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小说选集
王小波门下走狗·第三波
欢乐宋 Huan Lesong阅读
  王小波去世几年之后,一群年青的写作者不无谦虚地以“王小波门下走狗”自居,在这个喧嚣的文坛,他们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形形色色的文坛明星粉墨登场,“走狗们”也始终处于边缘的位置,但他们终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闷骚时代最有趣的文字:王小波门下走狗第五季
欢乐宋 Huan Lesong阅读
  文字秉承了王小波一贯的风趣、幽默、诙谐风格,又加入了时代感和现实性,突出了走狗们新生代作家的特点和个性。
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一群特立独行的狗
宋广辉 Song Anhui阅读
  “ 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是知名网络社区西祠胡同的一个公开文学讨论版,这里云集了一批王小波的FANS。他们对王小波的热情拥趸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王小波的文学魅力和精神魅力,他们的作品在借鉴王小波手法的同时,也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整体风格追求幽默有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人生困境的反抗,以及对真情和自由的追求。
柯云路作品精选
柯云路 Ke Yunlu阅读
  囊括了作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创作的最精华的中短篇小说。《底线》用啼笑皆非的幽默手法写出了一个医生一步步的道德##以至完全失去底线的故事。《黎明与黄昏》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陌生的小城》写了一个青年音乐家的爱情。《梅林山庄》、《死亡之谷》、《草帽山的传说》、《石头城》、《貌似深刻的无主题》、《冬天也很好》是系列小说,以梦魇的方式描写了一段特殊的年代。全书既有现实主义的描写,也有先锋色彩的尝试;既有有对丑恶现象的鞭挞,也有对善良正义的讴歌。
  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1864)美国小说家,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个没落的世家。他的祖辈之中有人曾参与清教徒迫害异端的事件,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这段历史对霍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25年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写作。1842年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曾担任海关职员。晚年成名后,曾出任驻英公使。他一生主要从事写作。作品基本上以新英格兰殖民时期的生活为背景,生动描述新英格兰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特别是加尔文教的统治对人们心灵的摧残以及清教徒、上层分子虚伪的道德,同时也流露出他的宗教意识和神秘主义观点。重要作品有《红字》、《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另有《奇书》、《故事新编》、《有七面山墙的房子》、《福谷传奇》等。艺术上独具一格,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的著名代表作家。
  
  霍桑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或现实生活,着重探讨人性和人的命运等问题。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纱》揭露人人皆有的隐秘的罪恶,表达了人性是恶的和人是孤独的等观点。另一些小说如《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反映了他对科学和理性的怀疑,以及他反对过激和偏执的思想。《通天的铁路》则指出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的物质享受,却败坏了人的精神。有少数作品正面表达了霍桑的理想,如《石面人像》;另外有些故事记叙了新英格兰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但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
  
  1836年和1846年霍桑曾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他于1842年结婚,在康科德村居住,结识了作家爱默生、梭罗等人。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这部作品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暴露了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中的某些黑暗。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经过长期赎罪而在精神上自新的少妇海斯特•白兰,长期受到信仰和良心的责备而终于坦白承认了罪过的狄姆斯台尔牧师,以及满怀复仇心理以至完全丧失人性的白兰的丈夫罗杰,层层深入地探究有关罪恶和人性的各种道德、哲理问题。小说以监狱和玫瑰花开场,以墓地结束,充满丰富的象征意义。
  
  《红字》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霍桑继而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描写品恩钦家族的祖先谋财害命而使后代遭到报应的故事,说明财富是祸患,“一代人的罪孽要殃及子孙”;这部小说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血腥掠夺。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1852)以布鲁克农场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改良的尝试失望的心情以及对狂热的改革者的厌恶。
  
  皮尔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1857年后,霍桑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1860年霍桑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坚持写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霍桑是一个思想上充满矛盾的作家,新英格兰的清教主义传统对他影响很深。一方面他反抗这个传统,抨击宗教狂热和狭隘、虚伪的宗教信条;另一方面他又受这个传统的束缚,以加尔文教派的善恶观念来认识社会和整个世界。作家赫•梅尔维尔曾指出,他的作品中渗透着“加尔文教派的‘人性本质’和‘原罪’的观念”。霍桑思想保守,对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抱有抵触情绪,对社会改革持怀疑态度,对当时蓬勃开展的废奴运动不很理解。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流露。在艺术上他独具一格,擅长心理描写,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他把自己的小说称为“心理罗曼史”。他潜心挖掘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不易觉察的意义,作品想象丰富,结构严谨。
  龙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其它更有诗和歌、俳句、随笔、散文、游记、论文等多种。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 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芥川龙之介亦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早期的作品以历史小说为主,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它们可分为5类:①取材于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罗生门》和《鼻子》系根据古代故事改编,揭露风行于世的利己主义;《地狱图》(1918)写一个服务于封建公侯的画师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献出女儿和自己的生命,抨击暴君把人间变成了地狱。②取材于近世传入日本的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如《烟草和魔鬼》(1917)、《信徒之死》(1918)、《众神的微笑》(1922)等。③描述江户时代的社会现象,如《戏作三昧》、《某一天的大石内藏助》(均1917)等。在《戏作三昧》中,通过对主人公泷泽马琴的内心活动的描写,阐述了作者超然于庸俗丑恶的现实之外的处世哲学。
  
