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亦舒短篇小說集《偶遇》
她與我們都住在落陽道這一列舊的房子裏。
母親說:她身上那條燈芯絨長褲的售價是港幣四百九十五元。
有一次我看到她穿着那條牛仔褲走過屋前的影樹,影樹開始落葉,飄進她烏亮的頭髮裏,她轉過頭來嚮我們笑,金色的斜陽襯托起她的面孔,我說:“嘩。”
妹妹說:“她真美麗,我好奇她究竟有幾歲。”
“或許二十三歲。”我騎在樹椏叉上。
不過母親說她不止這個年紀。
母親跟父親說:“那個騷貨……”
(騷貨。我的天。)
母親說:“……一整個夏天穿露背衣裳,到了秋天,本來以為可以天下太平,誰知她穿起緊身毛衣來,又不用***,真恐怖。”
父親沒好氣的說:“寫封信給環境司,告她染污空氣,轟她走,好不好?”
“嚼你的嘴!”母親笑駡。
“衹怕天下太平之後,你們這群太太奶奶平空少了談話資料,無聊得緊哩。”父親說。
母親白他一眼,很生氣。
“天下的男人,都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她埋怨。
我覺得那女郎很動人。她習慣在早上跑步,七點半的時候我剛起床,可以看到她自窗口奔過,短衫、長褲、跑鞋,我們互相說“嗨”。
八點鐘她開車出門上班,一輛小小白色的雪鐵竜戴安,經過我的時候嚮我揮揮手。
她總記得微笑。雪白的牙齒,健康的膚色。
我們不知道她有幾歲。
父親說:“廿七歲吧,不知在什麽地方做事,不像女秘書。”
我說:“像個大學生,電影中的大學生都是那樣子的。”
隔很久母親說。“她是芭蕾舞娘。”
“啊,”妹妹說:“多麽浪漫,我一直喜歡芭蕾舞。”
我馬上聯想到半舊的緞舞鞋、黑白的緊身舞女,紗裙子,Leg-warmer,慵倦的神情,幽美的姿態,一列水晶鎮子,琴聲咚咚,美麗的女郎一轉身隨着節拍舞起來,仙樂飄飄……我愛芭蕾舞。
父親說:“排練時最好看,有種高貴的藝術氣氛,正式演出時反而太堂皇刻板……”
妹妹說:“或者我們可以去探訪她,她說不定把紗裙子藉給我穿。”
她是否曾在巴黎習舞?她是否能說法語?
妹妹跟我說:“有個男人今日來看她。”
我說:“你在十五歲之前有希望成為最偉大的長舌婦。”
妹妹生氣的說:“去地獄!”
“我纔不會去。”我說。
那個男人高大漂亮,三十多歲,愛穿灰色西裝和白襯衫。我看到他去探訪她,手中拿着黃色的玫瑰花與巧剋力糖。
妹妹羨慕的說:“我希望有一日,男孩子也會買玫瑰花給我。”
早上女郎跑步經過我,說:“嗨!”
我問:“那是你男朋友?”
她轉頭說:“不,我的愛人!”她笑,然後像一頭年輕的長頸鹿般奔嚮前。
同日下午,母親買菜回來,發覺被鎖在門外,她忘了帶鎖匙。
碰巧芭蕾舞女郎開着小小的車子回來,為母親爬入露臺,鑽進玻璃天窗,為她開了大門。
母親不再叫她“騷貨”。她贊嘆說:“長得苗條,就有那個好處。”
她請女郎來吃點心。
我與妹妹齊聲問:“幾時來?”
五點鐘她來了。
頭髮梳成一條粗辮子,穿毛衣與長褲,腳上一雙綉花拖鞋,鞋的趾端穿了一個小孔,綉花鞋也有點剝落,她永遠都是最自然的。
我與妹妹坐在她面前,她的話不多。
母親問她:“怎麽,好事快近了吧?”
她衹微笑,“你是指結婚?”
“是啊。”母親說。
她說:“結婚是另外一件事。”
母親似乎很瞭解,隨即說:“現在你們年輕的一代都喜歡享受自由。戀愛管戀愛,提到結婚大都不情願。”
女郎說:“結婚牽涉太廣,凡是與一生一世有關的事,我都覺得應當詳加考慮。”
她們兩人說的話我都不大明白。
母親最後的結論是:“人太聰明了,反而做什麽事都不順利:過份小心,考慮周詳,想想便不敢做。”
女郎笑一笑,“你們一傢一定很幸福。”她說。
母親說:“是的。”
她告辭了,臨走摸摸妹妹的頭髮。
我覺得她有心事,欲語還休。也難怪她不肯把心中的話說出來,何必平白為鄰居們添增談話資料。
漂亮的女孩子多數寂寞,幸虧她有男朋友。
一天我在門口洗腳踏車,她自外回來,抱着一大包水果。
“吃蘋果?”她問我。
“好。”我坐在欄桿上,“謝謝。”
她坐在我旁邊。
我問她:“你不打算結婚?”
“我很想,可是沒有人嚮我求婚。”她說。
“他沒有問你?你的男朋友?”
“他不能結婚。”她咬口蘋果。
“為什麽?”我問。
“他已經有妻子。”
“噢是的,電視長篇劇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節,但是你何必選他?有很多好男人願意娶你為妻。”
“你太樂觀了。”她笑。
我問:“你快樂嗎?”
“快樂是很深奧的事。”她說:“不,我並不快樂。”
“啊。”我說:“你心中很不高興?”
她不答。
我說:“你可以到我們傢來玩,我們總是歡迎你的。”
“謝謝你。”她說。
我擡起頭,“啊,你的男朋友在那邊,他來找你了。”
她說,“我先回去了。”一邊站起來。
“喂——”我叫住她,“我與妹妹能否到你傢裏玩?”
她的心情忽然好起來,她說:“當然,你們是我唯一的朋友了。”
她嚮他迎上去,原來她的快樂與否,受他一個人控製。
我搖搖頭,或者我年輕,很多事不懂,但我也知道芭蕾舞女郎已經泥足深陷,失去自我,很難再找得到寧靜的心情。
回到傢,我跟妹妹說,我們可以到女郎的傢裏去,她歡迎我們。
妹妹歡呼,我們决定星期六下午放學到他傢裏。
第二天她跑步經過我們的窗口,我約定她。“別忘記。”我叮囑。
“我不會忘記。”她說:“我是很守信用的人。”
那個星期我一直等待周末來臨,很久沒有這麽興奮。
星期六妹妹穿上她最喜歡的牛仔褲與球鞋,催我出門。
我在梳頭,回頭跟她說:“馬上來。”
我們走到女郎傢按鈴,她飛快的出來開門,穿着圍裙,表情愉快。
“我做了好多的蛋糕,”她說:“歡迎歡迎。”
妹妹一心一意以為她的傢一定像芭蕾舞臺,一看之下,大失所望,因為客廳中窗明幾淨,跟普通人傢的廳沒有什麽分別。
女郎捧出紅茶與蛋糕,我與妹妹禁不住那香味的引誘,吃了很多,她自己卻衹喝不加糖的茶。
妹妹問:“你不吃?”
她說:“我怕胖。”
妹妹上上下下打量她:“你可不胖。”
她笑:“那是因為我一嚮不敢放膽吃。”
這次連我都笑起來。
她一直悠閑地靠在沙發上陪我們說話。
妹妹說:“我一直喜歡看芭蕾舞。”
“你看過那幾出?”她問。
“我沒有看過真的芭蕾舞,但是在電視上看過鬍桃夾子與吉賽爾,電影看過天鵝湖。”妹妹答。
她點點頭,“不壞呢。”又問:“喜歡那一個故事?”
“故事大都太悲傷,我比較喜歡鬍桃夾子,夠熱鬧。”妹妹說得中規中矩。
“我下星期會演出吉賽爾,如果你有興趣看,送票子給你們好不好?”
妹妹很興奮,“你是吉賽爾?”
“不不,”她笑,“我衹是其中一個鄉村女郎。”
我說:“當然你是吉賽爾,你不必騙我們。”
她後來很謙虛的說:“在我們這個舞團中,大傢輪流做主角,我們目的是要把舞跳好,不是爭出風頭。”
妹妹問:“那麽你的舞衣在不在傢中?我可以看一看嗎?”
“舞衣不在傢,如果你真的那麽喜歡,你可以跟我看彩排。”
“真的?”妹妹拍手。
她微笑,“你這麽喜歡芭蕾舞,為什麽不學?”
妹妹說:“我衹喜歡看,自己跳起來,要下苦功,事情又不一樣。”
她聽了這話很稀奇:“這位小妹妹真是個聰明人呢。”她說。
妹妹很高興。
接着她拿出很多畫刊與妹妹一起欣賞,都與芭蕾舞有關。
我留意她的神情,她仿佛很愉快很平靜,但我知道她看到愛人的時候,連眼睛都在笑,此刻到底有點心思不屬。
我提醒妹妹:“我們已經坐了兩個小時,該走了。”
妹妹很滿足的說:“是,打擾了,你一定很忙,我們該回傢啦。”
“我?”女郎說:“我除了練舞,簡直沒別的事可做,別客氣。”
妹妹說,“今天是星期六”
她寂寥的說:“天天都一樣。”
這當然不是沒有人約會她,而是她根本不想跟其它人出去。要不是他,要不就孤獨。有選擇的人永遠不是可憐的人,是以我不必同情她。
我們禮貌的告辭,她替我們開門一直看我們離去。
妹妹說:“我非常喜歡她。”
“我也是。”我說。
可是我們對她再好,她也不會在乎,她並不需要我們。
我們收到她送來的戲票,一傢四口都出去看芭蕾舞。
她的表演精彩絶倫。
母親說:“化了妝像仙子似的……平日的輕佻勁兒也不見了,她個子又高,跳足尖舞真適合。”
父親也說:“是,我有幾個朋友的女兒都學芭蕾,可惜身裁太矮,跳起來不好看,現在她就沒這個毛病,看上去順眼,國際水準。”
我與妹妹兩人拍紅了手掌。
她出來謝幕時深深鞠躬,我很受感動,我所見這麽多女子,毫無疑問,以她最美麗最有氣質。那夜臨睡,她的舞姿還留在我的腦海中,叫我興奮良久。
我很愉快,因為精神得到寄托,她是我的真善美。
過沒幾天,一日夜裏,我被雜聲驚醒,很清楚聽見是一女一男在吵架。
女的說:“這次走了,以後別再來!”
男的說:“既然如此,那麽我就走,這樣告一段落也好!”
女的開始哭。然後是關門聲、開車聲。狗接着吠起來。
我想一整條街的人都聽見了,我知道吵架的是誰。
我看看鐘,三點半。
我在床上轉側,想睡覺,但睡不着。
妹妹也醒了,她輕聲問:“他們為什麽吵架?”
