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现实百态>> 阎真 Yan Zhe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7年9月)
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空怀壮志、无职无权的苦,时来运转、有名有利的难,在真切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时,也把困扰他的人生难题一一解开。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似在欣赏小说,又似在体验现实。
  
  内容简介
  池大为(小说主人公)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为帮朋友保证,而最后却又被朋友陷害而分配到了一个很偏远的山村。而池大为也因为政治原因不能上高中,一直恢复了高考,他考上了大学,而他的父亲却因为前期的绝望与得到录取通知书以后的惊喜而死了。留下池大为一个人上了大学,并且考上了研究生。这些什么都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也只是想交待一下主人公的身世。
  在医学院里,池大为意外的被一个高干的女儿看上了,那个女孩子漂亮、洋气,是整个学校男生的追求对象,结果却喜欢上了这个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孤儿。我想,这如果是在琼瑶的笔下,只怕又将是一段旷世奇缘,又将谱写出一曲美好的爱情之曲。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应该并不多。所以池大为很遵照现实要求的与这个女孩子分手了,不是因为她父母的反对,而是因为他承受不了她那被人宠坏的脾气。他不想因为她的漂亮、富有而向她过于妥协。结果主动表明了分手。离毕业时,一个学校领导的女儿又看上了她,并且人事处在那时找到了他,告诉他准备让他留校任教,但是暗示要做那个领导的女婿,而他又因此拒绝了,虽然他也认为那个女孩子不错。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今天是不是还有这样的男孩子?我不知道。只是突然间想起自己似乎看到过很多男孩子因为女孩子的家境而甘愿受其驱使的例子。甚至是一些男孩子为了钱而做“鸭子”!又想起来前两天自己想到的一句话——爱情是一场交易。心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伤痛,有绝望,有难受。感觉很复杂。对了,还有一种想吐的感觉。我可能是胃不好。
  池大为被分到省卫生厅,就从此看到了一幕幕的“官场现形记”。而他也从此开始了痛苦的折磨。我看到现在,感觉作者描写的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心理变化,而且是一个从山村出来的知识分子,所以不仅仅有书生的一份“顽固不化”,还有着山村孩子的一些良知与纯朴。在这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的表现出了一个书生的清高与良知,但是也正是因为而犯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最后被排挤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女朋友也因为而与他分手了。当然,我再复述出来就很枯燥无味了。而主人公在这过程中是充满了痛苦与挣扎的。而我只是在想:又有多少人是因此而妥协了?而丢失了那做为人的骨气?特别是在这么一个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的时代?我不知道。
  后来,有一个似乎很平常的女孩子喜欢上了他,并且义无反顾嫁给了他。穷,她认为穷没有什么,单位给了一间小屋做家就足够了;她不会故意装出不在乎的样子想要一个心理上的优势;她会在约会的时候提前赶到并且提前把公园的门票买了;她不在乎他的一身书生气;不在乎他不想当官而甘愿做一个穷书生;她不在乎他结婚时没有办法为她买钻戒,而只要求他给她买一个红衣服,还不舍是要贵的,并且珍惜的要命,就因为是他给买得;他说的每一句话她会相信,并且只坚信他的好。
  
  作者简介
  阎真,195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曾在天涯》、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和数十篇文艺理论学术论文以及随笔《精神的重叠》、《无人见证的牺牲》等。
  
  特色及评论
  《沧浪之水》,追问迷失的根因
  读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简直有种天机被泄露的感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察觉却又朦胧莫辨的某些东西给挑明了,讳莫如深却又一直有人在暗中操练并受益匪浅的诀窍给洞穿了,这怎不令人豁然复骇然?说得再明白些,也就是这小说在“弄清决定命运的无形之手在哪里”上有所推进。虽不能说作者把世情一一看得分明,却可以说,作品确有发人之所未发的一面,特别是对官本位文化的实际威力及其渗透程度,对权力崇拜的危害,可谓鞭辟入里。更为难得的是,这部小说还写出了某些看清真相的人却又在一种更高的真实中迷失了,于是作者努力追问着迷失者之所以迷失的文化根因。这就超出一般官场小说的格局了。我以为,当下某些官场小说放到《沧浪之水》的面前会变得轻飘。
  如此评价《沧》作,首先是基于目前创作中的一种风气和弊端而发。现在官场小说或者叫反腐小说的类型颇流行,也颇受欢迎,细思之,此乃势之所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贪官迭出,腐败横流的一面,在文学中也就必然地出现强烈表现反腐反贪主题的作品。或者扩而大之,虽不一定反腐反贪,笔锋所向,却也离不开官场的变幻和宦海的风波。这情景不禁使人想起清末谴责小说的潮流来了。那时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和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等也是风靡一时。当然,那时与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在文学创作的规律上,却不敢保证今天就一定不会重复当年的毛病。鲁迅先生批评那些谴责小说大都“辞气浮露,笔无藏锋”,流于模式化,浅表化,而且“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编,即千篇一律,特缘时势要求,得此为快”,又说,“惜描写失之张皇,伤于溢恶,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总的意思是,它们只是满足了社会一时的需求,停留于喜笑怒骂的痛快,缺乏艺术化、典型化的提炼,缺乏“忏悔之心”和对人性的思考,因而感人之力甚微。这不是和今天创作上的情形很相似吗?一些作品不也是满足于纪实、问题、案例,或只靠事件的惊人来耸动读者吗?
