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两个理论。第一,他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他认为生物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而来。
其理论重点如下:物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环境变动而改变;生物的演化是长时间连续性的缓慢改变,不是突然性的剧变;同一类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例如哺乳类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变而来;生物族群会随着繁殖而扩大,并超过其生存空间与食物供应的极限,引起个体间的竞争;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适者才能生存,并繁衍后代。
《物种起源》-作者简介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生于英国一个名医世家。儿时“除打猎、养狗、抓老鼠以外,无所事事”(达尔文父亲语)。后因结识植物学家亨斯罗后对博物学产生兴趣。1831年参加 “比格尔号”舰的全球远航,1842年首次提出 “物种进化理论”。
《物种起源》-撰写背景
在达尔文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都接受创造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并一次就创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时上帝也赋予每种生物各自的角色,而每个物种的设计都非常完美,所以物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是古代地球曾经遭遇大洪水的证据,那些化石就是没有登上诺亚方舟的动物。地球的历史大约只有六千年左右,这是经由从亚当和夏娃开始后的人类世代所推算的时间。
达尔文1809年生于英格兰舒兹伯利 (Shrewsbury)。达尔文从小就对矿物和动物有兴趣。1831年他从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然而他还是对地质学及生物学比较有兴趣。1831年12月达尔文参加了海军舰艇小猎犬号前往南美洲从事自然调查研究工作;最初他在南美海岸调查,并多次进入南美洲西边的加拉巴哥群岛,经过太平洋到达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南非,然后又回到南美洲,直到1836年10月才回到英国。
1836年10月,达尔文回到英国后花了22年时间撰写《物种起源》一书。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这本书极大地冲击了“神创论”,引起教会激烈反对,但也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赞赏和维护。此后,达尔文的学说在全球广泛传播,不断深入人心。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的学说传入中国。
《物种起源》-理论形成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时,在安第斯山山顶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让他感到困惑。在小猎犬号启航时,达尔文曾带了一本英国地质学家莱尔所著的《地质学原理》;莱尔认为地球的地形、地貌是经过长时间不断的细微变化的结果,莱尔相信风力、雨滴、冰雪等微小的力量,持续千万年后就可以完全改变地表的形貌。达尔文本人也相信,只要时间足够,无法察觉的细微改变也可以造成巨大的变化。达尔文推算白垩纪中期距今约有三亿年左右的历史,持续长时间微小的地震等自然因素使得原来在海中的生物遗迹能在高山上发现。
在加拉巴哥群岛考察时,达尔文发现每个岛屿上的陆龟及雀鸟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又有些许的不同。他又发现加拉巴哥群岛的生物与南美洲大陆的种类非常相似;于是他开始怀疑岛上生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他们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千百年来适应各个岛屿不同环境的结果。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些细微的变化在无数个世代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1《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在当时并不是新的概念。1809年时,法国动物学家拉马克便提出:当环境改变时,物种会调适发展自己的器官来适应环境,常用的器官会发育变大、不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并且这一代获取的改变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特征可遗传”的假说。后来达尔文又从英国人口学者马尔萨斯所著的《人口论》得到灵感;马尔萨斯认为:人类粮食的生产永远无法赶上人口的增加,致使粮食供不应求,进而发生饥荒或战争,导致一部分人口死亡。达尔文以此联想到生物演化发生的机制:演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由淘汰的结果,食物与空间等资源有限,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延续族群。
“天择”的概念逐渐在达尔文的五年环球考察过程中形成。在1836年回到英国后,达尔文慢慢将他的看法写成文章,然而没有发表。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达尔文迟了很久才发表他的作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自己的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过于激进。1858年,达尔文接到在马来群岛调查的博物学者华莱士有关物种形成的文章;华莱士对于物种形成的看法与他有很多相似之处,增加了达尔文对其学说的信心。于是两人在1858年的伦敦皇家科学年会中,以两人共同具名的方式,发表有关物种形成的看法。接着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影响
引起争议
达尔文的进化论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被基督教会视为异端邪说,西方社会也对达尔文冷嘲热讽。不仅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被推翻,人类也被形容为千百年来残酷的生存竞争所形成的产物,还指出人与其他哺乳动物有着共同祖先,这在当时保守的社会是相当大的震撼。
毫无疑问,它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引起了整个世界特别是英国保守势力和宗教神学势力的极端惊恐和狂怒,谴责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物种起源》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而达尔文本人则是“英国最危险的人”。
达尔文预见到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引起激烈的争论,因此,他把样书分送给莱尔、胡克、赫胥黎及格雷等科学家,以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学术地位
本书是生物学史上的经典著作。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出版,当天即被抢购一空。这主要因为《物种起源》也受到英国和其他国家一些学者的积极支持,像英国的 T.H.赫胥黎、德国的E.海克尔等。《物种起源》出版,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在书中,达尔文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中不断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由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
《物种起源》-面临挑战
达尔文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完美无缺,他也有很多困惑。自《物种起源》出版100年间,进化论先后面临科学发展带来的以下几个“挑战”:
在《物种起源》发表6年后,德国学者海克尔依据进化论思想画出了一棵“生命之树”,用“树”来形象描绘生物进化历史。然而,由于形态和生理特征的进化极其复杂,加上化石资料不够完整,“生命之树”难以反映复杂生物进化历史的全貌。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现在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比较DNA序列来研究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构建 “进化树”。病毒等微生物“网状”进化结构的发现对此前的进化理论提出疑问,促使其进一步完善。
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渐变论,即物种是通过微小的优势变异逐渐改进的,突变是很少的,但最令达尔文困惑的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中国科学家通过对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动物的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生物的进化并非总是渐进的,而是渐进与跃进并存的过程。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比较多地推崇自然选择,认为生物进化中有害的突变比较多,有利的突变很少,而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有利的突变经过自然选择终于占了上风。但后来科学研究发现,物种的有害突变和有利突变都不是很多,多的是对于自然选择来说不好也不坏的中性突变,这后一类突变与进化的关联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
