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端木賜香 Duan Mucixiang
那一次,我們挨打了
端木賜香 Duan Mucixiang閱讀
  全景解讀鴉片戰爭:那一次,我們挨打了
  
  本書是對1840—1842年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一種全景式解讀。全書將第一次鴉片戰爭放在了國際大背景之下,展現了19世紀中葉世界廣角鏡下的實力格局,詳細描述了中英雙方綜合實力的對比、戰前準備、戰爭經過、戰後的結果及影響等,並引用了大量史實和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使讀者對第一次鴉片戰爭有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瞭解和認識。
  明清的帝國偏執與盛世張皇:糊塗讀史
  
  有論者稱本書以古代的、二三十年前的、官方的、民間的多種語言講述歷史故事,效果很像給語言照鏡子,大傢忽然瞥見了不同語言使用者的嘴臉,說不定還能猜出這些人的肚子裏懷着什麽鬼胎。又有論著贊賞本書 “個人化的歷史和細節化歷史”的趣味和眼光,作者在既往“事故多發地段”守望,以防墮入吞噬生靈的深𠔌或掉進“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作者自己的想法呢?讀史是為了追尋!從今天出發,追尋過去;從過去起步,追尋當代。追尋的過程,就是收穫的過程!
這一次,我們又挨打了
端木賜香 Duan Mucixiang閱讀
  這一次,我們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鴉片戰爭始末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歷史著作。首先是內容的魅力,由於涉獵的廣泛和秉筆直書的史膽,作者在這本書中披露了諸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告訴你歷史的真相竟然是這樣!其次是思想的魅力,作者不但沒受民族主義的情緒與民族主義的憤懣的影響——這種影響讓中國近代史的一般行文難免夾雜有一種祥林嫂式的怨氣與羅嗦,反而以一種局外人的冷靜和旁觀的角度,對第二次鴉片戰爭作了全方位的解讀-這種全方位體現在。在敘說大清挨打的同時,更多地給英法美等施打者一個邏輯的圓滿。再次是語言的魅力,學者的語言和平民的語言、幽默的語言和戲謔的語言、雜文的語言和小說的語言,讓讀史成為一種享受!
  重讀晚清六十年(1851—1911):慈禧政治生涯
  
  當代國人應該怎樣認識慈禧與晚清?
  
  1860年,在古老的中國經過3000年輪回歷史之後,滿清第十位帝王鹹豐新死,貴妃慈禧聯手恭親王奕訢,一手粉碎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開始了她撐中國危局50年的生涯。
  
  “愚昧而保守”似乎是人們對慈禧的固有印象,但是在洋務運動中,慈禧批駁理學名傢倭仁,表現出了對西方文明的包容和接受。她支持洋務派的器物改革,大規模啓用漢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一時人傑都為慈禧所用,從而創造了同治中興局面。
  
  甲午海戰,一場摻雜着內部高層權力之爭的對外戰爭,讓慈禧駡名遺千古。但是在光緒與帝師翁同龢希冀藉着一場戰爭而獲得主政權的情況下,主戰還是主和,成了慈禧的選擇。戰事的失敗,不在慈禧,而在洋務運動的不足。
  
  在激進的戊戌變法中,慈禧有所保留。雖然百日維新因她而廢,然而,偏激而不顧現實的書生康有為顯然不足以主導一場國傢變革。
  
  1900年,端王載漪為皇位誤導慈禧,為保權力,慈禧“引進”義和團對
  
  抗列強。一位精明的政治強人終因貪權而變得狹隘而被愚弄。
  
  清末十年,由慈禧以及行政經驗豐富的官僚所主導的清末新政,帶領中國邁出了走嚮近代化的步伐。然而封建帝國晚鐘敲響,歷史老人拉開了新的序幕……
  
  儘管慈禧因為晚清屈辱的歷史而聲名狼藉,然而她扶大廈之將傾,中興清室,撐危局近半個世紀,體現出一個封建統治者少有的魄力。然而她專橫跋扈、權力欲極強的本性,導致了她的改革最終衹能局限於鞏固統治地位,始終不能在體製問題上做出讓步,使她的改革成果衹能曇花一現。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政治強人,慈禧堪稱傑出。
有味的傳統文化課
端木賜香 Duan Mucixiang閱讀
  傳統文化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以前的傳統文化,都過於高頭典章的形式,讓讀者無法親近,達不到傳播傳統文化的目的。本書作者思路開闊,論述少迂腐氣,語言活潑生動,觀點獨到有啓發,讓讀者在閱讀的暢快中感受到思維的樂趣,並更好地認識傳統文化。養成獨立思考和獨立人格,避免被學校教授的知識洗腦。
  
  易中天品人物,袁騰飛說歷史,三糊塗講文化,並視為最有味道的解讀言說。
歷史不是哈哈鏡:真假袁世凱辨別
端木賜香 Duan Mucixiang閱讀
  袁世凱無疑是近代中國被妖魔化最甚的人物,在許多人眼裏簡直就是一無可取。
  
  端木賜香是一位很能用網絡語言解讀歷史、吸引讀者的年輕教師,她以特有的勇氣和良知,把袁世凱一生存疑的史實,均做了深入淺出、入情入理的辨析,剔除了歷史上關於袁世凱不實的傳說,以衆多細節再現了一個世人所不知道的袁世凱。書中依據的史料幾乎都有來源。本書堪稱最新最真實最通俗的袁世凱傳記。
首頁>> >>>>端木賜香 Duan Muci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