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30日 10:15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历经4任皇帝,70多年,终于成就了后来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如果说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靠有为使其做上了江山,那么在刘邦之后的汉惠帝又是依靠什么来把把汉朝的基业继续发扬下去的呢?公元前193年,萧何在病危时,向汉惠帝推荐曹参继任宰相。这就是历史上“萧规曹随”成语的由来,从此曹参开启了历史上无为而治的先河,然而曹参的工作风格就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吗?
这种无为而治实际上用的是历史上一种哲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黄老道家,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这么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思想,老子无为,老子顺自然无为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黄老道家不像庄子的道家,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那么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它只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用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在这种思想中,包含这样一种说法,老子说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作为统治者,你要守着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万物可以自我化育,万物可以自我运行。
之所以当时以曹参为代表的这些统治者,他们能够用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由当时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背景,特殊的条件决定的,那么当时社会是一种什么特殊背景,什么特殊的条件呢?大体说来,有这样一些情况,那么这些情况决定了统治者不能不用无为而治,不能不使用黄老道家。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为您讲述恢弘汉朝的历史一页。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历经4任皇帝,70多年,终于成就了后来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如果说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靠有为使其做上了江山,那么在刘邦之后的汉惠帝又是依靠什么来把把汉朝的基业继续发扬下去的呢?公元前193年,萧何在病危时,向汉惠帝推荐曹参继任宰相。这就是历史上“萧规曹随”成语的由来,从此曹参开启了历史上无为而治的先河,然而曹参的工作风格就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吗?
这种无为而治实际上用的是历史上一种哲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黄老道家,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这么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思想,老子无为,老子顺自然无为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黄老道家不像庄子的道家,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那么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它只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用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在这种思想中,包含这样一种说法,老子说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作为统治者,你要守着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万物可以自我化育,万物可以自我运行。
之所以当时以曹参为代表的这些统治者,他们能够用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由当时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背景,特殊的条件决定的,那么当时社会是一种什么特殊背景,什么特殊的条件呢?大体说来,有这样一些情况,那么这些情况决定了统治者不能不用无为而治,不能不使用黄老道家。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为您讲述恢弘汉朝的历史一页。
现在我来讲汉代无为而治之后的执政,那么在无为而治过程中,实际上我们讲是无为是相对,无为中包含着有为。那么汉景帝时期,任用了一个酷吏叫宁成,这个宁成也是非常非常厉害,那么他对这些地方的黑社会也是用非常严厉的手段,据说跟郅都一样,他沿袭了郅都的做法,该杀的杀,该抓的抓。当时人对宁成有一个形容,形容宁成是什么?说这个宁成施政,他来治理地方的时候,相当于什么?有点像狼来看着羊,是这么一种比喻,狼牧羊,放牧的牧。如同狼牧羊,狼给羊放牧,你想这个羊好得了吗?随时都要吃这个羊,这个羊吓坏了,整天生活在惊恐的气氛当中,这是宁成,非常厉害。所以我刚才说了一个是对那些贵族,一个是对农民,镇压农民起义,一个是对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所以汉朝从无为到有为,不是马上实现的,而是有一个过程。
