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夢
“畫梁春盡落香塵“,是曹雪芹在《紅樓夢》裏對秦可卿這一人物命運的暗示。著名作傢劉心武從研究秦可卿這一人物形象入手,開創出《紅樓夢》的角匙。他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了三篇關於秦可卿、賈元春、妙玉的小說,這些學術小說建立在堅實的考據基礎上,人物血肉豐滿,情節起伏跌宕,細節豐富生動,內行可以看門道,外行可以看熱鬧。這本書裏還收入“紅學”論說、隨筆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發現、新觀點,而且文筆輕鬆活潑,讀來如吮橄欖,回味多滋,意藴深遠。這是一本“紅學”方面的專著,同時也是一本清心悅性的休閑讀物。
“畫梁春盡落香塵“,是曹雪芹在《紅樓夢》裏對秦可卿這一人物命運的暗示。著名作傢劉心武從研究秦可卿這一人物形象入手,開創出《紅樓夢》的角匙。他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了三篇關於秦可卿、賈元春、妙玉的小說,這些學術小說建立在堅實的考據基礎上,人物血肉豐滿,情節起伏跌宕,細節豐富生動,內行可以看門道,外行可以看熱鬧。這本書裏還收入“紅學”論說、隨筆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發現、新觀點,而且文筆輕鬆活潑,讀來如吮橄欖,回味多滋,意藴深遠。這是一本“紅學”方面的專著,同時也是一本清心悅性的休閑讀物。
本書作者主要描寫在《金瓶梅》三位女主角李瓶兒、潘金蓮、龐春梅中,第一位更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因為在她和西門慶的關係裏,竟然有着超越了肉欲的愛情,“而西門慶這個縱欲狂人,居然也在與她的愛情中顯示出人性中的溫柔、寬容和善意,從而顯得更為有血有肉”。而他評價潘金蓮時,則表示,“她被刻畫為一個無時無刻不思淫縱欲的‘性存在’,在塑造上難免失於‘單純’。雖然她的性格刻畫得是最活靈活現的”。至於龐春梅這個全書後五分之一的“重頭人物”,作者則認為,“她的一係列的行為,構成了那個世風日下的市民社會對傳統禮教公然的蔑視和無情的解構”。
一綫作傢劉心武全新的作品,被作者稱為是“散文隨筆樹”上的新果子,坦露身世傢事,老伴兒子親情濃厚,第一次承認自己是海關子弟,具有海關情結。全書內文配有劉心武親自手繪插圖。
劉心武把自己的寫作比喻為栽4棵樹,而且是4棵挂果很多的樹。第一棵便是小說樹。第二棵是隨筆樹。劉心武的第三棵樹是紅學樹。劉心武很喜歡自己這四棵樹。他說,有的作傢擅長寫自我,有的專註於寫幻想,有的追求文本的詭奇,而他,是思考型作傢,總是關註現實,喜歡寫衆生相。
人是地行仙。人生樂趣之一,是遠遊。我提倡用心去遊。所謂用心,不是勞心的意思,與工作中的那種用心是兩回事,指的是要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輕鬆旅遊中,善於對所遭逢到的景物、事物、人物,由一些細節,擦出心靈的火花,心有所悟,而生出大快樂來。如果旅遊一番,心無所悟,那真遺憾。
本書是劉心武先生在揭秘紅樓引發爭議之後,首次嚮外界襢露自己的心聲,回顧了他研究《紅樓夢》的整個過程,講述了他文學創作道路上的起起浮浮,對自己64 年的人生經歷作出了全面的回顧。劉心武的一生頗具傳奇,他出身名門,卻有着顛沛流離的幼年;他淡泊名利,卻因《班主任》一舉走上中國文壇的中心;他熱愛《紅樓夢》,熱愛紅樓研究,卻因此在耄耋之年,受到了不應有的指責批評。
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人們,心靈發生着頻繁而巨大、急劇又微妙的變化,《心靈體操》意在倡導通過做心靈體操,讓心靈保持健康與純潔。劉心武說,這些隨筆首先是為自己寫的,“坦率地說,與大傢一樣,我的內心深處同樣有着大塊的灰色地帶。比如我在50歲以前,有嫉妒同輩作傢之心,害怕他們超過自己;60歲後又羨慕青年一代作傢的才情,恐慌他們蓋過了我們這代作傢的風頭。好在我這些年及時‘做操’,纔驅散了鬱積在心裏的陰影,心態變得健康明媚起來。”
産生於清朝乾隆時期中葉的《紅樓夢》,從它剛剛問世起就一直謎團不斷。它的作者到底是誰?它究竟要描寫怎樣的主題?它為什麽會有衆多的版本?人們衆說紛紜,莫衷一是,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紅學流派的興衰成敗。而二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驚異地發現,回首紅樓,儘管我們破解了許多紅學難題,但睏惑與疑問依然紛至沓來,我們對它依然如霧裏看花。
儘管《紅樓夢》以其高超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流傳於世,但對於作者曹雪芹,世人知道的實在太少。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以前,人們甚至對《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都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隨着《紅樓夢》刊印本的流行與普及,關於它作者的話題便引發了世人曠日持久的爭論。這部令人蕩氣回腸、愛不釋手的作品究竟出自何人之手?曹雪芹與高鶚究竟是不是合作者呢?
根據專傢的考證,曹雪芹最初本來已經基本完成了《紅樓夢》的創作,但由於藉閱者的丟失與時間的推移,最終衹留傳下來前八十回。清朝乾隆後期的1791 年,書商程偉元邀請文人高鶚,在曹雪芹原著的基礎上,搜集、整理、續寫了後四十回,並最終完成刊印本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稱為“程本”,又根據出版的先後順序分程甲本和程乙本兩種。高鶚所續寫的這後四十回是錦上添花還是狗尾續貂?
根據考證,《紅樓夢》前八十回即曹雪芹的原作最初是以手抄本形式流行的。在傳抄過程中,由於手抄者的思想水平、生活閱歷與文學修養的不同,造成了多個版本。儘管版本的繁多為後人對《紅樓夢》的欣賞與研究造成了許多不便,但無疑也留下了探佚文本本身的巨大空間。《紅樓夢》到底有多少個版本?這些版本有什麽不同?《紅樓夢》在傳抄過程中又有過多少不同的名字?對《紅樓夢》的研究,除了曹學、版本學以外,還有哪些紅學分支?對於衆多的紅學流派紛爭,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呢?
潛心紅學十餘年的著名作傢劉心武,將引領我們一步步走進奼紫嫣紅的紅學“百花園”,講述紅學的來竜去脈與分支流派。
儘管《紅樓夢》以其高超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流傳於世,但對於作者曹雪芹,世人知道的實在太少。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以前,人們甚至對《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都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隨着《紅樓夢》刊印本的流行與普及,關於它作者的話題便引發了世人曠日持久的爭論。這部令人蕩氣回腸、愛不釋手的作品究竟出自何人之手?曹雪芹與高鶚究竟是不是合作者呢?
根據專傢的考證,曹雪芹最初本來已經基本完成了《紅樓夢》的創作,但由於藉閱者的丟失與時間的推移,最終衹留傳下來前八十回。清朝乾隆後期的1791 年,書商程偉元邀請文人高鶚,在曹雪芹原著的基礎上,搜集、整理、續寫了後四十回,並最終完成刊印本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稱為“程本”,又根據出版的先後順序分程甲本和程乙本兩種。高鶚所續寫的這後四十回是錦上添花還是狗尾續貂?
根據考證,《紅樓夢》前八十回即曹雪芹的原作最初是以手抄本形式流行的。在傳抄過程中,由於手抄者的思想水平、生活閱歷與文學修養的不同,造成了多個版本。儘管版本的繁多為後人對《紅樓夢》的欣賞與研究造成了許多不便,但無疑也留下了探佚文本本身的巨大空間。《紅樓夢》到底有多少個版本?這些版本有什麽不同?《紅樓夢》在傳抄過程中又有過多少不同的名字?對《紅樓夢》的研究,除了曹學、版本學以外,還有哪些紅學分支?對於衆多的紅學流派紛爭,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呢?
潛心紅學十餘年的著名作傢劉心武,將引領我們一步步走進奼紫嫣紅的紅學“百花園”,講述紅學的來竜去脈與分支流派。
她一眼認出來,是他。
他也一定認出了她,在一瞥之間。
那是在昆侖飯店大堂外的風雨廊中。出租車排着隊,等待飯店門口行李生的召喚。他的那輛
舊豐田平穩地滑了過來。行李生幫她把旅行拉箱裝進了自動彈開廂蓋的後背廂裏,蓋好,又
忙給她打開後車門,她坐了進去;就在她一彎腰坐進車裏時,司機很自然地扭頭朝她瞥了一
眼,那大約不足一秒鐘,然而足夠了……
她告訴他,去機場。
他把車開動起來,不一會兒,車子已經駛上了通往機場的高速公路。
會不會是……一種錯誤聯想?
