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魏征 Wei Zheng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
  《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杀父淫母,“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
  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关于《隋书》的作者,一直搞得很乱,《旧唐书》记载“魏徽等撰”。而刘知几《史通》则说颜师古、孔颖达等和于志宁、李淳风诸人共同撰成。还有题为长孙无忌撰述的。这是因为参加《隋书》撰述的人很多,几乎集中了当时大部分有名之士;开始以魏徵为其主编,后来魏徵死了,又由长孙无忌续为主编,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现行《隋书》共八十五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隋书》的修史水平是较高的。一是因为当时唐朝集中了一大批有才之士:先后参加编写的孔颖达、许敬宗、于志宁皆名列贞观时期著名的“十八学士”之列;颜师古是当时名垂一时的经史大师;负责修撰天文、律历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这样,《隋书》的修撰,便得到了学术上的保证。二是因为修史当时离亡隋时间较近,有不少隋朝的史料尚可资证。如隋人王劭撰的《隋书》八十卷,便保存着许多隋王朝的诏策。此外,当时也还存有数十卷《开皇起居注》等。更重要的是,唐贞观时离隋炀帝时不过二十余年,有许多隋朝遗老仍健在于世,可以通过访查直补史事。《旧唐书·孙思》便载:“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说明修《隋书》时,史官们曾访问过不少人。还有不少修史的作者本人就在隋朝生活过,有着亲身的经历,因而史实也就较为准确。三是作为主编的魏徵,历史上素称谏臣,号为“良史”,他主编修史时一般能坚持据事直书,不像后代史书的一些纪传有那么多的忌讳。
  《隋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书贯串了以史为鉴的思想。主编魏徵在给唐太宗上书时曾经说过,“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臣愿当今之动静。以隋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惟其想到以史为鉴,所以对隋是如何灭亡的,对隋君臣上下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可谓有淋漓尽致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揭露。比如对隋炀帝大兴土木、荒淫无耻、三游江都,都有翔实的叙写。又因为魏徵等编书者有意写出人民对隋王朝的反抗情绪,因此在《隋书》中也较多地叙述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史实,这在《炀帝纪》两卷中记载最为具体。据统计,在纪传部分的五十五卷中有二十多卷,以及在《食货志》、《五行志》里,记载了有关农民起义的情况。
  《隋书》还有个优点,就是比起其它同类史书来,它较少隐讳。比如,尽管虞世南在唐朝已成为唐太宗十分信任的大臣,但纪传中写到他哥哥虞世基的罪恶时,丝毫不加掩饰,再如,尽管裴矩、何稠等人已为唐臣,但对他们在隋朝的作为,也不加任何掩饰。至如隋炀帝杀害其父隋文帝,以及和文帝宠姬宣华夫人的那些肮脏事实,《隋书》也是毫不留情,秉直书写。这些方面都是《隋书》胜于其它史书的地方。当然,《隋书》的作者也不免历史的局限,因为碍于情面或政治上某些因素,在写到某些人物时也有回护或偏爱的地方。如卷六十六中的《房彦谦传》便是一例,房彦谦官微职卑,位不过州司马、县令,一生又无重大事迹可记,只因为他是唐太宗时的宰相房玄龄的父亲,使破格收入列传。这在封建社会的史书里,也算是难以避免的吧。
  《隋书》另一个可取的地方,是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留了丰富的资料。南北朝时期,留下来的典章制度方面的史料极少,而《隋书》的史志部分,多达三十卷,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十志。这十志不仅叙述了隋朝的典章制度,而且概括了梁、陈、北齐、北周的政治、经济情况,有的甚至追溯到汉魏。例如《食货志》记载了自东晋以来的等级制度和货币制度;《地理志》记载了南北朝以来的建置沿革;《律历志》和《天文志》总结了南北朝以后一百多年来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关于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详细记录,也保存在《隋书》中。《隋书》的《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一部十分重要的目录书,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我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我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我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隋书·经籍志》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我国以后的四部图书分类奠定了基础。《汉书·艺文志》曾把天下图书分编为六大类,到东晋李充造《四部书目》,始分书籍为四部。《隋书·经籍志》吸取其长,正式将各类书籍标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下再分四十小类。这种图书分类法,为后世遵用达一千余年。
