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鴛湖漁叟 Yuan Huyusou
  鴛湖漁叟校訂、近人陳汝衡改寫
  
  說唐全傳包括三部書:《說唐前傳》《說唐後傳》《說唐三傳》;清代長篇小說,作者不詳。這三部書,雖然不是出自一人這手,內容也基本各自獨立,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上,也還是有脈絡相連。一般讀者讀這類書,多半是為了看看故事,消遺解悶,都希望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其來竜去脈有最完整的交待。
  ① 《說唐前傳》(清)佚名,鴛湖漁叟校訂。俗稱《說唐》,以瓦崗寨群雄風雲際會為中心,鋪敘自秦彝托孤、隋文帝平陳,到唐李淵削平群雄、李世民登基稱帝為止的故事,着力描繪了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羅成、尉遲恭等傳奇人物。其中不少故事情節很吸引人,如秦瓊賣馬、程咬金劫王杠等,可說是婦孺皆知。人物描寫雖說綫條粗獷,卻也形象鮮明、生動。因此,這部書在民間流偉很廣,影響很大。
  ② 《說唐後傳》(清)佚名。即《羅通掃北》與《薛仁貴徵東》合集。《羅通掃北》寫的是唐太宗御驾徵北番,被圍困在木楊城。程咬金殺出番營到長安求救,羅成之子羅通挂帥掃平北番的故事。《薛仁貴徵東》寫薛仁貴一生的經歷。薛仁貴出身貧寒,經歷坎坷,徵遼時戰功卓著卻被姦臣張士貴冒認,長期不受重用,尉遲恭鞭打張士貴審出真情,纔得重用,徵東救駕平遼,被唐太宗封為平遼王。 ③ 《說唐三傳》(清)佚名。俗稱《薛丁山徵西》,又稱《異說後唐三集薛丁山徵西樊梨花全傳》。
  
  說唐札記之《說唐》印象
  邱文權
  
  以“滅隋興唐”為主題的作品,名目不可謂不多,如《隋史遺文》,如《大唐秦王詞話》,如《隋唐兩朝志傳》,如《隋唐演義》,如《說唐全傳》者雲雲,餘所看者,恰為“影響最大、於民間流傳最廣”的《說唐全傳》。
  
  《說唐》誕生於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由“鴛湖漁叟”校訂,鴛湖漁叟何許人也?想必是一位經常在浙江嘉興南湖一帶從事釣魚活動的老人,估計跟1921年在南湖一艘遊船上成立的中國共産黨沒關係吧。不過又據說“本書與《隋史遺文》、《隋唐演義》等文人撰寫不同,語言不脫說書人聲口,文字、回目及敘述佈置都絶少文人潤色的痕跡……本書實為說書腳本的書面記錄,民間藝人才是它的真正作者。”(傅成、吳蒙《說唐全傳·前言》)
  
  總之,想看便看,何必據來說去哉。
  
  一部《說唐》(以下簡稱《說唐》),洋洋四十來萬字,讀起來卻不似《紅樓夢》般的繁瑣、纏綿,其既有《三國演義》那種國傢幹部形的“忠義”,又有《水滸傳》的草寇式的“俠義”,更有《西遊記》中禍福相生、命理相合的因素。其詳述了隋朝末年,“煬帝無道,欺娘姦妹,圖嫂鴆兄,弒父害忠,專權亂政,天下大亂”,乃至“十八路反王”及“三十六處煙塵”紛紛自立為王、與中央政府對幹起來,而反王勢力中又重點記敘了瓦岡寨集團的興代,且成功塑造了一個個典型英雄形象,如義勇當頭的秦叔寶、蠻橫滑頭的程咬金、先知先覺的徐茂公、頑烈不屈的單雄信、寬宏大度的李世民,等等。
  
  若說《三國演義》由頭到尾本着“尊劉抑曹”思想,《說唐》則從始至終貫徹着“興唐滅隋”方針,不同的是:前者思想有誤,導致牽強附會,而後者方針正確,終獲成功。蓋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論同樣適用於人類歷史發展,羅貫中先生明知劉蜀政權到後來弄成“阿鬥” 鳥樣,而曹魏政權“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卻偏要對劉蜀實行錦上添花制度、對曹魏執行落井下石措施,豈非吃力不討好?豈不造就“強扭的瓜”?更甚者,有民國幕僚周大荒先生,興許不滿魏強蜀弱的史實,乃奮筆疾書,寫就一部《反三國演義》,內中將三國故事全盤翻案,劉、關、張、馬、趙等蜀漢英雄無往不利、戰無不勝,將曹操、孫權等“逆劣之徒”通通打倒……末了,蜀漢勝利之旗高高飄揚在中華大地上——想必這回“正統派”、“親漢派”笑得睜不開眼了吧!然而笑之餘,是否有一股酸溜溜的口水下肚呢?
  
  反觀《說唐》,隋煬帝楊廣這廝不講仁道,趁他老爸楊堅病危臥榻之機,性騷擾他老爸的老婆陳夫人(美其名曰“情之所鐘,何名份之有?”);在禦花園要強姦他妹妹瓊花公主(是否同胞生,不祥),逼得瓊花公主跳下山崖自殺,過後衹在大隋的新聞發佈會上宣稱:“俺 don’t know,我妹妹她大概是得了前列腺駕崩的吧。”他指使下屬員工張衡暗自幹掉他老爸楊堅,之後用繩子勒死自傢哥哥楊勇、霸占漂亮嫂子蕭妃,又將他的反對黨通通革職查辦,擅自將屁股放到竜椅上,弄得天下大亂,各地方幹部及老百姓怨聲載道——試問隋能不滅麽?與此同時,以李淵同志為首的李唐政權揭竿而起,廣施仁政,其子李世民更善於招賢納士、化敵為友,從而贏得各方尊重——唐焉能不興哉。以指導小說創作的思想方針看來,羅貫中、周大荒的“尊劉抑曹”要比鴛湖漁叟的“滅隋興唐”遜色許多。
  
  難能可貴的是,《說唐》還貫串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皇帝人人可以當之”的思想,這較起《水滸傳》的“衹反貪官,不反皇帝”又不知要高級幾百倍!你是我的皇帝,倘你幹不好,弄得大傢夥生靈塗炭、日子過得豬狗不如,則我沒必要再受你的窩囊氣,你也怪不得我自立門戶,跟你對着幹,因為我亦有追幸福的權利,而無視民生的政權終將被人民摧毀——該人本主義精神跟當代人權思想殊途同歸矣。
  
  然而,以瓦崗寨政權為代表的“十八路反王”不具備項羽、劉邦那種徹底推翻統治者的大氣魄,他們大都安於現狀、各自稱雄;他們在反皇帝老兒的同時,亦反其他的反王,他們光憑“刺血為盟”便輕易建立起戰略夥伴關係,並未製訂出一套明確的政治鬥爭綱領,也就難保他們不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烏合之衆了——後來,走軍閥路綫的李唐政權出,衆反王或被兼併或遭殲滅,可為名證。
  
  誠然,小說的重點並不在嚮讀者展示“隋滅唐興”的結果,而重在刻畫朝代興衰替換過程中一樁樁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如秦瓊賣馬、陳咬金三斧取瓦崗、王伯當兩盜呼雷豹、羅成奪魁、尉遲恭演功,等等,無不驚心動魄——也多虧這一顆顆耀眼的英雄星,纔照亮了《說唐》的夜空。
首頁>> >>鴛湖漁叟 Yuan Huyus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