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娱乐新闻>>苏轼 Su Shi
东坡诗话、东坡诗话补遗
苏轼 Su Shi阅读
  苏轼有关美学和文艺思想的见解十分丰富,散见于他的诗文、序跋、书简、杂记之中。《东坡诗话》和《东坡诗话补遗》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下面分别介绍这两本书。
  《东坡诗话》原书二卷,今本一卷,三十二条。旧题苏轼撰。但据《郡斋读书志》小说类称“轼杂书有及诗者,好事者因集成二卷”。可知实非苏轼自撰,但成书较早,至迟在南宋集成。因非苏轼自撰,故来附载于全集。除《郡斋读书志》著录外,《通志·艺文略》著录于诗评类。《诗话总龟》和《苕溪渔隐丛话》曾摘引其文。今所存仅有《说郛》本。日人近藤元粹即据以辑入《萤雪轩丛书》。元人陈秀明有《东坡诗话录》,清人辑入《学海类编》,则为别本。
  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相类似,《东坡诗话》也是以随笔漫谈的方法说诗。书中对一些诗篇作者真伪的考辨、诗意的阐绎,以及对一些传抄讹错的诗句的订正,大多能发前人所未发,颇为精当,有助于我们正确、深入地理解作品。但此书更精彩、更有美学价值的部分,是苏轼从品评诗歌中提出的诗歌理论观点。例如:关于诗歌创作的目的和社会功用,诗歌创作与欣赏同生活实践经验的关系,即反映了苏轼早期关心政治现实、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可以看出,他早期的文艺思想主要继承和发挥了杜甫、白居易、韩愈、欧阳修以及其父亲苏询的诗文理论。而他对超然淡泊、高风绝尘的诗歌意境和风格的推崇,却反映了他晚年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的衍变,表现出佛老超然物外的思想和追求萧散恬淡的生活趣味。很明显,他后期的诗歌类学观更倾向于司空图的主张。
  苏轼诗论的这两种不同倾向,都可以在《东坡诗话》中见出。此书还接触到了意境、神气、格韵、思致、至味、味外之味、豪放奇险与温丽靖深、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等审美范畴。苏轼明确提出:“诗须要有为而作”,要“有补于世”,并推崇杜甫诗“诗外别有事立”。这些都强调了诗的思想性、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他还多次提出:“非亲到其处”,不知杜甫云安县诗之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道不出隐渊明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至吴越”,见不到他去游飞英寺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可见,他十分强调生活实践是写诗和读诗的基矗他还提出“境与意会”,“最有妙处”。
  实际上揭示了诗的意境由“境”与“意”构成,它是诗的“神气”;“意”与“境”要在诗中水乳交融,妙合无垠,而以“意”为主。他喜爱杜甫的“黄四娘”诗,因为诗中可见到诗人“清狂野逸之态”。这体现了他主张诗要抒写出诗人的情意和个性。他认为诗画相通,但又认识到诗中之画毕竟不同于绘画,因此很赏识参寥子关于杜甫诗“可画、但恐画不就”的看法。他特别推崇陶渊明和柳宗元那些“枯淡”的诗,反映了他晚年的心境,有脱离现实的消极思想情绪。但他对于“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的论述,却揭示出“绚烂”和“平淡”这两种风格既对立又统一,即相反又相成,包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美学见解。
  《东坡诗话补遗》一卷,是日本近藤元粹所辑。他在前言中说:“余已就《说郛》中,榷东坡诗话》,以置于此卷首。坡翁之大才,而不过仅仅三十余条,未足以绝人意。乃就《东坡志抄》中,钞出其系于诗者,命曰《东坡诗话补遗》,附载于此,不复无益于后学也。”可见,此书是从《东坡志抄》中辑录的。《东坡志林》,宋时又称为《东坡手泽》,为后人辑录东坡遗墨成书,内容有杂说和史记。历代记载其传本卷数不一,常见为五卷本,也有称一卷本和十二卷本者。今存明万历赵开美刊五卷本,《学津诗原》十二卷本等。
  《东坡诗话补遗》六十六条。苏轼提出诗人要有“写物之功”,即强调要准确地捕捉事物最典型的形象特征,传写出事物独特的风姿、精神和气韵。写红梅决不同于写桃李,写白莲也不能与写红莲混淆。他赏识司空图所主张的诗贵有“味外之味”的观点,并提出诗要有“思致”,赞扬僧守钦的诗“清逸绝俗”,僧思聪的诗“清远如画”,但又不满意司空图诗的“寒俭”,而称杜甫诗的“才力富奖。可见他提倡的雄健的笔力,创作意境深远的诗歌。而对于杜默、马异、卢仝等人作诗一味求奇,以“狂悟”冒充“豪放”,则予以激烈的挟击。总之,苏轼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讨论的重要命题作了新的阐发,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美学。
  《东坡志林》,宋苏轼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此书宋时或称《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即著录《东坡手泽》三卷,并注云:“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也。”《四库全书总目》以为“盖轼随手所记,本非著作,亦无书名。其后人裒而录之,命曰《手泽》;而刊轼集者不欲以父书目之,故题曰《志林》耳。”然黄庭坚《豫章集》卷二九《跋东坡叙英皇事帖》云:“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手泽袋盖二十余,皆平生作字,语意类小人不欲闻者,辄付诸郎入袋中,死而后可出示人者。”则《手泽》之名为作者生前自定。又苏轼元符三年内移过廉州,有《与郑靖老书》云:“《志林》竟未成,但草得《书传》十三卷。”是作者亦曾预有《志林》之名。此书传本颇多,卷数亦不一,有一卷、五卷、十二卷本。较通行之一卷本有宋左圭《百川学海》本(《百川》本),明成化《东坡七集》本;五卷本有明万历赵开美刊本(赵本),清嘉庆张海鹏重刊赵本(张本),次年复辑入《学津讨原》本(《学津》本),涵芬楼据赵本校印本;十二卷本则有明万历商濬《稗海》本(商本)。一卷本仅载史论而无杂说;十二卷本皆杂说而无史论,虽收罗甚丰,然讹误亦不少;五卷本兼有杂说史论,去取较为精审。
  
