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历史>>罗贯中 Luo Guanzhong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体表现了统治者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该书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分24卷,240则,每则一个七言标题。此后新的刊本迭出,卷数、回目、引用诗词等均有改动。清康熙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修订,遂成为最通行的本子。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作品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其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偏见,以及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术成就。这部小说通过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注】。《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的繁荣等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
  《三国演义》的版本主要有明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清毛宗岗增删评点的《三国志演义》。
  (注:《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 有的评论认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是人物性格缺乏发展变化,有的人物渲染夸张过分导致失真。)
  
  【作者介绍】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至今并无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是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相传为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罗贯中行居第二。或云其师傅为施耐庵。也有记载说曾当过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的谋士。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另一版本介绍: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演义年表】
  
  汉章帝以来,东汉政府一直处于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权力斗争,这两大集团力量的互相斗争,形成了东汉独特的政治局面;权力每次交接,无不伴随大规模的杀戮,严重削弱了东汉帝国的势力。
  公元184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东汉政府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一方面放权到州牧、太守,一方面默认并支持地主阶层组织私人武装,对抗起义军。经过近一年的较量,基本上把黄巾军镇压下来。但是经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已经遥遥欲坠,加上权力下放到州、郡一级和容许地主阶层拥有私人武装;各州牧、太守纷纷拥兵自重,地方豪强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推举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当坞帅,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灵帝亡,刘辩即位;宦官和外戚展开新一轮权力争夺,为了在权力争夺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何进听取袁绍建议,征调四方猛将、英雄豪杰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乱政;地方势力借口讨伐董卓,纷纷招兵买马,后王允计杀董卓,西凉军阀再度把持政权,并互相拼杀;而各地军阀为了抢夺地盘,纷纷兵刃相交,乱世正式来临。
  公元196年,盘踞衮州的曹操击败吕布,听取部下的意见,推行屯田,并西迎献帝,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其后击败刘备、袁术、吕布等,占有衮、司隶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绍也攻克易京,彻底消灭军阀公孙瓒,占据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绝大部分,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江东的孙策先后打败许贡、王郎等人,占有会稽、丹阳、吴郡等地,在江东立稳了阵脚。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也成为军阀中的有力竞争者。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骑兵万余,南下与青少年好友曹操争锋,曹操先后击杀袁绍勇将颜良、文丑后勒兵官渡;袁绍在正面战场无法撕开曹操防线,同时在青州、并州和曹操后方汝南开展第二战场,先后被曹操采取相应措施一一瓦解。后曹操放火烧掉袁绍屯放于乌巢的军粮等军用物资;袁绍大将张郃、高览投降曹操,袁军士气全无,曹操乘机发动大反攻,杀万余,俘虏7万余。其后袁绍一蹶不振,二子争位,曹操加以利用,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丸,出其不意,大胜,平定了北方,一举成为最强大的军阀。江东孙策准备在曹操和袁绍决战时偷袭许昌,不料正在加紧策划的时候给刺客刺杀,伤重身亡,其弟孙权即位,加强了对南方发展的力度。
  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幼子刘琮在地方豪强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支持下当上了荆州牧;寄居刘表的刘备和江东孙权也加紧抢夺荆州;曹操知道刘表死亡后,马上率领精锐骑兵5000,轻装简备,日夜兼程,南下抢夺荆州;并于长坂击溃南逃的刘备;刘琮投降,曹操拘有荆州大部分。孙权、刘备为了对抗曹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208年11月,曹操率领14、5万大军,水陆并进,进军赤壁,与孙刘联军对持。周瑜用黄盖计,大烧曹操连环船,加上曹军水土不服,大败而归,荆州所受降的水军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军和部分的嫡系部队,急剧上升势头受到严重打击,从此致力于北方。赤壁之战后期,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展开激烈争夺,刘备乘机抢夺了荆州南部四郡,并派关羽北上攻打襄阳,被守将乐进击败;经过一年的争夺,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阳,彻底失去了南下的据点;同时,孙权从合肥方向进攻也被曹军挫败。
  公元211年,刘备听取谋士庞统、诸葛亮的建议,留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带领大军借口抵抗张鲁,入川谋取益州;经过3年的争夺,终于夺取了益州。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214,曹操借口进攻张鲁,挑拨关中割据势力马超、韩遂等公开作反;曹操乘机消灭关中势力并一举攻下割据汉中的张鲁;刘备恐惧曹操乘机攻击成都,马上向孙权退步。公元218年,刘备在攻取三巴后,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北上争夺汉中,击杀汉中守将夏侯渊;曹操不得不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作战,无法挽回败局,不得不退出汉中,也失去了进军益州的据点,三国势力达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现。
  公元219年,关羽受刘备胜利胜利攻取汉中的鼓舞,出兵进攻襄阳,遇上山洪爆发,水淹曹军于禁所督7支救兵,包围襄阳、樊城;曹操马上派遣徐晃领军救援曹仁,同时和孙权达成短暂同盟,徐晃于襄阳城外击败关羽;孙权以吕蒙为都督,偷袭南郡,并利用政治手段来巩固在荆州的统治,擒杀企图逃走的关羽;彻底粉碎了刘备利用南郡为据点北上攻取襄阳并乘机进军中原的战略。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进位称帝,国号吴;三国才正式出现。
  公元222年,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自己带领步兵主力,准备夺回南郡。孙权求和不成,任命陆逊为都督,领50000大军,横兵夷陵,阻挡刘备大军,并利用刘备补给线长远的优势;刘备求战不成,士气日益衰减,加上天气炎热,放松戒备;陆逊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先是派朱然带领水军主力,截断刘军归路,然后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刘备经此一役,元气大损,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本,自己也死于白帝城。
  公元229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利用魏文帝曹丕病故,出师汉中,北伐曹魏;派赵云为偏师,扬言从斜谷攻打长安,吸引曹魏主力;自己亲自带领万军,从祁山出发,准备夺取关西。曹睿亲临长安,派大将军曹真带领10万大军拦阻赵云,同时派驻防关中的名将张郃带领5万精锐部队日夜兼程救援祁山。张郃在街亭大败蜀汉先锋马谡,诸葛亮失去了街亭,处处为张郃所制,无奈只有退兵。后蜀汉多次出兵,都被对手张郃、司马懿所牵制,由于补给不足,不得不退兵。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阵于五丈原;司马懿坚守不出;8月,诸葛亮病亡,蜀汉退兵。
  公元241年,司马懿发动政变,一举消灭曹魏宗亲曹爽势力;255年,257年,司马师、司马昭分别平定曹魏余党;确立了西晋的基础。
  公元263年,曹魏以钟会、郭淮、诸葛绪带领共18万大军进攻蜀汉。邓艾率兵3万多,自狄道向甘松、沓中,进攻驻守在此的姜维;诸葛绪率3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取汉中后与姜维相对于剑阁。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历经艰辛,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诸葛亮子诸葛瞻战死,后主阿斗遂投降;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曹奂称帝,改国号晋。
  公元279年12月,王浑出江西,王戎向武昌方向进攻,胡奋出击夏口,杜预自 驻地襄阳进军江陵,王戎、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顺江流而下,大举进攻东吴。公元280年,王浑于三山击溃东吴丞相张悌主力,不久,吴主孙皓投降;西晋统一全国,三国正式宣告结束。
  
