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傢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作者簡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鬆石 ,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自小多才多藝,曾寫了一本音韻方面的書,叫“音鑒”。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纔寫成這本《鏡花緣》。
【作品內容】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衹完成100回。前50回寫秀纔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遊歷各國及唐小山尋父的故事:女皇武則天在嚴鼕乘醉下詔要百花齊放,當時百花仙子不在洞府,衆花神不敢違抗詔令,衹得按期開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罰,貶到人世間。百花仙子托生為秀纔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産生隱遁之志,拋妻別子跟隨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經商遊覽。他們路經幾十個國傢,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奇人異事、野草仙花、野島怪獸,並且結識了由花仙轉世的十幾名德纔兼備、美貌妙齡的女子。唐小山跟着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遵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傢,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在“君子國” 商人收低價討好貨,國王嚴令禁止臣民獻珠寶,否則燒毀珠寶並治罪;“大人國”的腳下有雲彩,好人腳下是彩雲,壞人腳下是黑雲,大官因腳下的雲見不得人而以紅綾遮住;“女兒國”裏林之洋被選為女王的“王妃”,他被穿耳纏足;在“兩面國”裏的人前後都長着臉,每個人都有兩個面孔,前面一張笑臉,後面浩然巾裏藏着一張惡臉,這些人都虛偽狡詐;“無腸國”裏的人都沒有心肝膽肺,他們都貪婪刻薄;“豕喙國”中的人都撒謊成性,衹要一張嘴,就都是假話,沒有一句是真的;“跂踵國”的人僵化刻板。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遊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纔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纔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纔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纔,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傢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纔女重赴“紅文宴”。唐小山又去參加“紅文宴”。
【文章主旨】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裏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作者藉想象中的"君子國",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着"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嚮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裏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裏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行者讓路"。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寫作手法】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盡想占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淑士國"到處竪着"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豆都揣到懷裏,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裏。