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睢陽忠毅錄》、《錦香亭》、《錦香亭綾帕記》,四捲十六回,有岐園藏板本,藏大連圖書館,題“古吳素庵主人編”、“茂苑種花小史閱 ”。又經元堂刊本,藏北京圖書館。光緒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上海石印本,改題《睢陽忠毅錄》,書端又題《第一美女傳》,藏首都圖書館。素庵主人生平無考,《錦香亭》約作於清初。唐天寶年間開科取士,各路貢士,紛紛來到長安應舉。中間有一士子,姓鐘名景期,字琴仙,為武陵人氏。
《錦香亭》以安史之亂作為小說背景,寫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無窮苦難,貧苦百姓流離失所。客觀上已對耽於酒色皇帝進行了批判,雖然小說中未着一辭。小說歌頌了國難當頭,以身殉國的義烈之士,他們的忠肝義膽,可欽可佩。
《錦香亭》以安史之亂作為小說背景,寫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無窮苦難,貧苦百姓流離失所。客觀上已對耽於酒色皇帝進行了批判,雖然小說中未着一辭。小說歌頌了國難當頭,以身殉國的義烈之士,他們的忠肝義膽,可欽可佩。
清鹹豐六(1856)年原稿本。十二回。
作者以裴既壽、甘百善一反一正角色的故事,訴求本書主旨:逆子絶天倫,佳兒金榜登。
全書十二回,有清代抄本。書署“煙水散人着”。根據本書序言及其他資料考證,本書作者本書從神話說起,寫兩個人的經歷故事,一反一正,對比鮮明,其用心如書中自序所言:“從忠孝節義、悲歡離合之中,生出渺茫變幻,虛誕無稽一段因由,藉端藉事,懲勸醒世。”本書是作者根據親身經歷之所見所聞構思創作而成,在某些地方亦藉鑒了《紅樓夢》一書。
作者以裴既壽、甘百善一反一正角色的故事,訴求本書主旨:逆子絶天倫,佳兒金榜登。
全書十二回,有清代抄本。書署“煙水散人着”。根據本書序言及其他資料考證,本書作者本書從神話說起,寫兩個人的經歷故事,一反一正,對比鮮明,其用心如書中自序所言:“從忠孝節義、悲歡離合之中,生出渺茫變幻,虛誕無稽一段因由,藉端藉事,懲勸醒世。”本書是作者根據親身經歷之所見所聞構思創作而成,在某些地方亦藉鑒了《紅樓夢》一書。
共四捲20個故事組成的小說集。係明朝陶輔編撰。初其世便因其理氣之正而聞於其時,後夕川老人感其“關世教,正人心”,扶綱常而將其手抄傳世。
《花影集》前有序、引、每捲五篇。首之以《退逸子傳》,終之以《晚趣西國記》。間有《劉方節傳》、《東丘侯傳》實錄忠教節義,足為世勸;《郵亭午夢》 奬人臣之忠義;《四塊玉傳》與《心堅金石傳》托詞比等。以為淫邪和媚俗敗德緻禍之懲等等,文詞蓋世前人所作的《餘話》《新話》等作。是一部少有的弘揚正氣,揚善懲惡,教人聞道的世情小說。
《花影集》前有序、引、每捲五篇。首之以《退逸子傳》,終之以《晚趣西國記》。間有《劉方節傳》、《東丘侯傳》實錄忠教節義,足為世勸;《郵亭午夢》 奬人臣之忠義;《四塊玉傳》與《心堅金石傳》托詞比等。以為淫邪和媚俗敗德緻禍之懲等等,文詞蓋世前人所作的《餘話》《新話》等作。是一部少有的弘揚正氣,揚善懲惡,教人聞道的世情小說。
難部
十大手抄本尼部
誘部
褻部
賊部
《歸蓮夢》
小說寫的是明朝山東泰安州鄉民白雙山夫妻,因為天旱,顆粒無收,被雙雙餓死,留下了個十二歲的女兒。一天,一位僧人經過泰安州,見白雙山女 兒孤苦伶仃,無依無靠,遂起惻隱之心,將其帶到泰山,交給一位叫真如法師的僧人收養,真如法師為其取名蓮岸,蓮岸自此就在真如法師的教導下修行學佛。六年之後,蓮岸十八歲時,她告別真如法師,下山訪道,自創門戶。在路上,她遇到了一位白猿大仙,大仙送給她一捲天書,叫《白蓮經》。蓮岸如獲至寶,刻苦揣摩,從而學會了神通法術。後來,官逼民反,她聚衆起事,與官府作對,帶領造反者占領了柳林寨,創立教門,成為白蓮教的開山祖師白蓮大師。開封府有一下級軍官崔世勳,被調到陝西去任總兵,鎮壓白蓮教軍隊。崔世勳有一女兒,名叫香雪,已經許配給寄養在崔傢的王昌年為妻。崔世勳帶兵出徵後,香雪的庶母焦氏與其子焦順就在傢中欺負香雪和王昌年。
王昌年與香雪商議解决辦法,最後决定由王昌年去陝西找崔世勳,香雪則留守傢中。王昌年到陝西後,從別人口中得知,崔世勳早已全軍覆沒。王昌年舉目無親,走投無路,加上所帶盤纏已經用完,處境十分艱難。正在這時,卻碰巧遇到了蓮岸大師。蓮岸大師見王昌年才貌雙全,遂起愛慕之心,要與他結為夫妻。王昌年恪守與香雪訂立的婚約,堅决不從。蓮岸無可奈何,於是就派人帶着王昌年,攜帶重金去了京城,用重金捐入北監(國子監),考取功名。蓮岸此舉一是為了緩圖婚事,二是為了讓王昌年考取功名,在朝廷做官,成為自己的耳目、內應。一天,蓮岸來到開封,得知焦氏和其子焦順正要把香雪嫁給財主潘一百,以索取聘禮。蓮岸於是女扮男妝,用遠遠高出潘傢的聘禮,說動焦氏母子,讓其上門入贅,與香雪成親。香雪心中惦記着王昌年,誓死不從。蓮岸趁機嚮香雪說明真相,於是兩人明為夫妻,暗作姊妹。
蓮岸返回柳林寨後,官府把香雪押解進京問罪。這時,王昌年已考中進士,在刑部任職。巧的是,審問香雪的正是王昌年,王昌年在審問時,得到蓮岸的手諭,解除了他與香雪之間的誤解。王昌年救了香雪,回開封成親。
蓮岸大師興兵打仗靠的是一面寶鏡和一捲天書。後來,寶鏡被妖狐盜走,天書也被白猿大仙收回,蓮岸無法可依,失去法寶,就被朝廷招安了。蓮岸被招安後差點被殺,幸虧被她的師父真如法師施法搭救回山。真如法師嚮她點破前因後果,她便一心皈依正教,列入仙班。
這部小說雖然寫的是白蓮教起義,但實際上是一部才子佳人和歷史、神怪混合在一起的産物,思想和藝術都很粗劣。但因為寫的是農民起義,所以也遭到了清政府的查禁。
《歸蓮夢》 - 作者簡介
《歸蓮夢》題“蘇庵主人編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但作者真實身份與姓名已不可考。
作品簡介
《歸蓮夢》共十二回,産生的年代大約在明代後期。敘述清時白蓮教起義,孤兒白氏姑娘跟從真如法師學佛法,取名白蓮岸;十八歲下山遇白猿仙獲《白猿經》幫助窮人;後女大師創立了白蓮教,率白蓮軍縱橫天下,屢敗官軍,最後竟因兒女私情毀於一旦。小說反映了作者同情農民革命,同情他們命運的失敗,卻又無能為力輓回的心境。
小說雖然寫的是白蓮教起義,但實際上是一部才子佳人和歷史、神怪混合在一起的産物。因為寫的是農民起義,所以遭到清zf的查禁。
有評論認為小說人物性格刻劃清晰,故事麯折離奇,頗能引人入勝;但也有評論認為其思想和藝術都很粗劣。
《歸蓮夢》 - 作品目錄
主要人物表
第一回 降蓮臺空蓮說法
第二回 劫柳寨細柳談兵
第三回 假私情兩番尋舊穴
第四回 真美豔一夜做新郎
第五回 無情爭似有情癡
第六回 有情偏被無情惱
第七回 續閨吟柳林藏麗質
第八回 驚館夢桃樹作良緣
第九回 妖狐偷鏡喪全真
第十回 老猿索書消勇略
第十一回 柳營散處尚留一種癡情
第十二回 蓮夢醒時方見三生覺路
《歸蓮夢》
小說寫的是明朝山東泰安州鄉民白雙山夫妻,因為天旱,顆粒無收,被雙雙餓死,留下了個十二歲的女兒。一天,一位僧人經過泰安州,見白雙山女 兒孤苦伶仃,無依無靠,遂起惻隱之心,將其帶到泰山,交給一位叫真如法師的僧人收養,真如法師為其取名蓮岸,蓮岸自此就在真如法師的教導下修行學佛。六年之後,蓮岸十八歲時,她告別真如法師,下山訪道,自創門戶。在路上,她遇到了一位白猿大仙,大仙送給她一捲天書,叫《白蓮經》。蓮岸如獲至寶,刻苦揣摩,從而學會了神通法術。後來,官逼民反,她聚衆起事,與官府作對,帶領造反者占領了柳林寨,創立教門,成為白蓮教的開山祖師白蓮大師。開封府有一下級軍官崔世勳,被調到陝西去任總兵,鎮壓白蓮教軍隊。崔世勳有一女兒,名叫香雪,已經許配給寄養在崔傢的王昌年為妻。崔世勳帶兵出徵後,香雪的庶母焦氏與其子焦順就在傢中欺負香雪和王昌年。
王昌年與香雪商議解决辦法,最後决定由王昌年去陝西找崔世勳,香雪則留守傢中。王昌年到陝西後,從別人口中得知,崔世勳早已全軍覆沒。王昌年舉目無親,走投無路,加上所帶盤纏已經用完,處境十分艱難。正在這時,卻碰巧遇到了蓮岸大師。蓮岸大師見王昌年才貌雙全,遂起愛慕之心,要與他結為夫妻。王昌年恪守與香雪訂立的婚約,堅决不從。蓮岸無可奈何,於是就派人帶着王昌年,攜帶重金去了京城,用重金捐入北監(國子監),考取功名。蓮岸此舉一是為了緩圖婚事,二是為了讓王昌年考取功名,在朝廷做官,成為自己的耳目、內應。一天,蓮岸來到開封,得知焦氏和其子焦順正要把香雪嫁給財主潘一百,以索取聘禮。蓮岸於是女扮男妝,用遠遠高出潘傢的聘禮,說動焦氏母子,讓其上門入贅,與香雪成親。香雪心中惦記着王昌年,誓死不從。蓮岸趁機嚮香雪說明真相,於是兩人明為夫妻,暗作姊妹。
蓮岸返回柳林寨後,官府把香雪押解進京問罪。這時,王昌年已考中進士,在刑部任職。巧的是,審問香雪的正是王昌年,王昌年在審問時,得到蓮岸的手諭,解除了他與香雪之間的誤解。王昌年救了香雪,回開封成親。
蓮岸大師興兵打仗靠的是一面寶鏡和一捲天書。後來,寶鏡被妖狐盜走,天書也被白猿大仙收回,蓮岸無法可依,失去法寶,就被朝廷招安了。蓮岸被招安後差點被殺,幸虧被她的師父真如法師施法搭救回山。真如法師嚮她點破前因後果,她便一心皈依正教,列入仙班。
這部小說雖然寫的是白蓮教起義,但實際上是一部才子佳人和歷史、神怪混合在一起的産物,思想和藝術都很粗劣。但因為寫的是農民起義,所以也遭到了清政府的查禁。
《歸蓮夢》 - 作者簡介
《歸蓮夢》題“蘇庵主人編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但作者真實身份與姓名已不可考。
作品簡介
《歸蓮夢》共十二回,産生的年代大約在明代後期。敘述清時白蓮教起義,孤兒白氏姑娘跟從真如法師學佛法,取名白蓮岸;十八歲下山遇白猿仙獲《白猿經》幫助窮人;後女大師創立了白蓮教,率白蓮軍縱橫天下,屢敗官軍,最後竟因兒女私情毀於一旦。小說反映了作者同情農民革命,同情他們命運的失敗,卻又無能為力輓回的心境。