  【历史年表】
  
  184年2月:黄巾起义爆发。
  10月:张角病死。
    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曹操号召各路诸侯一同起兵讨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卒年15岁。
  190年2月: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孙坚破董卓,斩都督华雄。袁绍夺冀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孙坚攻击刘表,中流矢战死。
  193年: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迎奉到许。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讨伐张绣,失败(宛城之战)。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98年12月:曹操擒杀吕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张绣投降曹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曹操诛杀董承一伙。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为袁绍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曹操击败袁绍于仓亭。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袁绍病死。
  203年: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曹操南征刘表。
  8月: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刘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刘备与孙权之妹孙仁成亲。
  210年:曹操建成铜雀台。周瑜在巴丘病故。
  211年:曹操攻破马超、韩遂。刘备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刘备驻扎葭萌关。孙权移治所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孙权攻破宛城。
  7月: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张鲁。
  11月:张鲁降曹操。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曹操病故。
  10月:曹丕称帝,建魏国。改元黄初,追谥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221年4月:刘备称帝,建元章武。刘备起兵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孙权称吴王(曹魏藩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建元黄武。
  223年4月: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5年: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谥号文帝。曹睿继位。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孙权称帝,建元黄龙。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倭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明帝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毌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马懿被封为丞相。
  249年1月:司马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叛魏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司马懿亡。
  252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孙权亡,太子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
  10月:高贵乡公曹髦继位。吴 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魏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曹奂继位。
  262年10月: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钟会和姜维密谋叛乱,失败被杀。司马昭称晋王。吴帝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至此,三国结束。
  
  【作品回目】
  
  第 一 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 二 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 三 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 四 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 五 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 六 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 七 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 八 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 九 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 十 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 十一 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 十二 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 十三 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 十四 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 十五 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 十六 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 十七 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 十八 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 十九 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 二十 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 三十 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 四十 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 五十 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问韩遂
  第 六十 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 七十 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 八十 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 九十 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〇〇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〇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郃中计
  第一〇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一〇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一〇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一〇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〇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一〇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一〇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〇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一〇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一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一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一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一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一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一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一一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一一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一一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二〇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相关诗词】
  