“不知道,快睡。”
妹妹迷迷糊糊的應一聲,又睡着了。
我側耳聽聽還有什麽聲音,卻再也沒有哭聲了。
第二天早上,我推開窗子等她跑步而過,明知渺茫,也等了很久。
她並沒有跑過。
早餐桌子上母親說:“這條街靜,說什麽都有人聽得見。”
我不出聲。
父親說:“你去看看她,鄰居應該守望相助。”
母親說:“或許人傢嫌我多事呢。”
父親說:“這不過是藉口,你為何不索性說你不關痛癢,不想走這一趟?”
母親白他一眼,“我與她非親非故……”
父親嘆口氣,“如今有親有故也沒有用,一個女孩子,若得不到父母的寵愛,又找不到好的丈夫,一生就很辛苦了。”
我說:“下午我做代表去看她。”
放學我去她傢按鈴,她出來開門。
她臉色憔悴,見了我還是微笑。
我問:“我可以進來嗎?”
“當然。”她說。
“我特地來看你。”
“謝謝你。”她被感動了,眼睛紅起來。
“如果你要哭,儘管哭,我不會說出去。”我說。
她忍不住眼淚,擡起頭,“不,我是不哭的。”
“哭有時候可以抒發感情。”我說。
“當一個人要自己拭幹眼淚的話,那還不如不哭。”
我說:“女孩子何必如此好強。”
“聽你的口氣,仿佛你是老輩了!”她說。
“他有沒有找你?”我間。
“沒有。”她低下了頭。
“如果他不找你,難道你不會找他?”我問:“你們還講究這種花招嗎?自尊心不應在這種時候施展。”
她看我一眼,解嘲的說:“今天你說話益發老成,你又不知道我與他之間的事。如果他堅持不肯離婚,我再與他拖下去,也沒有意思。”
“你仍愛他嗎?”我問。“如果愛他,就顧不得了。”
她低頭想很久,然後說;“愛他就不顧一切?”
“當然,”我說:“現在你不是更痛苦?”
她取起電話筒,又放下。
“別三心兩意,”我說:“你總不能一直與他都下去。”
剛在這個時候電話鈴響了,她馬上取起電話筒。我看她表情,就知道是什麽人打來的,因為她整個臉都鬆弛下來,眼睛蒙上一層霧。
雨過天晴。
我無謂坐在那裏聽對白,我站起來輕輕說:“我走了。”
她點點頭。
我自己開門,又關上了門。
回到傢我跟妹妹說:“我一輩子也不談戀愛,原來那麽痛苦!”
母親轉過頭來說:“你現在還小,一副旁觀者清的模樣,等到年齡大了,碰到心愛的女孩子,保證比誰都糊塗。”
我不服氣,“花這麽大的勁談戀愛,劃不來。”
“愁苦多,快樂少的事情多着呢。”母親說。
我聳聳肩,“是他們把事情弄得太復雜,原來開心的事,現在變成這樣。有妻子又不肯離婚的男人,就不應去招惹旁的女孩子,那女孩子明明知道他是有婦之夫,就該避之則吉!”
父親放下報紙說:“你這孩子,說得慷慨激昂,一片大道理,告訴你,有很多事是不能以常理推測的。”
我不響了。
母親說:“將來等他戀愛了,我們把這番話再學給他聽。”
過幾天那女郎又開始跑步。
天天早上我問候她:“好嗎?”
她點點頭:“好。”
有時好,有時不好。有幾日她特別活潑,有幾天很低沉。
但是她仍然那麽美麗。
秋天的時候她到夏威夷旅行。
臨走時告訴我們夏威夷的風光。
我問:“一個人去嗎?”
“是”她說:“我總是一個人旅行。找不到女伴——男伴呢,有是有,但是人傢請我我還未必有興趣,省得回來水洗不清。”
我微笑,妹妹並沒有聽懂。
妹妹說:“我長大了也希望像你這樣到處去旅行,有很好的事業。”
“千萬別像我,”她急急忙忙的說:“你將來自然比我幸福得多,你別存這種幻想。”
“我並不覺你有什麽不好。”我說:“我認為你這樣批評自己是不公平的。”
她笑。
她總共去了半個月、自夏威夷到三藩市回來送我們紀念品。
母親說:“她對你們倆個倒是不薄。”
“是的。”我也承認。
她送給妹妹一大堆貝殼,彩色繽紛,形狀美麗,妹妹喜歡得很。
她說她就快會很忙,另一季的表演就快開始。
那個高大的男人仍然與她在一起。
無論從那一角度看,我都覺得他們是一對,不知道怎麽,兩人不能在一起。
鼕季很快來臨,我們身上添上大衣。
那日我打羽毛球回來,經過她的傢,看見一位年輕的太太在敲門。
我說:“她不在。”
那位太太轉過頭來看着我。她很年輕很漂亮,我知道她是太太,不是小姐,因為她穿得十分美麗華貴,一個女人靠自己賺錢,决沒有本事如此的穿,況且在大白天底下,她還戴着一整套的紅寶石首飾。
“你可知道她幾時會回來?”她問我。
“我不知道。”我說。
“通常她幾點鐘在傢?”年輕的太太問。
“我不知道。”
“謝謝你。”太太轉身走開。
她的車子有司機,送她離開。我很好奇。這可是什麽人呢?
傍晚女郎回來,我跟她說有人找她。
她馬上緊張起來,“什麽樣的人?”
我把那位年輕太太的模樣描述一次。
她說:“啊,知道了,她終於尋到我了。”
我問:“她是誰?”
“傻孩子,她是我男朋友的妻子。”
“呵!”我驚叫起來,“那你怎麽辦?嘎?那你怎麽辦?”
“你倒是很替我着急。”
“自然!”我說:“她會傷害你嗎?”
她反問:“你見過她,覺得她是否美麗?”
“長得不錯,”我答:“但跟你是完全不同的。”
“怎麽不同?”
“你比她好看。”我說:“我喜歡你。”
“可是人傢娘傢是做生意的大族,我什麽也沒有,”她說:“我衹是個芭蕾舞娘。”
“你有氣質,有天才,你是藝術傢,你不可小覷自己。”
“是嗎?”她沒有信心,“我想他永遠不會跟我走,永遠不會。”
“為什麽?”
“他很怕他妻子。”她絶望的說。
“那麽你就不該這麽遷就他。”我說。
“我怎麽辦呢?”她問我。
我不知道。“離開他吧。”我說。
她的臉色轉為灰白,“不!不!”她說:“我會死的。”
我說:“你不會死,再也沒有人為愛情而死了,你會很傷心,你會哭,然後隔一段日子,你又再生存下來,再認識別的男人,事後想起這段感情,你會覺得可笑。”
“你這個孩子……你的心腸這麽硬。”她掩住臉。
“我所說的都是實話,”我解釋,“戀愛中的人們我見得太多了。”
“我不會忘記他。”她說。
“你會的,一切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我說:“別擔心,很快你會發覺沒有了他,太陽一樣的升起來,花兒一樣的開。這個世界上不愉快的事與快樂的事一般多。”
她說:“你這個小大人,你懂得倒真多。”
“你不能坐在傢中等那位太太來收拾你,我看你還是快搬走吧。”我說;
“搬傢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生氣了。“你一點决心都沒有,叫別人怎麽幫你呢?”
我告辭。
她根本不想離開那個男人,不幸的事是遲早要發生的。
母親說:“兒子我警告你,你別理閑事。”
我說:“我衹是關心她,她苦惱無助,我是她朋友,多多少少得盡點力,你說不是嗎?”
“是是”母親忽然調皮的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我不服氣,“媽!人傢很彷徨呢。”
“不過兒女私情!”母親說:“不是什麽大事!”
“你為什麽不去勸她?”我問。
“過一陣子就好了,何必勸?”她說。
“有人為愛情自殺的。”我說。
“不會是她!”母親很肯定,“她冰雪聰明,應當明白人衹能活一次,壞的不去,好的不來,她這麽年輕貌美,機會多得很,衹要靜下來想一想,馬上會回心轉意,到時那個壞男人來求她,她未必答應。”
“我仍然很擔心。”我說。
“快睡吧。”
我回房間,坐在窗前做功課。
有人輕輕敲窗子,我打開窗戶,女郎站在窗外。
“你怎麽來了?”我意外。
她說:“我爬進來坐一會兒,你不介意嗎?”
“呵,”我說:“歡迎之至。”
她身手敏捷,一下子就攀過窗子跳進來。
“發生了什麽事?”我問。
她低聲說:“他們倆夫妻找我,在前面敲門,我從後門溜了出來,心很煩,到你這裏來定一定神。”
“怎麽可以!”我說:“他沒有表示?”
“他怕都怕死了,妻子叫他做什麽,他便做什麽,動都不敢動。”
“那麽當初他為什麽要愛上你?”
她悄聲說:“我覺得他從來就沒有愛過我。”
“根本是。”我說。
她嘆口氣。“我决定搬走了。”
“到哪裏?我們來看你。”我大喜。
“到紐約,那裏有人請我跳舞。”
“去紐約?”我問。
“是,離開這裏走得遠遠的。”
“你十分愛他,是不是?”我問。
“是,我確是愛他,但是他不愛我。”她說。
“你總會找到愛你的人,你放心。”我安慰她。
她點點頭,“謝謝你。”
過一會兒,她側耳細聽說:“他們走了,我得回去了。”
“再見,好好睡。”我說。
她又自窗口跳出去。
這次之後她很快的搬走了。
男人來過幾次,他很傷感的徘徊在門外,有一次我碰見他。
他問:“她有沒有留下地址?”
我很替她高興,“沒有,聽說她搬到紐約去了。”
“你們都不喜歡我,是不是?”他低聲問。
“是。”我毫不諱言。
“有很多事你們是不會明白的,你們還小。”
“不,”我搖頭,“我很明白,你不愛她。”
“我愛她——”
“先生,”我說:“如果這種愛是你的標準,你還是不要愛人的好。”
我讓他一個人站在那裏哀慟。
我們從此以後沒有再見過那個女郎。妹妹非常想念她,我也是每當有芭蕾舞節目上演的時候,連父親都會說:“那麽多芭蕾舞娘中,以我們從前的鄰居最美呢。”
以上是她的故事。
她與我們都住在落陽道這一列舊的房子裏。
母親說:她身上那條燈芯絨長褲的售價是港幣四百九十五元。
有一次我看到她穿着那條牛仔褲走過屋前的影樹,影樹開始落葉,飄進她烏亮的頭髮裏,她轉過頭來嚮我們笑,金色的斜陽襯托起她的面孔,我說:“嘩。”
妹妹說:“她真美麗,我好奇她究竟有幾歲。”
“或許二十三歲。”我騎在樹椏叉上。
不過母親說她不止這個年紀。
母親跟父親說:“那個騷貨……”
(騷貨。我的天。)
母親說:“……一整個夏天穿露背衣裳,到了秋天,本來以為可以天下太平,誰知她穿起緊身毛衣來,又不用***,真恐怖。”
父親沒好氣的說:“寫封信給環境司,告她染污空氣,轟她走,好不好?”