小說雖然寫的是白蓮教起義,但實際上是一部才子佳人和歷史、神怪混合在一起的産物。因為寫的是農民起義,所以遭到清zf的查禁。
有評論認為小說人物性格刻劃清晰,故事麯折離奇,頗能引人入勝;但也有評論認為其思想和藝術都很粗劣。
《歸蓮夢》 - 作品目錄
主要人物表
第一回 降蓮臺空蓮說法
第二回 劫柳寨細柳談兵
第三回 假私情兩番尋舊穴
第四回 真美豔一夜做新郎
第五回 無情爭似有情癡
第六回 有情偏被無情惱
第七回 續閨吟柳林藏麗質
第八回 驚館夢桃樹作良緣
第九回 妖狐偷鏡喪全真
第十回 老猿索書消勇略
第十一回 柳營散處尚留一種癡情
第十二回 蓮夢醒時方見三生覺路
又名《花柳深情傳》
章回小說。清末吳沃堯 所作。為作者早期作品。全書以庚子事變為背景,寫兩對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劇。書中具有濃厚的封建意識,對義和團采取否定態度。
晚清古典小說名
魯迅先生勾勒有清一代"狹邪小說"的發展脈絡,殿後的就是這一部《九尾龜》,可見此書在小說史上有一定地位。
作者(張春帆,名炎,別署漱六山房,江蘇常州人,卒於一九三五年)自稱"並不是閑着筆墨,曠着功夫,去做那嫖界的指南,花叢的歷史"(33)。可批評傢們偏偏不領情,幾乎衆口一辭認定這《九尾龜》就是"嫖界的指南,花叢的歷史"。說此書立意在警醒嫖界中人,作者大概不會反對的吧?第15回作者不就聲稱"在下這部小說,原名叫做《嫖界醒世小說》"嗎?至於說"花叢的歷史",那更是這部小說構思的中心。"在下這部小說,原名叫做《九尾龜》,又叫做《四大金剛外傳》"(72)。何以作者要故意否認自己的立意與構思呢?看來着眼點是"閑着筆墨"四個字。張春帆不過為突出"在下編書的一片苦心,一腔熱血",強調此書"處處都隱寓着勸懲的意思"(33),合於教誨文學的正路。
九尾龜
作者:張春帆
第一回 談楔子演說九尾龜 訪名花調查青陽地
第二回 真抑塞粉墨登場 假從良姑蘇遇舊
第三回 餘香閣初點滿堂紅 章秋𠔌重過談瀛裏
第四回 金月蘭無端受氣 方幼惲有意尋芳
第五回 陸蘭芳遊園逢土地 方幼惲擺酒鬧金剛
第六回 留夜廂假裝闊客 搶匯票硬捉瘟生
第七回 車走雷聲香塵一瞬 酒酣奇氣名士高吟
第八回 章秋𠔌意氣結新知 方幼惲平康逢舊識
第九回 章秋𠔌苦口勸迷途 陸蘭芳驚心憐薄命
第十回 兆貴裏劉厚卿行令 吉升棧張書玉發標
第十一回 對酒當歌忽逢舊友 陽春白雪快和新詩
第十二回 翻花樣偷天換日 吊膀子接木移花
第十三回 汪宏超花錢代審 金漢良拼命吹牛
第十四回 一監生錄遺受氣 兩承差討賞翻腔
第十五回 麯辮子坐轎出風頭 紅倌人有心敲竹杠
第十六回 論妍媸暢談電氣 談嫖界痛駡官場
第十七回 吃花酒初遇假同知 諷官場怒嘲真令尹
第十八回 設機關流氓傳電報 賣風情名妓訪蕭郎
第十九回 闖房間莽客怒生波 圓好夢良宵花解語
第二十回 王云生安排紥火囤 章秋𠔌踏破仙人跳
第二十一回 鬧張園醋海起風潮 苦勸和金剛舊好
第二十二回 香車寶馬陌上相逢 紙醉金迷花前旖旎
第二十三回 瘟富翁誤墮迷途 名校書安心淴浴
第二十四回 邱公子狠心懲愛妾 林黛玉拼命鬧華堂
第二十五回 恨無良閉戶鎖金剛 消妒意開籠放鸚鵡
第二十六回 說瘟生平心論嫁娶 評嫖客談笑駡官商
第二十七回 林黛玉春宵引鳳 王云生黑夜捉姦
第二十八回 吹大話滿口牛屄 露真情一箱石塊
第二十九回 寫伏辯光棍無顔 聽良言名花有主
第三十回 章秋𠔌亂叉麻雀 陸畹香暗印靈犀
第三十一回 西安坊名士講嫖經 高升棧優伶誇大口
第三十二回 吊膀子小醜幫忙 掉槍花秋娘中計
第三十三回 姘戲子苦勸陸畹香 扳差頭駁倒花筱舫
第三十四回 殺風景莽客醉飛觴 意纏綿良宵花解語
第三十五回 暗提調碰和叫局 現開銷當面坍臺
第三十六回 說大話滿口吹牛 擺雙臺安心落局
第三十七回 真急色春宵圓好夢 假堂差黑夜渡陳倉
第三十八回 還帶擋做成圈套 訂白頭再捉瘟生
第三十九回 陸蘭芬雨後試新妝 方子衡花前申舊約
第四十回 藍橋咫尺舊雨不來 芳草天涯王孫歸去
第四十一回 駡瘟生西樓驚好夢 唱驪歌南浦黯銷魂
第四十二回 吃大菜粲花生妙謔 錯房間無意遇名姝
第四十三回 章秋𠔌痛駡無恥奴 王佩蘭暗吃山西醋
第四十四回 有情人都成新眷屬 懊惱記重仿玉臺文
第四十五回 說官話小子無知 睏春悉蕭娘多病
第四十六回 爭閑氣怒擲纏頭 惡跳槽氣傷名妓
第四十七回 負心郎黃衫求作合 薄命女紫玉竟成姻
第四十八回 章秋𠔌驚散野鴛鴦 霍春榮排演花蝴蝶
第四十九回 方小鬆演說風流案 貝夫人看戲麗華園
第五十回 巧姻緣良夜渡銀河 殺風景三更飛黑索
第五十一回 美優伶駁翻堂上官 懦太史不問河東吼
第五十二回 霍春榮利口受官刑 宋子英喪心施騙局
第五十三回 弱書生幾成薄幸郎 老學究怒責親生女
第五十四回 拍馬屁流氓討好 抱春愁俠客傳書
第五十五回 一封書琴心通緑綺 百尺樓黑夜盜紅綃
第五十六回 真大膽登門報信 假小心麯意邀歡
第五十七回 貢春樹一棹載名花 章秋𠔌良宵圓好夢
第五十八回 馳寶馬爭看緑衣郎 博梟廬埋冤麯辮子
第五十九回 蕭靜園輸錢重約賭 王云生設計報前仇
第六十回 吃大菜貴紳中計 遊虎丘畫舫嬉春
第六十一回 倒脫靴兩番騙局 破機關一怒揮拳
第六十二回 討局帳當場出醜 托微波名士多情
第六十三回 會審官左襢黑心婦 金月蘭不認薄情郎
第六十四回 章秋𠔌有心試名妓 玉太史臨老入花叢
第六十五回 老風流豔福難銷 美少年名花獨占
第六十六回 苦溫柔太史多情 空繢綣秋娘薄幸
第六十七回 桃花人面惆悵劉郎 細雨斜風重尋關盼
第六十八回 花彩雲有意騙癡郎 王太史兩番逃愛寵
第六十九回 兆貴裏翰林出醜 春申浦名士吟秋
第七十回 好良宵詩徵出閣詞 留學生彈打章秋𠔌
第七十一回 李子霄他鄉逢舊友 辛修甫談笑諷良朋
第七十二回 章秋𠔌名花成眷屬 張書玉陌上遇蕭郎
第七十三回 李子霄銷魂春照夜 瀋剝皮拼命死貪財
第七十四回 假病危瞞天造謊 打官司教士分傢
第七十五回 撩雲撥雨夜渡銀河 辣手狠心朝施毒計
第七十六回 假溫柔瘟生中計 真淴浴名妓私奔
第七十七回 樓空燕子神女成虹 簾捲西風檀郎懊惱
第七十八回 洪月娥有心訛麯辮 瀋仲思同病勸瘟生
第七十九回 論嫖界新小說收場 結全書九尾龜出現
第八十回 通關節花錢遭巨騙 捐道員拜客出風頭
第八十一回 演前文重見九尾龜 醒迷途續成新小說
第八十二回 送蕭郎南浦贈將離 返故鄉天涯留別恨
第八十三回 風凄繐帳泣鳳悲麟 月冷空房鸞孤鵠寡
第八十四回 辦交涉庸奴降秩 諂大官觀察欺貧
第八十五回 負奇冤烈女駡姦雄 濺熱血公堂飛白刃
第八十六回 歸故裏堂上奉慈親 泛輕舟姑蘇逢舊友
第八十七回 賣風情陌路遇蕭郎 感華年高樓圓好夢
第八十八回 章秋𠔌意外得奇逢 貢春樹開筵宴良友
第八十九回 闖房間流氓橫索詐 懲無理名士怒揮拳
第九十回 銀漢仙槎劉郎惆悵 秋風蒓菜張翰歸來
第九十一回 開花榜名妓占鰲頭 擲金錢瘟生遊北裏
第九十二回 紅倌人安心施巧計 麯辮子拼命害相思
第九十三回 花低月亞虛度春宵 鳳去臺空可憐良夜
第九十四回 陳海秋痛恨範彩霞 章秋𠔌重遊安塏第
第九十五回 當冤桶觀察開心 吊膀子張園受辱
第九十六回 藉洋錢硬捉瘟生 呼將伯欣逢故友
第九十七回 鶯飛草長望斷蕭郎 添酒回燈重開夜宴
第九十八回 範彩霞安心慢客 東尚仁叫局碰和
第九十九回 叉麻雀名士講牌經 賣風情倌人吊膀子
第一百回 打茶圍烏龜送禮 出奇謀嫖客施威
第一百一回 扣局帳陳海秋發標 留夜廂範彩霞中計
第一百二回 酒闌人散軟語纏綿 送客留髡深情繾綣
第一百三回 味蒓園遇舊感前遊 金小寶尋春逢浪子
第一百四回 跳空槽滑頭得志 翻醋罐名妓爭風
第一百五回 祝小春得意占情郎 章秋𠔌正言譏浪子
第一百六回 危崖勒馬虛度清宵 寶鏡孤鸞枉辜良夜
第一百七回 遊張園初看髦兒戲 訪蕭郎又遇意中人
第一百八回 情切切密意慰檀郎 意綿綿深情回倩女
第一百九回 夢巫山良宵圓好事 憶傾城名士苦相思
第一百一十回 傳眉語喜遇秋娘 托微波暗通青鳥
第一百一十一回 賦高唐東墻窺宋玉 隔巫峰雲雨惱襄王
第一百一十二回 度良宵名花開並蒂 歌白紵病渴過三秋
第一百一十三回 久安裏舊雨續新歡 春申浦高朋宴良夜
第一百一十四回 棄塵寰烈婦捐軀 徵輓聯豪紳仗義
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馬戲忽逢蕩婦 聞獅吼驚散鴛鴦
第一百一十六回 謀補缺觀察入都 受苞苴姦奴作弊
第一百一十七回 嚴選政部辦吃虛驚 出奇兵名優施巧計
第一百一十八回 鬧相公尚書中計 告病假巡撫歸田
第一百一十九回 思淴浴名妓嫁衰翁 約空房傢媽私愛妾
第一百二十回 王素秋看戲軋姘頭 柳飛雲當場施絶技
第一百二十一回 聯美眷蕩子迷香 破溫柔滑頭潑醋
第一百二十二回 鬧茶樓揚慕陶受窘 抱不平章秋𠔌解圍
第一百二十三回 大觀園流氓爭口舌 樂仁裏名士見秋娘
第一百二十四回 王素秋家庭翻醋甕 康已生中冓詠新臺
第一百二十五回 鬧花廳白晝敦倫 闖深閨黃昏驚夢
第一百二十六回 感風寒中丞臥病 亂人倫令子宣勞
第一百二十七回 錫佳名註釋九尾魚 寫牢騷演說煙花史
第一百二十八回 換桃符陽春回大地 喧爆竹風雪度殘年
第一百二十九回 假漂帳嫖客行權 真索債倌人受騙
第一百三十回 享溫柔誤人銷金窟 敲竹杠偏遇守財奴
第一百三十一回 聚家庭天倫全樂事 度殘年骨肉慶團圓
第一百三十二回 設華筵良朋守歲 兜喜神名妓迎春
第一百三十三回 讓房間安心慢客 受譏評當面坍臺
第一百三十四回 忍惡氣冤桶無顔 遭白眼瘟生致病
第一百三十五回 發電信開函驚老母 抱不平療病出奇方
第一百三十六回 抱沉痾三宵占勿藥 起鄉心千裏整歸裝
第一百三十七回 講嫖經名士高談 打茶圍瘟生吃醋
第一百三十八回 洪素卿昧良施巧計 章秋𠔌談笑破姦謀
第一百三十九回 闖房間痛駡滑頭 驅恩客難為名妓
第一百四十回 感良朋深交銘肺腑 論時艱極目痛山河
第一百四十一回 恨天涯深閨揮別淚 折將離南浦送檀郎
第一百四十二回 出吳淞離懷隨逝水 走津沽壯志破長風
第一百四十三回 金觀察夜走寶華班 章秋𠔌重到侯傢後
第一百四十四回 舞衫歌扇清夜無愁 大道青樓良宵載酒
第一百四十五回 走章臺良宵開夜宴 入花叢驀地遇無????
