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
  《为了告别的聚会》又译为《告别圆舞曲》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小说只写了五天里发生的事,但涉及了很多的人物,每个人物的生活又展开得非常丰满。它表现了人们对生命死去的漠然,对改变生命的的渴望和抗争。为了得到新的东西,他们都拼命想逃避一些东西,又拼命想抓住一些实际的东西。他们面临一个选择,却好像又别无选择,最终只能选择监视、欺骗和谋害。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样,是一部引发人对人生的思考的作品。
  《为了告别的聚会》-基本资料
  
  作者:(捷)米兰·昆德拉
  
  译者:安丽娜
  
  ISBN:9787506300223
  
  页数:220
  
  定价:5.9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装帧:平装
  
  出版年:1993
  《为了告别的聚会》-作者介绍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为了告别的聚会》-内容介绍
  
  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小号手、美国商人、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 个人物反复曲折的爱情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
  
  故事很简单。
  
  从一个姑娘怀孕后对已婚情人的纠缠开始,写这个姑娘谨慎地试图通过胎儿来达成对于情人爱情的渴望;写男子试图说服姑娘打胎来摆脱这次爱情的危机;写姑娘的情人一心要发现姑娘的不忠并且来竞争对于姑娘的爱情;写男子的妻子一心要揭穿男子的不忠行为以满足自己恶意的嫉妒快感。通过穿插和人物关系的交织,还写了另一个即将离开自己祖国的男子和他的准情人。故事持续的时间是五天,五天就改变了一切,这是一个“为了告别的聚会”,因为聚会之后还是告别的交错。故事的场景就在一个由温泉的小镇上,人物在那里来往仿佛是一个不用改编就可上演的戏剧。
  
  故事仿佛就是为了讥讽人类的机心和努力。所有的盘算都会突然落空、所有的设想都大相径庭、所有的感觉都南辕北辙。
  
  男子为了说服姑娘打胎而费尽心机,然而,姑娘的同意打胎却完全不是出于男子的设计;姑娘一心以为腹中的胎儿就仿佛是爱情的象征和圣物,因此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然而她的爱情却不仅背弃了让她怀孕的男子,也背弃了年轻的情人,和一个老年男子开始了;男子的妻子被嫉妒占据全身心,却在即将发现不忠的前夕,突然感觉到了嫉妒的愚蠢,并且发现了爱情嫉妒之外的可能性,其他男子可爱的可能性;姑娘在开启了爱情之门之后,为了爱情决定堕胎,然而却死于一次意外(死亡本来就总不为我们掌握);男子在姑娘的死亡带来的突然超脱之后,感觉到了自己妻子的可贵,可是她的妻子的心灵却已经开始遁离;即将离开自己祖国的男子在满心欢喜的告别时却突然发现了舍不得离开的原因,并且他正是害死姑娘的无意的凶手———所有这些都出乎人们的意料,出乎读者的意料,却是那么可能的发生。或者说,生活中真实的发生未必不如这种可能。
  《为了告别的聚会》-书评
  
  我不知道这本小说在昆德拉作品中的序列,我感觉它是昆德拉的一种尝试,昆德拉在里面反复探讨着各种各样的概念,比如“媚俗”、比如“嫉妒”、比如“高尚”、比如“秩序”、比如“世界的昙花一现的本质”。这些概念附着在小说的情节中随时展开,尽管还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的,然而却已经展示了各自向前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尽管它们致使“社会世界”(SocialWorld)的一种创造,然而这种创造却正如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有着鲜活的生命。它们生动站立、它们跃跃欲试、它们引而待发、它们生机勃勃——而这实在是因为人们,不仅是书中的主人公,每时每刻都在受着这些概念的操纵,因着它们活动。人们,我们,不认识它们,我们以为是按着我们自己的心愿在活动,事实上,我们只是这些概念的提线木偶而已。提线木偶无知无觉,无喜无忧,而我们却还会自以为是的知觉喜忧。
  
  或许,昆德拉是旨在揭示这样的悲剧性存在?
  
          一一《江南时报》(2002年10月29日)
  
  作者的语言描写生动而丰富,叙述中夹着议论和心理分析。读小说中描写的情景好像看电影一样,读者始终被调动起思绪从而产生更多的的感触。有些话语包含着他的隽永和智慧,只能心领神会。他甚至把哲学、政治批判融入爱情故事,很多议论精辟、深刻。从他的作品里找到了自己无从理清的问题,得到了精神的宣泄。
          一一solargo(北京)
  
  昆德拉总是用他的睿智和才华为我们构建一个分不清虚幻还是现实的世界。不论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还是《为了告别的聚会》等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一次次发现自身与文中人物惊人的共同点,并对于作者对人物心理准确的把握感到惊异。作为一个女性,我完全觉得昆德拉彻底把握了女性的心理特点,一切企图被隐藏的想法都赤裸裸被揭露出来。
  
          一一在等待的一粒米(南京)
搭车游戏
搭车游戏
  1
  
  油缸的指示针突然降至零点,开跑车的小伙子埋怨这车耗汽油的胃口太大。
  
  “得注意别再把油用光了。”
  
  坐在旁边的姑娘(大约二十二岁)提醒道,并提起他们以前好几次类似的情况。
  
  小伙子说他不在乎,因为只要和她一块出去,他总有冒险的乐趣。
  
  姑娘不以为然。她说无论什么时候在高速公路上耗尽汽油,去冒险的只有她自己。小伙子躲在一边,而她不得不凭借姿色搭车去最近的加油站,然后提一桶汽油再搭车回来。
  
  小伙子追问姑娘那些司机是否不愿载她一段,因为她说话的口气好像此事挺难。
  
  她回答(带着不大老练的调情味)有时他们挺亲昵的,但是还不等事情有眉目她就不得不提着汽油桶离开。
  
  “猪猡。”小伙子说。
  
  姑娘反驳说她不是猪猡,而他才真正是哩。
  
  天晓得他一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有多少女孩子搭他的车!跑车疾驰,小伙子把胳膊搭在姑娘的肩膀上,并轻轻亲吻她的前额。
  
  小伙子知道她爱他,所以才醋意大发。吃醋固然不是什么美事,可只要不过分(只要节制一些),除去烦扰之外它还有令人高兴的地方。起码小伙子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只有二十八岁,却自认为是情场老手,颇能通晓女人的一切。
  
  坐在他身边的这个姑娘身上的那种纯洁是迄今他所遇到的那些女人所缺乏的。
  
  油缸要没油了。正在这时小伙子看见一块路标,指示着前面四分之一哩有个加油站。
  
  姑娘如释重负,车子总算是左拐开到油泵前。小伙子在离油泵不远处停下车,前面那辆巨型运油卡车正在给油泵输油。
  
  “我们得等等了。”小伙子对姑娘说着,钻出了车门。
  
  “还得等多久呀?”他冲他个穿着工装裤的人喊。
  
  “一会儿就好了。”那个管加油的回答。
  
  “这话我早听腻了。”他说着想坐回到车里去,可看见姑娘已经从另一边下了车。
  
  “我趁这段时间去走走。”她说。
  
  “去哪儿?”小伙故意这样问,等着看姑娘的窘态。
  
  他们相识已近一年,而她在他面前还总是腼腆。他喜欢她这副羞答答的样子,是由于她有别于他以前遇到的那些女人,另外也是由于他意识到人生短促,女朋友的腼腆羞涩是老天给他的厚赐。
  
  2
  
  姑娘真是不喜欢坐长途车(小伙子愿意连开几个小时不休息),她只得央求他开到附近的一片树林歇歇脚。每当小伙子明知故问为什么他应该停车时,她都有些生气。她知道她的羞涩很可笑,像个古板的老姑娘。上班时好多次她发现同事们为此而笑话她,常常故意捉弄她。可越怕害羞就越容易害羞。
  
  她常常渴望能像周围大多数女人那样大方和轻松。她甚至还进修了一门建立自信的专门课程:她不断地说服自己每个人类生命的诞生都是无数躯体中的一个,就像在大饭店无数房间中分配给你一个房间一样。总之每个人都是一种偶然的存在,他只是一种现成的被借用的物件。话是这样说,可她就是不能真正去体验它。对她来说理念和肉体总是两层皮。
  
  她过分陷于肉体这层皮中;这就是她为什么常常感到忧虑的原因。
  
  她也在自己和那个小伙子的关系中体验到同样的忧虑。
  
  她和他认识了一年,非常快乐,也许就是因为他绝不把她灵肉分离,她才能托付终生。这段日子确实相处得挺美满,但是姑娘也觉察到背后的隐忧。例如,她常常想到其他女人(那些人不害怕)更具魅力,风情万种,而小伙子公开承认他认识这类女人,没准哪天他会为了其中的一个弃她而去。(事实上,年轻人一再宣称他已经对那些女人讨厌透了,但她清楚他还远没有他自认为的那么成熟。)她想完全拥有他,而自己也完全委身于他,但她总觉得,她越是要把一切奉献给他,就越是剥夺他一些东西,特别是逢场作戏或浅尝即止的爱情滋味。这使她烦恼,她不能把严肃认真和轻松愉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而现在,这些烦恼都被丢置脑后。她十分开心。这毕竟是他们度假的第一天(为了这两周的假,她望眼欲穿地盼了整整一年)。天空碧蓝(整年来她都担心到这时候天气不好),而他正陪在她的身边。
  
  “他问:“去哪儿?”
  
