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五十以學易”
《史記》孔子世傢說孔子“晚早喜易”、“讀易,韋篇三絶。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這段文字是很可疑的。因為整部《論語》中,根本沒有這類喜《易》的記載;也沒有讀《易》讀得次數太多,以致捆書的繩子都斷過三次的記載,從《論語》中看孔子,一點也看不到他老先生如此對《易》着迷。古文《論語》中衹有一段話:
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這段話,陸德明《經典釋文》解釋得極明白:“魯讀‘易’為‘亦’,今從古。”從古以後,《魯論》的原文,該是假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
可見孔子同《易》的關係,是後來附會出來的。
雖然如此,孔夫子“五十以學易”,倒也一直流傳,得到一般人的相信。如今我也五十歲了,我姑且也聖人一番,做一點“學易”的示範。
《易》是《易經》、也叫《周易》(因為流行在周朝)。《周易》是卜筮用的一本簽文總集。(《左傳》、《國語》裏記占卜的事,都以根據《周易》來說明為主。)根據《周易》,我把卜的結果排比如下: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計算:說“吉”的爻一二一次;說“兇”的爻五十二次;說“旡咎”的爻八十五次;說“何咎”、“何其咎”、“匪咎”的爻四次;說“厲”的爻二十六次;說“悔”的爻二次;說“有悔”的爻四次;說“悔亡”的爻十八次;說“死悔”的爻七次;說“亨”的爻三次。這些名堂,在在都顯示了《周易》這部書的卜筮特色。古代人喜歡問卜,卜出來的結果纍積起來,每在新卜之事與所現之兆相同的時候,就可以援用纍積的結果,不必再重複了。這種卜的方法,比以前方便,所以叫《易》。
《易》本來是卜筮手册,它本身本來很簡單,有玄沒有理,但喜《易》的人,意猶未足,硬要弄出玄理來,所以越來就越弄得不簡單了。自古以來,中國人不會“學易”,反把《易》弄到死巷裏去,汗牛充棟的著作一小堆,其實全都是誤入歧途,越“學”越難起來了。
真正“學易”的法子,是在根本上把《易》還原為簡易原始的本來面目,從“平易淺近”去看它。宋朝朱熹《答呂伯恭書》說:
竊卦、爻之詞,本為卜筮者斷其吉兇,而因以訓戒。有本甚平易淺近,而今傳註誤為高深微妙之說者,如:“利用祭祀”、“利用享祀”,衹是卜祭則吉;“田獲之狐”、“田獲三品”,衹是卜田則吉;“公用享子天子”,衹是卜朝覲則吉;“利建侯”,衹是卜立君則吉;“利用為依遷國”,衹是卜遷國則吉;“利用侵伐”,衹是卜侵伐則吉之類。
這些話是正確的話。
為了從“平易淺近”還《易》的本來面目,我各以“上經”、“下經”的第一篇——即“乾卦”、“鹹卦”為例,作出白話翻譯如下:
三三〔註一〕
〔原文〕
乾〔註二〕:元,亨,利,貞〔註三〕。
初九〔註四〕:潛竜,勿用。
九二:見竜在田,利見大人〔註五〕。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旡咎〔註六〕。
九四:或躍在淵,旡咎。
九五:飛竜在天,利見大人〔註七〕。
上九:亢竜有悔〔註八〕。
用九〔註九〕:見群竜無首,吉〔註十〕。
〔翻譯〕
男性卦:是好的開始,可以發展、可以繁榮、可以結果。
九在最下面一行:竜潛在水底,不要有動作。
九在倒數第二行:見到竜升到田野裏來了,見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九在倒數三行:君子白天努力,晚上努力,這樣幹,就沒錯。
九在第三行:〔竜〕在下面躍躍欲試了,沒錯。
九在第二行:竜飛在天上了,見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九在第一行:竜飛在天上,高過了頭了,是要後悔的。
九外一章:見到許多竜,誰也沒頭了,是好現象。
以上“乾卦”,是男性卦。它的象形是“三三”,根本就是男性生殖器。相對的,”坤卦”是女性卦,它的象形是“三三三三”,中空,根本就是女性生殖器。“乾卦”因為都是男性卦,所以一派陽剛之氣,竜來竜去的。
- - ───
─── - -
─── - -
〔原文〕
鹹〔註十二〕:亨,利,貞。取女吉。
