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蔡东藩 Cai Dongfan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明史
蔡东藩 Cai Dongfan阅读
  本书是《白话版·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中的一本,以小说的方式讲述明朝历史。全书采取平民视角,以人为纲,从朱元璋出生,一直写到明朝灭亡,真实的历史在传奇式的故事之中一一呈现。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民国时期的名著,按照朝代分为11本。这部书“成功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趣味性的统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天石语),受到广泛关注,毛泽东、顾颉刚、李敖、二月河等人更是推崇备至。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裴效维认为:“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国通史都无法代替的。”
  
  可惜的是,这部著作已经逐渐淡出了当代读者的视野。最重要原因,是它的语言。它采用的是一百年前的“古白话”,接近古文,艰涩难懂;而过多史料的罗列,也减弱了故事性。
  
  为了使当代读者能够轻松阅读,九州出版社组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1名文史博士,每人负责一本书的翻译整理。与原著相比,“白话版”的语言简单易懂,而且故事更紧凑、更生动。
  【图书简介】 - 前汉演义(插图本)
  
  东周渐衰,西秦堀起,战国七雄,攻战杀伐,秦王嬴政凭借祖宗基业,集聚关中百万壮上,恫吓诱骗,蚕食鲸吞,将那六国一一翦灭,把九州岛版图据为已有。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把那三皇五帝的名称各取一字合成一词,自称为“皇帝”。“皇帝专制”四字,是笼罩全书之大宗旨。秦造成之,汉沿袭之,是秦汉本一脉相关,无甚区别。秦朝自嬴政起经胡亥、子婴共历三世.只存在十五年。依事演述、寥寥数回,不成一卷。而且虽名为一朝,实则只闻暴政,未见平治,则秦朝实为由周至汉之过渡时代,故列于汉前,简述事迹。前汉二百多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幸,有阉宦,有权奸,古今以来乱国之祸端,俱汇集其中。或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始终,亦无不可也。本编旁釆博收,将所有前汉治乱之大事,备载无遗。民国蔡东潘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至王莽纂汉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 前汉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图书目录】 - 前汉演义(插图本)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 用李代桃欢承淫后
  
  第二回 诛假父纳言迎母 称皇帝立法愚民
  
  第三回 封泰岱下山避雨 过湘江中渡惊风
  
  第四回 误椎击逃生遇异士 见图谶遣将造长城
  
  第五回 信佞臣尽毁诗书 筑阿房大兴土木
  
  第六回 坑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
  
  第七回 寻生路徐市垦荒 从逆谋李斯矫诏
  
  第八回 葬始皇骊山成巨冢 戮宗室豻狱构奇冤
  
  第九回 充屯长中途施诡计 杀将尉大泽揭叛旗
  
  第十回 违谏议陈胜称王 善招抚武臣独立
  
  第十一回 降真龙光韬泗水 斩大蛇夜走丰乡
  
  第十二回 戕县令刘邦发迹 杀郡守项梁举兵
  
  第十三回 说燕将厮卒救王 入赵宫叛臣弑主
  
  第十四回 失兵机陈王毙命 免子祸婴母垂言
  
  第十五回 从范增访立楚王孙 信赵高冤杀李丞相
  
  第十六回 驻定陶项梁败死 屯安阳宋义丧生
  
  第十七回 破釜沈舟奋身杀敌 损兵折将畏罪乞降
  
  第十八回 智郦生献谋取要邑 愚胡亥遇弑毙斋宫
  
  第十九回 诛逆阉难延秦祚 坑降卒直入函关
  
  第二十回 宴鸿门张樊保驾 焚秦宫关陕成墟
  
  第二十一回 烧栈道张良定谋 筑郊坛韩信拜将
  
  第二十二回 用秘计暗渡陈仓 受密嘱阴弑义帝
  
  第二十三回 下河南陈平走谒 过洛阳董老献谋
  
  第二十四回 脱楚厄幸遇戚姬 知汉兴拚死陵母
  
  第二十五回 木罂渡军计擒魏豹 背水列阵诱斩陈余
  
  第二十六回 随何传命招英布 张良借箸驳郦生
  
  第二十七回 纵反间范增致毙 甘替死纪信被焚
  
  第二十八回 入内帐潜夺将军印 救全城幸得舍人儿
  
  第二十九回 贪功得祸郦生就烹 数罪陈言汉王中箭
  
  第三十回 斩龙且出奇制胜 划鸿沟接眷修和
  
  第三十一回 大将奇谋鏖兵垓下 美人惨别走死江滨
  
  第三十二回 即帝位汉主称尊 就驿舍田横自刭
  
  第三十三回 劝移都娄敬献议 伪出游韩信受擒
  
  第三十四回 序侯封优待萧丞相 定朝仪功出叔孙通
  
  第三十五回 谋弑父射死单于 求脱围赂遗番后
  
  第三十六回 宴深宫奉觞祝父寿 系诏狱拚死白王冤
  
  第三十七回 议废立周昌争储 讨乱贼陈豨败走
  
  第三十八回 悍吕后毒计戮功臣 智陆生善言招蛮酋
  
  第三十九回 讨淮南箭伤御驾 过沛中宴会乡亲
  
  第四十回 保储君四皓与宴 留遗嘱高祖升遐
  
  第四十一回 折雄狐片言杜祸 看人彘少主惊心
  
  第四十二回 媚公主腼颜拜母 戏太后嫚语求妻
  
  第四十三回 审食其遇救谢恩人 吕娥姁挟权立少帝
  
  第四十四回 易幼主诸吕加封 得悍妇两王枉死
  
  第四十五回 听陆生交欢将相 连齐兵合拒权奸
  
  第四十六回 夺禁军捕诛诸吕 迎代王废死故君
  
  第四十七回 两重喜窦后逢兄弟 一纸书文帝服蛮夷
  
  第四十八回 遭众忌贾谊被迁 正阃仪袁盎强谏
  
  第四十九回 辟阳侯受椎毙命 淮南王谋反被囚
  
  第五十回 中行说叛国降虏庭 缇萦女上书赎父罪
  
  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
  
  第五十二回 争棋局吴太子亡身 肃军营周亚夫守法
  
  第五十三回 呕心血气死申屠嘉 主首谋变起吴王濞
  
  第五十四回 信袁盎诡谋斩御史 遇赵涉依议出奇兵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
  
  第五十六回 王美人有缘终作后 栗太子被废复蒙冤
  
  第五十七回 索罪犯曲全介弟 赐肉食戏弄条侯
  
  第五十八回 嗣帝祚董生进三策 应主召申公陈两言
  
  第五十九回 迎母姊亲驰御驾 访公主喜遇歌姬
  
  第六十回 因祸为福仲卿得官 寓正于谐东方善辩
  
  第六十一回 挑嫠女即席弹琴 别娇妻入都献赋
  
  第六十二回 厌夫贫下堂致悔 开敌衅出塞无功
  
  第六十三回 执国法王恢受诛 骂座客灌夫得罪
  
  第六十四回 遭鬼祟田蚡毙命 抚夷人司马扬镳
  
  第六十五回 窦太主好淫甘屈膝 公孙弘变节善承颜
  
  第六十六回 飞将军射石惊奇 愚主父受金拒谏
  
  第六十七回 失俭德故人烛隐 庆凯旋大将承恩
  
  第六十八回 舅甥踵起一战封侯 父子败谋九重讨罪
  
  第六十九回 勘叛案重兴大狱 立战功还挈同胞
  
  第七十回 贤汲黯直谏救人 老李广失途刎首
  
  第七十一回 报私仇射毙李敢 发诈谋致死张汤
  
  第七十二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 进神马兼迎宝鼎
  
  第七十三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 行封禅妄想求仙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
  
  第七十五回 入虏庭苏武抗节 出朔漠李陵败降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
  
  第七十七回 悔前愆痛下轮台诏 授顾命嘱遵负扆图
  
  第七十八回 六龄幼女竟主中宫 廿载使臣重还故国
  
  第七十九回 识诈书终惩逆党 效刺客得毙番王
  
  第八十回 迎外藩新主入都 废昏君太后登殿
  
  第八十一回 谒祖庙骖乘生嫌 嘱女医入宫进毒
  
  第八十二回 孝妇伸冤于公造福 淫妪失德霍氏横行
  
  第八十三回 泄逆谋杀尽后族 矫君命歼厥渠魁
  
  第八十四回 询宫婢才识酬恩 擢循吏迭闻报绩
  
  第八十五回 两疏见机辞官归里 三书迭奏罢兵屯田
  
  第八十六回 逞淫谋番妇构衅 识子祸严母知几
  
  第八十七回 杰阁图形名标麟史 锦车出使功让蛾眉
  
  第八十八回 宠阉竖屈死萧望之 惑谗言再贬周少傅
  
  第八十九回 冯婕妤挺身当猛兽 朱子元仗义救良朋
  
  第九十回 斩郅支陈汤立奇功 嫁匈奴王嫱留遗恨
  
  第九十一回 赖直谏太子得承基 宠正宫词臣同抗议
  
  第九十二回 识番情指日解围 违妇言上书惹祸
  
  第九十三回 惩诸舅推恩赦罪 嬖二美夺嫡宣淫
  
  第九十四回 智班伯借图进谏 猛朱云折槛留旌
  
  第九十五回 泄机谋鸩死许后 争座位怒斥中官
  
  第九十六回 忤重闱师丹遭贬 害故妃史立售奸
  
  第九十七回 莽朱博附势反亡身 美董贤阖家同邀宠
  
  第九十八回 良相遭囚呕血致毙 幸臣失势与妇并戕
  
  第九十九回 献白雉罔上居功 惊赤血杀儿构狱
  
  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
  【图书简介】-后汉演义(插图本)
  
  民国蔡东潘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刘秀光武中兴至三国混战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有汉一代,史家分为两撅,号为前、后汉,亦称东西汉,这因为汉朝四百年来,中经王莽篡国,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汉,王莽以后,叫作后汉。且前汉建都陕西,故云西汉,后汉建都洛阳,故云东汉。
  
  《前汉演义》百回,自秦始皇起头至王莽篡国为止,此编从前编接入,始自王莽,结局三国。《前汉演义》附秦朝,《后汉演义》附三国首尾相对却也是一个无独有偶的创格。
  
  若要论及后汉的兴亡,比前汉还要复杂:王莽篡国,祸由元后。外戚为害,至于此,光武中兴惩前毖后,亲揽大权,力防外威预政;明帝尤有父风,章帝初政可观;和帝以后,国事日非,外戚,宦官争斗,终至同归于尽,国家大权归入州牧掌握,群雄争霸,弱肉强食,遂有三国。总计自光武至章帝,是君王专政的时代,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权的时代;若献帝一朝.变端百出,初为乱党交讧时代,继为方镇纷争时代,终为三国角逐时代……
  