  她脸色羞红,闷声不响下了车。她在加油站附近散步,那个加油站靠近高速公路,孤零零的,周围是田地。又约一百码开外是一片树林(在他们要经过的正前方)。她走进树林,藏身于小灌木丛中,心情舒畅极了。(在她独处时能够从她的白马王子那儿得到最大的快乐。如果白马王子真的出现的话,一切便烟消云散了。只有单人独马的时刻,她才能抓住这甜梦。)
  
  她走出树林来到公路上,又能看到加油站。那辆运油大卡车已经输完油了,小跑车移到红色油泵前。姑娘沿着公路往前走,不时回头看小跑车是否跟了上来。她终于看见它了,便停下来挥手,好像是搭车的人在截陌生人的车子。小跑车缓慢减速,停在姑娘的旁边。小伙子摇下玻璃,微笑着问道:
  
  “您要去哪儿,小姐?”
  
  “巴士特里沙,你顺路吗?”姑娘问,向他笑盈盈抛了个媚眼儿。
  
  “当然顺路,请上车吧!”小伙子说着打开了车门。姑娘上了车,小跑车一溜烟地走了。
  
  3
  
  只要他的女朋友一乐,小伙子就总是兴高采烈。这种情景不多;她工作不称心、环境不如意,加班加点,得不到充分休息,家里还有生病的母亲。她总是感到精疲力竭。心情不住再加上缺乏自信,就很容易焦虑不安。为此他带着一种后父似的小心翼翼欢迎她所有快乐的表示。他满面笑容地说:“今天我真幸运。开了五年车,我还从未载过这么迷人的姑娘搭车。”
  
  姑娘听后飘飘然,她得寸进尺顺口搭腔说:“你真是吹牛不上税。”
  
  “我像牛皮大王吗?”
  
  “看样子你喜欢对女人撒谎。”刚说完,她就觉得勾起了自己的旧心事,因为她真的认为他喜欢对女人撒谎。姑娘的确常常令他很厌烦,不过,这次例外,毕竟她的话不是针对他,而是说另外那个开车的家伙。他漫不经心地问:“这使你坐立不安了吗?”
  
  “如果我真的和你一起去,我当然会坐立不安。”姑娘故意这样说,想让他明白,她是话中有话的;但弦外之音她是说给另外那个让她搭车的家伙听的,“可我不认识你,那就无所谓。”
  
  “陌生人当然无所谓,如果真是自己的男朋友,那女人就会难以忍受了。”(现在该轮到小伙子弦外有音,以牙还牙了。)
  
  “这样看来,我们萍水相逢,才能相安无事。”
  
  姑娘故意装作没听懂他的话,只当自己仍然在和陌生的司机说话:“那又怎么样?反正我们一会儿就分手了。”
  
  “为什么?”小伙子追问。
  
  “不为什么,我将在巴士特里沙下车。”
  
  “如果我一块儿下车呢?”
  
  说这番话时,她察颜观色,发现他看上去实在很像自己醋意大发时的那副德行。她警觉到,他向自己献媚,同时又是和那个搭车女郎调情,两个角色都入木三分。于是她用挑衅的口吻问:
  
  “我倒挺想知道,你打算对我干什么?”
  
  “对这么漂亮的姑娘,我不愿意多浪费脑汁。”
  
  小伙子大献殷勤,这回倒是对自己的女朋友说话,不是那个想象中的搭车女郎。
  
  但是这奉承话儿反而让姑娘觉得抓住了他的把柄,好像她略施小计,就戳穿了他的牛皮。她愠怒地反唇相讥:
  
  “你不觉得把自己估价过高了吗?”
  
  小伙子打量着姑娘,发现她的脸已经变颜变色,一副怒容。小伙子不喜欢她这样,宁愿她回复到原来天真无邪的样子。他挪到她身边,用胳膊搭着她的肩膀,像他通常所做的那样轻声细语地哄她。他现在不想再玩这种把戏了。
  
  可姑娘却脱开他的手,说:
  
  “你也变得太快了!”
  
  碰了这个钉子,小伙子说:“小姐,真对不起!”然后默默地望着他前方的高速公路。
  
  4
  
  姑娘的醋意,不管怎么说,来得快去得也快。她很理智地清醒过来,毕竟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甚至对自己埋怨他的举动感到可笑。如果他发现了她这样做的真实原因,那可是着实不妙。幸亏女人什么事都容易找借口。她自我安慰,她埋怨他并不是真的生气,只不过在演戏罢了。假期刚开始,今天才第一天,何必弄得不欢而散。
  
  这么一想,她又扮起搭车女郎的角色,这个女郎刚刚埋怨这个胆量过人的司机并不是真心拒绝,只是不想让他这么快就得手,这样玩更刺激。她侧过身哄小伙子说:
  
  “先生,刚才我并不是故意的!”
  
  “对不起,我不会再碰你了。”小伙子说。
  
  他对姑娘不听话,没有扮演他期望的角色很恼火。现在姑娘回心转意扮回原来的角色,他顺理成章地迁怒到这个不认识的搭车女人身上。同时他在揣摩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他不应该再扮演护花使者的角色,改扮成他天性里就有的辣手摧花的角色:顽固、刻薄,狂妄自大。
  
  这其实就是小伙子对付女朋友的本性。实际上,在他遇到她之前,他就是挺粗鲁而不是很和气地对待女人。但是他绝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莽汉,因为他既没有过人之勇也不至冷酷无情。不管怎么说,即使他和这样的人毫无相似之处,这辈子也希望扮演一次这样的角色。尽管这是个相当幼稚的愿望,可现实却是如此。即使年高智长的人也常有幼稚的念头。
  
  这种幼稚的念头很快就可以在他扮演的角色里得到验证。
  
  小伙子这种可笑的念头完全适用于这个姑娘。因为她是个典型善妒的女人。在这种时候,如果她把身边这个情种看成是清白常人,她就不会吃醋了。姑娘可以忘记她自己,不再扮演这类角色。
  
  她的角色?什么样的角色是她的角色?这类角色已经超越了文学范畴。搭便车嘛,就是让那些本来不想让你上车的人停车。她玩这类把戏驾轻就熟,对自己的女性魅力运用自如。连她自己都吃惊,扮演起这种傻呵呵、浪漫的角色,这么容易入戏。
  
  5
  
  小伙子发觉在他的生活中很难有轻松的日子。他这一辈子在人生路上都是规规矩矩的。他每天的工作何止八个小时,无尽无休的会议,自修功课,男女社交应酬,等等。他的私生活所剩时间无几。这种私生活绝对无法保密,有时甚至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即使这难得的两周假期也不能使他感到无拘无束,富于冒险情趣;精密安排计划的阴影笼罩着这儿。我们国家夏季招待设施的不足使得他提前六个月就得凭单位介绍信预订塔得拉斯的房间。这些阴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他已经变得安于这一切,在这种单调平直的公路上那种恼人的念头一次又一次地涌上他心头——沿着这条路他正在被追踪,所有的人都在监视他,他根本无路可走,无处可藏。这时,那个怪主意在他心里转悠。他潜意识里的心路历程跟他正在行驶的高速公路居然和谐地交汇在一起。这使他突然干了件古怪事情。
  
  “刚才你说要去哪儿?”他问姑娘。
  
  “去巴士特里沙。”她回答。
  
  “你去那儿干什么?”
  