  ④描绘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本社会的小说,如《手绢》(1916)、《舞会》(1920)等。《手绢》讽刺了日本明治时期思
  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
  想家新渡户稻造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⑤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作品,如《女体》、《黄粱梦》、《英雄器》(均1917)、《杜子春》、《秋山图》(均1920)等。十月革命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萌芽,芥川也在时代的影响下,着重写反映现实的作品。其中有歌颂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颓唐消沉形成明显对照的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桔子》(1919),表现现代男女青年苦闷的《秋》(1920),刻画少年心理的《手推车》(1921),描写农村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块地》(1923),嘲讽乃木希典的《将军》(1920)以及批判军国主义思想、对下层士兵寄予同情的《猴子》(1916)和《三个宝》(1927)。芥川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幻灭感。1927年初,发表《玄鹤山房》,通过老画家之死,揭露家庭内部的纠葛,反映了人生的惨淡和绝望心情,暗示旧事物的衰亡和新时代的来临。写这篇作品时,芥川已萌自杀的念头,使以后的作品如《海市蜃楼》等充满了阴郁气氛。《河童》(1927)通过虚构的河童国,抨击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遗作《齿轮》和《某傻子的一生》(1927)描述作者生前的思想状态。评论集《侏儒的话》(1923~1927)阐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在短短12年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写了148篇小说,55篇小品文,66篇随笔,以及大量的评论、游记、札记、诗歌等。他的每一篇小说,题材内容和艺术构思都各有特点,这是他在创作过程中苦心孤诣地不断进行艺术探索的结果。他的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芥川在文学上的成就,从1935年起设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学奖”,它一直是日本奖励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学奖。
卡夫卡小说选
卡夫卡 Franz Kafka阅读
  卡夫卡的文学创作主要成就是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和一些中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年写成),描写16岁的德国少年卡尔·罗斯曼,因受家中女仆的引诱,致使女仆怀孕,被父母赶出家门,放逐到美国的经历遭遇。作品所侧重的是人物在美国忧郁、孤独的内心感受。
    
  长篇小说《审判》(1918年写成),作品讲述的是银行助理约瑟夫·K无故受审判并被处死的故事。约瑟夫·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按铃声吃早餐时,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宣告他被捕,并被法庭审判有罪,他虽被捕却仍能自由生活,照常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罪,认为一定是法院搞错了,坚信自己无罪。约瑟夫·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公然向不公正的法庭挑战。在第一次审判时,他慷慨激昂地揭露法庭黑暗,为自己的无辜理奔波,找人帮忙,想搞个水落石出,亲自动手写抗辩书,从各个方面来说明自己无罪。他生怕自己在某一个最微小的地方犯过什么过错,竭力去寻找,捕捉而不可得,惶惶不可终日。然而一切努力都徒劳无益,K终于明白,要摆脱命运的安排,摆脱法律之网的束缚是不可能的。最后,他毫无反抗地被两个黑衣人架走,在碎石场的悬崖下被处死。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1918—1919)描写中国的老百姓受无形权力的驱使,去建造毫无防御作用的长城,表现出了人在强权统治面前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
    
  《判决》(1912)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是个商人,自从几年前母亲去世后就和父亲一起生活,现在生意兴隆。他在房间里给一位多年前迁居俄国的朋友写信,告诉他自己订婚的消息。写完信来到父亲的房间,意外的是父亲对他态度非常不好,怀疑他根本就没有迁居到俄国的朋友,指责他背着自己做生意,还盼着自己早死。突然,父亲又转了话题,嘲笑格奥尔格在欺骗他朋友,而父亲自己倒是一直跟那位朋友通信,并早已把格奥尔格订婚的消息告诉他了。格奥尔格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父亲便判独生子去投河自尽。于是独生子真的投河死了。作品所描写的在父子两人的口角过程中,清白善良的儿子竟被父亲视为有罪和执拗残暴,在父亲的淫威之下,独生子害怕、恐惧到了丧失理智,以致自尽。父亲高大强壮而毫无理性,具有一切暴君的特征。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是卡夫卡负罪心态的生动描述,父亲的判决也是卡夫卡对自己的判决。主人公临死前的低声辩白——“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则是卡夫卡最隐秘心曲的吐露。这种故事的框架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是他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具象化之后的产物。然而作品的内涵显然不在于仅仅表现父子冲突,更在于在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生存在怎样一种权威和凌辱之下。另一方面又展现人物为战胜父亲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儿子把看来衰老的父亲如同孩子般放到床上后,真的把他“盖了起来”。从表面上看,他这样做是出于孝心;在深层含义上他是想埋葬父亲,以确立自己作为新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小说在体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审父”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对家长式的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不满。与此同时卡夫卡还通过这个独特的故事揭示了西方社会中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和非理性。
    
  长篇小说《城堡》(1922)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小说主人翁K 是一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应聘前往不知名的城堡工作。谁知堡内层层机构,没有人知道这项聘任,K遇上重重的阻挠,只好孤军奋战,和官僚权贵不懈地进行斗争,直到最后他始终没有进入城堡,也无法见到城堡最高当局。 
    
  《饥饿艺术家》(1922)中歌唱艺人为了生存,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竟把绝路作为出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宣称可以40天不进食而引吭高歌表演,进而发展到为绝食而绝食的“艺术”境界,仿佛饥饿真的就与人的肉体感觉离开了一样。40天过去了,他仍坚持要绝食表演下去,后被经理强迫进食。艺术家深为他的饥饿艺术未达佳境而遗憾,更为人们对他的艺术追求不理解不支持备感孤独,他把原本作为生计手段的挨饿,当成生存目的和真正“艺术”而孜孜以求,最后被送进马戏团,关在笼中与兽类一起供人参观,无异于真正的动物。骨瘦如柴的艺术家的意象有多重寓意,是人性异化、精神展品化和艺术异化的象征,是现代人痛苦悲哀现状的写照。
    