她仔細推敲他的側影。不會錯。二十幾年過去……他的脖頸還那麽強勁有力,那從衣領裏傲
然挺拔的脖頸,略顯粗糙的皮膚上,還顯現着那幾條讓她難忘的紋路……那肥厚的耳廓,綫
條剛硬的顴骨,特別是,那右頰上的一粒緑豆大的扁痣……當然是他!……頭髮還是那麽濃
密蓬亂,鬢角長長的……並沒有發胖,肩膀還是那麽寬闊厚實……
他也在後視鏡裏,偷窺自己麽?獱
也許,他認不出自己了。畢竟,自己有時對鏡,思緒裏猛然掠過往昔的雨絲風片,衹覺得如
夢如幻,連自己都會望着鏡中人發愣:那是我嗎?……是誰?哪一位?……獱
她要不要開口?……不一定馬上唐突地發問,可以閑閑引入,謹慎試探……現在北京的出租
汽車司機一般都很願意跟搭客聊天……她從哪兒跟他聊起?今天的天氣?這機場路的國際水平
?……可他為什麽一聲不吭呢?僅僅因為她是一位女客,還是因為……他知道她是誰了,因而
,在等待她首先開口?……獱
她的身上,氤氳出絲絲縷縷法國香水的氣息……她自己本是對之已無嗅感的了,此時卻忽然
覺得有大量的氣味回送過來,刺鼻,令她難堪,甚至於心中惶悚,仿佛犯了什麽錯誤……她
下意識地並攏雙腿,撫平緊綳在腿上的短裙,那是一條價格不菲的意大利名牌短裙,與她上
面的無領長袖外套同屬當季的最新款式……她又下意識地看了下腕上的手錶,那是一塊外表
古樸,卻屬於極品級的英國百達翡麗表……表盤為她顯示的似乎並不是此刻的時間,而是一
種鑽心鏤肺的荒謬感……
是的,也許,他的不敢確認,恰恰就是這香水的氣息,以及這一身包裝……然而,我依然是
我呀,我也不僅並沒有發胖,而且,難道我顯老了嗎?……是的,女人一過四十,那就連那
曾經跟她那麽樣那麽樣親近過的人,都會認不出來了!……天哪!……
……那是個多麽古怪的傍晚啊!……人們都說夕陽是玫瑰色,或類似那一類的顔色,然而那
個傍晚的夕陽卻分明是緑色的,淡緑色,嫩嫩的淡緑,就像初春從樹皮裏躥出來,並且顫巍
巍地綻開的小葉芽兒,充滿着透明感的那麽一種淡緑色……
他們去插隊的那個村子,在那個深秋,本來已然整個兒沒有了緑顔色,莊稼地裏是一派深褐
,稀稀拉拉的樹木上,要麽已然衹剩枝椏,要麽那些沒落下的葉片都仿佛是薄薄的銅片,風
一吹過,便發出令人心裏衹有黑灰兩色的寒音……
……她朝村邊那座茅屋走去,那一刻,她覺得夕陽是緑色的,它給萬事萬物,都沐浴着淡緑
,不,嫩緑,不,像透明的葉芽兒似的,那麽一種緑霧,緑霰……
……那是一個豬場。茅屋是豬倌熬豬食的地方。老遠,從那茅屋裏就發散出濃烈的豬食氣味
,那氣味無法形容,全憑每一個吸入者的主觀感受,而大體上可以歸納為,比如說催人嘔吐
的穢氣,比如說令人覺得是正常發酵的氣味,再比如說是聯想到圈滿年豐的愉悅氣息……那
一晚,那撲鼻的豬食氣味,於她而言,仿佛是樹上無數新芽溢出的緑色汁液的味道……
……他被派作豬倌。他在那茅屋裏,站在土竈邊,面對着奇大無比的一口邊沿有裂缺的鐵鍋
,用一把大鐵鍬,攪拌着鍋裏的豬食……
……她走進去,他一時沒看見她。她在門邊望着他,他赤裸着上身,把本來穿在身上的一件
又舊又破的棗紅色絨衣,兩條袖子緊緊地係在腰上,起勁地,甚至於可以說是極其快樂地,?
兩衹腳一顛一顛地,用大鐵鍬在鍋裏攪和着……竈眼裏,發射出夕陽般的光芒,然而,奇怪
嗎?那一晚,連那竈眼裏的光芒,竟也是緑色的!濃稠,鮮嫩,透明而抖動的淡緑色啊!……
……他發現了她。兩眼閃出驚奇的強光:“你沒去?!”
她沒有去。幾乎是,村裏所有走得動的人,當然首先是他們“知青戶”的其他成員們,都趕
到鎮上去了,那裏晚上有縣裏“樣板團”的演出,而且演出後還要放映電影,是關於西哈努
剋訪問的彩色記錄片……她知道他任務在身,今晚不去,於是,她推說實在不舒服,發燒了
,也沒去……她的確發燒,她自己能感覺到,她鬢前的發綹在走動中撞擊着她的面頰,不知
是發綹的感覺還是面頰的感覺,總之,那感覺傳遞到她心尖上,有些個燙……
……其間的過程很簡捷……為什麽會那樣簡捷?……真不可思議,卻又值得在整整一生中時
不時地反芻,不斷苦苦地,不,甜甜地,思之,議之……
……是的,那是千真萬確的,是她,而不是他,十二萬分地主動……她一下子撲到他身上,
緊緊地摟住了他……她能夠非常精確地,把正在沸騰的豬食的氣息,與他的體味,嚴格地區
別開來……那是一種她渴望已久的氣息,她把自己的臉龐拼命地擠靠在他那似乎失去邊際的
強韌而汗漬的胸膛上,摩擦着,同時感覺到他的雙臂,如同巨藤般纏箍住她的脊背,並且一
次次地收緊,使她體驗到一種新奇的痛楚……
……他把她抱到了茅屋中的大炕上。那是滾燙的一張炕。滿屋彌漫着嫩緑……他們無師自通
。為什麽無師自通?……其實,有許許多多隱蔽的“師”,比如人們的髒駡中,比如“破四
舊”沒破盡的那些缺皮少頁的捲角舊書的文字中,比如《赤腳醫生手册》裏的插圖,比如拷
貝已然放爛的《列寧在1918》裏的某幾個一閃即逝的過渡性鏡頭裏……而最好的老師,是他
們自己身體上那逐漸膨脹的部分,是他們在開始時可以說衹是不經意地朝對方一瞥,後來是
說不清有心還是無心,在遠處,或稍近一點的地方,對方沒跟自己對眼,甚或全然沒有註意
到自己時,自己卻下死眼把對方的一脫衣、一輓袖、一彎腰、一扭身……乃至於做某件事的
全過程,呆呆地看了好一陣子……再後來,便是雙方眼波的撞擊,從一撞即移,到撞而移後
復撞,到撞後竟膠着在那裏,難解難摘……生而為人的那個位居首席的“師”,正在自己的
肉中靈內啊……
車過四元橋了。她定神再往前左方細加端詳……當然,絶不會錯,是他。
她都幾乎要呼出他的名字了……卻終於還是沒有呼出。
……在那個淡緑色的傍晚,以及緊隨之的那個充滿葉汁氣息的夜晚過後,第二天一大早,忽
然村裏響起了不尋常的聲音,那是一輛小轎車,具體來說,是一輛奶白色的蘇産伏爾加牌小
轎車,開進村來的喇叭聲,以及駛過坑窪不平的村道時車輪摩擦出的怪聲,還有村裏孩子們
跟着那車後面亂跑的叫嚷聲……
事情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她披着衣服從宿舍裏跑出來,臉還沒洗,頭還沒梳,
腦子裏還儲留着斑斑緑影……媽媽從那車裏出來,猶如一粒豌豆從熟透的豆莢裏迫不及待地
跳出……她聽見媽媽大聲地跟她,同時也跟簇擁在她身邊的村幹部和“插友”們朗聲宣佈:
“你爸解放啦,結合啦!……我們昨天下午就出發了,往這兒趕,通宵‘馬不停蹄’……走
,跟我回城!……”
“插友”們的反應是多種多樣的,或含蓄或強烈,她卻一律顧不得觀察回應,她衹是倏地一
下感到,有一種東西飛走了……啊,是飛走了緑色,一丁點緑色也沒有了,深秋的太陽從東
邊送來一片光芒,是啊,可以說是玫瑰色的,然而為什麽是這種顔色?難道該是這麽樣的一
種顔色麽?那心愛的顔色,那些本來布滿心臆的嫩緑,透明,並且流動着的,青芽汁液般的
可以抓撓的活生生的存在,怎麽一下子蕩然無存?……
她慌亂。一定是有許多幼稚可笑的肢體語言,“文法不通”,“佶屈聱牙”,因此引得“插
友”們竊笑……她聽見媽媽用親昵的語氣在斥責自己:“還收拾什麽!都留下、留下……你
爸爸這一結合,什麽又都會有的!走,跟我走……”
她稀裏鬍塗地已經坐進了車裏,媽媽緊緊抓住她的手,仿佛她還是個上幼兒園的小姑娘……
汽車開始移動,車窗外晃過一些各不相同的目光……她不在乎任何目光,衹是,她的心緊縮
起來,他,他呢?……她對司機說:“往那邊,那邊……”她心裏指的是那座茅屋,村邊那
個小湖邊上的茅屋,那兒有個豬場,茅屋是豬倌住的地方……司機不明所以,媽媽問她:“
你說什麽?你還有什麽事要辦?”她嗓音幹澀地說:“那邊,那邊……湖那邊,豬場……”她
給司機指點着,司機便把車往那邊開,車外有人在大聲地說:“錯啦錯啦,反啦反啦……”?
司機還是把車開到了湖邊,離茅屋和豬場很近的地方,她緊張地朝茅屋望去,那門根本沒有
關緊,露着一條明顯的縫,然而,門沒被拉開,裏頭沒人出來……她有一種要下車去的衝動
,媽媽把她抓得緊緊的,她聽見媽媽在跟司機解釋:“……孩子鍛煉得不錯,對這勞動過的
豬場戀戀不捨呢……好,再看一眼吧……”前面沒有路了,司機倒車,離開了那湖邊……她
沒有再回頭張望,衹是忽然掩面而泣,媽媽趕忙把她往懷裏攬,她掙脫了……車子又開過知
青們的宿舍,朝村外的公路駛去,有小石子打在小轎車的後玻璃窗上,不知是小孩子們扔的
,還是從車軲轤下蹦濺起來的……
……後來,大傢都回城了,她得知,他也終於回城。
又是一個傍晚,一個有些緑意的傍晚,她往他傢住的地方去,找他。?
他傢住在這個城市的西北角。那裏有一條比一般大街窄、比一般鬍同寬的窮街。他傢住的地
方,院子不是院子,排房不是排房,在她眼中,那是很古怪的,具體來說,是街邊有一個簡
陋的公厠,公厠一側,有一個歪歪扭扭的通道,往那通道裏走,兩邊是些歪歪扭扭的古舊平
房,那些平房裏,密密匝匝地住着些蕓蕓衆生。
她走近那地方時,恰巧他從通道裏走出來,上厠所。他沒有看見她。她移到街對面一個小商
店門外的布篷下,呆立着。儘管他是去往一個不雅的地方,可是,他的身姿步履,依然令她
心醉,陡然間,天光緑潤潤的了……後來,她看見他走出厠所,回到那通道深處去了……
……,她鼓起勇氣,過馬路,走進那通道……她四顧着,不知他該在哪扇門裏……忽然
,她驚喜不止,因為她隔着一扇鑲着死玻璃的老式平房窗戶,看到他就坐在窗邊,側着身子
……啊,他是在看電視……在屋子盡裏邊的櫃子上,有個黑白電視機,正放映着某種節目…
…依稀可以看到另外幾個人的身影,是他傢什麽人?……
她找不準那屋子的門,於是她呼喚他的名字,呼到第二遍時,他在窗裏扭過了脖頸,滿目驚
奇……她還沒定住神,他已經出現在她身前,並且立即把她引開……
他們來到那條給排水係統都還很不完善的窮街上。
她問:“你幹嘛不讓我……進你們傢?”