  【作者简介】 -后汉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后汉演义自序】-蔡东藩
  
  客岁编《前汉演义》,就二百一十年间之事迹,撮要演述,而于女宠外戚之祸,独详载无遗,举前辙所以戒后车也。乃者赓续汉事,复及东京,并暨西蜀。而窃按东京,历数与西京略同,而其亡国之厉阶,则亦肇自女宠,成于外戚。或者谓后汉之亡,宦寺方镇实尸之,于女宠外戚似无与焉。岂知木朽则虫生,墙罅则蚁入,不有女宠外戚之播弄于先,何有宦寺方镇之交讧于后?四星耀斗,百桷摧栋,阳弱阴强,刘轻曹重,其所由来者渐矣,繇辨之不早辨也。昔范蔚宗作《后汉书》,于后妃列传中,一则曰权归女主,再则曰委事父兄,三则曰终于陵夷,大运沦,神宝亡,盖嗟叹之不足,故长言之。他如外戚党锢等传中,且连类并书,又复特创新例,作《宦者传》,冠其文曰:“邓后以女主临政,帷幄称制,下令不出闺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又曰:“自曹腾说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迁龟鼎。”夫邓后,女宠也;梁冀,外戚也;曹腾,宦寺也;魏武,方镇也;穷原尽委,举一例百,不已昭然揭橥欤?洎乎昭烈偏安,聊延一线,而其后复为一黄皓所误,则宦官之流毒使然。诸葛公所痛恨于桓灵者,不意于后主时又见之,良可慨已!惟史册浩繁,谁遑卒阅?至若编年纪事,各书不一而足,阅者更未免有汪洋之叹,反不若近代之通行《东西汉演义》暨《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俗之欢迎也。夫东西汉之叙事脱略,且多臆造,应为有识者所鄙夷。若罗氏所著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本编续《前汉演义》之体例,始于新莽之篡汉,终于司马氏之代魏,中历东汉蜀汉之二百数十年,事必纪实,语不求深,合正裨为一贯,俾雅俗之相宜,而于兴亡之大关键,如女宠,如外戚,酿而为阉祸,迫而为兵争,尤三致意焉。先民有言,“文不苟作”,鄙人固无当斯言,特以视附会荒唐,无关世道者,则相去殆有间欤?海内君子,幸鉴正之!中华民国十五年秋节,古越蔡东帆叙。
  
  【图书目录】 - 后汉演义(插图本)
  
  自序
  
  第一回 假符命封及卖饼儿 惊连坐投落校书阁
  
  第二回 毁故庙感伤故后 挑外衅激怒外夷
  
  第三回 盗贼如蝟聚众抗官 父子聚麀因奸谋逆
  
  第四回 受胁迫廉丹战死 图光复刘氏起兵
  
  第五回 立汉裔淯水升坛 破莽将昆阳扫敌
  
  第六回 害刘縯群奸得计 诛王莽乱刃分尸
  
  第七回 杖策相从片言悟主 坚冰待涉一德格天
  
  第八回 投真定得婚郭女 平邯郸受封萧王
  
  第九回 斩谢躬收取邺中 毙贾强扬威河右
  
  第十回 光武帝登坛即位 淮阳王奉玺乞降
  
  第十一回 刘盆子乞怜让位 宋司空守义拒婚
  
  第十二回 掘园陵淫寇逞凶 张挞伐降王服罪
  
  第十三回 诛邓奉惩奸肃纪 戕刘永献首邀功
  
  第十四回 愚彭宠卧榻丧生 智王霸举杯却敌
  
  第十五回 奋英谋三战平齐地 困强虏两载下舒城
  
  第十六回 诣东都马援识主 图西蜀冯异定谋
  
  第十七回 抗朝命甘降公孙述 重士节亲访严子陵
  
  第十八回 借寇君颍上迎銮 收高峻陇西平乱
  
  第十九回 猛汉将营中遇刺 伪蜀帝城下拚生
  
  第二十回 废郭后移宠阴贵人 诛蛮妇荡平金溪穴
  
  第二十一回 雒阳令撞柱明忠 日逐王献图通款
  
  第二十二回 马援病殁壶头山 单于徙居美稷县
  
  第二十三回 纳直言超迁张佚 信谶文怒斥桓谭
  
  第二十四回 幸津门哭兄全孝友 图云台为后避勋亲
  
  第二十五回 抗北庭郑众折强威 赴西竺蔡愔求佛典
  
  第二十六回 辨冤狱寒朗力谏 送友丧范式全交
  
  第二十七回 哀牢王举种投诚 匈奴兵望营中计
  
  第二十八回 使西域班超焚虏 御北寇耿恭拜泉
  
  第二十九回 拔重围迎还校尉 抑外戚曲诲嗣皇
  
  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鸡逞毒
  
  第三十一回 诱叛王杯酒施巧计 弹权戚力疾草遗言
  
  第三十二回 杀刘畅惧罪请师 系郅寿含冤毕命
  
  第三十三回 登燕然山夸功勒石 闹洛阳市渔色贪财
  
  第三十四回 黜外戚群奸伏法 歼首虏定远封侯
  
  第三十五回 送番母市恩遭反噬 得邓女分宠启阴谋
  
  第三十六回 鲁叔陵讲经称帝旨 曹大家上表乞兄归
  
  第三十七回 立继嗣太后再临朝 解重围副尉连毙虏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
  
  第三十九回 作女诫遗编示范 拒羌虏增灶称奇
  
  第四十回 驳百僚班勇陈边事 畏四知杨震却遗金
  
  第四十一回 黜邓宗父子同绝粒 祭甘陵母女并扬威
  
  第四十二回 班长史捣破车师国 杨太尉就死夕阳亭
  
  第四十三回 秘大丧还宫立幼主 诛元舅登殿滥封侯
  
  第四十四回 救忠臣阉党自相攻 应贵相佳人终作后
  
  第四十五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
  
  第四十六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
  
  第四十七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
  
  第四十八回 父死弟孤文姬托命 夫骄妻悍孙寿肆淫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
  
  第五十回 定密谋族诛梁氏 嫉忠谏冤杀李云
  
  第五十一回 受一钱廉吏迁官 劾群阉直臣伏阙
  
  第五十二回 导后进望重郭林宗 易中宫幽死邓皇后
  
  第五十三回 激军心焚营施巧计 信谗构严诏捕名贤
  
  第五十四回 驳问官范滂持正 嫉奸党窦武陈词
  
  第五十五回 驱蠹贼失计反遭殃 感蛇妖进言终忤旨
  
  第五十六回 段颎百战平羌种 曹节一网殄名流
  
  第五十七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
  
  第五十八回 弃母全城赵苞破敌 盅君逞毒程璜架诬
  
  第五十九回 诛大憝酷吏除奸 受重赂妇翁嫁祸
  
  第六十回 挟妖道黄巾作乱 毁贼营黑夜奏功
  
  第六十一回 曹操会师平贼党 朱儁用计下坚城
  
  第六十二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
  
  第六十三回 请诛奸孙坚献议 拚杀贼傅燮捐躯
  
  第六十四回 登将坛灵帝张威 入宫门何进遇救
  
  第六十五回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
  
  第六十六回 逞奸谋擅权易主 讨逆贼歃血同盟
  
  第六十七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
  
  第六十八回 入洛阳观光得玺 出磐河构怨兴兵
  
  第六十九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
  
  第七十回 元恶伏辜变生部曲 多财取祸殃及全家
  
  第七十一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
  
  第七十二回 糜竺陈登双劝驾 李傕郭汜两交兵
  
  第七十三回 御跸蒙尘沿途遇寇 危城失守抗志捐躯
  
  第七十四回 孟德乘机引兵迎驾 奉先排难射戟解围
  
  第七十五回 略横江奋迹兴师 下宛城痴情猎艳
  
  第七十六回 策十胜郭嘉申议 劝再进贾诩善谋
  
  第七十七回 愎谏招尤吕布殒命 推诚待士孙策知人
  
  第七十八回 穿地道焚死公孙瓒 害国戚勒毙董贵妃
  
  第七十九回 袁本初驰檄疗风疾 孙伯符中箭促天年
  
  第八十回 焚乌巢曹操屡施谋 奔荆州刘备再避难
  
  第八十一回 守孤城审配全忠 嫁二夫甄氏失节
  
  第八十二回 出塞外绕途歼众虏 顾隆中决策定三分
  
  第八十三回 入江夏孙权复仇 走当阳赵云救主
  
  第八十四回 召周郎东吴主战 破曹军赤壁鏖兵
  
  第八十五回 续嘉耦老夫得少妻 上遗笺壮年悲短命
  
  第八十六回 拒马儿许褚效忠 迎虎主刘璋失计
  
  第八十七回 失冀城马超奔难 逼许宫伏后罹殃
  
  第八十八回 见外使奸雄代捉刀 察重伤功臣邀赐盖
  
  第八十九回 得汉中刘玄德称王 失荆州关云长殉义
  
  第九十回 济父恶曹丕篡位 接宗祧蜀汉开基
  
  第九十一回 陆伯言定计毁连营 刘先主临危传顾命
  
  第九十二回 尊西蜀难倒东吴使 平南蛮表兴北伐师
  
  第九十三回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返汉中授计戮王双
  
  第九十四回 木门道张郃毙命 五丈原诸葛归天
  
  第九十五回 王子均昌言平乱 公孙渊战败受擒
  
  第九十六回 承遗诏司马秉权 缴印绶将军赤族
  
  第九十七回 猛姜维北伐丧师 老丁奉东兴杀敌
  
  第九十八回 司马师擅权行废立 毋丘俭失策致败亡
  
  第九十九回 满恶贯孙綝伏诛 竭忠贞王经死节
  
  第一百回 失蜀土汉宗绝祀 篡魏祚晋室开基
  【图书简介】 - 两晋演义(插图本)
  
  《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涑水通鉴》《紫阳纲目》叙述晋事,书法与《晋书》相出入者,亦不胜举焉。愚谓当今之时,以古为鉴,不必问其史笔之得失,但当察其史事之变迁。两晋之史事繁矣,即此内讧外侮之复杂,仆已更难详。宫闱之祸,启自武元,藩王之祸,肇自汝南,胡虏之祸,发自元海;卒致铜驼荆棘,蒿目苍凉,鳌坠三山,鲸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赭寇之污,此西晋内讧外侮之大较也。王敦也,苏峻也,陈敏杜弢祖约也,孙恩卢循徐道复也,而桓玄则为篡逆之尤,此东晋内讧之最大者。二赵也,三秦也,四燕五凉也,成夏也,而拓跋魏则为强胡之首,此为东晋外侮之最甚者。盖观于东西两晋之一百五十六年中,除晋武开国二十余年外,无在非祸乱侵寻之日,不有内讧,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来未有若两晋祸乱之烈也。夫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内讧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罅蚁入,自古皆然,晋特其较著耳。鄙人愧非论史才,但据历代之事实,编为演义,自南北朝以迄民国,不下十数册,大旨在即古证今,惩恶劝善,而于《两晋演义》之着手,则于内讧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盖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内,内讧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国之祸,不特两晋为然,而两晋即今日之前车也。天下宁有蚌鹬相争,而不授渔人之利乎?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非敢谓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劝戒之意云尔。惟书成仓猝,不免诖误,匡我未逮,是所望于阅者诸君。中华民国十三年夏正季秋之月,古越蔡东帆自叙于临江寄庐。
  
  【作者简介】 - 两晋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图书目录】 - 两晋演义(插图本)
  
