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文学思考>> 朱自清 Zhu Ziq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1948年5月由观察社出版,为“观察丛书”之七,收文15篇。
  本辑收录《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书生的酸气》,《论老实话》等4篇。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书生的酸气
  论老实话
论雅俗共赏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
  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
  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
  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
  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
  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的垮了
  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
  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
  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王侯将相早就没有种了,读书人到了这时候也没有种了;只
  要家里能够勉强供给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去参加那些公
  开的考试,考中了就有官做,至少也落个绅士。这种进展经过唐末跟五代的长期的变乱加了
  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
  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
  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尘;不但不觉其寒尘,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
  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
  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
  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中唐的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
  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安史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
  “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著述体了。到了宋朝,道学家讲学,更广泛的留下
  了许多语录;他们用语录,也还是为了求真与化俗,还是为了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
  “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禅家认为第一义是不可说的。语言文字都不能表达那无
  限的可能,所以是虚妄的。然而实际上语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种“方便”,记录文字
  自然越近实际的、直接的说话越好。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
  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道学主要的是中国的正统的
  思想,道学家用了语录做工具,大大的增强了这种新的文体的地位,语录就成为一种传统
  了。比语录体稍稍晚些,还出现了一种宋朝叫做“笔记”的东西。这种作品记述有趣味的杂
  事,范围很宽,一方面发表作者自己的意见,所谓议论,也就是批评,这些批评往往也很有
  趣味。作者写这种书,只当做对客闲谈,并非一本正经,虽然以文言为主,可是很接近说
  话。这也是给大家看的,看了可以当做“谈助”,增加趣味。宋朝的笔记最发达,当时盛
  行,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目录家将这种笔记归在“小说”项下,近代书店汇印这些笔记,更
  直题为“笔记小说”;中国古代所谓“小说”,原是指记述杂事的趣味作品而言的。
  那里我们得特别提到唐朝的“传奇”。“传奇”据说可以见出作者的“史才、诗笔、议
  论”,是唐朝士子在投考进士以前用来送给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绍自己,求他们给自己宣传
  的。其中不外乎灵怪、艳情、剑侠三类故事,显然是以供给“谈助”,引起趣味为主。无论
  照传统的意念,或现代的意念,这些“传奇”无疑的是小说,一方面也和笔记的写作态度有
  相类之处。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
  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
  《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我们看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
  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他的门下的“好难”、“好易”两派,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
  验如何口语化。可是“好难”的一派过分强调了自己,过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能够了
  解欣赏与否,终于被人看做“诡”和“怪”而失败,于是宋朝的欧阳修继承了“好易”的一
  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础。——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
  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
  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
  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
  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
  “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
  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
  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
  路就曲折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
  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
  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
  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馀”。词变为
  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
  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馀”。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
  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
  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
  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馀”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
  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
  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
  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
  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
  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
  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
  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
  也不太多。
  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
  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
  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
  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
  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
  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
  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平话和章回小说,传统里本来没有,雅化
  没有合式的榜样,进行就不易。《三国演义》虽然用了文言,却是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语的
  文言,后来的《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就都用白话了。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
  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线,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
  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
  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在传统里没有地
  位或只有低地位的作品,只算是玩艺儿;然而这些才接近民众,接近民众却还能教“雅俗共
  赏”,雅和俗究竟有共通的地方,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了。
  单就玩艺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
  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
  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
  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
  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
  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
  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
  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
  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
  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
  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
  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
  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
  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
  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
  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
  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
  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
  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
  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
  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
  “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著。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
  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
  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1947年10月26日作。
  (原载1947年11月18日《观察》第3卷第11期)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
  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
  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减少这本书的好,未必减少它的价值。但是时间匆促,
  大家没有达到明确的结论。一方面似乎大家也都没有重读过这本书,并且似乎从没有想到重
  读它。然而问题不但关于这一本书,而是关于一切文艺作品。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
  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吗?是读的人不同吗?如果是作品不
  同,“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一个标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苏东坡有《送章惇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就出在这里。“旧书”指的是经典,所以要“熟读深思”。《三
  国志·魏志·王肃传·注》:
  人有从(董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
  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
  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
  章惇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固然
  经典值得“百回读”,但是这里着重的还在那读书的人。简化成“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却
  就着重在读的书或作品了。这成语常跟另一成语“爱不释手”配合着,在读的时候“爱不释
  手”,读过了以后“百读不厌”。这是一种赞词和评语,传统上确乎是一个评价的标准。当
  然,“百读”只是“重读”“多读”“屡读”的意思,并不一定一遍接着一遍的读下去。
  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
  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但
  是后来所谓“百读不厌”,往往不指经典而指一些诗,一些文,以及一些小说;这些作品读
  起来津津有味,重读,屡读也不腻味,所以说“不厌”;“不厌”不但是“不讨厌”,并且
  是“不厌倦”。诗文和小说都是文艺作品,这里面也有一些语言和历史的课题,诗文也有些
  注解和考证;小说方面呢,却直到近代才有人注意这些课题,于是也有了种种考证。但是过
  去一般读者只注意诗文的注解,不大留心那些课题,对于小说更其如此。他们集中在本文的
  吟诵或浏览上。这些人吟诵诗文是为了欣赏,甚至于只为了消遣,浏览或阅读小说更只是为
  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这跟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
  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的读,不像读诗文和小说可以马马虎虎的,随随便便的,在床
  上,在火车轮船上都成。这么着可还能够教人“百读不厌”,那些诗文和小说到底是靠了什
  么呢?