  《洞穴》(1923—1924)是卡夫卡晚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人格化的鼹鼠类动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自叙法,描写了“我”担心外来袭击,修筑了坚固地洞,贮存了大量食物,地洞虽畅通无阻,无懈可击,防御退逃自如,但 “我”还是时时处于惊恐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我”又常年不断地改建地洞,辗转不停地把粮食从地洞的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做好防御工作以防外界强敌前来袭击。它说:“即使从墙上掉下来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它向一种未知的危险、向它周围无穷的一切发动了一场殊死的战斗:“我离开了世界,下到我的地洞里”,“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冲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经很幸福了”。然而它永远在挖掘新的地道,在这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里,面对“一种我始终应该担心的东西,一件我始终应该有所防备的事情:有个人来了”。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大战前后,普通小人物失却安全感、生活与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惧心态。
    
  《致科学院的报告》描写马戏团试图寻找“人类道路”而驯化猿猴成为会说话的人的故事。被关在狭窄笼子里的非洲猿猴,在人的逼迫下学人吐唾沫、学人喝烧酒、学人语喊“哈罗”。凄厉的哀号与悲鸣,传递出失却自由、没有出路的苦闷与悲观绝望情绪 。渐失猿性获取人性的过程畸变,正是人类异化的一种反向印证。
    
  绝笔之作《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则描写了一个不幸族类与一个不幸艺术家,以及艺术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部作品包含着卡夫卡有关艺术和艺术家以及与种族和民族关系的深刻见解。其含义比《饥饿艺术家》更为复杂深广。
    
  卡夫卡还留下了大量的书信作品,这些书信作品掺杂了卡夫卡个人大量思想性的东西,文学、艺术价值丝毫不亚于其正规的文学作品。保留较多的有《致菲利斯.鲍威尔》(菲利斯鲍威尔系卡夫卡定、退婚多次的情人)、《致马克思.勃罗德》(即其好友Max Brod)以及超级长信《致父亲》。其中《致父亲》虽然是一封信,但在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均极有价值。
    
  除此之外,卡夫卡的一位年轻朋友还记录下了卡夫卡的一部分谈话,整理成《谈话录》出版。另有《他》、《杂感》等作品被保留下来。这些作品是以对话、陈述的形式写成,几乎是卡夫卡个人世界观的直接阐述,既有他本人主观感情的宣泄,也有他以极深邃的哲学语言对世界的客观描述。


  Short stories
  
   * Description of a Struggle (Beschreibung eines Kampfes, 1904–1905)
   * Wedding Preparations in the Country (Hochzeitsvorbereitungen auf dem Lande, 1907–1908)
   * Contemplation (Betrachtung, 1904–1912)
   * The Judgment (Das Urteil, 22–23 September 1912)
   * The Stoker
   * In the Penal Colony (In der Strafkolonie, October 1914)
   * The Village Schoolmaster (Der Dorfschullehrer or Der Riesenmaulwurf, 1914–1915)
   * Blumfeld, an Elderly Bachelor (Blumfeld, ein älterer Junggeselle, 1915)
   * The Warden of the Tomb (Der Gruftwächter, 1916–1917), the only play Kafka wrote
   * The Hunter Gracchus (Der Jäger Gracchus, 1917)
   *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Beim Bau der Chinesischen Mauer, 1917)
   * A Report to an Academy (Ein Bericht für eine Akademie, 1917)
   * Jackals and Arabs (Schakale und Araber, 1917)
   * A Country Doctor (Ein Landarzt, 1919)
   * A Message from the Emperor (Eine kaiserliche Botschaft, 1919)
   * An Old Manuscript (Ein altes Blatt, 1919)
   * The Refusal (Die Abweisung, 1920)
   * A Hunger Artist (Ein Hungerkünstler, 1924)
   * Investigations of a Dog (Forschungen eines Hundes, 1922)
   * A Little Woman (Eine kleine Frau, 1923)
   * First Sorrow (Erstes Leid, 1921–1922)
   * The Burrow (Der Bau, 1923–1924)
   * Josephine the Singer, or the Mouse Folk (Josephine, die Sängerin, oder Das Volk der Mäuse, 1924)
  
  Many collections of the stories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they include:
  
   * The Penal Colony: Stories and Short Piece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48.
   * The Complete Stories, (ed. Nahum N. Glatzer).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1.
   * The Basic Kafka. New York: Pocket Books, 1979.
   * The S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89.
   * The Metamorphosis, In the Penal Colony, and Other Storie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95.
   * Contemplation. Twisted Spoon Press, 1998.
   * Metamorphosis and Other Stories. Penguin Classics, 2007
  
  Novellas
  
   * The Metamorphosis (Die Verwandlung, November – December 1915)
  
  Novels
  
   * The Trial (Der Prozeß, 1925) (includes short story Before the Law)
   * The Castle (Das Schloß, 1926)
   * Amerika (Amerika or Der Verschollene, 1927)
  