  第一回 祀南郊司马开基 立东宫庸雏伏祸
  
  第二回 堕诡计储君纳妇 慰痴情少女偷香
  
  第三回 杨皇后枕膝留言 左贵嫔摅才上颂
  
  第四回 图东吴羊祜定谋 讨西虏马隆奏捷
  
  第五回 捣金陵数路并举 俘孙皓二将争功
  
  第六回 纳群娃羊车恣幸 继外孙螟子乱宗
  
  第七回 指御座讽谏无功 侍帝榻权豪擅政
  
  第八回 怙势招殃杨氏赤族 逞凶灭纪贾后废姑
  
  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后援周处捐躯
  
  第十回 讽大廷徙戎著论 诱小吏侍宴肆淫
  
  第十一回 草逆书醉酒逼储君 传伪敕称兵废悍后
  
  第十二回 坠名楼名姝殉难 夺御玺御驾被迁
  
  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杀王豹擅权拒谏
  
  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齐王毕命 中诈降计李特败亡
  
  第十五回 讨逆蛮力平荆土 拒君命冤杀陆机
  
  第十六回 刘刺史抗忠尽节 皇太弟挟驾还都
  
  第十七回 刘渊拥众称汉王 张方恃强劫惠帝
  
  第十八回 作盟主东海起兵 诛恶贼河间失势
  
  第十九回 伪都督败回江左 呆皇帝暴毙宫中
  
  第二十回 战阳平苟晞破贼垒 佐琅琊王导集名流
  
  第二十一回 北宫纯力破群盗 太傅越擅杀诸臣
  
  第二十二回 乘内乱刘聪据国 借外援猗卢受封
  
  第二十三回 倾国出师权相毕命 覆巢同尽太尉知非
  
  第二十四回 执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义旅关右迓亲王
  
  第二十五回 贻书归母难化狼心 行酒为奴终遭鸩毒
  
  第二十六回 诏江东愍帝征兵 援灵武麹允破虏
  
  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蓟北 毙赵染晋相保关中
  
  第二十八回 汉刘后进表救忠臣 晋陶侃合军破乱贼
  
  第二十九回 小儿女突围求救 大皇帝衔璧投降
  
  第三十回 牧守联盟奉笺劝进 君臣屈辱蒙难丧生
  
  第三十一回 晋王睿称尊嗣统 汉主聪见鬼亡身
  
  第三十二回 诛逆登基羊后专宠 乘衅独立石勒称王
  
  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处仲抗表叛江南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元帝惊心
  
  第三十五回 逆贼横行廷臣受戮 皇灵失驭嗣子承宗
  
  第三十六回 扶钱凤即席用谋 遣王含出兵犯顺
  
  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进爵 立幼主太后临朝
  
  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变 入内廷苏峻纵凶
  
  第三十九回 温峤推诚迎陶侃 毛宝负剑救桓宣
  
  第四十回 枭首逆戡乱成功 宥元舅顾亲屈法
  
  第四十一回 察钤音异僧献技 失军律醉汉遭擒
  
  第四十二回 并前赵石勒称尊 防中山徐遐泣谏
  
  第四十三回 背顾命鸮子毁室 凛梦兆狐首归邱
  
  第四十四回 尽愚孝适贻蜀乱 保遗孤终立代王
  
  第四十五回 杀妻孥赵主寡恩 协君臣燕都却敌
  
  第四十六回 议北伐蔡谟抗谏 篡西蜀李寿改元
  
  第四十七回 饯刘翔晋臣受责 逐高钊燕主逞威
  
  第四十八回 斩敌将进灭宇文部 违朝议徙镇襄阳城
  
  第四十九回 擢桓温移督荆梁 降李势荡平巴蜀
  
  第五十回 选将得人凉州破敌 筑宫渔色石氏宣淫
  
  第五十一回 诛逆子纵火焚尸 责病主抗颜极谏
  
  第五十二回 乘羯乱进攻反失利 弑赵主易位又遭囚
  
  第五十三回 养子复宗冉闵复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
  
  第五十四回 却桓温晋相贻书 灭冉魏燕王僭号
  
  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丧师 射敌帅桓温得胜
  
  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纵虐 盗淫威张祚杀身
  
  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说下凉州 满恶贯变生秦阙
  
  第五十八回 围广固慕容恪善谋 战东河诸葛攸败绩
  
  第五十九回 谢安石应征变节 张天锡乘乱弑君
  
  第六十回 失洛阳沈劲死义 阻石门桓温退师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祸奔秦 王景略统兵入洛
  
  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连摧敌将 拔邺城追掳孱王
  
  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诬被废 昆仑婢产子承基
  
  第六十四回 谒崇陵桓温见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
  
  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凉主作降虏 守襄阳朱母筑斜城
  
  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谢玄却秦军 违众议苻坚窥晋室
  
  第六十七回 山墅赌弈寇来不惊 淝水交锋兵多易败
  
  第六十八回 结丁零再兴燕祚 索邺城申表秦庭
  
  第六十九回 据渭北后秦独立 入阿房西燕称尊
  
  第七十回 堕虏谋晋将逾绝涧 应童谣秦主缢新城
  
  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吕光还兵 依逆谋段随弑主
  
  第七十二回 谋刺未成秦后死节 失营被获毛氏捐躯
  
  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创兴后魏 慕容垂讨灭丁零
  
  第七十四回 智姚苌旋师惊噩梦 勇翟瑥斩将扫孱宗
  
  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灭 压山寨北魏争雄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尽 弟陵兄晋道子专权
  
  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张贵人逞凶弑孝武
  
  第七十八回 迫诛奸称戈犯北阙 僭称尊遣将伐西秦
  
  第七十九回 吕氏肆虐凉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
  
  第八十回 拓跋珪转败为胜 慕容宝因怯出奔
  
  第八十一回 攻旧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娇女作人奴
  
  第八十二回 通叛党兰汗弑君 诛贼臣燕宗复国
  
  第八十三回 再发难王恭受戮 好惑人孙泰伏诛
  
  第八十四回 戕内史独全谢妇 杀太守复陷会稽
  
  第八十五回 失荆州参军殉主 弃苑川乾归逃生
  
  第八十六回 受逆报吕纂被戕 据偏隅李暠独立
  
  第八十七回 扫残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东宫失位
  
  第八十八回 吕隆累败降秦室 刘裕屡胜走孙恩
  
  第八十九回 覆全军元显受诛 夺大位桓玄行逆
  
  第九十回 贤孟妇助夫举义 勇刘军败贼入都
  
  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冯迁诛逆首 陷成都谯纵害疆臣
  
  第九十二回 贪女色吞针欺僧侣 戕妇翁拥众号天主
  
  第九十三回 葬爱妻遇变丧身 立犹子临终传位
  
  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还都 失兵机纵敌入险
  
  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国 诛逆贼冯文起开基
  
  第九十六回 何无忌战死豫章口 刘寄奴固守石头城
  
  第九十七回 窜南交卢循毙命 平西蜀谯纵伏辜
  
  第九十八回 南凉王愎谏致亡 西秦后败谋殉难
  
  第九十九回 入荆州驱除异党 夺长安翦灭后秦
  
  第一百回 招寇乱秦关再失 迫禅位晋祚永终
  【图书简介】 - 唐史演义(插图本)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後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於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馀载之徵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精详。况草创者难为力,润色者易为功,得新掩旧,可不待言。然议者犹讥其用字奇涩,未免不文,刊削诏令,不无太略,甚矣作史之难也!顾作史固难,读史亦难。《旧唐书》凡二百卷,《新唐书》且多至二百二十五卷,畴能一一尽窥,阅读无遗?外此如孙甫之《唐史记》,赵瞻之《唐春秋》,陈彭年之《唐纪》,袁枢之《唐史纪事本末》,或百卷数十卷不等,即终日埋案披览不辍,恐亦未能悉诵也。後生小子,学识有限,欲取唐史而尽读之,匪惟不暇,抑病未能,乃转而彩诸坊间诸旧小说,如所谓《隋唐演义》《说唐全传》《薛家将》《征东》《征西》《罗通扫北》以及《西游记》《长生殿》《镜花缘》《绿牡丹》诸书,日夕展览,目为实迹,庸讵知其语出无稽,事多伪造,增人智识则不足,乱人心术且有馀耶! 鄙人不敏,曾举宋元明清诸史事,编为通俗演义,陆续印行,海内大雅,不讥弇陋,且谓可得通俗教育之助,爰再逆流而上,就唐事以为演述,共成百回,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徐懋功未作军师,李药师何来仙术?罗艺叛死,乌有子孙,叔宝扬名,未及儿女。唐玄奘取经西竺,宁惹妖魔?薛仁贵立绩天山,岂藉子妇?则天淫秽,不闻私产生男,玉环伏诛,怎得皈真圆耦?种种谬妄,琐亵之谈,辞而辟之,破世俗之迷信者在此,附史家之羽翼者亦在此。子虚乌有诸先生,谅无从窃笑於旁也。惟书成仓猝,未经重订,亥豕鲁鱼,在所不免,匡我未逮,是所望於海内诸史学家!中华民国十有一年,岁次壬戌夏正重九之辰,古越蔡东帆自序於临江书舍。
  
  【作者简介】 - 唐史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图书目录】 - 唐史演义(插图本)
  
