後果嗎?”
“那麽,您倒說說看,究竟會導致什麽後果?”
“會流血呀!”
“大體上就是這麽回事。”我說。“瞧,如果可以承蒙指教的話,請問貴方又準備流什麽?”
這一下我把他問倒了。他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於是趕緊支吾其詞地解釋。他說剛纔是一句玩笑話。接着他又說,他和他的委托人都很喜歡使用斧頭,確實認為它比其他武器更好,可惜法國的法律禁止使用這種武器,所以我必須修改我的建議。
我在屋子裏來回踱步,一面心裏盤算這件事情,最後我想到,如果雙方相距十五步,用格林機槍射擊,這樣也許一切可以在决鬥場上見分曉。於是我把這主意提了出來。
但是這項提議沒被采納。它又受到法律的阻礙。我建議使用來福槍;此後,是雙管獵槍;此後,是柯爾特海軍左輪手槍。但是這些—一都被拒絶了;我思索了一會兒,接着就含嘲帶諷地建議雙方距離四分之三英裏互相扔碎磚頭。我一嚮最恨白費力氣,去嚮一個缺乏幽默感的人說幽默話;所以,當這位先生竟然一本正經地把最後這條建議帶回去給他的委托人時,我心裏感到難受極了。
過了不多一會兒,他回來了,說他的委托人非常喜歡采用雙方相距四分之三英裏扔碎磚頭的辦法,但是,考慮到這樣做會給那些在當中走過的閑人帶來危險,他不得不謝絶了這個提議。於是我說:
“啊,這我就沒辦法了。要不,可以煩您想一種武器嗎?說不定您早已想到一種了吧廣
他臉上閃出了光,一口兒回答說:
“哦,當然,先生廣
於是他開始在口袋裏掏——掏了一個又一個,他有很多口袋——同時嘴裏一直在嘟咬:“啊,瞧我會把它們藏在哪兒啦?”
他終於找到了。他從坎肩口袋裏摸出了一對小玩意兒,我把它們拿到光亮地方,斷定了那是手槍。它們都是單管的,鑲銀的,1分玲找可愛。我沒法表達自己的感情了。我一聲兒不言語,單把其中的一枝挂在我的表鏈上,然後把另一枝遞還給他。這時候我的夥伴拆開了一張摺叠着的郵票,從包在裏面的幾粒彈藥中揀了一粒給我。我問,他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的委托人衹可
115以打一發槍。他回答說,按照法國法律規定,不可以打得比這更多了。於是我請他繼續指教,就煩他提議雙方應當相距多遠,因為,受不了過度的緊張,這時候我的頭腦已變得越未越遲鈍和鬍塗了。他將距離指定為六十五碼。我差點兒失去了耐性。我說:
“相距六十五碼,使用這樣的傢夥?即使距離五十碼,使用水槍,也要比這更容易死人呀。想一想,我的朋友,咱們這次共事,是為了要人傢早死,不是要他們多活呀。”
然而,憑我百般勸說,多方爭執,結果衹能使他將距離縮短到三十五碼;而且,即使是采取這一折衷辦法,他還是勉強遷就的,最後他嘆了口氣說:“這件的事從此與我無關係;讓罪責落在您肩上吧。”
再沒其他辦法可想了,我衹得回到我的老獅心①那兒,去嚮他匯報我有失身份的經過。當我走進去的時候,岡貝塔先生正把他最後一綹點發放在祭壇上,他嚮我跳過來,激動地說:
①“獅心王”原是英王查理一世的綽號,後泛指一般勇士。
“您已經把那件玩命的事安排好了——從您眼神裏我看出來了。”
“我給安排好了。”
他的臉變得有些蒼白,他就桌邊靠穩。他急促地、沉重地喘息了一會兒,因為他情緒太激動了;接着,他沙啞着嗓子壓低了聲音說:
“那麽,武器呢,那麽,武器呢!快說呀!使用什麽武器?”
“使用這個!”我拿出了那個鑲銀的玩意兒。他衹朝它瞟了一眼,就笨重地暈倒在地上。
等到蘇醒過來時,他傷心地說:
“以前我是那樣強作鎮靜,以致現在影響了我的神經。但是,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表現軟弱了!我要正視我的惡運,像一個男子漢,像一個法國人。”
他爬起來,做出了一個凡人根本無法望其項背、塑像極少能夠比它更美的雄壯的姿勢。接着他就扯着一條低沉的粗嗓子說:
“瞧呀,我鎮定自若,我準備就緒;告訴我那距離。”
“三十五碼。”
不用說,這一次我可沒法挾他起來了;但是我把他就地翻了一個身,然後用水潑在他背上。他很快蘇醒過來,說:
“三十五碼遠——沒一個可以扶着的東西?可是,這又何必多問呢?既然那傢夥存心謀殺,他又怎麽會顧得上關心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呢?可是,有一件事您必須註意:我這一倒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看到法國騎士是怎樣慷慨就義的。”
沉默了好半晌,他問:
“我個子高大,你們沒談到那個人的傢族也站在他一起,作為一種補償嗎?①?可是,這也沒關係;我可不能降低自己的身份,在這方面提出要求;如果他風格不夠高,自己不提這件事,那麽就讓他占點兒便宜吧,像這樣的便宜,高貴的人士是不屑於占的。”
①個子高大,是更易擊中的目標。
當時他已墜入一種迷惘的沉思中,這一狀態持續了好幾分鐘,隨後,他打破了沉寂,說:
“時間呢——决鬥約定在什麽時間?”
“明兒破曉的時候。”
他好像大吃一驚,搶着說:
“發瘋了!我從來沒聽說有這樣的事情。沒有人會在這麽早的時刻出門。”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纔選定了這個時刻。您意思是說,要有一批觀衆嗎?”
“現在可不是拌嘴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驚訝,怎麽富爾圖先生竟然會同意采取這樣標新立異的辦法。您立刻去要求對方,把時間推得更遲一些。”
我跑下樓梯,猛地打開大門,差點兒撞在富爾圖先生的助手懷裏。他說:
“回您的話,我的委托人極力反對選定的時間,請您同意把時間改成九點半。”
“凡是我們力能循規盡禮之處,先生,我都願意為您高貴的委托人效勞。我們同意您建議更改的時間。”
“請您接受敝方委托人的謝意。”接着他就轉過身去,對一個站在他背後的人說:“您總聽見了,努瓦爾先生,時間改成九點半了。”努瓦爾先生當即鞠躬,表示謝意,然後離開了那地方。我的同夥接着說:
“如果您認為合適的話,貴方和敝方的首席外科醫生可以按照慣例,同乘一輛馬車去决鬥場。”
“我認為這完全合適;感謝您提到外科醫生,因為,說不定我真會把他們忘了。那麽,我應當請幾位呢?我想,兩三位總夠了吧?”
“按照一般慣例,人數是每方各請二位。我這裏指的是‘首席’外科醫生,但是,考慮到我們委托人的崇高地位,為了體面,最好是我們每方再從醫學界最有聲望的人士當中指定幾位顧問外利醫生。這些醫生可以乘他們的自備馬車去。您雇好靈車了嗎?”
“瞧我這個木頭人兒,我壓根兒就沒想到它!我這就去安排。您肯定覺得我這人太沒見識了吧;可是,這個請您千萬別計較,因為以前我對這樣高尚的决鬥毫無經驗。以前我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倒為决鬥的事打過不少交道,可是直到現在纔知道,那些都是很粗魯的玩意。還談靈車哩——呸!我們總是讓那些被上帝選中的人四仰八叉橫倒在那兒,隨便哪一個高興用根繩子把他捆紮起來,然後用輛車給運走了。您還有其他什麽意見嗎?”
“沒有了,衹是辦理喪事的幾位主管要像通常那樣一起乘馬車去。至於那些下手以及雇來送殯的人,他們要像通常那樣步行。我明兒早晨八點來跟您碰頭,咱們那時候再安排行列的順序。現在恕我要嚮您告辭了。”
我回到我的委托人那裏,他說:“您來得正好;决個是幾點鐘開始?”
“九點半。”
“可好極了。您已經把這條消息送給報社了吧?”
“老兄?咱們是多年的知交,如果您竟然轉到了這個念頭,認為我會卑鄙地出賣——”
“唷,唷!這是什麽話,我的好朋友?是我得罪了您嗎?啊,請寬恕我吧;可不是,我這是在給您增添太多的麻煩。所以,還是去辦理其他的手續,就把這件事從您的日程表上取消了吧。殺人不眨眼的富爾圖肯定會處理這件事的。要不,還是由我自己——對,為了穩當起見,由我遞個條子給我在報社工作的朋友努瓦爾先生——”
“哦,對了,這件事可以不必叫您費心了;對方的助手已經通知了努瓦爾先生。”
“哼!這件事我早就該料到了。那富爾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老是要出風頭。”
早晨九點半鐘,隊伍按下列順序嚮普萊西一皮凱的决鬥場移近:走在頭裏的是我們的馬車——上面衹坐了我和岡貝塔先生;接着是富爾圖先生和他助手所乘的馬車;再後面一輛馬車上載有兩位不信上帝的詩人演說傢,他們胸前口袋裏露出了那張悼詞稿;再後面一輛馬車上載的是幾位首席外科醫生,以及他們的幾箱醫療器械;再後面是八輛自備馬車,上面載的是顧問外科醫生;再後面是一輛出租馬車,上面坐有一位驗屍官,再後面是兩輛靈車;再後面又是一輛馬車,上面坐着幾位治喪的管事;再後面是一隊步行的助理人員以及雇用來送殯的人;在這些人後面,在霧中嚮前磨蹭着的是長長一隊隨同大殯出發的小販、、以及一般居民。那是一隊很有氣派的行列,如果那天的霧能較為淡薄,那次隊伍的出動必將蔚為大觀。
沒一個人談話。我幾次嚮我的委托人搭訕,但是,我看得出,他都沒註意到,因為他老是在翻他那本筆記簿,一面茫然無主地嘟噥:“我的死是為了要法蘭西長存。”
抵達决鬥場後,我和那位同行助手步了步距離是不是夠三十五碼,然後抽簽挑選位置。最後的這步手續衹不過是點綴性的儀式,因為,遇到這樣的天氣,無論挑選哪個地方反正都是一樣。這些初步的手續都做完了以後,我就走到我的委托人跟前,問他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他把身體盡量擴展開,厲聲地說:“準備好啦!上子彈吧。”
於是,當着幾位事先妥為指定的證人裝上子彈。我們認為,由於氣候關係,進行這件細緻的工作時最好是打着電筒照亮。接着我們就佈置自己的人。
可就在這當兒,註意到人群已經聚集在場子左右兩方,因此請求將决鬥的時間推遲一些,好讓他們把這些可憐的閑人排列在安全的地方。
這項要求被我們接受了。
命令兩旁的人群都站在决鬥者後邊去,然後我們再一次準備就緒。這時空中更是濃霧迷漫,我和另一位助手一致同意,我們都必須在發出殺人信號之前吆喝一聲,好讓兩位鬥士能確知對方究竟在什麽地方。
這時我回到了我的委托人身邊,不覺心裏凄慘起來,因為看到他的勇氣已經大為低落。我竭力給他壯膽。我說:“說真的,先生,情況並不像表面上看來那麽糟。想一想吧:使用的武器是這樣的,射擊的次數是受的,隔開的地方很寬廣,霧濃得叫人沒法看透,再說,一位决鬥者是獨眼竜,另一位决鬥者是斜眼兼近視,照我看呀,在這場决鬥中不一定會出人命事故。你們雙方都有機會安然脫險。所以,振作起未吧,別這麽垂頭喪氣的啦。”
這一席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委托人立即伸出手說:“我已經恢復正常,把傢夥給我吧。”
我把那孤零零的武器放在他巨大厚實的掌心裏。他直瞪瞪地盯了它一眼,打了個哆嗦。接着,他仍舊哭喪着臉緊瞅着它,一面結結巴巴地嘟噥:
“咳,我怕的不是死,我怕的是變成殘廢呀。”
我再一次給他打氣,結果很是成功,他緊接着說:“就讓悲劇開演吧。要支持我呀;別在這莊嚴的時刻丟下了我不管呀,我的朋友。”
我嚮他作出保證。接着,我就幫着他把手槍指嚮我斷定那是他敵手所站的地方,並且囑咐他留心聽好對方助手的喊聲,此後就根據那聲音確定方位。接着,我用身體抵住同貝塔先生的背,發出促使對方註意的喊聲:“好——啦!”這一聲喊獲得從霧中遙遠地方傳來的回應,於是我立即大叫:
“一——二——三——開槍!”
我耳鼓裏觸到好像“卟哧!卟哧!”兩聲輕響,而就在那一剎那裏,我被一座肉山壓倒在地下了。我雖然傷勢很重,但仍舊能聽出從上面傳來輕微的人語聲,說的是:
“我的死是為了……為了……他媽的,我的死到底是為啥呀?……哦,想起來了,法蘭西!我的死是為了要法蘭西長存!”
手裏拿着探針的外科醫生,從四面蜂擁而來,都把顯微鏡放在岡貝塔先生全身各個部位,令人高興的是,結果並沒找到創傷的痕跡。緊接着就發生了一件確實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
兩位鬥士撲過去摟住對方的脖子,一時自豪與快樂的淚水有如泉涌;另一位助手擁抱了我;外科醫生、演說傢、辦理喪事的人員,以及:所有的人都互相擁抱,所有的人都彼此祝賀,所有的人都縱聲高呼,整個空中充滿了贊美的頌詞和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快樂。
這時候我感覺到,我與其做一位頭戴王冠、手持朝笏的君主,毋寧做一位參加决鬥的法國英雄。
這一陣騷動稍許平息之後,一群外科醫生就舉行會診,經過反復辯論,終於斷定,衹要細心照護調養,他們有理由相信我負傷後仍舊可以活下去。我受的內傷十分嚴重,因為顯然有一根他們都認為已經折斷的肋骨戳進了我的左肺,我的許多內臟都被擠到了遠離它們原來所屬的部位的這一邊或者那一邊,不知道它們今後是否能夠學會在那些偏僻陌生的地點發揮它們的功能。然後,他們給我左臂的兩個地方接了骨,把我右大腿拉復了臼,把我的鼻子重新托高了。我變成大夥深感興趣的對象,甚至成為備受贊揚的人物;許多誠懇和熱心的人士都嚮我自我介紹,說他們因為能認識了我這位四十年來惟一在一次法國人的决鬥中負了傷的人而感到自豪。
我被安放在隊伍最前面的一輛救護車裏;於是,心滿意足,興高采烈,我被一路護送到巴黎,成為一次洋洋大觀中最顯赫的人物,然後,我被安置在醫院裏。
他們將一枚榮譽十字勳章頒贈給我。雖然,不曾身受這一榮寵的人倒是為數不多的。
以上如實地記錄了當代最值得紀念的一次私人衝突。
我對任何人都無可抱怨。我是自作自受,好在我能承擔一切後果。
這並不是誇口,我相信自己可以說:我不怕站在一位現代法國决鬥者的前面;可是,話又說回來了,衹要頭腦仍舊保持清醒,我永遠也不肯再站在一位决鬥者的後面了。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聖路易。西進途中,在印第安那州特爾霍特換了車,就有一個四五十歲上下、面目親善的紳士從小站上來,坐到我身邊。同他心情愉快、海闊天空地聊了約一個鐘頭,我便發現他極有見識,討人喜歡。他一經得知我從華盛頓來,立即詢問起形形色色的政府官員和國會事務來。不久我已明白,與我談話的是位對首都生活了如指掌的人,他甚至連這個國傢立法機關裏議員們的作事風度和程序儀式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過了一會兒,就見兩個男子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停留了片刻,一個對另一個說道:
“哈裏斯,要是你肯替我辦這件事,我永遠忘不了你,老弟。”
我這位新旅伴的眼睛裏突然閃出欣喜的亮光。好像那人的話勾起了他一段快樂的回憶。頃刻,他又露出一副思慮重重的面孔——簡直有些悶悶不樂了。他轉頭對我說,“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讓我把我生活中的一段秘事告訴你。這段秘事自發生後,我從來都不曾提起過。請耐心地聽,答應我別打斷我的話。”
我說沒問題,他就如此這般地講了下面的一段奇遇。講解過程中時而情感迸發,時而陰鬱低沉,但總是極其認真誠懇。
那是1853年12月19日,我從聖路易乘夜班火車去芝加哥。車上總共衹有24名乘客。沒有婦女,也沒有小孩。我們的興致很好,大傢很快就混熟了。看來,這是一次快樂舒心的旅行;我猜這一夥人中壓根兒就沒有一位預感到很快就要經歷的那種恐怖局面。
晚上十一點鐘,天下起大雪來。火車剛一離開那個名叫韋爾登的小村,就進入空曠寂寥的大草原。千裏荒原,渺無人煙,一直延展到朱必利定居點。狂風呼嘯着颳過平展展的荒地。那兒沒有樹木,沒有山丘,甚至連七零八落的岩石也見不到,所以風颳起來毫無阻擋。隨風飛揚的雪花,就像狂風暴雨在海浪尖上激起的浪花。雪越積越深,車速減慢。我們知道,這是火車頭在積雪中開路越來越費勁了。說實在的,有時候它簡直就停止不動了。大風在軌道上堆積起一個個大雪堆,活像一座座墳山。聊天也沒有勁兒了。歡樂讓位給焦慮。要是被大雪睏住,待在荒涼的大草原上,方圓50英裏可都沒有人傢——這種想法浮現在每個人的心頭,把大傢都弄得精神非常頽喪。
凌晨兩點,四周的一切活動都停止了。我從不得安寧的睡眠中驚醒。可怕的實情頓時閃過我的心頭——我們成了雪堆裏的囚徒!“全體起來動手自救!”大傢一躍而起去執行這道命令。夜茫茫漆黑一片。鋪天蓋地的大雪,勢不可擋的風暴,大傢從車廂跳進這樣一個世界,心裏都明白,現在要爭分奪秒,要不就會有滅頂之災。鏟子、手、木板——凡是能清除積雪的東西立刻都用上了。那真是一副離奇的景象:一小撮發狂似的人跟越堆越高的積雪拼搏。雪堆下半截隱沒在黑黢黢的陰影裏,上半截暴露在車頭反光燈熾烈的燈光下。
短短的一個小時就足以證明我們在白費力氣。暴風雪積成了十幾個雪堆,把路軌阻塞了,而我們僅僅刨掉了一個。更加糟糕的是,人們發現,剛纔火車頭對敵人發起衝鋒時已經把主動輪的縱嚮軸弄斷了!即使鐵路暢通無阻,我們也無可奈何了。我們幹活兒幹得精疲力竭,心裏又不是滋味,便進了車廂。大傢圍着火爐嚴肅地討論眼下的處境。我們什麽吃的都沒有——大夥兒最窩心的就是這一點。我們是不會凍死的,因為煤水車裏有的是木頭,這是我們惟一的安慰。討論到最後,大傢都接受了列車員令人喪氣的結論,就是說,誰想徒步在這樣的雪地裏走50英裏路,那就等於去尋死。我們無法派人去求援,即便我們有辦法去,也沒人願意來援助。我們衹好聽天由命,耐心等待,要麽有人來救援,要麽就等着餓死!我想,就是最剛強的人一聽了這話,心也會馬上變涼的。
過了一會兒,談話變成了一種三三兩兩的竊竊私語,話題仍離不開火車,這種低語隨着陣陣狂風的起落而忽高忽低;燈光昏暗起來;大多數遭難者在忽明忽暗的黑影中安下心來想——忘掉眼前,如果可能的話,——睡覺,如果可以的話。
漫漫無期的長夜——我們覺得的確是漫漫無期的——終於把磨磨蹭蹭的時光打發走了,東方破曉,現出灰冷的晨光,亮光逐漸增強,旅客一個接一個活動起來了,顯示出生命的種種跡象;一個接一個地把耷拉下來的帽子從額頭上掀起來,舒展舒展僵硬的四肢,然後從窗戶裏嚮外窺視那副蕭瑟的景象。的確蕭瑟透頂了!——個生物的影子都沒有,一個人傢也沒有;什麽都沒有,衹有一片白茫茫的荒野,捲起的雪片隨風到處飄揚——一個雪片飛舞的世界遮沒了上面的天宇。
我們在車廂周圍逛走了整整一天,說得很少,想得挺多。又是一個滯留不去的愁悶的夜晚——還有饑餓。
又一個黎明——又一天:寂靜、悲哀、饑腸轆轆、無望地守候着無法到來的救營者。一個睡眠不得安寧的夜晚,盡做着大擺筵席的夢——醒來後饑火燒燎着愁腸。
第4天來了又去了——接着是第5天!睏了5天,着實可怕。每一隻眼睛都射出饑餓的兇光,裏面流露出一種怕人的含義——預示着每個人心裏朦朦朧朧地自行形成了一種東西——一種誰也不敢訴諸於言詞的東西。
第6天過去了——第7天破曉時,這一夥人個個鳩形鵠面。心如死灰,死亡的陰影籠罩着他們。現在非說不可了!在每一顆心裏長大的東西終於要從每一張嘴裏跳出來了!人體的本能已經忍無可忍了——她非投降不可了。明尼蘇達州的理查德·H·加斯頓站了起來,身材高大,面如死灰。大傢都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全都準備好了——每一種感情,每一種激動的神態都被悶死了——衹有一種平靜的、深思熟慮的嚴肅表情浮現在近來顯得十分粗野的眼睛裏。
“先生們:事情再不能耽擱了!時間就要到了!我們必須决定:我們中間誰得死去給其餘的人當飯吃!”
伊利諾伊州的約翰·丁·威廉斯先生站起來說:“先生們——我提田納西州的詹姆斯·索耶牧師。”
印第安納州的WM·R·亞當斯先生說:“我提紐約州的丹尼爾·斯羅特先生。”
恰爾斯·J·朗登先生:“我提聖路易的塞纓爾A·鮑恩先生。”
斯羅特先生:“對於我的提名,我敬謝不敏,我想成全新澤西州的小約翰·A·範諾斯特蘭先生。”
加斯頓先生:“如果沒有異議,這位先生的要求將會得到滿足。”
由於範諾斯特蘭先生表示反對,斯羅特先生的推辭不予接受。索耶和鮑恩兩位先生也表示辭謝,以同樣的理由遭到拒絶。
俄亥俄州的A·L·巴斯科姆先生:“我提議提名到此結束,議會進行投票選舉。”
索耶先生:“先生們——我對這些做法表示強烈的,這太不成體統了,所以我提議:立即取消這些做法。並提議選舉一名會議主席,幾名協助他工作的幹事,這樣我們就能夠明智地處理眼前的事務了。”
依阿華州的貝爾先生:“先生們——我反對。現在不是拘泥禮儀的時候。因為已有七天多沒有飯吃了。我們不能在無聊的討論中浪費時間,否則衹會增加我們的苦難。我對提出的人選表示滿意——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先生,至少我本人,不明白為什麽不應該立即選出其中的一兩個人來。我想提出一個解决的辦法——”
加斯頓先生:“這種做法會遭到反對的,而且按規定必須等到牛年馬月才能解决,這樣反而造成了你想避免的那種延誤。這位從新澤西州來的光生——”
範諾斯特蘭先生:“先生們——我跟諸位素昧平生:我並不追求諸位賞賜給我的那種榮譽,我感到棘手的是——”
亞拉巴馬州的摩爾根先生插話:“我提議投票表决是否辯論主要提案。”
這個動議被通過了,當然也就終止了進一步的辯論。選舉幹部的動議通過了,按此動議,加斯頓先生當選為主席,布萊剋先生當選為書記,霍爾科姆先生、戴爾先生和鮑德溫先生當選為提名委員會委員,R·M·霍蘭先生當選為伙食操辦員,協助委員會做出選擇。
然後休會半小時,召開了某種小型幹部會議。木槌一響,大會開始進行,委員會提出報告,提名肯塔基州的喬治·弗格森先生、路易斯安納州的盧西恩·赫爾曼先生、科羅拉多州的W·梅西剋先生為候選人。該報告被大會接受。
密蘇裏州的羅傑斯先生:“主席先生——既然報告已提交議會,我提議對它進行修正,用聖路易的盧修斯·哈裏斯先生的名字替換赫爾曼先生的名字,因為哈裏斯先生是位人心所嚮、衆望所歸的人物。我不希望被人理解為有意貶責那位路易斯安納來的先生的高尚品格和可敬立場——絶無此意。我和在場的諸位先生一樣,對他不勝敬仰。不過,我們大傢不會對這樣一件事實視而不見:在我們滯留的一星期裏,他掉的膘比我們中間的任何人都多——我們誰也不會悍然不顧這樣一件事實:委員會在玩忽職守,要麽是出於疏忽大意,要麽就是明知故犯,竟然要我們選舉這樣一位紳士,不管他的動機多麽純正,他身上的確沒有什麽滋養——”
主席:“請密蘇裏州的這位先生坐下。本主席不能允許對委員會的公正提出質疑,除非它通過正式程序,嚴格按照規定提出。議會對這位先生的動議如何對待?”
弗吉尼亞州的哈利戴:“我提議對報告做更進一步的修正,由俄勒岡州的哈維·戴維斯先生取代梅西剋先生。諸位先生也許會慷慨陳詞,說艱難困苦的邊疆生活已經使戴維斯先生變得粗糙不堪,不過,先生們,現在難道是挑剔粗細的時候?現在難道是吹毛求疵的時候?現在難道是斤斤計較區區小事的時候?不,先生們,我們所希望的是量要大,油水要多,要有重量,要有塊頭——這就是我們目前的最高要求——我們需要的不是靈性,不是天才,不是教育。所以我堅持我的動議。”
摩爾根先生(激動地):“我對這一修正案表示最堅决的反對。俄勒岡的這位先生太老,何況,塊頭固然不小,但大衹大在骨頭上——肉卻不多。請問這位弗吉尼亞的先生,我們是想喝稀湯呢,還是要吃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他是否要欺騙我們,叫我們捕風捉影?他是否要用一個俄勒岡的幽靈來嘲弄我們的苦難?請問,他能不能看看周圍一張張焦灼的面孔,能不能註視註視我們憂傷的眼睛,能不能聽聽我們企盼的心聲,怎麽還要把這個餓得形銷骨立的假貨硬塞給我們?請問,他難道想不到我們的悲慘處境?想不到我們過去的悲哀,想不到我們暗淡的未來,卻仍然居心不良,硬要把這個殘骸、這具僵屍、這個連站都站不穩的騙子、這個從俄勒岡荒涼的海灘上來的疙裏疙瘩、飽受摧殘、幹巴巴的癟三強加給我們?休想!”(鼓掌)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後這一修正案被付諸表决,沒有通過。第一修正案提出的替換人是哈裏斯先生。然後開始投票表决,五次投票都沒有結果。第六次投票中,哈裏斯先生當選,除了他一人外,全體投了贊成票。於是有人提出動議,應當鼓掌通過他的當選,這一動議由於他再次投票反對自己當選而遭到否决。
拉德威先生提議,議會現在應當關照其餘的候選人,選舉一人當早飯,這一動議獲得通過。
第一次投票出現了僵持局面,半數人贊成某一候選人,因為他年輕;半數人同意另一個,因為他個頭大。主席投了决定性的一票,贊成後者,即梅西剋先生。這一結果在落選人弗格森的朋友們當中激起了相當大的不滿情緒,有人在議論,要求重新進行一次投票表决,然而在此期間休會的動議被通過了,於是立即散會。
晚飯的準備工作分散了弗格森派的註意力,他們無法長時期地議論自己的不滿,等他們要重新進行討論的時候,宣佈了哈裏斯先生已經準備就緒這一喜訊,於是所有的不滿情緒便化為煙雲。
我們支起車廂座位的靠背臨時湊成了餐桌,滿懷感激之情坐了下來,在那七天的磨難中索回在我們的美夢中的最精美的晚餐現在就擺在眼前。我們跟幾小時之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語!當時:萬念俱灰,愁眉苦臉,饑腸轆轆,憂心如焚,走投無路;現在:感恩戴德,泰然自若,大喜過望。我知道這是我坎坷的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風在吼叫,颳得大雪在我們的牢房周圍狂飛亂舞,可是風雪再也無力睏擾我們了。我喜歡哈裏斯。他也許還可以煮得更好一些,但我可以毫無顧忌地說,誰也沒有哈裏斯那樣對我的胃口,使我那樣稱心如意。梅西剋挺不錯,不過就是有點兒變味,不過要講真正的營養、肉的細嫩,我倒是要哈裏斯。梅西剋自有他的長處——我不想否認這一點,也不願否認——可是要他當早飯,比一具木乃伊好不了多少,先生——簡直一模一樣。瘦嗎?——哎,上帝保佑!——粗嗎?啊,他是粗得夠嗆!你是無法想像的——你永遠也想像不出這一類事。
“你打算給我講——”
“請不要打斷我的話。早飯後我們推選了一個從底特律來的名叫沃剋的人當晚餐。他很不錯,我後來給他老婆寫信就是這麽說的。怎麽誇他都不過份,我將永遠懷念沃剋。他煮得嫩了點兒,可是非常好。第二天早上,我們又把亞拉巴馬州的摩爾根當早餐。他是我們享用過的最好的人之——儀表堂堂,很有教養,文質彬彬,能流利地講幾種語言——一個十全十美的紳士——他是個十全十美的紳士,油水多得出奇。晚飯我們選的是那個俄勒岡的老頭兒,他的確是個騙人的貨色,這一點毫無疑問——又老又瘦又粗,誰也無法形容那種狀況。最後我說,先生們,請你們自便,我寧可等下一個當選人。伊利諾斯州的格蘭姆斯剛說,‘先生們,我也願意等等。等你們選出一個有長處的人時,我將樂於與諸位再次共同享用。’不久,事實顯然表明,大傢對俄勒岡的戴維斯普遍表示不滿,這樣,為了保持我們享用過哈裏斯以後表現出的一片好意,便進行了一次選舉,結果是佐治亞州的貝剋爾人選。他真夠味兒!哎,哎——以後我們有杜利特,還有霍金斯,還有麥剋羅伊(對麥剋羅伊還有一點抱怨,因為他瘦小得不同一般),還有彭羅德,還有兩個史密斯,還有貝利(貝利有一隻木腿,這顯然是個損失,其他倒蠻好),還有一個印第安少年,還有一個街頭演奏手風琴的人,還有一個名叫巴剋明斯特的紳士——一個木頭似的流浪漢。跟大傢一點合不來,當早飯也不是味道。我們很高興把他選中之後營救隊纔來。
“那麽說最後那該死的營救隊真的來了?”
“不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剛剛選舉結束,營救隊就來了。約翰·墨菲當選了,他是最好不過的了,我願意作證:不過約翰·墨菲坐在前來援救我們的火車上跟我們一起回了傢,到後來跟哈裏斯寡婦結了婚——”
“誰的遺孀——”
“我們第一個選中的那個人的未亡人。墨菲就跟她結了婚。現在他日子過得挺好,受人尊敬,萬事如意。啊,這倒像一本小說,先生——像一部傳奇。我下車的地方到了,先生;那就衹好再見了。你什麽時候方便,跟我一起呆一兩天,有你在,我會很高興的。我喜歡你,先生;我已經對你産生了好感。我喜歡你就像喜歡哈裏斯本人一樣,先生。日安,先生,祝你一路順風。”
他走了。有生以來我從來沒有感到過這樣的驚恐,這樣的痛苦,這樣的迷惑。我打心底裏高興他走了。儘管他溫文爾雅,聲音柔和,可是每當他把那雙餓狼似的眼睛轉嚮我時,我便感到毛骨悚然。我聽到我已經贏得了他兇險的青睞,跟已故的哈裏斯同樣受到他的器重,這時,我的心髒簡直停止了跳動!
我的睏惑是不可名狀的。對於他的話我深信不疑,對於他這樣嚴肅認真的敘述我是毫無疑問的。可是,這敘述的可怕的細節給了我極大的威脅,攪得我心亂如麻。我看見列車員在瞅着我。我說,“那個人是誰?”
“他曾經是個國會議員,而且還是個挺好的議員呢。不過他被睏在雪堆中的列車裏了,好像快要餓死了,他全身都凍僵了,因為沒有吃的,又餓得筋疲力盡,過了兩三個月他生了病,精神錯亂了。現在他好了。衹不過是偏執狂。他一提起那老話題,不把他談到的那一車人吃光就閉不上嘴。要是讓他講到現在,他也許已經把那一車人全部結果,衹是他每回非得在這裏下車不可。他已經把這些人的姓名記得滾瓜爛熟。等他把大傢都統統吃光,衹剩下他一個人時,他總是說:“後來選舉誰當早餐的時間到了,由於沒有反對意見,我便提出辭職。所以我還在這兒。”
知道自己聽到的是一個瘋子並無惡意、異想天開的故事,而不是一個嗜血成性的食人肉者的真正經歷,我長舒了一口氣,這種輕鬆感真是無法表達的。
“哈裏斯,要是你肯替我辦這件事,我永遠忘不了你,老弟。”
我這位新旅伴的眼睛裏突然閃出欣喜的亮光。好像那人的話勾起了他一段快樂的回憶。頃刻,他又露出一副思慮重重的面孔——簡直有些悶悶不樂了。他轉頭對我說,“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讓我把我生活中的一段秘事告訴你。這段秘事自發生後,我從來都不曾提起過。請耐心地聽,答應我別打斷我的話。”
我說沒問題,他就如此這般地講了下面的一段奇遇。講解過程中時而情感迸發,時而陰鬱低沉,但總是極其認真誠懇。
那是1853年12月19日,我從聖路易乘夜班火車去芝加哥。車上總共衹有24名乘客。沒有婦女,也沒有小孩。我們的興致很好,大傢很快就混熟了。看來,這是一次快樂舒心的旅行;我猜這一夥人中壓根兒就沒有一位預感到很快就要經歷的那種恐怖局面。
晚上十一點鐘,天下起大雪來。火車剛一離開那個名叫韋爾登的小村,就進入空曠寂寥的大草原。千裏荒原,渺無人煙,一直延展到朱必利定居點。狂風呼嘯着颳過平展展的荒地。那兒沒有樹木,沒有山丘,甚至連七零八落的岩石也見不到,所以風颳起來毫無阻擋。隨風飛揚的雪花,就像狂風暴雨在海浪尖上激起的浪花。雪越積越深,車速減慢。我們知道,這是火車頭在積雪中開路越來越費勁了。說實在的,有時候它簡直就停止不動了。大風在軌道上堆積起一個個大雪堆,活像一座座墳山。聊天也沒有勁兒了。歡樂讓位給焦慮。要是被大雪睏住,待在荒涼的大草原上,方圓50英裏可都沒有人傢——這種想法浮現在每個人的心頭,把大傢都弄得精神非常頽喪。
凌晨兩點,四周的一切活動都停止了。我從不得安寧的睡眠中驚醒。可怕的實情頓時閃過我的心頭——我們成了雪堆裏的囚徒!“全體起來動手自救!”大傢一躍而起去執行這道命令。夜茫茫漆黑一片。鋪天蓋地的大雪,勢不可擋的風暴,大傢從車廂跳進這樣一個世界,心裏都明白,現在要爭分奪秒,要不就會有滅頂之災。鏟子、手、木板——凡是能清除積雪的東西立刻都用上了。那真是一副離奇的景象:一小撮發狂似的人跟越堆越高的積雪拼搏。雪堆下半截隱沒在黑黢黢的陰影裏,上半截暴露在車頭反光燈熾烈的燈光下。
短短的一個小時就足以證明我們在白費力氣。暴風雪積成了十幾個雪堆,把路軌阻塞了,而我們僅僅刨掉了一個。更加糟糕的是,人們發現,剛纔火車頭對敵人發起衝鋒時已經把主動輪的縱嚮軸弄斷了!即使鐵路暢通無阻,我們也無可奈何了。我們幹活兒幹得精疲力竭,心裏又不是滋味,便進了車廂。大傢圍着火爐嚴肅地討論眼下的處境。我們什麽吃的都沒有——大夥兒最窩心的就是這一點。我們是不會凍死的,因為煤水車裏有的是木頭,這是我們惟一的安慰。討論到最後,大傢都接受了列車員令人喪氣的結論,就是說,誰想徒步在這樣的雪地裏走50英裏路,那就等於去尋死。我們無法派人去求援,即便我們有辦法去,也沒人願意來援助。我們衹好聽天由命,耐心等待,要麽有人來救援,要麽就等着餓死!我想,就是最剛強的人一聽了這話,心也會馬上變涼的。
過了一會兒,談話變成了一種三三兩兩的竊竊私語,話題仍離不開火車,這種低語隨着陣陣狂風的起落而忽高忽低;燈光昏暗起來;大多數遭難者在忽明忽暗的黑影中安下心來想——忘掉眼前,如果可能的話,——睡覺,如果可以的話。
漫漫無期的長夜——我們覺得的確是漫漫無期的——終於把磨磨蹭蹭的時光打發走了,東方破曉,現出灰冷的晨光,亮光逐漸增強,旅客一個接一個活動起來了,顯示出生命的種種跡象;一個接一個地把耷拉下來的帽子從額頭上掀起來,舒展舒展僵硬的四肢,然後從窗戶裏嚮外窺視那副蕭瑟的景象。的確蕭瑟透頂了!——個生物的影子都沒有,一個人傢也沒有;什麽都沒有,衹有一片白茫茫的荒野,捲起的雪片隨風到處飄揚——一個雪片飛舞的世界遮沒了上面的天宇。
我們在車廂周圍逛走了整整一天,說得很少,想得挺多。又是一個滯留不去的愁悶的夜晚——還有饑餓。
又一個黎明——又一天:寂靜、悲哀、饑腸轆轆、無望地守候着無法到來的救營者。一個睡眠不得安寧的夜晚,盡做着大擺筵席的夢——醒來後饑火燒燎着愁腸。
第4天來了又去了——接着是第5天!睏了5天,着實可怕。每一隻眼睛都射出饑餓的兇光,裏面流露出一種怕人的含義——預示着每個人心裏朦朦朧朧地自行形成了一種東西——一種誰也不敢訴諸於言詞的東西。
第6天過去了——第7天破曉時,這一夥人個個鳩形鵠面。心如死灰,死亡的陰影籠罩着他們。現在非說不可了!在每一顆心裏長大的東西終於要從每一張嘴裏跳出來了!人體的本能已經忍無可忍了——她非投降不可了。明尼蘇達州的理查德·H·加斯頓站了起來,身材高大,面如死灰。大傢都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全都準備好了——每一種感情,每一種激動的神態都被悶死了——衹有一種平靜的、深思熟慮的嚴肅表情浮現在近來顯得十分粗野的眼睛裏。
“先生們:事情再不能耽擱了!時間就要到了!我們必須决定:我們中間誰得死去給其餘的人當飯吃!”
伊利諾伊州的約翰·丁·威廉斯先生站起來說:“先生們——我提田納西州的詹姆斯·索耶牧師。”
印第安納州的WM·R·亞當斯先生說:“我提紐約州的丹尼爾·斯羅特先生。”
恰爾斯·J·朗登先生:“我提聖路易的塞纓爾A·鮑恩先生。”
斯羅特先生:“對於我的提名,我敬謝不敏,我想成全新澤西州的小約翰·A·範諾斯特蘭先生。”
加斯頓先生:“如果沒有異議,這位先生的要求將會得到滿足。”
由於範諾斯特蘭先生表示反對,斯羅特先生的推辭不予接受。索耶和鮑恩兩位先生也表示辭謝,以同樣的理由遭到拒絶。
俄亥俄州的A·L·巴斯科姆先生:“我提議提名到此結束,議會進行投票選舉。”
索耶先生:“先生們——我對這些做法表示強烈的,這太不成體統了,所以我提議:立即取消這些做法。並提議選舉一名會議主席,幾名協助他工作的幹事,這樣我們就能夠明智地處理眼前的事務了。”
依阿華州的貝爾先生:“先生們——我反對。現在不是拘泥禮儀的時候。因為已有七天多沒有飯吃了。我們不能在無聊的討論中浪費時間,否則衹會增加我們的苦難。我對提出的人選表示滿意——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先生,至少我本人,不明白為什麽不應該立即選出其中的一兩個人來。我想提出一個解决的辦法——”
加斯頓先生:“這種做法會遭到反對的,而且按規定必須等到牛年馬月才能解决,這樣反而造成了你想避免的那種延誤。這位從新澤西州來的光生——”
範諾斯特蘭先生:“先生們——我跟諸位素昧平生:我並不追求諸位賞賜給我的那種榮譽,我感到棘手的是——”
亞拉巴馬州的摩爾根先生插話:“我提議投票表决是否辯論主要提案。”
這個動議被通過了,當然也就終止了進一步的辯論。選舉幹部的動議通過了,按此動議,加斯頓先生當選為主席,布萊剋先生當選為書記,霍爾科姆先生、戴爾先生和鮑德溫先生當選為提名委員會委員,R·M·霍蘭先生當選為伙食操辦員,協助委員會做出選擇。
然後休會半小時,召開了某種小型幹部會議。木槌一響,大會開始進行,委員會提出報告,提名肯塔基州的喬治·弗格森先生、路易斯安納州的盧西恩·赫爾曼先生、科羅拉多州的W·梅西剋先生為候選人。該報告被大會接受。
密蘇裏州的羅傑斯先生:“主席先生——既然報告已提交議會,我提議對它進行修正,用聖路易的盧修斯·哈裏斯先生的名字替換赫爾曼先生的名字,因為哈裏斯先生是位人心所嚮、衆望所歸的人物。我不希望被人理解為有意貶責那位路易斯安納來的先生的高尚品格和可敬立場——絶無此意。我和在場的諸位先生一樣,對他不勝敬仰。不過,我們大傢不會對這樣一件事實視而不見:在我們滯留的一星期裏,他掉的膘比我們中間的任何人都多——我們誰也不會悍然不顧這樣一件事實:委員會在玩忽職守,要麽是出於疏忽大意,要麽就是明知故犯,竟然要我們選舉這樣一位紳士,不管他的動機多麽純正,他身上的確沒有什麽滋養——”
主席:“請密蘇裏州的這位先生坐下。本主席不能允許對委員會的公正提出質疑,除非它通過正式程序,嚴格按照規定提出。議會對這位先生的動議如何對待?”