第一百四十六回 論交涉清言譏俗吏 縱微辭談笑說官場
第一百四十七回 演活劇刻意繪春情 儆淫風當場飛黑索
第一百四十八回 印深情軟語留春 諧好事平康選夢
第一百四十九回 遇秋娘一箭貫雙雕 賣豐姿春風描倩影
第一百五十回 矢從良纏綿傾肺腑 悲身世老大感年華
第一百五十一回 兩調頭翡翠共移巢 三鼎足鴛鴦齊比翼
第一百五十二回 循舊例雙美擁檀郎 鬧相公新知結幽愫
第一百五十三回 中和園書生聽戲 升平班觀察開筵
第一百五十四回 吃大菜安心尋綺夢 走歧途着意訪名姝
第一百五十五回 訪天台三士入桃源 定花榜群芳登上第
第一百五十六回 餞長亭良朋悲遠別 脫火坑名士作冰人
第一百五十七回 解腰纏豪情成義舉 翻醋翁冷語試深心
第一百五十八回 逢醉鬼狹路動幹戈 數前塵花叢談掌故
第一百五十九回 範彩霞歇夏觀盛裏 陸麗娟獨遊味蒓園
第一百六十回 吊膀子淫令得意 鬧包廂戲館爭風
第一百六十一回 潑醋當場爭口舌 單相思狹路劫伶人
第一百六十二回 杜春心嚴親憐少子 睏債臺名妓嘆窮途
第一百六十三回 逢舊待深宵談秘戲 索新逋軟語媚幹娘
第一百六十四回 逼殘年倌人藉債 喪良心小子探囊
第一百六十五回 逐香塵遊春馳綺陌 騁飛車奮勇捉瘟生
第一百六十六回 巧機關深謀排陷阱 奇遇合豪客入牢籠
第一百六十七回 蓄深心連環施妙策 狙纏頭反撲出奇丈
第一百六十八回 假纏綿愛語穩癡人 真懊惱芳心乖宿願
第一百六十九回 阻觀光無端嬰小極 喜同心着意護檀郎
第一百七十回 發清言高論寄牢騷 訪桃源良朋聯伴侶
第一百七十一回 證心期三生傳慧業 聽眉語一晌醉風情
第一百七十二回 賦皇華小星隨使節 開綺席大尉遇佳人
第一百七十三回 慰離悰傾心結幽愫 上手本屈膝拜紅裙
第一百七十四回 暮夜金姦奴行重賄 美人計相國贈明珠
第一百七十五回 聯中外名妓說英雄 鬧平康宵有張虐焰
第一百七十六回 殺風景惡客試尊拳 棄塵寰佳人悲薄命
第一百七十七回 罡風無賴折柳摧花 眉語彷徨雙心一抹
第一百七十八回 渡銀河秋娘聯舊好 諧鳳侶名士結新歡
第一百七十九回 真閱歷發明攻戰術 正比例研究床笫談
第一百八十回 憶前塵同遊釣魚巷 懷舊事重訪莫愁湖
第一百八十一回 吃花酒騃儒得意 入鄉闈詞客觀光
第一百八十二回 鬧新聞撞墻翻瓦罐 灑霜毫論史出奇文
第一百八十三回 傳急電遊子還鄉 開花榜庸奴得賄
第一百八十四回 揮別淚紅杏嫁東風 訝奇遇仙雲吐華月
第一百八十五回 辛修甫良宵逢舊識 湯娟娘薄命墮風塵
第一百八十六回 證前因深情結遙誓 出奇計險語試傾城
第一百八十七回 甘同夢永夜聽雞聲 睏洪波長堤成漏澤
第一百八十八回 憫哀鴻仁人興義舉 泛明湖好景入詩囊
第一百八十九回 吞存款市儈昧良 萎慈萱北堂棄養
第一百九十回 章秋𠔌閉門守製 祁祖雲挾忿興謠
第一百九十一回 救災黎大開賽珍會 放焰火普照不夜城
第一百九十二回 阻星期麯房驚好夢 行酒令東閣宴嘉賓
魯迅先生勾勒有清一代"狹邪小說"的發展脈絡,殿後的就是這一部《九尾龜》,可見此書在小說史上有一定地位。
作者(張春帆,名炎,別署漱六山房,江蘇常州人,卒於一九三五年)自稱"並不是閑着筆墨,曠着功夫,去做那嫖界的指南,花叢的歷史"(33)。可批評傢們偏偏不領情,幾乎衆口一辭認定這《九尾龜》就是"嫖界的指南,花叢的歷史"。說此書立意在警醒嫖界中人,作者大概不會反對的吧?第15回作者不就聲稱"在下這部小說,原名叫做《嫖界醒世小說》"嗎?至於說"花叢的歷史",那更是這部小說構思的中心。"在下這部小說,原名叫做《九尾龜》,又叫做《四大金剛外傳》"(72)。何以作者要故意否認自己的立意與構思呢?看來着眼點是"閑着筆墨"四個字。張春帆不過為突出"在下編書的一片苦心,一腔熱血",強調此書"處處都隱寓着勸懲的意思"(33),合於教誨文學的正路。
九尾龜
作者:張春帆
第一回 談楔子演說九尾龜 訪名花調查青陽地
第二回 真抑塞粉墨登場 假從良姑蘇遇舊
第三回 餘香閣初點滿堂紅 章秋𠔌重過談瀛裏
第四回 金月蘭無端受氣 方幼惲有意尋芳
第五回 陸蘭芳遊園逢土地 方幼惲擺酒鬧金剛
第六回 留夜廂假裝闊客 搶匯票硬捉瘟生
第七回 車走雷聲香塵一瞬 酒酣奇氣名士高吟
第八回 章秋𠔌意氣結新知 方幼惲平康逢舊識
第九回 章秋𠔌苦口勸迷途 陸蘭芳驚心憐薄命
第十回 兆貴裏劉厚卿行令 吉升棧張書玉發標
第十一回 對酒當歌忽逢舊友 陽春白雪快和新詩
第十二回 翻花樣偷天換日 吊膀子接木移花
第十三回 汪宏超花錢代審 金漢良拼命吹牛
第十四回 一監生錄遺受氣 兩承差討賞翻腔
第十五回 麯辮子坐轎出風頭 紅倌人有心敲竹杠
第十六回 論妍媸暢談電氣 談嫖界痛駡官場
第十七回 吃花酒初遇假同知 諷官場怒嘲真令尹
第十八回 設機關流氓傳電報 賣風情名妓訪蕭郎
第十九回 闖房間莽客怒生波 圓好夢良宵花解語
第二十回 王云生安排紥火囤 章秋𠔌踏破仙人跳
第二十一回 鬧張園醋海起風潮 苦勸和金剛舊好
第二十二回 香車寶馬陌上相逢 紙醉金迷花前旖旎
第二十三回 瘟富翁誤墮迷途 名校書安心淴浴
第二十四回 邱公子狠心懲愛妾 林黛玉拼命鬧華堂
第二十五回 恨無良閉戶鎖金剛 消妒意開籠放鸚鵡
第二十六回 說瘟生平心論嫁娶 評嫖客談笑駡官商
第二十七回 林黛玉春宵引鳳 王云生黑夜捉姦
第二十八回 吹大話滿口牛屄 露真情一箱石塊
第二十九回 寫伏辯光棍無顔 聽良言名花有主
第三十回 章秋𠔌亂叉麻雀 陸畹香暗印靈犀
第三十一回 西安坊名士講嫖經 高升棧優伶誇大口
第三十二回 吊膀子小醜幫忙 掉槍花秋娘中計
第三十三回 姘戲子苦勸陸畹香 扳差頭駁倒花筱舫
第三十四回 殺風景莽客醉飛觴 意纏綿良宵花解語
第三十五回 暗提調碰和叫局 現開銷當面坍臺
第三十六回 說大話滿口吹牛 擺雙臺安心落局
第三十七回 真急色春宵圓好夢 假堂差黑夜渡陳倉
第三十八回 還帶擋做成圈套 訂白頭再捉瘟生
第三十九回 陸蘭芬雨後試新妝 方子衡花前申舊約
第四十回 藍橋咫尺舊雨不來 芳草天涯王孫歸去
第四十一回 駡瘟生西樓驚好夢 唱驪歌南浦黯銷魂
第四十二回 吃大菜粲花生妙謔 錯房間無意遇名姝
第四十三回 章秋𠔌痛駡無恥奴 王佩蘭暗吃山西醋
第四十四回 有情人都成新眷屬 懊惱記重仿玉臺文
第四十五回 說官話小子無知 睏春悉蕭娘多病
第四十六回 爭閑氣怒擲纏頭 惡跳槽氣傷名妓
第四十七回 負心郎黃衫求作合 薄命女紫玉竟成姻
第四十八回 章秋𠔌驚散野鴛鴦 霍春榮排演花蝴蝶
第四十九回 方小鬆演說風流案 貝夫人看戲麗華園
第五十回 巧姻緣良夜渡銀河 殺風景三更飛黑索
第五十一回 美優伶駁翻堂上官 懦太史不問河東吼
第五十二回 霍春榮利口受官刑 宋子英喪心施騙局
第五十三回 弱書生幾成薄幸郎 老學究怒責親生女
第五十四回 拍馬屁流氓討好 抱春愁俠客傳書
第五十五回 一封書琴心通緑綺 百尺樓黑夜盜紅綃
第五十六回 真大膽登門報信 假小心麯意邀歡
第五十七回 貢春樹一棹載名花 章秋𠔌良宵圓好夢
第五十八回 馳寶馬爭看緑衣郎 博梟廬埋冤麯辮子
第五十九回 蕭靜園輸錢重約賭 王云生設計報前仇
第六十回 吃大菜貴紳中計 遊虎丘畫舫嬉春
第六十一回 倒脫靴兩番騙局 破機關一怒揮拳
第六十二回 討局帳當場出醜 托微波名士多情
第六十三回 會審官左襢黑心婦 金月蘭不認薄情郎
第六十四回 章秋𠔌有心試名妓 玉太史臨老入花叢
第六十五回 老風流豔福難銷 美少年名花獨占
第六十六回 苦溫柔太史多情 空繢綣秋娘薄幸
第六十七回 桃花人面惆悵劉郎 細雨斜風重尋關盼
第六十八回 花彩雲有意騙癡郎 王太史兩番逃愛寵
第六十九回 兆貴裏翰林出醜 春申浦名士吟秋
第七十回 好良宵詩徵出閣詞 留學生彈打章秋𠔌
第七十一回 李子霄他鄉逢舊友 辛修甫談笑諷良朋
第七十二回 章秋𠔌名花成眷屬 張書玉陌上遇蕭郎
第七十三回 李子霄銷魂春照夜 瀋剝皮拼命死貪財
第七十四回 假病危瞞天造謊 打官司教士分傢
第七十五回 撩雲撥雨夜渡銀河 辣手狠心朝施毒計
第七十六回 假溫柔瘟生中計 真淴浴名妓私奔
第七十七回 樓空燕子神女成虹 簾捲西風檀郎懊惱
第七十八回 洪月娥有心訛麯辮 瀋仲思同病勸瘟生
第七十九回 論嫖界新小說收場 結全書九尾龜出現
第八十回 通關節花錢遭巨騙 捐道員拜客出風頭
第八十一回 演前文重見九尾龜 醒迷途續成新小說
第八十二回 送蕭郎南浦贈將離 返故鄉天涯留別恨
第八十三回 風凄繐帳泣鳳悲麟 月冷空房鸞孤鵠寡
第八十四回 辦交涉庸奴降秩 諂大官觀察欺貧
第八十五回 負奇冤烈女駡姦雄 濺熱血公堂飛白刃
第八十六回 歸故裏堂上奉慈親 泛輕舟姑蘇逢舊友
第八十七回 賣風情陌路遇蕭郎 感華年高樓圓好夢
第八十八回 章秋𠔌意外得奇逢 貢春樹開筵宴良友
第八十九回 闖房間流氓橫索詐 懲無理名士怒揮拳
第九十回 銀漢仙槎劉郎惆悵 秋風蒓菜張翰歸來
第九十一回 開花榜名妓占鰲頭 擲金錢瘟生遊北裏
第九十二回 紅倌人安心施巧計 麯辮子拼命害相思
第九十三回 花低月亞虛度春宵 鳳去臺空可憐良夜
第九十四回 陳海秋痛恨範彩霞 章秋𠔌重遊安塏第
第九十五回 當冤桶觀察開心 吊膀子張園受辱
第九十六回 藉洋錢硬捉瘟生 呼將伯欣逢故友
第九十七回 鶯飛草長望斷蕭郎 添酒回燈重開夜宴
第九十八回 範彩霞安心慢客 東尚仁叫局碰和
第九十九回 叉麻雀名士講牌經 賣風情倌人吊膀子
第一百回 打茶圍烏龜送禮 出奇謀嫖客施威
第一百一回 扣局帳陳海秋發標 留夜廂範彩霞中計
第一百二回 酒闌人散軟語纏綿 送客留髡深情繾綣
第一百三回 味蒓園遇舊感前遊 金小寶尋春逢浪子
第一百四回 跳空槽滑頭得志 翻醋罐名妓爭風
第一百五回 祝小春得意占情郎 章秋𠔌正言譏浪子
第一百六回 危崖勒馬虛度清宵 寶鏡孤鸞枉辜良夜
第一百七回 遊張園初看髦兒戲 訪蕭郎又遇意中人
第一百八回 情切切密意慰檀郎 意綿綿深情回倩女
第一百九回 夢巫山良宵圓好事 憶傾城名士苦相思
第一百一十回 傳眉語喜遇秋娘 托微波暗通青鳥
第一百一十一回 賦高唐東墻窺宋玉 隔巫峰雲雨惱襄王
第一百一十二回 度良宵名花開並蒂 歌白紵病渴過三秋
第一百一十三回 久安裏舊雨續新歡 春申浦高朋宴良夜
第一百一十四回 棄塵寰烈婦捐軀 徵輓聯豪紳仗義
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馬戲忽逢蕩婦 聞獅吼驚散鴛鴦
第一百一十六回 謀補缺觀察入都 受苞苴姦奴作弊
第一百一十七回 嚴選政部辦吃虛驚 出奇兵名優施巧計
第一百一十八回 鬧相公尚書中計 告病假巡撫歸田
第一百一十九回 思淴浴名妓嫁衰翁 約空房傢媽私愛妾
第一百二十回 王素秋看戲軋姘頭 柳飛雲當場施絶技
第一百二十一回 聯美眷蕩子迷香 破溫柔滑頭潑醋
第一百二十二回 鬧茶樓揚慕陶受窘 抱不平章秋𠔌解圍
第一百二十三回 大觀園流氓爭口舌 樂仁裏名士見秋娘
第一百二十四回 王素秋家庭翻醋甕 康已生中冓詠新臺
第一百二十五回 鬧花廳白晝敦倫 闖深閨黃昏驚夢
第一百二十六回 感風寒中丞臥病 亂人倫令子宣勞
第一百二十七回 錫佳名註釋九尾魚 寫牢騷演說煙花史
第一百二十八回 換桃符陽春回大地 喧爆竹風雪度殘年
第一百二十九回 假漂帳嫖客行權 真索債倌人受騙
第一百三十回 享溫柔誤人銷金窟 敲竹杠偏遇守財奴
第一百三十一回 聚家庭天倫全樂事 度殘年骨肉慶團圓
第一百三十二回 設華筵良朋守歲 兜喜神名妓迎春
第一百三十三回 讓房間安心慢客 受譏評當面坍臺
第一百三十四回 忍惡氣冤桶無顔 遭白眼瘟生致病
第一百三十五回 發電信開函驚老母 抱不平療病出奇方
第一百三十六回 抱沉痾三宵占勿藥 起鄉心千裏整歸裝
第一百三十七回 講嫖經名士高談 打茶圍瘟生吃醋
第一百三十八回 洪素卿昧良施巧計 章秋𠔌談笑破姦謀
第一百三十九回 闖房間痛駡滑頭 驅恩客難為名妓
第一百四十回 感良朋深交銘肺腑 論時艱極目痛山河
第一百四十一回 恨天涯深閨揮別淚 折將離南浦送檀郎
第一百四十二回 出吳淞離懷隨逝水 走津沽壯志破長風
第一百四十三回 金觀察夜走寶華班 章秋𠔌重到侯傢後
第一百四十四回 舞衫歌扇清夜無愁 大道青樓良宵載酒
第一百四十五回 走章臺良宵開夜宴 入花叢驀地遇無????
