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這裏的蒙古牧民還保留着遊牧民族的生態特點,他們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養着牛、羊,與成群的強悍的草原狼共同維護着草原的生態平衡。他們憎恨着狼――狼是侵犯他們傢園的敵人;他們同時也敬畏着狼――草原狼幫助蒙古牧民獵殺着草原上不能夠過多承載的食草動物:黃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他們同時也深深地崇敬着狼――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圖騰。狼的兇悍、殘忍、智慧和團隊精神,狼的軍事才能和組織分工,曾經是13世紀蒙古軍隊徵戰歐亞的天然教官和進化的發動機。
正是蒙古民族的歷史和神秘,草原的廣阔和浪漫,將本書的主人公、一個叫陳陣的北京青年帶進了草原。很快,陳陣發現草原並不全是浪漫和自由。牧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産必須和狼進行戰鬥。他親眼目睹蒙古的女人和小孩與偷襲羊群的狼――象豹子一樣大的狼――徒手搏鬥。也曾誤入狼群、並親眼看見群狼怎樣在頭狼的指揮下,調兵遣將圍獵幾百衹黃羊。但是,人卻搶了狼儲存的食物。為了報復人的貪婪,狼利用鼕季風雪和夏季蚊災的掩護,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偷襲軍馬群的殘酷而壯烈的戰役。於是人又被激怒了。來自於農耕民族的幹部不顧蒙古牧民的反對,開始了大規模的圍獵狼群的戰鬥。狼在死亡前的尊嚴和犧牲精神震撼了陳陣。陳和他的朋友親自掏了一窩小狼,並且養了其中的一隻。他要通過一隻小狼的成長,探索狼的習性和狼的哲學。通過一係列的令人陶醉的有趣的故事,陳發現狼是動物中唯一不可馴服的、十分神秘的動物。比如,第一次面對食物或者面對大批食物的時候,會舉行跑圈,類似現代宗教的感恩儀式或者祭祀;比如,狼一旦離開大地就會顫抖無力,又像希臘神話中的安泰。進而,陳又發現蒙古民族不僅將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崇拜的對象,而且,死後又將自己的屍體放到狼出沒的地方,實施“天葬”。蒙古牧民相信狼會將他們的靈魂帶上“騰格裏”(蒙語: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敵人,也是他們相伴一生、甚至是來生的朋友。正是蒙古人帶着狼的精神徵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開通了東西方商業貿易與文化的交流。
陳和他的來自於北京的青年朋友,因為狼的緣故和牧民融為一片。但是,他們無法阻擋來自於農耕文化和文革時期的錯誤政策對草原生態的破壞。他們首先用現代武器殺狼,將僅存的狼驅趕到邊境外。進而,大片的開墾草原土地。幾年以後,草原上鼠害橫行,大片的草原沙化。在作品的最後,也就小說的尾聲,來自於蒙古草原的沙塵暴已經遮天避日地肆虐北京,浮沉甚至飄過大海,在日本和韓國的天空遊蕩……
我們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我們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我們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這是《狼圖騰》的主題和作傢悲愴的呼喚。
《狼圖騰》-作者簡介
薑戎(筆名)
本名呂嘉民,1946年生。北京人,北京某大學研究人員。主業: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作品《狼圖騰》之前以呂嘉民之名著寫《落荒》、《羊油燈》。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狼圖騰》-狼性啓發
狼性狼性
所謂狼性,同樣為不甘落後的企業界所津津樂道,並將這些狼性精神鍛造為市場競爭中的唯一生存法則。企業界狼災泛濫,教育界亦未能幸免。開放的深圳主動投懷送抱引“狼”入校,大興“狼性教育”,前衛的某中學甚至在校園裏樹起了狼的塑像,以此教育孩子從小樹立狼的精神……
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惡心的狼一夜之間成了神的化身,集智慧、頑強和團隊精神等優秀品質於一身。在人們無限深情的懷念和隨波逐流的贊頌中,狼儼然成為新世紀最熱門的動物。
而狼一旦戲劇性地與文化勾結在一起,又産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狼圖騰》能夠像精神鴉片一樣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對於各種隱私的嗜痂成癖。人們不僅關心明星的私人生活,也窺視歷史人物的官場沉浮。他們還以同樣的熱情關註着動物的隱私,關註着民族的隱私。《塵埃落定》掀起了一陣藏文化熱潮,《狼圖騰》則讓蒙古族的生活細節與民俗風情成為人們視野中一縷新異的風景。
《狼圖騰》-名人點評
