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戰國時期齊國人,「宋尹」學派始祖,生平不詳,大致活動在齊宣王、愍王之際,與宋鈃、田駢、彭蒙等齊名。流傳於世者唯《尹文子》一書,先秦論法術和形名的專著。
《尹文子》 ,舊列名傢,今本僅一捲,分《大道》上下兩篇,語錄與故事混雜,各段自成起訖。上篇論述形名理論,下篇論述治國之道,可以看作是形名理論的實際運用。其思想特徵以名傢為主,綜合道法,亦不排斥儒墨。自道以至名,由名而至法,上承老子,下啓荀子、韓非。《尹文子》的形名論思想,為研究中國邏輯思想史者所重視,其對語言的指稱性與內涵等關係的思考,頗值得玩味。文章善於運用寓言說理,雖然不如“白馬非馬”有名,但是卻很有趣味,其中講一個人,給兒子取名“盜 ”和“毆”,結果挨了一頓打。拋開讓人猶如霧裏看花般的“道”、“名”、“形”,看看古人的調皮之處,也是一得。
主要版本有明《子匯》本、《諸子集成》本。新註本有歷時熙的《尹文子簡註》。
《尹文子》 ,舊列名傢,今本僅一捲,分《大道》上下兩篇,語錄與故事混雜,各段自成起訖。上篇論述形名理論,下篇論述治國之道,可以看作是形名理論的實際運用。其思想特徵以名傢為主,綜合道法,亦不排斥儒墨。自道以至名,由名而至法,上承老子,下啓荀子、韓非。《尹文子》的形名論思想,為研究中國邏輯思想史者所重視,其對語言的指稱性與內涵等關係的思考,頗值得玩味。文章善於運用寓言說理,雖然不如“白馬非馬”有名,但是卻很有趣味,其中講一個人,給兒子取名“盜 ”和“毆”,結果挨了一頓打。拋開讓人猶如霧裏看花般的“道”、“名”、“形”,看看古人的調皮之處,也是一得。
主要版本有明《子匯》本、《諸子集成》本。新註本有歷時熙的《尹文子簡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