  “我有约会。”
  
  “和谁?”
  
  “当然是位绅士了。”
  
  小跑车正好抵达一个大的交叉路口。小伙子放慢速度,以便看清路标,然后向右拐去。
  
  “如果你失约了会怎么样?”
  
  “那是你的错,你得负责。”
  
  “你根本没注意,我转到诺夫山基方向去了。”
  
  “真的吗?你疯啦!”
  
  “别害怕,我会照顾你的。”小伙子说。
  
  就这样他们边开车边喋喋不休——这位司机和这位搭车女郎互不相识。
  
  这场戏一下子就推进到第二幕。小跑车不仅偏离了假想的巴士特里沙的路线,而且还偏离了真正的去塔得拉斯的路线。他们在那儿订好了房间,本该早晨到达。小说总是使现实生活目瞪口呆的。小伙子偏离了一成不变的道路,偏离了一向循规蹈矩的自我。
  
  “可你说你要去塔得拉斯呀?”姑娘颇为不解。
  
  “小姐,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是自由自在的,我做我想做的、能使我愉快的事。”
  
  6
  
  当他们驾车赶到诺夫山基,天已经黑了。
  
  小伙子以前从未到过这里,得花点儿工夫适应一下自己扮演的角色。他几次停车询问路人旅馆的去处。几条街道都在翻修,因此要开车到旅馆,即使它就在附近(正像所有那些被问及的人说的那样),都得转圈绕路,花去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他们最后停在了旅馆门前。旅馆看上去实在蹩脚,可小镇上独此一家,小伙子着实不愿再往前开了。于是他对姑娘说声“等一下”,就钻出了汽车。
  
  一下车,当然,本我又出来了。对他来说真是糟透了。一个陌生的小镇,又是傍晚,和他原来的设想完全南辕北辙。更窝囊的没有人强迫他这样做,其实他自己也没有真正打算这样做。他埋怨自己做了桩蠢事,然后又进行自我安慰。塔得拉斯的那个房间可以留到明天,他们度假的第一天来点出乎意料的举动也未尝不可。
  
  他穿过饭厅——拥挤吵闹、烟雾弥漫——去寻找服务台。人们指给他大厅后面的楼梯那块儿,一位金发女郎正坐在玻璃柜台后面,前面那块板上吊着许多钥匙。好不容易,他才拿到余下来的最后一间房子的钥匙。
  
  那个姑娘,当她独自一人时,也丢开了所扮演的角色。虽然身处一个并非期望的小镇,可她并没有感到不安。她是如此信任小伙子,毫不怀疑他所做的任何事情,甚至可以安心托付终生。同时,另一个念头钻进她的头脑:也许正和她一样,另外的女人们也在车里等待她的男朋友,那些女人是他出差时认识的。可奇怪的是,现在这个念头居然没有骚扰她。其实,她微笑地回想起今天她所扮演另外一个女人的角色是多么出色,那些放纵下流的女人,她曾经为之醋意大发。看来她把她们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她学会了她们的那些招数;学会如何给小伙子她迄今为止都不知道如何给的东西:轻松风趣、含羞答答、放荡不羁。她充满自信,因为她独自一人能替代所有女人,完全可以控制她的情人,讨他欢心。
  
  小伙子打开车门,领她进了饭厅。在这个又吵又脏、烟雾弥漫的饭厅里,他在角落处找到一张单独的空桌子。
  
  7
  
  “现在,你打算怎么照顾我?”姑娘用挑逗性的口吻问。
  
  “你喜欢要点什么酒?”
  
  姑娘并不爱喝烈性酒,她只喝一点葡萄酒,偶尔也喜欢苦艾酒。这回她竟出乎意外地说:“伏特加。”
  
  “太棒了,”小伙子说,“你可别为我而醉啊。”
  
  “我真醉了,那又怎么样?”姑娘说。
  
  小伙子没吱声,却把服务员叫过来,要了两杯伏特加和两份牛扒大餐。不一会儿,服务员托着盘子过来,上面有两只小玻璃杯,放在了他们面前。
  
  小伙子举杯:“来,敬你!”
  
  “你难道不能把酒敬得有点情趣吗?”
  
  小伙子开始对姑娘的游戏有些不耐烦了。现在,和她面对面坐着,他意识到她不仅言词怪异,而且整个人都变样了,包括她的举止作派。她不折不扣地和他曾经十分熟悉的那类女人相似,这使他很倒胃口。
  
  就这样(在他举着的手里握着杯子),他再次向她敬酒:
  
  “好,那么这杯酒不是敬你,而是敬你这类既具备动物的长处,又兼备人类短处的女人。”
  
  “你说的‘这类’意味着所有女人吗?”姑娘问。
  
  “不,我只是指像你一样的那些人。”
  
  “把一个女人和一个动物相比,天论如何我不觉得有什么诙谐。”
  
  “好,”小伙子还举着酒杯,“那么不敬你这类,而敬你的灵魂,同意吗?为你那从头顶滑向肚皮里就大放光明,从肚皮爬回头顶就黯然失色的灵魂干杯。”
  
  姑娘举起杯子:“好,为滑进我肚皮里的灵魂干杯。”
  
  “我还得再纠正一下,”小伙子说,“为你的肚皮,滑进去你的灵魂的肚皮干杯。”
  
  “敬我的肚皮,”姑娘回答说,而她的肚皮(现在他们已给特别命名)真的给予回应;酒一下去,她感到整个肚子发热。
  
  接着服务员端来牛扒大餐,小伙子又要了伏特加和一些苏打水(这回该敬姑娘的奶子了),而交谈一直在这种轻佻戏谑的气氛中进行。小伙子越来越对姑娘充当角色的出色表演感到恶心。他想,如果她扮这么出神入化,就意味着她可能本来即是这种货色。从言行举止上看来,根本不像是鬼魂附身。现在她的作派恰恰是她本来面目;也许是压抑太久,现在露出原形。也可能是借着游戏的机会自我否定。还有没有其它可能性呢?是不是她藉演戏来找回自我?是不是通过演戏才能自我释放呢?不。他否定了自己的推测,他的女朋友并没有鬼魂附身。她还是老样子,他的女朋友,不是其他人。他审视着她,越来越觉得恶心。
  
  无论如何,已经不仅仅是厌恶了。姑娘越在心理方面离他而去,他越在生理方面对她渴望。那灵魂和肉体分离的姑娘判若两人。眼前这女人已经看不清往日那种爱心温顺、体贴,更谈不上感情。其实何止是看不清,简直无影无踪。(是的,似乎她已经完全消失了!)小伙子认为他今天才第一次看到女朋友的真实面目。
  
  酒过三巡,姑娘站起来轻佻地说:“对不起。”
  
  小伙子说:“小姐,请问去哪儿?”
  
  “撒尿,如果你批准的话。”姑娘说着起身穿过成排的桌子,闪入绒幔后面。
  
  8
  
  她欣欣然用这种字眼使小伙子目瞪口呆,他从未听她这样说过,尽管不是什么罪过。其实她也不是故意的,问题出在打情骂俏的轻浮言词,并不是她天生。是的,她沾沾自喜,还有些飘飘然。演戏演得弄假成真,这使她有一种迄今从未有过的感觉:逍遥自在,毫无负担。
  
  每当向前要迈出新的一步时,她总是踌躇迟疑,现在却突然感到完全的解脱。在所扮演的新角色中,她无须害臊,没有档案记录,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不需要负任何责任。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位姑娘,搭便车的,可以做任何事,一切都向她敞开大门。她可以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她穿过大厅,意识到所有桌子旁边的人都注视着她。这是一种新奇的、她从未意识过的感受:她的身体可以使人想入非非。迄今为止她还无法摆脱那种十四岁青春少女式的对于丰满的前胸所产生的羞涩感,更不愿挑起欲念,因为那么多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全身。虽然她自得于自己的漂亮,体态丰满,但这种沾沾自喜马上又让羞愧占了上风。她觉得女性美光靠性感来诱发实在讨人厌。她希望她的身体只显示给自己所爱的男人。在她看来,街上那些男人贪婪地盯着她的前胸是侵犯她的隐私,而这秘密只应该属于她自己和她的爱人。而她现在是搭车女郎,是不入流的女人。扮演这种角色她无须顾忌情感的约束,只须。她身体吸引的眼光越多就越光彩。
  