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醜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着人一張臉,背着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着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顔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裏富翁刻薄腌□,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衹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着狗頭。"豕喙國"的人長着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藉他豐富的想象、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但是小說刻畫人物的性格較差,衆纔女的個性不夠鮮明。尤其後半部偏重於知識的炫耀,人物形象性不足。所以魯迅說"則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纍牘而不能自已矣"。
【十二花友】
1. 陰若花(牡丹花仙)
2. 白蘭兒(蘭花花仙)
3. 杜 鵑(杜鵑花仙)
4. 粉玉桂(桂花花仙)
5. 王芍兒(芍藥花仙)
6. 趙淑英(水仙花仙)
7. 水 蓮(蓮花花仙)
8. 駱紅渠(梅花花仙
9. 寧 娜(桃花花仙)
10. 豔 妮(山茶花仙)
11. 司徒惠兒(菊花花仙)
12. 廉錦楓(海棠花仙)
【纔女列表】
司曼陀羅花仙子第一名纔女“蠹書蟲”史幽探
司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纔女“萬斛愁”哀萃芳
司洛如花仙子第三名纔女“五色筆”紀沉魚
司青囊花仙子第四名纔女“蝌蚪書”言錦心
司療愁花仙子第五名纔女“雕蟲技”謝文錦
司靈芝花仙子第六名纔女“指南車”師蘭言
司玫瑰花仙子第七名纔女“綺羅叢”陳淑媛
司珍珠花仙子第八名纔女“錦綉林”白麗娟
司瑞聖花仙子第九名纔女“升平頌”國瑞徵
司合歡花仙子第十名纔女“普天樂”周慶覃
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纔女“夢中夢”唐閨臣
司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纔女“女中魁”陰若花
司木筆花仙子第十二名纔女“風月主”印巧文
司洛陽花仙子第十三名纔女“回文錦”卞寶雲
司蘭花仙子第十五名纔女“血淚箋”田秀英
司菊花仙子第十六名纔女“玉無瑕”林書香
司瓊花仙子第十七名纔會“竜鳳質”宋良箴
司蓮花仙子第十八名纔女“藍田玉”章蘭英
司梅花仙子第十九名纔女“百煉霜”陽墨香
司海棠花仙子第二十名纔女“花御史”酈錦春
司桂花仙子第二十一名纔女“水中月”田舜英
司杏花仙子第二十二名纔女”小太史”盧紫萱
司芍藥花仙子第二十三名纔女“玉交枝”鄴芳春
司茉莉花仙子第二十四名纔女“珊瑚囗”邵紅英
司芙蓉花仙子第二十五名纔女“玉玲瓏”祝題花
司笑靨花仙子第二十六名纔女“個中人”孟紫芝
司紫薇花仙子第二十七名纔女“一剪紅”秦小春
司含笑花仙子第二十八名纔女“蕙蘭風”董青鈿
司杜鵑花仙子第二十九名纔女“小嫦娥”褚月芳
司玉蘭花仙子第三十名纔女“錦綉肝”司徒嫵兒
司蠟梅花仙子第三十一名纔女“神彈子”餘麗蓉
司水仙花仙子第三十二名纔女“凌波仙”廉錦楓
司木蓮花仙子第三十三名纔女“小楊香”駱紅蕖
司素馨花仙子第三十四名纔女“賽鐘徭”林婉如
司結香花仙子第三十五名纔女“碧玉環”廖熙春
司鐵樹花仙子第三十六名纔女“女學士”黎紅薇
司碧桃花仙子第三十七名纔女“鸚鵡舌”燕紫瓊
司綉球花仙子第三十八名纔女“天孫錦”蔣春輝
司木蘭花仙子第三十九名纔女“三面網”尹紅萸
司秋海棠花仙子第四十名纔女“小獵戶”魏紫櫻
司刺蘼花仙子第四十一名纔女“女英雄”宰玉蟾
司玉簇花仙子第四十二名纔女“夢中人”孟蘭芝
司木棉花仙子第四十三名纔女“織機女”薛蘅香
司凌霄花仙子第四十四名纔女“女中俠”顔紫綃
司迎輦花仙子第四十五名纔女“離鄉草”枝蘭音
司木香花仙子第四十六名纔女”采桑女”姚芷馨
司鳳仙花仙子第四十七名纔女“芙蓉劍”易紫菱
司紫荊花仙子第四十八名纔女“清風翼”田鳳囗
司薔薇花仙子第四十九名纔女“廣寒月”常紅珠
司秋牡丹花仙子第五十名纔女“鴛鳳儔”葉瓊芳
司錦帶花仙子第五十一名纔女“鴻文錦”卞彩雲
司玉蕊花仙子第五十二名纔女“夜光壁”呂堯囗
司八仙花仙子第五十三名纔女“清虛府”左融春
司子午花仙子第五十四名纔女“意中人”孟蕓芝
司青鸞花仙子第五十五名纔女“睿文錦”卞緑雲
司旌節花仙子第五十六名纔女“君子風”董寶鈿
司瑞香花仙子第五十七名纔女“五彩虹”施豔春
司荼蘼花仙子第五十八名纔女“鴛鴦帶”竇耕煙
司月季花仙子第五十九名纔女“朝霞錦”蔣麗輝
司夜來香花仙子第六十名纔女“水晶珠”蔡蘭芳
司罌粟花仙子第六十一名纔女“書中人”孟華芝