他說:“那不是我傢。”
她問:“那麽,是誰傢呢?”
他說:“鄰居傢。”不等她再問,又補充說:“我傢沒電視。”
停了停,她說:“帶我去你傢吧。”
他想了想說:“以後吧。”又反過來問:“閼椅腋陝?”
她擡眼,責備地望着他。
於是他說:“我猜過,你也許要來。”
她移得離他更近些。
“咱們走走吧。”他說。
於是她跟着他走。
他們走到一處僻靜的地方。那裏有一個雜亂的小樹林,還有一個早該清除,卻一直沒人來清
除的垃圾堆。
天光暗了下來。她心裏漾着緑。她主動。她移得離他衹差一指。他們的體味互相準確無誤地
進入了對方的鼻腔。
她責備他說:“你都忘了。”
他回答:“那怎麽會?”
她問:“我走那天,你怎麽不出來?”
他坦白:“我睡得死死的,沒醒呢。”
她再問:“為什麽不給我回信?”
他說:“回過……”
她問:“回過?!我怎麽沒收到過?”
他說:“寫了,沒寄……”不等她歙動的唇裏再吐追問,忙補充:“也都沒留……都扯了,
扔那湖裏……讓人面魚吃啦……”
人面魚!……
汽車開過溫榆河了。溫榆河裏泛着的波光,令人想起那個小湖……
他寫過信,沒有寄,大概自己反復地讀過,然後扯碎,扯得很碎很碎吧,扔進那個小湖,像
一片銀閃閃的浮萍,然後,陸陸續續地沉落下去……那條人面魚,真的會吞咽那些浮萍般的
紙屑嗎?……
……還記得,那個晚上,在那個小樹林裏,離那個垃圾堆不遠的地方,當他們又緊緊地擁在
一起的時候,他忽然說:“……插隊的時候,我們畢竟是平等的……”
她試圖反駁他。然而十分無力。實際上,無法反駁。
……後來,出了小樹林,他終於帶她去了他傢。在那個公厠後面,那個歪歪扭扭的通道的頂
頭上,一間衹有十來平米的小屋裏……他父親,一個拉排子車的搬運工,為了他“頂替”,
提前退休了;確實說什麽也該提前退休了,因為患着肺氣腫,不僅說話,連喘氣都透着痛苦
;他母親,年歲並不算太老,臉部卻已然皺縮成了核桃般模樣……真是傢徒四壁,竟看不到
一件稍微亮堂點的器物……這還都算不得什麽,最令她震驚的是,因為屋子太小,衹能放一
張大床父母來睡,他呢,每晚便衹能在屋盡頭的一個農村式的大躺櫃上,挪開了什物,鋪上
褥子睡……
把她送出來,往公共汽車站走的時候,他對她說:“對你們傢來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大災
;對我們傢來說,卻無所謂……你下鄉,是受苦;回城,是苦盡甘來;我回城,是隨大流;
其實,我下鄉,倒是給傢裏減輕了負擔……對於我來說,下鄉起碼有了自己的一個固定的鋪
位……現在你該明白,我為什麽要主動當豬倌了吧?那座茅屋裏,我一個人霸占着好大的一
鋪火炕啊!在那上頭滾來滾去,多痛快!……”
是啊……滾來滾去……那一晚,他們曾盡情盡興、盡力盡時地在那鋪大火炕上滾來滾去!…
…
那是美好的,極其美好的,因為都是發自內心的,偏又極合諧,極默契,極自然,極圓滿…
…高潮漸來,層疊起伏……終於波濤洶涌,天搖地撼……並不是每個生命個體,都能有這樣
的一次初夜……
……可是,當她在快到車站時,逼問他:“……難道你……不想……再……嗎?”
他滿臉的痛苦,那是一目瞭然的,但嘴裏吐出的話語,卻堅硬而冰冷:“……地方呢?我們
現在能在哪兒?……”
是的,在哪兒?在他傢?……那麽,在自己傢?自己傢現在雖然占有一個獨門小院,有十多間
屋子,可哪間也不可能像那座豬場前的茅屋般,令他們可以便宜行事……那還是二十幾年前
,到飯店賓館開房間,或租買房屋,是連其概念也沒有的……小樹林裏麽?怎麽能冒那個險?
……其實,就連靠得那麽樣近地走到公共汽車站,也足夠讓人指斥為“臭流氓”的了……
“我們……結婚以後……總有地方了吧?”她說。
“我們?……結婚?……”他停住腳步,驚異地望着她。
她忽然覺得消失了所有的緑色。一下子心裏堵滿沉甸甸而搬移不開的晦暗東西。她無言以
對。不要往任何別的人別的因素上去推諉。最最要命的是,她明白自己,到頭來,她是不會
堅定這個信念——跟他結婚的。
……他們在那個車站分手。
她告訴他,恢復高考了,正複習,準備考北大西語係。他為什麽不考?
他說他不考。他要做的是,撿些磚頭、木料,或者說偷些磚頭、木料,緊貼着他傢的小屋,
再蓋出一間小屋來。那必要性和緊迫性是不言而喻的。當然,這是違章的。居委會的老娘兒
們幾回到他傢來,威脅他父母,說是蓋起來也得給拆了,並且還要罰款。可是居委會的老娘
兒們卻不敢當面跟他說。這就說明,衹要他堅持蓋,居委會,乃至派出所,誰也不能把他傢
怎麽樣。他蓋那間小屋,會很省料;因為有一面可以藉那公共厠所的後墻……
她想問他,他父母可還健在?那條窮街的住戶,應該早已都拆遷了吧?他現在遷住何處了?他
該早已結婚,並且有孩子了吧?男孩女孩?上中學了吧?說不定都已經上大學了!……
可是,想到一直會有另外的女人,特別是作為他妻子的女人,合法地享受着他那……確實非
常……怎麽說呢……為什麽說不出口?有什麽說不出口?……起碼,說不出,可以想象出……
那並不一定是每個男人,每個丈夫,都能具有,並煥發出的……她竟油然生妒。她愣愣地望
着前排司機座上的他。這輛車雖然像北京市許多的出租車那樣,前後排之間也裝了隔離柵,
然而今天他卻偏偏把那隔離柵取掉了,也許他很多天前便取掉了……確實,像他這樣的一個
男子漢,一望而知是勇武有力,並且飽經錘煉的,何需用一道金屬柵來防範不軌之徒……拆
掉了隔離柵,她在後排把他看得很清楚,不僅他的右側面歷歷在目,從前窗內上方的後視鏡
中,也能看清他的眉與目……這樣一個男人,曾與她在那個湖邊,那個豬場的茅屋裏,那鋪
大火炕,那樣銷魂地互相享用過……而現在,比如今晚,當她在所乘坐的美國西北航空公司
的班機上迷迷糊糊時,他呢,卻會在北京某處的一張床上,與另一個女人,他的妻子,合理
合法地,如此那般……他能得到暢快的滿足麽?……
現在她是一個美國公民。
那是一條可以說相當順遂,卻也堪稱艱辛的路途。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常常是峰回路
轉,也往往柳暗花明,既殫精竭慮,也擔驚受怕,不過總算天道酬勤,也真是吉人天相……
從踏進未名湖畔,到接到來自美國常春藤學院的錄取通知;從找定經濟擔保,到在秀水東街
的領事館拿到赴美簽證;從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受睏,到終於開着二手車在高速公路上急
駛;從面試敗退後一籌莫展,到加盟大公司後步步高升;從接到湯尼的第一枝紅玫瑰,到終?
於跟他到祖傳的別墅中共度良宵……在時間的流逝中,那村落,那茅屋,那小湖,那些曾充
盈着嫩緑色,仿佛初春枝條上,葉芽的那種近乎純透明的淡緑色,那樣的空間,仿佛被推到
了極遠極遠的地方,成為一個縹緲的存在,或簡直並不曾存在過……
……那個傍晚,她和湯尼建立了那樣至為密切的關係後,湯尼請她坐上一輛豪華的加長林肯
,把她帶到了那個有名的湖邊,湖邊有個格調極其優雅的俱樂部,他們並坐在一把油紅色的
日本式大傘下的座席上,每個座席都離得頗遠,他們點了不同的雞尾酒,先是默默地啜着杯
中酒,把肩膀靠得越來越緊,聆聽湖邊的一個小樂隊奏着旋律美如珠簾徐垂的樂麯……後來
,湯尼摟住她的裸膊,輕輕吻着她的香鬢,對她說:“……本來,那是你個人的隱私,我不
該問的……可是,親愛的,我既然决定嚮你正式求婚,那麽……可以告訴我嗎?……你……
那先於我的……第一個……在什麽時候?他是誰?……”
這是她早料到的。也早準備了答辭。然而……她雖然自以為已經極其地西方化了,事到臨頭
,卻還是有些個慌亂……她被一口酒噎住了……略咳了幾下,她想嫵媚地一笑,卻不曾想鼻
子一酸,眼圈兒發熱;湯尼即刻憐惜地將她摟緊,吻過她的兩個眼窩後,試探地,也很自信
地,在她耳邊說:“是……文化大革命?……下鄉插隊的時候?……理解,可以理解的……好
好好,你不要說了,我不要你說了……好,讓我們說些別的、別的……”
竟如此輕鬆地度過了那一關。她曾在常春藤學院裏,讀過原文的《苔絲姑娘》,托馬斯·哈
代筆下那位英國姑娘的遭遇,曾令她心中發緊……一般中國人總以為美國人人都鐘情於“性
解放”,其實,像湯尼這樣的傢族,他們在婚外性關係上是持保守觀點的,倘是考慮到結婚
,那麽,他們更極慎重,一般來說,新娘子是必得為處女的!……
那個有小樂隊伴奏的夏夜,星星在夜空閃爍,而且也在湖水裏閃爍,湯尼不僅沒有對她緊追
窮問,還柔柔地說:“我的……受了苦的小姑娘……好,跟我講講你那苦難歷程裏,比較不
那麽沉重的故事吧……甚至於,趣事,對,趣事……你知道,即使在莎士比亞的悲劇裏,也
穿插着一串串的趣事呢!……”
她便給他講趣事。是的,趣事是有的。即使在最荒蕪的歲月、最貧睏的地方,也有趣事呢。
她告訴湯尼,在當年他們插隊的那個村子旁,有一個小湖,湖裏有很多的魚,真的很多,你
往湖邊一站,魚兒便往你腳底下遊過來,他們不怕人,不怕人的倒影。那個村子很窮,人們
“糠菜半年糧”,平時根本吃不上葷的東西。那他們為什麽不撈魚吃?那是因為,在那個小
湖裏,在那些魚當中,有一條最大的魚,一條年齡據說比村裏的壽星還要大的魚,是人面魚
。怎麽講?人面魚?什麽意思?那是因為,那條魚如果遊過來,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它長
着一張人臉。也就是說,你能從它的頭部,看出來那上面有人一樣的眉眼、鼻子和嘴巴!這
很奇怪,是吧?它怎麽會是這樣?按你們西方科學的分析,這也許是一種遺傳變異中産生的怪
胎,是一條畸形魚罷了。可是那村裏的人,把那條人面魚看成是一條仙魚。他們崇拜它,懼
怕它,因此不但不敢撈上它來,把它吃掉,也連帶不敢撈那湖裏別的魚吃。據說曾有人偷偷
地撈那湖裏的魚吃,結果,吃後肚子劇疼,疼得在地上打滾,滾了一陣,很快地,就死掉了
。按說,“文化大革命”要“破四舊”,“四舊”之一便是“舊風俗”,插隊的“知識青年
”們剛進村時,也有人試圖破這個“舊風俗”,從那湖裏撈魚吃,結果有一個“插友”就在
撈魚時滑進了湖裏,差一點給淹死……後來也就都不再去惹那些魚了,當然,更不敢惹那條
人面魚。湖裏那麽多魚,總沒人撈,它們豈不是越長越多,淤得滿滿的,那還了得麽?可是
,很奇怪的是,那湖裏的魚,仿佛總是固定的那麽個數目,從來沒覺得太多,當然也從來沒
覺得減少……
是的,這真有趣。湯尼聽了,非常開心。湯尼把她摟得很緊,仿佛她便是那條人面魚,生怕
她會從他胳膊裏滑出去,遊走似的……
教堂的管風琴發出婚禮進行麯的轟鳴,她身披白婚紗,那裙裾拖在身後,在通嚮祭壇的臺階
上,鋪伸了好幾級……湯尼把結婚戒指輕輕地套入她左手的無名指……在那大得令她感到有
些個恐怖的宮殿式臥室裏,特別是在那張大得驚人的、有古典式幕罩的婚床上,她與湯尼的
新婚之夜,並沒能使她感到滿足,其快感遠小於她拋出關於人面魚的故事的那個傍晚,在那
個別墅中的那次嘗試……
那實在不是偶然的。湯尼比她小三歲,屬於苗條、白皙型的紳士。湯尼絶對沒有毛病,然而
湯尼卻註定不能令她銷魂。這也許並不是什麽糟糕的事。中國俗諺:“女大三,抱金磚。”?