“嚼你的嘴!”母親笑駡。
“衹怕天下太平之後,你們這群太太奶奶平空少了談話資料,無聊得緊哩。”父親說。
母親白他一眼,很生氣。
“天下的男人,都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她埋怨。
我覺得那女郎很動人。她習慣在早上跑步,七點半的時候我剛起床,可以看到她自窗口奔過,短衫、長褲、跑鞋,我們互相說“嗨”。
八點鐘她開車出門上班,一輛小小白色的雪鐵竜戴安,經過我的時候嚮我揮揮手。
她總記得微笑。雪白的牙齒,健康的膚色。
我們不知道她有幾歲。
父親說:“廿七歲吧,不知在什麽地方做事,不像女秘書。”
我說:“像個大學生,電影中的大學生都是那樣子的。”
隔很久母親說。“她是芭蕾舞娘。”
“啊,”妹妹說:“多麽浪漫,我一直喜歡芭蕾舞。”
我馬上聯想到半舊的緞舞鞋、黑白的緊身舞女,紗裙子,Leg-warmer,慵倦的神情,幽美的姿態,一列水晶鎮子,琴聲咚咚,美麗的女郎一轉身隨着節拍舞起來,仙樂飄飄……我愛芭蕾舞。
父親說:“排練時最好看,有種高貴的藝術氣氛,正式演出時反而太堂皇刻板……”
妹妹說:“或者我們可以去探訪她,她說不定把紗裙子藉給我穿。”
她是否曾在巴黎習舞?她是否能說法語?
妹妹跟我說:“有個男人今日來看她。”
我說:“你在十五歲之前有希望成為最偉大的長舌婦。”
妹妹生氣的說:“去地獄!”
“我纔不會去。”我說。
那個男人高大漂亮,三十多歲,愛穿灰色西裝和白襯衫。我看到他去探訪她,手中拿着黃色的玫瑰花與巧剋力糖。
妹妹羨慕的說:“我希望有一日,男孩子也會買玫瑰花給我。”
早上女郎跑步經過我,說:“嗨!”
我問:“那是你男朋友?”
她轉頭說:“不,我的愛人!”她笑,然後像一頭年輕的長頸鹿般奔嚮前。
同日下午,母親買菜回來,發覺被鎖在門外,她忘了帶鎖匙。
碰巧芭蕾舞女郎開着小小的車子回來,為母親爬入露臺,鑽進玻璃天窗,為她開了大門。
母親不再叫她“騷貨”。她贊嘆說:“長得苗條,就有那個好處。”
她請女郎來吃點心。
我與妹妹齊聲問:“幾時來?”
五點鐘她來了。
頭髮梳成一條粗辮子,穿毛衣與長褲,腳上一雙綉花拖鞋,鞋的趾端穿了一個小孔,綉花鞋也有點剝落,她永遠都是最自然的。
我與妹妹坐在她面前,她的話不多。
母親問她:“怎麽,好事快近了吧?”
她衹微笑,“你是指結婚?”
“是啊。”母親說。
她說:“結婚是另外一件事。”
母親似乎很瞭解,隨即說:“現在你們年輕的一代都喜歡享受自由。戀愛管戀愛,提到結婚大都不情願。”
女郎說:“結婚牽涉太廣,凡是與一生一世有關的事,我都覺得應當詳加考慮。”
她們兩人說的話我都不大明白。
母親最後的結論是:“人太聰明了,反而做什麽事都不順利:過份小心,考慮周詳,想想便不敢做。”
女郎笑一笑,“你們一傢一定很幸福。”她說。
母親說:“是的。”
她告辭了,臨走摸摸妹妹的頭髮。
我覺得她有心事,欲語還休。也難怪她不肯把心中的話說出來,何必平白為鄰居們添增談話資料。
漂亮的女孩子多數寂寞,幸虧她有男朋友。
一天我在門口洗腳踏車,她自外回來,抱着一大包水果。
“吃蘋果?”她問我。
“好。”我坐在欄桿上,“謝謝。”
她坐在我旁邊。
我問她:“你不打算結婚?”
“我很想,可是沒有人嚮我求婚。”她說。
“他沒有問你?你的男朋友?”
“他不能結婚。”她咬口蘋果。
“為什麽?”我問。
“他已經有妻子。”
“噢是的,電視長篇劇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節,但是你何必選他?有很多好男人願意娶你為妻。”
“你太樂觀了。”她笑。
我問:“你快樂嗎?”
“快樂是很深奧的事。”她說:“不,我並不快樂。”
“啊。”我說:“你心中很不高興?”
她不答。
我說:“你可以到我們傢來玩,我們總是歡迎你的。”
“謝謝你。”她說。
我擡起頭,“啊,你的男朋友在那邊,他來找你了。”
她說,“我先回去了。”一邊站起來。
“喂——”我叫住她,“我與妹妹能否到你傢裏玩?”
她的心情忽然好起來,她說:“當然,你們是我唯一的朋友了。”
她嚮他迎上去,原來她的快樂與否,受他一個人控製。
我搖搖頭,或者我年輕,很多事不懂,但我也知道芭蕾舞女郎已經泥足深陷,失去自我,很難再找得到寧靜的心情。
回到傢,我跟妹妹說,我們可以到女郎的傢裏去,她歡迎我們。
妹妹歡呼,我們决定星期六下午放學到他傢裏。
第二天她跑步經過我們的窗口,我約定她。“別忘記。”我叮囑。
“我不會忘記。”她說:“我是很守信用的人。”
那個星期我一直等待周末來臨,很久沒有這麽興奮。
星期六妹妹穿上她最喜歡的牛仔褲與球鞋,催我出門。
我在梳頭,回頭跟她說:“馬上來。”
我們走到女郎傢按鈴,她飛快的出來開門,穿着圍裙,表情愉快。
“我做了好多的蛋糕,”她說:“歡迎歡迎。”
妹妹一心一意以為她的傢一定像芭蕾舞臺,一看之下,大失所望,因為客廳中窗明幾淨,跟普通人傢的廳沒有什麽分別。
女郎捧出紅茶與蛋糕,我與妹妹禁不住那香味的引誘,吃了很多,她自己卻衹喝不加糖的茶。
妹妹問:“你不吃?”
她說:“我怕胖。”
妹妹上上下下打量她:“你可不胖。”
她笑:“那是因為我一嚮不敢放膽吃。”
這次連我都笑起來。
她一直悠閑地靠在沙發上陪我們說話。
妹妹說:“我一直喜歡看芭蕾舞。”
“你看過那幾出?”她問。
“我沒有看過真的芭蕾舞,但是在電視上看過鬍桃夾子與吉賽爾,電影看過天鵝湖。”妹妹答。
她點點頭,“不壞呢。”又問:“喜歡那一個故事?”
“故事大都太悲傷,我比較喜歡鬍桃夾子,夠熱鬧。”妹妹說得中規中矩。
“我下星期會演出吉賽爾,如果你有興趣看,送票子給你們好不好?”
妹妹很興奮,“你是吉賽爾?”
“不不,”她笑,“我衹是其中一個鄉村女郎。”
我說:“當然你是吉賽爾,你不必騙我們。”
她後來很謙虛的說:“在我們這個舞團中,大傢輪流做主角,我們目的是要把舞跳好,不是爭出風頭。”
妹妹問:“那麽你的舞衣在不在傢中?我可以看一看嗎?”
“舞衣不在傢,如果你真的那麽喜歡,你可以跟我看彩排。”
“真的?”妹妹拍手。
她微笑,“你這麽喜歡芭蕾舞,為什麽不學?”
妹妹說:“我衹喜歡看,自己跳起來,要下苦功,事情又不一樣。”
她聽了這話很稀奇:“這位小妹妹真是個聰明人呢。”她說。
妹妹很高興。
接着她拿出很多畫刊與妹妹一起欣賞,都與芭蕾舞有關。
我留意她的神情,她仿佛很愉快很平靜,但我知道她看到愛人的時候,連眼睛都在笑,此刻到底有點心思不屬。
我提醒妹妹:“我們已經坐了兩個小時,該走了。”
妹妹很滿足的說:“是,打擾了,你一定很忙,我們該回傢啦。”
“我?”女郎說:“我除了練舞,簡直沒別的事可做,別客氣。”
妹妹說,“今天是星期六”
她寂寥的說:“天天都一樣。”
這當然不是沒有人約會她,而是她根本不想跟其它人出去。要不是他,要不就孤獨。有選擇的人永遠不是可憐的人,是以我不必同情她。
我們禮貌的告辭,她替我們開門一直看我們離去。
妹妹說:“我非常喜歡她。”
“我也是。”我說。
可是我們對她再好,她也不會在乎,她並不需要我們。
我們收到她送來的戲票,一傢四口都出去看芭蕾舞。
她的表演精彩絶倫。
母親說:“化了妝像仙子似的……平日的輕佻勁兒也不見了,她個子又高,跳足尖舞真適合。”
父親也說:“是,我有幾個朋友的女兒都學芭蕾,可惜身裁太矮,跳起來不好看,現在她就沒這個毛病,看上去順眼,國際水準。”
我與妹妹兩人拍紅了手掌。
她出來謝幕時深深鞠躬,我很受感動,我所見這麽多女子,毫無疑問,以她最美麗最有氣質。那夜臨睡,她的舞姿還留在我的腦海中,叫我興奮良久。
我很愉快,因為精神得到寄托,她是我的真善美。
過沒幾天,一日夜裏,我被雜聲驚醒,很清楚聽見是一女一男在吵架。
女的說:“這次走了,以後別再來!”
男的說:“既然如此,那麽我就走,這樣告一段落也好!”
女的開始哭。然後是關門聲、開車聲。狗接着吠起來。
我想一整條街的人都聽見了,我知道吵架的是誰。
我看看鐘,三點半。
我在床上轉側,想睡覺,但睡不着。
妹妹也醒了,她輕聲問:“他們為什麽吵架?”