司石竹花訕子第六十二名纔女“綺文錦”卞錦雲
司藍菊花仙子第六十三名纔女“連理枝”鄒婉春
司丁香花仙子第六十四名纔女“玉壺冰”錢玉英
司棣棠花仙子第六十五名纔女“錦帆風”董花鈿
司迎春花仙子第六十六名纔女”雙鳳釵”柳瑞春
司千日紅花仙子第六十七名纔女“雄文錦”卞紫雲
司翦春羅花仙子第六十八名纔女“畫中人”孟玉芝
司夾竹桃花仙子第六十九名纔女“羅紋錦”蔣月輝
司荷包牡丹花仙子第七十名纔女“連城璧”呂祥囗
司西番蓮花仙子第七十一名纔女“比目魚”陶秀春
司金絲桃花仙子第七十二名纔女“峨眉月”掌驪珠
司翦秋紗花仙子第七十三名纔女“鴛鴦錦”蔣星輝
司十姊妹花仙子第七十四名纔女“花上露”戴瓊英
司麗春花仙子第七十五名纔女“如意風”董珠鈿
司山丹花仙子第七十六名纔女”堯文錦”卞香雲
司玉簪花仙子第七十七名纔女“月中人”孟瑤芝
司金雀花仙子第七十八名纔女“瑤臺月”掌乘珠
司梔子花仙子第七十九名纔女“麒麟錦”蔣秋輝
司真珠蘭花仙子第八十名纔女“女蓓提”緇瑤釵
司佛桑花仙子第八十一名纔女“竜文錦”卞素雲
司長春花仙子第八十二名纔女”比翼鳥”薑麗樓
司山礬花仙子第八十三名纔女“持籌女”米蘭芬
司寶相花仙子第八十四名纔女“囗花石”宰銀蟾
司木槿花仙子第八十五名纔女“胭脂萼”潘麗春
司蜀葵花仙子第八十六名纔女“鏡中人”孟芳芝
司雞冠花仙子第八十七名纔女“同心結”鐘綉田
司蝴蝶花仙子第八十八名纔女“仁風扇”譚蕙芳
司秋葵花仙子第八十九名纔女“眼中人”孟瓊芝
司紫菜莉花仙子第九十名纔女“鋪地錦”蔣素輝
司梨花仙子第九十一名纔女“荊山璧”呂瑞囗
司藤花仙子第九十二名纔女“太平風”董翠鈿
司蘆花仙子第九十三名纔女“瀟湘月”掌浦珠
司蓼花仙子第九十四名纔女“鶴頂紅”井堯春
司葵花仙子第九十五名纔女“海底月”崔小鶯
司楊花仙子第九十六名纔女“鐵笛仙”蘇亞蘭
司桃花仙子第九十七名纔女“賽趙娥”張鳳雛
司草花仙子第九十八名纔女“小毒蜂”閔蘭蓀
司菱花仙子第九十九名纔女“筆生花”花再芳
司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纔女“一捲書”畢全貞
【後人評價】
在《鏡花緣》文本的表層展示的是虛幻浪漫靜謐的萬般世相,而其深處卻一度奔突、衝撞着由生命的熱愛、執着與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張力支撐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識,這種對人類生存根本性問題的追問纔是小說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在理性思維下這部分內容不僅不能閃爍出本該有的金屬般的光澤,反而成為“封建糟粕 ”,並且由於其他各方面藝術成就的折扣更遭株連,最終淪落得少有人問津的地步。小說為什麽會有對死亡的深刻思考?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問題,而剖析這個問題必須先明白何謂詩性智慧與中國語境下的詩性智慧,因為正是中國的詩性智慧的根本特徵纔導致了《鏡花緣》造就出上述的深刻命題。
所謂的詩性智慧,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原始思維,根據維柯在他著名的《新科學》中的解釋來看,原始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本能的、獨特的,並不是如我們理性智慧下人類所想象的那樣幼稚無知野蠻愚昧,是“富有詩意的”。它有兩個鮮明的特徵可以描述,即一個是想象性的“類概念”,一個是擬人化的“隱喻”。詩性智慧的産生顯然是那個財産公有製時代的必然産物,在人類自我意識完全獨立出來以前,原始人類的思維方式必然是集體表象,同時是一種“身體語言”或“動作思維”。維柯關於詩性智慧的經典論述至少告訴我們生活在理性智慧下的人類兩點註意事項:一、先於理性智慧的形態是詩性智慧,並且詩性智慧是人類文化的第一個形態;二、既然人類在早期都共同擁有過詩性智慧,那麽,不同民族、國度、地域的人具有共通性,雖然由於地域的差別、民族的特性而導致共通性越來越少,但是至少在某些方面仍然遺留着相同以及相似的地方。由此我們可以進入第二個命題的討論,就是雖然人類都擁有着幾乎完全相同的心理起點,但是,中國的詩性智慧與西方的詩性智慧又有着顯著的不同,對於生命本體精神的繼承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
中國的詩性智慧為什麽會與西方的詩性智慧有着如此巨大的差異?本文不準備在此贅述,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古代文明由於直接繼承了詩性智慧的生命本體精神,因而在本質上呈現出與西方不同的形態,即劉士林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詩性智慧在本質上是一種不死的智慧。”他對此曾有過精闢而詳細的論述,“與古希臘的哲學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理性思維的反思方式,而是以一種詩性智慧的直覺方式把死亡融為生命的一部分;與古印度的宗教實踐不同,它不是采取非理性的宗教迷狂來超越感性之軀的畏死情結,而是以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以人倫義務為人生意義來貶低個體生死的重要性;與古埃及的死亡倫理學更是截然相反,它以群體的延續為第一義,從而把個人的生死消解在族類生生不息的歷史綿延之中,從而使生命獲得精神上的不朽。”