  当她经过最后一张桌子时,一个醉醺醺的家伙炫耀地用法文向她献殷勤:“小姐,你真漂亮。”
  
  姑娘心照不宣。她挺胸扭臀转到屏风后面去了。
  
  9
  
  这是一场难以理喻的游戏。其稀奇古怪有例为证,事实上,尽管小伙子正在极为出色地扮演着一个陌生的驾驶员,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紧盯着作为搭车女郎的自己的女朋友。这可真够呛。他亲眼看着女朋友和陌生人打情骂俏,更切近地看到她正欺骗他时(在她已经欺骗他时,在她打算欺骗他时)她的所言所行。他以她的不忠实作为自己处于尴尬境地的借口。
  
  这下儿全完了,因为他对她的尊敬胜于爱情。他总认为她天性忠贞纯洁得到家了。可超出了这些范围,她就不是她自己了,正像水超过沸点就不是水一样。现在他看到姑娘若无其事地迈过令人厌恶的范围,气愤已极。
  
  姑娘从厕所回来解释道:“坐在那边的一个家伙说我挺漂亮的。”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小伙子说,“你本来看上去就像个窑姐儿。”
  
  “你知道我根本不在乎吗?”
  
  “那么你应该和那位先生去!”
  
  “可我有你呀。”
  
  “和我完事后再去找他。去捞他一票。”
  
  “我没发现他有什么吸引力。”
  
  “一宿和几个人混,对你来说有啥要紧。”
  
  “如果他们都相貌堂堂,当然没啥要紧。”
  
  “你情愿他们一个一个来,还是同时都上?”
  
  “随便。”姑娘说。
  
  对话正在变得越来越火爆;它使姑娘有所惊讶却无法抗拒。甚至在一场戏中实际上不存在自由;甚至对演员来说一场戏就是一个陷阱。如果这不是作为一场戏,他们俩真的互不相识,搭车女郎早就愤愤然离开了。但是,哪有从一场戏中逃遁的道理!就像一场尚未结束的球赛和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不能半途而废。姑娘知道自己不得不收拾残局,正因为它是一场戏。她知道这场戏愈是迭起,它才愈应该是一场戏。她才愈应该尽力演好。而无论怎样贡献才智和垫情都是白搭,她算看透了,反正不过是演戏,无须那么严肃认真。幸亏这只是一场戏,她的心灵不至担惊受怕,不必怯场,只要不动真情就行了。
  
  小伙子叫来服务员结帐。然后他站起来对姑娘说:
  
  “我们走吧。”
  
  “去哪儿?”姑娘佯装惊讶。
  
  “别问,跟我走。”小伙子说。
  
  “你怎么可以这样和我说话?”
  
  “我和窑姐儿就是这么说的。”小伙子答道。
  
  10
  
  他们走上灯光昏暗的楼梯。还没上到二楼,就碰上一群醉鬼,他们倚在厕所墙边。小伙子从背后拥着姑娘,把手按在她的前胸上。厕所旁边的那些醉鬼见此便大呼小叫。姑娘想挣脱开,可小伙子大声吆喝:“不要动!”这群人污言秽语连天,一浪一浪冲着姑娘而来。小伙子和姑娘登上二楼,他开了房间的门,拉亮电灯。
  
  房间显得狭窄,布置着两张床、一张小桌、一把椅子和一个洗脸盆。小伙子锁上门,转向姑娘,她正桀骜不驯地站在他面前,眼睛里闪动着欲火。他凝视着她,试图从她浪荡的外表下面找回他醉心过的熟悉身影。这就好像他从一个镜头中看到双重影像,双重影像交辉叠影。这些双重影像的互相显示告诉他,那一切都是姑娘的本相,她的心灵十足是个大杂烩,既有忠心也有不诚,既天真又奸诈,既贞洁又。这幅光怪陆离的影像简直像垃圾拼盘,令他作呕。双重影像仍在继续交相显现,小伙子恍然大悟,这个姑娘只是表面上和那些下流女人不同,而心底却是一样的。他早先私下对她淫性恶行的猜测都被证实了,不禁微含妒意。一向对她那种单一清晰的印象只是一种错觉,是他的一厢情愿。他所钟爱的那个姑娘只是他的某种愿望、思想和信念,而站在他面前的这个真实的姑娘却是一个毫无希望的陌生人,几乎不可捉摸。他恨透她了。
  
  “还等什么?脱。”他说。
  
  姑娘轻佻地低着头说:“有这必要吗?”
  
  她说话的这种腔调在他听来非常熟悉;好像以前有另外的哪个女人对他这么说过,只是他记不清是谁了。他打算让她丢脸,不是那个搭车女郎,而是他自己的女朋友。这回假戏真做了。勾引搭车女郎的游戏竟然演变成玩弄自己的女朋友。小伙子忘了自己在演戏。他只是恨透了站在面前的这个女人。他盯着她,从皮夹里掏出一张五十克朗大票子,递给她:
  
  “够不够?”
  
  姑娘接过票子说:“你不认为我值这么多。”
  
  小伙子说:“你不值更多。”
  
  姑娘贴近了小伙子。
  
  “你不能像这样到我身边来!你必须尝试不同的接近方法,想点儿新花样!”
  
  她用胳膊搂住小伙子,把嘴唇凑上去。他把手指放在她的嘴上,轻轻把她推开了。他说:
  
  “我只和我所爱的女人接吻。”
  
  “你不爱我吗?”
  
  “不爱。”
  
  “那你爱谁?”
  
  “关你什么事?脱!”
  
  11
  
  她以前从未这样赤身裸体过。当她一丝不挂地站在小伙子面前(而她又无法躲进暗处),真会感到又羞愧又惶惑,手足无措。这一切总算过去了,她昂首玉立在灯光下,当看他的面,慢条斯理地宽衣解带。这神来之举,连她自己都吃惊不浅。她一边频送秋波,一边有条不紊地轻卸罗衣,而除去一层便增添一层快意。
  
  但是当她一下子赤条条地站在他面前时,同时闪过一个念头:现在整个游戏应该结束了。因为在她轻卸罗衣的同时,也卸去了她的伪装。裸体意味着她现在恢复自我,小伙子也应该重新回到她身旁,捐弃前嫌重归于好,然后就应该是他们最亲密的做爱。这样她赤裸地站在小伙子面前,同进也就中止了这场戏。她感到有些难为情,脸上现出了真正属于她的微笑——一种羞涩和不知所措的微笑。
  
  而小伙子并没有回到她身边,他的戏还没有演完。他没注意到那熟悉的微笑。他眼前只看见那具诱人的肉体,他女朋友的另一具肉体。他恨透了。他恨得连七情六欲都消失殆尽。
  
  她想靠近他,而他却说:“呆在那儿,我要好好地看个够。”
  
  现在他真地把她当成窑姐儿。可小伙子其实并未去嫖过,他仅有的关于窑姐儿的常识都是来自文学作品和道听途说。因此他转过这些念头,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女人穿着黑色紧身衣(和黑色长统袜)在光鉴照人的钢琴顶上跳舞的样子。在这寒酸旅馆的房间里没有钢琴,只有一张盖着直纹布的小桌子依墙而立。他命令姑娘爬上去。姑娘苦苦哀求,但小伙子却说:
  
  “我已经付过钱了。”
  
  姑娘见他目光如炬似地邪灵附身,只好再勉为其难地将戏演下去,含着泪爬上那张桌子。桌面只有三英尺宽,一只腿还短了一截,在上面她感到摇摇欲坠。
  
  而小伙子却对这裸露的胴体兴奋不已,他把姑娘的羞愧不安抛到九霄云外。他要从不同的角度饱览她胴体的每一部分,就和她想象中的嫖客那样。他变得猥亵和粗俗不堪。他用的污言秽语姑娘从未听他说过。她想拒绝,想从这场戏中抽肩。她叫着他的小名,他却大声吆喝,说她没资格这么亲密地与他讲话。她噙着泪水,半推半就中被驯得服服贴贴,按他的吩咐,她弓腰马趴着,摆腰扭臀,如同为他表演摇摆舞。几经折腾,衣服都滑落她的脚底,骨头也快散了,小伙子一把抓住她,把她拎上床。
  