  第一回 溯龙兴开编谈将种 选蛾眉侍宴赚唐公
  
  第二回 定秘计诱杀副留守 联外助自号大将军
  
  第三回 攻霍邑阵斩宋老生 入长安拥立代王侑
  
  第四回 记艳闻李郎遇侠 禅帝位唐祚开基
  
  第五回 李密败绩入关中 秦王出奇平陇右
  
  第六回 盛彦师设伏毙叛徒 窦建德兴兵诛逆贼
  
  第七回 啖人肉烹食段钦使 讨乱酋击走刘武周
  
  第八回 河朔修和还旧俘 郑兵战败保孤城
  
  第九回 擒渠歼敌耀武东都 奏凯还朝献俘太庙
  
  第十回 下江东梁萧铣亡国 战洺南刘黑闼丧师
  
  第十一回 唐太子发兵平山左 李大使乘胜下丹阳
  
  第十二回 诛文干传首长安 却颉利修和突厥
  
  第十三回 玄武门同胞受刃 庐江王谋反被诛
  
  第十四回 纳弟妇东宫渎伦 盟胡虏便桥申约
  
  第十五回 偃武修文君臣论治 易和为战将帅扬镳
  
  第十六回 获渠魁扫平东突厥 统雄师深入吐谷浑
  
  第十七回 长孙后临终箴主阙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
  
  第十八回 灭高昌献俘观德殿 逐真珠击败薛延陀
  
  第十九回 强胡内乱列部纷争 逆迹上闻储君被废
  
  第二十回 易东宫亲授御训 征高丽连破敌锋
  
  第二十一回 东略无功全军归国 北荒尽服群酋入朝
  
  第二十二回 使天竺调兵擒叛酋 征龟兹入穴虏名王
  
  第二十三回 出娇娃英主升遐 逞奸情帝女谋变
  
  第二十四回 武昭仪还宫夺宠 褚遂良伏阙陈忠
  
  第二十五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军擒归沙钵罗
  
  第二十六回 许敬宗构陷三家 刘仁轨荡平百济
  
  第二十七回 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绩灭高丽
  
  第二十八回 伐西羌连番败绩 易东宫两次蒙冤
  
  第二十九回 裴总管出师屡捷 唐高宗得病告终
  
  第三十回 被废立庐陵王坐徙 违良策徐敬业败亡
  
  第三十一回 敕告密滥用严刑 谋匡复构成大祸
  
  第三十二回 武则天革命称尊 狄仁杰奉制出狱
  
  第三十三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怀义稔恶受诛
  
  第三十四回 累次发兵才平叛酋 借端详梦迭献忠忱
  
  第三十五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尽职归天
  
  第三十六回 证冤狱张说辨诬 诛淫竖中宗复位
  
  第三十七回 通三思正宫纵欲 窜五王内使行凶
  
  第三十八回 诛首恶太子兴兵 狎文臣上官恃宠
  
  第三十九回 规夜宴特献回波辞 进毒饼枉死神龙殿
  
  第四十回 讨韦氏扫清宿秽 平谯王骈戮叛徒
  
  第四十一回 应星变睿宗禅位 泄逆谋公主杀身
  
  第四十二回 赠美人张说得厚报 破强虏王晙立奇功
  
  第四十三回 任良相美政纪开元 阅边防文臣平叛虏
  
  第四十四回 信妾言皇后被废 丛敌怨节使遭戕
  
  第四十五回 张守珪诱番得虏首 李林甫毒计害储君
  
  第四十六回 却隆恩张果老归山 开盛宴江梅妃献技
  
  第四十七回 梅悴杨荣撒娇絮阁 罗钳吉网党恶滥刑
  
  第四十八回 洗禄儿中冓贻羞 写幽怨长门拟赋
  
  第四十九回 恋爱妃密誓长生殿 宠胡儿亲饯望春亭
  
  第五十回 勤政楼童子陈箴 范阳镇逆胡构乱
  
  第五十一回 失潼关哥舒翰丧师 驻马嵬杨贵妃殒命
  
  第五十二回 唐肃宗称尊灵武 雷海青殉节洛阳
  
  第五十三回 结君心欢暱张良娣 受逆报刺死安禄山
  
  第五十四回 统三军广平奏绩 复两京李泌辞归
  
  第五十五回 与城俱亡双忠死义 从贼堕节六等定刑
  
  第五十六回 九节度受制鱼朝恩 两叛将投降李光弼
  
  第五十七回 迁上皇阉寺擅权 宠少子逆胡速祸
  
  第五十八回 弑张后代宗即位 平史贼蕃将立功
  
  第五十九回 避寇乱天子蒙尘 耀军徽令公却敌
  
  第六十回 入番营单骑盟虏 忤帝女绑子入朝
  
  第六十一回 定秘谋元舅除凶 窃主柄强藩抗命
  
  第六十二回 贬忠州刘晏冤死 守临洺张伾得援
  
  第六十三回 三镇连兵张家覆祀 四王僭号朱氏主盟
  
  第六十四回 叱逆使颜真卿抗节 击叛帅段秀实尽忠
  
  第六十五回 僭帝号大兴逆师 解贼围下诏罪己
  
  第六十六回 趋大梁德宗奔命 战贝州朱滔败还
  
  第六十七回 朱泚败死彭原城 李晟诱诛田希鉴
  
  第六十八回 窦桂娘密谋除逆 尚结赞狡计劫盟
  
  第六十九回 格君心储君免祸 释主怨公主和番
  
  第七十回 陆敬舆斥奸忤旨 韩全义掩败为功
  
  第七十一回 王叔文得君怙宠 韦执谊坐党贬官
  
  第七十二回 擒刘辟戡定西川 执李锜荡平镇海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
  
  第七十四回 贤公主出闺循妇道 良宰辅免祸见阴功
  
  第七十五回 却美妓渡水薄郾城 用降将冒雪擒元济
  
  第七十六回 谏佛骨韩愈遭贬 缚逆首刘悟倒戈
  
  第七十七回 平叛逆因骄致祸 好盘游拒谏饰非
  
  第七十八回 河朔再乱节使遭戕 深州撤围侍郎申命
  
  第七十九回 裂制书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张工头构乱
  
  第八十回 盅敬宗逆阉肆逆 屈刘蕡名士埋名
  
  第八十一回 诛叛帅朝使争功 诬相臣天潢坐罪
  
  第八十二回 嫉强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阉李训施诡计
  
  第八十三回 甘露败谋党人流血 钧垣坐镇都市弭兵
  
  第八十四回 奉皇弟权阉矫旨 迎公主猛将建功
  
  第八十五回 兴大军老成定议 堕狡计逆竖丧元
  
  第八十六回 信方士药死唐武宗 立太叔窜毙李首相
  
  第八十七回 复河陇边民入觐 立郓夔内竖争权
  
  第八十八回 平浙东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袭尽忠
  
  第八十九回 易猛将进克交趾城 得义友夹攻徐州贼
  
  第九十回 斩庞勋始清叛孽 葬同昌备极奢华
  
  第九十一回 曾元裕击斩王仙芝 李克用叛戮段文楚
  
  第九十二回 镇淮南高骈纵寇 入关中黄巢称尊
  
  第九十三回 奔成都误宠权阉 复长安追歼大盗
  
  第九十四回 入陷阱幸脱上源驿 劫车驾急走大散关
  
  第九十五回 襄王煴窜死河中 杨行密盗据淮甸
  
  第九十六回 讨河东王师败绩 走山南阉党失机
  
  第九十七回 三镇犯阙辇毂震惊 一战成功邠宁戡定
  
  第九十八回 占友妻张夫人进箴 挟兵威刘太监废帝
  
  第九十九回 以乱易乱劫迁主驾 用毒攻毒尽杀宦官
  
  第一百回 徒乘舆朱全忠行弑 移国祚昭宣帝亡唐
  【图书简介】 - 宋史演义(插图本)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他如遗乘杂出,纪载宋事,东一鳞,西一爪,多或数帝,少仅一王,欲会通两宋政教之得失,及区别两宋史籍之优劣者,不得不博搜而悉阅之,然岂所望于詹詹小儒乎?若夫宋代小说,亦不一而足,大约荒唐者多,确凿者少。龙虎争雄,并无其事;狸猫换主,尤属子虚。狄青本面涅之徒,貌何足羡?庞籍非怀奸之相,毁出不经。岳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金邦太子,曷尝胯下丧身?种种谬谈,不胜枚举。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为问先民之辑诸书者,亦何苦为此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乎?此则鄙人之所大惑不解者也。夫以官书之辞烦义奥,不暇阅,亦不易阅,乃托为小说演成俚词,以供普通社会之览观,不可谓非通俗教育之助;顾俚言之则可,而妄言之亦奚其可乎?鄙人不敏,曾辑元、明、清三朝演义,以供诸世,世人不嫌其陋,反从而欢迎之,乃更溯南北两宋举三百二十年之事实,编成演义共百回,其间治乱兴亡,贤奸善恶,非敢谓悉举无遗,而于宏纲巨目,则固已一一揭橥,无脱漏焉。且官稗并采,务择其信而有征者笔之于书;至若虚无惝恍之谈,则概不阑入。阅者取而观之,其或有实事求是之感乎!书成,聊志数语,用作弁言。中华民国十一年元月,古吴蔡东帆自识于临江书舍。
  
  · 【作者简介】 - 宋史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图书目录】 - 宋史演义(插图本)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
  
  第二回 遇异僧幸示迷途 扫强敌连擒渠帅
  
  第三回 忧父病重托赵则平 肃军威大败李景达
  
  第四回 紫金山唐营尽覆 瓦桥关辽将出降
  
  第五回 陈桥驿定策立新君 崇元殿受禅登大位
  
  第六回 公主钟情再婚志喜 孤臣败死一炬成墟
  
  第七回 李重进阖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第八回 遣师南下戡定荆湘 冒雪宵来商征巴蜀
  
  第九回 破川军孱王归命 受蜀俘美妇承恩
  
  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
  
  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
  
  第十二回 明德楼纶音释俘 万岁殿烛影生疑
  
  第十三回 吴越王归诚纳土 北汉主穷蹙乞降
  
  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
  
  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边修怨背盟皇弟受祸
  
  第十六回 进治道陈希夷入朝 遁穷荒李继迁降虏
  
  第十七回 岐沟关曹彬失律 陈家谷杨业捐躯
  
  第十八回 张齐贤用谋却敌 尹继伦奋力踹营
  
  第十九回 报宿冤故王索命 讨乱党宦寺典兵
  
  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师 立新皇百官入贺
  
  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战亡身 雷有终火攻平匪
  
  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计 纳忠谏御驾亲征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邀宠继中宫
  
  第二十五回 留遗恨王旦病终 坐株连寇准遭贬
  
  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 鲁参政挽辇进忠言
  
  第二十七回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
  
  第二十八回 萧耨斤挟权弑主母 赵元昊僭号寇边疆
  
  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
  
  第三十回 争和约折服契丹 除敌臣收降元昊
  
  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贼
  
  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夺昆仑关 包拯出知开封府
  
  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
  
  第三十四回 争濮议聚讼盈廷 传颍王长男主器
  
  第三十五回 神宗误用王安石 种谔诱降鬼名山
  
  第三十六回 议新法创设条例司 谳疑狱狡脱谋夫案
  
  第三十七回 韩使相谏君论弊政朱明府寻母竭孝思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
  
  第三十九回 借父威竖子成名 逞兵谋番渠被虏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
  
  第四十一回 奉使命率军征交趾 蒙慈恩减罪谪黄州
  
  第四十二回 伐西夏李宪丧师 城永乐徐禧陷殁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
  
  第四十四回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
  
  第四十五回 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
  
  第四十六回 宠妾废妻皇纲倒置 崇邪黜正党狱迭兴
  
  第四十七回 拓边防谋定致胜 窃后位喜极生悲
  
  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阉言再用奸慝
  
  第四十九回 端礼门立碑诬正士 河湟路遣将复西蕃
  
  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面耐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
  
  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 喜招徕载归异族
  
  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诡说遇天神 筑离宫微行探春色
  
  第五十三回 挟妓纵欢歌楼被泽 屈尊就宴相府承恩
  
  第五十四回 造雄邦恃强称帝 通远使约金攻辽
  
  第五十五回 帮源峒方腊揭竿 梁山泊宋江结寨
  
  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时雨 破杭城计出智多星
  
  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济邸蒙冤 逐制帅楚城屡乱
  
  第九十回 诛逆首淮南纾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
  
  第九十一回 约蒙古夹击残金 克蔡州献俘太庙
  
  第九十二回 图中原两军败退 寇南宋三路进兵
  
  第九十三回 守蜀境累得贤才 刻史氏力扶名教
  
  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忧谗殒命 董丞相被胁罢官
  
  第九十五回 捏捷报欺君罔上 拘行人弃好背盟
  
  第九十六回 史天泽讨叛诛李璃 贾似道弄权居葛岭
  
  第九十七回 援孤城连丧二将 宠大憝贻误十年
  
  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
  
  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师告熠 陷临安幼主被虏
  
  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官怅断重洋
  【图书简介】-元史演义(插图本)
  
  本书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贴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文笔流畅,故事生动。
  
  由华历代都是汉族相传,其间或有少数民族入寇中原,然亦忽盛忽衰自来自去,五胡契丹,女真铁骑虽威焰熏天,但终不能统一中国。
  
  蒙古源流原本为唐朝时候的室韦分部,向居中国北方,打猎为生,自成部落。初服金邦统领,至铁木真出世遂统蒙古各部,养成势力。蒙古铁骑遂西征欧罗巴未几南下灭金侵宋。南宋覆灭,荡荡中原竞被那蒙古大汗囊括以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居然作了八十九年的中国皇帝这真是有史以来的创局!
  