鑒於中國詩性智慧非主體化與非對象化的兩大根本特徵,中國詩性文化在文化底藴上就顯示出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氤氳境界,以及“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的生命活動節奏。作者在敘述方式上普遍地表現出重直觀性而輕邏輯推理的童話式表達,圍繞一種由詩性智慧澄明的、超生死的情感本體是如何可能的,包括《紅樓夢》、《鏡花緣》、《西遊記》等偉大作品,無不表現着頑石、花木等因其靈性和對生命的熱愛而從無限宇宙洪荒中突出出來的詩意題旨。
《鏡花緣》中鮮明地張揚了這種不死的智慧精神。小說第六回即進入輪回轉世的永生世界,“仙姑此去,小仙等無以奉餞,特贈靈芝一枝。此芝産於天皇盛世,至今二百餘萬年,因得先天正氣,日月精華,故先凡服食,莫不壽與天齊。”“我等偶於海島深山覓得回生仙草一枝,特來面呈,以為臨別之贈。此草生於開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轉之妙,洵為希世珍奇。無論仙凡,一經服食,不惟起死回生,且能同天共老。”第九回《服肉芝延年益壽食朱草入聖超凡》中更是赤裸裸地渲染一個長生不老的世界:“此果名叫刀味核,其味全無定準,隨刀而變,所以叫作刀味核。有人吃了,可成地仙。我們今日如得此核,即不能成仙,也可延年益壽。”“衹見路旁石縫內生出一枝紅草,……隨即放入口內,衹覺芳馨透腦。方纔吃完,陡然精神百倍,……衹見路旁有一殘碑倒在地下,約有五七百斤。隨即走近,彎下腰去,毫不費力,輕輕用手捧起,……”在這個世外桃源,不僅處處仙草可以吃了長生,就連吃了魚兒也可以成仙。如第十五回記載,“當日黃帝時,仙人寧封吃了飛魚,死了二百年,復又重生。豈但醫痔,還能成仙哩!” 在無繼國裏,人雖不能生育,但死後屍體不朽,過了一百二十年仍舊活轉。在玄遠國裏,“國王業已千歲”。在所有長生不老、輪回轉世的描述中,最具有核心位置的是“不死國”、“不死樹”的出現:“不死國”中“有座員丘山,山上有棵不死樹,食之可以長生,國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紅,飲之亦可不老。”
【作者簡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鬆石 ,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自小多才多藝,曾寫了一本音韻方面的書,叫“音鑒”。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纔寫成這本《鏡花緣》。
【作品內容】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衹完成100回。前50回寫秀纔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遊歷各國及唐小山尋父的故事:女皇武則天在嚴鼕乘醉下詔要百花齊放,當時百花仙子不在洞府,衆花神不敢違抗詔令,衹得按期開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罰,貶到人世間。百花仙子托生為秀纔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産生隱遁之志,拋妻別子跟隨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經商遊覽。他們路經幾十個國傢,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奇人異事、野草仙花、野島怪獸,並且結識了由花仙轉世的十幾名德纔兼備、美貌妙齡的女子。唐小山跟着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遵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傢,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在“君子國” 商人收低價討好貨,國王嚴令禁止臣民獻珠寶,否則燒毀珠寶並治罪;“大人國”的腳下有雲彩,好人腳下是彩雲,壞人腳下是黑雲,大官因腳下的雲見不得人而以紅綾遮住;“女兒國”裏林之洋被選為女王的“王妃”,他被穿耳纏足;在“兩面國”裏的人前後都長着臉,每個人都有兩個面孔,前面一張笑臉,後面浩然巾裏藏着一張惡臉,這些人都虛偽狡詐;“無腸國”裏的人都沒有心肝膽肺,他們都貪婪刻薄;“豕喙國”中的人都撒謊成性,衹要一張嘴,就都是假話,沒有一句是真的;“跂踵國”的人僵化刻板。