第一百四十六回 論交涉清言譏俗吏 縱微辭談笑說官場
第一百四十七回 演活劇刻意繪春情 儆淫風當場飛黑索
第一百四十八回 印深情軟語留春 諧好事平康選夢
第一百四十九回 遇秋娘一箭貫雙雕 賣豐姿春風描倩影
第一百五十回 矢從良纏綿傾肺腑 悲身世老大感年華
第一百五十一回 兩調頭翡翠共移巢 三鼎足鴛鴦齊比翼
第一百五十二回 循舊例雙美擁檀郎 鬧相公新知結幽愫
第一百五十三回 中和園書生聽戲 升平班觀察開筵
第一百五十四回 吃大菜安心尋綺夢 走歧途着意訪名姝
第一百五十五回 訪天台三士入桃源 定花榜群芳登上第
第一百五十六回 餞長亭良朋悲遠別 脫火坑名士作冰人
第一百五十七回 解腰纏豪情成義舉 翻醋翁冷語試深心
第一百五十八回 逢醉鬼狹路動幹戈 數前塵花叢談掌故
第一百五十九回 範彩霞歇夏觀盛裏 陸麗娟獨遊味蒓園
第一百六十回 吊膀子淫令得意 鬧包廂戲館爭風
第一百六十一回 潑醋當場爭口舌 單相思狹路劫伶人
第一百六十二回 杜春心嚴親憐少子 睏債臺名妓嘆窮途
第一百六十三回 逢舊待深宵談秘戲 索新逋軟語媚幹娘
第一百六十四回 逼殘年倌人藉債 喪良心小子探囊
第一百六十五回 逐香塵遊春馳綺陌 騁飛車奮勇捉瘟生
第一百六十六回 巧機關深謀排陷阱 奇遇合豪客入牢籠
第一百六十七回 蓄深心連環施妙策 狙纏頭反撲出奇丈
第一百六十八回 假纏綿愛語穩癡人 真懊惱芳心乖宿願
第一百六十九回 阻觀光無端嬰小極 喜同心着意護檀郎
第一百七十回 發清言高論寄牢騷 訪桃源良朋聯伴侶
第一百七十一回 證心期三生傳慧業 聽眉語一晌醉風情
第一百七十二回 賦皇華小星隨使節 開綺席大尉遇佳人
第一百七十三回 慰離悰傾心結幽愫 上手本屈膝拜紅裙
第一百七十四回 暮夜金姦奴行重賄 美人計相國贈明珠
第一百七十五回 聯中外名妓說英雄 鬧平康宵有張虐焰
第一百七十六回 殺風景惡客試尊拳 棄塵寰佳人悲薄命
第一百七十七回 罡風無賴折柳摧花 眉語彷徨雙心一抹
第一百七十八回 渡銀河秋娘聯舊好 諧鳳侶名士結新歡
第一百七十九回 真閱歷發明攻戰術 正比例研究床笫談
第一百八十回 憶前塵同遊釣魚巷 懷舊事重訪莫愁湖
第一百八十一回 吃花酒騃儒得意 入鄉闈詞客觀光
第一百八十二回 鬧新聞撞墻翻瓦罐 灑霜毫論史出奇文
第一百八十三回 傳急電遊子還鄉 開花榜庸奴得賄
第一百八十四回 揮別淚紅杏嫁東風 訝奇遇仙雲吐華月
第一百八十五回 辛修甫良宵逢舊識 湯娟娘薄命墮風塵
第一百八十六回 證前因深情結遙誓 出奇計險語試傾城
第一百八十七回 甘同夢永夜聽雞聲 睏洪波長堤成漏澤
第一百八十八回 憫哀鴻仁人興義舉 泛明湖好景入詩囊
第一百八十九回 吞存款市儈昧良 萎慈萱北堂棄養
第一百九十回 章秋𠔌閉門守製 祁祖雲挾忿興謠
第一百九十一回 救災黎大開賽珍會 放焰火普照不夜城
第一百九十二回 阻星期麯房驚好夢 行酒令東閣宴嘉賓
《青樓夢》,清朝.俞達著 乾隆歧園藏本)又名《綺紅小史》"飛騰仙子術,窈窕美人軀"三十六司花仙女耐不住春情蕩漾,下凡到人間,真是世間男兒多大幸事,青樓一麯,傾倒天下,蔦歌燕雨,滿目春光。一粒驅邪掃穢了情丹把一切柔情掃蕩,歸班萬花山,足令讀者神迷神思。
另說:
《青樓夢》又名《奇紅小史》是中國清朝的一部小說。書名是藉着當時較有名聲的《紅樓夢》命的,題材也略同紅樓夢的題材。寫作方式體現出作者是有意模仿《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青樓夢》共分為64回。作者為晚清餘達,字吟香,字號慕山真人。
另說:
《青樓夢》又名《奇紅小史》是中國清朝的一部小說。書名是藉着當時較有名聲的《紅樓夢》命的,題材也略同紅樓夢的題材。寫作方式體現出作者是有意模仿《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青樓夢》共分為64回。作者為晚清餘達,字吟香,字號慕山真人。
在今見的五百多部晚清小說中,江蘇人曾樸的《孽海花》以其高出群倫的立意、大膽進步的思想、對達官名士生動的刻畫和巨大的影響,成為晚清小說中當之無愧的巨擘。《孽海花》共三十五回,但其精華部分衹是1905年出版的前二十回。作者通過上流社會中的達官名士的活動和言論,反映了中國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戰敗這三十年間,知識分子從蒙昧閉塞、自我陶醉到睜眼看世界、並進而探索強國富民之路的心路歷程。這正是《孽海花》小說最值得珍視的價值。小說規模宏闊,人物衆多,且大多都有原型。它以狀元洪鈞、妓女賽金花為主人公,涉及數百位達官名士,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孽海花》在藝術上遠遠高出其他晚清小說。人物有生活,有性格,筆筆有來歷。小說結構工巧,文采斐然,筆觸老到,顯示出曾樸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文字功底。
本書為長篇小說,以金雯青與傅彩雲的婚戀故事為主綫,反映了晚清30年間的政治、外交概況,也較多描繪了文人學者及官吏的生活。
本書為長篇小說,以金雯青與傅彩雲的婚戀故事為主綫,反映了晚清30年間的政治、外交概況,也較多描繪了文人學者及官吏的生活。
(清)魏秀仁撰;瞿文光點校
書中韋癡珠、韓荷生兩才子各戀一妓,其後韋落魂而亡,妓劉秋痕也殉情而死,韓卻得志顯達,妓杜采秋也封為一品夫人。作者通過兩人的不同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和對功名的渴望與追求。《花月痕》是清朝繼《紅樓夢》之後的又一部長篇言情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花月痕》是第一部以妓女為主要人物的說部。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把描寫伶人生活的長篇小說《品花寶鑒》與《青樓夢》、《海上花列傳》同列為“清之狹邪小說”,《花月痕》或屬此列。魏秀仁生活的年代恰逢太平天國起事,他目睹封建王朝的腐朽沒落回天乏術,加以懷才不遇,科場失意,長期的幕客生活,寄人籬下,感慨甚深,書中藉韋珠、劉秋痕與韓荷生、杜采秋兩對主人公自況,來抒發自己的“不平之氣”及功名理想之寄寓。《花月痕》在寫作上深受《紅樓夢》影響。作者為寫書中人物,嘗自製美人圖。書中描寫愉園、寄園、柳溪之亭臺樓閣諸景以及詩詞歌賦,明顯是仿《紅樓夢》之筆意。但其中大多詩詞與情節遊離,在思想與藝術上與《紅樓夢》相去甚遠。
書中韋癡珠、韓荷生兩才子各戀一妓,其後韋落魂而亡,妓劉秋痕也殉情而死,韓卻得志顯達,妓杜采秋也封為一品夫人。作者通過兩人的不同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和對功名的渴望與追求。《花月痕》是清朝繼《紅樓夢》之後的又一部長篇言情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花月痕》是第一部以妓女為主要人物的說部。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把描寫伶人生活的長篇小說《品花寶鑒》與《青樓夢》、《海上花列傳》同列為“清之狹邪小說”,《花月痕》或屬此列。魏秀仁生活的年代恰逢太平天國起事,他目睹封建王朝的腐朽沒落回天乏術,加以懷才不遇,科場失意,長期的幕客生活,寄人籬下,感慨甚深,書中藉韋珠、劉秋痕與韓荷生、杜采秋兩對主人公自況,來抒發自己的“不平之氣”及功名理想之寄寓。《花月痕》在寫作上深受《紅樓夢》影響。作者為寫書中人物,嘗自製美人圖。書中描寫愉園、寄園、柳溪之亭臺樓閣諸景以及詩詞歌賦,明顯是仿《紅樓夢》之筆意。但其中大多詩詞與情節遊離,在思想與藝術上與《紅樓夢》相去甚遠。
又名《名妓爭風全傳》
《風月夢》與揚州的歲時紀聞
狎妓冶遊,選豔徵歌,是中國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邗上蒙人是個經歷風月場所的揚州文人,他的文章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區域的節日風俗。揚州的風貌通過幾次值得關註的乘舟遊覽進一步得到揭示,這占據了第五回、十三回、十六回書的絶大部分篇幅。十三回中發生在端午節,讀者通過陸書和月香的視角體驗到當地的獨特風俗。另外兩次是去廟裏遊玩,一次是五人結拜,另一次是為慶祝月香病愈。
揚州冶遊也盛行畫舫風流,妓女乘畫舫遊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遊客招邀,即可提前預約,也可臨時招攜。提前預約則必須先投柬貼。臨時招攜則可省去此道手續。一種是妓女買棹湖上招引遊客。
此外,端午節賽竜舟也是揚州的重要民俗。端午節之競渡競標的傳統在揚州由來已久。《風月夢》第十三回專寫小孩子的吊艄,還有端午竜舟,首先是九衹竜船鬥標搶鴨子,將兩籠鴨子送到陸書們的船上,謂之“送標”,意味此活動將由他們開銷,拿鴨子的人將鴨子依次丟進河裏,而九衹竜船也依次快速劃過,搶鴨子,這一活動引來了無數遊船觀看。此外還有多種多樣的水上運動,比如“看見有人蹬在竜船頭上,一個筋鬥跳下河去,多遠纔冒了上來,名曰跳水頭,比搶鴨子還熱鬧。”