  却不知,蒙人性情暴虐,待民苛刻,天下疲惫;竟激起无数民变,就中出了一位朱元璋硬是把元朝天下生生夺去。有的说是天命有的说是人为小子也莫名其妙,只好就史论史把蒙古兴亡的事实,演出一部《元史演义》来。
  
  【作者简介】 -元史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元史演义自序】-蔡东藩
  
  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而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元起朔漠,本乏纪录,开国以后,即略有载籍,而语不雅驯,专属蒙文土语,搢绅先生难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实录,相沿至于宁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阙略,世祖以后,则往往详于记善,略于惩恶。史为国讳,无足怪也。元亡明兴,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实录,命修元史,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二月开局,八月书成。惟顺帝一朝,史犹未备。又命儒士欧阳佑等,往北平采遗事,明年二月,重开史局,阅六月书成,颁行后,已有窃窃然滋议者。盖其时距元之亡,第阅二、三年,私家著述,尠有所闻,无由裒合众说,覈定异同,观徐一夔与王祎书,谓:“考史莫备于日历及起居注,元不置日历,不设起居注,惟中书时政科,遣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即据以修实录,其于史事已多疏略。至顺帝一朝,且无实录可据,唯凭采访以足成之,恐事未必,覈言未必,驯首尾未必贯穿”云云。然则元史之仓卒告成,不克完善,在徐氏已豫知之矣。厥后商辂等续撰《纲目》,薛应旗复作《通鉴》,陈邦瞻又著《纪事本末》,体制不同,而所采事实,不出正史之外,其阙漏固犹昔也。他若《皇元圣武亲征录》,记太祖、太宗事,元秘史亦如之,语仍鄙俚,脱略亦多。《丙子平宋录》,记世祖事,《庚申外史》,记顺帝事,一斑之窥,无补全史。而《元朝名臣事略》,暨《元儒考略》等书,更无论已。自明迄今,又阅两朝,后人所作,可为元史之考证者,惟《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及《元史译文证补》等书。《元史译文证补》,出自近年,系清侍郎洪钧所辑,谓从西书辗转译成,其足正元史之阙误者颇多,顾仅至定宪二宗而止。《蒙鞑备录》及《蒙古源流》亦一秘史类耳。明清二代多宿儒,容有钩隐索沈,独成善本,惜鄙人见闻局隘,未能一一尽窥也。本年春,以橐笔之暇,偶阅东西洋史籍译本,于蒙古西征时,较中史为详,且于四汗分封,及其存亡始末,亦足补中史之阙,倘所谓礼失求野者非耶?不揣谫陋,窃欲融合中西史籍,编成元代野乘以资参考。寻以材力未逮,戏成演义,都六十回。事皆有本,不敢臆造,语则从俗,不欲求深。而于元代先世及深宫轶事,外域异闻,凡正史之所已载者,酌量援引,或详或略,正史之所未载者,则旁征博采,多半演入,茶余酒后,取而阅之,非特足供消遣,抑亦藉广见闻,海内大雅,其毋笑我芜杂乎?是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一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海上寓庐。
  
  【图书目录】 - 元史演义(插图本)
  
  自序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红颜异儿得妻
  
  第二回 拥众称尊创始立国 班师奏凯复庆生男
  
  第三回 女丈夫执旗招叛众 小英雄逃难遇救星
  
  第四回 追失马幸遇良朋 喜乘龙送归佳耦
  
  第五回 合浦还珠三军奏凯 穹庐返幕各族投诚
  
  第六回 帖木真独胜诸部 札木合复兴联军
  
  第七回 报旧恨重遇丽姝 复前仇叠逢美妇
  
  第八回 四杰赴援以德报怨 一夫拚命用少胜多
  
  第九回 责汪罕潜师劫寨 杀脱里恃力兴兵
  
  第十回 纳忽山孱主亡身 斡难河雄酋称帝
  
  第十一回 西夏主献女乞和 蒙古军入关耀武
  
  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继嗣定议西征
  
  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窜死孤岛 雄师追寇穷极遐方
  
  第十四回 见角端西域班师 破钦察归途丧将
  
  第十五回 灭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丧新君嗣统
  
  第十六回 将帅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
  
  第十七回 南北夹攻完颜赤族 东西遣将蒙古张威
  
  第十八回 阿鲁思全境被兵 欧罗巴东方受敌
  
  第十九回 姑妇临朝生暗衅 弟兄佐命立奇功
  
  第二十回 勤南略赍志告终 据大位改元颁敕
  
  第二十一回 守襄阳力屈五年 覆厓山功成一统
  
  第二十二回 渔色徇财计臣致乱 表忠流血信国成仁
  
  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军尽没 讨安南两次无功
  
  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连兵构衅 乃颜王败走遭擒
  
  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权奸伏法 慎战守老将骄兵
  
  第二十六回 皇孙北返灵玺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
  
  第二十七回 得良将北方靖寇 信贪臣南服丧师
  
  第二十八回 蛮酋成擒妖妇骈戮 藩王入觐牝后通谋
  
  第二十九回 诛奸慝怀宁嗣位 耽酒色嬖幸盈朝
  
  第三十回 承兄位诛逐奸邪 重儒臣规行科举
  
  第三十一回 上弹章劾佞无功 信俭言立储背约
  
  第三十二回 争位弄兵藩王两败 挟私报怨善类一空
  
  第三十三回 隆孝养迭呈册宝 泄逆谋立正典刑
  
  第三十四回 满恶贯奸相伏冥诛 进良言直臣邀主眷
  
  第三十五回 集党羽显行弑逆 扈銮跸横肆奸淫
  
  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众恶骈诛 纵奸盗百官抗议
  
  第三十七回 众大臣联衔入奏 老平章嫉俗辞官
  
  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寿征 迎藩王入承大统
  
  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称尊颁敕 太平王杀敌建功
  
  第四十回 入长城北军败溃 援大都爵帅驰归
  
  第四十一回 倒剌沙奉宝出降 泰定后别州安置
  
  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时厘降 二使劝进克日登基
  
  第四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
  
  第四十四回 怀妒谋毒死故后 立储君惊遇冤魂
  
  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诸将班师 避大内皇儿寄养
  
  第四十六回 得新怀旧人面重逢 纳后为妃天伦志异
  
  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会议 遵顾命皇侄承宗
  
  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权相怀疑 遭冥谴太师病逝
  
  第四十九回 履尊择配后族蒙恩 犯阙称兵豪宗覆祀
  
  第五十回 辱谏官特权停科举 尊太后变例晋徽称
  
  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报国大义灭亲
  
  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儿 用贤相并征名士
  
  第五十三回 宠女侍僭加后服 闻母教才罢弹章
  
  第五十四回 治黄河石人开眼 聚红巾群盗扬镳
  
  第五十五回 失军心河上弃师 逐盗魁徐州告捷
  
  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术天子宣淫 嬖侍擅权丞相受祸
  
  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义 董搏霄河北捐躯
  
  第五十八回 扫强虏志决身歼 弑故主行凶逞暴
  
  第五十九回 阻内禅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诛
  
  第六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 顺帝出走元史告终
  【图书简介】 - 明史演义(插图本)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况乎稗乘杂出,代有成书,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览;即搜览矣,凭一时之獭祭,能一一记忆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异者,有异而同者,有彼详而此略者,有此讳言而彼实叙者,是非真伪之别,尤赖阅史者之悉心鉴衡,苟徒事览观,能一一明辨乎?鄙人涉猎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论史,但于前数年间,戏成《清史通俗演义》百回,海内大雅,不嫌芜陋,引而进之,且属编《元明演义》,为三朝一贯之举,爰勉徇众见,于去年草成《元史演义》六十回,本年复草成《明史演义》百回。《元史》多阙漏,苦乏考证,《明史》多繁复,苦费抉择,不得已搜集成书,无论为官史,为私乘,悉行钩考,乃举一代治乱兴亡之实迹,择其大者要者,演成俚语,依次编纂。其间关于忠臣义士,及贞夫烈妇之所为,尤必表而出之,以示来许;反之,为元恶大憝,神奸巨蠹,亦皆直揭其隐,毋使遁形。为善固师,不善亦师,此鄙人历来编辑之微恉,而于此书尤三致意焉。若夫燕词郢说,不列正史,其有可旁证者,则概存之,其无可旁证而太涉荒唐者,则务从略,或下断语以辨明之。文不尚虚,语惟从俗,盖犹是元、清两演义之故例也。编既竣,爰述鄙见以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九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临江书舍。
  
  【作者简介】 - 明史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图书目录】 - 明史演义(插图本)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
  