  《沧浪之水》则不同。它不留情面地揭穿了虚幻的真实,深刻地揭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败坏,显示出锋锐的透视力和“片面的深刻”性。写出非常时期人的扭曲并不太难,难的是写出当下日常生活中人的变异和扭曲的过程。这本书的作者基本做到了。此书不但善讲故事,而且诉诸哲理,不但充满感性,而且注重智性。它不是那种讲一个有趣的贪官故事再夹带些浑笑就完事的小说,也不是对腐败现象“谴责”一番,以取得渲泄快感的那种小说,或者以为涉笔的级别越高,贪污的金额越多,就越深刻的那种小说。它的一个突出优点是不靠惊人的故事,而是在平常生活中努力往根源上挖,努力追问时间、价值、意义等人生哲学问题,提供了一些未必准确却是独立思考的心得。比如,所谓孔子在知识者心中已经死去,所谓我们遭遇了相对主义,以及市场没有终极等等,都是作者对价值失范现象所作出的思想文化评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将此书看作是一本思想小说,哲理小说。
  然而,小说倒也并不缺乏形象的丰满度和生动性,池大为和马垂章两个主要人物就写得很有深度,既是当下活生生的人,又是当今现实某种流行思想和起支配作用的精神的代表,其复杂内涵令人深思。马垂章那深得做官三昧的作派和嘴脸先不去说,单说池大为“杀死过去的自己”的过程则尤为惊心动魄。一开始他作为一个崇尚先贤,保持平民尊严,愤世嫉俗,决心要为天下、为民众而活的耿直青年,是很可爱的。他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基础,与他的父辈们的追求,与我们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于是表现出刚健,仁爱,慎独,自强的情怀。后来,他发现自己“无欲则刚”了好几年,却一无所有,郁郁不得志。在物质环境的挤压和别人的劝诱之下,他忽然“大彻大悟”,心中的神圣感逐渐摧毁,并欺骗自己说,为了赢得自尊,首先必须放弃自尊。一旦抛弃操守,蔑视永恒,他就活得轻松多了。他逢迎,拍马,出卖,讨好,无所不为,短短几年,他几乎什么都得到了。也许最耐人寻思的是,他后来成为反腐明星,在官场如鱼得水。当然他并非不知道他失去了什么,只是他也无可奈何。他的精神沉沦,以及他良知未泯的反省,均有相当的深刻性和警世意味。这部作品可谈的东西还很多,我想指出这一点或许是最重要的。
第1章
沧浪之水 第1章
  故事梗概
  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
  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我考取北京中医学院那年,他看了我的录取通知书,吼了一声:“苍天有眼”就一头栽在地上。
  1985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到省里,在卫生厅办公室工作。本来我想去中医研究院,厅长马垂章点名留我,并破例分给我一间房。以后我常常同办公室的丁小槐斗心眼,可每次都是我吃亏。到年底丁小槐对我客气起来,说要给我介绍对象,又请我吃饭。过了元旦他提到评优的事,希望我提他的名,我答应了。事后同事小莫说我是老好人,我说:“反正只是个臭虫屁大的事。”
  厅里要对全省的中药市场进行整顿,关闭一批。我和丁小槐去吴山地区调查。马塘铺市场假药泛滥,可那是马厅长的家乡。回来我把情况向药政处做了汇报,可丁小槐却对黄处长说材料不准确。我心里憋得痛,丁小槐指鹿为马我忍不住把事情告诉了厅里的老办事员晏之鹤,他劝我要学聪明点。
  厅里花三十万买了一台进口新车。我觉得厅里车够多了,也不定每个厅领导都得有一辆车,一辆车一年要耗几万块钱呢,这样花钱对不起那些无助的病人。在一次支部民主生活会上,马厅长说道:“让人家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我受到鼓励就把小车的细账算了,没提到任何人。马厅长说:“大家讨论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嘛。”就走了。接下来大家都批评我,连关系最好的小莫都说我的不是,我万料不到事情竟是这样一种结局。晚上小莫又偷偷来我宿舍,请我原谅,说:“今天说了违心的话,我没有沉默的权利,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过几天马厅长在全厅大会上说:“我们有些同志,看问题有些片面性,缺少全局观点。”不久以后我就被调离厅办公室,到中医学会去了。女朋友知道这个消息,断然与我分手。
