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影视同名>> 斯群 Si Qu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6年), 南虞 Nan Y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世界经典电影荟萃
  美国
  一夜风流
  左拉传
  乱世佳人
  蝴蝶梦
  正午
  魂断蓝桥
  翠堤春晓
  舞台生涯
  忠勇之家
  卡萨布兰卡
  一曲难忘
  巫山云
  公民凯恩
  瑞典女王
  江山美人
  战地钟声
  当代奸雄
  死吻
  君子协定
  桃色公寓
  碧血黄沙
  相逢在过去
  生,还是死
  红衣主教
  不夜城
  音乐之声
  炎热的夜晚
  巴顿将军
  十二怒汉
  教父
  飞越疯人院
  猎鹿人
  克莱默夫妇
  母女情深
  金色池塘
  朱莉亚
  索菲的选择
  莫扎特
  走出非洲
  午夜情
  唐人街
  普里泽的名誉
  眩晕
  野战排
  铁面无私
  白领丽人
  为戴茜小姐开车
  死亡诗社
  与狼共舞
  幽灵
  危情十日
  沉默的羔羊
  杀无赦
  辛德勒的名单
  末路狂花
  与敌共枕
  绿卡
  夺宝奇兵
  卧室之窗
  斯苔拉
  雏妓
  律师事务所
  致命美人
  激情蔷薇
  与陌生人一起跳舞
  漂亮女人
  惊弓之鸟
  旭日东升
  野性难驯
  莫负少年情
  巴格西
  恐惧角
  轰天炮
  危险的追踪
  死前之吻
  红颜劫
  虎口胭脂
  疯噬
  布拉格之恋
  毕业生
  烈焰
  致命的诱惑
  银色恋情
  加拿大
  雾码头
  鬼魂西行
  托尼
  游戏规则
  操行零分
  恐惧的代价
  老枪
  空幻的婚姻
  地洞
  最后一班地铁
  克莱恩先生
  基度山恩仇记
  爸爸、妈妈、女仆和我
  普通的故事
  我嫁给了一个影子
  最后的冬天
  卡米尔·克劳岱
  大鼻子情圣
  情人
  意大利
  罗马11时
  警察与小偷
  人与狼
  夜间守门人
  布贝的未婚妻
  意大利式的离婚
  被诱骗的和被遗弃的姑娘
  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
  我害怕
  英国
  好心与王冠
  牙买加旅店
  相见恨晚
  天堂里的笑声
  豺狼的日子
  简·爱
  苔丝姑娘
  烈火战车
  法国中尉的女人
  印度之行
  夜幕降临的时候
  劫持
  送信人
  狼妇
  国王的娼妇
  前东德
  蓝天使
  三分钱歌剧
  科伦上尉
  前西德
  靡菲斯特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
  海盗的未婚妻
  西班牙
  骑车人之死
  欲念的隐晦目的
  特丽丝坦娜
  红字
  黑剑
  瑞典
  野草莓
  夏夜的微笑
  瑞士
  希腊
  船已满员
  囚徒
  前苏联
  波罗的海代表
  共产党员
  乡村女教师
  雁南飞
  第四十一个
  一个人的遭遇
  上尉的女儿
  复活
  白痴
  红莓
  恋人曲
  湖畔奏鸣曲
  战地浪漫曲
  奇怪的女人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一年中的九天
