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教育>>学校
  本书乃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最新作品,汇聚了先生历年来关于北大的文章,对于北大,北大人,北大精神,北大传统的思考,涉及的面很宽,问题意识相当尖锐,产生的影响弥足深远。而为泣血之论,激切之语。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如是,方可体会先生辛辣文字背后的热诚与温情。本书虽说论的是北大,但又不止于北大;所谓北大者,当是中国一象征耳。
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钱理群 Qian Liqun阅读
风雨百年——北大与祖国同行
傅桦 Fu Hua阅读
带你去耶鲁
曹蕴 Cao Yun阅读
  这里是美国第一所具有授予博士学位资格的大学;这里拥有全美大学中最早的博物馆、最古老的艺术馆和全世界规模第二大的大学图书馆;这里,走出了普林斯顿、康奈尔等著名大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美国学院之母”;这里,孕育了5位美国总以及德国、墨西哥总统,被誉为“总统的摇篮”;这里,培养了16为诺贝尔奖得主、20多位普利策文学奖得主和50多枚奥运金牌得主——耶鲁大学,让我们一起走进耶鲁,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通过本书作者曹蕴、马征之间的对话,通过他们对在耶鲁学习和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的访谈,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耶鲁大学和耶鲁精神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同时展现给大家的还有中国留学生的留学之路和他们的心路历程,所有这些对于还在苦苦求索、寻找留学之路的莘莘学子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是一本真诚的书,传达着每一个参与者的真诚心情。
  风雨岁月:1964-1976年的清华
  