《物种起源》-评价
如果要评选过去的一千年来最重要的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无疑问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它不仅为生物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
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在《物种起源》发表前的欧洲,接受进化论思想的人非常少,尽管当时人们已经不再生活于中世纪愚昧的宗教统治中,伽利略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已经确立300多年,但人们仍然相信《圣经》中的上帝创世说。人和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本书,大胆地向上帝创世说进行了挑战,并从根本上撼动了《圣经》的基础。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也就是“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达尔文以自然界的规律代替了“造物主的智慧”,并直接涉及人类自身的由来及历史,使宗教的基本信念发生了动摇,导致科学与宗教间的更深刻冲突。
Various evolutionary ideas had already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new findings in biology. There was growing support for such ideas among dissident anatomis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but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English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was closely tied to the Church of England, while science was part of natural theology. Ideas about the transmutation of species were controversial as they conflicted with the beliefs that species were unchanging parts of a designed hierarchy and that humans were unique, unrelated to animals. The political and theological implications were intensely debated, but transmutation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scientific mainstream.
The book was written for non-specialist readers and attracted widespread interest upon its publication. As Darwin was an eminent scientist, his findings were taken seriously and the evidence he presented generated scientific,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discussion. The debate over the book contributed to the campaign by T.H. Huxley and his fellow members of the X Club to secularise science by promoting scientific naturalism. Within two decades there was widespread scientific agreement that evolution, with a branching pattern of common descent, had occurred, but scientists were slow to give natural selection the significance that Darwin thought appropriate. During the "eclipse of Darwinism" from the 1880s to the 1930s, various other mechanisms of evolution were given more cred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Darwin's concept of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through natural selection became central to modern evolutionary theory, now the unifying concept of the life sciences.
其理论重点如下:物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环境变动而改变;生物的演化是长时间连续性的缓慢改变,不是突然性的剧变;同一类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例如哺乳类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变而来;生物族群会随着繁殖而扩大,并超过其生存空间与食物供应的极限,引起个体间的竞争;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适者才能生存,并繁衍后代。
《物种起源》-作者简介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生于英国一个名医世家。儿时“除打猎、养狗、抓老鼠以外,无所事事”(达尔文父亲语)。后因结识植物学家亨斯罗后对博物学产生兴趣。1831年参加 “比格尔号”舰的全球远航,1842年首次提出 “物种进化理论”。
《物种起源》-撰写背景
在达尔文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都接受创造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并一次就创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时上帝也赋予每种生物各自的角色,而每个物种的设计都非常完美,所以物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是古代地球曾经遭遇大洪水的证据,那些化石就是没有登上诺亚方舟的动物。地球的历史大约只有六千年左右,这是经由从亚当和夏娃开始后的人类世代所推算的时间。
达尔文1809年生于英格兰舒兹伯利 (Shrewsbury)。达尔文从小就对矿物和动物有兴趣。1831年他从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然而他还是对地质学及生物学比较有兴趣。1831年12月达尔文参加了海军舰艇小猎犬号前往南美洲从事自然调查研究工作;最初他在南美海岸调查,并多次进入南美洲西边的加拉巴哥群岛,经过太平洋到达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南非,然后又回到南美洲,直到1836年10月才回到英国。
1836年10月,达尔文回到英国后花了22年时间撰写《物种起源》一书。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这本书极大地冲击了“神创论”,引起教会激烈反对,但也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赞赏和维护。此后,达尔文的学说在全球广泛传播,不断深入人心。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的学说传入中国。
《物种起源》-理论形成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时,在安第斯山山顶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让他感到困惑。在小猎犬号启航时,达尔文曾带了一本英国地质学家莱尔所著的《地质学原理》;莱尔认为地球的地形、地貌是经过长时间不断的细微变化的结果,莱尔相信风力、雨滴、冰雪等微小的力量,持续千万年后就可以完全改变地表的形貌。达尔文本人也相信,只要时间足够,无法察觉的细微改变也可以造成巨大的变化。达尔文推算白垩纪中期距今约有三亿年左右的历史,持续长时间微小的地震等自然因素使得原来在海中的生物遗迹能在高山上发现。
在加拉巴哥群岛考察时,达尔文发现每个岛屿上的陆龟及雀鸟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又有些许的不同。他又发现加拉巴哥群岛的生物与南美洲大陆的种类非常相似;于是他开始怀疑岛上生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他们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千百年来适应各个岛屿不同环境的结果。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些细微的变化在无数个世代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1《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在当时并不是新的概念。1809年时,法国动物学家拉马克便提出:当环境改变时,物种会调适发展自己的器官来适应环境,常用的器官会发育变大、不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并且这一代获取的改变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特征可遗传”的假说。后来达尔文又从英国人口学者马尔萨斯所著的《人口论》得到灵感;马尔萨斯认为:人类粮食的生产永远无法赶上人口的增加,致使粮食供不应求,进而发生饥荒或战争,导致一部分人口死亡。达尔文以此联想到生物演化发生的机制:演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由淘汰的结果,食物与空间等资源有限,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延续族群。