  1、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结尾赞诗: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貌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3、三国经典诗词八首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②《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③《武侯庙》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④《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⑥《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⑦《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⑧《檀溪诗》 苏轼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相关成语】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刘备):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8、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32、得陇望蜀(曹操):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3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赤壁之战里,周瑜借东风用火攻的方法想战胜曹操大军,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欠差东风。形容什么事都准备好的,只差最重要的。
  34、偃旗息鼓(赵云):攻取汉中时,曹操大军追击黄忠至赵云寨前,赵云匹马单枪站在门前,寨内偃旗息鼓,最终打败曹军。比喻赵云浑身是胆,形容悄无声息的做事,但孕育了很大的能量。
  35、刮目相看(吕蒙):吴国的吕蒙一介武夫出身,对兵法,战略一窍不通,因此老将军程普非常看不起他。后来吕蒙开始饱读兵书,终于成为吴国数一数二的兵法家。连程普也对他赞赏有加,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比喻人进步很快,令人意想不到。
  
  【相关歇后语】
  
  1、曹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6、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7、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8、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9、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0、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1、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12、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1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4、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15、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16、孔明游东吴——舌战群儒
  17、黄忠出阵——人老心不老
  18、白门楼上绑吕布——叫爷也不饶
  19、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20、曹子建七步成诗——逼出来的
  21、东吴杀人——嫁祸于人
  22、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23、庞统做知县——大材小用
  24、司马懿破八阵图——不懂装懂
  
  【影视作品】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于1990年开始拍摄,1994年开始播映,是目前唯一一部由名著《三国演义》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总策划: 王枫
  策划:于广华 王扶林 方庆浩 刘瑾如 阮若琳 任大惠 张天民 周明 洪民生 贾文增 戴临风
  总监制: 王枫
  监制: 戴临风 杨伟光 张天民 于广华
  总导演:王扶林
  导演:蔡晓晴 张绍林 孙光明 张中一 沈好放
  总制片:任大惠
  制片人:周明 刘瑾如
  制片主任:郝恒民 尤世军 单雨生 张光前 张纪中 王小颖
  摄影: 陈军 王殿臣 刘书亮 毕福剑 吴喜增 郑宏宇 魏秀志 张绍林 李耀宗 鞠峰 赵新昌 黄河清 顾人柏 张静宇 张宏林 顾其铭 水泓 任萌 张驰 张林 尹滔
  特技摄像:陶坤明
  总美术:何宝通
  美术:高国良 劳保良
  主题曲作词:王健
  主题曲作曲:谷建芬
  音乐:李一丁 王宪
  主题曲演唱:杨洪基 
  片尾曲演唱:毛阿敏 
  插曲演唱:刘欢 吕继宏 崔京浩 戴建明 万山红
  灯光:孙永福 李荣惠 葛树文 张宏伟  
  化妆:张立棠 李金祥
  道具监制:牛玉谦
  总剪辑:傅正义 洪梅
  总录音:宋宁宁 毛玉山
  三国志影视故事撰写:张天民 张笑天 苏叔阳 于力 毕必成
  
  【电视剧演员】
  
  东汉部分
  马精武 饰 张宝
  吕中 饰 董太后
  郑天炜 饰 何太后
  张福元 饰 何进
  朱峰 饰 汉少帝
  苏可 饰 少年汉献帝
  鲍大志 饰 中年汉献帝
  杨兆权 饰 卢植
  韩新民 饰 郑泰
  刘龙 饰 董承
  施长金 饰 王子服
  秦昭 饰 蔡邕
  谭宗尧 饰 王允
  丁志诚 饰 吉平
  刘建为 饰 伍孚
  芮丽容 饰 丁原
  里坡 饰 董卓
  毕彦君 饰 李儒
  严燕生 饰 李肃
  张光北 饰 吕布
  刘岩 饰 吕布之女
  陈红 饰 貂禅
  高宝宝 饰 严氏
  李建义 饰 青年陈宫
  修宗迪 饰 中年陈宫
  陈友旺 饰 袁术(十八路诸侯会盟)
  王福生 饰 袁术(寿春)
  洪宇宙 饰 青年袁绍
  李庆祥 饰 中年袁绍
  邓晓光 饰 袁谭
  韩善续 饰 张绣
  魏慧丽 饰 张绣嫂
  王显 饰 审配
  姜彤 饰 审荣
  王志强 饰 沮授
  张连仲 饰 田丰
  郭寿阳 饰 郭图
  谢加起 饰 颜良
  苏德斯琴 饰 韩猛
  周万红 饰 淳于琼
  黄文俊 饰 马腾
  王奕 饰 韩遂
  张达 饰 刘表
  刘晓媚 饰 蔡夫人
  梁迟 饰 刘琮
  张瞳 饰 陶谦
  郑榕 饰 孔融
  马玉良 饰 张鲁
  王忠信 饰 伏完
  黄小力 饰 韩玄
  薛文成 饰 鲍隆
  陈之辉 饰 鲍信
  刘少春 饰 鲍忠
  周中和 饰 张任
  刘宗仁 饰 刘璝
  刘建伟 饰 杨松
  苏民 饰 司马徽
  赵小川 饰 崔州平
  马书良 饰 石广元
  严凤歧 饰 孟公威
  王忠信 饰 华佗
  狄凤程 饰 都邮
  刘桦 饰 潘凤
  佟小虎 饰 秦庆童
  孙杰 饰 许贡
  吴刚/王刚/刘桦 饰 许贡三门客
  
