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亦舒短篇小說集《等待》
好不容易畢了業,又千辛萬苦找到工作,一年後公司卻因虧損而清盤關門。這是細全平生至大一個打擊。
年輕的她覺得滿天陰雲,生活一點意思也無。天天睡到日上三竿,不願起床,大姐問她:“不練練琴嗎?不去看看電影?那我陪你出門旅行可好?”
平時明敏勤奮的細全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疲懶嬌慵,脾氣激動。
大姐暗暗好笑,“這叫做可共安樂而不可共患難。”
細全沮喪地說:“眼看我衹得三個月遣散費,就快用光了,怎麽辦?”
“姐姐又不會把你逐出傢門,你愛住到幾時就幾時。”
“你這是名副其實的蝸居,住久了人會笨。”
大姐為之氣結,“我不再理你了!”
細全也打醒精神去應徵過幾份工作,都沒有下文,她也不以為意,那都是些小公司,做得到也無甚前途,漸漸她頗為着急。
一日母親叫她回傢。
“細全,現在衹有你有空。”
細全萬不得已承認這是事實。
“你記得華苓姑婆嗎?”
細全點點頭,“她不是一早已經移居加拿大了嗎?”
“她病了,昨日托律師來見我們,說是希望有哪個孩子過去陪她,她願意付薪酬。”
細全一愕,“為什麽叫小輩陪還得付出酬勞?我們都是至親呀。”
林太太嘆口氣,“即使願意付出優薪,也無人應徵,年輕人各有各的事要做,誰耐煩去陪伴一個臨終老人。”
“什麽病?”
“癌癥,不會傳染,已經擴散。”
“多大年紀?”
“六十五。”
“那根本不算老。”
“健康情形,因人而異。”
“她付多少?”
“三萬港幣一個月,包食宿及來回飛機票。”
“呵,等於看護薪酬。”
“但她希望看到自己人。”
“還能熬多久?”
“不知道,也有若幹奇跡病人,隔一段時期,瘤腫完全消失的。”
細全問:“你想我去嗎?”
林太太說:“我的意思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到年老至怕孤苦寂寞,你若有空,便去看看她,也不要什麽酬勞了。”
細全答:“說得很是,但時間即是金錢,姑婆雖然老病,頭腦卻不糊塗。”
“那意思是,你願意接受她的條件?”
“是。”
“這是她的照片,我衹能找到這兩張,我們已經許久沒見面。”
細全一看照片,呆住,五十年代的姑婆芳華正茂,穿時興的一件頭泳裝及梳馬尾巴,站在一輛流綫型小跑車旁拍攝,身段高大的她有美麗的鵝蛋臉。
“曾經這麽漂亮過!”
林太太嗟嘆:“紅顔彈指老,剎那芳華。”她把右手拇指與食指扣成一個環,又將兩指彈開,“就是那樣。”
細全十分驚愕,這是她第一次覺悟到人會老、珠會黃,而死亡正悄悄守在一角靜候。
細全忽然說:“我會去陪她。”
“我同殷律師說。”
“白天,我會讀一個課程,其餘時間都歸她。”
“那也好。咦,你怎麽又振作起來了?”
“人生還有好一段路,整天躺着發牢騷,行嗎?”
就這樣說好了。
細全見過殷律師,他也調查過她的背景:林細全,父林威是林華苓三哥之四子,年23,無不良嗜好,性活潑,比較刁鑽,十分聰明……
過幾日細全就起程了。
華苓姑婆傢在多倫多市中心一幢面積巨大的公寓裏,她與女傭及一名看護同住,司機則每日來上班。
肯定環境富裕。
到了目的地司機把她接返傢去,她則有點纍,在車上睡着,直到車停下來。
司機叫傭人下來替細全拎行李。
女傭帶她進一間客房,請她梳洗休息。
細全自十七樓看下去,欣賞到聖倫斯河景。
“你來了。”
細全轉過頭去,發覺姑婆就站在她身後,細削蒼老,但並不見得特別有病容。
她衣着考究,仍然戴着精緻首飾,並且笑着說:“他們都說,22個侄孫之中,你最像我。”
“是嗎,”細全也笑,“像一點點就好了。告訴我,姑婆,一個人怎麽會富有起來。”
“一起喝下午茶一邊談好嗎?”
她絶口不提病情,細全也樂得不說。
“開源,同節流,還有,絶對不要賭博。”
細全說:“聽說到了某一個時期,錢會生錢。”
姑婆笑了,“年紀輕輕,老談錢,多庸俗。”
“可是我朋友有四歲孩子,已會說:‘給我多點錢’,他常跟大人出外購物,知道錢的好處。”
姑婆笑說:“細全,有你在,真不愁寂寞。”
細全忽然覺得她行了善事。
姑婆接着說:“到了某一地步,錢亦無用,所有身外物終於不能帶走,五十年後,不知誰住在這間屋子裏。”
細全連忙顧左右,“看,姑婆,有大郵船經過河道。”
姑婆說:“你且休息吧。”
大學裏有林華苓基金,通過關係,細全得到臨時旁聽學位,每星期上幾節課,十分理想。
數日後,她發覺有一年輕人時時上來看姑婆。
他叫朱天文,是會計師樓的一個夥計。
朱天文英俊、聰明、斯文有禮,可是細全直覺上不喜歡他,認為他有目的。
一日,姑婆問細全,“你覺得天文如何?”
細全想一想,“十分聰明,不太聰明一點了嗎?”
姑婆衹是笑,“奇怪,聰明人往往最不喜歡聰明人。”
細全不出聲,她纔不算聰明呢,表兄弟姐妹中,最笨是她;女同事中,相貌學歷她都不差,就是沒有人追求。
朱天文不會看不出來。
一日放學,出得校門,不見司機,衹聽有人叫她:“細全,這邊。”
一看,是朱天文坐在跑車裏叫她,她直覺姑婆出了事,連忙問:“有什麽不妥?”
“醫生在傢裏。”
細全立刻責問:“怎麽不到課室來叫我?”
“我覺得情況還不算嚴重。”
“下次你讓我决定什麽是嚴重什麽不是。”
朱天文看她一眼,不予分辯。
到了傢,細全奔上去看視姑婆。
姑婆接受過註射,已經睡着了。
她身上仍穿着考究的薄麻紗襯衫,手臂上卻盡是鬆皮膚與棕色斑點。
細全低下頭,覺得老年真是世上至可怕的一段路。
醫生示意他們出去說話。
他坐下來,“你們盡量使病人精神愉快吧。”
細全搶着說:“她看上去還很好。”卻已落下淚來。
醫生搖搖頭,“就是這三兩個月光景了。”
細全用手捂着臉,短短日子,已與姑婆産生異樣的感情,因此戀戀不捨。
“以後,”醫生說:“我每天會來替林女士註射止痛劑,我覺得末期病人有權輓回一點尊嚴,她的意思是,她希望留在傢裏。”
細全不住點頭。
“一切盡量維持原狀,有什麽事,立刻叫我,看護24小時守在這裏。”
這時女傭人出來說:“林小姐,叫你。”
細全連忙走到姑婆身邊去。
“呵細全,沒想到還會醒過來。”
這是細全第一次聞到她呼吸中有一股味道,姑婆一直維持整潔,可是敗壞細胞始終會發出異味。
姑婆的語氣異常輕快,像是回覆到極之年輕的歲月裏去,“細全,白色總比紅色好看,你說是不是?”
“是,”細全很鎮靜地附和,“白色清純。”
“那我决定穿白以裙子到舞會去。”
“什麽舞會?”細全問。
姑婆笑,“當然是畢業晚會。”
“是大學晚會嗎?”
“不,是中學,我纔十七歲。”
細全怔住,看護前來按住病人的手,“別多說話,快點休息。”
接着,姑婆的語氣沉着了一點,有點傷感,“但是,他終於沒有選我。”
細全一聽就知道這是在說一段得不到的感情,於是把嘴巴趨近姑婆耳邊:“不要緊,他配不起你。”
姑婆微微苦笑,“你真認為如此?”
“實在如此。”
“可是我時時想起他。”
“沒關係,有回憶總是好的”
“那年我衹有23歲。”
細全答:“同我差不多歲數。”
“是嗎?可是人一下就老黃了。細全,過去的事,歷歷在心,就如全像一個個夢一樣。”
“姑婆,你且慢說話,多多休息。”
姑婆長長嘆一口氣,瞌上雙目。
看護示意細全出房。
細全發覺醫生已經離去,朱天文正捧出咖啡。
他說:“我替代你做了一杯茶。”他知道她不喝咖啡。
細全卻取過外套,“要不要到外頭走一走。”
朱天文一怔,但隨即取過手提電話,“沒問題。”
他們在附近公園一直漫步到河堤。
兩個年輕人說着不相幹的話題:“這條河是當年運輸命脈。”
“是呀,木材、皮裘、機械,都這樣輾轉運至內陸。”
“百多年就那樣過去了。”
“地球已有億萬年歷史。”
細全在這一刻,又不覺得朱天文特別討厭了。
“將來,我們也會成為歷史一部分吧。”
朱天文撥電話回林宅查問情況,稍後說:“林女士情況穩定,你不必急着回傢,我請你吃海鮮如何?”
“吃不下,胸口有壓逼感。”
“那是一定的,心中難過嘛,可是,也總得吃晚飯呀。”
細全實在沒有心情,朱天文也就不勉強她,他把她送返林宅。
在門口,細全問他:“你為何有空來陪我姑婆?”