  第二回 投军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义拯主帅
  
  第三回 攻城略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
  
  第四回 登雉堞语惊张天佑 探虎穴约会孙德崖
  
  第五回 郭家女入侍濠城 常将军力拔采石
  
  第六回 取集庆朱公开府 陷常州徐帅立功
  
  第七回 朱亮祖战败遭擒 张士德絷归绝粒
  
  第八回 入太湖廖永安陷没 略东浙胡大海荐贤
  
  第九回 刘伯温定计破敌 陈友谅挚眷逃生
  
  第十回 救安丰护归小明王 援南昌大战伪汉主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
  
  第十二回 取武昌移师东下 失平江阖室自焚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
  
  第十四回 四海归心诞登帝位 三军效命直捣元都
  
  第十五回 袭太原元扩廓中计 略临洮李思齐出降
  
  第十六回 纳降诛叛西徼扬威 逐枭擒雏南京献俘
  
  第十七回 降夏主荡平巴蜀 击元将转战朔方
  
  第十八回 下征书高人抗志 泄逆谋奸相伏诛
  
  第十九回 定云南沐英留镇 征漠北蓝玉报功
  
  第二十回 凤微德杳再丧储君鸟尽弓藏迭兴党狱
  
  第二十一回 削藩封诸王得罪 戕使臣靖难兴师
  
  第二十二回 耿炳文败绩滹沱河 燕王棣诈入大宁府
  
  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军失律 脱重围北走还都
  
  第二十四回 往复贻书囚使激怒 仓皇挽粟遇伏失粮
  
  第二十五回 越长江燕王入京 出鬼门建文逊国
  
  第二十六回 拒草诏忠臣遭惨戮 善讽谏长子得承家
  
  第二十七回 梅驸马含冤水府 郑中官出使外洋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
  
  第二十九回 徒乐安皇子得罪 闹蒲台妖妇揭竿
  
  第三十回 穷兵黩武数次亲征 疲命劳师归途晏驾
  
  第三十一回 二竖监军黎利煽乱 六师讨逆高煦成擒
  
  第三十二回 弃交趾甘隳前功 易中宫倾心内嬖
  
  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与民同乐 儆权阉为主斥奸
  
  第三十四回 王骥讨平麓川蛮 英宗败陷土木堡
  
  第三十五回 诛党奸景帝登极 却强敌于谦奏功
  
  第三十六回 议和饯别上皇还都 希旨陈词东宫易位
  
  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狱滥刑 定密谋夺门复辟
  
  第三十八回 于少保沉冤东市 徐有贞充戍南方
  
  第三十九回 发逆谋曹石覆宗 上徽号李彭抗议
  
  第四十回 万贞儿怙权倾正后 纪淑妃诞子匿深宫
  
  第四十一回 白圭讨平郧阳盗 韩雍攻破藤峡瑶
  
  第四十二回 树威权汪直窃兵柄 善谲谏阿丑悟君心
  
  第四十三回 悼贵妃促疾亡身 审聂女秉公遭谴
  
  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顾命 逢君恶八竖逞谗言
  
  第四十五回 刘太监榜斥群贤 张吏部强夺彼美
  
  第四十六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
  
  第四十七回 河北盗横行畿辅 山东贼毕命狼山
  
  第四十八回 经略西番镇臣得罪 承恩北阙义儿导淫
  
  第四十九回 幸边塞走马看花 入酒肆游龙戏凤
  
  第五十回 觅佳丽幸逢歌妇 罪直谏杖毙言官
  
  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
  
  第五十二回 守安庆仗剑戮叛奴 下南昌发兵征首逆
  
  第五十三回 伍文定纵火擒国贼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
  
  第五十四回 教场校射技擅穿杨 古沼观渔险遭灭顶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
  
  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
  
  第五十七回 伏朝门触怒世宗 讨田州诱诛岑猛
  
  第五十八回 胡世宁创议弃边陲 邵元节祈嗣邀殊宠
  
  第五十九回 绕法坛迓来仙鹤 毁行宫力救真龙
  
  第六十回 遘宫变妃嫔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
  
  第六十一回 复河套将相蒙冤 扰都门胡虏纵火
  
  第六十二回 追狡寇庸帅败还 开马市荩臣极谏
  
  第六十三回 罪仇鸾剖棺正法 劾严嵩拚死留名
  
  第六十四回 却外寇奸党冒功 媚干娘义儿邀宠
  
  第六十五回 胡宗宪用谋赚海盗 赵文华弄巧忤权奸
  
  第六十六回 汪寇目中计遭诛 尚美人更衣侍寝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
  
  第六十八回 权门势倒祸及儿曹 王府银归途逢暴客
  
  第六十九回 破奸谋严世蕃伏法 剿宿寇戚继光冲锋
  
  第七十回 误服丹铅病归冥箓 脱身羁绁帐断鼎湖
  
  第七十一回 王总督招纳降番 冯中官诉逐首辅
  
  第七十二回 莽男子闯入深宫 贤法司力翻成案
  
  第七十三回 夺亲情相臣嫉谏 规主阙母教流芳
  
  第七十四回 王宫人喜中生子 张宰辅身后籍家
  
  第七十五回 侍母膳奉教立储 惑妃言誓神缄约
  
  第七十六回 据镇城哱氏倡乱 用说客叛党骈诛
  
  第七十七回 救藩封猛攻平壤 破和议再战岛山
  
  第七十八回 虎将征蛮破巢诛逆 蠹鱼食字决策建储
  
  第七十九回 获妖书沈一贯生风 遣福王叶向高主议
  
  第八十回 审张差宫中析疑案 任杨镐塞外覆全军
  
  第八十一回 联翠袖相约乞荣封 服红丸即夕倾大命
  
  第八十二回 选侍移宫诏宣旧恶 庸医悬案弹及辅臣
  
  第八十三回 大吃醋两魏争风 真奇冤数妃毕命
  
  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
  
  第八十五回 新抚赴援孤城却敌 叛徒归命首逆伏诛
  
  第八十六回 赵中丞荡平妖寇 杨都谏纠劾权阉
  
  第八十七回 魏忠贤喜得点将录 许显纯滥用非法刑
  
  第八十八回 兴党狱缇骑被伤 媚奸珰生祠迭建
  
  第八十九回 排后族魏阉谋逆 承兄位信邸登基
  
  第九十回 惩淫恶阖家骈戮 受招抚渠帅立功
  
  第九十一回 徐光启荐用客卿 袁崇焕入援畿辅
  
  第九十二回 中敌计冤沉碧血 遇岁饥啸聚绿林
  
  第九十三回 战秦晋曹文诏扬威 闹登莱孔有德亡命
  
  第九十四回 陈奇瑜得贿纵寇 秦良玉奉诏勤王
  
  第九十五回 张献忠伪降熊文灿 杨嗣昌陷殁卢象升
  
  第九十六回 失襄阳庸帅自裁 走河南逆闯复炽
  
  第九十七回 决大河漂没汴梁城 通内线恭进田妃舄
  
  第九十八回 扰秦楚闯王僭号 掠东西献贼横行
  
  第九十九回 周总兵宁武捐躯 明怀宗煤山殉国
  
  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
  【图书简介】 - 民国演义(插图本 上下)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下有清议,偶触忌讳,即罹刑辟。世有明哲,亦何苦自拚生命,与浊世争论是非乎?故非经一代易姓,从未有董狐直笔,得是是非非之真相。即愤时者忍无可忍,或托诸歌咏,或演成稗乘,美人香草,聊写忧思,《水浒》、《红楼》,无非假托,明眼人取而阅之,钩深索隐,煞费苦心,尚未能洞烛靡遗,而一孔之士,固无论已。今日之中华民国,一新旧交替之时代也,旧者未必尽非,而新者亦未必尽是。自纪元以迄于兹,朝三暮四,变幻靡常,忽焉以为是,忽焉以为非,又忽焉而非者又是,是者又非,胶胶扰扰,莫可究诘,绳以是非之正轨,恐南其辕而北其辙,始终未能达到也。回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清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共和之幸福,而不意狐埋狐搰,迄未有成。袁氏以牢笼全国之材智,而德不足以济之,醉心帝制,终归失败,且反酿成军阀干政之渐,贻祸国是。黎、冯相继,迭被是祸,以次下野。东海承之,处积重难返之秋,当南北分争之际,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豆萁相煎,迄无宁岁,是岂不可以已乎?所幸《临时约法》,绝而复苏,人民之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尚得蒙约法上之保障。草茅下士,就见闻之所及,援笔直陈,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此则犹受共和之赐,而我民国之不绝如缕,未始非赖是保存也。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笔愧如刀,但凭公理。我以为是者,人以为非,听之可也;我以为非者,人以为是,听之亦可也。危言乎?卮言乎?敢以质诸海内大雅。中华民国十年一月古越东颿自识于临江书舍。《民国通俗演义》,一至三集,吾友蔡子东藩所著。蔡子嗜报纸有恒性,蒐集既富,编著乃详,益以文笔之整饬,结构之精密,故成一完善之史学演义,出版后不胫而走遍天下。会文堂主人以蔡作断自民九,去今十稔,不可以无续,乃商之于余,属继撰四五两集,自民九李纯自杀案始,迄民十七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为止,凡四十回为一集,每集都三十万言。余无似,年来奔走军政界,谋升斗之食,笔政久荒,俗尘满腹,而资料之采集,又极烦苦,率尔操觚,勉以报命,宁贻笑于大方,恐取诮于狗尾,蔡子闻之,得毋哂其譾陋?民国十八年五月东越许厪父。
  
  【作者简介】 - 民国演义(插图本 上下)
  
  蔡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图书目录】 - 民国演义(插图本 上下)
  
  第一回 揭大纲全书开始 乘巨变故老重来
  
  第二回 黎都督复函拒使 吴军统被刺丧元
  
  第三回 奉密令冯国璋逞威 举总统孙中山就职
  
  第四回 复民权南京开幕 抗和议北伐兴师
  
  第五回 彭家珍狙击宗社党 段祺瑞倡率请愿团
  
  第六回 许优待全院集议 允退位民国造成
  
  第七回 请瓜代再开选举会 迓专使特辟正阳门
  
  第八回 变生不测蔡使遭惊 喜如所期袁公就任
  
  第九回 袁总统宣布约法 唐首辅组织阁员
  
  第十回 践夙约一方解职 借外债四国违言
  
  第十一回 商垫款熊秉三受谤 拒副署唐少川失踪
  
  第十二回 组政党笑评新总理 嗾军人胁迫众议员
  
  第十三回 统中华釐订法规 征西藏欣闻捷报
  
  第十四回 张振武赴京伏法 黎宋卿通电辨诬
  
  第十五回 孙黄并至协定政纲 陆赵递更又易总理
  
  第十六回 祝国庆全体胪欢 窃帝号外蒙抗命
  
  第十七回 示协约惊走梁如浩 议外交忙煞陆子欣
  
  第十八回 忧中忧英使索复文 病上病清后归冥□
  
  第十九回 竞选举党人滋闹 斥时政演说招尤
  
  第二十回 宋教仁中弹捐躯 应桂馨泄谋拘案
  
  第二十一回 讯凶犯直言对簿 延律师辩讼盈庭
  
  第二十二回 案情毕现几达千言 宿将暴亡又弱一个
  
  第二十三回 开国会举行盛典 违约法擅签合同
  
  第二十四回 争借款挑是翻非 请改制弄巧成拙
  
  第二十五回 烟沈黑幕空具弹章 变起白狼构成巨祸
  
  第二十六回 暗杀党骈诛湖北 讨袁军竖帜江西
  
  第二十七回 战湖口李司令得胜 弃江宁程都督逃生
  
  第二十八回 劝退位孙袁交恶 告独立皖粤联镳
  
  第二十九回 郑汝成力守制造局 陈其美战败春申江
  
  第三十回 占督署何海鸣弄兵 让炮台钮永建退走
  
  第三十一回 逐党人各省廓清 下围城三日大掠
  
  第三十二回 尹昌衡回定打箭炉 张镇芳怯走驻马店
  
  第三十三回 遭弹劾改任国务员 冒公民胁举大总统
  
  第三十四回 踵事增华正式受任 争权侵法越俎遣员
  
  第三十五回 拒委员触怒政府 借武力追索证书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
  
  第三十七回 罢国会议员回籍 行婚礼上将续姻
  
  第三十八回 让主权孙部长签约 失盛誉熊内阁下台
  
  第三十九回 逞阴谋毒死赵智庵 改约法进相徐东海
  
  第四十回 返老巢白匪毙命 守中立青岛生风
  
  第四十一回又谋世袭内府藏名 恋私财外交启衅
  
  第四十二回 廿一款恃强索诺 十九省拒约联名
  
  第四十三回 榻前会议忍辱陈词 最后通牒恃威恫吓
  
  第四十四回 忍签约丧权辱国 倡改制立会筹安
  
  第四十五回 贺振雄首劾祸国贼 罗文干立辞检察厅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
  
  第四十七回 袁公子坚请故军统 梁财神发起请愿团
  
  第四十八回 义儿北上引侣呼朋 词客南来直声抗议
  
  第四十九回 竞女权喜赶热闹场 征民意咨行组织法
  
  第五十回 逼故宫劝除帝号 传密电强胁舆情
  
  第五十一回 遇刺客险遭毒手 访名姝相见倾心
  
  第五十二回 伪交欢挟妓侑宴 假反目遣眷还乡
  
  第五十三回 五公使警告外交部 两刺客击毙镇守官
  
  第五十四回 京邸被搜宵来虎吏 津门饯别夜赠骊歌
  
  第五十五回 胁代表迭上推戴书 颁申令接收皇帝位
  
  第五十六回 贿内廷承办大典 结宫眷入长女官
  
  第五十七回 云南省宣告独立 丰泽园筹议军情
  
  第五十八回 庆纪元于夫人闹宴 仍正朔唐都督誓师
  
  第五十九回 声罪致讨檄告中原 构怨兴兵祸延邻省
  
  第六十回 泄秘谋拒绝卖国使 得密书发生炸弹案
  
  第六十一回 争疑案怒批江朝宗 督义旅公推刘显世
  
  第六十二回 侍宴乞封两姨争宠 轻装观剧万目评花
  
  第六十三回 洪宠妃卖情庇女党 陆将军托病见亲翁
  
  第六十四回 暗刺明讥冯张解体 邀功争宠川蜀鏖兵
  
  第六十五回 龙觐光孤营受困 陆荣廷正式兴师
  
  第六十六回 埋伏计连败北军 警告书促开大会
  
  第六十七回 撤除帝制洪宪销沉 怅断皇恩群姬环泣
  
  第六十八回 迫退位袁项城丧胆 闹会场颜启汉行凶
  
  第六十九回 伪独立屈映光弄巧 卖旧友蔡乃煌受刑
  
  第七十回 段合肥重组内阁 冯河间会议南京
  
  第七十一回 陈其美中计被刺 陆建章缴械逃生
  
  第七十二回 好迁怒陈妻受谴 硬索款周妈生嗔
  
  第七十三回 论父病互斗新华宫 托家事做完皇帝梦
  
  第七十四回 殉故主留遗绝命书 结同盟抵制新政府
  
  第七十五回 袁公子扶榇归故里 李司令集舰抗中央
  
  第七十六回 段芝泉重组阁员 龙济光久延战祸
  
  第七十七回 撤军院复归统一 开国会再造共和
  
  第七十八回 举副座冯华甫当选 返上海黄克强病终
  
  第七十九回 目断乡关伟人又殁 衅开府院政客交争
  
  第八十回 议宪法致生内讧 办外交惹起暗潮
  
  第八十一回 绝邦交却回德使 攻督署大闹蜀城
  
  第八十二回 托公民捣乱众议院 请改制哗聚督军团
  
  第八十三回 应电召辫帅作调人 撤国会军官甘副署
  
  第八十四回 偕老友带兵入京 叩故宫夤夜复辟
  
  第八十五回 梁鼎芬造府为说客 黎元洪假馆作寓公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辫子军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
  