  风雨岁月:清华大学与文革
  
  共和国史上那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从文教领域首先发动的,清华大学作为高校的重中之重首当其冲。本书作者刘冰原是清华大学党委第一副书记,亲身经历了清华大学“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并因其所处的地位而深受冲击`。十年中,刘冰等人三次向毛主席、党中央写信,反映清华大学“文革”的一些错误做法以及“四人帮”的倒行逆施。1975年8月和10月刘冰等人告发迟群、谢静宜的两封信被毛主席批为“矛头是对着我的”,这使清华大学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处于风口浪尖上,刘冰等人也被打为“右倾翻案的急先锋”。本书是作者本着对历史及未来负责的态度,对清华大学及整个教育界那段特殊历史的记录。
  本书收录了25位北大学子的日记,其时间跨度在1990---2008年之间。日记以非常直观的文字向我们呈现了北大青年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的心路历程也因此变得可见、可触、可嗅、可听、可感,变得不再蒙面遮脸拒人于千里之外了。这是一本可得性很强的性情话的成长史与心灵史。它集中展现了十几年中北大新一代青年的青春风采;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学术氛围的名校的学生们在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闪烁出的诸多知性的光辉。
  “寻找北大”,其实是寻找一个美丽的梦境,梦中有刘文典先生在月光下向学生讲《月赋》的场景,有法律系某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喝二锅头、啃猪蹄,醉乎梁启超先生墓前,咏而归”的理想,有曾昭抡教授“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的对信念的坚持。本书挖掘北大生活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追忆北大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重逢一份让人温暖的情绪,挽留一种正在消逝的大学精神。
去香港上大学:成就你另一种人生
李子迟 Li Zichi阅读
  本书将系统叙述深入分析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热潮的时代背景社会反响,对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情况给予全面确切介绍,包括整个香港院校招生事件的新闻故事、香港及主要院校介绍、去香港上大学的各种具体事项、内地学生已在香港上大学的情形、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优点和存在的不足、香港各院校在内地招生所引发的思考等对内地广大中学生大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既是一本权威的考试指导用书又是一本生动的校园生活纪实作品。
美国梦的精髓: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
丹妮·冯 Danny Feng阅读
  从这里退学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在这里毕业的杰克·韦尔奇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CEO,从这里走出了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究竟是什么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精神、美国梦到底包含着哪些精髓?打开这本书,领会训言中的真谛,你将找到答案。为什么哈佛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为什么美国能在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哈佛图书馆墙上的二十句训言。这些训言中那勤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启发和激励着美国青年们,也使哈佛培养出了7位美国总统和30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伟人、名人们又反过来激励着美国人的奋斗精神。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给你一片海阔天空
冒大卫 Mao Dawei阅读
  光华管理学院有太多令人自豪的东西。我们依托的是北大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拥有活跃在学术前沿的一流的师资队伍,我们有着一流的软硬件设施,但最令人自豪的是,我们吸收了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学生。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我们所有光华老师的荣幸。我们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作最重要的使命。我们吸纳全世界优秀的办学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人才特点制定最优化的教书育人之道。
留学申请必读:太傻十日谈
陶谦 Tao Qian阅读
  完全颠覆传统留学思维的奇葩,彻底震撼你沉睡的理智和梦想。JIM是一个立志去美国Top10读MBA的牛人,有过两次申请失败的惨痛经历,在与留学专家太傻10次谈话之后,第三次终于申请成功,获得哈佛的录取通知书。一年以后,JIM却毅然放弃了令无数人羡慕的哈佛学位,回国创业。这是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又是什么让他做出了如此出人意料的抉择呢?
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
陈衷 Chen Zhong阅读
  《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内容和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面临的各个领域。它告诉你大学中应如何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更好的学习,如何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何时定立自己的人生计划,怎样锻炼自己的能力,怎样交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怎样参加社会实践,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怎样追求我们的人生理想……所有的一切,没有夸夸其谈,只有实事求是。
不该淡忘的历史:过去的大学
钟叔河 Zhong Shuhe阅读
  “过去的大学”是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当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梅贻琦当校长的清华大学,是罗家伦当校长的中央大学,是竺可桢当校长的浙江大学……是当时的校长、当时的教师、当时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回忆。
回眸老大学余韵,重温大学精神:逝去的大学
陈远 Chen Yuan阅读
  何谓大学?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或许老大学的流风余韵,可作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借鉴。全书分三辑:第一辑“大学与校长”选取当时名胜一时的大学中最著名的校长,如蔡元培、竺可桢、梅贻琦、张伯苓、司徒雷登、唐文治……或叙述他们创建学校之时的艰辛,或叙述他们在大学生存环境发生转变之际的境遇以及选择。第二辑“大学往事”,选取了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云南大学等过去少为人提起的大学,看看发生在过去这些校园里的故事,当知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所在。第三辑“大学理念”是近年来时贤对于过去大学留下来的资源的一种梳理,可谓是对当下教育的谏言。
一代名校的风雨历程:哈军工传
腾叙兖 Teng Xuyan阅读
  本书详细描述了哈军工在陈赓大将领导下艰苦创业的光辉而曲折的历程,并以新中国50年历史为时代大背景,多层次、全景式地重现了一代名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以及继承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军工六校,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所走过的艰辛曲折、光荣辉煌的道路。《哈军工传》也生动描写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哈军工的关爱;热情讴歌了陈赓大将和哈军工老干部、老教授以及一代又一代哈军工学子的自强精神。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张欣武 Zhang Xinwu阅读
  当年引起过极大轰动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怎么样了?2000年一部《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成为许多家长的教子宝典。如今四年过去了,该书165万册的销量更成为出版界一大新闻。《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由作家出版社推出,除了刘亦婷父母的教育秘诀外,书中亦首次披露了刘亦婷的四年大学生活细节。
北京大学和“五四”运动

蒋梦麟 Jiang Menglin
  〖乱世总是青睐英雄。然而,对教育家来说,风雨飘摇的年代往往伴随着无奈与尴尬。蒋梦麟,这个几被人遗忘的“教育名家”,不幸便在那样一个“扰攘不安的岁月”里生活在北大。蒋梦麟(1886-1964年),浙江余姚人,字兆贤,号孟邻,1908年赴美留学,入加州大学农学院,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1930年后正式任北大校长长达十五年之久。〗
  
  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北京曾为五朝京城,历时一千余年,因此成为保守势力的中心,慈禧太后就在这里的龙座上统治着全中国。光绪皇帝在一八九八年变法维新,结果有如昙花一现,所留下的唯一痕迹,只是国立北京大学。当时称为京师大学堂或直呼为大学堂,维新运动短暂的潮水已经消退而成为历史陈迹,只留下一些贝壳,星散在这恬静的古都里,供人凭吊。但是在北京大学里,却结集着好些蕴蓄珍珠的活贝;由于命运之神的摆布,北京大学终于在短短三十年历史之内对中国文化与思想提供了重大的贡献。
  