第十三回《賀端陽陸書看竜船》中:
但見榴紅似火,艾緑如旗。……用過午飯,那些大小遊船紛紛來往,又聽得鑼鼓喧天,遠望族旗蔽日,各色竜船在水上如飛而至。有兩條竜船上有洋樓旗傘,總是簇新,竜船上挂的像生人子,那站竜頭的朋友,穿着華麗衣服,腰裏接着洋表、小刀、葫包、扇套、手帕等物頭,帶時式雨纓涼帽,足穿時式緞靴,年紀又輕,夜服又新,站得又穩,出色好看。
清代末年,揚州城裏以南門鈔關運河上的竜舟競渡最為盛大。當時的富商大戶把“賞錢××兩”的賞票放在掏空的鴨蛋裏,將鴨蛋殼仍到運河中,讓劃竜舟的水手下河“搶標”。鴨蛋殼在水面上隨波逐流,沉浮不定。“搶標”的水手不準用手爭搶,一定要用嘴將鴨蛋殼咬住,纔算“得標”。
鬥標共是九條竜船,後面有一隻沒篷子小船,上面擺了兩個篾籠,內裏有十幾衹活鴨。……隨後凡有吊艄小孩的竜船,總靠着他們大船。就將鴨子船內兩個衊籠提上大船,擺在船頭。那九條竜船總敲起搶標、鑼鼓在他們大船前劃來劃去,那些遊船聽見這裏撩標,總紛紛趕來,團團圍繞。那站在陸書們船頭上兩個人,見有衹青竜劃近大船,就將衊籠內鴨子抓了一隻往河裏一撩,那青竜船上早有一個划船的朋友,精赤着身體,衹穿了一條褲頭兒,發辮繞了一個鹹菜把子,蹬在竜頭上,見鴨子一撩,他就跳下河去,將鴨子搶起,復跳上竜船。
遊客摜鴨,人立竜首,爭下捉之,曰“搶鴨”。或豬脬擲水中,曰“搶標”。有采繩係短木於竜尾,七八歲小童,雙丫髻,紅衫緑褲,立短木上演其技,如童子拜觀音、金雞獨立、倒挂鳥、鷂子翻身等名目,曰“吊梢”。初五日端午,午後人往天池看竜船,????船各幫水手,紮紙竜頭尾於腳劃,酒後醺醺然,飛棹歡舞而來,曰“癩烏竜船”。必花紅爆竹迎之,否則搶鴨、搶標,諸多為暴。此來彼往湖船,船中恐濺水,而岸上人見以為樂。
衆人敲起吊艄的鑼鼓,艄後那小孩在那小紅木棍上吊艄,頑的甚麽紅孩拜觀音、鯉魚三跌子、張飛賣肉……各樣花色,總頑過了,袁猷們將錢封把與他們。
同時,文中所展示的七八歲小童在船尾短木上“吊梢”的特寫鏡頭,也使我們明白了揚州古運河上“船梢倒挂小童兒”是怎樣一幅扣人心弦的神奇畫面。
鄉村裏的民風更為濃郁,許多婦女都有自己的特殊打扮,有的喜愛在發髻上簪上一片緑緑的艾草葉,有的喜歡在鬢角上插上一朵紅紅的石榴花,有的用蕎麥葉編成奇妙的虎頭花,還有的用絨花編出精美的虎頭紋,鄉村的五月,是如此地花花緑緑,如此地生機勃勃。
今日是端陽佳節,揚州風俗八蠻聚齊,兩岸遊人男男女女,有攙着男孩,有肩着女孩。那些村莊婦女頭上帶着菖蒲、海艾、石欄花、蕎面吊挂,打的黑蠟,搽的鉛粉,在那河岸上靸着一雙紅布滾紅葉拔情五彩花新青布鞋子亂跑,呼嫂喚姑,推姐拉妹,又被太陽曬的黑汗流流。
這些端午時節的特殊妝飾,揚州民衆統稱為“端午景”。清代韋柏森在描寫高郵東鄉的《菱川竹枝詞》中也雲:“金爐一瓣降香焚,和以雄黃酒半醺。絶好梳妝端午景,虎花斜插女兒雲。”“端午景”一詞,應該說概括得十分貼切,再加上端午時節揚州一帶裹粽子、吃“十二紅”,送“緑豆糕”等禮俗,的確構成了揚州特有的熱熱鬧鬧的民俗風景綫。
月香叫老媽剝了一盤棕子,又拿了一個五彩細磁碟,盛的是上白洋糖腌的玫瑰花膏,請陸書吃粽子。陸書吃了一個、月香用牙箸戳起一個粽子、蘸了些玫瑰花膏,銜了半個在口內,那半個粽子靠着臉,送到陸書口內。
平日裏揚州有香火,節日時有馬披,這些揚州的儺文化在文中都有所體現,這些“神會”,實質上帶有半宗教、半風俗的形質。其中,擔任主要角色的神職人員——儺有兩個名稱,即“香火”和“馬披”。《揚州畫舫錄》雲:“儺在平時,謂之香火。入會,謂之馬披。馬披一至,鑼鳴震天。”馬披善於裝神弄鬼,蹦縱竄跳,其行為已略具表演成分。
有兩個人精身赤足,用銀紅興兒布係着青興布褲,有二尺多長鐵椎穿通臂膊,手腕手裏各持鐵鞭,在大殿天井裏熱烘烘香堆子旁邊亂跳。……雙林嚮袁猷道:“這兩人因為何故亂跳?”袁猷道:“他們名為馬披,自稱師爺,這是陰犯陽譴。”
還有跌博,又名跌成,是揚州城裏有特色且極普遍的賭博娛樂方式,也是個風俗。小說第二回:
見又有些拎着跌博籃子的,那籃內是些五彩淡描磁器、洋絡汗巾、順袋鈔馬、荷包、扇套、骨牌、象棋、春宮、煙盒等物,站在魏璧旁邊,哄着魏璧跌成。魏璧在那籃子內揀了四個五彩人物細磁茶碗,講定了三百八十文一關。那跌博的拿那夾在夾窩內一張小高板凳坐下,將小苗帚先將地下灰塵掃了幾帚,然後將耳朵眼個六個開元錢取了出來,在地上一灑,配成三字三模,遞到魏璧手內,用右手將魏璧手腕托住。那傍邊站有幾個拾博的,嚮着與魏璧跌博這人嗽嘴,說道:‘叫着!'這人點頭答應。魏璧將六個錢在手指上擺好,望地下一跌。那拾博人口數,一一看清了字模,拾起來又遞在魏璧手內,魏璧又跌。共跌了五關,衹出了兩個成,算是輸了三關。魏璧道:‘不跌了。'那人也不曾問着錢鈔,立起身來拿了小板凳,拎着博籃同那幾個拾博的去了。”
再如第十三回:
陸書、魏璧在跌博籃子上,跌了許多水老鼠、黃煙兒,帶回船上,吃酒賞午。
由以上的種種描述可以見出,描繪人物的城市生活狀態,刻意表現城市娛樂已成為《風月夢》的顯著特徵。
三、《風月夢》與揚州麯藝文化
一直以來評彈相連,但是《風月夢》中,沒有提到評書,而是多處提到與蘇州彈詞並稱的揚州彈詞。評書盛興於明清,主要分袍帶(講史及英雄傳奇書)、短打(公案俠義書)、神怪(神話怪異書)三大類。說書人表演道具很簡單,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醒木、一方帕,卻能將中華洋洋五千年的歷史傳聞表達出來,確屬不易。評書的俗語:“砣子”(一個單元故事)、“書膽”(主人公)、“書賊”(反面人物)、“書筋”(書中的福將)。通過閱讀全文,本人認為書中涉及彈詞而沒有評書。
彈詞的歷史悠久,可能是從唐代的有說有唱的變文形式中蛻化而來。變文的唱詞格式,大多是七字句,偶爾加三字頭或夾雜三三的六字句等,後演變成說唱音樂,說唱音樂就是彈詞的前身。揚州彈詞——揚州地方麯種,原名“弦詞”,流行於揚州、南京及蘇北裏下河地區。其表演以說表為主,彈唱為輔,與評話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一是更加講究字正腔圓,語調韻味;二是演示動作幅度更小,衹重在面部表情。彈詞藝術中的說、噱、彈、唱,五到、八技,都是彈詞演員所具備的基本技藝。多用揚州方言,揚州彈詞唱詞安排在書詞當中。常用麯牌有“吉祥草”、“離京調”、“滿江紅”、“疊落”等,以羽調和商調居多。麯調樸實典雅,古色古香,多年來無什變化。唱詞有代言體和敘事體,一般為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適當增減字,多為偶句押韻。伴奏“上、下手”協調默契,三弦彈骨架音,疏放雅樸,琵琶則潤、密多變,跌宕綺麗,謂之“三弦骨頭琵琶肉”。揚州妓女,在清代是有分等級的,像雙林、月香這些“相公”(清有花榜),也是色藝俱全,技藝方面其一就是彈唱。《風月夢》開篇就寫:
天凝門水關裏面出來的遊湖船上面間或有人帶的女妓,也有唱大麯的,也有唱小麯的,笛韻幽揚,歌聲裊娜。
《風月夢》作為寫實小說,紀實性強,揚州藝人彈唱水平高,表現在即興演唱,彈詞的演出形式,靈活多變,較少受舞臺、布景、道具、人數以及空間和時間等條件的限製。若演出即謂“雙檔”,就是二人相應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聲調對話,一人側重敘述,一人側重唱麯。其實彈詞很多都是取材於生活,在生活中積纍起來的民間藝術。在第二十九回《背盟誓風林另嫁》中:
賈銘嚮鳳林道:‘我意欲屈你唱個小麯,不知可賞光否?'鳳林聽了,喊高媽將琵琶取來,接在手內,又叫高媽將腳藍內那一雙未曾穿過的白洋結顧綉三藍鞋子拿出來,放在賈銘席前。鳳林彈起琵琶,轉動歌喉,唱了一個《離京調》其詞曰:
洋經花鞋三寸大,未曾穿過送與冤傢,送冤傢,留為憶念來收下,我沒奈何,硬着心腸來改嫁。你若想起我這好,看看鞋子上花。要相逢,除非三更夢裏罷,若要想團圓今生不能衹好來生罷。
鳳林唱畢,將鞋子遞在賈銘手內道:‘你收起來做個憶念罷。'賈銘接過去收了,嚮鳳林道:‘你代我彈個《吉祥草》。'鳳林答應,彈起琵琶。賈銘遂唱道:
冤傢要去留不住,越思越想越負辜。想當初,原說終身不散把時光度,又誰知你抱琵琶走別路。我是竹籃打水、枉費工夫。為多情,誰知反反多情誤,為多情,誰知反被多情誤!”
如“說,要語言生動,引人入勝;噱,要詼諧幽默,恰如其分;彈,要純熟自如,托唱熨帖;五到,即是表演上要求做到外形動作與內在感情的統一協調,也就是說要心到、口到、手到、足到、目到;描寫八技,即是用人聲來模仿自然音響的口技藝術。”
妓女很少是用畫吸引人的,都是彈琵琶唱麯的,因為耳軟,從沒聽過眼軟的,故吳珍道:“鳳相公可算善灌米湯了。”就因為詞麯可以傳達心聲,於是很多就將心聲寄托在麯中,雙林是想藉彈唱琵琶的彈詞歌聲覓一個“有情人”跟他一輩子,雙林唱《滿江紅》:
俏人兒,我愛你風流俊俏,豐雅是天生。我愛你人品好,作事聰明,說話又溫存。我愛你非是假,千真萬真,夙世良緣分。易求無價寶,真個少。難覓有情人,何日將心趁。我有句衷腸話,欲言我又忍,不知你有不肯?欲言我又忍,不知你肯不肯?