弗吉尼亞州的哈利戴:“我提議對報告做更進一步的修正,由俄勒岡州的哈維·戴維斯先生取代梅西剋先生。諸位先生也許會慷慨陳詞,說艱難困苦的邊疆生活已經使戴維斯先生變得粗糙不堪,不過,先生們,現在難道是挑剔粗細的時候?現在難道是吹毛求疵的時候?現在難道是斤斤計較區區小事的時候?不,先生們,我們所希望的是量要大,油水要多,要有重量,要有塊頭——這就是我們目前的最高要求——我們需要的不是靈性,不是天才,不是教育。所以我堅持我的動議。”
摩爾根先生(激動地):“我對這一修正案表示最堅决的反對。俄勒岡的這位先生太老,何況,塊頭固然不小,但大衹大在骨頭上——肉卻不多。請問這位弗吉尼亞的先生,我們是想喝稀湯呢,還是要吃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他是否要欺騙我們,叫我們捕風捉影?他是否要用一個俄勒岡的幽靈來嘲弄我們的苦難?請問,他能不能看看周圍一張張焦灼的面孔,能不能註視註視我們憂傷的眼睛,能不能聽聽我們企盼的心聲,怎麽還要把這個餓得形銷骨立的假貨硬塞給我們?請問,他難道想不到我們的悲慘處境?想不到我們過去的悲哀,想不到我們暗淡的未來,卻仍然居心不良,硬要把這個殘骸、這具僵屍、這個連站都站不穩的騙子、這個從俄勒岡荒涼的海灘上來的疙裏疙瘩、飽受摧殘、幹巴巴的癟三強加給我們?休想!”(鼓掌)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後這一修正案被付諸表决,沒有通過。第一修正案提出的替換人是哈裏斯先生。然後開始投票表决,五次投票都沒有結果。第六次投票中,哈裏斯先生當選,除了他一人外,全體投了贊成票。於是有人提出動議,應當鼓掌通過他的當選,這一動議由於他再次投票反對自己當選而遭到否决。
拉德威先生提議,議會現在應當關照其餘的候選人,選舉一人當早飯,這一動議獲得通過。
第一次投票出現了僵持局面,半數人贊成某一候選人,因為他年輕;半數人同意另一個,因為他個頭大。主席投了决定性的一票,贊成後者,即梅西剋先生。這一結果在落選人弗格森的朋友們當中激起了相當大的不滿情緒,有人在議論,要求重新進行一次投票表决,然而在此期間休會的動議被通過了,於是立即散會。
晚飯的準備工作分散了弗格森派的註意力,他們無法長時期地議論自己的不滿,等他們要重新進行討論的時候,宣佈了哈裏斯先生已經準備就緒這一喜訊,於是所有的不滿情緒便化為煙雲。
我們支起車廂座位的靠背臨時湊成了餐桌,滿懷感激之情坐了下來,在那七天的磨難中索回在我們的美夢中的最精美的晚餐現在就擺在眼前。我們跟幾小時之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語!當時:萬念俱灰,愁眉苦臉,饑腸轆轆,憂心如焚,走投無路;現在:感恩戴德,泰然自若,大喜過望。我知道這是我坎坷的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風在吼叫,颳得大雪在我們的牢房周圍狂飛亂舞,可是風雪再也無力睏擾我們了。我喜歡哈裏斯。他也許還可以煮得更好一些,但我可以毫無顧忌地說,誰也沒有哈裏斯那樣對我的胃口,使我那樣稱心如意。梅西剋挺不錯,不過就是有點兒變味,不過要講真正的營養、肉的細嫩,我倒是要哈裏斯。梅西剋自有他的長處——我不想否認這一點,也不願否認——可是要他當早飯,比一具木乃伊好不了多少,先生——簡直一模一樣。瘦嗎?——哎,上帝保佑!——粗嗎?啊,他是粗得夠嗆!你是無法想像的——你永遠也想像不出這一類事。
“你打算給我講——”
“請不要打斷我的話。早飯後我們推選了一個從底特律來的名叫沃剋的人當晚餐。他很不錯,我後來給他老婆寫信就是這麽說的。怎麽誇他都不過份,我將永遠懷念沃剋。他煮得嫩了點兒,可是非常好。第二天早上,我們又把亞拉巴馬州的摩爾根當早餐。他是我們享用過的最好的人之——儀表堂堂,很有教養,文質彬彬,能流利地講幾種語言——一個十全十美的紳士——他是個十全十美的紳士,油水多得出奇。晚飯我們選的是那個俄勒岡的老頭兒,他的確是個騙人的貨色,這一點毫無疑問——又老又瘦又粗,誰也無法形容那種狀況。最後我說,先生們,請你們自便,我寧可等下一個當選人。伊利諾斯州的格蘭姆斯剛說,‘先生們,我也願意等等。等你們選出一個有長處的人時,我將樂於與諸位再次共同享用。’不久,事實顯然表明,大傢對俄勒岡的戴維斯普遍表示不滿,這樣,為了保持我們享用過哈裏斯以後表現出的一片好意,便進行了一次選舉,結果是佐治亞州的貝剋爾人選。他真夠味兒!哎,哎——以後我們有杜利特,還有霍金斯,還有麥剋羅伊(對麥剋羅伊還有一點抱怨,因為他瘦小得不同一般),還有彭羅德,還有兩個史密斯,還有貝利(貝利有一隻木腿,這顯然是個損失,其他倒蠻好),還有一個印第安少年,還有一個街頭演奏手風琴的人,還有一個名叫巴剋明斯特的紳士——一個木頭似的流浪漢。跟大傢一點合不來,當早飯也不是味道。我們很高興把他選中之後營救隊纔來。
“那麽說最後那該死的營救隊真的來了?”
“不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剛剛選舉結束,營救隊就來了。約翰·墨菲當選了,他是最好不過的了,我願意作證:不過約翰·墨菲坐在前來援救我們的火車上跟我們一起回了傢,到後來跟哈裏斯寡婦結了婚——”
“誰的遺孀——”
“我們第一個選中的那個人的未亡人。墨菲就跟她結了婚。現在他日子過得挺好,受人尊敬,萬事如意。啊,這倒像一本小說,先生——像一部傳奇。我下車的地方到了,先生;那就衹好再見了。你什麽時候方便,跟我一起呆一兩天,有你在,我會很高興的。我喜歡你,先生;我已經對你産生了好感。我喜歡你就像喜歡哈裏斯本人一樣,先生。日安,先生,祝你一路順風。”
他走了。有生以來我從來沒有感到過這樣的驚恐,這樣的痛苦,這樣的迷惑。我打心底裏高興他走了。儘管他溫文爾雅,聲音柔和,可是每當他把那雙餓狼似的眼睛轉嚮我時,我便感到毛骨悚然。我聽到我已經贏得了他兇險的青睞,跟已故的哈裏斯同樣受到他的器重,這時,我的心髒簡直停止了跳動!
我的睏惑是不可名狀的。對於他的話我深信不疑,對於他這樣嚴肅認真的敘述我是毫無疑問的。可是,這敘述的可怕的細節給了我極大的威脅,攪得我心亂如麻。我看見列車員在瞅着我。我說,“那個人是誰?”
“他曾經是個國會議員,而且還是個挺好的議員呢。不過他被睏在雪堆中的列車裏了,好像快要餓死了,他全身都凍僵了,因為沒有吃的,又餓得筋疲力盡,過了兩三個月他生了病,精神錯亂了。現在他好了。衹不過是偏執狂。他一提起那老話題,不把他談到的那一車人吃光就閉不上嘴。要是讓他講到現在,他也許已經把那一車人全部結果,衹是他每回非得在這裏下車不可。他已經把這些人的姓名記得滾瓜爛熟。等他把大傢都統統吃光,衹剩下他一個人時,他總是說:“後來選舉誰當早餐的時間到了,由於沒有反對意見,我便提出辭職。所以我還在這兒。”
知道自己聽到的是一個瘋子並無惡意、異想天開的故事,而不是一個嗜血成性的食人肉者的真正經歷,我長舒了一口氣,這種輕鬆感真是無法表達的。
我的父親是個“聖伯爾納種”,我的母親是個“柯利種”,可是我是個“長老會教友”。我母親是這樣給我說的。這些微妙的區別我自己並不知道。在我看起來,這些名稱都不過是些派頭十足可是毫無意義的字眼。我母親很愛這一套。她喜歡說這些,還喜歡看看別的狗顯出驚訝和忌妒的神氣,好像在驚訝她為什麽受過這麽多教育似的。可是這其實並不是什麽真正的教育,不過是故意賣弄罷了:她是在吃飯的屋子裏和會客室裏有人談話的時候在旁邊聽,又和孩子們到主日學校去,在那兒聽,纔把這些名詞學會的。每逢她聽到了一些深奧的字眼,她就翻來覆去地背好幾遍,所以她能把它們記住,等後來在附近一帶開起講學間的會來,她就把它們搬出來唬人,叫別的狗通通吃一驚,而且不好受,從小狗兒一直到猛狗都讓她唬住了,這就使她沒有枉費那一番心血。要是有外人,他差不多一定要懷疑起來,他在大吃一驚、喘過氣來之後,就要問她那是什麽意思。她每次都答復人傢。這是他决沒有料得到的,原來他以為可以把她難住;所以她給他解釋之後,他反而顯得很難為情,雖然他原來還以為難為情的會是她。其他的狗都等着這個結局,而且很高興,很替她得意,因為他們都有過經驗,早知道結局會是怎樣。她把一串深奧字眼的意思告訴人傢的時候,大傢都羨慕得要命,隨便哪衹狗也不會想到懷疑這個解釋究竟對不對。這也是很自然的,因為第一呢,她回答得非常快,就好像是字典說起話來了似地,還有呢,他們上哪兒去弄得清楚這究竟對不對呀?因為有教養的狗就衹有她一個,後來我長大一些的時候,有一次她把“缺乏智力”這幾個字記熟了,並且在整整一個星期裏的各種集會上拼命地賣弄,使人很難受、很喪氣。就是那一次,我發現在那一個星期之內,她在八個不同的集會上被人問到這幾個字的意思,每次她都衝口而出地說了一個新的解釋,這就使我看出了她與其說是有學問,還不如說是沉得住氣,不過我當然並沒有說什麽。她有一個名詞經常現成地挂在嘴上,像個救命圈似的,用來應付緊急關頭,有時候猛不提防她有了被衝下船去的危險,她就把它套在身上——那就是“同義詞”這個名詞。當她碰巧搬出幾個星期以前賣弄過的一串深奧的字眼來,可是她把原來準備的解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的時候,要是有個生客在場,那當然就要被她弄得頭昏眼花,過一兩分鐘之後纔清醒過來,這時候她可是調轉了方向,又順着風往另外一段路程上飄出去了,料不到會有什麽問題,所以客人忽然招呼她,請她解釋解釋的時候,我就看得出她的帆篷鬆了一會兒勁(我是惟一明白她那套把戲的底細的狗)——可是那也衹耽擱了一會兒——然後馬上就鼓起了風,鼓得滿滿的,她就像夏天那樣平靜地說道,“那是‘額外工作’的同義詞”,或是說出與此類似的嚇壞人的一長串字,說罷就逍遙自在地走開,輕飄飄地又趕另一段路程去了。她簡直是非常稱心如意,你知道吧,她把那位生客摔在那兒,顯得土頭土腦、狼狽不堪,那些內行就一致把尾巴在地板上敲,他們臉上也改變了神氣,顯出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
關於成語也是一樣。要是有什麽特別好聽的成語,她就帶回一整句來,賣弄六個晚上、兩個白天,每次都用一種新的說法解釋它——她也不得不這麽辦,因為她所註意的衹是那句成語;至於那是什麽意思,她可不大在乎,而且她也知道那些狗反正沒有什麽腦筋,抓不着她的錯。咳,她纔真是個了不起的角色哩!她這一得非常拿手,所以她一點也不擔心,她對於那些糊塗蟲的無知無識,是有十分把握的。她甚至還把她聽到這傢人和吃飯的客人說得哈哈大笑的小故事也記住一些;可是照例她老是把一個笑話裏面的精彩地方鬍湊到另外一個裏面去,而且當然是湊得並不合適,簡直莫明其妙;她說到這種地方的時候,就倒在地板上打滾,大笑大叫,就像發了瘋似的,可是我看得出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麽她說的並不像她當初聽見人傢說的時候那麽有趣。不過這並不要緊;別的狗也都打起滾來,並且汪汪大叫,個個心裏都暗自為了沒有聽懂而害鱢,根本就不會猜想到過錯不在他們,而是誰也看不出這裏面的毛病。
從這些事情,你可以知道她是個相當受面子和不老實的角色;可是她還是有些長處,我覺得那是足以與她的缺點相抵的。她的心眼兒很好,態度也很文雅,人傢有什麽對不住她的事,她從來就不記恨,老是隨隨便便不把它放在心上,一下子就忘了;她還教她的孩子們學她那種好脾氣,我們還從她那兒學會了在危急的時候表現得勇敢和敏捷,决不逃跑,無論是朋友或是生人遭到了危險,我們都要大膽地承當下來,盡力幫助人傢,根本不考慮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而且她教我們還不是光憑嘴說,而是自己做出榜樣來,這是最好的辦法,最有把握,最經得久。啊,她幹的那些勇敢的事和漂亮的事可真了不起!她真能算是一個勇士;而且她還非常謙虛——總而言之,你不能不佩服她,你也不能不學她的榜樣;哪怕是一隻“查理士王種”的長耳狗和她在一起,也不能老是完全瞧不起她。所以,您也知道,她除了有教養而外,還是有些別的長處哩。
後來我長大了的時候,我就被人賣了,讓別人帶走,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看見她了。她很傷心,我也是一樣,我們倆都哭了;可是她極力安慰我,說是我們生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一個聰明和高尚的目的,必須好好地盡我們的責任。决不要發牢騷,我們碰到什麽日子就過什麽日子,要盡量顧到別人的利益,不管結果怎樣;那不是歸我們管的事情。她說凡是喜歡這麽辦的人將來在另外一個世界裏一定會得到光榮和漂亮的報酬,我們禽獸雖然不到那兒去,可是規規矩矩過日子,多做些好事情,不圖報酬,還是可以使我們短短的生命很體面和有價值,這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種報酬。這些道理是她和孩子們到主日學校去的時候隨時聽到的,她很用心地通通記在心裏,比她記那些字和成語都更加認真;而且她還下了很深的工夫研究過這些道理,為的是對她自己和對我們都有好處。你可以從這兒看得出她腦子裏雖然有些輕浮和虛榮的成分,究竟還是聰明和肯用心思的。
於是我們就互相告別,含着眼淚彼此最後看了一眼。她最後囑咐我的一句話——我想她是特意留在最後說的,好叫我記得清楚一些——是這樣的:“為了紀念我,如果別人遇到危險的時候,你就不要想到自己,你要想到你的母親,照她的辦法行事。”
你想我會忘記這句話嗎?不會的。
那真是個有趣的傢呀!——我那新的傢。房子又好又大,還有許多圖畫和精巧的裝飾,講究的傢具,根本沒有陰暗的地方,處處的五顔六色都有充分的陽光照得非常鮮亮;周圍還有很寬敞的空地,還有個大花園——啊,那一草坪,那些高大的樹,那些花,說不完!我在那兒就好像是這一傢人裏面的一分子,他們都愛我,把我當成寶貝,而且並沒有給我取個新名字,還是用我原來的名字叫我,這個名字是我母親給我取的——愛蓮·麥弗寧——所以我覺得它特別親愛。她是從一首歌裏找出來的。格萊夫婦也知道這首歌,他們說這個名字很漂亮。
格萊太太有30歲,她非常漂亮、非常可愛,那樣子你簡直想像不出;莎第10歲,正像她媽媽一樣,簡直是照她的模樣做出來的一份苗條可愛的仿製品,背上垂着赭色的辮子,身上穿着短短的上衣;娃娃纔一周歲,長得胖胖的,臉上有酒窩,他很喜歡我,老愛拉我的尾巴,抱我,並且還哈哈大笑地表示他那天真爛漫的快樂,簡直沒有個夠;格萊先生38歲,高個子,細長身材,長得很漂亮:頭前面有點禿,人很機警,動作靈活,一本正經,辦事迅速果斷,不感情用事,他那副收拾得整整齊齊的臉簡直就像是閃耀着冷冰冰的智慧的光!他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我不知道科學家是什麽意思,可是我母親一定知道這個名詞怎麽用法,知道怎麽去賣弄它,叫別人佩服。她會知道怎麽去拿它叫一隻捉耗子的小狗聽了垂頭喪氣,把一隻哈巴狗嚇得後悔它不該來。可是這個名詞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名詞是實驗室。要有一個實驗室肯把所有的狗脖子上拴着繳稅牌的頸圈都取下來,我母親就可以組織一個托辣斯來辦這麽一個實驗室。實驗室並不是一本書,也不是一張圖畫,也不是洗手的地方——大學校長的狗說是這麽回事,可是不對,那叫做盥洗室;實驗室是大有區別的,那裏面擱滿了罐子、瓶子、電器、五金絲和稀奇古怪的機器;每個星期都有別的科學家到那兒來,坐在那地方,用那些機器,大傢還討論,還做他們所謂什麽試驗和發現;我也常常到那兒來,站在旁邊聽,很想學點東西,為了我母親,為了好好地紀念她,雖然這對我是件痛苦的事,因為我體會到她一輩子耗費了多少精伸,而我可一點也學不到什麽;無論我怎麽努力,我聽來聽去,根本就一點也聽不出所以然來。
平時我躺在女主人工作室的地板上睡覺,她溫柔地把我用來當作一條墊腳凳,知道這是使我高興的,因為這也是一種撫愛;有時候我在育兒室裏呆上個把鐘頭,讓孩子們把我的頭髮弄得亂蓬蓬的,使我很快活;有時候娃娃睡着了,保姆為了娃娃的事情出去幾分鐘,我就在娃娃的小床旁邊看守一會;有時候我在空地上和花園裏跟莎第亂跳亂跑一陣一直玩到我們都精疲力盡,然後我就在樹蔭底下的草地上舒舒服服地睡覺,同時她在那兒看書;有時候我到鄰居的狗那兒去拜訪拜訪他們——因為有幾衹非常好玩的狗離我們不遠,其中有一隻很漂亮、很客氣、很文雅的狗,他是一隻捲毛的“愛爾蘭種”獵狗,名字叫做羅賓·阿代爾,他也和我一樣,是個“長老會教友”,他的主人是個當牧師的蘇格蘭人。
我們那個人傢的僕人都對我很和氣,而且很喜歡我,所以,你也看得出,我的生活是很愉快的。天下再不會有比我更快活、更知道感恩圖報的狗了。我要給自己說這種話,因為這不過是說的事實:我極力循規蹈矩,多做正經事,不辜負我母親的慈愛和教訓,盡量換取我所得到的快樂。
不久我就生了小狗娃,這下子我的幸福可到了極點,我的快樂簡直是齊天了。它是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一個最可愛的小傢夥,身上的毛長得又光滑、又柔軟,就像天鵝絨似的,小腳爪長得非常特別、非常好玩,眼睛顯得非常有感情,小臉兒天真活潑,非常可愛;我看見孩子們和他們的母親把它愛得要命,拿它當個活寶貝,無論它做出一種什麽絶妙的小動作,他們都要大聲歡呼,這真使我非常得意。我好像覺得生活實在是太痛快了,一天到晚老是……
隨後就到了鼕天。有一天我在育兒室裏擔任守衛。這就是說,我在床上睡着了。娃娃也在小床上睡着了,小床和大床是並排的,在靠近壁爐那一邊。這種小床上挂着一頂很高的羅紗尖頂帳子,裏外都看得透。保姆出去了,衹剩下我們這兩個瞌睡蟲。燃燒的柴火迸出了一顆火星,掉在帳子的斜面上。我猜這以後大概是過了一陣沒有動靜,然後娃娃纔大叫一聲,把我驚醒過來,這時候帳子已經燒着了,直嚮天花板上冒火焰!我還沒有來得及想一想,就嚇得跳到地下來,一秒鐘之內就快要跑到門口了;可是在這後面的半秒鐘裏,我母親臨別的教訓就在我耳朵裏響起來了,於是我又回到床上。我把頭伸進火焰裏去,銜住娃娃的腰帶把他拉出來,拖着他往外跑,我們倆在一片煙霧裏跌倒在地下;我又換個地方把他銜着,拖着那尖叫的小傢夥往外跑,一直跑出門口。跑過過道裏拐彎的地方,還在不停地拖,我覺得非常興奮、快活和得意,可是這時候主人的聲音大嚷起來:
“快滾開,你這該死的畜生!”我就跳開來逃避;可是他快得出奇,一下就追上了我,拿他的手杖狠狠地打我,我這邊躲一下,那邊躲一下,嚇得要命,後來很重的一棍打在我的前左腿上,打得我直叫喚,一下子倒在地下,不知怎麽好;手杖又舉起來要再打,可是沒有打下來,因為保姆的聲音拼命地嚷起來了,“育兒室着火啦!”主人就往那邊飛跑過去,這樣我纔保住了別的骨頭。
真是痛得難受,不過沒有關係,我一會兒也不能耽擱,他隨時都可能回來;所以我就用三條腿一瘸一瘸地走到過道的那一頭,那兒有一道漆黑的小樓梯,通到頂樓上去,我聽說那上面放着一些舊箱子之類的東西,很少有人上那兒去。我勉強爬上樓,然後在黑暗中摸索着往前走,穿過一堆一堆的東西,鑽到我所能找到的一個最秘密的地方藏起來。在那兒還害怕,真是太傻,可是我還是害怕;我簡直怕得要命,衹好拼命忍住,連小聲叫喚都不敢叫一聲,雖然叫喚叫喚是很舒服的,因為,您也知道,那可以解解痛。不過我可以舐一舐我的腿,這也是有點好處的。
樓下亂轟轟的,一直經過半個鐘頭的工夫,有人大聲嚷,也有飛快跑的腳步聲,然後又沒有動靜了。總算清靜了幾分鐘,這對我的精神上是很痛快的,因為這時候我的恐懼心理漸漸平定下來了;恐懼比痛苦還難受哩——啊,難受得多。然後又聽到一陣聲音,把我嚇得渾身發抖。他們在叫我——叫我的名字——還在找我哩!
這陣喊聲因為離得遠,不大聽得清楚,可是這並沒有消除那裏面的恐怖成分,這是我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最可怕的聲音。樓下的喊聲處處都跑到了:經過所有的過道,到過所有的房間,兩層樓和底下那一層和地窖通通跑遍了;然後又到外面,越跑越遠——然後又跑回來,在整幢房子裏再跑過一遍,我想大概是永遠永遠不會停止的。可是後來總歸還是停止了,那時候頂樓上模模糊糊的光綫早已被漆黑的暗影完全遮住,過了好幾個鐘頭了。
然後在那可喜的清靜之中,我的恐懼心理慢慢地消除了,我纔安心睡了覺。我休息得很痛快,可是朦朧的光還沒有再出來的時候,我就醒了:我覺得相當舒服,這時候我可以想出一個主意來了。我的主意是很好的;那就是,走後面的樓梯悄悄地爬下去,藏在地窖的門背後,天亮的時候送冰的人一來,我就趁他進來把冰往冰箱裏裝的時候溜出去逃跑;然後我又整天藏着,到了晚上再往前走;我要到……唉,隨便到什麽地方吧,衹要是人傢不認識我,不會把我出賣給我的主人就行。這時候我幾乎覺得很高興了;隨後我忽然想起:咳,要是丟掉了我的小仔仔,活下去還有什麽意思呀!
這可叫人大失所望。簡直沒有辦法:我明白這個情形;衹好呆在原來的地方;呆下去,等待着,聽天由命——那是不歸我管的事情;生活就是這樣——我母親早就這樣說過了。後來——唉,後來喊聲又起來了。於是我一切的憂愁又回到心頭。我心裏想,主人是决不會饒我的。我不知道究竟是於了什麽事情,使他這麽痛恨、這麽不饒我,不過我猜那大概是狗所不能理解的什麽事情,人總該看得清楚,反正是很糟糕的事吧。
他們老在叫了又叫——我好像覺得叫了好幾天好幾夜似的。時間拖得太久,我又餓又渴,簡直難受得要發瘋,我知道我已經很沒有勁了。你到了這種情形的時候,就睡得很多,我也就大睡特睡起來。有一次我嚇得要命地醒過來——我好像覺得喊聲就在那頂樓裏!果然是這樣;那是莎第的聲音,她一面還在哭;可憐的孩子,她嘴裏叫出我的名字來,老是雜着哭聲,後來我聽見她說:
“回我們這兒來吧——啊,回我們這兒來吧,別生氣——你不回來,我們真是太……”這使我非常高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感激得什麽似的,突然汪汪地叫了一聲,莎第馬上就從黑暗中和廢物堆裏一顛一跌地鑽出去,大聲嚷着讓她傢裏的人聽見,“找到她啦,找到她啦!”
以後的那些日子——哈,那纔真是了不得哩。莎第和她母親和僕人們——咳,他們簡直就像是崇拜我呀。他們似乎是無論給我鋪一個多好的床,也嫌不夠講究;至於吃的東西呢,他們非給我弄些還不到時令的稀罕野味和講究的食品,就覺得不滿意;每天都有朋友和鄰居們成群地到這兒來聽他們說我的“英勇行為”——這是他們給我所於的那樁事情取的名稱,意思就和“農業”一樣。我記得有一次我母親把這個名詞帶到一個狗窩裏去賣弄,她就是這麽解釋的,可是她沒有說“農業”是怎麽回事,衹說那和“壁間熱”是同義詞。格萊太太和莎第給新來的客人說這個故事,每天要說十幾遍,她們說我冒了性命的危險救了娃娃的命,我們倆都有火傷可以證明,於是客人們就抱着我一個一個地傳過去,把我摸一摸、拍一拍,大聲稱贊我,您可以看得出莎第和她母親的眼睛裏那種得意的神氣;人傢要是問起我為什麽瘸了腿,她們就顯得不好意思,趕快轉換話題,有時候人傢把這樁事情問來問去,老不放鬆她們,我就覺得她們簡直好像是要哭似的。
這還不是全部的光榮哩;不,主人的朋友們來了,整整20個最出色的人物,他們把我帶到實驗室裏,大傢討論我,好像我是一種新發現的東西似的;其中有幾個人說一隻畜生居然有這種表現真是了不起,他們說這是他們所能想得起的最妙的本能的表現;可是主人勁頭十足地說,“這比本能高得多;這是理智,有許多人雖然是因為有了理智,可以得天主的拯救,和你我一同,可是他們的理智還不及命中註定不能的小畜生這麽個可憐的傻東西哩;”他說罷就大笑起來,然後又說,“咳,你看看我吧——我真是可笑!好傢夥,我有了那麽了不得的聰明才智,可是我所推想得到的不過是認為這衹狗發了瘋,要把孩子弄死,其實要不是這個小傢夥的智力——這是理智,實在的!——要是沒有它的理智,那孩子早就完蛋啦!”
他們翻來覆去地爭論,我就是爭論的中心和主題,我希望我母親能夠知道我已經得到了這種了不起的榮譽;那一定會使她很得意的。
然後他們又討論光學,這也是他們取的名詞,他們討論到腦子受了某種傷是不是會把眼睛弄睹這個問題,可是大傢的意見不一致,他們就說一定要用實驗來證明纔行;其次他們又談到植物,這使我很感興趣,因為莎第和我在夏天種過一些種子——你要知道,我還幫她挖了些坑哩——過了許多大,就有一棵小樹或是一朵花長出來,真不知怎麽會有這種事情;可是竟有這麽回事,我很希望我能說話——那我就要把這個告訴那些人,讓他們看看我懂得多少事情,我對這個問題一定會興頭很大;可是我對於光學並不感興趣;這玩意兒怪沒有意思,後來他們又談到這上面的時候,我就覺得很討厭,所以就睡着了。
不久就到了春天,天氣很晴朗,又爽快,又可愛,那位漂亮的母親和她的孩子們拍拍我和小狗娃,給我們告別,他們出遠門到親戚傢去了。男主人沒有工夫陪我們,可是我們倆在一起玩,日子還是過得很痛快,僕人們都很和氣,和我們很要好,所以我們一直都很快活,老是計算着日子,等着女主人和孩子們回來。
後來有一天,那些人又來了,他們說,現在要實驗,於是他們就把狗娃帶到實驗室裏去,我也就用三衹腿瘸着走過去,心裏覺得很得意,因為人傢看得起小狗娃當然是使我高興的事。他們討論一陣之後就實驗,後來小狗娃忽然慘叫了一聲,他們把它放在地下,它就一歪一倒地亂轉,滿頭都是血,主人拍着手大聲嚷道:
“你看,我贏啦——果然不錯吧!他簡直瞎得什麽也看不見啦!”
他們大傢都說:
“果然是這樣——你證明你的理論了,從今以後,受苦的人類應該感謝你的大功勞,”他們把他包圍起來,熱烈地和他握手,表示感謝,並且還稱贊他。
可是這些話我差不多都沒有聽見,因為我馬上就往我的小寶貝那兒跑過去,到它所在的地方和它挨得緊緊的,舐着它的血,它把它的頭靠着我的頭,小聲地哀叫着,我心裏很明白,它雖然看不見我,可是在它那一陣痛苦和煩惱之中,能夠感覺到它的母親在挨着它,那對它也還是一種安慰。隨後不久它就倒下去了,它那柔軟的鼻子放在地板上,它安安靜靜的,再也不動了。
一會兒主人停止了討論,按按鈴把僕人叫進來,吩咐他說,“把它埋在花園裏遠遠的那個犄角裏,”說罷又繼續討論,我就跟在僕人後面趕快走,心裏很痛快、很輕鬆,因為我知道小狗娃這時候已經睡着了,所以就不痛了。我們一直走到花園裏最遠的那一頭,那是孩子們和保姆跟小狗娃和我夏天常在大榆樹的樹蔭底下玩的地方,僕人就在那兒挖了一個坑,我看見他打算把小狗娃栽在地下,心裏很高興,因為它會長出來,長成一個很好玩、很漂亮的狗,就像羅賓·阿代爾那樣,等女主人和孩子們回傢來的時候,還要妙不可言地叫他們喜出望外;所以我就幫他挖,可是我那衹瘸腿是僵的,不中用,您知道吧,您得使兩條腿纔行,要不然就沒有用。僕人挖好了坑,把小羅賓埋起來之後,就拍拍我的頭,他眼睛裏含着淚,說道:
“可憐的小狗兒,你可救過他的娃娃的命哪。”
我已經守了整整兩個星期,可是他並沒有長出來!後一個星期裏,有一種恐怖不知不覺地鑽到我心裏來了。我覺得這事情有些可怕。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麽回事,可是這種恐懼叫我心裏發煩,僕人們儘管拿些最好的東西給我吃,可是我吃不下;他們很心疼地撫愛我,甚至晚上還過來,哭着說:“可憐的小狗兒——千萬不要再守在這兒,回傢去吧;可別叫我們心都碎啦!”這些話更把我嚇壞了,我準知道是出了什麽毛病。我簡直沒有勁了;從昨天起,我再也站不起來了。最後這個鐘頭裏,僕人們望着正在落山的太陽,夜裏的寒氣正在開始,他們說了一些話,我都聽不懂,可是他們的話有一股使我心裏發冷的味道。
“那幾個可憐的人啊!他們可不會想到這個。明天早上他們就要回傢來,一定會關心地問起這個幹過勇敢事情的狗兒,那時候我們幾個誰有那麽硬的心腸,能把事實告訴他們呢:‘這位無足輕重的小朋友到了那不能的畜生們所去的地方去啦。’”
關於成語也是一樣。要是有什麽特別好聽的成語,她就帶回一整句來,賣弄六個晚上、兩個白天,每次都用一種新的說法解釋它——她也不得不這麽辦,因為她所註意的衹是那句成語;至於那是什麽意思,她可不大在乎,而且她也知道那些狗反正沒有什麽腦筋,抓不着她的錯。咳,她纔真是個了不起的角色哩!她這一得非常拿手,所以她一點也不擔心,她對於那些糊塗蟲的無知無識,是有十分把握的。她甚至還把她聽到這傢人和吃飯的客人說得哈哈大笑的小故事也記住一些;可是照例她老是把一個笑話裏面的精彩地方鬍湊到另外一個裏面去,而且當然是湊得並不合適,簡直莫明其妙;她說到這種地方的時候,就倒在地板上打滾,大笑大叫,就像發了瘋似的,可是我看得出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麽她說的並不像她當初聽見人傢說的時候那麽有趣。不過這並不要緊;別的狗也都打起滾來,並且汪汪大叫,個個心裏都暗自為了沒有聽懂而害鱢,根本就不會猜想到過錯不在他們,而是誰也看不出這裏面的毛病。
從這些事情,你可以知道她是個相當受面子和不老實的角色;可是她還是有些長處,我覺得那是足以與她的缺點相抵的。她的心眼兒很好,態度也很文雅,人傢有什麽對不住她的事,她從來就不記恨,老是隨隨便便不把它放在心上,一下子就忘了;她還教她的孩子們學她那種好脾氣,我們還從她那兒學會了在危急的時候表現得勇敢和敏捷,决不逃跑,無論是朋友或是生人遭到了危險,我們都要大膽地承當下來,盡力幫助人傢,根本不考慮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而且她教我們還不是光憑嘴說,而是自己做出榜樣來,這是最好的辦法,最有把握,最經得久。啊,她幹的那些勇敢的事和漂亮的事可真了不起!她真能算是一個勇士;而且她還非常謙虛——總而言之,你不能不佩服她,你也不能不學她的榜樣;哪怕是一隻“查理士王種”的長耳狗和她在一起,也不能老是完全瞧不起她。所以,您也知道,她除了有教養而外,還是有些別的長處哩。
後來我長大了的時候,我就被人賣了,讓別人帶走,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看見她了。她很傷心,我也是一樣,我們倆都哭了;可是她極力安慰我,說是我們生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一個聰明和高尚的目的,必須好好地盡我們的責任。决不要發牢騷,我們碰到什麽日子就過什麽日子,要盡量顧到別人的利益,不管結果怎樣;那不是歸我們管的事情。她說凡是喜歡這麽辦的人將來在另外一個世界裏一定會得到光榮和漂亮的報酬,我們禽獸雖然不到那兒去,可是規規矩矩過日子,多做些好事情,不圖報酬,還是可以使我們短短的生命很體面和有價值,這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種報酬。這些道理是她和孩子們到主日學校去的時候隨時聽到的,她很用心地通通記在心裏,比她記那些字和成語都更加認真;而且她還下了很深的工夫研究過這些道理,為的是對她自己和對我們都有好處。你可以從這兒看得出她腦子裏雖然有些輕浮和虛榮的成分,究竟還是聰明和肯用心思的。
於是我們就互相告別,含着眼淚彼此最後看了一眼。她最後囑咐我的一句話——我想她是特意留在最後說的,好叫我記得清楚一些——是這樣的:“為了紀念我,如果別人遇到危險的時候,你就不要想到自己,你要想到你的母親,照她的辦法行事。”
你想我會忘記這句話嗎?不會的。
那真是個有趣的傢呀!——我那新的傢。房子又好又大,還有許多圖畫和精巧的裝飾,講究的傢具,根本沒有陰暗的地方,處處的五顔六色都有充分的陽光照得非常鮮亮;周圍還有很寬敞的空地,還有個大花園——啊,那一草坪,那些高大的樹,那些花,說不完!我在那兒就好像是這一傢人裏面的一分子,他們都愛我,把我當成寶貝,而且並沒有給我取個新名字,還是用我原來的名字叫我,這個名字是我母親給我取的——愛蓮·麥弗寧——所以我覺得它特別親愛。她是從一首歌裏找出來的。格萊夫婦也知道這首歌,他們說這個名字很漂亮。
格萊太太有30歲,她非常漂亮、非常可愛,那樣子你簡直想像不出;莎第10歲,正像她媽媽一樣,簡直是照她的模樣做出來的一份苗條可愛的仿製品,背上垂着赭色的辮子,身上穿着短短的上衣;娃娃纔一周歲,長得胖胖的,臉上有酒窩,他很喜歡我,老愛拉我的尾巴,抱我,並且還哈哈大笑地表示他那天真爛漫的快樂,簡直沒有個夠;格萊先生38歲,高個子,細長身材,長得很漂亮:頭前面有點禿,人很機警,動作靈活,一本正經,辦事迅速果斷,不感情用事,他那副收拾得整整齊齊的臉簡直就像是閃耀着冷冰冰的智慧的光!他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我不知道科學家是什麽意思,可是我母親一定知道這個名詞怎麽用法,知道怎麽去賣弄它,叫別人佩服。她會知道怎麽去拿它叫一隻捉耗子的小狗聽了垂頭喪氣,把一隻哈巴狗嚇得後悔它不該來。可是這個名詞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名詞是實驗室。要有一個實驗室肯把所有的狗脖子上拴着繳稅牌的頸圈都取下來,我母親就可以組織一個托辣斯來辦這麽一個實驗室。實驗室並不是一本書,也不是一張圖畫,也不是洗手的地方——大學校長的狗說是這麽回事,可是不對,那叫做盥洗室;實驗室是大有區別的,那裏面擱滿了罐子、瓶子、電器、五金絲和稀奇古怪的機器;每個星期都有別的科學家到那兒來,坐在那地方,用那些機器,大傢還討論,還做他們所謂什麽試驗和發現;我也常常到那兒來,站在旁邊聽,很想學點東西,為了我母親,為了好好地紀念她,雖然這對我是件痛苦的事,因為我體會到她一輩子耗費了多少精伸,而我可一點也學不到什麽;無論我怎麽努力,我聽來聽去,根本就一點也聽不出所以然來。
平時我躺在女主人工作室的地板上睡覺,她溫柔地把我用來當作一條墊腳凳,知道這是使我高興的,因為這也是一種撫愛;有時候我在育兒室裏呆上個把鐘頭,讓孩子們把我的頭髮弄得亂蓬蓬的,使我很快活;有時候娃娃睡着了,保姆為了娃娃的事情出去幾分鐘,我就在娃娃的小床旁邊看守一會;有時候我在空地上和花園裏跟莎第亂跳亂跑一陣一直玩到我們都精疲力盡,然後我就在樹蔭底下的草地上舒舒服服地睡覺,同時她在那兒看書;有時候我到鄰居的狗那兒去拜訪拜訪他們——因為有幾衹非常好玩的狗離我們不遠,其中有一隻很漂亮、很客氣、很文雅的狗,他是一隻捲毛的“愛爾蘭種”獵狗,名字叫做羅賓·阿代爾,他也和我一樣,是個“長老會教友”,他的主人是個當牧師的蘇格蘭人。
我們那個人傢的僕人都對我很和氣,而且很喜歡我,所以,你也看得出,我的生活是很愉快的。天下再不會有比我更快活、更知道感恩圖報的狗了。我要給自己說這種話,因為這不過是說的事實:我極力循規蹈矩,多做正經事,不辜負我母親的慈愛和教訓,盡量換取我所得到的快樂。
不久我就生了小狗娃,這下子我的幸福可到了極點,我的快樂簡直是齊天了。它是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一個最可愛的小傢夥,身上的毛長得又光滑、又柔軟,就像天鵝絨似的,小腳爪長得非常特別、非常好玩,眼睛顯得非常有感情,小臉兒天真活潑,非常可愛;我看見孩子們和他們的母親把它愛得要命,拿它當個活寶貝,無論它做出一種什麽絶妙的小動作,他們都要大聲歡呼,這真使我非常得意。我好像覺得生活實在是太痛快了,一天到晚老是……
隨後就到了鼕天。有一天我在育兒室裏擔任守衛。這就是說,我在床上睡着了。娃娃也在小床上睡着了,小床和大床是並排的,在靠近壁爐那一邊。這種小床上挂着一頂很高的羅紗尖頂帳子,裏外都看得透。保姆出去了,衹剩下我們這兩個瞌睡蟲。燃燒的柴火迸出了一顆火星,掉在帳子的斜面上。我猜這以後大概是過了一陣沒有動靜,然後娃娃纔大叫一聲,把我驚醒過來,這時候帳子已經燒着了,直嚮天花板上冒火焰!我還沒有來得及想一想,就嚇得跳到地下來,一秒鐘之內就快要跑到門口了;可是在這後面的半秒鐘裏,我母親臨別的教訓就在我耳朵裏響起來了,於是我又回到床上。我把頭伸進火焰裏去,銜住娃娃的腰帶把他拉出來,拖着他往外跑,我們倆在一片煙霧裏跌倒在地下;我又換個地方把他銜着,拖着那尖叫的小傢夥往外跑,一直跑出門口。跑過過道裏拐彎的地方,還在不停地拖,我覺得非常興奮、快活和得意,可是這時候主人的聲音大嚷起來:
“快滾開,你這該死的畜生!”我就跳開來逃避;可是他快得出奇,一下就追上了我,拿他的手杖狠狠地打我,我這邊躲一下,那邊躲一下,嚇得要命,後來很重的一棍打在我的前左腿上,打得我直叫喚,一下子倒在地下,不知怎麽好;手杖又舉起來要再打,可是沒有打下來,因為保姆的聲音拼命地嚷起來了,“育兒室着火啦!”主人就往那邊飛跑過去,這樣我纔保住了別的骨頭。
真是痛得難受,不過沒有關係,我一會兒也不能耽擱,他隨時都可能回來;所以我就用三條腿一瘸一瘸地走到過道的那一頭,那兒有一道漆黑的小樓梯,通到頂樓上去,我聽說那上面放着一些舊箱子之類的東西,很少有人上那兒去。我勉強爬上樓,然後在黑暗中摸索着往前走,穿過一堆一堆的東西,鑽到我所能找到的一個最秘密的地方藏起來。在那兒還害怕,真是太傻,可是我還是害怕;我簡直怕得要命,衹好拼命忍住,連小聲叫喚都不敢叫一聲,雖然叫喚叫喚是很舒服的,因為,您也知道,那可以解解痛。不過我可以舐一舐我的腿,這也是有點好處的。
樓下亂轟轟的,一直經過半個鐘頭的工夫,有人大聲嚷,也有飛快跑的腳步聲,然後又沒有動靜了。總算清靜了幾分鐘,這對我的精神上是很痛快的,因為這時候我的恐懼心理漸漸平定下來了;恐懼比痛苦還難受哩——啊,難受得多。然後又聽到一陣聲音,把我嚇得渾身發抖。他們在叫我——叫我的名字——還在找我哩!
這陣喊聲因為離得遠,不大聽得清楚,可是這並沒有消除那裏面的恐怖成分,這是我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最可怕的聲音。樓下的喊聲處處都跑到了:經過所有的過道,到過所有的房間,兩層樓和底下那一層和地窖通通跑遍了;然後又到外面,越跑越遠——然後又跑回來,在整幢房子裏再跑過一遍,我想大概是永遠永遠不會停止的。可是後來總歸還是停止了,那時候頂樓上模模糊糊的光綫早已被漆黑的暗影完全遮住,過了好幾個鐘頭了。
然後在那可喜的清靜之中,我的恐懼心理慢慢地消除了,我纔安心睡了覺。我休息得很痛快,可是朦朧的光還沒有再出來的時候,我就醒了:我覺得相當舒服,這時候我可以想出一個主意來了。我的主意是很好的;那就是,走後面的樓梯悄悄地爬下去,藏在地窖的門背後,天亮的時候送冰的人一來,我就趁他進來把冰往冰箱裏裝的時候溜出去逃跑;然後我又整天藏着,到了晚上再往前走;我要到……唉,隨便到什麽地方吧,衹要是人傢不認識我,不會把我出賣給我的主人就行。這時候我幾乎覺得很高興了;隨後我忽然想起:咳,要是丟掉了我的小仔仔,活下去還有什麽意思呀!
這可叫人大失所望。簡直沒有辦法:我明白這個情形;衹好呆在原來的地方;呆下去,等待着,聽天由命——那是不歸我管的事情;生活就是這樣——我母親早就這樣說過了。後來——唉,後來喊聲又起來了。於是我一切的憂愁又回到心頭。我心裏想,主人是决不會饒我的。我不知道究竟是於了什麽事情,使他這麽痛恨、這麽不饒我,不過我猜那大概是狗所不能理解的什麽事情,人總該看得清楚,反正是很糟糕的事吧。
他們老在叫了又叫——我好像覺得叫了好幾天好幾夜似的。時間拖得太久,我又餓又渴,簡直難受得要發瘋,我知道我已經很沒有勁了。你到了這種情形的時候,就睡得很多,我也就大睡特睡起來。有一次我嚇得要命地醒過來——我好像覺得喊聲就在那頂樓裏!果然是這樣;那是莎第的聲音,她一面還在哭;可憐的孩子,她嘴裏叫出我的名字來,老是雜着哭聲,後來我聽見她說:
“回我們這兒來吧——啊,回我們這兒來吧,別生氣——你不回來,我們真是太……”這使我非常高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感激得什麽似的,突然汪汪地叫了一聲,莎第馬上就從黑暗中和廢物堆裏一顛一跌地鑽出去,大聲嚷着讓她傢裏的人聽見,“找到她啦,找到她啦!”
以後的那些日子——哈,那纔真是了不得哩。莎第和她母親和僕人們——咳,他們簡直就像是崇拜我呀。他們似乎是無論給我鋪一個多好的床,也嫌不夠講究;至於吃的東西呢,他們非給我弄些還不到時令的稀罕野味和講究的食品,就覺得不滿意;每天都有朋友和鄰居們成群地到這兒來聽他們說我的“英勇行為”——這是他們給我所於的那樁事情取的名稱,意思就和“農業”一樣。我記得有一次我母親把這個名詞帶到一個狗窩裏去賣弄,她就是這麽解釋的,可是她沒有說“農業”是怎麽回事,衹說那和“壁間熱”是同義詞。格萊太太和莎第給新來的客人說這個故事,每天要說十幾遍,她們說我冒了性命的危險救了娃娃的命,我們倆都有火傷可以證明,於是客人們就抱着我一個一個地傳過去,把我摸一摸、拍一拍,大聲稱贊我,您可以看得出莎第和她母親的眼睛裏那種得意的神氣;人傢要是問起我為什麽瘸了腿,她們就顯得不好意思,趕快轉換話題,有時候人傢把這樁事情問來問去,老不放鬆她們,我就覺得她們簡直好像是要哭似的。
這還不是全部的光榮哩;不,主人的朋友們來了,整整20個最出色的人物,他們把我帶到實驗室裏,大傢討論我,好像我是一種新發現的東西似的;其中有幾個人說一隻畜生居然有這種表現真是了不起,他們說這是他們所能想得起的最妙的本能的表現;可是主人勁頭十足地說,“這比本能高得多;這是理智,有許多人雖然是因為有了理智,可以得天主的拯救,和你我一同,可是他們的理智還不及命中註定不能的小畜生這麽個可憐的傻東西哩;”他說罷就大笑起來,然後又說,“咳,你看看我吧——我真是可笑!好傢夥,我有了那麽了不得的聰明才智,可是我所推想得到的不過是認為這衹狗發了瘋,要把孩子弄死,其實要不是這個小傢夥的智力——這是理智,實在的!——要是沒有它的理智,那孩子早就完蛋啦!”