  在静水中投下知识革命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元培)。蔡先生在一九一六(民国五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见解则导源于希腊哲学。
  
  这位著名的学者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这是希腊文化与中国文化交融的一个耐人寻味的实例。蔡先生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他对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他希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高青年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乐”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研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蔡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一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缴卷时间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后来他又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以后就成为翰林。
  
  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清晰、流利而恳挚。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阿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蔡先生就是中国的老哲人苏格拉底,同时,如果不是全国到处有同情他的人,蔡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苏格拉底同样的命运。在南方建有坚强根据地的国民党党员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保守人士却一致指摘北京大学鼓吹“三无主义”———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戕害青年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
  
  我已经提到蔡先生提倡美学以替代宗教,提倡自由研究以追求真理。北大文学院院长陈仲甫(独秀)则提倡赛先生和德先生,认为那是使中国现代化的两种武器。自由研究导致思想自由;科学破坏了旧信仰,民主则确立了民权的主张。同时,哲学教授胡适之(适)那时正在进行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代替文言作表情达意的工具。白话比较接近中国的口语,因此比较易学,易懂。它是表达思想的比较良好也比较容易的工具。在过去知识原是士大夫阶级的专利品,推行白话的目的就是普及知识。白话运动推行结果,全国各地产生了无数的青年作家。几年之后,教育部并下令全国小学校一律采用白话为教学工具。
  
  北大是北京知识沙漠上的绿洲。知识革命的种籽在这块小小的绿洲上很快就发育滋长。三年之中,知识革命的风气已经遍布整个北京大学。
  
  这里让我们追述一些往事。一个运动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必有其前因与后果。在知识活动的蓬勃气氛下,一种思想上和道德上的不安,迅即在学生之中发展开来。我曾经谈过学生如何因细故而闹学潮的情形,那主要是受了十八世纪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法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同时青年们认为中国的迟迟没有进步,并且因而召致外国侵略,应由清廷负其咎,因此掀起学潮表示反抗。
  
  一次学潮于一九0二年发生于上海南洋公学,即所谓罢学风潮。几年之后,这种学生反抗运动终至变质而流为对付学校厨子的“饭厅风潮”。最后学校当局想出“请君入瓮的办法,把伙食交由学生自己办理。不过零星的风潮仍旧持续了十五、六年之久。
  
  表现于学潮的反抗情绪,固然渐成过去,反抗力量却转移到革命思想上的发展,而且在学校之外获得广大的支持,终至发为政治革命而于一九一一年推翻满清。
  
  第二度的学生反抗运动突然在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在北京爆发。此即所谓五四运动。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消息从巴黎和会传到中国,说欧战中的战胜国已经决定把山东半岛上的青岛送给日本。青岛原是由中国租借给德国的海港,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取青岛。中国已经对德宣战,战后这块租地自然毫无疑问地应该归还中国。消息传来,举国骚然。北京学生在一群北大学生领导下举行示威,反对签订凡尔赛和约。三千学生举行群众大会,并在街头游行示威,反对接受丧权辱国的条件,高喊“还我青岛!”“抵制日货!”“打倒卖国贼!”写着同样的标语的旗帜,满街飘扬。
  
  当时的北京政府仍旧在军人的掌握之下,仅有民主政体和议会政治的外表,在广州的中山先生的国民党以及其余各地的拥护者,虽然努力设法维护辛亥革命所艰辛缔造的民主政制,却未著实效。北京政府的要员中有三位敢犯众怒的亲日分子,他们的政治立场是尽人皆知的。,这三位亲日分子———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陆宗舆,和另一位要员章宗祥———结果就成为学生愤恨的对象,群众蜂拥到曹宅,因为传说那里正在举行秘密会议。学生破门而入,满屋子搜索这三位“卖国贼”。曹汝霖和陆宗舆从后门溜走了;章宗祥则被群众抓到打伤。学生以为已经把他打死了,于是一哄而散,离去前把所有的东西打得稀烂,并且在屋子里放了一把火。
  