此所謂:“詩言志,歌永言,聲依詠,律和聲”,“詩言志,歌詠言”這是前人對詩歌本質的概括和總結。什麽是志?《毛詩序》解釋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可見,所謂的“志”,就是詩人內心的感情的抒發。詩歌是思想的反映,感情的産物。
口技,彈詞中的一種,也是雜技的一種。演員運用口腔發聲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它能同時發出各種音響,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的後邊,俗稱“隔壁戲。”揚州麯藝文化在第十三回《慶生辰月香開壽宴》中一段用很長的語言來描述王樹仁的口技,他手拿一柄紙扇,學動物、車馬聲音,然後進帳子裏又說一傢人的午休精彩片段。尤其是青年婦人唱“南京調”,文中也有詞(略)。表演者運用其熟練的藝術技巧,入木三分地來刻劃人物,細緻生動地展現作品的思想內容,集中、概括而具體地揭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同時放映了彈詞中是不分技藝的,優秀的彈詞說唱藝術都是雜糅各技之長,綜合運用,取長補短的。
題材豐富多樣,月香唱了個拿手的二黃賠罪:
林黛玉悶懨懨心中愁悶,聽窗外風弄竹無限凄涼。喚紫鵑推紗窗且把心散。想當初進榮府何等鬧熱。與寶玉日同食夜同炕枕,他愛我我愛他一刻難離。癡心腸實指望終身有托,到如今均長大男女有別。見了面反說些虛言套話,平白的又來了薛氏姨媽。他有女名寶釵容貌端莊,說甚麽金玉緣可配鸞凰。癡寶玉聽人言心生妄想,可憐我苦伶仃早喪爹娘。無限的心中苦誰訴衷腸,奴衹得常垂淚暗自悲傷,最可恨王熙鳳拆散鴛鴦。
將《紅樓夢》這部長篇小說用彈詞短短數句口語化的彈唱的方式演繹,別具一番特色。“果是詞出佳人口,非但聲音柔脆,字句鏗鏘,而且這詞麯清新,令人心曠神也。”(陸書評麯)如第七回中《常隨嘆五更》:
叫鳳林、月香兩人各將琵琶彈起,又喊污師坐在席旁拉起提琴,袁猷用一雙牙著、一個五寸細磁碟産在手中敲着,催促文蘭“嘆五更”:
“一更裏,(略)二更裏,……五更裏,窗前月光沉。可嘆咱們不如人,苦難伸,打了門子派差門。接帖田官話,時刻要存神。差來差往鬧紛紛,終朝忙碌碌,由處喊掉魂。門印尋銀子,看見氣壞人。我的天呀,不是大煙傢,久已到處滾。天明窗前月光遲,可嘆咱們落臺時,苦誰知,住在寓所怎支持!行囊都當盡,衣服不興時,煙癌到了沒法施。想起妻和子,不覺淚如絲,尋朋告友。沒處打門子。我的天呀,難道跟官人,應派流落他鄉死。”
賈銘着人將弦子、笛子、笙、鼓板、琵琶、提琴取來,鳳林唱了一套‘想當初,慶皇唐',聲音洪亮,口齒鏗鏘,宛似男子聲音。月香等鳳林唱畢,唱了一套‘這為你如花美眷',聲音柔脆,細膩可人。那些看十壺牌的朋友,連牌都看錯了。
這顯然有點誇張,但是也從側面說明這彈詞藝術的迷人精妙之處。彈詞在相應的環境中,以其獨特的傳播方式,有其固定的或流動的聽衆群慢慢流傳下來,或口耳相傳或寫成彈詞話本,成為一門傳統的具有地方特色風俗的麯種。彈詞——明清文苑裏的奇葩,是當時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說唱文學,同樣也是揚州的地方特色之一,月香們邊彈琵琶邊唱,或用於講述故事,或用於寄托心聲,或反映現實的社會,作為一種藝術,它們産生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以其獨特音樂文學的藝術方式表現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
結語
小說《風月夢》以19世紀揚州城市生活為描寫內容,其中穿插了很多揚州的風俗。小說的敘述節奏是緩慢的、平淡的,閑筆較多,敘述時間和小說中的時間即故事時間在許多時候是一致的,這體現了作者閑散的心態和白描筆法。作者關註繁瑣的生活細節,風俗禮儀,表現很多的揚州的生活情調。
參考資料
武舟(著),中國妓女生活史[M],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8
徐鳳文,王昆江(著),中國陋俗[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朱江,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揚州[M],海洋出版社,1986.12
風月夢,[M],[清]邗上蒙人(撰),華雲點校,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2
揚州風俗,[M],曹永森,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12
韓南(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
(美)托馬斯.泛爾夫,黃雨石譯,一部小說的故事,北京三聯書店,1991
內田道夫,李慶譯,中國小說世界(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葛永海,城市品性與文化格調——論中國第一部城市小說《風月夢》[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5年4期
連波編(著),彈詞音樂初探[M],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9
註釋:
①韓南(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
②內田道夫,李慶譯,中國小說世界(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風月夢》與揚州的歲時紀聞
狎妓冶遊,選豔徵歌,是中國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邗上蒙人是個經歷風月場所的揚州文人,他的文章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區域的節日風俗。揚州的風貌通過幾次值得關註的乘舟遊覽進一步得到揭示,這占據了第五回、十三回、十六回書的絶大部分篇幅。十三回中發生在端午節,讀者通過陸書和月香的視角體驗到當地的獨特風俗。另外兩次是去廟裏遊玩,一次是五人結拜,另一次是為慶祝月香病愈。
揚州冶遊也盛行畫舫風流,妓女乘畫舫遊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遊客招邀,即可提前預約,也可臨時招攜。提前預約則必須先投柬貼。臨時招攜則可省去此道手續。一種是妓女買棹湖上招引遊客。
此外,端午節賽竜舟也是揚州的重要民俗。端午節之競渡競標的傳統在揚州由來已久。《風月夢》第十三回專寫小孩子的吊艄,還有端午竜舟,首先是九衹竜船鬥標搶鴨子,將兩籠鴨子送到陸書們的船上,謂之“送標”,意味此活動將由他們開銷,拿鴨子的人將鴨子依次丟進河裏,而九衹竜船也依次快速劃過,搶鴨子,這一活動引來了無數遊船觀看。此外還有多種多樣的水上運動,比如“看見有人蹬在竜船頭上,一個筋鬥跳下河去,多遠纔冒了上來,名曰跳水頭,比搶鴨子還熱鬧。”
第十三回《賀端陽陸書看竜船》中:
但見榴紅似火,艾緑如旗。……用過午飯,那些大小遊船紛紛來往,又聽得鑼鼓喧天,遠望族旗蔽日,各色竜船在水上如飛而至。有兩條竜船上有洋樓旗傘,總是簇新,竜船上挂的像生人子,那站竜頭的朋友,穿着華麗衣服,腰裏接着洋表、小刀、葫包、扇套、手帕等物頭,帶時式雨纓涼帽,足穿時式緞靴,年紀又輕,夜服又新,站得又穩,出色好看。