他們翻來覆去地爭論,我就是爭論的中心和主題,我希望我母親能夠知道我已經得到了這種了不起的榮譽;那一定會使她很得意的。
然後他們又討論光學,這也是他們取的名詞,他們討論到腦子受了某種傷是不是會把眼睛弄睹這個問題,可是大傢的意見不一致,他們就說一定要用實驗來證明纔行;其次他們又談到植物,這使我很感興趣,因為莎第和我在夏天種過一些種子——你要知道,我還幫她挖了些坑哩——過了許多大,就有一棵小樹或是一朵花長出來,真不知怎麽會有這種事情;可是竟有這麽回事,我很希望我能說話——那我就要把這個告訴那些人,讓他們看看我懂得多少事情,我對這個問題一定會興頭很大;可是我對於光學並不感興趣;這玩意兒怪沒有意思,後來他們又談到這上面的時候,我就覺得很討厭,所以就睡着了。
不久就到了春天,天氣很晴朗,又爽快,又可愛,那位漂亮的母親和她的孩子們拍拍我和小狗娃,給我們告別,他們出遠門到親戚傢去了。男主人沒有工夫陪我們,可是我們倆在一起玩,日子還是過得很痛快,僕人們都很和氣,和我們很要好,所以我們一直都很快活,老是計算着日子,等着女主人和孩子們回來。
後來有一天,那些人又來了,他們說,現在要實驗,於是他們就把狗娃帶到實驗室裏去,我也就用三衹腿瘸着走過去,心裏覺得很得意,因為人傢看得起小狗娃當然是使我高興的事。他們討論一陣之後就實驗,後來小狗娃忽然慘叫了一聲,他們把它放在地下,它就一歪一倒地亂轉,滿頭都是血,主人拍着手大聲嚷道:
“你看,我贏啦——果然不錯吧!他簡直瞎得什麽也看不見啦!”
他們大傢都說:
“果然是這樣——你證明你的理論了,從今以後,受苦的人類應該感謝你的大功勞,”他們把他包圍起來,熱烈地和他握手,表示感謝,並且還稱贊他。
可是這些話我差不多都沒有聽見,因為我馬上就往我的小寶貝那兒跑過去,到它所在的地方和它挨得緊緊的,舐着它的血,它把它的頭靠着我的頭,小聲地哀叫着,我心裏很明白,它雖然看不見我,可是在它那一陣痛苦和煩惱之中,能夠感覺到它的母親在挨着它,那對它也還是一種安慰。隨後不久它就倒下去了,它那柔軟的鼻子放在地板上,它安安靜靜的,再也不動了。
一會兒主人停止了討論,按按鈴把僕人叫進來,吩咐他說,“把它埋在花園裏遠遠的那個犄角裏,”說罷又繼續討論,我就跟在僕人後面趕快走,心裏很痛快、很輕鬆,因為我知道小狗娃這時候已經睡着了,所以就不痛了。我們一直走到花園裏最遠的那一頭,那是孩子們和保姆跟小狗娃和我夏天常在大榆樹的樹蔭底下玩的地方,僕人就在那兒挖了一個坑,我看見他打算把小狗娃栽在地下,心裏很高興,因為它會長出來,長成一個很好玩、很漂亮的狗,就像羅賓·阿代爾那樣,等女主人和孩子們回傢來的時候,還要妙不可言地叫他們喜出望外;所以我就幫他挖,可是我那衹瘸腿是僵的,不中用,您知道吧,您得使兩條腿纔行,要不然就沒有用。僕人挖好了坑,把小羅賓埋起來之後,就拍拍我的頭,他眼睛裏含着淚,說道:
“可憐的小狗兒,你可救過他的娃娃的命哪。”
我已經守了整整兩個星期,可是他並沒有長出來!後一個星期裏,有一種恐怖不知不覺地鑽到我心裏來了。我覺得這事情有些可怕。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麽回事,可是這種恐懼叫我心裏發煩,僕人們儘管拿些最好的東西給我吃,可是我吃不下;他們很心疼地撫愛我,甚至晚上還過來,哭着說:“可憐的小狗兒——千萬不要再守在這兒,回傢去吧;可別叫我們心都碎啦!”這些話更把我嚇壞了,我準知道是出了什麽毛病。我簡直沒有勁了;從昨天起,我再也站不起來了。最後這個鐘頭裏,僕人們望着正在落山的太陽,夜裏的寒氣正在開始,他們說了一些話,我都聽不懂,可是他們的話有一股使我心裏發冷的味道。
“那幾個可憐的人啊!他們可不會想到這個。明天早上他們就要回傢來,一定會關心地問起這個幹過勇敢事情的狗兒,那時候我們幾個誰有那麽硬的心腸,能把事實告訴他們呢:‘這位無足輕重的小朋友到了那不能的畜生們所去的地方去啦。’”
孟斐斯“雪崩報”的總編輯對一位把他稱為過激派的記者給予這樣溫和的抨擊:“當他還在寫頭一句話的時候,寫到中間,加着標點符號,他就知道他是在捏造一個充滿着無恥的作風、冒出造謠的臭氣的句子。”——“交易報”。
醫生告訴我說,南方的氣候可以增進我的健康,因此我就到田納西去,擔任了“朝華與約翰生縣呼聲報”的編輯職務。我去上班的時候,發現主筆先生斜靠着椅背坐在一把三條腿的椅子上,一雙腳放在一張鬆木桌子上。房間裏另外還有一張鬆木桌子和一把殘廢的椅子,兩者都幾乎鋪滿了報紙和剪報,還有一份一份的原稿。有一隻盛着沙子的木箱,裏面丟了許多雪茄煙頭和“香煙屁股”,還有一隻火爐,火爐上有一扇上下開關的搭下來的門。主筆先生穿着一件後面很長的黑布上裝和白麻布褲子。他的靴子很小,用黑靴油擦得很亮。他穿着一件有皺褶的襯衫,戴着一隻很大的圖章戒指,一條舊式的硬領,一條兩端下垂的方格子圍巾。服裝的年代大約是1848年。他正在吸着一枝雪茄煙,用心推敲着一個字,他的頭髮已經被他抓得亂蓬蓬的了。他皺眉瞪眼,樣子很可怕,我估計他是在拼湊一篇特別傷腦筋的社論。他叫我吧那些交換的報紙大約看一下,寫一篇“田納西各報要聞摘錄”,把那些報紙裏面所有的有趣的材料通通簡縮在這篇文章裏。
於是我寫了下面這麽一篇:
田納西各報要聞摘錄
“地震”半周刊的編者們關於巴裏哈剋鐵道的報道顯然是弄錯了。公司的方針並不是要把巴紮維爾丟在一邊。不但如此,他們還認為這個地方是沿綫最重要的地點之一,因此决不會有輕視它的意思。“地震”的編輯先生們當然是會樂於予以更正的。
希金斯維爾“響雷與自由呼聲”的高明主筆約翰·布洛鬆先生昨天光臨本城。他住在範·布倫旅捨。
我們發現泥泉“晨聲報”的同業認為範·維特的當選還不是確定的事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但在他沒有看到我們的糾正之前,一定會發現了他的錯誤。他當然是受了不完全的選票揭曉數字的影響而作了這個不正確的推斷。
有一個可喜的消息:布雷特維爾城正在設法與紐約的幾位工程師訂約,用尼古爾遜鋪道材料翻修那些幾乎無法通行的街道。“每日呼聲”極力鼓吹此事,並對最後成功似有把握。
我把我的稿子交給主筆先生,隨他采用、修改、或是撕毀。他看了一眼,臉上就顯出不高興的神氣。他再往下一頁一頁地看,臉色簡直變得可怕。顯而易見,一定是出了毛病。他隨即就一下子跳起來,說道:
“哎呀哈!你以為我提起那些畜生,會用這種口氣嗎?你以為定戶們會看得下這種糟糕的文章嗎?把筆給我吧!”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支筆像這樣惡毒地連劃帶勾一直往下亂塗,像這樣無情地把別人的動詞和形容詞亂劃亂改。他正在進行這項工作的時候,有人從敞開的窗戶外面嚮他放了一槍,把我的一隻耳朵打得和另一隻不對稱了。
“呵,”他說,“那就是斯密士那個混蛋,他是‘精神火山報’的——昨天就該來哩。”於是他從腰帶裏抽出左輪來放了一槍。斯密士被打中了大腿,倒在地下。他正在要放第二槍,可是因為他被主筆先生打中了,自己那一槍就落了空,衹打中一個局外人。那就是我。還好,衹打掉一隻手指。
於是主筆先生又繼續進行他的塗改和增刪。正當他剛剛改完的時候,有人從火爐的煙筒裏丟了一個手榴彈進來,一聲爆炸,把火爐炸得粉碎。幸好衹有一塊亂飛的碎片敲掉我一對牙齒,此外並無其他損害。
“那個火爐完全毀了。”主筆說。
我說我也相信是這樣。
“唉,沒關係——這種天氣用不着它了。我知道這是誰幹的事情。我會找到他的。你看,這篇東西應該是這麽寫纔對。”
我把稿子接過來。這篇文章已經刪改得體無完膚,假如它有個母親的話,她也會不認識它了。現在它已經成了下面這樣:
田納西各報要聞摘錄
“地震”半周刊那些撒謊專傢顯然又在打算對巴裏哈剋鐵道的消息造一次謠,這條鐵道是十九世紀最輝煌的計劃,而他們卻要散布卑鄙無聊的謊言來欺騙高尚和寬大的讀者們。巴札維爾將被丟在一邊的說法,根本就是他們自己那些可惡的腦子裏産生出來的——或者還不如說是他們認為是腦子的那種骯髒地方産生出來的。他們實在應該挨一頓皮鞭子纔行,如果他們要避免人傢打痛他們的賤皮賤肉的話,最好是把這個謊言收回。
希金斯維爾“響雷與自由呼聲”的布洛鬆那個笨蛋又到這裏來了,他厚着臉皮賴在範·布倫旅捨住着。
我們發現泥泉“晨聲報”那個昏頭昏腦的惡棍又照他的撒謊的慣癖放出了謠言,說範·維特沒有當選,新聞事業的天賦的使命是傳播真實消息;鏟除錯誤;教育。改進和提高公衆道德和風俗習慣的趨尚,並使所有的人更文雅、更高尚、更慈善,在各方面都更好。更純潔、更快樂;而這個黑心腸的流氓卻一味降低他的偉大任務的身價,專門散布欺詐。毀謗。謾駡和下流的話。
布雷特維爾城要用尼古爾遜鋪道材料修馬路——它更需要一所監獄和一所貧民救濟院。一個雞毛蒜皮的市鎮,衹有兩個小酒店。一個鐵匠鋪和那狗皮膏藥式的報紙“每日呼聲”,居然想修起馬路來,豈非異想天開!“呼聲”的編者卜剋納這下賤的小人正在亂吼一陣,以他那慣用的低能的話極力鼓吹這樁事情,還自以為他是說得很有道理的。
“你看,要這樣寫纔行——既富於刺激性,又中肯。軟弱無力的文章叫我看了心裏怪不舒服。”
大約在這個時候,有人從窗戶外面拋了一塊磚頭進來,噼裏啪拉打得很響,使我背上震動得不輕。於是我移到火綫以外——我開始感覺到自己對人傢有了妨礙。
主筆說:“那大概是上校吧。我等了他兩天了。他馬上就會上來的。”
他猜得不錯。上校一會兒就到了門口,手裏拿着一支左輪槍。
他說:“老兄,您可以讓我和編這份骯髒報紙的膽小鬼打個交道嗎?”
“可以。請坐吧,老兄。當心那把椅子,它缺了一條腿。我想您可以讓我和這無賴的撒謊專傢布雷特斯開特·德康賽打個交道吧?”
“可以,老兄。我有一筆小小的賬要和您算一算。您要是有空的話,我們就開始吧。”
“我在寫一篇文章,談談‘美國道德和智慧發展中令人鼓舞的進步’這個問題,正想趕完,可是這倒不要緊。開始吧。”
兩支手槍同時砰砰地打響了。主筆被打掉了一撮頭髮,上校的子彈在我的大腿上多肉的部分終結了它的旅程。上校的左肩稍微削掉了一點。他們又開槍了。這次他們兩人都沒有射中目標,可是我卻遭了殃,胳臂上中了一槍。放第三槍的時候,兩位先生都受了一點輕傷,我被削掉一塊顴骨。於是我說,我認為我還是出去散散步為好,因為這是他們私人的事情,我再參與在裏面不免有點傷腦筋。但是那兩位先生都請求我繼續坐在那裏,並且極力說我對他們並無妨礙。
然後他們一面再裝上子彈,一面談選舉和收成的問題,同時我就着手捆傷口。可是他們馬上又開槍了,打得很起勁,每一槍都沒有落空——不過我應該說明的是,6槍之中有5槍都光顧了我。另外那一槍打中了上校的要害,他很幽默地說,現在他應該告辭了,因為他還有事情要進城去,於是他就探聽了殯儀館的所在,隨即就走了。
主筆轉過身來嚮我說:“我約了人來吃飯,得準備一下。請你幫幫忙,給我看看校樣,招待招待客人吧。”
我一聽說叫我招待客人,不免稍覺畏怯,可是剛纔那一陣槍聲還在我耳朵裏響,我簡直嚇得魂不附體,因此也就想不出什麽話來回答。
他繼續說:“瓊斯4點鐘會到這兒來——賞他一頓鞭子吧。吉爾斯配也許還要來得早一點——把他從窗戶裏摔出去。福格森大約4點鐘會來——打死他吧。我想今天就衹這些事了。要是你還有得時間多的話,你可以寫一篇挖苦的文章——把那督察長臭駡一頓。牛皮鞭子在桌子底下;武器在抽屜裏——子彈在那個犄角裏——棉花和綳帶在那上面的文件架裏。要是出了事,你就到樓下去找外科醫生藍賽吧。他在我們報上登廣告——我們給他抵賬就是了。”
他走了。我渾身發抖。後來那三個鐘頭完了的時候,我已經經歷了幾場驚心動魄的危險,以致安寧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緒通通無影無蹤了。吉爾斯配是光顧過的,他反而把我摔到窗戶外面了。瓊斯又即時來到,我正預備賞他一頓皮鞭子的時候,他倒給代勞了。還有一位不在清單之列的陌生人和我幹了一場,結果我讓他剝掉了頭皮。另外還有一位名叫湯普生的客人把我一身的衣服撕得一塌糊塗,全成了碎布片兒。後來我到一個角落裏,被一大群暴怒的編輯、賭鬼、政客和橫行無忌的惡棍們圍困着,他們都大聲叫囂和謾駡,在我頭上揮舞着武器,弄得空中晃着鋼鐵的閃光,我就在這種情況中寫着辭去報館職務的信,正在這時候,主筆回來了,和他同來的還有亂七八糟的一群興高采烈的、熱心幫忙的朋友。於是又發生了一場鬥毆和殘殺,那種騷亂的情況,簡直非筆墨所能形容。人們被槍擊、刀刺、砍斷肢體、炸得血肉橫飛、摔到窗戶外面去。一陣短促的風暴般的陰沉的咒駡,夾雜着混亂和狂熱的臨陣舞蹈,朦朧地發出閃光,隨後就鴉雀無聲了。5分鐘之內就平靜了下來,衹剩下血淋淋的主筆和我坐在那裏,察看着四周的地板上到處鋪滿了的這一場廝殺的一塌糊塗的戰跡。
他說:“你慢慢習慣了,就會喜歡這個地方。”
我說:“我可不得不請您原諒;我想我也許再過些時候,寫出稿子來就能合您的意;我衹要經過一番練習,學會了這兒的筆調,我相信我是能胜任的。可是說老實話,那種措詞的勁頭實在有些欠妥,寫起文章來難免引起風波、被人打攪。這您自己也明白。文章寫得有力量,當然是能夠鼓舞大傢的精神,這是不成問題的,可是我究竟不願意像您這個報紙這樣,引起人傢這麽註意。像今天這樣,老是有人打攪,我就不能安心寫文章。這個職務我是十分喜歡的,可是我不願意留在這兒招待您那些客人。我所得的經驗是新奇的,確實不錯,而且還可以算是別有一番風味,可是今天的事情還是有點不大公道。有一位先生從窗戶外面嚮您開槍,結果倒把我打傷了;一顆炸彈從火爐煙筒裏丟進來,本來是給您送禮的,結果可叫爐子的門順着我的喉嚨管溜下去了;一個朋友進來和您彼此問候,結果把我打了個滿身槍眼,弄得我的皮包不住身子;您出去吃飯,瓊斯就來拿皮鞭子揍了我一頓,吉爾斯配把我摔到窗戶外面去,湯普生把我的衣服全都撕掉了,還有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把我的頭皮剝掉了,他簡直幹得自由自在,就像個老朋友似的;還不到五分鐘的工夫,這一帶地方所有的壞蛋都塗着鬼臉來了,他們都要拿戰斧把我嚇得五魂出竅。整個兒說,像今天所經過的這麽一場熱鬧,我可是一輩子沒有遇到過。不行;我喜歡您,我也喜歡您對客人解釋問題那種不動聲色的作風,可是您要知道,我簡直不習慣這些。南方人的心太容易被感情衝動;南方人款待客人太豪爽了。今天我寫的那幾段話,寫得毫無生氣,經您大筆一揮,把田納西新聞筆調的強烈勁勢灌註到裏面,又不免惹出一窠馬蜂來。那一群亂七八糟的編輯們又要到這兒來——他們還會餓着肚子來,要殺一個人當早餐吃哩。我不得不嚮您告辭了。叫我來參加這場熱鬧,我衹好敬謝不敏。我到南方來,為的是休養身體,現在我要回去,還是為了同一目的,而且是說走就走。田納西新聞界的作風太使我興奮了。”
我說完這些話之後,我們彼此便歉然地分手了,我就搬到醫院去,在病房裏住下來。
醫生告訴我說,南方的氣候可以增進我的健康,因此我就到田納西去,擔任了“朝華與約翰生縣呼聲報”的編輯職務。我去上班的時候,發現主筆先生斜靠着椅背坐在一把三條腿的椅子上,一雙腳放在一張鬆木桌子上。房間裏另外還有一張鬆木桌子和一把殘廢的椅子,兩者都幾乎鋪滿了報紙和剪報,還有一份一份的原稿。有一隻盛着沙子的木箱,裏面丟了許多雪茄煙頭和“香煙屁股”,還有一隻火爐,火爐上有一扇上下開關的搭下來的門。主筆先生穿着一件後面很長的黑布上裝和白麻布褲子。他的靴子很小,用黑靴油擦得很亮。他穿着一件有皺褶的襯衫,戴着一隻很大的圖章戒指,一條舊式的硬領,一條兩端下垂的方格子圍巾。服裝的年代大約是1848年。他正在吸着一枝雪茄煙,用心推敲着一個字,他的頭髮已經被他抓得亂蓬蓬的了。他皺眉瞪眼,樣子很可怕,我估計他是在拼湊一篇特別傷腦筋的社論。他叫我吧那些交換的報紙大約看一下,寫一篇“田納西各報要聞摘錄”,把那些報紙裏面所有的有趣的材料通通簡縮在這篇文章裏。
於是我寫了下面這麽一篇:
田納西各報要聞摘錄
“地震”半周刊的編者們關於巴裏哈剋鐵道的報道顯然是弄錯了。公司的方針並不是要把巴紮維爾丟在一邊。不但如此,他們還認為這個地方是沿綫最重要的地點之一,因此决不會有輕視它的意思。“地震”的編輯先生們當然是會樂於予以更正的。
希金斯維爾“響雷與自由呼聲”的高明主筆約翰·布洛鬆先生昨天光臨本城。他住在範·布倫旅捨。
我們發現泥泉“晨聲報”的同業認為範·維特的當選還不是確定的事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但在他沒有看到我們的糾正之前,一定會發現了他的錯誤。他當然是受了不完全的選票揭曉數字的影響而作了這個不正確的推斷。
有一個可喜的消息:布雷特維爾城正在設法與紐約的幾位工程師訂約,用尼古爾遜鋪道材料翻修那些幾乎無法通行的街道。“每日呼聲”極力鼓吹此事,並對最後成功似有把握。
我把我的稿子交給主筆先生,隨他采用、修改、或是撕毀。他看了一眼,臉上就顯出不高興的神氣。他再往下一頁一頁地看,臉色簡直變得可怕。顯而易見,一定是出了毛病。他隨即就一下子跳起來,說道:
“哎呀哈!你以為我提起那些畜生,會用這種口氣嗎?你以為定戶們會看得下這種糟糕的文章嗎?把筆給我吧!”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支筆像這樣惡毒地連劃帶勾一直往下亂塗,像這樣無情地把別人的動詞和形容詞亂劃亂改。他正在進行這項工作的時候,有人從敞開的窗戶外面嚮他放了一槍,把我的一隻耳朵打得和另一隻不對稱了。
“呵,”他說,“那就是斯密士那個混蛋,他是‘精神火山報’的——昨天就該來哩。”於是他從腰帶裏抽出左輪來放了一槍。斯密士被打中了大腿,倒在地下。他正在要放第二槍,可是因為他被主筆先生打中了,自己那一槍就落了空,衹打中一個局外人。那就是我。還好,衹打掉一隻手指。
於是主筆先生又繼續進行他的塗改和增刪。正當他剛剛改完的時候,有人從火爐的煙筒裏丟了一個手榴彈進來,一聲爆炸,把火爐炸得粉碎。幸好衹有一塊亂飛的碎片敲掉我一對牙齒,此外並無其他損害。
“那個火爐完全毀了。”主筆說。
我說我也相信是這樣。
“唉,沒關係——這種天氣用不着它了。我知道這是誰幹的事情。我會找到他的。你看,這篇東西應該是這麽寫纔對。”
我把稿子接過來。這篇文章已經刪改得體無完膚,假如它有個母親的話,她也會不認識它了。現在它已經成了下面這樣:
田納西各報要聞摘錄
“地震”半周刊那些撒謊專傢顯然又在打算對巴裏哈剋鐵道的消息造一次謠,這條鐵道是十九世紀最輝煌的計劃,而他們卻要散布卑鄙無聊的謊言來欺騙高尚和寬大的讀者們。巴札維爾將被丟在一邊的說法,根本就是他們自己那些可惡的腦子裏産生出來的——或者還不如說是他們認為是腦子的那種骯髒地方産生出來的。他們實在應該挨一頓皮鞭子纔行,如果他們要避免人傢打痛他們的賤皮賤肉的話,最好是把這個謊言收回。
希金斯維爾“響雷與自由呼聲”的布洛鬆那個笨蛋又到這裏來了,他厚着臉皮賴在範·布倫旅捨住着。
我們發現泥泉“晨聲報”那個昏頭昏腦的惡棍又照他的撒謊的慣癖放出了謠言,說範·維特沒有當選,新聞事業的天賦的使命是傳播真實消息;鏟除錯誤;教育。改進和提高公衆道德和風俗習慣的趨尚,並使所有的人更文雅、更高尚、更慈善,在各方面都更好。更純潔、更快樂;而這個黑心腸的流氓卻一味降低他的偉大任務的身價,專門散布欺詐。毀謗。謾駡和下流的話。
布雷特維爾城要用尼古爾遜鋪道材料修馬路——它更需要一所監獄和一所貧民救濟院。一個雞毛蒜皮的市鎮,衹有兩個小酒店。一個鐵匠鋪和那狗皮膏藥式的報紙“每日呼聲”,居然想修起馬路來,豈非異想天開!“呼聲”的編者卜剋納這下賤的小人正在亂吼一陣,以他那慣用的低能的話極力鼓吹這樁事情,還自以為他是說得很有道理的。
“你看,要這樣寫纔行——既富於刺激性,又中肯。軟弱無力的文章叫我看了心裏怪不舒服。”
大約在這個時候,有人從窗戶外面拋了一塊磚頭進來,噼裏啪拉打得很響,使我背上震動得不輕。於是我移到火綫以外——我開始感覺到自己對人傢有了妨礙。
主筆說:“那大概是上校吧。我等了他兩天了。他馬上就會上來的。”
他猜得不錯。上校一會兒就到了門口,手裏拿着一支左輪槍。
他說:“老兄,您可以讓我和編這份骯髒報紙的膽小鬼打個交道嗎?”
“可以。請坐吧,老兄。當心那把椅子,它缺了一條腿。我想您可以讓我和這無賴的撒謊專傢布雷特斯開特·德康賽打個交道吧?”
“可以,老兄。我有一筆小小的賬要和您算一算。您要是有空的話,我們就開始吧。”
“我在寫一篇文章,談談‘美國道德和智慧發展中令人鼓舞的進步’這個問題,正想趕完,可是這倒不要緊。開始吧。”
兩支手槍同時砰砰地打響了。主筆被打掉了一撮頭髮,上校的子彈在我的大腿上多肉的部分終結了它的旅程。上校的左肩稍微削掉了一點。他們又開槍了。這次他們兩人都沒有射中目標,可是我卻遭了殃,胳臂上中了一槍。放第三槍的時候,兩位先生都受了一點輕傷,我被削掉一塊顴骨。於是我說,我認為我還是出去散散步為好,因為這是他們私人的事情,我再參與在裏面不免有點傷腦筋。但是那兩位先生都請求我繼續坐在那裏,並且極力說我對他們並無妨礙。
然後他們一面再裝上子彈,一面談選舉和收成的問題,同時我就着手捆傷口。可是他們馬上又開槍了,打得很起勁,每一槍都沒有落空——不過我應該說明的是,6槍之中有5槍都光顧了我。另外那一槍打中了上校的要害,他很幽默地說,現在他應該告辭了,因為他還有事情要進城去,於是他就探聽了殯儀館的所在,隨即就走了。
主筆轉過身來嚮我說:“我約了人來吃飯,得準備一下。請你幫幫忙,給我看看校樣,招待招待客人吧。”
我一聽說叫我招待客人,不免稍覺畏怯,可是剛纔那一陣槍聲還在我耳朵裏響,我簡直嚇得魂不附體,因此也就想不出什麽話來回答。
他繼續說:“瓊斯4點鐘會到這兒來——賞他一頓鞭子吧。吉爾斯配也許還要來得早一點——把他從窗戶裏摔出去。福格森大約4點鐘會來——打死他吧。我想今天就衹這些事了。要是你還有得時間多的話,你可以寫一篇挖苦的文章——把那督察長臭駡一頓。牛皮鞭子在桌子底下;武器在抽屜裏——子彈在那個犄角裏——棉花和綳帶在那上面的文件架裏。要是出了事,你就到樓下去找外科醫生藍賽吧。他在我們報上登廣告——我們給他抵賬就是了。”
他走了。我渾身發抖。後來那三個鐘頭完了的時候,我已經經歷了幾場驚心動魄的危險,以致安寧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緒通通無影無蹤了。吉爾斯配是光顧過的,他反而把我摔到窗戶外面了。瓊斯又即時來到,我正預備賞他一頓皮鞭子的時候,他倒給代勞了。還有一位不在清單之列的陌生人和我幹了一場,結果我讓他剝掉了頭皮。另外還有一位名叫湯普生的客人把我一身的衣服撕得一塌糊塗,全成了碎布片兒。後來我到一個角落裏,被一大群暴怒的編輯、賭鬼、政客和橫行無忌的惡棍們圍困着,他們都大聲叫囂和謾駡,在我頭上揮舞着武器,弄得空中晃着鋼鐵的閃光,我就在這種情況中寫着辭去報館職務的信,正在這時候,主筆回來了,和他同來的還有亂七八糟的一群興高采烈的、熱心幫忙的朋友。於是又發生了一場鬥毆和殘殺,那種騷亂的情況,簡直非筆墨所能形容。人們被槍擊、刀刺、砍斷肢體、炸得血肉橫飛、摔到窗戶外面去。一陣短促的風暴般的陰沉的咒駡,夾雜着混亂和狂熱的臨陣舞蹈,朦朧地發出閃光,隨後就鴉雀無聲了。5分鐘之內就平靜了下來,衹剩下血淋淋的主筆和我坐在那裏,察看着四周的地板上到處鋪滿了的這一場廝殺的一塌糊塗的戰跡。
他說:“你慢慢習慣了,就會喜歡這個地方。”
我說:“我可不得不請您原諒;我想我也許再過些時候,寫出稿子來就能合您的意;我衹要經過一番練習,學會了這兒的筆調,我相信我是能胜任的。可是說老實話,那種措詞的勁頭實在有些欠妥,寫起文章來難免引起風波、被人打攪。這您自己也明白。文章寫得有力量,當然是能夠鼓舞大傢的精神,這是不成問題的,可是我究竟不願意像您這個報紙這樣,引起人傢這麽註意。像今天這樣,老是有人打攪,我就不能安心寫文章。這個職務我是十分喜歡的,可是我不願意留在這兒招待您那些客人。我所得的經驗是新奇的,確實不錯,而且還可以算是別有一番風味,可是今天的事情還是有點不大公道。有一位先生從窗戶外面嚮您開槍,結果倒把我打傷了;一顆炸彈從火爐煙筒裏丟進來,本來是給您送禮的,結果可叫爐子的門順着我的喉嚨管溜下去了;一個朋友進來和您彼此問候,結果把我打了個滿身槍眼,弄得我的皮包不住身子;您出去吃飯,瓊斯就來拿皮鞭子揍了我一頓,吉爾斯配把我摔到窗戶外面去,湯普生把我的衣服全都撕掉了,還有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把我的頭皮剝掉了,他簡直幹得自由自在,就像個老朋友似的;還不到五分鐘的工夫,這一帶地方所有的壞蛋都塗着鬼臉來了,他們都要拿戰斧把我嚇得五魂出竅。整個兒說,像今天所經過的這麽一場熱鬧,我可是一輩子沒有遇到過。不行;我喜歡您,我也喜歡您對客人解釋問題那種不動聲色的作風,可是您要知道,我簡直不習慣這些。南方人的心太容易被感情衝動;南方人款待客人太豪爽了。今天我寫的那幾段話,寫得毫無生氣,經您大筆一揮,把田納西新聞筆調的強烈勁勢灌註到裏面,又不免惹出一窠馬蜂來。那一群亂七八糟的編輯們又要到這兒來——他們還會餓着肚子來,要殺一個人當早餐吃哩。我不得不嚮您告辭了。叫我來參加這場熱鬧,我衹好敬謝不敏。我到南方來,為的是休養身體,現在我要回去,還是為了同一目的,而且是說走就走。田納西新聞界的作風太使我興奮了。”
我說完這些話之後,我們彼此便歉然地分手了,我就搬到醫院去,在病房裏住下來。
二十七歲那年,我正給舊金山的一個礦業經濟人打工,把證券交易所的門檻摸得清清楚楚。我是衹身混世界,除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身清白,就再也沒什麽可依靠的了;不過,這反倒讓我腳踏實地,不做那沒影兒的發財夢,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每到星期六下午股市收了盤,時間就全都是我自己的了,我喜歡弄條小船到海灣裏去消磨這些時光。有一天我駛得遠了點兒,漂到了茫茫大海上。正當夜幕降臨,眼看就要沒了盼頭的時候,一艘開往倫敦的雙桅帆船搭救了我。漫漫的旅途風狂雨暴,他們讓我以工代票,幹普通水手的活兒。到倫敦上岸的時候,我鶉衣百結,兜裏衹剩了一塊錢。連吃帶住,我用這一塊錢頂了二十四個小時。再往後的二十四個小時裏,我就饑腸轆轆,無處棲身了。
第二天上午大約十點鐘光景,我破衣爛衫,餓着肚子正沿波特蘭大道往前蹭。這時候,一個保姆領着孩子路過,那孩子把手上剛咬了一口的大個兒甜梨扔進了下水道。不用說,我停了下來,滿含欲望的眼光罩住了那個髒兮兮的寶物兒。我口水直淌,肚子裏都伸出手來,全心全意地乞求這個寶貝兒。可是,衹要我剛一動彈,想去揀梨,總有哪一雙過路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我自然又站得直直的,沒事人一樣,好像從來就沒在那個爛梨身上打過主意。這出戲演了一回又一回,我就是得不着那個梨。我受盡煎熬t正打算放開膽量、撕破臉皮去抓梨的時候,我身後的一扇窗子打開了,一位先生從裏面發話:
“請到這兒來。”
一個衣着華麗的僕人把我接了進去,領到一個豪華房間,裏頭坐着兩位上了歲數的紳士。他們打發走僕人,讓我坐下。他們剛剛吃了早餐,看着那些殘羹剩飯,我簡直透不過氣來。有這些吃的東西在場,我無論如何也集中不了精力,可是人傢沒請我品嚐,我也衹好盡力忍着。
這裏剛剛發生過的事,我是過了好多天以後纔明白的,不過現在我就馬上說給你聽。這對老兄弟為一件事已經有兩天爭得不可開交了,最後他們同意打個賭來分出高低——無論什麽事英國人靠打賭都能一了百了。
你也許記得,英格蘭銀行曾經發行過兩張一百萬英鎊的大鈔,用於和某國公對公交易之類的特殊目的。不知怎麽搞的,這兩張大鈔衹有一張用過後註銷了;另一張則一直躺在英格蘭銀行的金庫裏睡大覺。且說這兩兄弟聊着聊着,忽發奇想:假如一位有頭腦、特誠實的外地人落難倫敦,他舉目無親,除了一張百萬英鎊的大鈔以外一無所有,而且他還沒法證明這張大鈔就是他的——這樣的一個人會有怎樣的命運呢?大哥說這人會餓死;弟弟說餓不死。大哥說,別說去銀行了,無論去哪兒這人也花不掉那張大鈔,因為他會當場被抓住。兄弟兩個就這樣爭執不下,後來弟弟說他願出兩萬鎊打賭,這人靠百萬英鎊大鈔無論如何也能活三十天,而且進不了監獄。大哥同意打賭,弟弟就到英格蘭銀行把大鈔買了回來。你看,英國男子漢就是這樣,魄力十足。然後,他口述一信,叫一個文書用漂亮的楷體字謄清;然後,兩兄弟在窗前坐了整整一天,巴望來一個能消受大鈔的合適人選。
他們檢閱着一張張經過窗前的臉。有的雖然老實,卻不夠聰明;有的夠聰明,卻不夠老實;還有不少又聰明又老實的,可人窮得不徹底;等到個赤貧的。又不是外地人——總是不能盡如人意。就在這時,我來了;他們倆認定我具備所有條件,於是一致選定了我;可我呢,正等着知道叫我進來到底要幹什麽。他們開始問一些有關我個人的問題,很快就弄清楚了我的來竜去脈。最後,他們告訴我,我正合他們的心意。我說,我打心眼裏高興,可不知道這心意到底是什麽意思。這時,倆人當中的一位交給我一個信封,說打開一看便知。我正要打開,可他又不讓;要我帶到住處去仔仔細細地看,不要草率從事,也不用慌慌張張。我滿腹狐疑,想把話頭再往外引一引,可是他們不幹。我衹好揣着一肚子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感覺往外走,他們明擺着是自己逗樂,拿我耍着玩;不過,我還是得順着他們,這時的處境容不得我對這些闊佬大亨耍脾氣。
本來,我能把那個梨揀起來,明目張膽地吃進肚子去了,可現在那個梨已經無影無蹤;就因為那倒黴的差事,把我的梨弄丟了。想到這裏,我對那兩個人就氣不打一處來。走到看不見那所房子的地方,我打開信封一看,裏邊裝的是錢哪!說真的,這時我對他們可是另眼相看嘍!我急不可待地把信和錢往馬甲兜裏一塞,撒腿就朝最近的小吃店跑。好,這一頓猛吃呀!最後,肚子實在塞不下東西去了,我掏出那張鈔票來展開,衹掃了一眼,我就差點昏倒。五百萬美元!乖乖,我懵了。
我盯着那張大鈔頭暈眼花,想必足足過了一分鐘纔清醒過來。這時候,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小吃店老闆。他的目光粘在大鈔上,像五雷轟頂一般。他正在全心全意地禱告上帝,看來手腳都不能動彈了。我一下子計上心來,做了這時按人之常情應該做的事。我把那張大鈔遞到他眼前,小心翼翼地說:
“請找錢吧。”
他恢復了常態,連連道歉說他找不開這張大票,不論我怎麽說他也不接。他心裏想看,一個勁地打量那張大票;好像怎麽看也飽不了眼福,可就是戰戰兢兢地不敢碰它,就好像凡夫俗子一接那票子上的仙氣就會折了壽。我說:
“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可這事還得辦哪。請您找錢吧,我沒帶別的票子。”
他卻說沒關係,這點小錢兒何足挂齒,日後再說吧。我說,我一時半會兒不會再到這兒來了;可他說那也不要緊,他可以等着,而且,我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想點什麽就點什麽,這賬呢,想什麽時候結就什麽時候結。他說,我衹不過因為好逗個樂於,願意打扮成這樣來跟老百姓開個玩笑,他總不至於因此就信不過像我這麽有錢的先生吧。這時候又進來了一位顧客,小吃店老闆示意我收起那張巨無霸,然後作揖打恭地一直把我送了出來。我徑直奔那所宅子去找兩兄弟,讓他們在把我抓起來之前糾正這個錯誤。儘管這不是我的錯,可我還是提心吊膽——說實在的,簡直是膽戰心驚。我見人見得多了,我明白,要是他們發現把一百萬鎊的大鈔錯當一鎊給了一個流浪漢,他們决不會怪自己眼神不好,非把那個流浪漢駡個狗血噴頭。快走到那宅子的時候,我看到一切如常,斷定還沒有人發覺這錯票的事,也就不那麽緊張了。我摁了門鈴。原先那個僕人又出來了。我求見那兩位先生。
“他們走了。”他用這類人那種不可一世的冷冰冰的口氣說。
“走了?去哪兒了?”
“出遠門了。”
“可——上哪兒啦?”
“我想是去歐洲大陸了吧。”
“歐洲大陸?”
“沒錯,先生。”
“怎麽走的——走的是哪條路呀?”
“我說不上,先生。”
“什麽時候回來呢?”
“他們說,得一個月吧。”
“一個月!唉,這可糟了!幫忙想想辦法,看怎麽能給他們傳個話。這事要緊着哪。”
一實在辦不到。他們上哪兒了我一無所知,先生。”
“那,我一定要見這傢的其他人。”
“其他人也走了;出國好幾個月了——我想,是去埃及和印度了吧。”
“夥計,出了件大錯特錯的事。他們不到天黑就會轉回來。請你告訴他們我來過,不把這事全辦妥,我還會接着來,他們用不着擔心。”
“衹要他們回來我就轉告,不過,我想他們不會回來。他們說過,不出一個鐘頭你就會來打聽,我呢,一定要告訴你什麽事都沒出;等時候一到,他們自然會在這兒候着你。”
我衹好打住,走開了。搞的什麽鬼!我真是摸不着頭腦。“等時候一到”他們會在這兒。這是什麽意思?哦,沒準那封信上說了。我把剛纔忘了的那封信抽出來一看,信上是這樣說的:
看面相可知,你是個又聰明、又誠實的人。我們猜,你很窮,是個外地人。你會在信封裏找到一筆錢。這筆錢藉你用三十天,不計利息。期滿時來此宅通報。我們在你身上打了一個賭。假如我贏了,你可以在我的職權範圍內隨意擇一職位——也就是說,你能證明自己熟悉和胜任的任何職位均可。
沒落款,沒地址,也沒有日期。
好嘛,這真是一團亂麻!現在你當然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可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謎洞對我來說深不可測、漆黑一團。這出把戲我全然不曉,也不知道對我是福還是禍。我來到一個公園坐下來,想理清頭緒,看看我怎麽辦纔好。
我經過一個小時的推理,得出了如下結論。
那兩個人也許對我是好意,也許是歹意;無從推斷——這且不去管它。他們是玩把戲,搞陰謀,做實驗,還是搞其他勾當,無從推斷——且不去管它。他們拿我打了一個賭;賭什麽無從推斷——也不去管它。這些確定不了的部分清理完畢,其他的事就看得見、摸得着、實實在在,可以歸為確定無疑之類了。假如我要求英格蘭銀行把這鈔票存入那人名下,銀行會照辦的,因為雖然我不知道他是誰,銀行卻會知道;不過銀行會盤問鈔票怎麽會到了我手裏。說真話,他們自然會送我去收容所;說假話,他們就會送我去拘留所。假如我拿這鈔票隨便到哪兒換錢,或者是靠它去借錢,後果也是一樣。無論願不願意,我衹能背着這個大包袱走來走去,直到那兩個人回來。雖然這東西對我毫無用處,形同糞土,可是我卻要一邊乞討度日,一邊照管它,看護它。就算我想把它給人,也出不了手,因為不管是老實的良民還是剪徑的大盜,無論如何都不會收,連碰都不會碰一下。那兩兄弟可以高枕無憂了。就算我把他們的鈔票丟了,燒了,他們依然平安無事,因為他們能挂失,銀行照樣讓他們分文不缺;與此同時,我倒要受一個月的罪,沒薪水,也不分紅——除非我能幫着贏了那個賭,謀到那個許給我的職位。我當然願得到這職位,這種人賞下來的無論什麽職位都值得一幹。
我對那份美差浮想聯翩,期望值也開始上升。不用說,薪水决不是個小數目。過一個月就要開始上班,從此我就會萬事如意了。轉眼間,我的自我感覺好極了。這時,我又在大街上逛了起來。看到一傢服裝店,一股熱望涌上我的心頭:甩掉這身破衣裳,給自己換一身體面的行頭。我能買得起嗎?不行;除了那一百萬英鎊,我在這世上一無所有。於是,我剋製住自己,從服裝店前走了過去。可是,不一會兒我又轉了回來。那把我折磨得好苦。我在服裝店前面來來回回走了足有六趟,以男子漢的氣概奮勇抗爭着。終於,我投降了;我衹有投降。我問他們手頭有沒有顧客試過的不合身的衣服。我問的夥計沒搭理我,衹是朝另一個點點頭。我嚮他點頭示意的夥計走過去,那一個也不說話,又朝第三個人點點頭,我朝第三個走過去,他說:
“這就來。”
我等着。他忙完了手頭的事,把我帶到後面的一個房間,在一摞退貨當中翻了一通,給我挑出一套最寒酸的來。我換上了這套衣服。這衣服不合身,毫無魅力可言,可它總是新的,而我正急着要衣服穿呢;沒什麽可挑剔的,我遲遲疑疑地說:
“要是你們能等兩天再結賬。就幫了我的忙了。現在我一點零錢都沒帶。”
那店員端出一副刻薄至極的嘴臉說:
“哦,您沒帶零錢?說真的,我想您也沒帶。我以為像您這樣的先生光會帶大票子呢。”
我火了,說:
“朋友,對外地來的,你們不能總拿衣帽取人哪。這套衣服我買得起,就是不願讓你們找不開一張大票,添麻煩。”
他稍稍收斂了一點,可那種口氣還是暴露無遺。他說:
“我可沒成心出口傷人,不過,您要是出難題的話,我告訴您,您一張口就咬定我們找不開您帶的什麽票子,這可是多管閑事。正相反,我們找得開。”
我把那張鈔票遞給他,說:
“哦,那好;對不起了。”
他笑着接了過去,這是那種無處不在的笑容,笑裏有皺,笑裏帶褶,一圈兒一圈兒的,就像往水池子裏面扔了一塊磚頭;可是,衹瞟了一眼鈔票,他的笑容就凝固了,臉色大變,就像你在維蘇威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看到的起起伏伏、像蟲子爬似的凝固熔岩。我從來沒見過誰的笑臉定格成如此這般的永恆狀態。這傢夥站在那兒捏着鈔票,用這副架勢定定地瞅。老闆過來看到底出了什麽事,他神采奕奕地發問:
“哎,怎麽啦?有什麽問題?想要點什麽?”
我說:“什麽問題也沒有。我正等着找錢哪。”
“快點,快點;找給他錢,托德;找給他錢。”
托德反唇相譏:“找給他錢!說得輕巧,先生,自個兒看看吧,您哪。”
那老闆看了一眼,低低地吹了一聲動聽的口哨,一頭紮進那摞退貨的衣服裏亂翻起來。一邊翻,一邊不停嘮叨,好像是自言自語:
“把一套拿不出手的衣服賣給一位非同尋常的百萬富翁!托德這個傻瓜!——生就的傻瓜。老是這個樣子。把一個個百萬富翁都氣走了,就因為他分不清誰是百萬富翁,誰是流浪漢,從來就沒分清過。啊,我找的就是這件。先生,請把這些東西脫了,都扔到火裏頭去。您賞我一個臉,穿上這件襯衫和這身套裝;合適,太合適了——簡潔、考究、莊重,完全是王公貴族的氣派;這是給一位外國親王定做的——先生可能認識,就是尊敬的哈利法剋斯·赫斯龐達爾殿下;他把這套衣眼放在這兒,又做了一套喪眼,因為他母親快不行了——可後來又沒有死。不過這沒關係;事情哪能老按咱們——這個,老按他們——嘿!褲子正好,正合您的身,先生;再試試馬甲;啊哈,也合適!再穿上外衣——上帝!看看,喏!絶了——真是絶了!我幹了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麽漂亮的衣服哪!”
