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言情>> 亦舒 Yi Sh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6年)
這雙手雖然小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九節
  大新聞現場總是一片混亂,氣氛緊張不安。
  警察已經將那所平房團團包圍,準備隨時出擊,電視臺及報館記者在一旁潛伏,蠢蠢欲動。
  一個年輕、面貌娟秀的女子站在對面馬路,手持麥剋風作現場報道:“自今晨九時開始,該男子挾持前妻及一子一女作為人質,與警方對峙達六個小時,他有槍,並且不時毆打小孩,令警方十分緊張,談判專傢經已到場,正嘗試進入現場,綜合電視臺記者彭嘉揚報道。”
  攝影師剛想放下機器休息一會,平房內忽然傳來卜卜槍聲,身為記者,彭嘉揚自然敏捷機靈,立刻奔嚮平房,警察們一陣騷動,不顧一切破門而入。
  轟隆一聲,大門應聲而倒。
  他們大聲吆喝:“警察,放下武器,警察!”
  眼尖的嘉揚已經看到近大門處躺大小三具人體,她呵地一聲叫出來。
  一個女警攔住她,“小姐,請勿踏進現場,請實時退出。”
  這時,衝上樓梯的警察頽然跑下來。
  同伴問他:“有甚麽發現?”
  “他已自殺。”
  嘉揚一聽,大為激動,不顧一切對牢麥剋風就喊:“該男人闖入前妻住宅,揚言要叫她好看,結果槍殺一傢三口。快廿一世紀了,在這文明西方社會,女性命運仍然坎坷,綜合電視臺彭嘉揚報道。”
  她放下麥剋風,渾身顫抖,目睹慘劇發生,剎那間四條生命灰飛煙滅,年輕的她接受不來,她走到一旁,蹲下身子,把頭埋在手中。
  “嘉揚。”
  她擡起頭來,看到上司赫昔信。
  他給她一杯熱可可。
  “好點沒有?回去剪片子,立刻出下午新聞。”
  嘉揚低聲答:“是。”
  “湯會留守這善後。”
  嘉揚站起來,雙膝仍然發軟。
  “嘉揚,一個優秀記者必須大膽、細心、冷靜。”
  嘉揚苦笑。
  “而且做新聞,不能滲入私人觀點,亦不應感情用事。”
  “是。”
  赫昔信揚揚手,“你回去吧,稍後我會與你匯合。”
  救護車疾駛而至,嘉揚聽見有人說:“無生還者。”
  焦土政策:我不能使你快樂,我不能擁有你,但是,我能扼殺你的生命。
  回到新聞室,她為這段新聞加上總結:“這已是本年度本省第三宗虐殺妻兒案,此風不可長,政府應加強保護婦孺
  ……”
  赫昔信回來了。
  “嘉揚,你觀點太私人了。”
  “我報道的都是事實。”
  “小姐──”
  “被害人再三嚮警方表示受到前夫恐嚇監視,警方並無予以保護。”
  “警方哪有這許多人力物力應付每宗家庭不和事件。”
  嘉揚痛心疾首,“我為女性命運悲哀。”
  誰知赫昔信忽然笑了。
  “你笑甚麽?”
  “別不高興,嘉揚,你感情如些豐富,比較適合做一個小說傢。”
  “這是褒是貶?”
  “這衹是我私人意見,來,讓我們開始工作。”
  新聞片段播出後,案頭電話鈴大響。
  趙香珠說:“陳群娣不是一個名字,一個檔案,她曾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嘉揚,你聽,”是哥哥嘉維,“我們看到電視新聞槍林彈雨,場面可怖,媽嚇得驚哭,你幾時下班慰母?”
  “還有點事,同媽說我無恙。”
  “請盡快回來。”
  匆匆做妥手上工作,嘉揚駕車回傢,雙目通紅的母親站在門口等她。
  嘉揚一手摟母親肩膀。
  彭太太哀求:“嘉揚,不要再做記者了。”
  嘉維走出來說:“女孩子做些軟性新聞豈不是更好。”
  “嘉揚,我真擔驚受怕,上次在東區捉毒販,我親眼看見疑匪推開攝影機說要殺死你。”
  回到客廳,一傢人坐下。
  嘉維的未婚妻周陶芳捧出下午茶及蛋糕,笑說:“小妹想做英雌。”
  嘉揚回嘴:“那多好,你獨個兒討得媽媽歡心,珍珠玉石都是你的。”
  陶芳衹是笑嘻嘻。
  彭太太猶有餘悸,“從前,怕女兒嫁不出去,或是嫁不到好人傢,現在,還得怕女兒太能幹,走太遠。”
  嘉揚說:“我又沒走到別的地方去。”
  “講的是你堂姐嘉媛,跑到天之涯海之角去與猢猻作伴,大伯急得血壓高。”
  提到姐姐嘉媛,嘉揚心嚮往之,“她,我哪學得了她,她得到史密夫鬆尼恩博物館的生物奬學金,此刻在馬達加斯加研究利馬猿。”
  嘉維吸一口氣,“甚麽?”
  “前些時候她在《國傢地理雜志》發表的圖片真令人心折。”
  彭太太說:“嘉媛她亂發糾結,看上去也同猿猴差不多呢。”
  陶芳嘆口氣,“女兒志在四方,我就少了這份膽色,我衹想婚後生兩子兩女管彭傢四衹小猴子已心滿意足。”
  彭太太轉憂為喜,“這纔是我要聽的話。”
  嘉揚捧咖啡,忽然出神,她纍了。
  “我去淋浴休息。”
  她回房即倒在上。
  一閉上眼便看到剛纔發生的滅門慘劇,母子三口蜷縮倒臥在門邊的情形歷歷在目,她們三人分明已逃到門口,仍慘遭毒手,殺害他們的,正是原本應當保護他們的人。
  那年輕母親的身體壓住子女,至死還想保護他們。
  嘉揚用手揉雙眼,深深嘆息。
  她纍極入睡。
  母親敲門她纔醒來,天色已暗。
  “嘉揚,電話。”
  嘉揚聽過電話就說:“我馬上來。”
  彭太太急問:“你又去甚麽地方?”
  嘉揚笑,“跳舞。”
  彭太太反而放心,可是嘴仍然嘮叨:“你是記者,應該知道,別喝不知名飲料,不要與陌生人搭訕……”
  嘉揚已經抓過外套去得老遠。
  一個婦女權益組織的會員在電視臺等她。
  她趕到新聞室時聽到那位女士大聲說:“彭小姐或許會瞭解我的憤怒。”
  “她來了。”衆人鬆口氣。
  嘉揚問:“甚麽事?”