朱天文忽然生氣了,“我知道你懷疑我有企圖,在你們那裏,每個人做每件事,都起碼有兩三個目的,最好一箭雙雕,纔叫能幹、頂呱呱。林小姐,我是救恩醫院的義工,這是我的證明文件,自初中至今,我有一萬小時以上的義工服務記錄,你可以去調查。”
細全愕住,有點尷尬。
“林女士富有,而且是我工作的會計師樓的客人之一,可是她寂寞,她也需要有人陪她,如今你來了,大概不需要我了,你有我電話,有事聯絡吧。”
朱天文說完轉身就走。
細全十分後悔,她站在門口好一會纔進屋。
公寓大得找不到人,光是她住的部分就包括一個小小起坐間、浴室及臥室,臥室的落地長窗還通嚮私人露臺,自成一角。
傭人敲門,“林小姐,晚飯想吃些什麽?”
細全衹要一客三文治。
那天晚上,她醒了又睡,睡了又醒,覺得這是她生命中至長的一夜。
天朦朦亮,她起床巡至姑婆那一邊去,守夜看護在看小說,聞聲擡起頭來,表示無事,好感放心了,去做一杯茶,坐在書房看電視新聞,忽然纍得眼皮都張不開來。
看見安樂椅背上搭着毯子,扯將過來,蓋在身上,安然入睡。
律師到的時候她還沒梳洗,傭人來喚,她連忙跳起來,胡亂洗一把臉,即去見客。
鬍律師說:“林小姐,華苓女士把她名下若幹資産歸你,請簽收。”
細全馬上問:“光是我有呢,還是大傢都有?”
“大傢都有。”
“他們怎麽簽名?”
“他們承繼的並非不動産。”
細全一怔,“我承繼的是什麽?”
“多倫多與溫哥華的公寓各一間。”
細全睜大雙眼。
鬍律師微笑,“林小姐,現在你是一位相當富有的女孩子。”
“我先跟姑婆說幾句話。”
姑婆的聲音自身後響起,“說什麽?”
細全驚喜,“你起來了,姑婆。”
“是,”華苓女士坐在一張輪椅上,“還不簽名?”她微微笑,精神還算不錯。
細全過去蹲在她身邊,“我不要你的財産。”
“那,”姑婆無奈,“該給誰呢?”
“捐奬學金吧。”
“已經有啦,是我給你的禮物,去簽名。”
細全見姑婆十分清醒,衹得在文件上簽署。
鬍律師隨即離去。
華苓女士說:“來,陪我下棋。”
細全欣然從命。
下到一半,她同細全說:“天文給我電話,說暫不來了。”
細全不語。
“你倆有齟齬?”
細全點點頭。
姑婆已覺疲倦,用手撐着頭,“細全,做人糊塗點好,錢財是身外物,稍後你會發覺,世上最常見的是名與利。”
“最難得的呢?”細全脫口問。
姑婆輕輕答:“是良辰美景。”
“金錢可購得感情嗎?”
“感情需要培養,富裕環境當然有助發展感情。”
“真的嗎?”
姑婆笑。
看護前來說:“休息時間到了。”
細全知道接着的日子裏,姑婆的精神會一日差過一日,能夠說幾句話,下半局棋,已經不錯,她已不應奢求。
下午,她撥電話給朱天文,“我嚮你道歉。”
朱天文忙道:“不,是我太梗直,說話沒留餘地。”
細全卻不覺得他是有什麽說什麽的人,不過當下卻問;“誤會可以冰釋嗎?”
“沒有誤會,純是我脾氣臭,下班我替你及姑婆帶芒果冰淇淋來。”
看護覺得冰淇淋沒問題,給病人小量地嘗新。
細全問:“好吃嗎?”
“味道不錯,”姑婆點頭,“仍覺是享受。”
這樣簡單的享受也一日少於一日。
兩個年輕人陪她坐了一會兒,她漸漸睡着,這一睡也未必醒得過來。
每天朱天文陪細全到深夜,第二天又來送她到學校上課。
課程時間假使比較短的話,他會在車子裏等她,一邊看報紙。
感情的確需要培養,細全嘗試再次挑剔朱天文,已經不能夠。
他衣着都是時髦漂亮,不文不火;頭髮皮膚指甲修飾得幹淨整齊,無懈可擊;為人又斯文有禮,學識絶對上等,又有專業資格,整個人起碼可打個八十五分。
他們儼然已是一對。
姑婆看在眼中,十分高興。
“怎麽樣,姑婆介紹的男朋友不錯吧。”
細全衹是笑。
“天文是有點野心的,將來,他必定會有自己的公司。”
“姑婆,你凡事看得準,你覺得我會這麽早就喜歡家庭生活嗎?”
姑婆答得很技巧,“現代人,很少會整日價守在傢裏的了,你說是不是。”
老人也說得很對。
一日下午,姑婆忽然對看護說:“我想坐輪椅到外頭去看看。”
看護說:“我替你換件衣服就可以。”
“不,由細全及天文推我即可。”
看護一想,“至多二十分鐘要回來。”
姑婆笑了,“衹能去二十分鐘?年輕之際,一出去便可以玩通宵。”
細全衹是陪笑。
姑婆又說:“老了,這具軀殼拘禁我的靈魂,使我不得自由,唉,我的思想在自己的身體裏坐牢。”
細全為之惻然。
看護替病人穿上厚衣服,扶她上輪椅,再在她膝蓋上覆上一條毛毯。
細全與朱天文慢慢把她推出公園。
姑婆說:“好燦爛的陽光,好多海鷗。”
細全看了天文一眼。
姑婆說:“把我推到樹下,對着河岸。”
“是,姑婆。”
天文與細全坐在她身邊的長凳上。
姑婆輕輕說:“奇怪,那是誰,那人為何伸手招我。”
細全擡頭看半晌,“呵,那是幾個遊客。”
這時,朱天文忽然說:“其實人類沒有真正自由,少年時我們坐在課室裏動彈不得,稍後又步入辦公室,無論外頭陽光多好,還得超時加班,有幾個人可以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
“是呀,”細全贊同,“有時還得花許多時間去完成父母對我們的寄望:讀博士學位、讀醫科文憑……等到真正有自主權之際,已屆中年,又得把時間用在子女身上。”
朱天文笑,“你別越說越悲觀。”
細全說:“姑婆,我們到對面去,那時有噴泉。”
她不待老人回答,已想推動輪椅。
是朱天文先看出不妥,“慢着。”
他蹲下去看老人的臉,這時細全發覺姑婆的頭側在一旁,心中一凜,連忙走到輪椅面前。
姑婆嘴角帶一絲笑,眼睛關開關合,可是看得出,她已安然離開這個世界。
細全握住姑婆的手放在臉頰邊,潸然淚下。
朱天文說:“我們把輪椅推回去再說。”
細全點點頭站起來。
朱天文用手提電話嚮醫生報告情況。
待他們回到大廈門口,看護與救傷車已在等候。
朱天文的辦事能力的確叫人另眼相看。
接着,他又協助細全辦妥一切後事。
這一段日子,細全見他奔波得辛苦,便留他住在客房裏。
是,林細全已成為這間大廈的新主人。
姑婆對她十分慷慨,除出不動産,還留有若幹珠寶及現金,其餘一半財産,再由他人平分。
她分給朱天文的是若幹債券,以及十分奇怪的一隻訂婚用的鑽戒。
細全任務已經完成,打算回傢,可是這個時候,她又猶豫,她的男朋友在這裏,財産又在這裏,她以後都大可過這種優悠特殊階級生活。
她收拾了姑婆的細軟,盡量把老人的傢具雜物維持原狀。
她問朱天文,“你是會計師,你說,一直維持這樣的生活,可以嗎?”
朱天文答:“一百年內沒問題。”
細全笑笑,“一百年後,不知誰住這裏。”
細全看到年老無傢可歸的流浪人,便心中難過,他們一度也是抱在母親懷中的嬰兒,不知怎地,小小安琪兒老大了淪入地獄,在泥淖邊躑躅,她至怕將來她的孩子會那樣吃苦。
忽然她聽到朱天文說:“我們的孫子。”
細全擡起頭來,“什麽?”
朱天文平靜地笑,“你問我一百年後誰住這裏,我答,我們的孫子。”
細全一怔。
天文咳嗽一聲,“姑婆都替我們準備好了,她不想這衹戒指落在別人手上。”
他把那衹戒指取出放在桌子上。
“細全,請接受我求婚。”
細全低下頭,一切都安排好了:安樂窩、適合的人、訂婚指環,姑婆雖然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她的勢力、她的魅力,依舊無處不在。
可以想像她年輕健康的時候,是何等喜愛安排生活上一切細節。
太過經營的安排變成控製。
會不會因為性格霸道,所以纔會臨終之際,孑然一人,身邊一個人也沒有?
是老人病重垂危的氣氛感染了她,傷感使她甘心聽從姑婆的安排,可是在一剎那,細全突然清醒了。
她聽到自己清晰地說:“天文,我可沒打算這麽早結婚。”
朱天文意外地看着她。
細全覺得可笑,他以為十拿九穩呢。
“我還想返去好好做幾年工作,闖一番事業,破解‘女性沒有自願出來打天下’的傳言。”
朱天文愕然。
“至於這個戒指,姑婆既然贈予你,大抵任你發配。”停一停,細全很有誠意地問:“仍然是好朋友?”