  《隋书》也有不克服的缺点。例如它过分强调“天道”和“帝王之道”,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此外,由于隋末丧乱,图书散佚严重,因此在撰写时,也常常有史料不足的缺陷。有些传只能注明“图籍在记,多从散逸,不能详备”,造成某些传记空洞无物。这当然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南宋另一刻本残存五卷传世。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隋书》即据此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校点本即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
  关于《隋书》的表志有:万斯同:《隋诸王世表》。
  万斯同:《隋将相大臣年表》。
  黄大华:《隋唐之际月表》。自大业七年(611)至贞观二年(628),按月表列起兵者兴亡。
  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地理志》以隋代统一的疆域为纲,梁陈齐周时的沿革列于注中,时有疏漏错误,为杨氏考证重点所在。张鹏一:《隋书经籍志补》。主要为志中失收的北魏北齐北周人著作。
  章宗源(?—1800):《隋书经诺志考证》。只有史部。一说此书本名《史籍考》,后人误改。注意辑录佚文,而于书之原委、撰人始末多未详考。姚振宗(1842—1906):《隋书经籍志考证》。推寻志中所收书籍之本末源流,补直考订志所遗漏,远较章书为详备。
  补:其他考订著作一览
  隋书考证清·傅云龙校
  隋书札记清·李慈铭著
  隋书斠议清·罗振玉著
  
  隋书目录
  纪
  卷一帝纪第一
  高祖杨坚上
  开皇年前
  开皇元年
  开皇二年
  开皇三年
  开皇四年
  开皇五年
  开皇六年
  开皇七年
  卷二帝纪第二
  高祖下
  开皇八年
  开皇九年
  开皇十年
  开皇十一年
  开皇十二年
  开皇十三年
  开皇十四年
  开皇十五年
  开皇十六年
  开皇十七年
  开皇十八年
  开皇十九年
  开皇二十年
  仁寿元年
  仁寿二年
  仁寿三年
  仁寿四年
  卷三帝纪第三
  炀帝杨广上
  大业年前
  大业元年
  大业二年
  大业三年
  大业四年
  大业五年
  大业六年
  大业七年
  卷四帝纪第四
  炀帝下
  大业八年
  大业九年
  大业十年
  大业十一年
  大业十二年
  大业十三年
  卷五帝纪第五
  恭帝杨侑
  义宁年前
  义宁元年
  义宁二年
  志
  卷六志第一
  礼仪一
  卷七志第二
  礼仪二
  卷八志第三
  礼仪三
  卷九志第四
  礼仪四
  卷十志第五
  礼仪五
  卷十一志第六
  礼仪六
  卷十二志第七
  礼仪七
  卷十三志第八
  音乐上
  卷十四志第九
  音乐中
  卷十五志第十
  音乐下
  卷十六志第十一
  律历上
  律
  卷十七志第十二
  律历中
  卷十八志第十三
  律历下
  历
  卷十九志第十四
  天文上
  天体
  浑天仪
  浑天象
  盖图
  地中
  晷影
  漏刻
  经星中宫
  卷二十志第十五
  天文中
  二十八舍
  星官在二十八宿之外者
  天占
  七曜
  瑞星
  星杂变
  妖星
  杂妖
  客星
  流星
  云气
  瑞气
  妖气
  卷二十一志第十六
  天文下
  十煇
  杂气
  五代灾变应
  卷二十二志第十七
  五行上
  木不曲直
  金不从革
  火失其性
  水不润下
  稼穑不成
  貌不恭
  言不从
  旱
  诗妖
  毛虫之孽
  犬祸
  白眚白祥
  木沴金
  卷二十三志第十八
  五行下
  视不明
  听不聪
  思心不容
  皇不极
  卷二十四志第十九
  食货
  卷二十五志第二十
  刑法
  梁
  陈
  齐
  周
  隋
  卷二十六志第二十一
  百官上
  南朝梁官制
  南朝陈官制
  卷二十七志第二十二
  百官中
  北齐官制
  北周官制
  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
  百官下
  隋高祖时官制
  隋炀帝官制
  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
  地理上
  京兆郡
  冯翊郡
  扶风郡
  安定郡
  北地郡
  上郡
  雕阴郡
  延安部
  弘化郡
  平凉郡
  朔方郡
  盐川郡
  灵武郡
  榆林郡
  五原郡
  天水郡
  陇西郡
  金城郡