我表示滿意。
“您聖明,先生,聖明;我敢說,這套衣裳還能先頂一陣兒。不過,您等着,瞧我們按您自個兒的尺碼給您做衣裳。快,托德,拿本子和筆;我說你記。褲長三十二英寸——”如此等等。還沒等我插一句嘴,他已經量完了,正在吩咐做晚禮服、晨禮服、襯衫以及各色各樣的衣服。我插了一個空子說:
“親愛的先生,我不能定做這些衣服,除非您能不定結賬的日子,要不然就得給我換開這張鈔票。”
“不定日子!這不像話,先生,不像話。是永遠——這纔像話呢,先生。托德,趕緊把這些衣眼做出來,一刻也別耽擱,送到這位先生的府上去。讓那些個不要緊的顧客等着。把這位先生的地址記下來,再——”
“我就要搬傢了。我什麽時候來再留新地址。”
“您聖明,先生,您聖明。稍等——我送送您,先生。好——您走好,先生,您走好。”
喏,往後的事你心裏明白了吧?我順其自然,想買什麽就買什麽,買完了,吆喝一聲“找錢!”不出一個星期,我把所需的各色安享尊榮的行頭統統置辦齊備,在漢諾威廣場一傢價格不菲的旅館安頓下來。我在那兒用晚餐,可早晨還是到哈裏斯傢的小吃店去吃個便飯,我就是在那兒靠一百萬英鎊的鈔票吃的頭一頓飯。是我成全了哈裏斯。消息傳開了,說馬甲口袋裏揣着百萬大鈔的古怪老外是這兒的財神爺。這就夠了。這原本是一傢窮得叮當響、苦巴苦結勉強糊口的小吃店,現在名聲大振、顧客盈門了。哈裏斯感激不盡,非要借錢給我,還不許我推辭;於是,我雖然一貧如洗,囊中卻並不羞澀,日子過得又闊氣,又排場。我心裏也在打鼓,想着說不定哪天就會露餡,可是,事已至此也衹有一往無前了。你看,這本來純粹是件胡闹的事,可有了這種危機感,竟顯出幾分嚴肅、幾分傷感和幾分悲哀來。夜幕降臨後,這悲哀總是在黑暗中走上前來警告我,威脅我;讓我唉聲嘆氣,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然而,一到喜氣洋洋的白天,這些悲劇因素就煙消雲散,無影無蹤了。我飄飄然,樂得暈頭轉嚮,像喝醉了酒一樣。
說來也不足為奇;我已經成了這個世界大都會的顯赫人物,我的思想何止是一星半點,簡直是徹頭徹尾地改造了。不管你翻開哪份報紙,無論是英格蘭的,蘇格蘭的,還是愛爾蘭的,你總會看到一兩條有關“身藏百萬英鎊者”及其最新言行的消息。剛開始的時候,這些有關我的消息放在雜談欄的尾巴上;接着我的位置就超過了各位爵士,後來蓋過了二等男爵,再往後又凌駕於男爵之上了,如此這般,我的位置越升越高,名氣也越來越響,直到無法再高的地方纔停了下來。這時候,我已經居於皇室之下和衆公爵之上;雖然比不上全英大主教,但足可俯瞰除他以外的一切神職人員。切記,直到這時,我還算不上有聲望;衹能說是有了名氣。就在這時,突起——就像封侯拜將一般——剎那間,我那過眼煙雲似的名氣化作了天長地久的金子般的聲望:《笨拙》畫刊登了我的漫畫!是啊,如今我已經功成名就,站穩腳跟了。也許還有人調侃,可都透着尊重,既沒出格,也不粗魯;也許還有人發笑,卻沒有人嘲笑了。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笨拙》把我畫得衣服都開了綫,正跟一個倫敦塔的衛兵討價還價。喏,你可以想見一個嚮來默默無聞的小夥子,突然間,他的每一句隻言片語都會到處傳揚;隨便走到哪裏,都能聽見人們相互轉告:“那個走路的,就是他!”吃早飯一直有人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在包廂一露面,成百上千的望遠鏡都齊刷刷地瞄了過去。嘿,我一天到晚出盡了風頭——也可以說是獨領風騷吧。
你看,我還留着那套破衣服呢,時不時地穿出去,為的是品味一下從前那種樂趣:先買點兒小東西,接着受一肚子氣,最後用那張百萬大鈔把勢力眼斃掉。可是,我的這種樂趣維持不下去了。畫刊上把我的那套行頭弄得盡人皆知,衹要我穿着它一上街,就有一大群人跟在屁股後面;我剛想買東西,還沒來得及拽出那張百萬大鈔,老闆就已經要把整個鋪子都賒給我了。
出了名以後的大約十天左右,我去拜會美國公使,想為祖國效一點兒犬馬之勞。他用對我這種身份的人恰如其分的熱情接待了我,批評我為祖國效力柵柵來遲。公使說當天晚上他正要宴客,剛好有一位嘉賓因病缺席,我衹有補這位嘉賓的缺,才能獲得公使的原諒。我應允之後,就和公使聊天。一說起來,原來他和我爸爸從小同學,後來又在耶魯大學同窗就讀;一直到我爸爸去世,他倆都是貼心朋友。因此,他吩咐我衹要得閑,就來他府上走動走動;我當然願意啦。
說真的,豈止願意,我簡直就是高興。因為假如將來有個三長兩短的,他也許能救我,讓我免受滅頂之災;他究竟怎麽救我我不知道,不過他也許能想出辦法來。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已經不能冒險把自己的底細嚮他和盤托出;要是在這段倫敦奇遇一開場時就碰上他,我會馬上說清楚。不行,現在我不敢說;我陷得太深了,深到不敢對剛結識的朋友說真話;不過,依我自己看來,也還沒有深到完全沒頂的地步。你知道,這是因為我小心不讓全部外債超過我的支付能力——也就是說,不超過我的那份薪水。我當然不知道那份薪水到底有多少,不過有一點我有把握、也可以想見:假如我幫忙把這個賭打贏了,我就能在那位大亨的職權範圍裏任意選擇一個職位,衹要我幹得了就行——我當然幹得了啦;這一點我根本不懷疑。說到他們打的那個賭,我纔不操心呢;我想必運氣不錯。至於薪水,我想年薪總會有六百到一千英鎊;即使第一年衹拿六百英鎊,以後每過一年就要加薪,到我的能力得到證實的時候,薪水總能加到一千英鎊了吧。儘管誰都想藉給我錢,我卻找出各種各樣的藉口婉言謝絶了一大部分;這樣我欠的債衹有藉來的三百英鎊現款,再加上拖欠的三百英鎊生活費和賒的東西。我相信,衹要我依舊小心節儉,靠我下一年度的薪水就能補上這一個這剩餘日子的虧空,何況我真是格外小心,從不大手大腳。衹等這個月到頭,我的老闆回來,就萬事大吉了;那時,我就可以馬上用頭兩年的薪水分頭嚮各位債主還賬,也就能立即開始工作了。
當天的宴會妙不可言,席上一共有十四個人。紹勒迪希公爵和公爵夫人以及他們的女兒安妮—格蕾絲—愛蓮諾—賽來斯特—還有一串什麽什麽—德—波鴻女士,紐格特伯爵和伯爵夫人,契普賽德子爵,布拉瑟斯凱特爵士和夫人,幾對沒有頭銜的夫婦,公使以及他的夫人和女兒,還有公使女兒的朋友、二十二歲的英國姑娘波蒂婭·朗姆。沒出兩分鐘,我就愛上了她,她也愛上了我——這一點我不戴眼鏡也看得出來。另外還有一位美國客人——我這故事講得有點兒超前了。這些人正在客廳裏等着,一邊吊胃口,一邊冷眼旁觀後到的客人。這時僕人來報:
“勞埃德·赫斯廷斯先生到。”
老一套的寒暄過後,赫斯廷斯瞧見了我,誠心誠意地伸出手,徑直朝我走了過來;手還沒握上,他忽然停了下來,不好意思地說:
“對不起,先生,我還以為咱們認識呢。”
“怎麽,您當然認識我啦,老朋友。”
“不。難道您就是——是——”
“腰纏萬貫的怪物嗎?對,就是我。你別害怕喊我的外號,我聽慣了。”
“嗨嗨嗨,這可真沒想到。有幾次我看到你的名字和這個外號放在一塊,我從來沒想過他們說的那個亨利·亞當斯會是你。怎麽?剛剛半年以前,你還在舊金山給布萊剋·霍普金斯打工,為了掙點加班費經常開夜車,幫我整理核查古爾德和加利礦業公司的招股文件和統計數字呢。真沒想到你會到了倫敦,成了百萬富翁、當了名人了!好嘛,這可真是把天方夜譚重演了一遍。夥計,我一下還轉不過彎子來,沒弄明白;容我點時間來理理腦袋裏頭這一團亂麻。”
“可是明擺着,你比我混得也不賴呀。我自己也弄不明白。”
“好傢夥,這真是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是吧?哎,咱倆上礦工飯館纔不過是三個月以前的事呢——”
“不對,是上快活林。”
“沒錯,是快活林;是過半夜兩點鐘去的,咱們趕那些增資文件用了六個鐘頭,然後到那兒去啃了塊肉骨頭,喝了杯咖啡,那時我想勸你跟我一起來倫敦,還主動要替你去請長假,外帶為你出全部路費,衹要那筆生意做成了,再給你好處;可是你不聽我的,說我成不了,說你的工作斷不得,一斷,再回去的時候就接不上茬了。可是如今你卻到這兒來了。稀奇稀奇!你是怎麽來的,你這種不可思議的地位到底是怎麽得來的呢?”
“啊,純係偶然。說來可就話長了——怎麽說來着?簡直是一篇傳奇。我會原原本本告訴你,不過現在不行。”
“什麽時候?”
“這個月底。”
“那還得半個月呢。對一個好奇的人來說,這胃口吊得可太過分了。就一個星期吧。”
“不行。慢慢你就知道到底是為什麽了。接着說,你的生意怎麽樣了?”
他的精神頭馬上煙消雲散,嘆了一口氣說:
“你說得可真準,亨利,說得真準。我要不來纔好呢。我不想提這件事。”
“你不講可不行。今天咱們走的時候,你一定要跟我走,到我那兒去呆一夜,把事情都講給我聽。”
“啊,讓我說?你這話當真?”
“不錯,我要從頭到尾地聽,一個字也別落下。”
“太謝謝你啦!我在這兒混到這個地步,不成想又碰到有人用言辭、用眼神關心我、關心我的事了——上帝!就為這個,你該受我一拜!”
他用力握住我的手,精神振作起來,此後就心境坦然。高高興興地準備參加那場還沒開始的宴會了。不成,又出病了——在荒唐、可恨的英國體製下,這種問題總要發生——座次問題解决不了,飯就開不成。英國人出外赴宴的時候,總是先吃了飯再去,因為他們知道風險何在;可是並沒有人告誡外來的客人,這些外來客就衹有自討苦吃了。當然,這一次沒人吃苦,因為大傢都赴過宴,除了赫斯廷斯以外都是老手,而赫斯廷斯自己在接到邀請時也聽公使說過:為了尊重英國人的習慣,他根本就沒有備正餐。每個人都輓着一位女士,魚貫進入餐廳,因為通常都是這麽幹的;然而,爭議就此開始了。紹勒迪希公爵想出人頭地,要坐首席,他說他的地位高過公使,因為公使衹是一個國傢、而不是一個王朝的代表;可是我堅持自己的權利,不肯讓步。在雜談欄裏,我的位置高過皇室成員以外的所有公爵,據此我要求坐那個位子。我們各顯神通爭執了一番,解决不了問題;最後他不明智地想炫耀自己的出身和先人,我算清他的王牌是徵服者威廉,就拿亞當來對付他,說我是亞當的直係後代,有姓為證;而他衹不過是旁支,不光有姓為證,還能從他並非悠久的諾曼人血統看得出來;於是我們大傢又魚貫回到客廳,在那兒站着吃——端着沙丁魚碟子和草莓,自己湊對,就這樣站着吃。在這裏座次問題沒有那麽嚴重;兩位地位最高的客人擲硬幣猜先,贏的先吃草莓,輸的得那枚硬幣。地位次之的兩個接着猜,然後又是以下兩位,依此類推。用完小吃以後,搬過桌子來打牌,我們打剋利比,一把六便士的彩。英國人從來不為玩而玩。假如不贏點什麽、輸點什麽——至於輸贏什麽倒無所謂——他們决不玩。
我們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當然說的是我們——朗姆小姐和我。我讓她鬧得魂不守捨,衹要手裏的牌超過兩順,我就數不清楚了,自己的分已經到了頂也看不出來,又接着從旁邊的一排插起,這樣打下去本來是把把必輸,幸好那姑娘彼此彼此,和我的情況一模一樣,你明白嗎?於是我們兩個人的得分總是到不了頂,分不出個輸贏來,倆人都不在乎、也不想想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們衹覺得彼此都很快活,其餘的我們統統不聞不問,也不願意讓人攪了興頭。於是我告訴她——我真那樣做了——告訴她我愛她;她呢——嘿,她鱢得連頭髮根都紅了,不過她喜歡着呢;她是說了,她喜歡。啊,我何曾經歷過如此美妙的夜晚!每打完一把,我算分的時候,總要添油加醋,要是她算分,也心照不宣地和我一樣數牌。喏,就算我說“跟兩張牌”這句話,也得加上一句“哇,你真好看!”她呢,一邊說“十五得兩分,十五得四分,十五得六分,還有一對得八分,八分就算十六分,”一邊問:“你算算對不對?”——她的眼睛在睫毛後頭瞟着我,你是不知道:那麽溫柔,那麽可愛。哎呀,真是太妙了!
不過,我對她可是襟懷坦白,光明正大。我告訴她,我連一個小錢都沒有,就有一張她聽說過的、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百萬大鈔,而且,那張大鈔還不是我的,這讓她非常好奇;我就悄悄地把前因後果統統給她說了一遍,把她笑了個半死。我搞不清楚她到底笑的是什麽,反正她就是一個勁兒地咯咯咯直笑;隔半分鐘,就有什麽新的情節讓她覺得可樂,於是我衹好住嘴,給她平靜下來的機會。嘿,她都快把自己笑傻了——她真是這樣;我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笑的。我是說從來沒見過一個痛苦的故事——一個人的煩惱、焦急和擔心——竟然製造出這樣的效果。看到她在沒什麽高興事的時候居然還能這麽高興,我對她的愛就愈發不可收拾了;你瞧,按那時的情況來看,也許我馬上就用得着這麽一位太太哪。當然我也告訴她,我們還得等兩年,等到我用自己的薪水補上虧空的時候;不過她倒不在乎這些,衹盼着我能在開支問題上盡量當心,別讓我們第三年的花銷有哪怕是一星半點的風險。接着,她開始有點擔心了,她想知道我有沒有搞錯,把頭一年起薪估計過高,高出我實得的數目。這話言之有理,讓我把原來十足的自信略減了半成;同時,也啓發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我就直說了:
“我親愛的波蒂娜,到了我和兩位老先生見面的那一天,你願跟我一起去嗎?”
她略微有點遲疑,不過還是說:
“衹要我去能讓你踏實一點,我願、願意。可是——你覺得這樣合適嗎?”
“我也不知道合不合適——我也擔心這不大合適。不過,你知道,你去不去關係可大着呢,所——”
“那就別管合不合適,我去就是了,”她用一種可愛的巾幗豪傑的口吻說。“啊,一想到能幫你點兒忙,我太高興了!”
“親愛的,怎麽是幫點兒忙?嘿,這事全靠你了。你這麽漂亮,這麽可愛,這麽迷人,有你和我一起去,我準能把薪水提得高高的,讓那兩個好好老先生傾了傢,蕩了産,還心甘情願。”
哦!你是沒見到她當時的樣子:滿臉春色,眼睛幸福得閃閃發亮!
“討厭鬼,光會說好聽的!你連半句實話都沒有,別管怎麽樣,我還是跟你一起去。也許這能給你個教訓:別指望你怎麽看人,人傢就怎麽看你。”
我心中的疑雲一掃而空了嗎?我重又信心十足了嗎?你可以根據這件事來判斷:我當時就私下把頭一年的薪水提高到一千二百英鎊。不過我沒告訴他:我要留着這件事給她一個驚喜。
回傢時我一路上像踩着棉花一樣,赫斯廷斯說的話,一句都沒鑽進我耳朵裏頭去。直到赫斯廷斯跟着進了我的客廳,對應有盡有、豪華舒適的陳設贊不絶口的時候,我纔清醒過來。
“讓我在這兒站會兒,飽飽眼福。好傢夥!這是宮殿呀——就是宮殿!想要什麽,就有什麽,暖融融的炭火,連晚餐都備好了。亨利,這不光讓我明白了你到底有多闊;還讓我徹頭徹尾地明白了我自個兒到底有多窮——窮極了,慘透了,廢物,沒出路,沒盼頭了!”
天殺的!這一說讓我打了個寒噤。他的話讓我如夢初醒,我認識到自己是站在半寸厚的地殼上,下面就是火山口。我本來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也就是說,我沒容自己抽出時間來鬧個明白;可是如今——乖乖!欠了一屁股債,一文不名,把一個姑娘的吉兇禍福攥在手心裏,我自己卻還前途未卜,衹有一份也許是畫餅充饑的薪水——唉,也許根本——就兌不了現!唉唉唉!我算是毀了,沒有希望,沒救了!
“亨利,你每天的收入衹要漫不經心地散那麽一星半點的,就可以——”
“哼,我每天的收入!來,喝了這杯熱酒,打起精神頭來。咱們幹一杯吧!啊,不行——你還餓着哪;坐下,來——”
“我沒覺得餓,餓過勁了。這些天我一直吃不下;不過,我一定陪你喝個夠,喝到趴下為止。幹!”
“一人一杯,我奉陪!準備好了?一起幹!勞埃德,我一邊兌酒,你一邊講講你那點事。”
“講一講?怎麽,再說一回?”
“再說?這是什麽意思?”
“嗨,我是說,你想從頭到尾再聽一遍?”
“我想再聽一遍?這可把我鬧迷糊了。等等,你別再灌這黃湯了。你不能再喝了。”
“嗨嗨,亨利,你嚇着我了。到這兒來的路上我不是把什麽都對你說了嗎?”
“你?’,
“是啊,我。”
“我要是聽見了一個字,我就不得好死。”
“亨利,這事可嚴重了。別折騰我了。剛纔在公使那裏你到底搞什麽鬼來着?”
這時我纔恍然大悟,我敢做敢當,也就實話實說了。
“我把世界上最可愛的姑娘俘虜了!”
於是他衝了過來跟我握手,握呀,握呀,握得手都疼了;我們走了三英裏路,他講了一路故事,這故事我一句也沒聽見:這件事他不怪我了。接着,這個不急不躁的老好人坐下來,又把故事從頭講起。長話短說,他的經歷大致如下:他來到英國時,本來以為遍地都是機會;他做了古爾德和加利礦業公司招股的代理,為勘探商出售開採權,超出一百萬的部分全部歸他。他竭盡全力,用上了全部關係,試遍了一切光明正大的手段,差不多花光了所有的錢,可是,沒找到一個資本傢願聽他的遊說,而他的代理權這個月底就要到期了,他算是完了。說到這裏,他跳起來大聲嚷嚷着:
“亨利,你能救我!你能救我,這世界上能救我的衹有你了。你願意拉我一把嗎?你拉不拉?”
“告訴我能幫你幹什麽。照直說,夥計。”
“給我一百萬,外加回傢的路費,換我的‘代理權’!別,你可別拒絶!”
我有苦說不出。一句話已經到了嘴邊:“勞埃德,我自己也是個要飯的——連一個小錢也沒有,還欠着債。”可是,這時我腦子裏電光石火般閃出一個念頭來,我咬緊牙關,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冷靜得像一個資本傢。我用生意人沉着鎮定的口氣說:
“勞埃德,我拉你一把——”
“那我就已經有救了!上帝永遠保佑你!有朝一日——”
“勞埃德,讓我說完。我要拉你一把,可不是那樣拉;你吃了這麽多苦,冒了這麽多風險,那樣辦對你來說不公平。我用不着買礦山;在倫敦這樣的商務中心,我用不着那樣做也能賺錢;過去、現在我都不幹這樣的生意;不過我有一個辦法。我對那座礦山的事情自然了如指掌;我知道那座礦山很有價值,為了它,誰讓我賭咒發誓都成。你可以隨意用我的名義去推銷,在兩三個星期裏頭就能賣得三百萬現款,我們來對半分好了。”
你不知道,當時要不是我下了個絆,再把他綁起來的話,他定會在那陣狂喜中把我的傢具都踩成劈柴,把罎罎罐罐全都打個稀巴爛。
後來,他說:
“我可以用你的名義!你的名義——那還了得!嘿,這些倫敦闊佬準會成群結隊地往這兒趕,為了認購股份非打起來不可!我賺了,我發了,今生今世我永遠忘不了你!”
沒過二十四小時,倫敦城就開了鍋!我每天不幹別的事,衹是坐在屋裏對來打聽的人說:
“沒錯,是我對他說的,有人問就來找我。我知道這個人,也知道這座礦山。他的人品無可挑剔,那礦山比他要的價值錢多啦。”
與此同時,我每天晚上都在公使府上陪着波蒂婭。礦山的事我對她衹字未提;我留着這事給她一個驚喜。我們談那筆薪水;除了薪水和愛情一切免談;有時談談愛情,有時談談薪水,有時候兩者兼談。啊!那公使夫人和公使千金對我們的體貼無微不至,總是想方設法不讓我們受打擾,衹瞞着公使一個人,讓他毫不疑心——你瞧,她們有多可愛呀!
終於到了那個月的月底,我在倫敦國民銀行的戶頭上已經有了一百萬塊錢,赫斯廷斯的錢數也是一樣。當我穿着自己最體面的衣服,驅車經過波特蘭大道那所宅子時,根據種種跡象判斷,我的那兩個傢夥又回來了;我到公使府上接了我最親愛的人,一邊往回趕,一邊起勁地談論薪水的事。激動外加着急,使她顯得分外妖燒。我說:
“親愛的,憑你現在的模樣,我要的薪水比三千英鎊少一個子兒都是罪過。”
“亨利,亨利,你可別毀了咱們哪!”
“你別怕。把這模樣保持住,瞧我的吧。準保萬事大吉。”
結果,這一路上反倒要我來一個勁地唱高調給她打氣,她卻一個勁地給我潑冷水;她說:
“哎,請你記住,假如咱們要價太高了,也許一點兒薪水都撈不着;那時候咱們可怎麽辦呢,豈不是走投無路,沒有生計了嗎?”
還是那個僕人把我們領了進去,那兩位老先生都在,看見有個尤物跟着我,他們很驚奇,可是我說:
“這算不了什麽,先生們;她是我日後的主心骨和幫手。”
於是我把他們介紹給她,提到他們時,都是直呼其名。他們對此倒是見怪不怪,因為他們知道我一定查過姓名錄。他們讓了座,對我極為客氣,並且熱情地消除波蒂啞的局促感,讓她盡可能放鬆。這時我說:
“先生們,我準備報告了。”
“我們很高興聽你的報告,”我的那位先生說,“這樣我哥哥亞貝爾和我打的賭就能見分曉了。你如果讓我贏了,就可以在我的職權範圍內得到一個職位。你拿來那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了嗎?”
“在這兒,先生,”我把鈔票交給了他。
“我贏了!”他拍着亞貝爾的後背喊了起來。“哥哥,如今你還有什麽可說的?”
“我衹好說,他真活下來了,我輸了兩萬英鎊。我真不敢相信。”
“還有一事稟報,”我說,“這可就說來話長了。我請你們允許我再來一趟,詳詳細細地說說我這一個月的經歷,我保證這值得一聽。還有,瞧瞧這個。”
“什麽,好傢夥!二十萬英鎊的存單。難道這是你的不成?”
“是我的。我在三十天之內活用了閣下那筆小小的貸款,賺了這筆錢。至於這大鈔本身,我衹靠它買過小吃,付賬讓他們找零錢的時候用。”
“嗬,這太了不起了,簡直是匪夷所思,小夥子!”
“沒問題,我全都有根有據。別以為我說的都是天方夜譚。”
然而,這時輪到波蒂婭大吃一驚了。她眼睛睜得大大地說:
“亨利,這真是你的錢嗎?這些天你一直瞞着我?”
“我確實瞞着你呢,親愛的。不過,我想你會原諒我。”
她噘起上嘴唇,說:
“別太肯定哦。你這個淘氣鬼,敢這麽騙我!”
“啊,一會兒就過去了,心肝兒,一會兒就過去了;你明白嗎,就是為了好玩。好了,咱們接着說吧。”
“且慢,且慢!還有,那個職位呢。我得給你那個職位。”我的那位先生說。
“好吧,”我說,“我不勝感激,不過,我真是用不着再找那份差事啦。”
“在我的職權範圍之內,你可以選一個頂好的職位。”
“謝謝,謝謝,我衷心感謝。不過,再好的職位我也不想要啦。”
“亨利,我都替你不好意思了。別辜負了這位好先生的美意,要我替你來表示謝意嗎?”
“當然可以啦,親愛的,衹要你能做得更出色。看你的啦。”
她走到我的那位先生跟前,倚到他懷裏,拿起他的胳膊摟住自己的脖子,對着他的嘴唇照直親了起來。那兩位先生哈哈大笑,我卻不知所措,簡直是傻了。波蒂婭說:
“爸爸,他說在您的職權範圍內沒有他想要的職位,我真傷心,就好像——”
“我的寶貝,他是你爸爸?”
“對,他是我的繼父,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在公使傢裏時你還不知道我的傢世,當時你告訴我,我爸爸和亞貝爾伯伯的花樣讓你多麽煩惱,多麽擔心;現在你明白我當時為什麽笑了吧。”
這樣一來,我自然實話實說,不再鬧着玩了;我直奔主題,說:
“噢,最親愛的先生,我想把剛纔說的話收回來。您確實有個待聘的職位,我想應聘。”
“說說是哪一個職位。”
“女婿。”
“哈,哈,哈!可是你知道,你既然沒幹過這份差事,顯然你也不具備滿足我們約定條件所需的長處,所以——”
“讓我試試——啊,一定讓我試試,我求您了!衹要讓我試三四十年就行,假如——”
“噢,好,好吧;這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要求,帶她走好了。”
你說我們倆高不高興?翻遍了全本的詞典也湊不夠詞來形容啊。一兩天之後,當倫敦人得知我和百萬大鈔一個月裏的奇遇記始末以後,他們是不是興致勃勃大聊了一通呢?正是如此。
我的波蒂姬的爸爸把那張肯幫忙而且好客的大鈔送回英格蘭銀行兌了現;銀行隨後註銷那張鈔票並作為禮物贈給了他;他又把鈔票在婚禮上送給了我們。從那以後,那張大鈔鑲了鏡框,一直挂在我們傢最神聖的位置上。是它給我送來了我的波蒂娜。要不是有了它,我哪能留在倫敦,哪能到公使傢做客呢,更不要說遇上她了。所以我總是說,“不錯,您沒看走眼,這是一百萬英鎊;可這東西自從出世以來衹用了一次,就再沒花過;後來,我衹出了大約十分之一的價錢,就把這東西弄到手了。”
Background
The collection was published in 1893, in a disastrous decade for the United States, a time marked by doubt and waning optimism, rapid immigration, labor problems, and the rise of political violence and social protest.
It was also a difficult time for Twain personally, as he was forced into bankruptcy and devastated by the death of his favorite daughter, Suzy. Yet the title story still brims with confidence and optimism, marking the moment of hope just before Twain turned to the grim stories of his later years.
Plot summary
"The £1,000,000 Bank-Note" charts the magical rags-to-riches ascent of a virtuous and resourceful mining broker's clerk from San Francisco who arrives in London with a single dollar in his pocket, and proceeds to ultimate and splendid financial success and fame in London society—a paean to ingenuity and a celebration of its cunning confidence-man narrator. The other pieces range from "Mental Telegraphy," a serious essay reflecting Twain's continuing interest in the occult—he and his wife would later try several seances, poignantly and unsuccessfully, to contact their daughter Suzy—to a tongue-in-cheek "Petition to the Queen of England" for relief from taxes.
每到星期六下午股市收了盤,時間就全都是我自己的了,我喜歡弄條小船到海灣裏去消磨這些時光。有一天我駛得遠了點兒,漂到了茫茫大海上。正當夜幕降臨,眼看就要沒了盼頭的時候,一艘開往倫敦的雙桅帆船搭救了我。漫漫的旅途風狂雨暴,他們讓我以工代票,幹普通水手的活兒。到倫敦上岸的時候,我鶉衣百結,兜裏衹剩了一塊錢。連吃帶住,我用這一塊錢頂了二十四個小時。再往後的二十四個小時裏,我就饑腸轆轆,無處棲身了。
第二天上午大約十點鐘光景,我破衣爛衫,餓着肚子正沿波特蘭大道往前蹭。這時候,一個保姆領着孩子路過,那孩子把手上剛咬了一口的大個兒甜梨扔進了下水道。不用說,我停了下來,滿含欲望的眼光罩住了那個髒兮兮的寶物兒。我口水直淌,肚子裏都伸出手來,全心全意地乞求這個寶貝兒。可是,衹要我剛一動彈,想去揀梨,總有哪一雙過路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我自然又站得直直的,沒事人一樣,好像從來就沒在那個爛梨身上打過主意。這出戲演了一回又一回,我就是得不着那個梨。我受盡煎熬t正打算放開膽量、撕破臉皮去抓梨的時候,我身後的一扇窗子打開了,一位先生從裏面發話:
“請到這兒來。”
一個衣着華麗的僕人把我接了進去,領到一個豪華房間,裏頭坐着兩位上了歲數的紳士。他們打發走僕人,讓我坐下。他們剛剛吃了早餐,看着那些殘羹剩飯,我簡直透不過氣來。有這些吃的東西在場,我無論如何也集中不了精力,可是人傢沒請我品嚐,我也衹好盡力忍着。
這裏剛剛發生過的事,我是過了好多天以後纔明白的,不過現在我就馬上說給你聽。這對老兄弟為一件事已經有兩天爭得不可開交了,最後他們同意打個賭來分出高低——無論什麽事英國人靠打賭都能一了百了。
你也許記得,英格蘭銀行曾經發行過兩張一百萬英鎊的大鈔,用於和某國公對公交易之類的特殊目的。不知怎麽搞的,這兩張大鈔衹有一張用過後註銷了;另一張則一直躺在英格蘭銀行的金庫裏睡大覺。且說這兩兄弟聊着聊着,忽發奇想:假如一位有頭腦、特誠實的外地人落難倫敦,他舉目無親,除了一張百萬英鎊的大鈔以外一無所有,而且他還沒法證明這張大鈔就是他的——這樣的一個人會有怎樣的命運呢?大哥說這人會餓死;弟弟說餓不死。大哥說,別說去銀行了,無論去哪兒這人也花不掉那張大鈔,因為他會當場被抓住。兄弟兩個就這樣爭執不下,後來弟弟說他願出兩萬鎊打賭,這人靠百萬英鎊大鈔無論如何也能活三十天,而且進不了監獄。大哥同意打賭,弟弟就到英格蘭銀行把大鈔買了回來。你看,英國男子漢就是這樣,魄力十足。然後,他口述一信,叫一個文書用漂亮的楷體字謄清;然後,兩兄弟在窗前坐了整整一天,巴望來一個能消受大鈔的合適人選。
他們檢閱着一張張經過窗前的臉。有的雖然老實,卻不夠聰明;有的夠聰明,卻不夠老實;還有不少又聰明又老實的,可人窮得不徹底;等到個赤貧的。又不是外地人——總是不能盡如人意。就在這時,我來了;他們倆認定我具備所有條件,於是一致選定了我;可我呢,正等着知道叫我進來到底要幹什麽。他們開始問一些有關我個人的問題,很快就弄清楚了我的來竜去脈。最後,他們告訴我,我正合他們的心意。我說,我打心眼裏高興,可不知道這心意到底是什麽意思。這時,倆人當中的一位交給我一個信封,說打開一看便知。我正要打開,可他又不讓;要我帶到住處去仔仔細細地看,不要草率從事,也不用慌慌張張。我滿腹狐疑,想把話頭再往外引一引,可是他們不幹。我衹好揣着一肚子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感覺往外走,他們明擺着是自己逗樂,拿我耍着玩;不過,我還是得順着他們,這時的處境容不得我對這些闊佬大亨耍脾氣。
本來,我能把那個梨揀起來,明目張膽地吃進肚子去了,可現在那個梨已經無影無蹤;就因為那倒黴的差事,把我的梨弄丟了。想到這裏,我對那兩個人就氣不打一處來。走到看不見那所房子的地方,我打開信封一看,裏邊裝的是錢哪!說真的,這時我對他們可是另眼相看嘍!我急不可待地把信和錢往馬甲兜裏一塞,撒腿就朝最近的小吃店跑。好,這一頓猛吃呀!最後,肚子實在塞不下東西去了,我掏出那張鈔票來展開,衹掃了一眼,我就差點昏倒。五百萬美元!乖乖,我懵了。
我盯着那張大鈔頭暈眼花,想必足足過了一分鐘纔清醒過來。這時候,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小吃店老闆。他的目光粘在大鈔上,像五雷轟頂一般。他正在全心全意地禱告上帝,看來手腳都不能動彈了。我一下子計上心來,做了這時按人之常情應該做的事。我把那張大鈔遞到他眼前,小心翼翼地說:
“請找錢吧。”
他恢復了常態,連連道歉說他找不開這張大票,不論我怎麽說他也不接。他心裏想看,一個勁地打量那張大票;好像怎麽看也飽不了眼福,可就是戰戰兢兢地不敢碰它,就好像凡夫俗子一接那票子上的仙氣就會折了壽。我說:
“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可這事還得辦哪。請您找錢吧,我沒帶別的票子。”
他卻說沒關係,這點小錢兒何足挂齒,日後再說吧。我說,我一時半會兒不會再到這兒來了;可他說那也不要緊,他可以等着,而且,我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想點什麽就點什麽,這賬呢,想什麽時候結就什麽時候結。他說,我衹不過因為好逗個樂於,願意打扮成這樣來跟老百姓開個玩笑,他總不至於因此就信不過像我這麽有錢的先生吧。這時候又進來了一位顧客,小吃店老闆示意我收起那張巨無霸,然後作揖打恭地一直把我送了出來。我徑直奔那所宅子去找兩兄弟,讓他們在把我抓起來之前糾正這個錯誤。儘管這不是我的錯,可我還是提心吊膽——說實在的,簡直是膽戰心驚。我見人見得多了,我明白,要是他們發現把一百萬鎊的大鈔錯當一鎊給了一個流浪漢,他們决不會怪自己眼神不好,非把那個流浪漢駡個狗血噴頭。快走到那宅子的時候,我看到一切如常,斷定還沒有人發覺這錯票的事,也就不那麽緊張了。我摁了門鈴。原先那個僕人又出來了。我求見那兩位先生。
“他們走了。”他用這類人那種不可一世的冷冰冰的口氣說。
“走了?去哪兒了?”
“出遠門了。”
“可——上哪兒啦?”
“我想是去歐洲大陸了吧。”
“歐洲大陸?”
“沒錯,先生。”
“怎麽走的——走的是哪條路呀?”
“我說不上,先生。”
“什麽時候回來呢?”
“他們說,得一個月吧。”
“一個月!唉,這可糟了!幫忙想想辦法,看怎麽能給他們傳個話。這事要緊着哪。”
一實在辦不到。他們上哪兒了我一無所知,先生。”
“那,我一定要見這傢的其他人。”
“其他人也走了;出國好幾個月了——我想,是去埃及和印度了吧。”
“夥計,出了件大錯特錯的事。他們不到天黑就會轉回來。請你告訴他們我來過,不把這事全辦妥,我還會接着來,他們用不着擔心。”
“衹要他們回來我就轉告,不過,我想他們不會回來。他們說過,不出一個鐘頭你就會來打聽,我呢,一定要告訴你什麽事都沒出;等時候一到,他們自然會在這兒候着你。”
我衹好打住,走開了。搞的什麽鬼!我真是摸不着頭腦。“等時候一到”他們會在這兒。這是什麽意思?哦,沒準那封信上說了。我把剛纔忘了的那封信抽出來一看,信上是這樣說的:
看面相可知,你是個又聰明、又誠實的人。我們猜,你很窮,是個外地人。你會在信封裏找到一筆錢。這筆錢藉你用三十天,不計利息。期滿時來此宅通報。我們在你身上打了一個賭。假如我贏了,你可以在我的職權範圍內隨意擇一職位——也就是說,你能證明自己熟悉和胜任的任何職位均可。
沒落款,沒地址,也沒有日期。
好嘛,這真是一團亂麻!現在你當然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可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謎洞對我來說深不可測、漆黑一團。這出把戲我全然不曉,也不知道對我是福還是禍。我來到一個公園坐下來,想理清頭緒,看看我怎麽辦纔好。
我經過一個小時的推理,得出了如下結論。
那兩個人也許對我是好意,也許是歹意;無從推斷——這且不去管它。他們是玩把戲,搞陰謀,做實驗,還是搞其他勾當,無從推斷——且不去管它。他們拿我打了一個賭;賭什麽無從推斷——也不去管它。這些確定不了的部分清理完畢,其他的事就看得見、摸得着、實實在在,可以歸為確定無疑之類了。假如我要求英格蘭銀行把這鈔票存入那人名下,銀行會照辦的,因為雖然我不知道他是誰,銀行卻會知道;不過銀行會盤問鈔票怎麽會到了我手裏。說真話,他們自然會送我去收容所;說假話,他們就會送我去拘留所。假如我拿這鈔票隨便到哪兒換錢,或者是靠它去借錢,後果也是一樣。無論願不願意,我衹能背着這個大包袱走來走去,直到那兩個人回來。雖然這東西對我毫無用處,形同糞土,可是我卻要一邊乞討度日,一邊照管它,看護它。就算我想把它給人,也出不了手,因為不管是老實的良民還是剪徑的大盜,無論如何都不會收,連碰都不會碰一下。那兩兄弟可以高枕無憂了。就算我把他們的鈔票丟了,燒了,他們依然平安無事,因為他們能挂失,銀行照樣讓他們分文不缺;與此同時,我倒要受一個月的罪,沒薪水,也不分紅——除非我能幫着贏了那個賭,謀到那個許給我的職位。我當然願得到這職位,這種人賞下來的無論什麽職位都值得一幹。
我對那份美差浮想聯翩,期望值也開始上升。不用說,薪水决不是個小數目。過一個月就要開始上班,從此我就會萬事如意了。轉眼間,我的自我感覺好極了。這時,我又在大街上逛了起來。看到一傢服裝店,一股熱望涌上我的心頭:甩掉這身破衣裳,給自己換一身體面的行頭。我能買得起嗎?不行;除了那一百萬英鎊,我在這世上一無所有。於是,我剋製住自己,從服裝店前走了過去。可是,不一會兒我又轉了回來。那把我折磨得好苦。我在服裝店前面來來回回走了足有六趟,以男子漢的氣概奮勇抗爭着。終於,我投降了;我衹有投降。我問他們手頭有沒有顧客試過的不合身的衣服。我問的夥計沒搭理我,衹是朝另一個點點頭。我嚮他點頭示意的夥計走過去,那一個也不說話,又朝第三個人點點頭,我朝第三個走過去,他說:
“這就來。”
我等着。他忙完了手頭的事,把我帶到後面的一個房間,在一摞退貨當中翻了一通,給我挑出一套最寒酸的來。我換上了這套衣服。這衣服不合身,毫無魅力可言,可它總是新的,而我正急着要衣服穿呢;沒什麽可挑剔的,我遲遲疑疑地說:
“要是你們能等兩天再結賬。就幫了我的忙了。現在我一點零錢都沒帶。”
那店員端出一副刻薄至極的嘴臉說:
“哦,您沒帶零錢?說真的,我想您也沒帶。我以為像您這樣的先生光會帶大票子呢。”
我火了,說:
“朋友,對外地來的,你們不能總拿衣帽取人哪。這套衣服我買得起,就是不願讓你們找不開一張大票,添麻煩。”
他稍稍收斂了一點,可那種口氣還是暴露無遺。他說:
“我可沒成心出口傷人,不過,您要是出難題的話,我告訴您,您一張口就咬定我們找不開您帶的什麽票子,這可是多管閑事。正相反,我們找得開。”
我把那張鈔票遞給他,說:
“哦,那好;對不起了。”
他笑着接了過去,這是那種無處不在的笑容,笑裏有皺,笑裏帶褶,一圈兒一圈兒的,就像往水池子裏面扔了一塊磚頭;可是,衹瞟了一眼鈔票,他的笑容就凝固了,臉色大變,就像你在維蘇威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看到的起起伏伏、像蟲子爬似的凝固熔岩。我從來沒見過誰的笑臉定格成如此這般的永恆狀態。這傢夥站在那兒捏着鈔票,用這副架勢定定地瞅。老闆過來看到底出了什麽事,他神采奕奕地發問:
“哎,怎麽啦?有什麽問題?想要點什麽?”
我說:“什麽問題也沒有。我正等着找錢哪。”
“快點,快點;找給他錢,托德;找給他錢。”
托德反唇相譏:“找給他錢!說得輕巧,先生,自個兒看看吧,您哪。”
那老闆看了一眼,低低地吹了一聲動聽的口哨,一頭紮進那摞退貨的衣服裏亂翻起來。一邊翻,一邊不停嘮叨,好像是自言自語:
“把一套拿不出手的衣服賣給一位非同尋常的百萬富翁!托德這個傻瓜!——生就的傻瓜。老是這個樣子。把一個個百萬富翁都氣走了,就因為他分不清誰是百萬富翁,誰是流浪漢,從來就沒分清過。啊,我找的就是這件。先生,請把這些東西脫了,都扔到火裏頭去。您賞我一個臉,穿上這件襯衫和這身套裝;合適,太合適了——簡潔、考究、莊重,完全是王公貴族的氣派;這是給一位外國親王定做的——先生可能認識,就是尊敬的哈利法剋斯·赫斯龐達爾殿下;他把這套衣眼放在這兒,又做了一套喪眼,因為他母親快不行了——可後來又沒有死。不過這沒關係;事情哪能老按咱們——這個,老按他們——嘿!褲子正好,正合您的身,先生;再試試馬甲;啊哈,也合適!再穿上外衣——上帝!看看,喏!絶了——真是絶了!我幹了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麽漂亮的衣服哪!”