朱天文這時候纔知道,他徹頭徹尾抵估小覷了這個相貌娟秀的女孩子。
衹聽得她溫和地說:“生活要由自己安排纔有意思,你也說過,這種自由彌足珍貴。”
朱天文那麽聰明機伶,已知凡事不可以勉強,他應當慶幸得到已經不少,於是瀟灑地站起來說:“細全,我永遠關懷你。”
她連忙說:“謝謝你,天文。”
細全到這個時候纔知道朱天文欠的是什麽,他太理智太會計算,整個人似一本帳簿,這原本是優點,但是細全希望伴侶熱情天真。
她有她的打算,她沒接受姑婆的好意。
好不容易畢了業,又千辛萬苦找到工作,一年後公司卻因虧損而清盤關門。這是細全平生至大一個打擊。
年輕的她覺得滿天陰雲,生活一點意思也無。天天睡到日上三竿,不願起床,大姐問她:“不練練琴嗎?不去看看電影?那我陪你出門旅行可好?”
平時明敏勤奮的細全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疲懶嬌慵,脾氣激動。
大姐暗暗好笑,“這叫做可共安樂而不可共患難。”
細全沮喪地說:“眼看我衹得三個月遣散費,就快用光了,怎麽辦?”
“姐姐又不會把你逐出傢門,你愛住到幾時就幾時。”
“你這是名副其實的蝸居,住久了人會笨。”
大姐為之氣結,“我不再理你了!”
細全也打醒精神去應徵過幾份工作,都沒有下文,她也不以為意,那都是些小公司,做得到也無甚前途,漸漸她頗為着急。
一日母親叫她回傢。
“細全,現在衹有你有空。”
細全萬不得已承認這是事實。
“你記得華苓姑婆嗎?”
細全點點頭,“她不是一早已經移居加拿大了嗎?”
“她病了,昨日托律師來見我們,說是希望有哪個孩子過去陪她,她願意付薪酬。”
細全一愕,“為什麽叫小輩陪還得付出酬勞?我們都是至親呀。”
林太太嘆口氣,“即使願意付出優薪,也無人應徵,年輕人各有各的事要做,誰耐煩去陪伴一個臨終老人。”
“什麽病?”
“癌癥,不會傳染,已經擴散。”
“多大年紀?”
“六十五。”
“那根本不算老。”
“健康情形,因人而異。”
“她付多少?”
“三萬港幣一個月,包食宿及來回飛機票。”
“呵,等於看護薪酬。”
“但她希望看到自己人。”
“還能熬多久?”
“不知道,也有若幹奇跡病人,隔一段時期,瘤腫完全消失的。”
細全問:“你想我去嗎?”
林太太說:“我的意思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到年老至怕孤苦寂寞,你若有空,便去看看她,也不要什麽酬勞了。”
細全答:“說得很是,但時間即是金錢,姑婆雖然老病,頭腦卻不糊塗。”
“那意思是,你願意接受她的條件?”
“是。”
“這是她的照片,我衹能找到這兩張,我們已經許久沒見面。”
細全一看照片,呆住,五十年代的姑婆芳華正茂,穿時興的一件頭泳裝及梳馬尾巴,站在一輛流綫型小跑車旁拍攝,身段高大的她有美麗的鵝蛋臉。
“曾經這麽漂亮過!”
林太太嗟嘆:“紅顔彈指老,剎那芳華。”她把右手拇指與食指扣成一個環,又將兩指彈開,“就是那樣。”
細全十分驚愕,這是她第一次覺悟到人會老、珠會黃,而死亡正悄悄守在一角靜候。
細全忽然說:“我會去陪她。”
“我同殷律師說。”
“白天,我會讀一個課程,其餘時間都歸她。”
“那也好。咦,你怎麽又振作起來了?”
“人生還有好一段路,整天躺着發牢騷,行嗎?”
就這樣說好了。
細全見過殷律師,他也調查過她的背景:林細全,父林威是林華苓三哥之四子,年23,無不良嗜好,性活潑,比較刁鑽,十分聰明……
過幾日細全就起程了。
華苓姑婆傢在多倫多市中心一幢面積巨大的公寓裏,她與女傭及一名看護同住,司機則每日來上班。
肯定環境富裕。
到了目的地司機把她接返傢去,她則有點纍,在車上睡着,直到車停下來。
司機叫傭人下來替細全拎行李。
女傭帶她進一間客房,請她梳洗休息。
細全自十七樓看下去,欣賞到聖倫斯河景。
“你來了。”
細全轉過頭去,發覺姑婆就站在她身後,細削蒼老,但並不見得特別有病容。
她衣着考究,仍然戴着精緻首飾,並且笑着說:“他們都說,22個侄孫之中,你最像我。”
“是嗎,”細全也笑,“像一點點就好了。告訴我,姑婆,一個人怎麽會富有起來。”
“一起喝下午茶一邊談好嗎?”
她絶口不提病情,細全也樂得不說。
“開源,同節流,還有,絶對不要賭博。”
細全說:“聽說到了某一個時期,錢會生錢。”
姑婆笑了,“年紀輕輕,老談錢,多庸俗。”
“可是我朋友有四歲孩子,已會說:‘給我多點錢’,他常跟大人出外購物,知道錢的好處。”
姑婆笑說:“細全,有你在,真不愁寂寞。”
細全忽然覺得她行了善事。
姑婆接着說:“到了某一地步,錢亦無用,所有身外物終於不能帶走,五十年後,不知誰住在這間屋子裏。”
細全連忙顧左右,“看,姑婆,有大郵船經過河道。”
姑婆說:“你且休息吧。”
大學裏有林華苓基金,通過關係,細全得到臨時旁聽學位,每星期上幾節課,十分理想。
數日後,她發覺有一年輕人時時上來看姑婆。
他叫朱天文,是會計師樓的一個夥計。
朱天文英俊、聰明、斯文有禮,可是細全直覺上不喜歡他,認為他有目的。
一日,姑婆問細全,“你覺得天文如何?”
細全想一想,“十分聰明,不太聰明一點了嗎?”
姑婆衹是笑,“奇怪,聰明人往往最不喜歡聰明人。”
細全不出聲,她纔不算聰明呢,表兄弟姐妹中,最笨是她;女同事中,相貌學歷她都不差,就是沒有人追求。
朱天文不會看不出來。
一日放學,出得校門,不見司機,衹聽有人叫她:“細全,這邊。”
一看,是朱天文坐在跑車裏叫她,她直覺姑婆出了事,連忙問:“有什麽不妥?”
“醫生在傢裏。”
細全立刻責問:“怎麽不到課室來叫我?”
“我覺得情況還不算嚴重。”
“下次你讓我决定什麽是嚴重什麽不是。”
朱天文看她一眼,不予分辯。
到了傢,細全奔上去看視姑婆。
姑婆接受過註射,已經睡着了。
她身上仍穿着考究的薄麻紗襯衫,手臂上卻盡是鬆皮膚與棕色斑點。
細全低下頭,覺得老年真是世上至可怕的一段路。
醫生示意他們出去說話。
他坐下來,“你們盡量使病人精神愉快吧。”
細全搶着說:“她看上去還很好。”卻已落下淚來。
醫生搖搖頭,“就是這三兩個月光景了。”
細全用手捂着臉,短短日子,已與姑婆産生異樣的感情,因此戀戀不捨。
“以後,”醫生說:“我每天會來替林女士註射止痛劑,我覺得末期病人有權輓回一點尊嚴,她的意思是,她希望留在傢裏。”
細全不住點頭。
“一切盡量維持原狀,有什麽事,立刻叫我,看護24小時守在這裏。”
這時女傭人出來說:“林小姐,叫你。”
細全連忙走到姑婆身邊去。
“呵細全,沒想到還會醒過來。”
這是細全第一次聞到她呼吸中有一股味道,姑婆一直維持整潔,可是敗壞細胞始終會發出異味。
姑婆的語氣異常輕快,像是回覆到極之年輕的歲月裏去,“細全,白色總比紅色好看,你說是不是?”
“是,”細全很鎮靜地附和,“白色清純。”
“那我决定穿白以裙子到舞會去。”
“什麽舞會?”細全問。
姑婆笑,“當然是畢業晚會。”
“是大學晚會嗎?”
“不,是中學,我纔十七歲。”
細全怔住,看護前來按住病人的手,“別多說話,快點休息。”
接着,姑婆的語氣沉着了一點,有點傷感,“但是,他終於沒有選我。”
細全一聽就知道這是在說一段得不到的感情,於是把嘴巴趨近姑婆耳邊:“不要緊,他配不起你。”
姑婆微微苦笑,“你真認為如此?”
“實在如此。”
“可是我時時想起他。”
“沒關係,有回憶總是好的”
“那年我衹有23歲。”
細全答:“同我差不多歲數。”
“是嗎?可是人一下就老黃了。細全,過去的事,歷歷在心,就如全像一個個夢一樣。”
“姑婆,你且慢說話,多多休息。”
姑婆長長嘆一口氣,瞌上雙目。
看護示意細全出房。
細全發覺醫生已經離去,朱天文正捧出咖啡。
他說:“我替代你做了一杯茶。”他知道她不喝咖啡。
細全卻取過外套,“要不要到外頭走一走。”
朱天文一怔,但隨即取過手提電話,“沒問題。”
他們在附近公園一直漫步到河堤。
兩個年輕人說着不相幹的話題:“這條河是當年運輸命脈。”
“是呀,木材、皮裘、機械,都這樣輾轉運至內陸。”
“百多年就那樣過去了。”
“地球已有億萬年歷史。”
細全在這一刻,又不覺得朱天文特別討厭了。
“將來,我們也會成為歷史一部分吧。”
朱天文撥電話回林宅查問情況,稍後說:“林女士情況穩定,你不必急着回傢,我請你吃海鮮如何?”