初六〔註十三〕:鹹其拇。
六二:鹹其腓。兇,居吉。
九三:鹹其股,執其隨,往吝。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九五:鹹其脢,悔。
上六:鹹其輔、頰、舌。
〔翻譯〕
感應卦:可以發展、可以繁榮、可以結果。娶個新娘。是好現象。
六在最下面一行:碰她的大腳趾。
六在倒數第二行:碰她的小腿。不好,不要動纔好。
九在倒數第三行: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開他的腳。再下去就壞事。
九在第三行:不動就好,動就槽。心裏七上八下,朋友,照你想要做的做吧。
九在第二行:抱住她的背。不要後悔。
六在第一行:吻她嘴唇、親她臉蛋、舐她舌頭。以上“鹹卦”,是典型的性交卦。這卦不但點出性交前的局部動作、調情動作,並且最後還顯示出是一種男方仰姿。這大有趣了。算命抽簽結果是叫你打一炮,還告訴你打炮姿式,中國的經典,真有趣哉!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四日夜一時半
-----------
〔註一〕兩個“乾卦”重疊,是雙重的“乾卦”。“乾卦”上下六長橫,都一樣。
〔註二〕“乾”是卦名。一橫一橫的叫爻,六爻相疊便是卦了。“乾卦”六爻的下句話:“乾:元,亨,利,貞”.叫做卦辭(也叫象辭);卦辭下面:“初九:潛竜勿用。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用九:見群竜無首。吉”,叫做爻辭。卦辭、爻辭都是簽上斷吉兇的判語,綜合起來成為《易》。《易》是卜筮手册,就如後來廟裏的簽簿一樣。當然各地各廟裏的簽簿內容有不同,所以流傳下來的或發掘出土的《易》文字也互有出入。現在的《易》,衹是許多種中幸存的一種罷了。
〔註三〕“元,亨,利,貞。”用植物來比喻,相當於生根、發葉、開花、結果。
〔註四〕“初”是最下面的交位。《易》中稱陽爻為“九”、陰爻為“六”,原來
“易”的卜卦方式是用蓍,蓍在北方俗稱臭蒿子,到處都有。蓍曬幹後,排列組合,陽交九揲組成,所以叫“九”;陰爻由六揲組成,所以叫“六”。
〔註五〕舊說第一個“見”字,念現,就是出現的現。其實兩個見字都可做見到解釋。《史記》天官書索隱引石氏的話:“左角為天田。”封禪書正義引漢舊儀說:“竜星左角為天田。”所以田字實在可指天田。
〔註六〕過去人標點,都標成“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旡咎”,都錯了。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以重言釋一言例)中說:“《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惕者,惕惕也。猶言終日乾乾、終夕惕惕也。後人不明一言之即為重言,遂以‘夕惕若’為句矣。《尚書》盤庚中篇:‘乃鹹大不宜。乃心欽。”欽者,欽欽也。乃心欽,猶‘詩’雲‘憂心欽欽’也。後人不明一言之即為重言,遂以‘乃心欽念之憂’為句矣。由不達古書之例,失其義,並失其讀也。”這種見解是很對的。中國人不會讀古書,有時鬧出大笑話。這個乾乾夕惕,在清朝乾隆時候。就出過大笑話。
〔註七〕古代皇帝被稱為“九五之尊”,因為竜飛在天上了。
〔註八〕《象傳》說這一卦辭的意思是“盈不可久”,是對的。
〔註九〕在六十四卦中,衹有“乾卦”和“坤卦”有卦外的”用九”、“用六”的卦辭。
〔註十〕誰也沒頭頭了,該是表示竜的消失。後來演變成”群竜元首”的意思,似乎不是原義。《象傳》說:“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就鬍扯扯遠了。聞一多《古典新義》說:“上九‘亢竜’,亢有直義,亢竜即直竜。用九‘見群竜無首’,群讀為捲。”又說:“卜辭竜字……其壯尾交於首,麯身若環,豈所謂捲竜欽?……捲竜如環無端,莫辨首尾,故曰:‘無首’,言不見首耳。竜欲捲麯,不欲亢直,故‘亢竜’則‘有悔’,‘見捲竜無首’則‘吉’也。”
〔註十一〕上卦是“兌”卦、是陰卦;下卦是“艮”卦.是陽卦,表示女的在男的上面。
〔註十二〕“鹹”是卦名。鹹是感的意思、感應的意思。
〔註十三〕《易》中稱陰爻為“六”,見〔註四〕。
排版:YOUTH