我表示滿意。
“您聖明,先生,聖明;我敢說,這套衣裳還能先頂一陣兒。不過,您等着,瞧我們按您自個兒的尺碼給您做衣裳。快,托德,拿本子和筆;我說你記。褲長三十二英寸——”如此等等。還沒等我插一句嘴,他已經量完了,正在吩咐做晚禮服、晨禮服、襯衫以及各色各樣的衣服。我插了一個空子說:
“親愛的先生,我不能定做這些衣服,除非您能不定結賬的日子,要不然就得給我換開這張鈔票。”
“不定日子!這不像話,先生,不像話。是永遠——這纔像話呢,先生。托德,趕緊把這些衣眼做出來,一刻也別耽擱,送到這位先生的府上去。讓那些個不要緊的顧客等着。把這位先生的地址記下來,再——”
“我就要搬傢了。我什麽時候來再留新地址。”
“您聖明,先生,您聖明。稍等——我送送您,先生。好——您走好,先生,您走好。”
喏,往後的事你心裏明白了吧?我順其自然,想買什麽就買什麽,買完了,吆喝一聲“找錢!”不出一個星期,我把所需的各色安享尊榮的行頭統統置辦齊備,在漢諾威廣場一傢價格不菲的旅館安頓下來。我在那兒用晚餐,可早晨還是到哈裏斯傢的小吃店去吃個便飯,我就是在那兒靠一百萬英鎊的鈔票吃的頭一頓飯。是我成全了哈裏斯。消息傳開了,說馬甲口袋裏揣着百萬大鈔的古怪老外是這兒的財神爺。這就夠了。這原本是一傢窮得叮當響、苦巴苦結勉強糊口的小吃店,現在名聲大振、顧客盈門了。哈裏斯感激不盡,非要借錢給我,還不許我推辭;於是,我雖然一貧如洗,囊中卻並不羞澀,日子過得又闊氣,又排場。我心裏也在打鼓,想着說不定哪天就會露餡,可是,事已至此也衹有一往無前了。你看,這本來純粹是件胡闹的事,可有了這種危機感,竟顯出幾分嚴肅、幾分傷感和幾分悲哀來。夜幕降臨後,這悲哀總是在黑暗中走上前來警告我,威脅我;讓我唉聲嘆氣,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然而,一到喜氣洋洋的白天,這些悲劇因素就煙消雲散,無影無蹤了。我飄飄然,樂得暈頭轉嚮,像喝醉了酒一樣。
說來也不足為奇;我已經成了這個世界大都會的顯赫人物,我的思想何止是一星半點,簡直是徹頭徹尾地改造了。不管你翻開哪份報紙,無論是英格蘭的,蘇格蘭的,還是愛爾蘭的,你總會看到一兩條有關“身藏百萬英鎊者”及其最新言行的消息。剛開始的時候,這些有關我的消息放在雜談欄的尾巴上;接着我的位置就超過了各位爵士,後來蓋過了二等男爵,再往後又凌駕於男爵之上了,如此這般,我的位置越升越高,名氣也越來越響,直到無法再高的地方纔停了下來。這時候,我已經居於皇室之下和衆公爵之上;雖然比不上全英大主教,但足可俯瞰除他以外的一切神職人員。切記,直到這時,我還算不上有聲望;衹能說是有了名氣。就在這時,突起——就像封侯拜將一般——剎那間,我那過眼煙雲似的名氣化作了天長地久的金子般的聲望:《笨拙》畫刊登了我的漫畫!是啊,如今我已經功成名就,站穩腳跟了。也許還有人調侃,可都透着尊重,既沒出格,也不粗魯;也許還有人發笑,卻沒有人嘲笑了。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笨拙》把我畫得衣服都開了綫,正跟一個倫敦塔的衛兵討價還價。喏,你可以想見一個嚮來默默無聞的小夥子,突然間,他的每一句隻言片語都會到處傳揚;隨便走到哪裏,都能聽見人們相互轉告:“那個走路的,就是他!”吃早飯一直有人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在包廂一露面,成百上千的望遠鏡都齊刷刷地瞄了過去。嘿,我一天到晚出盡了風頭——也可以說是獨領風騷吧。
你看,我還留着那套破衣服呢,時不時地穿出去,為的是品味一下從前那種樂趣:先買點兒小東西,接着受一肚子氣,最後用那張百萬大鈔把勢力眼斃掉。可是,我的這種樂趣維持不下去了。畫刊上把我的那套行頭弄得盡人皆知,衹要我穿着它一上街,就有一大群人跟在屁股後面;我剛想買東西,還沒來得及拽出那張百萬大鈔,老闆就已經要把整個鋪子都賒給我了。
出了名以後的大約十天左右,我去拜會美國公使,想為祖國效一點兒犬馬之勞。他用對我這種身份的人恰如其分的熱情接待了我,批評我為祖國效力柵柵來遲。公使說當天晚上他正要宴客,剛好有一位嘉賓因病缺席,我衹有補這位嘉賓的缺,才能獲得公使的原諒。我應允之後,就和公使聊天。一說起來,原來他和我爸爸從小同學,後來又在耶魯大學同窗就讀;一直到我爸爸去世,他倆都是貼心朋友。因此,他吩咐我衹要得閑,就來他府上走動走動;我當然願意啦。
說真的,豈止願意,我簡直就是高興。因為假如將來有個三長兩短的,他也許能救我,讓我免受滅頂之災;他究竟怎麽救我我不知道,不過他也許能想出辦法來。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已經不能冒險把自己的底細嚮他和盤托出;要是在這段倫敦奇遇一開場時就碰上他,我會馬上說清楚。不行,現在我不敢說;我陷得太深了,深到不敢對剛結識的朋友說真話;不過,依我自己看來,也還沒有深到完全沒頂的地步。你知道,這是因為我小心不讓全部外債超過我的支付能力——也就是說,不超過我的那份薪水。我當然不知道那份薪水到底有多少,不過有一點我有把握、也可以想見:假如我幫忙把這個賭打贏了,我就能在那位大亨的職權範圍裏任意選擇一個職位,衹要我幹得了就行——我當然幹得了啦;這一點我根本不懷疑。說到他們打的那個賭,我纔不操心呢;我想必運氣不錯。至於薪水,我想年薪總會有六百到一千英鎊;即使第一年衹拿六百英鎊,以後每過一年就要加薪,到我的能力得到證實的時候,薪水總能加到一千英鎊了吧。儘管誰都想藉給我錢,我卻找出各種各樣的藉口婉言謝絶了一大部分;這樣我欠的債衹有藉來的三百英鎊現款,再加上拖欠的三百英鎊生活費和賒的東西。我相信,衹要我依舊小心節儉,靠我下一年度的薪水就能補上這一個這剩餘日子的虧空,何況我真是格外小心,從不大手大腳。衹等這個月到頭,我的老闆回來,就萬事大吉了;那時,我就可以馬上用頭兩年的薪水分頭嚮各位債主還賬,也就能立即開始工作了。
當天的宴會妙不可言,席上一共有十四個人。紹勒迪希公爵和公爵夫人以及他們的女兒安妮—格蕾絲—愛蓮諾—賽來斯特—還有一串什麽什麽—德—波鴻女士,紐格特伯爵和伯爵夫人,契普賽德子爵,布拉瑟斯凱特爵士和夫人,幾對沒有頭銜的夫婦,公使以及他的夫人和女兒,還有公使女兒的朋友、二十二歲的英國姑娘波蒂婭·朗姆。沒出兩分鐘,我就愛上了她,她也愛上了我——這一點我不戴眼鏡也看得出來。另外還有一位美國客人——我這故事講得有點兒超前了。這些人正在客廳裏等着,一邊吊胃口,一邊冷眼旁觀後到的客人。這時僕人來報:
“勞埃德·赫斯廷斯先生到。”
老一套的寒暄過後,赫斯廷斯瞧見了我,誠心誠意地伸出手,徑直朝我走了過來;手還沒握上,他忽然停了下來,不好意思地說:
“對不起,先生,我還以為咱們認識呢。”
“怎麽,您當然認識我啦,老朋友。”
“不。難道您就是——是——”
“腰纏萬貫的怪物嗎?對,就是我。你別害怕喊我的外號,我聽慣了。”
“嗨嗨嗨,這可真沒想到。有幾次我看到你的名字和這個外號放在一塊,我從來沒想過他們說的那個亨利·亞當斯會是你。怎麽?剛剛半年以前,你還在舊金山給布萊剋·霍普金斯打工,為了掙點加班費經常開夜車,幫我整理核查古爾德和加利礦業公司的招股文件和統計數字呢。真沒想到你會到了倫敦,成了百萬富翁、當了名人了!好嘛,這可真是把天方夜譚重演了一遍。夥計,我一下還轉不過彎子來,沒弄明白;容我點時間來理理腦袋裏頭這一團亂麻。”
“可是明擺着,你比我混得也不賴呀。我自己也弄不明白。”
“好傢夥,這真是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是吧?哎,咱倆上礦工飯館纔不過是三個月以前的事呢——”
“不對,是上快活林。”
“沒錯,是快活林;是過半夜兩點鐘去的,咱們趕那些增資文件用了六個鐘頭,然後到那兒去啃了塊肉骨頭,喝了杯咖啡,那時我想勸你跟我一起來倫敦,還主動要替你去請長假,外帶為你出全部路費,衹要那筆生意做成了,再給你好處;可是你不聽我的,說我成不了,說你的工作斷不得,一斷,再回去的時候就接不上茬了。可是如今你卻到這兒來了。稀奇稀奇!你是怎麽來的,你這種不可思議的地位到底是怎麽得來的呢?”
“啊,純係偶然。說來可就話長了——怎麽說來着?簡直是一篇傳奇。我會原原本本告訴你,不過現在不行。”
“什麽時候?”
“這個月底。”
“那還得半個月呢。對一個好奇的人來說,這胃口吊得可太過分了。就一個星期吧。”
“不行。慢慢你就知道到底是為什麽了。接着說,你的生意怎麽樣了?”
他的精神頭馬上煙消雲散,嘆了一口氣說:
“你說得可真準,亨利,說得真準。我要不來纔好呢。我不想提這件事。”
“你不講可不行。今天咱們走的時候,你一定要跟我走,到我那兒去呆一夜,把事情都講給我聽。”
“啊,讓我說?你這話當真?”
“不錯,我要從頭到尾地聽,一個字也別落下。”
“太謝謝你啦!我在這兒混到這個地步,不成想又碰到有人用言辭、用眼神關心我、關心我的事了——上帝!就為這個,你該受我一拜!”
他用力握住我的手,精神振作起來,此後就心境坦然。高高興興地準備參加那場還沒開始的宴會了。不成,又出病了——在荒唐、可恨的英國體製下,這種問題總要發生——座次問題解决不了,飯就開不成。英國人出外赴宴的時候,總是先吃了飯再去,因為他們知道風險何在;可是並沒有人告誡外來的客人,這些外來客就衹有自討苦吃了。當然,這一次沒人吃苦,因為大傢都赴過宴,除了赫斯廷斯以外都是老手,而赫斯廷斯自己在接到邀請時也聽公使說過:為了尊重英國人的習慣,他根本就沒有備正餐。每個人都輓着一位女士,魚貫進入餐廳,因為通常都是這麽幹的;然而,爭議就此開始了。紹勒迪希公爵想出人頭地,要坐首席,他說他的地位高過公使,因為公使衹是一個國傢、而不是一個王朝的代表;可是我堅持自己的權利,不肯讓步。在雜談欄裏,我的位置高過皇室成員以外的所有公爵,據此我要求坐那個位子。我們各顯神通爭執了一番,解决不了問題;最後他不明智地想炫耀自己的出身和先人,我算清他的王牌是徵服者威廉,就拿亞當來對付他,說我是亞當的直係後代,有姓為證;而他衹不過是旁支,不光有姓為證,還能從他並非悠久的諾曼人血統看得出來;於是我們大傢又魚貫回到客廳,在那兒站着吃——端着沙丁魚碟子和草莓,自己湊對,就這樣站着吃。在這裏座次問題沒有那麽嚴重;兩位地位最高的客人擲硬幣猜先,贏的先吃草莓,輸的得那枚硬幣。地位次之的兩個接着猜,然後又是以下兩位,依此類推。用完小吃以後,搬過桌子來打牌,我們打剋利比,一把六便士的彩。英國人從來不為玩而玩。假如不贏點什麽、輸點什麽——至於輸贏什麽倒無所謂——他們决不玩。
我們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當然說的是我們——朗姆小姐和我。我讓她鬧得魂不守捨,衹要手裏的牌超過兩順,我就數不清楚了,自己的分已經到了頂也看不出來,又接着從旁邊的一排插起,這樣打下去本來是把把必輸,幸好那姑娘彼此彼此,和我的情況一模一樣,你明白嗎?於是我們兩個人的得分總是到不了頂,分不出個輸贏來,倆人都不在乎、也不想想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們衹覺得彼此都很快活,其餘的我們統統不聞不問,也不願意讓人攪了興頭。於是我告訴她——我真那樣做了——告訴她我愛她;她呢——嘿,她鱢得連頭髮根都紅了,不過她喜歡着呢;她是說了,她喜歡。啊,我何曾經歷過如此美妙的夜晚!每打完一把,我算分的時候,總要添油加醋,要是她算分,也心照不宣地和我一樣數牌。喏,就算我說“跟兩張牌”這句話,也得加上一句“哇,你真好看!”她呢,一邊說“十五得兩分,十五得四分,十五得六分,還有一對得八分,八分就算十六分,”一邊問:“你算算對不對?”——她的眼睛在睫毛後頭瞟着我,你是不知道:那麽溫柔,那麽可愛。哎呀,真是太妙了!
不過,我對她可是襟懷坦白,光明正大。我告訴她,我連一個小錢都沒有,就有一張她聽說過的、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百萬大鈔,而且,那張大鈔還不是我的,這讓她非常好奇;我就悄悄地把前因後果統統給她說了一遍,把她笑了個半死。我搞不清楚她到底笑的是什麽,反正她就是一個勁兒地咯咯咯直笑;隔半分鐘,就有什麽新的情節讓她覺得可樂,於是我衹好住嘴,給她平靜下來的機會。嘿,她都快把自己笑傻了——她真是這樣;我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笑的。我是說從來沒見過一個痛苦的故事——一個人的煩惱、焦急和擔心——竟然製造出這樣的效果。看到她在沒什麽高興事的時候居然還能這麽高興,我對她的愛就愈發不可收拾了;你瞧,按那時的情況來看,也許我馬上就用得着這麽一位太太哪。當然我也告訴她,我們還得等兩年,等到我用自己的薪水補上虧空的時候;不過她倒不在乎這些,衹盼着我能在開支問題上盡量當心,別讓我們第三年的花銷有哪怕是一星半點的風險。接着,她開始有點擔心了,她想知道我有沒有搞錯,把頭一年起薪估計過高,高出我實得的數目。這話言之有理,讓我把原來十足的自信略減了半成;同時,也啓發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我就直說了:
“我親愛的波蒂娜,到了我和兩位老先生見面的那一天,你願跟我一起去嗎?”
她略微有點遲疑,不過還是說:
“衹要我去能讓你踏實一點,我願、願意。可是——你覺得這樣合適嗎?”
“我也不知道合不合適——我也擔心這不大合適。不過,你知道,你去不去關係可大着呢,所——”
“那就別管合不合適,我去就是了,”她用一種可愛的巾幗豪傑的口吻說。“啊,一想到能幫你點兒忙,我太高興了!”
“親愛的,怎麽是幫點兒忙?嘿,這事全靠你了。你這麽漂亮,這麽可愛,這麽迷人,有你和我一起去,我準能把薪水提得高高的,讓那兩個好好老先生傾了傢,蕩了産,還心甘情願。”
哦!你是沒見到她當時的樣子:滿臉春色,眼睛幸福得閃閃發亮!
“討厭鬼,光會說好聽的!你連半句實話都沒有,別管怎麽樣,我還是跟你一起去。也許這能給你個教訓:別指望你怎麽看人,人傢就怎麽看你。”
我心中的疑雲一掃而空了嗎?我重又信心十足了嗎?你可以根據這件事來判斷:我當時就私下把頭一年的薪水提高到一千二百英鎊。不過我沒告訴他:我要留着這件事給她一個驚喜。
回傢時我一路上像踩着棉花一樣,赫斯廷斯說的話,一句都沒鑽進我耳朵裏頭去。直到赫斯廷斯跟着進了我的客廳,對應有盡有、豪華舒適的陳設贊不絶口的時候,我纔清醒過來。
“讓我在這兒站會兒,飽飽眼福。好傢夥!這是宮殿呀——就是宮殿!想要什麽,就有什麽,暖融融的炭火,連晚餐都備好了。亨利,這不光讓我明白了你到底有多闊;還讓我徹頭徹尾地明白了我自個兒到底有多窮——窮極了,慘透了,廢物,沒出路,沒盼頭了!”
天殺的!這一說讓我打了個寒噤。他的話讓我如夢初醒,我認識到自己是站在半寸厚的地殼上,下面就是火山口。我本來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也就是說,我沒容自己抽出時間來鬧個明白;可是如今——乖乖!欠了一屁股債,一文不名,把一個姑娘的吉兇禍福攥在手心裏,我自己卻還前途未卜,衹有一份也許是畫餅充饑的薪水——唉,也許根本——就兌不了現!唉唉唉!我算是毀了,沒有希望,沒救了!
“亨利,你每天的收入衹要漫不經心地散那麽一星半點的,就可以——”
“哼,我每天的收入!來,喝了這杯熱酒,打起精神頭來。咱們幹一杯吧!啊,不行——你還餓着哪;坐下,來——”
“我沒覺得餓,餓過勁了。這些天我一直吃不下;不過,我一定陪你喝個夠,喝到趴下為止。幹!”
“一人一杯,我奉陪!準備好了?一起幹!勞埃德,我一邊兌酒,你一邊講講你那點事。”
“講一講?怎麽,再說一回?”
“再說?這是什麽意思?”
“嗨,我是說,你想從頭到尾再聽一遍?”
“我想再聽一遍?這可把我鬧迷糊了。等等,你別再灌這黃湯了。你不能再喝了。”
“嗨嗨,亨利,你嚇着我了。到這兒來的路上我不是把什麽都對你說了嗎?”
“你?’,
“是啊,我。”
“我要是聽見了一個字,我就不得好死。”
“亨利,這事可嚴重了。別折騰我了。剛纔在公使那裏你到底搞什麽鬼來着?”
這時我纔恍然大悟,我敢做敢當,也就實話實說了。
“我把世界上最可愛的姑娘俘虜了!”
於是他衝了過來跟我握手,握呀,握呀,握得手都疼了;我們走了三英裏路,他講了一路故事,這故事我一句也沒聽見:這件事他不怪我了。接着,這個不急不躁的老好人坐下來,又把故事從頭講起。長話短說,他的經歷大致如下:他來到英國時,本來以為遍地都是機會;他做了古爾德和加利礦業公司招股的代理,為勘探商出售開採權,超出一百萬的部分全部歸他。他竭盡全力,用上了全部關係,試遍了一切光明正大的手段,差不多花光了所有的錢,可是,沒找到一個資本傢願聽他的遊說,而他的代理權這個月底就要到期了,他算是完了。說到這裏,他跳起來大聲嚷嚷着:
“亨利,你能救我!你能救我,這世界上能救我的衹有你了。你願意拉我一把嗎?你拉不拉?”
“告訴我能幫你幹什麽。照直說,夥計。”
“給我一百萬,外加回傢的路費,換我的‘代理權’!別,你可別拒絶!”
我有苦說不出。一句話已經到了嘴邊:“勞埃德,我自己也是個要飯的——連一個小錢也沒有,還欠着債。”可是,這時我腦子裏電光石火般閃出一個念頭來,我咬緊牙關,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冷靜得像一個資本傢。我用生意人沉着鎮定的口氣說:
“勞埃德,我拉你一把——”
“那我就已經有救了!上帝永遠保佑你!有朝一日——”
“勞埃德,讓我說完。我要拉你一把,可不是那樣拉;你吃了這麽多苦,冒了這麽多風險,那樣辦對你來說不公平。我用不着買礦山;在倫敦這樣的商務中心,我用不着那樣做也能賺錢;過去、現在我都不幹這樣的生意;不過我有一個辦法。我對那座礦山的事情自然了如指掌;我知道那座礦山很有價值,為了它,誰讓我賭咒發誓都成。你可以隨意用我的名義去推銷,在兩三個星期裏頭就能賣得三百萬現款,我們來對半分好了。”
你不知道,當時要不是我下了個絆,再把他綁起來的話,他定會在那陣狂喜中把我的傢具都踩成劈柴,把罎罎罐罐全都打個稀巴爛。
後來,他說:
“我可以用你的名義!你的名義——那還了得!嘿,這些倫敦闊佬準會成群結隊地往這兒趕,為了認購股份非打起來不可!我賺了,我發了,今生今世我永遠忘不了你!”
沒過二十四小時,倫敦城就開了鍋!我每天不幹別的事,衹是坐在屋裏對來打聽的人說:
“沒錯,是我對他說的,有人問就來找我。我知道這個人,也知道這座礦山。他的人品無可挑剔,那礦山比他要的價值錢多啦。”
與此同時,我每天晚上都在公使府上陪着波蒂婭。礦山的事我對她衹字未提;我留着這事給她一個驚喜。我們談那筆薪水;除了薪水和愛情一切免談;有時談談愛情,有時談談薪水,有時候兩者兼談。啊!那公使夫人和公使千金對我們的體貼無微不至,總是想方設法不讓我們受打擾,衹瞞着公使一個人,讓他毫不疑心——你瞧,她們有多可愛呀!
終於到了那個月的月底,我在倫敦國民銀行的戶頭上已經有了一百萬塊錢,赫斯廷斯的錢數也是一樣。當我穿着自己最體面的衣服,驅車經過波特蘭大道那所宅子時,根據種種跡象判斷,我的那兩個傢夥又回來了;我到公使府上接了我最親愛的人,一邊往回趕,一邊起勁地談論薪水的事。激動外加着急,使她顯得分外妖燒。我說:
“親愛的,憑你現在的模樣,我要的薪水比三千英鎊少一個子兒都是罪過。”
“亨利,亨利,你可別毀了咱們哪!”
“你別怕。把這模樣保持住,瞧我的吧。準保萬事大吉。”
結果,這一路上反倒要我來一個勁地唱高調給她打氣,她卻一個勁地給我潑冷水;她說:
“哎,請你記住,假如咱們要價太高了,也許一點兒薪水都撈不着;那時候咱們可怎麽辦呢,豈不是走投無路,沒有生計了嗎?”
還是那個僕人把我們領了進去,那兩位老先生都在,看見有個尤物跟着我,他們很驚奇,可是我說:
“這算不了什麽,先生們;她是我日後的主心骨和幫手。”
於是我把他們介紹給她,提到他們時,都是直呼其名。他們對此倒是見怪不怪,因為他們知道我一定查過姓名錄。他們讓了座,對我極為客氣,並且熱情地消除波蒂啞的局促感,讓她盡可能放鬆。這時我說:
“先生們,我準備報告了。”
“我們很高興聽你的報告,”我的那位先生說,“這樣我哥哥亞貝爾和我打的賭就能見分曉了。你如果讓我贏了,就可以在我的職權範圍內得到一個職位。你拿來那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了嗎?”
“在這兒,先生,”我把鈔票交給了他。
“我贏了!”他拍着亞貝爾的後背喊了起來。“哥哥,如今你還有什麽可說的?”
“我衹好說,他真活下來了,我輸了兩萬英鎊。我真不敢相信。”
“還有一事稟報,”我說,“這可就說來話長了。我請你們允許我再來一趟,詳詳細細地說說我這一個月的經歷,我保證這值得一聽。還有,瞧瞧這個。”
“什麽,好傢夥!二十萬英鎊的存單。難道這是你的不成?”
“是我的。我在三十天之內活用了閣下那筆小小的貸款,賺了這筆錢。至於這大鈔本身,我衹靠它買過小吃,付賬讓他們找零錢的時候用。”
“嗬,這太了不起了,簡直是匪夷所思,小夥子!”
“沒問題,我全都有根有據。別以為我說的都是天方夜譚。”
然而,這時輪到波蒂婭大吃一驚了。她眼睛睜得大大地說:
“亨利,這真是你的錢嗎?這些天你一直瞞着我?”
“我確實瞞着你呢,親愛的。不過,我想你會原諒我。”
她噘起上嘴唇,說:
“別太肯定哦。你這個淘氣鬼,敢這麽騙我!”
“啊,一會兒就過去了,心肝兒,一會兒就過去了;你明白嗎,就是為了好玩。好了,咱們接着說吧。”
“且慢,且慢!還有,那個職位呢。我得給你那個職位。”我的那位先生說。
“好吧,”我說,“我不勝感激,不過,我真是用不着再找那份差事啦。”
“在我的職權範圍之內,你可以選一個頂好的職位。”
“謝謝,謝謝,我衷心感謝。不過,再好的職位我也不想要啦。”
“亨利,我都替你不好意思了。別辜負了這位好先生的美意,要我替你來表示謝意嗎?”
“當然可以啦,親愛的,衹要你能做得更出色。看你的啦。”
她走到我的那位先生跟前,倚到他懷裏,拿起他的胳膊摟住自己的脖子,對着他的嘴唇照直親了起來。那兩位先生哈哈大笑,我卻不知所措,簡直是傻了。波蒂婭說:
“爸爸,他說在您的職權範圍內沒有他想要的職位,我真傷心,就好像——”
“我的寶貝,他是你爸爸?”
“對,他是我的繼父,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在公使傢裏時你還不知道我的傢世,當時你告訴我,我爸爸和亞貝爾伯伯的花樣讓你多麽煩惱,多麽擔心;現在你明白我當時為什麽笑了吧。”
這樣一來,我自然實話實說,不再鬧着玩了;我直奔主題,說:
“噢,最親愛的先生,我想把剛纔說的話收回來。您確實有個待聘的職位,我想應聘。”
“說說是哪一個職位。”
“女婿。”
“哈,哈,哈!可是你知道,你既然沒幹過這份差事,顯然你也不具備滿足我們約定條件所需的長處,所以——”
“讓我試試——啊,一定讓我試試,我求您了!衹要讓我試三四十年就行,假如——”
“噢,好,好吧;這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要求,帶她走好了。”
你說我們倆高不高興?翻遍了全本的詞典也湊不夠詞來形容啊。一兩天之後,當倫敦人得知我和百萬大鈔一個月裏的奇遇記始末以後,他們是不是興致勃勃大聊了一通呢?正是如此。
我的波蒂姬的爸爸把那張肯幫忙而且好客的大鈔送回英格蘭銀行兌了現;銀行隨後註銷那張鈔票並作為禮物贈給了他;他又把鈔票在婚禮上送給了我們。從那以後,那張大鈔鑲了鏡框,一直挂在我們傢最神聖的位置上。是它給我送來了我的波蒂娜。要不是有了它,我哪能留在倫敦,哪能到公使傢做客呢,更不要說遇上她了。所以我總是說,“不錯,您沒看走眼,這是一百萬英鎊;可這東西自從出世以來衹用了一次,就再沒花過;後來,我衹出了大約十分之一的價錢,就把這東西弄到手了。”
Background
The collection was published in 1893, in a disastrous decade for the United States, a time marked by doubt and waning optimism, rapid immigration, labor problems, and the rise of political violence and social protest.
It was also a difficult time for Twain personally, as he was forced into bankruptcy and devastated by the death of his favorite daughter, Suzy. Yet the title story still brims with confidence and optimism, marking the moment of hope just before Twain turned to the grim stories of his later years.
Plot summary
"The £1,000,000 Bank-Note" charts the magical rags-to-riches ascent of a virtuous and resourceful mining broker's clerk from San Francisco who arrives in London with a single dollar in his pocket, and proceeds to ultimate and splendid financial success and fame in London society—a paean to ingenuity and a celebration of its cunning confidence-man narrator. The other pieces range from "Mental Telegraphy," a serious essay reflecting Twain's continuing interest in the occult—he and his wife would later try several seances, poignantly and unsuccessfully, to contact their daughter Suzy—to a tongue-in-cheek "Petition to the Queen of England" for relief from taxes.
我最近在這裏“定居”後,首次註意到我的是一位自稱為assessor①、在美國Intemal Reveue Department②工作的先生。我說,我雖然以前沒聽過他所幹的這一行,但仍然十分高興會見他——他是不是可以請坐呢?他就了座,我不知道該和他談什麽是好。然而我意識到,既然自己已經成傢立業,有了身價,那麽在接待來賓時就必須顯得和藹可親,就必須善於交談。於是,由於一時沒有其他的話可以扯,我就問他可是在我們附近開店的。
他回說是的。我不願顯得一無所知,但是我指望他會提到他出售什麽貨色。
①估稅員。
②國內稅收局。
我試探着問:“買賣怎麽樣呀?”他說:“馬馬虎虎。”
接着我說,我們會上他那兒去的;如果也同樣地喜歡他那傢店,我們會成為他的主顧的。
他說,他相信我們會十分喜歡那個地方,以後會專門去那兒——還說,衹要誰跟他打過一次交道,他從來沒見過那個人會拋棄了他,另去找一個那一行的。
這話聽來頗近自詡,然而,除了顯出我們每人都具有的那種自然流露的鄙俗而外,這人看上去還是很誠實的。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反正我們倆似乎逐漸變得融洽,談得投契,此後一切都那樣很愜人意地、自然而然地發展下去。
我們談呀,談呀(至少在我這一方面是如此);我們笑呀,笑呀(至少在他那一方面是如此)。然而我始終保持着冷靜——我那天生的警惕性,就像上程帥所說的那樣被提到“最高度”。不管他怎樣含渾其詞地答話,我總下定决心要徹底打聽清楚他所幹的行業——我下定决心要引着他把自己的行業說出來,但同時又不要讓他懷疑我的用意何在。我準備施展極其巧妙的詭計,務必要引他人毅。我要把自己所做的事全部告訴他,那樣他就自然而然會被我推心置腹的談話所,自然而然會對我親熱,甚至會情不自禁,在不曾猜疑到我的意圖之前就把他自己的事全部告訴了我。我心裏想,我的兒呀,你再沒想到,你是在跟一個什麽樣的老狐狸打交道啊。我說:
“瞧,您再也猜不到,這一個鼕天和上一個春天我單憑演講就掙了多少。”
“猜不到……我真的猜不到。讓我再想一想……讓我再想一想。也許,大約是二千元吧?不會的;先生,那不會,我相信您不可能掙那麽多。也許,大約是一千七百元吧?”
“哈哈!我就知道您猜不到嘛,上一個春天和這一個鼕天,我演講的收入是一萬四千七百五十元。您以為這個數目還可以嗎?”
“啊呀,這是個驚人的數目呀……絶對驚人的數目。我得把它記下了。您是說,甚至這還不是您全部的收入嗎?”
“全部的收入!咳,我說您哪,此外還有四個月以來我從《每日吶喊》獲得的收入……大約是……大約是……嗯,大約是八千元左右吧,我說,您覺得這個數目怎麽樣?”
“噯呀!怎麽樣?老實說,真希望我也能過上這樣闊氣的生活。八千元!我要給它記下了。啊呀,我的先生!……除此以外,您意思是不是說,還有更多的收入?”
“哈!哈!哈!哎呀,您這真所謂是‘衹沾了個邊兒’。此外還有我的書呢,《老實人在國外》……每本售價三元五角起到五元,根據不同的裝訂而定。您再聽我說下去呀。您不用害怕呀。單是過去的四個半月裏,不包括以前的銷數在內,單是那四個半月裏,那部書就賣了九萬五千本。九萬五千本哪!您倒想想。平均每本就算它四元吧。總數幾乎達到四十萬元,我的朋友。我應當拿到它的半數。”
“受苦受難的摩西①!讓我把這一筆也給記下了。一萬四千七百五十……八千……二十萬。總數嗎,我瞧……哎呀,真真想不到,總數大約是二十一萬三四千元哪!那真的可能嗎?”
①《聖經》中領導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井為之立法的希伯來先知。這裏用作驚嘆語。
“可能!如果是算錯,那衹會是少算了。二十一萬四千元現鈔,那就是我今年的收入,如果我知道怎樣計算的話。”
這時候那位先生站起身來告辭。我心裏很不痛快,因為想到我也許不坦白白地嚮一個陌生人公開了自己的收入,而且,由於聽到他的驚嘆時感到得意,還大大地提高了那些數字。可是,那位先生不立即就走,他在最後關頭遞給我一隻大信封,說那裏面有他的廣告。說我可以在那裏面找到一切有關他的業務的細節;說他很歡迎我去光顧——說他有了我這樣收入優渥的人做主顧,實在感到驕傲;說他以前常常以為市裏也有好幾位大財主,可是,等到他們去跟他做交易時,他發現他們所有的那點兒錢衹勉強夠自己糊口;還說,他確實耐着沉悶等候了這麽多年,才能面對面看見我這樣一位大闊佬,而且能和我交談,並用手接觸了我,終於情不自禁,想要擁抱我——說真的,如果我肯讓他擁抱的話,他認為那對他將是一件極大的光榮。
這一席話說得我心裏樂滋滋的,所以我也就不再推拒,盡讓這位心地純潔的陌生人張開雙臂抱住我,還在我後頸窩裏灑了幾滴起鎮靜作用的眼淚。然後,他去了。
他剛走,我就展開了他的廣告。我仔細地研究了它四分鐘。緊接着我就喚廚子來,說:
“扶好了我,我這就要暈過去了!讓瑪麗去翻那烤餅吧。”
停了一會兒,我清醒過來,就派人到路拐角的小酒店裏去,雇來了一位行傢,為期一個星期,要他整夜守護着我,同時咒駡那個陌生人;白天裏,偶爾我咒駡得乏了,就由他接替。
哼,瞧他這個壞蛋!他的那份“廣告”,衹不過是一份該死的報稅表格——上面是一連串沒頭沒腦的問題,問的都是有關我的私事,很小的宇體足足占了四大張紙——那些問題,這裏我不妨指出,實在提得非常巧妙,哪怕是那些世故最老練的人也沒法理解它們究竟用意何在——再說,那些問題都經過了精心的構思,其目的是要使一個人報稅時非但沒法弄虛作假,反而會將自己的實際收入多報上三倍。我試圖尋覓一個可鑽的空子,然而看來竟然沒有一個可以讓我鑽的。第一個問題綽綽有餘及包羅了我的全部經濟情況,有如一把傘籠罩了一個小小蟻侄:
過去一年裏,你在任何地方所從事的任何交易、業務或職業中共賺了多少錢?
這問題下面附了另十三道同樣刁鑽的小題,其中措詞最委婉的一題是要我呈報:過去我可曾由於黑夜偷盜,或者攔路搶人,或者縱火打劫,或者從事其他不可告人的勾當,藉此營私漁利,購置産業,但尚未逐條列於收入申報書中第一問題的對方。
這分明是那個陌生人故意要讓我上當受騙。這是非常非常明顯的事;於是我跑出去,聘請了另一位行傢。原來由於陌生人挑動了我的虛榮心,所以我纔會把自己的收入申報為二十一萬四千元。按照法律規定,這筆收人中衹有一千元可以免繳所得稅的——這是惟一能夠使我感到安慰的,但這一點錢有如大海中的涓滴而已。按規定百分抽五的辦法,我必須上繳給政府的所得稅竟高達一萬零六百五十元!
〔這裏我不妨交代一句,到後來我並沒有繳納這筆稅款。〕
我認識一個非常闊氣的朋友,他的住宅好像是一座皇宮,他坐在飯桌上好像是一位皇帝在進膳,他的用費十分浩繁,然而,他卻是一個沒有分文收入的人,因為我常常在他的報稅表格上註意到了這一點;於是,在窘急無奈的情況下,我就去嚮他求教。他接過了我那些琳琅滿目的、為數驚人的收入憑證,他戴上眼鏡,他提起了筆,接着,一霎眼工夫!——我已經變成了一個窮光蛋!這件事他做得十分幹淨利落。他衹是巧妙地偽造了一份“應予扣除數”的清單。他將我繳給“州政府、中央政府和市政府的稅”登記為若幹;將我“由於沉船、失火等受到的損失”登記為若幹;此處是我在“變賣房地産時所受的損失”,我在“出售牲口”時所受的損失,“支付住宅及其周圍土地的租費”,“支付修理費、裝修費和到期的利息”,“以前在美國陸軍、海軍與稅務機關任職時從薪津中扣除的稅款”,以及其他等等。他對所有以上的情況,就每一個列舉的項目,都登記了為數驚人的“應予扣除數”。他登記完畢,再把那張清單交給我,這時候我一展眼看到,就在這一年裏,我作為純利的收入已一變而為一千二百五十元四角。
“這一來,”他說,“按照法律規定,一千元是屬於免稅的。你衹需要去宣一次誓,證明這份清單屬實,然後給其餘的二百五十元付了稅就完啦。”
〔他說這席話的時候,他的小兒子威利從他坎肩口袋裏摸出一張二元美鈔,拿着錢一溜煙跑了;這裏我敢打賭,如果我那位陌生客人明天來訪問這個小傢夥,他準會謊報他應納的所得稅。〕
“您是不是,”我說,“您本人是不是也這樣填報‘應予扣除數’呀,先生?”
“這個,我應當說是的!要不虧了‘應予扣除數’項下那十一條救命的附加條款,那我每年就是當乞丐,討了錢去供奉這個該死的、可恨的,這個敲詐勒索、獨斷獨行的政府啦。”
在本市幾位最有實力的人士當中,在那幾位品德高尚、操行清白、商業信譽卓著的人土當中,就數這位先生的地位最高,於是我敬受奉行他所指示的範例。我去到稅務局辦事處,在上次來訪的客人的譴責的眼光下站起身來,一再地撒謊,一再地蒙混,一再地要無賴,直到後來我的靈魂深深地陷入了偽證罪之中,我的自尊心從此消失得一幹二淨。
然而,這又算得了什麽?這正是美國無數最富有的、最自豪的,而且最體面的、最受人尊重、最被人奉承的人每年都在玩弄的把戲。所以,對這些我滿不在乎。我毫不羞愧。今後我衹要少開口亂說,別輕易玩火,否則我免不了會養成某些可怕的習慣。
他回說是的。我不願顯得一無所知,但是我指望他會提到他出售什麽貨色。
①估稅員。
②國內稅收局。
我試探着問:“買賣怎麽樣呀?”他說:“馬馬虎虎。”
接着我說,我們會上他那兒去的;如果也同樣地喜歡他那傢店,我們會成為他的主顧的。
他說,他相信我們會十分喜歡那個地方,以後會專門去那兒——還說,衹要誰跟他打過一次交道,他從來沒見過那個人會拋棄了他,另去找一個那一行的。
這話聽來頗近自詡,然而,除了顯出我們每人都具有的那種自然流露的鄙俗而外,這人看上去還是很誠實的。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反正我們倆似乎逐漸變得融洽,談得投契,此後一切都那樣很愜人意地、自然而然地發展下去。
我們談呀,談呀(至少在我這一方面是如此);我們笑呀,笑呀(至少在他那一方面是如此)。然而我始終保持着冷靜——我那天生的警惕性,就像上程帥所說的那樣被提到“最高度”。不管他怎樣含渾其詞地答話,我總下定决心要徹底打聽清楚他所幹的行業——我下定决心要引着他把自己的行業說出來,但同時又不要讓他懷疑我的用意何在。我準備施展極其巧妙的詭計,務必要引他人毅。我要把自己所做的事全部告訴他,那樣他就自然而然會被我推心置腹的談話所,自然而然會對我親熱,甚至會情不自禁,在不曾猜疑到我的意圖之前就把他自己的事全部告訴了我。我心裏想,我的兒呀,你再沒想到,你是在跟一個什麽樣的老狐狸打交道啊。我說:
“瞧,您再也猜不到,這一個鼕天和上一個春天我單憑演講就掙了多少。”
“猜不到……我真的猜不到。讓我再想一想……讓我再想一想。也許,大約是二千元吧?不會的;先生,那不會,我相信您不可能掙那麽多。也許,大約是一千七百元吧?”
“哈哈!我就知道您猜不到嘛,上一個春天和這一個鼕天,我演講的收入是一萬四千七百五十元。您以為這個數目還可以嗎?”
“啊呀,這是個驚人的數目呀……絶對驚人的數目。我得把它記下了。您是說,甚至這還不是您全部的收入嗎?”
“全部的收入!咳,我說您哪,此外還有四個月以來我從《每日吶喊》獲得的收入……大約是……大約是……嗯,大約是八千元左右吧,我說,您覺得這個數目怎麽樣?”
“噯呀!怎麽樣?老實說,真希望我也能過上這樣闊氣的生活。八千元!我要給它記下了。啊呀,我的先生!……除此以外,您意思是不是說,還有更多的收入?”
“哈!哈!哈!哎呀,您這真所謂是‘衹沾了個邊兒’。此外還有我的書呢,《老實人在國外》……每本售價三元五角起到五元,根據不同的裝訂而定。您再聽我說下去呀。您不用害怕呀。單是過去的四個半月裏,不包括以前的銷數在內,單是那四個半月裏,那部書就賣了九萬五千本。九萬五千本哪!您倒想想。平均每本就算它四元吧。總數幾乎達到四十萬元,我的朋友。我應當拿到它的半數。”
“受苦受難的摩西①!讓我把這一筆也給記下了。一萬四千七百五十……八千……二十萬。總數嗎,我瞧……哎呀,真真想不到,總數大約是二十一萬三四千元哪!那真的可能嗎?”
①《聖經》中領導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井為之立法的希伯來先知。這裏用作驚嘆語。
“可能!如果是算錯,那衹會是少算了。二十一萬四千元現鈔,那就是我今年的收入,如果我知道怎樣計算的話。”
這時候那位先生站起身來告辭。我心裏很不痛快,因為想到我也許不坦白白地嚮一個陌生人公開了自己的收入,而且,由於聽到他的驚嘆時感到得意,還大大地提高了那些數字。可是,那位先生不立即就走,他在最後關頭遞給我一隻大信封,說那裏面有他的廣告。說我可以在那裏面找到一切有關他的業務的細節;說他很歡迎我去光顧——說他有了我這樣收入優渥的人做主顧,實在感到驕傲;說他以前常常以為市裏也有好幾位大財主,可是,等到他們去跟他做交易時,他發現他們所有的那點兒錢衹勉強夠自己糊口;還說,他確實耐着沉悶等候了這麽多年,才能面對面看見我這樣一位大闊佬,而且能和我交談,並用手接觸了我,終於情不自禁,想要擁抱我——說真的,如果我肯讓他擁抱的話,他認為那對他將是一件極大的光榮。
這一席話說得我心裏樂滋滋的,所以我也就不再推拒,盡讓這位心地純潔的陌生人張開雙臂抱住我,還在我後頸窩裏灑了幾滴起鎮靜作用的眼淚。然後,他去了。
他剛走,我就展開了他的廣告。我仔細地研究了它四分鐘。緊接着我就喚廚子來,說:
“扶好了我,我這就要暈過去了!讓瑪麗去翻那烤餅吧。”
停了一會兒,我清醒過來,就派人到路拐角的小酒店裏去,雇來了一位行傢,為期一個星期,要他整夜守護着我,同時咒駡那個陌生人;白天裏,偶爾我咒駡得乏了,就由他接替。
哼,瞧他這個壞蛋!他的那份“廣告”,衹不過是一份該死的報稅表格——上面是一連串沒頭沒腦的問題,問的都是有關我的私事,很小的宇體足足占了四大張紙——那些問題,這裏我不妨指出,實在提得非常巧妙,哪怕是那些世故最老練的人也沒法理解它們究竟用意何在——再說,那些問題都經過了精心的構思,其目的是要使一個人報稅時非但沒法弄虛作假,反而會將自己的實際收入多報上三倍。我試圖尋覓一個可鑽的空子,然而看來竟然沒有一個可以讓我鑽的。第一個問題綽綽有餘及包羅了我的全部經濟情況,有如一把傘籠罩了一個小小蟻侄:
過去一年裏,你在任何地方所從事的任何交易、業務或職業中共賺了多少錢?
這問題下面附了另十三道同樣刁鑽的小題,其中措詞最委婉的一題是要我呈報:過去我可曾由於黑夜偷盜,或者攔路搶人,或者縱火打劫,或者從事其他不可告人的勾當,藉此營私漁利,購置産業,但尚未逐條列於收入申報書中第一問題的對方。
這分明是那個陌生人故意要讓我上當受騙。這是非常非常明顯的事;於是我跑出去,聘請了另一位行傢。原來由於陌生人挑動了我的虛榮心,所以我纔會把自己的收入申報為二十一萬四千元。按照法律規定,這筆收人中衹有一千元可以免繳所得稅的——這是惟一能夠使我感到安慰的,但這一點錢有如大海中的涓滴而已。按規定百分抽五的辦法,我必須上繳給政府的所得稅竟高達一萬零六百五十元!
〔這裏我不妨交代一句,到後來我並沒有繳納這筆稅款。〕
我認識一個非常闊氣的朋友,他的住宅好像是一座皇宮,他坐在飯桌上好像是一位皇帝在進膳,他的用費十分浩繁,然而,他卻是一個沒有分文收入的人,因為我常常在他的報稅表格上註意到了這一點;於是,在窘急無奈的情況下,我就去嚮他求教。他接過了我那些琳琅滿目的、為數驚人的收入憑證,他戴上眼鏡,他提起了筆,接着,一霎眼工夫!——我已經變成了一個窮光蛋!這件事他做得十分幹淨利落。他衹是巧妙地偽造了一份“應予扣除數”的清單。他將我繳給“州政府、中央政府和市政府的稅”登記為若幹;將我“由於沉船、失火等受到的損失”登記為若幹;此處是我在“變賣房地産時所受的損失”,我在“出售牲口”時所受的損失,“支付住宅及其周圍土地的租費”,“支付修理費、裝修費和到期的利息”,“以前在美國陸軍、海軍與稅務機關任職時從薪津中扣除的稅款”,以及其他等等。他對所有以上的情況,就每一個列舉的項目,都登記了為數驚人的“應予扣除數”。他登記完畢,再把那張清單交給我,這時候我一展眼看到,就在這一年裏,我作為純利的收入已一變而為一千二百五十元四角。
“這一來,”他說,“按照法律規定,一千元是屬於免稅的。你衹需要去宣一次誓,證明這份清單屬實,然後給其餘的二百五十元付了稅就完啦。”
〔他說這席話的時候,他的小兒子威利從他坎肩口袋裏摸出一張二元美鈔,拿着錢一溜煙跑了;這裏我敢打賭,如果我那位陌生客人明天來訪問這個小傢夥,他準會謊報他應納的所得稅。〕
“您是不是,”我說,“您本人是不是也這樣填報‘應予扣除數’呀,先生?”