  五个夜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二十六天
  两个人的车站
  国际女郎
  波兰
  南斯拉夫
  匈牙利
  大理石人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圣彼得的伞
  捷克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好兵帅克
  政权·真理
  山鹰之歌
  日本
  残菊物语
  晚春
  麦秋
  风逝
  罗生门
  动乱
  砂器
  望乡
  楢山节考
  生死恋
  鬼畜
  人证
  远山的呼唤
  幸福的黄手帕
  白衣少女
  魂归故土
  故乡
  上吊树
  序之舞
  朝鲜
  越南
  菲律宾
  鲜花盛开的村庄
  家乡
  女仆
  印度
  章西女皇
  苏妮和麻希瓦里
  流浪者
  大篷车
  巴基斯坦
  土耳其
  埃及
  人世间
  除霸雪恨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
  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姑娘
  大使们
  驯马手莫兰特
  新西兰
  一个哑巴的故事
  后记
一夜风流
  在迈阿密平静的海面上,亿万富翁安德鲁斯的豪华游艇正准备起航。船舱里,安德
  鲁斯正在开导进行绝食抗议的独生女儿。女儿埃莉与飞行员金·韦斯特利私订了婚约。
  父亲软硬兼施,说韦斯特利是个浅薄的花花公子,根本不配娶她;而埃莉则认为他是个
  英雄,非他不嫁。结果争执起来,女儿掀翻了父亲的小餐桌,父亲打了女儿一记耳光。
  埃莉又气又急,夺路出舱,跃入海中。船员们奉命追踪搜索,没有影踪。
  埃莉脱险后,只身来到迈阿密车站,跳上汽车,想去纽约投奔韦斯特利。坐在她邻
  座的是个年轻的穷记者彼得·沃恩,他刚被报社解雇,也准备去纽约。
  夜晚,汽车到了下一站,司机宣布停靠十分钟。一路颠簸,埃莉有点累了,她很想
  空身下车活动活动,但对彼得却不太放心,她犹豫了片刻,结果带了随身的唯一的旅行
  袋下车了。这只小旅行袋里仅有的少量衣物还是她用跳海时身上仅存的一只贵重手表换
  来的。她站在汽车附近抽烟,旅行袋就放在脚边。突然,彼得飞快向她冲来,她大吃一
  惊,但他只是一掠而过。她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待彼得空着两手回来时,才得知自己
  的旅行袋被人拎走了。彼得热情地要去报告司机,埃莉却坚决反对。因为她有隐难言,
  她不愿让父亲由此发现她的行踪。
  车要开了,乘客陆续上车。埃莉不愿再和彼得同座,她特意挑了一个空座。谁知刚
  坐下,一个醉汉倒在她身上,马上就睡着了。埃莉无奈,只得抽身起来重新坐到彼得身
  旁。彼得有气,不理睬她。不一会,埃莉也瞌睡起来,不知不觉地靠在彼得肩上睡着了。
  在车站上,彼得递给她一份当天的报纸。报上的头条新闻就是安德鲁斯小姐失踪的
  消息;还报道说,安德鲁斯正派出大批侦探在四处寻访中;并高价悬赏:报信者可获赏
  金一万元。埃莉看了后,认为彼得想乘机捞一笔酬金,就低声恳求他不要声张出去,到
  了纽约后愿意给他更多酬金。她却遭到了彼得的一顿教训:对他来说,埃莉也好,赏金
  也好,他都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有关她的头条新闻,他要埃莉放心,相信他决不