  第八十八回 代总统启节入都 投照会决谋宣战
  
  第八十九回 筹军饷借资东国 遣师旅出击南湘
  
  第九十回 傅良佐弃城避敌 段祺瑞卸职出都
  
  第九十一回 会津门哗传主战声 阻蚌埠折回总统驾
  
  第九十二回 遣军队冯河间宣战 劫兵械徐树铮逞谋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军克敌 复长沙迭次奏功
  
  第九十四回 为虎作伥再借外债 困龙失势自乞内援
  
  第九十五回 闻俄乱筹备国防 集日员会商军约
  
  第九十六回 任大使专工取媚 订合同屡次贷金
  
  第九十七回 逞辣手擅毙陆建章 颁电文隐斥段祺瑞
  
  第九十八回 举总统徐东海当选 申别言冯河间下台
  
  第九十九回 应首选发表宣言书 借外债劝告军政府
  
  第一百回 呼奥援南北谋统一 庆战胜中外并胪欢
  
  第一百一回 集灵囿再开会议 上海滩悉毁存烟
  
  第一百二回 赞和局李督军致疾 示战电唐代表生□
  
  第一百三回 集巴黎欣逢盛会 争胶澳勉抗强权
  
  第一百四回 两代表沪渎续议 众学生都下争哗
  
  第一百五回 遭旁殴章宗祥受伤 逾后垣曹汝霖奔命
  
  第一百六回 春申江激动诸团体 日本国殴辱留学生
  
  第一百七回 停会议拒绝苛条 徇外情颁行禁令
  
  第一百八回 迫公愤沪商全罢市 留总统国会却咨文
  
  第一百九回 乘俄乱徐树铮筹边 拒德约陆徵祥通电
  
  第一百十回 罢参战改设机关 撤自治收回藩属
  
  第一百十一回 易总理徐靳合谋 宴代表李王异议
  
  第一百十二回 领事官袒凶调舰队 特别区归附进呈文
  
  第一百十三回 对日使迭开交涉 为鲁案公议复书
  
  第一百十四回 挑滇衅南方分裂 得俄牒北府生疑
  
  第一百十五回 张敬尧弃城褫职 吴佩孚临席摅词
  
  第一百十六回 罢小徐直皖开战衅 顾大局江浙庆和平
  
  第一百十七回 吴司令计败段芝贵 王督军诱执吴光新
  
  第一百十八回 闹京畿两路丧师 投使馆九人避祸
  
  第一百十九回 日公使保留众罪犯 靳总理会叙两亲翁
  
  第一百二十回 废旧约收回俄租界 拚余生惊逝李督军
  
  第一百二十一回 月色昏黄秀山戕命 牌声历碌抚万运筹
  
  第一百二十二回 真开心帮办扶正 假护法军府倒霉
  
  第一百二十三回 莫荣新养痈遗患 陈炯明负义忘恩
  
  第一百二十四回 疑案重重督军自戕 积金累累巡阅殃民
  
  第一百二十五回 赵炎午起兵援鄂 梁任公驰函劝吴
  
  第一百二十六回 取岳州吴赵鏖兵 演会戏陆曹争艳
  
  第一百二十七回 醋海多波大员曳尾 花魁独占小吏出头
  
  第一百二十八回 澡吏厨官仕途生色 叶虎梁燕交系弄权
  
  第一百二十九回 争鲁案外交失败 攻梁阁内讧开场
  
  第一百三十回 强调停弟兄翻脸 争权利姻娅失欢
  
  第一百三十一回 启争端兵车络绎 肆辩论函电交驰
  
  第一百三十二回 警告频施使团作对 空言无补总统为难
  
  第一百三十三回 唱凯旋终息战祸 说法统又起政潮
  
  第一百三十四回 徐东海被迫下野 黎黄陂受拥上台
  
  第一百三十五回 受拥戴黎公复职 议撤兵张氏求和
  
  第一百三十六回 瘸围公府陈逆干纪 避军舰总理蒙尘
  
  第一百三十七回 三军舰背义离黄浦 陆战队附逆陷长洲
  
  第一百三十八回 离广州乘桴论时务 到上海护法发宣言
  
  第一百三十九回 失名城杨师战败 兴大狱罗氏蒙嫌
  
  第一百四十回 朱培德羊城胜敌 许崇智福建鏖兵
  
  第一百四十一回 发宣言孙中山回粤 战北江杨希闵奏功
  
  第一百四十二回 臧致平困守厦门 孙中山讨伐东江
  
  第一百四十三回 战博罗许崇智受困 截追骑范小泉建功
  
  第一百四十四回 昧先机津浦车遭劫 急兄仇抱犊崮被围
  
  第一百四十五回 避追剿肉票受累 因外交官匪议和
  
  第一百四十六回 吴佩孚派兵入四川 熊克武驰军袭大足
  
  第一百四十七回 杨春芳降敌陷泸州 川黔军力竭失重庆
  
  第一百四十八回 朱耀华乘虚袭长沙 鲁涤平议和诛袁植
  
  第一百四十九回 救后路衡山失守 争关余外使惊惶
  
  第一百五十回 发宣言改组国民党 急北伐缓攻陈炯明
  
  第一百五十一回 下辣手车站劫印 讲价钱国会争风
  
  第一百五十二回 大打武议长争总理 小报复政客失阁席
  
  第一百五十三回 宴中兴孙美瑶授首 窜豫东老洋人伏诛
  
  第一百五十四回 养交涉遗误佛郎案 巧解释轻回战将心
  
  第一百五十五回 识巧计刘湘告大捷 设阴谋孙督出奇兵
  
  第一百五十六回 失厦门臧杨败北 进仙霞万姓哀鸣
  
  第一百五十七回 受贿托倒戈卖省 结去思辞职安民
  
  第一百五十八回 假纪律浙民遭劫 真变化卢督下台
  
  第一百五十九回 石青阳团结西南 孙中山宣言北伐
  
  第一百六十回 筹军饷恢复捐官法 结内应端赖美人兵
  《南北史通俗演义》为蔡东藩撰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一百回,作者论述了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
  【图书简介】-五代史演义(插图本)
  
  本书是风靡海内外的通俗历史巨著,史学大家蔡东藩正史为经,逸闻为纬。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笔,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描述五代十国时期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参透疆场血战、宫廷阴谋,千古兴亡中的生存智慧。
  
  治久必乱,合久必分。太平日久,先人遗泽逐渐耗尽于是乱势日炽,三五枭雄,趁乱起事不是僭号称帝,就是拥土称王。这种乱世分裂的情状,东周时有列国,后汉时有三国,东晋后有南北朝,晚唐后有五代统是东反西乱四分五裂。
  
  五代先后历五十三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改了五次国号,叫作梁唐晋汉、周。史家因这国号前代早已称过,所以各加一后字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此外还有与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称作十国就是吴楚闽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及吴越荆南。
  
  这五代十国的时势,简直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彼争此夺,上下凌替,篡弑相寻,蒸报无已。故每代传袭最多不过十余年,最少只有三四年。眼见得神州板荡,海内腥膻,四境不宁……
  
  【作者简介】 -五代史演义(插图本)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五代史演义自序】-蔡东藩
  
  读史至五季之世,辄为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国之乱,未有逾于五季者也!”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铤而走险,虽夷虏犹尊亲也;急则生变,虽骨肉犹仇敌也。元首如奕棋,国家若传舍,生民膏血涂草野,骸骼暴原隰,而私斗尚无已时,天欤人欤?何世变之亟,一至于此?盖尝屈指数之,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间,君十三,易姓者八。而南北东西之割据一隅,与五代相错者,前后凡十国,而梁唐时之岐燕,尚不与焉。辽以外裔踞朔方,猾诸夏,史家以其异族也而夷之。辽固一夷也,而如五代之无礼义,无廉耻,亦何在非夷?甚且恐不夷若也。宋薛居正撰《五代史》百五十卷,事实备矣,而书法未彰。欧阳永叔删芜存简,得七十四卷,援笔则笔,削则削之义,逐加断制,体例精严。既足声奸臣逆子之罪,复足树人心世道之防,后人或病其太略,谓不如薛史之渊博,误矣!他若王溥之《五代会要》,陶岳之《五代史补》,尹洙之《五代春秋》,袁枢之《五代纪事本末》,以及路振之《九国志》,刘恕之《十国纪年》,吴任臣之《十国春秋》等书,大都以裒辑遗闻为宗旨,而月旦之评,卒让欧阳。孔圣作《春秋》而乱贼惧,欧阳公其庶几近之乎?鄙人前编唐宋《通俗演义》,已付手民印行,而五代史则踵唐之后,开宋之先,亦不得不更为演述,以餍阅者。叙事则搜证各籍,持义则特仿庐陵,不敢拟古,亦不敢违古,将以借粗俗之芜词,显文忠之遗旨,世有大雅,当勿笑我为效颦也。抑鄙人更有进者,五代之祸烈矣,而雄厥祸胎,实始于唐季之藩镇。病根不除,愈沿愈剧,因有此五代史之结果。今则距五季已阅千年,而军阀乘权,争端迭起,纵横捭阖,各戴一尊,几使全国人民,涂肝醢脑于武夫之腕下,抑何与五季相似欤?况乎纲常凌替,道德沦亡,内治不修,外侮益甚,是又与五季之世有同慨焉者。殷鉴不远,覆辙具存。告往而果能知来,则泯泯棼棼之中国,其或可转祸为福,不致如五季五十余年之扰乱也欤?书既竣,爱慨然而为之序。中华民国十有二年夏正暮春之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临江书舍。
  
  【图书目录】 - 五代史演义(插图本)
  
  自序
  
  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觉异征 得艳凤枭雄偿夙愿
  
  第二回 报亲恩欢迎朱母 探妻病惨别张妃
  
  第三回 登大宝朱梁篡位 明正义全昱进规
  
  第四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夹寨
  
  第五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
  
  第六回 刘知俊降岐挫汴将 周德威援赵破梁军
  
  第七回 杀谏臣燕王僭号 却强敌晋将善谋
  
  第八回 父子聚麀惨遭剸刃 君臣讨逆谋定锄凶
  
  第九回 失燕土伪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专政柄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
  
  第十一回 阿保机得势号天皇 胡柳陂轻战丧良将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训 病徐温计焚吴越军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监军谏阻称尊
  
  第十四回 助赵将发兵围镇州 嗣唐统登坛即帝位
  
  第十五回 王彦章丧师失律 梁末帝陨首覆宗
  
  第十六回 灭梁朝因骄思逸 册刘后以妾为妻
  
  第十七回 房帏溺爱牝鸡司晨 酒色亡家牵羊待命
  
  第十八回 得后教椎击郭招讨 遘兵乱劫逼李令公
  
  第十九回 郭从谦突门弑主 李嗣源据国登基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爱次子 杀任圜权相报私仇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宠 唐明宗焚香祝天
  