“天择”的概念逐渐在达尔文的五年环球考察过程中形成。在1836年回到英国后,达尔文慢慢将他的看法写成文章,然而没有发表。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达尔文迟了很久才发表他的作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自己的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过于激进。1858年,达尔文接到在马来群岛调查的博物学者华莱士有关物种形成的文章;华莱士对于物种形成的看法与他有很多相似之处,增加了达尔文对其学说的信心。于是两人在1858年的伦敦皇家科学年会中,以两人共同具名的方式,发表有关物种形成的看法。接着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影响
引起争议
达尔文的进化论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被基督教会视为异端邪说,西方社会也对达尔文冷嘲热讽。不仅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被推翻,人类也被形容为千百年来残酷的生存竞争所形成的产物,还指出人与其他哺乳动物有着共同祖先,这在当时保守的社会是相当大的震撼。
毫无疑问,它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引起了整个世界特别是英国保守势力和宗教神学势力的极端惊恐和狂怒,谴责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物种起源》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而达尔文本人则是“英国最危险的人”。
达尔文预见到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引起激烈的争论,因此,他把样书分送给莱尔、胡克、赫胥黎及格雷等科学家,以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学术地位
本书是生物学史上的经典著作。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出版,当天即被抢购一空。这主要因为《物种起源》也受到英国和其他国家一些学者的积极支持,像英国的 T.H.赫胥黎、德国的E.海克尔等。《物种起源》出版,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在书中,达尔文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中不断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由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
《物种起源》-面临挑战
达尔文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完美无缺,他也有很多困惑。自《物种起源》出版100年间,进化论先后面临科学发展带来的以下几个“挑战”:
在《物种起源》发表6年后,德国学者海克尔依据进化论思想画出了一棵“生命之树”,用“树”来形象描绘生物进化历史。然而,由于形态和生理特征的进化极其复杂,加上化石资料不够完整,“生命之树”难以反映复杂生物进化历史的全貌。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现在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比较DNA序列来研究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构建 “进化树”。病毒等微生物“网状”进化结构的发现对此前的进化理论提出疑问,促使其进一步完善。
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渐变论,即物种是通过微小的优势变异逐渐改进的,突变是很少的,但最令达尔文困惑的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中国科学家通过对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动物的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生物的进化并非总是渐进的,而是渐进与跃进并存的过程。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比较多地推崇自然选择,认为生物进化中有害的突变比较多,有利的突变很少,而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有利的突变经过自然选择终于占了上风。但后来科学研究发现,物种的有害突变和有利突变都不是很多,多的是对于自然选择来说不好也不坏的中性突变,这后一类突变与进化的关联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
《物种起源》-评价
如果要评选过去的一千年来最重要的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无疑问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它不仅为生物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
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在《物种起源》发表前的欧洲,接受进化论思想的人非常少,尽管当时人们已经不再生活于中世纪愚昧的宗教统治中,伽利略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已经确立300多年,但人们仍然相信《圣经》中的上帝创世说。人和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本书,大胆地向上帝创世说进行了挑战,并从根本上撼动了《圣经》的基础。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也就是“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达尔文以自然界的规律代替了“造物主的智慧”,并直接涉及人类自身的由来及历史,使宗教的基本信念发生了动摇,导致科学与宗教间的更深刻冲突。
Various evolutionary ideas had already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new findings in biology. There was growing support for such ideas among dissident anatomis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but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English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was closely tied to the Church of England, while science was part of natural theology. Ideas about the transmutation of species were controversial as they conflicted with the beliefs that species were unchanging parts of a designed hierarchy and that humans were unique, unrelated to animals. The political and theological implications were intensely debated, but transmutation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scientific mainstream.
The book was written for non-specialist readers and attracted widespread interest upon its publication. As Darwin was an eminent scientist, his findings were taken seriously and the evidence he presented generated scientific,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discussion. The debate over the book contributed to the campaign by T.H. Huxley and his fellow members of the X Club to secularise science by promoting scientific naturalism. Within two decades there was widespread scientific agreement that evolution, with a branching pattern of common descent, had occurred, but scientists were slow to give natural selection the significance that Darwin thought appropriate. During the "eclipse of Darwinism" from the 1880s to the 1930s, various other mechanisms of evolution were given more cred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Darwin's concept of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through natural selection became central to modern evolutionary theory, now the unifying concept of the life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