清代末年,揚州城裏以南門鈔關運河上的竜舟競渡最為盛大。當時的富商大戶把“賞錢××兩”的賞票放在掏空的鴨蛋裏,將鴨蛋殼仍到運河中,讓劃竜舟的水手下河“搶標”。鴨蛋殼在水面上隨波逐流,沉浮不定。“搶標”的水手不準用手爭搶,一定要用嘴將鴨蛋殼咬住,纔算“得標”。
鬥標共是九條竜船,後面有一隻沒篷子小船,上面擺了兩個篾籠,內裏有十幾衹活鴨。……隨後凡有吊艄小孩的竜船,總靠着他們大船。就將鴨子船內兩個衊籠提上大船,擺在船頭。那九條竜船總敲起搶標、鑼鼓在他們大船前劃來劃去,那些遊船聽見這裏撩標,總紛紛趕來,團團圍繞。那站在陸書們船頭上兩個人,見有衹青竜劃近大船,就將衊籠內鴨子抓了一隻往河裏一撩,那青竜船上早有一個划船的朋友,精赤着身體,衹穿了一條褲頭兒,發辮繞了一個鹹菜把子,蹬在竜頭上,見鴨子一撩,他就跳下河去,將鴨子搶起,復跳上竜船。
遊客摜鴨,人立竜首,爭下捉之,曰“搶鴨”。或豬脬擲水中,曰“搶標”。有采繩係短木於竜尾,七八歲小童,雙丫髻,紅衫緑褲,立短木上演其技,如童子拜觀音、金雞獨立、倒挂鳥、鷂子翻身等名目,曰“吊梢”。初五日端午,午後人往天池看竜船,????船各幫水手,紮紙竜頭尾於腳劃,酒後醺醺然,飛棹歡舞而來,曰“癩烏竜船”。必花紅爆竹迎之,否則搶鴨、搶標,諸多為暴。此來彼往湖船,船中恐濺水,而岸上人見以為樂。
衆人敲起吊艄的鑼鼓,艄後那小孩在那小紅木棍上吊艄,頑的甚麽紅孩拜觀音、鯉魚三跌子、張飛賣肉……各樣花色,總頑過了,袁猷們將錢封把與他們。
同時,文中所展示的七八歲小童在船尾短木上“吊梢”的特寫鏡頭,也使我們明白了揚州古運河上“船梢倒挂小童兒”是怎樣一幅扣人心弦的神奇畫面。
鄉村裏的民風更為濃郁,許多婦女都有自己的特殊打扮,有的喜愛在發髻上簪上一片緑緑的艾草葉,有的喜歡在鬢角上插上一朵紅紅的石榴花,有的用蕎麥葉編成奇妙的虎頭花,還有的用絨花編出精美的虎頭紋,鄉村的五月,是如此地花花緑緑,如此地生機勃勃。
今日是端陽佳節,揚州風俗八蠻聚齊,兩岸遊人男男女女,有攙着男孩,有肩着女孩。那些村莊婦女頭上帶着菖蒲、海艾、石欄花、蕎面吊挂,打的黑蠟,搽的鉛粉,在那河岸上靸着一雙紅布滾紅葉拔情五彩花新青布鞋子亂跑,呼嫂喚姑,推姐拉妹,又被太陽曬的黑汗流流。
這些端午時節的特殊妝飾,揚州民衆統稱為“端午景”。清代韋柏森在描寫高郵東鄉的《菱川竹枝詞》中也雲:“金爐一瓣降香焚,和以雄黃酒半醺。絶好梳妝端午景,虎花斜插女兒雲。”“端午景”一詞,應該說概括得十分貼切,再加上端午時節揚州一帶裹粽子、吃“十二紅”,送“緑豆糕”等禮俗,的確構成了揚州特有的熱熱鬧鬧的民俗風景綫。
月香叫老媽剝了一盤棕子,又拿了一個五彩細磁碟,盛的是上白洋糖腌的玫瑰花膏,請陸書吃粽子。陸書吃了一個、月香用牙箸戳起一個粽子、蘸了些玫瑰花膏,銜了半個在口內,那半個粽子靠着臉,送到陸書口內。
平日裏揚州有香火,節日時有馬披,這些揚州的儺文化在文中都有所體現,這些“神會”,實質上帶有半宗教、半風俗的形質。其中,擔任主要角色的神職人員——儺有兩個名稱,即“香火”和“馬披”。《揚州畫舫錄》雲:“儺在平時,謂之香火。入會,謂之馬披。馬披一至,鑼鳴震天。”馬披善於裝神弄鬼,蹦縱竄跳,其行為已略具表演成分。
有兩個人精身赤足,用銀紅興兒布係着青興布褲,有二尺多長鐵椎穿通臂膊,手腕手裏各持鐵鞭,在大殿天井裏熱烘烘香堆子旁邊亂跳。……雙林嚮袁猷道:“這兩人因為何故亂跳?”袁猷道:“他們名為馬披,自稱師爺,這是陰犯陽譴。”
還有跌博,又名跌成,是揚州城裏有特色且極普遍的賭博娛樂方式,也是個風俗。小說第二回:
見又有些拎着跌博籃子的,那籃內是些五彩淡描磁器、洋絡汗巾、順袋鈔馬、荷包、扇套、骨牌、象棋、春宮、煙盒等物,站在魏璧旁邊,哄着魏璧跌成。魏璧在那籃子內揀了四個五彩人物細磁茶碗,講定了三百八十文一關。那跌博的拿那夾在夾窩內一張小高板凳坐下,將小苗帚先將地下灰塵掃了幾帚,然後將耳朵眼個六個開元錢取了出來,在地上一灑,配成三字三模,遞到魏璧手內,用右手將魏璧手腕托住。那傍邊站有幾個拾博的,嚮着與魏璧跌博這人嗽嘴,說道:‘叫着!'這人點頭答應。魏璧將六個錢在手指上擺好,望地下一跌。那拾博人口數,一一看清了字模,拾起來又遞在魏璧手內,魏璧又跌。共跌了五關,衹出了兩個成,算是輸了三關。魏璧道:‘不跌了。'那人也不曾問着錢鈔,立起身來拿了小板凳,拎着博籃同那幾個拾博的去了。”
再如第十三回:
陸書、魏璧在跌博籃子上,跌了許多水老鼠、黃煙兒,帶回船上,吃酒賞午。
由以上的種種描述可以見出,描繪人物的城市生活狀態,刻意表現城市娛樂已成為《風月夢》的顯著特徵。
三、《風月夢》與揚州麯藝文化
一直以來評彈相連,但是《風月夢》中,沒有提到評書,而是多處提到與蘇州彈詞並稱的揚州彈詞。評書盛興於明清,主要分袍帶(講史及英雄傳奇書)、短打(公案俠義書)、神怪(神話怪異書)三大類。說書人表演道具很簡單,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醒木、一方帕,卻能將中華洋洋五千年的歷史傳聞表達出來,確屬不易。評書的俗語:“砣子”(一個單元故事)、“書膽”(主人公)、“書賊”(反面人物)、“書筋”(書中的福將)。通過閱讀全文,本人認為書中涉及彈詞而沒有評書。
彈詞的歷史悠久,可能是從唐代的有說有唱的變文形式中蛻化而來。變文的唱詞格式,大多是七字句,偶爾加三字頭或夾雜三三的六字句等,後演變成說唱音樂,說唱音樂就是彈詞的前身。揚州彈詞——揚州地方麯種,原名“弦詞”,流行於揚州、南京及蘇北裏下河地區。其表演以說表為主,彈唱為輔,與評話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一是更加講究字正腔圓,語調韻味;二是演示動作幅度更小,衹重在面部表情。彈詞藝術中的說、噱、彈、唱,五到、八技,都是彈詞演員所具備的基本技藝。多用揚州方言,揚州彈詞唱詞安排在書詞當中。常用麯牌有“吉祥草”、“離京調”、“滿江紅”、“疊落”等,以羽調和商調居多。麯調樸實典雅,古色古香,多年來無什變化。唱詞有代言體和敘事體,一般為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適當增減字,多為偶句押韻。伴奏“上、下手”協調默契,三弦彈骨架音,疏放雅樸,琵琶則潤、密多變,跌宕綺麗,謂之“三弦骨頭琵琶肉”。揚州妓女,在清代是有分等級的,像雙林、月香這些“相公”(清有花榜),也是色藝俱全,技藝方面其一就是彈唱。《風月夢》開篇就寫:
天凝門水關裏面出來的遊湖船上面間或有人帶的女妓,也有唱大麯的,也有唱小麯的,笛韻幽揚,歌聲裊娜。
《風月夢》作為寫實小說,紀實性強,揚州藝人彈唱水平高,表現在即興演唱,彈詞的演出形式,靈活多變,較少受舞臺、布景、道具、人數以及空間和時間等條件的限製。若演出即謂“雙檔”,就是二人相應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聲調對話,一人側重敘述,一人側重唱麯。其實彈詞很多都是取材於生活,在生活中積纍起來的民間藝術。在第二十九回《背盟誓風林另嫁》中:
賈銘嚮鳳林道:‘我意欲屈你唱個小麯,不知可賞光否?'鳳林聽了,喊高媽將琵琶取來,接在手內,又叫高媽將腳藍內那一雙未曾穿過的白洋結顧綉三藍鞋子拿出來,放在賈銘席前。鳳林彈起琵琶,轉動歌喉,唱了一個《離京調》其詞曰:
洋經花鞋三寸大,未曾穿過送與冤傢,送冤傢,留為憶念來收下,我沒奈何,硬着心腸來改嫁。你若想起我這好,看看鞋子上花。要相逢,除非三更夢裏罷,若要想團圓今生不能衹好來生罷。
鳳林唱畢,將鞋子遞在賈銘手內道:‘你收起來做個憶念罷。'賈銘接過去收了,嚮鳳林道:‘你代我彈個《吉祥草》。'鳳林答應,彈起琵琶。賈銘遂唱道:
冤傢要去留不住,越思越想越負辜。想當初,原說終身不散把時光度,又誰知你抱琵琶走別路。我是竹籃打水、枉費工夫。為多情,誰知反反多情誤,為多情,誰知反被多情誤!”
