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名畫錄》,中國北宋繪畫史著作。又名《成都名畫記》。黃休復編撰。黃休復,字歸本,久居成都,生卒年不詳,約活躍於北宋初年。《益州名畫錄》是一部記述唐、五代至宋初以西蜀寺院壁畫創作為主要內容的地區性畫史。
此書以列傳體形式記載了自孫位至邱文曉等58位畫傢的小傳及壁畫作品,按“逸、神、妙、能”四格編排,共分上、中、下3捲。作者在記述畫傢和作品時,很少進行藝術分析,而在篇首《目錄》中,首先揭出“四格”之目,並對其各自的特點,用精簡的文字加以說明,以作為評定畫傢藝術成就高下的標準,集中反映了他的藝術見解。他認為“逸格”最難,被他推崇為“逸格”的畫傢唯有孫位一人。對於畫傢傳記中記載的主要內容,有籍貫、官職升遷、師承關係、作品名目及作品繪製的地方位置等情況。黃休復依靠尋訪壁畫遺跡來積纍編寫史籍的資料。因此,書中對這一時期寺院壁畫的名目、內容、年代、配列、構圖、繪畫特點等方面的記載,都是本人親身采訪所得,較為翔實可靠。由於這些壁畫的作者,大都是西蜀畫院的畫傢,書中介紹這些畫傢時,也涉及到畫院的有關制度、升遷招錄、社會地位、職位待遇、師承關係、繪畫創作、藝術流派等,為研究五代西蜀地區及畫院的繪畫活動及其對宋初畫院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
《益州名畫錄》在編寫過程中雖然曾受到唐代裴孝源、朱景玄、段成式等人的繪畫史籍的影響,但作為開創地區性繪畫史籍的體例,實應歸功於黃休復。此後,在此書的影響下,後世不斷出現地區性繪畫史著作。
此書以列傳體形式記載了自孫位至邱文曉等58位畫傢的小傳及壁畫作品,按“逸、神、妙、能”四格編排,共分上、中、下3捲。作者在記述畫傢和作品時,很少進行藝術分析,而在篇首《目錄》中,首先揭出“四格”之目,並對其各自的特點,用精簡的文字加以說明,以作為評定畫傢藝術成就高下的標準,集中反映了他的藝術見解。他認為“逸格”最難,被他推崇為“逸格”的畫傢唯有孫位一人。對於畫傢傳記中記載的主要內容,有籍貫、官職升遷、師承關係、作品名目及作品繪製的地方位置等情況。黃休復依靠尋訪壁畫遺跡來積纍編寫史籍的資料。因此,書中對這一時期寺院壁畫的名目、內容、年代、配列、構圖、繪畫特點等方面的記載,都是本人親身采訪所得,較為翔實可靠。由於這些壁畫的作者,大都是西蜀畫院的畫傢,書中介紹這些畫傢時,也涉及到畫院的有關制度、升遷招錄、社會地位、職位待遇、師承關係、繪畫創作、藝術流派等,為研究五代西蜀地區及畫院的繪畫活動及其對宋初畫院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
《益州名畫錄》在編寫過程中雖然曾受到唐代裴孝源、朱景玄、段成式等人的繪畫史籍的影響,但作為開創地區性繪畫史籍的體例,實應歸功於黃休復。此後,在此書的影響下,後世不斷出現地區性繪畫史著作。
共十捲。內容是記錄從五代到宋代真宗時 (約當公元十世紀)的蜀中雜事。
《茅亭客話》十捲,宋黃休復撰。休復有《益州名畫錄》,已著錄。是編乃雜錄其所見聞。始王、孟二氏,終於宋真宗時,皆蜀中軼事,無一條旁涉他郡。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所記多蜀事,似未遍檢其書,但約略言之也。李畋作《益州名畫錄》序,稱其通春秋學,又稱其鬻丹養親。書中李處士一條,極論杜預以《左傳》合經之誤,足徵其深於《春秋》。其他論燒煉服餌導引之術,臚列道傢靈跡者,居全書之大半,足徵其嫻於丹法。餘雖多及神怪,而往往藉以勸戒,在小說之中最為近理。其記吳王客省使高弼以王羲之石本蘭亭一軸獻偽蜀太子,當時識者謂是羲之撰序之後,刻石蘭亭之本。其說為自古錄金石者所未聞。(案:《賓退錄》引蔡縧之言曰,定武本乃江左所傳晉會稽石也,其說殆即因此事而附會。)又記唐德宗疑韋臯有異志,陰遣僧行勤誘之餌丹,至貞元二十年,丹毒發而死,亦《唐史》所不載。又記雷琴所以為異者,嶽雖高而低,雖低而不拍,面按之,若指下無鉉,吟振之,則有餘韻。皆足以廣異聞。其駁《北夢瑣言》所記高駢鎮蜀時術士王劍換福感寺塔金相輪事,謂淳化五年相輪墜地,實銅鐵所鑄,證孫光憲為誣。亦足訂小說之訛也。
《茅亭客話》十捲,宋黃休復撰。休復有《益州名畫錄》,已著錄。是編乃雜錄其所見聞。始王、孟二氏,終於宋真宗時,皆蜀中軼事,無一條旁涉他郡。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所記多蜀事,似未遍檢其書,但約略言之也。李畋作《益州名畫錄》序,稱其通春秋學,又稱其鬻丹養親。書中李處士一條,極論杜預以《左傳》合經之誤,足徵其深於《春秋》。其他論燒煉服餌導引之術,臚列道傢靈跡者,居全書之大半,足徵其嫻於丹法。餘雖多及神怪,而往往藉以勸戒,在小說之中最為近理。其記吳王客省使高弼以王羲之石本蘭亭一軸獻偽蜀太子,當時識者謂是羲之撰序之後,刻石蘭亭之本。其說為自古錄金石者所未聞。(案:《賓退錄》引蔡縧之言曰,定武本乃江左所傳晉會稽石也,其說殆即因此事而附會。)又記唐德宗疑韋臯有異志,陰遣僧行勤誘之餌丹,至貞元二十年,丹毒發而死,亦《唐史》所不載。又記雷琴所以為異者,嶽雖高而低,雖低而不拍,面按之,若指下無鉉,吟振之,則有餘韻。皆足以廣異聞。其駁《北夢瑣言》所記高駢鎮蜀時術士王劍換福感寺塔金相輪事,謂淳化五年相輪墜地,實銅鐵所鑄,證孫光憲為誣。亦足訂小說之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