  去报信。于是,他就向原来工作的报社发了一封电报,说他有幸遇到了今年最大的一条
  独家新闻。
  他们又上了同一辆汽车,但并没有坐在一起,彼得在后,埃莉在前,坐在她旁边的
  是文具推销员沙普利。沙普利侧身看看埃莉,恬不知耻地逗诱着她。她几次回首向彼得
  求援,彼得却视而不见。后来越闹越不像话了,彼得才站起身来走上前去,一本正经地
  命令沙普利走开,说他要坐在自己妻子身边。这突如其来的“丈夫”使沙普利只得怏怏
  离去。
  汽车在大雨滂沱中艰难行进。消息传来,前面公路桥冲塌了,汽车不得不在中途停
  下。旅客们纷纷去戴克汽车客店过夜。彼得不征求埃莉意见,俨然以丈夫身份合借了一
  个房间,因为他深知她已囊空如洗,而他也所剩无几。他用绳子把毯子将房间隔成两半,
  他和埃莉各住一边。这使埃莉大为不满,怒骂彼得比沙普利还坏。彼得要她放心:那条
  毯子犹如圣经故事里的耶利多哥墙,不响起祭司的神魔喇叭,它就决不会塌倒,而他是
  没有这种喇叭的,所以很安全。埃莉几经折腾,早已困倦不堪,那张洁白的小床正在召
  唤着她,她提心吊胆地脱衣上了床。
  翌晨,隆隆的飞机声惊醒了埃莉。不一会,就有人来到旅馆搜寻埃莉,她父亲雇用
  的侦探找上门来了。彼得闻讯,即与埃莉巧妙配合,演出了一场“夫妻吵架”,看得侦
  探们真假难辨,只好退出房去。
  一场险情过去,他们继续搭车前进。在车上,埃莉已放弃了先前那种娇小姐的矜持
  态度,一路上与彼得和旅客们又笑又唱,尽情享受着旅途中的欢乐。汽车在泥泞中颠簸
  行进,忽然前轮陷入了泥坑,乘客只得下车等待。这时,随车同行的沙普利已看到当天
  报纸,认出了埃莉就是安德鲁斯小姐。他以报信为名,威胁彼得同意跟他平分那一万元
  的赏金。彼得始而一惊,继而将计就计,把沙普利带到树林中假意商量,佯称一万元微
  不足道,暗示他已计划将把埃莉绑架走,索价一百万元;又说前面有同伴接应他,可能
  会与警察发生冲突,问沙普利带枪没有,欢迎他一起干。这一下,把沙普利吓呆了,他
  想到老婆孩子,又怕坐牢,他苦苦哀求彼得放他走开。彼得便顺水推舟,要他不再同车,
  不得泄密。沙普利闻言如获大赦。
  彼得和埃莉已身无分文,彼得劝她打电话给父亲,她坚决不同意,甚至饿死也在所
  不惜。因而无法再乘汽车,只得徒步而行。傍晚,彼得背着埃莉蹚过了一条小河,来到
  一个堆满干草的牧场。埃莉一天走下来,真是腰酸背痛,又饿又渴,实在忍受不住了,
  看来只能在干草堆上睡上一宵。彼得为她用干草铺了一张“席梦思床”。
  晚上,宁静的草场上散发着一阵阵泥土的气息和干草的芳香。彼得和埃莉各自躺在
  干草堆上,默不作声。他们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旅途邂逅的日日夜夜使彼此都改变了
  原先对对方的看法,起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难以形容的感情。
  第二天,埃莉再也走不动了。他们在公路上搭上了便车。想不到下午在中途休息时,
  司机却撇下了他们,带着彼得的箱子开走了。彼得哪肯甘心,急起直追,居然拦住了那
  辆汽车。彼得把司机狠狠地揍了一顿,自己开着车子回头来接埃莉。他们原可以当夜抵
  达纽约,但埃莉却借口深夜找人不便,坚持要去汽车客店再住一宵才走。
  汽车客店里,当彼得再次挂起那垛“耶利多哥墙”时,埃莉忧伤又惆怅地望着他,