如“說,要語言生動,引人入勝;噱,要詼諧幽默,恰如其分;彈,要純熟自如,托唱熨帖;五到,即是表演上要求做到外形動作與內在感情的統一協調,也就是說要心到、口到、手到、足到、目到;描寫八技,即是用人聲來模仿自然音響的口技藝術。”
妓女很少是用畫吸引人的,都是彈琵琶唱麯的,因為耳軟,從沒聽過眼軟的,故吳珍道:“鳳相公可算善灌米湯了。”就因為詞麯可以傳達心聲,於是很多就將心聲寄托在麯中,雙林是想藉彈唱琵琶的彈詞歌聲覓一個“有情人”跟他一輩子,雙林唱《滿江紅》:
俏人兒,我愛你風流俊俏,豐雅是天生。我愛你人品好,作事聰明,說話又溫存。我愛你非是假,千真萬真,夙世良緣分。易求無價寶,真個少。難覓有情人,何日將心趁。我有句衷腸話,欲言我又忍,不知你有不肯?欲言我又忍,不知你肯不肯?
此所謂:“詩言志,歌永言,聲依詠,律和聲”,“詩言志,歌詠言”這是前人對詩歌本質的概括和總結。什麽是志?《毛詩序》解釋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可見,所謂的“志”,就是詩人內心的感情的抒發。詩歌是思想的反映,感情的産物。
口技,彈詞中的一種,也是雜技的一種。演員運用口腔發聲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它能同時發出各種音響,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的後邊,俗稱“隔壁戲。”揚州麯藝文化在第十三回《慶生辰月香開壽宴》中一段用很長的語言來描述王樹仁的口技,他手拿一柄紙扇,學動物、車馬聲音,然後進帳子裏又說一傢人的午休精彩片段。尤其是青年婦人唱“南京調”,文中也有詞(略)。表演者運用其熟練的藝術技巧,入木三分地來刻劃人物,細緻生動地展現作品的思想內容,集中、概括而具體地揭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同時放映了彈詞中是不分技藝的,優秀的彈詞說唱藝術都是雜糅各技之長,綜合運用,取長補短的。
題材豐富多樣,月香唱了個拿手的二黃賠罪:
林黛玉悶懨懨心中愁悶,聽窗外風弄竹無限凄涼。喚紫鵑推紗窗且把心散。想當初進榮府何等鬧熱。與寶玉日同食夜同炕枕,他愛我我愛他一刻難離。癡心腸實指望終身有托,到如今均長大男女有別。見了面反說些虛言套話,平白的又來了薛氏姨媽。他有女名寶釵容貌端莊,說甚麽金玉緣可配鸞凰。癡寶玉聽人言心生妄想,可憐我苦伶仃早喪爹娘。無限的心中苦誰訴衷腸,奴衹得常垂淚暗自悲傷,最可恨王熙鳳拆散鴛鴦。
將《紅樓夢》這部長篇小說用彈詞短短數句口語化的彈唱的方式演繹,別具一番特色。“果是詞出佳人口,非但聲音柔脆,字句鏗鏘,而且這詞麯清新,令人心曠神也。”(陸書評麯)如第七回中《常隨嘆五更》:
叫鳳林、月香兩人各將琵琶彈起,又喊污師坐在席旁拉起提琴,袁猷用一雙牙著、一個五寸細磁碟産在手中敲着,催促文蘭“嘆五更”:
“一更裏,(略)二更裏,……五更裏,窗前月光沉。可嘆咱們不如人,苦難伸,打了門子派差門。接帖田官話,時刻要存神。差來差往鬧紛紛,終朝忙碌碌,由處喊掉魂。門印尋銀子,看見氣壞人。我的天呀,不是大煙傢,久已到處滾。天明窗前月光遲,可嘆咱們落臺時,苦誰知,住在寓所怎支持!行囊都當盡,衣服不興時,煙癌到了沒法施。想起妻和子,不覺淚如絲,尋朋告友。沒處打門子。我的天呀,難道跟官人,應派流落他鄉死。”
賈銘着人將弦子、笛子、笙、鼓板、琵琶、提琴取來,鳳林唱了一套‘想當初,慶皇唐',聲音洪亮,口齒鏗鏘,宛似男子聲音。月香等鳳林唱畢,唱了一套‘這為你如花美眷',聲音柔脆,細膩可人。那些看十壺牌的朋友,連牌都看錯了。
這顯然有點誇張,但是也從側面說明這彈詞藝術的迷人精妙之處。彈詞在相應的環境中,以其獨特的傳播方式,有其固定的或流動的聽衆群慢慢流傳下來,或口耳相傳或寫成彈詞話本,成為一門傳統的具有地方特色風俗的麯種。彈詞——明清文苑裏的奇葩,是當時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說唱文學,同樣也是揚州的地方特色之一,月香們邊彈琵琶邊唱,或用於講述故事,或用於寄托心聲,或反映現實的社會,作為一種藝術,它們産生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以其獨特音樂文學的藝術方式表現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
結語
小說《風月夢》以19世紀揚州城市生活為描寫內容,其中穿插了很多揚州的風俗。小說的敘述節奏是緩慢的、平淡的,閑筆較多,敘述時間和小說中的時間即故事時間在許多時候是一致的,這體現了作者閑散的心態和白描筆法。作者關註繁瑣的生活細節,風俗禮儀,表現很多的揚州的生活情調。
參考資料
武舟(著),中國妓女生活史[M],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8
徐鳳文,王昆江(著),中國陋俗[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朱江,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揚州[M],海洋出版社,1986.12
風月夢,[M],[清]邗上蒙人(撰),華雲點校,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2
揚州風俗,[M],曹永森,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12
韓南(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
(美)托馬斯.泛爾夫,黃雨石譯,一部小說的故事,北京三聯書店,1991
內田道夫,李慶譯,中國小說世界(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葛永海,城市品性與文化格調——論中國第一部城市小說《風月夢》[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5年4期
連波編(著),彈詞音樂初探[M],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9
註釋:
①韓南(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
②內田道夫,李慶譯,中國小說世界(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珠緣》以小說的形式演繹了明代宦官魏忠賢是如何進宮當太監並得寵,以及最後與明熹宗的乳母客印月勾結亂政的故事。
本書全稱《新鎸綉像小說吳江雪》,題“吳中佩蘅子著”。首有顧石城序和佩蘅子自序。全書分四捲,共二十四回。
今存最完整的版本為東吳赤緑山房梓行本(藏法國巴黎國傢圖書館)。
本書據《新鎸綉像小說吳江雪》(序文已佚)校點。
今存最完整的版本為東吳赤緑山房梓行本(藏法國巴黎國傢圖書館)。
本書據《新鎸綉像小說吳江雪》(序文已佚)校點。
本書不題撰人,據序及《陽信縣志》知係清初李修行所著。修行,字子乾,山東陽信人,康熙乙未年(五十四年)進士。一生不曾仕進,衹任過數年教習,晚年著成此書。書經鹹豐、同治年間戰亂,原本殘缺;後經搜集,匯成完帙,於光緒十一年刻成,流傳至今。全書十五回,首有敘,尾署“光緒十一年(1885)秋月後學蓮溪氏書”。
本書據有益堂刊本校點,參校崇德堂刊本。
本書據有益堂刊本校點,參校崇德堂刊本。
(清)娥川主人編次;(清)青門逸史評點;楊銘校點
本書全稱《新說生花夢奇傳》,不著撰人,衹題“古吳娥川主人編次”。首有序,後署“時癸醜初鼕古吳青門逸史石倉氏偶題”。全書共十二回,分元亨利貞四集。
書中第一回有一入話,述康熙九年(1670)蘇州吳江縣耿村魏二、許十一官與殷勝姐、顧一姐的婚姻事,並雲“最切近的新聞”,據此可知序中所署“癸醜”當為康熙十二年(1673)。
序雲:其書“筆墨之妙,麯折變幻”,“幾於夢筆生花”。“何花非夢,何夢非花,請顔之曰《生花夢》。”是為書名的由來。
娥川主人尚有小說《無世匹》、《炎涼岸》。
本書據中華書局影印哈佛大學齊如山舊藏本衙藏版本(《古本小說叢刊》第一輯)校點。
本書全稱《新說生花夢奇傳》,不著撰人,衹題“古吳娥川主人編次”。首有序,後署“時癸醜初鼕古吳青門逸史石倉氏偶題”。全書共十二回,分元亨利貞四集。
書中第一回有一入話,述康熙九年(1670)蘇州吳江縣耿村魏二、許十一官與殷勝姐、顧一姐的婚姻事,並雲“最切近的新聞”,據此可知序中所署“癸醜”當為康熙十二年(1673)。
序雲:其書“筆墨之妙,麯折變幻”,“幾於夢筆生花”。“何花非夢,何夢非花,請顔之曰《生花夢》。”是為書名的由來。
娥川主人尚有小說《無世匹》、《炎涼岸》。
本書據中華書局影印哈佛大學齊如山舊藏本衙藏版本(《古本小說叢刊》第一輯)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