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駿馬》
也許應當歸咎於那些流傳太廣的牧歌吧,我常發現人們有着一種誤解。他們總認為,草原衹是一個羅曼蒂剋的搖籃。每當他們聽說我來自那樣一個世界時,就會流露出一種好奇的神色。我能從那種神色中立即讀到諸如白雲、鮮花、姑娘和醇酒等誘人的字眼兒。看來,這些朋友很難體味那些歌子傳達的一種心緒,一種作為牧人心理基本素質的心緒。
遼闊的大草原上,茫茫草海中有一騎在踽踽獨行。炎炎的烈日烘烤着他,他一連幾天在靜默中顛簸。大自然蒸騰着濃烈嗆人的草味兒,但他已習以為常。他雙眉緊鎖,膚色黧黑,他在細細地回憶往事,思念親人,咀嚼艱難的生活。他淡漠地忍受着缺憾、歉疚和內心的創痛,迎着舒緩起伏的草原,一言不發地、默默地走着。一絲難以捕捉的心緒從他胸中飄浮出來,輕盈地、低低地在他的馬兒前後盤旋。這是一種莫名的、連他自己也未曾察覺的心緒。
這心緒不會被理睬或撫慰。天地之間,古來衹有這片被嚴寒酷暑輪番改造了無數個世紀的一派青草。於是,人們變得粗獷強悍。心底的一切都被那冷冷的、男性的面容擋住,如果沒有烈性酒或是什麽特殊的東西來摧毀這道防綫,並釋放出人們柔軟的那部分天性的話--你永遠休想突破彼此的隔膜而去深入一個歪騎着馬的男人的心。
不過,靈性是真實存在的。在騎手們心底積壓太久的那絲心緒,已經悄然上升。它徘徊着,化成一種旋律,一種抒發不盡、描寫不完,而又簡樸不過的滋味,一種獨特的靈性。這靈性沒有聲音,卻帶着似乎命定的音樂感--包括低緩的節奏、生活般周而復始的旋律,以及或緑或藍的色彩。那些沉默了太久的騎馬人,不覺之間在這靈性的催動和包圍中哼起來了:他們開始訴說自己的心事,卸下心靈的重荷。
相信我:這就是蒙古民歌的起源。
高亢悲愴的長調響起來了,它叩擊着大地的胸膛,衝撞着低巡的流雲。在強烈扭麯的、疾飛嚮上和低啞呻吟的拍節上,新的一句在追趕着前一句的回聲。草原如同註入了血液,萬物都有了新的內容。那歌兒激越起來了,它盡情盡意地嚮遙遠的天際傳去。
也許應當歸咎於那些流傳太廣的牧歌吧,我常發現人們有着一種誤解。他們總認為,草原衹是一個羅曼蒂剋的搖籃。每當他們聽說我來自那樣一個世界時,就會流露出一種好奇的神色。我能從那種神色中立即讀到諸如白雲、鮮花、姑娘和醇酒等誘人的字眼兒。看來,這些朋友很難體味那些歌子傳達的一種心緒,一種作為牧人心理基本素質的心緒。
遼闊的大草原上,茫茫草海中有一騎在踽踽獨行。炎炎的烈日烘烤着他,他一連幾天在靜默中顛簸。大自然蒸騰着濃烈嗆人的草味兒,但他已習以為常。他雙眉緊鎖,膚色黧黑,他在細細地回憶往事,思念親人,咀嚼艱難的生活。他淡漠地忍受着缺憾、歉疚和內心的創痛,迎着舒緩起伏的草原,一言不發地、默默地走着。一絲難以捕捉的心緒從他胸中飄浮出來,輕盈地、低低地在他的馬兒前後盤旋。這是一種莫名的、連他自己也未曾察覺的心緒。
這心緒不會被理睬或撫慰。天地之間,古來衹有這片被嚴寒酷暑輪番改造了無數個世紀的一派青草。於是,人們變得粗獷強悍。心底的一切都被那冷冷的、男性的面容擋住,如果沒有烈性酒或是什麽特殊的東西來摧毀這道防綫,並釋放出人們柔軟的那部分天性的話--你永遠休想突破彼此的隔膜而去深入一個歪騎着馬的男人的心。
不過,靈性是真實存在的。在騎手們心底積壓太久的那絲心緒,已經悄然上升。它徘徊着,化成一種旋律,一種抒發不盡、描寫不完,而又簡樸不過的滋味,一種獨特的靈性。這靈性沒有聲音,卻帶着似乎命定的音樂感--包括低緩的節奏、生活般周而復始的旋律,以及或緑或藍的色彩。那些沉默了太久的騎馬人,不覺之間在這靈性的催動和包圍中哼起來了:他們開始訴說自己的心事,卸下心靈的重荷。
相信我:這就是蒙古民歌的起源。
高亢悲愴的長調響起來了,它叩擊着大地的胸膛,衝撞着低巡的流雲。在強烈扭麯的、疾飛嚮上和低啞呻吟的拍節上,新的一句在追趕着前一句的回聲。草原如同註入了血液,萬物都有了新的內容。那歌兒激越起來了,它盡情盡意地嚮遙遠的天際傳去。
歌手騎着的馬走着,聽着。衹有它在點着頭,默默地嚮主人表示同情。有時人的淚珠會噗地濺在馬兒的秀鬃上:歌手找到了知音,就這樣,幾乎所有年深日久的古歌就都有了一個駿馬的名字:《修長的青馬》、《紫紅快馬》、《鐵青馬》等等,等等。
古歌《鋼嘎・哈拉》--《黑駿馬》就是這無數之中的一首。我第一次聽到它的旋律還是在孩提時代。記得當時我呆住了,雙手垂下,在草地裏靜靜地站着,一直等到那歌聲在風中消逝。我覺得心裏充滿了一種親切感。後來,隨着我的長大成人,不覺之間我對它有了偏愛,雖然我遠未將它心領神會。即便現在,我也不敢說自己已經理解了它那幾行平淡至極的歌詞。這是一首什麽歌呢?也許,它可以算一首描寫愛情的歌?