  那位女士伸出手,“我叫趙香珠,我想為陳群娣申怨。”
  嘉揚與她握手,“陳女士已不在人世。”
  趙香珠說:“那麽,責任就落在我們身上。”
  同事們一聽,立刻藉故走開。
  她打開公文包,取出一疊照片,“看,她有父母兄弟,有同學朋友,她在世上,生活了三十四年,我們希望她的悲劇可喚醒公衆對婦女受虐的關註。”
  嘉揚靜靜聆聽。
  趙香珠嘆口氣,“我不是婦解分子,我是執業律師,我衹是想為弱者做一點事情。”她放下名片。
  “我明白。”
  “下星期我們舉辦如何應付家庭暴力講座,你可願來參加?”
  “我會出現,還有,照片可以留給我用嗎?”
  “歡迎采用。”
  趙香珠告辭。
  她是一個喜歡多管閑事的人,世上原應多幾個好事之徒。
  嘉揚做多一個特寫,放在赫昔信桌子上。
  那天她真筋疲力盡,反而睡不。
  她與大哥聊天。
  嘉維問:“你的冒險細胞遺傳自何人?”
  “祖父吧,他少年時便獨自飄洋過海,到馬六甲學做生意。”
  “可是偏偏遺傳給女孫,”嘉維笑搔頭,“天地良心,我認為最舒服的地方是傢自己的,我一點不想東徵西討,明年結婚,打算與媽媽同住,在她老人傢英明領導之下,實施開枝散葉。”
  嘉揚微笑,“恭喜你。”
  “母親的意思是,你或可找一份職。”
  嘉揚忽然說:“嘉維,你說,虐待有幾種?”
  嘉維一怔,“你在講甚麽?”
  嘉揚說下去:“父親長期在東南亞照顧生意,置母親不顧,一年纔見三兩次,可算精神虐待?”
  嘉維低聲喝止:“你說到甚麽地方去了。”
  “母親啞忍已有十年,親友紛紛傳說父親另有女伴,為甚麽無人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
  “噓,噓。”
  嘉揚把頭枕在雙臂上,“是因為她還算得上豐衣足食吧,我想好好研究這種現象,或許,將來可以寫一本書。”
  “不早了,我明天得上班。”
  第二天,新聞組開會,决定采用嘉揚的故事。
  “相當煽動,可是有其觀點。”
  “新聞新聞,三天之後,不再有人提起的叫新聞。”
  一位同事忽然匆匆進來,“接到警方報告,北區山上發現棄車,車後尾廂中有昏迷印裔女性,身上有被毆打象,現已送院,車子屬於她丈夫的父親。”
  “嘉揚,你去做這單新聞。”
  嘉揚立刻跑出去。
  到了現場,剛來得及看到拖車將豪華房車拖走。
  “傷者情況如何?”
  “已不治。”
  嘉揚擡起頭,凝神看灰紫色天空一會兒,吸進一口氣,將案件冷靜地報告出來。
  “你以為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文明社會?錯,事實勝於雄辯,這些慘劇仍沒有答案。”
  一連串報告造成回響,觀衆關註,收視率冒升,彭嘉揚不再是寂寂無聞小記者,她漸漸培養出個人風格。
  連赫昔信都說:“在新聞淡季她也會做些特寫,采訪本市老太太,比較她們生活,談談她們喜與悲,回憶前半生得失,這些報告十分受歡迎。”
  嘉揚會代表電視臺送食物鮮花給超過百歲的老婦。
  出乎意料之外,百歲人瑞大不乏人。
  男同事問:“男人呢,男性沒有同樣待遇?”
  “男人?”嘉揚的口氣像是從未聽過有這類人種似的。
  “是呀,男人也會悲傷,也會寂寞,也有委屈。”
  “啊,是嗎。”
  “喂,世界大戰時,男兒熱血救國,捨身取義,你不知道有這件事?”
  嘉揚用鉛筆敲桌子,“嗯,男人。”
  她再也沒想到這一連串報告會引發她生活中轉折點。
  半年後一個下午,她自現場工作回來,一邊放下采訪器材,一邊說:“豪宅區後巷發現女屍,渾身鮮血,無身分證明文件,使坊衆大為震驚。”
  嘉揚一時沒有留意到新聞室有外人。
  直到一個人轉過頭來,雙眼炯炯有神地看她。
  嘉揚也嚮她行註目禮。
  那女子約三十多歲,短發,膚色微褐像中亞細亞人,穿白襯衫及卡其褲,剛健婀娜,笑時有種嫵媚,可是不笑時又略帶威嚴。
  彭嘉揚一時不信自己雙眼。
  她衝口而出:“你是珍伊娜。”
  那位女士笑了:“你認識我?”
  一邊赫昔信說:“大名鼎鼎,誰人不知。”
  “大駕光臨,不知有甚麽事?”
  珍伊娜指嘉揚說:“找你。”
  “找我?”
  珍伊娜是美國著名新聞時事節目主持人,時時出現戰區報道新聞,她是真正冒槍林彈雨,生命危險換取寶貴信息的名記者。
  她伸出手與嘉揚一握,“我已離開美國廣播公司及《標準視綫》節目,現在擔任獨立製片,打算拍攝一係列半小時節目。”
  “啊。”
  “一共十三集,題目是今日世界婦女不公平待遇,彭嘉揚,我想聘請你擔任助手。”
  珍說話像發射連珠炮,嘉揚半晌纔會過意來。
  她立刻看赫昔信,她與綜合電視臺還有一年合約。
  “且慢高興,”老赫說:“你且聽聽珍的計畫。”
  珍把一隻信封放到桌子上,“全在頭了,你慢慢看。”她一邊說一邊站起來。
  “你趕時間?”
  “我約了攝影師。”
  她已經一陣風似離開新聞室。
  赫昔信贊道:“魅力十足。”
  嘉揚飄飄然,“看中了我,找我做助手。”
  “嘉揚,沒那麽大的頭,莫戴那麽大的帽。”
  嘉揚笑道:“你總是打壓我。”
  她打開了那衹大信封,先看到一張地圖,用紅綫註明路程,每個站打一顆黃心。
  “嘩,這像是印第安納鐘斯博士的探險圖。”
  “說得一點也不錯。”
  “中國、日本、印度、泰國、約旦、蘇丹……簡直環遊世界。”
  赫昔信笑了,“為期半年,合同上註明經費以及酬勞有限,可是能叫你增闊視綫。”
  “我不等錢用。”
  “嘉揚,珍去的都是窮鄉僻壤,她不會挑大城市落腳。”
  嘉揚有點怯意,“她為甚麽挑中我?”