  他和她云雨一番。她暗自庆幸,这场倒霉的游戏总算熬到头了,他们还应该像以前那们相爱。她噘嘴亲吻他。可小伙子推开她的脑袋,再次重申只和他所爱的女人接吻。她不禁失声痛哭,但是小伙子的倒海翻江征服了她。她不但哭不出声,连灵魂都心悦诚服,沉默不语。不久,两个陌生的躯体在床上合作得天衣无缝。这正是姑娘梦寐以求的境界。直到这时,她才打破了以往的陈规旧律,交欢无须情爱。她晓得她跨越了雷池,却没料到这般容易。她到达一个全新的疆域,远离她记忆的角落。她沾沾自喜,心里甜滋滋的。在这遥远的疆域,她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12
  
  云雨已毕。小伙子起身离开姑娘,去够悬在床上方的灯绳,熄灯灭火。他不要看见姑娘的脸。他知道游戏已经结束,但不愿再恢复他们之间原有的关系。他不想吃回头草。他在黑暗中躺在姑娘身边,却丝毫不愿再碰她的身体。
  
  不一会儿,他听到她轻轻地抽泣。姑娘的手胆怯地、孩子般地抚摸他。欲摸又止,欲罢不能,接着抽泣声打破寂静。姑娘叫着他的名字,不断诉说:
  
  “这是我啊,这是我啊……”
  
  小伙子沉默不语,纹丝不动,他意识到姑娘哭诉中含着悲哀的空虚,简直莫名其妙。
  
  姑娘的抽泣不久就变成号啕大哭,她继续没完没了地重复这可怜巴巴的叙述:
  
  “这是我啊,这是我啊,这真的是我啊……”
  
  小伙子开始心软了(他不得不将怜悯从冥冥之中唤来,因为它并非近在手边),以便能使姑娘平静下来。在他们前面,还有十三天的假期哩……
  
  伍晓明 杨德华 尚晓媛/译
  偶然从网上搜得昆德拉《本性》一册,起初颇不敢相信,还以为是全庸写的“神鸦侠侣”之类的东西,总以为小说写到《不朽》完全应该见好就收了,再者以米兰大师的年纪和等身著述,似乎不应该再有什么需要表达的了。我们不是有许多作家还没咋地就精神寂寞一脸高古地钻研起了金石古文,或者专心学问、或者口述回忆录,总之不应该在写作一线上了,米兰67岁高龄仍然写出如此富于想象、思辩犀利而又温情脉脉的作品,应该能给那些二十出头就梦想占领文学高地的企鹅们带来一些启示,对于创作来说,三十以前都是基础练习,不要浮躁地把不成熟的作品拿去发表,那如同向年轻姑娘们展览自己的脚鸡眼一样没什么积极意义,即使有暴露癖也应该忍着一点。
          小说把焦点汇聚在一对夫妻的感情生活上,以大量笔墨对他们的感情脉络做如同心理学专家一样的探究,与大师以往的作品不同。米兰大师从前的作品多是判断式的,一些坚定的非此即彼,博学雄辩不容置疑,他总是反复用文字、用人物的行为给你解释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什么是媚俗,以大量新颖独特的概念构筑七段式的复调音乐,而这部作品却是线性的、陈述式的,大师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不感兴趣,情节也没有建立在职业和重大事件之上,感兴趣的只是一些稍纵即逝的神秘瞬间,那些思维碎片神出鬼没的丛林魔域,此外没有任何藻饰,给人一种洗练精纯的感觉。
       平凡夫妻的爱情生活只是载体,昆德拉想表达的显然在爱情故事之外,但是他同样把故事讲得绕有趣味。丈夫依恋着妻子,颇具创意地装成陌生人给妻子送去赞美诗,妻子从陶醉到愤怒,受一些神秘力量的支配,两人之间很难说有太深的隔阂,但误解已足够推动情节纠缠在人物的想象中,心路历程有如达利那些以扭曲的时钟、充满不祥预感的老虎和飞鸟为题材的梦幻作品。最后在对恶梦的惊悸中感到了现实爱情的可贵,彼此开始互相珍视。感谢大师在越来越离谱的浮华年代里给我们以暖色调的关怀。
       昆德拉善于在小说中引出并阐述概念来表达他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见解,用他的小说赋予一些普通词汇以更多的内涵,昆德拉式的内涵。那么,小说《本性》所要铺展方法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呢?细心的阅读后我们会发现,这次创作不但结构换成了细碎的五十一个小节,原来常见的核心词也化整为零地变成了对一些现象的描述,用嫉妒、虚荣、恐惧等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集合成关于本性这一主题的思考,我们没见过的是它们竟能如此精巧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男主人公让.马克和女主人公尚塔尔对爱情生活的思索过程,我们看到人的本性有:人们常常深陷在不自觉的思绪片断中--电视上一档“从视线中消失”的节目,就引发了人物对亲人走失后个人立场的道德拷问,一次梦的经历会让人感到现实被抹平了,有必要在洗手间反复冲漱那令人作呕的味道,男人都爸爸化了……这些与主题无关痛痒的转瞬即逝的零星闪念,作为一种存在的真实,揭示出我们的思想轨迹真的不是单一的、连贯的、线性的,相反,大量跳跃的、触景生情的、海阔天空的念头和幻想充斥着我们的分分秒秒,填塞在人生奋斗的间歇里;爱情规则不可逾越--只要嫉妒存在,爱情就会永葆青春,人们制造痛苦,以便更好地投入到爱情当中。想到妻子在为别人修饰自己,想到妻子和别人主动而激情的性爱,比自己大几岁的妻子的魅力重新在丈夫心中升腾;我们所说的是否真的是我们所想--明明是对噪音的反感,说出来就变成了对性欲隐私受到监视的反感,语言就是这么一面破锣,人们敲敲打打,以为能感动上天的星宿,其实只有狗熊在闻声起舞。信件一旦发出去,接下来就是关于表达准确性的无尽的怀疑;虚荣。努力让自己成为被追逐的对象,陌生的赞美让妻子打扮得像个红衣主教,每一个关注自己的人都可能是自己的崇拜者,把陌生人的奉承信从马桶边上收回来,仔细地藏在胸罩下面。等等,等等。 然而,以上种种只是浮在书面上的本性,是展示本性的本性,更为真实的本性隐藏在故事当中。
     故事的推进器是丈夫那些别出心裁的赞美诗,当妻子发现这些热烈而智慧的赞美诗是出自丈夫的手里时,她感觉“他把她象一只老鼠一样关人了笼中,残忍地,取乐地观察着她的反应”,他根本没有体察丈夫想通过赞美诗让她重拾自信的那份良苦用心。而丈夫感到妻子已经发现是自己给在她写信后,满脑子都是“为什么她不把信给我看”的疑问,满脑子都是关于妻子渴望外遇的猜疑,完全忽略了妻子被不信任、被戏弄的心理感受。这些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的现象,揭示了这样一些基本事实:人们欣赏自己的智慧,习惯于沉醉在自己的思想中,没有热情去积极地认同别人,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之间,在同一件事的态度上也常常是走向相反的认识方向。尽管仍然在一起交谈,一起做爱,对于“赞美诗”这样的简单小事,夫妻间的看法完全背道而驰,而且没有沟通一致的可能。我们还发现,对对方的猜想总是充满敌意的、充满戒备的猜想,善解人意正是因为现实中缺乏才成了希罕玩意儿,成了一种难得的品质被社会学家们追捧,不记得“理解万岁”了?
       第三十六章是小说的分水岭,看似禅宗偈语,其实只是把矛盾推向经济方面的一个技巧性过渡,让后半部分的伦敦之行成为可能,并逐渐引入梦境。在梦里,妻子被别人强硬地叫做“安妮”,她成了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与小说开篇丈夫在海滩上寻找妻子时把另一个女人误作了她的情节相呼应。这种自我的迷失不是来源于社会对人的异化,而是来自于思维的诡异,“我之所以为我”的基础十分脆弱,彼此存在于对方的印象之中,细若游丝,靠着记忆的叠加艰难维系,一旦这种叠加发生错乱,我们便不再是过去的我。“她看上去也不再象她了——她的脸色非常苍老,她的眼神非常冷谈,她的表情形同路人”。对某一念头的过分执着,最终就是走火入魔,执着,不正是佛家努力摒弃的心灵障碍吗? 米兰.昆德拉在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典礼上发表了 “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小说应该有自己的智慧,应该有与上帝代表的既有真理不太一样的东西,我们看到,多年来他一直努力以博上帝一笑。实际上这笑声从未间断,不仅有他想要的那种笑,还有宽容和赞许。
  (草本刚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阅读
  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米兰·昆德拉:“昆德拉是欧美最杰出和始终最为有趣的小说家之一。”《新闻周刊》也说:“昆德拉把哲理小说提升到了梦态抒情和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平。” 《华盛顿时报》还说:“《生存中不能承受之轻》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昆德拉藉此奠定了他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名书简介
  