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遊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纔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纔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纔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纔,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傢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纔女重赴“紅文宴”。唐小山又去參加“紅文宴”。
【文章主旨】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裏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作者藉想象中的"君子國",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着"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嚮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裏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裏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行者讓路"。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寫作手法】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盡想占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淑士國"到處竪着"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豆都揣到懷裏,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裏。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醜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着人一張臉,背着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着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顔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裏富翁刻薄腌□,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衹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着狗頭。"豕喙國"的人長着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藉他豐富的想象、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但是小說刻畫人物的性格較差,衆纔女的個性不夠鮮明。尤其後半部偏重於知識的炫耀,人物形象性不足。所以魯迅說"則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纍牘而不能自已矣"。
【十二花友】
1. 陰若花(牡丹花仙)
2. 白蘭兒(蘭花花仙)
3. 杜 鵑(杜鵑花仙)
4. 粉玉桂(桂花花仙)
5. 王芍兒(芍藥花仙)
6. 趙淑英(水仙花仙)
7. 水 蓮(蓮花花仙)
8. 駱紅渠(梅花花仙
9. 寧 娜(桃花花仙)
10. 豔 妮(山茶花仙)
11. 司徒惠兒(菊花花仙)
12. 廉錦楓(海棠花仙)
【纔女列表】
司曼陀羅花仙子第一名纔女“蠹書蟲”史幽探
司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纔女“萬斛愁”哀萃芳
司洛如花仙子第三名纔女“五色筆”紀沉魚
司青囊花仙子第四名纔女“蝌蚪書”言錦心
司療愁花仙子第五名纔女“雕蟲技”謝文錦
司靈芝花仙子第六名纔女“指南車”師蘭言
司玫瑰花仙子第七名纔女“綺羅叢”陳淑媛
司珍珠花仙子第八名纔女“錦綉林”白麗娟
司瑞聖花仙子第九名纔女“升平頌”國瑞徵
司合歡花仙子第十名纔女“普天樂”周慶覃
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纔女“夢中夢”唐閨臣
司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纔女“女中魁”陰若花