  这时武装警察和宪兵已经赶到,把屋子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逮捕了近六十位学生带往司令部,其余的一千名学生跟在后面不肯散,各人自承应对这次事件负责,要求入狱。结果全体被关到北京大学第三院(法学院),外面由宪警严密驻守。
  
  有关这次游行示威的消息,遭到严密的检查与封锁。但是有几个学生终于蒙过政府的耳目,透过天津租界的一个外国机构发出一通电报。这电报就是五号上海各报新闻的唯一来源。
  
  五号早晨报纸到达我手里时,我正在吃早餐。各报的首页都用大字标题刊登这条新闻,内容大致如下:
  
  “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签订凡尔赛和约。三亲日要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遭学生围殴。曹汝霖住宅被焚,数千人于大队宪警监视下拘留于北京大学第三院。群众领袖被捕,下落不明。”
  
  除此简短新闻外,别无其他报道。
  
  这消息震动了整个上海市。当天下午,公共团体如教育会、商会、职业工会等纷纷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把那三位大员撤职,同时释放被捕或被扣的学生。第二天一整天,全上海都焦急地等待着政府的答覆,但是杳无消息。于是全市学生开始罢课,提出与各团体相同的要求,同时开始进行街头演说。
  
  第二天早晨,各校男女学生成群结队沿着南京路挨户访问,劝告店家罢市。各商店有的出于同情、有的出于惧怕,就把店门关起来了。许多人则仿照左邻右舍的榜样,也纷纷关门歇市。不到一个钟头,南京路上的所有店户都关上大门,警察干涉无效。
  
  罢市风声迅即蔓延开来,到了中午时,全上海的店都关了。成千成万的人在街头聚谈观望,交通几乎阻塞。租界巡捕束手无策。男女童子军代替巡捕在街头维持秩序,指挥交通。由剪了短发的女童子军来维持人潮汹涌的大街的秩序,在上海公共租界倒是一件新鲜的事。中国人和外国人同样觉得奇怪,为什么群众这样乐意接受这些小孩子的指挥,而对巡捕们却大发脾气。
  
  几天之内,罢课成为全国性的风潮。上海附近各城市的商店和商业机构全都关了门。上海是长江流域下游的商业中心。这个大都市的心脏停止跳动以后,附近各城市也就随着瘫痪,停止活动,倒不一定对学生表同情。
  
  租界当局听说自来水厂和电灯厂的雇员,要参加罢工,大起惊慌。后来经过商会和学生代表的调停,这些人才算被劝住没有罢工。各方压力继续了一个多星期,北京政府终于屈服,亲日三官员辞职,全体学生释放。
  
  亲日官员辞职,被捕学生释放,上海和其他各地的全面罢课罢市风潮歇止以后,大家以为“五四”事件就此结束,至少暂时如此。但是北京大学本身却成了问题。蔡校长显然因为事情闹大而感到意外,这时已经辞职而悄然离开北京。临行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引白虎通里的几句话说:“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迄可小休。”他先到天津,然后到上海,最后悄然到了杭州,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住处就在著名的西湖旁边,临湖依山,环境非常优美,他希望能像传统的文人雅士,就此息影山林。虽然大家一再敦劝,他仍旧不肯回到北大。他说,他从来无意鼓动学生闹学潮,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反对接受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条款,那是出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至于北京大学,他认为今后将不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了。这就是他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人说他随时准备鼓励学生闹风潮,那是太歪曲事实了。
  
  他最后同意由我前往北京大学代理他的职务。我因情势所迫,只好勉强同意担负这副重担。我于是在七月间偕学生会代表张国焘乘了火车,前赴北京。到了北京大学,初次遇见了当时北大学生,以后任台大校长的傅孟真(斯年),现在台湾任国史馆长的罗志希(家伦)。两位是北大“五四”的健将,不但善于谋略,而且各自舞着犀利的一支笔,好比公孙大娘舞剑似的,光芒四照。
  
  我到校之后,学生团体开了一个欢迎大会。当时的演说中,有如下一段:
  