  Diaries and notebooks
  
   * Diaries 1910–1923
   * The Blue Octavo Notebooks
  
  Letters
  
   * Letter to His Father
   * Letters to Felice
   * Letters to Ottla
   * Letters to Milena
   * Letters to Family, Friends, and Editors
  《祝福》读后感:
  沁凉如水的夜风如鬼魅一般划过城市的夜空,悄无声息,却惊醒了我沉睡的梦。迷惑懵懂的心还藏着昨日的忧绪与愁丝。一团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在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纪,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担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
  
  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却还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彷徨》读后感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伤逝》是先生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真的是大家手笔,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闪烁。“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爱。有爱,并不等于有牛奶和面包。子君和涓生爱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经济上独立了。所以,女孩,当你在爱和事业中面临选择时,千万记得,没有事业的爱犹如无根之萍,多半会飘荡出你的视线。有立足之本才有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兄弟》读后感
  有这样一句名言:伟大的著作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在向人们揭示现实的黑暗时,还给了人以希望。兄第下当中,我完全不能看到希望,兄第的背叛,女人的背叛,欲望的放纵,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相当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说《活着》是在用残酷的现实反衬人的坚强和韧性,从而给人以勇气的话,《兄弟》里面就只是说出了残酷的现实而没给人以任何希望。
  只有看到最后宋钢写的那封信,看到:就算天翻地覆了,我们还是兄弟,的时候,还有点感觉,觉得或许是余华是想通过残酷现实反衬出真正不随时间和空间改变的兄弟之情,怎么说呢,这是一种很抽象的感觉,反正就是说虽然兄弟伤害了他,但是他们还是兄弟,可是或许这也是一种讽刺,即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现实终究是现实,已经变质了的东西是变不回来的,不过我希望是前一种,我愿意相信,这样我心里会好过一些。我觉得余华一向是铁血的,他喜欢用残酷的现实来反衬真正的感情的不可变性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在文学史上与契诃夫齐名。对于中国的小读者而言,莫泊桑的小说是他们了解法国历史和社会的窗口。本书选注了莫泊桑的几十篇短篇小说。所选篇目是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以便读者了解莫泊桑创作的人物长廊中不同的文学形象。
  
  导语:莫泊桑的小说,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充满了讽刺和悲观的色调。它们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赞赏,在于各个形象的真实性和作家描写手法的精妙。莫泊桑始终坚持取材于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对细节描写执著而传神,使读者感同身受。在写作技巧方面也以精确为准则。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此外,莫泊桑尤其擅于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无论是贵族、神父、军官、还是妓女、渔民、流浪汉,都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在文学史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辉。
  
  莫泊桑只活了四十三岁。在他短暂的写作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精彩的短篇小说。本书从中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代表作,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改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莫泊桑和他的创作,本书收录了莫泊桑去世后左拉在他的葬礼上所致的悼词,列于书尾。
欧·亨利小说选
欧·亨利 O. Henry阅读
  主要作品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财神和爱神》、《麦琪的礼物》、《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带家具出租的房 间》、《包打听》、《警察与赞美诗》、《爱的牺牲》、《姑娘》、《醉翁之意》、《二十年以后》、《小熊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丛林中的孩子》、《闹剧》、《慈善事业数学讲座》、《几位侦探》、《双料骗子》、《绿色门》、《婚姻手册》、《心与手》、《布莱克·比尔藏身记》、《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吉米·海斯和缪里尔》、《催眠术家杰甫·彼得斯》、《最后一片叶子》、《华而不实》、《黄雀在后》、《提线木偶》、《五月是个结婚月》、《市政报告》、《没有故事》、《比绵塔薄饼》、《公主与美洲狮》、《心理分析与摩天大楼》、《托尼娅的红玫瑰》、《我们选择的道路》、《虎口拔牙》、《刎颈之交》、《两位感恩节的绅士》、《没说完的故事》、《汽车等待的时候》、《生活的波折》、《女巫的面包》等等。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思想的矛盾和他作品的弱点,与他的创作环境有极大关系。即使在他已经成名,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时候,他的生活也依然经常处于拮据状态。他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为面包而写作的”。
  
  欧•亨利因为他本身是一个穷苦的人,因此他的文章主人公大多是一些贫穷的劳动人民,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我认为,欧•亨利的小说之所以让我喜欢,是因为他的小说,我们往往猜不出结果是什么,而真正的结果会让我们难以置信,这也说明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欧•亨利的小说语言很生动而且很精练,他的短篇小说一开始就抓住了我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小说中除了文字的幽默诙谐之外,总有一些让费人猜测的地方,他常常让我们以为以逻辑思维就可以猜到的结局,却往往情节一转,使故事的结尾变的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内容很多:其中多为描写一些小人物,描写美国西部牧场,描写那些死要面子,成天做白日梦的小职员,以及一些城市的骗子,和对拜金主义者的嘲讽。尽管欧•亨利对于社会现状总有不满,可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因此,悲惨的故事和人物总会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局,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微笑里的辛酸,讽刺里的悲哀和无可奈何。
  欧·亨利-写作特征
  
  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一般说来,驱使人们行动的欲望和动机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欧·亨利人物的思想相对来说却都比较简单,动机也比较单一,矛盾冲突的中心似乎都是贫与富。这一方面大概因为美国是个平民社会,不存在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既然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贫富就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此时正值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坑蒙拐骗样样齐全,贪污舞泛滥成灾,似乎只人能赚到钱便是成功,并不问问钱的来历是否清白合法,难怪金钱的占有程度便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与欧·亨利同时代的马克·吐温说得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金钱主宰的世界中,他们的处境动机,他们的的喜怒哀乐,大都与金钱的占有有关,所以欧·亨利描绘的世态人情,无论是善是恶,都有某种美国式的单纯。
  