司木筆花仙子第十二名纔女“風月主”印巧文
司洛陽花仙子第十三名纔女“回文錦”卞寶雲
司蘭花仙子第十五名纔女“血淚箋”田秀英
司菊花仙子第十六名纔女“玉無瑕”林書香
司瓊花仙子第十七名纔會“竜鳳質”宋良箴
司蓮花仙子第十八名纔女“藍田玉”章蘭英
司梅花仙子第十九名纔女“百煉霜”陽墨香
司海棠花仙子第二十名纔女“花御史”酈錦春
司桂花仙子第二十一名纔女“水中月”田舜英
司杏花仙子第二十二名纔女”小太史”盧紫萱
司芍藥花仙子第二十三名纔女“玉交枝”鄴芳春
司茉莉花仙子第二十四名纔女“珊瑚囗”邵紅英
司芙蓉花仙子第二十五名纔女“玉玲瓏”祝題花
司笑靨花仙子第二十六名纔女“個中人”孟紫芝
司紫薇花仙子第二十七名纔女“一剪紅”秦小春
司含笑花仙子第二十八名纔女“蕙蘭風”董青鈿
司杜鵑花仙子第二十九名纔女“小嫦娥”褚月芳
司玉蘭花仙子第三十名纔女“錦綉肝”司徒嫵兒
司蠟梅花仙子第三十一名纔女“神彈子”餘麗蓉
司水仙花仙子第三十二名纔女“凌波仙”廉錦楓
司木蓮花仙子第三十三名纔女“小楊香”駱紅蕖
司素馨花仙子第三十四名纔女“賽鐘徭”林婉如
司結香花仙子第三十五名纔女“碧玉環”廖熙春
司鐵樹花仙子第三十六名纔女“女學士”黎紅薇
司碧桃花仙子第三十七名纔女“鸚鵡舌”燕紫瓊
司綉球花仙子第三十八名纔女“天孫錦”蔣春輝
司木蘭花仙子第三十九名纔女“三面網”尹紅萸
司秋海棠花仙子第四十名纔女“小獵戶”魏紫櫻
司刺蘼花仙子第四十一名纔女“女英雄”宰玉蟾
司玉簇花仙子第四十二名纔女“夢中人”孟蘭芝
司木棉花仙子第四十三名纔女“織機女”薛蘅香
司凌霄花仙子第四十四名纔女“女中俠”顔紫綃
司迎輦花仙子第四十五名纔女“離鄉草”枝蘭音
司木香花仙子第四十六名纔女”采桑女”姚芷馨
司鳳仙花仙子第四十七名纔女“芙蓉劍”易紫菱
司紫荊花仙子第四十八名纔女“清風翼”田鳳囗
司薔薇花仙子第四十九名纔女“廣寒月”常紅珠
司秋牡丹花仙子第五十名纔女“鴛鳳儔”葉瓊芳
司錦帶花仙子第五十一名纔女“鴻文錦”卞彩雲
司玉蕊花仙子第五十二名纔女“夜光壁”呂堯囗
司八仙花仙子第五十三名纔女“清虛府”左融春
司子午花仙子第五十四名纔女“意中人”孟蕓芝
司青鸞花仙子第五十五名纔女“睿文錦”卞緑雲
司旌節花仙子第五十六名纔女“君子風”董寶鈿
司瑞香花仙子第五十七名纔女“五彩虹”施豔春
司荼蘼花仙子第五十八名纔女“鴛鴦帶”竇耕煙
司月季花仙子第五十九名纔女“朝霞錦”蔣麗輝
司夜來香花仙子第六十名纔女“水晶珠”蔡蘭芳
司罌粟花仙子第六十一名纔女“書中人”孟華芝
司石竹花訕子第六十二名纔女“綺文錦”卞錦雲
司藍菊花仙子第六十三名纔女“連理枝”鄒婉春
司丁香花仙子第六十四名纔女“玉壺冰”錢玉英
司棣棠花仙子第六十五名纔女“錦帆風”董花鈿
司迎春花仙子第六十六名纔女”雙鳳釵”柳瑞春
司千日紅花仙子第六十七名纔女“雄文錦”卞紫雲
司翦春羅花仙子第六十八名纔女“畫中人”孟玉芝
司夾竹桃花仙子第六十九名纔女“羅紋錦”蔣月輝
司荷包牡丹花仙子第七十名纔女“連城璧”呂祥囗
司西番蓮花仙子第七十一名纔女“比目魚”陶秀春
司金絲桃花仙子第七十二名纔女“峨眉月”掌驪珠
司翦秋紗花仙子第七十三名纔女“鴛鴦錦”蔣星輝
司十姊妹花仙子第七十四名纔女“花上露”戴瓊英
司麗春花仙子第七十五名纔女“如意風”董珠鈿
司山丹花仙子第七十六名纔女”堯文錦”卞香雲
司玉簪花仙子第七十七名纔女“月中人”孟瑤芝
司金雀花仙子第七十八名纔女“瑤臺月”掌乘珠
司梔子花仙子第七十九名纔女“麒麟錦”蔣秋輝
司真珠蘭花仙子第八十名纔女“女蓓提”緇瑤釵
司佛桑花仙子第八十一名纔女“竜文錦”卞素雲
司長春花仙子第八十二名纔女”比翼鳥”薑麗樓
司山礬花仙子第八十三名纔女“持籌女”米蘭芬
司寶相花仙子第八十四名纔女“囗花石”宰銀蟾
司木槿花仙子第八十五名纔女“胭脂萼”潘麗春
司蜀葵花仙子第八十六名纔女“鏡中人”孟芳芝
司雞冠花仙子第八十七名纔女“同心結”鐘綉田
司蝴蝶花仙子第八十八名纔女“仁風扇”譚蕙芳
司秋葵花仙子第八十九名纔女“眼中人”孟瓊芝
司紫菜莉花仙子第九十名纔女“鋪地錦”蔣素輝
司梨花仙子第九十一名纔女“荊山璧”呂瑞囗
司藤花仙子第九十二名纔女“太平風”董翠鈿
司蘆花仙子第九十三名纔女“瀟湘月”掌浦珠
司蓼花仙子第九十四名纔女“鶴頂紅”井堯春
司葵花仙子第九十五名纔女“海底月”崔小鶯
司楊花仙子第九十六名纔女“鐵笛仙”蘇亞蘭
司桃花仙子第九十七名纔女“賽趙娥”張鳳雛
司草花仙子第九十八名纔女“小毒蜂”閔蘭蓀
司菱花仙子第九十九名纔女“筆生花”花再芳
司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纔女“一捲書”畢全貞
【後人評價】
在《鏡花緣》文本的表層展示的是虛幻浪漫靜謐的萬般世相,而其深處卻一度奔突、衝撞着由生命的熱愛、執着與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張力支撐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識,這種對人類生存根本性問題的追問纔是小說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在理性思維下這部分內容不僅不能閃爍出本該有的金屬般的光澤,反而成為“封建糟粕 ”,並且由於其他各方面藝術成就的折扣更遭株連,最終淪落得少有人問津的地步。小說為什麽會有對死亡的深刻思考?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問題,而剖析這個問題必須先明白何謂詩性智慧與中國語境下的詩性智慧,因為正是中國的詩性智慧的根本特徵纔導致了《鏡花緣》造就出上述的深刻命題。