“這個,我應當說是的!要不虧了‘應予扣除數’項下那十一條救命的附加條款,那我每年就是當乞丐,討了錢去供奉這個該死的、可恨的,這個敲詐勒索、獨斷獨行的政府啦。”
在本市幾位最有實力的人士當中,在那幾位品德高尚、操行清白、商業信譽卓著的人土當中,就數這位先生的地位最高,於是我敬受奉行他所指示的範例。我去到稅務局辦事處,在上次來訪的客人的譴責的眼光下站起身來,一再地撒謊,一再地蒙混,一再地要無賴,直到後來我的靈魂深深地陷入了偽證罪之中,我的自尊心從此消失得一幹二淨。
然而,這又算得了什麽?這正是美國無數最富有的、最自豪的,而且最體面的、最受人尊重、最被人奉承的人每年都在玩弄的把戲。所以,對這些我滿不在乎。我毫不羞愧。今後我衹要少開口亂說,別輕易玩火,否則我免不了會養成某些可怕的習慣。
這就是少校給我說的那個故事,我現在盡量照我所能回憶的敘述出來:
1862年鼕天,我在康涅狄格州新倫敦特倫布爾要塞當司令官。我們在那兒的生活也許不如在“前綫”那麽活躍;不過那兒有那兒的情況,其實還是夠活躍的——我們的腦筋並不因為沒有什麽事情來使它經常緊張而閑得發呆。光說一樣事情吧,那時候北方的整個空氣充滿了神秘的謠言——謠傳叛軍的間諜到處神出鬼沒,準備炸毀北方的要塞,燒毀我們的旅館,運送帶來傳染病的衣服到我們的城市裏來,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這個你都記得吧。這一切都足以使我們保持警惕,打破駐防生活一嚮的沉悶。除此而外,我們那兒還是個新兵招募站——這就等於說我們簡直不能浪費絲毫時間去打瞌睡、或是夢想、或是遊手好閑。咳,我們儘管監視得很嚴,每天招來的新兵還是有50%從我們手裏漏掉,當天晚上就開小差了。入伍的津貼非常之大,以致一個新兵可以拿出兩三百塊錢賄賂看守的兵,讓他逃跑,結果他所得的津貼還可以剩下不少,對於一個窮人還要算是一筆財産。是呀,就像我剛纔說的,我們的生活並不沉悶。
那麽,有一天我獨自一人在營房裏正在寫點東西的時候,有一個十四五歲的、臉色蒼白、穿得很破爛的孩子走進來。他規規矩矩鞠了一躬,說道:
“我想這兒是招新兵的吧?”
“是的。”
“您可以把我收下吧,長官?”
“哎呀,不行,你太年輕啦,孩子,而且個子也太小。”
他臉上現出一種失望的神氣,很快就變得更厲害,成為一種喪氣的表情。他慢慢地轉過身去,好像是要走似的。他遲疑了一下,然後又轉過臉來嚮着我,用一種使我深深感動的聲調說道:
“我沒有傢,而且是舉目無親。我希望您能收下我纔好哩!”
可是這事情是絶對不可能的,我就極力溫和地給他說明這個意思。然後我叫他在火爐旁邊坐下來暖和暖和,並且還補上了兩句:
“我馬上就給你一點東西吃吃。你餓了吧?”
他沒有回答,也無須回答;他那雙柔和的大眼睛裏的感激神情比任何語言都更能達意。他在火爐旁邊坐下,我繼續寫字。偶爾我偷偷地望他一眼。我看出他的衣服和鞋子雖然又髒又破,可是樣式和材料都很好。這一點是耐人尋味的。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他的聲音輕柔而悅耳;他的眼睛深沉而憂鬱;他的態度和談吐都很文雅;這個可憐的小夥子顯然是遭遇了不幸。於是我對他頗感興趣。
可是我漸漸又專心於我的工作去了,完全忘記了那個孩子。我不知道這樣過了多大工夫;後來我纔偶然擡頭望了一下。那孩子的背嚮着我,可是他的臉也稍微斜過來一點,所以我可以看得見他的一邊臉蛋——一道無聲的淚泉正在順着臉上流下來。
“哎呀,真糟糕!”我心裏想道:“我忘記了這個可憐蟲餓着肚子哪。”於是我為了剛纔的忍心嚮他表示歉意,就對他說,“跟我來吧,小朋友,你和我一塊兒吃飯吧,今天就衹我一人。”
他又那麽含着感激的神情嚮我望了一眼,臉上露出一道快樂的光輝。到了餐桌面前,他把手扶着椅背站着,一直等我坐定了,他纔坐下來。我拿起刀叉——唉,我衹好拿着不動,因為這孩子低下了頭,默默地祈禱謝飯。無數關於老傢和童年的聖潔的回憶涌上我的心頭,我不禁嘆息地想起我已經與宗教漂離了很遠,它對受了創傷的心靈的醫療作用,以及它的安慰、解脫和鼓舞的作用,都與我無緣了。
在我們吃飯的過程中,我看出了年輕的威剋魯——他的全名是羅伯特·威剋魯——知道怎樣使用餐巾;還有——唉,總而言之,我看出他是個很有教養的孩子;詳細情形就不消說了。他還有一種純樸的坦白態度,這也使我很中意。我們談的主要是關於他自己的事情,我毫無睏難地嚮他問清楚了他的來歷。當他談到他生長在路易斯安那的時候,我顯然對他更表同情,因為我在那地方住過一些時候。我對密西西比河近海一帶都很熟悉,而且喜歡那帶地方,離開那兒也不算太久,所以我對它的興趣還沒有開始淡下來。連他嘴裏說出來的一些名字都叫我聽了很痛快——正因為覺得非常痛快,所以我就故意把話題引到某些方面,使他多說出一些這類名字來。巴敦魯日、普拉魁明、端納桑維爾、六十哩點、邦尼開爾、大碼頭、卡羅敦、輪船碼頭、汽劃子碼頭、新奧爾良、周畢都拉街、斜堤、好孩子街、聖查理土旅館、第阜利圓場、貝殼路、龐查特倫湖;特別使我愉快的是再聽到“李將軍號”、“那且茲號”、“日蝕號”、“魁德門將軍號”、“鄧肯·堪納號”,以及從前一嚮熟悉的其他汽船的名字。那幾乎就好像是回到了那個地方那麽痛快,這些名字使它們所代表的事物很生動地重新活現在我心頭。簡單地說,小威剋魯的來歷是這樣的:
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和他的有病的姑母和他的父親住在巴敦魯日附近一個富庶的大農場上,這個農場屬於他們這一傢已經50年了。父親是個聯邦統一派。他受盡各式各樣的,可是始終堅持他的主張。後來終於有一天晚上,一批蒙面的歹徒燒毀了他的大房子,這一傢人就不得不逃命。他們被人到處追蹤,嘗盡了一切貧窮、饑餓和苦難的滋味。害病的姑母終於得到瞭解脫:困苦和風吹雨打的流浪生活把她折磨死了;她像一個流浪漢似地死在露天的田野裏,雨飄在她身上,雷在頭上轟隆轟隆地響。不久以後,他的父親又被一個武裝的隊伍俘虜了;兒子一面在旁邊告哀求饒,犧牲者一面在他面前被人勒死了。(說到這裏,這小夥子眼睛裏閃出悲慘的光,他以自言自語的神氣說道:“我要是當不成兵,也不要緊——我總會想得出辦法——我總會想得出辦法。”)那些人宣佈他的父親已經死了之後,馬上就對他說,他要是不在24小時內離開那個地方,他就要遭殃。當天晚上他就悄悄地跑到河邊,在一個大農場的碼頭上隱藏起來。後來,“鄧肯·堪納號”在那兒停下來了,他就泅水過去,藏到它後面所拖的一隻小艇上。天還沒有亮,船就開到了大碼頭,他偷偷地上了岸。那地方離新奧爾良有3哩遠,他徒步走了這段路,走到好孩子街他的一個叔父傢裏,這下子他的苦難暫時結束了。可是這個叔父也是一個聯邦統一派,過了不久,他就打定主意,還是離開南方為好。於是他就和威剋魯搭上一隻帆船悄悄地離開了那個地方,不久就到了紐約。他們在亞斯多旅捨住下來。年輕的威剋魯暫時過了一段痛快的生活,常到百老匯去逛來逛去,看了不少北方的稀奇景物;可是後來又發生了變化——而且並不是好轉。他的叔父起初還很高興,現在卻開始顯得發愁和喪氣;此外他還變得脾氣很怪,動輒生氣;老是談到錢衹有花出去,而沒有辦法再賺進來——“剩下的錢連一個人都養不活,兩個人就更不消說啦。”後來有一天早上,他失蹤了——沒有來吃早飯。這孩子到賬房一問,據說叔叔頭一天晚上就付清了賬走了——旅館裏的職員猜想他是到波士頓去了,可是沒有把握。
這孩子獨自一人,無依無靠。他簡直不知如何是好,想來想去,還是决定最好是跟上去找一找他的叔父。他跑到輪船碼頭,纔知道他口袋裏剩下的那一點點錢不夠他到波士頓去的路費;可是到新倫敦去是夠的;所以他就買了船票到那兒去,决定靠老天保佑,讓他能有辦法渡過其餘一段路程。現在他已經在新倫敦的街上晃來晃去地遊蕩了三天三夜,靠人傢的慈悲到處討點東西吃,隨便找個地方打打瞌睡。可是後來他終於灰了心;勇氣和希望都完了。要是能讓他當兵,誰也不比他更加感激了;如果他當兵不合格,叫他當個鼓手行不行呢?呵,他情願拼命拼命地幹,使人滿意,並且還感激不盡!
小威剋魯的來歷就是這樣,除了細節而外,都是和他對我說的一樣,我說:
“孩子,你現在到了朋友當中啦——你再也不用發愁啦。”這下子他的眼睛可發出閃光來了!我把約翰·瑞本上士叫進來——他是哈特阜人;現在還住在哈特阜;你也許認識他——我對他說:“瑞本,叫這個孩子和軍樂隊的弟兄們住在一起吧。我打算收下他來當個鼓手,我托你照顧他,千萬註意別叫他受到委屈吧。”
那麽,要塞司令官和小鼓手之間的交涉到這時候當然是告一段落了;可是這個可憐的、無依無靠的小傢夥仍舊在我心頭縈繞着。我隨時註意,老希望看見他快活起來,變得興高采烈;可是枉然,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始終沒有改變。他和誰都不發生關係;老是心不在焉,老是在想;他的臉色老是憂鬱的。有一天早上瑞本請求我和他單獨談話。他說:
“我希望您不會見怪,司令官,可是現在的情況是這樣,軍樂隊的弟兄們簡直着急得要命,好像非有人出來說話不可似的。”
“咦,怎麽回事?”
“是威剋魯那孩子,司令官。軍樂隊的弟兄們把他膩味透啦,您想不到到了什麽地步。”
“好吧,你說下去,說下去。他在幹什麽?”
“老在禱告哩,司令官。”
“禱告!”
“是呀,司令官,這孩子老在禱告,弄得車樂隊的弟兄們一點也得不到安寧。清早第一樁事,他也是於這個;中午也是於這個;夜裏——唉,整夜整夜地他就像是讓魔鬼纏住了似的,把人傢鬧得鬼神不安!睡覺嗎?天哪,他們簡直睡不着;照一句俗話說,他那苦心祈禱的風車轉開了,他一起了頭,就沒有個完。他先從樂隊長下手,給他禱告,跟着就找到號手頭兒,又給他禱告;再往後就是低音鼓手,他甚至引着他也禱告起來啦;一個一個地,整個樂隊都要輪到,個個都給大大地禱告一番,而且他那種認真的樣子會使你覺得他自己以為在人間活不了多久,想着他升了天的時候如果沒有帶一個樂隊同去,就不會快活,所以他要給他自己挑選樂隊,好讓他們在天上叫他信得過,奏起國歌來奏得能配上那兒的場面。唉,司令官,往他那兒丟靴子也沒有用;屋子裏是黑的;並且他又不光明正大地幹,老是跪在大鼓後面;所以大傢一齊把靴子像一陣暴雨樣地丟過去也沒有關係,他滿不在乎——照樣顫悠悠地禱告,就好像那是人傢給他喝彩似的。他們大聲嚷起來,‘啊,住嘴巴!’‘讓我們歇一歇吧!’‘槍斃這小子!’‘啊,滾出去!’以及諸如此類的話。可是那有什麽用?簡直就打攪不了他。他幹脆就不睬。”停了一會又說:“是個乖乖的小傻子;清早起來就把那滿地的靴子搬回去,一雙一雙地挑出來,把每人的一雙放到原處。這些靴子丟過去打他已經丟得次數太多了,所以全隊的靴子他通通認識——他閉上眼睛也能把它們一雙雙挑出來。”
又停了一會,我忍住沒有打岔。
“可是最叫人受不了的是他禱告完了的時候——他要是居然有個完的話——他就調一調嗓子唱起歌來。唉,您知道他說話的聲音多麽好聽;您知道他那種聲音簡直可以引得一隻鐵鑄的狗從門口臺階上跑下來舐他的手。可是您要是相信我的話,司令官,那比他唱歌的聲調兒可還差得遠!比起這個孩子的歌聲來,吹笛子的聲音都顯得刺耳。啊,他就在那黑暗中像輕柔的流水似地唱,低低的聲音是那麽柔和悅耳,簡直叫你覺得自己好像在天上似的。”
“那又怎麽會‘叫人受不了’呢?”
“呵,問題就在這兒,司令官,您聽他唱吧。”
就像我這樣——貧窮、倒黴、眼睛又看不見——您聽了他唱這個,衹要聽一次,看您是不是渾身都發酥,眼睛裏迸出淚水來!不管他唱什麽,都是一直鑽進你心窩裏——深深地打中你的要害——每回都叫你神魂顛倒。您衹要聽聽他唱
有罪的、傷心的人兒,恐怖充滿了你的心,
不要等到明天,你今天就要歸順天主;
不要辜負那種慈愛,
因為那種慈愛來自天主——
這些歌詞。真叫人聽了就覺得自己是天下心眼最壞、最不知好歹的人。他唱起他那些關於家乡、關於母親、關於童年、關於從前的回憶、關於煙消雲散了的事情和關於死去了的老朋友的歌來,就把你一生懷念難忘的一去不復返的往事都引到你面前來了——那纔真是唱得漂亮,唱得神妙,叫人愛聽哩,司令官——可是,天哪,那纔真叫人傷心透了哩!軍樂隊——唉,他們大傢都哭起來——這些傢夥個個都哭出聲來,而且並不掩飾;您知道吧,正是起先丟靴子過去打那孩子的那些人一下子又從床鋪上跳下來,在黑暗中跑過去擁抱他!是呀,他們就是這樣——還拼命和他親吻,弄得他渾身都是唾沫,並且還用親愛的名字叫他,求他饒恕他們。趕上這種時候,要是有一團人想去傷害這個小把戲一根頭髮,他們也會和這一團人拼命,哪怕是整整的一個軍團!”
又停了一會。
“就是這些話嗎?”我說。
“是的,司令官。”
“哎呀,原來如此,那有什麽可埋怨的!他們想要怎麽辦呀!”
“怎麽辦!唉,天哪,他們想要請您叫他不要再唱了,司令官。”
“這是怎麽說的!你剛纔還說他的歌唱得很神妙哪。”
“問題就在這兒。唱得太神妙啦。一般凡人簡直受不了。他唱的歌太叫人感動;簡直把人的心都挖出來了;它把他的感情搗得粉碎,使他心裏很不舒服,覺得自己有罪過,除了到地獄去受永世之苦而外,什麽地方也不配去,叫人老是懺悔個沒有完,什麽都顯得不對勁,覺得人生一點安慰也沒有。還有那個哭勁,您瞧——每天早上他們都不好意思彼此對面看一看。”
“咳,這倒是個新鮮事,告狀也告得古怪。那麽他們當真要叫他不再唱了嗎?”
“是呀,司令官,就是這個意思。他們也不願意過分要求;要是能把他的禱告也禁止了,或是叫他不要禱告個沒有完,那他們當然是謝天謝地;可是最主要的還是唱的問題。衹要能把他那唱歌的嘴堵住,他們覺得禱告還可以勉強受得了,雖然老讓他那麽用禱告來折磨,也實在是難受。”
我告訴上士,這樁事情我會加以考慮。那天晚上我悄悄跑到軍樂隊的營房去聽。上土所報告的情況並沒有過甚其詞。我聽見禱告的聲音在黑暗中祈求;我聽見那些心煩的人咒駡的聲音;我聽見許多靴子一陣扔過去在空中發出的颼颼的聲音,和打到大鼓周圍的乒乒乓乓的聲音。這種情形使我有所感觸,但是同時也覺得有趣。過了一會,經過一陣意味深長的靜默之後,就聽見了歌聲。天哪,那股凄涼的情調,那種迷人的力量!天下再沒有什麽聲音像這麽悅耳、這麽優美、這麽溫柔、這麽聖潔、這麽動人。我在那兒呆的工夫不大;我開始體驗到與一個要塞司令官不大相稱的一種感情。
第二天我就發出了命令,把禱告和唱歌部禁止了。隨後的三四天之中,新兵騙了入伍津貼開小差的事件層出不窮,既熱鬧,又惱人,以致我根本沒有想到我那小鼓手。可是有一天早上瑞本上士來了,他說:
“那個新來的小夥子的舉動非常奇怪哩,司令官。”
“怎麽個奇怪法?”
“咳,司令官,他一天到晚老在寫字。”
“寫字?他寫些什麽——是信嗎?”
“我不知道,司令官;可是他一下了班,就老是在炮臺各處鑽來鑽去,東張西望,老是一個人——我敢賭咒說,炮臺上隨便哪個角落裏沒有哪一處他沒有到過——而且他老是過不了一會兒又拿出鉛筆和紙,亂劃一些什麽下來。”
這使我起了一種極不愉快的感覺。我想要挖苦這種疑神疑鬼的想法,可是當時衹要形跡稍有可疑的事情,都不能怪人傢多疑,所以也就不便挖苦。當時在我們北方,處處都發生一些事故,警惕我們隨時都要提防,隨時都要懷疑纔行。於是我聯想到這個孩子來自南方這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是最靠南的地方,路易斯安那——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這個念頭是叫人放心不下的。可是我這時候給瑞本下命令處理這樁事情,心裏卻感覺到一陣隱痛,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作父親的在那兒搗鬼,要叫他自己的孩子受到羞辱和損害似的。我吩咐瑞本不要聲張,靜待時機,能給我想辦法找到那孩子寫的東西的時候就給我找一些來,不要讓他知道。我還特別指示他千萬不要有什麽舉動,叫那孩子發現他被人註意了。同時我還命令他照常容許那孩子有原先那些行動自由,可是他進城去的時候,要派人老遠盯住他。
以後兩天之中,瑞本嚮我報告了好幾次。毫無結果。這孩子還是在寫,可是每逢瑞本走近他身邊,他就滿不在乎地把他寫的東西塞到口袋裏。他到城裏一個沒有人的舊馬棚那兒去過兩次,呆了一兩分鐘就出來了。我們對這類事情可不能大意——看樣子是有點兒蹊蹺。我心裏不得不承認我漸漸有些感到不安了。我跑到我私人的住處,把副司令找來——他是個很有智慧和判斷力的軍官,是傑姆士·華特生·韋布將軍的兒子。他很驚訝,也很着急。我們把這樁事情談了很久,最後的結論是應該進行秘密搜查。我决定親自執行這個辦法。因此我叫人第二天早上兩點鐘就把我叫醒,衹過了一會兒,我就到了軍樂隊的宿舍裏,撲在地下,在那些打鼾的弟兄們當中用肚皮貼着地板爬過去。後來我終於到了我那酣睡的流浪兒床前,誰也沒有驚醒,我把他的衣服和背袋拿到手,又偷偷地爬回來。我回到自己屋裏的時候,韋布還在那兒等着,急於要知道結果如何。我們馬上就動手搜查。衣服使我們大失所望。我們在回袋裏找到一點空白紙和一支鉛筆;此外除了一把大折刀和孩子們藏起來當寶貝的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和無用的廢物而外,什麽也沒有了。我們又懷着希望去搜查背袋。那裏面又是什麽也沒有找到,反而碰了個釘子!——一本小《聖經》扉頁上寫着這麽幾個字:“先生,請看在他母親的面上,對我這孩子照應點吧。”
我望了望韋布——他垂下了眼睛;他又望了望我——我也垂下了眼睛。兩人都不做聲。我恭恭敬敬地把這本書放回原處。韋布馬上站起來,一句話也不說就走了。過了一會兒,我提起精神來,再去完成這樁不是滋味的工作,我把偷來的東西送回原處,還是和原來那樣撲在地下爬過去。這似乎是對於我所幹的那樁事情特別相宜的姿勢。
完事大吉之後,我老實說,真是高興到極點。
第二天中午瑞本又照常來報告。我截住他的話說道:
“這樁可笑的事情就到此為止吧。我們簡直是把一個可憐的小把戲當成個妖怪來對付,其實他就像一本贊美歌一樣,對我們是毫無妨礙的。”
上士顯得很驚訝,他說:
“唉,您也知道,這是您的命令呀,司令官,並且我還弄到了他寫的一點東西哩。”
“那裏面說些什麽?你怎麽弄到的?”
“我從門上的鑰匙洞裏偷看,看見他在寫字。所以我估計着他大概寫完了的時候,就小聲地咳嗽了一下,我馬上看見他把寫的東西揉成一團,丟到火裏,東張西望地看有沒有人來。然後他就安然無事,顯出非常愉快和滿不在乎的樣子。這下子我就走進來。高高興興地和他混了一陣,再打發他出去幹點事情。他絲毫也不驚慌,馬上就走了。爐裏是煤火,纔生起來的;他那個紙團丟到一大塊煤後面去了,掉在看不見的地方;可是我還是把它弄出來了;這兒就是;連烤都沒有烤糊哩,您瞧。”
我把這張紙條望了一眼,看了一兩句。然後我就叫上士出去,並且吩咐他去給我把韋布找來。那紙上寫的全文是這樣的:
特倫布爾要塞,八號
上校,——關於我上次開的單子裏末尾那三尊大炮的口徑,我弄錯了,那是放18磅炮彈的;其餘的武器都和我所寫的相符。炮臺的情況還是像前次報告的那樣,不過原先準備派到前綫去作戰的那兩連輕步兵暫時還要駐在這裏——現在還無法調查要呆#久,但很快就可以弄明白。我們深信就一切情況看來,最好暫時不要采取行動,且等——
寫到這裏就中斷了——這就是瑞本咳嗽了一聲、使那孩子沒有再往下寫的地方。這種冷血的卑鄙行為揭露出來之後,給我心頭一陣沉痛的打擊,以致使我對這孩子的感情以及我對他的好意和對他那孤伶的遭遇所起的慈悲心都馬上煙消雲散了。
可是這且不去管它。現在出了問題了——而且還是需要馬上充分註意的嚴重問題。韋布和我把這樁事情翻來覆去地考慮,徹底地研究了一番。韋布說:
“他沒有寫完就被打斷了,真是可惜!他們有某種行動要推遲一下,等到——什麽時候呢?那個行動又是指的什麽呢?可能他是會要提到的,這個假裝信神的小壞蛋!”
“是呀,”我說。“我們錯過了一次機會,還有信裏面的‘我們’又是指誰呢?是炮臺裏面的同黨,還是外面的呢?”
那個“我們”很有文章,叫人擔心。可是老在這上面猜想是值不得的,所以我們就繼續考慮更具體的辦法。第一步,我們决定加雙崗,盡最大的力量切實提防。其次,我們想到把威剋魯叫來,讓他吐出一切秘密;可是這一着似乎不大聰明,要等其他的辦法都沒有效果的時候纔行。我們必須把他寫的東西再弄到一些,所以我們就開始想辦法達到這個目的。後來我們想出了一個主意:威剋魯從來沒有到郵局去過,——也許那個空馬棚就是他的郵局吧。我們把我的親信書記找米——他是個名叫斯特恩的德國人,好像是個天生的偵探似的——我把這樁事情源源本本告訴他,叫他去設法破案。還不到一個鐘頭,我們又得到消息,說是威剋魯又在寫。再過了一會,又聽說他告假進城去了。他動身之前,他們故意耽誤了他一陣,同時斯特恩趕緊跑去藏在那個馬棚裏。一會兒他就看見威剋魯逍遙自在地走進去,四面張望了一會,然後把一樣東在角落裏一堆垃圾底下,又從從容容地出去了。斯特恩趕緊把那件隱藏的東西——一封信——拿到手,給我們帶回來。上面既沒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也沒有發信人的簽名。信裏面先把我們看到過的那些話寫上,接着就說:
我們認為最好是暫時不采取行動,且等那兩連人開走了再說。我是說我們內部這4個人有這個意見;還沒有和其他的人通消息——怕的是引人註意。我說4個人,是因為我們少掉了兩個;他們入伍不久,剛混進炮臺來就被派到前綫去了。現在非另派兩個人來接替他們不可。走了的那兩個是三十哩點那兩兄弟。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要告訴你,可是决不能靠這種通信的方式,我要試用另一種辦法。
“這個小混蛋!”韋布說:“誰想得到他是個間諜呢?可是這且不去管他;我們先把已經得到的這些情節照目前的情形湊合起來研究研究,看看這樁事情現在已經發展到什麽地步吧。第一,我們當中已經有了一個間諜是我們知道的;第二,我們當中還有三個是我們不知道的;第三,這些間諜都是經過到聯邦部隊來人伍這個簡單而省事的手續混進我們這兒來的——顯然是有兩個上了當,被我們運到前綫去了;第四,‘外面’還有間諜的幫手——數目多少還不清楚;第五,威剋魯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個敢用‘現在這種方式’報告消息——要‘試用另一種辦法’。照目前的情形看來,大致就是這樣。我們是不是要把威剋魯抓起來,叫他招供呢?再不然是不是要去抓住到馬棚裏取信的人,叫他供出來呢?否則我們就暫時還不做聲,再多調查一些事實好不好呢?”
我們决定了采取最後那種辦法。我們估計這時候還沒有實行緊急措施的必要,因為那些陰謀分子顯然是打算等着那兩個輕步兵連開走的時候再下手。我們給了施特恩充分的權力,使他好辦事,並且叫他盡量設法把威剋魯的‘另外一種’通訊方法調查出來。我們打算玩一套大膽的把戲;因此我們主張繼續使間諜們毫不懷疑,能敷衍多久就敷衍多久。所以我們命令斯特恩馬上再到那個馬棚那兒去,要是沒有什麽人妨礙的話,就把威剋魯的信仍舊藏到原地方,放在那兒等叛徒們去取。
那天一直到天黑,並沒有其他動靜。夜裏天氣很冷,天色漆黑,正下着雨雪,風也颳得很兇;可是那一夜我還是從溫暖的床上起來了好幾次,親自出去巡邏,為的是要查明確實沒有出什麽事故,而且每個崗哨都在認真提防。我到處都發現他們振作精神警戒着;顯然是有一些神秘的威脅的謠言悄悄地在四處傳播,一加雙崗就更使那些謠言顯得確有其事了。有一次天快亮的時候,我碰見韋布頂着寒風一直往前走,隨後纔知道原來他也巡邏了好幾次,總要知道一切安然無事纔放心。
第二天的事情稍微使情況發展得快一些。威剋魯又寫了一封信;斯特恩比他先到那個馬棚裏,看見他藏那封信;威剋魯剛一走開,他就去把那封信拿到手,然後溜出來,遠遠地盯住那個小間諜,他背後還跟着一個便衣偵探,因為我們覺得應該讓他隨時可以得到法律的幫助,以備緊急的需要。威剋魯跑到火車站去,在那兒等着紐約的車來,然後客人由車上涌下來的時候,他就仔細看着那一群人的臉。一會兒就有一個年老的紳土,戴着緑色的護目鏡,拄着手杖,一瘸一瘸地走過來,在威剋魯附近站住,急切地開始張望。威剋魯馬上就飛跑過去,塞了一個信封在他手裏,然後溜開,在人叢中不見了。斯特恩立刻就去把那封信一下子搶過來;隨即他在那個偵探身邊匆忙走過的時候,就對他說:“跟住那個老先生——別讓他跑得不見了。”然後斯特恩隨着人群連忙跑出來,一直跑回要塞。
我們關上門坐下來,吩咐外面的守衛不讓別人來打攪。
我們先把馬棚裏拿來的那封信打開來看。內容如下:
神聖同盟,——照常在那尊大炮裏拿到大老闆的命令,那是昨晚上丟在那兒的;這次的命令取消了以前從次一級的機關所得的指標。已在炮內照例留下了暗號,表示命令已經到了收件人手裏——
韋布插嘴說:“這孩子現在不是經常受着監視嗎?”
我說是的;自從拿到他前次那封信之後,他一直就在嚴密的監視之下。
“那麽他怎麽能夠放什麽東西到炮筒裏去,或是從那裏面取出東西來,居然沒有被人發覺呢?”
“唉,”我說,“我看這種情形有點不大對勁。”
“我也覺得不對呀,”韋布說。“這簡直就表示連哨兵裏面都有同謀犯。要不是他們暗中縱容他,這種事情是做不到的。”
我把瑞本叫來,吩咐他到炮臺去仔細查一查,看能找出什麽綫索來。然後我們又往下念那封信:
新的命令是果斷的,它要○○○○明天早上3點鐘×××××。將有200人分成若幹股由各地乘火車或采取其他途徑來此,按時到達指定地點。今天由我分發信號。成功定有把握,但是我們一定是走漏了一些消息,因為這裏已加派雙崗,而且正副司令昨夜曾巡邏多次。寅寅今天由南方來此,將接受秘密命令——用另一方法。你們6個人必須準早晨兩點鐘到166號。乙己會在那裏等你們,給你們詳細指示。口令和上次相同,但要倒過來——頭一個字改到末尾,末一個字改到前面。記住辛辛辛辛。不要忘了。千萬要大膽;還不等太陽再出來,你們就要成為英雄了;你們的名聲將流芳千古;你們將在歷史上添上不朽的一頁。亞門。
“好傢夥,”韋布說,“我看這情形,我們可實在不大好對付呀!”
我說沒有問題,形勢是漸漸顯得非常嚴重了。我說:
“他們正在準備采取一個猛烈的冒險行動,這是很明顯的。今天晚上是他們預定的時間——這也是明顯的。這個冒險行動的性質——我是說它的方式——隱藏在那一大堆‘○’或‘×’下面,可是據我估計,他們的目的是要偷襲和奪取要塞。現在我們必須采取又快又狠的斷然行動。我想我們繼續用秘密手段對付威剋魯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了。我們必須知道,而且越快越好,‘166號’究竟在哪兒,好在早上兩點鐘把那一夥兒一網打盡;不消說,要想得到這個秘密,最快的辦法就是逼着這個小鬼說出來。可是首先我必須把事實報告軍政部,請求全權處理,然後我們纔可以采取重要行動。”
急電譯成了密碼,準備拍發;我看過之後,表示認可,就發出去了。
我們隨即結束了對剛纔所談的那封信的討論,然後把從那位瘸腿先生那兒搶過來的那封信打開。那裏面除了裝着兩張完全空白的信紙而外,什麽也沒有!這對我們當時急切盼待的心情真是潑了一瓢冷水。我們一時大失所望,心裏就像那信紙一樣空虛,簡直不知怎麽好。可是這衹過了一會兒工夫;因為我們當然馬上就想到了“暗墨水”。我們把信紙拿到火邊上去烤,等着看那上面的字跡經過火烤的結果顯出來;可是除了幾條模糊的筆劃而外,什麽也沒有,而我們對那幾條筆劃又看不出一點道理。於是我們把軍醫找來,叫他拿去用他所知道的各種方法試驗,總要試出個結果來;等到字跡顯出來之後,立刻就來把信的內容報告給我。這個阻礙可真是叫人煩得要命,我們當然因為這陣耽誤而生氣;因為我們一心盼望着從那封信裏得到關於這個陰謀的一些最重要的秘密。
這時候瑞本上士來了,他從口袋裏掏出一根大約一英尺來長的麻繩,上面打着3個結,他把它拿起來給我看。
“我在江邊的一座大炮裏取出來的,”他說。“我把所有的炮上的炮栓都取下來,仔細看過;結果每一個炮都查遍了,衹找到這麽一截麻繩。”
原來這截繩子就是威剋魯的“暗號”,表示“大老闆”的命令並沒有送錯地方。我命令立即把過去24小時內在那座炮附近值過班的哨兵通通單獨禁閉起來,非經我的同意,不許他們互相交談。
這時候軍政部長來了個電報。電文如下:
暫行取消人身保障法。全城宣佈戒嚴。必要時逮捕嫌疑犯。采取果斷迅速行動。隨時將消息報告本部。
這下子我們可以下手了。我派人去把那位瘸腿老先生悄悄地逮捕起來,悄悄地解到要塞;我把他看管起來,不許別人和他談話,也不許他給人傢說話。起初他還老愛吵鬧一陣,可是不久就不做聲了。
隨後又來了個消息,說是有人看見威剋魯拿一點什麽東西交給我們的兩個新兵;他剛一轉身,這兩個人馬上就被抓去禁閉起來了。每人身上搜出了一個小紙片,上面用鉛筆寫着這些字:
大鷹三飛
記住辛辛辛辛
一六六
遵照軍政部長的指示,我給部裏打了個密電,報告情況的進展,還把上面這個紙片描繪了一下。現在我們似乎是處於很有把握的地位,盡可以對威剋魯拉下假面具了;所以我就派人把他叫來。同時我也派人去取回那封暗墨水寫的信,軍醫還附帶交來了一張條子,說明他試過的幾種方法都沒有結果,不過另外還有些方法,等我叫他試驗的時候,還可以試一試。
威剋魯很快就進來了。他顯得有些疲乏和焦急的神氣,可是他很鎮定和從容,即令他感覺到了有什麽不妥,也沒有在臉色和態度上露出來。我讓他在那兒站了一兩分鐘,然後快快活活地說:
“小孩兒,你為什麽老上那個舊馬棚裏去呢?”
他用天真的態度毫不慌張地回答:
“呵,我也不知怎麽回事,司令官。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原因,不過我喜歡清靜,到那兒去玩玩。”
“你到那兒去玩,是嗎?”
“是呀,司令官,”他還是像起先那麽天真自然地回答。
“你在那兒光衹幹這個嗎?”
“是呀,司令官,”他擡起頭來望着,那雙溫柔的大眼睛裏含着孩子氣的驚訝神情說道。
“真的嗎?”
“是呀,司令官,真的。”
停了一會,我說:
“威剋魯,你為什麽老愛寫字呢?”
“我?我並沒有常寫什麽,司令官。”
“你沒有常寫?”
“沒有,司令官。啊,您要是說的亂劃呢,我倒是亂劃了一些,劃着玩的。”
“你劃了拿去幹什麽呢?”
“沒有於什麽,司令官——劃完就丟了。”
“沒有送給什麽人嗎?”
“沒有,司令官。”
我突然把他寫給“上校”的那封信伸到他面前。他稍微吃驚了一下,可是馬上又鎮定下來了。他臉上微微地紅了一陣。
“那麽,你為什麽要把這個送出去呢?”
“我决——决沒有安什麽壞心思,司令官。”
“决沒有安什麽壞心思!你把要塞的軍備和情況泄露出去,還說沒有安壞心思嗎?”
他低下頭去不做聲。
“喂,老實說吧,別再撒謊啦。這封信是要給誰的呢?”
這時候他顯出一些痛苦的樣子;可是很快就平靜下來,用非常懇切的聲調回答說:
“我把事實告訴您吧,司令官——全部事實。這封信根本就沒有打算寫給什麽人。我不過寫着玩的。現在我知道這是做錯了,而且是件傻事——可是我衹犯過一次,司令官,我以人格擔保。”
“呵,這倒是叫我很高興。寫這種信是很危險的。我希望你真是衹寫過這一封吧?”
“是呀,司令官,千真萬確。”
他的大膽真是驚人。他說這句誑話的時候,那種誠懇的神氣誰也賽不過。我停了一會兒,把我的怒氣平息下去,然後說:
“威剋魯,你仔細想一想吧,我想調查兩三件小事情,你看是不是可以幫個忙。”
“我一定盡力幫忙,司令官。”
“那麽我先問你——‘大老闆’是誰呢?”
這一下使他很驚慌地嚮我們臉上望了一眼;可也不過如是而已。他馬上又安靜下來,沉着地回答說:
“我不知道,司令官。”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你當真不知道嗎?”
他極力想把他的眼睛望着我的,可是那實在太緊張了;他的下巴慢慢地嚮着胸部低下去,他啞口無言了;他站在那兒神經緊張地摸弄着一隻鈕扣,他的卑鄙行為雖然可惡,那樣子可也叫人憐憫。隨後我又提出一個問題,打破了沉默:
“‘神聖同盟’是些什麽人呢?”
他渾身顯然發抖,他把雙手盲目地微微動了一下,這在我看來,好像是一個絶望的小傢夥求人憐憫的表示。可是他沒有做聲。他繼續把頭嚮地下垂着,站在那兒。我們瞪着眼睛望着他、等着他說話的時候,看見大顆的眼淚順着他的臉蛋兒滾下來。可是他始終不說話。過了一會兒,我說:
“你非回答我不行,小孩兒,你一定要說老實話。‘神聖同盟’是哪些人?”
他仍舊衹是一聲不響地哭。我隨即就說:
“回答我這個問題!”我的語氣有些嚴厲。
他極力要控製自己的聲音;然後求饒地擡頭望着,摻雜着哭聲勉強說道:
“啊,請您可憐我吧,司令官!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不知道。”
“什麽!”
“真的,司令官,我是說的實話,我直到現在,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麽‘神聖同盟’。我以人格擔保,司令官,這是實話。”
“真是怪事!我看你這第二封信;呵,你看見這幾個字嗎?‘神聖同盟’。現在你還有什麽話可說?”
他擡起頭來瞪着眼睛望着我的臉,顯出一副受了委屈的神氣,好像他遭了很大的冤枉似的,然後激動地說:
“這是有人狠心地給我開玩笑,司令官;我老是極力要好好做人,從來沒有傷害過誰,他們怎麽能這樣陷害我呢?有人假造了我的筆跡;這都不是我寫的;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封信!”
“啊,你這個可惡透了的小騙子!你看,這又是怎麽回事呢?”——我把那封暗墨水寫的信從口袋裏掏出來,伸到他眼前。
他的臉發白了!——簡直像個死人的臉那麽白。他站也站不穩,微微搖晃起來,伸手扶着墻纔把身子撐住。過了一會,他低聲問道:
“您已經……看過這封信了嗎?”他的聲音簡直低得聽不見。
一定是還沒有等我嘴裏來得及捏造出“看過了”這麽個回答,我們臉上就把真情流露出來了,因為我清清楚楚地看見那孩子的眼睛裏又恢復了勇氣,我等着他說話,可是他一聲不響。所以後來我就說:
“喂,你對這封信裏泄露的秘密又怎麽解釋呢?”
他非常鎮定地回答說:
“沒有什麽解釋,我衹想說明一聲,那是完全沒有害處的;對誰也沒有什麽妨礙。”
這下子我可有點窘住了,因為我無法反駁他的話。我不知究竟怎麽辦纔好。可是我忽然有了一個主意,這纔給我解了圍,我說:
“你對‘大老闆’和‘神聖同盟’當真是什麽也不知道嗎?你說是人傢假造的這封信,當真不是你寫的嗎?”
“是的,司令官——是真的。”
我慢慢抽出那根帶結的麻繩來,把它舉起,一聲不響。他若無其事地瞪着眼睛望着它,然後詫異地望着我。我實在再也忍耐不住了。不過我還是把我的脾氣壓下去,用我平常的聲調說:
“威剋魯,你看見這個嗎?”
“看見的,司令官。”
“這是什麽?”
“好像是一根繩子。”
“怎麽,好-像-是?這根本就是一根繩子呀。你還認得嗎?”
“不認得,司令官。”他回答的語氣從容到極點。
他那種冷靜的態度真是十足地令人驚嘆!於是我停了幾秒鐘,為的是讓我的沉默可以加深我所要說的話給人的印象;然後我站起來,把一隻手按在他肩膀上,嚴肅地說:
“這是對你沒有好處的,可憐的孩子,絶對沒有好處。你給‘大老闆’的這個暗號,這根帶結的繩子,是在江邊一座大炮裏找到的——”
“大炮‘裏面’找到的!啊,不對、不對、不對!別說是在大炮裏吧,其實是在炮栓的一條縫裏!——一定是在縫裏!”他隨即就跪下來,兩手交叉着十指,仰起面孔,他那臉色灰白、嚇得要命的樣子,叫人看了怪可憐。
“不,是在大炮裏。”
“啊,那一定是出了毛病!老天爺,我完蛋啦!”他一下子跳起來,左右亂闖,閃開人傢伸出去抓他的手,極力想從這地方逃掉。可是逃跑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又撲通一聲跪在地下,拼命地哭,還抱住我的腿;他這樣揪住我,苦苦哀求地說:“呵,您可憐我吧!啊,您行行好吧!千萬別把我的事情說出去呀;他們連一分鐘也不會饒我的命哪!請您保護我,救救我吧。我把一切都供出來!”
我們花了一些工夫纔使他平靜下來,減少他的恐懼,把他的心情變得稍微清醒一些。然後我開始盤問他,他把眼睛望着地下,很恭敬地回答,隨時伸手揩去他那流個不停的眼淚。
“那麽你是心甘情願的一個叛徒嘍?”
“是呀,司令官。”
“還是個間諜?”
“是呀,司令官。”
“一直在按照外面來的命令活動嗎?”
“是呀,司令官。”
“是自願的嗎?”
“是的,司令官。”
“幹得很高興吧,也許是?”
“是呀,司令官;抵賴也沒有好處。南方是我的家乡;我的心是南方的,整個的心都在它那一方面。”
“那麽你所說的那些遭難的經過和你傢裏的人被殺害的那些事情都是為了要混進要塞,特別捏造出來哄人的吧?”
“他們——是他們叫我那麽說的,司令官。”
“那麽你就打算出賣可憐你和收容你的人,要把他們毀了嗎?你知不知道你多麽卑鄙呀,你這個走入迷途的可憐蟲?”
他衹用哭泣來回答。
“好吧,這個且不去管它。還是談正經事。‘上校’是誰?他在什麽地方?”
他開始大哭起來,想要哀求不叫他回答。他說他要是說出來,就會被打死。我威脅着說,他要是不說出實情,我就要把他關到黑牢裏監禁起來。同時我答應他,衹要他把秘密通通說出來,我就保護他,不叫他受到任何傷害。他緊緊地閉住嘴,一句話也不肯回答,他做出頑強的樣子,使我簡直拿他無可奈何。後來我就帶着他走;可是他衹往黑牢裏望了一眼就改變了主意。他突然一陣子又哭起來,並且苦苦哀求,聲明他願意說出一切實情。
於是我又把他帶回來,他就說出了“上校”的名字,並且很仔細地把他描寫了一番。他說到城裏最大的旅館裏可以找到他,穿着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我又威脅了他一陣,他纔把“大老闆”的名字說出來,並且說明他的相貌等等。他說在紐約證券街15號可以找到“大老闆”,化名是蓋羅德。我把蓋羅德的姓名和形象打電報告訴紐約局長,要他逮捕這個人,把他看管起來,等我派人去提解。
“那麽,”我說,“好像是‘外面’還有幾個同黨,大概在新倫敦。你把他們的姓名和情況說一說吧。”
他說出了3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並且說明了他們的情況——都住在大旅捨裏。我悄悄地派人出去,把他們和那位“上校”抓來,關在要塞裏。
“現在我還要知道你在要塞裏面的3個同黨。”
我想他又要說誑話來騙我;可是我把那兩個被捕的哨兵身上搜到的神秘的紙片拿出來,這對他發生了很好的效果。他說我們已經抓到了兩個,他非說出另外那一個不可。這把他嚇得要命,他大聲叫道:
“啊,請您別逼我吧;他當場就會要我的命!”
我說那是可笑的想法;我會派人在他身邊保護他,並且弟兄們集合的時候是不讓他們帶武器的。我命令叫所有的新兵都集合起來,然後這可憐的小壞蛋渾身發抖地出來了,他順着那一隊人走過去,極力顯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後來他對其中一個人衹說了一個字,於是他還沒有走出5步,這個人就被捕了。
威剋魯又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叫人把那3個人帶進來。我叫其中的一個站到前面來,說道:
“喂,威剋魯,你可要註意,衹許完全說實話,絲毫也不能有差錯。這個人是誰,你知道他一些什麽事情?”
他已經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所以就不顧一切後果,把眼睛瞪住那個人臉上,毫不遲疑地說了一大套——他說的是下面這些話:
“他的真名字叫做喬治·布利斯多。他是新奧爾良人;兩年前在沿海的郵船‘神殿號’上當二副。他是個很兇的角色,曾經犯殺人罪坐過兩次牢——一次是為了拿一根絞盤棍子打死一個叫作海德的水手,一次是為了打死一個甲板苦力,因為他不肯拋鉛錘,其實那是不該甲板苦力做的事。他是個間諜,是上校派到這兒來進行間諜活動的。五八年‘聖尼古拉號’在孟菲斯附近爆炸時,他在船上當三副;死傷的乘客裝在一隻空木船上往岸上運的時候,他就搶他們身上的東西,結果差點兒讓人傢抓來用私刑弄死了。”
還說了一些諸如此類的話——他把這個人的來歷說得很詳細。他說完之後,我嚮那個人說:
“你對他這些話有什麽說的?”
“司令官,您可別怪我在您面前說話不恭敬,他這簡直是頂鬍說八道的謊話,從來沒有聽見過誰撒這種謊!”