《狼圖騰》在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薑戎筆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現實的狼,也是歷史的狼。因之,這是一部狼的贊歌,也是一部狼的輓歌。——文學批評傢 白燁
讀了《狼圖騰》,覺得狼的許多難以置信的做法也值得藉鑒。其一,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其二,最佳時機出擊,保存實力,麻痹對方,並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突然出擊,置對方於死地。其三,最值得稱道的是戰鬥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商戰中這種對手是最恐懼,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瑞敏
《狼圖騰》在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是一個燦爛而奇異的存在:如果將它作為小說來讀,它充滿了歷史和傳說;如果將它當作一部文化人類學著作來度,它又充滿了虛構和想象。作者將他的學識和文學能力奇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作品的獨創性。它的具體描述和人類學知識相互滲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議。因此,這是一部情理交織、力透紙背的大書。——文學批評傢 孟繁華
這是一部景觀恢弘的小說,講述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蒙古草原上的生活。這篇獨具匠心的創作對牧民與殖民、動物與人類、自然與文化等錯綜復雜的相互關係,有深切的體會。故事娓娓道來,展現細緻活潑的文理,漸而成就強大的感人力量。這是部與衆不同的小說,讀後教人久久不能忘懷。 ——亞洲文學奬評審團主席ADRIENNE CLARKSON
《狼圖騰》-獲奬情況及社會影響
《狼圖騰》2004年4月25日正式發行出版,是作者薑戎根據他在草原11年的生活感悟,傾其半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有關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長篇小說。該書在中國大陸發行300餘萬册,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奬項幾十餘種。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個國傢和地區發行。是成功進入西方主流文化圖書市場的第一部中國小說,歐美各大主流媒體和電視電臺都給予連續報道和評論,已經成為國內外讀者熟悉的一部奇書和大書。2004 年底至今,在國內,已獲得各類奬項十餘種。
在國際上,2007年11月獲得首屆“曼氏亞洲文學奬”。
《狼圖騰》法文版榮獲翻譯“金字奬”,法文版於2008年1月由法國 Bourain出版社出版。
《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泰晤士報》、《南德意志報》、《明鏡周刊》、《意大利郵報》以及美聯社、BBC、CNN等歐美主要媒體都報道了《狼圖騰》的消息和評論。互聯網上“WOLF TOTEM”的英文搜索達到了幾十萬條。
著名企業傢李嘉誠、郭臺銘、張瑞敏等都看過《狼圖騰》並給予高度的評價。幾年來,海內外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並引起廣泛爭議。
《狼圖騰》-電影《狼圖騰》
2009年8月18日下午,電影《狼圖騰》啓動儀式暨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影片將由法國知名導演讓· 雅剋·阿諾執導,導演簽約儀式也同期舉行。電影《狼圖騰》啓動儀式由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北京電視臺主辦,懷柔區委區政府、長江出版集團北京圖書中心、企鵝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協辦。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自2005年着手運作電影《狼圖騰》這一國際化藝術大片。歷經四年坎坷,其間公司先後接觸了衆多國內一綫電影人,但由於該題材的特殊難度,始終沒有理想的結果。至2009年春,紫禁城千方百計將法文版小說《狼圖騰》送到世界頂級導演讓·雅剋·阿諾手上。2009年夏,阿諾與紫禁城影業簽訂了影片的拍攝協議。阿諾導演在2009年8月5日來京,8月7日便與《狼圖騰》作者薑戎等人趕往北部邊疆的草原采景,考察草原環境、草原狼和野生黃羊等自然狀況,籌劃未來的外景基地和飼養野生動物的基地。按照阿諾的拍攝計劃,影片的前期將用三年時間飼養幾十頭草原狼和上百頭黃羊。此間的動物原生態錄像記錄,將是未來影片故事的素材。在這一幾年的籌備――拍攝活動中,還將發生無數吸引人的新故事。