  在中医学会一呆就是四五年,我结了婚,妻子董柳是市五医院的护士。婚后,董柳搬到我这里,过了一年,董柳怀孕了。我想想她每天拖着身子挤车上下班,可怎么行我想把她调到离厅里不远的省人民医院来,但要我求人,可难于上青天啊我逼着自己去找孙之华副厅长,孙副厅长要我去找省人民医院耿院长。我把董柳挤车的危险对耿院长说了,告诉他前几天董柳还被挤下车摔了一跤。他说:“真的如今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骗子是真的。”我陪笑着退出来,心里想着,惨啊,惨孩子生了下来,取名池一波。董柳奶粉啊等都要买最好的。家里几乎每天都火烧眉毛等钱急用,这也改变了我对钱的感觉。岳母来带一波,我到行政科去想讨一间房,没讨着。岳母就睡在门边的小床上,中间拉上一道布幔,我别扭得要命,可没办法。丁小槐提了办公室副主任,搬出筒子楼住套间去了。
  一波三岁该进幼儿园了,董柳想让他进省政府幼儿园。我想尽了办法进不去,可丁小槐的儿子进去了。董柳气得滴泪。后来是董柳在外经委当经理的妹夫想了办法,一波才进去了。我叹息自己无能,手中没东西,人家凭什么要照应我按部里的布置,厅里抽人去湖区搞血吸虫调查,我也去了。在去之前的会上马厅长说:“这几年我省在这方面成绩是很大的,大家要珍惜厅里的荣誉。”调查在选址抽样方面做了精心安排,结论是发病率略有下降。”我知道数据不可靠,可我的角色早就被预设好了,我不能说。回到厅里我心里很不安,那些病人太苦了也太无助我写了真实情况想匿名寄到北京去,被董柳发现,撕碎,烧掉了。
  “这一辈子怎么办呢人只有一辈子啊。”问题是董柳提出来的,我感到绝望,急得心里发痛,这六七年干什么去了责任啊良知啊人格自尊啊,那是谁都可以讲的越想讲自尊就越没自尊。
  后来,马厅长的孙女呕吐脱了水,到省人民医院输液,几个护士都太紧张走了针。马厅长夫人沈姨大发脾气,听说董柳技术好,深夜派车接去,一针就打中了。沈姨留她在病房陪了几天,主动提出把她调来省人民医院。多年的愿望一下子实现,董柳哭了。
  中医研究院原院长舒少华要我去他家。他拿出一封打印好的信,是写给省委的,上面列了马厅长七条罪状。有五十多个人签名,好几个是大名鼎鼎的专家,他希望我签名,我说要跟董柳商量一下,回来就把事情跟晏之鹤说了。晏之鹤建议我当晚向马厅长汇报,我急得直甩脑袋说:“啊呀呀呀呀呀我真做不出,这算不算出卖呢”我耷拉着头痛苦不堪,心中非常清醒,晏之鹤是对的我马上去了马厅长家,把事情说了。马厅长说:“七条罪状,你怎么看”我说:“欲加之罪舒少华他不是针对哪个人,是想搞垮我们的事业狼子野心”马厅长布置我去做几件事,我连夜就做了。第二天舒少华的阵线就崩溃了,签名的人纷纷找到马厅长表示忏悔。马厅长安排我报副高职称,又参加博士考试,都通过了。年底厅里下了文,调我到医政处当副处长,房子也搬套间了。想想这一年的变化,老婆调动了,房子有了,职称有了,位子有了,工资涨了,博士读了,我说话也管用了,真是天上人间啊不久,我由马厅长提名,被任命为副厅长,分管中医研究院。在研究院两年多,我主要做的事就是争取安泰药业股票上市,我是董事长。事前董柳在柜台交易中收集了四万多股,开市那天抛了,赚了三十多万,发财就像做梦一样。“你对厅里工作有什么想法”马厅长问我几次,我有了一种预感。终于有一天马厅长对我说:“省里找我谈了话,过六十岁一刀切。省里要我推荐一个人。为了保证工作连续性,我想推荐你。”我几乎要落泪说:“马厅长,我是你一手带出来的,无论如何,也要把厅里的既定方针贯彻到底”回去我把消息告诉董柳,她喜得手足无措。马厅长想在退位后到省人大谋一个位子,我说:“人大里面应该有我们的声音。”省委召我去谈话,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马厅长的话大家都服从惯了,我想有点改革,不要受干扰,还希望省里支持。”回厅里我建议马厅长离任后出国考察,顺便看看在洛杉矶读博士的儿子。他去了我就好办事了,我感谢他,可我不想因感恩当个傀儡厅长啊年底我回到了三山坳,在父亲坟前久久伫立。父亲,你相信人性,相信公正,对世界的理解有着浪漫的崇高。而我,却在大势所趋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走上了另一路。那里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我因此放弃了准则信念,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我在坟前跪下,把父亲留下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付之一炬。
第2章
  1、父亲的肖像
  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