“吃不下,胸口有壓逼感。”
“那是一定的,心中難過嘛,可是,也總得吃晚飯呀。”
細全實在沒有心情,朱天文也就不勉強她,他把她送返林宅。
在門口,細全問他:“你為何有空來陪我姑婆?”
朱天文忽然生氣了,“我知道你懷疑我有企圖,在你們那裏,每個人做每件事,都起碼有兩三個目的,最好一箭雙雕,纔叫能幹、頂呱呱。林小姐,我是救恩醫院的義工,這是我的證明文件,自初中至今,我有一萬小時以上的義工服務記錄,你可以去調查。”
細全愕住,有點尷尬。
“林女士富有,而且是我工作的會計師樓的客人之一,可是她寂寞,她也需要有人陪她,如今你來了,大概不需要我了,你有我電話,有事聯絡吧。”
朱天文說完轉身就走。
細全十分後悔,她站在門口好一會纔進屋。
公寓大得找不到人,光是她住的部分就包括一個小小起坐間、浴室及臥室,臥室的落地長窗還通嚮私人露臺,自成一角。
傭人敲門,“林小姐,晚飯想吃些什麽?”
細全衹要一客三文治。
那天晚上,她醒了又睡,睡了又醒,覺得這是她生命中至長的一夜。
天朦朦亮,她起床巡至姑婆那一邊去,守夜看護在看小說,聞聲擡起頭來,表示無事,好感放心了,去做一杯茶,坐在書房看電視新聞,忽然纍得眼皮都張不開來。
看見安樂椅背上搭着毯子,扯將過來,蓋在身上,安然入睡。
律師到的時候她還沒梳洗,傭人來喚,她連忙跳起來,胡亂洗一把臉,即去見客。
鬍律師說:“林小姐,華苓女士把她名下若幹資産歸你,請簽收。”
細全馬上問:“光是我有呢,還是大傢都有?”
“大傢都有。”
“他們怎麽簽名?”
“他們承繼的並非不動産。”
細全一怔,“我承繼的是什麽?”
“多倫多與溫哥華的公寓各一間。”
細全睜大雙眼。
鬍律師微笑,“林小姐,現在你是一位相當富有的女孩子。”
“我先跟姑婆說幾句話。”
姑婆的聲音自身後響起,“說什麽?”
細全驚喜,“你起來了,姑婆。”
“是,”華苓女士坐在一張輪椅上,“還不簽名?”她微微笑,精神還算不錯。
細全過去蹲在她身邊,“我不要你的財産。”
“那,”姑婆無奈,“該給誰呢?”
“捐奬學金吧。”
“已經有啦,是我給你的禮物,去簽名。”
細全見姑婆十分清醒,衹得在文件上簽署。
鬍律師隨即離去。
華苓女士說:“來,陪我下棋。”
細全欣然從命。
下到一半,她同細全說:“天文給我電話,說暫不來了。”
細全不語。
“你倆有齟齬?”
細全點點頭。
姑婆已覺疲倦,用手撐着頭,“細全,做人糊塗點好,錢財是身外物,稍後你會發覺,世上最常見的是名與利。”
“最難得的呢?”細全脫口問。
姑婆輕輕答:“是良辰美景。”
“金錢可購得感情嗎?”
“感情需要培養,富裕環境當然有助發展感情。”
“真的嗎?”
姑婆笑。
看護前來說:“休息時間到了。”
細全知道接着的日子裏,姑婆的精神會一日差過一日,能夠說幾句話,下半局棋,已經不錯,她已不應奢求。
下午,她撥電話給朱天文,“我嚮你道歉。”
朱天文忙道:“不,是我太梗直,說話沒留餘地。”
細全卻不覺得他是有什麽說什麽的人,不過當下卻問;“誤會可以冰釋嗎?”
“沒有誤會,純是我脾氣臭,下班我替你及姑婆帶芒果冰淇淋來。”
看護覺得冰淇淋沒問題,給病人小量地嘗新。
細全問:“好吃嗎?”
“味道不錯,”姑婆點頭,“仍覺是享受。”
這樣簡單的享受也一日少於一日。
兩個年輕人陪她坐了一會兒,她漸漸睡着,這一睡也未必醒得過來。
每天朱天文陪細全到深夜,第二天又來送她到學校上課。
課程時間假使比較短的話,他會在車子裏等她,一邊看報紙。
感情的確需要培養,細全嘗試再次挑剔朱天文,已經不能夠。
他衣着都是時髦漂亮,不文不火;頭髮皮膚指甲修飾得幹淨整齊,無懈可擊;為人又斯文有禮,學識絶對上等,又有專業資格,整個人起碼可打個八十五分。
他們儼然已是一對。
姑婆看在眼中,十分高興。
“怎麽樣,姑婆介紹的男朋友不錯吧。”
細全衹是笑。
“天文是有點野心的,將來,他必定會有自己的公司。”
“姑婆,你凡事看得準,你覺得我會這麽早就喜歡家庭生活嗎?”
姑婆答得很技巧,“現代人,很少會整日價守在傢裏的了,你說是不是。”
老人也說得很對。
一日下午,姑婆忽然對看護說:“我想坐輪椅到外頭去看看。”
看護說:“我替你換件衣服就可以。”
“不,由細全及天文推我即可。”
看護一想,“至多二十分鐘要回來。”
姑婆笑了,“衹能去二十分鐘?年輕之際,一出去便可以玩通宵。”
細全衹是陪笑。
姑婆又說:“老了,這具軀殼拘禁我的靈魂,使我不得自由,唉,我的思想在自己的身體裏坐牢。”
細全為之惻然。
看護替病人穿上厚衣服,扶她上輪椅,再在她膝蓋上覆上一條毛毯。
細全與朱天文慢慢把她推出公園。
姑婆說:“好燦爛的陽光,好多海鷗。”
細全看了天文一眼。
姑婆說:“把我推到樹下,對着河岸。”
“是,姑婆。”
天文與細全坐在她身邊的長凳上。
姑婆輕輕說:“奇怪,那是誰,那人為何伸手招我。”
細全擡頭看半晌,“呵,那是幾個遊客。”
這時,朱天文忽然說:“其實人類沒有真正自由,少年時我們坐在課室裏動彈不得,稍後又步入辦公室,無論外頭陽光多好,還得超時加班,有幾個人可以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
“是呀,”細全贊同,“有時還得花許多時間去完成父母對我們的寄望:讀博士學位、讀醫科文憑……等到真正有自主權之際,已屆中年,又得把時間用在子女身上。”
朱天文笑,“你別越說越悲觀。”
細全說:“姑婆,我們到對面去,那時有噴泉。”
她不待老人回答,已想推動輪椅。
是朱天文先看出不妥,“慢着。”
他蹲下去看老人的臉,這時細全發覺姑婆的頭側在一旁,心中一凜,連忙走到輪椅面前。
姑婆嘴角帶一絲笑,眼睛關開關合,可是看得出,她已安然離開這個世界。
細全握住姑婆的手放在臉頰邊,潸然淚下。
朱天文說:“我們把輪椅推回去再說。”
細全點點頭站起來。
朱天文用手提電話嚮醫生報告情況。
待他們回到大廈門口,看護與救傷車已在等候。
朱天文的辦事能力的確叫人另眼相看。
接着,他又協助細全辦妥一切後事。
這一段日子,細全見他奔波得辛苦,便留他住在客房裏。
是,林細全已成為這間大廈的新主人。
姑婆對她十分慷慨,除出不動産,還留有若幹珠寶及現金,其餘一半財産,再由他人平分。
她分給朱天文的是若幹債券,以及十分奇怪的一隻訂婚用的鑽戒。
細全任務已經完成,打算回傢,可是這個時候,她又猶豫,她的男朋友在這裏,財産又在這裏,她以後都大可過這種優悠特殊階級生活。
她收拾了姑婆的細軟,盡量把老人的傢具雜物維持原狀。
她問朱天文,“你是會計師,你說,一直維持這樣的生活,可以嗎?”
朱天文答:“一百年內沒問題。”
細全笑笑,“一百年後,不知誰住這裏。”
細全看到年老無傢可歸的流浪人,便心中難過,他們一度也是抱在母親懷中的嬰兒,不知怎地,小小安琪兒老大了淪入地獄,在泥淖邊躑躅,她至怕將來她的孩子會那樣吃苦。
忽然她聽到朱天文說:“我們的孫子。”
細全擡起頭來,“什麽?”
朱天文平靜地笑,“你問我一百年後誰住這裏,我答,我們的孫子。”
細全一怔。
天文咳嗽一聲,“姑婆都替我們準備好了,她不想這衹戒指落在別人手上。”
他把那衹戒指取出放在桌子上。
“細全,請接受我求婚。”
細全低下頭,一切都安排好了:安樂窩、適合的人、訂婚指環,姑婆雖然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她的勢力、她的魅力,依舊無處不在。
可以想像她年輕健康的時候,是何等喜愛安排生活上一切細節。
太過經營的安排變成控製。
會不會因為性格霸道,所以纔會臨終之際,孑然一人,身邊一個人也沒有?
是老人病重垂危的氣氛感染了她,傷感使她甘心聽從姑婆的安排,可是在一剎那,細全突然清醒了。
她聽到自己清晰地說:“天文,我可沒打算這麽早結婚。”
朱天文意外地看着她。
細全覺得可笑,他以為十拿九穩呢。
“我還想返去好好做幾年工作,闖一番事業,破解‘女性沒有自願出來打天下’的傳言。”
朱天文愕然。
“至於這個戒指,姑婆既然贈予你,大抵任你發配。”停一停,細全很有誠意地問:“仍然是好朋友?”