《史記》孔子世傢說孔子“晚早喜易”、“讀易,韋篇三絶。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這段文字是很可疑的。因為整部《論語》中,根本沒有這類喜《易》的記載;也沒有讀《易》讀得次數太多,以致捆書的繩子都斷過三次的記載,從《論語》中看孔子,一點也看不到他老先生如此對《易》着迷。古文《論語》中衹有一段話:
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這段話,陸德明《經典釋文》解釋得極明白:“魯讀‘易’為‘亦’,今從古。”從古以後,《魯論》的原文,該是假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
可見孔子同《易》的關係,是後來附會出來的。
雖然如此,孔夫子“五十以學易”,倒也一直流傳,得到一般人的相信。如今我也五十歲了,我姑且也聖人一番,做一點“學易”的示範。
《易》是《易經》、也叫《周易》(因為流行在周朝)。《周易》是卜筮用的一本簽文總集。(《左傳》、《國語》裏記占卜的事,都以根據《周易》來說明為主。)根據《周易》,我把卜的結果排比如下: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計算:說“吉”的爻一二一次;說“兇”的爻五十二次;說“旡咎”的爻八十五次;說“何咎”、“何其咎”、“匪咎”的爻四次;說“厲”的爻二十六次;說“悔”的爻二次;說“有悔”的爻四次;說“悔亡”的爻十八次;說“死悔”的爻七次;說“亨”的爻三次。這些名堂,在在都顯示了《周易》這部書的卜筮特色。古代人喜歡問卜,卜出來的結果纍積起來,每在新卜之事與所現之兆相同的時候,就可以援用纍積的結果,不必再重複了。這種卜的方法,比以前方便,所以叫《易》。
《易》本來是卜筮手册,它本身本來很簡單,有玄沒有理,但喜《易》的人,意猶未足,硬要弄出玄理來,所以越來就越弄得不簡單了。自古以來,中國人不會“學易”,反把《易》弄到死巷裏去,汗牛充棟的著作一小堆,其實全都是誤入歧途,越“學”越難起來了。
真正“學易”的法子,是在根本上把《易》還原為簡易原始的本來面目,從“平易淺近”去看它。宋朝朱熹《答呂伯恭書》說:
竊卦、爻之詞,本為卜筮者斷其吉兇,而因以訓戒。有本甚平易淺近,而今傳註誤為高深微妙之說者,如:“利用祭祀”、“利用享祀”,衹是卜祭則吉;“田獲之狐”、“田獲三品”,衹是卜田則吉;“公用享子天子”,衹是卜朝覲則吉;“利建侯”,衹是卜立君則吉;“利用為依遷國”,衹是卜遷國則吉;“利用侵伐”,衹是卜侵伐則吉之類。
這些話是正確的話。
為了從“平易淺近”還《易》的本來面目,我各以“上經”、“下經”的第一篇——即“乾卦”、“鹹卦”為例,作出白話翻譯如下:
三三〔註一〕
〔原文〕
乾〔註二〕:元,亨,利,貞〔註三〕。
初九〔註四〕:潛竜,勿用。
九二:見竜在田,利見大人〔註五〕。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旡咎〔註六〕。
九四:或躍在淵,旡咎。
九五:飛竜在天,利見大人〔註七〕。
上九:亢竜有悔〔註八〕。
用九〔註九〕:見群竜無首,吉〔註十〕。
〔翻譯〕
男性卦:是好的開始,可以發展、可以繁榮、可以結果。
九在最下面一行:竜潛在水底,不要有動作。
九在倒數第二行:見到竜升到田野裏來了,見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九在倒數三行:君子白天努力,晚上努力,這樣幹,就沒錯。
九在第三行:〔竜〕在下面躍躍欲試了,沒錯。
九在第二行:竜飛在天上了,見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九在第一行:竜飛在天上,高過了頭了,是要後悔的。
九外一章:見到許多竜,誰也沒頭了,是好現象。
以上“乾卦”,是男性卦。它的象形是“三三”,根本就是男性生殖器。相對的,”坤卦”是女性卦,它的象形是“三三三三”,中空,根本就是女性生殖器。“乾卦”因為都是男性卦,所以一派陽剛之氣,竜來竜去的。
- - ───
─── - -
─── - -
〔原文〕
鹹〔註十二〕:亨,利,貞。取女吉。
初六〔註十三〕:鹹其拇。
六二:鹹其腓。兇,居吉。
九三:鹹其股,執其隨,往吝。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九五:鹹其脢,悔。