汉朝政府的有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藩国叛乱的镇压。就是汉景帝时期,对地方的藩国,采取了镇压的态度,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被中央给镇压了。开始中央对于地方的这些藩国态度非常缓和,汉文帝时期对于地方一再忍让,汉景帝开始对他们怎么样?也是一再地忍让、一再地退让。但是那个地方的藩国对中央怎么样?得寸进尺,他把中央的忍让当做软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朝廷很多大臣,还有很多其他的有眼光的人,都跟朝廷说,这个地方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能再这么一位地退让。还是就是汉景帝时期的晁错,他提出了“削藩策”,就是要削弱地方,那么最后这个地方怎么样?终于他们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地方的藩国特别像吴王刘濞,他自己想称帝,他想颠覆中央,他这个野心,你怎么忍让,这个野心也不会消失的。所以汉景帝的时候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吴、楚、赵、膠东、膠西、济南、淄青,这七个小藩国联合起来开始反叛中央,公开地反叛中央。过去他可能在底下暗中干一些事情,现在不暗中干了,公开干了,公开向中央宣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也没有办法了,只好应战,那么最后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了。那么平定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马上继续解决这些地方的藩国问题,进一步削弱减少他们的地盘,削弱他们的权力,削弱他们的实力,那么这也是在当时,汉代的中央政府的有为,所以我们说无为中包含着有为,有为越来越多,有为的成分越来越大。
汉朝政府的有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藩国叛乱的镇压。就是汉景帝时期,对地方的藩国,采取了镇压的态度,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被中央给镇压了。开始中央对于地方的这些藩国态度非常缓和,汉文帝时期对于地方一再忍让,汉景帝开始对他们怎么样?也是一再地忍让、一再地退让。但是那个地方的藩国对中央怎么样?得寸进尺,他把中央的忍让当做软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朝廷很多大臣,还有很多其他的有眼光的人,都跟朝廷说,这个地方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能再这么一位地退让。还是就是汉景帝时期的晁错,他提出了“削藩策”,就是要削弱地方,那么最后这个地方怎么样?终于他们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地方的藩国特别像吴王刘濞,他自己想称帝,他想颠覆中央,他这个野心,你怎么忍让,这个野心也不会消失的。所以汉景帝的时候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吴、楚、赵、膠东、膠西、济南、淄青,这七个小藩国联合起来开始反叛中央,公开地反叛中央。过去他可能在底下暗中干一些事情,现在不暗中干了,公开干了,公开向中央宣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也没有办法了,只好应战,那么最后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了。那么平定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马上继续解决这些地方的藩国问题,进一步削弱减少他们的地盘,削弱他们的权力,削弱他们的实力,那么这也是在当时,汉代的中央政府的有为,所以我们说无为中包含着有为,有为越来越多,有为的成分越来越大。
那么这里我们接下来就要讲一讲,为什么会独尊儒术?出现了独尊儒术。我们还是从一件事情讲起,刘邦当初反抗秦朝的时候,当初怎么样?秦朝的官府通缉刘邦,到处抓刘邦,刘邦到处逃窜,流窜于哪儿,流窜邙、砀之间,邙山、砀山之间,官府到处找都找不到他。结果刘邦的夫人吕氏,也就是后来的吕后她就能找到刘邦,她随时就知道刘邦在哪儿,后来刘邦挺奇怪的,说官府到处找我,找不着,你怎么一下把我找到了?吕氏说什么呀,我看见天上有五彩之云,哪儿有五彩之云,我就到哪儿找你,到那儿准能找到你,五彩之云什么意思?谁天上有五彩之云谁将来要当天子,那可不得了,这都是他编造的神话,他编造这些神话是什么意思,编造这些神话就是要树立自己的精神权威,那么这是刘邦的想法,就是他也意识到精神的重要。
在这一方面汉武帝时期的很多儒家的学者,都意识到了,如果能够在精神上提高地位,提高君主的地位,就能够解决真正解决君主的权威问题。因为当时的社会,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就说汉武帝他也想,使社会成为这么一种和谐的社会,大家彼此都很和谐,他也想创造那种气氛。后来董仲舒给皇帝上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想法受到了汉朝皇帝的重视,汉朝皇帝意识到了他的意见的重要性。所以最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董仲舒这种在精神上树立汉朝皇帝权威这种做法,应该说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这一方面汉武帝时期的很多儒家的学者,都意识到了,如果能够在精神上提高地位,提高君主的地位,就能够解决真正解决君主的权威问题。因为当时的社会,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就说汉武帝他也想,使社会成为这么一种和谐的社会,大家彼此都很和谐,他也想创造那种气氛。后来董仲舒给皇帝上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想法受到了汉朝皇帝的重视,汉朝皇帝意识到了他的意见的重要性。所以最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董仲舒这种在精神上树立汉朝皇帝权威这种做法,应该说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