  欧·亨利小说中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为了给丈夫购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而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情感是无价的。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年轻画家顽强地活下去,老画家于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他为自己的杰作付出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一个富人已经沦落到挨饿的地步,但他坚持履行自己的一年一度在感恩节请穷朋友吃饭的职责。而刚吃饱饭的穷朋友为了使对方满意,也忠实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各自作出牺牲,为的是给他人一点安慰。所有这些都未必称得上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小人物们日常完成的小事,但正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善,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
  
  欧·亨利对恶具有同样的敏感,他把美国这个名利场上的把戏看得十分透彻,那些“丛林中的孩子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巧取豪夺,行的都“丛林法则”。残忍遇到狠毒,小骗碰上大骗,强盗骗子纵然高明,却仍然斗不过金融家,华尔街的经纪人是决不手下留情的,更可悲的是,在这种对财富的角逐中,人们的灵魂受到腐蚀,年轻的姑娘明明在饭馆当出纳员,却偏偏装腔作势,假冒名门望族。忙忙碌碌的经纪人竟然忘了昨夜的新婚,向妻子再一次求婚。在一个金钱万能的世界里,父亲的财神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制造一起交通堵塞,从而使独生子获得未婚的机会,爱神对此只能甘拜下风。
  
  不过,欧·亨利笔下的善与恶并不那么截然分开,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有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其中存在着良心发现,幡然悔悟,重新做人的种种可能性。决定洗手不干的保险箱盗窃犯为了救出不幸把自己反锁在保险库里的孩子,当众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着跟警察再去蹲监狱。一个自惭形秽,背弃了情人男人,毕竟还能尽自己的努力,让青梅竹马的姑娘断了对他的思念,快快活活地去重新开始生活。
  
  欧·亨利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在一个个生活的片断里,处于两难中的主人公必须面对抉择,这时不仅能集中刻画人物心理,也能充分展示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再加上欧·亨利具有把情节剪裁得恰到好处的本领,因而能在很短的篇幅内达到一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而这也正是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
  
  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像《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这样的悲剧在欧·亨利的笔下是很少发生的。然而,意外的结局不能不经常依赖于某种偶然性,而太多的偶然性又不能不与现实产生距,所以“意外结局”一面使欧·亨利的小说显示得趣味盎然,同时也使它们缺乏深度。
  
  两难的处理和意外的结局往往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幽默是贯穿始终的,有的专门是为幽默而幽默的。绑架孩子的歹徒被顽童折磨得苦不堪言,宁可倒贴钱把孩子护送回家。幽默家被近日复一日地制造幽默,竟变成了一个心力交瘁的吸血鬼,最终在殡仪馆的后房中才得以告别尘世的愚蠢,重新恢复了一个正常人的知觉。欧·亨利显然是把自己视为一个幽默家,他在《幽默家自白》中写道:“我的笑话的性质是和善亲切的,绝不流于讽刺,使别人生气。”这句话也适用于欧·亨利本人,他讽刺,但不流于讽刺,他的嘲讽和幽默通常是善意的,有时能令人震惊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如《生活的陀螺》和《钟摆》那样,它们体现了欧·亨利透视生活的能力。欧·亨利的语言本身也充满了夸张和幽默,而幽默能直到淡化事物悲剧性的作用,使大众读者更能接受。
  
  近百年来,欧·亨利的小说在全世界一版再版,始终拥有大量的读者,足见其作品的生命力。1918年,美国设立一年一度的“欧·亨利纪念奖”,专门奖励短篇小说的成就。欧·亨利的名字早已和短篇小说的创作,和小人物的悲喜连在了一起。
  欧·亨利-后世影响
  
  1910年,欧·亨利因肝硬化去世。他去世九年后,有人设立了“欧·亨利奖”,一年颁奖一次,以表彰优秀的短篇故事。每年五月,位于奥斯汀的“欧亨利博物馆”还会举办“世界双关语锦标赛”。
  欧·亨利-作品花絮
  
  《最后一片叶子》
  经过一夜凄风苦雨的吹打,第二天,常春藤上只剩下了一片叶子,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了。忧郁无助的她凄凉地说,当最后的那片叶子凋落时,她也就死了。为了唤起她战胜疾病的自信,她的另一位穷画家朋友鼓励她、无微不至地关怀她,但都无济于事。因为她将自己的精神和希望寄托在最后的那片叶子上。在接下来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她们楼下的一个穷苦的老画家不顾年迈体弱,冒雨在常春藤下的墙上画了一片藤叶。这位老画家一生不得意,但他总是说他会画一幅杰作的,就是这幅杰作——那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增强了她的精神力量,当年轻画家慢慢康复时,老画家却不幸染病身亡。
  
  《警察和赞美诗》
  一无所有、露宿街头的流浪汉索比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严冬,千方百计地想犯点法,以求达到他的企图:去布莱克维尔监狱度过寒冷的冬天。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往往事与愿违,他屡次故意犯法,但警察都不抓他,而当他忽然良心发现,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之时,警察却不由分说地将他逮捕了。终于达到了他去布莱克维尔监狱度过严冬的梦想。
铁凝小说选
铁凝 Tie Ning阅读
  《铁凝小说选》是作者中短篇小说的最新选本,收选了作者小说创作中的佳作23篇,包括《永远有多远》《麦秸垛》《哦,香雪》等经典名篇。这些小说融作者的智性思索、敏锐洞察与丰富的想象力于一体,善于从人生世相中触摸到人物的精神深层,刻画出婉曲而激越的生命历程,而优雅从容的叙述手法又使深邃的内容浅易而出、清凉感人。《铁凝小说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新编。
  
