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陳貞慧 Chen Zhenhui
  明末清初散文傢。字定生。宜興(今屬江蘇省)人。明末諸生﹐又中鄉試副榜第二人。父陳於廷﹐東林黨人﹐官左都御史。貞慧也是復社成員﹐文章風采﹐著名 於時﹐與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稱“四公子”。曾與吳應箕﹑顧杲共議聲討阮大鋮﹐由吳起草《留都防亂檄》﹐揭貼於南京﹐為阮所恨。南明弘光朝﹐受阮迫害 ﹐曾一度入獄。入清不仕﹐隱居家乡﹐十餘年不入城市。陳貞慧文章婉麗閑雅﹐兼擅駢散兩體。記載掌故及紀念明末“清流”和殉難人士的作品﹐多寄托故國之思﹐ 又《痛史》及《中國內亂外禍歷史叢書》第一輯﹐收錄《過江七事》一種﹐專記弘光朝的史事﹐也題為陳氏之作。
  
  着有《雪岑集》﹑《皇明語林》﹑《山陽錄》﹑《書事七則》﹑《秋園雜佩》等﹔後三種﹐收入《太倉顯卉遺書》﹐合稱《陳定生先生遺書三種》。
  
  [公元一六0四年至一六五六年]字定生,江蘇宜興人。生於明神宗萬歷三十二年,卒於清世祖順治十三年,年五十三歲,萬歷間廩生。讀書砥行,傾傢財以交 天下士。與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稱“四公子。”阮大鋮以魏逆案久錮,謀復用,貞慧與復社名土吳應箕、頤杲等草《留都防亂揭》攻之。福王時,馬士英秉政,大 鋮為兵部尚書,乃假他事陷貞慧於獄。旋得釋。明亡後,隱居不出。貞慧着有《雪岑集》、《山陽錄》、《交遊錄》、《皇明語林》、《秋園雜佩》及《八大傢文 選》等,並行於世。
  
  先大人《山陽錄》、《秋園雜佩》兩書,宗石十齡時曾見鏤板。丙申,遭先君大故,宗石年甫十三,四壁無存,饑驅渡江,贅雪苑侯公甥館,孑然一身,僅守先 大人所撰《皇明語林》、《雪岑集》、《山陽錄》、《書事七則》、《秋園雜佩》諸稿,皆先大人手自刪改者。癸亥鼕,筮仕博陵。丙寅,三兄到署,始知前所梓兩 板已失。宗石謀共付剞劂,而《皇明語林》、《雪岑集》,捲帙稍繁,蓋將有待,乃先刻《山陽錄》、《書事七則》,質之海內。惟《秋園雜佩》,細校先外舅侯公 序,缺杜鵑、永定海棠二則。戊寅春,寄書三兄,搜之傢乘,抄稿郵示,較宗石藏稿,又少香櫞、書硯、湘管、黃熟四則,文亦稍有異同。嗚呼!先人手澤,一傳已 多缺略,況其後焉者乎?宗石不禁淚下沾襟,動弓冶箕裘之感矣。茲同三兄追逆先大人立言之旨,以意補之,登之梨棗,即以先外舅侯公序冠其端,諸則悉詳,可作 總目。是書雖不能還舊觀,庶釋郭公夏五之憾於萬一也。戊辰仲鼕四男宗石謹書於安平公署。
  右《秋園雜佩》一捲,明陳貞慧撰。按《常州府志》:先生字定生,宜興人,少保於廷第六子,吳梅村贈詩所稱“茶有一經真處士,橘無千絹舊清卿。知交東冶 傳鈎黨,子弟南皮負盛名”者也。徐健庵墓志銘,稱先生副榜貢生,改官生,贈檢討,則其子迦陵太史薦舉博學鴻詞入史局後作也。事跡錯見《壯悔堂集》、《綏寇 紀略》、《板橋雜記》等書。是書為其子宗石所刊,缺杜鵑、永定海棠二則,補焉。宗石字子萬,侯朝宗婿,《壯悔堂集》有贈陳郎序,即其人也。黃梨洲稱先生侍 少保,宦遊南北,凡朝政之缺失,君子小人之消長,口談筆記,皆出經生聞見之外。所著有《皇明語林》、《山陽錄》、《雪岑集》、《交遊錄》、《八大傢文選》 等書,今皆不傳。宗石謂先刻《山陽錄》、《七則》,質之海內,亦迄今未見。則是書不尤當珍惜耶?梨洲又稱先生國亡之後,殘山勝水,無不戚戚可念。埋身土 室,不入城市者十餘年。而遺民故老,時時猶嚮陽羨山中,一問生死,流連痛飲,驚離吊往,恍如月泉吟社,乃所著僅同吉光片羽,月苦風酸,以庽麥秀黍離之感, 固當重付剞劂,以廣為流佈。噫方朔萬言,阮鹹三語,又必多乎哉?鹹豐癸醜大雪後二曰,南海伍崇曜跋。
首頁>> >>陳貞慧 Chen Zhe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