  作者:(捷克)米兰·昆德拉
  类型:小说
  成书时间:1984年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背景搜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受家庭熏陶,童年时代便学作曲;少年时开始广泛阅读世界名著;青年时从事写作、画画、音乐、电影。三十岁左右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决定走文学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不但被列为禁书而且昆德拉的工作也失去了。1975年与家人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昆德拉迅速走红,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朽》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内容精要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位外科医生托马斯是个固执地拒绝“媚俗”的人,他背叛父母的意愿离了婚,有着众多的情人,其中最为亲密的情人是画家萨宾娜。有一次他到郊外的一个小镇上出诊,认识了那里的女招待特丽莎。朴素而美丽的特丽莎让托马斯一见钟情,而特丽莎对风度翩翩的托马斯也颇有好感。
  
  不久特丽莎到城里找托马斯,他们同居在一起。在萨宾娜的帮助下,爱好摄影的特丽莎在某杂志社谋到一份工作。托马斯虽然爱特丽莎,但是却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那样甘于平淡地生活,仍然与别的女人胡混。特丽莎虽然出身下层,但她内心渴望高尚的精神生活。特丽莎深爱着托马斯却不能接受他这种生活方式,然而又不能左右他,只有痛苦地与他维护着一个家庭的外壳。
  
  1968年8月,前苏联领导人所指挥的坦克,在 “主权有限论”等等旗号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夜之间攻占了布拉格,扣押了捷克党政领导人。 “布拉格之春”强烈地震动了这个家庭,特丽莎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她热心地充当着一个爱国记者的角色,拍下了大量苏军入侵的照片。与特丽莎不同,不愿媚俗的托马斯虽然憎恨入侵者,同情反抗者,却不愿用行动支持他们,不愿为他们签名,也不愿签名帮助政府,托马斯认为,为谁签名都是一种媚俗行为,他不愿替别人充当制造声势的工具。
  
  后来,托马斯和特丽莎为了逃避当局的迫害去了中立国瑞士。令特丽莎没有想到的是萨宾娜也流亡到此,且与托马斯重修旧好。特丽莎无法继续忍受下去,愤然返回了布拉格。在离开特丽莎最初的几天,托马斯确实感到了自由,但很快这种轻飘飘的失落感又让他难以忍受,于是他也重回布拉格寻找特丽莎。在布拉格,托马斯因一篇文章得罪有关当局,并拒绝在收回自己文章的声明上签字而受到迫害。最后托马斯与特丽莎二人移居乡下,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双双意外身亡。
  
  和托马斯一样,萨宾娜也是一个坚决的反“媚俗”者,不过她却从人们的“媚俗”中得到了好处。在瑞士,人们由于同情她的祖国而愿意掏钱买她的画,这让她发了一大笔财。在一次宴会上,萨宾娜和瑞士的一名大学教师弗兰茨相恋。弗兰茨是一个相貌英俊的男士,事业有成,所有这些成功以后的感觉让他觉得“轻”。他渴望反抗,渴望激情,于是他加入了声援捷克人民的游行示威大军。后来在越南入侵柬埔寨期间加入赴柬医疗队,但他这种堂吉诃德式的行动并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成果,后来受到歹徒的袭击而丧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专家点评
  
  米兰·昆德拉说过,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昆德拉就是一个世界性的人,他说:“如果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只能令本国的人了解,则他不但对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对不起他的同胞,因为他的同胞读了他的作品,只能变得目光短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
  
  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米兰·昆德拉正是由于能够将小说艺术与现代西方哲学结合起来,故而成为当今世界文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家。
  
  米兰·昆德拉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的倾向,因此,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媚俗一词源于德语的 Kitsch,被米兰·昆德拉在多次演讲中引用。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他甚至指出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在眼下几乎也变成了一种新的时髦,新的Kitsch,失掉了最开始那种解放个性的初衷。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借萨宾娜的思索表达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免不了媚俗。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脱俗。媚俗不仅仅是某些人或某些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用意志代替个人追求,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扭曲自我的价值判断以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无从判别,甚至形成一体时,生命在外界和内心的沉重抗击之下也就变得无所适从,变成了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妙语佳句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远不是那么简单。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1984), by Milan Kundera, is a philosophical novel about a man and two women and their lives in the Prague Spring of the Czechoslovak Communist period in 1968. Although written in 1982, the novel was not published until two years later in France. The Czech: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and French: 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être titles are more common worldwide.
  
  Synopsis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akes place in Prague in 1968. It explores the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life of Czech society during the Communist period, from the Prague Spring to the Soviet Union’s August 1968 invasion and its aftermath. The characters are Tomáš, a successful surgeon; his wife Tereza, a photographer anguished by her husband's infidelities; Tomáš’s lover Sabina, a free-spirited artist; and the secondary characters Franz, the Swiss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lover of Sabina; and Simon, Tomáš’s estranged son from an earlier marriage.
  
  Challenging Friedrich Nietzsche’s concept of eternal recurrence (the universe and its events have already occurred and will recur ad infinitum), the story’s thematic meditations posit the alternative that each person has only one life to live, and that which occurs in that life, occurs only once and shall never occur again — thus the “lightness” of being; whereas eternal recurrence imposes a “heaviness” on our lives and on the decisions we make (it gives them weight, to borrow from Nietzsche's metaphor), a heaviness that Nietzsche thought could be either a tremendous burden or great benefit depending on one's perspective.
  
  The German expression Einmal ist keinmal encapsulates “lightness” so: “what happens but once, might as well not have happened at all. If we have only one life to live, we might as well not have lived at all”; if concluded logically, life ultimately is insignificant. Hence, because decisions do not matter, they are rendered light, because they do not cause personal suffering. Yet, simultaneously, the insignificance of decisions — our being — causes us great suffering, perceived as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consequent to one’s awareness of life occurring once and never again; thus no one person’s actions are universally significant. This insignificance is existentially unbearable when it is considered that people want their lives to have transcendent meaning. As literary art,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is considered a modernist humanist novel and a post-modern novel of high narrative craft.[citation needed]
  Publication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1984) was not published in the original Czech until 1985, as Czech: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by the exile publishing house 68 Publishers (Toronto, Canada). The second Czech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October 2006, in Brno (Czech Republic), some eighteen years after the Velvet Revolution, because Kundera did not approve it earlier. 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ichael Henry Heim was published in hardback in 1984 by Harper & Row in the US and Faber and Faber in the UK and in paperback in 1985. The US paperback was reprinted in New York City by Perennial in 1999 with ISBN 0-06-093213-9.
  Characters
  
   * Tomáš - The story's protagonist: a Czech surgeon and intellectual. Tomáš is a light-hearted womanizer who lives for his work. He considers sex and love to be distinct entities: he copulates with many women but loves only his wife, Tereza. He sees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two activities. He explains womanizing as an imperative to explore the idiosyncrasies of people (women, in this case) only expressed during sex. At first he views his wife as a burden he is obligated to take care of, but this changes when he abandons his twin obsessions of work and womanizing and moves to the country with Tereza. There, he communicates with his son after having to deal with the consequences of a letter to the editor in which he likens the Czech Communists to Oedipus (although this was unintentional). Later, his son Simon tells Sabina that Tomáš and Tereza died in a car crash. His epitaph is He wanted the Kingdom of God on Earth.
  