  枹罕郡
  浇河郡
  西平郡
  武威郡
  张掖部
  敦煌郡
  鄯善郡
  且末郡
  西海郡
  河源郡
  汉川郡
  西城郡
  房陵郡
  清化郡
  通川郡
  宕渠郡
  汉阳郡
  临洮郡
  宕昌郡
  武都郡
  同昌郡
  河池郡
  顺政郡
  义城郡
  平武郡
  汶山郡
  普安郡
  金山郡
  新城郡
  巴西郡
  遂宁郡
  涪陵郡
  巴郡
  巴东郡
  蜀郡
  临邛郡
  眉山郡
  隆山郡
  资阳郡
  泸川郡
  犍为郡
  越巂郡
  柯郡
  黔安郡
  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河南郡
  荥阳郡
  梁郡
  谯郡
  济阴郡
  襄城郡
  颍川郡
  汝南郡
  淮阳郡
  汝阴郡
  上洛郡
  弘农郡
  淅阳郡
  南阳郡
  淯阳郡
  淮安郡
  东郡
  东平郡
  济北郡
  武阳郡
  渤海郡
  平原郡
  信都郡
  清河郡
  魏郡
  汲郡
  河内郡
  长平郡
  上党郡
  河东邵
  绛郡
  文城郡
  临汾郡
  龙泉郡
  西河郡
  离石郡
  雁门郡
  马邑郡
  定襄郡
  楼烦郡
  太原郡
  襄国郡
  武安郡
  赵郡
  恒山郡
  博陵郡
  河间郡
  涿郡
  上谷郡
  渔阳郡
  北平郡
  安乐郡
  辽西郡
  北海郡
  齐郡
  东莱郡
  高密郡
  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
  彭城郡
  鲁郡
  琅邪郡
  东海郡
  下邳郡
  江都郡
  锺离郡
  淮南郡
  弋阳郡
  蕲春郡
  庐江郡
  同安郡
  历阳郡
  丹阳郡
  宣城郡
  毗陵郡
  吴郡
  会稽郡
  馀杭郡
  新安郡
  东阳郡
  永嘉郡
  建安郡
  遂安郡
  鄱阳郡
  临川郡
  庐陵郡
  南康郡
  宜春郡
  豫章郡
  南海郡
  龙川郡
  义安郡
  高凉郡
  信安郡
  永熙郡
  苍梧郡
  始安郡
  永平郡
  郁林郡
  合浦郡
  珠崖郡
  宁越郡
  交趾郡
  九真郡
  日南郡
  比景郡
  海阴郡
  林邑郡
  南郡
  夷陵郡
  竟陵郡
  沔阳郡
  沅陵郡
  武陵郡
  清江郡
  襄阳郡
  舂陵郡
  汉东郡
  安陆郡
  永安郡
  义阳郡
  九江郡
  江夏郡
  澧阳郡
  巴陵郡
  长沙郡
  衡山郡
  桂阳郡
  零陵郡
  熙平郡
  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七
  经籍一经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孔丛、家语、尔雅等
  谶纬之书
  小学
  传曰
  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
  经籍二史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篇
  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子
  儒
  道
  法
  名
  墨
  从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卷三十五志第三十
  经籍四集 道经 佛经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
  佛经
  列传
  卷三十六列传第一
  后妃
  文献独孤皇后
  宣华夫人陈氏
  容华夫人蔡氏
  炀帝萧皇后
  卷三十七列传第二
  李穆
  李穆子惇 怡 雅 恒
  子浑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
  梁睿
  卷三十八列传第三
  刘昉
  郑译
  柳裘
  皇甫绩韦○
  韦諅
  卢贲
  卷三十九列传第四
  于义子宣道 宣敏
  于义
  子宣道
  子宣敏
  阴寿子世师 骨仪
  阴寿
  子世师
  骨仪
  窦荣定
  元景山
  源雄
  豆卢绩子毓 绩兄通
  豆卢绩
  子毓
  绩兄通
  贺若谊
  卷四十列传第五
  梁士彦子刚 梁默
  宇文忻
  王谊
  元谐
  王世积
  虞庆则
  元胄
  卷四十一列传第六
  高熲
  苏威子夔
  苏威
  子夔
  卷四十二列传第七
  李德林子百药
  卷四十三列传第八
  河间王弘子庆
  河间王弘
  子庆
  杨处纲
  杨子崇
  观德王雄弟达
  观德王雄
  弟达
  卷四十四列传第九
  滕穆王瓒嗣王纶
  嗣王纶
  道悼王静
  卫昭王爽嗣王集
  卫昭王爽
  嗣王集
  蔡王智积
  卷四十五列传第十
  文四子
  高祖五男
  房陵王勇子俨
  秦孝王俊子浩
  庶人秀
  庶人谅
  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
  赵煚
  赵芬
  杨尚希
  长孙平
  元晖
  韦师
  杨
  苏孝慈兄子沙罗
  苏孝慈
  兄子沙罗
  李雄
  张煚刘仁恩 郭均 冯世基 厍狄嶔
  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二
  韦世康弟洸 艺 冲 从父弟寿
  韦世康
  弟洸
  弟艺
  弟冲
  从父弟寿
  柳机子述等