這話應在了她的身上,不過,不是因為有了她,湯尼抱了金磚,而是她因為有了湯尼,而抱
上了金磚……他們過得富足、體面,先有了漢剋,後有了露茜……
湯尼沒有緋聞,她也確信他沒有外遇,然而湯尼越來越多地出差,越來越多地一個人在書房
裏睡……
婚後不久,甚至在與湯尼同床共枕時,她的思緒裏就曾經飄飛過這樣的絲縷:要是,湯尼能
和他一樣……要是,換成了他……寧願這下面是那張茅屋裏的大炕……寧願那邊就咕嘟着一
鍋豬食……而且,甚至塚信文翹邐叮侵鐘旅偷慕耄褂心且環萸亢罰際撬模?
她閉上眼,在幻覺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興奮……而往往是,不那麽和諧,不那麽對勁兒……特
別是,眼裏唿啦一下是歪着嘴在努力的湯尼,便一下子有濃釅的罪感、恥感,翻腸倒胃地直
奔心頭,令她立刻汗流浹背,並頓時索然、悚然……
天哪,天哪,我的上帝……常常地,在她獨處,並且心頭浮起那座遙遠的,並且不知是否還
存在的茅屋,以及種種不堪聚焦般呈現的鏡頭時,她便頻頻地在胸前劃着十字……而她又深
切地自知,她並不能真正成為一個基督教徒,因為,她雖然極虔誠地讀過《聖經》,卻始終
不能在心底裏相信,耶穌基督死後復活這一關鍵性記載……她在胸前劃十字,衹是因為她的
肢體語言,已然進入了該種文化的係列,並且,無論如何,這總能讓她多多少少減少些罪感
……
出租車開到了高速公路收費站。他伸出手臂交費。那手臂還像當年一樣,溢出充沛的陽剛之
氣。
出租車過了那彩繪牌樓的收費站,嚮天竺機場飆去。很接近了……這段行程即將結束……她
若再不跟他對話,那這次的邂逅,豈不白白地……白白地怎麽樣?……唉唉,無論捅不捅破
這層窗戶紙,二十幾年過去了,又能怎麽樣呢?……
她從價格極昂的路易·威登手袋裏,掏出妝盒,打開,匆匆地朝小鏡子裏瞥了自己一眼,居
然緑霧升騰……她心旌搖曳,難以自製……
……倘若那時候,她真地破釜沉舟,跟他結婚,會怎麽樣?……她是單純地追求肉欲麽?不不
不,那將是一條極其艱辛的生活之路,卻並不是一條衹等着晚上緑光流溢,葉芽脹破絨殼,
欣然挺伸的淺薄之路……事實上他們會有很多很多心靈的撞擊與融合……是的,那條人面魚
知道,他曾給她寫過好多封信,那上面有很多很多的撞擊與融合……是的,那條人面魚知道
,他曾給她寫過好多封信,那上面有很多很多的方塊字,每一個方塊字裏,都包含着豐富的
意藴,那是由二十六個字母無論如何地拼合,也難以企及的……當然,他到頭來沒把那些方
塊字寄給她,而是,幾乎一字一字地分裂開,讓那人面魚吞吃掉了……湯尼給她寫過信麽?
細想起來,這真古怪,湯尼給她打過不計其數的電話,卻從來沒有給她寫過一封真正的信函
,當然,那種算不得真正信函的卡,就是已經印好了一定套路的簡單話語,配有圖畫或照片
的卡,衹需在上面潦草地簽個名,便可寄發的卡,湯尼是給她寄過的,然而那算得了什麽呢
?這樣的卡,就是碎成很小的香屑,拋到那個小湖裏喂人面魚,人面魚也一定不吃吧……
……當然,那種情況並不多見,然而,即使是偶一出現,她心裏也總是非常地彆扭,需要拼
命地剋製、剋製,才能保持住臉上那據說是“極其迷人的東方式微笑”……
……在長條餐桌邊,湯尼,還有湯尼的父母,有時還有湯尼的兄嫂什麽的……黑人女傭蘇珊
端着碩大的銀托盤,裏面是一條完整的加拿大式煙熏三文魚,或一隻法式紅酒燜羊腿,輪流
走到每一位的右側,微屈腰身,於是每一位都斯文至極地,用那托盤中的銀叉銀刀,切下薄
薄的一片,放入自己面前的餐盤中……輪到她,她也衹切薄薄一片,甚至比其他人所切的更
薄;可是,往往就在這時,湯尼的父母,有時還要加上湯尼的兄嫂什麽的,便都把目光集註
到她的臉上,顯現出無比憐惜的情愫,他們並不說什麽,餐室裏靜寂無聲,餐桌上的大花鉢
裏,滿鉢的大百合都散發着淡雅的幽香;然而她明白無誤地懂得,他們那一刻都不約而同地
在心裏感嘆:“嘖嘖嘖……這從‘文化大革命’裏逃出命來的,在窮鄉僻壤裏受過苦的……
小美人兒……湯尼給了她什麽樣的幸福啊!……”這還算不了什麽,可是,他們很顯然接着
還要在心裏自言自語:“……可憐的小美人兒……在那種可怕的地方……該受到過什麽樣的
蹂躪啊!……”一瞥之中,甚至於連蘇珊,在似乎不動聲色的面具下,也附合着湯尼一傢的
思維……
你不能說湯尼,以及湯尼的父母,還有湯尼的兄嫂什麽的,包括那個黑人女傭,有什麽惡
意;你更不能否定,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還有“插隊落戶”,確實給中國,給包括她這
代人在內的幾代中國人,造成了許多的煩難痛苦與遺患隱憂,然而,實際上一切都並不那麽?