  她已深深地爱上彼得了。隔着“耶利多哥墙”,彼得向她谈起他理想中的姑娘和他向往
  的地方。埃莉听着,情不自禁地绕过了“耶利多哥墙”,走到彼得床前,向他倾诉自己
  对他的爱慕之情,要求彼得带她同去那个理想的地方。听她这样说着,彼得心里掀起了
  一阵不平静的波澜,但他竭力抑制着,小声而又含情地劝她回到自己床上去。埃莉感到
  无限委屈,倒在床上啜泣起来,她从未受到过如此严重的伤害。其实,彼得也早已深深
  地爱上了她,只是目前身无分文,更无职业,连旅宿费都无着落,还不知天亮了咋办。
  深夜,他忽然想到:如果把他和埃莉的恋爱故事卖给报社,一定会大为轰动。于是他低
  低地喊了一声“埃莉”,没有应,她睡着了。他就决定不惊醒她,悄悄地驱车去纽约,
  预计一清早就能赶回来。
  真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当彼得从报社拿到酬金,心花怒放,满面喜悦地驱车赶返
  旅店时,却见安德鲁斯家的高级轿车里,埃莉正紧挨在韦斯特利的身边,并排地坐在后
  座上,原来旅店主人一直疑心彼得和埃莉关系不正常。清早起来,发现彼得连人带车不
  翼而飞,就认定埃莉上了嫖客的当,便大声嚷了起来,逼着埃莉付清房租。埃莉哪里付
  得出呢?她又气又恨,气的是老板胡言乱语,恨的是自己受骗上当,无奈之下就拨了个
  电话给父亲。在此之前,安德鲁斯已被迫让步登报声明:只要埃莉回家,就可同韦斯特
  利结婚。这时,韦斯特利正接讯赶来迎接埃莉回去。此情此景,使彼得痛苦已极,埃莉
  也万念俱灰,准备嫁给韦斯特利了。
  结婚前夕,金·韦斯特利决定驾驶一架新发明的旋翼机(直升飞机前身),并要降
  落在安德鲁斯家的草坪上,以一显身手,哗众取宠。安德鲁斯对韦斯特利本不喜欢,对
  他这次驾机夸耀,就更为不满。正在这时,彼得前来求见了。对彼得,安德鲁斯在追问
  女儿出走后的情况时,就已有所了解,也知道女儿已经痴痴地爱上了他。现在听说他找
  上门来,还以为是来索取一万元酬金的,出乎意料的是,小伙子在埃莉离去后,心灰意
  懒,越想越恼,这次上门是要埃莉父亲偿还他一路上变卖衣物为他女儿筹措的旅费计三
  十九元六角。安德鲁斯见了彼得的为人大为赞许,这样一个正直、诚实、年轻有志的人,
  不正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女婿吗?他高兴地支持女儿的心愿,并为女儿精心安排,在婚礼
  的圣坛前,让埃莉临阵脱逃,驾驶汽车找彼得去了。
  夜晚,埃莉和彼得第三次住进汽车客店,小房间中央又挂起了“耶利多哥墙”。但
  这次,“祭司”的神魔喇叭吹响了,“耶利多哥墙”终于倒塌了,随着,灯光也熄灭了。
左拉传
  1862年冬。巴黎之夜,寒气凛冽。
  在圣·维多大街三十五号的小阁楼上,二十四岁的青年作家左拉,用破毛毯裹着全
  身,坐在小床上,借着蜡烛光在振笔疾书。他的挚友青年画家保尔·塞尚,则在一旁用
  炭笔画着画,不时把冻僵的手指放到嘴边呵着气。天气实在太冷了。
  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左拉以为是门警来收房租,要塞尚谎说他患传染病,别让人
  进门。可来的是他母亲和未婚妻亚历山德琳,她们告诉他,为他找到了职业——到大出
  版商拉罗的图书发行公司去工作。左拉一听,吻着亚历山德琳,笑着说:“好极啦!这
  下可有时间写书了。……塞尚,把妈妈的大衣脱下来去当了,买点肉和面包回来,我们
  来庆祝一下吧!”