  目录
  永远有多远
  午后悬崖
  对面
  麦秸垛
  咳嗽天鹅
  伊琳娜的礼帽
  小嘴不停
  晕厥羊
  逃跑
  阿拉伯树胶
  巧克力手印
  谁能让我害羞
  B城夫妻
  树下
  第十二夜
  小郑在大楼里
  安德烈的晚上
  蝴蝶发笑
  孕妇和牛
  招魂节一景 考试时 友情奇缘 花的圆舞曲
  重逢 针,玻璃和雾 和狗说话 离合
  拱桥 蓝的海,黑的海 参加葬礼的名人 春天的景色
  罗马帝国的崩溃 舞!舞!舞! 看袋鼠的好日子 五月的海岸线
  家务事 没落的王国 唐古丽烧饼的盛衰 出击面包店
  双胞胎与沉默的陆地 雪梨的绿街 冰男 百分百女孩
  僵尸 纽约炭矿的悲剧 窗 盲柳与睡女
  猎刀 飞机 图书馆奇谈 南湾行
  开往中国的慢船 意大利粉之年 计程车上的吸血鬼 1973年的弹子球
  象的失踪 困 羊男的圣诞节 蜗牛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19年赴西班牙,与极端主义派及先锋派作家过从甚密,同编文学期刊。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1946年因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革除图书馆中的职务,派任市场家禽稽查员,但作家拒绝任职并发表公开信表示抗议。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圣马丁牌练习簿》(1929)、《阴影颂》(1969)、《老虎的金黄》(1972)、《深沉的玫瑰》(1975),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1937)、《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布罗迫埃的报告》(1970)等。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其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心狠手辣的解放者莫雷尔
  作恶多端的蒙克·伊斯曼
  杀人不眨眼的比尔·哈里根
  玫瑰角的汉子
  双梦记及其他
  巴比伦彩票
  小径分岔的花园
  环形废墟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
  刀疤
  叛徒和英雄的主题
  死亡与指南针
  秘密的奇迹
  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结局
  凤凰教派
  南方
  永生
  釜底游鱼
  神学家
  武士和女俘的故事
  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
  埃玛·宗兹
  阿斯特里昂的家
  另一次死亡
  德意志安魂曲
  阿维罗斯的探索
  扎伊尔
  神的文字
  死于自己的迷宫的阿本
  两位国王和两个迷宫
  等待
  门槛旁边的人
  阿莱夫
  第三者
  小人
  罗森多·华雷斯的故事
  遭遇
  胡安·穆拉尼亚
  老夫人
  决斗
  决斗(另篇)
  瓜亚基尔
  马可福音
  布罗迪报告
  另一个人
  乌尔里卡
  代表大会
  镜子与面具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
  阿韦利诺·阿雷东多
  沙之书
  闯入的女人
  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叛徒和英雄的故事
  博尔赫斯诗选
  相关作品
  读博尔赫斯
  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
  反博尔赫斯:一枚集束炸弹
  解读博尔赫斯的诗
  福柯给网民们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中国的网友:
    大家好!
  
    首先我对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和大家对话表示万分荣幸。最近听说我的著作在贵国翻译出版了很多,尽管我不能再享受由此而带来的版权利润,而且有很大一部分还属于盗版,但对于一个死去的人来说,名字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知晓,毕竟也是一件好事。
  
    有朋友说我的著作文字晦涩,影响了阅读,这点我要说明一下:因为我讲的性,权力,政治等等话题,一讲大家都明白。我只是东拉西扯,把能找到的,能想到的都扯上,号称"知识考古学",以显得来头大,也能多混些稿费,无形中就把简单的事情给搞复杂了,在此先向大家致歉。
  
    说句良心话,我的著作还是挺有追求的。我的追求就是想为天下一向让人瞧不起的弱者们,比如同性恋、疯子什么的讨个公道,让历史说话,揭一揭那些所谓"正常人"的老底,让大家剥开他们的画皮看一看,同时也不再自卑,从此快乐地生活。
  
    说句实话,我是个同性恋,这你们也都有所耳闻。如果让我看到一个美眉,我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可要是看到一个漂亮的小伙儿,我立刻就会激动起来。像我这样的人,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小。有人说,同性恋是"社会丑恶现象",这简直是不负责任的瞎扯。你们知道吗,这同性恋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学出来的。这就跟你们生下来是男的,就是男的;是女的,那就是女的一样。而且,谁规定了男的必须找女的,女的必须找男的?如果我们两个男人真心相爱,那就是我们俩人的事儿,又碍着谁了?他们喜欢女人我们管过吗?那他们又凭什么来管我们呢?他们喜欢女人,就让我们也喜欢女人,这也太霸道了吧!我们明明不喜欢女人,偏让我们去跟女人好,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说我们同性恋传染艾滋病,这倒是事实,我自己就是因为得了艾滋病死的嘛。可他们跟女人不是也搞出性病来了吗?怎么就不说了?我在书中曾经阐释过,不允许两个男人结婚的文明,就不算是真正的文明。听说美国公仆克林顿上任后发布的第一项法令,不是关于国际经济的,也不是关于世界和平的,而是关于美军人同性恋合法化的。这个小克还是蛮理解我们这些思想家的。
  