  曹魏部分
  鲍国安 饰 曹操
  李凤英 饰 卞氏
  杨俊勇 饰 曹丕
  王良波 饰 曹植
  王光辉 饰 曹睿
  安志勇 饰 曹芳
  姬晨牧 饰 曹髦
  汪涵 饰 曹奂
  郑强 饰 曹真
  康铭 饰 曹爽
  孙振才 饰 曹训
  迟重根 饰 曹羲
  邰祖辉 饰 曹仁
  巴拉珠尔 饰 曹洪
  巴拉珠尔 饰 夏侯惇(官渡)
  鲁建国 饰 夏侯惇 (赤壁)
  钱玉林 饰 夏侯渊
  焦玉成 饰 夏侯尚
  石天生 饰 夏侯霸
  王基明 饰 夏侯懋
  杨立新 饰 夏侯杰
  徐少华 饰 张辽(官渡)
  张亚坤 饰 张辽(赤壁)
  王卫国 饰 张辽(合肥/逍遥津)
  田野 饰 张虎
  霍尔查 饰 徐晃(官渡)
  刘洪林 饰 徐晃(赤壁)
  尼格木图 饰 徐晃(战马超)
  谢东 饰 徐晃(战关羽)
  王建国 饰 许褚(官渡)
  卢映 饰 许褚(赤壁)
  陈之辉 饰 许褚(战马超)
  韩东 饰 许褚(洛阳)
  王化南 饰 张郃(定军山)
  邢国洲 饰 张郃(战诸葛)
  芒莱 饰 高览
  张甲田 饰 典韦
  毕力格 饰 文聘
  斯琴毕力格 饰 于禁(宛城)
  齐克健 饰 于禁(樊城)
  张英武 饰 李典(官渡)
  桑宝 饰 李典(赤壁)
  沈龙 饰 乐进
  张元鹏 饰 庞德
  杨子斌 饰 韩浩
  霍尔查 饰 刘岱
  芒莱 饰 王忠
  蒋恺 饰 郭嘉
  澹台仁惠 饰 徐庶母
  翟万臣 饰 徐庶
  戴敬国 饰 程昱(徐州)
  于连増 饰 程昱(赤壁)
  徐永亮 饰 贾诩(洛阳)
  李绪良 饰 贾诩(宛城)
  顾岚 饰 荀彧
  于家乃 饰 荀攸
  马玉森 饰 刘晔
  魏宪 饰 刘晔
  周惠林 饰 毛玠
  马兴跃 饰 辛毗
  钮荼亮 饰 陈珪
  王长立 饰 陈登
  马吉春 饰 蒯越
  刘义 饰 蒋济
  王幼童 饰 许允
  常玉平 饰 郭淮(战诸葛)
  孙启成 饰 郭淮(战姜维)
  刘庚 饰 钟繇
  管越 饰 钟会
  刘毓滨 饰 党均
  吴文庆 饰 邓忠
  王洪光 饰 邓艾
  张世军 饰 陈群
  石小满 饰 许攸
  毕彦君 饰 杨修
  王涛 饰 陈琳
  宋戈 饰 华歆
  周舟 饰 蒋干
  董骥 饰 王朗
  尹华生 饰 张缉
  郝跃国 饰 夏侯玄
  张洪英 饰 王经
  李松桥 饰 崔谅
  高小宝 饰 杨陵
  秦宝林 饰 马遵
  李世才 饰 郝昭
  齐文强 饰 费耀
  幺岳 饰 蔡瑁
  李小舟 饰 蔡中
  李化 饰 蔡和
  朱德仓 饰 张当
  杨军 饰 孙礼
  杨艾夫 饰 李胜
  文毫 饰 桓范
  许鸿达 饰 苏越
  张平 饰 成济
  苏德斯琴 饰 孟坦
  莫歧 饰 王植
  刘立伟 饰 秦琪
  张旭廷 饰 羌王迷当
  段炼 饰 俄何烧戈
  姬崇恭 饰 师勖
  汪瑞 饰 胡遵
  陈长龙 饰 秦良
  洪宗义 饰 吴押狱
  张福元 饰 王垕
  