  “一則,是同道中人,她看過你這一年來的新聞稿,二則,新人價廉物美,三則,她欣賞你,再說,找個出生入死的助手,也不容易。”
  “我與綜合的關係呢?”
  “可以彈性處理,我立即代你與上頭商量。”
  “我願聽取你的忠告。”
  赫昔信說:“千載難逢機會,同珍講明,你有出書及藉用圖片權利,如無意外,這本册子將會引起國際若幹註意。”
  嘉揚歡呼一聲。
  “不過,我看你最好趁這空檔進行體能訓練。”
  嘉揚說:“我一直有遊泳打球。”
  “嘿。”
  “甚麽?”
  “珍伊娜的著名戰壕作風可不是草地網球。”
  “是。”嘉揚立刻嚮赫昔信敬一個禮。
  赫昔信看她一會兒,忽然嘆口氣,“你在我手下多久了?”
  “兩年,多謝你做我導師。”
  “我何來資格做你老師。”
  “老赫,你怎麽了。”
  “你一進綜合我便知道你不是池中物,你精通中英法語,持名校政治科學及新聞係文憑,無傢纍,精力無窮,具備一切優秀條件……”
  嘉揚大惑不解,“贊我?那是否意味『呵有毛有翼想飛出老巢了,不過,做得不好也別妄想回頭,這已經沒你的事』。”
  赫昔信笑得眼淚都擠出來。
  這刁鑽活潑聰敏的女孩一進門便吸引住他,他已屆中年,離過兩次婚,嗜酒,薪水大部分用來付贍養費,在新聞界混了四分一世紀,精通所有門檻,卻已喪失熱情。
  這個女孩的真純像一道金光照入他黴腐積塵的心房,叫他自慚形穢,於是,他裝出一副長輩模樣,畫清界綫……不不,他老赫不是癩蛤蟆,他尚餘一點點尊嚴。
  今日,這女孩終於要飛出去了。
  以後,除出威士忌加冰,已沒有甚麽再能引他笑。
  他不捨得她。
  他輓起縐縐的外套,“我出去一會兒。”
  “喂,纔三點就開始喝?”
  赫昔信問:“要不要一起來?”
  嘉揚皺上眉頭,“所有酒館都有酸臭味,你們怎麽會留戀那種地方?”
  赫昔信不再理她,自顧自落寞地離去。
  嘉揚把手頭上工夫做完,坐下來細細讀珍伊娜提供的合約。
  她與律師朋友通過電話,將合同傳真給她過目。
  回覆來了:“沒問題,簡單合理。”
  綜合的答復也下來:“可將彭嘉揚合約推遲六個月,當無薪假期論。”
  一切都非常順利。
  嘉揚致電健身院:“聽說你們那有攀石訓練。”
  “是,九十度角直垂式懸崖,一定合你意。”
  “有空位否?”
  “周末全滿,星期一至三中午有少許時間,請問你有甚麽底子?”
  “我自幼習詠春。”
  “好極了,屆時見。”
  都安排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不過,還得找一個適當機會,把這件事告訴母親。
  她先嚮大哥透露消息。
  嘉維痛心疾首地頓足:“我知道這一天遲早來臨。”
  嘉揚莫名其妙,“我尚未墮落,你用辭不當。”
  “媽怎麽會讓你走。”
  陶芳問:“還有無其它選擇?”
  嘉揚攤攤手,“她可以跟來。”
  “你心意已决?”
  “大哥大嫂,自我進新聞係頭一日起,我就在期待這麽一天,你說我心意如何?”
  陶芳睏惑,“我根本不明白你為甚麽要走得那麽遠,做那麽吃苦的事。”
  嘉揚微笑,“我前生是一隻隼。”
  嘉維恐嚇她:“媽的雙眼會哭瞎。”
  “不會,有陶芳在,陶芳陪她看戲吃茶,陶芳,給你消息,媽媽有一隻亨利雲斯頓五卡拉鑽戒,儘管問她要好了。”
  陶芳沒好氣,“遲早都是我的,不用你。”
  “在地球一些地方,處處是疾病、饑荒、戰亂,嘉揚,你不能去。”
  “大哥,有一把聲音在呼召我,我無比馴服樂意追隨她。”
  “有些國傢還在販賣婦女人口。”
  “對,我們就是要揭發這種黑幕。”
  嘉維氣結。
  陶芳問:“你不做我倆的伴娘了?”
  “我一定趕回來。”
  “你在荒山野嶺,天之涯海之角,怎麽出席?”
  “爬也爬回來,好不好?”
  陶芳仍然大惑不解,“嘉揚,你將如何洗頭護膚?還有,食水藥物是否隨身攜帶,可找得到熱水淋浴?”
  嘉揚但笑不語。
  “你真不擔心?”
  嘉維氣說:“她是另類人種。”
  嘉揚卻答:“我武維揚。”
  “你自己同媽媽說吧。”
  嘉揚且放下人事關係,去鍛煉身體。
  珍伊娜來取回合約,兩人喝咖啡,她笑問:“你母親知道沒有?”
  嘉揚苦笑,“赫昔信全告訴你了。”
  珍點點頭,“亞裔母女至親。”
  “這又不比未婚懷孕,可是似乎更難啓齒。”
  “我幫你,你可說赴美工作,她會好過點,然後,趁她不覺,愈走愈遠。”
  嘉揚感激不盡,“當初,你也那樣辦?”
  “不,我自幼喪母。”
  “呵。”
  “我是上一代的人,有上一代的故事。”
  嘉揚笑嘻嘻地說:“你的確比我大三五歲。”
  這樣簡單的贊美卻叫珍高興不已,呵,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我們的工作,的確將自美國開始。”
  嘉揚睜大雙眼。
  珍輕輕說:“如果你認為西方大國的婦女地位沒有問題,你就大錯特錯。”
  她這說法再正確沒有。
  “嘉揚,祝我們合作順利。”
  她們碰了碰咖啡杯子。
  那天晚上,嘉揚同母親說,需南下美國工作。
  彭太太凝視女兒的圓臉,“去多久?”