  柳机
  子述
  机弟旦
  机弟肃
  从弟雄亮
  从子謇之
  族兄昂
  昂子调
  卷四十八列传第十三
  杨素弟约 从父文思 文纪
  杨素
  弟约
  从父文思
  从父文纪
  卷四十九列传第十四
  牛弘
  卷五十列传第十五
  宇文庆
  李礼成
  元孝矩弟褒
  元孝矩
  弟褒
  郭荣
  庞晃
  李安
  卷五十一列传第十六
  长孙览从子炽 晟
  长孙览
  从子炽
  炽弟晟
  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七
  韩擒虎弟僧寿 洪
  韩擒虎
  弟僧寿
  弟洪
  贺若弼
  卷五十三列传第十八
  达奚长儒
  贺娄子干
  史万岁
  刘方冯昱 王 李充 杨武通 陈永贵 房兆
  卷五十四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
  李衍
  伊娄谦
  田仁恭
  元亨
  杜整
  李彻
  崔彭
  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
  杜彦
  高劢
  尒朱敞
  周摇
  独孤揩
  乞伏慧
  张威
  和洪
  侯莫陈颖
  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一
  卢恺
  令狐熙
  薛胄
  宇文
  张衡
  杨汪
  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二
  卢思道从父兄昌衡
  卢思道
  从父兄昌衡
  李孝贞
  薛道衡从弟孺
  薛道衡
  从弟孺
  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三
  明克让
  魏澹
  陆爽侯白
  陆爽
  侯白
  杜台卿
  辛德源
  柳
  许善心
  李文博
  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
  炀帝三男
  元德太子昭
  齐王暕
  赵王杲
  卷六十列传第二十五
  崔仲方
  于仲文兄顗 从父弟玺
  于仲文
  兄顗
  从父弟玺
  段文振
  卷六十一列传第二十六
  宇文述云定兴
  宇文述
  云定兴
  郭衍
  卷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七
  王韶
  元巖
  刘行本
  梁毗
  柳彧
  赵绰
  裴肃
  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八
  樊子盖
  史祥
  元寿
  杨义臣
  卫玄
  刘权
  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九
  李圆通
  陈茂子政
  张定和
  张奫
  麦铁杖子孟才
  沈光
  来护儿
  鱼俱罗
  陈稜
  王辩斛斯万善
  王辩
  斛斯万善
  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
  周罗
  周法尚
  李景
  慕容三藏
  薛世雄
  王仁恭
  权武
  吐万绪
  董纯
  赵才
  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一
  李谔
  鲍宏
  裴政
  柳庄
  源师
  郎茂
  高构
  张虔威
  荣毗兄建绪
  荣毗
  兄建绪
  陆知命
  房彦谦
  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二
  虞世基
  裴蕴
  裴矩
  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三
  宇文恺
  阎毗
  何稠
  何稠
  刘龙
  黄弟衮
  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四
  王劭
  袁充
  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
  杨玄感
  李子雄
  赵元淑
  斛斯政
  刘元进
  李密
  裴仁基
  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诚节
  刘弘
  皇甫诞子无逸
  陶模
  敬钊
  游元
  冯慈明
  张须
  杨善会
  独孤盛
  元文都
  卢楚
  刘子翊
  尧君素
  陈孝意
  张季珣
  松贇
  卷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七
  孝义
  陆彦师
  田德懋
  薛濬
  王颁
  杨庆
  郭
  田翼
  纽回
  刘士
  郎方贵
  翟普林
  李德饶
  华秋
  徐孝肃
  卷七十三列传第三十八
  循吏
  梁彦光
  樊叔略
  赵轨
  房恭懿
  公孙景茂
  辛公义
  柳俭
  郭绚
  敬肃
  刘旷
  王伽
  魏德深
  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厍狄士文
  田式
  燕荣
  赵仲卿
  崔弘度弟弘升
  元弘嗣
  王文同
  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