朱天文這時候纔知道,他徹頭徹尾抵估小覷了這個相貌娟秀的女孩子。
衹聽得她溫和地說:“生活要由自己安排纔有意思,你也說過,這種自由彌足珍貴。”
朱天文那麽聰明機伶,已知凡事不可以勉強,他應當慶幸得到已經不少,於是瀟灑地站起來說:“細全,我永遠關懷你。”
她連忙說:“謝謝你,天文。”
細全到這個時候纔知道朱天文欠的是什麽,他太理智太會計算,整個人似一本帳簿,這原本是優點,但是細全希望伴侶熱情天真。
她有她的打算,她沒接受姑婆的好意。
選自亦舒短篇小說集《等待》
李志學住在陳妙姬隔壁,二人從小是鄰居。
因陳伯母一句話,志學便一直殷勤地照顧妙姬。
陳太太這樣說:“志學,你已是三年生,妙姬剛好一年級,你替我看着妙姬,小息時幫幫眼,有人欺侮她,告訴陳伯母。”
誰也沒想到志學會忠誠地照顧了妙姬那麽多年。
小息時他在操場等她,午餐他陪她去合作社,放學一起走。
妙姬小時候並不太漂亮,一張臉圓圓扁扁,像洋娃娃,唯一可取之處是皮膚白皙,一雙眼睛黑白分明。
可是志學對她忠誠不貳。
中學時別名豬囡的妙姬忽然變了,嬰兒肥消失,面孔拉長,鼻梁顯高,一雙眼睛依然晶瑩,她變成了一名可人兒。
志學與她在一個小提琴老師處學習。
兩人一起走一起返,志學總是等她。
等待妙姬變成志學生活一部份。
在客廳溫習功課,志學可以聽見妙姬練琴,兩人自十六份一尺寸的幼兒琴一直練到標準尺寸,妙姬總是怪母親逼她。
“媽媽自己不會音樂,感覺不足,總要我學,其實我一點興趣也無。
“可是,”志學鼓勵她,“你的音色好極了。”
“那是因為我手中的是一隻剋拉蒙娜。”
妙姬自小情緒化,志學十分清楚她的脾性,妙姬需要瞭解遷就。
中學起妙姬開始跟傢裏鬧意見,主要是陳伯母管得太嚴,妙姬每有新嘗試,伯母便企圖撲殺。
妙姬努力爭取自由,多數與母親不歡而散。
李太太有時說公道話:“陳伯母的確要求太高,其實做人的精萃不外是健康快樂,略具節蓄,有個溫暖的家庭,不必刻意追求名利。”
妙姬想到歐洲留學。
陳太太說:“你到加拿大吧,溫哥華與多倫多都有親戚。”
可是妙姬堅持要往英國。
陳太太看着天花板嘆息,“妙姬,你懂得什麽,嗄,你懂得什麽?”
志學碰巧在等妙姬去打球,一聽此言,立刻說,“我陪妙姬到倫敦好了。”
陳太太一怔,“那你不是要轉校嗎?”
志學笑笑,“倫敦的帝國學院願意收我。”
“我們不想你犧牲。”
“啊沒有的事。”
“你母親不反對?”
可是,志學本想說,我媽媽衹想我快樂,可是這變了指摘陳伯母,他又說不出口。
伯母終於說:“有你同妙姬一起,我就放心了。”
妙姬事後抱歉說:“對不起,拖你落水。”
“我也喜歡倫敦的文化。”
兩人一起出發,志學負責找地方住,幸虧二人傢境富裕,辦起事來,方便得多。
可是一年過後,一日妙姬婉轉地說;“志學,放學你不必再等我。”
志學一怔。
“我想留在圖書館做功課。”
志學說:“我等你好了。”
妙姬有點着急,他怎麽不接受暗示。
電光石火之間,志學明白了。
他受了很大打擊,低頭片刻,然後試探地說:“上學要不要送你?”
“我自己開車。”
志學衹得頷首。
那日回傢的時候,天下雪,路上薄薄積着白霜,走過有一行行足印。
志學忽然想到小豬囡六七歲時放學自課室衝出來時口中總喊:“哥哥,哥哥,肚子餓,去吃薯條”,扁扁面孔,可愛笑臉,主動來拉他的手。
陳伯母因此叫他豬哥。
豬囡一鬧情緒,就找豬哥。
今日的妙姬已無昔日豬囡的影子,她長得非常高,身段發育得極好,長發,喜穿長褲,不過皮膚仍然白皙,眼睛仍然亮麗。
而志學仍然愛她。
志學躑躅回傢,沒有即時進屋,在石級上坐了許久,雪下得更密了。
幼時很細微的事都涌上心頭。
妙姬哭泣時他遞上手帕,妙姬摔跤他扶她起來。
也許不能服侍她一輩子,可是起碼也可以等她大學畢業吧。
沒想到她那麽快便决定尋求另一條路。
志學坐得雙手僵硬,甫站起來,聽見有女孩子的聲音溫柔地說:“過來喝杯茶,你快變冰柱了。”
那是丁玉娟,他的同班同學,此刻坐在車子裏伸手招他。
志學走過去,她自暖壺中斟出一杯咖啡遞給他。
志學從來沒喝過那麽香那麽甜的咖啡。
他問:“你怎麽會出現?”
玉娟笑笑,“我有第六靈感,我覺得有朋友需要我。”
志學上了她的車,用手抹了抹面孔,“什麽時候了?”
玉娟看着他,“衹要你願意,什麽時候均是良辰美景。”
志學馬上知道,丁玉娟是來救他的。
之後的一段日子裏,他仍然時時見到豬囡,妙姬一直主動拉他的手親密地說話。
——“那是你女友嗎?”
“傢母處請你美言幾句,別告訴她我整個暑假在巴黎左岸。”
“志學,匯款一時未到,暫藉一千鎊。”
“經濟科有幾條題目無論如何弄不懂,你替我補一補。”
可是那種親昵神情,又不似小妹對哥哥。
是以志學心中總存有一絲希望。
丁玉娟那麽聰明體貼,自然看得出來。
可是,大傢還那麽年輕,有的是時間,任由自在發展好了,毋需即時劃分界限。
妙姬的男朋友姓殷,傢裏做紡織,十分富裕,長得且英俊,二人走在一起,像金童玉女一樣,不知怎地,他們臉上卻極少露出笑容。
也許是受英國沉鬱天氣影響,可能是有點齟齬,更如玉娟所說:“太過相愛,一定有痛苦。”
他喜歡開機車,她便在後座隨他跑遍歐洲。
玉娟又有智能評語,“誰吃得消,不過,過了四十歲想當年,妙姬的回憶一定比我的精彩。”
“你可有心思在今日刻意泡製將來的回憶?”
玉娟微微笑,“我那有資格,我衹能為今天而活,我又沒會賺錢的父母。”
玉娟是個苦學生。
妙姬總算捱到畢業,有好幾篇重要功課,均出自志學之手,又替她剔出考試題目,一定逼着她背熟了上試場。
情況真慘烈,一個要上街耍樂,一個死活逼人溫功課。
玉娟勸說;“這是幹嗎?人身自由,選擇自由。”
“將來,她會感激我。”
玉娟實在忍不住:“你要她感激你?我還以為你想她愛你。”
志學看了玉娟一眼,不出聲。
妙姬也明白最後一試對她來說何等重要,終於讀到及格。
據說她答了三題試題,覺得分數已夠,便收筆離場。
如此瀟灑。
志學總是溫柔地想起一年級的豬囡象是剛學會走路的洋娃娃,六歲,小不點,伯母愛打扮她,頭髮梳各式各樣可愛款式……
同現在的不羈不挂鈎。
妙姬好似知道再不任性永無時日,最名貴的衣物堆滿房間,館子欠單成迭,到最後要志學修補紕漏。
忠學對她說:“暑假我回傢,希望你同我一起,伯母說十分挂念你。”
“一畢業自然要走。”
“妙姬,我會留下讀博士。”
“嘩,還讀,你們堪稱書囚,”停一停,“玉娟陪你嗎?”
“她已在大學找到工作。”
“那多好。”
“你與小殷一起回傢看媽媽?”
妙姬十分詫異,睜大雙眼,“你說的是殷懷德?我們分開已有一年。”
一年?
“可是,”志學張大嘴,“剛纔送你來的人是誰?”
“那是石文俊。”
“他是誰?”志學大吃一驚。
妙姬悻悻然,“你不重視我的朋友,你不屑看清楚他們的面孔。”
玉娟在一旁嗤一聲笑出來。
志學更生氣,“他們都長得一個樣子,換來換去作甚?”
妙姬嘿地一聲站起來拂袖而去。
玉娟說:“你終於得罪了她。”
“好了好了,我的責任已完,把她送回傢去叫她父母照顧。”
玉娟微笑,“有種人一生下來就使人覺得她需要被終身照顧,真是幸福。”
“玉娟,可要一起回去?”