電影《狼圖騰》是首部中國國産電影邀請國際頂級導演執導的作品,也是中國電影真正走上國際市場的一次大膽嘗試。法國導演阿諾有人類學家的文化背景,他的加盟無疑將給這部中國詩史性的巨片蒙上一層神秘而詭異的面紗。剋服文化差異,將中國史詩以國際化視角加以讀解並搬上世界舞臺,其中的文化融合與詮釋,題材的取捨和升華,故事的視角和手法,讓《狼圖騰》的讀者和觀衆都充滿無期待和好奇。也給國內電影界如何處理國際化題材,如何才能夠讓“大片”走出國門,樹立中國的文化形象,實實在在地樹立了一個典範和模式,成為提升並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現象。
電影《狼圖騰》將以“狼”為敘述主體,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以註重作品的思想性和拍攝動物見長的阿諾,會再次將小說中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在電影中以真景實呈現出來: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狼的團隊精神和傢族責任感;狼的智慧、頑強和尊嚴;狼對蒙古鐵騎的馴導和對草原生態的保護;遊牧民族千百年來對於狼的至尊崇拜;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儀式;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有關狼的種種細節,在電影中都將以逼真的方式呈現,令觀衆陶醉震撼。影片將依靠實景拍攝和電腦特技製作結合的方式,講述一個中國草原的故事,一個關於人與自然、關於過去和未來的故事。電影《狼圖騰》將再現“狼圖騰”的使命,成為“有關狼的真理的終結者”,將成為一部洞察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以及不同民族和諧共存的電影傳奇之作。
電影《狼圖騰》項目的製作團隊將由讓·雅剋·阿諾的團隊與紫禁城選定的編劇共同編寫劇本,讓·雅剋·阿諾擔任導演,北京紫禁城影業全權負責項目主導和電影製片工作,並邀請香港著名製片人和發行人江志強先生擔任該片的聯合製片人,《狼圖騰》將由中國演員主演,用中文對白拍攝。電影《狼圖騰》計劃籌備期為18個月,全部完成大約需要三至四年的時間,屆時將在全球發行上映。
紫禁城影業在籌備《狼圖騰》電影的過程中,得到了來自中宣部文藝局、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北京市委宣傳部等的大力支持。依靠豐富的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中法兩國以及各方優秀的製作團隊將努力打造這一部真正能夠在全球發行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較高票房的中國電影力作。同時,電影《狼圖騰》的推出,也是弘揚華夏文明、展示中國電影綜合實力的藝術名片。
正是蒙古民族的歷史和神秘,草原的廣阔和浪漫,將本書的主人公、一個叫陳陣的北京青年帶進了草原。很快,陳陣發現草原並不全是浪漫和自由。牧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産必須和狼進行戰鬥。他親眼目睹蒙古的女人和小孩與偷襲羊群的狼――象豹子一樣大的狼――徒手搏鬥。也曾誤入狼群、並親眼看見群狼怎樣在頭狼的指揮下,調兵遣將圍獵幾百衹黃羊。但是,人卻搶了狼儲存的食物。為了報復人的貪婪,狼利用鼕季風雪和夏季蚊災的掩護,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偷襲軍馬群的殘酷而壯烈的戰役。於是人又被激怒了。來自於農耕民族的幹部不顧蒙古牧民的反對,開始了大規模的圍獵狼群的戰鬥。狼在死亡前的尊嚴和犧牲精神震撼了陳陣。陳和他的朋友親自掏了一窩小狼,並且養了其中的一隻。他要通過一隻小狼的成長,探索狼的習性和狼的哲學。通過一係列的令人陶醉的有趣的故事,陳發現狼是動物中唯一不可馴服的、十分神秘的動物。比如,第一次面對食物或者面對大批食物的時候,會舉行跑圈,類似現代宗教的感恩儀式或者祭祀;比如,狼一旦離開大地就會顫抖無力,又像希臘神話中的安泰。進而,陳又發現蒙古民族不僅將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崇拜的對象,而且,死後又將自己的屍體放到狼出沒的地方,實施“天葬”。蒙古牧民相信狼會將他們的靈魂帶上“騰格裏”(蒙語: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敵人,也是他們相伴一生、甚至是來生的朋友。正是蒙古人帶着狼的精神徵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開通了東西方商業貿易與文化的交流。
陳和他的來自於北京的青年朋友,因為狼的緣故和牧民融為一片。但是,他們無法阻擋來自於農耕文化和文革時期的錯誤政策對草原生態的破壞。他們首先用現代武器殺狼,將僅存的狼驅趕到邊境外。進而,大片的開墾草原土地。幾年以後,草原上鼠害橫行,大片的草原沙化。在作品的最後,也就小說的尾聲,來自於蒙古草原的沙塵暴已經遮天避日地肆虐北京,浮沉甚至飄過大海,在日本和韓國的天空遊蕩……