上六:鹹其輔、頰、舌。
〔翻譯〕
感應卦:可以發展、可以繁榮、可以結果。娶個新娘。是好現象。
六在最下面一行:碰她的大腳趾。
六在倒數第二行:碰她的小腿。不好,不要動纔好。
九在倒數第三行: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開他的腳。再下去就壞事。
九在第三行:不動就好,動就槽。心裏七上八下,朋友,照你想要做的做吧。
九在第二行:抱住她的背。不要後悔。
六在第一行:吻她嘴唇、親她臉蛋、舐她舌頭。以上“鹹卦”,是典型的性交卦。這卦不但點出性交前的局部動作、調情動作,並且最後還顯示出是一種男方仰姿。這大有趣了。算命抽簽結果是叫你打一炮,還告訴你打炮姿式,中國的經典,真有趣哉!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四日夜一時半
-----------
〔註一〕兩個“乾卦”重疊,是雙重的“乾卦”。“乾卦”上下六長橫,都一樣。
〔註二〕“乾”是卦名。一橫一橫的叫爻,六爻相疊便是卦了。“乾卦”六爻的下句話:“乾:元,亨,利,貞”.叫做卦辭(也叫象辭);卦辭下面:“初九:潛竜勿用。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用九:見群竜無首。吉”,叫做爻辭。卦辭、爻辭都是簽上斷吉兇的判語,綜合起來成為《易》。《易》是卜筮手册,就如後來廟裏的簽簿一樣。當然各地各廟裏的簽簿內容有不同,所以流傳下來的或發掘出土的《易》文字也互有出入。現在的《易》,衹是許多種中幸存的一種罷了。
〔註三〕“元,亨,利,貞。”用植物來比喻,相當於生根、發葉、開花、結果。
〔註四〕“初”是最下面的交位。《易》中稱陽爻為“九”、陰爻為“六”,原來
“易”的卜卦方式是用蓍,蓍在北方俗稱臭蒿子,到處都有。蓍曬幹後,排列組合,陽交九揲組成,所以叫“九”;陰爻由六揲組成,所以叫“六”。
〔註五〕舊說第一個“見”字,念現,就是出現的現。其實兩個見字都可做見到解釋。《史記》天官書索隱引石氏的話:“左角為天田。”封禪書正義引漢舊儀說:“竜星左角為天田。”所以田字實在可指天田。
〔註六〕過去人標點,都標成“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旡咎”,都錯了。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以重言釋一言例)中說:“《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惕者,惕惕也。猶言終日乾乾、終夕惕惕也。後人不明一言之即為重言,遂以‘夕惕若’為句矣。《尚書》盤庚中篇:‘乃鹹大不宜。乃心欽。”欽者,欽欽也。乃心欽,猶‘詩’雲‘憂心欽欽’也。後人不明一言之即為重言,遂以‘乃心欽念之憂’為句矣。由不達古書之例,失其義,並失其讀也。”這種見解是很對的。中國人不會讀古書,有時鬧出大笑話。這個乾乾夕惕,在清朝乾隆時候。就出過大笑話。
〔註七〕古代皇帝被稱為“九五之尊”,因為竜飛在天上了。
〔註八〕《象傳》說這一卦辭的意思是“盈不可久”,是對的。
〔註九〕在六十四卦中,衹有“乾卦”和“坤卦”有卦外的”用九”、“用六”的卦辭。
〔註十〕誰也沒頭頭了,該是表示竜的消失。後來演變成”群竜元首”的意思,似乎不是原義。《象傳》說:“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就鬍扯扯遠了。聞一多《古典新義》說:“上九‘亢竜’,亢有直義,亢竜即直竜。用九‘見群竜無首’,群讀為捲。”又說:“卜辭竜字……其壯尾交於首,麯身若環,豈所謂捲竜欽?……捲竜如環無端,莫辨首尾,故曰:‘無首’,言不見首耳。竜欲捲麯,不欲亢直,故‘亢竜’則‘有悔’,‘見捲竜無首’則‘吉’也。”
〔註十一〕上卦是“兌”卦、是陰卦;下卦是“艮”卦.是陽卦,表示女的在男的上面。
〔註十二〕“鹹”是卦名。鹹是感的意思、感應的意思。
〔註十三〕《易》中稱陰爻為“六”,見〔註四〕。
排版:YOUTH
這本《中國性研究》,共收有五十*①篇文字,有學術性的、也有通俗性的,全部是環繞在中國人生殖器官、兩性肉體、兩性觀念而論述的,其中為了闡明新意,也偶羼進一點洋玩意。總括說來,這是一本革命性、啓發性極強的著作。“生民以來,所未有也!”