  “六個月。”
  “媽跟去服侍你。”
  嘉揚大驚,“怎麽敢當。”
  “反正我也沒甚麽可做,幫你做飯熨衣服好了。”
  “我自己都會。”
  “你會甚麽,每次被男同學欺侮都衹會哭。”
  時空擾亂了這位太太的思維,她回憶到七、八歲時的小嘉揚,不明白時間溜嚮何處。
  “媽,那是我小學三年級的事。”
  “後來學了詠春,受洋童嘲弄,還他們一拳一腿,他們喊救命,我又得去見班主任。”
  “媽媽。”
  彭太太嘆口氣,“而你父親一直在東南亞兜轉不返,晃眼你已大學畢業。”
  “媽,讓我寫一封信,叫他回來可好?”
  彭太太笑,“真是孩子,你叫得動他?他若在這與我們長相廝守,誰負責龐大開銷?他已答應回來替嘉維主婚。”
  上次見到他,還是嘉揚行畢業禮那日,送她一輛平治小跑車與一條鑽石網球手鏈,怕嘉維不高興,又添多一架四驅蘭芝路華,此刻門外停四部車子。
  除了人不到,也甚麽都做到了。
  嘉揚說:“開頭好象還有人追求你。”
  彭太太卻很清醒,“你指前幾年還有人想打我主意。”
  她咕咕笑。
  嘉揚與母親緊緊擁抱。
  彭太太忽然用英語吟道:“一個兒子是你的兒子直至他娶妻,一個女兒是你的女兒直至一生。”
  “嘉維說婚後同你一起住。”
  “相見好,同住難,我叫他們出去組織小家庭。”
  原來是以退為進。
  接幾天,他們在外頭找房子。
  陶芳相當挑剔,大的嫌舊、新的怨小,又講究地段,說到底,不外是要求最貴最好的新房。
  彭太太說:“那你得同你爸商量。”
  嘉揚一一看在眼中不出聲,規矩人傢,又有能力,照顧媳婦是應該的,但是,將來彭嘉揚可不會問人傢要一針一綫。
  彭先生一嚮慷慨,在電話另一頭一口答應,並且叫相熟的房屋經紀同兒子聯絡。
  陶芳心願得償,快活得像春天小鳥,又趕嘉維去看傢具。
  彭太太轉頭看女兒笑,“人傢的女兒似雕通象牙,我的女兒卻像番薯。”
  嘉揚衹是傻笑。
  “嘉揚,留下來陪媽媽。”
  “媽媽,我去幾個月即回來寫書,天天在傢執筆,不離你半步。”
  “又開期票。”
  那天下午,珍伊娜的電話到了。
  “嘉揚,出來,我介紹另外一位拍檔給你認識。”
  “是攝影師嗎?”
  “正是,我們在東區拉斐爾酒店等你。”
  那地方烏煙瘴氣,竜蛇混雜,是生人勿近地帶,怎麽會約在那,可是要試一試彭嘉揚膽色?
  嘉揚第一時間趕到,推門進所謂酒店,衹見數名襤褸的大漢轉過頭來看她。
  在黴酸的空氣,她看到幾雙昏黃多疑的眼睛,嘉揚冷靜地坐在一角。
  忽然之間,有人叫她:“喂,你。”
  嘉揚擡頭,一嚮大膽的她也不禁心怯,站在她面前的是一個非常高大魁梧的黑人,黝暗的光綫下衹看到他一副白牙。
  他踏前一步,嘉揚本能地退後,表情一定出賣了她,因為那黑大漢忽然哈哈大笑,“你怕?”
  嘉揚驚疑不定,正在這個時候,珍伊娜出現了,“嘉揚,你見過攝影師麥可了?”
  嘉揚瞠目結舌,嗄,他便是另一個拍檔?
  不禁暗暗叫苦,怎麽會是個黑人!
  不料那黑麥可比她還要震驚,立刻說:“甚麽,這支那女是你助手?珍,你弄錯了吧,她如何擔此重任?”
  嘩,她沒歧視他,他倒先看不起她,嘉揚氣結,叉起腰,瞪圓了雙眼。
  “好好好,都給我坐下。”
  嘉揚咕噥:“怎麽挑這個地方?”
  黑麥可對珍笑說:“下次,記得挑市中心最豪華的四季酒店見面喝茶。”
  珍也笑說:“靜一靜。”
  這時,有一個妖嬈的女子走近,“找我?”
  原來主角住在這。
  “嘉揚,你來發問。”
  這是一次測驗。
  那女子明顯是華裔,十分年輕,但是憔悴滄桑,坐下來,叫杯啤酒,對瓶嘴便喝。
  “有甚麽話要說?”
  她藐嘉揚,眼色倒有三分風情。
  嘉揚衹覺悲哀,她輕輕問:“可知自己祖籍何處?”
  不料答案完整:“中國廣東新會。”
  “叫甚麽名字?”
  “妹妹。”
  “你幾歲”
  “十九。”
  “育水準?”
  “中學。”
  “你可有職業?”
  “我日夜都做。”
  “做甚麽?”
  妹妹笑了,“但凡能換取一點利錢的都做,”仍不願直言。
  “父母呢?”
  “早就去世,亦無兄弟姐妹,孑然一人,無牽無挂。”
  “社會對你如何?”
  “我們是社會渣滓,社會欲去之而後快。”
  說話極有文理,嘉揚為之惻然。
  “結過婚否,可有子女?”
  “在這世上,我衹得我一人。”
  “為甚麽樂意穿高跟鞋窄衣裙?”
  珍想說話,卻被麥可阻止。
  袖珍攝影機收在他的帽子,已經開動。
  那女郎一怔,“好看呀。”
  “是社會壓力?自稱渣滓的不幸人還得依社會奇突的常規行事?”
  “老闆要求打扮妖豔。”
  “社會可有打壓你?”
  妹妹側頭想一想,點起一支香煙,“一切是我自願。”
  “是被迫自願?”