  儒林
  元善
  辛彦之
  何妥
  萧该
  包恺
  房晖远
  马光
  刘焯
  刘炫
  褚辉
  顾彪
  鲁世达
  张冲
  王孝籍
  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一
  文学
  刘臻
  王頍
  崔儦
  诸葛颍
  孙万寿
  王贞
  虞绰辛大德
  王胄
  庾自直
  潘徽
  杜正玄弟正藏
  常得志
  尹式
  刘善经
  祖君彦
  孔德绍
  刘斌
  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二
  隐逸
  李士谦
  崔廓子赜
  徐则
  张文诩
  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
  艺术
  庾季才子质
  卢太翼
  耿询
  韦鼎
  来和
  萧吉
  杨伯丑
  临孝恭
  刘祐
  张胄玄
  许智藏
  万宝常王令言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外戚
  高祖外家吕氏
  独孤罗弟
  萧岿子琮 瓛
  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
  列女
  兰陵公主
  南阳公主
  襄城王恪妃
  华阳王楷妃
  谯国夫人
  郑善果母
  孝女王舜
  韩觊妻
  陆让母
  刘昶女
  锺士雄母
  孝妇覃氏
  元务光母
  裴伦妻
  赵元楷妻
  卷八十一列传第四十六
  东夷
  高丽
  百济
  新罗
  靺鞨
  流求国
  倭国
  卷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七
  南蛮
  林邑
  赤土
  真腊
  婆利
  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
  西域
  吐谷浑
  党项
  高昌
  康国
  安国
  石国
  女国
  焉耆
  龟兹
  疏勒
  于阗
  鏺汗
  吐火罗
  挹怛
  米国
  史国
  曹国
  何国
  乌那曷
  穆国
  波斯
  漕国
  附国
  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九
  北狄
  突厥
  西突厥
  铁勒
  奚
  契丹室韦
  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
  宇文化及弟智及
  宇文化及
  弟智及
  司马德戡
  裴虔通
  王充
  段达
  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
  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
  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
群书治要三略
魏征 Wei Zheng阅读
  正确的称法应该是《群书治要•黄石公三略》。《群书治要》是唐魏征、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奉敕编撰的一部丛书,而黄石公三略则是这部丛书中收的一部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是宋代颁定的“武经”之一。该书旧题黄石公着。黄石公即圯上授张良兵书的老人,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黄石公三略》原名《黄石公记》,最早见于《后汉书•臧宫传》,三国时期开始称《三略》,魏李康《运命论》有“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北齐魏收《魏书》中有刘晒注《黄石公三略》。书目着录则始于《隋书•经籍志》,之后,历代书目均有着录。上面括号中的注释是刘晒作的。
  
  《黄石公三略》共分上、中、下三略。《上略》多引《军谶》语,主要通过对“设礼赏,别奸雄,着成败”的分析,论述以“柔弱胜刚强”为指导、以收揽人心为中心,以“任贤擒敌”为宗旨的治国统军的战略思想及其实现的方法。《中略》多引《军势》语,主要通过“差德行,审权变”,论述君主驭将统众的谋略。《下略》主要内容是“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
  
  《黄石公三略》是《武经七书》之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它重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指出:“夫为国之道,侍贤与民。”“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注重收揽民心,重视民事,“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重视对战略要地的控制,提出“获固守之,获厄塞之,获难屯之。”它提倡将帅要爱护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将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蓄恩不倦,以一取万。”