   * Tereza - Young wife of Tomáš. A gentle, intellectual photographer, she delves into dangerous and dissident photojournalism during the Soviet occupation of Prague. Tereza does not condemn Tomáš for his infidelities, instead characterising herself as weaker than he is. She is mostly defined by the division she places between soul and body due to her mother's flagrant embrace of all the body's grotesque functions which has led Tereza to view her body as disgusting and shameful. Throughout the book she expresses a fear of simply being another body in Tomáš's array of women. Once Tomáš and Tereza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she devotes herself to taking care of cattle and reading. During this time she becomes fond of animals, reaching the conclusion that they were the last link to the paradise abandoned by Adam and Eve, and becomes alienated from other humans.
  
   * Sabina - Tomáš's favorite mistress and closest friend. Sabina lives her life as an extreme example of lightness, finding profound satisfaction in the act of betrayal. She declares war on kitsch and struggles against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her puritan ancestr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This struggle is shown through her paintings. She occasionally expresses excitement at humiliation, shown through the use of her grandfather's bowler hat, a symbol that is born during one sexual encounter between her and Tomáš, before it eventually changes meaning and becomes a relic of the past. Later in the novel she begins to correspond with Simon while living under the roof of some older Americans who admire her artistic skill. She expresses her desire to be cremated and thrown to the winds after death - the last symbol of eternal lightness.
  
   * Franz - Sabina's lover and a Geneva professor and idealist. Franz falls in love with Sabina whom he (erroneously) considers a liberal and romantically tragic Czech dissident. Sabina considers both of those identities kitsch. He is a kind and compassionate man. As one of the dreamers of the novel, he bases his actions on loyalty to the memories of his mother and of Sabina. His life revolves completely around books and academia eventually to the extent that he seeks lightness and ecstasy by participating in marches and protests, the last of which is a march in Thailand to the Cambodian border. While in Bangkok, after the march he is mortally wounded during a mugging. Ironically, he always sought to escape the kitsch of his wife, Marie-Claude, but dies in her presence allowing Marie-Claude to claim he always loved her. The inscription on his grave was: "A return after long wanderings."
  
   * Karenin - The dog of Tomáš and Tereza. Although physically a female, the name given always alludes to masculinity, and is a reference to the husband of Anna in Anna Karenina. Karenin lives his life according to routine and displays extreme dislike of change. Once the married couple moves to the country, Karenin becomes more content than ever as he is able to enjoy more the attention of his owners. He also quickly befriends a pig named Mefisto. During this time Tomáš discovers that Karenin has cancer and even after removing a tumor it is clear that Karenin is going to die. On his deathbed he unites Tereza and Tomáš through his "smile" at their attempts to improve his health. When he dies, Tereza expresses a wish to place an inscription over his grave: "Here lies Karenin. He gave birth to two rolls and a bee" in reference to a dream she had shortly before his death.
  
  Film
  Main article: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film)
  
  In 1988, an American-made film adaptation of the novel was released starring Daniel Day-Lewis, Lena Olin, and Juliette Binoche.
  米兰·昆德拉1975年流亡法国后创作了《生活在别处》这部充满了现代主义色彩的杰作,在作品中他把主人公——一个敏感的年轻诗人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刻画的细致入微,在描写手法上也独具个性,尤其是一个梦境套着一个梦境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使我们再次领略了现代派小说的精髓。其中还大量涉及了象征主义诗歌,虽然我们未曾接触到他的先锋电影,但从他作品中,我们无时不刻感到如同摄影机般捕捉着事件的运动感。
  
  简介 ······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 《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面对浩瀚的书卷,常使人在敬畏之余感到无助甚至疲倦。太多的书都在等我打开,然而我能有多少时间呢?我想尽快读完借来或买来的书,但它们常常是躺在那里直到不得不还掉或因有了更新的书而束之高阁。于是我清楚太多的书名、作者、内容(简介)甚至影响(就因为它才会去借或买),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好好地读过它们。
  
    唯一例外的只有昆德拉。我拥有的他的书都被读过不止一遍,而且每遍都是仔仔细细地、一字不漏地。我甚至还能精确背诵出部分章节,虽然读时从未刻意去记诵过。最近读他的《缓慢》才恍悟这个原因:原来我喜欢的就是那种缓慢的感觉,那种没有功利伺伏,没有尘嚣浮动的悠闲。
  
    这本书就象他的其它所有的书一样令我迷醉。这里言语的诙谐、措辞的优雅、思想的芳香以及眼神的深遂无不令我心醉神迷爱不释手。绝对不能象读其它小说那样一目十行地读这本书,一定要慢慢地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踏上昆德拉的节奏,那沉缓、优美得令人晕眩的节奏。
  
    一切美丽都是在缓慢中展开、在缓慢中沉淀,又在缓慢中永存。速度与效率是美丽的死敌。所有速成的东西都是没有美感的,也很难得到记忆的青睐。因此很难想象速成的爱情,而突如其来的幸福往往会被证明为其反面。然而我们的世界赋予速度和效率太多的荣誉及价值,对它们的追求使我们在自己生存的社会中感到迷失、陌生。异化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的穿梭忙碌。我们没有时间去“凝望上帝的窗口”(闲暇的这一比喻是多幺妥贴美妙啊! 由此也可见捷克是一个充满智能和情趣的民族),因为不但别人连自己也觉得这样太显得无所事事甚至无聊。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昆德拉不无酸苦地问道:“为什幺缓慢的乐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闲逛的人们到哪里去了?那些民谣小曲中所歌咏的漂泊的英雄,那此游荡于磨坊、风车之间,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随着乡间小路、随着草原和林中隙地、随着大自然消失了吗?”他多幺不愿意这一切的消失,因此他讲了一些关于慢的故事,耐心地、用一种他一惯所用的缓慢的口吻。他说凝望上帝窗口的人不无聊,他很幸福。
  
    这本书穿插讲述了米蒙·德农的中篇小说《没有来日》。这是一个关于爱情(或者说是关于道德)的故事,讲述了爱情的进程因为缓慢而甜美。T夫人把她与骑士的良宵尽量地放慢速度,她这样做是要留住美,留住记忆。而她确实做到了,她确实把这个夜晚深深烙印于骑士的记忆中,他带着一份抹不去也不愿抹去的回忆慢慢地离去,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一点点想起。情形很可能是这样,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在骑士眼里的抒情的缓慢在 T夫人眼里只不过是她享乐主义行为的一个必然的步序: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出快乐。那幺她的缓慢便成为她的习惯甚至工具,而不再是她人性的自然流露,因而对她来说也许这只是许多同样美妙的夜晚中的一个,不久便会变得模糊含混而不值一提。这正是享乐主义的基本缺陷:它过于理想化以致于是反人性的。它过于功利以致于不再有可以回味的诗意。因此它实际上是对效率的盲目追求。
  
    昆德拉强调追求速度是为了尽快忘记。凡生为了忘掉被他搞砸的一整夜,为了“把它擦掉、抹去、湮灭……他感到一股对速度的强烈渴求。”而那个骑士因为要“尽量贴近那个终将隐没在光里的夜的记忆”,却“愈往前进,步伐愈缓慢。”
  《被背叛的遗嘱》是米兰·昆德拉文学理论代表作之一,自1993年出版及今影响不断,在文学创作和研究界深有影响。本书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之后,所出版之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专著,1993年在法国出版后反响极大,在文学研究界得到极高评价。因为作者不仅讨论文学的抽象问题,而且也在论述中涉及社会思想以及音乐创作诸方面问题,对众多非学界读者也很有吸引力。
  
  《被背叛的遗嘱》是米兰·昆德拉的一本艺术随笔集,涉猎相当广泛,从《巨人传》到卡夫卡和海明威,从斯特拉文斯基到雅纳切克,扯开去枝枝岔岔真还不少,经常是讨论着小说技巧突然联系到奏鸣曲的某个结构形式。在昆德拉充满警策之义的训示中,小说和音乐完全是相通的东西——按语义学或现象学的定义更像是一回事儿。所以,他从乐曲中领受的不仅是某种感觉,还有非常实在的可作话语解读的主题和叙事成分。这样他便目光灼灼地发现雅纳切克跟福楼拜的精神联系,以及贝多芬和尼采对体系的一并拒绝。不过,昆德拉的解读不会仅仅停留于文本,他始终注视着艺术的发生和接受的整个过程,他知道需要悉心解读的是艺术的心灵史。可是眼前的情形不能不让人黯然神伤,他所喜欢的那些伟大的作品总是“坠落在再也发现不了美学价值的混沌之中”。
  《被背叛的遗嘱》-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1929―)・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一直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 、 《生活在别处 》 、 《告别圆舞曲》 、 《笑忘录》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慢》 、 《身份》和《无知》 ,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 (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被背叛的遗嘱》-作品结构
  