  蜀汉部分
  孙彦军 饰 刘备
  许娣 饰 糜夫人(千里走单骑)
  王璐瑶 饰 糜夫人(当阳)
  伊淑芳 饰 甘夫人(千里走单骑)
  郭淑萍 饰 甘夫人 (当阳)
  赵越 饰 孙夫人
  李华彤 饰 青年刘禅
  李铁 饰 中年刘禅
  鲁继先 饰 老年刘禅
  陈旭 饰 刘谌
  壮丽 饰 崔夫人
  尹力 饰 刘琦
  梁振亚 饰 刘璋
  赵振平 饰 刘封
  唐国强 饰 诸葛亮
  包海龙 饰 诸葛瞻
  石霓 饰 诸葛均
  王洪武 饰 黄承彦
  祝士彬 饰 庞统(赤壁)
  金书贵 饰 庞统 (耒阳/川中)
  张民甫 饰 法正
  张登桥 饰 姜维母
  张天舒 饰 青年蒋维
  樊志起 饰 中年和老年姜维
  陆树铭 饰 关羽
  陈兵 饰 关平
  李威 饰 青年关兴
  顾建荣 饰 中年关兴
  李靖飞 饰 张飞
  迟国栋 饰 张苞
  张山 饰 青年赵云(赤壁)
  杨凡 饰 青年及中年赵云
  侯永生 饰 老年赵云
  王洪涛 饰 黄忠
  叶钧 饰 黄忠(入川)
  乔琛 饰 黄忠妻
  安亚平 饰 马超
  陈关欣 饰 青年马岱
  李建平 饰 中年马岱
  王文有 饰 严颜(巴郡)
  林中毕 饰 严颜(天荡山)
  刘威 饰 青年魏延(赤壁)
  王绍文 饰 中年魏延(入川)
  王心海 饰 晚年魏延 (祁山)
  崔岱 饰 王平
  芒莱 饰 廖化(千里走单骑)
  陈之辉 饰 廖化(水淹七军/姜维北伐)
  杜文禄 饰 廖化(诸葛北伐)
  张治中 饰 马谡
  刘润成 饰 周仓
  时来群 饰 法正(成都)
  张民甫 饰 法正(定军山)
  李弘 饰 费祎
  姬崇恭 饰 邓芝(出使东吴)
  李志毅 饰 邓芝(诸葛北伐)
  洪希迈 饰 郗正
  魏德山. 饰 杜琼
  郭家庆 饰 孙乾(徐州)
  夏均寅 饰 孙乾(荆州)
  刘龙滨 饰 伊籍(荆州)
  王辉 饰 伊籍(荆州/成都)
  朱秉谦 饰 糜竺(徐州)
  任东升 饰 糜竺(荆州)
  杨乃煌 饰 糜竺(荆州)
  安基 饰 简雍
  刘宏坤 饰 蒋琬
  张勤 饰 许靖
  王志强 饰 李恢
  王忠信 饰 秦宓
  王德林 饰 黄权
  隗和国. 饰 糜芳
  张楠 饰 孟达
  张炬 饰 张松
  刘杰 饰 谯周(诸葛北伐)
  王凤文 饰 谯周(姜维北伐)
  王显和 饰 马良(荆州)
  李平 饰 马良(荆州/成都)
  莫·道尔基 饰 张嶷
  张浩 饰 马忠
  齐文强 饰 张翼
  李世才 饰 吴班
  孟宪礼 饰 杨仪
  袁利坚 饰 高翔
  张世军 饰 陈式
  曾革 饰 黄皓
  李保安 饰 李福
  迟重根 饰 王甫
  韩新民 饰 赵累
  司耕田 饰 杨铎
  胡战利 饰 孟获
  李冬果 饰 孟优
  李延魁 饰 孟节
  李云娟 饰 祝融夫人
  刘赫 饰 朵思大王
  秦宝林 饰 董荼那
  叶金森 饰 胡班
  魏德山 饰 范疆
  李宝华 饰 赵范
  盖克 饰 赵范嫂樊氏
  白利卫 饰 裴绪
  薛勇 饰 裴元绍
  