  在笔者看来,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小说主要是靠了情节。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
  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
  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梁启超先生说过李义山的一些诗,虽然不懂
  得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是读起来还是很有趣味(大意)。这种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些字面儿
  的影象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律诗的音乐上。字面儿的影象引起人们奇丽的感觉;这种影象
  所表示的往往是珍奇,华丽的景物,平常人不容易接触到的,所谓“七宝楼台”之类。民间
  文艺里常常见到的“牙床”等等,也正是这种作用。民间流行的小调以音乐为主,而不注重
  词句,欣赏也偏重在音乐上,跟吟诵诗文也正相同。感觉的享受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
  使是字面儿的影象所引起的感觉,也还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
  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至于意义的欣赏,得靠综合诸感觉的想象力,这个
  得有长期的教养才成。然而就像教养很深的梁启超先生,有时也还让感觉领着走,足见感觉
  的力量之大。
  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的是靠了故事或情节。人们在儿童时代就爱听故事,尤其爱
  奇怪的故事。成人也还是爱故事,不过那情节得复杂些。这些故事大概总是神仙、武侠、才
  子、佳人,经过种种悲欢离合,而以大团圆终场。悲欢离合总得不同寻常,那大团圆才足
  奇。小说本来起于民间,起于农民和小市民之间。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和小市民是受着重重
  压迫的,他们没有多少自由,却有做白日梦的自由。他们寄托他们的希望于超现实的神仙,
  神仙化的武侠,以及望之若神仙的上层社会的才子佳人;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会变成了这
  样的人物。这自然是不能实现的奇迹,可是能够给他们安慰、趣味和快感。他们要大团圆,
  正因为他们一辈子是难得大团圆的,奇情也正是常情啊。他们同情故事中的人物,“设身处
  地”的“替古人担忧”,这也因为事奇人奇的原故。过去的小说似乎始终没有完全移交到士
  大夫的手里。士大夫读小说,只是看闲书,就是作小说,也只是游戏文章,总而言之,消遣
  而已。他们得化装为小市民来欣赏,来写作;在他们看,小说奇于事实,只是一种玩艺儿,
  所以不能认真、严肃,只是消遣而已。
  封建社会渐渐垮了,五四时代出现了个人,出现了自我,同时成立了新文学。新文学提
  高了文学的地位;文学也给人知识,也教给人怎样做人,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
  可是这时候写作新文学和阅读新文学的,只是那变了质的下降的士和那变了质的上升的农民
  和小市民混合成的知识阶级,别的人是不愿来或不能来参加的。而新文学跟过去的诗文和小
  说不同之处,就在它是认真的负着使命。早期的反封建也罢,后来的反帝国主义也罢,写实
  的也罢,浪漫的和感伤的也罢,文学作品总是一本正经的在表现着并且批评着生活。这么着
  文学扬弃了消遣的气氛,回到了严肃——古代贵族的文学如《诗经》,倒本来是严肃的。这
  负着严肃的使命的文学,自然不再注重“传奇”,不再注重趣味和快感,读起来也得正襟危
  坐,跟读经典差不多,不能再那么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但是究竟是形象化的,诉诸情感
  的,跟经典以冰冷的抽象的理智的教训为主不同,又是现代的白话,没有那些语言的和历史
  的问题,所以还能够吸引许多读者自动去读。不过教人“百读不厌”甚至教人想去重读一遍
  的作用,的确是很少了。