要求将帅要有优良的品质和广博的知识。做到“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束、能听讼、能纳入、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主张“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将帅的选拔和使用方面,它反对任人为亲,主张任人为贤,因人而致用,“贤者所适,其前无敌。”“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使智,使勇,使贪,使愚。知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它在哲学方面,初步揭示了人们的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对战争的认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端未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初步认识到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认识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向其反面转化,“造作过制,虽成必败。”它从《老子》的反战观点中引出了积极支持正义战争的主张,认为战争是不好的,但是战争不会自行消灭,要用正义的战争消灭非正义的战争,“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在论述士与民、将与众、德与威、仁与法、柔与刚、强与弱号关系时,注意到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片面性。如提出贤士是国家的骨干,民众是根本,将卒并重,德威相济,仁法兼施,刚柔强弱相宜等观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政治上还提出了“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的思想。
  
  《黄石公三略》问世之后,就受到社会的重视,广为流传。宋晁公武说:“其书论用兵机权之妙,严明之决,明妙审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戴少望则认为“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惟《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三略》之书,则其旨远,其理深。”(《将鉴论断》)《四库总目》说它:“务在沈机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唐代魏徽将其内容收入《群书治要》,供皇帝治国安邦参考。宋元丰三年(1080年),被颁定为武学的“经书”。并被与宋廷对立的西夏国译成西夏文。它在唐朝时传到日本,日本宽平(889—897)年间,日皇敕命藤原佐世撰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就着录有《黄石公三略》。日本战国时代的足利学校。(武将顾问资格的养成所)将此书与《六韬》定为该校的主要教科书。据不完全统计,日本研究《黄石公三略》的有近四十家之多,同时也传到了朝鲜等国。
  
  《黄石公三略》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孝宗、光宗年间刻《武经七书》本。此本除原刻本尚存日本静嘉堂文库以外,后世几经影刊翻刻,形成“武经”系统本。其他丛书本也多以此系统本为底本。注释本比较重要的有宋施子美讲义本、明刘寅直解本、清朱埔汇解本等。建国后研究《黄石公三略》的主要著作有《武经七书注释•三略》(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和《黄石公三略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等。
群书治要六韬
魏征 Wei Zheng阅读
  《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949年在位),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 ”,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群书治要》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曰“博而要”。魏征等人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五种,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删其繁芜,择其精粹,浓缩成五十卷的珍本。魏征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的经典之作。
首页>> 旅游天下>>魏征 Wei 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