  东吴部分
  吴晓东 饰 孙坚
  陈秀英 饰 吴太夫人
  俞若娟 饰 吴国太早期
  林默予 饰 吴国太晚期
  濮存昕 饰 孙策
  恽浆铮 饰 孙权幼年
  吴晓东 饰 孙权
  潘粤明 饰 孙休
  周继伟 饰 张昭
  洪宇宙 饰 周瑜
  龚丽君 饰 大乔
  何晴 饰 小乔
  江金 饰 乔国老
  曹力 饰 青年鲁肃(赤壁)
  马玉良 饰 中年鲁肃
  宋帮桂 饰 晚年鲁肃
  郭沫浪 饰 吕蒙(赤壁)
  张京海 饰 吕蒙(荆州)
  初国良 饰 吕蒙 (白衣渡江)
  高飞 饰 陆逊
  李洪涛 饰 太史慈
  吴桂苓 饰 黄盖(寿春)
  许福印 饰 黄盖(赤壁)
  闫怀礼 饰 程普(寿春)
  陈惠良 饰 程普(赤壁)
  韩东 饰 甘宁(赤壁)
  张玉海 饰 甘宁(百骑劫营)
  任萌 饰 程咨
  王奕 饰 中年丁奉
  杨宝和 饰 老年丁奉
  尹伟/张莹 饰 周泰
  朱军 饰 韩当
  杨胜雁 饰 蒋钦
  王刚/韩增祥 饰 凌统
  张启成 饰 潘璋(赤壁)
  黑水宽 饰 潘璋(虓亭)
  任萌 饰 程咨
  种玉杰 饰 诸葛瑾(赤壁)
  汪兆桂 饰 诸葛瑾
  何冰 饰 诸葛恪
  张喜前 饰 阚泽
  啜二勇 饰 吕范
  楚建富 饰 步骘
  王鹰 饰 薛综
  赵丕玉 饰 陆绩
  李谭 饰 严畯
  王勉之 饰 张温
  董九如 饰 程秉
  李燕平 饰 顾雍
  
  晋国部分
  吕锁森 饰 司马望
  唐振环 饰 司马懿(青年)
  魏宗万 饰 司马懿
  李赤尤 饰 司马昭(少年)
  高兰村 饰 司马昭
  潘引来 饰 司马师(少年)
  雷铁流 饰 司马师
  韩青 饰 司马炎
  韩新民 饰 贾充
  王鹰 饰 邵悌
  刘英鲁 饰 陈泰
  赵丕玉 饰 丘健
  蒋崇侠 饰 胡烈
  齐健波 饰 胡渊
  郑绪 饰 师纂
  郑大鹏 饰 王韬
  