  有工作了,左拉和亚历山德琳结了婚。但收入菲薄,经常由妻子出面向公司预支薪
  水。这天亚历山德琳刚走,左拉就被老板叫进办公室。一个矮胖警官特来转达检察官的
  正式警告,左拉写的《克劳莱的忏悔》有害公众道德,今后不准再写类似作品。老板拉
  罗听了吓坏了,连连声辩不是他给出版的。但警官却冷冷地说:“他是你的雇员,你得
  负法律责任。”说罢,趾高气扬地走了。于是,拉罗以停止写作为条件,保留左拉职业。
  可是刚强的左拉哪里肯俯首听命,他情愿被解雇。
  此后,左拉深入煤矿,报道瓦斯事故,揭露煤矿经理不顾工人死活的真相。他深入
  社会底层,了解贫苦民众的生活。一次,在咖啡馆里,他帮助妓女娜娜逃脱了警察的粗
  暴毒打,娜娜向他诉说了她悲惨的身世和经历。两年后,长篇小说《娜娜》出版了,引
  起了轰动。当他撑着破伞在出版商那里意外地得到一万八千法郎稿费时,他并未忘记苦
  难中的娜娜。
  第二天早晨,娜娜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出来却不见人影。只见系着一束紫罗兰的纸
  包缚在门的把手上。娜娜打开一看,是一本全新的《娜挪》,扉页里夹着一迭面值一百
  法郎的钞票,封里还有一行题词:“献给亲爱的小姐,敬祝幸福并致深切谢意。爱弥耳
  ·左拉谨赠。”望着这一切,娜娜百感交集,感激和欣喜的泪水涌出双眼。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屡战屡败,普鲁士军队节节深入,兵临巴黎城下。普
  鲁士方面似乎对法国的战略战术了如指掌。莫非出了法奸?左拉发誓,要揭发出叛徒的
  真面目。
  果然,法国情报部门截获到一份密报普鲁士的情报,情报内容是报告法军炮兵力量
  布置。谁是这个军事机密的出卖者?参谋部认为叛徒很可能是步兵军官厄斯特拉齐。陆
  军部断然否定,理由是情报内容有关炮兵。于是在炮兵军官名册中找可疑者。德雷福斯
  大尉是犹太人,薪俸外还有额外收入,关系隶属参谋本部。据此,断定他便是情报出卖
  者。第二天,德雷福斯便被逮捕。经审讯,第二年被判为犯叛国罪,处以终身流放。但
  德雷福斯本人不承认自己有罪。
  时过不久,法国情报部门又截获一封密信。这封信是德国大使馆写给厄斯特拉齐的。
  真相大白,叛徒原来是参谋本部的厄斯特拉齐。新上任的情报处长匹廓尔中校下令逮捕
  了厄斯特拉齐。可参谋长却怕舆论界说参谋本部专出叛徒,不准匹廓尔平反德雷福斯案。
  将匹廓尔调往非洲,接着,又要军事法庭无罪释放厄斯特拉齐。
  四年后的1898年的冬天。享有盛誉的法兰西学士院接纳左拉为院士。左拉正闻讯欣
  喜的时候,德雷福斯的哥哥马都·德雷福斯登门求见来了。他恳求左拉为他弟弟昭雪冤
  案,他又告诉左拉匹廓尔中校已被逮捕。这使左拉非常吃惊。马都恳求左拉站出来伸张
  正义,洗雪冤案。可是左拉却叹了一口气道:“唉!全法国的人现在都相信你弟弟有罪,
  憎恨他叛国。谁要替他说话,准得粉身碎骨。再说已经结案,很难有什么办法了。除非
  公然控告参谋本部。但……”左拉想到可怕的后果不寒而栗。他迟疑着顾虑重重。马都
  见了,只好告辞,临走时将证明文件留下了。
  左拉呆呆地望着马都悲戚的面容和远去的身影,情绪十分激动,思潮起伏,极度混
  乱。壁炉架上,好友塞尚的自画像那对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注视他的一举一动。啊,几十
  年的坎坷历程永远难忘啊!今天有名了,有钱了,有地位了,就可以放弃青年时立下的
  志向,放弃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了吗?他迅速打开皮包,阅读文件和证据。深夜,他铺
  好信纸,果断地写起信来:“共和国总统弗列克斯·福尔先生……”
  第二天夜里,左拉约请马都、律师拉波里、阿那托尔·法郎士,以及编辑克里孟梭
  等人,在《震旦报》编辑部聚会,向他们宣读了信的全文,义正词严,大气磅磷,无疑
  是一篇为德雷福斯洗冤,把陆军参谋本部的罪恶阴谋揭露无遗的雄辩檄文。众人听了不
  禁鼓起掌来,马都更是热泪盈眶。当夜,《震旦报》以通栏标题刊出了左拉给总统的公
  开信,题名《我控诉》。
  整个巴黎轰动了。参谋本部的头头们紧张极了。已升为上校的陶尔指使特务上街闹
  事,焚烧左拉的纸人,煽动群众狂呼“杀死卖国贼左拉!”