  《被背叛的遗嘱》一书中有九个篇,探讨的议题非常广泛,从文学到音乐,自古至今。
  
  第一篇以法国十世纪小说家拉伯的作品《巨人的故事:高康大与庞大固埃》开始,讨论幽默的原委。中间漫谈小说的历史乃至于欧洲小说的历史,从托玛斯?曼到福恩戴思,到鲁西迪,再到塞万提斯,均有其独特的见解。
  
  第二篇仔细研究了卡夫卡的作与其人在后世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篇则向音乐大师史特拉汶斯基致敬,除了探讨他的艺术创作精神之外,昆德拉也不免要替他抱屈辩护。
  
  第四篇回到夫卡,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探讨“隐喻”的重要性。昆德拉在这一部里,比较了卡夫卡《城堡》中一段文字(原文为德文)的三种法文翻译版本。
  
  第五篇研究的是小说中的时间性,并从海明威的一篇短篇故事人物的真实性。第六部谈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除了自身的经验之外,尼采和一些东欧作家也在论述之列。第七部的主角是音乐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昆德拉一一走过他的作品,并为他所受过的委屈抱不平。第八部以卡夫卡作品《控诉》的角K 为主轴,谈到“当局者迷”的概念。第九部又回到史特拉汶斯基和卡夫卡论及他们的遗嘱和遗愿,因为时空的关系未必受到遵从。
  
  而大师对于“小说”则有一段不得不看的论述:“我想,一边是小说,另一边是回忆录、传记、自传,两者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部传记的价值在于揭露真实事件,强调这些事件的精确及第一手特色。可是小说的价值却在于展现生命里存在的可能性,在那小说尚未写成之时,那些可能性是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换句话说,小说将深埋在你我心中的东西发掘出来。一般常听见对小说的推崇便是:我在书中的人物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仿佛作者谈的是我,而且对我了若指掌;有时也会听见读者叹气:我觉得被这小说攻讦,被它羞辱,被它全身剥个精光。对于这些表面上看来幼稚的看法我们千万不可加以嘲笑:这就是小说被当成小说来读的铁证。”
  《被背叛的遗嘱》-内容提纲
  
  “当我还是年轻作家,在布拉格的时候,我憎恨“一代人”这个词,它那种和众人凑在一起的味道使我讨厌。我第一次感到自己与别的人联在一起,是在其后,在法国,读到卡洛斯·伏昂岱斯(CARLOSFUENTES)的《霍乱之地》 (TERRANOSTRA)。一个另一个洲陆的人,其历程与文化都与我相距遥远,怎么可能被同样的美学困扰所缠绕:要让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于同一部小说里?而我,直到那时一直天真地认为这个困扰只属于我。
  
  如果不去俯视古井,就无法捉住什么是墨西哥的霍乱大地。不是要以史学家的方式到里面去读历史纪事式发展中的事件,而是去问自己:对于一个人,什么是墨西哥大地之精华?伏昂岱斯从梦幻小说的方向抓住了这一本质,在那里,许多历史时代相互混杂为一种如诗如梦的历史;他这样创造了某种难以描写的东西,而且无论怎样讲,是文学上从未有过的。
  
  最后一次我有这种秘密的美学亲缘感情,是和索莱斯(SOLLERS)的《节日在威尼斯》(FETEAVENISE)。这部小说奇特,故事发生在我们的今天,却是一台完整的戏,献给华托(WATTEAU)、塞尚(C′EZANNE)、提香(TI-TIEN)、毕加索(PICASSO)、司汤达(STENDHAL)。一出他们的讲话和他们的艺术的戏。
  
  在这期间,还有《撒旦诗篇》 :一个欧洲化的印度人的复杂的认同;非霍乱的大地,失落的大地(TERRAENONNOSATRAE;TERRAEPERDITAE);为了把握这个被撕裂的认同,小说从地球的不同地方去审视:在伦敦,在孟买,在一个巴基斯坦村庄,还有在七世纪的亚洲。
  
  不同时代的共同存在,给小说家提出一个技术问题:怎样把它们联在一起,而不让小说丧失同一性?”
  《被背叛的遗嘱》-作品评价
  
  《被背叛的遗嘱》是米兰·昆德拉文学理论代表作之一,自1993年出版及今影响不断,在文学创作和研究界深有影响。这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之后,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专著,书中不仅讨论文学的抽象问题,而且也在论述中涉及社会思想以及音乐创作诸方面问题,对众多非学界读者也很有吸引力,重新引发人们对文学批评的信心。  
  
  在这部札记体的《被背叛的遗嘱》中,昆德拉探讨了小说的艺术,小说的幽默品格。昆德拉以为真正的小说式的思想是没有体系的,无拘束的,实验性的,所以这本札记体符合了昆德拉的非体系化思想。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思维不集中、思想零散化的危险。  
  
  但或许也正如昆德拉所说:“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在“被背叛的遗嘱”这个标题的统摄之下,有《巴奴日不引入人发笑之日》 、 《圣伽尔塔的被阉之影》 、 《纪念斯特拉文斯基即席之作》 、 《一个句子》 、 《寻找失去的现在》 、 《作品与蜘蛛》 、 《家中不遭疼受的人》 、 《雾中之路》 、 《亲爱的,您不在您自己中》等九部分。  
  
  看似形散,其实神不散,昆德拉要探讨的主题是非常集中的,它有如一根细线,串起了表面看来互不相干的一颗颗珠子——材料。这个主题就是:忠诚。也许是昆德拉见多了背叛的事实,才会有如此深切的体认。  
  
  但有人也认为,《被背叛的遗嘱》挖掘的是一种非道德的道德——幽默。“这种道德与人类无法根除的行为相对立,这种行为便是:迫不及待地,不断地对所有人进行判断,先行判断并不求理解。这种道德要求的小说的人物不是建立于想象之上,而是建立于预先存在的真理之上,或成为善与恶的范例,或成为互相对抗的客观规律的代表,而非道德的道德将人物置于无边无际的想象之上,在这一王国里,人物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道德之人。”  
  
  昆德拉说,在伟大的欧洲文学艺术世界里,幽默在想象的天地里让这些宣誓虔敬的人们站起来,让人的思想取代全能者成为自己生活的基础。他信仰或不信仰都取决于他自己;他以一种什么方式信仰,仍然取决于他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他作为人的思想开始复活,“以一种历史与心理的方式探讨神圣”。  
  
  在昆德拉看来,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误会是因为人们不懂得幽默。“幽默是现代精神的伟大发明”,始于塞万提斯笔下。幽默不是嘲讽,而是“一种特殊的喜剧形式”。幽默使“一切都变得模棱两可”。当有人问昆德拉该不该把他的小说当真时,昆德拉突然说:“再也没有比懂得幽默更困难的事了。”  
  
  在这个严肃文学低靡的年代,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翻出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试试看自己还经历商品大潮之后,还能不能感受到他的幽默,看看是自己背叛了文学,还是文学背叛了你。检验的标准?看看巴奴日是不是不再引人发笑。
  
  《被背叛的遗嘱》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欧洲小说演化史的论著,这个书名表面上来自于卡夫卡的传奇故事,但其实另有深意。昆德拉借此书纠弹“媚俗”—— 不论是编辑还是教授,记者还是评论家,翻译家还是传记作家,不管他们有多“权威”,只要他们“背叛了作家”,都在他的攻击之列。他特别提醒有些“好心人”:他们自以为在促进文学,其实是在扼杀文学。艺术家的作品其实就是艺术家的遗嘱,却经常遭到背叛。不论你是想要了解卡夫卡,还是想要了解米兰·昆德拉,这都是一本必读的书。
首页>> 旅游天下>>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