簡單,比如,她在那個小村,那個小湖,那座茅屋,那口煮豬食的大鍋,那張熱騰騰的大土
炕,那樣的一處空間中,就曾經享受過緑色的陽光,緑色的火苗,青春的熱欲就曾極其酣暢
淋漓地得到過滿足,仿佛早春的葉芽,痛快地躥破樹皮,頂穿絨樣的薄殼,裂開,舒展,任
透明的汁液循環,乃至滲出……
而湯尼,在那樣的場合,曾自以為高明,完全不知她內心裏是極度地尷尬,建議說:“……
講講那條人面魚……那一定會令他們吃驚……”她呢,便衹好壓下心頭的不快,強顔歡笑,
講述起來,那回送到她自己耳中的聲音,令她覺得詫異,她的靈魂在羞赧中脹紅了臉,可是
她在收住講述,並聽到湯尼一傢極有禮貌也極為節制地輕輕鼓掌,並發出嘆息聲時,外表上
卻顯得極為愉快,並且,仿佛很為自己能用他們的那種語言,嫻熟地把人面魚的故事講述得
那麽樣地生動活潑,而欣慰,而自豪……
為什麽,這一切究竟都是為了什麽?她的人生道路,為什麽非得這樣地走?這樣的幸福,曾是
她切盼,並為之奮鬥,得來不易的;也是令她父母引以為榮,並被衆多的親友,乃至並不怎
麽相幹的鄰居們,所豔羨的……可是,有時候,當她一個人靜下心來,面對靈魂時,便幻想
到,故土上一張簡單的餐桌,對,無妨就是那種廉價的,可以摺叠的,藍色烤漆腿的摺叠桌
,桌邊坐的不是湯尼,而是他……她把煮好的麵條,從熱鍋裏撈出來,盛在大碗裏,就是那
種最普通的大瓷碗,遞給他,而他,接過去,從餐桌上的另一隻大碗裏,舀出好大一勺現成
的炸醬,用筷子攪拌着……她把洗淨的黃瓜遞過去,他邊吸着麵條邊接過去,一筷子面,一
口脆黃瓜……於是,她也盛一碗吃……他們也許會說起那條人面魚,那該是怎麽樣的一種交
談啊!……他吃着炸醬面,喉節一上一下,額上沁出豆粒大的汗珠……他纔是令她心醉的唯
一存在……
不過,個體生命的存活,實在不是那麽簡單……倘若,她當年真地義無反顧,那麽,很可能
,不是他被引進她傢的那個小院,而是她把自己送進他蓋起的那個小棚屋,那個藉用公共厠
所一面墻的違章建築裏……她真的吃得消嗎?……就算她與他能始終極其地和諧,可她能與
他的父親和母親和諧嗎?尤其是,在那麽一個狹窄的空間裏……
當然,他們可以聯手奮鬥……事態的發展證明,這個都市裏的大多數人,後來都提升了他們
的生活品質……他現在開上了這種一公裏兩元錢的出租車,主要到大賓館門口等客,這已經
算是這個都市裏收入較豐的職業了……倘若他們聯手,也許他現在從事的職業會比這個更好
……
她覺得眼睛發癢。她找出揩面紙,揩眼窩。她承接到一粒淚珠。
她現在已是有夫之婦。意識到這一點,她悚然,罪感又迅即彌散開,充滿她的胸臆。然而盡
管她拼命地壓抑、壓抑……那些罪罪過過的碎思裂緒,依然玻璃碴子般地劃着她的心尖……
如果湯尼突然消失——這在車禍乃至空難頻仍的美國,實在算不得是一種玄想——而他,居
然還並沒有結婚,或已然是個鰥夫,那麽,難道她不可以找到他跟前,與他鴛夢重溫、花開
並蒂麽?……或者,她竟在某一天,走進湯尼的書房,跟湯尼合盤托出:她並非什麽“文革
”中“插隊”時“失身”的“可憐姑娘”,恰恰相反,在那詭譎的時代裏,她偏偏主動出擊
,獲得了生命歷程中最隱秘而甜蜜的極樂……她坦然地提出離婚,而嚇暈了的湯尼,出於自
尊,加上被那種文化熏陶出的一些個思維雜碎,居然爽快地應允了,於是,她不僅重獲自由
,並且依然會富有,她會駭人聽聞地飛回這個城市,追到他的身邊,讓他清醒:唯有他們纔
相諧相配,他們本是上帝專門製作的一對啊,他呢,也便驚世駭俗地,割棄現有的,與她重
闢新境,構築一個緑洇洇的,再不云散的兩人世界……可是,天哪,她猛然想起,漢剋和露
茜,那可是她的生命中已然不可捨棄的東西,他們怎麽辦?……
她身子瑟瑟發抖。她本無辜,而且她的這些思緒並無他人知曉,然而,她卻在心底裏自己告
發了自己……她自己既是上帝,也是罪人,她自己執鞭笞撻自己……
出租車越來越接近機場了。透過車窗可以看到正在升空爬高的巨型噴氣客機。
她癱靠在後座椅背上,兩眼如醉如癡地盯住他的脖頸。現在他們又一次離得這樣地近……他
既然也認出了她來,為什麽這樣地殘忍,竟一聲不吭?為什麽非得她先開口?是因為,那個緑
色夕陽映照的傍晚,那個緑波葉汁般流溢彌散的晚上,是她衝過去,主動摟定了他麽?……
其實,為什麽他們不能,就在這個時候,互相招呼,並且勇敢地作出决定,暫時把他人,乃
至整個世界,都拋到一邊……在今天的北京,駛到任何一座星級飯店,開一個房間都是很便
當的事,衹要你有錢……更何況,她持有美國護照,她是外賓,是到處搶手的投資者……他
們為什麽不趁彼此都還不老,都還有火力,在緑色夕陽映照中,重新體驗那銷魂熔魄的顛鸞
倒鳳?……
……可是,此時的他,會有着同樣的想法嗎?……
她臉上火燒火燎的。不僅是罪感,而且,恥感也火星似地炙燙着她的心。她用上帝之鞭,更
嚴厲地笞撻自己那被熱欲炙烤得吱吱冒油的靈魂……為什麽啊為什麽,越笞撻,那欲望卻越
如滾刀筋般頑犟?人,究竟是一種什麽東西?……
生命啊……悲苦!
她嚎啕大哭——在飽受煎熬的靈魂深處——卻無一絲聲息。
出租車掠過一排巨大的廣告,機場近在眼前了。
他也一定認出了她,在一瞥之間。
那是在昆侖飯店大堂外的風雨廊中。出租車排着隊,等待飯店門口行李生的召喚。他的那輛
舊豐田平穩地滑了過來。行李生幫她把旅行拉箱裝進了自動彈開廂蓋的後背廂裏,蓋好,又
忙給她打開後車門,她坐了進去;就在她一彎腰坐進車裏時,司機很自然地扭頭朝她瞥了一
眼,那大約不足一秒鐘,然而足夠了……
她告訴他,去機場。
他把車開動起來,不一會兒,車子已經駛上了通往機場的高速公路。
會不會是……一種錯誤聯想?
她仔細推敲他的側影。不會錯。二十幾年過去……他的脖頸還那麽強勁有力,那從衣領裏傲
然挺拔的脖頸,略顯粗糙的皮膚上,還顯現着那幾條讓她難忘的紋路……那肥厚的耳廓,綫
條剛硬的顴骨,特別是,那右頰上的一粒緑豆大的扁痣……當然是他!……頭髮還是那麽濃
密蓬亂,鬢角長長的……並沒有發胖,肩膀還是那麽寬闊厚實……
他也在後視鏡裏,偷窺自己麽?獱
也許,他認不出自己了。畢竟,自己有時對鏡,思緒裏猛然掠過往昔的雨絲風片,衹覺得如
夢如幻,連自己都會望着鏡中人發愣:那是我嗎?……是誰?哪一位?……獱
她要不要開口?……不一定馬上唐突地發問,可以閑閑引入,謹慎試探……現在北京的出租
汽車司機一般都很願意跟搭客聊天……她從哪兒跟他聊起?今天的天氣?這機場路的國際水平
?……可他為什麽一聲不吭呢?僅僅因為她是一位女客,還是因為……他知道她是誰了,因而
,在等待她首先開口?……獱
她的身上,氤氳出絲絲縷縷法國香水的氣息……她自己本是對之已無嗅感的了,此時卻忽然
覺得有大量的氣味回送過來,刺鼻,令她難堪,甚至於心中惶悚,仿佛犯了什麽錯誤……她
下意識地並攏雙腿,撫平緊綳在腿上的短裙,那是一條價格不菲的意大利名牌短裙,與她上
面的無領長袖外套同屬當季的最新款式……她又下意識地看了下腕上的手錶,那是一塊外表
古樸,卻屬於極品級的英國百達翡麗表……表盤為她顯示的似乎並不是此刻的時間,而是一
種鑽心鏤肺的荒謬感……
是的,也許,他的不敢確認,恰恰就是這香水的氣息,以及這一身包裝……然而,我依然是
我呀,我也不僅並沒有發胖,而且,難道我顯老了嗎?……是的,女人一過四十,那就連那
曾經跟她那麽樣那麽樣親近過的人,都會認不出來了!……天哪!……
……那是個多麽古怪的傍晚啊!……人們都說夕陽是玫瑰色,或類似那一類的顔色,然而那
個傍晚的夕陽卻分明是緑色的,淡緑色,嫩嫩的淡緑,就像初春從樹皮裏躥出來,並且顫巍
巍地綻開的小葉芽兒,充滿着透明感的那麽一種淡緑色……
他們去插隊的那個村子,在那個深秋,本來已然整個兒沒有了緑顔色,莊稼地裏是一派深褐
,稀稀拉拉的樹木上,要麽已然衹剩枝椏,要麽那些沒落下的葉片都仿佛是薄薄的銅片,風
一吹過,便發出令人心裏衹有黑灰兩色的寒音……
……她朝村邊那座茅屋走去,那一刻,她覺得夕陽是緑色的,它給萬事萬物,都沐浴着淡緑
,不,嫩緑,不,像透明的葉芽兒似的,那麽一種緑霧,緑霰……
……那是一個豬場。茅屋是豬倌熬豬食的地方。老遠,從那茅屋裏就發散出濃烈的豬食氣味
,那氣味無法形容,全憑每一個吸入者的主觀感受,而大體上可以歸納為,比如說催人嘔吐
的穢氣,比如說令人覺得是正常發酵的氣味,再比如說是聯想到圈滿年豐的愉悅氣息……那
一晚,那撲鼻的豬食氣味,於她而言,仿佛是樹上無數新芽溢出的緑色汁液的味道……
……他被派作豬倌。他在那茅屋裏,站在土竈邊,面對着奇大無比的一口邊沿有裂缺的鐵鍋
,用一把大鐵鍬,攪拌着鍋裏的豬食……
……她走進去,他一時沒看見她。她在門邊望着他,他赤裸着上身,把本來穿在身上的一件
又舊又破的棗紅色絨衣,兩條袖子緊緊地係在腰上,起勁地,甚至於可以說是極其快樂地,?
兩衹腳一顛一顛地,用大鐵鍬在鍋裏攪和着……竈眼裏,發射出夕陽般的光芒,然而,奇怪
嗎?那一晚,連那竈眼裏的光芒,竟也是緑色的!濃稠,鮮嫩,透明而抖動的淡緑色啊!……
……他發現了她。兩眼閃出驚奇的強光:“你沒去?!”