  不出所料,巴黎巡回法庭来传讯左拉了。当左拉出庭受审时,军方特意雇人在庭外
  示威、干扰。拉波里担任了左拉的辩护律师。审理中,法庭仰承军方鼻息,不准复审原
  案。匹廓尔出庭作证时,军方大小头目一再打断他的证词。在拉波里强烈抗议下,法庭
  才被迫让匹廓尔讲明厄斯特拉齐里通外国的罪行。证据如此确凿,但法庭仍坚持维持原
  判。军方头目甚至扬言又掌握了一个“秘密文件”,证明德雷福斯通敌。当所谓“秘密
  文件”被揭露是为了保全参谋本部颜面,指使一个情报官伪造出来的时候,法庭沸腾了。
  庭长怕败露更多内幕,强行宣布退庭。
  审讯进行到第十一天时,左拉要求发言。他从容走上被告席,擦了擦眼镜,沉重、
  果敢地说道:“我的职业是写作,不是讲话。可是,从艰难的少年时代直到今天,我的
  重要目的一直是为真理而奋斗。……朋友们都警告我,一个人赤手空拳反对法律这强大
  武器,反对军队的荣誉和国家权力,那简直是发疯。……他们告诫我,这样做会被无情
  粉碎、毁灭。可是,只要正义得以伸张,个人受损又算得了什么!……”
  夜里,法庭进行宣判,悍然判处左拉一年徒刑和罚金三千法郎。当天夜里,在克里
  孟梭陪同下,左拉被迫秘密逃亡了。
  法国政府在左拉逃亡后,很快在欧洲各国特别在英国进行通缉。在友人帮助下,左
  拉隐居在英国乡间,并不断地把投枪似的犀利文章,寄往报刊发表。法国众议院为此展
  开激烈争论,部份军队发生了兵变,愈来愈多的法国各界人士主张复审德雷福斯案件。
  半年后,政局变动,新上任的陆军部长卡发奈是位正直的将军,他着手调查全部案情。
  当他取得情报处官员亨利伪造的信件后,亲自审汛了亨利。亨利供认不讳,在狱中畏罪
  自杀了。随后,参谋长辞职,厄斯特拉齐也畏罪潜逃出国。当左拉看到英国大小报纸都
  刊出“左拉的正义斗争终于获胜!”“德雷福斯案复审在所难免!”等大字标题时,不
  禁泪如泉涌,他自语道,“真理在迈进,什么都阻挡不了它!”
  最后,经过最高法院历时近一年的复审,德雷福斯冤案终于平反,他被送回巴黎。
  与此同时,左拉在法郎士等好友迎接下,也返回了祖国。
  1902年,在军校操场上,举行了德雷福斯平反复职、提升授勋的典礼。德雷福斯被
  提升为司令官,授与荣誉爵位。左拉没有参与这个盛会,朋友们议论纷纷。突然,“左
  拉去世!”“左拉去世!”报童高声喊叫着。人们惊呆了,木然望着报上的标题:“著
  名作家左拉煤气中毒不幸逝世!”
首页>> 文学论坛>> 影视同名>> 斯群 Si Qu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6年), 南虞 Nan Y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