  第二十二回 攻三镇悍帅生谋 失两川权臣碎首
  
  第二十三回 杀董璋乱兵卖主 宠从荣骄子弄兵
  
  第二十四回 毙秦王夫妻同受刃 号蜀帝父子迭称雄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
  
  第二十六回 卫州廨贼臣缢故主 长春宫逆子弑昏君
  
  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语启戎 援石郎番兵破敌
  
  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册立晋高祖 述律后笑骂赵大王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三帅叛命依次削平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
  
  第三十一回 讨叛镇行宫遣将 纳叔母嗣主乱伦
  
  第三十二回 悍弟杀兄僭承汉祚 逆臣弑主大乱闽都
  
  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脱围 迫父降杨光远伏法
  
  第三十四回 战阳城辽兵败溃 失建州闽主覆亡
  
  第三十五回 拒唐师李达守危城 中辽计杜威设孤寨
  
  第三十六回 张彦泽倒戈入汴 石重贵举国降辽
  
  第三十七回 迁漠北出帝泣穷途 镇河东藩王登大位
  
  第三十八回 闻乱惊心辽主遄返 乘丧夺位燕王受拘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与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晋太后绝命 幸邺都汉高祖亲征
  
  第四十一回 奉密谕王景崇入关 捏遗诏杜重威肆市
  
  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谈兵 勇刘词从容破敌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汉家军
  
  第四十四回 弟兄构衅湖上操戈 将相积嫌席间用武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骈诛权宦 溃御营窜死孱君
  
  第四十六回 清君侧入都大掠 遭兵变拥驾争归
  
  第四十七回 废刘宗嗣主被幽 易汉祚新皇传诏
  
  第四十八回 陷长沙马希萼称王 攻晋州刘承钧折将
  
  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马氏亡国 征东鲁周主督师
  
  第五十回 逐边镐攻入潭州府 拘刘言计夺武平军
  
  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终留遗嘱 高平县敌忾奏奇勋
  
  第五十二回 丧猛将英主班师 筑坚城良臣破虏
  
  第五十三回 宠徐娘赋诗惊变 俘蜀帅得地报功
  
  第五十四回 李重进涉水扫千军 赵匡胤斩关擒二将
  
  第五十五回 唐孙晟奉使效忠 李景达丧师奔命
  
  第五十六回 督租课严夫人归里 尽臣节唐司空就刑
  
  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妇尽忠
  
  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阖城殉节 淮南纳土奉表投诚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
  
  第六十回 得辽关因病返跸 殉周将禅位终篇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白话版:清史
蔡东藩 Cai Dongfan阅读
  本书以小说方式讲述清朝历史。平民视角,以人为纲,从满族崛起,一直写到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真实的历史在传奇式的故事之中一一呈现。
  
  本书是“白话版”《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中的一本。原著为民国作品,按照朝代分为11本。毛泽东、顾颉刚、李敖、二月河等人对其推崇备至。不过,原著语言是百年前的“古白话”,接近古文,艰涩难懂;而过多史料的罗列,也减弱了故事性。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白话版:民国
蔡东藩 Cai Dongfan阅读
  本书以小说方式讲述民国历史,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冯玉祥逼宫、溥仪逃亡等等,纷繁复杂的历史被条分缕析,娓娓道来,现场感非常强。作者生活在民国时期,由于该作品过于真实,戳到了当权者的痛处,曾有人邮寄子弹给作者,以示威胁。
  
  本书是“白话版”《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中的一本。原著为民国作品,按照朝代分为11本。毛泽东、顾颉刚、李敖、二月河等人对其推崇备至。不过,原著语言是百年前的“古白话”,接近古文,艰涩难懂;而过多史料的罗列,也减弱了故事性。
  
  为了使当代读者能够轻松阅读,九州出版社组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1名文史博士,每人负责一本书的翻译整理。与原著相比,“白话版”的语言简单易懂,故事更紧凑、更生动。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作序推荐。
  第一回 投笔从戎 铁匠之子谋建法西斯党 罗马野心 墨索里尼抢夺党中大权
  第二回 政变失败 纳粹党举步维艰 演讲惑众 希特勒登上宝座
  第三回 平定叛乱 效忠天皇见奇功 大举侵华 东条英机当先锋
  第四回 烽火连天,卢沟桥畔国民军御敌
  野兽横行,南京城里日本军肆虐
  第五回 同仇敌忾 台儿庄国军传捷报 先声夺人 诺门坎苏军显神威
  第六回 野心膨胀 意大利出兵侵略 魔鬼结盟 德意志武装干涉
  第七回 背信毁约 三营德军奇袭莱因兰 姑息养奸 英法两国同在壁上观
  第八回 兵祸横流,法西斯狂风卷欧洲 山重水复,英伦岛愤怒齐抗击
  第九回 海陆空战,克里特岛硝烟弥漫
  德意苟合,墨索里尼日暮途穷
  第十回 神威大显,隆美尔沙漠刮旋风
  锋芒毕露,十字军北非铸辉煌
  第十一回 众志成城 列宁格勒死守九百天 天遂人愿 莫斯科城冻垮法西斯
  第十二回 暗藏杀机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
  声振滇缅 远征军凝铸中国魂
  第十三回 自沉军舰 凶德寇无可奈何 强攻失败 小日本望洋兴叹
  第十四回 元帅被擒,斯大林格勒凯歌高奏 瓜岛沃血,美利坚将士捷报频传
  第十五回 恶贯满盈 墨索里尼沦为阶下囚 万舰启发 百万雄狮直指诺曼底
  第十六回 雄兵无畏 盟军死守默兹河 吕宋问鼎 美国海边立战旗
  第十七回 三军启发 苏联人直捣德匪巢 旧梦未成 希特勒自绝地下厅
  第十八回 核弹爆炸 美丽广岛顿成死海
  苏军出击 猖狂日本落花流水
  第十九回 义正辞严 纽伦堡庄严设法庭
  走投无路 法西斯狂徒上绞架
  第二十回 法网恢恢 东洋魔心惊胆颤 烟消云散 法西斯寿终正寝
  清朝的故事:公元1616-1911,后金兴起到宣统退位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欤?昔龙门司马氏作《史记》,蔚成一家言,其目光之卓越,见解之高超,为班范以下诸人所未及,而后世且以谤史讥之;乌有不问是非,不辨善恶,并置政教掌故于不谭,而徒采媟亵鄙俚诸琐词,羼杂成编,即诩诩然自称史笔乎?以此为史,微论其穿凿失真也,即果有文足征,有献可考,亦无当于大雅;劝善惩恶不足,鬻奸导淫有余矣。
  民国的故事:公元1911-1920,辛亥革命到直皖战争
  
  回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清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共和之幸福,而不意狐埋狐搰,迄未有成。袁氏以牢笼全国之材智,而德不足以济之,醉心帝制,终归失败,且反酿成军阀干政之渐,贻祸国是。黎、冯相继,迭被是祸,以次下野。东海承之,处积重难返之秋,当南北分争之际,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豆萁相煎,迄无宁岁,是岂不可以已乎?所幸《临时约法》,绝而复苏,人民之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尚得蒙约法上之保障。草茅下士,就见闻之所及,援笔直陈,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此则犹受共和之赐……
  宋朝的故事:公元960-1279,陈桥兵变
  
  若夫宋代小说,亦不一而足,大约荒唐者多,确凿者少。龙虎争雄,并无其事;狸猫换主,尤属子虚。狄青本面涅之徒,貌何足羡?庞籍非怀奸之相,毁出不经。岳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金邦太子,曷尝胯下丧身?种种谬谈,不胜枚举。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为问先民之辑诸书者,亦何苦为此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乎?此则鄙人之所大惑不解者也。
  明朝的故事:公元1368-1644,红巾军起义到清兵入关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
  
  《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元朝的故事:公元1206-1368,铁木真称汗到顺帝北逃
  
  元亡明兴,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实录,命修元史,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二月开局,八月书成。唯顺帝一朝,史犹未备。又命儒士欧阳佑等,往北平采遗事,明年二月,重开史局,阅六月书成,颁行后,已有窃窃然滋议者。盖其时距元之亡,第阅二三年,私家著述,尠有所闻,无由裒合众说,覈定异同,观徐一夔与王祎书,谓:“考史莫备于日历及起居注,元不置日历,不设起居注,惟中书时政科,遣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即据以修实录,其于史事已多疏略。至顺帝一朝,且无实录可据,唯凭采访以足成之,恐事未必,覈言未必,驯首尾未必贯穿”云云。然则元史之仓卒告成,不克完善,在徐氏已豫知之矣……
  五代的故事:公元907-960,后梁建立到陈桥兵变
  
  读史至五季之世,辄为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国之乱,未有逾于五季者也!”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铤而走险,虽夷虏犹尊亲也;急则生变,虽骨肉犹仇敌也。元首如奕棋,国家若传舍,生民膏血涂草野,骸骼暴原隰,而私斗尚无已时,天欤人欤?何世变之亟,一至于此?
  
  盖尝屈指数之,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间,君十三,易姓者八。而南北东西之割据一隅,与五代相错者,前后凡十国,而梁唐时之岐燕,尚不与焉。辽以外裔踞朔方,猾诸夏,史家以其异族也而夷之。辽固一夷也,而如五代之无礼义,无廉耻,亦何在非夷?甚且恐不夷若也。
  唐朝的故事:公元618-907,李渊起兵到朱温称帝
  
  《旧唐书》凡二百卷,《新唐书》且多至二百二十五卷,畴能一一尽窥,阅读无遗?外此如孙甫之《唐史记》,赵瞻之《唐春秋》,陈彭年之《唐纪》,袁枢之《唐史纪事本末》,或百卷数十卷不等,即终日埋案披览不辍,恐亦未能悉诵也。后生小子,学识有限,欲取唐史而尽读之,匪惟不暇,抑病未能,乃转而采诸坊间诸旧小说,如所谓《隋唐演义》《说唐全传》《薛家将》《征东》《征西》《罗通扫北》以及《西游记》《长生殿》《镜花缘》《绿牡丹》诸书,日夕展览,目为实迹,庸讵知其语出无稽,事多伪造,增人智识则不足,乱人心术且有余耶!
  前汉的故事:公元前221-9,秦始皇统一到王莽称帝
  
  秦自始皇至子婴历国三世,第十有五年耳。依事演述,寥寥数回,不足以成卷帙;且名为一朝,但闻暴政,未底于治,实为由周至汉之过渡时代,附入于汉,存其名而已足矣。汉则两京迭嬗,阅年四百有余,而前汉二百一十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嬖幸,有阉宦,有权奸,盖已举古今来病国之厉阶,汇集其中,故治日少而乱日多。其尤烈者,则为女宠,为外戚。高祖以百战成帝业,而其权且移于宫闱;文景惩之,厥祸少杀;至武帝尊田蚡,贵卫青,女宠外戚,于此复盛;至许史盛于宣元,王赵丁傅盛于成哀;平帝入嗣,元皇后老而不死,卒贻王莽篡弑之祸;然则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终始,亦无不可也。
南北朝的故事
蔡东藩 Cai Dongfan阅读
  南北朝的故事:公元前420-618,刘裕建国到隋朝失鹿
  
  春秋以降,乱贼之迭起未艾,厥惟南北朝,宋武为首恶,而齐而梁而陈,无一非篡弑得国,悖入悖出,忽兴忽亡,索虏适起而承其敝,据有北方,历世十一,享国至百七十余年(合东西二魏在内)。……二孙倏立倏废,甚至布席礼佛,愿自今不复生帝王家,倘非乃祖之贻殃,则孺子何辜,乃遽遭此惨报乎?
首页>> 文化生活>>蔡东藩 Cai Do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