  
  【电视剧目录】
  
  一共5部,84集。
  第一部 群雄逐鹿
  1 桃园三结义
  2 十常侍乱政
  3 董卓霸京师
  4 孟德献刀
  5 三英战吕布
  6 连环计
  7 凤仪亭
  8 三让徐州
  9 孙策立业
  10 辕门射戟
  11 宛城之战
  12 白门楼(上)
  13 白门楼(下)
  14 煮酒论英雄
  15 袁曹起兵
  16 关羽约三事
  17 挂印封金
  18 千里走单骑
  19 古城相会
  20 孙策之死
  21 官渡之战(上)
  22 官渡之战(下)
  23 大破袁绍
  第二部 赤壁鏖战
  24 跃马檀溪
  25 刘备求贤
  26 回马荐诸葛
  27 三顾茅庐
  28 火烧博望坡
  29 携民渡江
  30 舌战群儒
  31 智激周瑜
  32 周瑜空设计
  33 群英会
  34 草船借箭
  35 苦肉计
  36 庞统献连环
  37 横槊赋诗
  38 诸葛祭风
  39 火烧赤壁
  40 智取南郡
  41 力夺四郡
  42 美人计
  43 甘露寺
  44 回荆州
  45 三气周瑜
  46 卧龙吊孝
  47 割须弃袍
  第三部 三足鼎立
  48 张松献图
  49 刘备入川
  50 凤雏落坡
  51 义释严颜
  52 夺占西川
  53 单刀赴会
  54 合肥会战
  55 立嗣之争
  56 定军山
  57 巧取汉中
  58 水淹七军
  59 走麦城
  60 曹操之死
  61 曹丕篡权
  62 兴兵伐吴
  63 火烧连营
  64 安居平五路
  第四部 南征北战
  65 兵渡泸水
  66 绝路问津
  67 七擒孟获
  68 出师北伐
  69 收姜维
  70 司马复出
  71 空城退敌
  72 司马取印
  73 祁山斗智
  74 诸葛妆神
  75 六出祁山
  76 火熄上方谷
  77 秋风五丈原
  第五部 三国归一
  78 诈病赚曹爽
  79 吴宫干戈
  80 兵困铁笼山
  81 司马昭弑君
  82 九伐中原
  83 偷渡阴平
  84 三分归晋
残唐五代史演义
罗贯中 Luo Guanzhong阅读
  又名《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五代残唐》明李卓吾批点本。八卷六十回。
  题“罗贯中编辑”,但似为明代后期无名氏作品。
  以编年体例,描述自黄巢起义至陈桥兵变止,这段时期的动荡兴衰历史。
  《隋唐两朝志传》的林瀚序是可信的。万历时林家一门依然兴盛,书贾当不敢冒名以作伪。此书虽为罗贯中原本,内中亦有林瀚纂辑的份额。罗贯中不满足于演说动乱分裂的历史,隋唐史是他创作统一王朝全史的全新尝试。从全书结构看,罗贯中用42回的篇幅,填补了240年和平时期的史事,虽只占全书的34.42%, 但这一填补对后世全史演义的写作,有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隋唐两朝志传》12卷122回,今存万历四十七年(1619)姑苏书林龚绍山刊本,卷端题“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由于现存版本刊刻年代较晚,加之此书“在故事情节关目及用语方面,俱于《三国》倚赖甚深”[1](P95),颇有学者对所题“贯中罗本编辑”持怀疑态度,甚至否定它是罗贯中的作品。此书有林瀚《〈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序》,对版本来源和编订经过作了说明:“罗贯中所编《三国志》一书,行于世久矣,逸士无不观之。而隋唐独未有传志,予每憾焉。前寓京师,访有此书,求而阅之,始知实亦罗氏原本。
  全称《北宋三遂平妖传》,又名《新平妖传》
  明代小说。分两种。一为四卷廿回,题东原罗贯中编次;一为不分卷四十回,题宋东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元咎校。本书为二十回。
  书演北宋时王则起义于贝州一事,故事在南宋时已在民间流传。推测罗贯中搜集有关起义史料、民间传说,加工整理而成此书。
  本书为《说唐后传》续书之一。小说叙唐代开国功臣罗成的后代罗增、罗琨、罗灿父子等受奸相沈谦无端陷害,被迫聚义鸡爪山,共同将兵伐罪,诛灭沈谦奸党,扶助大唐天子重振朝纲的故事。小说结构复杂,头绪纷繁,以忠奸斗争为主线,揭露封建社会上层官僚结党营私、迫害忠良的罪恶,歌颂了除暴安良、扶弱济困的正义行为;同时交织罗成后代罗琨、罗灿及柏玉霜、程玉梅、祁巧云、马金定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情节跌宕生姿、颇能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明。风格朴实粗犷,语言明白晓畅。本书问世后,流传甚广,曾被改编为京剧连台本戏《粉妆楼》历演不衰。
  