  “……故诸君当以学问为莫大的任务。西洋文化先进国家到今日之地位,系累世文化积聚而成,非旦夕可几。千百年来,经多少学问家累世不断的劳苦工作而始成今日之文化。故救国之要道,在从事增进文化之基础工作,而以自己的学问功夫为立脚点,此岂摇旗呐喊之运动所可几?当法国之围困德国时,有德国学者费希德在围城中之大学讲演,而作致国民书曰:‘增进德国之文化,以救德国。’国人行之,遂树普鲁士败法之基础。故救国当谋文化之增进,而负此增进文化之责者,惟有青年学生。……”
  
  暴风雨过去以后,乌云渐散,霁日重现,蔡先生也于九月间重回北大复职视事。
  
  北大再度改组,基础益臻健全。新设总务处,由总务长处理校中庶务。原有处室也有所调整,使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有机体,教务长负责教务。校中最高立法机构是评议会,会员由教授互选;教务长、总务长,以及各院院长为当然会员。评议会有权制订各项规程,授予学位,并维持学生风纪。各行政委员会则负责行政工作。北大于是走上教授治校的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以及无畏地追求真理,成为治校的准则。学生自治会受到鼓励,以实现民主精神。
  
  此后七年中,虽然政治上狂风暴雨迭起,北大却在有勇气、有远见的人士主持下,引满帆篷,安稳前进。图书馆的藏书大量增加,实验设备也大见改善。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相继应邀来校担任客座教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思想界,自由风气非常浓厚,无论是研究社会问题或社会原理,总使惯于思索的人们难于安枕,使感情奔放的人们趋向行动。战后欧洲的西洋思想,就是在这种气氛下介绍进来的。各式各样的“主义”,都在中国活跃一时。大体而论,知识分子大都循着西方民主途径前进,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受到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的鼓励而向往马克思主义。“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辞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职务,成为中国共产运动的领袖。
  
  在这同时,许多留学欧美大学的杰出科学家,也纷纷回国,领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教员与学生都出了许多刊物。音乐协会、艺术协会、体育协会、图书馆学会等等纷纷成立,多如雨后春笋。教授李守常(大钊)并领导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当时北京报纸附栏,称这研究会为“马神庙某大学之牛克斯研究会”,不过作为嘲笑之对象而已。马神庙者北京大学所在地也。此时北大已经敞开大门招收女生。北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给男女学生同等待遇的高等学府。教员和学生在学术自由和自由研究的空气里,工作得非常和谐而愉快。
  
  北大所发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北京古都静水中所投下的每一颗知识之石,余波都会到达全国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各地的中学,也抄袭了北大的组织制度,提倡思想自由,开始招收女生。北大发起任何运动,进步的报纸、杂志,和政党无不纷纷响应。国民革命的势力,就在这种氛围中日渐扩展,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这环境中渐具雏型。
  
  (摘自《20世纪中国天涯在线书库文库:苦难与风流》,柯灵主编,文汇出版社出版)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易社强 John Israel阅读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迄今最佳联大校史
  
  该书由美国的易社强(John Israel)教授倾二十年之力写就,视角独树一帜。何炳棣先生称赞其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全书主体共有四部分,并有导言和结语。生动叙述了联大到昆明之前的经历,勾画了联大与云南社会以及当时政府之间的关系,对西南联大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渊源进行探讨,淋漓尽致地描摹了联大教师的风采,详细生动地再现了联大在昆明时期的生活。史料扎实,分析精湛,人物跃然纸上。该书的出版,势必会令广大读者注目与着迷。
北大看花:北大校园的花草树木
张弛 Zhang Chi阅读
  本书收集、甄选了描写北大校园的花草树木的几十篇散文。其中既有季羡林、宗璞、谢冕这样的名家,也有汪劲武、刘华杰等植物学的学者和研究者,还有方拥、谢凝高等北大研究北大园林和建筑的专家,同时还有年轻北大学子撰写的佳作。
  
  该书的视角是多元丰富的,文章从人文、历史、自然、建筑园林、植物学、人生记忆等各个角度呈现了一所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生态多样、风景优美的大学,以及关于大学的深挚记忆。
首页>> 文化生活>>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