我們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我們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我們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這是《狼圖騰》的主題和作傢悲愴的呼喚。
《狼圖騰》-作者簡介
薑戎(筆名)
本名呂嘉民,1946年生。北京人,北京某大學研究人員。主業: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作品《狼圖騰》之前以呂嘉民之名著寫《落荒》、《羊油燈》。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狼圖騰》-狼性啓發
狼性狼性
所謂狼性,同樣為不甘落後的企業界所津津樂道,並將這些狼性精神鍛造為市場競爭中的唯一生存法則。企業界狼災泛濫,教育界亦未能幸免。開放的深圳主動投懷送抱引“狼”入校,大興“狼性教育”,前衛的某中學甚至在校園裏樹起了狼的塑像,以此教育孩子從小樹立狼的精神……
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惡心的狼一夜之間成了神的化身,集智慧、頑強和團隊精神等優秀品質於一身。在人們無限深情的懷念和隨波逐流的贊頌中,狼儼然成為新世紀最熱門的動物。
而狼一旦戲劇性地與文化勾結在一起,又産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狼圖騰》能夠像精神鴉片一樣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對於各種隱私的嗜痂成癖。人們不僅關心明星的私人生活,也窺視歷史人物的官場沉浮。他們還以同樣的熱情關註着動物的隱私,關註着民族的隱私。《塵埃落定》掀起了一陣藏文化熱潮,《狼圖騰》則讓蒙古族的生活細節與民俗風情成為人們視野中一縷新異的風景。
《狼圖騰》-名人點評
《狼圖騰》在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薑戎筆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現實的狼,也是歷史的狼。因之,這是一部狼的贊歌,也是一部狼的輓歌。——文學批評傢 白燁
讀了《狼圖騰》,覺得狼的許多難以置信的做法也值得藉鑒。其一,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其二,最佳時機出擊,保存實力,麻痹對方,並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突然出擊,置對方於死地。其三,最值得稱道的是戰鬥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商戰中這種對手是最恐懼,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瑞敏
《狼圖騰》在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是一個燦爛而奇異的存在:如果將它作為小說來讀,它充滿了歷史和傳說;如果將它當作一部文化人類學著作來度,它又充滿了虛構和想象。作者將他的學識和文學能力奇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作品的獨創性。它的具體描述和人類學知識相互滲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議。因此,這是一部情理交織、力透紙背的大書。——文學批評傢 孟繁華
這是一部景觀恢弘的小說,講述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蒙古草原上的生活。這篇獨具匠心的創作對牧民與殖民、動物與人類、自然與文化等錯綜復雜的相互關係,有深切的體會。故事娓娓道來,展現細緻活潑的文理,漸而成就強大的感人力量。這是部與衆不同的小說,讀後教人久久不能忘懷。 ——亞洲文學奬評審團主席ADRIENNE CLARKSON
《狼圖騰》-獲奬情況及社會影響
《狼圖騰》2004年4月25日正式發行出版,是作者薑戎根據他在草原11年的生活感悟,傾其半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有關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長篇小說。該書在中國大陸發行300餘萬册,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奬項幾十餘種。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個國傢和地區發行。是成功進入西方主流文化圖書市場的第一部中國小說,歐美各大主流媒體和電視電臺都給予連續報道和評論,已經成為國內外讀者熟悉的一部奇書和大書。2004 年底至今,在國內,已獲得各類奬項十餘種。
在國際上,2007年11月獲得首屆“曼氏亞洲文學奬”。
《狼圖騰》法文版榮獲翻譯“金字奬”,法文版於2008年1月由法國 Bourain出版社出版。