玉娟搖頭,“旅費、禮物,統統是開銷,此刻弟弟占了我的床鋪,我連睡處也無,況且,也不方便告假。”
“我傢有地方。”
“志學,你肯邀請我,我已經很高興。”
志學點點頭。
那是一個漫長的暑假,足足三個多月,志學比想象中更想念玉娟。
他母親說:“你好似反而與妙姬生疏了。”
志學不答。
“我們還以為你倆會進一步發展。”
志學看着天花板,看樣子不會了,誰傢小姐願意同替她換過泳衣的小哥哥談戀愛。
他遺憾地說:“太熟稔了。”
他母親笑。
“妙姬小時真可愛,以後都沒見過那麽有趣的小孩。”
母親啊一聲,“是嗎,抑或,你的記憶愚弄了你?妙姬幼時頑劣不堪,沒有一刻停,長到四歲時纔剛會講簡單句子,陳伯母不知多頭痛。”
“是嗎?”志學大吃一驚。
那是妙姬?
“你自幼同她有緣份,喜歡她,縱容她。”
妙姬在傢住了一個月就鬧着要搬出去。
然後,暑假還沒結束,她就同志學說:“我要結婚了。”
不止是志學一人,連帶她父母在內,大傢都沉默無言,妙姬做事好似永遠受感情支配,而可憐的靈魂,她的感情又是那麽衝動。
志學輕輕擁抱她,“我祝你幸福。”
然後,他提早結束暑假,回到玉娟身旁。
玉娟安慰他:“像妙姬那樣,無論嫁何人均無所謂,有那麽強壯的後臺,再錯也有娘傢支持,況且,人總得結一兩次婚。”
志學氣結,“這是什麽話!你打算結幾次?”
“我怎麽同人傢比,我也許一次也結不了。”
若不是為着妙姬,志學來不了倫敦,也不會遇上玉娟。
翌年,妙姬誕下男嬰。
志學回去探訪她,玉娟看見豬哥十分高興。
嬰兒精靈可愛,志學表示願意認識他的父親。
可是妙姬說:“我們已經分手。”
志學一怔,教訓她:“你的人際關係差極了。”
妙姬微笑,“也不見得,我同你的友誼多年不變。”
“現在打算怎麽樣?”
“爸媽沒告訴你?我打理的童裝公司主意不錯。”
哦,原來已經做了老闆娘。
“你仍然與玉娟在一起?”
志學點點頭。
“你總得有點表示。”
“起碼要待畢了業找到工作再說。”
“可是她已經等了你那麽多年。”
等?
志學驀然擡起頭來,他可沒想到玉娟在等他。,
“不,我想你誤會了,玉娟在做事,她不會刻意等我。”
妙姬舉起雙手笑,“好好好,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
這次,輪到她取笑豬哥。
拿到博士文憑,志學受聘到科技大學任職。
臨走問玉娟:“一起回去吧,異鄉生活不如家乡。”
玉娟婉拒,“我覺得這裏適合我。”
志學無奈,也許她需要進一步承諾,可是志學一時又沒準備好。
“那麽,再見。”
“志學,青山白水,後會有期。”
回傢後,他與妙姬見面的機會自然又多了起來。
志學一顆心又比較活動。
妙姬運氣好,居然可以把青年時的不羈收斂得無影無蹤,她現在是三月童裝店的主人,雇用着三個夥計。
當然,後邊幕後主持是陳先生夫人。
志學去參觀那華麗的店堂,小大衣售價四位數字,最便宜的內衣也得百多元。
志學咋舌,真不信生意會那麽好。
妙姬精神有了寄托,性格溫馴得多,每天下班趕着回去照顧孩子,生活十分正常。
志學的母親說:“現在可是機會了。”
志學詫異,“媽媽,你不嫌她?”
母親說:“嘿!她自養活她母子,我們嫌什麽?”
志學慶幸有如此開通的母親。
這是成年後志學與妙姬最接近的一段日子。
下了班他到她傢去一坐便是一整晚:同孩子玩、開車送妙姬去買菜、談天、到沙灘散步。
可是越見得多,感情越是升華。
終於,他們也談到婚嫁。
“你總這要嫁人的吧。”
“有一日,說不定。”
“這一次必然會小心選擇。”
妙姬本抱着孩子在喂蛋糕吃,聽見這話忽然笑了,她擡起頭來,輕輕說:“豬哥,你好不天真,這根本不是小不小心的問題,也不是選擇的問題。”
志學頷首說:“我知道,你是想說,一切都由上天註定。”
“是呀,”妙姬說:“由一隻無形的大手,把我們推到何處便是何處,並非我到了今日尚不想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而是實在無奈。”
“可是你的結局不錯呀,安定生活,又有可愛孩子。”
“結局?”妙姬放下孩子伸個懶腰,“這麽快說到結局?還有四份三路沒走呢。”
妙姬一直熱愛生命,否則不會註入那麽多感情。
“志學,你肯定是我生命中的一朵玫瑰花。”
志學看着妙姬,“我永遠愛你。”
孩子的父親定期探訪,妙姬不願在傢見他,便叫他到店鋪來接孩子。
一次剛巧碰到志學。
志學一直以為不能與妻子相處的男人必然是猥瑣無能醜陋的。
可是吳作鑫英俊高大打扮整齊且十分誠懇。
他握着志學的手,“是李兄吧,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志學大吃一驚。
這樣的人才,打着燈籠沒處找,接過名片一看,還是名執業大律師。
志學睏惑地問:“一對璧人,是什麽令你倆分手?”
吳作鑫也不覺唐突,深深嘆口氣。
志學問,“可以復合嗎?”
吳作鑫搔搔頭皮,“大抵無此可能。”
“是第三者作祟?”
“何來第三者?我忙得連與妻兒相聚時間也無,就此激怒妙姬。”
“應該以家庭為重。”
“不,李兄,一個沒有事業的男人等於什麽也無。”
“是這個功利社會坑人。”
“李兄,”吳作鑫苦笑,“男人不好做。”
“是呀,”志學有共鳴,“非要出人頭地不可,硬是要為父母妻小爭足顔面。”
“妙姬為人相當難相處。”
“我覺得你有足夠能力迎合她的需要。”
“她十分挑剔,是個完美主義者,時時為小事大發雷霆,叫我下不了臺。”
有這樣的事?
“性格溫柔體貼的女子是極之難得的。”
志學忽然想起玉娟,內心緩緩牽動。
“若果有那樣的人才,切莫錯過。”
這時妙姬走過來,“你們兩人倒是談得津津有味,說些什麽?”
“男人之苦。”
妙姬嗤之以鼻,“男人有什麽苦?從前還需養傢活兒,如今女性均經濟獨立,男人工夫減半,還愁什麽?”
志學笑,“單是忍受這層氣焰就更加辛苦。”
妙姬把孩子領回懷中。
說也奇怪,小孩同吳作鑫長得一個印子,可是妙姬視他如珠如寶,可是不能與他父親相處。
吳作鑫說:“李兄,有空一齊喝啤酒。”他告辭了。
那天回傢,志學忙着找丁玉娟。
撥到住宅,電話先是無人接聽,然後有陌生人答:“丁小姐搬走了。”
志學大吃一驚,“什麽時候搬的?”
“有兩個多星期了,先生,你不是她的熟朋友吧。”
志學急出一身冷汗。
他以為她會一直在那裏默默等他回心轉意。
隔幾個小時,他打到大學去找她。
同事答:“丁放長假。”
“有沒有聯絡電話?”
“閣下是誰?”
“是她的親戚。”
“她人在湖區,仿佛住在雲德米爾。”
志學不知怎地,一剎時非要找到玉娟不可,忙不迭在電話部內找到雲德米爾所有酒店號碼,一一查詢,可是花了整個上午,不得要領。
這時纔知道他對玉娟一無所知。
她傢在何處,有些什麽親人,朋友在哪方,志學都不清楚。
那麽些年,他忽視她。
志學深深內疚。
他想都沒想過玉娟會不再等待。
他再次撥電緻大學。
“請問丁玉娟幾時回來?”
“她下個學期纔會出現。”
“那是幾時?”
“九月十八日。”
還有整整一個月。
“我留下姓名與電話號碼,請她與我聯絡。”
衹能做這麽多。
忠學頽然。
他去找妙姬,同她傾訴。
“有時一個人連他的心都看不清楚。”
妙姬正在化妝,用一隻寬大排筆把粉往臉上掃,那粉真神奇,馬上使妙姬臉龐晶瑩玲瓏。
然後她細細描眉。
“誰?”一邊閑閑問:“誰不瞭解他自己的心?”
志學問:“你有約會嗎?”
“時間還沒到,你可以說下去。”
“我失去了玉娟的影蹤。”
妙姬要隔一會兒纔想起來,“呵是,玉娟姐,你們尚有聯絡?”
玉娟就是那樣:永遠是背景人物,不容易叫人記起來。
志學有點慚愧,“她其實是個可愛的女子。”
“她會出現的。”
妙姬塗上口紅,那深紫紅的胭脂使她看上去明豔逼人。
然後她轉到屏風後去換衣服。
半晌出來,衹見她穿着一件翡翠緑塔夫綢大蓬裙,頭髮上夾一隻水鑽別針,拼出英文DANGCE一字,端的膚光如雪,眉目如畫。
志學看得呆了,“你真美。”
“謝謝你,豬哥。”
有人按鈴。
妙姬說:“來接我了。”
她沒叫他等,一早已經準備好。
看,如果她愛你,不會叫你等,還有,如果你愛她,你也不會叫她等。
妙姬提着裙子去開門,裙裾悉率作響,門一開,一位高大漂亮的男士走進來。
他一看妙姬,震蕩地說:“多麽漂亮!”