“不知道,快睡。”
妹妹迷迷糊糊的應一聲,又睡着了。
我側耳聽聽還有什麽聲音,卻再也沒有哭聲了。
第二天早上,我推開窗子等她跑步而過,明知渺茫,也等了很久。
她並沒有跑過。
早餐桌子上母親說:“這條街靜,說什麽都有人聽得見。”
我不出聲。
父親說:“你去看看她,鄰居應該守望相助。”
母親說:“或許人傢嫌我多事呢。”
父親說:“這不過是藉口,你為何不索性說你不關痛癢,不想走這一趟?”
母親白他一眼,“我與她非親非故……”
父親嘆口氣,“如今有親有故也沒有用,一個女孩子,若得不到父母的寵愛,又找不到好的丈夫,一生就很辛苦了。”
我說:“下午我做代表去看她。”
放學我去她傢按鈴,她出來開門。
她臉色憔悴,見了我還是微笑。
我問:“我可以進來嗎?”
“當然。”她說。
“我特地來看你。”
“謝謝你。”她被感動了,眼睛紅起來。
“如果你要哭,儘管哭,我不會說出去。”我說。
她忍不住眼淚,擡起頭,“不,我是不哭的。”
“哭有時候可以抒發感情。”我說。
“當一個人要自己拭幹眼淚的話,那還不如不哭。”
我說:“女孩子何必如此好強。”
“聽你的口氣,仿佛你是老輩了!”她說。
“他有沒有找你?”我間。
“沒有。”她低下了頭。
“如果他不找你,難道你不會找他?”我問:“你們還講究這種花招嗎?自尊心不應在這種時候施展。”
她看我一眼,解嘲的說:“今天你說話益發老成,你又不知道我與他之間的事。如果他堅持不肯離婚,我再與他拖下去,也沒有意思。”
“你仍愛他嗎?”我問。“如果愛他,就顧不得了。”
她低頭想很久,然後說;“愛他就不顧一切?”
“當然,”我說:“現在你不是更痛苦?”
她取起電話筒,又放下。
“別三心兩意,”我說:“你總不能一直與他都下去。”
剛在這個時候電話鈴響了,她馬上取起電話筒。我看她表情,就知道是什麽人打來的,因為她整個臉都鬆弛下來,眼睛蒙上一層霧。
雨過天晴。
我無謂坐在那裏聽對白,我站起來輕輕說:“我走了。”
她點點頭。
我自己開門,又關上了門。
回到傢我跟妹妹說:“我一輩子也不談戀愛,原來那麽痛苦!”
母親轉過頭來說:“你現在還小,一副旁觀者清的模樣,等到年齡大了,碰到心愛的女孩子,保證比誰都糊塗。”
我不服氣,“花這麽大的勁談戀愛,劃不來。”
“愁苦多,快樂少的事情多着呢。”母親說。
我聳聳肩,“是他們把事情弄得太復雜,原來開心的事,現在變成這樣。有妻子又不肯離婚的男人,就不應去招惹旁的女孩子,那女孩子明明知道他是有婦之夫,就該避之則吉!”
父親放下報紙說:“你這孩子,說得慷慨激昂,一片大道理,告訴你,有很多事是不能以常理推測的。”
我不響了。
母親說:“將來等他戀愛了,我們把這番話再學給他聽。”
過幾天那女郎又開始跑步。
天天早上我問候她:“好嗎?”
她點點頭:“好。”
有時好,有時不好。有幾日她特別活潑,有幾天很低沉。
但是她仍然那麽美麗。
秋天的時候她到夏威夷旅行。
臨走時告訴我們夏威夷的風光。
我問:“一個人去嗎?”
“是”她說:“我總是一個人旅行。找不到女伴——男伴呢,有是有,但是人傢請我我還未必有興趣,省得回來水洗不清。”
我微笑,妹妹並沒有聽懂。
妹妹說:“我長大了也希望像你這樣到處去旅行,有很好的事業。”
“千萬別像我,”她急急忙忙的說:“你將來自然比我幸福得多,你別存這種幻想。”
“我並不覺你有什麽不好。”我說:“我認為你這樣批評自己是不公平的。”
她笑。
她總共去了半個月、自夏威夷到三藩市回來送我們紀念品。
母親說:“她對你們倆個倒是不薄。”
“是的。”我也承認。
她送給妹妹一大堆貝殼,彩色繽紛,形狀美麗,妹妹喜歡得很。
她說她就快會很忙,另一季的表演就快開始。
那個高大的男人仍然與她在一起。
無論從那一角度看,我都覺得他們是一對,不知道怎麽,兩人不能在一起。
鼕季很快來臨,我們身上添上大衣。
那日我打羽毛球回來,經過她的傢,看見一位年輕的太太在敲門。
我說:“她不在。”
那位太太轉過頭來看着我。她很年輕很漂亮,我知道她是太太,不是小姐,因為她穿得十分美麗華貴,一個女人靠自己賺錢,决沒有本事如此的穿,況且在大白天底下,她還戴着一整套的紅寶石首飾。
“你可知道她幾時會回來?”她問我。
“我不知道。”我說。
“通常她幾點鐘在傢?”年輕的太太問。
“我不知道。”
“謝謝你。”太太轉身走開。
她的車子有司機,送她離開。我很好奇。這可是什麽人呢?
傍晚女郎回來,我跟她說有人找她。
她馬上緊張起來,“什麽樣的人?”
我把那位年輕太太的模樣描述一次。
她說:“啊,知道了,她終於尋到我了。”
我問:“她是誰?”
“傻孩子,她是我男朋友的妻子。”
“呵!”我驚叫起來,“那你怎麽辦?嘎?那你怎麽辦?”
“你倒是很替我着急。”
“自然!”我說:“她會傷害你嗎?”
她反問:“你見過她,覺得她是否美麗?”
“長得不錯,”我答:“但跟你是完全不同的。”
“怎麽不同?”
“你比她好看。”我說:“我喜歡你。”
“可是人傢娘傢是做生意的大族,我什麽也沒有,”她說:“我衹是個芭蕾舞娘。”
“你有氣質,有天才,你是藝術傢,你不可小覷自己。”
“是嗎?”她沒有信心,“我想他永遠不會跟我走,永遠不會。”
“為什麽?”
“他很怕他妻子。”她絶望的說。
“那麽你就不該這麽遷就他。”我說。
“我怎麽辦呢?”她問我。
我不知道。“離開他吧。”我說。
她的臉色轉為灰白,“不!不!”她說:“我會死的。”
我說:“你不會死,再也沒有人為愛情而死了,你會很傷心,你會哭,然後隔一段日子,你又再生存下來,再認識別的男人,事後想起這段感情,你會覺得可笑。”
“你這個孩子……你的心腸這麽硬。”她掩住臉。
“我所說的都是實話,”我解釋,“戀愛中的人們我見得太多了。”
“我不會忘記他。”她說。
“你會的,一切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我說:“別擔心,很快你會發覺沒有了他,太陽一樣的升起來,花兒一樣的開。這個世界上不愉快的事與快樂的事一般多。”
她說:“你這個小大人,你懂得倒真多。”
“你不能坐在傢中等那位太太來收拾你,我看你還是快搬走吧。”我說;
“搬傢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生氣了。“你一點决心都沒有,叫別人怎麽幫你呢?”
我告辭。
她根本不想離開那個男人,不幸的事是遲早要發生的。
母親說:“兒子我警告你,你別理閑事。”
我說:“我衹是關心她,她苦惱無助,我是她朋友,多多少少得盡點力,你說不是嗎?”
“是是”母親忽然調皮的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我不服氣,“媽!人傢很彷徨呢。”
“不過兒女私情!”母親說:“不是什麽大事!”
“你為什麽不去勸她?”我問。
“過一陣子就好了,何必勸?”她說。
“有人為愛情自殺的。”我說。
“不會是她!”母親很肯定,“她冰雪聰明,應當明白人衹能活一次,壞的不去,好的不來,她這麽年輕貌美,機會多得很,衹要靜下來想一想,馬上會回心轉意,到時那個壞男人來求她,她未必答應。”
“我仍然很擔心。”我說。
“快睡吧。”
我回房間,坐在窗前做功課。
有人輕輕敲窗子,我打開窗戶,女郎站在窗外。
“你怎麽來了?”我意外。
她說:“我爬進來坐一會兒,你不介意嗎?”
“呵,”我說:“歡迎之至。”
她身手敏捷,一下子就攀過窗子跳進來。
“發生了什麽事?”我問。
她低聲說:“他們倆夫妻找我,在前面敲門,我從後門溜了出來,心很煩,到你這裏來定一定神。”
“怎麽可以!”我說:“他沒有表示?”
“他怕都怕死了,妻子叫他做什麽,他便做什麽,動都不敢動。”
“那麽當初他為什麽要愛上你?”
她悄聲說:“我覺得他從來就沒有愛過我。”
“根本是。”我說。
她嘆口氣。“我决定搬走了。”
“到哪裏?我們來看你。”我大喜。
“到紐約,那裏有人請我跳舞。”
“去紐約?”我問。
“是,離開這裏走得遠遠的。”
“你十分愛他,是不是?”我問。
“是,我確是愛他,但是他不愛我。”她說。
“你總會找到愛你的人,你放心。”我安慰她。
她點點頭,“謝謝你。”
過一會兒,她側耳細聽說:“他們走了,我得回去了。”
“再見,好好睡。”我說。
她又自窗口跳出去。
這次之後她很快的搬走了。
男人來過幾次,他很傷感的徘徊在門外,有一次我碰見他。
他問:“她有沒有留下地址?”
我很替她高興,“沒有,聽說她搬到紐約去了。”
“你們都不喜歡我,是不是?”他低聲問。
“是。”我毫不諱言。
“有很多事你們是不會明白的,你們還小。”
“不,”我搖頭,“我很明白,你不愛她。”
“我愛她——”
“先生,”我說:“如果這種愛是你的標準,你還是不要愛人的好。”
我讓他一個人站在那裏哀慟。
我們從此以後沒有再見過那個女郎。妹妹非常想念她,我也是每當有芭蕾舞節目上演的時候,連父親都會說:“那麽多芭蕾舞娘中,以我們從前的鄰居最美呢。”
以上是她的故事。
選自亦舒短篇小說集《偶遇》
康乃明跟我說:“我决定到加拿大升學讀碩士。”
我很驚異。我以為我們兩人的關係已經下了定議,再也不會有更改,沒想到他會有這個新花樣。
“幾時决定的?”我問。
“就是這一兩個禮拜,我與爸媽商量過,他們都覺得再讀深一層比較好。”
我維持沉默。我是最後知道的一個。
“你放心,茱莉,我兩年就回來的。”他安慰我。
我忍不住笑,“我有什麽不放心?你管你去,我自在香港做我的工作,我為什麽不放心?”