我叫人把他帶回去再關起來,又把其餘兩個先後叫到前面來。結果都是一樣。那孩子說出了每個人的詳細來歷,對措辭和事實絲毫也沒有遲疑;可是我盤問這兩個傢夥的結果,每個人都衹是憤恨地說那完全是謊話。他們什麽口供也沒有。我把他們再送回去關起來,又把其餘的犯人一個個叫出來對質。威剋魯把他們的一切都說出來了——他們是南方哪些城市的人,和他們參加這個陰謀的源源本本。
但是他們都否認他所說的事實,而且沒有一個有什麽口供。男人們大發脾氣,女人們哭哭啼啼。據他們自己說,他們都是從西部來的清清白白的人,並且對聯邦比世界上一切東西還要愛。我把這批人再關起來,心裏很膩煩,隨後我就再來盤問威剋魯。
“166號在哪兒?‘乙乙’是誰?”
可是他下了决心以這裏為界限。無論說好話哄他或是說硬話嚇唬他,都不起作用。時間過得飛快——非采取嚴厲手段不可了。所以我就拴住他的大拇指,把他踮起腳尖吊起來。他越來越痛,就尖聲慘叫,那聲音簡直叫我有些受不了。可是我堅持不放鬆,過了一會他就喊叫起來:
“啊,放我下來吧,我說!”
“不行——你先說了我纔放你下來。”
現在每一片刻的時間對他都是痛苦,所以他就說出來了:
“大鷹旅捨,166號!”他說的是江邊的一個下等客棧,普通一般賣力氣的人和碼頭工人、還有那些更不體面的人常去的地方。
於是我就把他放了下來,然後又叫他給我說這次陰謀的目的。
“今晚要奪取要塞,”他頑強地說,一面低聲哭着。
“我是不是把這次陰謀的頭兒們都抓着了?”
“沒有,除了你抓到的而外,還有要到166號去開會的人。”
“你那‘記住辛辛辛辛’是什麽意思?”
沒有回答。
“到166號去的口令是什麽?”
沒有回答。
“那一堆一堆的字和記號是什麽意思——‘×××××’和‘○○○○’?快說!要不然又叫你嘗嘗那個滋味。”
“我决不回答!我寧肯死。現在你愛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把你說的話好好兒想想吧,威剋魯。拿定主意了嗎?”
他堅决地回答,聲音毫不發顫:
“拿定主意啦。我非常愛我那遭難的南方,痛恨這北方的太陽所照耀的一切,所以我寧肯死,也不會泄露那些消息。”
我又拴住他的大拇指把他吊起來。這可憐的小傢夥痛得要命的時候,他那尖叫的聲音真叫人聽着心都要碎了,可是我們再也沒有逼出他什麽口供來。不管你問他什麽話,他老是叫着同一個回答:“我可以死,而且我决定死;可是我决不說。”
咳,我們衹好就那麽算了。我們相信他一定是寧肯死也不會招供。所以我們就把他放下來,再把他關起,嚴加看管。
然後我們忙了幾個鐘頭,給軍政部打電報,一方面準備突擊166號。
那個漆黑和寒冷的夜晚是夠令人提心吊膽的。要塞的情報已經泄露了一些,整個要塞都在提防意外。哨兵加成了三崗,誰也不能進出,一走動就會被哨兵把步槍對準他的頭,叫他站住。不過韋布和我卻不像原先那麽擔心了,因為有許多主犯既已落網,陰謀就必然受到相當大的挫折了。
我决定及時趕到166號去,抓住‘乙乙’,把他的嘴堵上,等着其餘的人來到,好逮捕他們。大約在早上一點一刻,我就悄悄離開要塞,後面還帶着六個精壯的正規兵,還有威剋魯那孩子,他的手反綁在背後。我告訴他說,我們要到166號去,要是發現他這次又說了謊話,叫我們上當,那他就非領我們到正確的地方去不可,否則就要叫他吃苦頭。
我們偷偷地走近那個客棧,進行偵察。小小的酒吧間裏點着一支蠟燭,其餘的房間都是黑暗的。我試開前門,並沒有鎖,我們就輕輕地走進去,仍舊把門關上。然後我們把鞋脫掉,我帶頭領着大傢到酒吧間裏。德國店主坐在那兒,在椅子上睡着了。我輕輕地把他推醒,叫他脫掉靴子,在我們前面走;同時警告他不許做聲。他一聲不響地順從了,可是顯然嚇得要命。我命令他帶路到166號去。我們爬上了兩三層樓梯,腳步像一串貓兒那麽輕;然後我們走到一道很長的過道盡頭的時候,就到了一個房間門口,從那個門上裝着玻璃的小窗戶裏,我們可以看得出裏面有一支暗淡的蠟燭的亮光。店主在暗中摸索着找到了我,悄悄地說那就是166號。我試了試那扇門——裏面鎖上了。我靠近耳朵給一個個子最大的士兵下了一個命令;我們就把寬大的肩膀頂住門,猛推一把,就把門上的鉸鏈衝開了。我隱隱約約地看見床上有一個人影——看見它連忙嚮蠟燭把頭伸過去;蠟燭一滅,我們就在一團漆黑當中了。我猛撲過去,一下子跳到了床上,用膝頭使勁按住了床上那個人。被我抓住的人拼命地掙紮,可是我使左手卡住了他的嗓子,這給我的膝頭很大的幫助,總算把他了。然後我馬上把手槍掏出來,拉開扳機,把那冰冷的槍筒抵住他的腮幫於,表示警告。
“現在誰給劃根洋火吧!”我說。“我把他抓牢啦。”
有人照辦了。火柴的光亮起來。我望着我抓住的人,哎呀,老天爺,原來是個年輕的女人!
我把她放了,連忙下床來,心裏覺得怪害鱢。大傢都瞪着眼睛望着身邊的人發呆。這樁意外的事大突如其來,叫人莫明其妙,因此大傢都非常慌張,不知怎麽纔好。那個年輕的女人開始哭起來,把被窩蒙住了臉。店主恭敬地說:
“是我的女兒,她大概是幹了什麽不規矩的事吧,nichtwar?”
“你的女兒?她是你的女兒嗎?”
“啊,是呀,她是我的女兒,她今晚上纔從辛辛那地回傢來的,有點兒小病。”
“他媽的,那孩子又撒謊啦。這不是他說的那個166號;這不是‘乙乙’。威剋魯,你給我們找到那個真正的166號吧,要不然——喂!那孩子在哪兒?”
跑掉了,絲毫不假!不但跑了,我們連一點綫索也找不到。這可是個傷腦筋的情況。我駡自己太傻,沒有把他拴在一個士兵的身上;可是現在為這個而懊惱是沒有用處的。到了這個地步,我究竟應該怎麽辦呢?——這是當前的問題。不過說到源頭,那個姑娘說不定就是‘乙乙’。我並不相信這個,可是把疑惑當成定論是不妥當的。所以我就叫我那幾個士兵留在166號對面的一個空房間裏,吩咐他們一見有人走近那個姑娘的房間,就一律把他們抓起來,同時還叫他們把店主扣押在他們一起,嚴加看管,且待以後的命令。然後我就趕回要塞去看看那兒是否還平安無事。
不錯,平安無事。而且還始終都沒有問題。我通夜守着,沒有睡覺,以防意外。可是毫無動靜。後來看見天又亮了,我居然能夠給部裏打電報,報告星條國旗仍舊在特倫布爾要塞上空飄揚,心裏真是說不出地高興。
我心頭解除了無限的壓力。不過我當然還是沒有放鬆警惕,也沒有停止努力;因為當時的局勢太嚴重了,疏忽是不行的。我把那些犯人一個個叫來,整個鐘頭地拷問他們,總想叫他們招供,可是毫無結果。他們光衹咬牙切齒,直扯頭髮,什麽也沒有吐露出來。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得到了那個失蹤的孩子的消息。有人在早上6點鐘,大約在8哩以外看見他在路上,拖着沉重的腳步往西走。我馬上派一個騎兵中尉和一個士兵去追他。他們在20哩以外看見他了。他已經翻過了一道籬笆,疲乏地拖着腳步穿過一片爛泥的田野,嚮着一個村莊的邊上一座舊式的大房子走過去。他們騎着馬穿過一片小樹林,迂回過去,由相對的方向包抄那所房子;然後下了馬,趕快溜到廚房裏。那兒一個人也沒有。他們又溜進靠近的一間屋子裏,那兒也沒有人;由那間屋裏通着前面起坐室的門是開着的。他們正想要由這扇門裏走過去,忽然聽見一個很低的聲音;那是有人在禱告。於是他們就恭恭敬敬地站住了,中尉把頭伸進去,看見一個老頭和一個老太婆在那間起坐室的一個角落裏跪着,正在禱告的是那老頭。剛剛禱告完畢的時候,威剋魯那孩子打開前門走進來了。那兩個老人一同嚮他撲過去,緊緊地摟着他,叫他透不過氣來。他們大聲嚷道——
“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寶貝!多謝上帝。跑掉的又回來啦!死了的又復活啦!”
喂,先生,你猜是怎麽回事!那個小鬼原來就是在那個農莊上生長的,本來是一輩子從沒有離開過這個地方5哩路遠,後來纔在兩個星期以前閑蕩到我那地方去,編了那一個傷心的故事把我哄住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那個老頭是他的父親——是個有學問的退休了的老牧師那個老太婆是他的母親。
現在讓我來對這個孩子和他的舉動略加說明吧。原來他是愛看廉價小說和那些專登情節離奇的故事的刊物看得入迷了的——所以莫明其妙的神秘事件和天花亂墜的俠義行為正合他的胃口。後來他又看到報紙上報道叛軍的間諜到我們這邊來潛伏活動的情況,以及他們那可怕的企圖和兩三次轟動一時的成功,結果他的腦子裏就把這個問題想入非非了,他曾經有幾個月和一個長於說話和富於幻想的北方青年經常混在一起,那個青年在新奧爾良和密西西比上遊二三百哩的各地之間航行的幾衹郵船上當過兩年事務員——因此他談起那一帶地方的地名和其他情形都顯得很熟悉。我在戰前曾經在那一帶地方住過兩三個月;我對那兒所知道的很有限,所以容易被那孩子哄住,要是一個土生的路易斯安那人,那也許不等他說到15分鐘,就可以發現他露出馬腳了。你知道他為什麽說他情願死也不肯解釋他那幾個陰謀的暗號嗎?幹脆就是因為他無法解釋!——那些記號根本沒有意義;他是由想像中憑空捏造出來的,事先事後都沒有考慮過;所以突然問起他來,他就想不出什麽說法來解釋。譬如他對那封“暗墨水寫的信”裏隱藏着什麽秘密也說不出來,充分的理由就是那裏面根本沒有隱藏任何秘密;那封信不過是空白的紙張罷了。他根本沒有擱什麽東西到大炮裏面,而且從來沒有打算過這麽做——因為他那些信都是寫給一些想像中的人物的,他每次藏一封信到那個馬棚裏,老是把前一天放在那兒的一封拿走;所以他對那根帶結的小繩子並不知道,因為我拿給他看的時候,他還是第一次看到的;可是我一讓他說明來歷,他馬上就照他那異想天開的派頭,承認那是他放的,而且因此收到了一些很妙的戲劇性的效果。他捏造了一個“蓋羅德”先生;還有什麽證券街15號,當時已經根本不存在了——3個月以前就拆掉了。他還捏造了那位“上校”;我所逮捕的並且和他對質過的那些無辜受纍的人,讓他天花亂墜地說了一大堆來歷,也都是他捏造的;“乙乙”也是他捏造的;166號也可以說是他捏造的,因為在我們到大鷹旅社去之前,他還不知道那兒有這麽個房問。凡是需要捏造某一個人或是某一件東西的時候,他都隨時捏造得出來。我要他說出“外面的”間諜,他馬上就把他在旅館裏見過的一些陌生人形容一番,其實連他們的名字都不過是他偶爾聽到過的。呵,在那驚心動魄的幾天裏,他一直在一個有聲有色的、神秘的、浪漫的境界裏過日子,我覺得這個境界對他說來是真實的,而且他想必是一直從他的心坎裏欣賞着它的滋味。
可是他給我們找了不少的麻煩,而且使我們受了說不完的恥辱。你看,為了他的緣故,我們抓了一二十個人,把他們在要塞裏關起來,還在他們門口安了哨兵。被捕的人有許多都是軍人之類,我對他們是無須道歉的;可是其餘的人都是全國各地的第一流公民,無論你說多少賠罪的話,也不足以使他們滿意。他們簡直就大發脾氣,給我們鬧個沒有完!那兩個婦女呢——一個是俄亥俄一位議員的太太,另一個是西部一位主教的妹妹——咳,她們盡量對我說的那許多侮辱和挖苦的話,和她們所流的那些冒火的眼淚,成了一份紀念品,大概可以使我很久都記得她們,——而且我是會記得的。那位戴護目鏡的瘸腿老先生是費城的一個大學校長,他是來參加他的侄子的喪禮的。他原先當然是從來沒有看見過威剋魯。咳,他不但錯過了喪禮,被我們當作叛軍間諜關起來,而且威剋魯還站在我的營房裏無情地把他說成加爾維斯敦名聲最臭的一個流氓窠來的偽造犯、黑人販子、偷馬賊、放火這種侮辱,這位倒黴的老先生似乎是根本不能原諒的。還有軍政部呀!可是,真晦氣,這一段我就不去談它了吧
附註——我把這篇故事的稿子拿給少校看,他說:“你對軍隊裏的事情不大熟悉,這使你弄出了一些小小的錯誤。不過連這些地方也還是寫得有聲有色——隨它去吧;軍隊裏的人看了會笑,別人可看不出毛病來。你把這個故事的主要事實都說對了,敘述得和實際發生的情況大致相符。”——馬剋·吐溫。
1862年鼕天,我在康涅狄格州新倫敦特倫布爾要塞當司令官。我們在那兒的生活也許不如在“前綫”那麽活躍;不過那兒有那兒的情況,其實還是夠活躍的——我們的腦筋並不因為沒有什麽事情來使它經常緊張而閑得發呆。光說一樣事情吧,那時候北方的整個空氣充滿了神秘的謠言——謠傳叛軍的間諜到處神出鬼沒,準備炸毀北方的要塞,燒毀我們的旅館,運送帶來傳染病的衣服到我們的城市裏來,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這個你都記得吧。這一切都足以使我們保持警惕,打破駐防生活一嚮的沉悶。除此而外,我們那兒還是個新兵招募站——這就等於說我們簡直不能浪費絲毫時間去打瞌睡、或是夢想、或是遊手好閑。咳,我們儘管監視得很嚴,每天招來的新兵還是有50%從我們手裏漏掉,當天晚上就開小差了。入伍的津貼非常之大,以致一個新兵可以拿出兩三百塊錢賄賂看守的兵,讓他逃跑,結果他所得的津貼還可以剩下不少,對於一個窮人還要算是一筆財産。是呀,就像我剛纔說的,我們的生活並不沉悶。
那麽,有一天我獨自一人在營房裏正在寫點東西的時候,有一個十四五歲的、臉色蒼白、穿得很破爛的孩子走進來。他規規矩矩鞠了一躬,說道:
“我想這兒是招新兵的吧?”
“是的。”
“您可以把我收下吧,長官?”
“哎呀,不行,你太年輕啦,孩子,而且個子也太小。”
他臉上現出一種失望的神氣,很快就變得更厲害,成為一種喪氣的表情。他慢慢地轉過身去,好像是要走似的。他遲疑了一下,然後又轉過臉來嚮着我,用一種使我深深感動的聲調說道:
“我沒有傢,而且是舉目無親。我希望您能收下我纔好哩!”
可是這事情是絶對不可能的,我就極力溫和地給他說明這個意思。然後我叫他在火爐旁邊坐下來暖和暖和,並且還補上了兩句:
“我馬上就給你一點東西吃吃。你餓了吧?”
他沒有回答,也無須回答;他那雙柔和的大眼睛裏的感激神情比任何語言都更能達意。他在火爐旁邊坐下,我繼續寫字。偶爾我偷偷地望他一眼。我看出他的衣服和鞋子雖然又髒又破,可是樣式和材料都很好。這一點是耐人尋味的。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他的聲音輕柔而悅耳;他的眼睛深沉而憂鬱;他的態度和談吐都很文雅;這個可憐的小夥子顯然是遭遇了不幸。於是我對他頗感興趣。
可是我漸漸又專心於我的工作去了,完全忘記了那個孩子。我不知道這樣過了多大工夫;後來我纔偶然擡頭望了一下。那孩子的背嚮着我,可是他的臉也稍微斜過來一點,所以我可以看得見他的一邊臉蛋——一道無聲的淚泉正在順着臉上流下來。
“哎呀,真糟糕!”我心裏想道:“我忘記了這個可憐蟲餓着肚子哪。”於是我為了剛纔的忍心嚮他表示歉意,就對他說,“跟我來吧,小朋友,你和我一塊兒吃飯吧,今天就衹我一人。”
他又那麽含着感激的神情嚮我望了一眼,臉上露出一道快樂的光輝。到了餐桌面前,他把手扶着椅背站着,一直等我坐定了,他纔坐下來。我拿起刀叉——唉,我衹好拿着不動,因為這孩子低下了頭,默默地祈禱謝飯。無數關於老傢和童年的聖潔的回憶涌上我的心頭,我不禁嘆息地想起我已經與宗教漂離了很遠,它對受了創傷的心靈的醫療作用,以及它的安慰、解脫和鼓舞的作用,都與我無緣了。
在我們吃飯的過程中,我看出了年輕的威剋魯——他的全名是羅伯特·威剋魯——知道怎樣使用餐巾;還有——唉,總而言之,我看出他是個很有教養的孩子;詳細情形就不消說了。他還有一種純樸的坦白態度,這也使我很中意。我們談的主要是關於他自己的事情,我毫無睏難地嚮他問清楚了他的來歷。當他談到他生長在路易斯安那的時候,我顯然對他更表同情,因為我在那地方住過一些時候。我對密西西比河近海一帶都很熟悉,而且喜歡那帶地方,離開那兒也不算太久,所以我對它的興趣還沒有開始淡下來。連他嘴裏說出來的一些名字都叫我聽了很痛快——正因為覺得非常痛快,所以我就故意把話題引到某些方面,使他多說出一些這類名字來。巴敦魯日、普拉魁明、端納桑維爾、六十哩點、邦尼開爾、大碼頭、卡羅敦、輪船碼頭、汽劃子碼頭、新奧爾良、周畢都拉街、斜堤、好孩子街、聖查理土旅館、第阜利圓場、貝殼路、龐查特倫湖;特別使我愉快的是再聽到“李將軍號”、“那且茲號”、“日蝕號”、“魁德門將軍號”、“鄧肯·堪納號”,以及從前一嚮熟悉的其他汽船的名字。那幾乎就好像是回到了那個地方那麽痛快,這些名字使它們所代表的事物很生動地重新活現在我心頭。簡單地說,小威剋魯的來歷是這樣的:
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和他的有病的姑母和他的父親住在巴敦魯日附近一個富庶的大農場上,這個農場屬於他們這一傢已經50年了。父親是個聯邦統一派。他受盡各式各樣的,可是始終堅持他的主張。後來終於有一天晚上,一批蒙面的歹徒燒毀了他的大房子,這一傢人就不得不逃命。他們被人到處追蹤,嘗盡了一切貧窮、饑餓和苦難的滋味。害病的姑母終於得到瞭解脫:困苦和風吹雨打的流浪生活把她折磨死了;她像一個流浪漢似地死在露天的田野裏,雨飄在她身上,雷在頭上轟隆轟隆地響。不久以後,他的父親又被一個武裝的隊伍俘虜了;兒子一面在旁邊告哀求饒,犧牲者一面在他面前被人勒死了。(說到這裏,這小夥子眼睛裏閃出悲慘的光,他以自言自語的神氣說道:“我要是當不成兵,也不要緊——我總會想得出辦法——我總會想得出辦法。”)那些人宣佈他的父親已經死了之後,馬上就對他說,他要是不在24小時內離開那個地方,他就要遭殃。當天晚上他就悄悄地跑到河邊,在一個大農場的碼頭上隱藏起來。後來,“鄧肯·堪納號”在那兒停下來了,他就泅水過去,藏到它後面所拖的一隻小艇上。天還沒有亮,船就開到了大碼頭,他偷偷地上了岸。那地方離新奧爾良有3哩遠,他徒步走了這段路,走到好孩子街他的一個叔父傢裏,這下子他的苦難暫時結束了。可是這個叔父也是一個聯邦統一派,過了不久,他就打定主意,還是離開南方為好。於是他就和威剋魯搭上一隻帆船悄悄地離開了那個地方,不久就到了紐約。他們在亞斯多旅捨住下來。年輕的威剋魯暫時過了一段痛快的生活,常到百老匯去逛來逛去,看了不少北方的稀奇景物;可是後來又發生了變化——而且並不是好轉。他的叔父起初還很高興,現在卻開始顯得發愁和喪氣;此外他還變得脾氣很怪,動輒生氣;老是談到錢衹有花出去,而沒有辦法再賺進來——“剩下的錢連一個人都養不活,兩個人就更不消說啦。”後來有一天早上,他失蹤了——沒有來吃早飯。這孩子到賬房一問,據說叔叔頭一天晚上就付清了賬走了——旅館裏的職員猜想他是到波士頓去了,可是沒有把握。
這孩子獨自一人,無依無靠。他簡直不知如何是好,想來想去,還是决定最好是跟上去找一找他的叔父。他跑到輪船碼頭,纔知道他口袋裏剩下的那一點點錢不夠他到波士頓去的路費;可是到新倫敦去是夠的;所以他就買了船票到那兒去,决定靠老天保佑,讓他能有辦法渡過其餘一段路程。現在他已經在新倫敦的街上晃來晃去地遊蕩了三天三夜,靠人傢的慈悲到處討點東西吃,隨便找個地方打打瞌睡。可是後來他終於灰了心;勇氣和希望都完了。要是能讓他當兵,誰也不比他更加感激了;如果他當兵不合格,叫他當個鼓手行不行呢?呵,他情願拼命拼命地幹,使人滿意,並且還感激不盡!
小威剋魯的來歷就是這樣,除了細節而外,都是和他對我說的一樣,我說:
“孩子,你現在到了朋友當中啦——你再也不用發愁啦。”這下子他的眼睛可發出閃光來了!我把約翰·瑞本上士叫進來——他是哈特阜人;現在還住在哈特阜;你也許認識他——我對他說:“瑞本,叫這個孩子和軍樂隊的弟兄們住在一起吧。我打算收下他來當個鼓手,我托你照顧他,千萬註意別叫他受到委屈吧。”
那麽,要塞司令官和小鼓手之間的交涉到這時候當然是告一段落了;可是這個可憐的、無依無靠的小傢夥仍舊在我心頭縈繞着。我隨時註意,老希望看見他快活起來,變得興高采烈;可是枉然,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始終沒有改變。他和誰都不發生關係;老是心不在焉,老是在想;他的臉色老是憂鬱的。有一天早上瑞本請求我和他單獨談話。他說:
“我希望您不會見怪,司令官,可是現在的情況是這樣,軍樂隊的弟兄們簡直着急得要命,好像非有人出來說話不可似的。”
“咦,怎麽回事?”
“是威剋魯那孩子,司令官。軍樂隊的弟兄們把他膩味透啦,您想不到到了什麽地步。”
“好吧,你說下去,說下去。他在幹什麽?”
“老在禱告哩,司令官。”
“禱告!”
“是呀,司令官,這孩子老在禱告,弄得車樂隊的弟兄們一點也得不到安寧。清早第一樁事,他也是於這個;中午也是於這個;夜裏——唉,整夜整夜地他就像是讓魔鬼纏住了似的,把人傢鬧得鬼神不安!睡覺嗎?天哪,他們簡直睡不着;照一句俗話說,他那苦心祈禱的風車轉開了,他一起了頭,就沒有個完。他先從樂隊長下手,給他禱告,跟着就找到號手頭兒,又給他禱告;再往後就是低音鼓手,他甚至引着他也禱告起來啦;一個一個地,整個樂隊都要輪到,個個都給大大地禱告一番,而且他那種認真的樣子會使你覺得他自己以為在人間活不了多久,想着他升了天的時候如果沒有帶一個樂隊同去,就不會快活,所以他要給他自己挑選樂隊,好讓他們在天上叫他信得過,奏起國歌來奏得能配上那兒的場面。唉,司令官,往他那兒丟靴子也沒有用;屋子裏是黑的;並且他又不光明正大地幹,老是跪在大鼓後面;所以大傢一齊把靴子像一陣暴雨樣地丟過去也沒有關係,他滿不在乎——照樣顫悠悠地禱告,就好像那是人傢給他喝彩似的。他們大聲嚷起來,‘啊,住嘴巴!’‘讓我們歇一歇吧!’‘槍斃這小子!’‘啊,滾出去!’以及諸如此類的話。可是那有什麽用?簡直就打攪不了他。他幹脆就不睬。”停了一會又說:“是個乖乖的小傻子;清早起來就把那滿地的靴子搬回去,一雙一雙地挑出來,把每人的一雙放到原處。這些靴子丟過去打他已經丟得次數太多了,所以全隊的靴子他通通認識——他閉上眼睛也能把它們一雙雙挑出來。”
又停了一會,我忍住沒有打岔。
“可是最叫人受不了的是他禱告完了的時候——他要是居然有個完的話——他就調一調嗓子唱起歌來。唉,您知道他說話的聲音多麽好聽;您知道他那種聲音簡直可以引得一隻鐵鑄的狗從門口臺階上跑下來舐他的手。可是您要是相信我的話,司令官,那比他唱歌的聲調兒可還差得遠!比起這個孩子的歌聲來,吹笛子的聲音都顯得刺耳。啊,他就在那黑暗中像輕柔的流水似地唱,低低的聲音是那麽柔和悅耳,簡直叫你覺得自己好像在天上似的。”
“那又怎麽會‘叫人受不了’呢?”
“呵,問題就在這兒,司令官,您聽他唱吧。”
就像我這樣——貧窮、倒黴、眼睛又看不見——您聽了他唱這個,衹要聽一次,看您是不是渾身都發酥,眼睛裏迸出淚水來!不管他唱什麽,都是一直鑽進你心窩裏——深深地打中你的要害——每回都叫你神魂顛倒。您衹要聽聽他唱
有罪的、傷心的人兒,恐怖充滿了你的心,
不要等到明天,你今天就要歸順天主;
不要辜負那種慈愛,
因為那種慈愛來自天主——
這些歌詞。真叫人聽了就覺得自己是天下心眼最壞、最不知好歹的人。他唱起他那些關於家乡、關於母親、關於童年、關於從前的回憶、關於煙消雲散了的事情和關於死去了的老朋友的歌來,就把你一生懷念難忘的一去不復返的往事都引到你面前來了——那纔真是唱得漂亮,唱得神妙,叫人愛聽哩,司令官——可是,天哪,那纔真叫人傷心透了哩!軍樂隊——唉,他們大傢都哭起來——這些傢夥個個都哭出聲來,而且並不掩飾;您知道吧,正是起先丟靴子過去打那孩子的那些人一下子又從床鋪上跳下來,在黑暗中跑過去擁抱他!是呀,他們就是這樣——還拼命和他親吻,弄得他渾身都是唾沫,並且還用親愛的名字叫他,求他饒恕他們。趕上這種時候,要是有一團人想去傷害這個小把戲一根頭髮,他們也會和這一團人拼命,哪怕是整整的一個軍團!”
又停了一會。
“就是這些話嗎?”我說。
“是的,司令官。”
“哎呀,原來如此,那有什麽可埋怨的!他們想要怎麽辦呀!”
“怎麽辦!唉,天哪,他們想要請您叫他不要再唱了,司令官。”
“這是怎麽說的!你剛纔還說他的歌唱得很神妙哪。”
“問題就在這兒。唱得太神妙啦。一般凡人簡直受不了。他唱的歌太叫人感動;簡直把人的心都挖出來了;它把他的感情搗得粉碎,使他心裏很不舒服,覺得自己有罪過,除了到地獄去受永世之苦而外,什麽地方也不配去,叫人老是懺悔個沒有完,什麽都顯得不對勁,覺得人生一點安慰也沒有。還有那個哭勁,您瞧——每天早上他們都不好意思彼此對面看一看。”
“咳,這倒是個新鮮事,告狀也告得古怪。那麽他們當真要叫他不再唱了嗎?”
“是呀,司令官,就是這個意思。他們也不願意過分要求;要是能把他的禱告也禁止了,或是叫他不要禱告個沒有完,那他們當然是謝天謝地;可是最主要的還是唱的問題。衹要能把他那唱歌的嘴堵住,他們覺得禱告還可以勉強受得了,雖然老讓他那麽用禱告來折磨,也實在是難受。”
我告訴上士,這樁事情我會加以考慮。那天晚上我悄悄跑到軍樂隊的營房去聽。上土所報告的情況並沒有過甚其詞。我聽見禱告的聲音在黑暗中祈求;我聽見那些心煩的人咒駡的聲音;我聽見許多靴子一陣扔過去在空中發出的颼颼的聲音,和打到大鼓周圍的乒乒乓乓的聲音。這種情形使我有所感觸,但是同時也覺得有趣。過了一會,經過一陣意味深長的靜默之後,就聽見了歌聲。天哪,那股凄涼的情調,那種迷人的力量!天下再沒有什麽聲音像這麽悅耳、這麽優美、這麽溫柔、這麽聖潔、這麽動人。我在那兒呆的工夫不大;我開始體驗到與一個要塞司令官不大相稱的一種感情。
第二天我就發出了命令,把禱告和唱歌部禁止了。隨後的三四天之中,新兵騙了入伍津貼開小差的事件層出不窮,既熱鬧,又惱人,以致我根本沒有想到我那小鼓手。可是有一天早上瑞本上士來了,他說:
“那個新來的小夥子的舉動非常奇怪哩,司令官。”
“怎麽個奇怪法?”
“咳,司令官,他一天到晚老在寫字。”
“寫字?他寫些什麽——是信嗎?”
“我不知道,司令官;可是他一下了班,就老是在炮臺各處鑽來鑽去,東張西望,老是一個人——我敢賭咒說,炮臺上隨便哪個角落裏沒有哪一處他沒有到過——而且他老是過不了一會兒又拿出鉛筆和紙,亂劃一些什麽下來。”
這使我起了一種極不愉快的感覺。我想要挖苦這種疑神疑鬼的想法,可是當時衹要形跡稍有可疑的事情,都不能怪人傢多疑,所以也就不便挖苦。當時在我們北方,處處都發生一些事故,警惕我們隨時都要提防,隨時都要懷疑纔行。於是我聯想到這個孩子來自南方這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是最靠南的地方,路易斯安那——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這個念頭是叫人放心不下的。可是我這時候給瑞本下命令處理這樁事情,心裏卻感覺到一陣隱痛,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作父親的在那兒搗鬼,要叫他自己的孩子受到羞辱和損害似的。我吩咐瑞本不要聲張,靜待時機,能給我想辦法找到那孩子寫的東西的時候就給我找一些來,不要讓他知道。我還特別指示他千萬不要有什麽舉動,叫那孩子發現他被人註意了。同時我還命令他照常容許那孩子有原先那些行動自由,可是他進城去的時候,要派人老遠盯住他。
以後兩天之中,瑞本嚮我報告了好幾次。毫無結果。這孩子還是在寫,可是每逢瑞本走近他身邊,他就滿不在乎地把他寫的東西塞到口袋裏。他到城裏一個沒有人的舊馬棚那兒去過兩次,呆了一兩分鐘就出來了。我們對這類事情可不能大意——看樣子是有點兒蹊蹺。我心裏不得不承認我漸漸有些感到不安了。我跑到我私人的住處,把副司令找來——他是個很有智慧和判斷力的軍官,是傑姆士·華特生·韋布將軍的兒子。他很驚訝,也很着急。我們把這樁事情談了很久,最後的結論是應該進行秘密搜查。我决定親自執行這個辦法。因此我叫人第二天早上兩點鐘就把我叫醒,衹過了一會兒,我就到了軍樂隊的宿舍裏,撲在地下,在那些打鼾的弟兄們當中用肚皮貼着地板爬過去。後來我終於到了我那酣睡的流浪兒床前,誰也沒有驚醒,我把他的衣服和背袋拿到手,又偷偷地爬回來。我回到自己屋裏的時候,韋布還在那兒等着,急於要知道結果如何。我們馬上就動手搜查。衣服使我們大失所望。我們在回袋裏找到一點空白紙和一支鉛筆;此外除了一把大折刀和孩子們藏起來當寶貝的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和無用的廢物而外,什麽也沒有了。我們又懷着希望去搜查背袋。那裏面又是什麽也沒有找到,反而碰了個釘子!——一本小《聖經》扉頁上寫着這麽幾個字:“先生,請看在他母親的面上,對我這孩子照應點吧。”
我望了望韋布——他垂下了眼睛;他又望了望我——我也垂下了眼睛。兩人都不做聲。我恭恭敬敬地把這本書放回原處。韋布馬上站起來,一句話也不說就走了。過了一會兒,我提起精神來,再去完成這樁不是滋味的工作,我把偷來的東西送回原處,還是和原來那樣撲在地下爬過去。這似乎是對於我所幹的那樁事情特別相宜的姿勢。
完事大吉之後,我老實說,真是高興到極點。
第二天中午瑞本又照常來報告。我截住他的話說道:
“這樁可笑的事情就到此為止吧。我們簡直是把一個可憐的小把戲當成個妖怪來對付,其實他就像一本贊美歌一樣,對我們是毫無妨礙的。”
上士顯得很驚訝,他說:
“唉,您也知道,這是您的命令呀,司令官,並且我還弄到了他寫的一點東西哩。”
“那裏面說些什麽?你怎麽弄到的?”
“我從門上的鑰匙洞裏偷看,看見他在寫字。所以我估計着他大概寫完了的時候,就小聲地咳嗽了一下,我馬上看見他把寫的東西揉成一團,丟到火裏,東張西望地看有沒有人來。然後他就安然無事,顯出非常愉快和滿不在乎的樣子。這下子我就走進來。高高興興地和他混了一陣,再打發他出去幹點事情。他絲毫也不驚慌,馬上就走了。爐裏是煤火,纔生起來的;他那個紙團丟到一大塊煤後面去了,掉在看不見的地方;可是我還是把它弄出來了;這兒就是;連烤都沒有烤糊哩,您瞧。”
我把這張紙條望了一眼,看了一兩句。然後我就叫上士出去,並且吩咐他去給我把韋布找來。那紙上寫的全文是這樣的:
特倫布爾要塞,八號
上校,——關於我上次開的單子裏末尾那三尊大炮的口徑,我弄錯了,那是放18磅炮彈的;其餘的武器都和我所寫的相符。炮臺的情況還是像前次報告的那樣,不過原先準備派到前綫去作戰的那兩連輕步兵暫時還要駐在這裏——現在還無法調查要呆#久,但很快就可以弄明白。我們深信就一切情況看來,最好暫時不要采取行動,且等——
寫到這裏就中斷了——這就是瑞本咳嗽了一聲、使那孩子沒有再往下寫的地方。這種冷血的卑鄙行為揭露出來之後,給我心頭一陣沉痛的打擊,以致使我對這孩子的感情以及我對他的好意和對他那孤伶的遭遇所起的慈悲心都馬上煙消雲散了。
可是這且不去管它。現在出了問題了——而且還是需要馬上充分註意的嚴重問題。韋布和我把這樁事情翻來覆去地考慮,徹底地研究了一番。韋布說:
“他沒有寫完就被打斷了,真是可惜!他們有某種行動要推遲一下,等到——什麽時候呢?那個行動又是指的什麽呢?可能他是會要提到的,這個假裝信神的小壞蛋!”
“是呀,”我說。“我們錯過了一次機會,還有信裏面的‘我們’又是指誰呢?是炮臺裏面的同黨,還是外面的呢?”
那個“我們”很有文章,叫人擔心。可是老在這上面猜想是值不得的,所以我們就繼續考慮更具體的辦法。第一步,我們决定加雙崗,盡最大的力量切實提防。其次,我們想到把威剋魯叫來,讓他吐出一切秘密;可是這一着似乎不大聰明,要等其他的辦法都沒有效果的時候纔行。我們必須把他寫的東西再弄到一些,所以我們就開始想辦法達到這個目的。後來我們想出了一個主意:威剋魯從來沒有到郵局去過,——也許那個空馬棚就是他的郵局吧。我們把我的親信書記找米——他是個名叫斯特恩的德國人,好像是個天生的偵探似的——我把這樁事情源源本本告訴他,叫他去設法破案。還不到一個鐘頭,我們又得到消息,說是威剋魯又在寫。再過了一會,又聽說他告假進城去了。他動身之前,他們故意耽誤了他一陣,同時斯特恩趕緊跑去藏在那個馬棚裏。一會兒他就看見威剋魯逍遙自在地走進去,四面張望了一會,然後把一樣東在角落裏一堆垃圾底下,又從從容容地出去了。斯特恩趕緊把那件隱藏的東西——一封信——拿到手,給我們帶回來。上面既沒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也沒有發信人的簽名。信裏面先把我們看到過的那些話寫上,接着就說:
我們認為最好是暫時不采取行動,且等那兩連人開走了再說。我是說我們內部這4個人有這個意見;還沒有和其他的人通消息——怕的是引人註意。我說4個人,是因為我們少掉了兩個;他們入伍不久,剛混進炮臺來就被派到前綫去了。現在非另派兩個人來接替他們不可。走了的那兩個是三十哩點那兩兄弟。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要告訴你,可是决不能靠這種通信的方式,我要試用另一種辦法。
“這個小混蛋!”韋布說:“誰想得到他是個間諜呢?可是這且不去管他;我們先把已經得到的這些情節照目前的情形湊合起來研究研究,看看這樁事情現在已經發展到什麽地步吧。第一,我們當中已經有了一個間諜是我們知道的;第二,我們當中還有三個是我們不知道的;第三,這些間諜都是經過到聯邦部隊來人伍這個簡單而省事的手續混進我們這兒來的——顯然是有兩個上了當,被我們運到前綫去了;第四,‘外面’還有間諜的幫手——數目多少還不清楚;第五,威剋魯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個敢用‘現在這種方式’報告消息——要‘試用另一種辦法’。照目前的情形看來,大致就是這樣。我們是不是要把威剋魯抓起來,叫他招供呢?再不然是不是要去抓住到馬棚裏取信的人,叫他供出來呢?否則我們就暫時還不做聲,再多調查一些事實好不好呢?”
我們决定了采取最後那種辦法。我們估計這時候還沒有實行緊急措施的必要,因為那些陰謀分子顯然是打算等着那兩個輕步兵連開走的時候再下手。我們給了施特恩充分的權力,使他好辦事,並且叫他盡量設法把威剋魯的‘另外一種’通訊方法調查出來。我們打算玩一套大膽的把戲;因此我們主張繼續使間諜們毫不懷疑,能敷衍多久就敷衍多久。所以我們命令斯特恩馬上再到那個馬棚那兒去,要是沒有什麽人妨礙的話,就把威剋魯的信仍舊藏到原地方,放在那兒等叛徒們去取。
那天一直到天黑,並沒有其他動靜。夜裏天氣很冷,天色漆黑,正下着雨雪,風也颳得很兇;可是那一夜我還是從溫暖的床上起來了好幾次,親自出去巡邏,為的是要查明確實沒有出什麽事故,而且每個崗哨都在認真提防。我到處都發現他們振作精神警戒着;顯然是有一些神秘的威脅的謠言悄悄地在四處傳播,一加雙崗就更使那些謠言顯得確有其事了。有一次天快亮的時候,我碰見韋布頂着寒風一直往前走,隨後纔知道原來他也巡邏了好幾次,總要知道一切安然無事纔放心。
第二天的事情稍微使情況發展得快一些。威剋魯又寫了一封信;斯特恩比他先到那個馬棚裏,看見他藏那封信;威剋魯剛一走開,他就去把那封信拿到手,然後溜出來,遠遠地盯住那個小間諜,他背後還跟着一個便衣偵探,因為我們覺得應該讓他隨時可以得到法律的幫助,以備緊急的需要。威剋魯跑到火車站去,在那兒等着紐約的車來,然後客人由車上涌下來的時候,他就仔細看着那一群人的臉。一會兒就有一個年老的紳土,戴着緑色的護目鏡,拄着手杖,一瘸一瘸地走過來,在威剋魯附近站住,急切地開始張望。威剋魯馬上就飛跑過去,塞了一個信封在他手裏,然後溜開,在人叢中不見了。斯特恩立刻就去把那封信一下子搶過來;隨即他在那個偵探身邊匆忙走過的時候,就對他說:“跟住那個老先生——別讓他跑得不見了。”然後斯特恩隨着人群連忙跑出來,一直跑回要塞。
我們關上門坐下來,吩咐外面的守衛不讓別人來打攪。
我們先把馬棚裏拿來的那封信打開來看。內容如下:
神聖同盟,——照常在那尊大炮裏拿到大老闆的命令,那是昨晚上丟在那兒的;這次的命令取消了以前從次一級的機關所得的指標。已在炮內照例留下了暗號,表示命令已經到了收件人手裏——
韋布插嘴說:“這孩子現在不是經常受着監視嗎?”
我說是的;自從拿到他前次那封信之後,他一直就在嚴密的監視之下。
“那麽他怎麽能夠放什麽東西到炮筒裏去,或是從那裏面取出東西來,居然沒有被人發覺呢?”
“唉,”我說,“我看這種情形有點不大對勁。”
“我也覺得不對呀,”韋布說。“這簡直就表示連哨兵裏面都有同謀犯。要不是他們暗中縱容他,這種事情是做不到的。”
我把瑞本叫來,吩咐他到炮臺去仔細查一查,看能找出什麽綫索來。然後我們又往下念那封信:
新的命令是果斷的,它要○○○○明天早上3點鐘×××××。將有200人分成若幹股由各地乘火車或采取其他途徑來此,按時到達指定地點。今天由我分發信號。成功定有把握,但是我們一定是走漏了一些消息,因為這裏已加派雙崗,而且正副司令昨夜曾巡邏多次。寅寅今天由南方來此,將接受秘密命令——用另一方法。你們6個人必須準早晨兩點鐘到166號。乙己會在那裏等你們,給你們詳細指示。口令和上次相同,但要倒過來——頭一個字改到末尾,末一個字改到前面。記住辛辛辛辛。不要忘了。千萬要大膽;還不等太陽再出來,你們就要成為英雄了;你們的名聲將流芳千古;你們將在歷史上添上不朽的一頁。亞門。
“好傢夥,”韋布說,“我看這情形,我們可實在不大好對付呀!”
我說沒有問題,形勢是漸漸顯得非常嚴重了。我說:
“他們正在準備采取一個猛烈的冒險行動,這是很明顯的。今天晚上是他們預定的時間——這也是明顯的。這個冒險行動的性質——我是說它的方式——隱藏在那一大堆‘○’或‘×’下面,可是據我估計,他們的目的是要偷襲和奪取要塞。現在我們必須采取又快又狠的斷然行動。我想我們繼續用秘密手段對付威剋魯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了。我們必須知道,而且越快越好,‘166號’究竟在哪兒,好在早上兩點鐘把那一夥兒一網打盡;不消說,要想得到這個秘密,最快的辦法就是逼着這個小鬼說出來。可是首先我必須把事實報告軍政部,請求全權處理,然後我們纔可以采取重要行動。”
急電譯成了密碼,準備拍發;我看過之後,表示認可,就發出去了。
我們隨即結束了對剛纔所談的那封信的討論,然後把從那位瘸腿先生那兒搶過來的那封信打開。那裏面除了裝着兩張完全空白的信紙而外,什麽也沒有!這對我們當時急切盼待的心情真是潑了一瓢冷水。我們一時大失所望,心裏就像那信紙一樣空虛,簡直不知怎麽好。可是這衹過了一會兒工夫;因為我們當然馬上就想到了“暗墨水”。我們把信紙拿到火邊上去烤,等着看那上面的字跡經過火烤的結果顯出來;可是除了幾條模糊的筆劃而外,什麽也沒有,而我們對那幾條筆劃又看不出一點道理。於是我們把軍醫找來,叫他拿去用他所知道的各種方法試驗,總要試出個結果來;等到字跡顯出來之後,立刻就來把信的內容報告給我。這個阻礙可真是叫人煩得要命,我們當然因為這陣耽誤而生氣;因為我們一心盼望着從那封信裏得到關於這個陰謀的一些最重要的秘密。
這時候瑞本上士來了,他從口袋裏掏出一根大約一英尺來長的麻繩,上面打着3個結,他把它拿起來給我看。
“我在江邊的一座大炮裏取出來的,”他說。“我把所有的炮上的炮栓都取下來,仔細看過;結果每一個炮都查遍了,衹找到這麽一截麻繩。”
原來這截繩子就是威剋魯的“暗號”,表示“大老闆”的命令並沒有送錯地方。我命令立即把過去24小時內在那座炮附近值過班的哨兵通通單獨禁閉起來,非經我的同意,不許他們互相交談。
這時候軍政部長來了個電報。電文如下:
暫行取消人身保障法。全城宣佈戒嚴。必要時逮捕嫌疑犯。采取果斷迅速行動。隨時將消息報告本部。
這下子我們可以下手了。我派人去把那位瘸腿老先生悄悄地逮捕起來,悄悄地解到要塞;我把他看管起來,不許別人和他談話,也不許他給人傢說話。起初他還老愛吵鬧一陣,可是不久就不做聲了。
隨後又來了個消息,說是有人看見威剋魯拿一點什麽東西交給我們的兩個新兵;他剛一轉身,這兩個人馬上就被抓去禁閉起來了。每人身上搜出了一個小紙片,上面用鉛筆寫着這些字:
大鷹三飛
記住辛辛辛辛
一六六
遵照軍政部長的指示,我給部裏打了個密電,報告情況的進展,還把上面這個紙片描繪了一下。現在我們似乎是處於很有把握的地位,盡可以對威剋魯拉下假面具了;所以我就派人把他叫來。同時我也派人去取回那封暗墨水寫的信,軍醫還附帶交來了一張條子,說明他試過的幾種方法都沒有結果,不過另外還有些方法,等我叫他試驗的時候,還可以試一試。
威剋魯很快就進來了。他顯得有些疲乏和焦急的神氣,可是他很鎮定和從容,即令他感覺到了有什麽不妥,也沒有在臉色和態度上露出來。我讓他在那兒站了一兩分鐘,然後快快活活地說:
“小孩兒,你為什麽老上那個舊馬棚裏去呢?”