全書大略可分幾組:
第一組《中的性交文字》、《記性交姿式》、《佛經中的性交文字》,是從經典中論述性交之事。指出此事曾公然見之於中國經典,古人並不遮遮掩掩的。遮遮掩掩的偽君子與假道學,乃是後代的我們幹的事。
第二組《且且且且且》、《雞巴考》、《狂童之狂也!》、《記“陰莖異常勃起”》、《相下部》、《從犀牛看屌》、《中國人的“睾丸情結”》、《柏楊割錯了屌》、《可以人而不如雞巴乎?》、《從“我是嫖客”到“我是雞巴”》、《政治與生殖器》、《臺灣人與雞巴》、《謹防被閹》《長程射精和中國文化》、《長程射精的另一面》、《神仙也要小便的》、《不隨他人說短長》、《生殖器關係的“積極好處”和“消極好處”》、《不要衹抓老二!》是環繞在男人生殖器上面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三組《也也也也也》、《陰部攻防戰》,是環繞在女人生殖器上面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四組《陰毛的發揚光大》、《剃陰毛的另一用處》,是環繞在陰毛上面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五組《柏楊替武則天亂倫》、《讓人肏了三百年纔復仇嗎?》、《記清朝後宮》、《頭大·頭大·兩頭大》、《屁股·屁股·翹屁股》、《一個性交姿式的建議》、《陸小芬的乳房問題》、《新女性戰歌附答》、《準露奶頭的德政》、《大義裸體》、《有奶沒奶都是娘》、《“好為婦人出脫”》、《論難養的》、《鞭子纏身可也!》是以女人地位、女權、女人性格為主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六組《王八一落千丈考》、《王八過敏癥》,是就中國人的王八思想予以論述。王八的形成,男女生殖器缺一不可,當然也在本書範圍之中。
第七組是《營妓考》、《國民黨與營妓》、《國民黨與“私窯子”》、《國民黨“軍中樂園”及其他》、《寫在的後面》、《雛妓問題》、《國民黨與搞屄》,是以營妓、雛妓和國民黨的關係為主的種種討論和發揮。國民黨是一個淫威泛濫下淫風大行的黨,在它的統治之下,“漢唐以來,所未有也”的怪事,都會出現,令人稱奇。我在這方面有獨到的研究,特別作為大特寫,收在本書之中。
在出這本《中國性研究》的同時,我另有一本《中國命研究》出版,使“性”、“命”之學,開萬古未有之境界與心胸。《論語》(公冶長)記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史記》(孔子世傢)亦記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如今我獨發萬古之秘,不但文章可得而聞,並且“性命”也可得而聞。孔子生而有知,必當說:“敖也,好勇過我,有所取材。”“著書有道,丘不與易也!”