後來,當我遇到一位據說是思想深刻的作傢時,便把這個問題嚮他請教。他解釋說:"很簡單。那不過是未開的童心被強大的人性衝擊了一次。其實,這首歌儘管堪稱質樸無華,但並沒有很強的感染力。"我懷疑地問:"那麽,它為什麽能自古流傳呢?而且,為什麽我總覺得它在我心頭徘徊呢?"他笑了,寬厚地捏捏我的粗胳臂:"因為你已經成熟。明白嗎?白音寶力格,那是因為愛情本身的優美。她,在吸引着你。"
我哪裏想到:很久以後,我居然不是唱,而是親身把這首古歌重複了一遍。
當我把深埋在草叢裏的頭擡起來,凝望着藍天,聆聽着雲層間和草梢上掠過的那低啞歌聲,在靜謐中尋找那看不見的靈性時,我漸漸感到,那些過於激昂和遼遠的尾音,那此世難逢的感傷,那古樸的悲劇故事;還有,那深沉而摯切的愛情,都不過是一些依托或框架。或者說,都衹是那靈性賴以音樂化的色彩和調子。而那古歌內在的真正靈魂卻要隱蔽得多,復雜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給我們的祖先和我們以銘心的感覺,卻又永遠不讓我們有徹底體味它的可能。我出神地凝望着那歌聲逝入的長天,一個鳴叫着的雁陣掠過,打斷了我的求索。我想起那位為我崇拜許久的作傢,第一次感到名人的膚淺……
哦,現在,該重新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我想問問自己,也問問人們,問問那些從未見過面,卻又和我心心相印的朋友們:《黑駿馬》究竟是一首歌唱什麽的歌子呢?這首古歌為什麽能這樣從遠古唱到今天呢?
古歌《鋼嘎・哈拉》--《黑駿馬》就是這無數之中的一首。我第一次聽到它的旋律還是在孩提時代。記得當時我呆住了,雙手垂下,在草地裏靜靜地站着,一直等到那歌聲在風中消逝。我覺得心裏充滿了一種親切感。後來,隨着我的長大成人,不覺之間我對它有了偏愛,雖然我遠未將它心領神會。即便現在,我也不敢說自己已經理解了它那幾行平淡至極的歌詞。這是一首什麽歌呢?也許,它可以算一首描寫愛情的歌?
後來,當我遇到一位據說是思想深刻的作傢時,便把這個問題嚮他請教。他解釋說:"很簡單。那不過是未開的童心被強大的人性衝擊了一次。其實,這首歌儘管堪稱質樸無華,但並沒有很強的感染力。"我懷疑地問:"那麽,它為什麽能自古流傳呢?而且,為什麽我總覺得它在我心頭徘徊呢?"他笑了,寬厚地捏捏我的粗胳臂:"因為你已經成熟。明白嗎?白音寶力格,那是因為愛情本身的優美。她,在吸引着你。"
我哪裏想到:很久以後,我居然不是唱,而是親身把這首古歌重複了一遍。
當我把深埋在草叢裏的頭擡起來,凝望着藍天,聆聽着雲層間和草梢上掠過的那低啞歌聲,在靜謐中尋找那看不見的靈性時,我漸漸感到,那些過於激昂和遼遠的尾音,那此世難逢的感傷,那古樸的悲劇故事;還有,那深沉而摯切的愛情,都不過是一些依托或框架。或者說,都衹是那靈性賴以音樂化的色彩和調子。而那古歌內在的真正靈魂卻要隱蔽得多,復雜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給我們的祖先和我們以銘心的感覺,卻又永遠不讓我們有徹底體味它的可能。我出神地凝望着那歌聲逝入的長天,一個鳴叫着的雁陣掠過,打斷了我的求索。我想起那位為我崇拜許久的作傢,第一次感到名人的膚淺……
哦,現在,該重新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我想問問自己,也問問人們,問問那些從未見過面,卻又和我心心相印的朋友們:《黑駿馬》究竟是一首歌唱什麽的歌子呢?這首古歌為什麽能這樣從遠古唱到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