  主要人物表
  
  --------------------------------------------------------------------------------
  
  罗 增 罗成之后,世袭越国公。
  
  罗 灿 罗增长子,绰号粉脸金刚。
  
  罗 琨 罗增次子,绰号玉面虎。
  
  秦 双 秦琼之后,世袭褒国公。
  
  李逢春 李靖之后,世袭卫国公。礼部尚书。
  
  尉迟庆 尉迟恭之后,世袭鄂国公。
  
  程 凤 程咬金之后,世袭鲁国公。
  
  柏文连 陕西西安府都指挥使。
  
  马成龙 云南贵州府知府,封定国公,后拜定边。
  
  徐 锐 郝国公。
  
  段 忠 保国公。
  
  李 全 镇江府参将。
  
  秦 环 秦双之子,绰号金头太岁。
  
  程 佩 程凤之子,绰号八眼虎。
  
  尉迟宝 尉迟庆之子,绰号南山豹。
  
  徐国良 徐锐之子,绰号北海龙。
  
  李 定 李全之子,绰号小温侯。
  
  马 瑶 马成龙之子,绰号九头狮子。
  
  马金锭 马成龙之女,后为罗灿妻。
  
  柏玉霜 柏文连之女,后嫁罗琨。
  
  程玉梅 程凤之女,后嫁罗琨。
  
  祁巧云 祁子富之女,后嫁罗琨。
  
  谢灵花 升仙观观女,后嫁罗琨。
  
  秋 红 柏玉霜使女,后为罗琨侧室。
  
  裴天雄 裴元庆之后,鸡爪山义军主帅,绰号铁阎王。
  
  谢 元 谢应登之后,鸡爪山义军军师,绰号赛诸葛。
  
  胡 奎 江湖豪杰,后为鸡爪山义军主将,绰号赛元坛。
  
  鲁豹雄 鸡爪山义军首须,绰号独眼重瞳。
  
  孙 彪 鸡爪山义军首领,绰号过天星。
  
  王 坤 鸡爪山义军首领,绰号两头蛇。
  
  李 仲 鸡爪山义军首领,绰号双尾蝎。
  
  龙 标 猎户,绰号穿山甲。
  
  赵 胜 江湖好汉,绰号瘟元帅。
  
  孙翠娥 赵胜妻,绰号母大虫。
  
  王 越 江湖好汉,绰号独角龙。
  
  吏 忠 江湖好汉,绰号金面兽。
  
  洪 恩 艄公,绰号镇海龙、狗脸。
  
  洪 惠 洪恩之弟,绰号出海蚊。
  
  王 俊 马府家将,绰号飞毛腿。
  
  卢 宣 卧虎山真人,人称赛果老。
  
  卢 龙 卢宣之子,绰号独火星。
  
  卢 壳 卢宣之侄,绰号毛头星。
  
  戴 仁 卢宣外甥,绰号巡山虎。
  
  戴 人 戴仁之弟,绰号守山虎。
  
  齐 纨 卢宣心腹,绰号个孟尝。
  
  齐 欹 卢宣心腹,绰号赛孟尝。
  
  杨 春 江湖好汉,绰号锦毛狮子。
  
  石 忠 江湖好汉,绰号金钱豹。
  
  章 宏 沈府家人,后投罗家。
  
  章 琪 章宏之子。
  
  王 氏 章宏之妻。
  
  沈 谦 文华殿大学士,右丞相。
  
  沈廷芳 沈谦之子。
  
  沈廷华 沈谦之侄,江南总督。
  
  米 顺 沈谦妹丈,吏部尚书。
  
  钱 来 沈谦表弟,兵部尚书。
  
  吴 林 沈谦学生,户部尚书。
  
  吴 法 沈谦学生,刑部尚书。
  
  雍 滩 沈谦学生,工部尚书。
  
  谢 恩 沈谦内弟,通政司使。
  
  锦上天 沈廷芳随从。
  
  米 良 镇江府定海将军。
  
  米中粒 米良之子。
  
  米中砂 米良之侄。
  
  侯 氏 柏文连之妻。
  
  侯 登 侯氏之侄。
  
  主 估 幼羊中揍
  
  王 虎 沈廷华帐下大将。
  
  康 龙 沈廷华帐下大将。
  
  马 通 钱来帐下大将。
  
  王 顺 钱来帐下大将。
  
  沙 龙 番兵主帅。
  
  “八虎” 沙龙的八个儿子:沙云、沙雷、沙雹、沙露、沙电、沙委、沙霖、沙震,均为番兵主将。
  
  木花姑 番兵主将。
  
  耶律福 番邦太子。
  
  新刻《粉妆楼》小序
  
  --------------------------------------------------------------------------------
  
  罗贯中所编《隋唐演义》一书,售于世者久矣,其叙次褒公鄂公与诸勋臣世业,炳炳磷磷,昭若晨星,令千载而下,犹可高瞻远瞩,慨然想其人,故谓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乃阅唐史,惟徐敬业讨武曌(音zhao4)一檄,脍炙人间,其他忠臣孝子亦复不鲜,未有如此之盛传矣。予前过广陵,闻上俗有《粉妆楼》旧集,取而观之,始知罗氏纂辑,而什袭藏之,未有出以示人者也。予既喜其故家遗俗犹有存者,而又喜其书中洋洋溢溢。所载忠男烈女,侠士名流,慷慨激昂,令人击节歌呼,几于唾壶欲碎。卒之,锄奸削佞,斡转天心,使人鼓掌大笑,虽曰年湮世浸,征信无从,然推作者命意,则一言尽之曰:不可使善人无后,而恶者反昌之心耳。
  
  呜呼!世禄之家鲜克由礼,而秦罗诸旧族乃能世笃贞忠,服劳王家,继起象贤,无忝乃祖乃父。此固褒鄂诸公乐得有是子而有是孙,即千载以下,亦乐得有是人也。余故谱而叙之,抄录成轶,使后世人有同嗜好者,于簧灯蕉雨之暇,调琴诗酒之余,少助昼永宵长之岑寂耳。第恐此书遗存既久,难免鱼鲁相讹,爱重加厘正,艾繁雍芜,付之剖撅,以为劝善警邪之,一道云。
  
  道光壬辰孟春 竹溪山人识
汇评三国志演义
罗贯中 Luo Guanzhong阅读
  汇评三国志演义,正文以毛伦、毛岗宗改评本为底本。批语包含了毛评本、李贽评本、李渔评本、钟伯敬评本等各评本的批语。毛评本批语以红色标识、李渔本批语以紫色标识、李贽本批语以蓝色标识、钟伯敬本批语以青色标识。批语汇评参考陈曦钟等《三国演义汇评本》等书。
醉畊堂第一才子书三国志
罗贯中 Luo Guanzhong阅读
  罗贯中原著 毛伦、毛宗岗批评
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
罗贯中 Luo Guanzhong阅读
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首页>> 文化生活>>历史>>罗贯中 Luo Gu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