  珍終於開口:“嘉揚,問題太深奧。”
  可是妹妹說:“不,我聽得明白,但是我始終有選擇,我可往快餐店領取最低工資,但是我沒有那樣做,我有自由。”
  
  文學視界掃描校對
  嘉揚不語,忽然想到母親,她也屬自願。
  “讓我看你的手臂。”
  妹妹撂起手袖,不出所料,針孔纍纍。
  “你是痛苦的吧。”
  “生為女子,與痛苦自然有不解之緣。”
  嘉揚說:“我不明白這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叫妹妹的女子看這個粗眉大眼,雙頰紅粉緋緋的年輕記者笑了,“你是少數最最幸運者。”
  這時,珍伊娜嘆口氣,“好,到此為止。”
  妹妹伸一個懶腰,“沒我的事了?”站起來離去。
  麥可嚮珍點點頭。
  珍說:“嘉揚衹有你纔問得出那樣新鮮的問題,做得好。”
  “我還想問她如何流落異鄉。”
  珍說:“那反而就落俗套了。”
  黑人在這時說:“讓我們離開這可好?空氣渾濁,我都不能呼吸。”
  三人走出廉價酒店,在陽光下抖抖四肢,籲出一口氣。
  真是另外一個世界。
  在光猛陽光下看麥可,仍有餘悸。
  他外形並不似男士時裝書上那種黑人模特兒,他一點也不英俊,一張厚嘴怪嚇人,嘉揚別轉面孔。
  麥可不去理她,自顧自走往停車場。
  珍伊娜訝異,“你沒說你不喜歡黑人。”
  “我的確沒說過。”
  “我們這小組三人一定要同心合力絶不允許有任何種族歧視。”
  “珍,我不是那樣的人。”
  “麥可是賓夕維尼亞大學新聞及語文係學生,專攻攝影,副修葡文與西班牙文,行內極有名氣。”
  嘉揚張大嘴,她孤陋寡聞,沒想到這粗壯的黑人會是讀書人。
  上了車,珍纔說:“等等,我去買香煙。”
  “你抽煙?”
  “不,請人抽,拉近距離。”
  她一走開,麥可便轉過頭來看嘉揚笑,嘉揚這時發覺他的舌頭都是褐黑色,頭髮糾結,一團一團盤在頭頂似發菜,怎麽看怎麽醜。
  他忽然咧嘴,作勢欲撲,“野人,非洲,吃你。”隨即大笑起來。
  自從知道他是大學生之後,嘉揚已不再恐懼,所有讀書人都有包袱,怕人傢說他不似讀書人,故此不敢為所欲為。
  當下嘉揚瞪他一眼,“孔夫子有一句話,叫『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一時失覺,不知你來頭,你也不必懷恨在心。”
  麥可一聽孔夫子那樣大石頭壓下來,頓時一呆,隨即覺有理,態度軟化,他伸出手來,“那麽,我們言歸於好吧。”
  他的手如蒲扇大,手背墨黑,手掌皮膚沒有色素,是肉色,看上去怪異之極。
  嘉揚衹得與他握手。
  珍伊娜回來了。
  “開車。”
  那天,彭太太送女兒兩件禮物,打開盒子,是一隻最新型星電話,地球五千萬平方裏無遠弗屆,另外還有一隻小小枕頭,上面綉:與母親聯絡,她會擔心。
  慈母之心,顯露無遺。
  嘉揚偷偷落下淚來。
  赫昔信也派人送了禮物來,那是小小一隻皮背囊,已相當殘舊,但起碼還能用三十年,打開一看,全是各種各樣旅途上最用得的成藥,包括一瓶雲南白藥。
  嘉揚感激不盡,他太有心思。
  嘉維給她大疊小面額美金,收在一條腰帶,好縛在身上。
  他們都不說,但是似都知道她去的是些甚麽地方。
  “自己當心。”
  “記住嘉揚,我們四月五號結婚。”
  嘉揚幾乎想退縮。
  可是年少氣盛,她想出去看世界。
  無論多艱巨也值得,正像當年進大學讀政治,茫無頭緒,參考上年試卷,不要說是答案,連題目都看不懂。
  她痛哭失聲,抹幹眼淚鼓起勇氣苦讀,四年後以一級榮譽畢業。
  凡事起頭難,這一退縮,到老也衹能在端口級電視臺上報道劫車案及交通意外。
  一定要闖出去。
  嘉揚握拳頭,深深吸進一口氣。
  “每天打一通電話回來。”
  “一定。”
  壓力雖大,但嘉揚還是答應母親。
  打一通電話而已,有甚麽難?唉,真正實踐過的人才知道不容易。首先,要計準時差,每次得定時,最好是母親時間上午十時左右;第二,要勻得出時間做這件事,電話需順利接通,否則,又得再撥,漸漸變成極大負擔,有大學同學一個月後放棄做不孝兒。
  嘉揚决定先練習一下。
  在體育器材店鋪購買衣物時,看看手錶,十時正,她打電話問候娘親:“好嗎?”
  “好甚麽,”母親沒精打采,“父母早已辭世,兄弟遠離,非常寂寞。”
  嘉揚無言,這也是他們怕打電話的原因之一。
  “我馬上回來陪你。”
  “陶芳在學做百寶鴨,你也一起玩吧。”
  嘉揚一聽怕怕,皺上眉頭,她一天吃五餐,從來不起油鍋,對不起,她有事。
  “我還是去找參考書吧。”
  過兩天,嘉揚便起程了。
  第一站飛巴西裏奧熱內盧。
  珍做先鋒,她與麥可殿後。
  赫昔信來送飛機,開頭他相當風趣:“喂,同巴巴拉華德斯同級時切莫忘記我們小電視臺。”
  後來有點不捨得,緊緊擁抱她,哽咽。
  他一嚮對她有意思,衹是沒有勇氣表示甚麽,他有自知之明:前妻太多,喝得也太多,故此美好的人與事看看也衹得算數。
  “再見。”
  嘉揚與麥可都衹有手提行李,那黑人可說衹得一套替換衣裳,所有空位用來裝載器材。
  他剃掉了頭髮,整齊得多,可是一雙眼睛更顯得銅鈴大,嘉揚覺得此刻他又像古時廟宇外的四大金剛。
  多麽怪異的小組:一個中東女性,一個華裔少女,加一個黑人,加一起諳五種言語,可以行遍全世界了。
  嘉揚閉目假寐,年輕的她無論在甚麽地方都睡得。
  黑人悄悄打量她。
  他覺得這東方少女似二十年代法國裝修藝術時期的小小象牙雕像:雪白精緻的小面孔、細細手腳,甚麽都袖珍一點點大,不像真人。
  可是她一支筆一張嘴可真厲害,目光尖銳,發問鮮活,所以非藉助她不可,況且,他們此行,去亞洲站頭極多。
  麥可把手伸到嘉揚面孔附近,比較一下,他的手掌比她的臉還要大,真是可愛。
  飛機抵目的地,大傢的腿都有點酸軟,起來活動。
  一出飛機場,嘉揚的電話馬上響起來。
  是珍:“叫麥可租車到薩弗多路山打那大廈四○五室做訪問。”
  嘩,立刻開工,連喘息的機會也無。
  麥可轉頭說:“那是裏奧最著名的整形醫務所,你對手術矯形知道多少?”