“你不怕我認識別的女朋友?”乃明詫異,“媽媽說你會是第一個反對的人。”
“你媽媽並不見得十分瞭解我的為人。”我冷冷地說。
乃明有點興奮,他並沒有發覺我聲音中的寒意。
“茱莉,為什麽你不到加拿大來?我們一起念碩士。”他說:“你說如何?”“我對加拿大這地方沒興趣。旅遊倒是不錯,去讀書冰天雪地的,捱那麽幾
年,早已人老珠黃。乃明,人各有志,我認為香港大學的文學士已經足夠。”
“那麽你來探望我。”他笑說。
“偌大的旅費。”我微笑,“我情願再上一次歐洲。七年前我到過加拿大,衹覺得每個城市都差不多。”
“那麽我暑假回來探望你。”他說。
“也好。”我說:“先謝謝你。”
“茱莉,這次去我很不放心你。”他忽然說。
“話怎麽反過來說?”我問:“你不放心我?”,
“像你這樣的女孩子在香港並不多,氣質好最難得。王老五們不是不肯結婚,而是才貌雙全,脾性高貴,家庭背景健康,又沒有糾纏不清歷史的女孩子太少。”
我又失笑。
其實我心中十二分氣苦,根本沒有任何地方是值得笑的,但我反而覺得滑稽——與乃明認識四年,自大學開始到現在,他卻說走就走,沒有一點交待——就這樣?
“我一定寫信給你。”他說。
但是我不相信信件,寫信是最虛偽的事。
“我們可以通電話。”他說。
我點着頭。我什麽都點頭。
我知道會發生些什麽。開頭是三天一封信,後來是一星期一對,再後來是一個月一封,再再後來……就沒信了。這種事見得太多,聽得太多,自己一旦遇上,也沒有什麽埋怨,仿佛已是個現成的過來人,沒有大大的驚異。
“我不捨得離開你。”乃明說。
我說:“是嗎,那麽就留在香港吧。”
“可是我的學業——”
“如果學業較為重要,何必以我為念?”
“茱莉,你還是不高興了?”
“沒有,我很高興,男兒志在四方。”我說。
“我們或者應該先訂婚再說上”
“不必。”我斷然的說。
——訂婚。他在加拿大如果找得到更好的,馬上可以解除婚約,如果找不到,則可以回來娶我。
——不必了。他既然選了學業而沒有選我,很好,我尊重他,但是我不會做望夫石,日日夜夜盼他回來,現在年頭不一樣,女人們都學壞了。
“我們明天再見面。”他說,“我來接你。”
“恭喜,我很替你高興,想做一件事而有能力達成理想,這是最幸福的。”
“茱莉,我會回來的。”他說。
這句話令我想起二次世界大戰的蒙哥馬利元帥。不知為什麽,我又笑了。
待我上了樓,進入屋子,放下手袋,我纔真正的生氣,把鞋子摔到老遠,坐下來,用手掩住臉。
乃明要離開我了。四年來我一直以為我們會結婚的:等兩個人的收入都好一點的時候,等時機成熟,等我們性格穩定,等……再也沒想到會變成今天這樣。
他走後回來的機會有多少我不管,他一走的意思是我得另外找一個人來代替他,一切要從頭開始,我白白在他身上浪費了四年的感情。
也許話不能這麽說,他曾經帶來不少快樂的時光。愛情……愛情是一剎那的歡偷,得到過,就不應再有抱怨,有些人一輩子也沒享受過男歡女愛,因此標榜友情,朋友與朋友間算什麽,完全是另外一件事哪。
失去乃明……我不認為可以再找回一個乃明,女人老得快,這幾年一過,再多的金錢,再成功的事業,都變成一大堆纍贅,我實在不願意乃明離開我。
我一夜沒有睡好,倒點酒喝了還輾轉反側。
第二天電話在耳邊一直響,我自夢中取過話筒,那一頭是乃明。
我忽然想到他這一走再也不會打電話來,心頭一酸,兩行眼淚不由自主淌下來。
“喂,茱莉豬!”他在那邊說。
因為我比他貪睡,所以他一直叫我茱莉“豬”,大清早聽到這個稱呼,我的眼淚更加急流。
以後我要買一個鬧鐘,以後他不再會打電話來叫我起床,以後我得自己買一輛小車子開着去上班。
“茱莉——?”
“是,我半小時後馬上好。”我說:“樓下見。”
等乃明來接我的時候,我的氣已消一半。
“你幾時走?”我問。
“九月。”他說。
我點點頭。“我們還有三個月。”我說:“乃明,這三個月裏,我們不要吵架,我們不要見其它的人,好不好?”
“茱莉,你怎麽了?”他拍拍我的臉頰,“我們之中不是有人患了絶癥吧?衹剩三個月,什麽意思?”
“真的,”我微笑,“以前我不懂事,鬧意氣,現在我都要補償你,我想給你留一個好印象。”
“茱莉,你說這種話,真叫我難過。”
“幸虧是夏天,我們下班可以去遊泳,我發誓會學好滑水,我不會令你失望。”“一定。”他說:“你一定學得好。”忽然之間,他的眼圈也紅起來。
我們兩個人居然相敬如賓起來。以前連吃中飯的地點都可以爭論半日,現在我覺得時日不多,不如相讓於他,於是盡量順從。
而且我表現得很愉快。既然這一仗輸了,索性輸得漂亮點。要哭,回傢伏在枕頭上哭,不要在他面前淌眼抹淚的作怨婦狀。天下沒有二十三歲的怨婦,三十三歲也不必做怨婦,在二十世紀,這個名詞應該早被廢除。
我們更加接近,更加親熱起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竟有這麽好的忍耐力。我愛他。我愛他超過愛我自己,所以我不再計較“得”與“失”。我原諒他。
因做得這麽自然,連自己都苦笑。
我們合資買過衹快艇,叫“明莉”,他叫乃明我叫茱莉,兩個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他滑水時我開船,他開船讓我滑水,雖然簡陋,但其樂融融。
現在這衹快艇需要處置。
他說:“留給你用。”
“我一個人有什麽用?賣了它吧。”
“我不捨得。”他說。
一隻快艇不捨得,倒是捨得我。我鼻子發酸。
“留着也沒用,我一個人難道還駕着它出海不成?”我說。
“我會回來的!”他跳起來。
“等你回來,它早生了銹,漏了底,”我笑,“還管用嗎?回來再買新的好。”
他頽然,“說得也是。”
於是我們决定賣掉它。
真是傷心事。我忍不住有一絲黯然。
乃明說:“回來我們買一艘更好的。”
“對。”我說:“不打緊。”
那夜我哭了。一個月過去,時間越來越短,我們相處越來越和治,我傷透了心,卻悶在裏面不發作,長着一臉的小皰。
乃明說:“你怎麽皮膚不好?”
“老青春,要不就是更年期。”我笑說。
“菜莉,你會等我的吧?”他問:“會不會?”
我擡頭問:“你說會不會?”
“我不知道。”他說。
“我也不知道,”我坦白,“日子那麽長,誰知道會發生些什麽事,你要我怎麽樣?日日坐在傢中等你的電話?”我看着他。
“我希望是,誰不自私呢,但是這種要求,我怎麽提得出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我笑。
“你的心情真好!”他自我一眼。
他還發我的脾氣!發脾氣的那個似乎應該是我。
“茱莉,對不起。”他說:“茱莉——”
他說不下去,我也知道話已說盡了,這兩個月來,是我挖空心思在討好他,因為正如我說,我想給他留一個好印象。像我們這種年紀,人在人情在,愛情一分開便不再是愛情。兩年。念完碩士他尚可以念博士,博士念完,女朋友也老了,更加篤定,索性再拖一年研究院,然後挑一個十多廿歲的女孩子娶了她。這種事在小說中讀得太多,尤其是臺灣小說。我不會做這種悲劇的女主角。
我與乃明在一起快樂過就足夠,時間就算不與他在一起,也是要過的,我不能說他耽擱我。
但是在香港守着,為他立貞節牌坊,又是另外一件事。我不是十六歲的女孩子,過了十八,還有二十,過了二十,還有廿二,我不能像她們那樣犧牲,我自愛得要命。一段愛情,如果要死的話,輓救無力,我衹好讓它死,去尋找更新的。我的時日無多。
“像你這樣的女孩子,虎視眈眈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說來說去是不甘心。
也算難得,雖然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大重要,但總算有點地位。
我拍拍他的肩膀。
“你以後怎麽上班?”乃明問我。
“與白色武士騎一匹馬。”我眨眨眼。
“別這樣好不好.”他真的生氣了。
“我的夢幻車是雪鐵竜戴安。”我說:“香港沒貨,我將設法去訂一部,天天開着車子上班,開銷直綫上升,衹好在衣飾上頭節省,真慘,我是這次最蒙損失的一個人。”
“你知道就好。”他擰我的面孔,“你捨得我?你捨得不跟我到加拿大去?”
“乃明,我父母衹有我一個女兒,我已在香港大學畢業,找到一份很好的職業,我最喜愛麯嗜好是閱讀中文書藉與沙灘遊泳,你想想,叫我搬到加拿大,我會不會快樂?”
“與我在一起還不快樂?”他搶白我。
“如今的女人很難侍候。”我狡猾的說。
“茱莉,你不愛我。”
“不,我很愛你,可是人的生命中,有很多事是比愛情重要的。”我說:“以前我們女人生命中衹有男人,現在女人也有自我。乃明,對不起,我覺得加拿大簡直是個沙漠,就算升學,我也選歐洲,不能跟你跑。”
他沉默。
他問我:“你想我留下來?”
我搖搖頭,“這完全是你的自由,我不會要求你留下來,伯母說得對,多幾個頭銜,衹有好處。,將來社會人浮於事,競爭劇烈,做男人要負責家庭,比做女人又辛苦很多,沒有真纔實學,如何為妻女爭氣?大丈夫……感情算什麽?我又有什麽理由叫你留下來?我並不是那種自私沒出息的老式女人。”
他說:“如今感情真正貶值了?”