他用天真的態度毫不慌張地回答:
“呵,我也不知怎麽回事,司令官。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原因,不過我喜歡清靜,到那兒去玩玩。”
“你到那兒去玩,是嗎?”
“是呀,司令官,”他還是像起先那麽天真自然地回答。
“你在那兒光衹幹這個嗎?”
“是呀,司令官,”他擡起頭來望着,那雙溫柔的大眼睛裏含着孩子氣的驚訝神情說道。
“真的嗎?”
“是呀,司令官,真的。”
停了一會,我說:
“威剋魯,你為什麽老愛寫字呢?”
“我?我並沒有常寫什麽,司令官。”
“你沒有常寫?”
“沒有,司令官。啊,您要是說的亂劃呢,我倒是亂劃了一些,劃着玩的。”
“你劃了拿去幹什麽呢?”
“沒有於什麽,司令官——劃完就丟了。”
“沒有送給什麽人嗎?”
“沒有,司令官。”
我突然把他寫給“上校”的那封信伸到他面前。他稍微吃驚了一下,可是馬上又鎮定下來了。他臉上微微地紅了一陣。
“那麽,你為什麽要把這個送出去呢?”
“我决——决沒有安什麽壞心思,司令官。”
“决沒有安什麽壞心思!你把要塞的軍備和情況泄露出去,還說沒有安壞心思嗎?”
他低下頭去不做聲。
“喂,老實說吧,別再撒謊啦。這封信是要給誰的呢?”
這時候他顯出一些痛苦的樣子;可是很快就平靜下來,用非常懇切的聲調回答說:
“我把事實告訴您吧,司令官——全部事實。這封信根本就沒有打算寫給什麽人。我不過寫着玩的。現在我知道這是做錯了,而且是件傻事——可是我衹犯過一次,司令官,我以人格擔保。”
“呵,這倒是叫我很高興。寫這種信是很危險的。我希望你真是衹寫過這一封吧?”
“是呀,司令官,千真萬確。”
他的大膽真是驚人。他說這句誑話的時候,那種誠懇的神氣誰也賽不過。我停了一會兒,把我的怒氣平息下去,然後說:
“威剋魯,你仔細想一想吧,我想調查兩三件小事情,你看是不是可以幫個忙。”
“我一定盡力幫忙,司令官。”
“那麽我先問你——‘大老闆’是誰呢?”
這一下使他很驚慌地嚮我們臉上望了一眼;可也不過如是而已。他馬上又安靜下來,沉着地回答說:
“我不知道,司令官。”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你當真不知道嗎?”
他極力想把他的眼睛望着我的,可是那實在太緊張了;他的下巴慢慢地嚮着胸部低下去,他啞口無言了;他站在那兒神經緊張地摸弄着一隻鈕扣,他的卑鄙行為雖然可惡,那樣子可也叫人憐憫。隨後我又提出一個問題,打破了沉默:
“‘神聖同盟’是些什麽人呢?”
他渾身顯然發抖,他把雙手盲目地微微動了一下,這在我看來,好像是一個絶望的小傢夥求人憐憫的表示。可是他沒有做聲。他繼續把頭嚮地下垂着,站在那兒。我們瞪着眼睛望着他、等着他說話的時候,看見大顆的眼淚順着他的臉蛋兒滾下來。可是他始終不說話。過了一會兒,我說:
“你非回答我不行,小孩兒,你一定要說老實話。‘神聖同盟’是哪些人?”
他仍舊衹是一聲不響地哭。我隨即就說:
“回答我這個問題!”我的語氣有些嚴厲。
他極力要控製自己的聲音;然後求饒地擡頭望着,摻雜着哭聲勉強說道:
“啊,請您可憐我吧,司令官!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不知道。”
“什麽!”
“真的,司令官,我是說的實話,我直到現在,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麽‘神聖同盟’。我以人格擔保,司令官,這是實話。”
“真是怪事!我看你這第二封信;呵,你看見這幾個字嗎?‘神聖同盟’。現在你還有什麽話可說?”
他擡起頭來瞪着眼睛望着我的臉,顯出一副受了委屈的神氣,好像他遭了很大的冤枉似的,然後激動地說:
“這是有人狠心地給我開玩笑,司令官;我老是極力要好好做人,從來沒有傷害過誰,他們怎麽能這樣陷害我呢?有人假造了我的筆跡;這都不是我寫的;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封信!”
“啊,你這個可惡透了的小騙子!你看,這又是怎麽回事呢?”——我把那封暗墨水寫的信從口袋裏掏出來,伸到他眼前。
他的臉發白了!——簡直像個死人的臉那麽白。他站也站不穩,微微搖晃起來,伸手扶着墻纔把身子撐住。過了一會,他低聲問道:
“您已經……看過這封信了嗎?”他的聲音簡直低得聽不見。
一定是還沒有等我嘴裏來得及捏造出“看過了”這麽個回答,我們臉上就把真情流露出來了,因為我清清楚楚地看見那孩子的眼睛裏又恢復了勇氣,我等着他說話,可是他一聲不響。所以後來我就說:
“喂,你對這封信裏泄露的秘密又怎麽解釋呢?”
他非常鎮定地回答說:
“沒有什麽解釋,我衹想說明一聲,那是完全沒有害處的;對誰也沒有什麽妨礙。”
這下子我可有點窘住了,因為我無法反駁他的話。我不知究竟怎麽辦纔好。可是我忽然有了一個主意,這纔給我解了圍,我說:
“你對‘大老闆’和‘神聖同盟’當真是什麽也不知道嗎?你說是人傢假造的這封信,當真不是你寫的嗎?”
“是的,司令官——是真的。”
我慢慢抽出那根帶結的麻繩來,把它舉起,一聲不響。他若無其事地瞪着眼睛望着它,然後詫異地望着我。我實在再也忍耐不住了。不過我還是把我的脾氣壓下去,用我平常的聲調說:
“威剋魯,你看見這個嗎?”
“看見的,司令官。”
“這是什麽?”
“好像是一根繩子。”
“怎麽,好-像-是?這根本就是一根繩子呀。你還認得嗎?”
“不認得,司令官。”他回答的語氣從容到極點。
他那種冷靜的態度真是十足地令人驚嘆!於是我停了幾秒鐘,為的是讓我的沉默可以加深我所要說的話給人的印象;然後我站起來,把一隻手按在他肩膀上,嚴肅地說:
“這是對你沒有好處的,可憐的孩子,絶對沒有好處。你給‘大老闆’的這個暗號,這根帶結的繩子,是在江邊一座大炮裏找到的——”
“大炮‘裏面’找到的!啊,不對、不對、不對!別說是在大炮裏吧,其實是在炮栓的一條縫裏!——一定是在縫裏!”他隨即就跪下來,兩手交叉着十指,仰起面孔,他那臉色灰白、嚇得要命的樣子,叫人看了怪可憐。
“不,是在大炮裏。”
“啊,那一定是出了毛病!老天爺,我完蛋啦!”他一下子跳起來,左右亂闖,閃開人傢伸出去抓他的手,極力想從這地方逃掉。可是逃跑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又撲通一聲跪在地下,拼命地哭,還抱住我的腿;他這樣揪住我,苦苦哀求地說:“呵,您可憐我吧!啊,您行行好吧!千萬別把我的事情說出去呀;他們連一分鐘也不會饒我的命哪!請您保護我,救救我吧。我把一切都供出來!”
我們花了一些工夫纔使他平靜下來,減少他的恐懼,把他的心情變得稍微清醒一些。然後我開始盤問他,他把眼睛望着地下,很恭敬地回答,隨時伸手揩去他那流個不停的眼淚。
“那麽你是心甘情願的一個叛徒嘍?”
“是呀,司令官。”
“還是個間諜?”
“是呀,司令官。”
“一直在按照外面來的命令活動嗎?”
“是呀,司令官。”
“是自願的嗎?”
“是的,司令官。”
“幹得很高興吧,也許是?”
“是呀,司令官;抵賴也沒有好處。南方是我的家乡;我的心是南方的,整個的心都在它那一方面。”
“那麽你所說的那些遭難的經過和你傢裏的人被殺害的那些事情都是為了要混進要塞,特別捏造出來哄人的吧?”
“他們——是他們叫我那麽說的,司令官。”
“那麽你就打算出賣可憐你和收容你的人,要把他們毀了嗎?你知不知道你多麽卑鄙呀,你這個走入迷途的可憐蟲?”
他衹用哭泣來回答。
“好吧,這個且不去管它。還是談正經事。‘上校’是誰?他在什麽地方?”
他開始大哭起來,想要哀求不叫他回答。他說他要是說出來,就會被打死。我威脅着說,他要是不說出實情,我就要把他關到黑牢裏監禁起來。同時我答應他,衹要他把秘密通通說出來,我就保護他,不叫他受到任何傷害。他緊緊地閉住嘴,一句話也不肯回答,他做出頑強的樣子,使我簡直拿他無可奈何。後來我就帶着他走;可是他衹往黑牢裏望了一眼就改變了主意。他突然一陣子又哭起來,並且苦苦哀求,聲明他願意說出一切實情。
於是我又把他帶回來,他就說出了“上校”的名字,並且很仔細地把他描寫了一番。他說到城裏最大的旅館裏可以找到他,穿着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我又威脅了他一陣,他纔把“大老闆”的名字說出來,並且說明他的相貌等等。他說在紐約證券街15號可以找到“大老闆”,化名是蓋羅德。我把蓋羅德的姓名和形象打電報告訴紐約局長,要他逮捕這個人,把他看管起來,等我派人去提解。
“那麽,”我說,“好像是‘外面’還有幾個同黨,大概在新倫敦。你把他們的姓名和情況說一說吧。”
他說出了3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並且說明了他們的情況——都住在大旅捨裏。我悄悄地派人出去,把他們和那位“上校”抓來,關在要塞裏。
“現在我還要知道你在要塞裏面的3個同黨。”
我想他又要說誑話來騙我;可是我把那兩個被捕的哨兵身上搜到的神秘的紙片拿出來,這對他發生了很好的效果。他說我們已經抓到了兩個,他非說出另外那一個不可。這把他嚇得要命,他大聲叫道:
“啊,請您別逼我吧;他當場就會要我的命!”
我說那是可笑的想法;我會派人在他身邊保護他,並且弟兄們集合的時候是不讓他們帶武器的。我命令叫所有的新兵都集合起來,然後這可憐的小壞蛋渾身發抖地出來了,他順着那一隊人走過去,極力顯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後來他對其中一個人衹說了一個字,於是他還沒有走出5步,這個人就被捕了。
威剋魯又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叫人把那3個人帶進來。我叫其中的一個站到前面來,說道:
“喂,威剋魯,你可要註意,衹許完全說實話,絲毫也不能有差錯。這個人是誰,你知道他一些什麽事情?”
他已經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所以就不顧一切後果,把眼睛瞪住那個人臉上,毫不遲疑地說了一大套——他說的是下面這些話:
“他的真名字叫做喬治·布利斯多。他是新奧爾良人;兩年前在沿海的郵船‘神殿號’上當二副。他是個很兇的角色,曾經犯殺人罪坐過兩次牢——一次是為了拿一根絞盤棍子打死一個叫作海德的水手,一次是為了打死一個甲板苦力,因為他不肯拋鉛錘,其實那是不該甲板苦力做的事。他是個間諜,是上校派到這兒來進行間諜活動的。五八年‘聖尼古拉號’在孟菲斯附近爆炸時,他在船上當三副;死傷的乘客裝在一隻空木船上往岸上運的時候,他就搶他們身上的東西,結果差點兒讓人傢抓來用私刑弄死了。”
還說了一些諸如此類的話——他把這個人的來歷說得很詳細。他說完之後,我嚮那個人說:
“你對他這些話有什麽說的?”
“司令官,您可別怪我在您面前說話不恭敬,他這簡直是頂鬍說八道的謊話,從來沒有聽見過誰撒這種謊!”
我叫人把他帶回去再關起來,又把其餘兩個先後叫到前面來。結果都是一樣。那孩子說出了每個人的詳細來歷,對措辭和事實絲毫也沒有遲疑;可是我盤問這兩個傢夥的結果,每個人都衹是憤恨地說那完全是謊話。他們什麽口供也沒有。我把他們再送回去關起來,又把其餘的犯人一個個叫出來對質。威剋魯把他們的一切都說出來了——他們是南方哪些城市的人,和他們參加這個陰謀的源源本本。
但是他們都否認他所說的事實,而且沒有一個有什麽口供。男人們大發脾氣,女人們哭哭啼啼。據他們自己說,他們都是從西部來的清清白白的人,並且對聯邦比世界上一切東西還要愛。我把這批人再關起來,心裏很膩煩,隨後我就再來盤問威剋魯。
“166號在哪兒?‘乙乙’是誰?”
可是他下了决心以這裏為界限。無論說好話哄他或是說硬話嚇唬他,都不起作用。時間過得飛快——非采取嚴厲手段不可了。所以我就拴住他的大拇指,把他踮起腳尖吊起來。他越來越痛,就尖聲慘叫,那聲音簡直叫我有些受不了。可是我堅持不放鬆,過了一會他就喊叫起來:
“啊,放我下來吧,我說!”
“不行——你先說了我纔放你下來。”
現在每一片刻的時間對他都是痛苦,所以他就說出來了:
“大鷹旅捨,166號!”他說的是江邊的一個下等客棧,普通一般賣力氣的人和碼頭工人、還有那些更不體面的人常去的地方。
於是我就把他放了下來,然後又叫他給我說這次陰謀的目的。
“今晚要奪取要塞,”他頑強地說,一面低聲哭着。
“我是不是把這次陰謀的頭兒們都抓着了?”
“沒有,除了你抓到的而外,還有要到166號去開會的人。”
“你那‘記住辛辛辛辛’是什麽意思?”
沒有回答。
“到166號去的口令是什麽?”
沒有回答。
“那一堆一堆的字和記號是什麽意思——‘×××××’和‘○○○○’?快說!要不然又叫你嘗嘗那個滋味。”
“我决不回答!我寧肯死。現在你愛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把你說的話好好兒想想吧,威剋魯。拿定主意了嗎?”
他堅决地回答,聲音毫不發顫:
“拿定主意啦。我非常愛我那遭難的南方,痛恨這北方的太陽所照耀的一切,所以我寧肯死,也不會泄露那些消息。”
我又拴住他的大拇指把他吊起來。這可憐的小傢夥痛得要命的時候,他那尖叫的聲音真叫人聽着心都要碎了,可是我們再也沒有逼出他什麽口供來。不管你問他什麽話,他老是叫着同一個回答:“我可以死,而且我决定死;可是我决不說。”
咳,我們衹好就那麽算了。我們相信他一定是寧肯死也不會招供。所以我們就把他放下來,再把他關起,嚴加看管。
然後我們忙了幾個鐘頭,給軍政部打電報,一方面準備突擊166號。
那個漆黑和寒冷的夜晚是夠令人提心吊膽的。要塞的情報已經泄露了一些,整個要塞都在提防意外。哨兵加成了三崗,誰也不能進出,一走動就會被哨兵把步槍對準他的頭,叫他站住。不過韋布和我卻不像原先那麽擔心了,因為有許多主犯既已落網,陰謀就必然受到相當大的挫折了。
我决定及時趕到166號去,抓住‘乙乙’,把他的嘴堵上,等着其餘的人來到,好逮捕他們。大約在早上一點一刻,我就悄悄離開要塞,後面還帶着六個精壯的正規兵,還有威剋魯那孩子,他的手反綁在背後。我告訴他說,我們要到166號去,要是發現他這次又說了謊話,叫我們上當,那他就非領我們到正確的地方去不可,否則就要叫他吃苦頭。
我們偷偷地走近那個客棧,進行偵察。小小的酒吧間裏點着一支蠟燭,其餘的房間都是黑暗的。我試開前門,並沒有鎖,我們就輕輕地走進去,仍舊把門關上。然後我們把鞋脫掉,我帶頭領着大傢到酒吧間裏。德國店主坐在那兒,在椅子上睡着了。我輕輕地把他推醒,叫他脫掉靴子,在我們前面走;同時警告他不許做聲。他一聲不響地順從了,可是顯然嚇得要命。我命令他帶路到166號去。我們爬上了兩三層樓梯,腳步像一串貓兒那麽輕;然後我們走到一道很長的過道盡頭的時候,就到了一個房間門口,從那個門上裝着玻璃的小窗戶裏,我們可以看得出裏面有一支暗淡的蠟燭的亮光。店主在暗中摸索着找到了我,悄悄地說那就是166號。我試了試那扇門——裏面鎖上了。我靠近耳朵給一個個子最大的士兵下了一個命令;我們就把寬大的肩膀頂住門,猛推一把,就把門上的鉸鏈衝開了。我隱隱約約地看見床上有一個人影——看見它連忙嚮蠟燭把頭伸過去;蠟燭一滅,我們就在一團漆黑當中了。我猛撲過去,一下子跳到了床上,用膝頭使勁按住了床上那個人。被我抓住的人拼命地掙紮,可是我使左手卡住了他的嗓子,這給我的膝頭很大的幫助,總算把他了。然後我馬上把手槍掏出來,拉開扳機,把那冰冷的槍筒抵住他的腮幫於,表示警告。
“現在誰給劃根洋火吧!”我說。“我把他抓牢啦。”
有人照辦了。火柴的光亮起來。我望着我抓住的人,哎呀,老天爺,原來是個年輕的女人!
我把她放了,連忙下床來,心裏覺得怪害鱢。大傢都瞪着眼睛望着身邊的人發呆。這樁意外的事大突如其來,叫人莫明其妙,因此大傢都非常慌張,不知怎麽纔好。那個年輕的女人開始哭起來,把被窩蒙住了臉。店主恭敬地說:
“是我的女兒,她大概是幹了什麽不規矩的事吧,nichtwar?”
“你的女兒?她是你的女兒嗎?”
“啊,是呀,她是我的女兒,她今晚上纔從辛辛那地回傢來的,有點兒小病。”
“他媽的,那孩子又撒謊啦。這不是他說的那個166號;這不是‘乙乙’。威剋魯,你給我們找到那個真正的166號吧,要不然——喂!那孩子在哪兒?”
跑掉了,絲毫不假!不但跑了,我們連一點綫索也找不到。這可是個傷腦筋的情況。我駡自己太傻,沒有把他拴在一個士兵的身上;可是現在為這個而懊惱是沒有用處的。到了這個地步,我究竟應該怎麽辦呢?——這是當前的問題。不過說到源頭,那個姑娘說不定就是‘乙乙’。我並不相信這個,可是把疑惑當成定論是不妥當的。所以我就叫我那幾個士兵留在166號對面的一個空房間裏,吩咐他們一見有人走近那個姑娘的房間,就一律把他們抓起來,同時還叫他們把店主扣押在他們一起,嚴加看管,且待以後的命令。然後我就趕回要塞去看看那兒是否還平安無事。
不錯,平安無事。而且還始終都沒有問題。我通夜守着,沒有睡覺,以防意外。可是毫無動靜。後來看見天又亮了,我居然能夠給部裏打電報,報告星條國旗仍舊在特倫布爾要塞上空飄揚,心裏真是說不出地高興。
我心頭解除了無限的壓力。不過我當然還是沒有放鬆警惕,也沒有停止努力;因為當時的局勢太嚴重了,疏忽是不行的。我把那些犯人一個個叫來,整個鐘頭地拷問他們,總想叫他們招供,可是毫無結果。他們光衹咬牙切齒,直扯頭髮,什麽也沒有吐露出來。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得到了那個失蹤的孩子的消息。有人在早上6點鐘,大約在8哩以外看見他在路上,拖着沉重的腳步往西走。我馬上派一個騎兵中尉和一個士兵去追他。他們在20哩以外看見他了。他已經翻過了一道籬笆,疲乏地拖着腳步穿過一片爛泥的田野,嚮着一個村莊的邊上一座舊式的大房子走過去。他們騎着馬穿過一片小樹林,迂回過去,由相對的方向包抄那所房子;然後下了馬,趕快溜到廚房裏。那兒一個人也沒有。他們又溜進靠近的一間屋子裏,那兒也沒有人;由那間屋裏通着前面起坐室的門是開着的。他們正想要由這扇門裏走過去,忽然聽見一個很低的聲音;那是有人在禱告。於是他們就恭恭敬敬地站住了,中尉把頭伸進去,看見一個老頭和一個老太婆在那間起坐室的一個角落裏跪着,正在禱告的是那老頭。剛剛禱告完畢的時候,威剋魯那孩子打開前門走進來了。那兩個老人一同嚮他撲過去,緊緊地摟着他,叫他透不過氣來。他們大聲嚷道——
“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寶貝!多謝上帝。跑掉的又回來啦!死了的又復活啦!”
喂,先生,你猜是怎麽回事!那個小鬼原來就是在那個農莊上生長的,本來是一輩子從沒有離開過這個地方5哩路遠,後來纔在兩個星期以前閑蕩到我那地方去,編了那一個傷心的故事把我哄住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那個老頭是他的父親——是個有學問的退休了的老牧師那個老太婆是他的母親。
現在讓我來對這個孩子和他的舉動略加說明吧。原來他是愛看廉價小說和那些專登情節離奇的故事的刊物看得入迷了的——所以莫明其妙的神秘事件和天花亂墜的俠義行為正合他的胃口。後來他又看到報紙上報道叛軍的間諜到我們這邊來潛伏活動的情況,以及他們那可怕的企圖和兩三次轟動一時的成功,結果他的腦子裏就把這個問題想入非非了,他曾經有幾個月和一個長於說話和富於幻想的北方青年經常混在一起,那個青年在新奧爾良和密西西比上遊二三百哩的各地之間航行的幾衹郵船上當過兩年事務員——因此他談起那一帶地方的地名和其他情形都顯得很熟悉。我在戰前曾經在那一帶地方住過兩三個月;我對那兒所知道的很有限,所以容易被那孩子哄住,要是一個土生的路易斯安那人,那也許不等他說到15分鐘,就可以發現他露出馬腳了。你知道他為什麽說他情願死也不肯解釋他那幾個陰謀的暗號嗎?幹脆就是因為他無法解釋!——那些記號根本沒有意義;他是由想像中憑空捏造出來的,事先事後都沒有考慮過;所以突然問起他來,他就想不出什麽說法來解釋。譬如他對那封“暗墨水寫的信”裏隱藏着什麽秘密也說不出來,充分的理由就是那裏面根本沒有隱藏任何秘密;那封信不過是空白的紙張罷了。他根本沒有擱什麽東西到大炮裏面,而且從來沒有打算過這麽做——因為他那些信都是寫給一些想像中的人物的,他每次藏一封信到那個馬棚裏,老是把前一天放在那兒的一封拿走;所以他對那根帶結的小繩子並不知道,因為我拿給他看的時候,他還是第一次看到的;可是我一讓他說明來歷,他馬上就照他那異想天開的派頭,承認那是他放的,而且因此收到了一些很妙的戲劇性的效果。他捏造了一個“蓋羅德”先生;還有什麽證券街15號,當時已經根本不存在了——3個月以前就拆掉了。他還捏造了那位“上校”;我所逮捕的並且和他對質過的那些無辜受纍的人,讓他天花亂墜地說了一大堆來歷,也都是他捏造的;“乙乙”也是他捏造的;166號也可以說是他捏造的,因為在我們到大鷹旅社去之前,他還不知道那兒有這麽個房問。凡是需要捏造某一個人或是某一件東西的時候,他都隨時捏造得出來。我要他說出“外面的”間諜,他馬上就把他在旅館裏見過的一些陌生人形容一番,其實連他們的名字都不過是他偶爾聽到過的。呵,在那驚心動魄的幾天裏,他一直在一個有聲有色的、神秘的、浪漫的境界裏過日子,我覺得這個境界對他說來是真實的,而且他想必是一直從他的心坎裏欣賞着它的滋味。
可是他給我們找了不少的麻煩,而且使我們受了說不完的恥辱。你看,為了他的緣故,我們抓了一二十個人,把他們在要塞裏關起來,還在他們門口安了哨兵。被捕的人有許多都是軍人之類,我對他們是無須道歉的;可是其餘的人都是全國各地的第一流公民,無論你說多少賠罪的話,也不足以使他們滿意。他們簡直就大發脾氣,給我們鬧個沒有完!那兩個婦女呢——一個是俄亥俄一位議員的太太,另一個是西部一位主教的妹妹——咳,她們盡量對我說的那許多侮辱和挖苦的話,和她們所流的那些冒火的眼淚,成了一份紀念品,大概可以使我很久都記得她們,——而且我是會記得的。那位戴護目鏡的瘸腿老先生是費城的一個大學校長,他是來參加他的侄子的喪禮的。他原先當然是從來沒有看見過威剋魯。咳,他不但錯過了喪禮,被我們當作叛軍間諜關起來,而且威剋魯還站在我的營房裏無情地把他說成加爾維斯敦名聲最臭的一個流氓窠來的偽造犯、黑人販子、偷馬賊、放火這種侮辱,這位倒黴的老先生似乎是根本不能原諒的。還有軍政部呀!可是,真晦氣,這一段我就不去談它了吧
附註——我把這篇故事的稿子拿給少校看,他說:“你對軍隊裏的事情不大熟悉,這使你弄出了一些小小的錯誤。不過連這些地方也還是寫得有聲有色——隨它去吧;軍隊裏的人看了會笑,別人可看不出毛病來。你把這個故事的主要事實都說對了,敘述得和實際發生的情況大致相符。”——馬剋·吐溫。
幾個月之前,我被提名為紐約州州長候選人,代表獨立黨與斯坦華脫·勒·伍福特先生和約翰·特·霍夫曼先生競選。我總覺得自己有超過這兩位先生的顯著的優點,那就是我的名聲好。從報上容易看出:如果說這兩位先生也曾知道愛護名聲的好處,那是以往的事。近幾年來,他們顯然已將各種無恥罪行視為傢常便飯。當時,我雖然對自己的長處暗自慶幸,但是一想到我自己的名字得和這些人的名字混在一起到處傳播,總有一股不安的混濁潛流在我愉快心情的深處“翻攪”。我心裏越來越不安,最後我給祖母寫了封信,把這件事告訴她。她很快給我回了信,而且信寫得很嚴峻,她說:“你生平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人的事——一件也沒有做過。你看看報紙吧——一看就會明白伍福特和霍夫曼先生是一種什麽樣子的人,然後再看你願不願意把自己降低到他們那樣的水平,跟他們一起競選。”
這也正是我的想法!那晚我一夜沒合眼。但我畢竟不能打退堂鼓。我已經完全捲進去了,衹好戰鬥下去。
當我一邊吃早飯,一邊無精打采地翻閱報紙時,看到這樣一段消息,說實在話,我以前還從來沒有這樣驚慌失措過:
“偽證罪——那就是1863年,在交趾支那的瓦卡瓦剋,有34名證人證明馬剋·吐溫先生犯有偽證罪,企圖侵占一小塊香蕉種植地,那是當地一位窮寡婦和她那群孤兒靠着活命的唯一資源。現在馬剋·吐溫先生既然在衆人面前出來競選州長,那麽他或許可以屈尊解釋一下如下事情的經過。吐溫先生不管是對自己或是對要求投票選舉他的偉大人民,都有責任澄清此事的。他願意這樣做嗎?”
我當時驚愕不已!竟有這樣一種殘酷無情的指控。我從來就沒有到過交趾支那!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麽瓦卡瓦剋!我也不知道什麽香蕉種植地,正如我不知道什麽是袋鼠一樣!我不知道要怎麽辦纔好,我簡直要發瘋了,卻又毫無辦法。那一天我什麽事情也沒做,就讓日子白白溜過去了。第二天早晨,這傢報紙再沒說別的什麽,衹有這麽一句話:
“意味深長——大傢都會註意到:吐溫先生對交趾支那偽證案一事一直發人深省地保持緘默。”
〔備忘——在這場競選運動中,這傢報紙以後但凡提到我時,必稱“臭名昭著的偽證犯吐溫”。〕
接着是《新聞報》,登了這樣一段話:
“需要查清——是否請新州長候選人嚮急於等着要投他票的同胞們解釋一下以下一件小事?那就是吐溫先生在蒙大那州野營時,與他住在同一帳篷的夥伴經常丟失小東西,後來這些東西一件不少地都從吐溫先生身上或“箱子”(即他捲藏雜物的報紙)裏發現了。大傢為他着想,不得不對他進行友好的告誡,在他身上塗滿柏油,粘上羽毛,叫他坐木杠①,把他攆出去,並勸告他讓出鋪位,從此別再回來。他願意解釋這件事嗎?”
難道還有比這種控告用心更加險惡的嗎?我這輩子根本就沒有到過蒙大那州呀。
〔此後,這傢報紙照例叫我做“蒙大那的小偷吐溫”。〕
於是,我開始變得一拿起報紙就有些提心吊膽起來,正如同你想睡覺時拿起一床毯子,可總是不放心,生怕那裏面有條蛇似的。有一天,我看到這麽一段消息:
“謊言已被揭穿!——根據五方位區的密凱爾·奧弗拉納根先生、華脫街的吉特·彭斯先生和約翰·艾倫先生三位的宣誓證書,現已證實:馬剋·吐溫先生曾惡毒聲稱我們尊貴的領袖約翰·特·霍夫曼的祖父曾因攔路搶劫而被處絞刑一說,純屬粗暴無理之謊言,毫無事實根據。他毀謗亡人,以讕言玷污其美名,用這種下流手段來達到上的成功,使有道德之人甚為沮喪。當我們想到這一卑劣謊言必然會使死者無辜的親友蒙受極大悲痛時,幾乎要煽動起被傷害和被侮辱的公衆,立即對誹謗者施以非法的報復。但是我們不這樣!還是讓他去因受良心譴責而感到痛苦吧。(不過,如果公衆義憤填膺,盲目鬍來,對誹謗者進行人身傷害,很明顯,陪審員不可能對此事件的兇手們定罪,法庭也不可能對他們加以懲罰。)”
最後這句巧妙的話很起作用,當天晚上當“被傷害和被侮辱的公衆”從前進來時,嚇得我趕緊從床上爬起來,從後門溜走。他們義憤填膺,來時搗毀傢具和門窗,走時把能拿動的財物統統帶走。然而,我可以手按《聖經》起誓:我從沒誹謗過霍夫曼州長的祖父。而且直到那天為止,我從沒聽人說起過他,我自己也沒提到過他。
〔順便說一句,刊登上述新聞的那傢報紙此後總是稱我為“拐屍犯吐溫”。〕
引起我註意的下一篇報上的文章是下面這段:
“好個候選人——馬剋·吐溫先生原定於昨晚獨立黨民衆大會上作一次損傷對方的演說,卻未履行其義務。他的醫生打電報來稱他被幾匹狂奔的拉車的馬撞倒,腿部兩處負傷——臥床不起,痛苦難言等等,以及許多諸如此類的廢話。獨立黨的黨員們衹好竭力聽信這一拙劣的托詞,假裝不知道他們提名為候選人的這個放蕩不羈的傢夥未曾出席大會的真正原因。
有人見到,昨晚有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搖搖晃晃地走進吐溫先生下榻的旅館。獨立黨人責無旁貸須證明那個醉鬼並非馬剋·吐溫本人。這一下我們終於把他們抓住了。此事不容避而不答。人民以雷鳴般的呼聲詢問:‘那人是誰?’”
我的名字真的與這個丟臉的嫌疑聯在一起,這是不可思議的,絶對地不可思議。我已經有整整三年沒有喝過啤酒、葡萄酒或任何一種酒了。
〔這傢報紙在下一期上大膽地稱我為“酒瘋子吐溫先生”,而且我知道,它會一直這樣稱呼下去,但我當時看了竟毫無痛苦,足見這種局勢對我有多大的影響。〕
那時我所收到的郵件中,匿名信占了重要的部分。那些信一般是這樣寫的:
“被你從你寓所門口一腳踢開的那個要飯的老婆婆,現在怎麽樣了?”
好管閑事者
也有這樣寫的:
“你幹的一些事,除我之外沒人知道,你最好拿出幾塊錢來孝敬鄙人,不然,報上有你好看的。”
惹不起
大致就是這類內容。如果還想聽,我可以繼續引用下去,直到使讀者惡心。
不久,共和黨的主要報紙“宣判”我犯了大規模的賄賂罪,而黨最主要的報紙則把一樁大肆渲染敲詐案件硬“栽”在我頭上。
〔這樣,我又得到了兩個頭銜:“骯髒的賄賂犯吐溫”和“令人惡心的訛詐犯吐溫”。〕
這時候嘩然,紛紛要我“答復”所有對我提出的那些可怕的指控。這就使得我們黨的報刊主編和領袖們都說,我如果再沉默不語,我的生命就要給毀了。好像要使他們的控訴更為迫切似的,就在第二天,一傢報紙登了這樣一段話:
“明察此人!獨立黨這位候選人至今默不吭聲。因為他不敢說話。對他的每條控告都有證據,並且那種足以說明問題的沉默一再承認了他的罪狀,現在他永遠翻不了案了。獨立黨的黨員們,看看你們這位候選人吧!看看這位聲名狼藉的偽證犯!這位蒙大那的小偷!這位拐屍犯!好好看一看你們這個具體化的酒瘋子!你們這位骯髒的賄賂犯!你們這位令人惡心的訛詐犯!你們盯住他好好看一看,好好想一想——這個傢夥犯下了這麽可怕的罪行,得了這麽一連串倒黴的稱號,而且一條也不敢予以否認,看你們是否還願意把自己公正的選票投給他!”
我無法擺脫這種睏境,衹得深懷恥辱,準備着手“答復”那一大堆毫無根據的指控和卑鄙下流的謊言。但是我始終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因為就在第二天,有一傢報紙登出一個新的恐怖案件,再次對我進行惡意中傷,說因一傢瘋人院妨礙我傢的人看風景,我就將這座瘋人院燒掉,把院裏的病人統統燒死了,這使我萬分驚慌。接着又是一個控告,說我為了吞占我叔父的財産而將他毒死,並且要求立即挖開墳墓驗屍。這使我幾乎陷入了精神錯亂的境地。在這些控告之上,還有人竟控告我在負責育嬰堂事務時雇用老掉了牙的、昏庸的親戚給育嬰堂做飯。我拿不定主意了——真的拿不定主意了。最後,黨派鬥爭的積怨對我的無恥達到了自然而然的:有人教唆9個剛剛在學走路的包括各種不同膚色、穿着各種各樣的破爛衣服的小孩,衝到一次民衆大會的講臺上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叫我做爸爸!
我放棄了競選。我降下旗幟投降。我不夠競選紐約州州長運動所要求的條件,所以,我呈遞上退出候選人的聲明,並懷着痛苦的心情簽上我的名字:
“你忠實的朋友,過去是正派人,現在卻成了偽證犯、小偷、拐屍犯、酒瘋子、賄賂犯和訛詐犯的馬剋·吐溫。”●
(1870年)
①坐木杠;這是當時美國的一種私刑。把認為犯有罪行的人綁住,身上塗上柏油,粘上羽毛,讓他跨坐在一根木棍上,擡着他遊街示衆。——譯註
這也正是我的想法!那晚我一夜沒合眼。但我畢竟不能打退堂鼓。我已經完全捲進去了,衹好戰鬥下去。
當我一邊吃早飯,一邊無精打采地翻閱報紙時,看到這樣一段消息,說實在話,我以前還從來沒有這樣驚慌失措過:
“偽證罪——那就是1863年,在交趾支那的瓦卡瓦剋,有34名證人證明馬剋·吐溫先生犯有偽證罪,企圖侵占一小塊香蕉種植地,那是當地一位窮寡婦和她那群孤兒靠着活命的唯一資源。現在馬剋·吐溫先生既然在衆人面前出來競選州長,那麽他或許可以屈尊解釋一下如下事情的經過。吐溫先生不管是對自己或是對要求投票選舉他的偉大人民,都有責任澄清此事的。他願意這樣做嗎?”
我當時驚愕不已!竟有這樣一種殘酷無情的指控。我從來就沒有到過交趾支那!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麽瓦卡瓦剋!我也不知道什麽香蕉種植地,正如我不知道什麽是袋鼠一樣!我不知道要怎麽辦纔好,我簡直要發瘋了,卻又毫無辦法。那一天我什麽事情也沒做,就讓日子白白溜過去了。第二天早晨,這傢報紙再沒說別的什麽,衹有這麽一句話:
“意味深長——大傢都會註意到:吐溫先生對交趾支那偽證案一事一直發人深省地保持緘默。”
〔備忘——在這場競選運動中,這傢報紙以後但凡提到我時,必稱“臭名昭著的偽證犯吐溫”。〕
接着是《新聞報》,登了這樣一段話:
“需要查清——是否請新州長候選人嚮急於等着要投他票的同胞們解釋一下以下一件小事?那就是吐溫先生在蒙大那州野營時,與他住在同一帳篷的夥伴經常丟失小東西,後來這些東西一件不少地都從吐溫先生身上或“箱子”(即他捲藏雜物的報紙)裏發現了。大傢為他着想,不得不對他進行友好的告誡,在他身上塗滿柏油,粘上羽毛,叫他坐木杠①,把他攆出去,並勸告他讓出鋪位,從此別再回來。他願意解釋這件事嗎?”
難道還有比這種控告用心更加險惡的嗎?我這輩子根本就沒有到過蒙大那州呀。
〔此後,這傢報紙照例叫我做“蒙大那的小偷吐溫”。〕
於是,我開始變得一拿起報紙就有些提心吊膽起來,正如同你想睡覺時拿起一床毯子,可總是不放心,生怕那裏面有條蛇似的。有一天,我看到這麽一段消息:
“謊言已被揭穿!——根據五方位區的密凱爾·奧弗拉納根先生、華脫街的吉特·彭斯先生和約翰·艾倫先生三位的宣誓證書,現已證實:馬剋·吐溫先生曾惡毒聲稱我們尊貴的領袖約翰·特·霍夫曼的祖父曾因攔路搶劫而被處絞刑一說,純屬粗暴無理之謊言,毫無事實根據。他毀謗亡人,以讕言玷污其美名,用這種下流手段來達到上的成功,使有道德之人甚為沮喪。當我們想到這一卑劣謊言必然會使死者無辜的親友蒙受極大悲痛時,幾乎要煽動起被傷害和被侮辱的公衆,立即對誹謗者施以非法的報復。但是我們不這樣!還是讓他去因受良心譴責而感到痛苦吧。(不過,如果公衆義憤填膺,盲目鬍來,對誹謗者進行人身傷害,很明顯,陪審員不可能對此事件的兇手們定罪,法庭也不可能對他們加以懲罰。)”
最後這句巧妙的話很起作用,當天晚上當“被傷害和被侮辱的公衆”從前進來時,嚇得我趕緊從床上爬起來,從後門溜走。他們義憤填膺,來時搗毀傢具和門窗,走時把能拿動的財物統統帶走。然而,我可以手按《聖經》起誓:我從沒誹謗過霍夫曼州長的祖父。而且直到那天為止,我從沒聽人說起過他,我自己也沒提到過他。
〔順便說一句,刊登上述新聞的那傢報紙此後總是稱我為“拐屍犯吐溫”。〕
引起我註意的下一篇報上的文章是下面這段:
“好個候選人——馬剋·吐溫先生原定於昨晚獨立黨民衆大會上作一次損傷對方的演說,卻未履行其義務。他的醫生打電報來稱他被幾匹狂奔的拉車的馬撞倒,腿部兩處負傷——臥床不起,痛苦難言等等,以及許多諸如此類的廢話。獨立黨的黨員們衹好竭力聽信這一拙劣的托詞,假裝不知道他們提名為候選人的這個放蕩不羈的傢夥未曾出席大會的真正原因。
有人見到,昨晚有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搖搖晃晃地走進吐溫先生下榻的旅館。獨立黨人責無旁貸須證明那個醉鬼並非馬剋·吐溫本人。這一下我們終於把他們抓住了。此事不容避而不答。人民以雷鳴般的呼聲詢問:‘那人是誰?’”
我的名字真的與這個丟臉的嫌疑聯在一起,這是不可思議的,絶對地不可思議。我已經有整整三年沒有喝過啤酒、葡萄酒或任何一種酒了。
〔這傢報紙在下一期上大膽地稱我為“酒瘋子吐溫先生”,而且我知道,它會一直這樣稱呼下去,但我當時看了竟毫無痛苦,足見這種局勢對我有多大的影響。〕
那時我所收到的郵件中,匿名信占了重要的部分。那些信一般是這樣寫的:
“被你從你寓所門口一腳踢開的那個要飯的老婆婆,現在怎麽樣了?”
好管閑事者
也有這樣寫的:
“你幹的一些事,除我之外沒人知道,你最好拿出幾塊錢來孝敬鄙人,不然,報上有你好看的。”
惹不起
大致就是這類內容。如果還想聽,我可以繼續引用下去,直到使讀者惡心。
不久,共和黨的主要報紙“宣判”我犯了大規模的賄賂罪,而黨最主要的報紙則把一樁大肆渲染敲詐案件硬“栽”在我頭上。
〔這樣,我又得到了兩個頭銜:“骯髒的賄賂犯吐溫”和“令人惡心的訛詐犯吐溫”。〕
這時候嘩然,紛紛要我“答復”所有對我提出的那些可怕的指控。這就使得我們黨的報刊主編和領袖們都說,我如果再沉默不語,我的生命就要給毀了。好像要使他們的控訴更為迫切似的,就在第二天,一傢報紙登了這樣一段話:
“明察此人!獨立黨這位候選人至今默不吭聲。因為他不敢說話。對他的每條控告都有證據,並且那種足以說明問題的沉默一再承認了他的罪狀,現在他永遠翻不了案了。獨立黨的黨員們,看看你們這位候選人吧!看看這位聲名狼藉的偽證犯!這位蒙大那的小偷!這位拐屍犯!好好看一看你們這個具體化的酒瘋子!你們這位骯髒的賄賂犯!你們這位令人惡心的訛詐犯!你們盯住他好好看一看,好好想一想——這個傢夥犯下了這麽可怕的罪行,得了這麽一連串倒黴的稱號,而且一條也不敢予以否認,看你們是否還願意把自己公正的選票投給他!”
我無法擺脫這種睏境,衹得深懷恥辱,準備着手“答復”那一大堆毫無根據的指控和卑鄙下流的謊言。但是我始終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因為就在第二天,有一傢報紙登出一個新的恐怖案件,再次對我進行惡意中傷,說因一傢瘋人院妨礙我傢的人看風景,我就將這座瘋人院燒掉,把院裏的病人統統燒死了,這使我萬分驚慌。接着又是一個控告,說我為了吞占我叔父的財産而將他毒死,並且要求立即挖開墳墓驗屍。這使我幾乎陷入了精神錯亂的境地。在這些控告之上,還有人竟控告我在負責育嬰堂事務時雇用老掉了牙的、昏庸的親戚給育嬰堂做飯。我拿不定主意了——真的拿不定主意了。最後,黨派鬥爭的積怨對我的無恥達到了自然而然的:有人教唆9個剛剛在學走路的包括各種不同膚色、穿着各種各樣的破爛衣服的小孩,衝到一次民衆大會的講臺上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叫我做爸爸!
我放棄了競選。我降下旗幟投降。我不夠競選紐約州州長運動所要求的條件,所以,我呈遞上退出候選人的聲明,並懷着痛苦的心情簽上我的名字:
“你忠實的朋友,過去是正派人,現在卻成了偽證犯、小偷、拐屍犯、酒瘋子、賄賂犯和訛詐犯的馬剋·吐溫。”●
(1870年)
①坐木杠;這是當時美國的一種私刑。把認為犯有罪行的人綁住,身上塗上柏油,粘上羽毛,讓他跨坐在一根木棍上,擡着他遊街示衆。——譯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