    最近听说,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同性恋历史,流传已久的如断袖、分桃等美丽的同性恋传说,在贵国的名著《红楼梦》中,也有描写几对少年可歌可泣的同性恋故事的。所以我相信,你们当中也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人。朋友们,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嘲讽和打击,切莫灰心,别失意,要知道,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而且,要记得,有个福哥,在天上为你们鼓劲,为你们加油。
  
    另外我还研究疯子。日常生活里,老有人说别人:"哼,疯子!神经病!"这也是不讲道理的废话。不合他们意的就是疯子?就是神经病?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哪儿有那事儿啊!比如他们说尼采先生是疯子,把他送进了疯人院,可是请看一看,有谁敢说比尼采先生更清醒,对世界看得更透?贵国有本小说叫《狂人日记》,里边就是讲一个疯子的故事,可后来别人都说这疯子是"反封建的斗士"。所以,别以为"正常"就是什么好事儿,我说过了,所谓"正常",不过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说白了,大伙儿都是疯子,谁也别说谁。你们说我是疯子,从另一个角度说,你们还是疯子呢!咱们这些疯子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和平共处就成了。不过当然话不能说绝对了。有些疯子也讨厌,借着疯劲儿瞎折腾,把他们关起来还是对的。我的朋友阿尔都塞疯了之后,把自己老婆给掐死了,后来他被关在疯人院里一直到死,想起来痛心啊,一个天才就这样……。至少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连老婆都掐死了,朋友更何足道哉?要是一不留神,让他给掐死了,还不给偿命,那才叫亏呢!
  
    除了以上说的,我还提倡"巅峰体验",也有称作"极端体验"的。说白了,就是要"爽呆了"!不过这个"爽"倒不一定是指平常的那些享受。比如,你来个蹦极,那就是尝到恐惧的爽,你受个虐待,那就是痛苦的爽。俄罗斯有个写小说的老哥叫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说他最爽的时候就是他抽羊角疯的时候。我自己呢,一生都在追求极致的爽,什么方式都成,只要高兴就行,只要爽就行。活着的时候,我有时有节制地吸点儿毒,劲儿上来的时候,就有点飘飘然,很爽的;有一回我出门让车给撞了,人家把我送进医院,有几分钟我觉得自己要死了,哎呀,那种感觉好爽耶!至于我真死的时候,那份儿爽可就更甭提了!常言道"欲仙欲死",真是很有道理的咧!
  
    当然我不提倡大家全跟我学:追求吸毒的爽,上了瘾得倾家荡产,那就变成穷爽了,这种爽不尝也罢。太追求性爱的爽,不小心得了性病艾滋什么的,对健康不利;去成心挨汽车撞更是吃饱了撑的,这种爽可遇而不可求。不过大家伙儿要追求爽呢,也是挺容易的:只要碍不着别人的事儿,讲究点儿个人卫生,不损害别人的健康和自己的健康,不违法,不损害安定团结,那就行了。怎么觉得爽就怎么来,同性恋也好,让别人说是"疯子"也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毕竟,人生苦短,要尽所有可能的爽,才是更具意义的啊!
  
    朋友们,让我们共勉吧!
  
                             你们最虔诚的
                             米歇尔·福柯
  
    顺便说一下,陈陂找到我,要我给中国网友发封"伊妹儿"。我不懂中文,有点犹豫,可陈陂拍着胸脯说他负责翻译。我瞅他的法语水平,有点儿二把刀,可他在我这死磨硬泡,我拗不过,只好写了上面的话。如果网友们瞅着不对劲儿,那都是陈陂的馊主意,可千万别找我!
  
                             米歇尔·福柯
                             又及
果戈理短篇小说选
果戈理 Nikolai Gogol阅读
  ·果戈理——俄国散文之父(译序)
   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
  ·塔拉斯·布尔巴
  ·死魂灵
  