  新诗或白话诗,和白话文,都脱离了那多多少少带着人工的、音乐的声调,而用着接近
  说话的声调。喜欢古诗、律诗和骈文、古文的失望了,他们尤其反对这不能吟诵的白话新
  诗;因为诗出于歌,一直不曾跟音乐完全分家,他们是不愿扬弃这个传统的。然而诗终于转
  到意义中心的阶段了。古代的音乐是一种说话,所谓“乐语”,后来的音乐独立发展,变成
  “好听”为主了。现在的诗既负上自觉的使命,它得说出人人心中所欲言而不能言的,自然
  就不注重音乐而注重意义了。——一方面音乐大概也在渐渐注重意义,回到说话罢?——字
  面儿的影象还是用得着,不过一般的看起来,影象本身,不论是鲜明的,朦胧的,可以独立
  的诉诸感觉的,是不够吸引人了;影象如果必需得用,就要配合全诗的各部分完成那中心的
  意义,说出那要说的话。在这动乱时代,人们着急要说话,因为要说的话实在太多。小说也
  不注重故事或情节了,它的使命比诗更见分明。它可以不靠描写,只靠对话,说出所要说
  的。这里面神仙、武侠、才子、佳人,都不大出现了,偶然出现,也得打扮成平常人;是
  的,这时候的小说的人物,主要的是些平常人了,这是平民世纪啊。至于文,长篇议论文发
  展了工具性,让人们更如意的也更精密的说出他们的话,但是这已经成为诉诸理性的了。诉
  诸情感的是那发展在后的小品散文,就是那标榜“生活的艺术”,抒写“身边琐事”的。这
  倒是回到趣味中心,企图着教人“百读不厌”的,确乎也风行过一时。然而时代太紧张了,
  不容许人们那么悠闲;大家嫌小品文近乎所谓“软性”,丢下了它去找那“硬性”的东西。
  文艺作品的读者变了质了,作品本身也变了质了,意义和使命压下了趣味,认识和行动
  压下了快感。这也许就是所谓“硬”的解释。“硬性”的作品得一本正经的读,自然就不容
  易让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于是“百读不厌”就不成其为评价的标准了,至少不
  成其为主要的标准了。但是文艺是欣赏的对象,它究竟是形象化的,诉诸情感的,怎么
  “硬”也不能“硬”到和论文或公式一样。诗虽然不必再讲那带几分机械性的声调,却不能
  不讲节奏,说话不也有轻重高低快慢吗?节奏合式,才能集中,才能够高度集中。文也有文
  的节奏,配合着意义使意义集中。小说是不注重故事或情节了,但也总得有些契机来表现生
  活和批评它;这些契机得费心思去选择和配合,才能够将那要说的话,要传达的意义,完整
  的说出来,传达出来。集中了的完整了的意义,才见出情感,才让人乐意接受,“欣赏”就
  是“乐意接受”的意思。能够这样让人欣赏的作品是好的,是否“百读不厌”,可以不论。
  在这种情形之下,笔者同意:《李有才板话》即使没有人想重读一遍,也不减少它的价值,
  它的好。
  但是在我们的现代文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有的。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
  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笔者都读过不止一回,想来读过
  不止一回的人该不少罢。在笔者本人,大概是《阿Q正传》里的幽默和三部曲里的几个女性
  吸引住了我。这几个作品的好已经定论,它们的意义和使命大家也都熟悉,这里说的只是它
  们让笔者“百读不厌”的因素。《阿Q正传》主要的作用不在幽默,那三部曲的主要作用也
  不在铸造几个女性,但是这些却可能产生让人“百读不厌”的趣味。这种趣味虽然不是必要
  的,却也可以增加作品的力量。不过这里的幽默决不是油滑的,无聊的,也决不是为幽默而
  幽默,而女性也决不就是色情,这个界限是得弄清楚的。抗战期中,文艺作品尤其是小说的
  读众大大的增加了。增加的多半是小市民的读者,他们要求消遣,要求趣味和快感。扩大了
  的读众,有着这样的要求也是很自然的。长篇小说的流行就是这个要求的反应,因为篇幅
  长,故事就长,情节就多,趣味也就丰富了。这可以促进长篇小说的发展,倒是很好的。可
  是有些作者却因为这样的要求,忘记了自己的边界,放纵到色情上,以及粗劣的笑料上,去
  吸引读众,这只是迎合低级趣味。而读者贪读这一类低级的软性的作品,也只是沉溺,说不
  上“百读不厌”。“百读不厌”究竟是个赞词或评语,虽然以趣味为主,总要是纯正的趣味
  才说得上的。
  1947年10月10日作。
  (原载1947年11月15日《文讯》月刊第7卷第5期)
首页>> 文学论坛>> 文学思考>> 朱自清 Zhu Ziq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