她沒有去。幾乎是,村裏所有走得動的人,當然首先是他們“知青戶”的其他成員們,都趕
到鎮上去了,那裏晚上有縣裏“樣板團”的演出,而且演出後還要放映電影,是關於西哈努
剋訪問的彩色記錄片……她知道他任務在身,今晚不去,於是,她推說實在不舒服,發燒了
,也沒去……她的確發燒,她自己能感覺到,她鬢前的發綹在走動中撞擊着她的面頰,不知
是發綹的感覺還是面頰的感覺,總之,那感覺傳遞到她心尖上,有些個燙……
……其間的過程很簡捷……為什麽會那樣簡捷?……真不可思議,卻又值得在整整一生中時
不時地反芻,不斷苦苦地,不,甜甜地,思之,議之……
……是的,那是千真萬確的,是她,而不是他,十二萬分地主動……她一下子撲到他身上,
緊緊地摟住了他……她能夠非常精確地,把正在沸騰的豬食的氣息,與他的體味,嚴格地區
別開來……那是一種她渴望已久的氣息,她把自己的臉龐拼命地擠靠在他那似乎失去邊際的
強韌而汗漬的胸膛上,摩擦着,同時感覺到他的雙臂,如同巨藤般纏箍住她的脊背,並且一
次次地收緊,使她體驗到一種新奇的痛楚……
……他把她抱到了茅屋中的大炕上。那是滾燙的一張炕。滿屋彌漫着嫩緑……他們無師自通
。為什麽無師自通?……其實,有許許多多隱蔽的“師”,比如人們的髒駡中,比如“破四
舊”沒破盡的那些缺皮少頁的捲角舊書的文字中,比如《赤腳醫生手册》裏的插圖,比如拷
貝已然放爛的《列寧在1918》裏的某幾個一閃即逝的過渡性鏡頭裏……而最好的老師,是他
們自己身體上那逐漸膨脹的部分,是他們在開始時可以說衹是不經意地朝對方一瞥,後來是
說不清有心還是無心,在遠處,或稍近一點的地方,對方沒跟自己對眼,甚或全然沒有註意
到自己時,自己卻下死眼把對方的一脫衣、一輓袖、一彎腰、一扭身……乃至於做某件事的
全過程,呆呆地看了好一陣子……再後來,便是雙方眼波的撞擊,從一撞即移,到撞而移後
復撞,到撞後竟膠着在那裏,難解難摘……生而為人的那個位居首席的“師”,正在自己的
肉中靈內啊……
車過四元橋了。她定神再往前左方細加端詳……當然,絶不會錯,是他。
她都幾乎要呼出他的名字了……卻終於還是沒有呼出。
……在那個淡緑色的傍晚,以及緊隨之的那個充滿葉汁氣息的夜晚過後,第二天一大早,忽
然村裏響起了不尋常的聲音,那是一輛小轎車,具體來說,是一輛奶白色的蘇産伏爾加牌小
轎車,開進村來的喇叭聲,以及駛過坑窪不平的村道時車輪摩擦出的怪聲,還有村裏孩子們
跟着那車後面亂跑的叫嚷聲……
事情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她披着衣服從宿舍裏跑出來,臉還沒洗,頭還沒梳,
腦子裏還儲留着斑斑緑影……媽媽從那車裏出來,猶如一粒豌豆從熟透的豆莢裏迫不及待地
跳出……她聽見媽媽大聲地跟她,同時也跟簇擁在她身邊的村幹部和“插友”們朗聲宣佈:
“你爸解放啦,結合啦!……我們昨天下午就出發了,往這兒趕,通宵‘馬不停蹄’……走
,跟我回城!……”
“插友”們的反應是多種多樣的,或含蓄或強烈,她卻一律顧不得觀察回應,她衹是倏地一
下感到,有一種東西飛走了……啊,是飛走了緑色,一丁點緑色也沒有了,深秋的太陽從東
邊送來一片光芒,是啊,可以說是玫瑰色的,然而為什麽是這種顔色?難道該是這麽樣的一
種顔色麽?那心愛的顔色,那些本來布滿心臆的嫩緑,透明,並且流動着的,青芽汁液般的
可以抓撓的活生生的存在,怎麽一下子蕩然無存?……
她慌亂。一定是有許多幼稚可笑的肢體語言,“文法不通”,“佶屈聱牙”,因此引得“插
友”們竊笑……她聽見媽媽用親昵的語氣在斥責自己:“還收拾什麽!都留下、留下……你
爸爸這一結合,什麽又都會有的!走,跟我走……”
她稀裏鬍塗地已經坐進了車裏,媽媽緊緊抓住她的手,仿佛她還是個上幼兒園的小姑娘……
汽車開始移動,車窗外晃過一些各不相同的目光……她不在乎任何目光,衹是,她的心緊縮
起來,他,他呢?……她對司機說:“往那邊,那邊……”她心裏指的是那座茅屋,村邊那
個小湖邊上的茅屋,那兒有個豬場,茅屋是豬倌住的地方……司機不明所以,媽媽問她:“
你說什麽?你還有什麽事要辦?”她嗓音幹澀地說:“那邊,那邊……湖那邊,豬場……”她
給司機指點着,司機便把車往那邊開,車外有人在大聲地說:“錯啦錯啦,反啦反啦……”?
司機還是把車開到了湖邊,離茅屋和豬場很近的地方,她緊張地朝茅屋望去,那門根本沒有
關緊,露着一條明顯的縫,然而,門沒被拉開,裏頭沒人出來……她有一種要下車去的衝動
,媽媽把她抓得緊緊的,她聽見媽媽在跟司機解釋:“……孩子鍛煉得不錯,對這勞動過的
豬場戀戀不捨呢……好,再看一眼吧……”前面沒有路了,司機倒車,離開了那湖邊……她
沒有再回頭張望,衹是忽然掩面而泣,媽媽趕忙把她往懷裏攬,她掙脫了……車子又開過知
青們的宿舍,朝村外的公路駛去,有小石子打在小轎車的後玻璃窗上,不知是小孩子們扔的
,還是從車軲轤下蹦濺起來的……
……後來,大傢都回城了,她得知,他也終於回城。
又是一個傍晚,一個有些緑意的傍晚,她往他傢住的地方去,找他。?
他傢住在這個城市的西北角。那裏有一條比一般大街窄、比一般鬍同寬的窮街。他傢住的地
方,院子不是院子,排房不是排房,在她眼中,那是很古怪的,具體來說,是街邊有一個簡
陋的公厠,公厠一側,有一個歪歪扭扭的通道,往那通道裏走,兩邊是些歪歪扭扭的古舊平
房,那些平房裏,密密匝匝地住着些蕓蕓衆生。
她走近那地方時,恰巧他從通道裏走出來,上厠所。他沒有看見她。她移到街對面一個小商
店門外的布篷下,呆立着。儘管他是去往一個不雅的地方,可是,他的身姿步履,依然令她
心醉,陡然間,天光緑潤潤的了……後來,她看見他走出厠所,回到那通道深處去了……
……,她鼓起勇氣,過馬路,走進那通道……她四顧着,不知他該在哪扇門裏……忽然
,她驚喜不止,因為她隔着一扇鑲着死玻璃的老式平房窗戶,看到他就坐在窗邊,側着身子
……啊,他是在看電視……在屋子盡裏邊的櫃子上,有個黑白電視機,正放映着某種節目…
…依稀可以看到另外幾個人的身影,是他傢什麽人?……
她找不準那屋子的門,於是她呼喚他的名字,呼到第二遍時,他在窗裏扭過了脖頸,滿目驚
奇……她還沒定住神,他已經出現在她身前,並且立即把她引開……
他們來到那條給排水係統都還很不完善的窮街上。
她問:“你幹嘛不讓我……進你們傢?”
他說:“那不是我傢。”
她問:“那麽,是誰傢呢?”
他說:“鄰居傢。”不等她再問,又補充說:“我傢沒電視。”
停了停,她說:“帶我去你傢吧。”
他想了想說:“以後吧。”又反過來問:“閼椅腋陝?”
她擡眼,責備地望着他。
於是他說:“我猜過,你也許要來。”
她移得離他更近些。
“咱們走走吧。”他說。
於是她跟着他走。
他們走到一處僻靜的地方。那裏有一個雜亂的小樹林,還有一個早該清除,卻一直沒人來清
除的垃圾堆。
天光暗了下來。她心裏漾着緑。她主動。她移得離他衹差一指。他們的體味互相準確無誤地
進入了對方的鼻腔。
她責備他說:“你都忘了。”
他回答:“那怎麽會?”
她問:“我走那天,你怎麽不出來?”
他坦白:“我睡得死死的,沒醒呢。”
她再問:“為什麽不給我回信?”
他說:“回過……”
她問:“回過?!我怎麽沒收到過?”
他說:“寫了,沒寄……”不等她歙動的唇裏再吐追問,忙補充:“也都沒留……都扯了,
扔那湖裏……讓人面魚吃啦……”
人面魚!……
汽車開過溫榆河了。溫榆河裏泛着的波光,令人想起那個小湖……
他寫過信,沒有寄,大概自己反復地讀過,然後扯碎,扯得很碎很碎吧,扔進那個小湖,像
一片銀閃閃的浮萍,然後,陸陸續續地沉落下去……那條人面魚,真的會吞咽那些浮萍般的
紙屑嗎?……
……還記得,那個晚上,在那個小樹林裏,離那個垃圾堆不遠的地方,當他們又緊緊地擁在
一起的時候,他忽然說:“……插隊的時候,我們畢竟是平等的……”
她試圖反駁他。然而十分無力。實際上,無法反駁。
……後來,出了小樹林,他終於帶她去了他傢。在那個公厠後面,那個歪歪扭扭的通道的頂
頭上,一間衹有十來平米的小屋裏……他父親,一個拉排子車的搬運工,為了他“頂替”,
提前退休了;確實說什麽也該提前退休了,因為患着肺氣腫,不僅說話,連喘氣都透着痛苦
;他母親,年歲並不算太老,臉部卻已然皺縮成了核桃般模樣……真是傢徒四壁,竟看不到
一件稍微亮堂點的器物……這還都算不得什麽,最令她震驚的是,因為屋子太小,衹能放一
張大床父母來睡,他呢,每晚便衹能在屋盡頭的一個農村式的大躺櫃上,挪開了什物,鋪上
褥子睡……
把她送出來,往公共汽車站走的時候,他對她說:“對你們傢來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大災
;對我們傢來說,卻無所謂……你下鄉,是受苦;回城,是苦盡甘來;我回城,是隨大流;
其實,我下鄉,倒是給傢裏減輕了負擔……對於我來說,下鄉起碼有了自己的一個固定的鋪
位……現在你該明白,我為什麽要主動當豬倌了吧?那座茅屋裏,我一個人霸占着好大的一
鋪火炕啊!在那上頭滾來滾去,多痛快!……”
是啊……滾來滾去……那一晚,他們曾盡情盡興、盡力盡時地在那鋪大火炕上滾來滾去!…
…
那是美好的,極其美好的,因為都是發自內心的,偏又極合諧,極默契,極自然,極圓滿…
…高潮漸來,層疊起伏……終於波濤洶涌,天搖地撼……並不是每個生命個體,都能有這樣
的一次初夜……
……可是,當她在快到車站時,逼問他:“……難道你……不想……再……嗎?”
他滿臉的痛苦,那是一目瞭然的,但嘴裏吐出的話語,卻堅硬而冰冷:“……地方呢?我們
現在能在哪兒?……”
是的,在哪兒?在他傢?……那麽,在自己傢?自己傢現在雖然占有一個獨門小院,有十多間
屋子,可哪間也不可能像那座豬場前的茅屋般,令他們可以便宜行事……那還是二十幾年前
,到飯店賓館開房間,或租買房屋,是連其概念也沒有的……小樹林裏麽?怎麽能冒那個險?