  嘉揚不出聲,事先她已做過一些資料搜集,衹怕用時不夠。
  她在街角買了一客刨冰,邊吃邊看風景。
  黑麥可的葡萄牙文極是流利,幹甚麽都不吃虧。
  他們走進醫務所,珍伊娜容光煥發地迎出來,“我的拍檔們來了。”
  主任醫生叫維多,上了年紀,相貌慈祥,不似一個壞人,他身邊有兩位拉丁美女,一看就知道是示範人辦,隆胸細腰長腿,媚眼高鼻尖下巴,沒有缺憾的美看上去怪怪的。
  介紹完畢,喝過咖啡,彭嘉揚輕輕問:“兒童饑餓,處處疾病,何為一張完美的面孔對你們來說尚那麽重要?”
  原本諷刺極為強烈的一個尖銳問題因為被嘉揚壓低了聲音柔柔問來,倒變得同情心十足。
  那維多醫生不徐不疾地回答:“愛美是人的天性,與貧富無關,每個月我都抽空到貧民窟免費為兒童修補兔唇裂顎,他們也有權利愛美。”
  這真是狡辯,嘉揚笑了。
  醫生藉故退出,嘉揚訪問那兩個染金發美女。
  “貴國對美的評價是『愈金發愈美麗』,可是拉丁美裔天然毛發是棕褐,為甚麽?”
  女郎們笑,撥一撥黃發,交叉玉腿,“時尚。”
  “時尚是對女性的一種社會壓力?”
  “誰不愛美呢。”舔一舔紅唇。
  “各種矯形手術其實非常痛楚。”
  “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而再,再而三地拉皮抽脂有固定的危險存在。”
  “我們愛美。”
  黑麥可微笑,這彭嘉揚是文明先進社會的書呆子,她怎麽會明白。
  “各位記者先生小姐,請你們到依柏尼瑪沙灘去看看就會明白。”
  珍伊娜笑說:“我們這就去實地視察。”
  嘉揚並不覺纍,亦不知晚上在何處下榻。
  一行三人駕車去那著名的美女沙灘遊覽。
  途中嘉揚取出星電話調校時間,撥到傢中,來聽電話的正是彭太太。
  她一聲“媽媽”,被前座的麥可聽見,他側一側頭,鼻子發酸。
  嘉揚說了兩句挂綫,看見珍微微笑,便遞電話給她,“你可要與母親說話?”
  珍輕輕說:“她已不在人世,那種電話尚未發明。”
  “哦。”
  “所以,”珍說下去:“趁聽得到她聲音,多說幾句。”
  嘉揚如釋重負,“我還以為你們會取笑我。”
  珍嘆口氣,“很多人以為若要辦事有力便先得涼血。”
  到了。
  那是一個展覽人體的沙灘,亦是年輕男女的社交場所,人山人海都衹穿極小極小的綫裝泳衣,盡可能把幾乎百分之九十皮膚露於人前,昂視闊步。
  嘉揚還是第一次來,她說:“聞名正如目見。”
  “是一個崇尚青春完美肉身的民族。”
  麥可忽然說:“同中國人應該剛相反。”
  嘉揚答:“華人風氣亦在蛻變中。”
  珍說:“精神生活貧乏才是一個民族最大的損失吧。”
  三人小組一致公認。
  他們把車駛往山上,從高處看下來,繁華都市邊緣密密麻麻都是木屋,鄉間貧民涌往城市覓食,臨屋愈搭愈多。
  嘉揚站在風觀景,感慨萬千。
  麥可替她拍照,“傳真回去給母親欣賞。”
  “謝謝你。”
  “我們下山去吧。”
  珍這個組長帶他們去飽餐一頓,回旅捨休息。
  “小心財物。”
  “比那不勒斯或紐約更差?”
  珍伸手擰嘉揚臉頰,“抱護照睡覺就是了。”
  在櫃登記時珍說:“旅途中有時得三人一房,先警告你,嘉揚,屆時勿驚惶失措。”
  “我明白。”
  嘉揚先回房淋浴。
  珍伊娜看她背影,同麥同說:“怎麽樣?”
  “太天真了,還似孩子。”
  “到了中國,得靠她掩飾身分辦事。”
  麥可不出聲。
  “怪惹人憐愛可是?”
  麥可搔搔頭,“見了她纔發覺自己塊頭太大,手足笨鈍,全無是處。”
  珍笑了。
  傍晚,麥可來敲門,“珍去訪友,你可要觀光?”
  嘉揚求之不得,“帶我去貧民窟。”
  “呃,不如去喝杯啤酒。”
  “那我自己去。”
  麥可舉手,“好好好。”
  在車上他聽耳機,嘉揚問:“哪種音樂?”
  他把耳機遞給她,嘉揚一聽,認得是卜狄倫的聲音:“你到過甚麽地方我藍眼之子,你見識過甚麽我親愛的年輕人?”是一首悲愴的反戰歌麯。
  嘉揚點點頭,“祖師爺歌聲永遠震撼,我們聽這歌也十分貼切。”
  麥可意外,“你也知道六十年代的他?”
  嘉揚但笑不語。
  接近目的地了,空氣中洋溢一股酸臭異味。
  一看就知道缺乏水電,人口太過擠擁,成年人失業,兒童失學。
  泥徑兩邊垃圾堆積如山,污水緩緩流過,衣衫襤褸的小孩赤足奔跑,但是擡頭一看,新月初上,這一片天空同樣可以觀星。
  在一塊略高的空地上有幾個小女孩玩耍。
  嘉揚叫住她們。
  “麥可,請擔任翻譯。”
  八歲那個叫貝羅,九歲的名科拉,臉容秀美,都有咖啡色大眼睛。
  嘉揚給她們糖吃,與她們聊天,“長大後有甚麽志願?”
  貝羅答:“環球小姐。”
  科拉的願望比較謙卑:“我想做醫生。”
  “那你得勤力讀書。”
  科拉說:“明年我或可以入學。”
  貝羅看黑發的陌生人,“你呢,你想做甚麽?”