妙姬笑,“來,我介紹我大哥給你認識。”
寒暄過後,他們三人分道揚鑣。
志學回到傢中,一直發呆。
再等下去也不再有意思。
——課室門一打開,小豬囡跳出來,“哥哥,哥哥”,那已是多年多年前的事了。
不過,志學一直沒找到玉娟,也許,在他醒悟的一刻,玉娟也同時醒悟。
她並沒有跟他聯絡。
世界那麽大,緣份那麽飄渺,也許,餘生也見不了面。
不過,李志學自那個時間開始,自我釋放,他現在約會異性,不會等得超過二十分鐘。
李志學住在陳妙姬隔壁,二人從小是鄰居。
因陳伯母一句話,志學便一直殷勤地照顧妙姬。
陳太太這樣說:“志學,你已是三年生,妙姬剛好一年級,你替我看着妙姬,小息時幫幫眼,有人欺侮她,告訴陳伯母。”
誰也沒想到志學會忠誠地照顧了妙姬那麽多年。
小息時他在操場等她,午餐他陪她去合作社,放學一起走。
妙姬小時候並不太漂亮,一張臉圓圓扁扁,像洋娃娃,唯一可取之處是皮膚白皙,一雙眼睛黑白分明。
可是志學對她忠誠不貳。
中學時別名豬囡的妙姬忽然變了,嬰兒肥消失,面孔拉長,鼻梁顯高,一雙眼睛依然晶瑩,她變成了一名可人兒。
志學與她在一個小提琴老師處學習。
兩人一起走一起返,志學總是等她。
等待妙姬變成志學生活一部份。
在客廳溫習功課,志學可以聽見妙姬練琴,兩人自十六份一尺寸的幼兒琴一直練到標準尺寸,妙姬總是怪母親逼她。
“媽媽自己不會音樂,感覺不足,總要我學,其實我一點興趣也無。
“可是,”志學鼓勵她,“你的音色好極了。”
“那是因為我手中的是一隻剋拉蒙娜。”
妙姬自小情緒化,志學十分清楚她的脾性,妙姬需要瞭解遷就。
中學起妙姬開始跟傢裏鬧意見,主要是陳伯母管得太嚴,妙姬每有新嘗試,伯母便企圖撲殺。
妙姬努力爭取自由,多數與母親不歡而散。
李太太有時說公道話:“陳伯母的確要求太高,其實做人的精萃不外是健康快樂,略具節蓄,有個溫暖的家庭,不必刻意追求名利。”
妙姬想到歐洲留學。
陳太太說:“你到加拿大吧,溫哥華與多倫多都有親戚。”
可是妙姬堅持要往英國。
陳太太看着天花板嘆息,“妙姬,你懂得什麽,嗄,你懂得什麽?”
志學碰巧在等妙姬去打球,一聽此言,立刻說,“我陪妙姬到倫敦好了。”
陳太太一怔,“那你不是要轉校嗎?”
志學笑笑,“倫敦的帝國學院願意收我。”
“我們不想你犧牲。”
“啊沒有的事。”
“你母親不反對?”
可是,志學本想說,我媽媽衹想我快樂,可是這變了指摘陳伯母,他又說不出口。
伯母終於說:“有你同妙姬一起,我就放心了。”
妙姬事後抱歉說:“對不起,拖你落水。”
“我也喜歡倫敦的文化。”
兩人一起出發,志學負責找地方住,幸虧二人傢境富裕,辦起事來,方便得多。
可是一年過後,一日妙姬婉轉地說;“志學,放學你不必再等我。”
志學一怔。
“我想留在圖書館做功課。”
志學說:“我等你好了。”
妙姬有點着急,他怎麽不接受暗示。
電光石火之間,志學明白了。
他受了很大打擊,低頭片刻,然後試探地說:“上學要不要送你?”
“我自己開車。”
志學衹得頷首。
那日回傢的時候,天下雪,路上薄薄積着白霜,走過有一行行足印。
志學忽然想到小豬囡六七歲時放學自課室衝出來時口中總喊:“哥哥,哥哥,肚子餓,去吃薯條”,扁扁面孔,可愛笑臉,主動來拉他的手。
陳伯母因此叫他豬哥。
豬囡一鬧情緒,就找豬哥。
今日的妙姬已無昔日豬囡的影子,她長得非常高,身段發育得極好,長發,喜穿長褲,不過皮膚仍然白皙,眼睛仍然亮麗。
而志學仍然愛她。
志學躑躅回傢,沒有即時進屋,在石級上坐了許久,雪下得更密了。
幼時很細微的事都涌上心頭。
妙姬哭泣時他遞上手帕,妙姬摔跤他扶她起來。
也許不能服侍她一輩子,可是起碼也可以等她大學畢業吧。
沒想到她那麽快便决定尋求另一條路。
志學坐得雙手僵硬,甫站起來,聽見有女孩子的聲音溫柔地說:“過來喝杯茶,你快變冰柱了。”
那是丁玉娟,他的同班同學,此刻坐在車子裏伸手招他。
志學走過去,她自暖壺中斟出一杯咖啡遞給他。
志學從來沒喝過那麽香那麽甜的咖啡。
他問:“你怎麽會出現?”
玉娟笑笑,“我有第六靈感,我覺得有朋友需要我。”
志學上了她的車,用手抹了抹面孔,“什麽時候了?”
玉娟看着他,“衹要你願意,什麽時候均是良辰美景。”
志學馬上知道,丁玉娟是來救他的。
之後的一段日子裏,他仍然時時見到豬囡,妙姬一直主動拉他的手親密地說話。
——“那是你女友嗎?”
“傢母處請你美言幾句,別告訴她我整個暑假在巴黎左岸。”
“志學,匯款一時未到,暫藉一千鎊。”
“經濟科有幾條題目無論如何弄不懂,你替我補一補。”
可是那種親昵神情,又不似小妹對哥哥。
是以志學心中總存有一絲希望。
丁玉娟那麽聰明體貼,自然看得出來。
可是,大傢還那麽年輕,有的是時間,任由自在發展好了,毋需即時劃分界限。
妙姬的男朋友姓殷,傢裏做紡織,十分富裕,長得且英俊,二人走在一起,像金童玉女一樣,不知怎地,他們臉上卻極少露出笑容。
也許是受英國沉鬱天氣影響,可能是有點齟齬,更如玉娟所說:“太過相愛,一定有痛苦。”
他喜歡開機車,她便在後座隨他跑遍歐洲。
玉娟又有智能評語,“誰吃得消,不過,過了四十歲想當年,妙姬的回憶一定比我的精彩。”
“你可有心思在今日刻意泡製將來的回憶?”
玉娟微微笑,“我那有資格,我衹能為今天而活,我又沒會賺錢的父母。”
玉娟是個苦學生。
妙姬總算捱到畢業,有好幾篇重要功課,均出自志學之手,又替她剔出考試題目,一定逼着她背熟了上試場。
情況真慘烈,一個要上街耍樂,一個死活逼人溫功課。
玉娟勸說;“這是幹嗎?人身自由,選擇自由。”
“將來,她會感激我。”
玉娟實在忍不住:“你要她感激你?我還以為你想她愛你。”
志學看了玉娟一眼,不出聲。
妙姬也明白最後一試對她來說何等重要,終於讀到及格。
據說她答了三題試題,覺得分數已夠,便收筆離場。
如此瀟灑。
志學總是溫柔地想起一年級的豬囡象是剛學會走路的洋娃娃,六歲,小不點,伯母愛打扮她,頭髮梳各式各樣可愛款式……
同現在的不羈不挂鈎。
妙姬好似知道再不任性永無時日,最名貴的衣物堆滿房間,館子欠單成迭,到最後要志學修補紕漏。
忠學對她說:“暑假我回傢,希望你同我一起,伯母說十分挂念你。”
“一畢業自然要走。”
“妙姬,我會留下讀博士。”
“嘩,還讀,你們堪稱書囚,”停一停,“玉娟陪你嗎?”
“她已在大學找到工作。”
“那多好。”
“你與小殷一起回傢看媽媽?”
妙姬十分詫異,睜大雙眼,“你說的是殷懷德?我們分開已有一年。”
一年?
“可是,”志學張大嘴,“剛纔送你來的人是誰?”
“那是石文俊。”
“他是誰?”志學大吃一驚。
妙姬悻悻然,“你不重視我的朋友,你不屑看清楚他們的面孔。”
玉娟在一旁嗤一聲笑出來。
志學更生氣,“他們都長得一個樣子,換來換去作甚?”
妙姬嘿地一聲站起來拂袖而去。
玉娟說:“你終於得罪了她。”
“好了好了,我的責任已完,把她送回傢去叫她父母照顧。”
玉娟微笑,“有種人一生下來就使人覺得她需要被終身照顧,真是幸福。”
“玉娟,可要一起回去?”
玉娟搖頭,“旅費、禮物,統統是開銷,此刻弟弟占了我的床鋪,我連睡處也無,況且,也不方便告假。”
“我傢有地方。”
“志學,你肯邀請我,我已經很高興。”
志學點點頭。
那是一個漫長的暑假,足足三個多月,志學比想象中更想念玉娟。
他母親說:“你好似反而與妙姬生疏了。”
志學不答。
“我們還以為你倆會進一步發展。”
志學看着天花板,看樣子不會了,誰傢小姐願意同替她換過泳衣的小哥哥談戀愛。
他遺憾地說:“太熟稔了。”
他母親笑。
“妙姬小時真可愛,以後都沒見過那麽有趣的小孩。”
母親啊一聲,“是嗎,抑或,你的記憶愚弄了你?妙姬幼時頑劣不堪,沒有一刻停,長到四歲時纔剛會講簡單句子,陳伯母不知多頭痛。”
“是嗎?”志學大吃一驚。
那是妙姬?