……其實,就連靠得那麽樣近地走到公共汽車站,也足夠讓人指斥為“臭流氓”的了……
“我們……結婚以後……總有地方了吧?”她說。
“我們?……結婚?……”他停住腳步,驚異地望着她。
她忽然覺得消失了所有的緑色。一下子心裏堵滿沉甸甸而搬移不開的晦暗東西。她無言以
對。不要往任何別的人別的因素上去推諉。最最要命的是,她明白自己,到頭來,她是不會
堅定這個信念——跟他結婚的。
……他們在那個車站分手。
她告訴他,恢復高考了,正複習,準備考北大西語係。他為什麽不考?
他說他不考。他要做的是,撿些磚頭、木料,或者說偷些磚頭、木料,緊貼着他傢的小屋,
再蓋出一間小屋來。那必要性和緊迫性是不言而喻的。當然,這是違章的。居委會的老娘兒
們幾回到他傢來,威脅他父母,說是蓋起來也得給拆了,並且還要罰款。可是居委會的老娘
兒們卻不敢當面跟他說。這就說明,衹要他堅持蓋,居委會,乃至派出所,誰也不能把他傢
怎麽樣。他蓋那間小屋,會很省料;因為有一面可以藉那公共厠所的後墻……
她想問他,他父母可還健在?那條窮街的住戶,應該早已都拆遷了吧?他現在遷住何處了?他
該早已結婚,並且有孩子了吧?男孩女孩?上中學了吧?說不定都已經上大學了!……
可是,想到一直會有另外的女人,特別是作為他妻子的女人,合法地享受着他那……確實非
常……怎麽說呢……為什麽說不出口?有什麽說不出口?……起碼,說不出,可以想象出……
那並不一定是每個男人,每個丈夫,都能具有,並煥發出的……她竟油然生妒。她愣愣地望
着前排司機座上的他。這輛車雖然像北京市許多的出租車那樣,前後排之間也裝了隔離柵,
然而今天他卻偏偏把那隔離柵取掉了,也許他很多天前便取掉了……確實,像他這樣的一個
男子漢,一望而知是勇武有力,並且飽經錘煉的,何需用一道金屬柵來防範不軌之徒……拆
掉了隔離柵,她在後排把他看得很清楚,不僅他的右側面歷歷在目,從前窗內上方的後視鏡
中,也能看清他的眉與目……這樣一個男人,曾與她在那個湖邊,那個豬場的茅屋裏,那鋪
大火炕,那樣銷魂地互相享用過……而現在,比如今晚,當她在所乘坐的美國西北航空公司
的班機上迷迷糊糊時,他呢,卻會在北京某處的一張床上,與另一個女人,他的妻子,合理
合法地,如此那般……他能得到暢快的滿足麽?……
現在她是一個美國公民。
那是一條可以說相當順遂,卻也堪稱艱辛的路途。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常常是峰回路
轉,也往往柳暗花明,既殫精竭慮,也擔驚受怕,不過總算天道酬勤,也真是吉人天相……
從踏進未名湖畔,到接到來自美國常春藤學院的錄取通知;從找定經濟擔保,到在秀水東街
的領事館拿到赴美簽證;從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受睏,到終於開着二手車在高速公路上急
駛;從面試敗退後一籌莫展,到加盟大公司後步步高升;從接到湯尼的第一枝紅玫瑰,到終?
於跟他到祖傳的別墅中共度良宵……在時間的流逝中,那村落,那茅屋,那小湖,那些曾充
盈着嫩緑色,仿佛初春枝條上,葉芽的那種近乎純透明的淡緑色,那樣的空間,仿佛被推到
了極遠極遠的地方,成為一個縹緲的存在,或簡直並不曾存在過……
……那個傍晚,她和湯尼建立了那樣至為密切的關係後,湯尼請她坐上一輛豪華的加長林肯
,把她帶到了那個有名的湖邊,湖邊有個格調極其優雅的俱樂部,他們並坐在一把油紅色的
日本式大傘下的座席上,每個座席都離得頗遠,他們點了不同的雞尾酒,先是默默地啜着杯
中酒,把肩膀靠得越來越緊,聆聽湖邊的一個小樂隊奏着旋律美如珠簾徐垂的樂麯……後來
,湯尼摟住她的裸膊,輕輕吻着她的香鬢,對她說:“……本來,那是你個人的隱私,我不
該問的……可是,親愛的,我既然决定嚮你正式求婚,那麽……可以告訴我嗎?……你……
那先於我的……第一個……在什麽時候?他是誰?……”
這是她早料到的。也早準備了答辭。然而……她雖然自以為已經極其地西方化了,事到臨頭
,卻還是有些個慌亂……她被一口酒噎住了……略咳了幾下,她想嫵媚地一笑,卻不曾想鼻
子一酸,眼圈兒發熱;湯尼即刻憐惜地將她摟緊,吻過她的兩個眼窩後,試探地,也很自信
地,在她耳邊說:“是……文化大革命?……下鄉插隊的時候?……理解,可以理解的……好
好好,你不要說了,我不要你說了……好,讓我們說些別的、別的……”
竟如此輕鬆地度過了那一關。她曾在常春藤學院裏,讀過原文的《苔絲姑娘》,托馬斯·哈
代筆下那位英國姑娘的遭遇,曾令她心中發緊……一般中國人總以為美國人人都鐘情於“性
解放”,其實,像湯尼這樣的傢族,他們在婚外性關係上是持保守觀點的,倘是考慮到結婚
,那麽,他們更極慎重,一般來說,新娘子是必得為處女的!……
那個有小樂隊伴奏的夏夜,星星在夜空閃爍,而且也在湖水裏閃爍,湯尼不僅沒有對她緊追
窮問,還柔柔地說:“我的……受了苦的小姑娘……好,跟我講講你那苦難歷程裏,比較不
那麽沉重的故事吧……甚至於,趣事,對,趣事……你知道,即使在莎士比亞的悲劇裏,也
穿插着一串串的趣事呢!……”
她便給他講趣事。是的,趣事是有的。即使在最荒蕪的歲月、最貧睏的地方,也有趣事呢。
她告訴湯尼,在當年他們插隊的那個村子旁,有一個小湖,湖裏有很多的魚,真的很多,你
往湖邊一站,魚兒便往你腳底下遊過來,他們不怕人,不怕人的倒影。那個村子很窮,人們
“糠菜半年糧”,平時根本吃不上葷的東西。那他們為什麽不撈魚吃?那是因為,在那個小
湖裏,在那些魚當中,有一條最大的魚,一條年齡據說比村裏的壽星還要大的魚,是人面魚
。怎麽講?人面魚?什麽意思?那是因為,那條魚如果遊過來,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它長
着一張人臉。也就是說,你能從它的頭部,看出來那上面有人一樣的眉眼、鼻子和嘴巴!這
很奇怪,是吧?它怎麽會是這樣?按你們西方科學的分析,這也許是一種遺傳變異中産生的怪
胎,是一條畸形魚罷了。可是那村裏的人,把那條人面魚看成是一條仙魚。他們崇拜它,懼
怕它,因此不但不敢撈上它來,把它吃掉,也連帶不敢撈那湖裏別的魚吃。據說曾有人偷偷
地撈那湖裏的魚吃,結果,吃後肚子劇疼,疼得在地上打滾,滾了一陣,很快地,就死掉了
。按說,“文化大革命”要“破四舊”,“四舊”之一便是“舊風俗”,插隊的“知識青年
”們剛進村時,也有人試圖破這個“舊風俗”,從那湖裏撈魚吃,結果有一個“插友”就在
撈魚時滑進了湖裏,差一點給淹死……後來也就都不再去惹那些魚了,當然,更不敢惹那條
人面魚。湖裏那麽多魚,總沒人撈,它們豈不是越長越多,淤得滿滿的,那還了得麽?可是
,很奇怪的是,那湖裏的魚,仿佛總是固定的那麽個數目,從來沒覺得太多,當然也從來沒
覺得減少……
是的,這真有趣。湯尼聽了,非常開心。湯尼把她摟得很緊,仿佛她便是那條人面魚,生怕
她會從他胳膊裏滑出去,遊走似的……
教堂的管風琴發出婚禮進行麯的轟鳴,她身披白婚紗,那裙裾拖在身後,在通嚮祭壇的臺階
上,鋪伸了好幾級……湯尼把結婚戒指輕輕地套入她左手的無名指……在那大得令她感到有
些個恐怖的宮殿式臥室裏,特別是在那張大得驚人的、有古典式幕罩的婚床上,她與湯尼的
新婚之夜,並沒能使她感到滿足,其快感遠小於她拋出關於人面魚的故事的那個傍晚,在那
個別墅中的那次嘗試……
那實在不是偶然的。湯尼比她小三歲,屬於苗條、白皙型的紳士。湯尼絶對沒有毛病,然而
湯尼卻註定不能令她銷魂。這也許並不是什麽糟糕的事。中國俗諺:“女大三,抱金磚。”?
這話應在了她的身上,不過,不是因為有了她,湯尼抱了金磚,而是她因為有了湯尼,而抱
上了金磚……他們過得富足、體面,先有了漢剋,後有了露茜……
湯尼沒有緋聞,她也確信他沒有外遇,然而湯尼越來越多地出差,越來越多地一個人在書房
裏睡……
婚後不久,甚至在與湯尼同床共枕時,她的思緒裏就曾經飄飛過這樣的絲縷:要是,湯尼能
和他一樣……要是,換成了他……寧願這下面是那張茅屋裏的大炕……寧願那邊就咕嘟着一
鍋豬食……而且,甚至塚信文翹邐叮侵鐘旅偷慕耄褂心且環萸亢罰際撬模?