  嘉揚笑了,想一想,“我最希望把工作做好。”
  “你的工作是甚麽?”
  “記者。”
  貝羅神氣活現地說:“當我成為環球小姐時你可以來采訪我。”
  嘉揚認真地答:“一定。”
  回程中他們嚮小販買微溫的啤酒喝。
  嘉揚發覺麥可的口袋插一本小書,看仔細封面,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除出膚色籍貫,習慣嗜好並沒甚麽不同。
  嘉揚問:“你在甚麽地方出生?”
  “非洲象牙海岸的奴隸營。”
  “喂!”
  “紐約皇后區。”
  這還像點樣子。
  “是甚麽令你參加這次工作?”
  麥可看嘉揚的小面孔,“你先說。”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好機會。”
  “還有其它原因吧?”黑人也聰明。
  “能夠為女性說幾句話總是好事。”
  麥可點點頭。
  “你呢?”
  “一個私人理由。”他不想公開。
  嘉揚不想強人所難,支開話題,“你幼時有甚麽願望?”
  “籃球明星,收入上億。”
  嘉揚笑了。
  回到旅捨,珍叫他們一起觀看日間拍攝片段,小組討論到深夜。
  嘉揚如一塊海綿般貪婪吸收珍與麥可的寶貴經驗及意見,十分滿足。
  倒在上,纔發覺已經三十多小時不眠不休,一瞌眼就熟睡。
  之後,她發覺,小組每兩天才睡一次是非常普通的事,反正她精力過剩,得其所哉。
  第二天清晨她自動醒來,喚醒同伴,結伴去醫務所,實地采訪整容過程。
  三個人都利用早上這一點寶貴時間梳洗,因為這一出門,又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旅捨。
  嘉揚烏亮濕發叫麥可心中暗暗稱奇,觸鼻是一陣茉莉花香,他有點陶醉,一擡頭看到珍對牢他會心微笑,連忙別轉面孔。
  維多醫生破例讓他們把攝影機扛進手術室拍攝抽脂手術,當事人打算一了百了,在一小時內抽出五十磅多餘脂肪。
  “她原本體重多少?”
  “將自一百六十迅速減至一百磅。”
  記者們也穿上白袍口罩,眼看臘黃膠狀脂肪一桶桶連血水被吸出,嘉揚胃部十分不適。
  但是醫生看護卻談笑自若,擴音機播森巴音樂,這種手術,他們每天大約做七次。
  嘉揚輕輕說聲對不起,她退出醫務所,到生間用冷水敷面。
  維多醫生的顧客陸續有來,有幾名已經長得像芭比玩偶一樣,但仍然不滿,繼續要精益求精,也有男性顧客,靜心看雜志等候。
  麥可出來低聲說:“蔚為奇觀。”
  嘉揚說:“匪夷所思。”
  大傢一起搖頭。
  晚上,他們應邀參加當地某富商宴會。
  麥可換上租來的禮服,嘉揚眼前一亮,咦,像球星呢,人靠衣裝。
  女人比較占便宜,任何吊帶裙都可以當晚裝。
  嘉揚與母親通過電話纔出門。
  富商是礦場主人,豪華大廳中陳設大塊紫晶礦石,香檳與魚子醬供應不絶。
  客人聽到引擎軋軋,原來直升機降落在花園外的停機坪上。
  噴泉、水晶燈,美輪美奐,但嘉揚毫不欣賞。
  麥可問她:“怎麽樣,我藍眼之子,你看到甚麽?”
  嘉揚答:“我看到極端不公平貧富懸殊現象,令人非常不舒服。”
  麥可笑笑:“你已習慣社會福利制度及均富社會。”
  宴會中有頗多華裔,叫嘉揚嘖嘖稱奇,真是有土地便有華人。
  珍走近他倆:“在絮絮說些甚麽?”
  嘉揚嘆口氣:“我讀過一則報告:『西方先進社會婦女年耗百億美金購買香水化妝品』,這筆金錢可用來拯救第三世界全體貧童。”
  珍點頭,“憤怒的年輕人。”
  麥可說:“看夠了,該走啦。”
  “也好,回去計畫明日行程。”
  主人出來送客,吻別珍伊娜,送他們一份用小小絲絨袋裝的禮物。
  上了車,嘉揚將絲絨袋的東西抖出一看,發覺是一顆紫水晶,在燈光下閃閃生光。
  珍笑:“留作紀念吧。”
  他們工作至深夜,珍一杯威士忌加冰不離手,但精神很好。
  她說:“明晨我北上圭亞那探訪朋友,嘉揚,你可來可不來。”
  嘉揚不由得皺起眉頭,“我還以為去巴黎。”
  珍忽然扳起面孔,“不,我們這次行程不包巴黎倫敦日內瓦。”
  “是是是,”嘉揚間接認錯,“到圭亞那做甚麽?”
  “我猜想你或者有興趣去參觀雨林。”
  嘉揚衝口而出:“太好了。”
  珍的笑容重現,“那麽,早點休息。”
  “麥可,你也一起來?”
  “明日我需把底片整理妥當寄返紐約,恐怕要在墨西哥會合。”
  嘉揚居然恍然若失。
  第二天,嘉揚跟珍出發。
  她們乘一輛小型引擎飛機,航程比想象中長,氣流一開始便不穩定,嘉揚覺得辛苦。
  珍安慰她:“我講故事給你聽。”
  “好呀。”
  “有一個金發美女,在著名大學生物係畢業後便一頭栽進熱帶雨林做研究,再也不問世事。”
  嘉揚微笑,這同彭嘉媛一樣。
  “匆匆十八年過去,她仍然孑然一人。”
  “但是,生活得毫不寂寞。”
  “你猜中了,對她來說,時光似凝住不動,她永遠那樣快活滿足,每天追求新學問。”
  “這故事十分動人。”
  “我們一會去探訪維姬勃朗。”
  “還有其它故事嗎?”
  “嗯,有一個人,自幼在白人家庭長大,那傢人視他若己出,但是他一照鏡子,就知道父母另有其人。”
  嘉揚擡起頭,這是在說誰呢?
  “他敬愛養父母,功課優秀,又是體育健將,成年後努力追查出身,結果令他震驚。”
  是在說麥可嗎?嘉揚不動聲色。
  “他自幼被領養是因為家庭悲劇,他生母遭到殺害,當時他衹有一歲,無記憶。”
  呵,嘉揚擡起頭,這纔是他想為受虐婦女做一點事的原因。
  “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都是記者的寶藏。”
  “兇手至今仍在獄中服刑?”