  
  校勘纪
  
  〔一〕原本此则有目无文,明万历赵开美刊本(以下简称赵本)、清嘉庆张海鹏照旷阁刊本及《学津讨原》本《东坡志林》(以下分别简称《张本》、《学津本》)同。
  
  〔二〕李主 原本误作“李玉”,从正文标题改正。
  
  〔三〕勃逊之 原本目录无此条,从《学津》本目录补。
  举世皆知苏东坡为一代文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易学大师”,曾经写过一本《东坡易传》。
  
  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其父苏洵精通《太玄》,晚年欲作《易传》未成,遗命苏轼继作此书。苏轼于45岁左右被贬官于黄州时开始撰写《易传》,此后不断修改,直到生命垂危之时才修改完毕。
  《仇池笔记》,宋苏轼着。二卷。是书为其《东坡志林》姊妹篇,其内容风格俱与《志林》略同。故明赵开美序云:「《笔记》于《志林》,表里书也。」内容涉及当代人物轶事、个人生活记录,大抵兴到即写,自成妙绪。但《四库全书总目》以为书中个别条目不类苏轼语,「疑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然「亦可以备考证也」。涵芬楼本夏敬观语亦持此说。此书最早载于南宋曾慥《类说》。明万历赵开美继其父刊《志林》,又从《类说》中将此书录出刊刻,「其与《志林》并见者,得三十六则,去其文而存其题,庶无复辞」(见赵序)。后《四库全书》所收及昆山徐氏传是楼钞本皆从赵本录出。民国初,涵芬楼铅印本以钞本《类说》为底本,于赵本有所订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仲和,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登进士第。英宗治平二年 (1065),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1069),服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判官。四年,倅杭州。后历知密州、徐州、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七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知登州。寻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1086),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后又知杭州、潁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1094),贬惠州。四年,贬儋州。元符三年(1100),北归。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苏轼一生着作甚丰,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全传》等。(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及孔凡礼之《仇池笔记》点校说明)
  
  是次录文,据孔凡礼整理之《仇池笔记》(见于《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九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该书是以涵芬楼本为底本,以明万历茅维刊《苏文忠公全集》(苏集)为主校本,间参曾氏《类说》宋刻本、明万历商濬所刊《东坡先生志林》(商本),亦略及有关资料。网络版并将赵本删文存题之条目增设超连结,连接到本馆《东坡志林》相关处,方便读者检阅。
首页>> 文化生活>>娱乐新闻>>苏轼 Su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