所謂的詩性智慧,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原始思維,根據維柯在他著名的《新科學》中的解釋來看,原始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本能的、獨特的,並不是如我們理性智慧下人類所想象的那樣幼稚無知野蠻愚昧,是“富有詩意的”。它有兩個鮮明的特徵可以描述,即一個是想象性的“類概念”,一個是擬人化的“隱喻”。詩性智慧的産生顯然是那個財産公有製時代的必然産物,在人類自我意識完全獨立出來以前,原始人類的思維方式必然是集體表象,同時是一種“身體語言”或“動作思維”。維柯關於詩性智慧的經典論述至少告訴我們生活在理性智慧下的人類兩點註意事項:一、先於理性智慧的形態是詩性智慧,並且詩性智慧是人類文化的第一個形態;二、既然人類在早期都共同擁有過詩性智慧,那麽,不同民族、國度、地域的人具有共通性,雖然由於地域的差別、民族的特性而導致共通性越來越少,但是至少在某些方面仍然遺留着相同以及相似的地方。由此我們可以進入第二個命題的討論,就是雖然人類都擁有着幾乎完全相同的心理起點,但是,中國的詩性智慧與西方的詩性智慧又有着顯著的不同,對於生命本體精神的繼承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
中國的詩性智慧為什麽會與西方的詩性智慧有着如此巨大的差異?本文不準備在此贅述,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古代文明由於直接繼承了詩性智慧的生命本體精神,因而在本質上呈現出與西方不同的形態,即劉士林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詩性智慧在本質上是一種不死的智慧。”他對此曾有過精闢而詳細的論述,“與古希臘的哲學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理性思維的反思方式,而是以一種詩性智慧的直覺方式把死亡融為生命的一部分;與古印度的宗教實踐不同,它不是采取非理性的宗教迷狂來超越感性之軀的畏死情結,而是以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以人倫義務為人生意義來貶低個體生死的重要性;與古埃及的死亡倫理學更是截然相反,它以群體的延續為第一義,從而把個人的生死消解在族類生生不息的歷史綿延之中,從而使生命獲得精神上的不朽。”
鑒於中國詩性智慧非主體化與非對象化的兩大根本特徵,中國詩性文化在文化底藴上就顯示出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氤氳境界,以及“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的生命活動節奏。作者在敘述方式上普遍地表現出重直觀性而輕邏輯推理的童話式表達,圍繞一種由詩性智慧澄明的、超生死的情感本體是如何可能的,包括《紅樓夢》、《鏡花緣》、《西遊記》等偉大作品,無不表現着頑石、花木等因其靈性和對生命的熱愛而從無限宇宙洪荒中突出出來的詩意題旨。
《鏡花緣》中鮮明地張揚了這種不死的智慧精神。小說第六回即進入輪回轉世的永生世界,“仙姑此去,小仙等無以奉餞,特贈靈芝一枝。此芝産於天皇盛世,至今二百餘萬年,因得先天正氣,日月精華,故先凡服食,莫不壽與天齊。”“我等偶於海島深山覓得回生仙草一枝,特來面呈,以為臨別之贈。此草生於開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轉之妙,洵為希世珍奇。無論仙凡,一經服食,不惟起死回生,且能同天共老。”第九回《服肉芝延年益壽食朱草入聖超凡》中更是赤裸裸地渲染一個長生不老的世界:“此果名叫刀味核,其味全無定準,隨刀而變,所以叫作刀味核。有人吃了,可成地仙。我們今日如得此核,即不能成仙,也可延年益壽。”“衹見路旁石縫內生出一枝紅草,……隨即放入口內,衹覺芳馨透腦。方纔吃完,陡然精神百倍,……衹見路旁有一殘碑倒在地下,約有五七百斤。隨即走近,彎下腰去,毫不費力,輕輕用手捧起,……”在這個世外桃源,不僅處處仙草可以吃了長生,就連吃了魚兒也可以成仙。如第十五回記載,“當日黃帝時,仙人寧封吃了飛魚,死了二百年,復又重生。豈但醫痔,還能成仙哩!” 在無繼國裏,人雖不能生育,但死後屍體不朽,過了一百二十年仍舊活轉。在玄遠國裏,“國王業已千歲”。在所有長生不老、輪回轉世的描述中,最具有核心位置的是“不死國”、“不死樹”的出現:“不死國”中“有座員丘山,山上有棵不死樹,食之可以長生,國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紅,飲之亦可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