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史著作。南宋鄧椿著。十捲。椿字公壽,雙流(今屬四川)人。洵武之孫(1055--1119),世代顯宦。此書係賡續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而作,故名。所記自北宋熙寧七年(1074)至南宋乾道三年(1167)間,列畫傢二百一十九人小傳,並私傢所藏畫目,以及評畫之語和遺聞軼事,搜輯頗廣。一至五捲以人分:聖藝、侯王貴戚、軒冕纔賢、縉紳韋布、道人衲子、世胄婦女、宦者,各為區分類別,以總括一代技能;六至七捲以畫分: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藥草、小景雜畫,名為標舉短長,以分述諸傢之工巧;八捲為“銘心絶品”,記所見奇跡,作為書中特筆;九至十捲為雜說。分論遠、論近兩個子目,論遠多品畫這詞,論近多雜事敘說。立論推重士流而抑低工技,認為“畫者,文之極也” ,頗多強調藝術才能的“天賦”,一變北宋院體畫派格法之說。《鄭堂讀書記》謂: “鑒裁明當,條理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