她閉上眼,在幻覺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興奮……而往往是,不那麽和諧,不那麽對勁兒……特
別是,眼裏唿啦一下是歪着嘴在努力的湯尼,便一下子有濃釅的罪感、恥感,翻腸倒胃地直
奔心頭,令她立刻汗流浹背,並頓時索然、悚然……
天哪,天哪,我的上帝……常常地,在她獨處,並且心頭浮起那座遙遠的,並且不知是否還
存在的茅屋,以及種種不堪聚焦般呈現的鏡頭時,她便頻頻地在胸前劃着十字……而她又深
切地自知,她並不能真正成為一個基督教徒,因為,她雖然極虔誠地讀過《聖經》,卻始終
不能在心底裏相信,耶穌基督死後復活這一關鍵性記載……她在胸前劃十字,衹是因為她的
肢體語言,已然進入了該種文化的係列,並且,無論如何,這總能讓她多多少少減少些罪感
……
出租車開到了高速公路收費站。他伸出手臂交費。那手臂還像當年一樣,溢出充沛的陽剛之
氣。
出租車過了那彩繪牌樓的收費站,嚮天竺機場飆去。很接近了……這段行程即將結束……她
若再不跟他對話,那這次的邂逅,豈不白白地……白白地怎麽樣?……唉唉,無論捅不捅破
這層窗戶紙,二十幾年過去了,又能怎麽樣呢?……
她從價格極昂的路易·威登手袋裏,掏出妝盒,打開,匆匆地朝小鏡子裏瞥了自己一眼,居
然緑霧升騰……她心旌搖曳,難以自製……
……倘若那時候,她真地破釜沉舟,跟他結婚,會怎麽樣?……她是單純地追求肉欲麽?不不
不,那將是一條極其艱辛的生活之路,卻並不是一條衹等着晚上緑光流溢,葉芽脹破絨殼,
欣然挺伸的淺薄之路……事實上他們會有很多很多心靈的撞擊與融合……是的,那條人面魚
知道,他曾給她寫過好多封信,那上面有很多很多的撞擊與融合……是的,那條人面魚知道
,他曾給她寫過好多封信,那上面有很多很多的方塊字,每一個方塊字裏,都包含着豐富的
意藴,那是由二十六個字母無論如何地拼合,也難以企及的……當然,他到頭來沒把那些方
塊字寄給她,而是,幾乎一字一字地分裂開,讓那人面魚吞吃掉了……湯尼給她寫過信麽?
細想起來,這真古怪,湯尼給她打過不計其數的電話,卻從來沒有給她寫過一封真正的信函
,當然,那種算不得真正信函的卡,就是已經印好了一定套路的簡單話語,配有圖畫或照片
的卡,衹需在上面潦草地簽個名,便可寄發的卡,湯尼是給她寄過的,然而那算得了什麽呢
?這樣的卡,就是碎成很小的香屑,拋到那個小湖裏喂人面魚,人面魚也一定不吃吧……
……當然,那種情況並不多見,然而,即使是偶一出現,她心裏也總是非常地彆扭,需要拼
命地剋製、剋製,才能保持住臉上那據說是“極其迷人的東方式微笑”……
……在長條餐桌邊,湯尼,還有湯尼的父母,有時還有湯尼的兄嫂什麽的……黑人女傭蘇珊
端着碩大的銀托盤,裏面是一條完整的加拿大式煙熏三文魚,或一隻法式紅酒燜羊腿,輪流
走到每一位的右側,微屈腰身,於是每一位都斯文至極地,用那托盤中的銀叉銀刀,切下薄
薄的一片,放入自己面前的餐盤中……輪到她,她也衹切薄薄一片,甚至比其他人所切的更
薄;可是,往往就在這時,湯尼的父母,有時還要加上湯尼的兄嫂什麽的,便都把目光集註
到她的臉上,顯現出無比憐惜的情愫,他們並不說什麽,餐室裏靜寂無聲,餐桌上的大花鉢
裏,滿鉢的大百合都散發着淡雅的幽香;然而她明白無誤地懂得,他們那一刻都不約而同地
在心裏感嘆:“嘖嘖嘖……這從‘文化大革命’裏逃出命來的,在窮鄉僻壤裏受過苦的……
小美人兒……湯尼給了她什麽樣的幸福啊!……”這還算不了什麽,可是,他們很顯然接着
還要在心裏自言自語:“……可憐的小美人兒……在那種可怕的地方……該受到過什麽樣的
蹂躪啊!……”一瞥之中,甚至於連蘇珊,在似乎不動聲色的面具下,也附合着湯尼一傢的
思維……
你不能說湯尼,以及湯尼的父母,還有湯尼的兄嫂什麽的,包括那個黑人女傭,有什麽惡
意;你更不能否定,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還有“插隊落戶”,確實給中國,給包括她這
代人在內的幾代中國人,造成了許多的煩難痛苦與遺患隱憂,然而,實際上一切都並不那麽?
簡單,比如,她在那個小村,那個小湖,那座茅屋,那口煮豬食的大鍋,那張熱騰騰的大土
炕,那樣的一處空間中,就曾經享受過緑色的陽光,緑色的火苗,青春的熱欲就曾極其酣暢
淋漓地得到過滿足,仿佛早春的葉芽,痛快地躥破樹皮,頂穿絨樣的薄殼,裂開,舒展,任
透明的汁液循環,乃至滲出……
而湯尼,在那樣的場合,曾自以為高明,完全不知她內心裏是極度地尷尬,建議說:“……
講講那條人面魚……那一定會令他們吃驚……”她呢,便衹好壓下心頭的不快,強顔歡笑,
講述起來,那回送到她自己耳中的聲音,令她覺得詫異,她的靈魂在羞赧中脹紅了臉,可是
她在收住講述,並聽到湯尼一傢極有禮貌也極為節制地輕輕鼓掌,並發出嘆息聲時,外表上
卻顯得極為愉快,並且,仿佛很為自己能用他們的那種語言,嫻熟地把人面魚的故事講述得
那麽樣地生動活潑,而欣慰,而自豪……
為什麽,這一切究竟都是為了什麽?她的人生道路,為什麽非得這樣地走?這樣的幸福,曾是
她切盼,並為之奮鬥,得來不易的;也是令她父母引以為榮,並被衆多的親友,乃至並不怎
麽相幹的鄰居們,所豔羨的……可是,有時候,當她一個人靜下心來,面對靈魂時,便幻想
到,故土上一張簡單的餐桌,對,無妨就是那種廉價的,可以摺叠的,藍色烤漆腿的摺叠桌
,桌邊坐的不是湯尼,而是他……她把煮好的麵條,從熱鍋裏撈出來,盛在大碗裏,就是那
種最普通的大瓷碗,遞給他,而他,接過去,從餐桌上的另一隻大碗裏,舀出好大一勺現成
的炸醬,用筷子攪拌着……她把洗淨的黃瓜遞過去,他邊吸着麵條邊接過去,一筷子面,一
口脆黃瓜……於是,她也盛一碗吃……他們也許會說起那條人面魚,那該是怎麽樣的一種交
談啊!……他吃着炸醬面,喉節一上一下,額上沁出豆粒大的汗珠……他纔是令她心醉的唯
一存在……
不過,個體生命的存活,實在不是那麽簡單……倘若,她當年真地義無反顧,那麽,很可能
,不是他被引進她傢的那個小院,而是她把自己送進他蓋起的那個小棚屋,那個藉用公共厠
所一面墻的違章建築裏……她真的吃得消嗎?……就算她與他能始終極其地和諧,可她能與
他的父親和母親和諧嗎?尤其是,在那麽一個狹窄的空間裏……
當然,他們可以聯手奮鬥……事態的發展證明,這個都市裏的大多數人,後來都提升了他們
的生活品質……他現在開上了這種一公裏兩元錢的出租車,主要到大賓館門口等客,這已經
算是這個都市裏收入較豐的職業了……倘若他們聯手,也許他現在從事的職業會比這個更好
……
她覺得眼睛發癢。她找出揩面紙,揩眼窩。她承接到一粒淚珠。
她現在已是有夫之婦。意識到這一點,她悚然,罪感又迅即彌散開,充滿她的胸臆。然而盡
管她拼命地壓抑、壓抑……那些罪罪過過的碎思裂緒,依然玻璃碴子般地劃着她的心尖……
如果湯尼突然消失——這在車禍乃至空難頻仍的美國,實在算不得是一種玄想——而他,居
然還並沒有結婚,或已然是個鰥夫,那麽,難道她不可以找到他跟前,與他鴛夢重溫、花開
並蒂麽?……或者,她竟在某一天,走進湯尼的書房,跟湯尼合盤托出:她並非什麽“文革
”中“插隊”時“失身”的“可憐姑娘”,恰恰相反,在那詭譎的時代裏,她偏偏主動出擊
,獲得了生命歷程中最隱秘而甜蜜的極樂……她坦然地提出離婚,而嚇暈了的湯尼,出於自
尊,加上被那種文化熏陶出的一些個思維雜碎,居然爽快地應允了,於是,她不僅重獲自由
,並且依然會富有,她會駭人聽聞地飛回這個城市,追到他的身邊,讓他清醒:唯有他們纔
相諧相配,他們本是上帝專門製作的一對啊,他呢,也便驚世駭俗地,割棄現有的,與她重
闢新境,構築一個緑洇洇的,再不云散的兩人世界……可是,天哪,她猛然想起,漢剋和露
茜,那可是她的生命中已然不可捨棄的東西,他們怎麽辦?……
她身子瑟瑟發抖。她本無辜,而且她的這些思緒並無他人知曉,然而,她卻在心底裏自己告
發了自己……她自己既是上帝,也是罪人,她自己執鞭笞撻自己……
出租車越來越接近機場了。透過車窗可以看到正在升空爬高的巨型噴氣客機。
她癱靠在後座椅背上,兩眼如醉如癡地盯住他的脖頸。現在他們又一次離得這樣地近……他
既然也認出了她來,為什麽這樣地殘忍,竟一聲不吭?為什麽非得她先開口?是因為,那個緑
色夕陽映照的傍晚,那個緑波葉汁般流溢彌散的晚上,是她衝過去,主動摟定了他麽?……
其實,為什麽他們不能,就在這個時候,互相招呼,並且勇敢地作出决定,暫時把他人,乃
至整個世界,都拋到一邊……在今天的北京,駛到任何一座星級飯店,開一個房間都是很便
當的事,衹要你有錢……更何況,她持有美國護照,她是外賓,是到處搶手的投資者……他
們為什麽不趁彼此都還不老,都還有火力,在緑色夕陽映照中,重新體驗那銷魂熔魄的顛鸞
倒鳳?……
……可是,此時的他,會有着同樣的想法嗎?……
她臉上火燒火燎的。不僅是罪感,而且,恥感也火星似地炙燙着她的心。她用上帝之鞭,更
嚴厲地笞撻自己那被熱欲炙烤得吱吱冒油的靈魂……為什麽啊為什麽,越笞撻,那欲望卻越
如滾刀筋般頑犟?人,究竟是一種什麽東西?……
生命啊……悲苦!
她嚎啕大哭——在飽受煎熬的靈魂深處——卻無一絲聲息。
出租車掠過一排巨大的廣告,機場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