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在线>>军事纪实
元朝征缅录
佚名 Yi Ming阅读
翠微先生北征录
华岳 Hua Yue阅读
  平夏录,一卷,明邓士龙辑。载明太祖平定蜀夏之事。后附刘基平夏颂并序。记明初太祖平定蜀夏事,今有黄标平夏录、佚名平蜀记传世较广广。本卷乃邓氏辑合二书而成。前半部与黄氏之录相合,自洪武四年春正月丁亥起则与平蜀记无异。
  一卷,明杨荣撰。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成祖即位,简入内阁,更今名。历官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正统五年卒。谥文敏。明史卷一四八有传。是篇载永乐二十二年杨荣等扈从北征之事。本卷所收系节本,删去文字若无碍文意则不再补入。
  袁彬护英宗
  
  袁彬,字文质,新昌县义钧乡(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四十年,_直当皇帝的近侍。正统四年(1439)袁忠辞疾家居。以三十九岁之子袁彬代其校卫职。袁彬虽地位卑微,然因在“土木堡之变”护驾北征,成为捍卫国格、护驾有功并拯救了中国南北分治厄运的英雄。
  
  明正统十四年(1449),北方的瓦刺部首领也先大举南犯,英宗被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也先拥帝北上,英宗的众多侍从抛下英宗不顾,仓皇逃命去了,唯有袁彬跟随英宗寸步不离、吃饭穿衣、行走睡觉,与瓦刺首领交英宗被掳时期,袁彬不但在生活上百般照护他,在政治上也千方百计免遭外族人的玷污。奸臣喜宁深知,英宗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对付也毙逼降之计,是袁彬为他出谋献策。于是他极力唆使也先杀掉袁彬。一天深夜,也先、喜宁把袁彬五花大绑,拖到野外,要将他五马分尸处死。袁彬临刑前,怒斥喜宁,泼口大骂喜宁令人赶紧行刑。在这紧要关头,英宗赶到,他置皇上尊严而不顾.哭求也先,将袁彬救下。事后,袁彬对英宗说:“喜宁经常挑拨也先,犯我中国.制造边事,只有除去此人,回归才有希望。”英宗点头称是,即令袁彬想好计策,密书两封,遣另一侍卫带回给朝廷兵部尚书于谦。按照信中的计策,于谦将喜宁处死。
  
  袁彬与英宗在北国已是一年了.这时候北京的代宗皇帝接受了爱国将领于谦的谏奏。加强了边关的防守,瓦刺再也无法进入北京了.也先感到英宗没有什幺用了,于是又想出一个毒计,他向英宗说:“你的皇帝如今住进了紫禁城,把边关严严地把守,那是拒绝你回去,只要你做个导引人,我们就护着你绕道从四川那个边远地区,顺长江送你到南京去,那时你可在南京升登宝座,另立朝廷,然后派兵北上,赶走你的皇帝,扶你再进紫禁城。”
  
  袁彬立即觉察到了也先的阴谋,把英宗拉到_旁,悄悄地说:“陛下万万不能答应:这是也先的一个亡我国土、灭我大明的大阴谋,如果绕四川到南京。这大江中下游岂不又失落在瓦束的手,这一带黎民百姓岂不杨了忘国奴?”英宗被袁彬一说,不由得犹豫起来,也先又说:“反正现在的代宗是不会来请你的。你好好与袁彬商量商量吧。”也先一走,袁彬又说:”陛下你要为大明江山着想,为黎民百姓着想呀,你以为西南边关的守关将领一看到你就会开关迎接吗?他们就不会想到你身后有瓦刺骑兵吗?边关守将不开城,瓦刺兵一定会冲击抢关,如果冲进守关,岂不北京成了瓦刺的京都。那时大明的江山全丢掉,你这个皇位也就落空了。”英宗被袁彬劝说,终于打破了也先的阴谋。也先想始使中国南北分治进而侵占整个大明江山的阴谋,在袁彬的干涉下,才没能成。
  
  袁彬护驾北征,深得史家的赞赏。家乡人民也为他建了一座“保驾楼”。以纪念他的护驾大功。(遗址在今新昌二小内)
  平番始末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许进撰进字秀升灵宝人成化丙戌进士官至兵部尙书谥襄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初宏治七年土鲁番阿黑麻攻陷哈密执忠顺王陜巴去进为甘肃巡抚潜师袭复其城致仕后因检阅奏稿案牍编为此书嘉靖九年其子诰疏进于朝诏付史馆其述用兵始末及西番情事颇详今明史土鲁番哈密诸传大畧本之于此(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存目)
平定交南录
丘浚 Qiu Jun阅读
平定交南录
平定交南录
平定交南录
  又名定兴王平交录,明丘浚(一四二0──一四九五年)撰。浚字仲深,琼山(今属广东)人。景泰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事迹详明史本传。此书自谓次第平交南总兵、英国公张辅家藏奏疏及交阯郡志等撰成,详述永乐四年至五年平定安南之始末。
  马端肃三记三卷(戸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马文升撰文升字负图钧州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少师太子太师端肃其谥也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三篇皆所自述一日西征石城记纪成化初为陜西巡抚与项忠平满四之乱事一日抚安辽东记纪成化十四年辽东巡抚陈銊冒功激变而文升奉命抚定之事一日兴复哈密记纪宏治初土鲁番袭执哈密忠顺王而文升持议用兵遣许进等讨平之事三记本在文升所着集中此其析出别行之本也
  
  案三记皆文升所自述宜入传记类中然三事皆明代大征伐文升特董其役耳实朝廷之事非文升一人之事也故仍隶之杂史类焉(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存目)
东征纪行录
张瓒 Zhang Zan阅读
  清光绪《防海纪略》2卷。署芍唐居士撰。光绪六年(1880)上洋文艺斋刊,刻本。高24.8厘米、宽14.5厘米。线装,1册。成书于清同治十年(1871),曾分别以《夷艘入寇记》、《夷艘寇海记》、《英舶入寇记》、《道光洋艘征抚记》、《洋务权舆》等书名刊行或传抄流传。中国史学会主编的《鸦片战争·书目解题》认为作者是魏源,而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则认为作者是李德庵、李凤翔父子。本书为记叙鸦片战争之重要史料。广州博物馆藏。
行在阳秋
行在阳秋
  《行在阳秋》,本书原署名为刘湘客所著,前辈学者已指明非刘湘客作,但定为戴笠亦无确证。文中李定国写作“李颀”,李颀为十八受难者之一,不知何故误将李定国写作李颀,徐鼒《小腆纪年》卷十八收录此疏已订正为“李定国臣弟也”,但其他文字已稍作删改。
首页>> 艺术在线>>军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