《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泰晤士報》、《南德意志報》、《明鏡周刊》、《意大利郵報》以及美聯社、BBC、CNN等歐美主要媒體都報道了《狼圖騰》的消息和評論。互聯網上“WOLF TOTEM”的英文搜索達到了幾十萬條。
著名企業傢李嘉誠、郭臺銘、張瑞敏等都看過《狼圖騰》並給予高度的評價。幾年來,海內外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並引起廣泛爭議。
《狼圖騰》-電影《狼圖騰》
2009年8月18日下午,電影《狼圖騰》啓動儀式暨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影片將由法國知名導演讓· 雅剋·阿諾執導,導演簽約儀式也同期舉行。電影《狼圖騰》啓動儀式由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北京電視臺主辦,懷柔區委區政府、長江出版集團北京圖書中心、企鵝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協辦。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自2005年着手運作電影《狼圖騰》這一國際化藝術大片。歷經四年坎坷,其間公司先後接觸了衆多國內一綫電影人,但由於該題材的特殊難度,始終沒有理想的結果。至2009年春,紫禁城千方百計將法文版小說《狼圖騰》送到世界頂級導演讓·雅剋·阿諾手上。2009年夏,阿諾與紫禁城影業簽訂了影片的拍攝協議。阿諾導演在2009年8月5日來京,8月7日便與《狼圖騰》作者薑戎等人趕往北部邊疆的草原采景,考察草原環境、草原狼和野生黃羊等自然狀況,籌劃未來的外景基地和飼養野生動物的基地。按照阿諾的拍攝計劃,影片的前期將用三年時間飼養幾十頭草原狼和上百頭黃羊。此間的動物原生態錄像記錄,將是未來影片故事的素材。在這一幾年的籌備――拍攝活動中,還將發生無數吸引人的新故事。
電影《狼圖騰》是首部中國國産電影邀請國際頂級導演執導的作品,也是中國電影真正走上國際市場的一次大膽嘗試。法國導演阿諾有人類學家的文化背景,他的加盟無疑將給這部中國詩史性的巨片蒙上一層神秘而詭異的面紗。剋服文化差異,將中國史詩以國際化視角加以讀解並搬上世界舞臺,其中的文化融合與詮釋,題材的取捨和升華,故事的視角和手法,讓《狼圖騰》的讀者和觀衆都充滿無期待和好奇。也給國內電影界如何處理國際化題材,如何才能夠讓“大片”走出國門,樹立中國的文化形象,實實在在地樹立了一個典範和模式,成為提升並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現象。
電影《狼圖騰》將以“狼”為敘述主體,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以註重作品的思想性和拍攝動物見長的阿諾,會再次將小說中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在電影中以真景實呈現出來: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狼的團隊精神和傢族責任感;狼的智慧、頑強和尊嚴;狼對蒙古鐵騎的馴導和對草原生態的保護;遊牧民族千百年來對於狼的至尊崇拜;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儀式;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有關狼的種種細節,在電影中都將以逼真的方式呈現,令觀衆陶醉震撼。影片將依靠實景拍攝和電腦特技製作結合的方式,講述一個中國草原的故事,一個關於人與自然、關於過去和未來的故事。電影《狼圖騰》將再現“狼圖騰”的使命,成為“有關狼的真理的終結者”,將成為一部洞察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以及不同民族和諧共存的電影傳奇之作。
電影《狼圖騰》項目的製作團隊將由讓·雅剋·阿諾的團隊與紫禁城選定的編劇共同編寫劇本,讓·雅剋·阿諾擔任導演,北京紫禁城影業全權負責項目主導和電影製片工作,並邀請香港著名製片人和發行人江志強先生擔任該片的聯合製片人,《狼圖騰》將由中國演員主演,用中文對白拍攝。電影《狼圖騰》計劃籌備期為18個月,全部完成大約需要三至四年的時間,屆時將在全球發行上映。
紫禁城影業在籌備《狼圖騰》電影的過程中,得到了來自中宣部文藝局、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北京市委宣傳部等的大力支持。依靠豐富的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中法兩國以及各方優秀的製作團隊將努力打造這一部真正能夠在全球發行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較高票房的中國電影力作。同時,電影《狼圖騰》的推出,也是弘揚華夏文明、展示中國電影綜合實力的藝術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