“你自幼同她有緣份,喜歡她,縱容她。”
妙姬在傢住了一個月就鬧着要搬出去。
然後,暑假還沒結束,她就同志學說:“我要結婚了。”
不止是志學一人,連帶她父母在內,大傢都沉默無言,妙姬做事好似永遠受感情支配,而可憐的靈魂,她的感情又是那麽衝動。
志學輕輕擁抱她,“我祝你幸福。”
然後,他提早結束暑假,回到玉娟身旁。
玉娟安慰他:“像妙姬那樣,無論嫁何人均無所謂,有那麽強壯的後臺,再錯也有娘傢支持,況且,人總得結一兩次婚。”
志學氣結,“這是什麽話!你打算結幾次?”
“我怎麽同人傢比,我也許一次也結不了。”
若不是為着妙姬,志學來不了倫敦,也不會遇上玉娟。
翌年,妙姬誕下男嬰。
志學回去探訪她,玉娟看見豬哥十分高興。
嬰兒精靈可愛,志學表示願意認識他的父親。
可是妙姬說:“我們已經分手。”
志學一怔,教訓她:“你的人際關係差極了。”
妙姬微笑,“也不見得,我同你的友誼多年不變。”
“現在打算怎麽樣?”
“爸媽沒告訴你?我打理的童裝公司主意不錯。”
哦,原來已經做了老闆娘。
“你仍然與玉娟在一起?”
志學點點頭。
“你總得有點表示。”
“起碼要待畢了業找到工作再說。”
“可是她已經等了你那麽多年。”
等?
志學驀然擡起頭來,他可沒想到玉娟在等他。,
“不,我想你誤會了,玉娟在做事,她不會刻意等我。”
妙姬舉起雙手笑,“好好好,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
這次,輪到她取笑豬哥。
拿到博士文憑,志學受聘到科技大學任職。
臨走問玉娟:“一起回去吧,異鄉生活不如家乡。”
玉娟婉拒,“我覺得這裏適合我。”
志學無奈,也許她需要進一步承諾,可是志學一時又沒準備好。
“那麽,再見。”
“志學,青山白水,後會有期。”
回傢後,他與妙姬見面的機會自然又多了起來。
志學一顆心又比較活動。
妙姬運氣好,居然可以把青年時的不羈收斂得無影無蹤,她現在是三月童裝店的主人,雇用着三個夥計。
當然,後邊幕後主持是陳先生夫人。
志學去參觀那華麗的店堂,小大衣售價四位數字,最便宜的內衣也得百多元。
志學咋舌,真不信生意會那麽好。
妙姬精神有了寄托,性格溫馴得多,每天下班趕着回去照顧孩子,生活十分正常。
志學的母親說:“現在可是機會了。”
志學詫異,“媽媽,你不嫌她?”
母親說:“嘿!她自養活她母子,我們嫌什麽?”
志學慶幸有如此開通的母親。
這是成年後志學與妙姬最接近的一段日子。
下了班他到她傢去一坐便是一整晚:同孩子玩、開車送妙姬去買菜、談天、到沙灘散步。
可是越見得多,感情越是升華。
終於,他們也談到婚嫁。
“你總這要嫁人的吧。”
“有一日,說不定。”
“這一次必然會小心選擇。”
妙姬本抱着孩子在喂蛋糕吃,聽見這話忽然笑了,她擡起頭來,輕輕說:“豬哥,你好不天真,這根本不是小不小心的問題,也不是選擇的問題。”
志學頷首說:“我知道,你是想說,一切都由上天註定。”
“是呀,”妙姬說:“由一隻無形的大手,把我們推到何處便是何處,並非我到了今日尚不想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而是實在無奈。”
“可是你的結局不錯呀,安定生活,又有可愛孩子。”
“結局?”妙姬放下孩子伸個懶腰,“這麽快說到結局?還有四份三路沒走呢。”
妙姬一直熱愛生命,否則不會註入那麽多感情。
“志學,你肯定是我生命中的一朵玫瑰花。”
志學看着妙姬,“我永遠愛你。”
孩子的父親定期探訪,妙姬不願在傢見他,便叫他到店鋪來接孩子。
一次剛巧碰到志學。
志學一直以為不能與妻子相處的男人必然是猥瑣無能醜陋的。
可是吳作鑫英俊高大打扮整齊且十分誠懇。
他握着志學的手,“是李兄吧,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志學大吃一驚。
這樣的人才,打着燈籠沒處找,接過名片一看,還是名執業大律師。
志學睏惑地問:“一對璧人,是什麽令你倆分手?”
吳作鑫也不覺唐突,深深嘆口氣。
志學問,“可以復合嗎?”
吳作鑫搔搔頭皮,“大抵無此可能。”
“是第三者作祟?”
“何來第三者?我忙得連與妻兒相聚時間也無,就此激怒妙姬。”
“應該以家庭為重。”
“不,李兄,一個沒有事業的男人等於什麽也無。”
“是這個功利社會坑人。”
“李兄,”吳作鑫苦笑,“男人不好做。”
“是呀,”志學有共鳴,“非要出人頭地不可,硬是要為父母妻小爭足顔面。”
“妙姬為人相當難相處。”
“我覺得你有足夠能力迎合她的需要。”
“她十分挑剔,是個完美主義者,時時為小事大發雷霆,叫我下不了臺。”
有這樣的事?
“性格溫柔體貼的女子是極之難得的。”
志學忽然想起玉娟,內心緩緩牽動。
“若果有那樣的人才,切莫錯過。”
這時妙姬走過來,“你們兩人倒是談得津津有味,說些什麽?”
“男人之苦。”
妙姬嗤之以鼻,“男人有什麽苦?從前還需養傢活兒,如今女性均經濟獨立,男人工夫減半,還愁什麽?”
志學笑,“單是忍受這層氣焰就更加辛苦。”
妙姬把孩子領回懷中。
說也奇怪,小孩同吳作鑫長得一個印子,可是妙姬視他如珠如寶,可是不能與他父親相處。
吳作鑫說:“李兄,有空一齊喝啤酒。”他告辭了。
那天回傢,志學忙着找丁玉娟。
撥到住宅,電話先是無人接聽,然後有陌生人答:“丁小姐搬走了。”
志學大吃一驚,“什麽時候搬的?”
“有兩個多星期了,先生,你不是她的熟朋友吧。”
志學急出一身冷汗。
他以為她會一直在那裏默默等他回心轉意。
隔幾個小時,他打到大學去找她。
同事答:“丁放長假。”
“有沒有聯絡電話?”
“閣下是誰?”
“是她的親戚。”
“她人在湖區,仿佛住在雲德米爾。”
志學不知怎地,一剎時非要找到玉娟不可,忙不迭在電話部內找到雲德米爾所有酒店號碼,一一查詢,可是花了整個上午,不得要領。
這時纔知道他對玉娟一無所知。
她傢在何處,有些什麽親人,朋友在哪方,志學都不清楚。
那麽些年,他忽視她。
志學深深內疚。
他想都沒想過玉娟會不再等待。
他再次撥電緻大學。
“請問丁玉娟幾時回來?”
“她下個學期纔會出現。”
“那是幾時?”
“九月十八日。”
還有整整一個月。
“我留下姓名與電話號碼,請她與我聯絡。”
衹能做這麽多。
忠學頽然。
他去找妙姬,同她傾訴。
“有時一個人連他的心都看不清楚。”
妙姬正在化妝,用一隻寬大排筆把粉往臉上掃,那粉真神奇,馬上使妙姬臉龐晶瑩玲瓏。
然後她細細描眉。
“誰?”一邊閑閑問:“誰不瞭解他自己的心?”
志學問:“你有約會嗎?”
“時間還沒到,你可以說下去。”
“我失去了玉娟的影蹤。”
妙姬要隔一會兒纔想起來,“呵是,玉娟姐,你們尚有聯絡?”
玉娟就是那樣:永遠是背景人物,不容易叫人記起來。
志學有點慚愧,“她其實是個可愛的女子。”
“她會出現的。”
妙姬塗上口紅,那深紫紅的胭脂使她看上去明豔逼人。
然後她轉到屏風後去換衣服。
半晌出來,衹見她穿着一件翡翠緑塔夫綢大蓬裙,頭髮上夾一隻水鑽別針,拼出英文DANGCE一字,端的膚光如雪,眉目如畫。
志學看得呆了,“你真美。”
“謝謝你,豬哥。”
有人按鈴。
妙姬說:“來接我了。”
她沒叫他等,一早已經準備好。
看,如果她愛你,不會叫你等,還有,如果你愛她,你也不會叫她等。
妙姬提着裙子去開門,裙裾悉率作響,門一開,一位高大漂亮的男士走進來。
他一看妙姬,震蕩地說:“多麽漂亮!”
妙姬笑,“來,我介紹我大哥給你認識。”
寒暄過後,他們三人分道揚鑣。
志學回到傢中,一直發呆。
再等下去也不再有意思。
——課室門一打開,小豬囡跳出來,“哥哥,哥哥”,那已是多年多年前的事了。
不過,志學一直沒找到玉娟,也許,在他醒悟的一刻,玉娟也同時醒悟。
她並沒有跟他聯絡。
世界那麽大,緣份那麽飄渺,也許,餘生也見不了面。
不過,李志學自那個時間開始,自我釋放,他現在約會異性,不會等得超過二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