“不不——”我覺得很纍,說不下去,又作最後的努力:“我並不是那種甘心作一輩子小家庭主婦的女人:與公婆夾着住,教書賺三兩千塊錢,開部日本小車,周末與親戚搓小麻將,養一個兒子,再生一個妹妹陪他,乃明,人各有志,我希望到老都有伴侶陪着坐咖啡店,在沙灘上散散步。我怕你一去加拿大,便入了那個轍,壯志消沉,入了人傢的國籍,享受人傢的福利服務,未老先衰。我不會快樂,乃明,即使我愛你,我也不會快樂。”
他看看我。
“乃明,正因為我愛你,我不會改變你,我自己認為我是個有見識的女人,我要嫁也不嫁老婆奴,既然我們的志趣分歧——”忽然我哽咽起來。
他把我擁在懷裏。
這是我們交往四年來,我第一次對牢他哭。
“我會回來的,”他喃喃的說:“你不需要一日煮三頓飯,為這種微不足道的事營營業業,我們把時間用來閱讀,旅行,進修,我會回來。”
麥剋阿瑟終於走了。
我並沒有去送飛機。想象中飛機場內擠滿親友,大哭小號,喧鬧萬分。我要上班。剛巧那是一個大忙日,等我擡起頭來的時候,他的班機已經到東京了。
那日我自己開車回傢,很久沒開車,掙紮好久纔到達傢中,倒在床上,纔知道什麽是寂寞。我自小一直有男朋友相伴,乃明在蕓蕓來生中打勝仗,成為我的愛人,四年來我們相處得極佳,這是我生平第一個弧獨的周末。
父母知道乃明到加拿大去,簡直視他如逃兵。
母親說:“要結婚的話,馬上可以結,不必拖你拖四年,他拖四年,我女兒都成老太婆了。”
第二個月便有男同事約會我。我立刻赴約,並沒有耽傢中,因為我“衹”廿三歲,所以他們對我都很客氣。不過大多數一聽見我獨自租公寓住,便覺得“她已不是處女”,面露不歡之狀。
我寫信給乃明也有提及。
當天氣轉暖,乃明的信一日比一日來得稀疏,因為我早有最壞的心理準備,一切盡在意料中,故此也沒有什麽話說。周末仍然忙着赴約,周日忙着做工。
母親問。“乃明信中說什麽?”
“大多數是他在學校中的瑣事,十分幼稚,我也沒什麽心思回覆他。”我說。
“有沒有新的男朋友?”母親問。
“有。”
“有沒有可以托以終身的男朋友?”母親問。
“怎麽托法?”我笑問:“全托?半托?”
老人傢若無其事的說:“當然全托,否則還要你貼他?告訴你,你傢可沒有樓宇剩下讓你收租渡日,你所有的也就是你自己。”
“全托很貴。”我吐吐舌頭,“恐怕他們負擔不起。”
“負擔不起,出來約會女孩子幹嗎?揩油?”母親大發雷霆。
“大傢挑呀,挑得頭昏腦脹,眼花瞭亂。想想還是從前盲婚好得多。”我笑。
“你還是喜歡乃明,是不是?”母親問。
“是。”我承認,“乃明的收入也不多,傢境平常,人也自私,脾氣也不佳,不知怎地,我們兩個投緣。”
“乃明大方。”母親說:“一個男人衹要大方。”
是的。我想;這是事實。開頭的時候他並沒有計較得失,可是他得到的比誰都多。
“快暑假了,也許乃明會回來。”母親說。
“回來也不過是一,兩個月,轉眼間又走,我一不是他冷宮裏的妃子,二不是王寶釧,我還望穿秋水呢,我不相信我會這麽沒出息。”
“你與他鬥氣?”母親問。
“沒有,”我說:“我根本沒落希望在他身上,如果我對他還有思念,做人就很痛苦。”
乃明暑假並沒有回來,他到南美洲去玩,寄很多明信片回來,照例為“希望你也在這裏。”真是無聊,漸漸我也不在乎他的缺點,反正在香港我也有別的伴侶。
過了暑假,我們一直沒寫信,聖誕節我給他寄了卡片去,就是這樣。
假期除出睡覺,就是玩耍,我買了六件漂亮的長裙子,加上去年的銀狐,哪裏都去得,我成為“社交名媛”。母親搖着頭嘆着氣。
我玩得興高彩烈,真奇怪,怎麽會涼簿至此?那時候為乃明流的眼淚呢?到底四年的交情,怎麽一轉眼就忘了?怎麽會這樣?人傢說年輕的女孩子是最殘忍的,如今想來真正不錯。
“那個時候,真不知道為何會為他與傢人鬧得天翻地覆,跟足他三年。現在?現在給我三百萬也不幹,倒不是看着他惡心,而是沒興趣,毫無反應。”一個女朋友說。
由此可知簿情寡義的不止我一個人。
從十二月廿四至一月三日,連續一個星期我都出去跳舞吃飯,不是在別人傢中開派對,就是在夜總會中喝香檳,忽然之間我覺得自由。
各有各的好處,跟牢一個男朋友,有種親昵,熟絡,安全。常常與不同的人約會,自由,輕鬆,沒有責任,享樂的時候是完全觀感上的,毫無心事。
心底下我會閃過乃明的影子。在很底下,很黯然的,然那——像在大雨中看到男孩子為他的女朋友打傘”半邊肩膀淋得濕透——像夜半夢回,有心事要說,不知道找那一個纔好。
一月五日,我正在梳洗預備上班,電話鈴響起來,我去接聽。那邊是乃明。
“乃明?”我一嘴的牙膏泡沫,“好嗎?”
“為什麽一連七八天都找不到你的人?”
“什麽意思?”我愕然。
“我日日夜夜打電話給你,沒人接聽,你的節目這麽多?”
“你怎麽了?你發神經?你有什麽資格質問我?”
“我沒有資格—?”
“當然沒有!你走之前又沒有擱下三年的米飯錢給我,我幹麽要聽你的?你真好意思,前年九月去的,到今年一月份纔打電話來,我見了你面還未必把你認得清楚呢,真滑稽!”我怒氣衝衝的放下電話。
走到樓下看見小張站在那裏。
“小張!”我詫異,“你?”
“是,來接你上班。”他說。
“我自己有車,你何必麻煩?”我笑。
“這是早上唯一可以看到你的機會。”他坦白的答。
“真的?”我把手臂伸進他臂彎裏。
百步之內,必有芳草。
我現在心情不一樣。我問:“小張,假使很遠的地方,有個朋友打電話來質問我假期在什麽地方玩,我該怎麽答?”
“很遠的地方。多遠?”小張問。
“加拿大。”
“朋友是男是女?”
“男人。”
“叫他去死。”
“為什麽?”
“他管你去過什麽地方?你有沒有管過他?如果他要管你,叫他娶了你,管你一日三餐房租零用。”
“你說到我心裏去了。”我說,。
“他那麽緊張你,為什麽要離開你到別的國傢去?”
“而且他已經有三千日沒有見我了,頭尾跑掉兩年有餘。”
小張說:“這人臉皮一流的厚。你仍然愛他嗎?”
“不可能,如果他不做類似的傻事,情有可原,將來大傢見面,還是朋友——本來我想給他留個好印象,但他沒有給我下臺的機會。”
“感情最容易變酸,比乳酩還容易壞。”
“說得沒錯。”我很惋惜。
“你們在一起很久嗎?”小張想打聽什麽。
“二千年了。”我狡猾的笑。我恢復了一貫的聰明調皮。
小張看我一眼,“人傢都說追求你最難,因為你自己什麽都有。”
“我沒有丈夫。”我笑說。
“這誰不知道!”小張笑。
乃明的電話絶了跡。又過一個星期,小張送我下班,在門口下車,我嚮他道再見的時候擡起頭,仿佛看見乃明站在我傢門。
我以為眼花看錯,人有相似,物有相同,小張嚮我揚揚手,說“明天見”,開走車子,然後我看清楚那人真是乃明。
“茱莉。”他走嚮前來叫我。
“你怎麽忽然回來了?”我一點驚異也沒有。
“我想念你。”他說:“回來看你。”
“是嗎?”我淡淡說,“你應該先打個電話來,我今天在公司做足一天,纍得很,不想出去。”
“那麽我陪你休息,我想與你說說話。”他說:“剛纔那個是誰?”
“同事。”
“你自己不是有車子嗎?”他喋喋不休,“為什麽不坐自己的車子?”
我站在門口跟他說:“我高興做什麽,是我傢的事,好不好?”
“你怎麽變了,茱莉,為什麽還不上樓去?我們在這裏要站多久?”他問。
我端詳他,我發覺我並不認識他。這個乃明不是二十八個月前的乃明,現在他衹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男人。
“我不打算與你上樓。”我說。
“為什麽?”他瞠目。
“我的公寓不是你的休息室。”我說。
“茱莉!”他拉住我。
我掙脫,“放開我——”
這時候小張的車子忽然兜回來,停下,他自車內探頭出來:“你沒聽見?她叫你放下手!”
“小張!”我如遇見救命王菩薩似的奔過去。
他推開車門,“上來。”
我跳上他的車子,關緊門,我跟乃明說:“你走吧,我不願意見到你。”
“你——”他憤恨的追上來。
“你如果早一年半載來,我的態度又不同,現在太遲了,因為你衹顧到你本身的需要。你得到過機會,機會錯過之後永不回頭,你走吧。”
小張等我把話說完,就開動車子。
我把臉埋在手中。小張問我:“上哪兒去?我們去喝杯咖啡好不好?”
我點點頭。
坐在咖啡店裏,小張善解人意,不問也不出聲,衹是陪着我。
隔了很久很久我纔說:“你會覺得我很冷酷吧?”
小張說,“不。”
“為什麽?”我擡起頭。
“是他先離你而去的,當時他並沒有理你的死路,你生存下來是你的本事,你們之間的事當他離開的時候早已告一段落,他這次回來見你,不外是因為他沒有見到更好的女孩子,至於你,你回不回到他身邊,完全是你的自由與選擇。”
我很感動,覺得他非常明事理,並且能夠在短時間內把一段復雜的事分析得
“再且你一定經過一段傷心的日子,”小張說“他知道嗎?他在乎嗎?感情不能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正如你說的,他有過他的機會,他錯過了,沒得好怨。”
他看我一眼,說下去:“我陪你回去,如果他還站在那裏,或是騷擾你,你盡可以報警。”
“是的,”我說“我對他再也沒有感情。”
小張送我回去。乃明並沒有站在門口。我鬆口氣,奇怪,以前那麽使我跳躍興奮快樂的一個人,現在使我這麽厭惡,真是奇怪。
我上樓,與小張道別。
以後我都沒有見過乃明,他也許回加拿大去了,也許沒有。在他離開我之前,他應該考慮到這個後果。
因為我對他好,他就認為我是他傢客廳傢私的一部分,太可笑。
我所遺憾的是:我曾經盡力想給他留一個好印象,而他還是恨我了。
我跟小張說:“男女之間沒有愛,仍可以做朋友嗎?我不相信。”
他但笑不語。
我則低下了頭,我與康乃明的故事,至此為止。
康乃明跟我說:“我决定到加拿大升學讀碩士。”
我很驚異。我以為我們兩人的關係已經下了定議,再也不會有更改,沒想到他會有這個新花樣。
“幾時决定的?”我問。
“就是這一兩個禮拜,我與爸媽商量過,他們都覺得再讀深一層比較好。”
我維持沉默。我是最後知道的一個。
“你放心,茱莉,我兩年就回來的。”他安慰我。
我忍不住笑,“我有什麽不放心?你管你去,我自在香港做我的工作,我為什麽不放心?”