  短篇小说
  ·伊凡·费多罗维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妈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
  ·索罗钦集市
  ·旧式地主
  ·圣诞节前夜
  ·五月之夜
  ·涅瓦大街
  ·鼻子
  ·画像
  ·外套
  ·马车
  作者介绍:果戈里,(1819~1852)
  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在彼得堡当过小公务员,薪俸微薄,生活拮据,这使他亲身体验了“小人物”的悲哀,也目睹了官僚们的荒淫无耻、贪脏枉法、腐败堕落。
  1831~1832年他的处女作《狄康卡近乡夜话》问世。1835年,中篇小说集《米尔戈罗德》和《彼得堡的故事》的出版给他带来声誉。《米尔戈罗德》收入四篇小说,其中《塔拉斯·布尔巴》是历史题村,塑造了哥萨克英雄布尔巴的形象,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彼得堡的故事》取材当时现实生活,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尤以《狂人日记》和《外套》最为突出。《狂人日记》艺术构思独特,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狂人和狗的通讯、几篇日记,形式荒诞。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微不足道、安分守己的小公务员,受阶级社会重重压迫,处处被人侮辱蹂躏,最后被逼发疯。《外套》写地位卑微的小官吏唯一生存乐趣是渴望攒一点钱做一件外套。不料新外套刚上身便被人劫走。这件事反成笑料,主人公最后含恨死去。
  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着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钦差大臣》描写纨袴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
  1842年果戈里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在N市及其周围地主庄园贱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作者通过乞乞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肖像画廊。通过对地主种种丑恶嘴脸的生动描写。作者令人信服地表明,俄国农奴制已到了气息奄奄的垂死阶段,客观上反映出它必然灭亡的规律,由于思想的局限。果戈里并未指出俄国的出路在哪里,但《死魂灵》以俄国“病态历史”而震撼了整个俄罗斯。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而其批判的深刻在俄国长篇小说中,果戈里是第一人,所以《死魂灵》历来被认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果戈里后来长期侨居国外,脱离了国内先进文学界,思想发生了逆转,转而保护、赞美农奴制。他企图续写《死魂灵》第二部,终未成功。1852年他在病中将稿件付之一炬,不久辞世。
高尔基中短篇小说
高尔基 Maksim Gorky阅读
  ·作者简介
  ·译序
  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
   ·童年
  ·母亲
   ·在人间
  中短篇小说
    ·一本令人不安的书
  ·马卡尔·丘德拉的故事  ·伊泽吉尔老太婆
    ·圣诞节的故事
  ·加那瓦洛夫
  ·在草原上
   ·奥尔洛夫夫妇
  ·沧落的人们
  ·春的旋律
  ·戈尔特瓦的集市
  ·纳凉
  ·海草
  ·感想与风景
  ·旅
  ·日记
  ·作家的奥秘
  ·过去的笔迹
  ·杂感
  ·大阪与东京
  ·静安寺的碑文
  ·人之研究
  ·母亲的茶
  ·季节
  ·在滩的日子里
  ·瑟琶湖
  ·胜负
  ·梅雨
  ·衣着与内心
  ·梦境种种
  ·我的生活
  ·外国语
  ·如何发展
  ·我与日本
  ·思考的芦苇
  ·北京与巴黎(节选)
  ·欧洲纪行
  ·匈牙利行
  ·意大利行
  ·瑞士行
  ·奥林匹克记
  ·奥林匹克开幕式
歌德小说选
歌德 Goethe阅读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法学博士,得到皇家参议的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1765年他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声名大噪。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次年被任命为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在随后直到1786年这段时期里,他成了魏玛公国的重臣,曾在一段时间里主持公国大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然而随着各方面阻力的增强,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他陷入一种矛盾的痛苦之中,这导致他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潜往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
   回到魏玛之后,他辞去重要的政治职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此后直到
  1794年这段时间,他先后完成了戏剧《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着手写第一部《浮士德》;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1790年发现了人的胯间骨。
   1794年歌德开始与席勒合作,他俩以各自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歌德先后创作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重新写《浮士德》第一部。
   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标志着从1786年开始的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结束。在此后的近30年中,是歌德创作上的鼎盛时期。他完成了小说《亲和力》(1809),诗集《西东合集》(1819),《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1829),自传性著作《诗与真》
  (1831),《意大利游记》以及耗尽他毕生心血的巨著《浮士德》第二部(1831)。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玛逝世。
    作品目录:
  译序
  ·短篇小说
  一对邻人儿女的奇缘 商人、美人儿和律师 女歌唱家安托奈丽
  聪明的家庭主妇 一个男孩的奇遇 狩猎
  面纱 美丽的女店主 神秘的敲击声
  一条大河的故事 逃往埃及 圣约瑟二世
  天涯痴女 褐姑娘 谁是泄秘者?
  危险的打赌 不要太过分 新美露西娜
  斐迪南
  序一:无权者的权力和反政治的政治
  序二:存在的意义和道德的政治
   
  第二口气 给胡萨克的公开信
  “说出真实总是有意义” 宪法第202条
  无权者的权力——纪念扬·巴托契卡 论《七·七宪章》的意义
  狱中书简 政治与良心
  故事与极权主义 回忆弗朗蒂塞克·克瑞杰
  1990年新年献辞 政治、道德和教养
  中短篇小说
  ·序 时代画卷 文苑瑰宝 ·女乞丐 ·河边台阶的诉说
  ·破裂 ·移交财产 ·小媳妇
  ·一夜 ·活着还是死了 ·胜与败
  ·喀布尔人 ·素芭 ·莫哈玛娅
  ·报答 ·编辑 ·判决
  ·一个古老的小故事 ·原来如此 ·笔记本
  ·非法入内 ·乌云和太阳 ·赎罪
  ·法官 ·姐姐 ·打掉傲气
  ·过失 ·拜堂相见 ·难以避免的灾祸
  ·女邻居 ·履行诺言 ·哈尔达尔一家
  ·海蒙蒂 ·女隐士 ·一个女人的信
  ·诀别之夜 ·陌生女人 ·新郎与新娘
  ·偏见 ·艺术家 ·偷来的财宝
  ·最后的奖赏 ·穆斯林的故事
  敏感
  俘虏
  背包
  偷窥
  红鞋
  秘密
  邂逅
  沉湎
  请辞
  蝴蝶
  不怕
  存稿
  原宥
  遐思
  肉体
  交换
  玩笑
  遗憾
  议员
  临终
  空间
  愿望
  会所
  乖儿
  冶游
  停车
  节目
  失夜
  神医
  结尾
  寻找失猫
  家有贤妻
  新生命
  团聚
  裸照
  婚礼歌手
  失宝
  已变的心
  作家
  钻冠
  我就是他
  毕业日
  传奇
  酒吧
  老师
  临走
  露与女朋友
  玫瑰园
  水彩画
  夏之诱惑
  心之色
  意外
首页>> 旅游天下>>小说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