一九九○年三月四日
----------
①*本書選用三十三篇——編者
文嶺:略去了《雞巴考》、《相下部》、《中國人的“睾丸情結”》、《柏楊割錯了屌》、《可以人而不如雞巴乎?》、《從“我是嫖客”到“我是雞巴”》、《臺灣人與雞巴》、《長程射精和中國文化》、《陰部攻防戰》、《陰毛的發揚光大》、《剃陰毛的另一用處》、《柏楊替武則天亂倫》、《讓人肏了三百年纔復仇嗎?》、《一個性交姿式的建議》、《陸小芬的乳房問題》、《新女性戰歌附答》、《國民黨與搞屄》,文章中略去的也不少。文嶺找到了《從“我是嫖客”到“我是雞巴”》、《陸小芬的乳房問題》、《國民黨與搞屄》三篇,收錄其中。其它的暫時找不到,讀者諸君能幫忙找到掃描的,不勝感激。
排版:YOUTH
全書大略可分幾組:
第一組《中的性交文字》、《記性交姿式》、《佛經中的性交文字》,是從經典中論述性交之事。指出此事曾公然見之於中國經典,古人並不遮遮掩掩的。遮遮掩掩的偽君子與假道學,乃是後代的我們幹的事。
第二組《且且且且且》、《雞巴考》、《狂童之狂也!》、《記“陰莖異常勃起”》、《相下部》、《從犀牛看屌》、《中國人的“睾丸情結”》、《柏楊割錯了屌》、《可以人而不如雞巴乎?》、《從“我是嫖客”到“我是雞巴”》、《政治與生殖器》、《臺灣人與雞巴》、《謹防被閹》《長程射精和中國文化》、《長程射精的另一面》、《神仙也要小便的》、《不隨他人說短長》、《生殖器關係的“積極好處”和“消極好處”》、《不要衹抓老二!》是環繞在男人生殖器上面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三組《也也也也也》、《陰部攻防戰》,是環繞在女人生殖器上面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四組《陰毛的發揚光大》、《剃陰毛的另一用處》,是環繞在陰毛上面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五組《柏楊替武則天亂倫》、《讓人肏了三百年纔復仇嗎?》、《記清朝後宮》、《頭大·頭大·兩頭大》、《屁股·屁股·翹屁股》、《一個性交姿式的建議》、《陸小芬的乳房問題》、《新女性戰歌附答》、《準露奶頭的德政》、《大義裸體》、《有奶沒奶都是娘》、《“好為婦人出脫”》、《論難養的》、《鞭子纏身可也!》是以女人地位、女權、女人性格為主的種種討論和發揮。
第六組《王八一落千丈考》、《王八過敏癥》,是就中國人的王八思想予以論述。王八的形成,男女生殖器缺一不可,當然也在本書範圍之中。
第七組是《營妓考》、《國民黨與營妓》、《國民黨與“私窯子”》、《國民黨“軍中樂園”及其他》、《寫在的後面》、《雛妓問題》、《國民黨與搞屄》,是以營妓、雛妓和國民黨的關係為主的種種討論和發揮。國民黨是一個淫威泛濫下淫風大行的黨,在它的統治之下,“漢唐以來,所未有也”的怪事,都會出現,令人稱奇。我在這方面有獨到的研究,特別作為大特寫,收在本書之中。
在出這本《中國性研究》的同時,我另有一本《中國命研究》出版,使“性”、“命”之學,開萬古未有之境界與心胸。《論語》(公冶長)記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史記》(孔子世傢)亦記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如今我獨發萬古之秘,不但文章可得而聞,並且“性命”也可得而聞。孔子生而有知,必當說:“敖也,好勇過我,有所取材。”“著書有道,丘不與易也!”
一九九○年三月四日
----------
①*本書選用三十三篇——編者
文嶺:略去了《雞巴考》、《相下部》、《中國人的“睾丸情結”》、《柏楊割錯了屌》、《可以人而不如雞巴乎?》、《從“我是嫖客”到“我是雞巴”》、《臺灣人與雞巴》、《長程射精和中國文化》、《陰部攻防戰》、《陰毛的發揚光大》、《剃陰毛的另一用處》、《柏楊替武則天亂倫》、《讓人肏了三百年纔復仇嗎?》、《一個性交姿式的建議》、《陸小芬的乳房問題》、《新女性戰歌附答》、《國民黨與搞屄》,文章中略去的也不少。文嶺找到了《從“我是嫖客”到“我是雞巴”》、《陸小芬的乳房問題》、《國民黨與搞屄》三篇,收錄其中。其它的暫時找不到,讀者諸君能幫忙找到掃描的,不勝感激。
排版: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