“你不怕我認識別的女朋友?”乃明詫異,“媽媽說你會是第一個反對的人。”
“你媽媽並不見得十分瞭解我的為人。”我冷冷地說。
乃明有點興奮,他並沒有發覺我聲音中的寒意。
“茱莉,為什麽你不到加拿大來?我們一起念碩士。”他說:“你說如何?”“我對加拿大這地方沒興趣。旅遊倒是不錯,去讀書冰天雪地的,捱那麽幾
年,早已人老珠黃。乃明,人各有志,我認為香港大學的文學士已經足夠。”
“那麽你來探望我。”他笑說。
“偌大的旅費。”我微笑,“我情願再上一次歐洲。七年前我到過加拿大,衹覺得每個城市都差不多。”
“那麽我暑假回來探望你。”他說。
“也好。”我說:“先謝謝你。”
“茱莉,這次去我很不放心你。”他忽然說。
“話怎麽反過來說?”我問:“你不放心我?”,
“像你這樣的女孩子在香港並不多,氣質好最難得。王老五們不是不肯結婚,而是才貌雙全,脾性高貴,家庭背景健康,又沒有糾纏不清歷史的女孩子太少。”
我又失笑。
其實我心中十二分氣苦,根本沒有任何地方是值得笑的,但我反而覺得滑稽——與乃明認識四年,自大學開始到現在,他卻說走就走,沒有一點交待——就這樣?
“我一定寫信給你。”他說。
但是我不相信信件,寫信是最虛偽的事。
“我們可以通電話。”他說。
我點着頭。我什麽都點頭。
我知道會發生些什麽。開頭是三天一封信,後來是一星期一對,再後來是一個月一封,再再後來……就沒信了。這種事見得太多,聽得太多,自己一旦遇上,也沒有什麽埋怨,仿佛已是個現成的過來人,沒有大大的驚異。
“我不捨得離開你。”乃明說。
我說:“是嗎,那麽就留在香港吧。”
“可是我的學業——”
“如果學業較為重要,何必以我為念?”
“茱莉,你還是不高興了?”
“沒有,我很高興,男兒志在四方。”我說。
“我們或者應該先訂婚再說上”
“不必。”我斷然的說。
——訂婚。他在加拿大如果找得到更好的,馬上可以解除婚約,如果找不到,則可以回來娶我。
——不必了。他既然選了學業而沒有選我,很好,我尊重他,但是我不會做望夫石,日日夜夜盼他回來,現在年頭不一樣,女人們都學壞了。
“我們明天再見面。”他說,“我來接你。”
“恭喜,我很替你高興,想做一件事而有能力達成理想,這是最幸福的。”
“茱莉,我會回來的。”他說。
這句話令我想起二次世界大戰的蒙哥馬利元帥。不知為什麽,我又笑了。
待我上了樓,進入屋子,放下手袋,我纔真正的生氣,把鞋子摔到老遠,坐下來,用手掩住臉。
乃明要離開我了。四年來我一直以為我們會結婚的:等兩個人的收入都好一點的時候,等時機成熟,等我們性格穩定,等……再也沒想到會變成今天這樣。
他走後回來的機會有多少我不管,他一走的意思是我得另外找一個人來代替他,一切要從頭開始,我白白在他身上浪費了四年的感情。
也許話不能這麽說,他曾經帶來不少快樂的時光。愛情……愛情是一剎那的歡偷,得到過,就不應再有抱怨,有些人一輩子也沒享受過男歡女愛,因此標榜友情,朋友與朋友間算什麽,完全是另外一件事哪。
失去乃明……我不認為可以再找回一個乃明,女人老得快,這幾年一過,再多的金錢,再成功的事業,都變成一大堆纍贅,我實在不願意乃明離開我。
我一夜沒有睡好,倒點酒喝了還輾轉反側。
第二天電話在耳邊一直響,我自夢中取過話筒,那一頭是乃明。
我忽然想到他這一走再也不會打電話來,心頭一酸,兩行眼淚不由自主淌下來。
“喂,茱莉豬!”他在那邊說。
因為我比他貪睡,所以他一直叫我茱莉“豬”,大清早聽到這個稱呼,我的眼淚更加急流。
以後我要買一個鬧鐘,以後他不再會打電話來叫我起床,以後我得自己買一輛小車子開着去上班。
“茱莉——?”
“是,我半小時後馬上好。”我說:“樓下見。”
等乃明來接我的時候,我的氣已消一半。
“你幾時走?”我問。
“九月。”他說。
我點點頭。“我們還有三個月。”我說:“乃明,這三個月裏,我們不要吵架,我們不要見其它的人,好不好?”
“茱莉,你怎麽了?”他拍拍我的臉頰,“我們之中不是有人患了絶癥吧?衹剩三個月,什麽意思?”
“真的,”我微笑,“以前我不懂事,鬧意氣,現在我都要補償你,我想給你留一個好印象。”
“茱莉,你說這種話,真叫我難過。”
“幸虧是夏天,我們下班可以去遊泳,我發誓會學好滑水,我不會令你失望。”“一定。”他說:“你一定學得好。”忽然之間,他的眼圈也紅起來。
我們兩個人居然相敬如賓起來。以前連吃中飯的地點都可以爭論半日,現在我覺得時日不多,不如相讓於他,於是盡量順從。
而且我表現得很愉快。既然這一仗輸了,索性輸得漂亮點。要哭,回傢伏在枕頭上哭,不要在他面前淌眼抹淚的作怨婦狀。天下沒有二十三歲的怨婦,三十三歲也不必做怨婦,在二十世紀,這個名詞應該早被廢除。
我們更加接近,更加親熱起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竟有這麽好的忍耐力。我愛他。我愛他超過愛我自己,所以我不再計較“得”與“失”。我原諒他。
因做得這麽自然,連自己都苦笑。
我們合資買過衹快艇,叫“明莉”,他叫乃明我叫茱莉,兩個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他滑水時我開船,他開船讓我滑水,雖然簡陋,但其樂融融。
現在這衹快艇需要處置。
他說:“留給你用。”
“我一個人有什麽用?賣了它吧。”
“我不捨得。”他說。
一隻快艇不捨得,倒是捨得我。我鼻子發酸。
“留着也沒用,我一個人難道還駕着它出海不成?”我說。
“我會回來的!”他跳起來。
“等你回來,它早生了銹,漏了底,”我笑,“還管用嗎?回來再買新的好。”
他頽然,“說得也是。”
於是我們决定賣掉它。
真是傷心事。我忍不住有一絲黯然。
乃明說:“回來我們買一艘更好的。”
“對。”我說:“不打緊。”
那夜我哭了。一個月過去,時間越來越短,我們相處越來越和治,我傷透了心,卻悶在裏面不發作,長着一臉的小皰。
乃明說:“你怎麽皮膚不好?”
“老青春,要不就是更年期。”我笑說。
“菜莉,你會等我的吧?”他問:“會不會?”
我擡頭問:“你說會不會?”
“我不知道。”他說。
“我也不知道,”我坦白,“日子那麽長,誰知道會發生些什麽事,你要我怎麽樣?日日坐在傢中等你的電話?”我看着他。
“我希望是,誰不自私呢,但是這種要求,我怎麽提得出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我笑。
“你的心情真好!”他自我一眼。
他還發我的脾氣!發脾氣的那個似乎應該是我。
“茱莉,對不起。”他說:“茱莉——”
他說不下去,我也知道話已說盡了,這兩個月來,是我挖空心思在討好他,因為正如我說,我想給他留一個好印象。像我們這種年紀,人在人情在,愛情一分開便不再是愛情。兩年。念完碩士他尚可以念博士,博士念完,女朋友也老了,更加篤定,索性再拖一年研究院,然後挑一個十多廿歲的女孩子娶了她。這種事在小說中讀得太多,尤其是臺灣小說。我不會做這種悲劇的女主角。
我與乃明在一起快樂過就足夠,時間就算不與他在一起,也是要過的,我不能說他耽擱我。
但是在香港守着,為他立貞節牌坊,又是另外一件事。我不是十六歲的女孩子,過了十八,還有二十,過了二十,還有廿二,我不能像她們那樣犧牲,我自愛得要命。一段愛情,如果要死的話,輓救無力,我衹好讓它死,去尋找更新的。我的時日無多。
“像你這樣的女孩子,虎視眈眈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說來說去是不甘心。
也算難得,雖然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大重要,但總算有點地位。
我拍拍他的肩膀。
“你以後怎麽上班?”乃明問我。
“與白色武士騎一匹馬。”我眨眨眼。
“別這樣好不好.”他真的生氣了。
“我的夢幻車是雪鐵竜戴安。”我說:“香港沒貨,我將設法去訂一部,天天開着車子上班,開銷直綫上升,衹好在衣飾上頭節省,真慘,我是這次最蒙損失的一個人。”
“你知道就好。”他擰我的面孔,“你捨得我?你捨得不跟我到加拿大去?”
“乃明,我父母衹有我一個女兒,我已在香港大學畢業,找到一份很好的職業,我最喜愛麯嗜好是閱讀中文書藉與沙灘遊泳,你想想,叫我搬到加拿大,我會不會快樂?”
“與我在一起還不快樂?”他搶白我。
“如今的女人很難侍候。”我狡猾的說。
“茱莉,你不愛我。”
“不,我很愛你,可是人的生命中,有很多事是比愛情重要的。”我說:“以前我們女人生命中衹有男人,現在女人也有自我。乃明,對不起,我覺得加拿大簡直是個沙漠,就算升學,我也選歐洲,不能跟你跑。”
他沉默。
他問我:“你想我留下來?”
我搖搖頭,“這完全是你的自由,我不會要求你留下來,伯母說得對,多幾個頭銜,衹有好處。,將來社會人浮於事,競爭劇烈,做男人要負責家庭,比做女人又辛苦很多,沒有真纔實學,如何為妻女爭氣?大丈夫……感情算什麽?我又有什麽理由叫你留下來?我並不是那種自私沒出息的老式女人。”
他說:“如今感情真正貶值了?”