  “兇手在逃。”
  嘉揚震驚兼惻然。
  “他一直驚惶,害怕自己也會得到暴力對待。”
  可憐的黑麥可。
  飛機到了。
  研究所人員開車來接載他們,圭亞那是南美洲唯一英語國傢,辦事比較方便。
  吉普車往叢林駛去,空氣潮熱,鳥啼不絶,嘉揚大為興奮,雨林是地球生命之源,億萬年來森林呼出的氧氣形成大氣層,萬物賴以維生。
  但是人人都知道雨林正在迅速消失,情況危殆。
  珍說:“這不是我們今次題目,可置之不顧。”
  熒幕中有金發女士迎出來。
  嘉揚打量她,今日還說她是美女未免過譽,可是慢,她的笑容,她的自信,都俱光芒,比起任何美女毫不遜色。
  珍笑說:“我給你帶來若幹女性貼身生用品。”
  “感恩不盡。”
  “請帶這小孩去參研你的實驗室,我在此地休息一會兒。”
  維姬笑說:“來,嘉揚,跟我走。”
  問有否蛇蟲鼠蟻出沒根本多餘,這原是它們的家乡。
  沒想到維姬的實驗室在樹頂。
  “會不會爬樹?”
  她幫嘉揚縛上安全繩索。
  “多高?”嘉揚擡起頭,都看不到天空或樹頂,脖子發酸。
  “兩百呎。”
  嘩,嘉揚腳都軟了,雙手顫抖,摔下來一定粉身碎骨。可是既然來了,怎能放棄大好機會,入了寶山如何甘心空手回。
  “我與你一起爬,放心,很安全,衹有在樹頂,才能看到雨林生物世界。”
  嘉揚要求:“我同媽媽通個電話纔上樹。”
  維姬肅然起敬,“請便。”
  嘉揚掏出星電話,撥通,等候訊號。
  “呵,”維姬贊嘆,“這玩意兒真正先進方便。”
  可是,彭太太不在傢,嘉揚留言:“媽媽,想念你,我很好,勿念,明天再聽你聲音。”
  維姬笑:“還記得母親在我們午餐袋留的便條嗎:用功讀書,媽媽愛你。”
  嘉揚說:“每次離傢,都有歉意。”
  “來,跟我往上爬,纍了揚聲。”
  “是。”
  維姬這纔答:“可是孩子們總會長大飛離舊巢。”
  她身手敏捷一如猿猴,攀尼竜繩往上爬。
  在都會中往上爬是令人作嘔的一件事,在雨林中往上爬卻令人精神爽利。
  到了一百呎上空嘉揚已經渾身大汗,氣喘如牛,維姬笑笑,扯動滑輪,上升的速度頓時快起來。
  空氣中充滿濃烈香氣,嘉揚看到樹幹積聚的青苔上寄居***鮮豔的蘭花,金色的蜂鳥啜吻花蕊,露水像鑽石般閃爍。
  陽光一道一道似錦緞般透過樹林照射到她們身上,嘉揚要到這個時候纔記得取出照相機拍攝珍貴鏡頭。
  終於到了樹頂,嘉揚驚呼一聲。
  科學家已在大樹頂上鋪搭了一座整個籃球場那樣大的網傘,維姬的同事在網上走來走去如履平地。
  看出去是一望無際的濃密雨林。
  維姬說:“從前,雨林覆蓋地球上百分之廿四土地,現在衹剩百分之十二。”
  嘉揚輕輕踏出一步,又一步,心情像初到遊樂場的小孩。
  “這像天堂!”
  維姬笑了。
  有兩衹小小猿猴飛一般在樹頂追逐
  維姬捧一隻大瓶,瓶有數百衹昆蟲有待分類。
  有人遞上一杯咖啡給嘉揚,她飲罷躺在大網傘上欣賞白雲。
  嘉揚覺得心曠神怡,她沒想到遠離文明是這樣輕鬆愉快,難怪嘉媛一去不返,樂不思傢。
  維姬開啓小小收音機,又一次剛好聽到卜狄倫的名歌,敲敲敲天堂之門。
  嘉揚跟哼了起來。
  半晌,維姬叫她:“我們得下去了,將有雷雨。”
  “我不走。”
  維姬又忍不住笑,過一會兒她說:“現在你與珍在一起?”
  嘉揚一時沒有會意,“我們是夥伴,我跟她學習。”
  “她仍然嗜酒?”
  “嗯,鬆弛神經嘛。”
  “勸她少喝一點。”
  嘉揚唯唯諾諾。
  “珍除了脾氣急躁之外別無缺點,好好對她。”
  嘉揚忽然明白了。
  可是,她又不知如何辯白纔好,非常尷尬,幸虧這時維姬擡起頭,“烏雲來了。”
  她立刻帶嘉揚下樹,豆大雨點已經追打下來,衣履盡濕。
  回到營地,嘉揚對維姬說:“認識你真是榮幸。”
  珍迎上來,“怎麽樣,是一次令你沒齒難忘的經驗吧。”
  嘉揚忙不迭點頭。
  維姬問珍:“你可會順道經洪都拉斯?”
  “不包括在這次旅程之內。”
  維姬嘆口氣,“臺風來契之後哀鴻遍野,叫人輾轉不安。”
  珍輕輕說:“關上電視。”
  大傢都無奈地笑。
  “有空再來看我。”
  珍問:“下一站你又往何處?”
  “我們會到馬來西亞。”
  嘉揚心嚮往之。
  她們終於分道揚鑣。
  珍同嘉揚說:“下一站,就沒有那麽愉快了。”
  晚上,陶芳打電話給她:“你在甚麽地方?”
  “火星的星德莫斯。”
  陶芳有她的好處,一點也不生氣,“無論如何,聽到你的聲音就放心了,今日我去試嫁衣。”
  “那多好。”
  “是象牙白緞子長袖有腰身的長裙,很簡單素淨,你一定喜歡。”
  “配鑽冕最好看。”
  “伴娘禮服也不差……”
  這時,珍嚮她招手。
  “陶芳,我有事,改日再談。”
  珍奇問:“那是誰?”
  “我大哥的未婚妻。”
  “你有一個那樣的嫂子?”
  
  文學視界掃描校對
首頁>> 文學>> 言情>> 亦舒 Yi Sh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6年)