  那天从山上送葬回到土坯小屋,就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悲痛在极点上持续,就不再是悲痛。那些山民,我平时称作婆姨姑嫂爷舅叔伯的,都在屋子里站着,翻来复去地说着那几句话:“人死了就活不回来了。”“再说老天爷要收人,毛主席他自己都没办法。”屋子里弥漫着烟雾。秦三爹不停地卷着喇叭筒给身边的人抽。这是我非常熟悉的气息,只有山里未经制作的土烟才是这样浓烈而辛辣。父亲生前经常在煤油灯下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缓慢地卷起一支喇叭筒,凑在灯上点燃,吸完了,又开始卷下一支,一句话不说,就过了一晚。昏黄的煤油灯把山民们的身影映在墙上,看久了就会产生某种幻觉。在那些逝去的夜晚,我在父亲的对面复习功课,越过他的肩看见墙上的身影,一动不动,看着看着就觉得那身影不很真切,像墙上凹进去了一块。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父亲在山中,在永远寂静的黄土深处。
  夜深了,人渐渐散去。我在油灯下枯坐一会,在门坎上坐下来。今夜的风很大,也很纯,风中裹着一丝丝衰草的气息,这是山里面才能分辩出来的气息。没有月亮,稀疏的星星散落在天幕上,衬出远山朦胧的轮廓。山们这么沉默着,已经有无数世纪,这是山外人很难想象的。我在风中听到了一种声音,很多年来我都听到这种声音,像是召唤,又像是诉说。仰望星空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岁月,时间尽头的岁月,还有那些遥远的地方,被称作天尽头的地方,那里一定有什么存在。可是父亲他死了,死了就活不回来了。我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死去,可这是真的,真的,这个事实无法拒绝。
  我极度疲倦又极度清醒。无法入睡,我想把父亲留下的东西清理一下。几件衣服,几十本医学书,这就是一切。我把搁在横梁上的那口软牛皮箱取了下来,打开箱子我闻到一种陈旧的气息,这是藏在隐秘的时间深处的气息。我端起煤油灯照了照,里面是几本书躺在那里。我在平整箱底时忽然感到了中间有一块稍稍凸了出来,把油灯移近了仔细摸索,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边缘。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一下一下生动可感。我仔细摸索了,那深红色的绒面有一侧是被刀割开了的。我小心地把手伸进去,慢慢地掏了出来,凑到灯下一看,是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书的封面已经变成褐黄,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算已经三十八年了。我轻轻地把书翻开,第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竖着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司马迁,“成一家言,重于泰山”;稽康,“内不愧心,外不负俗”;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李白,“笑傲王候,空怀壮气”;杜甫,“耿耿星河,天下千秋”;苏东坡,“君子之风,流泽万古”;文天祥,“虽死何惧,丹心汗青”;曹雪芹,“圣哉忍者,踏雪无痕”;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一共十二人。我翻看着这些画像,血一股一股地往头上涌,浑身筛糠般地颤抖。那种朦胧而强烈的感情冲击着,我自己也无法给予确切的说明。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了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辩认看了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下面是一横排钢笔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父亲的像啊,二十年了!一口一口地我喘着粗气,声音在夜中被放大了,像门外传进来的。山风呜呜地响着,天亮了。
首页>> 文学论坛>> 现实百态>> 阎真 Yan Zhe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