“不不——”我覺得很纍,說不下去,又作最後的努力:“我並不是那種甘心作一輩子小家庭主婦的女人:與公婆夾着住,教書賺三兩千塊錢,開部日本小車,周末與親戚搓小麻將,養一個兒子,再生一個妹妹陪他,乃明,人各有志,我希望到老都有伴侶陪着坐咖啡店,在沙灘上散散步。我怕你一去加拿大,便入了那個轍,壯志消沉,入了人傢的國籍,享受人傢的福利服務,未老先衰。我不會快樂,乃明,即使我愛你,我也不會快樂。”
他看看我。
“乃明,正因為我愛你,我不會改變你,我自己認為我是個有見識的女人,我要嫁也不嫁老婆奴,既然我們的志趣分歧——”忽然我哽咽起來。
他把我擁在懷裏。
這是我們交往四年來,我第一次對牢他哭。
“我會回來的,”他喃喃的說:“你不需要一日煮三頓飯,為這種微不足道的事營營業業,我們把時間用來閱讀,旅行,進修,我會回來。”
麥剋阿瑟終於走了。
我並沒有去送飛機。想象中飛機場內擠滿親友,大哭小號,喧鬧萬分。我要上班。剛巧那是一個大忙日,等我擡起頭來的時候,他的班機已經到東京了。
那日我自己開車回傢,很久沒開車,掙紮好久纔到達傢中,倒在床上,纔知道什麽是寂寞。我自小一直有男朋友相伴,乃明在蕓蕓來生中打勝仗,成為我的愛人,四年來我們相處得極佳,這是我生平第一個弧獨的周末。
父母知道乃明到加拿大去,簡直視他如逃兵。
母親說:“要結婚的話,馬上可以結,不必拖你拖四年,他拖四年,我女兒都成老太婆了。”
第二個月便有男同事約會我。我立刻赴約,並沒有耽傢中,因為我“衹”廿三歲,所以他們對我都很客氣。不過大多數一聽見我獨自租公寓住,便覺得“她已不是處女”,面露不歡之狀。
我寫信給乃明也有提及。
當天氣轉暖,乃明的信一日比一日來得稀疏,因為我早有最壞的心理準備,一切盡在意料中,故此也沒有什麽話說。周末仍然忙着赴約,周日忙着做工。
母親問。“乃明信中說什麽?”
“大多數是他在學校中的瑣事,十分幼稚,我也沒什麽心思回覆他。”我說。
“有沒有新的男朋友?”母親問。
“有。”
“有沒有可以托以終身的男朋友?”母親問。
“怎麽托法?”我笑問:“全托?半托?”
老人傢若無其事的說:“當然全托,否則還要你貼他?告訴你,你傢可沒有樓宇剩下讓你收租渡日,你所有的也就是你自己。”
“全托很貴。”我吐吐舌頭,“恐怕他們負擔不起。”
“負擔不起,出來約會女孩子幹嗎?揩油?”母親大發雷霆。
“大傢挑呀,挑得頭昏腦脹,眼花瞭亂。想想還是從前盲婚好得多。”我笑。
“你還是喜歡乃明,是不是?”母親問。
“是。”我承認,“乃明的收入也不多,傢境平常,人也自私,脾氣也不佳,不知怎地,我們兩個投緣。”
“乃明大方。”母親說:“一個男人衹要大方。”
是的。我想;這是事實。開頭的時候他並沒有計較得失,可是他得到的比誰都多。
“快暑假了,也許乃明會回來。”母親說。
“回來也不過是一,兩個月,轉眼間又走,我一不是他冷宮裏的妃子,二不是王寶釧,我還望穿秋水呢,我不相信我會這麽沒出息。”
“你與他鬥氣?”母親問。
“沒有,”我說:“我根本沒落希望在他身上,如果我對他還有思念,做人就很痛苦。”
乃明暑假並沒有回來,他到南美洲去玩,寄很多明信片回來,照例為“希望你也在這裏。”真是無聊,漸漸我也不在乎他的缺點,反正在香港我也有別的伴侶。
過了暑假,我們一直沒寫信,聖誕節我給他寄了卡片去,就是這樣。
假期除出睡覺,就是玩耍,我買了六件漂亮的長裙子,加上去年的銀狐,哪裏都去得,我成為“社交名媛”。母親搖着頭嘆着氣。
我玩得興高彩烈,真奇怪,怎麽會涼簿至此?那時候為乃明流的眼淚呢?到底四年的交情,怎麽一轉眼就忘了?怎麽會這樣?人傢說年輕的女孩子是最殘忍的,如今想來真正不錯。
“那個時候,真不知道為何會為他與傢人鬧得天翻地覆,跟足他三年。現在?現在給我三百萬也不幹,倒不是看着他惡心,而是沒興趣,毫無反應。”一個女朋友說。
由此可知簿情寡義的不止我一個人。
從十二月廿四至一月三日,連續一個星期我都出去跳舞吃飯,不是在別人傢中開派對,就是在夜總會中喝香檳,忽然之間我覺得自由。
各有各的好處,跟牢一個男朋友,有種親昵,熟絡,安全。常常與不同的人約會,自由,輕鬆,沒有責任,享樂的時候是完全觀感上的,毫無心事。
心底下我會閃過乃明的影子。在很底下,很黯然的,然那——像在大雨中看到男孩子為他的女朋友打傘”半邊肩膀淋得濕透——像夜半夢回,有心事要說,不知道找那一個纔好。
一月五日,我正在梳洗預備上班,電話鈴響起來,我去接聽。那邊是乃明。
“乃明?”我一嘴的牙膏泡沫,“好嗎?”
“為什麽一連七八天都找不到你的人?”
“什麽意思?”我愕然。
“我日日夜夜打電話給你,沒人接聽,你的節目這麽多?”
“你怎麽了?你發神經?你有什麽資格質問我?”
“我沒有資格—?”
“當然沒有!你走之前又沒有擱下三年的米飯錢給我,我幹麽要聽你的?你真好意思,前年九月去的,到今年一月份纔打電話來,我見了你面還未必把你認得清楚呢,真滑稽!”我怒氣衝衝的放下電話。
走到樓下看見小張站在那裏。
“小張!”我詫異,“你?”
“是,來接你上班。”他說。
“我自己有車,你何必麻煩?”我笑。
“這是早上唯一可以看到你的機會。”他坦白的答。
“真的?”我把手臂伸進他臂彎裏。
百步之內,必有芳草。
我現在心情不一樣。我問:“小張,假使很遠的地方,有個朋友打電話來質問我假期在什麽地方玩,我該怎麽答?”
“很遠的地方。多遠?”小張問。
“加拿大。”
“朋友是男是女?”
“男人。”
“叫他去死。”
“為什麽?”
“他管你去過什麽地方?你有沒有管過他?如果他要管你,叫他娶了你,管你一日三餐房租零用。”
“你說到我心裏去了。”我說,。
“他那麽緊張你,為什麽要離開你到別的國傢去?”
“而且他已經有三千日沒有見我了,頭尾跑掉兩年有餘。”
小張說:“這人臉皮一流的厚。你仍然愛他嗎?”
“不可能,如果他不做類似的傻事,情有可原,將來大傢見面,還是朋友——本來我想給他留個好印象,但他沒有給我下臺的機會。”
“感情最容易變酸,比乳酩還容易壞。”
“說得沒錯。”我很惋惜。
“你們在一起很久嗎?”小張想打聽什麽。
“二千年了。”我狡猾的笑。我恢復了一貫的聰明調皮。
小張看我一眼,“人傢都說追求你最難,因為你自己什麽都有。”
“我沒有丈夫。”我笑說。
“這誰不知道!”小張笑。
乃明的電話絶了跡。又過一個星期,小張送我下班,在門口下車,我嚮他道再見的時候擡起頭,仿佛看見乃明站在我傢門。
我以為眼花看錯,人有相似,物有相同,小張嚮我揚揚手,說“明天見”,開走車子,然後我看清楚那人真是乃明。
“茱莉。”他走嚮前來叫我。
“你怎麽忽然回來了?”我一點驚異也沒有。
“我想念你。”他說:“回來看你。”
“是嗎?”我淡淡說,“你應該先打個電話來,我今天在公司做足一天,纍得很,不想出去。”
“那麽我陪你休息,我想與你說說話。”他說:“剛纔那個是誰?”
“同事。”
“你自己不是有車子嗎?”他喋喋不休,“為什麽不坐自己的車子?”
我站在門口跟他說:“我高興做什麽,是我傢的事,好不好?”
“你怎麽變了,茱莉,為什麽還不上樓去?我們在這裏要站多久?”他問。
我端詳他,我發覺我並不認識他。這個乃明不是二十八個月前的乃明,現在他衹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男人。
“我不打算與你上樓。”我說。
“為什麽?”他瞠目。
“我的公寓不是你的休息室。”我說。
“茱莉!”他拉住我。
我掙脫,“放開我——”
這時候小張的車子忽然兜回來,停下,他自車內探頭出來:“你沒聽見?她叫你放下手!”
“小張!”我如遇見救命王菩薩似的奔過去。
他推開車門,“上來。”
我跳上他的車子,關緊門,我跟乃明說:“你走吧,我不願意見到你。”
“你——”他憤恨的追上來。
“你如果早一年半載來,我的態度又不同,現在太遲了,因為你衹顧到你本身的需要。你得到過機會,機會錯過之後永不回頭,你走吧。”
小張等我把話說完,就開動車子。
我把臉埋在手中。小張問我:“上哪兒去?我們去喝杯咖啡好不好?”
我點點頭。
坐在咖啡店裏,小張善解人意,不問也不出聲,衹是陪着我。
隔了很久很久我纔說:“你會覺得我很冷酷吧?”
小張說,“不。”
“為什麽?”我擡起頭。
“是他先離你而去的,當時他並沒有理你的死路,你生存下來是你的本事,你們之間的事當他離開的時候早已告一段落,他這次回來見你,不外是因為他沒有見到更好的女孩子,至於你,你回不回到他身邊,完全是你的自由與選擇。”
我很感動,覺得他非常明事理,並且能夠在短時間內把一段復雜的事分析得
“再且你一定經過一段傷心的日子,”小張說“他知道嗎?他在乎嗎?感情不能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正如你說的,他有過他的機會,他錯過了,沒得好怨。”
他看我一眼,說下去:“我陪你回去,如果他還站在那裏,或是騷擾你,你盡可以報警。”
“是的,”我說“我對他再也沒有感情。”
小張送我回去。乃明並沒有站在門口。我鬆口氣,奇怪,以前那麽使我跳躍興奮快樂的一個人,現在使我這麽厭惡,真是奇怪。
我上樓,與小張道別。
以後我都沒有見過乃明,他也許回加拿大去了,也許沒有。在他離開我之前,他應該考慮到這個後果。
因為我對他好,他就認為我是他傢客廳傢私的一部分,太可笑。
我所遺憾的是:我曾經盡力想給他留一個好印象,而他還是恨我了。
我跟小張說:“男女之間沒有愛,仍可以做朋友嗎?我不相信。”
他但笑不語。
我則低下了頭,我與康乃明的故事,至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